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工程建设程序

2024-09-21

威海市工程建设程序(精选9篇)

威海市工程建设程序 篇1

民防工程竣工验收程序

第一步:

1、向民防档案室提交上海市民防建设工程竣工档案验收意见书;

2、提交民防工程技术档案质量审查表;

3、提交建设单位企业营业执照、企业资质(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4、提交建设单位代理人法人委托书,身份证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第二步:

1、提交建设单位竣工验收通知单;

2、提交勘察单位合格证明书;

3、提交设计单位合格证明书

4、提交施工单位合格证明书

5、提交监理单位合格证明书;

6、提交工程质量保修书;

7、提交工程支付款证明;

8、提交民防工程竣工监理评估报告

9、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10、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记录表

11、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表

12、规划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单独单建式提供)(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可不提供)

13、环保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单独单建式提供)(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可不提供)

14、公安消防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准许使用文件(单独单建式提供)(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必须提供:消防备案)

15、民防主体结构分部质量验收证明书(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16、民防工程竣工档案验收意见书(须有民防档案部门盖章)

17、防护(含防化)设备产品质量终身负责承诺书(第四联)(过滤吸收器、门类、阀门类)

第三步:现场验收(准备好资料及竣工图)

第四步:向档案馆提供竣工验收后资料(见后附)应先签订委托立卷合同、然后交委托立卷款;

第五步:资料进入人防档案中心后,5个工作日通知领取人防档案接收意见书

第六步:向人防质监站提供竣工整改资料,七个工作日之内领取监督报告

第七步:监督报告领取后,浦东人防办备案。

民防工程档案报送(竣工验收后)

凡本市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民防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均应向市或区县民防工程档案管理部门报送如下档案资料:

一、索引目录卷

1、每套档案应编制索引目录卷作为零零卷,不列入总卷数内。索引目录卷应由编制说明、案卷目录及各卷卷内目录组成;

2、编制说明的内容应包括民防工程概况、档案编制依据、档案概况、案卷号的编写及代号注明、民防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基本要素等相关内容,并加盖公章

二、前期立项文件

1、项目建议书审批意见及项目建议书报告和附件,或民防建设工程(方案阶段)审批意见书;(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2、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意见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附件,或民防工程建设(初步设计阶段)审核意见单;(原件)

3、民防工程建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阶段)审核意见单;(原件)

4、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其文件(复印件、封面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5、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所附地形图及总平面图;(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6、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所附其他图纸;(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7、勘察、设计承包合同;(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8、施工合同;(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9、监理合同;(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10、平战时均使用的设备合同(包括:防护设备、风机、空调器(箱)、除湿机、水泵、配电箱等)(合同要原件)即人防门合同、过滤吸收器合同、密闭阀合同、超压排气活门合同、通风设备合同、水泵合同、配电箱合同)

三、设计阶段

1、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原件)

2、设计计算书(重要民防工程由建设单位提交原件、其他民防工程可以提交设计单位计算书代保管证明)(原件)

3、上海市民防工程施工图审查表及审查意见;(原件)

四、施工阶段

(一)开工审批文件

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二)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文件

1、工程开工报告(原件)

2、工程复工报告(原件)

3、工程竣工报告(原件)

4、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纪要及修改依据汇总表(原件)

5、技术核定单及技术核定单汇总表(原件)

6、设计变更通知及设计变更通知汇总表(原件)

7、地基验槽记录(原件)

8、建构工程测量复核单(原件)

9、各类桩施工记录汇总表(原件)

10、桩位轴线、标高、偏差汇总表(原件)

11、打桩桩位编号、标高、偏差图;(原件)

12、桩基检测报告(原件)

13、工程质量一般事故报告及处理意见(原件)

14、工程质量重大事故报告及处理意见(原件)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文件

1、民防工程防护设备明细表(1)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2)防爆波活门(3)排气活门(4)密闭阀门(5)防爆地漏(6)密闭观察窗(7)过滤吸收器(8)呼唤按钮

3、防护(含防化)设备产品质量终身承诺书(过滤吸收器、密闭阀门、超压排气活门、人防门)

4、民防工程防护设备检测报告(分型号的密闭阀门厂家形式检测报告、超压排气活门厂家型式检验报告、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5、民防工程通风系统检测报告(原件3份,一份人防档案馆、一份人防质监站、一份浦东新区档案馆)

(四)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文件

1、单位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2、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表

3、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

4、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证明书(桩基、主体结构)

5、结构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6、防水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7、孔口防护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8、建筑装修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9、给水、排水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10、采暖、通风与空调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11、建筑电气安装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12、防火设备安装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

(五)监理文件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评估报告(桩、结构、吊顶、竣工)

五、竣工阶段

(一)竣工图

1、建筑(包括总平面布置图;地面一层平面图;附建式民防工程无单独的建筑剖面图时,请提供整座建筑物的建筑剖面图,即包含地上的地面建筑和地下的民防工程剖面图)

2、结构(包括桩位图)

3、电气工程(包括智能化工程)

4、给水、排水工程(包括消防工程)

5、采暖、通风与空调工程

6、装饰装修工程

7、建设用地范围内地下综合管网图(室外总体综合管网图)(水、电、煤)

(二)、竣工文件

1、民防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法人章)

2、勘察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合格证明书)

3、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合格证明书)

4、施工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合格证明书)

5、监理单位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合格证明书)

6、民防工程面积测量技术报告(原件)

7、地名使用批准书、通知、决定书(含公安局编制的门牌号复印件、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8、工程决算(汇总表)(已承诺书代替)

9、平战转换预案和实施计划文件(含临战封堵材料表)

10、上海市民防建设工程档案验收意见书(原件)

11、上海市民防建设工程档案接受意见书(原件)

(三)声像档案

1、大型、重要民防工程建设全过程照片资料

2、大型、重要民防工程建设全过程录像资料 备注

1、大型民防工程指民防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以上;

2、重要民防工程指: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伍工程、区域电站、区域供水站、核生化检测中心等。

3、所有复印件封面需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4、如人防测量面积低于设计面积,应出面积告知单

5、标牌安装照片及购买发票(发票加盖建设单位公章)

威海市工程建设程序 篇2

通知要求, “十二五”期间, 威海市市级职业教育专项资金每年不少于800万元, 主要用于纳入预算管理的市直中等职业 (技工) 学校市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 同时, 市财政设立市级奖励资金, 对达到规定建设标准的市直中等职业 (技工) 学校市级示范实训基地给予奖励。各市区、开发区和工业新区安排专项财政资金, 用于辖区内市级示范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奖励。通知还对中等职业教育市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其他有关事项进行了规定。

市教育局将与市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制订《威海市中等职业教育市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以充分使用好财政建设资金, 积极稳妥地推进中等职业 (技工) 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威海市工程建设程序 篇3

一、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以打造产业集群促进农业产业化

威海市始终把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载体,自2008年以来,全市共有近百家省以上龙头企业争取到省级贴息贷款扶持,极大缓解了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2009年,为加大对中小型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威海市出台了《威海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励办法》,将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及规模以上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纳入奖励范围内。根据企业经营业绩、辐射带动基地及农户、年实际纳税额、产品科技含量、市场发展潜力等指标进行综合考核,对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及规模以上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奖励。截至2014年,市级财政累计安排龙头企业奖励资金1100万元。市级龙头企业发展奖励资金与省级贷款贴息政策互为补充,形成对大中小型农业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全覆盖,增强了企业发展活力。目前,全市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40多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93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0家,数量居全省第三位,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6家,数量居全省第五位。

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化

针对传统的单个农户抵御市场风险差、市场开拓能力不足、组织化程度低的现状,威海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努力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营造氛围,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户联合起来闯市场。2009年制定了《威海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奖励办法》,根据带动农户、基地规模、销售份额等因素,综合考核奖励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2013年,威海市对合作社扶持办法进行了调整,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超市对接。截至目前,市级财政共安排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通过扶持,促使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从少到多,从弱到强,迅速发展壮大。据调查,山东家家悦连锁超市销售的农产品,除自身基地生产的以外,90%来自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221家,注册资金总额27亿元,社员11万户,辐射带动24万多农民。全市共创立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31家,市级示范合作社68家。预计这些示范社年经营收入可达5亿元,盈余可达8千万元,可带动社员户均增收8000多元。

三、支持农业标准化生产,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化

为打造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2006年,威海市政府出台了《威海市农产品认证(认定)奖励办法》,对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给予奖励,累计发放奖励资金2600多万元。2014年3月,又出台了《威海市农业标准生产示范基地项目资金奖励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给予奖励,极大地推动了威海市“三品一标”工作的整体开展。截至2013年底,全市“三品一标“产品累计认证1173个,数量居全省前列,农业标准化基地面积累计达到158.8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3个,“三品一标”产品产地认定面积占当地食用农产品产地面积的比率达到50%以上。文登西洋参、乳山大花生等22个种植业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在“三品”品牌认证企业的示范带动下,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广泛普及应用,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四、支持农村土地流转,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

威海市在稳定和完善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2013年市财政局、 农业局联合出台了《威海市2013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财政奖补资金管理使用意见》,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流转主体当年集中连片流转土地500亩以上,并用于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特色高效农业的,给予奖励扶持;对当年新增连片规模流转面积较大的村,给予工作资金奖励。目前,全市累计流转土地62.35万亩,占家庭承包地面积的30.1% ,其中规模流转37.8万亩,占流转面积的60.6%。通过市级财政支持土地流转,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农村土地经营权向有能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集中,带动大量社会资本流向农业、反哺农业,解决了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形成了土地利用的良性循环。同时,全市80%以上新增流转土地用于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带和产业区。2013年以来全市现代苹果园新增12万多亩,保持全省领先的规模优势;西洋参发展到3万多亩,成为全国三大生产基地之一;无花果发展到4万多亩,是国内最大的规模化栽培区;大姜、茶叶、蓝莓、草莓等“小特色”快速发展,向着“大产业”不断迈进,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支持优势农业产业发展,以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产业化

一是支持苹果产业发展。从2009年起,市级财政连续6年安排苹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市级示范园创建、果业良种苗木生产基地建设和果业技术研究、推广、郁闭园改造等予以扶持、奖励,累计投入奖励扶持资金达1000多万元,各区市也根据当地实际,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各级财政资金的投入,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投入苹果生产的积极性,初步估算带动社会各界的增量资金在14亿元以上。通过扶持,全市设立苹果郁闭园改造示范园100多处,35万亩的郁闭园改造工作全部完成,改造后的果园优质果率平均提高15%以上。设立现代苹果标准示范园20多处,新发展现代果园16万亩,规模居全省前列。二是支持蔬菜产业发展。自2011年起,威海市开始设立蔬菜发展专项资金,对新建、扩建蔬菜基地规模大、管理符合标准化要求,并和超市对接的基地进行奖励,激发社会投资蔬菜产业的热情,全市新上了一大批蔬菜基地,奖励扶持基地45个,发展露天蔬菜6500亩,设施蔬菜3168亩,带动社会投资额1亿多元。全市新发展形成了文登界石镇、乳山白沙滩镇、经区泊于镇等新的蔬菜集中产区。全市设施蔬菜的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涌现出文登百岁谷生态科技、丰翠园生态种养,乳山青艺,新区欣旺农业等投资500万元的高档温室大棚基地。三是支持畜牧产业发展。自2011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生猪、蛋鸡、肉鸡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地方品种保护开发利用和从国外引进生猪、水貂、狐狸优良品种等,通过扶持畜产品供给能力,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得到提高,促进了产业的“转方式调结构”。全市生猪、奶牛、蛋鸡、肉鸡、水貂、狐狸等畜禽规模饲养场户7451个,规模化比重达到80%,标准化比重达到52%。全市水貂良种覆盖率达到50%,生猪达到95%,蛋鸡达到98%,肉鸡达到100%。四是支持海参产业发展。威海作为刺参的传统产区,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高品质刺参生长。2010年,全市鲜参产量达3.24万吨,实现产值60多亿元,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威海都无愧为“海参大市”。但是,“威海刺参”市场声誉、品牌影响还远不尽人意,大部分海参高端市场被外地品牌占领。无论从市场需求来看,还是从海参产业发展的现实考量,叫响“威海刺参”品牌刻不容缓。威海市财政自2011年起开始设立海参产业发展资金,以“威海刺参”为重点,在市场营销、品牌推广、质量监管和产业推进上狠下工夫,打响“威海刺参”品牌。2011年至2014年,市财政已投入奖励资金1600多万元,通过引导与扶持,海参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市海参养殖面积超过33万亩,鲜参年产量达到3.63万吨,占全省的一半、全国的四分之一;海参育苗量自给率由2010年的不足50%,发展到现在苗种自给率达到100%。海参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企业和业户达到4000多家,直接吸纳就业4万多人,仅海参养殖就实现产值70多亿元,占全部海水养殖的40%。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财政局)

责任编辑:洪峰

威海市工程建设程序 篇4

办理机构

上海市公安局技术防范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局技防办)

办理时限

文件资料齐全并符合有关规定的,市局技防办应在10日内组织召开初步设计方案评审会。

申办对象条件

拟承接一、二级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以下简称技防工程)设计、施工的本市从业单位,应持有一、二级别《上海市公共安全防范工程设计施工单位核准证书》(以下简称《核准证书》);持有低一级别《核准证书》的从业单位需越级承接技防工程、外省市从业单位在本市从事技防工程设计、施工,应到市局技防办办理《上海市一、二级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承诺书》(仅对被允许的技防工程设计、施工有效,其中金融系统的技防工程需持二级以上《核准证书》承接工程),并符合以下关条件的,方可承接一、二级技防工程。

(一)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并具有相应经营范围及独立法人资格,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不低于人民币300万元(二级工程)、500万元(一级工程);

(二)应有不少于4名(二级工程)、6名(一级工程)持有工程师(含)以上技术职称或理工科本科(含)以上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且在本单位工作满1年;

(三)外省市从业单位应持有当地省级技防管理部门核发或认可的相应或以上级别的资质证明;

(四)提供相关文件资料:

1、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2、技防工程的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3、本单位技术人员学历、技术职称,以及连续1年(含)以上的“四金”或综合保险缴纳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4、外省市从业单位还应递交资质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可靠及时的技术保障和售后服务的措施(包括本单位上海分公司的营业执照原件及复印件,或建设单位、本单位及本市持有与该工程级别相对应《核准证书》从业单位三方工程保质期限内维护保养合同原件及复印件)。以上材料复印件加盖公章,原件核对后退还。

申办材料

从业单位在技防工程合同委托生效后,应提出技防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审申请。

申请技防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时,从业单位应向市局技防办报送下列文件资料(所有文件资料应加盖单位公章):

(1)《核准证书》副本复印件或《上海市一、二级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承诺书》原件;

(2)技防工程合同复印件;

(3)建设单位的设计任务书复印件;

(4)有效的产品质量证明复印件;

(5)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及有关图纸资料。

办理程序

市局技防办收到从业单位报送的文件资料后,应组织技防工程所在地公安分(县)局技术防范办公室、建设单位、从业单位以及技术专家召开初步设计方案评审会。技防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审合格的,建设单位、从业单位应根据评审小组的建议和要求,在填写《上海市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整改承诺书》后,由评审小组填写《上海市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初步设计方案评审意见书》,交建设单位、从业单位,并出具《上海市安全技术防范工程(一、二级)系统检测委托书》。评审不合格的,从业单位应根据评审意见予以整改,并重

新申请评审。

办理依据

威海市工程建设程序 篇5

2月31日第二次修订)

一、认定条件

凡是运用高新技术成果首次实现转化并形成样品、样机或服务的项目可以申请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以下简称“高转项目”)认定,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市高转中心”)常年受理高转项目认定申请。高转项目认定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项目的核心技术需符合《上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指导目录》,该目录采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2、项目的核心技术拥有受中国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类型包括:近3年内获得授权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或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申请;近2年内获得授权的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

项目的知识产权可以是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的知识产权所有权,或是通过独占许可方式获得的在全球范围内5年以上的知识产权实施权。

3、项目所形成的产品应通过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或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资质认定的检测机构的检测。凡属医药、医疗器械、农药、计量器具、压力容器、邮电通信等有特殊行业管理要求的产品,须具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颁发的产品生产许可。属国家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必须通过强制性产品认证。

4、项目所形成的产品(服务)属于企事业法人营业执照规定的经营范围内。

5、项目的总体技术与其它同类产品(服务)相比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和先进性,且项目具有潜在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市场前景。申请项目属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认定:

1、一般性的工艺改进或产品改型所形成的产品(服务);

2、已形成规模销售(提供)的成熟产品(服务)。

二、申报材料

申请高转项目认定应提供以下材料:

1、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申请书(简称“认定申请书”)。

2、相关的证明材料:

(1)与项目相关的知识产权:发明专利证书或进入实质审查阶段的发明专利申请证明材料、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等。依法经有关部门备案的知识产权独占许可合同,受让、受赠、并购合同等权益关系证明材料。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特种经营行业的生产许可资质证明。

(3)企业上及项目申报前1个月的资产负债表。

(4)项目所形成产品的相关资质:有关检测机构2年内出具的产品质量性能检测报告;有特殊行业管理要求的产品,须提供特殊行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属国家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须提供强制性认证产品证书。

除以上材料外,项目申报单位可提供以下辅助材料:

(1)具有资质的查新机构出具的成果转化项目查新咨询报告;

(2)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获奖证书、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合同书、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等证明材料;

(3)用户试用或使用报告、产品采用的标准、环保达标证明等;

(4)可以证明申报项目符合认定条件、有利于享受相关政策的其他材料。

三、认定程序

1、单位注册和在线申请

项目申报单位登陆“上海科技网()”或“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网()”进行注册。

完成注册后进入“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事项的“在线受理”一栏,在线填写“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申请书”。认定申请书须在线填报并网上提交。相关证明材料须网上提交原件的扫描件。

2、书面材料报送和初审

网上填报完成的“认定申请书”须在线打印形成标准格式的纸质材料,连同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并加盖项目申报单位的公章,形成完整的项目申报书面材料,一式四份报送有关主管部门初审。项目申报材料的报送及初审按以下情形分类进行:

(1)税收由区县税务部门征收的项目申报单位,报送至纳税所在地的区县科委,由区县科委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对符合认定条件和申报材料要求的申报项目填写推荐意见,并在其书面材料上加盖公章后报市高转中心。

(2)税收由市级税务部门征收的项目申报单位,报送至所属企业集团的科技管理部门,由科技管理部门对项目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对符合认定条件和申报材料要求的申报项目填写推荐意见,并在其书面材料上加盖公章后报市高转中心。

企业集团、高新园区、企业孵化器或高校的科技管理部门应积极组织其所属企事业单位申报高转项目认定,并协助区县科委做好推荐工作。

3、审查受理

市高转中心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符合形式要件的申请项目予以受理。每月10日前确认当月组织评审的受理项目。

4、评审认定

市高转中心将申报项目按技术领域分组,并在专家库中选择相关领域专家评审。专家按照独立公正的原则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分和评价,并由市高转中心汇总专家评价意见后提交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委会”)审定。

评委会通过投票方式对申报项目实行审定。

5、公示与公告

经评委会审定通过的项目,由市高转中心在“上海科技网”、“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网”上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有异议的,由市高转中心对有异议的事项进行核查,核查属实的,提请评委会重新审定。公示无异议的,由市高转中心拟文并报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办公室(以下简称“认定办公室”)审批。

经审批认定的高转项目,由认定办公室发文至相关委办局和业务主管部门,并向项目申报单位颁发“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认定证书”(以下简称“认定证书”),同时在“上海科技网”、“上海科技成果转化网”上公告认定结果。

四、认定项目管理

1、经认定的高转项目可依照有关规定,在认定有效期内申请享受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贷款贴息和人才引进等优惠政策扶持。经认定的高转项目须定期完成转化情况的网上填报。

2、高转项目认定的有效期为自认定次月起5年,若项目的核心技术获得中国境内发明专利授权的,可向市高转中心申请自主知识产权项目。经认定办公室批准确认的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其认定有效期可延长为自认定次月起8年,并重新核发认定证书。

3、经认定的高转项目的所属单位如有更名的,应向市高转中心提出认定证书变更申请,经市高转中心确认后报认定办公室重新核发认定证书,项目编号、认定日期和有效期不变。

高转项目一经认定,其项目名称及认定申请书的内容不再变更。

五、其他

威海市工程建设程序 篇6

【发布日期】1998-08-18 【生效日期】1998-08-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上海市罢免和补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程序的规定

(1992年6月19日上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8年8月18日上海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上海市罢免和补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程序的规定〉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使罢免和补选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全国和本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受选民和原选举单位的监督。造民或者选举单位都有权罢免自己选出的代表。

第三条 第三条 全国和本市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在任期内因故出缺,由原选区或者原选举单位补选。

第二章 罢免代表

第四条 第四条 选民三十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对由本选区选举的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要求。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在选民会议上提出申辨意见,也可以向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书面提出申辨意见。

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罢免要求之日起的两个月内,将罢免要求和被提出罢免的代表的书面申辨意见印发原选区选民。

第五条 第五条 市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主席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由市人民代表大公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

区、县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主席团或者十分之一以上代表联名,可以提出对由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

罢免案由主席团交各代表团审议后,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或者由主席团提议,经大会全体会议决定,组织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由人民代表大会下一次会议根据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审议决定;也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在人民低表大会闭会期间听取调查委员会的调查报告,并作出相应的决定,报人民代表大会备案。

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在主席团会议和大会全体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或者书面提出申辩意见,由主席团印发会议。

第六条 第六条 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五分之一以上组成人员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对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

在区、县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五分之一以上组成人员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对由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罢免案。

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会议的时候,被提出罢免的代表有权在主任会议和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提出申辩意见,或者书面提出申辩意见,由主任会议印发会议。罢免案经会议审议后,由主任会议提请全体会议表决。

第七条 第七条 罢免要求和罢免案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出,写明罢免理由,并提供有关材料。受理机关收到罢免要求或者罢免案后,应当及时组织调查,核实情况。

联名提出罢免要求的选民如提出撤回罢免要求,应当自提出罢免要求之日起的十五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写明撤回的理由。受理机关收到撤回罢免要求后,如坚持提出罢免要求的选民不足三十人的,不再将罢免要求交原选区选民进行表决。

第八条 第八条 罢免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组织进行。表决罢免要求,由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派有关负责人员主持。

罢免全国和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分别由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组织进行;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分别由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组织进行。

第九条 第九条 罢免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时,原选区应当重新核对选民名单,对选民变动情况进行补正,在表决罢免要求之日的两日以前予公布。

第十条 第十条 罢免代表,采用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罢免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在会代表,必须经原选区过半数的选民通过。

罢免由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分别选出的全国和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必须经各该级亿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必须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罢免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结果报告,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予以公告。

罢免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结果报告,由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予以公告。

罢免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决议,由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予以公告。

罢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决议,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三章 补选代表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因故出缺的时候,由原选区选民进行补选。

全国和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因故出缺的时候,分别由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进行补选;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分别由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补选。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补选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组织进行;补选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组织进行。

补选全国和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分别由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大会主席哮组织进行;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分别由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组织进行。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补选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应当事先报告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补选全国和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事先分别报告全国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补选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

以联合或者单独分别向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推荐代表候选人;本选区选民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向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推荐代表修选人。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补选全国和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的时候,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分别向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推荐代表候选人;代表十人以上联名也可以向大会主席团推荐代表候选人。

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政党、各人民团体可以联合或者单独分别向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推荐代表候选人;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五人以上联名,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三人以上联名,可以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推荐代表候选人。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推荐代表候选人,应当填写推荐表,写明推荐理由。补选代表工作的组织者应当向选民或者代表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介绍代表候选人的情况。推荐代表候选人的选民和政党、人民团体、代表、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可以在选民小组会议或者代表小组或者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介绍所推荐的代表候选人的情况。但是在补选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当日,必须停止对代表候选人的介绍。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补选代表时,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可以多于应补选代表的名额,进行差额选举;也可以同应补选代表的名额相等,进行等额选举。

补选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的时候,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三分之一至一倍。

补选全国和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的时候,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代表名额五分之至二分之一。如果只补选一人,候选人应为二人。

如果提出的工表候选人人数多于上述差额的时候,由补选代表的组织者,根据较多数选民或者较多数代表或者较多数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意见,确定正式代表候选人。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补选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时候,原选区应当重新核对选民名单,对选民变动情况进行补正,在选举日的十五日以前予以公布。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补选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时候,在选举日的十日以前公布代表候选人名单。经民主协商后,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如果所提名的代表候选人的人数与应选代表名额相等的,或者经民主协商意见比较一致的,补选代表工作的组织者也可以在选举日的五日以前一次公布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补选代表,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补选区、县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时候,选区全体选民的过半数参加投票。选举有效。代表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选民过半数的赞成票,始得当选。补选全国和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时候,代表候选人获得全体代表过半数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中过半数的赞成票,始得当选。

第二十四条 第二十四条 补选结果,由被选代表工作的组织者在选举完成时予以宣布。

补选全国和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必须将补选结果报告报送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五条 补选的全国和市、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其代表资格是否有效,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确认。补选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其代表资格是否有效,并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确认。

代表资格有效的代表,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予以公告,并发给代表证。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六条 补选的代表,其任期到本届人民代表大会届满为止。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第二十七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沪部队罢免和补选本市市和区、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 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并参照本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在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解释。

第二十九条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之日起施行。

威海市工程建设程序 篇7

(一) 交通设施建设情况

经历近30年建设, 上海市已建成了水铁空多式联运的对外交通系统, 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并重的城市交通系统, 实现了“航运中心”的定位, 并为公众出行创造了安全、快捷的交通条件。截至2013年底, 交通设施规模如下。

1. 道路交通

全市道路总里程达到17 498公里, 其中公路12 633公里 (其中高速公路815公里) , 城市道路4 865公里 (其中快速路223公里) 。全市道路面积272.9平方公里, 其中车行道面积222.2平方公里。中心城黄浦江越江“4桥12隧”共16处, 苏州河桥梁23座。全市共有经营性停车场 (库) 2 273个, 泊位42.35万个。

2. 公共交通

全市轨道交通线路 (含磁浮线) 共15条, 运营线路长度567.4公里, 运营车站313座, 其中换乘枢纽42座, 全网配置运营列车582列。全市公共汽 (电) 车线路1 322条, 线网长度7 803公里, 公交车运营线路长度23 824公里, 其中“最后一公里”公交线路129条, 全市布置公交专用道161.8公里。全市公共汽 (电) 车运营车辆16 717辆, 出租车运营车辆50 612辆。

3. 对外交通

全市有浦东、虹桥2处机场, 共拥有5条跑道、4座候机楼;省级客运站34个, 其中一级站6个、二级站5个, 拥有载客汽车9 849辆, 其中省际班线2 165辆、省级包车7 684辆;铁路里程456公里, 其中高铁里程140公里;铁路车站35个, 其中13个客运站、15个货运站、5个客货运站、2个编组站。全市共有洋山深水港区、外高桥港区等7处主要港区, 沿海港口共有泊位1 191个。

(二) 交通运行情况

上海市交通运行状况整体较好, 中心城及出入城通道上的道路交通、公共交通仍较为拥挤。2013年, 交通出行量与运行情况如下。

1. 人口与车辆

全市常住人口2 415万人, 其中外省市来沪常住人口990万人, 中心城出行总量3 164万人次/日, 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占35.4%, 个体机动方式占23.4%, 非机动车方式占16.2%, 步行占25%。

全市注册机动车283.5万辆 (不含外牌机动车约100万辆) , 其中汽车保有量240.1万辆, 全市机动车平均周转量约1.74亿pcu公里/日, 其中中心城机动车平均周转量约0.75亿pcu公里/日。

2. 道路交通

郊区道路运行状况整体较好, 高速公路入城段及局部节点较为拥堵;中心城干路系统较为拥堵, 其中快速路早、晚高峰平均行程车速约38.8公里/小时、44.1公里/小时;“三纵三横”主干路平均行程车速为17公里/小时。中心城快速路早高峰行程车速情况如图1。

高速公路网、快速路网日均交通周转量分别约为3 400万车公里、2 053.7万车公里, 以6%~8%的道路里程, 承担了约40%的交通周转量, 发挥了巨大的交通功能。

3. 公共交通

轨道交通全年日均客运量686.7万乘次, 同比增长10.4%, 客流分布仍集中在1号、2号、4号、8号线上, 四线合计占总量的53.9%。轨道交通日均换乘量296.3万乘次, 日均客运强度为1.21万乘次/公里, 同比减少8.9%。轨道交通换乘率为1.69, 平均运距为8.61公里。

公共汽电车日均客运量743万乘次, 同比下降3.1%, 优惠乘次日均客运量319.6万乘次。出租车日均客运量295万乘次, 载客里程1 112万公里/日, 日均载客车次163万次。全市早高峰轨道交通和公共汽电车客流分布如图2。

▲图1中心城快速路早高峰行程车速分布图 (公里/小时)

4. 对外交通

全市对外旅客年到发量3.2亿人次, 同比增长9.3%;货物年运输总量12.4亿吨, 同比增长3.9%。其中, 港口、航空、公路、铁路年到发量分别为134万人次、8 279万人次、7 440万人次、15 712万人次;货物年吞吐量分别为7.76亿吨、336.4万吨、4.38亿吨、2 028万吨, 其中港口、公路集装箱年吞吐运输量分别为3 362万TEU、1 718万TEU。

(三) 现状交通特征总结

(1) 高速公路、快速路、轨道交通等大容量、高速度的骨干交通系统承担了近一半的交通流量, 且压力逐年增加。

(2) 中心城向心交通集聚特征明显, 越往中心城方向, 射线干路与轨道交通流量越大, 早晚高峰通勤交通仍是交通主要矛盾。

(3) 货运交通集疏运对道路交通系统依赖度高, 在提高水水、水铁等多式联运的基础上, 仍需提高道路集疏运体系的保障度。

二、交通发展趋势分析与策略建议

(一) 新一轮总体规划调整情况

经过多轮研究讨论, 目前面向2040年的新一轮总体规划, 基本明确了上海市常住人口及建设用地的远期规模, 并提出交通等基础设施规模按照上浮20%~30%以提高承载力的配套要求。上海将强化郊区新城的功能, 拟在嘉青松等外围地区构建数个节点城市, 与中心城区形成两级中心, 承担部分全市性城市功能。

(二) 交通需求趋势分析

上海市常住人口人均出行率保持平稳增长, 从2010年2.16人次/日增至2.3~2.4人次/日;人员平均出行距离将不再出现较大延长, 基本在7.0~7.5公里。2040年全市人员出行总量7 000万~7 500万人次/日, 中心城内部出行量趋于稳定, 周边地区向心出行增幅得到一定控制, 中心城与新城、新城间联系仍将有一定增强。

郊区新城能级提升及高铁、城铁等新交通方式将极大改变中心城与新城, 以及上海与长三角邻沪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市域及对外区域交通系统将向网络化转变, 城市交通将由中心城向市域、对外区域延伸, 市域、对外区域交通呈现城市交通特征。

(三) 国内外经验借鉴

通过借鉴东京、纽约等大都市发展经验, 得出如下结论。

(1) 轨道交通+道路交通为主导的一体化综合平衡的交通模式, 是都市圈较为合理的交通模式, 上海仍需坚持道路交通与公共交通并重的交通发展思路。

(2) 新城的发展需要一定的交通保障体系, 市域快轨是解决新城与中心城之间通勤交通联系的必然选择。快速路、不收费的高速公路也是东京等地区联系中心城与新城的一种手段。上海需要在市域快轨、快速路层面强化联系新城与中心城之间及新城之间联系。上海与其他都市圈对比情况见表1。

(四) 交通发展策略建议

1. 分区域差异化发展

中心城道路的增长空间有限, 应主要依靠公共交通优先提升服务, 更多地考虑道路资源使用上向公交倾斜;郊区进一步完善路网, 同时为公交线网的完善提供条件。

注:表中★为轨道交通分担比, 东京小汽车、公共交通分担比为通勤通学交通方式分担比。

2. 优化级配提高保障

强调多层次的道路交通与公共交通系统, 努力构建由高快速路、干线道路、主次干路组成的道路系统, 构建由市域快轨、轨道交通、中运量公交、常规公交组成的公共交通系统。

提升郊区干线公路及中心城交通性主干路的交通功能, 构建较大容量、较快速度的快速通道, 有效缓解高快速路网现有的交通拥堵, 提升交通出行的便捷性, 提高路网整体保障度。

建设有轨电车、BRT等中运量公共交通, 市域快轨、城郊铁路等快速轨道, 有效缓解现状轨道交通拥挤、速度慢等现有矛盾。

3. 建管并举提升品质

未来上海综合交通体系, 正逐步由高快速道路、中心城轨道交通基本网络等设施为主的大规模建设阶段, 进入“注重管理、完善功能、改善服务”的品质提升阶段。现有路桥设施的大修养护, 将成为上海未来交通建设的主要任务, 以打造高品质、健康、全寿命的市政交通设施。

三、“十三五”交通建设建议

(一) 道路交通

1. 完善集疏运高速通道

为响应“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联动发展等国家战略对上海提出的要求, 建设G1501沿江通道越江段与浦西、浦东接线段, S16川路高速、军工路高架、长江路高架, 加快形成对外集疏运通道, 进一步增强对外枢纽的辐射能力。

2. 支撑重点地区与郊区新城建设

围绕“虹桥商务区”和“大浦东”两大城市发展核心, 配套建设S26高速入城段、嘉闵高架北二期及南二期、崧泽高架西延伸、北翟路快速路—北横通道等, 以及S3高速、龙东大道快速化、济阳路快速化等项目, 完善高快速路通道布局, 支撑地区发展。

建议重要新城按照中等城市标准建设自身的快速通道体系, 如环城快速路, 以提升交通出行快捷度。建议现有高速公路在确保原有实际交通功能的情况下增强沿线地区服务功能, 如改建S4交大段、增设G60文翔路立交、增设G50千新路立交、增设S32昆阳路、三鲁路匝道等。

3.完善干线公路网

建议提升嘉松公路、叶新—大叶公路、银都路—芦恒路等主要干线公路功能, 按照一级公路标准减少交叉口间距、主要节点立体化以提高运行车速;新城段增设辅道以区分主线过境与辅道到发功能, 以减轻S20、G1501西段、南段的交通压力, 增强嘉定、青浦、松江、奉贤、临港之间的交通联系。

(二) 公共交通

1. 大力推行公交专用道建设

建议在沪太路、沪青平公路、张杨路、曹安路等进出城方向的主要干路上建设公交专用道, 缓解通勤交通压力。实施条件困难的道路可布置交叉口公交专用道、港湾站公交专用道等节点型公交专用道。建议结合城市发展和旧区改造, 逐步完善支小道路网络, 为公交线网优化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2. 加快研究、推进市域快轨与中运量公交建设

建议结合新一轮总体规划调整, 加快研究市域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制式选型、网络布局, 尽可能与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形成复合型交通走廊, 节省土地资源, 提高转换效率。

建议中心城、郊区新城和重点地区加快有轨电车、BRT等中运量公交的建设, 如延安路公交专用道提升、虹桥与迪士尼交通接驳、嘉定南桥等新城内部交通联系等。

(三) 新技术建议

威海市工程建设程序 篇8

三、“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意见》为纲领,按照加快建设“四个中心”和加快实现“四个率先”的总体要求,以资源配置型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以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提高航运软实力为核心,以集聚货物、船舶、企业、人才、信息、技术等航运要素为主线,不断提高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建成具有较强服务功能和辐射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二)基本原则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既要注重规模,又要注重质量,并以质量效益为重;既要重视硬件,也要重视软环境,并以软环境营造为主;既要关注自身发展,也要关注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区域发展,并以服务区域经济、推动共同发展为重。

在空间布局方面,要利用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推动“三港三区”、北外滩、陆家嘴、临港、虹桥等航运服务集聚区发展,吸引航运服务产业在上述区域集聚。

在发展重点方面,要立足航运服务体系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利用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政策“先行先试”优势,突破航运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难点和政策瓶颈,不断创新和完善,形成有利于提高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

(三)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重点提升和优化航运优势产业,建立较为完整的航运服务体系,形成有利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政策环境,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作用,提高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现代物流服务效能,加强与江浙主要港口的互动协作,建成辐射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流域的结构合理的集疏运体系。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货物、船舶、企业、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航运要素和资源全面集聚,初步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为2020年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打下框架基础。

2. 具体目标

(1)国际航运业务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国际一流港口,基本确立国际航运枢纽港地位。

“十二五”期间,上海港货物年吞吐量保持在 t左右;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万TEU,继续位居世界前列;在上海登记注册的国际航行船舶达到400艘,运力合计达1 000万总吨。

“十二五”期末,完成港航装备制造产业链的构建和优化,船舶、港口装备及海上工程设备制造在国际市场保持领先优势。

(2)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末,形成门类齐全、市场规范、功能完备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口岸通关相关制度逐步与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接轨,营造便捷、高效、安全、法治的口岸环境。2015年,在上海达成的二手船舶交易金额力争突破100亿元人民币;海事仲裁、海事诉讼等配套服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上海注册的航运经纪公司数量达到50家以上,船舶管理公司达到160家以上;培育5~10家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航运服务代理企业;船员劳务年输出量突破1万人次。

(3)航运金融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末,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功能完备、服务优质并具有与国际航运中心相匹配支撑能力和较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现代航运金融服务体系。国际航运结算的便利化水平有较大提高,航运融资的创新能力和多样化程度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航运融资、航运保险和航运衍生品交易规模在国际市场的占比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4)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出台一批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航运支持政策,集聚各类航运企业,使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政策“先行先试”示范基地。

(5)集疏运体系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末,建成公路路网结构完善、铁路货运能力大幅提高、内河航道运输能力大幅提升、航空枢纽功能完备、与国际枢纽港地位相匹配的现代集疏运体系。

2015年底,上海港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到45%,铁路集疏运比例有所提高;保障高峰时段浦东国际机场130架次/h和虹桥国际机场60架次/h的飞行量需求,航空枢纽旅客年吞吐量达到0.9亿~ 1.0亿人次,货邮年吞吐量达到500万~550万t,主要基地航空公司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网络型航空公司,形成以上海为核心枢纽的中枢运营网络,经上海运送的中转旅客比例达到20%以上。

(6)邮轮产业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末,将上海建设成为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国际邮轮母港,营造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分工合理、经营环境便利、船供市场开放、行业服务和管理规范的发展环境。到2015年底,力争实现5~8艘邮轮以上海为母港基地,邮轮母港旅客年发送能力达到30万~50万人次,出入境邮轮和邮轮旅客分别实现500艘次和100万~120万人次的规模。

(7)航运人才和文化建设目标

通过各类社会力量,重点培养和引进航运法律、航运金融、航运经纪、邮轮服务、空中交通等领域航运人才,集聚与国际航运中心相匹配的航运专业高素质人才,打造在亚洲处于领先地位的人才高地,基本确立覆盖整个航运产业链的人才队伍结构。

着力打造有上海特色的航海文化,并与地方文化、产业经济、旅游资源等有机整合,促进文化、经济的和谐发展。

四、“十二五”期间主要任务

继续发展国际航运业务,重点培育和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主要包括航运金融、船舶注册、航运经纪、船舶交易、口岸服务、船员服务、航运信息、航运咨询、人才培养、法律服务等领域;利用中央赋予的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力争进一步取得关键政策突破,重点促进国际航运产业链各环节服务功能提升和航运要素集聚。

(一)继续发展国际航运业务

1. 提升船舶运输企业服务能级

威海市工程建设程序 篇9

【发布文号】威政办发 [2002]34号 【发布日期】2002-06-13 【生效日期】2002-06-1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威海市小城镇消防建设标准》的通知

(威政办发 [2002]34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

市公安局拟定的《威海市小城镇消防建设标准》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二年六月十三日

威海市小城镇消防建设标准

为了进一步规范小城镇消防建设工作,促进小城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建设标准。

一、市(区)政府职责

(一)重视小城镇消防建设工作,将其列入议事日程;出台关于加强小城镇消防建设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并明确有关部门的职责。

(二)加强督促检查和组织协调,及时研究、解决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消防保卫力量发展、社会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等问题。

(三)大力支持消防部门的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将小城镇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资金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二、编制消防规划

(一)编制完成小城镇消防规划,并经市(区)政府批准,纳入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基础现状资料、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及现状图、近期规划图、远期规划图完整齐全。

(二)规划文本中对城镇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目标和内容均提出规定性要求。

(三)规划说明书中包括城镇基本概况、消防设施现状、建设说明;近期规划中包括公共消防设施建设项目的数量、规模、形式、保证措施及建设项目所需资金的落实计划。

三、消防站建设

(一)严格按规划期限和要求完成消防站建设任务。

(二)消防站建有车库、宿舍、通信室等执勤用房;中心消防站至少建有2个车库,其他镇消防站至少建有1个车库。

四、消防给水设施建设

(一)镇区设有可靠的消防水源(采用管网给水、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消防水池、天然水源建有取水设施。

(二)采用管网给水的镇要在主要道路两侧设置公共消火栓,间距不超过120米,数量要达到应建数量的90%以上。公共消火栓完好、有效,无埋压、圈占、损坏等现象。

(三)建立水源手册,对公共消火栓实行编号管理。

五、消防通信设施建设

消防站配置火警电话和必要的有线、无线通讯设备,能迅速与市(区)公安消防站和相邻镇消防站,以及供水、供电、供气、医疗、交通等部门联络。

六、消防车道建设

(一)镇区建筑物的沿街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超过220米的,要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二)设置消防车道,通往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

(三)消防车道不得堵塞或设有影响消防车通行的障碍物。

七、消防装备建设

(一)中心镇消防站要配备2辆消防车,其他消防站至少配备1辆消防车。

(二)配备基本的健身、体能训练器材,中心镇消防站还应配备单杠、双杠、板障等器材。

(三)每队配备照明灯具3台;每位消防人员配备1套战斗服、2双手套、2双战斗靴、1顶头盔和1套安全带、钩、腰斧、导向绳。

八、消防队组织建设

(一)每个消防站消防队员总数不少于10人,并设队长1人。

(二)建立健全值班、接处警、车辆管理、器材管理、业务训练、内务卫生、一日生活、考核奖惩等制度。

(三)制定业务训练大纲及月计划、周配档,并认真抓好落实;新队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

上一篇:毕业生班会总结范文下一篇:员工招聘流程的六个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