东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修改稿

2024-10-20

东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修改稿(共8篇)

东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修改稿 篇1

东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

华彬—东兰县农业局

(导语: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2006年,东兰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启动实施新农村试点建设,并在具体的实施中大胆探索、大胆结合、大胆创新,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扎实推进东兰老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新农村工作开展情况

(一)板栗、水产养殖、劳务输出为支柱,以畜牧养殖及多种经济作物为补充的农业产业协调发展格局,截至2010年9月底,21个试点屯共有板栗面积1645亩、桑蚕1068.6亩、中草药110亩、林果1907亩、优质稻1600亩、糖蔗1482.5亩、养鱼110亩,输出劳务1480人。试点村屯经济出现加快发展的势头。在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带动下,全县初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产业特色的“一村一品”专业村42个,其中无公害蔬菜类专业村10个,桑蚕专业村2个,糖农村产业经济不断发展,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没有产业支撑,新农村就是“乌企业,围绕板栗、桑蚕、中药材、糖蔗、水产品、三乌鸡、劳务输出等符合县情的产业做文章,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粮食为基础,以桑蚕、蔗类专业村3个,中草药材类专业村1个,板栗专业村12个,水产养殖类专业村1个,畜禽养殖类专业村1个,油茶类专业村2个。2010年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 15.4亿元,与2006年同比增长60.2 %;农林牧渔总产值63780万元,与2006年同比增长21.1%;财政收入13026 万元,与2006年同比增长35.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940元,与2006年同比增长63.3%。

(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繁杂的系统性工程,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要历经相当长的过程,必须有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况且,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没有现成的路子可走,农民群众十分需要政府加强指导,共谋共建新农村。为此,2007年来我县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队,强化这支队伍建设,增强驻村指导员服务意识,较好地发挥了指导员队伍的模范作用。

对口帮扶指导,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我县整合资源,集中部门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对21个县级试点村屯进行指导建设,并落实88个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与试点村屯对口援建,明确牵头单位及责任人工作职责,工作队长期驻点开展工作,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2006年以来县里从有限的财政经费中,给每个试点村屯划拨5万元作为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启动经费,外引项目资金180多万元,让试点屯农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好处,亲身感受到新农村建托邦”。我县切实把农村产业发展摆在新农村建设的首位,从试点工作一开始,我县就在试点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发展思路,依托县内花神丝绸、味森活食品、河丰药业和巴马丰浩糖业等龙头加工设带来的巨大变化。

坚持“五到位”,驻村指导员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2007年以来我县每年从县直和乡镇机关选派240多名综合素质高、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进驻全县147个行政村开展工作,使每个行政村有一名以上指导员驻村。为发挥这支队伍作用,我县创新工作管理机制,推行指导员工作“五到位”,即领导重视到位、制度管理到位、教育培训到位、督促检查到位、榜样宣传到位。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照顾,明确驻村指导员的工作任务、工作措施及目标要求,注重指导员学习培训和工作汇报,定期或不定期对指导员到村开展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掘指导员的工作亮点和经验及先进事迹,及时进行宣传报道,激励指导员安心扎根农村,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

抓好“五结合”,新农村建设有效推进。我县积极创新指导员工作方式,强化服务效果,抓好“五个结合”。与新农村建设“三清六改二建”项目建设相结合,引导驻村指导员抓试点村屯的农业发展、村庄建设规划,指导村民建立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组织群众开展政策宣传和各种文娱活动,参与村民项目建设。与库区基础设施建设抓农村社会稳定相结合,推行“千 名干部下库区解难题”实践活动,主动参与解决库区移民水、电、路、医、学“五难”问题,引导移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不断改善库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与特大自然灾害中抓抢险救灾重建工作相结合,各工作队组建指导员抗灾救灾突击队,落实灾后重建工作责任制,建立突击抢险救灾激励机制,切实保障群众利益。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抓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相结合,指导村级党组织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与后援工作相结合,把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工作业绩纳入后援单位目标管理,明确后援单位的工作任务,增强后援单位对指导员日常管理,实现部门和驻村指导员“双向”联动。

(三)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切实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近年来,东兰县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积极整合农业、林业、畜牧、扶贫等部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结合广大农民和农村发展需要,开展一系列活动,形成了推动全县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强大合力。水利部门深入调研,积极做好水利渠道、水库、山塘、水柜等水利基础设施的规划,积极向上申报,争取项目资金,力争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农业部门组织技术队伍,指导群众改种改良,调整产业结构,夯实增收基础;林业部门认真贯彻温总理“山青水秀生态美”的指示精神,开展“植树造林保生态”大行动,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机部门开展“千台农机闹春耕”行动,扶贫部门先后投资81.6万元完成8795亩的板栗品种改良项目;投资98.6万元完成5789亩的油茶种植;投资180.3万元完成5265亩的核桃种植;投资60万元完成5300亩的桑蚕扩种种植。、大大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畜牧、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也发挥优势,纷纷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动植物防控防疫等方面的便民惠民服务,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据统计,2011年全县用于农村各项事业建设资金达15443.4万元,其中投入 3753.1万元兴建农村集中供水工 程258处、家庭水柜3273座;投入2641.2万元修建村屯道路68条201.5公里;投入1149.6万元修建水利渠道71条116.6公里,防护堤、水库等15座(处),投入540万元兴建沼气池515座。同时,农村教育卫生项目资金投入2966万元,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投入420.5万元,农村房屋扶持改造资金投入300万元,易地安臵项目资金投入473万元,支农资金投入3200万元。为民办实事好事1692件。

(四)农村环境不断改善。我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环境得到了大力改善,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以“村容整治”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三清六改二建”项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试点村屯村容村貌等人居环境大为改观。同时,县新农村办从建设、农业、土管、渔牧等有关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和民房设计巡回服务队,进村入屯进行宣传和服务,免费为群众提供民房设计图纸,帮助群众做好村庄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了新农村试点建设。

(五)扎实开展教育培训,大力塑造新型农民。近两年来,加大了对培训项目及资金的争取力度,争取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村级后备干部培训、劳务技能培训等培训项目。依托乡村党校、党员中心户、农家课堂、产业示范基地、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等培训阵地,组织举办新农村建设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培育了一批新农村建设“领头雁”和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截止目前,全县共组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1316人次深入147个行政村,举办各 种宣讲会522场(次),发放资料1.85万份,听讲群众达4.93万人次,开设各种实用技能培训班343期,培训党员群众2.37万人次。通过培训,农民基本能撑握一到两门的实用技术,拓宽农村农民就业的渠道,使试点村屯农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21%。

(六)民主政治稳步推进,基层组织得到加强。我县全面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加强了农村村委会的新建和扩建工程、改善办公条件,推进依法治村和民主管理的制度建设,推进政务、村务、财务的有效公开,从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实施;推进村级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保证农民群众在村级事务上当家作主。把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作为融洽党群干群切入点,健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实行村财镇管,定期公布,使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等到有效加强。

(七)农村社会事业不断繁荣。各试点村屯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了《新农村建设村规民约》、《新农村建设卫生公约》、《卫生评比办法》、《“六好”评比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评比办法,开展 “六好”(好夫妻、好兄弟、好婆媳、好儿女、好邻居、好妯娌)、卫生评比活动,为建设农村先进文化、塑造文明新风拓展了活动载体、注入了新鲜内容、增强了农村活力;建起文化宣传长廊,图文并茂宣传科技、文化、卫生、计生、法律知识;兴建公共活动场所,供村民休闲、娱乐、健身,有力推动试点屯农村形成了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破除陋习、移风易俗、和谐共处的良好风气,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八)创建新机制,激发群众主体活力。积极探索,大力推行“群众自主申报,实行动态管理”、“民主管理”、“群众互评”三项机制。一是推行“群众自主申报,实行动态管理” 机制。哪里群众积极性高就在那里搞试点,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投入主体、管理主体、建设主体。不下硬性指标,不搞人为指定,由群众自己拿主意,但实施效果与新农村试点资格动态管理挂钩,试点建设所碰到的问题一律由村屯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组织村民协商解决。无自治能力的村屯不能列为试点对象,同时实行定期调度考核,对依赖性强、群众积极性不高、工作难以推动的,责令限期整改,直至取消试点资格。二是推行民主管理机制。民主选人,全县21个试点屯全部民主选举产生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由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民主理事,把民主管理贯穿于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和活动的始终。新农村建设试点申报与否由村民自主决策,理事会称职与否由村民来评,资金使用合理与否由村民来审,项目是否实施由村民来议。突出发挥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投入、管理、建设主体作用。民主管财,制定和完善各种财务管理制度,严格资金收支的程序和手续,确保新农村建设资金用在刀口上。三是推行“互评”机制。组织各试点理事会会长对新农村建设“三清六改二建”工作进行互评,让试点屯之间交流做法和经验,让群众自己给自己打分,自己查找存在的不足,自己拿出整改方案。通过推行三项运行机制,有力调动了广大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扎实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东兰县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仍非常艰巨,工作中一些问题和困难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县财政困难,群众生活不够宽裕,县直帮扶部门实力薄弱,使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陷入“三有限”困境,即县财政投入资金有限,县直帮扶单位支持资金有限,群众自筹资金有限,影响了新农村试点建设的进度。

二是试点建设进度不平衡。新农村建设试点启动实施两年来,多数试点、多数项目的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但个别试 点建设进度较慢,一些乡镇和部门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精力不多,农民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还比较严重,试点发展不够平衡。

三是农民增收的渠道还不够宽。农民就业门路不多,种养业收入仍然是构成农民收入的主体,增收的渠道仍比较狭窄。农业受灾严重,农资价格上涨,制约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因素增多,农民增收更加困难。

四是产业支撑功能不够强。有的试点产业规划不科学,优势不够突出,规模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能力不强。

四、下一步的打算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

在县委、县政府新农村建设领导组领导下,乡村两级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考核、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各乡镇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建设新农村作为一件大事,真正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领导精力、工作部署、财力安排和政策措施上向农村倾斜。各有关单位包乡镇经常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加强领导,搞好服务,帮助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扎实有效地推进东兰新农村建设。

二、严格搞好规划,分步实施

推进新农村建设,应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主,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农村养老保险、救助、低保和卫生为保障,结合当地实际,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1、科学确立试点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推进新农村建设,要从试点起步,要先确立新农村建设试点乡、村。通过搞好试点,树立典型,积累经验,完善政策,达到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的目的。在试点选择上,可以在不同区域的先进村或选择不同经济类型的先进村,要充分注意代表性和今后在面上的推广性和可操作性。并且有利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有利于聚集人口、资金,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

2、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县委、县政府着力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以二级路沿线所在地为重点,以其余10个乡所在地为基点的的城乡网络,一是要在2011年做好各项规划,尤其是乡(镇)村建设规划,既要规划农业产业布局和农民建房模式,又要规划水电路、通讯和科教卫生服务事业等公共设施的合理布局,还要考虑人防、环境保护等因素。建设规划要充分尊重民意,突出特色,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主要是利用土地,保护耕地,建设规划要把“村兴、民富、路畅、山绿”放在突出位臵。建设规划要经过农民充分讨论、专业机构指导、相关部门审定。二是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因此,在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壮大具有地方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和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培育各类市场,畅通城乡之间物流通道;引导、鼓励各类实体,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特别是让效益好的企业包扶农村,实现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促进农民稳定持续增收。到2015年,全县75%农村的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增长,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年人均收入比2008年在翻一番达到约3000元,而且村容村茂整洁美观,环境又好。三是基本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目标。即到2020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县农村整体上基本建成具有东兰特色的新农村。农业实现产业化,农村实现城镇化,农民富裕化。

3、共同参与,增加投入。各部门要明确在新农村建设中 的职责和任务,特别是宏观管理、基础产业和公共服务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要充分考虑县委、县政府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要求,有目标地合理安排,形成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新农村建设,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农村结对帮扶,采取“企业+村庄”、“机关事业单位+村庄”等多种形式,加强推进东兰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主题是农民,必须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这就需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搞好再就业培训,提升农民文化素质;通过劳动力培训工程,特别是符合农民实际的流动性培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通过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优秀党员户、文明户、文明信用户)来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

4、加快经济发展,开辟增收新途径。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前提,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才能经济增收、粮食增产、生活富裕。从我县现状来看,要想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改变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靠二、三产业带动、走产业化、特色化经营道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推动新农村建设。一是根据我县不同的地域条件和优势,有针对性地采取发展龙头企业的措施。重点培育具有发展后劲的龙头企业,如花神集团、河丰药业等等。以城镇化为支撑,靠近县城、公路沿线上项目,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培育部分主导产业。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种养能手、经销大户、经纪人等能人,抓准适宜发展的产业或行业,首先实现致富,然后在辐射带动农户参与发展,推动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出效益,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域。二是搞好规划,按要求组织实施。主导产业确立后,要搞好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不要小打小闹乱搞,这样形不成规模,上不了档次。以传统产业为基础的乡镇或企业,要 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实行深度加工,增加效益;以新兴产业为基础的专业乡镇,要尽快膨胀产业、产品规模、增加辐射能力,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兴产业,都要以创立名牌为目标,或者是挖掘已有的名牌产品的潜力,以高产、优质、高效为前提,推动农业产业化上档次、上水平,进而带动特色专业乡镇的发展。三是搞好“以工哺农”,吸收劳动力。龙头企业形成后,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空间。又可整合农村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也可以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以工哺农”、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5、发挥科技,搞好创新。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应充分重视农业科技,并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一是依靠科技,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农民也已经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例如依靠科技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大棚蔬菜,大面积地膜覆盖,等等。积极引导、组织为农民调换籽种,鼓励农民搞农业服务业。二是大力提高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在机构设臵、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把科研投入尤其是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臵,提高农业科技在科技投入中的比重。采取积极措施鼓励科技人员到基层,出成果,提高科研水平。继续安排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改善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快技术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农技推广服务。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三是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素质。通过农业科技入户、村官引导、科技下乡等,让农民掌握新技术,了解新信息,增强致富发展的本领,同时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人才。

6、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可产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遵循广开思路、广辟取到、多种经营、突出特色、搞活 经济、提高效益的原则,按照调高、调优、调出质量和效益的方向,充分利用资源和市场,通过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臵,发挥资源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

7、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一是应加快城镇化进程,以县城和具有发展潜力的镇为重点,健全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小城镇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正确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流动和到城镇就业,注重发挥小城镇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二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农村服务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农民就地转移。可以考虑以下模式:村企合一型、市场带动型、招商引资型、高效农业型、旧村改造型、专业加工型、合作经济组织拉动型、资源开发型。三是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增加培训农村人力资源,加大资本投资,加大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输出,有力促进劳动就业率的提高,从而实现农村人口由村到城镇、由农到工的有序转移。同时,还要加强对劳动者的法制教育培训,使之成为一批执法懂法,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新型农民。

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首先要大力加强农田水里基本建设,重点搞好土地开发,加快荒山、荒坡的综合治理,积极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切实解决大部分农村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问题。其次要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加强城乡交流。第三要搞好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电视覆盖率和电话普及率。第四要加强村容村貌建设,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努力创建文明村。按照“特色鲜明、内涵全面、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要求,实行因地制宜,适度超前,做到人与自然和谐,使村庄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9、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疾病预防体系,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和行政村卫生所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尽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条件的乡村可建立和实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努力搞好敬老院福利事业。

总之,我们要正视农村现状,面对市场挑战,欣喜机遇到来。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创新发展理念,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稳步扎实推进的工作措施,变压力为动力,苦干实干加巧干,在不远的将来,一个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民和气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富县殷的新东兰一定能展示在世人面前,

东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修改稿 篇2

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当前, 我国农业分配关系中无论是农业经营体制还是农业产业的结构及农业的生产发展的方式都在相应的逐步变化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是一个大战略、大问题。务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 艰巨性和复杂性, 必须把提升新农村建设质量摆在重要位置, 从实际出发。

二、当下我国新型农村建设发展存在困难

据统计, 我国近七成人口来自农村, 是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后, 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 在农村建设方面我国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 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农村建设上都得到了巨大进步。但是, 一些地方盲目扩张, 一哄而上, 贪大求洋, 城市迅速扩大, 导致农村土地城镇化快与人口城镇化;有的“重面子轻里子”、“重硬件轻软件”、“重地上轻地下”、“重短期轻长期”、重物轻人, 忽视人的新型农村城镇化, 建设品位低, 缺乏文化支撑和民生保障, 等等。由此造成, 土地特别是农业耕地和级别农田被大量占用, 危及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 造成环境污染、公共资源短缺、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带来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

(一) 严重的人才流失

当下,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一方面, 农村轻壮年劳动力逐步减少;第二方面, 农村里绝大多数农民素质不高, 文化水平偏低, 思想落后保守;第三方面, 大多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造成这些人才的流失因素如下:其一, 劳动力过分外流到大城市, 使得农业从业人员减少。其二, 教育队伍中教师缺乏, 如调离和改行等, 没有高素质的新成员进入教师队伍中。最后是通过高考, 使得一部分农村青年成为优秀人才, 而选择离开当地, 且政策上欠缺对这部分人才的尊重, 如外出读书户籍回签问题, 户籍办理的人员不同地方不同政策。

(二) 农民权利不平等

平等权是法律的重要价值之一。社会上任何主体都享有平等的权利, 农民也不例外, 但是从实际的总体来看, 我国农民无论是政治、经济或者社会的平等权都欠缺相关的法律保障。重视我国农民在经济、社会及政治的平等权, 制度相应的法律法规, 让他们活的“有尊严”是现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农村的基本。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其重要是以下因素造成。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条规定: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但是, 据了解, 在我国部分地方, 劳动者就业, 因出身而受歧视屡见不鲜。我们都知道要使得经济的市场化快速发展必须要有市场化的劳动力, 关于相关公平竞争、平等就业、劳动力自由流动等宣传不少, 但是落实实处时, 限制农民的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政策却纷纷出现。使得农民在这些规章下的城市里成了“三等公民”。地方色彩比较明显, 如乡里人和城里人, 这体现不出国家对公民生存权平等保护在劳动权上。

2) 教育资源的差别。九年义务教育的开展一定程度上体现我国教育的相对平等性。教育权利得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基础所在。然而长期以来办学政策对农民的歧视, 使农民没有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从教育资源的分配上, 我国每年几百亿的教育经费大部分用于城市上, 农村所占比例甚少。教育跟不上是导致农民的文化素质低的直接原因,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

3) 缺乏受社会尊重的权利。农业无论是在对历史或者现代社会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华夏文明萌生与延续的根基。职业无贵贱之分, 农民本身就是一种职业者, 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 与其他职业中的劳动人员无差别, 都理应得到尊重。可是目前出现一种怪相, 部分人员看不起农业劳动者, 更鄙视农民, 甚至歧视侮辱农民的现象。农民在我国逐渐作为身分来看, 而不是一种职业, 它与“非农”相对。农村里出来的人员, 不管是在乡务农, 还是在城打务工, 实际在都被看成“二等公民”。

三、资源、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三大要素, 人口均衡、资源节约友好,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纵观新中国建立60多年来, 我国农村人口、资源和环境发展历程, 可以发现一直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农村人口规模过大、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态势严峻、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紧张等。农村发展过程中, 知识看重经济上发展, 轻视农村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恶化、农村能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 等到日后再来纠正时, 就会付出巨大的时间、经济和社会代价。

四、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1) 转变生产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条件持续改善需要转变生产方式。建国以来, 农村土地生产方式不断转变, 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新中国的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重大改革:第一次, 土地改革;第二次, 社会主义改造;第三次, 人民公社化;第四次, 家庭承包责任制。而新农村建设就是在第四次农村改革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化改革, 例如,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首先我们对现在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其次, 实现土地的资源合理配置, 向土地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再次优化资源配置, 使得人力、物力、财力用到实处, 带动农民主动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了农业产业经营新格局的形成。

2) 落实设施配套。“路通财通”这一理念已得到实践的多次证明。新农村在配套实施上要有规划有目的的建设好道路, 建成村村通家家通的道路。同时其他设施也要配套好、如水、电、气、通信、垃圾和污水处理、公交站等等, 让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营造良好的农村环境。

3) 提高服务意识及水平。突出“以人为本”, 保护农民权益, 改革农村人才机制, 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坚持以人为本, 把农民的利益需要作为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基础, 重点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从实际上满足农民的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推进公共设施建设, 医疗建设, 教育建设, 加强对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黄坤明.守护人间天堂[J].求是杂志, 2013.

[2]张文雄.城镇化重在提高质量[J].求是杂志, 2013.

东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修改稿 篇3

[关键词]新农村;法治建设;现状分析;对策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内的系统工程,涵盖农村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和文化等的方方面面。法治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既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法治化,就不可能有农村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公平与正义。本文意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现状进行初步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我国目前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有益的帮助。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治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新农村法治建设的现状

1取得的成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我国农村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突出表现在:一是农业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10多部农业法律,40多部农业行政法规,340多部部门规章(农业部制定),地方人大和政府还制定了一大批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初步形成了以2002年12月28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为核心的农业法律体系框架。二是农民民主法制意识逐渐提高。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基本上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所规定程序进行,村民大都积极地参加了选举工作,并且基本上能按照自己的意志选举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选;选举过程中的拉票及暗箱操作等现象比以前已大大减少。同时,通过各级机关和组织的努力宣传,农民的法制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三是农业执法工作明显加强。近年来,我国各地坚决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主线,建立和完善农业执法长效机制,提高农业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有效控制了农业违法行为,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存在的问题。农村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涉农法律法规存在缺失。有些领域存在立法上的空白,一些急需的法律尚未制定出来,如有关农民权益保护、农民协会法、农村社会保障、村民选举以及村务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二是农村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淡薄。在农村中,有些干部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在工作不顺利的时候,往往想到的就是“高压政策”,不问三七二十一拉猪牵牛,“催粮派款,刮宫引产”,结果导致农民不满,干部受到处分;一些农民群众由于缺乏法律知识,产生了对权力的崇拜和畏惧,不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依靠宗族力量解决,极易产生矛盾或激化矛盾。三是农村司法机构不健全。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司法机关主要包括派出法庭和乡镇司法所。按照我国法院的设置,基层法院为我国最低一级法院系统,即县一级人民法院。只有在人口多,经济发达的地方设置派出法庭。经济落后地区群众想打官司,要跑上百里山路才能找到法庭,经过立案、传讯、开庭等程序,早已是累得筋疲力尽。四是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不完善。目前,农村基层民主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村委会组织法》学习宣传贯彻的力度不够,基层干部群众的认识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村“两委”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协调;村务公开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民民主自治的工作发展不平衡。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上述现象,究其原因,一是立法滞后,法制建设不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不少问题找不到法律依据。而且法律制度对农民的权益保护不够。二是农村法制宣传渠道不畅,普法宣传不深入,走形式、走过场较多,没有使农民真正学到法律、了解法律。三是司法执法机构不够健全,司法和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个别基层干部甚至“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四是司法监督机制不健全,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村经济落后等也是制约农村法治建设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一方面严重阻碍了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破坏和削弱了法律的权威地位;另一方面,致使农民群众失去了对法律权威的信任,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的积极性和热情,从而严重制约和阻碍了农村法治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新农村法治建设的对策

(一)健全和完善农村法律制度,营造有法可依的良好氛围。“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党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对新农村提出的总体要求。而要实现这五点要求,就必须把农村、农业、农民纳入一个新的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中,并以法律和制度保障新农村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与动力。因此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规范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使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方面能够有法可依。这个过程既要清理、修改和废止旧的涉农法律法规,又要制定符合当前发展的新的法律。在农业立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某些有益的东西,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注意结合我们的国情和农村的实际,不能照抄照搬。要把在农村改革和建设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以及已经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使农村的各个方面都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提高干部群众法律意识。全面提高农民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是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根本。农民的法律素养的提高与农村基层干部密切相关,农村法制宣传大多是通过基层干部进行的,基层干部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众对法律的了解和遵守。因此,在农村的普法中,首先要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农村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增强基层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普通农民树立榜样;其次,对于广大农民群众,就要大力学法、用法、守法,要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注重农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可以通过农村有线广播、墙报、地方电视台、农贸集市、法制教育宣传专栏等多种形式,加强在农村的法制宣传力度,重点是抓好与农民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完整地理解党的农村政策及现行法律法规,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他们亲身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性,从而积极参与到农村法治建设的行列中来。

(三)完善农村法治运行机制,维护司法和执法公正。法制目前在农村社会运行不畅,一方面尽管和法本身的科学性、实用性欠佳、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文化传统等因素有关,但另一方面也无不与因缺少法律监督、法律执行水平低、效果差有关系。首先,要完善农村司法制度,提高司法人员素质。执行农村司法活动的重要机构是派出法庭,要更加合理的规划和设置派出法庭,同时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法庭工作人员的司法水平。其次,要加强农村执法工作,确保农业法律法规顺利贯彻执行。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行政执法队伍,建立起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行政执法体系,以保证各项涉农法律的严格执行和涉农法律问题的迅速合理解决。再次,我们要充分发挥乡镇司法所的法律服务作用。我们可以在县级人民法院以及乡镇人民政府的统筹安排下,由司法所直接负责,在每一个村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农村法律服务咨询专门人才。每个村子都有了自己的法律服务人员后,就可以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打官司难,法律咨询难的问题,同时也使农村地区的法治化有了人才基础。

东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修改稿 篇4

[摘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关键词]:农业 农村 农民新农村建设

一、新农村建设背景

当前,“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新的形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地涌现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梳理、研究和思考这些模式的发展,必须对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有益的借鉴。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不足,资金远远跟不上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式

与城镇投资相比,农村差距明显。(1)投资的不足,一是严重影响农村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建设。二是影响农业投资。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农业装备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2)影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国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尽管近年来,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仍显滞后。(3)城市与农村在教育资源配制上也存在巨大差异。(4)我国农村很多家庭因为无力承担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导致大量农村学生失学辍学。

(二)人才流失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面临着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加,需要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转移这些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能够带领农村发展的有学历、有专长、高素质的人才极度缺乏,人才流失相当严重。这种人才的流失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优势劳动力外流,使农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下降。二是农村原有教师的调离和农技人员的改行。三是通过高考,使农村特别优秀的人才跳出了农门,而国家又没有相应的政策,使这部分人返回农村。

(三)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首先,由于财政投资的不足,农村的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农民不能与城市居民同等地享有社会保障、教育、文化生活等公共资源,农村广泛存在“看病难、读书难”的现象。其次,农民工的权益也屡屡受到侵犯。这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农民工的处境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侵犯农民工利益的事件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利得不到保证。三是改革过程中农民被侵权事件也不断发生。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大,农村土地被征用的现象越来越多,在征地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侵犯农民权益的问题,如征地中对农民的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缺乏生活保障、地方部门和企业征地过程违规操作等现象。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

(一)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

建设新农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针对目前基层党组织所存在的众多问题,我们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重点。首先,必须充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力量,一是加大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的力度,优化年龄结构。二是加大对一把手的培养力度,挑选好带头人,可以采取党员选举与上级组织举荐相结合的方式。其次,必须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生活,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增强党员的群众观点和政策观念。第三,基层党组织成员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掌握市场经济规律和农业科技知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带领群众致富,更好更快地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二)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必须把农民的利益作为建设新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不断满足农民的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当前,农民增收困难,农民工生存和生活条件恶劣,是农民所面临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必须关注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生存问题,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已制定的各种保护性的政策法规,要贯彻落实,已经落实的则要不断完善。同时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增强就业优势。对新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的选择,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性。

(三)改革农村人才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现有人才资源的作用

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充分利用。一要不断培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需要的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加大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力度,确保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农村的总体科学文化素质,而且还要不断发展针对农民所设置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大量有知识、懂技术的新型农民。二是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人才资源。针对农村原有人才流失严重的情况,笔者认为,党和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参考文献:

[1]刘彦随;中国新农村建设创新理念与模式研究进展;地理研究;2008年2期27卷

[2]陈锡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2005

东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修改稿 篇5

内容提要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是党中央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新课题,既是一项长远的历史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问题对策

目录

内容提要·························································2 序言·····························································3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背景···············4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4

(二)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背景·······································4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4

(一)农民思想的依赖性和局限性···································4

1、部分村依赖思想严重·······································4

2、缺乏科学的规划···········································5

(二)农村发展的落后和农民意识的淡泊·····························5

1、产业发展滞后·············································5

2、农民参与少···············································5

(三)三农”问题始终贯穿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整个过程···5

1、农民问题··························································5

2、农业问题·························································6

3、农村社会问题······················································6

三、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困难的解决措施···················6

(一)农民思想的依赖性和局限性的对策·····························6

(二)农村发展的落后和农民意识的淡泊的对策·······················7

(三)、三农”问题的对策··········································7

1、瞄准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开展优质服务·······················7

2、推行公权用于政策私财投入建设的观念和制度·················7

3、树立品牌意识,建设“绿色流通渠道·························8

四、结论·························································8 参考文献·························································9

序言

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和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背景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个字内容极其丰富,涵义十分深刻。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性目标。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如果农业和农村经济得不到相应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的另外四个目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将失去基础,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将失去基础。

生活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反映农民生活水准的目标,是最直接的目标。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的生活富裕了,才能正真的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精神文明方面的目标。乡风文明包括新风尚和新农民俩方面的内容。新风尚要求农村是民主,法制,文明的农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从一定程度上说是一种升华,从物质的层面上提高到精神的层面上。

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最直接感观的目标。就外观感受而言,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非常明显。村容整洁,就是要逐步改善农村人居住环境,包括三方面的建设内容:一是村庄布局要合理。二是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水,电,路,通讯等。三是实行清洁生产和生活,包括“一气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牲畜圈,建造沼气池),垃圾处理及日常环境卫生的保持。

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组织制度方面的目标。民主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管理民主是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不想实行民主管理,才能适应转型时期农民民主参与意识争强的需要。

(二)建设新农村的时代背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概念,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曾多次提出过。上世纪50年代的新农村建设,主要是把它作为方向来提的,通过农业合作化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80年代主要是通过家庭承包制的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90年代主要是推进包括农业,乡镇企业,小城镇发展在内的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小康建设,并提出了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努力方向。

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我们理解现在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建设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小康社会发展水准,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农民思想的依赖性和局限性

1、部分村依赖思想严重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但有些地方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落后于农村改革发展客观形势的需要,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弱,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够,对上级的依赖思想较为严重。有一些干部就像是风车的轮子,推一推就转一转,上级财政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不给钱不干事。有的试点村就像个独生子女,而上级就像他们的家长,过于溺爱,要求各相关的部门支持试点村各项工作,都要给试点村做一份贡献,相关部门有的给树苗、有的给电脑、有的负责修路、有的负责改水等等。如公路局参与修路,什么时候修完、质量怎么样,村里不用操心。上级的参与以及政策、资金的扶持,使有些村级班子有不思进取、过度依赖的思想。

2、缺乏科学的规划

有的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知识了解甚少,对新农村建设实质认识模糊。他们往往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建设就只是改善本村的村容村貌,不考虑本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意愿,盲目地、一味地搞建设,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急于求成。有的村甚至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前很好的绿化铲掉了重新绿化;本来应该先改水后修路,有的村修好了路再刨开;为了追求速度、抢工期、抢成绩,已经进入冬季了还修路,结果第二年路面就开裂了。这些行为劳民伤财,有的村因此欠下了很多债,给农民增加了负担。

(二)农村发展的落后和农民意识的淡泊

1、产业发展滞后

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的村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确实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却忽视了农民增收致富、发展生产这一重要环节。农民增收渠道不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依然是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为突出的矛盾。经过基础设施建设,农民们走的路宽了,手里的钱却没多起来;村里修建了和城里一样的公园、广场,村民却没时间去休闲散步、锻炼身体,有的农民干脆把健身场所当成了粮食的晒场,有的农民从地里收工回来满脚是泥在公园走上一圈。试想,他们整天在地里劳动很累,收入很低,种出的菜还没卖出去,西瓜熟了还没人要,怎么有心情休闲健身?有的村新农村建设是一条腿走路,硬件建设好了,产业发展却滞后了,最终导致发展缓慢。

2、农民参与少

有的地方在搞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农民这一主体,广大农民不能参与进来,他们的意愿也就不能得到体现。有的村新农村规划,包括施工方案,完全是规划部门做出来的,没有征求农民的意见,没有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这种做法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甚至有些农民唱反调。如在污水集中处理的工程中,按工程设计每家门前要挖一眼污水井,再通过主管道集中处理,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就是不让挖,而且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在自家门前挖井,自己“出门就跳井”,干什么都不顺利。如果提前征求农民的意见,共同出主意想办法,就不会出现这种受阻挠的现象。另外,有些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跟自己没关系,村里建啥样是啥样,没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三农”问题始终贯穿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整个过程。

1、农民问题:现在本地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还不能够完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依然存在人多地少,就业不足,农民收入难以提升。由于收入不高,农民本身及后代的发展权难以保障和提高。农民的根本问题还在于没有强势产业持久支撑,农民脱贫难,返贫。

2、农业问题:简单的农业生产观念。只讲单干不讲合作,小而全一担子挑。置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排斥于农业产业化链条之外,使得农业产业化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农产品生产加工技术及农产品流通难以推广和运作。粮食生产滑坡。一方面表现为商品化市场化程度提高与粮食争地的矛盾。商品化程度高的地方,粮食生产弱;商品化中等程度的地方,粮食自给;商品化低的地方,粮食主产。另一方面表现为工业化发达的区域原来的农业劳动力弃农从事非农产业,工业化不发达的区域农业劳动力外出打工,粮田耕种不足现象严重。就近在工矿企业打工的人员,半工半农,土地粗放经营。农业生产条件简陋。由于是山区丘陵地理条件的限制,农业大都是手工劳动,小规模分散经营,抗灾力弱靠天吃饭现象仍然存在,农业生产率低。

3、农村社会问题: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水、电、路、通讯基础设施脆弱一遇灾害根本保障安全困难。农村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村庄建设缺乏规划、人居环境有待治理。社会纠纷增多。如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经营权不能有效流转等

三、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困难的解决措施

(一)农民思想的依赖性和局限性的对策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就必须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努力完成。否则,党的政策再好,没有好的农村带头人,农村也根本不会有新的气象。因此,首先要解决工作态度问题,即想不想干事的问题;然后解决工作能力的问题,即能不能干事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对基层党组织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并形成长期的教育培训机制。只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只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杨镇沟东村在建设文化广场过程中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参与,并采取党员包户的做法,入户走访,征求群众意见、做好群众工作,得到了村民理解、支持,有的村民主动出工、出力,主动捐赠绿化树苗,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要想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目标,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必须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军人,摒弃懒惰和依赖思想,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体制、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群众、带领群众,自力更生,共建新农村

2、新农村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新农村建设中,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系列村容整洁工程引 人关注。最终要达到“五化”,即绿化、硬化、亮化、污水无害化、垃圾无害化,同时,实施“两改”,即改水、改厕。特别是近年来,党的政策、资金向农村倾斜力度不断加大,广大农村在建设中应充分珍惜这一机遇,立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用足政策,用好资金。要转变对新农村建设就是大搞环境建设的模糊认识,无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应遵循因时、因地制宜,因自身条件制宜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一方面不搞盲目、重复建设,始终奉行节约的原则,原有设施完好的或可以修补的,尽量不拆,粉刷一新完全可以。项目安排要科学,不违背客观规律,应该先改水后修路。工期安排要合理,应该春季绿化,不在夏季绿化。另一方面,不搞政绩工程。有些村恨不能一年就完成新农村建设,出现赶工期、抢进度现象,这种以建设速度换取政绩的思想要不得。其三,搞设施建设要量力而行。一定要考虑自身经济实力,不给农民增加负担。杨镇地区跨子营村结合本村实际,村内主街原有水泥路面完好无损,他们将有限的资金用在打街坊路上,硬化了小胡同,家家户户出行不再走泥土路。在绿化阶段,经过党员和村民代表讨论,采取街道两侧栽种柿子树的做法,谁门前谁管理、谁受益。村级领导班子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二)农村发展的落后和农民意识的淡泊的对策

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农民增收,达到生活富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全力发展生产,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带领农民走出一条致富之路。一方面利用土地资源、政策资源优势,抓住北京举办奥运会、残奥会以及第七届花卉博览会的良好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在政策上给予农民支持和引导,使农业生产向观光采摘、休闲旅游、加工配送方向发展,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杨镇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农民举办节水灌溉、有机施肥、甘薯和西瓜种植技术培训,为农民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已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人数达到1650人。同时,鼓励农民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新建温室220栋,大棚4230个,农民平均每亩地增收近5000元。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加快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杨镇除了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解决农民就业外,充分利用开放村级图书室、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等方式,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民提供就业致富的技能,加快农民就业转移。新农村建设不但要抓好村容村貌建设,更重要的是尽快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三)、三农”问题的对策

1、瞄准产业链条的关键环节开展优质服务。从农业来讲,它的有利条件明显:农产品总量大,综合生产能力较强。生产经营管理有传统优势。农业科技覆盖面大普及率高。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一定的优势。农业形成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粮食优质稻米形成规模。农业产业化通过大户带动形成区域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于规模经营和农产品深加工及销售。规模经营不一定要圈地,而是在尊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即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有效组织农产品生产大面积经营。如烤烟生产,近几年没有大的突破,是烟叶价格下降了?没有。关键还是面积上不去。宜章县大宗农产品很多如玉米、红薯等,现在只作为粗粮或粗饲料使用,粗加工只是把粗玉米碾成碎玉米,或小店蒸煮上市,深加工如制成玉米面系列食品没有生产厂家,红薯粉条加工也并不是大张其鼓。流通更谈不上远销。只有瞄准产业链条的关键环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2009级机电一体化专业学期论文

节开展优质服务,才能把农民的传统生产观念转变为现代经济大循环的工业化的 农业生产观念,把一家一户的生产纳入农业产业化链条。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实现农产品增值。

2、推行公权用于政策私财投入建设的观念和制度。公权入股党纪规章不允许,对市场经济秩序和市场公平竞争是一种干扰,用于公共事业却是一种和谐。私财投入经济建设无疑对经济社会是一种支持。本地和外地国家工作人员,相对于贫困农村的农民来说市场信息比较灵通、技术上有优势,经济上相对有余财。形成一种制度,调动国家工作人员自觉地和老家乡亲或熟人建立一种正常的投资关系,积极支持扶持“三农”建设项目,让农村建设出现更多的亮点。发展集旅游、生产、经济、生态、文化、社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宜章莽山现已形成旅游品牌。如果围绕莽山旅游建立莽山旅游农业生态圈,可以覆盖到天塘、一六等乡镇。就莽山旅游本身来说旅游农业产品有莽山“四件宝”,借莽山旅游品牌提升了莽山“四件宝”的知名度,反过来莽山“四件宝”的畅销又宣传了莽山旅游品牌文化。基于这一思考,规划建设莽山旅游农业生态圈,同时可以打造圈内新型农村。

3、树立品牌意识,建设“绿色流通渠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追求数量适应人口众多的国情,到追求质量适应人民小康生活的社会需求,树立品牌意识,发展质量型产品变得更为重要。如无害蔬菜、特色产品等。要发展这些商品,就必须培育产品“点线、点块、点网”纵横及立体式流通渠道,主要通过本地或异地搞小店样品基地建设。以展销样品形式打品牌出商标,进而带动基地建设,造就农村强势产业支撑。严格遵守村民自治法选举直选出强有力的村级领导班子,同时在村班子的领导下,对村理事会、协会等民事、经济组织发挥作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按照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积极宣传组织好在外务工多年,有相当的文化水平,从事经济社会建设有一定的原始积累,年富力强有号召力带动力的农民参选村级负责人,通过村民自选,夯实村级领导班子。有了好的班子及身体力行黔移默化的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观念才会得到大的改变,打造新农村就有了观念和行动基础。打造学习型社会氛围,着力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新的转变。新的生产生活方式,需要新的观念、新的技术、新的组织制度支撑。这些支撑的取得,要靠学习实践再学习实践。在农村,可以依托就近小学或中学场地在学生暑假或寒假间隙期,举办农民培训班,或进行基地建设现场办学,或在村自选班子的领导下农民自觉自愿出资请产业技术工人现场授课、异地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打造学习型社会氛围,着力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新的转变。

四、结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想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艰巨繁重的长期任务,也是我国发展史上一件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情。就整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说,只要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坚持不懈的奋斗,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我们一定能够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真成为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参考文献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R].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

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2006年

三、陆学艺《当前农村形势和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2006年

四、易国锋.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互动关系的纽带[J].农业经济,2008,(5):9-10.

五、张振明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2

东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修改稿 篇6

(金宣喜 黄生秋 卿国清)

引言

200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关于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是今后农村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气象部门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农业、农村、农民与气象有着天然的、密切的联系,因此,为“三农”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是气象部门的重要职责。在新时期,气象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气象服务有哪些作用?作为市、县级气象部门应该制订怎样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去?结合邵阳气象部门的实际,本人做了初步探索。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历史变革。在20世纪后50年里,中国农业经过曲折的变革与发展,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上重建了农户经济,终于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而当解决温饱问题以后,中国农业渴望富裕、渴望过上小康生活的愿意空前强烈起来。因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到了极致,已完全不同于以往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命令式的生产方式。但是,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却在严重制约着中国农业的发展,阻碍着农民强烈致富愿意的实现。第一方面,市场经济规律还让农民很不适应,市场经济下的无情的竞争法则一次又一次摧毁他们的梦想。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包产到户,农民有充分的组织生产的自主权;第二方面,日趋严重的气象等自然灾害给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第三方面,农村及农业基础设施较差,交通、通信不发达,使农村处于弱势的地位,制约了生产的发展;第四方面,农村文化设施较差,农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导致生产经营中的盲目性较大,缺乏科学和科技的支撑。

气象部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作用

鉴于以上四个方面的原因,气象部门应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如下作用:

3.1摸清各地天气气候本原

本原就是本来的面目,历史的真实情况。农业生产是在一定的天气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且受到天气气候因素的极大制约,适宜的天气气候条件是农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并获得好的收成的关键。同时,天气气候条件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这种地域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存在不同的特点。作为在这种天气气候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不同地区的农民来说,弄清本地的天气气候特点及变化规律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很好地利用本地气候资源,适应天气气候的变化,科学、合理地组织农业生产活动。作为气象部门,有责任让农民群众熟悉、了解本地天气气候特点,从时间尺度上了解历史气候特征。3.2为广大农民提供安全保障

安全是人类的第一位的需求,即本能的需求。而广大农村遍布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气象、地理、历史、经济、社会等因素导致广大农民群众是最弱势的一个群体,是安全最缺乏保障的一个群体。频发的各类气象及气象次生灾害是危害农民群众安全的最主要的因素,各类气象灾害无不对农民的安全造成威胁,包括生命安全威胁、粮食安全威胁、饮水安全威胁、财产安全威胁等等。邵阳是湖南省山洪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绥宁“6.19”、新邵“5.31”、隆回“6.25”特大山洪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惨重损失让邵阳人民对之谈虎色变。3.3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趋利避害保障

任何气象要素值发生在一定的界限范围之内,对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起着积极的作用,便为有利的一面。当这个气象要素值发生在一定范围之外,即发生了异常,或者叫极端气象事业,就会造成一定的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损失,这便是有害的一面。如何尽可能地避免气象要素的不利影响,进而朝着有利的一面转化,这既是广大农民群众适应、利用天气气候发展生产的主要工作,也是气象部门研究的重点,是为“三农”服务的中心和关键所在。

3.4制订防灾减灾应对措施

气象灾害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当今人类活动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导致气候变暖,气象灾害等自然灾害有日渐加重的趋势。广大农民群众迫切需要一整套完善的防灾减灾的科学理论及可操作性较强、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这种措施得是针对每一种气象灾害及气象次生灾害,得覆盖每一种农作物及每一个农业生产环节。

3.5开展气象科普知识宣传

气象科普知识是指导农民群众认识大自然、解释大自然的有力武器,是破除封建迷信、巩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用科学思想占领广大农村阵地的重要法宝。思想文化建设正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普及气象科普知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3.6引导开发新可再生能源

能源问题是影响当今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开发可再生、环保型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危机的一项重要举措,其重点是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同时,开 发可再生能源,可为广大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经济发展动力,可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在很多偏远农村,机械化普及程度不高,仍然维持以纯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生产力相对落后,且生活条件艰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电、缺燃料。由于这些农村过于偏僻,电力难以送到,既便能送到,由于高昂的电费让他们难以承受。而往往这些地方可能气象资源又比较丰富。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可再生能源开发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3.7提供涉农信息服务

气象部门现代化建设程度较高,服务网络覆盖面广、服务渠道形势多样。因此,气象部门依托其服务网络优势,不仅要提供气象类信息,而且要提供其它涉农信息,如农业政策法规信息、农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供求信息、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信息等。气象部门应建成为广大农民朋友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引导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和渠道。

应对措施

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气象部门及气象工作的需求,是摆在气象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4.1建立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对地球系统实现无缝隙不间断监测

系统的综合气象观测资料是开展地球环境研究、提高气象预测预报水平与能力的前提。因此,要大力发展以国家气候观象台、国家气象观测站、区域气象观测站、卫星观测系统和移动观测系统为主要平台,以国家气候监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国家专业气象观测网和区域气象观测网为主要架构的地基、空基和天基相结合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实现对地球系统无缝隙不间断监测。4.2不断提高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增强气象服务水平与能力

农业和农村是极易受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影响的行业和地区,农民是气象灾害最大的受害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特别是农业和农村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气象部门只有不断地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与能力,不断地提高天气气候预测预报准确率,特别是要提高重大关键性、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准确率,才能更好地保护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基层气象部门要切实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以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为契机,着力提高业务服务能力与水平,认真做好决策服务、公众气象服务及专业气象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农民增收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4.3 加强山洪地质气象灾害的研究,建立预警服务平台

气象部门应充分发挥天气雷达系统及区域气象监测站网加强对突发性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同时与防办、国土等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利用地质普查资料,加强对山洪易发区的分析,加强山洪地质灾害发生机理的研究,使可能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地区充分纳入监控范围。在此基础上,建立山洪地质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平台,建立相应的业务服务流程,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

4.4 全方位拓展气象服务渠道,构建新型气象服务平台,让气象信息走进千家万户,解决好“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传统的气象服务渠道及服务手段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气象服务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仅靠行政渠道,广大农民无法及时获取有效的气象信息。因此,为解决好农村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全方位拓展气象服务渠道,构建新型气象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及信息技术,将气象信息大力向广大农村拓展、延伸,尽可能地扩大覆盖面。目前,主要是继续扩大手机短信用户,大力提升96121、96221的拨打率,全面铺开农村固定电话包月,积极发展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群呼系统及卫星数字音频广播(DAB),完善农业综合信息网的信息服务功能,极力扩大气象信息的覆盖面,提高气象信息的服务时效。

4.5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科技优势,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上多做文章

经济欠发达,农民不富裕是农村问题的根源。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任务还是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因此,气象部门也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4.5.1要针对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以及生产实践中存在的关键性气象问题,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农业生产实践在新时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我们仍然沿用七十年代甚至更早的农业气象理论在指导农业生产,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了。因此,有必要开展一些结合农业生产实际的科研,以解决理论问题。

4.5.2大力开展人才培训,为服务“三农”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就邵阳而言,气象部门的干部职工大多对农业知识及农业生产是不太了解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很少,因此在开展“三农”服务中存大很大的困难。有必要开展相应的业务知识培训,并引进相应的专业人才。

4.5.3 要建立气象部门与农业生产及农村的互动机制,让气象部门随时掌握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气象部门做好“三农”服务的前提,是要及时了解、掌握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相应问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及时解决相应问题。具体做法是:增加农业气象站点;增加观测项目;让气象职工多深入农村调查;利用网络、电话、信函等建立气象部门与农村互动平台,适时解答相应实际问题,等等。

4.5.4结合各地农业生产的不同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将为“三农”服务纳入业务服务工作内容,建立相应的业务服务流程,使“三农”服务做到持久化、规范化。要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发育阶段,适时给广大农户提供农业气象技术服务。及时了解区域内农业生产存在的普遍问题,如引种改制、抗旱节水、病虫害的流行发生等,并主动及时提供气象服务,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4.5.5不断探索、推广农业气象适用技术,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服务

要结合各地的农业生产实际,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农业气象适用新技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广泛推广应用。特别要针对当前涌现的各种新作物、新品种、新技术,从气象的角度加强试验研究,提出行之有效有增产、增收的技术措施,减少盲目性,加强科学指导。

4.5.6做大做强农业综合经济信息网,大力开发“96121”、“96221”相关服务功能,使之成为了解涉家信息的强大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源建设,不断增加信息量,广泛提供涉农政策法规、农产品供求信息、农业新技术等非气象信息,及时更新,使广大农民能及时了解各类信息,从而可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地组织生产活动,及时解决生产中的难题。

4.6 努力开发气象资源,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

4.6.1大力开发空中云水资源,为抗旱和水利发电提供足够的水源保障。配备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及小型车载雷达等新型装备,建设人工增雨作业指挥系统,开展增雨作业效果评估,探索行之有效的作业方法和作业流程,使人工增雨作业水平和效果得到较大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为抗旱和水利发电服务。

4.6.2做好可再生新能源开发的考察评估服务工作。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考察评估是气象部门的优势,也是气象部门的重要职责。气象部门应制订新能源开发的长远发展规划,在搞好风资源普查的基础上,对风能储量较大的区域,应进行重点考察。

4.6.3继续做好农业气候区划成果的应用,科学指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最大限度地利用本地气候资源。

东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修改稿 篇7

一、农村教育公平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21 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从现在起到2020 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4]。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下,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实现农村教育公平化,意义深远。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教育公平,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对保障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促进公平与提高质量一起作为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两大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把教育列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首,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作为改善民生之基,成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要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扩大和切实保障基本的教育机会公平。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村教育公平,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任务。

二、农村教育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还没有将平等的受教育权完全真正落到实处。在教育目标、教育投入、师资力量方面,不公平现象随处可见[5~7]。从地域上看,东西部差距较大。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发展报告(2013)》称,虽然西部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与东部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报告认为,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西部地区12 省(市、区)高等教育竞争力强的省域较少,总体竞争力水平不高[8]。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师资配置的不断加大,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教育水平显著提升。然而,城乡经济差距有逐渐加剧的趋势,教育原本是缩小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但现实是,城乡教育的差距也在进一步加大,这首先表现为城乡孩子在享受教育资源分配和受教育条件方面的不平等,并将直接导致未来城市和乡村居民在知识结构、经济地位和收入方面差距的扩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教育经费问题。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单就农村教育硬件来讲,农村学校,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教室、办公室以及学生宿舍、食堂破旧拥挤不堪,条件相当简陋。而在部分城区的学校豪华气派,设施齐全,与农村形成了鲜明的比对。城市地区一些公立重点中学拥有学生专用的科学实验大楼,装备了设备先进的各类实验室、现代化的电教中心以及远程教室、行星英语教室、多媒体视听教室、计算机实验室等多种专用教室,甚至有的中学楼顶还建有天文穹顶,安装有大型天文望远镜。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系列报告会”中指出,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依然不足,在2011年,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事业费支出农村与城市(含县城)相差近700 元;普通初中农村与城市(含县城)相差近900 元。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在2013 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指出:“全国省一级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同级财政支出超过20%的省份不超过7 个,而广东省连续五年保持在20%以上,省内的一些欠发达县平均超过25%,有1/3的县超过了3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1.2%”。

2.农村学校布局问题。过去几十年来,在旧的经济体制和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制约下,在农村教育发展上存在“重速度、重数量、重外延,而轻效益、轻质量、轻内涵”的倾向,从而造成农村基础教育遍地开花和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低的现象。最近几年来,尽管采取了撤点(教学点)并校的策略,要求方圆3 公里内只有一所学校,但是在很多山区,交通安全隐患增加,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农村寄宿制学校不足,导致了严重的辍学问题。

山西省朔州平鲁区到2008 年全区共有区直小学10 所,学生1.7 万人,教职工781 人,而农村小学共有179 所,学生5 000 多人,教职工660 人,城乡教育比例严重失衡,差异明显。在初中教学方面,与城里拥挤不堪、严重超员的初中学校相比,全区仅有的7 所农村初中共有学生1 009 人,平均每校不足200 人。面对这种现状,平鲁区委、区政府结合“一城三镇百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全方位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大幅度调整学校布局,走“一乡一校”集中办学之路。2008 年,该区将农村小学生全部集中到乡镇寄宿制小学,实行了“保姆式”、“营养式”、“园林式”教学,为贯彻“两全”原则打下了良好基础[9]。

3.农村师资待遇问题。农村教师队伍的工资待遇虽然近几年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城区的教师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他们的福利待遇依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尤其是西部地区,特别是部分民办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在农村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面临的任务艰巨,工作环境艰苦。现在农村一些边远地区、艰苦地区还有很多代课教师,这些教师的待遇更低。2013 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宁市第十四中学特级教师庞晓丽呼吁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并担心“广大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生活条件较差,教师如果连工资收入都得不到提高,怎么能安心教学?”

切实保障农村教师所得到的实际待遇与国家和地方的文件内容相一致,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动用积极措施,把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保障列入财政预算,并对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的县市,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统筹资金予以扶持。与此同时,要建立和落实农村教师的地区性补贴,共同保障农村教师福利及时准确到位[10]。

三、实现农村教育公平的对策

教育公平是自古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然而不仅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教育公平的标准,而且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这就使得教育公平目标成为不断在实现着而又永远不能实现的目标。人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也急切地关注农村教育问题,进行相应探索实践过程,出台了一些文件决议。因此,在这种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有利条件下,我们就要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实事求是地制定和落实实现教育公平的对策,主要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实施:

合理定位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根本问题。目前农村教育在结构类型和教学模式上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很不适应。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重要阶段的初中教育,从总体上看,其结构基本上是单一的普通教育,致使大批农村学生没有受过初等职业教育就直接走向了社会。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重新认识农村教育、重新构建农村的教育体系,使农村教育形成“成职普”、“初中高”、“农科教”相结合的完整的立体网状结构和良性的运行机制[11]。从而形成农村教育目标的多元化,农村教育除了为城市培养人才外,更多的要承担起全面培养适合农村、热爱农村、建设现代化农村的高中初级优秀人才。因此,农村教育要以人为本,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人选择,最大限度地强化地方人才的培养和稳定意识,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适当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未来的发展路向。

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是农村教育公平的前提。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是教育事业的物质基础,是公共财政的重要职能。要使农村义务教育走出困境,基本出路是对各级政府之间的责任关系进行调整。中国实行分税制之后,中央财政得到强化在对待像义务教育这样的公共事业上,条条的作用应该强化,中央财政的垂直影响会更加有效,专款专用,封闭管理对保障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到位至关重要。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继续认识深化与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努力完善转移支付体制;建立切实可行的刚性保障机制,依法保障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严惩侵占、截留、挪用公用经费的不法行为;建立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教育的长效合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依法保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的合理收入;调整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健全政府对贫困学生的直接资助制度。

加强农村教育师资力量,是农村教育公平的驱动力。加强农村教育师资力量建设能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和智力支持,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异,做到教育公平的最大化。为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保障:改善教师待遇和工作环境,及时落实国家对教师待遇的各项政策,以解除教师后顾之忧,让教师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建立农村师资流失补偿机制,使得落后地区在教师流失后,仍有资金和能力招聘新的大学生进行培训,甚至建立起后备教师队伍,保证农村师资的稳定性;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农村教师激励制度,在职称评定、医疗、培训、财政奖励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激励优秀教师扎根在农村学校。

东兰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修改稿 篇8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新农村建设;作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5-0033-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最终必然要落实到村庄上,落实到农民生活的空间上。因此,发展好农村中经济合作组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定位

指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小生产者为了维护和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群体的竞争力,按照“自愿、平等、互助、互利”的原则,遵守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联合从事特定经济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企业经营形式的组织。

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

目前,农村的土地主要有三种经营方式:一是承包农户自己经营,家庭收入有限;二是承包农户将土地转让给村庄里其他人经营;三是承包户进城打工,土地由缺乏劳动能力的留守人员经营。这三种经营方式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特征:都是以家庭生产为主的小农经营,规模经济低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土地制度的创新改革就顺势而为地提上了日程。学者温铁军认为:在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二元结构基本体制性矛盾的双重制约下,只有通过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城镇化改变三农问题面临的外部条件与加强小农村社经济内部化制度建设并重,才可能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实现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1]因此,他倡导在农村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

学者费孝通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意识到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意义,他主张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来发展乡土工业,从而使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收益真正留在农村,留给农民,并认为合作社是中国与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相竞争的一条可能的出路,“我们的制度根本上是要使经济生活融合于整个生活之中,使我们能以生活程度的伸缩力和资本主义的牟利主义相竞争。(2)237具体来讲,它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现实意义:

1.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及风险。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思认为,任何一项交易活动,都存在着交易成本。而有效的农村合作组织的建立,可以发挥经济规模效应,降低交易费用,同时减少交易的不确定性,减弱风险,提高抗风险能力。

2.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可以提高农民市场竞争地位。现实中,农民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由于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往往是高价的农业生产资料接受者和低价的初级农产品的提供者,是农业剪刀差的直接受害者。建立农业合作组织,可以改变农民在市场竞争中不对等地位,维护农民权益。

3.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可以增加农民纯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要求。农业合作组织使企业与农户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将分散的农户小生产纳入到社会化大生产之中,提高了农业的增值能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新机制,这是农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在农业管理、产业组织和经营形式上的一次创新。

4.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对策分析。从全国的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仍处于探索徘徊的阶段。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1)加强政府的引导、监督和管理。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制度还不够完善。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现阶段地位依然薄弱,这需要国家强有力的介入干预。2007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专业合作社法》正式颁布并实施,标志着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进入了一个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同时,政府应该积极推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金融+农业保险+流通体制改革”四位一体的改革,为农村合作组织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要发挥好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加大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拓宽贷款渠道,破解农村融资难问题,在政策与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2)完善土地流转,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这里的土地流转不包括农户间自发的、小块承包地的代租代耕,而是指土地向适度规模化经营集中,经营权向业主、种田大户以及一些农业产业化的公司流转。在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前提和用途管制的原则下,探索集体土地使用权有偿流转的方式,允许农民或社区集体组织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同產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按照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方式组成利益共同体。

(3)培育新型农民。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及职业教育,做好技术推广、定向培训等工作,重视提高务农劳动力的素质和劳动技能,培养一批具有企业管理理念的农业经营者,重点扶持农业专业大户,并通过他们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引导和示范周边农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此外,应完善和强化农业推广服务功能,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

总之,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经之路,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我们必须加强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更好更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温铁军.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2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3]高伟.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必要性和模式选择[J].南方经济,2002.8.

作者简介:

上一篇:理财计划书范文下一篇:成人教育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