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调查报告法律

2024-10-08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法律(共8篇)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法律 篇1

在社会实践中,我亲身深入农村,就当前农村群众的法律素质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这次活动,真实的反映了目前当地群众在法律意识上的强与弱,在触及法律面前的思想和行动以及当地法律知识的普及情况。

一、当地群众法律意识现状

通过调研,当前农村群众法律素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法律通型;二是似懂非懂型;三是法盲型。

(一)、法律通型。在走访的几个村的部分村两委成员和普通群众共80人,有17%的干部群众属法律通型的,他们主要是通过观看电视节目、阅读报纸、书籍,县、乡司法机关、公安机关组成的“法律讲师团”下村讲课来学习法律知识。他们往往会用法律的知识武装、充实自己的头脑,法律通型的干部群众较善于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前不久,某村的党支部书记高某在处理村内宅基地时引起纠纷,几名群众无故殴打了高。在这种情况下,高家兄弟拿来木棍、铁锨要与他们决以死战,为哥哥报仇血恨。高清醒的认识到此事非同一般,不能以武力解决,要用法律的手段来处理。于是,他向乡党委和派出所报了案。乡党委和公安机关通过调查,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并通过教育,打人的群众认识到了错误,避免了一场危及家族利益的血战。近几年来,在农村群众借贷问题逐渐成为激化矛盾的焦点、热点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群众碍于面子在借还钱、借还物时不写欠条和收据。在这种情况下,万一单方失信,无法诉诸于法律。而一些在法律方面较为精通的农民就会让对方写好欠条或收据,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经济的损失,也不至于伤了双方和气。一些村的老人会用法,与子女签订老人赡养协议;有的农家女在结婚时与丈夫办理婚前财产公证,这都表明当前农村法律的存在和运用。但反之,极少数法律通型的干部群众出现知法犯法或钻法律的空子,投机取巧。

(二)、似懂非懂型。在调研的120人中,有大约57%的属于这一类型。他们对法律往往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他们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别人说和评论。他们往往不轻易犯法,但不能更好的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如,前几天西小王乡某村的村民张某2亩麦田连续三次被羊群“侵袭”,张某凭着自己懂点法律常识,认为用枪或棍打的方式违法,他瞑思苦想,最后决定用玉米拌上剧毒农药撒于麦地,并在地头写上了麦地有药的牌子。几天后,同村李某的羊群因看管不严,扎进了张某的麦地,致使5只山羊中毒而死。张某万万没想到自己触犯了法律。

(三)、法盲型。法盲型的干部群众对法律一点都不知道,这种人占26%。这种类型的人不懂什么是法,什么是违法,只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有的村干部在村高音喇叭上胡喊乱叫,甚至大骂其人,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而自己还欣欣然,却浑然不知自己已违了法。而且在生活中,特别是农村发生纠纷时,注重调解而非诉讼是当地人民的习惯。“每有纷争,最初由亲友耆老和解,不服则诉诸各房分祠,不服则诉诸叠绳堂。叠绳堂为一乡最高法庭,不服则讼官矣” 因此,“和息”成为当地解决纠纷的最高目标。

二、当地群众法律意识不强的制约因素

虽然通过一系列的思想教育活动,农民了解和掌握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特别是党关于农业和农村的政策,并对党的农业和农村政策表示拥护,思想觉悟明显提高。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大多数农民学习法律的积极性不高,依法维权的意识有待提高。

(一)、农民的国家、集体观念比较淡薄。土地承包到户以后,集体劳动相对减少,国家、集体观念逐渐淡漠,讲索取的多,讲奉献的少,有的遇事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对国家、集体利益不太关心,有的对重点建设不支持,或横加阻挠,或敲竹杠。

(二)、履行义务意识淡化。部分农民对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作片面理解,对自己享受的权利烂熟于心,而对自己应尽的义务却知之甚少。不主动纳税,不赡养老人,不出义务工,不送子女上学,盗伐林木等现象时有发生。

总之,集中表现为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不强。

三、增强当地群众法律意识对策

西部推行法律是必须的,但难度也很大,首先是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推广不力,其次当地居民文化水平都较低,这些都一定程度影响法律在西部的推广、使用。针对以上的问题,要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特别是在农村,条件比较落后,当地可以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法律知识,利用宣传车、张贴标语、村高音喇叭多方位、多触角教育干部群众,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通过组织“法律讲师团”下村讲解法律知识,印发法律案例明白纸,送法律书籍,让法律充实他们的头脑。要在农村中营造有一种法律氛围,开展培训,教育干部群众运用法律武器。举办法律培训班、模拟法庭,让老百姓学习法律,学会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普及和发展农村牧区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大力宣传村委会组织法,加大村干部的培训力度,引导农牧民破除自然经济和落后、保守的小农意识,逐步确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自主、平等、民主、法制、科学、效益、创新等现代意识,使之逐步适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管理模式,变“要我自治”为“我要自治”,成长为合格的村民自治主体。县、乡司法机关开展深入农村宣传活动,深入农家农户,对他们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做以解答,结合实际来说法,让群众从心理根本的接受,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

(三)、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村民自治是九亿农民广泛参与的一项基层民主活动,要使亿万农民共同进行协调有效的社会参与,必须有完善、规范、稳定的法律体系。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村民自治的发展情况,以村委会组织法为依据,围绕四个民主,结合本地实际做好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和各项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建立规范、完整的行政指导规章、办法。尽快制定地方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有关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详细规则,规范四个民主的具体运作程序。地主性法规和规则的制定一要有突破性,二要当地实际。二是尝试建立村干部“离任”审计和村委会“委托审计”制度,完善村级财务制度和专业审计制度。三是建议对目前争议较大的“村民资格”的界定、罢免程序、违法现象纠错等问题可在不同地区进行试点,取得成功经验后,适时修改村委会组织法或在地方立法时对有关问题予以明确。四是加强培干部训力度,强化各级干部特别是民政干部的理论和法律知识,全面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建立规范的行政指导办法。五是建议将村级民主权利纳入国家司法调节范围之内,确保村民自治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四)、乡镇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五大以来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精神实质,学会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看待开展村民自治的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看到任何形式的民主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更要看到村民自治这项崭新的事业所焕发出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广阔、美好的民主前景,看到它对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所产生的伟大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切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彻底摒弃传统的“当官管民”的思想,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文化素养和法律知识,树立服务意识、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结合当地实际,切实发挥好法律赋予的对村民自治的指导作用。

(五)、依法规范宗族、家族行为,保障村民自治健康发展。在农村里,由于风俗习惯的特殊,群众对宗教、家族更加依赖。鉴于这种情况,在当地对宗族、家族干预村民自治问题一要坚持正面教育、疏导,用科学的、先进的理论武装群众头脑,用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群众合法的民主政治权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引导广大村(牧)民逐步树立科学、民主、法制的意识。二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发挥领导作用,采取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坚决遏制利用宗族、家族势力非法干预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不正常现象,三是在村民自治的具体组织实践工作中严格依法按程序办事,从制度上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以确保村民自治健康发展。

结语:

真正让群众懂法律与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之间的差距还比较大,如果可以把普法活动真正贯彻到农村还是很有作用的。首先市委和市政府要重视,区委和区政府也要重视,还要把社会团体和政府结合在一起。“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是江泽民对我们大学生的谆谆教诲,我们要利用一切可以锻炼和学习的机会。通过此次的学习和实践调查,心情有几分沉重,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这无疑是一种鞭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前方的路十分艰难,需要十二分的勇气,更需要十五分的执着。只有加强法律的普及来弥补,才能使西部人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才能使人格道德完善,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法律建设,才能实现法制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张文显 《法哲学范畴研究》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2、卓泽渊 《法的价值论》 法律出版社 19993、朱苏力 《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法治》

4、张积玉、杨发民 《中国西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法律 篇2

1 农民分化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对农民分化作了深刻分析, 他指出, 伴随着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生产者与生产资料日益分离, 农民受到了残酷的剥夺, 他们在失去土地后被迫举家迁入城市从事工业劳动, 沦为无产者。而对照我国的具体情况, 农民分化应是指从事农业劳动生产的传统农民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 而分化出新的具有不同特征,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民群体。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调整, 农民的流动性增强, 通过外出务工等途径具备了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 实现了以职业分化为基础的社会分化。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逐渐分化成了不同类型的农民群体。学界关于农民分化的种类主要有农业劳动者、农民工、经营性农民、失地农民、乡村管理者、农民知识分子等。笔者根据职业特点以及收入来源等因素, 将农民分为以下具有代表性的几种, 分别为传统农民、农民工、失地农民、经营性农民。

2 各类农民群体的社会养老保险立法现状

对于传统农民来说, 他们对于建立在土地保障基础上的家庭养老模式最为依赖, 但随着城镇化的加快, 农村土地面积不断缩小, 环境恶化加剧, 土地的保障功能也被淡化。1992年民政部颁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试行) 》规定的个人完全积累性筹资模式和极低的保障水平, 根本无法满足这部分农民的养老需要, 严重落后实际需要。1999年7月, 国务院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 农村养老体制改革的步伐就此停滞。

近年来, 我国农民工群体的规模日益庞大。随之产生的农民工的社会权益保障, 尤其是社会养老保险权益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但现实是农民工的境遇非常尴尬, 处于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的边缘。2001年,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中作出了对农民合同制职工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原则性规定。2006年,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65号) 中则提出了制订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的基本指导原则。但迄今为止, 仍没有法律层面的强制性规定。2009年2月5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以上 (含15年) 将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但缴费年限的过长、社保账户的固定性也导致了农民工的退保潮。

现阶段, 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基本处于缺失状态。农民在土地被征用后, 往往只得到政府一次性以货币形式发放的补偿金, 不足以维持他们的生活和养老保障要求。在土地被征用后, 农民基本处于失业状态, 或转变为农民工。工作的不稳定和生活水平的低下, 强烈要求制定专门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而对于经营性农民来说, 由于他们的收入不稳定, 还要承担各种商业风险, 以及缴纳税费, 养老问题被搁置在一边。为了保障他们在经营困难时的基本生活,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过程中, 必须加以规范。

3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基本趋势

3.1 建立城乡分立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尽管在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的共同推动下, 我国城乡之间的统筹层次和融合程度持续提高, 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总体态势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将难有实质性改变。社会保障在城镇社会成员中获得了广泛的观念支持和心理认同, 而养儿防老、以土地养老的固有观念在农村社会成员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这也决定了城乡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需求是不尽相同的, 尤其是关系到农民生存的社会养老保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必须立基于这些客观现实, 坚持建立独立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盲目、急进的推行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 势必遭遇运行不畅的困境。影响甚至阻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顺利建立和国家整个社会保障事业的持续发展。事实上, 一些发达国家, 如德国等, 也是在城镇和农村分别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我国2010年10月28日最新通过的《社会保险法》也明确了建立城乡分立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3.2 坚持传统养老保障与社会养老保险相结合

在我国绝大多数农村中, 把家庭作为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 农民以其个人终身劳动积累为基础, 在家庭内部进行代际交换的反哺式养老。作为农村最重要的养老方式, 家庭养老在我国农村的养老机制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而社会保障从学理上说即保险。保险为分散危险、消化损失之制度, 即将集中于一人的不幸而产生的意外危险及因此而发生的意外损失、透过保险而分散于社会大众、使之消化于无形。 (1) 随着生产社会化、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不断加深, 我国农村以家庭保障为基础、集体保障和国家保障为必要补充的传统养老保障机制的功能将会逐步弱化, 社会养老保障的作用会愈加提高。但是, 通过正视当前农村区域发展的巨大差异及国家财政能力的有限, 建立完全的福利型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不现实的。事实上, 社会养老保险, 也是依托家庭等传统养老保障模式来具体实施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传统的养老保障机制在我国农村将仍然发挥基础性作用,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设计过程中, 必须充分考虑传统养老保障机制的作用。

4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设计构想

4.1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框架

分析法学派奠基人约翰·奥斯丁曾指出:“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 它的功过则是另外一回事。”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一环,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开始建立, 如民政部于1992年下发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 (试行) 》, 地方性立法也很多, 但从运行的效果来看, 上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在保障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权, 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到目前为止, 我国还没有一部单独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而考虑到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养老保险的复杂性, 以及《社会保险法》中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粗略规定, 笔者认为, 根据“公平与效率兼顾、权利与义务和谐”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价值要求, 我国应当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社会保险法》作为指导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基本法, 只能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各地的建立提供原则性指导和一般性规定。我们需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规、规章加以具体规范。包括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农村养老基金管理条例》、《农村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管理办法》、《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监督条例》等。不可忽略的是, 即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已很完善, 也实现了社会保险的精神, 但在管理方式上应更加人性化, 以弥补法律的僵硬性缺陷。

4.2 农民分化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设计

4.2.1 传统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设计。

传统农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 以农产品收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对这类农民, 笔者认为直接应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体系, 适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他们的收入不高, 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具有不稳定性, 无法保证连续缴纳养老保险费。对他们的缴纳标准应适当降低, 可以根据农民的实际收入, 允许其暂缓缴纳养老保险费。此外, 探索“实物换保障”的保障方式。卢海元在《实物换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创新之路》中指出, “实物换保障”是根据不同的对象, 以特定方式将其拥有的农产品、土地和股权等实物转化为保险费, 分别设计现实可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案。在立法中允许农民将农产品直接转换为保险费, 降低农产品风险, 保障农民生活。此外, 统筹层次不高一直是阻碍农保事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立法必须明确规定传统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有层次的实行省级统筹, 最终实行全国统筹。同时也与《社会保险法》相呼应。这样, 农民的养老金就可以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在全省范围内, 实行社保账户一卡通, 保证社保资金的流畅发放, 方便农民缴纳和领取。从行政管理的要求来看, 农村养老金的征收、发放应该学习城镇职工的养老金管理制度, 由独立的部门管理。故立法应该明确规定统一的养老金征缴机构, 并成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监督机构。

4.2.2 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法律设计。

农民工群体的数量增长最快, 近几年学界对农民工养老问题的研究也最多, 一致的观点是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建立, 但就如何建立及建立的模式存在较大的争议, 大体上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基于社会公平, 认为农民工应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同待遇, 将农民工直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中;第二种将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中;第三种从农民工的特征出发, 认为应建立以个人账户为主、缴费门槛较低、缴费方式灵活、可随人转移的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第三种最符合当前农民工的实际情况, 实施难度也最大。

笔者认为, 农民工可以再分类为稳定性农民工和流动性农民工。 (1) 稳定性农民由于有固定单位, 工作时间比较长, 又有劳动合同的保障, 直接纳入统一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是可行的。当然, 在法条中, 还是要加以特别的规范的。比如如何界定可以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笔者建议以具有稳定的工作、合法固定的住所、已签订劳动合同为界定标准。 (2) 对于流动性农民工, 因为他们的工作极不稳定,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 建议将其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 并尝试进行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的地域分离, 统筹账户固定在农村。农民在城市工作期间, 还可以参加城镇社会养老保险, 但只有农民自己缴纳保险费的个人账户。账户基金的保值增值管理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一致。针对当前因社保转移接续困难导致的农民工退保现象, 并结合国家新出台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中规定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全国统筹, 可以跨省转移 (同样可以使用经营性农民) , 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积极性, 保证养老保险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农保”与“城保”的问题,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的内容中, 也应有相应的条文, 预留制度接口, 制定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转换的详细办法, 以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无缝对接。具体可以这样设计:“农保”转“城保”时, 个人账户中的保险费全部划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而主要由政府缴费的统筹账户, 同样划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统筹账户。“城保”转“农保”时, 个人账户中的保险费按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的规定按比例划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剩余部分交还农民, 也可全部划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账户;而统筹账户的资金, 则全部划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账户。这一点在实际中暂时是无法做到的, 需要地区之间的协调, 突破地区利益保护的难题。此外, 在养老金的计发方法上规定可以选择月发、季发、年发等支付方式, 以适应不同缴费水平, 不同工作特征的农民工的要求。

4.2.3 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设计。

农村城镇化的加速以及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落后, 导致失地农民群体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使农民获得了自主权和选择权, 却也使农民失去了依赖土地作为最后保障的方式, 处于生存的边缘。传统的失地农民土地补偿方式都是一次性的货币补偿, 包括搬迁费用、住房安置费用、就业培训费用、养老补助费用等。补偿水平低, 对失地农民的老有所养问题解决没有什么作用, 必须坚持土地补偿与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笔者认为走“土地换保障”的路子是可行的。具体的法律设计是:对于因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 将征用土地的补偿金抽取一部分划入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按照被征地农民个人意愿, 可以冲抵若干年的保险费;而政府再出让土地所得的收益, 按统一比例一次性划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统筹账户, 不可以作为政府的补贴。对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农民, 可以强制规定土地流转的一部分资金划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划入的比例进行严格控制。社会统筹账户不变。对于因其他原因造成失去土地的第三种农民, 直接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社会统筹账户基金适当增加, 保障其最低生存需求。同时, 针对失地农民, 应当制定专门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条例》, 与土地承包、土地出让、土地流转等相关的法律衔接起来。最后, 对于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 应纳入强制推行范畴, 以缓和矛盾, 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4.2.4 经营性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设计。

对于在城镇已有固定住房, 并在城镇经营的经营性农民, 已基本脱离了农村生活, 直接纳入城险体系进行规范即可。对于在城镇没有固定住房的经营性农民, 包括在城镇经营和在农村经营的农民, 由于其还不具备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条件, 没有根本脱离农村生活, 应将其纳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条例》中加以规范, 以保证他们在经营困难、或年老回乡时有基本的养老保障。除此之外, 由于经营性农民大多是个体经商户, 所以在税费征收方面可以采取优惠政策, 并将该部分税费直接划归到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账户中去, 作为政府额外补贴, 有效提高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同时也有利于税费的征收。当然, 这中间还是会涉及到诸多的利益博弈, 如何协调利益冲突, 实现既定目标, 是任重而道远的。

5 结语

作为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尽管政府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 但中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仍是依靠行政强制力加以推行, 包括“新农保”政策。《社会保险法》虽已出台, 但仍是一笔带过。因此, 建立完备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体系变得尤为重要。而农民分化现象的出现对当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理想的社会养老保险模式是城乡一体, 这符合城乡统筹, 社会公平的要求, 但即使是发达国家, 也大多建立城乡有别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更何况是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中国。因此, 基于农民分化的前提, 设计专门的适应农村社会结构变化的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是目前, 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理智选择。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 农村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已分化为传统农民、农民工、失地农民、经营性农民。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已不能适应农民分化的现实需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严重滞后, “新农保”试点以及新《社会保险法》也没有根据农民群体的不同进行分类设计。构建一套既能保障全体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障需求又能满足不同农民群体的特殊养老要求的法律体系, 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农民分化,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桂裕, 保险法论[M].台湾:三民书店, 1981, 1.

[2]李海霞, 对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的认识与评价—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例[J].调研世界, 2004 (10) , 38.

[3]杨立雄,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J].社会, 2003 (9) , 43.

[4]卢海元, 构建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J].中国劳动保障, 2005 (7) , 34.

浅议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 篇3

关键词:社会保障权 农村社会保障法 立法

中图分类号:F0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089-02

社会保障法是指根据社会政策制定的,帮助公民克服生存风险、扶助弱势群体生活安全或促进大众福利的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及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对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的方针。确定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基本价值取向。我国宪法已经确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地位,目前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80%以上,但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有相当的社会保障的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挤在体制以外。因此,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1.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需要。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水平偏低,使得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成为必然要求:第一,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明显低于城市。这是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也是由于城乡之间在生产社会化程度、就业、社会分配、收入消费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因而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不宜采取统一的模式,但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同样都需要发展。第二,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不到位,国家在农村的政策扶持力度太小,使得在缺乏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下,仅靠政策难以使社会保险在农村的覆盖面扩大。第三,农民觉得“保险无保障",不能解决基本生存问题,缺乏参保积极性。例如:按民政部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交费领取表》计算,每月交2元,交费10年后每月可领4.7元,15年后每月方可领取9.9元。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新时期农民生产、生活保障的需要。在计划体制下的农村以集体保障为主体,家庭保障和国家救济为补充,随着农村市场改革深入,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据立法享受的,由社会提供必要物质帮助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首先,现阶段农村家庭保障逐渐瓦解;工业化与城市化使很多农民从第一产业转到第二、三产业,往往没时间照顾家庭;生育观念的转变使家庭规模逐渐缩小,传统的农村家庭保障功能弱化。其次,土地保障功能降低,农业的收益小,在遇到自然灾害和年老、疾病时无法保障基本生活。特别是对于被征地农民,除了土地补偿、安置费外,其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也需要获得法律保障。再次,社区保障受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社区保障适用于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社区,其实施范围比较窄。虽然现阶段农村家庭保障、土地保障、社区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仍然发挥主导的作用,但从长远规划来说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又为农村社会保障实施提供法律保证。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是实现社会保障权,维护人权的需要。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人权。2004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了宪法。我国于1997年10月27日签署了《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要实现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必须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二、我国现行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不足

1.立法层次低,法律体系不健全。社会保障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其效力仅低于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社会保障法》仍处于起草阶段。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颁布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大多以“规定”、“试行”、“暂行”、“决定”、“意见”、“通知”的形式出现,农村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主要散见于政策文件、部门规章、相关机关发布的通知、命令等等。如民政部出台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意见》;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办公厅颁发的《2002年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安排》等,立法层次偏低。各地分散的地方立法使社会保障制度难以统一,它带来的结果将是社会保障立法严重缺乏权威性和稳定性。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在许多方面仍属空白。目前还没有一部基本法来规范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仅有1994年由国务院颁布,2007年3月由民政部等相关部门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一部较高层次的行政法规,其他方面均缺乏法律的规定。民法、刑法、劳动法等部门法中缺少相应的配合,现有的零散颁布的各种条例、规定、通知和规定,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衔接,不能形成配套法律体系,使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不健全。

2.现行社会保障法规、规章适用范围窄。从各种有关社会保障行政法规、规章的适用范围来看,其适用对象主要为城镇的各种企业。如1999年1月国务院259号令《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的征缴范围是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征缴范围是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事业单位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社会团体及其专职人员。失业保险的征缴范围是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广大农村未被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

3.实施机制弱、缺乏法律责任机制。现行社会保障法规中缺乏法律制裁措施,目前最为突出的是对挤占、挪用、截留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惩治。我国刑法缺乏对这些行为规定为犯罪进行惩治的条款。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掌管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便利条件而挤占、挪用和挥霍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将社会保障基金借给企业周转使用,有的用来搞投资、炒股票,更有甚者利用职权贪污、挥霍,致使农民的“保命钱”大量流失,一些地方将农保基金违规存入地方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或者非银行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有的因经营不善亏损破产,致使存入的农保基金无法取出造成损失,形成支付危机。

4.缺乏法治环境,维权意识差。在农村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缺乏法治宣传与教育,农民缺乏法律知识,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不强。法治意识淡薄,办事靠经验、凭感觉。长期以来,形成了政策盲区,维权弱势。如:有的企业通过召开职工(或股东)大会,拒绝参加社会保险。2004年12月1日颁布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加大了劳动和社会保障执法力度,在各地成立了专门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使社会保障“执法形象”得到改善。加强覆盖农村的劳动保障监察员队伍的建设和执法环境建设,提高农民维权意识,是改善农村社会保障执法环境的重要途径。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议

1.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首先,建议正在起草的《社会保障法》将农村的社会保障放在与城市同等重要的位置,有了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基本法才可以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纳入统一的法制轨道。然后在社会保障基本法律的基础上,进行急需的《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的立法工作。以及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军人及军属优抚等单行法规、规章的制定。其次,建议在修改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时,将能够适用农村的内容包括进去。将其中歧视、排除农村和农民社会保障的内容加以删除、把农村和农民纳入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覆盖范围,如修改《劳动法》时,适用对象包括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在此基础上逐步制定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

2.强化解决农村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建议在人民法院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庭,专门从事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争议案件,在条件成熟后,可借鉴国外普遍实行的专门法院审判方式,建立我国专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院。既可以增加人民法院的办案效率,又可以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农村长期以国家救济和农民互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的权利意识淡弱,更缺乏法律知识,由于权利主体的强势地位,难以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昂贵的诉讼费用,因此,还可在农村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争议仲裁和调节机构,既节约司法成本又可以省去农民的讼累和诉讼费用。另外,要加强对农民解决纠纷的法律援助和律师协助。目前律师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而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难以得到律师的帮助。诉讼费用的高昂也使困难农民望而却步,法律援助的实施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难题。

3.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立法内容衔接。为保证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建议在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时增加对挪用、挤占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制裁措施;必须通过立法解决社会保险费的收缴问题,加大强制收缴社会保险费的力度,对欠缴、拒缴社会保险费的,建议在正在起草中的《社会保险法》规定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民法中增加对于企事业单位拒不为员工支付社会保险金的,致使员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侵害的,该员工可通过提起侵权之诉寻求救济。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物权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办理。而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规、规章规定土地补偿费、安置费中没有包括社会保障费用。因此,建议失地农民的养老、就业、医疗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从征地补偿费、安置费和政府土地出让金中安排,计入征地成本,由用地单位或当地政府交付。

[塔里木大学校长基金课题,项目编号:TDSKSS06008]

参考文献:

1.朱崇实.社会保障法[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

2. 崔秀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环境条件[J].当代经济,2004(1)

3. 九三学社中央信息中心. 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建议http://www.93.gov.cn.

4.申长永.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思考[J].集团经济.2006(26)

5.童星,张海波.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5(2)

6.林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探讨[J].三明论坛,2005(3)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新疆阿拉尔 843300)

法律社会调查报告(2012) 篇4

关于宜昌市青少年吸食毒品现实情况的

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宜昌市部分中学学生、社会人员中的青少年、干警、法律工作者、记者及家长。

[调查目的]对本地区青少年吸毒的现实情况及特点、吸毒所造成的危害、吸毒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调查方法]本调查报告采用收集资料、电话、网聊、面谈、填写调查表、口头问卷等方法进行调查。

[调查地点]宜昌市部分学校、网吧、酒吧、戒毒所等地方。[调查时间]2012年2月。前言:

众所皆知,毒品一直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因国际毒潮泛滥的影响,国内毒品问题不断发展蔓延,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 者,同时,毒品问题也已经成为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青少年吸食毒品的现状、特点和规律,找寻减少和断绝青少年吸毒的渠道,笔者主要针对目前青少年犯罪情况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宜昌市青年人吸毒情况呈递增和蔓延趋势。吸毒人员中大部分是无职业、辍学或社会上的一些闲散人员。据统计,吸

09法学班:刘远霞

毒者中青少年占到了70%,其中,吸食传统毒品的多为34岁以下,吸食新型毒品的多为25岁以下。如果根据惯例按“每发现1例显性吸毒者,实际上就有10例隐形吸毒者”计 算,数量更加惊人。

(二)特点

1、吸毒者具有结伙成群的特征。

青少年吸毒人员已由过去单独隐蔽吸毒逐渐发展到结伙吸毒,并且选择一定的固定场所。宜昌市上半年曾在某招待所一次抓获了正在吸毒的30多名青少年男女。结伙吸毒与个人吸毒相比,相互影响,危害性更大。

2、以贩养吸者较多。

由于吸食毒品需要花费较大的资金,一部分青少年通过以贩毒养吸毒,由单纯的吸毒者变为贩毒者,由毒品的被害者变为害人者,走上了毒品犯罪的道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毒品犯 罪人员中,有近半数以上是既贩毒又吸毒,相互交织,形成恶性循环。

3、吸毒者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从各区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情况和我们对戒毒学员的调查看,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以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为最多,部分为文盲。如2001年全省强制戒毒2961人中,小学438人占14.8% 初中2405人占81.2%,文盲67人占2.26%,且通过测试实际上有50%的文化水平与统计的 文化水平相差甚远。

4、复吸率居高不下。

据调查,吸毒的青少年,几乎每个人都想戒毒,并尝试戒毒,09法学班:刘远霞

但由于毒品对吸毒者生理和心理的极大影响,一旦沾染,毒瘾便难以戒掉,极易形成吸毒——戒毒——复吸——劳教戒毒的现象。据强制戒毒所统计,我市吸毒人员戒毒后的综合复吸率为80%左右,其中一年复吸率为70%,两年复吸率为80%以上,三年复吸率为90%以上。

二、吸食毒品所造成的危害

1、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各类毒品对人体都有严重危害,尤其是青少年,身心发育均未成熟,受到的摧残更加严重。吸毒不仅在生理上导致青少年的记忆力衰退、营养严重不足,抵抗力下降,诱发多种疾病,而且在心理上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使吸毒者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并逐渐摧毁其精神和意志,使其堕落、道德沦丧,出现人格解体、心理变态。如一些吸毒成瘾又搞不到毒品的人,在毒瘾发作时,用切手指、砍胳膊、烟头烫等自残方式来缓解毒瘾,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

2、严重影响家庭生活。

据一调查个吸毒者每天所需毒资100—1000元不等,因此,一人吸毒,往往会使全家的积蓄 迅速耗光。当吸毒者毒瘾发作而又无钱买毒时,吸毒者就会不顾一切地变卖甚至偷拿家中的财产,使家庭变得一贫如洗,家庭的倾家荡产,必然导致家庭成员的不和,并最终造成家庭破裂,妻离子散,亲人反目,甚至残害家庭成员,可谓“一人吸毒,全家遭殃”。同时,由于吸毒者常常采用肌肉或者皮下注射的方式吸毒,因多人共用消毒不严的针头或注射器,而传播多种皮肤病、肝病、性病甚至艾滋病等多种疾病,给家人的安康带来 很大的

09法学班:刘远霞

隐患及危害。

3、极易引发刑事犯罪。

吸毒是一种高额消费。一般说来凭正常的合法收入来维持高昂的消费是不可能的。为了支付巨额的毒资,吸毒者往往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从大量的事实来看,吸毒者除了采用贩毒等方法获得毒资外,男性吸毒者采用盗窃、抢劫、诈骗等犯罪手段获得财物,供吸毒之用。女性吸毒者以色相换 取财物,以娼养吸,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据统计,2001年全省因吸毒诱发的刑事案件4600多起,治安案件近6000起,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

三、吸毒原因分析

1、强烈的好奇心理。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形成的时期,对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与染上吸毒恶习的青少年交谈中,我们发现多数青少年最初接触毒品,往往受到好奇心的驱动,而且对毒品的危害不了解,在一试无妨的冒险侥幸心理驱使下误入歧途而不能自拔。据戒毒所有关 统计,因为好奇、受诱惑而染上毒瘾的占70%。

2、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调查表明,许多青少年吸毒成瘾即是其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言传身教的结果。除了家庭成员的吸毒行为直接成为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外,一些家庭父母离异或者长期外出,孩子得不到正常的教育,都是导致青少年吸毒成瘾的原因。

3、个人交友不慎被人诱骗。青少年缺乏分辨力,人际交往

09法学班:刘远霞

能力差,极易受到周围朋友、邻居的影响,而且在交往中称兄道弟,盲目的从众心理极强。据调查,在吸毒青少年中,因为朋友吸毒觉得好奇、赶时髦而 吸毒和受朋友引诱后吸毒的占70%以上。

4、教育管理的弱化。对青少年的禁毒宣传教育方式方法相对滞后,在调查中,有60%以上的吸毒青少年缺乏毒品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此外,对吸毒青少年的帮教、管理、控制工作薄弱,相当一部分戒毒后的青少年受到歧视,缺少关爱和帮助,以致自暴自弃,仇视社会和家庭,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四、防治对策

1、以理拒毒,加强禁毒宣传教育。禁毒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要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目前,全国还没有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禁毒教材,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力量编写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禁毒教材,把禁毒教育纳入德育教 育的内容,使学校禁毒教育规范化、经常化。要加大禁毒工作的社会宣传力度,开展创建“无毒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宣传活动,使防毒、禁毒的观念深入人心,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防毒、禁毒意识。要以社区、学校为依托,扩大禁毒教育的影响,不断提高学生家长的禁毒意识和家庭教育管理水平,使禁毒教育进入学校,进入社区,进入每个家庭,筑起禁毒的坚固防线。

2、以法禁毒,加大打击毒品犯罪力度。严厉打击各种毒品犯罪活动,杜绝毒品来源,是减少、消除吸毒问题的根本手段。实践证明,只有加大对种、制、贩毒犯罪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禁毒严打

09法学班:刘远霞

专项斗争,特别是对引诱、强迫、教唆、容留、欺骗他人吸食毒品的犯罪分子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是遏制 毒品犯罪,减少青少年吸毒的根本途径。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法律 篇5

作者:李鑫 刘玉平

论文关键词:新农村 农民养老保障 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论文摘要: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该文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许多地区的农民已经开始富裕起来,农村的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家庭小型化趋势为例进行分析,得出当前如何建立和完善一个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结论。中国农村已经建立起初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但还需要不断完善。最后论述了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相关问题,并对如何完善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提出了合理建议。

1、中国农民养老保障现状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特点

在新农村建设中,中国农民养老保障主要有几种方式:第一,家庭养老,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动力为基础构建价值观动力的,许多农民依靠家庭养老;第二,土地保障,这也是传统养老方式;第三,农村社区养老,仅在少数经济发达地区试行,主要方式是提供养老金和建立敬老院等:第四,商业养老保障,仅在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的富裕户中存在;第五,“五保户”制度,由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实行费改税以后将由政府负担,这在中国不宜普及;第六,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于1992年1月根据民政部(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本方案(试行)》,在全国大部分县乡建立了统筹基金和个人养老金账户。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根据自身特点鱼待解决的问题有:(1)集体保障功能严重弱化。(2)家庭结构变化,且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3)农民家庭收入具有不确定性。(4)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发生变化。(5)年轻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6)农村耕地减少,甚至宅基地也被征收。(7)农村消费市场一蹂不振。

2改革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措施和思路

针对中国农村特点,分类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对策:

2.1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主要是指: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

2.2农才卖养老救助制度

主要是指:建立高龄老人生活补助制度;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救助制度;做好农村五保户供养工作。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不能一嗽而就,应根据农村自身的特点和今后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局部入手,逐步推进,走“渐进式”发展的路子。

关于农村法律普及程度的调查报告 篇6

双保

一、调查背景及路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十三亿人中就有九亿是农民,可是很久以来,农民在农村中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绝大多数城市人并不清楚。“中国的问题仍然主要是农村问题。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的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因此,一个真正关心中国人喜怒哀乐的人就不能不关心中国最基层社会的人的生活。”基于此,我们对家乡的3个村(双火场村、新伙场村、王家庙村)进行了一次关于“农村法律普及程度的调查”。我们本着面向农民,服务农民的精神,相继开展普法宣传等活动,以法律调查问卷、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本次调查,从中掌握第一手资料。

当今社会各级政府与社会团体都纷纷开展各式各样的农村法制建设活动,那么究竟有多大的成效呢?本报告主要是了解农村的法律知识普及程度,设计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通过一些简单的法律常识,分析近几年农村法制发展的状况,从而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及对象

本次调查以调查问卷为主,座谈调查为辅。

问卷调查,是我们了解基层法律服务现状的另一重要手段。有专家认为,在中国的调查,必须正视被调查者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社会调查常识的现实,少用书面调查方式。然而我们认为,这是对基层群众的固有偏见。事实上,我们所接触到的农民大多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也接触过许多外部信息,对我们并没有表现出敬而远之的态度。

我们对访谈对象的选取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农民群众,包括接受过法律服务和未接受过法律服务两类。这种分类十分必要,一方面前者对基层法律服务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他们的看法和意见直接反映了基层法律服务的现状。另一方面后者在农村占绝大多数,更具代表性。这对我们了解农村法律服务的真实面貌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指出的是,未接受法律服务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遇到法律纠纷,是何种原因使他们与法律服务擦肩而过?追寻其中的原因,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访谈对象是村干部。主要是了解法律服务所之现状,以及在满足农村法律需求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与对农民的访谈不同的是,这部分访谈大多不是以正式方式进行的,往往是在闲聊甚至是吃饭时获得我们想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同样具有相当的可信度。第三部分则是外出务工者,他们现在已经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农民工同样需要接受法律方面的-1-

知识,这样才能够在他乡保证自己的护法权益不受侵犯。近年拖欠农民工工资,欺骗农民工等不法行为屡屡发生。为什么这样的时间屡禁不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工不懂法,不知道用法律来维护自己。

三、调查结果

此次调查前三题为自由式问答,无对错之分。题目主要为基础的法律常识,包括继承法、婚姻法、土地法等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基本法律。

农民朋友对法律的喜爱程度是多少呢?了解又是多少呢?从我们120份调查数据来看,有43%的人喜欢法制节目,46%的人喜欢程度一般,11%的人不喜欢。9%的人对法律了解多,84%的人了解一般,7%的人一点都不了解。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法盲的人已经占到了一少部分,在法制建设上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可以看到农民的法律知识还有很大程度的欠缺,我们的农村法制建设道路还任重道远。

农民朋友的了解渠道有哪些呢?21%的人是通过书籍,50%的人是通过电视,29%的人是通过网络。通过数据不难看出,书籍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而电脑、电视等新兴媒体在农村已经得到了可喜的发展。有些农民也开始使用电脑,并将其作为了解新闻的主要途径。

继承法、婚姻法、土地法等一些基本民事法律是农村出现纠纷较多的,那么农民在这些方面了解又是多少呢?下面就来看一下调查数据,回答正确的占30%左右,而回答错误的则多达50%左右,另有10%左右的人回答不清楚。大多数农民都是凭第一感觉选的,凭感情选的,说不出选择的理由来。调查问卷多少都有一些“水分”,有些回答正确的也是蒙对的,所以与此同时我们还进行了实地走访,走到农民朋友家中去,与农民朋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与农民的交谈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方面农民认为法律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人人都处在法律的包围之中。但另一方面,当被问到实际生活中都有哪些具体涉法问题时,大多数都回答说其实也没有什么实际问题,基本上还是与世无争,过着恬然自得的生活。在一个村治保主任那里我们得知,该村一年也就发生17起村民纠纷,这与该村庞大的人口基数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而当被问到周围都有哪些常见纠纷时,甚至有一部分人的回答竟是“不清楚”、“不知道”、“不好说”等。可见,一涉及到具体生活,法律与农民又相距甚远。在一些纠纷发生时农民不会第一时间想到法律,不能够将法律运用到生活中去。

我们认为,随着中央和地方在法制宣传上的投入越来越大,特别是各类法制电视节

目的播出,依法办事作为一种意识已经潜移默化地植入农民的大脑。农民对于法律已不再像从前那样陌生。权利、义务等时髦名词已耳闻能详,维权观念日渐浓厚。然而农民这种法律认知度的提高,更多的依赖于外部力量的推动。各种普法教育、电视宣传,就像一部鼓风机,将各种法律观念强行吹进农民的大脑。农民仿佛一夜之间明白了法律的意义。农民正是这样被动地改变着自己的法律观念。从而不能真正的运用来法律服务自己。

那么农村的法制观念差究其原因是什么呢?经济不发达!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一个地区法律意识差,则标志着这个地区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在我们走访的村子里,根本就看不到几家商店,村级企业、农村产业化更是闻所未闻,要说商品经济那就是农民带着自家产的一些水果或蔬菜沿街或赶集来卖,村民的收入几乎是靠种地和外出打工来填充的。从农村纠纷中也可以看出来,早各类纠纷中,民事纠纷占到了大多数,刑事案件占一小部分,合同案件则是寥寥无几,有的也只是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合同纠纷,从合同纠纷占如此少的比例也可以看出农村经济的非常落后。由此可见农村经济的落后是导致法制意识浅薄的重要原因。

四、调查建议

1、建立学生志愿者农村法律援助体系,与各大院校建立技术扶助合作,充分利用大学生自愿,对农村开展一些各个方面的培训。一方面可以缓解农村技术性人员短缺的局面,填补技术空缺。促使农村生产科学化,技术化,保证农民依法生产,依靠科学进步。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大学生得到一些实践性的锻炼,改变大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局面,可以说这是一个一箭双雕的方法。

2、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在我们调查的村庄里有一些地方根本就没有接受到有关法律的教育,一些政府只做表面文章。根本就不深入群众,只为完成工作,彰显个人业绩。建议上级政府建设通畅的监督渠道,加强对下级的监督与管理。同时基层政府要做好廉洁自律,真正做到为民所想,为民而为。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法律 篇7

作为农地权利体系中的一种新的用益物权类型, 地役权制度究竟在农村社会实践中发挥了多大作用颇值探讨。在此次调查中, 受访农户对地役权制度的认知状况不甚理想, 表示了解一点该制度的只有20.00%, 听说过该制度也只有17.10%, 而有高达62.90%的受访农户不太清楚该制度。农户对地役权制度缺乏了解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制度功能的正常发挥。不过, 尽管受访农户对地役权制度的了解程度较低, 但涉及地役权的问题在实践中却屡见不鲜, 面对“您本人建房、居住或者种田以及你们村进行公共设施建设时有没有用到他人的宅基地、承包地进行道路通行、排水、用水、搭建、修渠 (沟) 灌溉等”这一问题, 有91.40%的受访农户表示存在这种情况, 其中50.00%表示为此付费了, 还有12.50%表示在建房时付费或村集体用地时要付费。而且, 受访农户表示上述利用土地的行为遇到过障碍或困难有81.80%, 其中表示“双方关系不好处理, 需要协调”占81.50%, 表示主要障碍或困难是“付费问题”的占40.70%, 还有25.90%表示主要障碍或困难在于企业利用本村土地等导致的付费、协商、补偿、调换土地等。公共地役权问题在我国学界也较少受到关注, 其主要涉及到供电、通信、无线电和航空等公共利益行业。有94.30%的受访农户认为国家在铺设管道、架设高压线、设立变压器等设备经过或利用村集体成员的承包地、宅基地时, 除征得受影响的农户同意外, 还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 其中对于需要村集体经济组织同意的理由各不相同, 认为是“对耕作承包地、利用宅基地造成了不便, 对集体利益有损害”的有54.50%, 认为是“集体有义务维护村民的健康和安全, 保护村民的财产权益”的有72.70%, 认为是“土地所有权是村集体的, 应由集体决定”的有81.80%。由此可知, 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来自国家的压力时, 村民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寄予厚望, 而且他们也认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有维护自身利益和村民利益的义务。

一般认为, 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 政府当然可征收私人财产权, 但应就被征收人所受损失给予补偿, 这是实现征收的条件。但是,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款如何分配也倍受各界关注。面对“对于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款, 您认为应当如何处理”这一问题, 分别有2.90%、14.30%、20.00%、45.70%的受访农户选择“分给未得到调地的原土地承包人或使用人”、“给被征地农民调地后, 补偿款留归集体使用”、“给被征地农民调地后, 补偿款分配给全体成员”、“在集体和被征地农民之间按比例分配”, 还有17.10%主张除青苗费外, 其他归集体作为公积金, 由集体统一分配, 但由代表大会监督使用等。可见, 受访农户基本认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享有被征收土地的利益, 不赞同由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人享有全部征地补偿款。

此外, 在我国尚未确立土地发展权, 但当课题组问“您认为在土地非农用途的收益与农业用途的收益相差较大, 但又必须继续对农地保持农业或环境生态用途的情况下, 国家法律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一种因经营农业而获得相应补偿权利的意义何在”时, 认为“有利于保护粮食安全与环境生态安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种田积极性”、“有利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更好服务‘三农’”和“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的受访农户分别有91.40%、94.30%、97.10%和88.60%。可见, 农地发展权的确立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以法律形式明确规范土地发展权能够得到农民的拥护。

四、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中的经营运作现状考察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享有土地权利和集体企业财产权这两种财产权, 其中农村土地主要采用的是“分散经营 (分田到户、家庭承包经营) ”模式 (71.40%) , 采用“分散经营与统一经营结合” (28.60%) 模式也在不少地方存在。

根据课题组的调查, 1978年以后, 表示其土地资产采用过村委会或村民小组 (含发包) 、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公司等模式经营的受访农户分别有100%、2.90%、8.60%和5.70%。其中有3.20%认为村委会或村民小组的人员责任不明晰, 有6.50%认为村委会或村民小组缺少法律规范, 有29.00%认为村委会或村民小组没有明确的经营规划, 25.80%认为村委会或村民小组欠缺激励机制。由于名村除了发包土地之外, 还存在一些其他经营土地的方式, 因此46.70%的名村受访农户认为村委会或村民小组没有明确的经营规划, 而普通村的受访农户只有12.50%持此种看法;同时, 因普通村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村委会干部的工资或补贴较少, 故普通村有43.80%的受访农户认为村委会或村民小组欠缺激励机制, 而名村的受访农户只有6.70%持此种看法。

当前我国农村社区土地资产的经营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但受访农户基于自身的了解和认识, 对各种经营方式的未来期盼存在一定的分歧, 认为最好的组织形式是村委会或村民小组 (含发包经营土地资产) 、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公司的受访农户分别有42.90%、14.30%、37.10%、5.70%。通过访谈发现, 尽管保持土地经营现状被许多村民接受, 但不少村民对将土地资产量化, 使个人获得一定的股份, 从而方便其实际享有土地所有权利益有较高的认同度。不过, 具有该意愿的大多数农户并不完全了解股份合作制的真正内涵。

不少农村地区的村集体企业资产是该集体的主要财产形式之一。除有37.10%表示本村集体 (集体经济组织) 没有企业资产外, (2) 受访农户有42.90%表示其所在的村集体 (集体经济组织) 的企业资产主要是采用集体独资企业形式经营管理的, 表示采用合伙企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制企业、公司的分别是5.70%、2.90%、11.40%和20.00%。在名村有82.40%反映村集体 (集体经济组织) 的企业资产主要采用的是集体独资企业形式, 还有41.20%反映采用的是公司形式。有受访农户反映集体独资企业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 (8.30%) 、“缺少法律规范” (16.70%) 、“欠缺激励机制” (16.70%) 等问题, 在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公司形式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员责任不明晰” (50.00%) , 其中公司形式还有“欠缺激励机制”的问题 (50.00%) 。

尽管集体独资企业在当前经营集体企业资产的主要形态, 但认为这种组织形式最好的受访农户仅有8.60%, 高达80.00%的受访农户认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形式最好, 还有11.40%的受访农户认为采用公司形式最好, 这种名村和普通村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过, 这里同样存在受访农户对股份合作制的真正内涵不完全了解的问题。

五、结论

根据对湖北省3县 (区) 6村的较为深入系统的调查,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 党和国家致力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举措基本为农户所了解, 并对当前推动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一些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感到满意, 但对是否设立独立的行使农村集体的经济职能的组织还存在不同认识, 不过区分农村集体的政治职能和经济职能得到较为普遍的赞同。相比较而言, 名村因为经济实力较强, 为农户作了更多的工作和服务, 农户的满意度较高。

第二, 农户对各村未有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且由村委会代行农民集体的经济职能基本接受。在确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方面, 以户籍为认定的主要标准为农户赞同, 但随着村民民主意识的提高, 在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对本村经济发展有贡献的外来人员赋予村民资格为大多数农户认可。同时, 在名村, 因其集体经济发展较好, 村民的福利待遇较高, 故他们对村民资格的丧失更为关注, 更希望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村民资格丧失的标准。作为农民应当享有的成员权, 在当前基本上能够得以保障。

第三, 财产权对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极为重要, 土地仍是农村社区最重要的财产权形式。由于当前集体土地所有权所有权权属登记推行不力, 登记确权工作滞后, 难以满足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意愿。同时, 在农业税取消后, 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应当随之变化, 不少农民赞同收取一定的耕地承包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费、一定数额的宅基地使用权转让费等作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财产, 这为我国集体土地实行地租制度提供了可能。在农地权利体系中, 农民对地役权制度及其目的作用了解甚少, 其中在公共地役权方面, 村民认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义务维护自身的利益和村民的利益。在土地征收补偿款的处理方面, 农民认识到集体利益不可偏废, 其应当获得一定比例的补偿费。同时, 确立农地发展权在农村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第四, 在农村, 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经营方式较为单一, 一般为分散经营 (分田到户、家庭承包经营) , 且主要由村委会或村民小组经营管理, 但名村的土地经营方式更为多样化。但除保持由村委会或村民小组发包经营土地资产的现状被许多村民接受之外, 也有不少村民赞同土地资源的股份化运作模式, 这种情况也存在于村集体的企业资产较多的村庄。然而, 应当如何采用股份化模式来经营村集体资产, 特别是对于此种经营模式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是怎样的, 并未被受访农户和村干部所了解, 故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法律 篇8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职务犯罪;调查报告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一种社会救济制度,是我国目前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加大,农村五保金、低保金等资金的发放相继增多,涉及农村五保低保资金的职务犯罪现象日渐严重。为了更好地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县检察院2010年来所办理的涉及农村五保低保金职务犯罪案件9件12人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其犯罪的特点和规律,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预防对策。

一、主要特点

(1)犯罪主体均为村干部。因为村干部受乡镇政府委托,承办农村五保、低保申请的受理和初审工作,掌握着代领和代发五保金、低保金或存折的实权,这为其实施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

(2)犯罪对象均为五保金、低保金。由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普及,五保金、低保金也相继增多,但是相应的审批和发放制度却没有相应的跟上,特别是在一些边远的农村地方,对这些资金的发放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做法,这给在第一线经办这些资金的村干部的违法犯罪有机可乘。

(3)犯罪手段直接。在该院所查办的9件涉及农村五保低保资金职务犯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均是利用代领和代发五保金、低保金或存折的便利,直接截留、冒领五保金、低保金。

(4)犯罪传染性强。调研中发现,此类犯罪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当某一个村的村干部利用职务便利获得了好处之后,其他村的村干部也会竞相效仿。如我院查办的黄关镇龙吟村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虚报、截留手段,将该村的部分五保金予以私分,该镇陡水村、正江村等村干部得知后,也采取同样手段截留本村部分五保金、低保金予以私分。

(5)窝案、串案现象严重。在所查办的涉及农村五保低保资金职务犯罪案件中,窝案、串案多,村支部或村委全“一班人”一拍既合,共同合谋侵吞、截留五保低保资金,中饱私囊,从而造成此类犯罪较多的窝案串案。

二、原因分析

(1)村干部文化素质不高,法纪意识、为民意识淡薄。通过调查发现,很多涉案的村干部文化程度较低,如我院查办的12名涉案人员,高中文化的仅为2人,6人为初中文化,4人为小学文化。此外,农村基层组织的法制教育、廉政教育相对很薄弱,一些村干部既不学法也不懂法。甚至有个别村干部认为工资低,截留点低保金、五保金出来发点补助,没有什么大不了,被发现了最多将钱退出来,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是违法犯罪行为。

(2)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没有得到切实履行。涉案村多为山区村,各自然小山村之间交通不便,各个村干部分管各个自然小山村,村民大会、村资金管理小组等一些有效的基层民主制度根本无法贯彻实施,造成村财务管理混乱,给了村干部贪污犯罪可乘之机。还有村干部换届选举工作没有按照法律严格进行,造成一些村干部任职期长达十几年,长期缺乏民主制度监督的工作环境也为村干部贪污犯罪提供了方便。

(3)农村五保、低保工作缺乏透明度。由于村委干部不严格按照规定实行公开公示制度,导致群众对低保、五保等工作认识不足,对享受低保、五保情况不清楚,无法进行监督。如在办案的过程中发现,有些五保户对自己应领多少五保金根本不清,村干部给多少就领多少;在低保金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4)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督乏力。一是农村五保、低保对象的确定和审核等基础性工作的监控制度管理不严,落实不够具体。现行制度主要侧重于工作流程的规定,缺少对统计、上报、发放等环节的实际监控和防范制度,为一些村干部套取五保金、低保金创造了便利条件,二是乡镇民政办工作人员配备往往较少,工作量大,人员变动快,致使审核流于形式。三是不同岗位的村委干部之间相互勾结,联手作案,形成权力利益圈,共同截留、私分农村五保金、低保金。四是乡镇政府与县民政局的双重管理体制导致业务监督出现空白,很难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预防建议

(1)加强法制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村干部素质。通过加强对村干部的培训教育,让村干部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强化法律意识、廉政意识,真正将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农村五保低保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增强工作透明度。首先要建立乡镇民政干部定期、不定期调查走访制度。其次要坚持两榜公示制度,严格按照政策规定的标准、程序评议审查农村低保对象。此外,还要加大农村低保政策宣传力度,同时设置举报信箱或电话,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以增强农村低保工作的透明度。要在农村基层组织建立行之有效的村民监督管理机制,监督农村基层民主选举、资金管理等制度贯彻实施。县、乡级财政要加大对边远山区民主政策贯彻的资金和人员的投入,设置专门的会计机构负责村委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收支监管,从根本上遏制基层组织人员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3)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和监督落实工作。县民政部门、乡(镇)政府要加强对农村五保低保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对五保低保资金申报、审批、发放等环节实行公示公开、“阳光操作”,使广大农村群众家喻户晓。同时要加强对农村五保低保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各个环节的审核和监督,严防虚报、冒领、截留等现象的发生。确保农村困難群众能够充分享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救助。

(4)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村干部职务犯罪的长效机制。检察机关要进一步加大查办涉及农村社会保障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力度,集中力量优先查办、快办快结,以查办案件的成效构筑法律威慑力防线。检察机关要与纪检监察、审计、财政、民政等部门配合,加大打击力度,严肃查办村干部职务犯罪,促进国家惠农强农政策的真正落实。此外,检察还可以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提出检察建议和积极警示教育宣传等方式,最大限度地遏制村干部职务犯罪。

参考文献:

[1]孙岳芳.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探讨——以富阳市为例.《桂海论丛》,2008(6)

[2]徐仲军,匡锦华,江健.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工作人员涉农职务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法制与社会》,2010(22)

[3]宫厚军.浅析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以和谐社会构建为视角《法制与社会》,2008(5)

上一篇:服装策划方案范文下一篇:国庆节作文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