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状

2024-10-01

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状(共8篇)

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状 篇1

山东省威海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来,威海市充分利用区位比较优势,向解放思想要出路,坚持把开放作为一切工作的总抓手,以对外开放促改革、促调整、促发展、促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如今,曾被称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小弟弟”的威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经济外向度由0.35%提高到5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8.2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山东省的位次跃升到第二位。

值得欣喜的是,威海的发展并非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通过大力发展对韩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培育特色产业以及不断促进机制创新,威海成功将区位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和发展强势,走上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威海的实践鲜活地证明,只有秉承改革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开放的胸怀、创新的思路、发展的方法,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开放特别是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威海市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上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威海发生了巨变

2007年与1987年相比,威海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8.2倍,在山东省由第十三位上升到第九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省第二位。产业层次显著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49:35:16

调整为8:62: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达到51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的比重由7%提高到30%。开放型经济发展步伐显著加快。截至2007年,威海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0.6亿美元,年进出口额达到110.8亿美元,经济外向度提高到51.1%。

威海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城市人口2007年比1987年增长9.6倍,城市化率由9.2%提高到57%。2613个行政村基本实现了自来水、柏油路、远程教育、闭路电视、宽带网、公共汽车、低高压电、电话邮政“村村通”。社会事业显著进步。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城镇职工5项社会保障覆盖率平均达到75.4%,农村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率和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分别达到46%、96.9%。

威海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87年增长了15.1倍,达到162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5倍,达到7737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和农村居民住房面积分别达到19平方米和34平方米,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轿车11辆。威海还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20多项国家级以上荣誉称号。

二、威海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成功的经验

威海市把解放思想作为万事之先,把转换观念作为释放潜能的切入点,不断破除思想禁锢,坚定了前进方向。建市之初,威海地处青岛、烟台、大连的“夹缝”中,是沿海开放城市的“小弟弟”。通过考察学习,他们提出了“经济要外向,思想先解放”的口号,把培养开放意识作为敲开世界大门的突破口。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以后,他们又提出“按经济特区模式办、照经济特区样子干”。解放思想增强了机遇意识,1997年,威海市抓住亚洲金融危机后韩资急于寻找新投资方向的机遇,引进韩资项目数量大幅增加。党的十七大以来,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威海开展了以“理念创新、环境创优、机制创活、企业创效、人民创业”为主题的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上下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威海把对外开放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上,以开放总揽发展全局。威海市同韩国、日本隔海相望,他们先是大力实施“借韩兴威”战略,目前,韩国已经成为威海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实际利用韩资占利用外资总额的60%以上。此后,又提出“巩固韩国、扩大日港台、拓展欧美”,加快推进“三个转变”,即由利用国内外资金向利用国内外资源、技术、管理和智力并重转变,由追求出口规模向追求出口质量和品牌转变,由“引进来”向“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转变,开放的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威海的竞争力体现在了区域特色经济上。他们立足区位、海洋等禀赋优势和产业基础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一是积极承接韩国、日本产业转移,并注重与周边城市错位发展,培植了运输设备制造与维修、电子信息、机电工具、食品医药、轻工纺织“五大产业群”。目前,五大产业群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83.7%,销售收入过

亿元企业759家。二是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旅游度假基地。先后投入300多亿元,建设了950项旅游设施和近百处景区景点。20年来,旅游接待量增长10.4倍,旅游总收入增长126.5倍。三是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加快从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到26.9%。

威海走经济与环境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的路子。“十五”以来,全市环保投入累计达到11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九五”期间的1.68%提高到2.24%。饮用水源、近岸海域水质全部达到和优于相应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十五”以来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建立完善生态建设的保障机制,严格执行环保一票否决权,建市以来因环境因素累计拒绝外资20多亿美元、内资200多亿元。威海建立多方联动的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他们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市级以上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174家,其中国家级5家。拓展纤维、心脏支架、人造血浆、热转印打印机等一大批科技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巨型工程子午线轮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们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先后与1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成了5个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1个863计划海水养殖种子基地,实施863计划项目50多项。加大引才借智力度,全市人才总量超过17万人,还有34名院士和一大批不在威海的科技人才通过不同方式与威海合作。

威海坚持把齐鲁文化、海洋文化与改革创新精神相融合,形成了“自强不息、创新创业、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威海精神。1990年9月,在中韩尚未建交的情况下,争取开通了中韩第一条海上航线,此后相继争取设立了2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出口加工区、3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威海市平等对待外来企业,亲商、安商、富商的气氛越来越浓,目前已有2万多韩国和20多万国内外地人口在此生活工作。威海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使“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一是把规划作为第一资源。坚持超前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建立了严格的专家论证、公众参与的规划编制程序,一张蓝图管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二是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威海高等级公路密度已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三是强力推动重大项目。五大产业群都由市领导牵头,成立项目推进小组;重点项目建立领导干部责任制。四是优化政策环境。凡是达到市场准入条件或经营标准的都及时为申请者办理许可手续,提出“企业创造财富、政府营造环境”、“院内的事企业干、院外的事政府办”,引导政府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在世界银行的“中国城市投资环境评价报告”中,威海在全国120个城市中名列第十一位。

三、威海今后的发展战略目标

到2012年,威海市力争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到2020年翻三番。重点坚持以自主创新为第一动力,高水平地打好4张牌,努力把威海建设成为创新、开

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城市:

一是打好科技牌,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聚集区、产学研结合密集区、科技成果转化汇集区,建设创新型城市。二是打好开放牌,力争把威海建成中国对韩开放的桥头堡。

三是打好环境牌,适度超前、求精求美,把威海建设得天更蓝、水更清、人与自然更和谐。

四是打好海洋牌,重点发展能源、石化、船舶修造、港口物流和海产品加工五大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基地。

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状 篇2

威海市自2000年结束福利分房后, 房地产市场发展较为缓慢。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 威海市房地产销售面积和销售价格分别以18.1%和32.8%的速度大幅上涨。2002~2007年, 威海市房地产施工面积、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销售面积、销售价格平均增速分别为21.2%、17.1%、18.1%、20.1%、18.8%, 且房地产价格随房地产供给量增加而同步增长。2008年初, 由于房价过高、政策紧缩、预期降价心理形成以及美国金融危机影响, 威海市房地产市场出现停滞并从二季度开始下滑。如果把房地产周期分为发展、繁荣、萧条三个阶段, 2002~2007年, 威海市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发展、繁荣两个阶段, 于2007年底达到波峰后, 2008年一季度出现拐点至今, 进入萧条阶段。

二、威海房地产市场运行质量判断:振幅过大且超过区域经济的承载能力

房地产市场作为微观市场, 其发展程度应该与区域整体经济发展相协调, 如果发展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速, 房地产市场发展就会超出区域经济的承载能力, 容易造成泡沫。近年来, 威海市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发展虽然为地方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但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 存在明显的过热和过快问题, 具体表现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并存;房价增幅远高于收入增幅且房价收入比过高;整体房地产发展速度脱离正常经济发展速度。

三、市场参与主体的强力博弈:房地产市场扭曲发展的主推动力

(一) 房地产企业的博弈行为及对房地产走势的影响

1. 在资金筹措上的博弈行为。

从2004年开始, 针对房地产产业发展过快、开发商投资欲望强烈的状况, 国家出台一系列信贷政策来抑制房地产投资冲动, 其中2006年4月至2007年12月期间, 央行8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 直接加大了开发商负债开发成本。在这种背景下, 开发商在“停止负债开发”与“继续负债开发”的搏弈策略选择上仍然选择后者, 并不断通过正常申请或寻租方式获得银行信贷支持, 使得房地产企业银行负债规模迅速扩大。2002~2015年, 威海市房地产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比重由11.23%提高到23.23%, 提高了12个百分点。

2. 在土地开发、建房规划安排上的博弈行为。

威海市自2002年实行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以来, 土地的价格一路上涨。开发商在获得土地开发权的博弈和策略选择中, 仍以获取土地为最终选择。在建房规划安排上, 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房地产企业新建住房中, 90平米以下户型应占70%以上。实际住房销售中, 大面积户型销售情况要远远好于小面积户型, 诱使房地产开发企业违反政策规定大面积开发大面积户型房产。2015年威海市住宅施工90平米以下住房面积占当年住宅施工总面积的46.4%。在利益机制驱动下, 房地产企业不惜选择突破政策限制的博弈策略。

3. 住房定价策略上博弈行为。

实际操作上, 房地产企业不惜代价人为制造市场需求旺盛的假象, 加大消费者和投资者购房欲望, 甚至将健康的房地产推向泡沫, 诱导消费者透支购房、投资者投机囤房, 最终导致房价扶摇直上。另外, 随着利率升高、土地、人力资源和其它原材料价格上涨, 房地产企业开发建设成本增加, 房地产企业便以此为借口, 加大房价提升幅度。

(二) 金融机构的博弈行为及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 资金对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非常重要。福利分房结束后, 为保障市场住房供给, 同时为满足居民住房消费需求, 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住房信贷业务。住房信贷业务开展对威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到明显的催化作用, 2002~2015年威海市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期也正是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业务大规模开展期。一方面, 金融机构的住房开发贷款为房地产企业提供大量的开发资金, 促进房地产企业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住房产品;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的个人住房信贷和公积金贷款使大量的潜在消费需求转化为有效需求, 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充足的资本, 加大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因此, 金融机构房地产信贷业务对房地产市场供需均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而推动和加速了威海房地产市场火爆发展。期间, 国家虽然多次出台对房地产企业和个人住房贷款抑制性信贷政策, 但金融机构在“自身利益”和“社会效益”博弈策略中, 往往选择前者。虽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潜伏着较大的市场风险, 但由于房地产金融利润空间较大、抵押充分, 仍然向房地产企业投入大量贷款以分享利润, 导致威海市近年来房地产金融业务发展迅速, 为目前火爆的房地产市场推波助澜。

(三) 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及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仅从区域经济增长角度看, 地方政府无疑是房地产发展的保护者和支持者。房地产企业开发过程中, 地方政府通过“招拍挂”方式获得大量土地转让收入。地方政府可以从开发商获得营业税 (按营业额的5%) 、城市维护建设税 (按应纳流转税额的7%) 、教育费附加 (按应纳流转税额的3%) 、所得税 (按应纳所得税的33%) 、土地增值税 (按增值额的超率累进税率) , 还可以从购买者获得契税 (按营业额的3~5%) 收入, 而且, 房地产投资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部分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明显。尽管2002~2015年间, 国家出台许多有关土地、税收等抑制房地产过快发展政策, 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地方政府为自身利益的博弈中, 主要采取如下策略:一是加快城市化进程, 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 不断扩大开发用地获得土地转让收入;二是通过土地垄断和“招拍挂”方式提升土地价格, 以获取更大土地收益;三是出台政策或措施吸引住房消费和投资。近几年, 威海市在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和宣传, 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多项奖项, 威海市成为公认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并吸引大量外地居民到威海购房, 特别是威海市临海小区大部分被北京、上海等地居民购买。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使住房生产成本和住房有效需求增长, 推动房价提升。

事实上, 2002年以来上述几种博弈力量共同作用于威海市房地产市场, 但相对而言, 2002年至2015年间, 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等博弈力量占市场主导, 将房地产市场推向高潮。2008年上半年,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 政策力量明显超过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力量, 使得房地产发展势头受到抑制并出现下滑态势, 消费者和投资者对房地产预期由看涨变为看跌, 威海房地产市场发展进入下行通道。

四、房地产走势对经济的影响:区域经济运行质量下降

(一) 房地产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变差, 并波及整体经济

房地产发展与住房需求密切相关, 如果住房需求下降甚至消失, 房地产自身发展就会不可持续。从未来发展趋势看, 随着人们社会观念的转变以及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 人口绝对增长动力将会逐步减弱, 必然导致住房消费需求下降。一旦消费住房需求下降, 投资房需求也会随之降低甚至消失, 最终可能导致房地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变差。目前, 威海市的房地产市场虽然有所降温, 但严重背离市场价值的房地产价格并未降下来, 而且随着目前国家采取扩大内需政策的刺激可能再度升温, 进而重新引发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 由此带动相关行业和产业过度发展, 积聚的行业风险越来越大, 对整体经济的传染风险日益凸现。

(二) 房地产过度发展挤压消费需求, 经济发展主拉动力被削弱

经济增长虽然由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共同拉动, 但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发展不仅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也因居民大量透支消费而挤压其它消费, 削弱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威海为例, 2005~2015年, 威海市商品房销售中银行按揭贷款占比高达84.8%, 84%的居民购房要通过贷款实现, 而16%的自筹资金购房也消耗掉了居民几代人的积蓄, 使居民的日常消费受到严重挤压。

(三) 金融风险加大, 美国次贷危机教训深刻

应该说, 美国次贷危机是典型的房地产过度发展的结果。我国目前房地产信贷业务虽然在广度和深度上不及美国, 但这种相对于整体经济过度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潜在风险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示。虽然目前威海市大部分房地产个人住房贷款都进行了抵押和担保, 但一旦大面积出现不良, 个人住房贷款将会转变成抵贷资产, 使银行资产沉淀而失去周转能力和盈利能力, 而抵贷资产的变现不但需要大量的税费成本, 而且缩水率很高, 目前威海市个人住房贷款中不良率虽然较低, 但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五、房地产市场趋势预测及措施:理性回调的可能性大, 经济拉动力转移成为当务之急

(一) 通过降低房价以释放消费能力, 扩大内需成第一要务

目前, 降价不会对开发商造成实质性影响, 反而可以增加居民对房地产有效需求, 并且可以解冻房地产企业的固化资金, 缓解流动资金紧张局面。同时, 降价可以减少居民住房消费的实际支出, 或者减少居民住房债务, 从而增加居民对其它消费品的消费, 边际消费倾向也会随之增加。

(二) 增加固定资产投资, 维持经济稳定过渡

房地产作为固定资产投资, 虽然对经济增长起重要作用, 但房地产只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一部分, 房地产投资下滑完全可以通过增加其它固定资产投资予以弥补, 如增加共公固定资产的支出, 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投资等, 维持经济稳定过渡。

(三) 避免政策过度刺激, 确保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房地产政策, 特别信贷政策中个人贷款和公积金贷款发放进度和条件以及房地产开发贷款应考虑居民实际住房需求和潜在住房需求, 避免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的过度转化, 并通过资金配置的强力作用调节开发商房地产供给量, 不仅可以降低房地产市场的虚拟价格, 而且可以确保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可持续性。

摘要:经济拉动力转移是当务之急:通过降低房价以释放消费能力, 扩大内需成第一要务;增加固定资产投资, 维持经济稳定过渡;避免政策过度刺激, 确保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

注释

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状 篇3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 威海

一、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竞争力

1.随着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的表现为在产业上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企业群体之间的竞争,同一产业内生产上相互关联的企业和相关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在各个国家地区出现了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的经济集聚区,对这一经济现象的研究促进了产业集群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最早将产业集聚和国际经济竞争力联系起来提出产业集群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他通过研究国家有竞争力的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他的产业集群理论,并把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波特指出,国家之间的竞争关键在于产业之间的竞争,而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形成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不仅体现在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也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中,世界上不少区域的经济竞争优势就表现为它们的特色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例如美国硅谷地区的经济由当地的半导体产业集群支撑,美国的底特律和日本的丰田城的经济则由当地的汽车产业集群支撑,以及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台湾新竹的半导体硬件加工产业集群,广东东莞的电脑硬件制造和装配产业集群等。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当地产业集群的发展,而地区经济竞争优势也表现为当地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2.产业集群的一般特征。产业集群不仅包括相互关联的企业,还包括提供相关公共品和政策支持的政府机构,相关科研机构,职业培训机构,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形成资本,劳动力,信息,知识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集聚,产生很强的区域集聚效用和扩散辐射作用。产业集群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空间集聚性,即大量企业和相关机构空间上高度集中,相关经济活动高度密集;网络化,各经济活动主体和相关机构组织通过交易性和非交易性关系频繁接触和发生相互作用结成一体化网络;分工和协作性,集群内各经济主体进行生产上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并在经济活动中相互协作;根植性,集群内经濟活动主体具有相同的文化和制度背景,共同的市场交易规则,彼此之间信任度增加,降低了纯粹市场组织中交易的不确定性;自组织性,集群一旦产生,集群内部和集群外部高度互动,通过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推动集群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集群的以上特征使得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内企业竞争力。

①降低集群内企业的生产成本。集群内部企业频繁的经济往来和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培养了企业之间彼此的信任,增加了交易的透明度,便利了市场信息的获取,降低了企业间交易的不确定性,降低了企业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的空间集聚,有利于企业间具有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在不同企业和部门之间的流动,降低了人力资源的获取成本;集群内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生产上相互联系,相互支撑,有利于资源和信息共享,以及彼此间的学习,促进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之间的扩散,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和信息获取成本。

②集群内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密切交往和相互依赖使得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在从事对外经济活动时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整体,有利于提高自身在市场活动中的经济地位和对外谈判能力。

(2)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①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往往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在生产上进行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同时共用同一运输网络和销售网络。产业集群内部的其他相关部门机构则发挥协同作用,对产业发展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企业和各个机构部门的分工协作提高了区域内生产企业的整体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和销售成本,提高了整体经济竞争力。

②由于集群内企业在空间上集聚,集中使用基础设施,并且处于同一产业内部,专业化生产提供相同或相近的产品或服务,产品和服务集中供给当地或外销,有利于实行企业大规模生产,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③品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一种无形资产,品牌正在成为城市经济竞争的核心竞争力,而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形成“区域品牌”,发挥区域品牌效应。在山东省内,有诸如寿光蔬菜,烟台苹果等由于产业集群而产生的区域品牌;在山东省外,有诸如浙江海宁的皮装,柳市的低压电器等区域品牌,这些区域品牌的形成以及随之而来的品牌效应极大的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④大量企业在空间上集聚,生产上相互关联,频繁进行交易性和非交易性往来,有利于信息,知识和技术的扩散,使产业集群成为一个创新性网络,有利于形成创新环境,提高地区整体经济质量,增强地区整体创新力和发展潜力。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以及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使得培育和发展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分析威海市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对促进威海市区域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二、威海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威海市旅游业和海洋产业发达,威海市是联合国人居城市,旅游业是威海市优势产业,同时作为沿海城市,其海洋产业发展迅速,威海市的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同时威海市工业体系健全,机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和船舶制造,纺织服装业和食品医药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是威海市工业发展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其中的汽车制造,船舶制造和纺织服装业与周边的烟台、青岛、潍坊三市存在区域重复建设,四市地区间产业门类趋同,而且主要工业门类在各市经济中都占相当比重,各城市之间存在低层次竞争,政府部门缺乏有效的经济交流和政策协调。

三、培育威海市产业集群,促进威海区域经济发展

1.威海市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威海市处于山东省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区位优势好,对外联系紧密,开放程度高,通过大力引进外资和承接日韩转移产业,经济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旅游业和海洋产业等优势产业,现阶段威海市已基本形成以下几个产业集群:

(1)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威海市船舶制造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大量的船舶制造和修理企业。威海市在汽车工业方面以三角集团为代表发展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三角集团在全国轮胎行业中排名首位,其轮胎品牌是中国驰名商标,具有国际竞争力。但是就整体来看,威海市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并不具有区域竞争优势,船舶制造业无论是与青岛还是大连市相比都远远不及,而汽车制造业只是限于零部件生产,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交通运输设备产业集群难以做大做强。

(2)纺织服装产业群。威海市纺织服装产业是在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和充分利用劳动力低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有“金候”和“寒思”等著名品牌。威海市纺织服装业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且打造了自己的品牌,但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威海市已不再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而且就纺织工业而言因为邻近的青岛市是中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所以很难做大做强。而服装业与青岛和潍坊市相较,都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为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考虑与周边地区分工协作,充分融入半岛经济圈。

(3)海洋产业群。威海市渔具生产,海洋食品生产加工,海洋生物工程药品、保健药品生产发展迅速,是威海市的优势产业。威海市是中国的渔具生产基地,威海市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威海市在发展海洋产业方面的唯一不足在于缺乏科研支撑,海洋生物工程药品和海洋食品的生产加工都要求向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这需要强大的科研机构支撑,而威海市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较少,难以给予有效的支持。

(4)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威海市在扫描仪,传真机,光纤生产,新型电子元件,微电子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而且发展前景乐观。日本和韩国是世界电子信息业的中心,随着日韩产业结构升级,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中低端类产品生产会加速向国外转移,而威海市邻近日韩,具备一定的经济技术基础,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社会环境优越,又具有较低的劳动成本优势,在承接日韩转移产业上其条件得天独厚。

2.威海市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1)实行差异化发展,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半岛地区的青岛、烟台、威海三市由于区域特色相近,经济发展模式趋同,在产业集群发展上结构趋同,低层次竞争,如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和纺织服装产业在青、烟、威三市都有发展且都占较大比重。威海市只有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在培育产业集群方面,威海市应考虑重点发展现有产业集群中的海洋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威海市在渔具生产和海洋食品加工生产和海洋生物制药上与半岛其他城市相比有较大优势,海洋产业应该成为威海市今后重点发展的产业。为促进海洋产业发展,政府应做好引导和扶持工作,重点在于为海洋产业的发展提供科研支持,建立配套的科研单位,提供科研资金支持。就电子信息产业而言,威海市由于不适合大规模发展机电制造业和汽车工业等重工业,这一方面是由于威海市面积和人口较小,一方面也由于威海市旅游人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因此在制造业方面,威海市更适合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而且正如前面所述威海市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得天独厚。综上,威海市今后产业集群的发展应重点培育海洋产业集群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使此两大产业发展成为威海市的支柱产业,形成規模优势。

(2)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分工协作,积极融入半岛城市经济圈,在更大范围内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就整体经济实力而言,半岛地区的经济发展势必要以青岛市为龙头,发展半岛城市经济圈,这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威海市应该正确定位,在半岛城市经济圈建设中,积极参与地区分工协作,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在半岛城市圈这个大环境中发展产业集群。现阶段,半岛城市间经济结构趋同,条块分割,利益分割,低层次竞争,产业配套协同能力差。为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加大地区专业分工和协作,在更大范围内构建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在机械制造和家电制造产业,纺织服装产业制造方面可以由各地区分工协作,培育大的产业群,各地区作为产业群的一个部门一个环节,这样势必提高整体经济效率,提升半岛城市整体竞争力,促进半岛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在发展半岛产业集群和建设半岛城市经济圈方面,各地区政府一定要高瞻远瞩,从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出发,消除行政壁垒,加强交流合作,制定统一的经济规划和发展政策,实现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3)建立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和城市创新服务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建立开放性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引导建立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创新网络,加快信息、知识的扩散。建立科技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技术密集型园区,创造技术研发的良好环境。建设企业信息化网络,降低企业技术开发和应用成本,推动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建立中介服务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引进人才,培养,吸纳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和职工队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人们具备现代管理观念和创新协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孙祖荣施萍: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7期

[2]吴忠培董丽雅苗娴雅:产业集群的组织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8期

[3]孙洪霞: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发展方向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J].2005年第2期

[4]隋映辉:产业转型:山东半岛产业集群建设及其战略[J].山东经济,2006年7月第4期

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状 篇4

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促进农业节水,有效遏制地下水超采和地表水浪费,保障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建立精准奖补机制,根据山东省水利厅、财政厅《山东省农业水价改革奖补办法(试行)》(鲁水农[2017]43号)和《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经技区管发〔2018〕12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奖补资金的来源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奖补资金的来源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各级财政安排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奖补资金;二是社会捐赠的资金;三是农民用水服务组织收取的水费;四是农民用水服务组织收取的“超用加价”的节水资金。

二、奖补资金的使用范围、使用条件和分配原则

(一)奖补资金的使用范围

1.水费收缴管理系统建设、灌溉工程维修养护、灌溉用水计量设施建设维修、购买社会化服务等费用。

2.用水户节水奖励和农民用水服务组织奖励。3.区、镇、村三级农民用水服务组织的管理人员工作经费。

(二)奖补资金的使用条件 1.各级农民用水服务组织和农民用水户享受补贴资金的条件是:

(1)参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依法依规组建农民用水服务组织,用水户加入该组织。

(2)农民用水服务协会。机构健全,制度完善,耕地统计、灌溉用水、农业水费等台账齐全,工作程序规范;所辖水利工程维护管理良好,运行正常;用水秩序协调较好,能够保障农田及时灌溉;计量设施管护完好,运行正常;农业水量统计及水费征收管理系统设备管护完好,运行正常;能够按规定收缴水费;能够及时完成有关部门和上级协会交办的各项工作。

(3)用水户及时交纳水费。

2.村级农民用水服务组织和农民用水户享受奖励资金的条件是:

(1)满足村级农民用水服务组织享受补贴资金的全部条件。

(2)用水户服务组织管辖范围内用水总量相比其他合作组织节水明显,超用加价水费收取率相对较高并及时上缴。

(3)用水户积极加入村级农民用水服务组织且积极带头采取各种节水措施,节水效果显著。

3.村级农民水服务组织在其辖区内有以下情况发生的,不适于补贴、奖励或暂缓补贴、奖励:(1)新建水利设施未使用,或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使用的。

(2)因管护不到位或管护不当,造成水利设施丢失、损坏而影响工程正常运行的。

(3)具备工程正常使用条件而不正常使用灌溉设施的。(4)采用拆除、破坏、改装、屏蔽等手段,致使计量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

(5)因违反法律法规受到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查处的。

(6)因天气自然因素或水源不足等原因而节水的。(7)不能按照要求收缴(交纳)水费和水资源税的。

(三)分配原则

1.国家及省级下达的奖补资金原则用于节水灌溉工程的维护费、用水户节水奖励和村农民用水服务组织的奖励。

2.农民用水服务组织收取的水费和农民用水服务组织收取的“超用加价”的节水资金用于节水灌溉工程的维修养护费,水利工程运行电费,村农民用水服务组织管理费,管理人员工作经费以及用水户、村农民用水服务组织的奖励。

三、奖补资金的核查认证及兑付

(一)区农业经济发展局按照《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所确定的奖补资金额度、使用范围和农业水价改革任务的需要,编制奖补资金使用计 3 划,报区财政局批准,待资金到位后,将各级财政筹措的水价改革奖补资金拨付至区农民用水服务协会专户。

(二)用水户节水奖励资金、农民用水服务组织奖励资金需公示无异议后,报区农业经济发展局批准,拨付至村农民用水服务组织。

四、奖补资金的管理

(一)水费的收取。在明晰农业初始水权的基础上,水权额度内的按现状灌溉运行成本为0.6元/m³执行,超水权在现行农业水价的基础上加价0.1元/m³。水费及“超用加价”收取的费用应使用区财政统一票据。

(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区、镇、村各级农民用水服务组织要建立农业水费专账,将奖补资金、水费及收取的“超用加价”费要纳入农业水费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严禁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三)规范操作。财政、水利等部门与农民用水服务协会之间、农民用水服务协会和农民用水户之间,一律通过银行和农业水费征收管理系统进行奖补资金的兑付,严禁现金支付。

(四)公示制度。区、镇、村三级农民用水服务组织要建立奖补资金公示制度,公示不少于7天。公示事项包括:

1.水费及“超用加价”的费用的收缴情况; 2.奖补资金的发放安排计划和使用情况;

3、“超用加价”资金使用情况;

4、各镇、各村农民用水服务协会的绩效考核情况。

(五)绩效考核。区农业经济发展局、区农民用水服务协会每年2-3月对镇、村农民用水服务组织的上农业水价改革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励各级农民用水服务协会的重要依据。

(六)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区水利、财政部门要加强奖补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每年6月和12月底以前,分二次对各镇农民用水服务协会组织和村农民用水服务组织的奖补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区、镇、村三级农民用水服务协会组织要接受和积极配合审计、稽查等工作。对欺上瞒下、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截留挪用奖补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人,交有关部门追究法律责任。

五、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调整与实施

本办法由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授权农业经济发展局负责解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国际经济反展现状综述 篇5

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式大体处于平和发展状态,因此,国际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复苏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世界经济衰退结束迹象初显。席卷整个世界的巨型金融危机风暴已然慢慢消退,国际经济发展慢慢开始有了起色。

但是,由于刚刚经历的金融危机危害十分巨大,即使它已然消退,但是,它带来的余波还未能平息,所以尽管世界经济呈现明显复苏迹象,但主要国家贸易大幅回升的局面尚未显现。同时由于:政策性复苏的局限性;金融业修复的复杂性;解决高失业的困难性;政府再融资的艰巨性;新一轮全球性通货膨胀的长期性。这五个严峻的危机遗留问题依然困扰着当今世界,因此世界经济的复苏依然很脆弱。

不过,由于本次金融危机主要是针对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所受的影响不大,反而因此迎来了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因此发展中国家经济将进入稳定增长期。而且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中长期前景普遍乐观。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具备空前良好的发展机遇:1.宏观经济环境普遍改善。2.国际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3.南南经贸合作明显加强。亚洲与拉美、亚洲与非洲,亚、非、拉区域合作步伐加快,带动发展中国家间的泛区域、区域和双边合作蓬勃发展。4.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加速发展,在区域经济中起着空前的示范效应和领头作用。所以,国际经济发展的局势是复杂的,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一方面沉重打击了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另一方面却又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机会,正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当然,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过了这次经济危机的考验,国际资本市场变的更加成熟,资本流动形式也在增多。全球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日益提高。新兴市场经济体日益具体,加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为经济全球化注入新活力。南北国家有关发展模式的交融与交叉增多,经济领域多边协调渐成趋势,新兴大国加速崛起,经济力量加速“多极化”。各种区域或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发展迅速,国际贸易、跨国投资重趋活跃,自贸区谈判方兴未艾,通过自贸协定等形式,新兴力量与传统大国结成经济联盟成为时尚。这些都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好的方面,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得国际经济发展的前途充满光明,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日益融合,使得世界经济发展多了许多新的发展方向。同时当今国际的国际能源、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国际能源格局调整步伐加快,对能源等战略资源的争夺成为影响国际经济关系的最大不确定因素。而且,随着新兴发展中大国对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及对能源安全的追求,相关能源企业迅速发展壮大,打破了发达国家企业在国际能源产业中的垄断地位。这也成为了影响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因素。

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状 篇6

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 周文彰

(根据录音整理)

尊敬的张文台上将,孙守刚常委,各位领导、专家,文登市的同志们:

今天来到文登,出席发展中国论坛(威海)峰会,讨论威海南海发展战略机遇问题,我感觉到十分亲切,因为我又回到南海,我曾经在南海边上工作、生活了20年,不过那个南海是南中国海。这里的南海是威海的南海。

对于南海,我曾经写过一篇长篇文章,题目就叫《海南岛:南海资源开发基地》,这篇文章是为海南岛开放开发寻找出路的。大家知道,一个地方的开发要想迅速成功,一定要全国的支持,尤其是需要中央的支持。而要获得中央和全国的支持,光讲地方话不行,不能讲海南话,在山东来讲就不能讲山东话,要讲“普通话”,就是说,要把地方的发展放到全国大局上去考虑,那么我们的考虑是,海南岛可以定位为南海资源开发基地,这是国家战略全局的需要,正像我们今天山东的半岛蓝色经济开发要放到全国的大局上去讲一样。当时我讲的南海是南中国海,今天我们谈论的南海是威海的南海,尽管位臵的不同,但是性质和道理是一样的,都是海洋、都是蓝色的,两个海都是人类生命的源头,都是我们今天发展的资源。大家知道,在地球上人口暴涨、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形势下,早在上个

世纪,有关国家特别是沿海国家,都把目光瞄向海洋,当时预言,21世纪是海洋世纪;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因此,我国沿海各个省份,像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海南,都做出了海洋发展的规划。我清楚地记得,“海上山东”就是在上个世纪提出来的,提得很早,山东干部群众非常有战略眼光。

山东发展海洋产业的设想,去年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批复,正式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大概在今年的4月,我和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李建华同志研究工作,我们一致认为应该为山东的开发做点什么,因为国家行政学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委书记姜异康同志是我们的老院长,我们对山东格外有一份感情。于是,建华同志委托我给异康书记打电话,表示我们想专为山东办个班,我们出经费,山东负责招生,研讨题目请异康书记来出。异康书记出的题目,就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行动学习研讨班”。我记得一共有7个沿海市,那就是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分管副市长,以及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省科技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海洋厅等单位负责同志,一共26人,参加了这个研讨班。

山东省委、省政府对研讨班很重视,专门派王随莲副省长出席开班典礼并讲话,我也讲了话。这个班学制一共是5个月,从7月份到12月份,所以现在还在进行当中。这是一个新的培训方式,叫行动学习法,也就是在行动中学习、在学习中行动,大家带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这样一个问题,到国家行政学院集中培训10天,然后

分成几个小组带着任务回到岗位调查研究做课题,然后分组交流,接着由专家指导,形成一个方案,拿回山东来实施。

国家行政学院多年的实践证明,行动学习法是个很好的方法,山东这个班就采用这样一个新型的培训方法。今天我们在文登召开发展中国论坛威海峰会,主题专门是讨论南海的蓝色经济发展机遇问题,目的是谈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开发在文登南海如何得到又好又快的落实。异康书记专门安排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守刚同志出席这次会议,表明对这次峰会高度重视。

上午考察了南海新区,我很振奋,有三点感受:第一,决策正确,在2007年文登决定设立南海新区,今天来看,这个决策非常正确。第二,规划大气,尽管没有全部开发到,但是基本上得到了一次规划、分段实施,各个功能区明明白白,这就是我多年设想的,对一个区域的开发,我们先要“画好格子”,对这些格子进行规划、招商引资,这样开发有序,若干年以后这个开发区就相当有水平。第三,进展显著,五年下来开发区经很可观了,尽管现在面临的困难很多,开发环境和形势有一些新的变化,但还是显得生机勃勃。

大力发展蓝色经济,文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文登有156公里的海岸线。大家知道,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漫长,但这些开发都是传统产业,主要是海洋养殖、海洋捕捞、海洋运输等。这些传统开发使我们人类有可能解决温饱问题,也有能带动经济发展,但是要做到大发展,这种传统开发是不够的。所以在今天新形势下,人类开发海洋方式完全变了,今天我们开发海洋重点是开发海洋矿藏、海洋药

业、海洋生物、海洋旅游,跟上去还有海洋科研、海洋装备制造等产业。

所以,今天开发海洋不是靠几条渔船,也不是靠几个网箱,而要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第一是科技,海洋开发的科技,是特有的科技。第二是资金,海洋开发需要大量资金,小打小闹不是我们今天的海洋开发。第三,更重要的是需要专门人才。

因此,我送南海新区3句话:一是瞄准大企业,因为只有大企业才具备这三个因素;二是瞄准高科技,传统的海洋开发不是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海洋开发;三是网罗人才,要大量引进、培养、使用海洋开发、海洋研究的专门人才。

全国现在已经有100多个高新开发区,南海新区又是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样一个背景下,因此我希望我们南海新区开发要紧扣“海洋”两个两个字,咬紧海洋不放松。当然,对一个开发区来说,只要有项目、有资金、有人才,都是多多益善,但是这样一来,开发区有没有特色。南海新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三个重要开发区之一,是在蓝色经济区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肩上的担子和使命就在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同时,要想在全国100多个开发区当中有特点,就要紧紧盯着海洋。这是第一点。

第二,高点起步。在天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国家控制越来越紧的情况下,我们有160平方公里的新区,越是往后我估计土地越是紧俏。我们要选商,一定要高起点,尽管我们的开发区起步晚,但我们的起点一定要高。

第三,珍惜土地。别看现在新区大部分未开发,大量土地还无人问津,一旦经济大形势好转了,新的一轮开发热潮到来的时候,我们这块地区很可能紧俏。所以,我们这块土地要细水长流,要紧紧咬住大企业高科技不放松,使我们的每寸土地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

发展蓝色经济,全体干部群众首先要热爱海洋,要增强对海洋的感情,海洋将会带来我们新的资源,也会使我们生产生活的内容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我们要从爱土地,同时转向爱海洋。第二,要探索海洋。开发海洋跟开发土地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开发,海洋有海洋的规律,用开发土地的办法开发海洋将一事无成。因此,我们要老老实实的学习海洋知识,研究海洋的规律,探索海洋开发的道路和方法,与我们土地需要科学发展一样,海洋同样需要科学发展。因此,认识和掌握海洋规律,尤其是开发规律,这是一个新的课题。

第三,敬畏海洋。这个敬畏不是让我们回到原始的过去,过去当我们人类的力量十分弱小的时候,我们是畏惧海洋,一道海洋就是个天然屏障,我们跃不过去;海洋很容易让我们顷刻之间葬身海底,所以人类在漫长的时间里是畏惧海洋的。今天我强调要敬畏海洋,不是要求畏惧海洋,是说要尊重海洋,认识海洋的地位,要保护海洋,海洋也很脆弱,它需要我们认真的呵护,不能把海洋当成垃圾场,最近有个临海县,因为政府决策失当,引发了群体性事件,这个事件的出现令人痛心,但是群众表现出来的敬畏和保护海洋的精神还是很可贵的,尽管方式方法不一定可取。

因此,在们向大海进军,向大海要经济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热爱

海洋、探索海洋、敬畏海洋。

我这次来到文登,参观了南海新区,在文登学广场散步,感到文登对植被、对绿化高度重视,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最近两年,我一直在关注我们国家的绿化,感到绿化中的形式主义很严重,危害很大,值得我们警惕。绿化形式主义的特征就是有绿无荫,在夏天女士打伞成了普遍现象。

在绿化形式主义的流行,至于我们我们陷入了三大绿化误区:一是绿化目的误区,为什么要绿化?造景观,而不是造阴凉。大家知道,我们的老祖宗就讲过,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可见老祖宗绿化的主要目的是造荫、改善环境、水土保持,而不是造景观。我们承认,绿化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可是我们又陷入了第二个误区,即绿化审美误区,认为美化就是画画,种什么不种什么是服从画面的需要,而不是服从生活的需要,甚至在旅游景区,绿化也不考虑游客,只考虑画面。于是,绿化形式主义产生了:只求形式不求内容、只求好看不求中用、只管花钱不管效率。钱花了不少,但是没有阴凉。

怎么办呢?我感到我们今天绿化还是要回到老祖宗,在理念上返璞归真,植树造荫、实用第一,美化环境、造景第二。而且我们要树立新的绿化审美观:

1、树多就是美景。

2、树老就是历史、就是文化。你们看这座城市,从上空俯瞰,简直就是树的海洋,难道不美吗?国家行政学院“学无止境”这个地方被公认是最美的地方,就是因为它绿树成荫。这座小楼是南京大学外事办公室,座落在绿树丛中,我在那里读书的时候,每天早晨都在那里读英语,单词记得也快,负氧离

子高嘛。在座的如果大学英语学得不好,可能没找到这样的地方。连云港花果山有一棵柏树,长了千年之久,当地人编成故事,说是当年太上老君收复孙悟空的时候,不小心拐杖掉在地下长成了这棵树。陕西,黄帝陵漫山遍野的苍松翠柏,五千多棵,一进到这个园区你就感受到历史的沧桑。所以说树老就是历史、就是文化。在绿化上,我们一定要返璞归真——植树造荫。

那么我们怎么行动呢?四个字:“林荫大道”——路到哪里树到哪里。林荫大道是概括的说法,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大家可以无限延伸,比如林荫小区、林荫停车场、林荫大院(机关大院、工厂大院、军营大院等等,一切大院,都应当是林荫大院)。

林荫大道是一个通俗的表述,它的意思是指绿化的社会效益(为人)、生态效益(为环境)、景观效益(为眼球)三者的统一。当然,打造林荫大道不等于提倡种大树、不等于提倡种野树、也不等于提倡种贵树,有条件种一些贵重的树木也不是不可以的,比如海南种花梨木,一百年以后成材,尽管我们用不上,这是为后代留下的。

我提倡,现在大小适中,未来枝繁叶茂,本地树种为好,经济树种结合,技术性问题多听专家意见,比如种什么树合适,什么树影响居民采光,这些问题都要听专家意见。

绿化形式主义的突出表现是大面积种草。现在我们把种树跟种草进行比较,可以看到,种树福因百姓,种草中看不中用;种树生态效益好,种草生态效益差。我查到一个资料,说乔木和草坪的投资比是1:10,而产生的生态效益是30:1,在吸收颗粒方面树木是草坪的3

倍以上,而二氧化碳的功能则是草坪的5倍多,一棵大树的一昼夜的调温效果相当于10台空调机工作20小时。

我们继续比较。种树维护成本很低,种草维护成本很高,特别是每棵树每年都勤勤恳恳地为我们长一圈,在为我们积累财富,而草呢?你小心伺候它800年,草永远是草,不会改变。

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状 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外贸纺织,应对策略

作为外贸依存度高达60%的开放大国, 受金融危机影响, 我国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外贸纺织服装企业是外向型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利润变动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经济。稳定外贸进出口增长, 提升“中国制造”的世界竞争力, 成为我国抵御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当务之急。

一、外贸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现状

1. 企业用工成本加大。

第一, 根据我国新颁布的《劳动法》威海市确定了全市月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760元, 规范了工资标准且近年来工人工资上浮明显, 企业必须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以及规范化的工作时间和成倍增长的加班工资直接导致了纺织行业的劳工成本增加, 因此新《劳动合同法》的执行直接增加了纺织服装行业30%的劳工成本;第二, 车间长期熟练工人较少、雇佣成本也较高, 而短期工人需要消耗培训成本, 而且不固定工作每年要固定招聘, 这都给企业带来生产困难;除此之外, 对相对大型企业而言, 还存在规模较大、用工数量多、工人管理成本更大等原因。

2. 金融危机迅速传递, 国际需求下降, 出口订单大幅减少。

受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影响, 进口国经济疲软, 经济复苏进程缓慢, 外贸纺织服装产品需求大幅下降。美国市场是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重点对象, 支撑着众多纺织服装企业的出口贸易。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出口的美国订单大幅缩水。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经济的持续走弱也无可避免地拉低全球经济。受此影响, 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及日韩等国, 相继出现经济萎缩状况, 引发对我国外贸产品的消费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经济形势的全面恶化, 纺织服装的国际需求持续疲软, 加剧了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出口压力。

3. 市场竞争加剧, 产品价格下降。

主要原因有第一国内同行业内同质企业和同质产品的增加, 造成同业竞争加剧, 供大于求形成买方市场;第二各国贸易保护措施日益增多, 进口国政府为保护本国相关产业发展, 利用反倾销、反补贴、技术壁垒等保护手段对对我国纺织品实施限制的意图越发明显, 阻碍了我国出口规模扩大。据海关统计报道, 2009年在WTO的贸易救济框架之下, 国外市场对中国出口纺织类产品进行调查的立项和初裁就已超过30项, 我国纺织服装出口行业需警惕深陷日益严峻的贸易保护泥潭。第三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元一度贬值, 造成以美元结算的出口产品价格相对下降。

二、企业应对策略

1. 建议国家调整相关政策, 帮助纺织企业走出困境。

一是国内原棉每年缺口达350万吨左右。国家应放开棉花进口, 取消配额限制, 使棉花流通体制完全市场化, 真正与国际市场接轨。取消进口棉花吨价低于11397元按5%-40%征收的滑准税, 应按同一税率1%征收, 并适当提高棉纺产品出口退税率, 以帮助棉纺企业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二是应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 提供更好的投融资政策,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提供服务。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以政府引导、资助为引擎, 综合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龙头, 信用担保和创业服务为两翼, 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等为支架, 利用社会资源尤其是高校资源帮助中小企业发展。可参考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和管理模式, 建立小企业管理局和小企业发展中心。可以在山东大学 (威海分校) 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中心, 进行产学研合作, 学校可以提供技术、信息、咨询、培训、法律等服务。

2. 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 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国纺织服装以初级加工和贴牌加工出口为主, 技术含量和自主品牌比重很低, 缺乏对出口营销渠道的控制力和市场议价能力。我国纺织服装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还处在加工制造阶段, 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型为主, 出口整体水平较低, 缺乏自主的研发和市场的开拓。目前企业的新型大容量生产技术和设备仍然依赖于进口, 部分落后的技术装备既增加了企业成本, 也不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企业第一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培育自主品牌如威海泰福、威海迪尚, 提高市场竞争力。在提高产品品质和文化品位上下功夫, 改变企业传统管理经营方式, 提高企业出口营销渠道的控制力和开拓力, 提高纺织产品的附加值, 使纺织产品逐步迈进高端供应链。第二必须加快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稳定产品质量, 提高劳动效率, 进而推动企业效益的好转。

3. 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行业结构调整, 改变初加工产品过大的局面。

产业布局不协调、市场无序竞争。长期以来, 许多地方对纺织产业发展持鼓励态度, 但是忽视企业质量、企业经营人员素质等“软问题”, 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投资增幅过猛, 从而直接导致行业的过度竞争。从投资结构上看, 纺织产业链中的棉纺、化纤等上游初加工产品占绝对优势, 棉纺产能迅速扩张。部分企业片面追求规模、产值的增长, 盲目铺摊子, 低水平上项目, 加剧了棉纺产品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企业的经营风险。纺织服装行业要加快结构调整, 淘汰一批落后产能, 重点扶持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 以提高纺织企业的效益。

4.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促进企业间合作, 尤其是建立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企业把合作营销作为发展战略, 为了达到资源优势互补并保持原有的灵活机动性, 应采取组建“虚拟企业”的形式, 在这样的组织形式下, 企业有完整的功能产生如生产、促销、渠道建设、产品开发设计等功能。但每一个企业内部并无执行这些全部功能的组织机构, 而是仅仅保留企业优势所在的功能环节, 其它功能则借用外部资源实现。

参考文献

[1]周立人.金融危机凌逼下我国经济与外贸的现状与应对策略[J].国际商务研究2009 (4)

威海经济社会发展状 篇8

【关键词】威海;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利用建设中韩自贸区示范区机遇和自身对韩地缘优势,威海对韩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015年全市跨境电子商务B2C出口共验放清单16.7万票,货值约1766万美元,各项指标列山东省前列。2016年一季度,全市跨境电商B2C出口额639.39万美元,进口额289.49万元,海运邮路完成进口货物4162公斤,出口货物12952公斤。

一、发展现状

一是建设中韩跨境电商黄金通道。2015年3月,威海口岸在全国率先开通中韩海运跨境电商出口业务;7月,在全国率先开通中韩海运EMS速递邮路;8月,在全国率先同时启动海运、邮运、空运三种方式的对韩跨境电商直购进口。跨境通道打通使电商货物运输时间与空运相当,成本节约70%,实现了“空运时效、海运价格”。

二是规划建设了跨境电商产业园。规划建设中韩跨境贸易电商产业园、九日韩国商品电商基地等一批跨境电商产业园。中韩跨境贸易电商产业园被山东省商务厅评为2015年“省级跨境电商产业聚集区”,具有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韩国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跨境电商基地、保税仓储物流中心、商品分拨分拣中心、快递物流产业园共6大功能区,位于产业园内的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监管中心,采用全自动作业监管模式。

三是设立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了“外猫九九”、“懒猫购”、“尚韩网”、“大韩家”、“九日商城”、“韩品在线”、“全韩购”、“威韩购”等一批跨境电商平台。其中,“懒猫购”、“九日商城”入选2015年省级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重点打造“威韩购”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为威海市中小微企业提供展示、交易、报关、报检、退税、人才、物流、海外仓等优惠服务。

四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推动线上销售和线下展示体验融合发展,O2O体验中心纷纷落成。大韩家设立了山东省第一个保税直购进口体验中心;家家悦集团设立了2000平米的进口商品直购体验中心;威海九利正韩国商品工厂店运营公司在全国13个城市开展连锁经营;新大东设立了韩国商品深度体验店“韩品在线”;盛世国际物流设立了全国最大的韩企中国总部基地,正品韩货集散地线上线下初具规模。

五是加强与知名跨境电商的合作。与大龙网合作,利用其创新设立的一带一路O2O项目,推动我市12家企业签约入驻大龙网在俄罗斯、德国、波兰等国设立的O2O项目。与阿里巴巴国际站合作,设立了“威海-中国钓具之都”渔具产业馆,3月30日已正式上线,自主品牌渔具企业近30家。

六是营造良好的跨境电商发展环境。鼓励易华通、皇朝馬汉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本地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销售渠道和宣传、报关、报检、退税、物流、仓储等优惠服务,均成功入选2015年“省级综合服务企业”。举办了跨境电商培训班、跨境电商峰会、跨境电商“千企触网”行动、人才专场招聘会等大规模活动,初步形成了“部门联动、企业行动、全民互动”的良好发展氛围。

二、威海对韩国跨境电商优势

一是区域优势显著。威海是中国距韩国最近的城市,对韩交通极为便利,目前已开通至韩国的海上客运航线5条,是中韩之间海上航线密度最大的城市。威海机场开通了直达仁川的空中航线,每周有28个航班。威海对韩跨境电子商务借助便利的海运交通方式,以及威海海关极高的通关效率,运输成本比空运可节省近60%,真正达到“空运速度、海运价格”。

二是友好交往悠久。威海对韩合作基础良好,在中韩两国尚未建交的1990年,与仁川就开通了中韩之间的第一条海上航线。2010年12月,作为全国首个试点口岸,威海率先开通至仁川港的中韩陆海联运通道。威海很早就享有“韩国人落地签证”的特殊政策,平均每天有2400多人往返于威韩之间,近4万韩国人常年在威海创业和生活。

三是经贸合作密切。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优越的投资环境,威韩之间的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全市正常运转的韩资企业有800多家,韩资存量20多亿美元,占山东韩资存量的近20%。威海聚集了众多韩货代理商,掌握了国内韩国商品70%左右的代理权,这些企业近两年积极向跨境电商转型,开展中韩跨境电商优势巨大。

三、下步发展方向建议

一是引导跨境电子商务产业集聚。进一步鼓励、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园区建设,发展产业园区内配套服务产业,推动各类电商基地、电商孵化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加快融合发展,引导快递物流企业集聚,营造功能复合的跨境电子商务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园区在集聚规范发展和创新服务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形成全链条产业集群。重点建设好中韩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以其完善的监管、仓储、物流、金融、配套服务等优势,吸引跨境电商企业聚集;发挥威海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示范带动作用,吸引国内知名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落户,引领整体发展。

二是与阿里巴巴集团开展全方位合作。抓住阿里巴巴与山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机遇,利用阿里巴巴在互联网平台、技术、流量、大数据等方面的优势,与当地优势资源结合,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一达通、1688、天猫国际等平台,帮助威海出口型贸易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威海高校加入“百城千校、百万英才”计划,培养行业人才;布局菜鸟物流威海节点等物流项目,将威海建设成为中韩进出口商品物流枢纽。

三是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建设。鼓励、支持企业通过租用、独立运行、自建等方式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海外仓。探讨对建设海外仓企业以建成面积、对威海企业提供服务等情况给予补助,支持本地有实力的企业在跨境电子商务主要出口市场设立海外仓,搭建以海外仓为支点的目的国配送辐射网点,提供一站式的仓储配送服务,将零散的国际间运输转化为大宗运输,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缩短订单周期,增强用户体验,增强我市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力。

四是引导更多企业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大跨境电子商务宣传和培训力度,使更多企业了解威海跨境电子商务优势和业务流程,吸引更多企业通过威韩海运经济通道开展业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利用第三方平台开拓对外贸易渠道,支持鼓励各类经营主体、专业市场进入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同时,推进重点企业或项目招商,研究制定境内外知名电商、支付商、物流商的招商计划,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引导知名企业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结算中心、区域总部,开展项目合作。

五是加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强“威韩购”等服务平台建设,做好与海关、检验检疫、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的信息对接维护,加大线上推广力度,提供入驻、展示、交易、物流、通关、结汇等一条龙服务,通过对企业免费或减免费用,聚集优势企业、创出品牌、扩大影响力,并加强相关数据的分析。同时鼓励各平台提升为外贸企业服务能力,为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提供完善的配套支持。

六是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发挥政府部门、电商协会、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支持当地大中专院校以多种方式建设电子商务实训基地,支持电商协会、大中专院校、电子商务服务机构、电子商务园区等开展电子商务人才培训、论坛、沙龙等活动,针对传统企业、电商企业、物流企业等不同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分类培训,提高企业电商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与国内知名电商企业进行人才方面的合作,通过交流培养、委托指导项目运营等方式,学习先进企业、地区电商运营方式,迅速拉近与其的距离,解决威海人才短缺的迫切问题。

参考文献:

[1]余凤英.跨境电子商务环境下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4,16(4):57-59.

[2]韦大宇.跨境电商背景下广西外贸的转型升级[J].开放导报, 2015(6):99-101.

作者简介:

上一篇:人事部奖惩制度下一篇:语文蟋蟀的住宅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