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2024-10-10

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精选8篇)

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篇1

放眼当今天下,经济混乱,国家银根紧缩,房地产逐渐成为泡沫,P2P纷纷跑路,传统实体店被网商击退,国家经济又一次到了危险的关头。

危机的来临往往也是转机的开始,我们遇上了一个糟糕的时代,又遇上上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

回顾历史,秦能一统天下,因为它打破奴隶制度让奴隶有了翻身的机会;中山先生革命提出推翻封建制度最终赢得的众多仁人志士的支持,共产党能解放全中国因为它彻底打破传统获得了民心。

我们来看看大家都知道的曾经赚钱的行业:

房地产、打造是每个人家的避风港,每个家庭以至于形成今天的泡沫。

直销、一个很好的销售模式被投机取巧的人利用都需要,可是大家都知道它赚钱,且很多与之相关的行业都赚钱,导致过度发展,让无数的家庭掉进梦想的深渊。

P2P、本是帮助人们的桥梁,可是它却滋长了罪恶之手。

现阶段做得非常好的公司,苹果、华为做的是通讯必须品。

由此看来,要想做一份大事业,取得较大的成功,必须以造福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人民谋福利,只有绝大多数人生活好了我们的企业才会更好,任何不以造福人类为宗旨的政治形态和经济形态都不会长久。

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篇2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民,经济发展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 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重大决策以来, 中国成功地实现了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从落后的农业大国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跃迁, 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这一历史性的进程中, 农民作为中国社会最大的社会群体和改革先行者。农民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农民发展是中国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 将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本文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等资料, 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农民经济发展状况作了概要分析。

一、浙江省农民家庭收入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以震惊世界的速度快速发展。人民的收入增长突飞猛进, 而农民作为中国最大的发展主体其收入却增长缓慢,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呈逐年增大的趋势。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从而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及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收入增长速度也随时间变化阶梯式的递增。从1980年的219.21元, 增加到2012年的14552元, 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 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现跳跃式增长, 从2000年的4254元增加到2012年的14552元, 12年间增长了3.42倍。

伴随着家庭收入的变迁, 收入结构同样也发生着不断变化, 其中家庭经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从20世纪80年代的70%以上下降到现阶段的36%左右。而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的工资性收入稳定上升, 并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40%左右增加到现阶段的50%以上;与此同时, 浙江省农民收入中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的比重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 从1995年的5.3%进一步增加到2012年的10.32%, 不可忽视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浙江省居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家庭物质资本及经营投资构成的变化、家庭劳动力资源及用工投入的变化、家庭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化以及外部政策、科技发展等环境的变化决定了浙江省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及结构的变迁。农民家庭收入和结构在不断变迁和调整, 农民的经济行为越来越科学化、理性化。

二、浙江省农民家庭消费

2012年浙江省农村人口为3277.74万, 占浙江省总人口数的68.3% (数据来源:2013年浙江统计年鉴) , 由此可见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对全省的发展和繁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农民的消费是否稳定增长, 农村市场是否旺, 能否引导培养农民合理健康的消费观, 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也关系到能否科学、快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1978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57元, 到2005年这一数字突破了5000元, 达到了5215元。2012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进一步增长, 达到了五位数10208元, 较2005年增长了95.7%。可见,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其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增长。但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这一数据来看是不断下降的, 35年间下降了25个百分点, 这表明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呈多元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 从恩格尔系数来看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从1978年的59.1%到2012年的37.7%, 下降了21.4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定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40%以下为富裕, 不难看出, 现阶段浙江省农村居民已达到富裕水平 (见表2-1) 。

(单位:元、%)

资料来源:浙江省统计年鉴 (1979-2013)

根据浙江省统计年鉴数据, 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食品、居住、交通和通讯以及文教娱乐, 农民的消费结构已经从生存型消费为主向享受型和发展为主变迁。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 各种农村消费政策的诱导刺激和农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导致了浙江省农民消费行为的变迁。因此, 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提高农民的收入的同时也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有针对性的开发适合农民消费的新产品和服务, 改善农民的消费结构。投资教育, 制定和实施科学的消费政策, 引导和刺激农民合理消费。

三、浙江省农村劳动力就业

劳动力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全地区的经济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 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浙江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他们从农业中转移出来, 就业呈现了多元化趋势。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省农村总人口数不断增加, 农村劳动力的总数也大幅度的上升。1985-2005年增速较快, 增幅达到23.32%;2006-2012年增幅趋缓, 增幅达到2.91%。

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的收入增加, 加上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政府义务教育制度的宣传与普及, 农村居民对教育的投资显著增加。代表较高文化水平的中专和大专程度的农村劳动力所占比重也出现了较大的增长, 由1985年的0.27%提高到2012年的7.21%。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教育水平的提高, 为推动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加快, 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的局面被逐渐打破, 浙江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呈现一种非农化趋势。农村外出劳动力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1985年浙江省农村外出劳动力人数为160.85万人, 2012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为521.37万人, 增加了360.52万人。

浙江省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行为及就业结构的变迁与农村劳动力的自身素质、农业与非农行业报酬的差异、农村劳动力就业外部环境变化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变迁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 把握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变迁的规律, 合理有序的组织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就业, 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浙江省农民生活方式

基于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从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 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农村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变化出发, 分析农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历程, 从另一个侧面揭示农村经济改革、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

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变化是其生活方式变化最根本的体现。从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条件:衣、食、住、行几方面来看, 改革开放以来, 浙江省农村居民的着衣向品牌和时尚方向发展;膳食向营养健康方向转变;住宅、卫生设施、炊事能源、饮用水等都得到极大改善;汽车、电脑、洗衣机等新型耐用消费品开始步入农家, 这表明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基本上实现了小康的水平。

农村基础设施是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 是农村中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 也是农村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来看, 2011年11月25日, 地处浙南山区的龙泉市下樟村康庄公路正式通车, 也标志着浙江省全省有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上了等级公路。除此之外, 浙江省农村的电力和通讯设施、环境卫生条件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浙江农民在追求物质富裕的同时, 精神文化生活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两富浙江”的背景下, 农村的文化教育设施水平显著提高, 更加丰富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程度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社会公共服务来看, 浙江省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涵盖的内容更全面, 其覆盖面也更广, 社会保障收益的农村居民也更多, 农村居民参与社会保险的积极性也更高, 这些都更好的促进农村社会服务体系发挥作用, 服务广大农村居民。

参考文献

[1]顾益康, 金佩华, 等.改革开放35年浙江农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3.

[2]浙江省统计局.2013年浙江省统计年鉴[Z].2013.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2008-10-19.

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低碳政策;中国经济

中图分类号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71-0207-01

1国外的低碳战略或者保护气候变化策略

德国政府则提出实施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先后出台了5期能源研究计划,以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为重点,为“高技术战略”提供资金支持。2007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又在“高技术战略”框架下制定了气候保护技术战略。该战略确定了未来研究的4个重点领域,即气候预测和气候保护的基础研究、气候变化后果、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和与气候保护的政策措施研究,同时通过立法和约束性较强的执行机制制定气候保护与节能减排的具体目标和时间表。

欧盟在平衡与协调各成员国的基础上,于2007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新的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以达成欧盟确定的气候变化目标。欧盟为自己确定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是:到2020年减少2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到2050年则希望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60%至80%。2008年12月,欧盟最终就欧盟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达成一致,批准的一揽子计划包括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修正案、碳捕获和储存的法律框架、可再生能源指令、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法规和燃料质量指令等6项内容。

日本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国家,历来重视节能减碳。在2004年,日本环境省发起的“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其目标是为2050年实现低碳社会目标而提出的具体的对策。2008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以政府的名义提出日本新的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即著名的“福田蓝图”,这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它包括应对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其中提出了日本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至80%。

美国虽然没有加入《京都协定书》,但近二十年,美国十分重视节能减碳。如美国2005年通过的《能源政策法》,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美国政府在寻求一个综合、平衡和对环保有利的能源安全长期战略中,把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可能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2低碳经济的重点在于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纵观各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他们大多把重点放在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上,但又各具有侧重点。低碳技术的研发中,欧盟的目标是追求国际领先地位,开发出廉价、清洁、高效和低排放的世界级能源技术。英、德两国将发展低碳发电站技术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他们认为,煤在中期和长期内仍将继续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发展效率更高、能应用清洁煤技术的发电站。为此,英、德国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示范低碳发电站,加大资助发展清洁煤技术、收集并存储碳分子技术等研究项目,以找到大幅度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方法。德国还制定了二氧化碳分离、运输和埋藏的法律框架。

日本政府为了达到低碳社会目标,采取了综合性的措施与长远计划,改革工业结构,资助基础设施以鼓励节能技术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私人投资。对可以大规模削减温室气体的捕捉及封存技术予以大力支持,提出从2009年开始进行大规模试验,并在2020年前投入实用。此外,日本还持续投资化石能源的减排技术装备,如投资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装备,形成了国际领先的烟气脱硫环保产业。

美国政府发展清洁煤更是不遗余力,在《清洁空气法》、《能源政策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清洁煤计划。其目标是充分利用技术进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排放。美国电力目前电力生产的50%来自煤炭,预计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57%。为了能更加环保,更加高效地利用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政府通过“煤研究计划”支持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进行清洁煤技术研发,例如:开发创新型污染控制技术、煤气化技术、先进燃烧系统、汽轮机及碳收集封存技术等。

3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随着全球变暖与能源资源枯竭,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借此作为世界新一轮产业竞争、技术竞争、经济增长竞争的关键。我国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惩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国要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政策措施,明确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逐步建立于低碳经济的政策柜架。

1)建立起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要制定《低碳经济法》、《循环经济法》,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的配套法,对于涉及能源、环保、资源等的法律需要作进一步修改,包括可再生能源、环境保护的法律,通过立法、通过修改法律,通过采取行动落实这些法律,支持企业走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为中国特色的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提供可靠的保障。

2)必须采取强有力的经济政策手段。要研究低碳经济模式下的,财政、税收、产业政策体系。研究与择机推出气候变化税、气候变化协议、排放贸易机制、碳信托基金等多项经济政策。当前,特别要引导重工业降碳,可以借鉴英国经验,开征“气候变化税”。这种税是与重工业能源用户签订自愿协议。如果他们能够通过新的投资实现较低的排放,则不需要支付全税。这样做的结果是极大地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且也增加了工业的能效以及竞争力,并让他们更有动力实现低碳行业的发展。此外,我国要积极抓住国际碳金融发展契机,建立“碳金融市场”,建立碳交易市场。

3)强调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是否能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低碳技术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组织力量开展有关低碳经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并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优先开发新型的、高效的低碳技术,鼓励企业积极投入低碳技术的开发、设备制造和低碳能源的生产。我国要积极开展低碳经济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为此,需要加快推进我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價格体系;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制度创新。加快低碳技术的转化,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尤其是要调整高耗能产业结构,推进能源节约,重点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等完善的低碳经济体系。

4)加强国际低碳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我国要积极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体系中来,参与全世界的碳市场,促进碳交易机制在中国的发展。应加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合作,引进消化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效的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特别是要加强与欧盟、美国低碳合作。积极探索与西方国家之间,企业之间,学术、研究、管理、培训机构之间,以及其他非政府组织和协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开展具体项目技术合作、经验交流及能力建设等形式的合作活动。

5)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应对气候变化所推动的低碳技术和产业的新兴与发展,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企业应预先认识并抓住这一全球趋势带来的重大变革与契机,未来的经济必定是低碳经济,未来的竞争必定是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要赢得未来的竞争,企业应该考虑以下几点:对低碳技术进行战略投资,发展低碳技术,尽早实现技术升级;在企业中推行低碳标识,规模化应用低碳技术,将企业社会低碳责任与产品质量、信誉结合起来;抓住国际碳金融的新机遇,发展低碳融资;利用好国际低碳技术转让,加快实现跨越式技术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良军,孙成永.意大利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J].中国科技产业,2007,11.

[2]李丽平.国际贸易视角下的中国碳排放责任分析[J].环境保护.2008,3.

[3]胡鞍钢."绿猫"模式的新内涵-低碳经济[J].世界环境,2008,2.

[4]王海芹,邹骥.关于技术转让与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控排的研究[J].环境保护,2009,1B.

作者简介

盱眙县2011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篇4

一、持续突破,和谐共进,实现“十二五”精彩开局 时间如梭,岁月流金。刚刚过去的2011年,是盱眙“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之年、持续突破之年、和谐共进之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淮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共进,借助外力和激发内力同步,核心指标和项目推进齐抓,咬定目标,创新举措,矢志争先,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取得了“十二五”开门红。

一是主要指标增势强劲。经济总量持续扩张,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一个提升、两个率先、三项突破、四个第一”。一个提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亿元,巩固和发展了经济总量在全省、全市占比持续提升的向好格局。两个率先:实际到账外资2.11亿美元,在淮安市率先完成全年任务、率先突破两亿美元。三个突破:财政总收入突破3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在全省排名持续进位;乡镇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0亿元,有4个乡镇财政总收入过亿元。四个第一:夺得全市招商引资(内资)、亿元以上项目总数、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数、新增列统企业数四个第一。全面小康体系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中21个达到小康标准,为2012年率先达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工业总量加速扩张。实现规模工业开票销售110亿元、增长50%,工业用电量8.1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5%,扭转了工业经济总量长期在全

—1— 市相对落后的局面。“两区”建设成效显著,开发区综合指标首次进入苏北省级开发区前十强,乡镇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进区项目均取得新突破。特色产业茁壮成长。推进轴承之都、凹土之都和新能源基地建设,钢管轴承产业开票销售突破20亿元,入库税金超1亿元。组建中国凹土产业集团,拢指成拳打市场,凹土产业开票销售、入库税金同比均增长50%以上。新能源产业开票销售7.8亿元,入库税金2680万元,实现倍增。三大产业开票销售增幅均超规模工业开票销售增幅,总量占全县规模工业三分之一以上。并获批江苏省凹土新材料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和钢管轴承省级特色产业园区。

三是城建服务业互促共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新增城市绿地超过10万平方米,游泳馆等公益性项目建成使用,淮河风光带等景观提升工程全面竣工,大剧院等文化类项目进展良好,电视明珠塔等城市新地标启动建设。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增强供水保障能力,日供水2.5万吨的应急水厂并网供水。加速城市管道燃气发展,新建小区管道燃气通达率100%。完善城市路网,山水大道东延、金源南路等道路改造完成,城区主干道90%实现黑色化。传统服务业加快转型。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传统服务业优势日益彰显,实现门票收入2063万元,天泉湖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实验)区,大云山汉王陵入选江苏首批大遗址名录并被中国社科院评选为“2011中国六大考古发现”。现代服务业在线提速,大润发、家乐福、苏宁广场、雨润第五代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启动建设,盱眙正

—2— 成为苏北知名品牌商业集聚区。盱眙龙虾品牌保卫战全面胜利,并首次挺进南欧市场,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以金融业为代表的生产型服务业迅速发展,新引进银行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达12家,苏北县级最多。人民币贷款余额首破百亿大关。

四是农业农村再上台阶。三农工作步入黄金发展期,呈现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活力增强的喜人局面。粮食生产再攀新高。全县粮食总产达19.2亿斤,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高效农业蓬勃发展。“一只虾、一片林、一座山、一批园”已经走出江苏、叫响全国,龙虾、生猪、家禽、经济林果、优质稻米五大特色产业做大做强,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较上年增长45%,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新版块。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增长15.1%,创历史最高增幅。实现脱贫人口2.44万人,脱贫攻坚五年计划四年完成。农业基本现代化深入推进,主要指标增幅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可达70分以上,达到全省中等水平。

五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富民优先,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00元、增长16.7%,保持了“两个同步”。注重改善民生,民生事业投入占财政收入的58.5%。加快保障房建设,超额完成省市任务。重视发展教育,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创建扎实推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加强科技人才工作,蝉联江苏省人才工作先

—3— 进县,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生态建设成果丰硕,盱城等6个乡镇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验收,观音寺等6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生态乡镇总数全市第一。文明创建成效显著,文明城市创建向纵深推进,顺利接受了复查验收,马坝镇获批全国文明镇,张能平入围全国道德模范提名,成为全县乃至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史上获此殊荣的第一人。社会管理创新工程成效明显,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六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干部队伍活力迸发。圆满完成县乡党委换届,乡镇班子结构得到优化,年轻干部、女干部、全日制本科学历干部比重平均提高6个百分点,实现了“选优配强”目标。突出跨系统、跨部门、跨乡镇之间的中层干部双向流动,已先后对57名县乡干部实施了“双向互动”交流,畅通干部“上”“下”交流的渠道。广开进贤之路,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34名,7人入选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基层组织建设亮点纷呈。“一选二票三制”公推直选村党组织书记做法被中央党校编入《基层党建工作成果汇编》,并在《群众》杂志刊登。“四级联动、五堂并举”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经验在全省会议上交流并被《人民日报》刊发,以漫画形式宣传“5个严禁、17个不准”的做法被中组部列入县乡党委换届严肃换届纪律亮点工作展览。强化党风廉政责任,打造阳光纪检平台,风清气正的局面得到巩固。

二、进位争先,实现小康,开启科学跨越发展新征程 实现全面小康是省市的客观要求,是盱眙人民的共同期盼,是盱眙籍在外老乡的共同心愿,也是盱眙县委、县政府

—4— 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2012年,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以全市率先小康为统揽的全年工作布局。总体目标是:坚持以科学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持续进位争先为主线,围绕“一个统揽”,突出“三大重点”,实施“八项工程”,全力扩总量、提质效、促转型、惠民生,确保实现“人均赶全国、财税增四成、工业进三强、外资冲三亿、增速超苏北”五大目标。

一个统揽:以率先达小康为统揽,引领盱眙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既重视“硬”指标,更重视“软”指标。既重视经济指标,更重视民生指标。既重视 “数据指标”,更重视“感受指标”,努力建设不含水份、上级认同、群众认可、经得起检验的高质量小康。在奔向全面小康的征途上奋力创造“率全面小康的速度之先、率全面小康的得分之先、率全面小康的质量之先”“三个率先”新业绩,力争以最高分、确保在全市首批通过全面小康进程监测验收,让盱眙人民更早、更多、更深地分享和体验小康建设的成果。

三大重点:围绕核心指标、重大项目、民生实事三方面核心内容,咬定一般预算收入、外资到账、开票销售等重点,强化举措、强势推进,确保主要指标继续全省进位、全市争先,加速冲刺“苏北十强”。按照第一责任人、第一时间、第一现场 “三个第一” 的项目推进要求,强化“四方联动、五办推进”和倒逼警示机制,争分夺秒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推进落地项目早开工、在建项目出形象、竣工项目抓运行,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项目建设的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紧贴民生需求,全力办好“便民、惠民、安民、富民、乐民、健民、—5— 亲民、助民、敬民、育民”十大类30项民生实事项目,想民盼、帮民需、解民忧、纾民困,确保全年民生事业投入占财政收入的60%以上,实现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幸福指数与发展水平“两个同步提升”。

八项工程:以重特大项目突破工程为主导,挺起盱眙工业脊梁。以城乡形象提升工程为重点,把盱眙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打造最佳人居城市。以现代农业超越工程为抓手,全力打造淮安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服务业提速工程为支撑,加速旅游业转型升级,打造淮安特色服务业集聚区。以对外开放带动工程为引领,集聚更多优质发展要素,实现外资率先、外贸领先、对外合作创先。以社会管理创新工程、人文生态引导工程和党建工作创优工程为保障,为盱眙科学跨越发展打造优良的社会生态、人文生态和政治生态。

西昌临空经济发展概况 篇5

1、区域简介

西昌青山机场属军民合用机场,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安宁镇,距市中心14公里。成凉工业园紧临机场,是西昌市的临空经济区,也是西昌市最主要的工业发展集中区。园区依托机场、高速、铁路等优越交通通行能力,在安宁河谷地区跨越式发展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凭借西昌青山机场、规划中的西昭高速、安宁河谷快速路、成昆铁路,将形成以航空物流为代表的专业物流产业,成为河谷地区重要的物资转运和交流中心。

2、战略定位

西昌临空产业园将“引领攀西、辐射西南地区、面向东南亚”作为未来发展战略定位,积极整合攀西两地的清洁能源、特色农副产品等资源,利用西昌作为川滇结合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地位,以中医药材、特色农副产品贸易为切入点,以国际性的视野,在更大的范围、更广的领域、更高的层次参与东盟乃至整个东南亚的经济合作,发挥园区的“引擎”作用,建设攀西地区经济战略高地。

3、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为建设成为西南最大的烟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水电、冶金钢结构加工产业基地和攀西地区最大物流中心,“三化联动”、“两化融合”的示范区,机关报型绿色低碳工业化基地,区域合作的典范,城市发展的新组团、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2)分期建设目标为:2015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建成国家级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基地,2020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2030年实现总产值1000亿元。

4、园区规划

通过科学合理地园区发展规划,西昌临空经济区提出明确的产业规划:“一区、两园、三组团、四条产业链”。“一区”即成都·凉山工业园区,“二园”即加工园区、物流园区,“三组团”即烟草食品医药等农特产品加工组团、金属加工及设备制造组团、现代物流业组团,“四条产业链”即烟草加工产业链、食品加工产业链、医药制造产业链、金属加工及设备制造产业链。

5、发展现状

园区成立一年时既基本上解决了主导产业不明晰、产业布局凌乱、功能分区不合理等问题,基本做到了产业成链发展、关联发展、集聚发展、集约发展、合作发展,要素集聚使用,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篇6

(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

一、古代经济发展概况

1、阶段特征

(1)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底下,远古人类以其有限的劳动经验和劳动协作在同大自然的艰苦抗争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发展生产力,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出现并缓慢发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原始社会组织的演变和社会的进步。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加剧,并逐渐产生了阶级,开始向奴隶制过渡。

(2)奴隶制的确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当时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夏代农业工具以木石工具为主,出现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夏朝有了历法。商朝奴隶制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农业是主要部门,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手工业以青铜制造最重要。西周井田制盛行,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农作物品种比商代更多,手工业分工更细。春秋时期,奴隶主为争霸战争的需要,重视发展生产。这一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私田增多。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发展,使原有的阶级关系相应地发生变化,形成了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春秋后期,鲁国实行“初税亩”,各国也相继改革赋税制度,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这样,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井田制瓦解,我国奴隶社会走向崩溃。

(3)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的确立,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生产工具和水利事业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奴隶制的崩溃使更多的手工业努力转化为个体手工业者,促进了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城市兴起,中原市场繁荣。

(4)秦灭六国后,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由于秦的暴政,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首次盛世局面。西汉时期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牛耕的普及、铁农具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大量兴修和耕作技术的显著改进,西汉的手工业和商业也有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是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生产遭到破坏。东汉初,采取恢复经济的措施,生产又得以恢复和发展。随着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广大农民日益失去土地,沦为依附农民。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黄河流域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5)三国时期,魏、蜀、吴都注重发展经济。曹魏重视农耕、推行屯田制,在淮河流域兴修水利,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在蜀、吴统治之下,西南地区和江南地区也得到开发。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农民大量南迁,江南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迅速,福建和两广也得到一定程度开发。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赶上北方,开始改变我国农业经济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北方的社会生产在十六国时期遭到破坏,但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北方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南北经济的发,各地联系的加强,为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6)隋的统一,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呈现繁荣景象。大运河的开凿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但由于隋炀帝滥用民力,迫使大量农民离开土地,阶级矛盾激化,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唐初,接受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全面发展,国力强盛。那时,对外交往频繁,政治、经济制度影响到国外,唐都长安成为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唐朝中期以后,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唐朝实行两税法,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作为征税的主要标准,改变了以往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7)五代十国时期,黄河流域受到藩镇割据和五代各朝长期混战的严重破坏,直到周世宗改革后,经济才有所恢复。而同期南方经济有较大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南方相对稳定,北方农民的南迁和 1

中国古代史经济部分基础知识专题

(一)·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概况

割据政权注重发展经济。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农业、手工业发展引人注目,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南宋时,江南农业生产超过北方,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许多方面如水稻和棉花的种植、棉纺织技术、航海造船、对外贸易等成就就非北方所能及。两宋时期,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元朝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棉花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棉纺织技术进一步推广,海运和漕运的开辟保证了南粮北调,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但元朝末年,政治黑暗,经济崩溃,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8)明初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积极恢复和发展经济。到明朝中期,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生产都超过了前代的水平,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投入市场,出现了一批具有专业职能的工商业城市,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在商品经济空前活跃的基础上,江南地区如苏、杭等地个别生产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种萌芽虽然弱小,但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内部的新现象。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土地集中、赋税沉重,社会生产遭到破坏,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实行的一条鞭法因大地主的反对而被迫废止。明末农民战争中提出的“均田免粮”的口号,直接触及到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清初,奖励垦荒,实行“摊丁入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得到了缓慢发展,但腐朽的封建制度已经成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严重障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

二、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原因

1、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社会经济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各个经济部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和推动。首先是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发展起来。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得到发展,而城市、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商品经济繁荣时期和商品经济繁荣的地方,货币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并缓慢发展。

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虽然正常的经济发展秩序多次被战乱和社会动荡所打断,但发展是主要的。特别是战国、两汉、三国、南朝、隋唐、两宋、元朝和明清等朝代的初年,经济发展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可大体分为如下几点:①新制度的确立;②国家统一安定局面的出现;③统治政策的调整(包括发展经济的奖励措施);④民族融合的加强;⑤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改进、水利工程的兴修和农作物的推广;⑥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上述因素中,对某一朝代来讲,可能有两种或更多种起着作用,要根据某一朝代的实际而定。如西汉经济的发展,就是②③⑤⑥几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古代国家所确定和推行的对于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的政策措施

全站仪的测量原理和发展概况 篇7

在当今社会, 随着计算机技术, 空间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测绘技术体系正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而这些变革与测绘仪器的发展密切相关, 测绘产业的改革势必对为期服务的测绘仪器行业提出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反过来测绘仪器的进步必定会大大促进测绘科技的发展。而在众多的测绘仪器中全站仪和GPS脱颖而出成为令人瞩目的焦点。

全站仪是一种光机电算一体化的高新技术测量仪, 测距部分有发射, 接受与瞄准组成共轴系统, 测角部分由电子测角系统完成, 是一种具有高精度, 高效率, 各种测量功能的外业数据采集设备, 大大减轻外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1.1 全站仪的测量原理

一、电子测距技术

电子测距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已知这一特性, 测定电磁波在被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求得距离值。但是, 这种直接测距的方法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当我们要求较高的测量精度时, 对测量时间的要求很高, 这在实践过程中是非常困难的。因此, 我们在实际的测距过程中可以根据此原理采取改进的方法进行测距。在实际过程中主要用两种方法, 脉冲法和相位法。

(1) 脉冲法

测距使用的光源为激光器, 它发射一束极窄的光脉冲射向目标, 同时输出一电脉冲信号, 打开电子门让标准频率发生器产生的时标脉冲通过并对其进行计数。光脉冲被目标反射后回到发射器, 同样产生一电脉冲, 关闭电子门终止时标脉冲通过。徕卡D13000即是采用了脉冲法的测距原理, 经过技术革新, 脉冲法测距的精度得到了极大地提高。实践表明, 其测量精度不低于相位法测距的精度。基本测距原理如图1-1所示:

(2) 相位法

相位法测距是测定由仪器连续发射的电磁波正弦信号在被测距离上往返传播所产生的相位差, 根据相位差来得到距离。

设发射信号为:u=Vmsin (ωt+φ0)

接收信号为:u=Vmsin (ωt-ωt2D+φ0)

上述两式可以得到:t2D=Φω,

Φ为正弦波在传播过程中的相位变化。将时间带入测距的基本计算公式可以得到:D=c4πfnΦ,

式中, c为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f为电磁波的频率, n为大气折射率, Φ是电磁波在被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相位差。可以把相位差看成是两部分组成:2π的整数倍、小于2π的角度值, 可以表示为:Φ=N·2π+φ只要求出N和φ就可以求出距离了。具体地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

1-2D=c4πfn (Ν×2π+φ) =U (Ν+Κ) , U=λ/2=c/2fn, Κ=φ/2n

在所有的全站仪测距部分标称精度指标的表达式中, 均使用± (A+BD) 的形式, 如徕卡TC2003系列为± (1mm+1ppm×D) 。显然, 该精度表达式有A和BD组成, A代表固定误差, 单位为mm。它主要由仪器加常数的测定误差, 对中误差, 测相误差等引起。固定误差与测量的距离无关, 即不管实际测量的距离多长, 全站仪将存在不大于该值的固定误差。全站仪的这一部分误差一般在1-5mm之间。BD代表比例误差。它主要由仪器频率误差, 大气折射误差引起。B的单位为ppm。B和D的乘积形成比例误差。一旦距离确定, 则比例误差部分就会确定。固定误差与比例误差绝对值之和, 在冠以偶然误差±号, 即构成全站仪测距精度。此外, 在全站仪进行测距的过程中还需要加上气象改正和乘常数。通过在测量作业现场的温度T和气压P以及湿度H, 按照一定的气象改正公式, 求出气象改正数ppm以及距离改正数ΔD。不同的厂家的全站仪, 其气象改正公式也不同。气象改正ppm是一种比例改正因子, 它随测量现场的温度、气压变化而变化, 不是一个固定值。在进行此项改正之后, 全站仪尚存在另外一个相对固定的比例改正因子, 习惯上把它叫做乘常数, 其单位同样是ppm。它的作用是用于改正与距离成比例的系统误差, 这种误差是由于频率偏移, 折射率的偏移, 发光管相位不均匀性等原因所引起的。每台仪器均存在着乘常数, 只是大小不同而已。一般大的由十几个ppm, 小的则有零点几个ppm, 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用户可根据测量任务对精度的要求, 来决定加上这项改正。

二、电子测角技术

电子测角, 即角度测量的数字化, 也就是自动数字显示角度测量结果, 其实质是用一套角码转换系统来代替传统的光学读数系统。目前, 这套转换系统有两类:一类是采用编码度盘的所谓“绝对法”测角, 一类是采用光栅度盘的所谓“增量法”测角。

(1) 光栅度盘测角原理 (“增量法”)

光栅就是具有刻制成许多宽度和间隔都相等的直线条纹的光学器件, 即它是由许多等间隔的透光的缝隙和不透光的刻画线所组成。光通过光栅时会产生光的衍射效应。用于透射衍射的光栅称为透射光栅, 用于反射光衍射的光栅称为反射光栅。光栅有两个基本参数, 一是毫米长度范围内的条纹数, 称为条纹密度:二是相邻条纹之间的距离, 称为间距。根据测量对象不同, 有长度测量用的光栅, 刻在一直尺上, 称为直线光栅。另一种是用于角度测量的光栅, 是在度盘径向按等角距离刻制的辐射状的径向光栅。

如有两片参数相同的光栅重叠在一起, 并使他们的栅缝间有较小的夹角θ, 那么, 在光照明下就会出现与光栅栅缝相垂直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就是今天的莫尔条纹。

莫尔条纹有下列特点:

1) 当两个光栅的栅距均为d, 莫尔条纹的间距为m时, 有m=d/θ.即莫尔条纹的宽度m与光栅的间距d及二片光栅刻线的夹角θ有关。对已经给定的光栅来说, 则m取决于夹角θ, 角度越小则条纹越宽, 所以适当调节θ角就可以得到所需的条纹宽度, 做到m>d。

2) 在θ和栅距d一定的条件下, 当两片光栅做一个栅距d的相对平移时, 则莫尔干涉条纹会在与光栅的位移相垂直的方向上平移一个条纹宽度m。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 应用莫尔条纹技术, 可以一个小的位移产生一个放大m/d倍的莫尔条纹的位移, 起了一个位移放大器的作用。因此不仅可以解决在高分辨率条件下光栅条纹的宽度与光电接收器件的几何尺寸之间的矛盾, 而且可以通过某定点计算干涉条纹的移动数量。由于是对放大了的位移进行测量, 故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这就是光栅测量的基本原理。当该原理用来测角时, 将度盘圆周刻成径向光栅, 同时在读数指标上也刻一段同样栅距的径向光栅, 通过光学系统, 将两片径向光栅重叠在一起, 并使二光栅刻线的辐射中心略微偏离, 使之形成莫尔条纹。当分析光栅随仪器望远镜转动时, 随着分析光栅对于度盘光栅的角移, 便产生了莫尔干涉条纹在径向的移动, 这种移动使得在某固定点上接受到的莫尔条纹的光强呈现正弦形的变化。若在该点上设置光电探测器进行光电转换。则会输出正弦电信号。正弦信号一周即为一个莫尔条纹宽m。这相应于分析光栅和度盘光栅间相对移动一个栅距d, 将正弦电信号经过放大, 整形并由微分电路变成脉冲信号, 则一脉冲就与一定的角度值相当。计算脉冲个数便得到角度。由此看出, 光栅度盘的测角是在相对运动中读出角度的变化量, 因此这种测角方法属于“增量法”的测角。

(2) 编码度盘测角原理 (“绝对法”)

编码度盘类似于普通光学度盘的玻璃码盘, 在此平面上分着若干宽度相同的同心圆环, 而每一圆环又被刻制成若干等长的透光和不透光区, 这种圆环称为编码度盘的“码道”。每条码道代表一个二进制的数位, 有里到外, 位数由高到低。在码道数目一定的条件下, 整个编码盘可以分成数目一定, 面积相等的扇形区, 称为编码盘码区。处于同一码区内的各码道的透光区与不透光区的排列, 构成编码盘的一个编码, 这一码区所显示的角度范围, 称为编码度盘的角度分辨率。为了读取各码区的编码数, 需要编码度盘的码道一测设置光源。而在对应的码盘另一侧设置光电探测器。每一检测器对应一个光源。码盘上的发光二极管和码盘下的光敏二极管组成测角的读定标志。把码盘的透光和不透光, 由光电二极管转换成电信号。以透光表示“1”, 不透光表示“0”。这样码盘上每一格就对应一个二进制数。经过译码即成十进制数, 从而能显示一个度盘上读出的方位或角度数值。因此, 编码度盘的测角方式为绝对法测角。

1.2全站仪在测绘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方向

综观全站仪的发展过程, 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工具阶段。这是全站仪发展的初始阶段, 人们对全站仪的理解仅仅是电子测角和光学测距。与传统手段相比, 他的优点仅仅是提高了野外测量的效率。在这一阶段, 仪器的发展几乎都体现在硬件设备上, 软件功能几乎谈不上。

(2) 自动处理阶段。在这一阶段, 全站仪的软件功能得以起步和发展, 一般都具备观测数据的改正, 换算, 记录和输出功能, 甚至有些仪器还有简单的程序操作功能。

(3) 智能化阶段。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仪器内部安装中央处理器CPU成为这一阶段仪器硬件构造的主要特征。同时, 软件技术亦急剧发展, 在应用功能上, 主要实现了仪器和计算机之间的双向通信, 部分常用测量作业流程的程序化, 仪器轴系误差的自动测试和补偿以及一些基于特殊目的的应用。

(4) 开放性阶段。现阶段仪器的主要特点是, 试图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 以实现观测数据和结果在仪器之间的共享, 从而进一步提高测量作业的效率和可靠性, 同时扩大仪器的使用范围, 并为全站仪深入的全面发展最终铺平道路。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仪器的发展首先表现为硬件设备的发展, 然后是依赖于硬件设备的软件技术的发展。但当硬件设备发展到一定水平时, 软件技术便摆脱硬件束缚而发展起来的, 并最终独立于硬件发展下去。而这些的进步都是随着数据进行的。而对数据的处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的获取。尽管目前几乎都必须依靠反射棱镜来获取数据, 但是现在有许多的厂家开发出不需棱镜而依靠贴片反射或根本不需要合作目标, 而只依靠被测物体对激光的反射来获取数据, 以适合不同场所对观测条件的要求。

(2) 数据的可靠性和精度。由于观测数据的可靠性是由全站仪的内部结构和原理保证的, 因此, 现阶段对于所获取的原始观测数据, 着眼点主要是数据的精度。各厂家主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提高精度。

(3) 数据的种类。由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土地信息系统LIS的发展, 测量数据的完整构成己不能再仅仅理解为位置信息, 必要时还需要包括属性信息。因此现在的全站仪几乎都提供了字母面板, 允许用户定义自己的工作层并输入相应编码或值。

(4) 数据的处理。数据的处理主要有后处理和实时处理两种方式。当采用后处理方式时, 一般是用记录器, 记录卡, 或记录块等记录设备来记录数据然后用读卡器或计算机进行数据的读取及处理。当采用实时处理时, 由仪器中内置程序进行处理。

(5) 数据共享。是指全站仪与全站仪之间以及全站仪与其他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但是目前来讲数据的交换主要还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格式来间接地进行。

(6) 数据的应用。观测数据应用的范围目前正在不断的扩大, 除了传统的地形测量, 建筑测量和大地测量外, 它已扩展到了工业测量和精密工程测量中, 甚至已应用于诸如体育环境农林保护等领域中。目前, 数据应用的最突出方面为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实时应用。由于计算机的参与和是实时处理软件的支持, 这些应用从设备需求上来看往往表现为系统性。

在今后的若干年内, 仪器的开发和使用将主要表现在软件技术中。在看全站仪的发展可能将有以下突破。1) 仪器采集数据的能力将加强。2) 仪器的自我诊断和改正能力将进一步完善, 观测数据的精度将进一步提高。3) 仪器的实时处理数据的能力将提高, 内置应用程序将增多。4) 系统集成将受到开发者和使用者的关注。5) 仪器间的数据直接交换和共享将成为现实, 内业工作将更多地在观测的同时予以完成。

1.3全站仪的轴系误差和对测量角度的影响

在以往的测量工作中, 为了减弱轴系误差对经纬仪角度观测的影响, 一般采用盘左、盘右观测等方法来实现。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处理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大多数的全站仪都具有轴系误差自动补偿或改正的功能, 实现仪器轴系误差对角度观测影响的自动修正。

1.3.1垂直轴倾斜误差的自动补偿

垂直轴倾斜误差是由于仪器垂直轴与测站铅垂线不重合的误差。如果全站仪存在垂直轴倾斜误差, 则将对水平方向和垂直角观测产生影响。

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 早期的全站仪只补偿垂直轴倾斜在望远镜方向的分量 (常称纵向分量) 对垂直度盘读数的影响, 并称之为单轴补偿。

随着CCD技术和微处理技术在全站仪中的不断应用, 垂直轴倾斜补偿技术已从单一考虑对垂直度盘读数的影响发展为同时对垂直度盘和水平度盘读数的影响, 并进一步提出了双轴补偿的概念。所谓双轴补偿是指自动补偿垂直轴纵向 (望远镜方向) 倾斜分量对垂直度盘读数的影响和垂直横轴向 (水平轴方向) 倾斜分量对水平度盘读数的影响。

1.3.2水平方向观测中的轴系误差修正

1.3.2.1望远镜视准轴误差的影响

视准轴误差是指望远镜视准轴与水平轴的不正交误差, 设该误差为C, 则对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响量为:

ΔC=Ccosα

式中:α为目标方向垂直角

视准轴误差对水平方向观测的影响可以盘左、盘右观测取中数的方法消除。

1.3.2.2水平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水平轴倾斜误差是由于全站仪的水平轴与垂直轴不正交的误差。设该误差为I, 则对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响量为:

Δi=i·tanα

式中:a为目标方向垂直角。

水平轴倾斜误差对水平方向观测的影响可以盘左、盘右观测取中数的方法消除。

1.3.2.3垂直轴倾斜横向分量误差的影响

垂直轴倾斜横向分量误差VT, 对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响实际上与水平轴倾斜相类似可以看成是因垂直轴倾斜导致的水平轴倾斜误差VT, 因此它对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响为

ΔvH=vT·tanα

由上式可以看出, 垂直轴倾斜对水平方向影响是通过倾斜分量vT进行的, 且与所照准目标的垂直角α有关, 另外, 由于照准部转动或纵转望远镜时, 仪器的垂直轴相对铅垂线的几何关系保持不变, 因此在纵转望远镜后, 垂直轴倾斜误差对水平方向观测值的影响量ΔvH保持符号不变, 因此不能期望用全站仪I面, II面观测值取中数来消除垂直轴倾斜误差的影响。

归纳上述分析, 当I面单面测量时, 全站仪轴系误差对水平角测量的影响改正公式为:

L0=L-C/cosα-i·tanα-v·cosβ·tanα

式中:L为水平度盘读数;C为视准轴误差;i为水平轴倾斜误差;v为垂直轴倾斜误差;α为目标方向垂直角;β为垂直轴最大倾斜方向与当前水平轴指向之间的夹角。

1.3.3垂直角观测中的轴系误差修正

1.3.3.1垂直度盘指标差

垂直角是望远镜视线和相应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在全站仪的垂直度盘读数装置中, 同光学经纬仪相似, 当望远镜处于水平位置时, 读数传感器应处于垂直度盘的90° (或0°) 位置。但由于制造及安装工艺方面的原因, 往往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就产生了垂直度盘指标差。

通过盘左 (I面) 、盘右 (II面) 观测值取中数可以消除垂直度盘指标差对垂直角的影响。

1.3.3.2垂直轴倾斜补偿及补偿器指标差

在上述垂直度盘指标的讨论过程中, 是假设垂直轴处于正确 (铅垂) 位置上, 换句话说, 上述垂直角测量是相对全站仪的垂直轴而言的。如果全站仪垂直轴处于倾斜状态, 必然要对垂直角测量产生影响。

综合上述分析, 全站仪的垂直角测量指标差是垂直度盘指标差 (I) 和垂直轴倾斜补偿器纵向指标差 (iL) 的总和。而在计量检定中是作为全站仪的重要性能指标的。

所以, 在全站仪的计量检定中主要检定以下的几个方面:1) 望远镜视准轴与横轴的垂直度;2) 照准误差C;3) 横轴误差f:4) 竖盘指标差I;5) 补偿器的补偿范围:6) 补偿器零位误差:7) 补偿器补偿误差。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全站仪的计量检定方法, 并进行了基本的实验, 通过对全站仪的一系列实验, 提出了目前检定中的不足之处,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理论性的探讨, 提出了其可行性和不足之处。

中国经济学研究概况分析 篇8

摘要:文章利用CSSCI相关数据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多角度、全面的分析评价,从论文的引用数量分析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从引文类型考察学科视野的拓展,从引文的文种分析本学科对国外成果的吸收情况,还对各类基金资助项目论文进行了分析。此外,还统计分析了对中国经济学领域产生重要影响的论文与著作。

关键词:经济学;引文分析;CSSCI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6—0076—06

2007年,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初步总结了2005—2006年的数据,再结合2005年已公布的2000-2004年共五年的数据总结,为深入研究近年来中国经济学研究状况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经济学期刊是反映经济学研究水平的一个主要阵地,而在对经济学期刊的分析中,其影响力又是一个重要的考察指标。对经济学期刊影响力的了解有助于在经济学研究中进行文献筛选。

近几年来,许多学者对经济学期刊影响力进行过分析评价,但缺乏全面性或所拥有的数据滞后。笔者将借助于CSSCI数据库对中国经济学期刊影响力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评价,具体包括经济学期刊引用分析,经济学期刊影响力因子分析和经济学期刊影响广度分析,其结论可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参考。

一、总体概况

截至2007年,中国公开发行的经济学期刊700余种,排除掉二次文献、通俗读物等类型的期刊,中国公开发行的经济类中文学术期刊约550种,CSSCI收录的经济类期刊72种,每年CSSCI收录经济学论文约占全部收录论文的25%~30%,在所有人文社会科学中位居第一。

表1给出了2000—2006年CSSCI收录的经济学论文和引文概况。这期间CSSCI收录经济学论文共126815篇,引用文献730639篇次。有引文论文数增长迅速,2000年为8119篇,2004年为13359篇,到2006年就已经达到17628篇。有引文文章和无引文文章比例从2000年的50.3:49.7提高到2006年的80.9:19.1。这说明经济学研究越来越注重文献引用。但是,篇均引文数5.76篇,低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平均数(6.06),文章引文含有率约67.5%,已经略等于人文社会科学平均数,而2004年前这个指标仍低于人文社会科学平均数约5个百分点。但是有引文文章的平均增长率只有13.8%,略低于人文社会科学的14.2%。所以,总体上说,虽然这两年经济学研究对他人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已经有所加强,但在人文社会科学中这种引用程度与其在收录论文总量中的地位仍不相称,研究规范还须进一步加强。

在根据表1分析国内经济学研究对他人研究成果的重视程度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分析中国经济学受其他国家经济学理论的影响程度。表2给出了2000-2006年经济学论文引用文献的语种统计。

2000—2006年间,在CSSCI经济学论文的引用文献中,中文文献和外文文献(包括译文文献)的比例为60:40,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学研究思想和资料来源主要是中国本土的研究成果。一个原因是目前中国经济学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中国本土经济问题,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语言阅读便利上的差异。但是经济学引用外文文献的比率高出人文社会科学外文文献的平均引用率5.3%,七年内引用的英文文献总量占外文文献总量比重更是高达96.7%,并保持31.7%的年平均增长率,几乎是引用中文文献增长率17.3%的1.8倍。以上这些指标均高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平均水平。这就说明了:(1)语言阅读便利性不是外文文献对中国经济学影响大小的原因;(2)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使得中国经济问题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遇到的问题相似性程度提高;(3)中国经济学研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吸收和借鉴欧美经济学理论和方法,中国经济学国际化程度提高迅速,但同时也说明本土研究成果中有价值的文献还远远不如英文文献广泛或深刻。

2000-2006年间,CSSCI所收录的论文(包括期刊论文、报纸文章、会议论文、报告文献、学位论文、信函)在引用文献总量中比重从2000年的41.3%上升到2006年的60.3%,平均增长率为28.2%,其中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平均增长率分别是30%和36.4%,高于论文平均增长率。图书文献(包括图书、汇编文献、法规文献)的比例则从2000年的56.4%,下降到2006年的32.4%,平均增长率为-8.8%。相比之下,网络资源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0.6%上升到3.6%,平均增长率高达33.3%。一般来说,论文、网络资源要比图书更快地反映出当前最新研究成果,所以这组数据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学研究对文献的吸收和引用越来越重视最新的研究成果,经济学研究越来越重视经济前沿性问题。详细数据参见表3。

在经济学论文类型中,“研究论文”能够反映中国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原创性水平,“综述”和“评论”反映该学科是否形成研究传统,如表4所示。从表4反映的7年的总量看:(1)研究论文在所有论文中占绝对比重,为93.6%,并在所有类型论文中保持最高的平均增长率5.55%,高于综述和评论的增长(且这两者的增长不稳定),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学原创性研究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远远低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9.5%的平均增长率,这可能是经济学的基数较大的缘故;(2)研究论文的篇均引用文献5.68篇,低于人文社会科学平均水平的6.06篇,低于综述的11.13篇,低于评论的5.95篇。从引用文献篇次平均增长率看,研究论文为19.99%,与人文社会科学19.5%基本持平,但远远低于综述的33.2%和评论的25.5%,这组数据说明了经济学原创性研究对前人的成果重视程度低于人文社会科学平均水平,但是综述性论文较高的篇均引用量和引文平均增长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济学原创性论文对已有成果重视的不足,同时也反映中国经济学建立了自己的研究传统。如果将2004年前的数据与2005-2006年的数据作相同比较,发现这个结论仍然成立。

二经济学论文的影响分析

经济学论文和著作的影响力是从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反映当前中国经济学界最有影响力的作者、论著和相关研究领域,不仅是对上述发文作者和被引作者评价的补充,更是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具体内容以及支持这些研究的文献和理论来源的反映。由于图书出版或翻译周期长,所以图书更多地反映经济学基础领域状况,相比而言,论文可能更多地反映当前经济学前沿问题。

2000—2004年间,CSSCI中的经济学论文引用的期刊论文从2000年的19711篇次,增长到2004年的57882篇次,合计被引用177224篇次,而2005年CSSCI中的经济学论文引用的期刊论文增长到75197,2006年达到95113,两年总计170310,已经

与2004年前五年的总篇次相接近。表5给出了2005—2006年间经济学论文引用30次以上的10篇期刊论文。

由表5可以看出,在前10名的文章中,全是外文文章,而且有6篇在2004年前就排在前10名。这些外文文章分别是开创公司金融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作,有的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文章,都是理论研究的基石。从发表年代上看,这10篇文章几乎都处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显然说明中国经济学近年来的研究已经注意到并充分吸收相关领域的原创性思想和理论来源。

当比较范围放大到前20名时,会发现国外论文有18篇,占比为90%,仍然远远超过国内论文数量。国外论文的特征基本上没有变化,而且集中在相关领域基本问题讨论上,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的开创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作,也有罗默关于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章,施莱佛关于公司金融的文章,只有一篇波特的关于企业核心能力文章属于应用经济学文章。相比之下,国内经济学中代表性论文显得尤为不同,即两篇被引论文都是2000年以后发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主要是经济现实问题,关注的周期较短。两篇都属于探讨实际经济问题与政策的文章,而且一篇是关于金融问题的研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经济学研究主要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经邦济国”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果将比较范围进一步放宽到前50名和全部的话,国外论文的占比将分别下降到84.6%和77%,国内论文进一步上升到15.4%和23%,上述特征更加突出。而且2004年前经济学论文引用的期刊论文前100篇中外文文献只占到33%,现在占到77%,说明近两年来对外文文献的引用比例显著增加,说明国内对国外的前沿研究已经注意到并开始充分吸收相关领域的原创性思想和理论来源。

再看一下国内论文被引用情况,2004年前引用次数在前100名的论文中国内论文占了77篇,而2005-2006年只占了23篇。而这23篇国内文章被引次数2005-2006年增长率为25.6%,低于国外论文28.1%的增长率,而且国内论文平均被引次数是39次,国外论文平均被引次数则高达54次,是国内的1.5倍。这可能是国内论文研究主要集中于应用性问题,使得每篇论文适用领域较窄的缘故。

从期刊分布看,国外论文也与国内有显著不同。国外论文共有77篇,分布在23种期刊上,基本上是国际公认的一流期刊。这77篇论文基本上平均分布于几个重要刊物中,如《政治经济学杂志》占比19.5%,《金融杂志》占比13%,《美国经济评论》占比11.7%,《经济学季刊》和《金融经济学杂志》均占比9.1%,《计量经济学》占比7.8%,其他期刊,如《法与经济学杂志》、《哈佛经济评论》、《经济学文献杂志》等被引论文只有1或2篇,占比1.3%或2.6%。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与2004年相比,《计量经济学》的占比明显提高,说明越来越重视计量研究方法。相比而言,国内论文主要集中于《经济研究》杂志上,占比高达87%,其次是《金融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和《世界经济》各有1篇被引论文,均占比都只有4.3%。国内论文发表分布呈现如此大的差距,对一个经济大国显得如此不协调。其中原因也许是《经济研究》历来就是以发表高质量文章为宗旨的缘故,近年来开展匿名评审也有助于这种情况的持续。

但是从国外被引用文献的发表时间来看(表6),中国引用的外文文献都是上个世纪的经典文章,尤其是相关领域的原创性思想和理论来源。对于20世纪的文献引用在平均引用量和增长率情况来看,分布比较均匀,但是21世纪的文章引用量却为零。说明中国学界对于外国前沿研究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或者说中国学者现在研究的东西还是基于国外学者20世纪的理论基础之上,并没有跟上国外前沿研究的脚步。这种学术研究上的落后值得思考。落后的原因很多,既有可能是国内经济学研究所遇到的问题与国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问题相似,也有可能是目前国内经济学研究对国外经济学文献的需求还停留在理论基础和实证方法上,没有将中国的经济问题和国外的经验结合起来,进行更高水平的抽象和整合。也许还与国内教育与研究投入有关,与落后的教育研究方法有关,甚至说是因为语言交流的障碍造成的,值得我们探讨和深思。

三、经济学著作的影响分析

2005-2006年间,经济学引用图书文献(包括汇编文献)达106493种次,占总引用文献量的33.7%左右(表3),两年累计引用图书(包括汇编文献)种数约69600种,平均每种图书被引次数约为2.77次左右。表7给出了2005—2006年间经济学论文引用最多的前10种图书。

从作者类别上看,进入前10种的图书可分为四类:一类是经典领袖著作,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领袖著作,占比8.4%。第二类是统计年鉴类,既有综合统计年鉴,也有部门统计年鉴,占比4.6%。第三类是国外作者著作中译本,占比48.1%,第四类是国内作者著作,占比38.9%。显然,国外经济学著作在中国经济学研究中占居重要地位。从出版时间看,这些国外著作大部分翻译于20世纪90年代,几乎都是各个领域著名经济学家的著作,如早期经济学大师熊彼特、凯恩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诺斯、施蒂格勒、科斯、刘易斯和舒尔茨等,也有各领域当代著名学者,如克鲁格曼、麦金农、青木昌彦、奥尔森、波特等等。此外还有重要的教材和工具书,如泰勒尔的《产业组织理论》、《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等。

与表5相比,外文图书占比48.1%,明显低于表5中论文的外文占比77%。这是由于翻译的国外专著都是经典著作,相比论文来说,学者从基础理论角度注重图书,前沿性理论观点和方法来源于论文。因此在对于前沿性把握更加重视的论文中外文比重相对高于图书中的外文比重。

从图书所属各有关研究领域分类看,总体上可分为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是经济发展与改革、经济学教材和新制度经济学方面的图书,占比分别为21.1%、19.3%、16.5%,三者平均被引次数分别为52、84、83篇次,前者与中国近年来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有着必然联系,而且保持28.2%的年平均增长率,其中包括熊彼特、刘易斯、舒尔茨和钱纳里等著名经济发展理论家的著作,也包括谭崇台、林毅夫和张维迎等国内研究经济发展与改革的著名学者著作。总体来说,中外作者的著作各占一半。而经济学教材被引次数较2004年前显著增加,说明国内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基础理论。其中最有影响的教材是张维迎撰写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被引次数从2000年的85次迅速上升到2006年的185次。且经济学教材中计量经济学方面占了1/3,可见经济学界对于

方法论,尤其是计量方法的重视这两年来越来越显著。而新制度经济学方面的著作,虽然比重不是最多的,但是引用总次数却是最多的1485篇次,高于经济发展与改革方面图书被引的1198篇次。

第二板块是产业经济学和宏观经济研究领域,占比分别11%、10%,平均被引次数分别为51和40篇次。中外作者的图书各占一半,说明现在国内图书的学术质量也越来越高。

第三板块是区域经济学、工商管理、金融教材和信息经济学,占比分别是7.4%、6.4%、3.7%和2.8%。其中,区域经济学完全是国内学者著作,平均每种被引次数65次,但增长率并不明显。工商管理类图书占比虽不高,被引次数增长率为45.2%,但是波特单本著作《竞争优势》却228次被引。金融学教材基本以国外的图书为主,平均被引51篇次。信息经济学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比较热门的学科,平均被引36篇次。

第四板块是国际经济学和转型经济学,占比均约为1%,国际经济学只有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1本,但是它的被引次数却不低,有65次,并以39%的年平均增长率增加。转型经济学是新兴学科,只有科勒德克与格泽戈尔兹的《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被引30次。

因此,总体上可以看出,被引的图书大多数是各相关研究领域的基础理论著作,由于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所以这方面图书位居第一板块。同样也可以解释金融、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等领域图书被引情况。只是宏观经济和国际经济学领域图书被引情况与中国现实相关问题研究不相匹配。宏观经济是中国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中国已经加入WTO,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投资中许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有关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的图书却很少,只是一些教材和经典名著,这似乎在昭示国内这个领域研究对著作需求不高,主要依赖于论文。

四、经济学领域发表论文的基金分布

中国经济学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这一方面是由于现实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科研条件的改善,特别是各类基金对本学科的大力资助。在各类资助中,首先是国家对本学科发展的重视,如表8所示,2002—2006年间,国家社科基金共资助经济学项目1231个,但是每年变化情况不明显,虽然从2003年开始每年资助的数量逐步回升,但是2006年的资助数量仍然没有超过2002年。从项目类型看,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数量稳中有降,青年项目则稳中有升,但是青年项目只占总数的21%。这种状况总体上与青年学者发文比例情况相对应,即相对于中老年学者来说,青年学者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理解和经验还不够充分,而国家社科基金的选题基本上是以探究中国经济运行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基金资助效果看,2000—2006年间基金项目的发文量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1238篇增加到2004年的4009篇,2005-2006年增长更为明显,分别增长到6396篇和9591篇。在所有类型基金发文中,主要集中在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基金,这三大基金发文占比2000—2006年平均水平高达54%,而且呈现出上升的态势,即从2000年占比49%,上升到2006年的56%。在三大基金里,又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文最多,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基金发文占比不分上下。进一步比较,这三大基金发文总量从2000年到2006年上升了9倍,而其他基金发文总量上升了7倍。

总之,上述数据表明,国家财政资助的基金对课题要求逐年增强,而且课题的成效也是显著的。相比之下,其他基金由于出自于地方财政或部门经费,或者说是由地方或部门管理,对课题的要求服从于部门和地方的需要,其对文章发表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弱于国家基金。再者,从申请到国家基金的单位和学者来看,国家基金本身代表了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也是各高校竞争的重要指标,所以这种学术氛围客观上有助于提高发文的数量。

从2000—2006年期间总体情况看,2004年前所有基金发文保持着34%的年平均增长率,2005—2006年为55%,总平均增长率为40.7%。分基金类型来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论文发文增长最快,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0.4%;其次是社科院基金项目,达6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教育部基金53.3%,省市基金的增长率分别为32.7%。

因此,从增长率情况看,基金发文保持着快速的增长势头,这种势头随着国内高校关于基金的争夺和学科点的竞争还会继续下去。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社科基金发文增长率尤为突出,远远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基金,而且社科院基金发文也呈现出较快速的增长。这意味着,这两个基金的支持力度和管理力度在不断加强。

对于基金发文质量及其变化状况,可以从表11、表12进行进一步评价。

总体上看,2005-2006年间所有基金发文被引次数是2000-2004年的1.4倍,增长率为39%。其中省(市)基金发文被引次数上升的幅度最高,高达2倍,其次是国家其他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分别增长了1.2和0.8倍。相比之,社科院基金、中科院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文被引次数都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下降44%、40%和14%。

再从基金论文篇均被引次数看,所有基金论文在2000-2004年间和2005—2006年间这两个时期没有变化,处在0.82水平上。但是,分基金类型看,则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情况。省(市)基金发文篇均被引次数上升的幅度最高,高达2倍,其次是国家其他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分别增长了0.6和13.8%。而社科院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基金和教育部基金论文篇均被引次数分别下降了392%、77%、88%和21%。

从这两组数据中,社科基金项目支持的论文在很大程度上更受理论工作者关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科院基金支持的论文可能更加偏重学术性,实践性不强,从而导致被引次数下降。究其原因,这与中国经济学研究侧重于解决经济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政策导向有关。对于社科院基金发文的学术影响力下降最为显著的现象,其原因与其研究定位有关,即社科院研究主要任务是服务于政府决策,他们的研究成果评价标准是政府领导的批示。批示的领导级别越高或者说领导批示的越多,说明社科院起到了政府智囊团的作用。因此相关的研究论文就比较少,发表的论文也就是政策性研究,理论性不够。虽然受关注,但引用率低。

上一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初中记叙文下一篇:平溪镇中心完小开展违规补课自查自纠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