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和经济效益

2024-08-19

社会和经济效益(精选12篇)

社会和经济效益 篇1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科技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来探讨科技馆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关键词:科技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科技馆是以展示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机构。主要通过常设和短期展览, 以参与、体验、互动性的展品及辅助性展示手段, 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为目的, 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也可举办其它科普教育、科技传播和科学文化交流活动。科技馆是以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社会科普宣传教育机构,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设施, 是我国科技和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公益性机构。科技馆的成功与否, 主要看科技馆的社会效益, 那么社会效益在科技馆如何体现, 科技馆的经济效益又如何看待。下文将予以探讨。

1 科技馆的社会效益

科技馆的主要功能是展览教育, 展览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传播科学技术。

1) 科技馆通过各种科学普及教育活动形式, 有助于社会公众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然观, 有助于公众形成崇尚科学、崇尚真理, 破除封建迷信、反对愚昧成为社会风气。提高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2) 科技馆通过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从而有利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科技馆的科学知识教育一方面促进了科学知识和科技成果的推广, 另一方面也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造就了人才, 从而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4) 科技馆通过对具体科技成果和科学家事迹的宣传, 有助于培育公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并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倡导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 科技馆的休闲时尚功能, 体现了科技馆是一个优雅而活泼的科普场所, 社会公众通过参与, 能有快乐和充满美感的享受, 享受赏心悦目、温馨和谐之感。

2 科技馆的经济效益

一个机构的经济效益如果用通俗和比较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它的投入产出比。如果将劳动和各种资源都折算为资金的话, 则可以说是投入资金与它所得经济回报的比例。投入的资金作为分母。产出或者经济回报是分子, 二者比值越大, 就说明其经济效益越好。但是, 科技馆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 它的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就应与一般的企业有很大的不同。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可以用投入资金额与由此而产出的利润之比来计算。但对于科技馆来说, 政府和社会的资金投入, 并不是为了科技馆通过产品、门票收入或开展其他经营活动来收回投资并获得利润。

科技馆虽然并不直接产生利润, 然而它也是有经济效益的, 归根结底, 科技馆是一个社会性的科学教育机构。与物质生产部门相比, 科技馆如同其他教育机构一样, 其经济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间接性教育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再生产, 教育的投资效益最终体现在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上。教育过程不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过程, 教育的直接结果不是经济上的收益, 而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的能力发挥出来, 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科技馆的经济效益是在另一个过程里即生产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2) 迟效性由间接性而引出了迟效性。既然教育的经济效益只能在受教育者投身于生产过程之后才得以体现, 所以它不能立即表现出来, 而可能是在十几、甚至二十年后表现出来, 所以教育投资要比其他投资见效慢得多, 不能立竿见影。有一句名言是“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生产”。

3) 长期性教育的经济效益虽不能立即显现。但它一旦见效则能长期起作用。一个劳动者受教育所提高的劳动能力在他的整个生产劳动期间里都发挥积极作用, 从而始终一直生产着经济效益, 这是其经济效益的长期性。它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传授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思想, 开发人的思维能力, 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人的智慧和才干。对于科技馆教育来说, 尤为如此。这种因教育而产生的能力与素质是不会老化的, 并且正是有了这种能力与素质才能够不断地去获取、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与技术。这也是科技馆经济效益长期性特点的一个方面。

3 如何衡量科技馆的效益

既然科技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致的。那么它的效益高低就是通过在资源耗费一定量的条件下如何使更多的公众得到更有效的科学普及教育来衡量的。社会公众参观了科技馆或参加了科技馆中的科普教育活动之后, 究竟在提高科学素质和劳动力方面起到多大的作用, 是很难用一个明确的尺度来衡量的。但是, 有许多青少年由于参观了科技馆, 或是加深了对某个科学原理的理解, 或是对某项科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或是受到前辈科学家事迹的激励从而走上了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道路, 有的后来成为了著名的科学家和有成就的发明家, 有的成为了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的劳动者, 他们为社会创造了难以估量的物质财富和经济价值。

既然不能以收入和利润来衡量科技馆的效益, 同时我们难以统计在科技馆中接受科学教育的人群中有多少在日后有多少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多少价值, 那么以什么样的量化标准来衡量其效益呢?一个直观、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投入的资金与在科技馆接受科普教育的人数之比来衡量, 即通过科技馆参观和参加科普教育活动的人数来评价科技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优劣。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 科技馆更强调观众学习科学知识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我们在保证了科技馆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及其表达上的准确性、通俗性的基础上, 就基本确保了观众在科技馆中能或多或少地有所收获。来科技馆接受教育的人数就成为评价科技馆教育成果和效益的最有效、最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全国科技馆筹建阶段培训班讲义.2008.

[2]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2007.

[3]张明生.科技馆的理论与实践.2001.

社会和经济效益 篇2

-----记环保工作扎实推进的国家特大型企业黔北发电总厂

黔北发电总厂座落于金沙县城东北3公里处白云山下,偏岩河畔,是一颗闪耀在黔北大地的璀璨明珠。黔北发电总厂隶属于贵州金元集团,由金沙电厂和黔北电厂组成,总装机为170万千瓦,现有在册职工1009人。

建厂十年来,黔北发电总厂始终坚持以电力安全生产为中心,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始终坚持“科学管理,从严治厂,争创一流企业”的理念;始终坚持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以和谐企业促进和谐社会;始终坚持开展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成为贵州电力行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得到了原国家环保总局环评司臧玉祥司长、中科院资源环境局局长助理王大生、贵州省环保部门专家的高度评价。

一、领导高度重视,企业建设与环保同步

黔电领导一直认为,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注重环保工作。环境保护建设工作不仅是一个企业形象和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更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保障,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真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黔电自1998年10月金沙电厂第一台机组投产以来,对环境保护工作极为重视,本着决不以牺牲环境作代价发展经济的思想,认真、扎实的抓好与环保工作相关的配套建设及管理工作,并把环境保护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健全环保监督体系机构,制定相应的环保制度,环保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各类环保指标达标排放

近年来,为了加强环保工作,黔电还成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建立了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环境监测站等环保机构,明确了环保监督工作三级管理网络及人员。为保证环保工作的质量,黔电还依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文件精神及火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厂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环保监督体系机构,制定相应的环保制度。在管理上,黔电的各级领导对环保工作都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厂长任组长的环保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环保监测站,配有5名专业人员,正常地开展日常的监测工作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制度。黔电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防止灰场扬尘的管理制度》、《粉煤灰灰渣排放处置工作标准》、《关于灰车喷淋装置的使用管理规定》等制度,为应急处理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提供了依据;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大宗危险化学药品泄漏应急预案》、《灰场垮坝应急预案》等,进一步规范了生产现场的操作,有效控制了环境污染问题。

3目前,建有6000m工业废水处理系统,运行正常,排放水质达到GB8978—1996《污水

3综合排放标准》的标准;生活污水建有2×20 m/h的处理系统,运转正常,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并作为循环冷却补充水源;噪音的控制采用了多个消音器,测试结果符合GB12348—90《工业企业噪音标准》的规定要求;大气污染物(粉尘、SO2)

3的排放控制基本上满足环保的要求;电除尘除尘效率达99.8%,排放浓度控制在86mg/Nm以下;灰场采用专用存贮场,配有专用喷洒装置,杜绝一次扬灰污染。

黔电投产以来,不断加大对环保建设的投入力度,仅二期工程投入的环保资金就达15454万元。目前各项环保指标基本上达到环保要求。黔电的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大气污染物的治理和控制、高噪声等排放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粉尘、SO2、污水等排放总量符合国家及地方政府规定的排放标准。2006年7月,贵州省环境监测中心站代表国家环保总局对黔电进行了工程竣工环境保护的验收工作,对黔电的烟气排放、废水排放、粉尘及噪音等各项指标进行了现场监测,顺利通过了工程竣工的环保验收。

脱硫工程紧锣密鼓

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是人们对生态环境提出的新要求。作为贵州省具责任感企业,黔电自建厂以来,一直竭企业所能为社会尽责任、尽义务,为实现这一目标进行了卓越和不懈地努力。为实现党中央、国务院节能降耗目标,减少对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黔电按照省政府对新建燃煤电厂必须同步配套建设脱硫设施和高效除尘设施提出的要求,并按照国家环保局与贵州省签订的《“十一五”二氧化硫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在厂一期4台125MW机组和二期的4台300MW机组上加装脱硫装置。总投资近6个多亿的黔电一期脱硫工程已于2006年12月正式。预计今年三月份1号机脱硫装置正式投运;目前二期脱硫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一、二期工程预计在3年内建成8台机组的脱硫装置。工程投产后,可使本厂的SO2排放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的要求,大大改善了金沙县的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对地区及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粉煤灰利用造福后代

近年来黔电加大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大粉煤灰综合利用力度,加快粉煤灰的综合利用步伐,积极开展了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及产品市场的调研工作,积极开拓等级粉煤灰市场,提高等级粉煤灰的出粉率,减少灰库容量,节约土地资源,造福子孙后代。

努力构建和谐的生产经营环境,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良好统一。由于原运灰公路周边居民住户较多,运灰车辆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黔电加强和规范了本厂日常运灰工作的管理。根据天气及环境的实际情况,安排专门的洒水车对运灰公路进行喷洒;适当控制好灰车的装载量;降低车速;增加放灰搅拌机的喷淋水,加大灰的湿润度;在运灰公路两侧修建排水沟;安装喷淋装置,对出厂载重灰车进行冲洗、喷淋,洁净灰车,增加灰的湿度,有效控制了我厂运灰车辆的撒灰、扬尘等问题。为彻底解决这一棘手问题,黔电毅然投入300多万元绕道修建一条运灰公路,现该运灰公路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建设,以彻底解决运灰公路给周边百姓带来的环境影响问题。

二、加大科技投入,节能降耗成绩斐然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设备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科技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陈旧设备,提升设备的能级,使设备在企业安全生产、节能降耗上发挥重要作用,以发挥设备的最大潜能,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技改改造力度加大

黔电按照统一部署,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的原则,立足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先进电厂的技术,为我所用,实现高起点的创新,科技服务于生产,科技促进生产。新移交的机组必然存在设计缺陷等问题,黔电广泛搜集同类型电厂的成功经验,少走弯路,科技资金也往那些能给企业带来明显安全效益、经济效益的科技项目倾斜,科技为黔电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黔电在治理设备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采取投产一台机组,治理一台机组,先后进行了五次较大的设备整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设备整治,消除了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缺陷和隐患,通过几年的大小修工作和设备治理,从根本上提高了设备的健康水平,确保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近年来,黔电在技术改造方面舍得投入,并逐年加大技改投入力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投入费用450多万元完成15个技术改造项目,使设备状况更趋完善,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4年黔电完成了300MW机组排渣泵、渣管改造,解决了原设计出

#力偏小,无法实现一运一备运行方式的不安全运行隐患。金沙1、3、4机低压缸轴封更换为

#接触式汽封,真空严密性大大提高。金沙3、4机组DCS改造及FSSS、火检系统、点火系统改造完成。完成了金沙220kV母线保护的改造换型。2005年就投入大修和技改资金约1500万元,完成61个技术改造项目,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使设备健康水平有较大提高,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25MW机组完成:1机组3、5轴承振动大处理,根治了1机组振动长期超标的重大设备隐患;汽轮机自动主汽门卡涩处理,消除了汽轮机超速飞车的##重大安全隐患;

1、2冷却塔大池连通和冷却塔内填料和配水管大修后,提高了水冷塔的运行效率; 110kV母差保护改造换型,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同时减少了维护工作量。300MW

###机组完成:黔北凝结水精处理加药系统改造,解决了加药管长期漏酸的问题;1、2、3机给水泵暖泵水由高压系统改为低压系统,消除了系统内漏;球磨机配套SEW减速机换型和电

##机轴承改为双轴承,提高了球磨机运行的可靠性;

1、2炉球磨机大齿轮喷淋油油脂换型,#延长了球磨机大齿轮的使用寿命;2炉燃烧指导系统加装,为运行人员提供了燃烧调整依据;九台灰库双轴搅拌机换型,提高了灰库放灰的工作效率,减轻了灰车驾驶员长期加班运灰的压力。

近年来全国电力告急,拉闸限电频频上演。肩负着“西电东送”光荣使命的贵州电力,面临严峻考验,在全国电力紧缺的情况下,既要保障本省高峰负荷的需要,还要向广东送电。作为贵州最大发电企业的黔北发电总厂发电量几乎占贵州电网发电量的1/3,在关键时刻,黔电经受住了这样的考验,别无选择地站在前沿,充分挖掘出自己现有设备的潜力,提高供电能力,为化解缺电危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2006年黔电定为“节能环保年”,围绕这项重点工作,黔电集中精力,在生产上采取了多项节能措施,对设备进行了一系列改造,制定了相应的设备改造计划,多层次,全方位地采取各种针对性的措施,并结合机组的大小修,投入资金1630万进行技术改造,取得了立

#竿见影的效果。如:125MW1机组凝结器铜管改造和所有125MW机组粗粉分离器改造,凝结器改造使机组供电标煤耗率下降8克/千瓦时,粗粉分离器改造使锅炉煤粉细度调节性能得

#到改善,每台锅炉飞灰可燃物率降低5%;125MW1机组锅炉空预器更换,使风机电耗率降低#0.2%;黔北2机组大修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企业的问题:将汽轮机高压转子返厂进行高速动平衡配重,成功地解决了机组开机过临界时振动大的问题;锅炉一次风管重新布置,并请西安热工院和锅炉制造厂家对锅炉燃烧进行热态调整和试验,目前锅炉燃烧稳定性及经济性较大修前有明显改观,锅炉灭火次数较同期少60%;对锅炉受热面进行了防磨喷涂,缓解了锅炉受热面磨损问题;锅炉空预器密封装置实施改造,减少了空预器漏风,风机功耗下降

#400kW;聘请专家来厂对300MW机组3炉进行燃烧调整试验,运行工况得以改善,煤粉得以充分燃烧,飞灰、大渣含碳量降低,燃烧效率得以提高。在大力开展节能降耗的同时,黔电还对在节能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鼓励全厂职工参与并节能降耗工作,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环保工作利国利民,节能减排任重道远。黔北发电总厂面对肩负着艰巨繁重的节能减排任务,将一如既往,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崭新的形象,更加坚定的步伐去迎接新的挑战,迎接更美好的明天。

社会和经济效益 篇3

关键词:通榆县;土地整治;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9.066

1 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土地整治范围偏窄,以土地整理为主

通榆县已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以土地整理为主,主要目标是补充耕地,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尚未普遍展开。由于通榆县地质条件复杂,已实施的土地开发项目规模普遍不大,所补充的耕地多为旱地,且水源问题难以解决,耕地质量不高。

1.2 土地整治内容不全面,项目建设标准低

以往开展的土地整治项目以补充耕地为主,农用地整治仍然主要以田块平整、水利配套、完善道路为主,很少涉及土地权属的调整,整治后的破碎化程度仍然较高,达不到一定的集中连片规模,无法满足规模化经营的要求。目前,土地整治已由增加耕地总体数量为主,向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综合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转变。由于全县土地整治方法为单一的沙压碱工程(客土回填),限制了没有土源地区进行土地的整治。

1.3 设计项目存在缺陷,未得到及时调整

对设计方案实施的过程中,由于设计缺陷导致道路整治不能满足道路施工规范和实际要求;土地平整过程中,表土剥离后,未对其进行压实处理,导致保水性能变差,土地地力降低;在变更方案未批准前不能开展下一步的工程施工,导致工程停工。

1.4 土地整治公众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由于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农民的宣传不够到位,很多农民对土地整治工作不够理解,有的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农民群众的不理解会使一些人在土地整治工作结束后对自己的土地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改造,有的甚至破坏他们认为没用的设施,使得土地整治工作的成果化为泡影。缺少农民参与直接影响该阶段的工作效率,因当地的农民对地形、地块具体情况、水资源状况等一些情况最为熟悉,仅依靠相关技术人员到实地进行勘测和分析,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同时消耗了大量的资金。

1.5 土地整治资金运行体制不完善

目前开展的土地整治工作是由国土、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各个职能部门分头操作,致使各项支农资金不能有效整合,资金的综合效益没有充分得到发挥。同时缺乏标准统一、措施配套的整治平台使土地整治工作进展缓慢。通榆县的土地整治基本上仍然停留在“政府无偿投入、农民无偿收益”的局面,社会资金进入农村和农业的机制尚未建立。

2 建议

2.1 拓宽土地开发整治范围,转变土地开发整治形式

通榆县应在土地开发整治范围上,将单纯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田、水、路、林、村进行全面综合整治,将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综合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在整治目标上,应由单纯的补充耕地向建设性保护耕地与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相结合;在整治手段上,应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工程、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转变,使土地整治管理模式有了显著改变,综合效益有了质的飞跃。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推进建设用地整治;以提高绿色生态环境为核心,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整体推进改善生态环境;以土地集约利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推进村镇建设用地整治;以通榆县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为依据,合理安排土地整治项目。

2.2 丰富土地整治内容

在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过程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田工程标准,确保项目实施后基本农田实现“四化”,即机耕路网络化、排灌渠硬底化、主干道林网化、农田方格化,耕地质量不断提高。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重点加强田间灌溉与排水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田抗旱排涝能力。推进土地平整工程,耕地面积集中连片,改善农业机械化作业条件。优化田间道、生产路系统,提高道路的荷载标准和通达度。推进防护林网工程建设,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加强耕地地力培肥工程,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积极倡导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2.3 完善土地整治权属管理制度

土地整治是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平台,同时也是一项涉及民生的工程权属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不仅要完成各项工程措施,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农民意愿和原有的土地权属的基础上,进行现状踏查、地籍调查、权属变更调整、土地登记等工作,稳定农民集体承包经营权。权属管理是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土地权利人的切身利益。权属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权属调整,做好土地整治工作中的权属调整工作,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着力点。

2.4 加强土地整治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度

社会和经济效益 篇4

1现阶段我国物业管理企业所面临的问题

1.1市场意识不够烈,风险意识薄弱

一直以来我国奉行的是开发商即为物业管理者的模式,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销售的重要环节之一,物业管理企业只对开发商负责。物业管理公司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因此在亏损状态时可以从开发企业获得不同程度的补贴,部分物业管理公司甚至是由政府管理机制转化而成,携带计划经济因子,随时等着政府救济。随着物业管理行业市场不断成熟化,此类物业管理企业不得不开始独自运营,因此在经济效益方面与社会效益方面所获盈利不高。

1.2成本控制意识不够强,导致成本失控

物业管理企业的成本比较高,主要表现在能源消耗以及人工成本等方面,在居民区以及写字楼的物业管理费用中,人工费用占据69.8-82.4%,劳动力过于密集,人员过于懒散懈怠,操作手段的现代化技术含量较低,因此加大了维修的成本与能源消耗成本。管理过程中没有相应地计划,在费用开支方面混乱不清,物业管理不够科学化以及合理化,最终只会降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2]。

1.3员工素质不够高,服务水平不高

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在我国发展历史不够悠久,因此从事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从别的行业转业过来,尤其是在中小城市,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不够高,文化水平也不够高,在管理层的高级管理干部更缺乏。部分物业管理企业忽视对员工的基础培训,没有系统地开展专业技术教育与职业道德培训,尚未形成统一的考核办法与执行标准,在操作过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错漏,服务质量难以全面保证。

1.4收费率较低,影响物业管理企业的正常运营

物业管理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于物业管理费,由于业主拒绝交付物业管理费用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成为困扰物业管理公司的一大难点。例如,南京阅城国际花园小区有50位户主未按时缴纳物业管理费,最后物业公司不得不通过打官司来进行维权。业主不愿意及时缴纳物业管理费用无外乎以下几种原因:其一,业主对房屋质量不满意;其二,业主对物理管理服务不满意;其三,部分居民的思想仍然不够先进,没有合理的消费观念;其四,由于收费的具体标准不够明确,导致业主与物业管理企业的意见不一,引起争议;其五,宣传工作开展的不够完善。

2住宅区物业管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1经济效益

物业管理是促进住房消费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现阶段已经把住宅建设投入到国民经济的增长点中,想要实现此目标首先需要解决居民家庭的消费点问题。发展物业管理行业能够解决部分居民买房之后的维修困难与相关管理问题,继而能够增强居民买房的决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物业管理是延长物业经济寿命的最佳手段,能够实现保值增值目标。物业经济指的是建筑物从建好开始从物理形态以及自然形态中到不能继续使用为止的时间,房屋以及相关建筑设施寿命等会因为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消耗,此时需要对其科学的管理和保养,以期能够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物业经济寿命的延长也就意味着业主的所有权期限延长。举例来说,一栋价值20万元的经营性房产使用期限为10年,每年按照10%的折旧率进行提取折旧,10年之内就可以回收全部投资,房产保证完好无损之后还能够继续使用,如果从第10年开始出租给别人,那么业主所获得的收益即为投资收益,建筑物使用寿命的延长也就使得业主的投资收益越来越多。从上述角度来看,物业管理可以通过维护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使得业主充分发挥出房屋的功能,提高经济效益,使得财富有了更大的增值,与此同时也提高了房地产建设的投资回报率。

2.2社会效益

首先,物业管理可以吸引更多的城市剩余劳动力,拓宽劳动就业领域,增加就业岗位。物业管理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比较多,再加上物业管理以及部分建筑物的维修与养护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为城市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但是,上文也曾提到过物流管理企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想要充分的发挥出企业的管理功能,需要对每一个岗位的任职人员进行适度的培训,搞好物业管理的主要矛盾,以物业管理为中心,成立多种多样的服务组织。例如,室内装修、清洁养护以及物业维修等。此类服务组织团队的服务范围较广,服务的对象也较多,经济效益前景发展态势良好,因此也吸引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去求职。从上述角度不难推断,以物业管理为核心,成为一个以便民服务为宗旨的服务组织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能够成功吸引剩余劳动力,扩大劳动就业。其次,物业管理可以有效解决老龄化发展问题。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了老龄人口大国,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人的寿命不断延长,居住区是老年人群活动的主要区域。为了能够让老年人群老有所乐,诸多物业公司采取了相应地措施,为老年人提供了室外活动的休息场所,为老人提供代送煤气以及水等服务,积极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使得老年人能够安享晚年。最后,物业管理可以有效促进社会进步与文化交流,在居住区的建设过程中,居民的居住行为表现多样,各种文化元素逐渐被认同,此项认同的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物流管理企业应该及时认清楚文化的差异性,继而形成统一的规范制度,将各种文化元素集合起来,贯彻落实到风俗习惯以及行为准则当中。物业管理企业在开展大众文化的同时,需要注入一些提高环保意识、社会道德意识以及科技知识等元素,推动人们能够积极学习一些有趣的文化,让人们的业余生活能够更为丰富多彩。物业管理企业在社区内也可以多组织一些有益的文化活动,例如,开展国标舞竞赛、象棋比赛以及健康知识讲座等,增强住户之间的了解,创造和谐的邻里关系,减少人为矛盾与摩擦,带动小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文明。

3结语

综上所述,物业管理企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比较多,需要物流管理企业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法,继而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摘要:物业管理(property management)最早是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物业管理是对所有建筑物以及建筑区划内所进行的管理活动。物权法规定业主可以自主管理物业,同时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理。笔者将根据相关工作经验,分析我国物业管理企业所面临的基本现状以及物业管理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提出物业管理企业增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主要方法,继而为我国物业管理行业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物业管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石瑞.浅谈信息系统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新建设,2015,11(7):107-109.

和谐社会与经济正义 篇5

和谐社会与经济正义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已现实地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论文立足经济哲学的视阈,解读了“和谐社会”和“经济正义”的本质内涵,并揭示了两者的内在关联,阐述了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经济正义的价值支援和实践自觉.

作 者:毛勒堂 MAO Letang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34 刊 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4(2) 分类号:B27 关键词:和谐社会   经济正义   经济哲学视阈  

社会和经济效益 篇6

这个理论结论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不能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混为一谈。具体地说,就是在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小农在居民中占绝大多数而无产阶级只占少数的国家里,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必须经过一系列缓慢的、审慎的步骤,才能消灭多种经济成份,着手建设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即建设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如果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理解为可以不顾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特别是不顾国家所有制的大工业的发展水平,而立即对各种私有制经济实行迅速的、全面的进攻,不加迂回地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那就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一九二一年春天,苏维埃俄国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为新经济政策,从余粮收集制改为粮食税,并不是事先计划好了的步骤,而完全是迫于形势。虽然早在一九一八年,列宁在《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一文中,就把国家资本主义看作一条可能的退却路线,但当时这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思想,还没有真的想到要退却。但是到了一九二一年,当他们度过了而且是胜利地度过了国内战争最重要的阶段以后,他们就遭到了国家内部的巨大的、可以说是最大的政治危机,这个危机不仅引起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民的不满,而且引起了工人的不满。这种极不愉快的情况是由什么引起的呢?为什么在国内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以后,工农群众反而会出现不满呢?列宁指出:“是因为我们在经济进攻中前进得太远了,我们没有给自己保证足够的根据地”。列宁接着说:“群众已经感到的,我们当时还不能有意识地加以说明,但是过了几个星期,我们很快就认识到了,这就是: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只去完成一些比较轻易的任务,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列宁选集》第四卷第六百六十一页)危机是从一九二一年二月开始的,三月,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便一致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的结果怎么样呢?到列宁向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作报告的时候,就当时的条件来说,真可谓形势大好:象天文数字一般的纸卢布的比价稳定了;农民不仅战胜了饥荒,而且缴纳了大量的粮食税,他们感到满意了;轻工业出现了普遍高涨的趋势;重工业的情况虽然还很严重,但由于商业的活跃,已经积累了两千万多一点的金卢布。苏维埃俄国的整个经济和政治形势大为改观了。

实践证明,列宁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区别开来,在前进得太远的时候果断地采取退却的步骤,这个理论和实践都是非常正确的。今天,我国的情况和当时苏维埃俄国的情况相比,是大不相同的。如果说,当时的苏维埃俄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还刚刚在起步的话,那么,我们已经在这条道路上前进了很长的距离,我们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远没有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因而还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即坚持向完全的社会主义这个伟大目标前进。正因为如此,列宁的上述理论和实践,对我们仍然有着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十多年来,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上,多次发生左倾错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把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立即建立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区别开来,而自觉不自觉地把它们混为一谈了,从而就把是否主张立即消灭个体经济,是否赞成不断提高公有化程度之类,作为是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准。结果,在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许多本来允许存在而且必须存在,只有到了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的时候才不存在的东西,当作有碍于社会主义道路的异己力量而过早地予以取消了。这样,看起来似乎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得很快,实际上欲速则不达,反而严重地损害了社会主义事业。

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经济改革。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当前要紧的是进一步实行调整,改革的步骤需要放慢一点,但改革的方向不变。如果不把社会主义道路和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很好地加以区别,我们就不能在一些重大的政策问题和理论问题上取得一致的认识。例如,我们有些同志,对经济改革总是不大理解、不大拥护,甚至有抵触情绪。在他们看来,允许个体所有制和国家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的存在和发展,就是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另外一些同志则把目前政策上允许的东西,如个体所有制,等等,都说成是社会主义的,企图用社会主义的原则去论证这些东西存在的合理性。这两种看法,实际上都是由于混淆了社会主义道路和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而引起的。

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当然不存在个体经济等等,在那里,只有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是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标志之一。但是,是否坚持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却并不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列宁曾经反复指出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不应当立即去摧毁一切旧的经济成份,而应当在一定范围内活跃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把它们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也指出:我国革命胜利后应当“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的合作社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将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谁能说列宁和毛泽东同志当时所提出的这些主张不是坚持了而是违背了社会主义道路呢?

有的同志认为,由于三大改造的胜利,我们已经消灭了个体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因此,现在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只能搞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而不应该再允许其他经济成份存在。这种看法是过于刻板了。今天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仍然只能以客观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今天如果不顾这二十多年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无视我们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已经取得的胜利,要求恢复五十年代初期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那显然是错误的;但是,如果以为我们的生产力已经发展到可以消灭一切个体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的水平,则同样是错误的。在我国实际上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从自动化生产到手工劳动,个别地区的农业生产甚至与刀耕火种相差无几;从较高的社会化大生产,到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个别地区甚至刚刚脱离物物交换的阶段。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步骤,必须与这种状况相适应,在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统治的前提下,各种经济形式的存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在经济文化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和部门,它们的比重也应当是不同的。因此,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门,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允许有先有后,有各种形式,而不能强求一律,一刀切,齐头并进。

允许个体经济等等存在岂不是倒退了吗?是倒退了。但这决不是从社会主义道路倒退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从不切实际的方向退回到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轨道。在“穷过渡”的理论影响下,我们城乡的社会主义改造都走过了头,不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如果不作必要的退却,就会堵塞我们前进的道路。允许个体经济存在的经济结构当然不是我们的目标,但就我们的国情来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占统治的情况下允许个体经济存在,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舍此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走向社会主义的步骤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落后国家更是如此。凡是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就是正确的,凡是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就是错误的;凡是实行某种过渡的条件不具备时,暂时停顿是正确的,硬要过渡是错误的;凡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搞得过快,超越了生产力的水平,实行必要的退却是正确的,坚持不动是错误的。那种认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生产关系的变革方面,只能前进,不能停顿,更不能退却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如上所说,列宁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就是一种退却。他在谈到这种退却是否会退到封建专制之类的时候说:“无论如何不会的,因为我们是沿着国家资本主义的路线前进,是缓慢的,有时是停顿的,有时甚至要退后几步。这是一条引导我们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最高阶段)的路线,它决不会使我们倒退到封建主义。”(《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第三百六十五页)列宁的这段话,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应该怎样对待个体经济等等,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缓慢地前进,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或者在搞过了头的时候,实行必要的停顿和退却,才能保证我们既不走资本主义道路,也不退到封建主义,而稳步地建成社会主义。我们过去的吃亏,正在于只知道前进,不知道退却;不仅前进,而且简直是“三级跳”式地前进。例如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还没有多久,又要越过社会主义社会,“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如此“勇往直前”的结果,就把许多事情给搞乱了。这个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另外有些同志,他们赞成实行必要的退却,但是又把现行政策允许的许多东西,都加上社会主义的头衔,例如,社会主义的个体所有制,等等,这种看法也是缺乏科学根据的。尽管自原始公社解体以来,个体所有制一直是各种经济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它却不能成为纯社会主义的社会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因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阶级。而只要个体所有制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就不可能完全消灭。如果企图用社会主义的原则,而不是用现有生产力的水平,来说明个体所有制等存在的必要性,那就不仅会模糊我们奋斗的目标,也会妨碍我们从实际出发来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这也是需要十分注意的。

社会和经济效益 篇7

关键词:社区体育,效益

一、绪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章程,对健康的定义为:一种身体、心理与社会三方面都处在安适良好的状态,不只是没有生病或不会感到虚弱而已(WHO,2008)。

二十世纪末期起到现今二十一世纪,许多先进的国家相继提出许多关于全民体育的政策,例如北美地区的美国“健康国民2000年”及加拿大于2002年的体育运动政策,提出四个目标,分别为:提升运动参与、提升卓越竞技、提升资源能量和提升互动关系;欧洲地区如英国2008年提出“享受胜利:运动的新时代”,以及“终身运动习惯养成2012-2017(A Sporting Habit for Life-2012-2017)”政策。

二、文献综述

社区体育定义为:以人民所居住地为范围,以辖区的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基础,以全体住宅区成员为主体,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感情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体育活动。具体而言,社区体育应具有以下之内涵:

1、以一定层次为范围

2、以社区组织为凭借

3、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为目的

4、具有社会公益性质。

不论是社区体育、社区休闲、社区休闲运动、社区运动等词,皆统称为广义之“社区体育”,指居民在社区之中,能依据个人的兴趣与需求,从事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并整合社区各方面力量与资源(组织、场地设备、活动项目、人力、时间、经费),从事对居民具有健康意义的体育活动,并达到社区体育增进社区感情、人际互动,进而提升社区意识的目的。而达成前述之目的外,社区体育也在有形与无形之中对社区,乃至于社会,都有许多的功能展现。

1、解决社区疏离问题

2、舒解生活压力

3、端正社会风气

4、增进健康

5、以社区体育来推动现代化的新社区

因社会型态转变,生活越来越自动化,影响了个人的健康。而运动对健康有帮助,但若没有好的场地设备、健全的组织等诱因,人们可能会忽略或懒惰。如果能在社区中多充实运动设施及活动,对个人健康及社会医疗成本,将会有所助益。

三、评估方法

条件评估法(CVM)的构想,最早由Ciriacy-Wantrup(1947)提出,当时仅建议以“直接询问法”来衡量自然资源的价值,并未付诸实施,而理论的建立则是由其在1952年所写的《资源保护:经济与政策》一书中开始发展。在1963年Davis首先将其应用在美国缅因州森林区游憩资源规划的研究,但之后十年间未获热烈回响。总体经济价值是针对使用者及非使用者的对于改善的物的价值总和,以作为成本-效益分析研究,使用者很明显的会受到改善所影响,但针对非用者的影响直到1967年Krutilla在不同水道的评估效益中才将非使用者纳入评估,在此之前,价格的评估通常只针对商业货物或者是有定价的休闲活动(O’Doherty,1998)。

直至1974年由Randall,Ivesand Eastman进一步的说明条件评估法的优点及特性。条件评估法的大量使用起始于1970年代英国的森林法及美国的总统令第12291号颁布后,明文规定在进行自然资源开发与否的决策时需使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即必须同时评估开发与保育的效益,此后应用这种方法评估自然资源经济效益之研究才大量产生。

条件评估法除了可以估计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之外,在行政决策的实务上也受到高度重视(Mitchell&Carson,1989),尤其在成本效益分析(benefitcostanalysis)使用日渐频繁的趋势下,更增加了对这种方法的需求(Carson、Meade&Smith,1993)。

条件评估法是一种社会科学方法,利用结构性访谈或问卷的方式,通过几种给付方式,得到人们对于存在的事物所愿意付出的金额(Green&Tunstall,1991)。这一个以问题为基础的工具,评估个人对于非市场性财货或服务的价值,在问句中,典型的问题是“在经过(特殊)改善的财货或服务里,你愿意付出的最大代价为何(通过一些适合的机制而且经过一段合适时间)?”(O’Doherty,1998)。

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前提是:财货与劳务性的有用性越高,则其所创造的社会财富愈大。消费者具有理性,可以判断何种财货和劳务对其最具价值,而且他们对于该项财货和劳务认定的价值反应在其所愿意支付(willingness to pay,WTP)的价格上。条件评估法是根据个人对于特定数量的财货和劳务愿付价值之加总,得到整个社会对该财货或劳务的货币价值。

四、效益评估

本研究主要参考,Driver.etc.(1999)及Bright(2000)的分类,再依据本研究对象-社区民众,因此主要将社区体育的效益分为以下五方面:1.“社会效益”包括奠定个人社会角色、社区认同、人际关系和谐、强化凝聚力及向心力、提倡运动风气;2.在生理及心理方面统称为“健康效益”,包括作为娱乐消遣、带来健康身体、满足精神生活、舒缓工作压力;3.将“环境效益”,包括绿化美化环境、改善公共场所活动品质、改善游憩场所品质;4.“经济效益”为附近商家带来收益、促进职业运动发展、培养将来职业发展机会等;此外,社区体育对于个人能力及目标设定等有其助益,在Driver.etc.(1999)的分类中,属于个人效益里面的个人发展与成长,本研究的休闲效益再增加;5.“其他效益”,其中包括达到竞赛目的、肯定自我目标、展现个人运动技巧、强化个人运动能力等。

本研究样本男性110人,占总样本数的60.4%,女性则为78人,占39.6%。婚姻统计表结果可以看出本研究样本已婚者占123人,占67.6%,未婚者为59人,占32.4%。年龄分布方面以“31-40岁”者居多共48人,占26.4%,次者为“41-50岁”共46人(25.3%),以中壮年居多,而“21-30岁”占34人(18.7%),“20岁以下”之受访者占32人(17.6%),“51(含)岁以上”者22人(12.1%)。

本研究各项变量的排名结果如下:

14工作压力0.755243-0.25699-0.08728-0.38268

19运动能力0.742701-0.05533-0.49535-0.07849

13精神生活0.73614-0.13168-0.07046-0.41564

5运动风气0.722696 0.436767 0.085623-0.02547

8游憩场所0.71536-0.19696 0.3225 0.172967

7公共场所0.713006-0.11826 0.399392 0.206624

17肯定自我0.712430-0.05834-0.48387 0.210762

18运动技巧0.703318-0.06225-0.49612 0.139463

12居民健康0.669000-0.20910 0.013175-0.47797

3人际和谐0.655592 0.616207 0.139918-0.06478

4向心力0.647048 0.557977 0.189734-0.10106

10娱乐消遣0.644323-0.1 6870 0.116816-0.30862

2社区认同0.637462 0.624937 0.011988-0.04616

6美化环境0.611335-0.23849 0.406033 0.280038

15职业发展0.607589-0.38643 0.058747 0.155306

11商家收益0.568724-0.38388 0.17886 0.191539

9职业运动0.531905-0.38178 0.271249 0.166729

1社会角色0.374888 0.540422 0.151395 0.297258

16竞赛目的0.529240 0.021916-0.54968 0.2658

本研究的分析得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社区体育活动游憩效益认知因素共得四种,分别为因素一,“环境及经济效益”,包括“能绿化或美化社区环境”、“能改善社区公共活动场所品质”、“能改善社区游憩场所品质”、“有助于促进职业运动发展”、“能为附近商家带来收益”、“能培养将来职业发展的机会”;因素二,“社会效益”,包括“能促进居民人际关系和谐”、“能增加居民对社区认同”、“可强化社区居民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能提倡运动风气”、“奠定个人社会角色”;因素三,“健康效益”,包括“能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健康的身体”、“能舒缓居民的工作压力”、“能满足居民的精神生活”、“作为娱乐与消遣用途”;因素四,“个人效益”,包括“达到竞技比赛的目的”、“达到肯定自我目标”“展现个人运动技巧”“强化个人运动能力”。由以上可知,社区体育运动带给居民的效益是相当广泛的,针对个人可以带来生理如健康的身体、心理如放松身心、精神层面的满足以及个人自我实现、目标达成等效益。同时由本研究得知,社区体育活动效益在社会效益方面获得最大满足,其次为健康效益、个人效益、环境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Resaon J.Human error:models and management.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00.

社会和经济效益 篇8

中国的村镇银行理论上参考了西方国家的社区银行, 理论界也将村镇银行的属性规定为社区银行。按照国际惯例“社区银行”一般指在一定地区的社区范围内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设立、独立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营、主要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的中小银行。

《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中明确指出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是扎根县域、服务“三农”, 是“在农村地区设立的, 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国家扶持村镇银行的原始目标是为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注入资本, 满足农村和农业的融资需求,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机构成立之初, 村镇银行的发起人或出资人须承诺恪守服务三农的宗旨, 严格执行有关的政策和法规。但商业性运作的实行, 使得村镇银行在开拓市场与选择客户时首先考虑资金的盈利性。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 以及作为风险高但效率偏低的弱势农业经济, 它的天然属性和发展模式严重受自然和市场条件的影响, 这不断驱使村镇银行调整资产结构, 将资金转移到盈利更多的标的上, 致使满足农村中弱势群体资金需求的政策目标无法实现。这极易动摇村镇银行服务三农、支援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定位。

有学者通过2013年对重庆、四川、湖北等地19家村镇银行的贷款对象的调查数据发现, 多数村镇银行把贷款服务对象重心放在县域中小企业身上。从平均值来看, 这些村镇银行对中小企业发放的贷款比例占贷款余额的将近一半, 为46.1%, 最高比例为87%, 而对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的比例平均值则分别为31.8%和13.4%, 有的村镇银行甚至还没有发放涉农企业贷款的记录。

而通过对天津市辖区内的5家村镇银行调查发现, 这5家村镇银行涉农信贷业务占比虽然较大, 达到了77.76%, 但贷款脱农化、大额化、短期化现象突出, 涉农贷款中的较大部分流向了制造、批发和零售等行业, 农林牧渔行业仅占贷款余额的4.57%, 涉农贷款没有充分起到支农作用。

二、我国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功能弱化的原因

造成我国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功能弱化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 村镇银行在设立制度上存在弊端

1. 村镇银行商业性与政策宗旨的矛盾。

政府设立村镇银行的目的是使之服务“三农”, 这就使得村镇银行担负一定的政策意图。但是, 在对村镇银行的性质的规定上, 银监会颁布的《暂行规定》则明确表示:村镇银行是商业性金融机构, 与一般商业银行性质相同, 要按照商业银行制度设计和框架运行, 把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作为经营原则, 追求利润最大化。村镇银行的趋利性就决定了要改变其偏好使之服务弱势“三农”, 前提是使他们获得收益或者不减少他们的收益。村镇银行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弊端, 商业性定位与其履行服务“三农”的职责存在一定矛盾, 结果, 村镇银行在经营当中不知不觉地就发生了业务的偏离, 不能完整地服务于“三农”。

坚持服务“三农”是村镇银行社会效益的集中体现。但是, 村镇银行的营运架构又是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终极目标。村镇银行既然是“商业性金融机构”, 就必须尊重基本的商业规律而不能不惜代价机械地承担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而政策扶持的缺位, 村镇银行为盈利只能争取县域的中小企业, 而非为贫困农户提供贷款服务。

2. 村镇银行发起人制度与政策宗旨的矛盾。

《暂行规定》第25条明确规定, 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此项制度被称为“主发起银行制度”。

事物都存在两面性。“主发起银行制”虽提升了经营安全性, 同时却也影响村镇银行服务于“三农”的宗旨。设立村镇银行的主发起银行一般都在村镇银行中处于绝对的控股地位, 这样主发起银行很容易会把新设立的村镇银行视作附属或者分支机构, 用自己追求高利润的经营模式或其他考虑左右村镇银行的网点分布和经营方针, 而不是去考虑设立村镇银行的政策宗旨。例如, 近年来外资银行汇丰积极设立村镇银行。截止到2013年8月服务网点达到22个, 是在中国内地中拥有最大的村镇银行网络的外资银行。分析人士指出, 汇丰银行是利用政策借助村镇银行的设立来达到布局中国大陆的战略考虑, 而不是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

另一方面, 发起人资格、持股比例等准入门槛也造成了大量渴望进入的非银行业资本、包括大量民间资本的进入障碍。而按目前的股权结构设置, 发起人一股独大, 其他资本即使进入也往往难以获得股东应有的法人治理权,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资本参与的积极性。

(二) 涉农贷款业务风险大, 农村地区信用环境差

目前村镇银行营业利润所得大部分仍然靠贷款业务支撑, 中间业务收入只占很小比例, 所以村镇银行的维持和发展只能依赖于贷款业务的开展质量。

村镇银行无法兼顾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因在于, 农村信贷的环境不够好。农村金融存在高风险、低收益特征;农民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物品;农民贷款小额、分散、还款能力差等特性导致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避而远之。如果一味服务于“三农”, 把主要资本用于开展个体农户、农村小企业的贷款业务, 则无法兼顾村镇银行经济效益。

涉农贷款的高风险是由农业和农村自身特点决定的:首先, 农业属于弱势产业, 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很大, 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是农户小额信贷形成呆账坏账的最主要原因。其次, 任何一种农产品的市场供需情况都是不断变化的, 而农副产品的生产周期长, 信息相对滞后, 使得生产面临极高的市场性风险。在土地和林权未实现确权的当下, 农户一般缺乏有效的抵押品, 在没有抵押品或抵押品不充足的情况下, 借款人违约的强制执行变得没有保障, 客观上存在着极大的信用风险。

另外, 村镇银行未被纳入央行征信系统的客观现实也加剧了村镇银行的经营风险。村镇银行未加入央行征信系统, 首先, 不能享受央行征信系统提供的各类产品服务, 不能较好地控制信贷风险。其次, 村镇银行不能进入央行征信数据库, 其发放的各类贷款在央行征信系统体外循环, 会影响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的真实性, 不利于完整、全面地反映企业和个人征信现状, 也不利于推动整个社会征信体系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 融资渠道狭窄, 无法满足贷款需求

自村镇银行成立以来, 相比于存款, 其贷款需求日益旺盛。有些村镇银行的存贷比已经超过《商业银行法》规定的75%的标准。但由于成立时问短, 且与分支遍布全国“国”字号银行相比其经营范围局限在某一地区, 网点少, 影响力有限, 当地居民普遍感到陌生, 认可程度低, 所以吸储能力很低。而且农村储蓄存款的外流 (商业银行用村镇存款余额补充城市贷款业务的“抽血”行为) 和农民的积蓄较少也使得村镇银行的存款来源少, 制约了其进一步扩展市场、扩大业务范围。

截至2013年, 全国金融机构本币存款余额为104.38万亿元, 而同期村镇银行的存款余额为4631亿元, 仅占0.4437%。鉴于目前村镇银行不能进入全国拆借市场, 只能向当地金融机构拆借资金, 这就导致贷款的效率低下、成本高。

三、融资难问题分为内部融资难和外部融资难两部分

内部融资难是指对主发起人资格的限制和融资途径的单一。目前上市融资和自有资金积累的内部融资的方式均不可行。外部融资难是指融资渠道单一, 表现为仍以存贷款业务为主, 中间业务较少, 同业拆借有限, 服务体系滞后。

内部融资难的根本原因是股权结构不合理。村镇银行股东的持股比例制度安排限制了具有较强资金实力的单个自然人、单一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向村镇银行投入资本, 因此应放宽民营资本的准入门槛。

外部融资难的关键在于其自身存款余额少, 吸储能力弱, 加上不能进入全国拆借市场, 很难通过其他方式补充自有存款的不足。村镇银行“吸储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存款“吸储难”的原因在于村镇银行缺乏信誉, 网点少, 缺少与潜在储户的有效沟通、缺乏合适的存款产品;而企业存款“吸储难”的原因是村镇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等硬件不完善, 结算系统不通畅。因此解决外部融资难的主要措施应集中在吸储方式的创新上。

参考文献

[1]爱德华·S·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牛津大学出版社, 1973

[2]董波, 吴敏.村镇银行应走差异化发展之路[J].中国农村金融, 2012 (24) 63-66

[3]高晓燕, 孙晓靓.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 2011 (06) 96-100

[4]姬雪萍.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 2011

社会和经济效益 篇9

菌草隶属被子植物门, 单子叶植物纲, 禾本科, 狼尾草属, 多年生植物, 原产地在非洲。1983年, 由福建省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熺研究员引进, 经过20多年培育改良, 现培育出适合我国气候土壤环境的草种, 在中国大面积种植获得成功。

1.1 光合速率高、生产速度快、产量高

菌草植株高大、直立、丛生、根系发达, 抗逆性强、产量高, 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属典型的四碳植物, 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 据测定光合速率为50~70mg CO2/dm2h。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为4-碳酸-羟基丁=酸和天门冬氨酸等四碳双羧酸产物 (光合作用生化途径为C-4途径) , 菌草光合与蒸腾之比较低, 耐干旱、不耐涝。生长速度快。生长半年, 茎粗可达3.㎝, 节间长9~15㎝, 15个有效的分蘖, 每节着生一个腋芽, 并由叶片包裹;叶片互生, 长60~13㎝, 叶片宽3.5~6㎝, 8个月共生长35片叶。产量高。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种植, 一般年产鲜草可达300t/hm2以上, 在水、湿、肥等条件优越的情况下可达450t/hm以上。

1.2 种植方法简单

一是短茎扦插。用刀把巨菌草种茎切成有一到两个节的茎段, 每畦种两行, 株行距0.5m×0.5m左右。茎节腋芽朝上, 斜插与地面成450, 一个节插入土中, 一个节在地表面, 周围用土压实。干旱季节或土壤干燥时扦插后须连续浇水3~5天。在雨季栽培可用单节法繁殖。二是分株法。具体做法是, 先割去植株上端后把根头挖出, 分成单株后种植。三是全株条栽法, 即把整株的巨菌草埋入土中, 覆盖土厚2~3cm, 尾端留少量叶片露在地表, 适宜季节栽种7~10天就可发芽。

1.3 综合利用技术成熟

菌草用途广泛, 在国内总体上实现了“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要求。菌草种植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社会效益方面, 菌草防风固沙、石漠化治理、尾矿治理、垃圾填埋场所植被恢复、泥土流失和水源地保护等的优良草种;在经济效益方面, 用作培养料, 可栽培香菇、灵芝等50多种食 (药) 用菌, 用作饲料, 是家畜家禽养殖的优质粗蛋白来源;还广泛用于沼气、生物质发电、纤维板生产、燃料乙醇制造等方面, 是“以草代木”、“以草代粮”的资源新星。将种植业、菌业、饲养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把菌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统一起来, 形成资源多次综合利用的良性循环。

1.4 种植规模大小都可以

菌草技术是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生产周期短、见效快, 产量高, 在我国南方当年春季种植秋季就可采收。既可千家万户田园式小规模生产, 又可工厂化、集约化产业发展。在国家科技部、商务部、中国扶贫基金会、福建省科委、福建省扶贫办等部门的支持下, 该项技术已在我国32个省 (市) 的363个县 (市) 传播, 并且向企业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2 菌草种植的社会效益

2.1 生态环境治理

自上世纪90年代起, 在福建长汀、宁夏闽宁等地开展菌草治理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的试验和示范。菌草生态治理技术在黄河沿岸进行了防沙固沙、改良盐碱地、治理砒砂岩等多类型试验示范, 效果显著。鉴于菌草在生态治理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中国保护黄河基金会于2015年6月18日设立了“黄河菌草生态基金”, 用于建设沿黄河流域的菌草项目。

目前, “ 国家菌草产业联盟”已经开始筹建, 将全面启动“万亩菌草科技扶贫工程”“黄河流域沙漠及水土流失治理示范工程”“榆林治理沙荒修复生态示范工程”“吐鲁番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等环境治理工程。

2.2 空气净化

在第十三届国际菌草技术及产业发展研讨会上, 来自中国、蒙古、泰国、伊朗、埃及、缅甸、赞比亚、乌干达、哥伦比亚、巴拿马、刚果 (金) 、卢旺达等27个国家的院士、学者、政府官员和企业代表200多人齐聚京城。热议菌草业为解决世界粮食危机、打造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等建言献策。

中外专家还纷纷就建立京津冀菌草生态治理重点试验区提出建议。会议认为, 利用菌草技术发展菌草业, 能高效利用太阳能、土地、水三大资源, 要建立黄河流域、京津冀菌草生态屏障, 应重点建好菌草和产业发展重点试验区, 将菌草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纳入生态建设、扶贫开发、新兴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范围。

3 菌草种植的经济效益

3.1 “以草代木”栽培食 (药) 用菌

多年来, 世界各国传统的木生菌生产都以阔叶树为主要原料, 消耗了大量的阔叶树资源, 仅中国一年就要“吃掉”木材2000万m3以上, 导致“菌林矛盾”愈发突出, 不少地方已无树可砍。为了解决“ 菌林矛盾” 这道难题, 1 9 8年, 用“草”代替“木”来栽培食 (药) 用菌技术获得成功。如今, 中国的菌草技术已传播到五大洲101个国家, 为生态建设、第三世界解除贫困饥饿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目前, 已从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食 (药) 用菌中驯化和筛选出55种适用于菌草栽培的菇类, 包括巴西蘑菇、长裙竹荪、平菇、金针菇、灵芝等高附加值的菇类。

3.2 作为优质饲料, 打造畜牧业完整产业链

根据测定, 菌草具有高营养蛋白, 其干物质的粗蛋白高达18.46%, 是玉米干物质所含蛋白的两倍 (玉米的粗蛋白约为8%) ;菌草的青料的蛋白质含量也达4.6%。消化能达到3.54MJ/Kg, 适口性好, 是牲畜很好的饲料。完全可用作养牛、养羊、养兔、养鱼、养鹅、养猪的青饲料和青储饲料。

3.3作为有机肥料、有效改良土壤

以菌草为原料, 以传统方式就可获得自然肥料 (包括:绿肥、厩肥、堆肥、沼气肥等) 。其特征明显:产量高、数量大;养分全;肥效迟而长, 须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后才能为植物所吸收;改土培肥效果好。主要表现为:一是无污染、无公害;二是活化土壤、增加肥效;三是低成本、高产出;四是提高产品品质、降低有害积累;五是有效提高耕地肥力、改善土壤供肥环境;六是抑制土传病害;七是促进作物早熟。

3.4 生物质能源利用

社会和经济效益 篇10

在水泥行业发展的初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要材料之一,国家非常重视,基本上为国家投资,加之当时的水泥工艺相对落后,因而,对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的石灰石资源非常重视。从矿山资源勘探、矿山设计、矿山建设、矿山设备选择和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非常规范。矿山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高。

随着水泥工艺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水泥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加之水泥企业具有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投资规模较小和运营相对稳定等特点,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形成了一股全民办建材的热潮,但企业的规模由以年产8~20万吨的落后的生产工艺包括能耗高的湿法窑和中空窑、生产安全性差和质量不稳定的机立窑和土立窑为主,企业的投资主体也由多种性质的企业构成,有传统的中央直属的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合资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等。但该阶段以地方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为主。因受到资金状况限制和企业逐利行为的影响,普遍存在片面追求企业效益,从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现象。特别是作为水泥厂的附属车间的水泥用石灰石矿山,被置于更加从属地位,未得到重视,有很多水泥企业甚至不配置自己的矿山资源,采用民采方式,即自己无矿山,从附近的农民开采的小型矿山采购石灰石生产水泥和熟料的方式。从而,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扩大水泥生产工厂的规模。因缺乏矿山资源勘探和对矿石质量的有效控制,为确保水泥质量,往往采用提高质量指标的方式,从而导致矿石资源不能被有效搭配利用,造成了矿山资源的严重浪费。实际上,该种运营方式,从企业的长期运营看,既损害了企业自身的效益,也严重损害了社会效益。

根据调查,我国存在大量的产量50万吨/年或以下的中小型水泥矿山。据测算,目前这些矿山仍承担了水泥原料50%以上的开采量。它们大多地质勘察程度不足、没有正式的规划设计,并采取高台段开采。甚至于有部分小型矿点乱采乱掘,造成地形地貌的严重破坏,正如有人形容此类现象如“螃蟹吃豆腐,吃的不多,挠坏的不少”。据有关统计,此类矿山的资源利用率仅在30%~40% (而较大型矿山的资源利用率达90%以上) 。这样,不仅造成矿产资源的极大浪费;还会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和矿山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这就难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巨大进步,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上了一个大台阶。作为水泥工业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新型干法工艺,在自身不断提升水平的同时,改变了我国水泥工业的结构、经营规模、生产集中度和新型干法水泥占水泥总产量的比例。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在全国水泥总产量的占比从2000年的11%上升至现在的87%。逐渐形成了以中央直属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合资企业和大型个体企业集团等为主的水泥生产格局。水泥用石灰石矿山资源重视程度和资源综合利用得到了有效提高。

以法国拉法基、德国海德堡等为代表的欧美老牌水泥企业,以台湾亚泥、台泥和环球等为代表的台湾传统水泥生产企业,以先进的管理理念、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等优势,立足于企业的长期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自身企业运营良好、取得良好效益的同时,主动承担了相关的社会责任。对矿山管理尤为突出,比如:矿山储量一般需要企业50年运营的保障,矿山安全、环保、水保等方面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范和法规,采用安全的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优化矿山设计方案,选择合理的设备,关注节能减排,合理使用土地资源,加强矿山资源综合利用,主动进行矿山植被恢复等。以海螺、山水、华新、冀东为首的国有大中型水泥企业,同样作为企业运营的重点,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但私有企业则不然,一般只关注将有限的资金投资到生产线上,大部分为短期行为,生产需要的矿石以民采的外购形式为主,即便自己有矿山,开采往往采用不安全但开采成本低的高台段生产,生产安全性差,资源利用率较低。企业的运营,通常以短期的企业赢利为目的,逃避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形成不公平竞争,不能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加强企业管制非常必要。下面举例对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分析:

世界500强法国拉法基集团,作为世界水泥行业的领导者,是最早进入中国投资的欧美水泥企业。拉法基在将世界最为先进水泥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到中国的同时,将水泥生产的质量管理从矿山开始、重视矿山储量和质量、加强矿山资源综合利用、主动进行矿山植被恢复等先进理念和技术经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运用到在中国所属企业。

拉法基瑞安水泥重庆运营单元特水工厂, 是拉法基 (北京) 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与香港瑞安集团于2005年9月进行强强联合后新整合的工厂, 从整合之初便将拉法基资源2012年第3期中旬刊 (总第474期) 综合利用的先进经验运用到该矿山, 工厂团队与集团技术中心的地矿专家一起认真研究, 调整生料配方, 开发利用地品位石灰石, 以零排废为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目标。从2006年起, 矿山实现零排废。根据该矿山生产统计, 2006年至2009年, 该矿山共生产矿石463万吨, 其中2006年至2008年合计搭配地品位石灰石和裂隙土70万吨, 2008年和2009年, 在扩建新矿山时, 搭配利用修路和采准剥离废料45万吨, 四年合计搭配利用资源115万吨, 占矿石消耗总量的25%。按每吨7.5元的生产成本计算, 四年共节约成本862.5万元, 同时, 节约了排废用地, 消除了排废场安全隐患。该事例说明, 企业效益是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动力, 但技术是助推力, 只有强有力的技术做后盾, 企业才具备实现变废为宝的能力。企业在实现企业自身效益的同时, 兼顾了社会效益。

拉法基都江堰水泥有限公司,是拉法基最早中国投资新建的水泥厂,2002年初投产。该厂在工厂采用了当时世界最为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同时,将矿山资源管理和矿山植被恢复的先进理念带到了中国。该矿山在确定资源具体位置之前进行了详细的资源勘探,将采集到的所有化验数据输入到SU RPAC软件建立储量模型,依据掌握的矿山资源储量和质量分布状况,在矿山设计和建设之前,编制贯穿矿山生命周期的采掘计划,同时,指导矿山生产。同时,在矿山建设之前,委托相关机构进行矿山及周边区域的植被和生态环境进行调查,同时编制详细的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案,并付诸实施,在边建设和生产,边进行矿山植被恢复的原则指导下,坚持最大限度减少对矿山及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通过有计划实施矿山植被恢复计划,保护矿山内部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下表示该矿山自生产之初的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情况:

时代金融Times Finance从该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的投资曲线分析, 采用边开采边恢复方式进行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 在方案实施初期因需要积累经验, 投入相对较高,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矿区内和周边生态环境的恢复, 投资将显著降低。与矿山开采毕坑后一次性进行恢复相比, 因植被恢复投资最大的部分土壤可以利用开采过程中的地表土和裂隙土, 同时可以随着生产的进行, 矿山生产设备可以利用生产闲余时间在降段之前进行机械堆土和平整, 以安全和低成本方式为矿山植被恢复做好准备。而矿山开采毕坑后再开始进行植被恢复, 植被恢复用的土壤将不得不才用人工运输方式堆放在安全平台, 成本又高, 施工安全风险又大。如果计划不周, 不得不购买土壤, 投资将大幅度提高。

枞阳海螺公司以降本增效为中心,以工艺管理为重点,把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环境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拓展开采思路、优化开采方案,资源综合利用取得显著成效。截止4月26日,该公司今年累计生产石灰石496.8万吨,其中合理搭配边坡黏土等低品位矿石近112.8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

南方水泥资源占有量不足,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一些工厂附近没有石灰石资源或只有Ⅱ级品以下的灰岩不能单独使用,导致进厂石灰石价格高,属于建厂时选址不合理。针对这一问题,南方水泥采取的办法是:在工厂附近查找低品位的灰岩,进行开发利用,采购高品位的石灰石和其配矿,这样既综合利用了资源,又降低了石灰石进厂成本。更主要的是,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优质石灰石资源越来越少,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式,南方水泥利用劣质石灰石,延长了矿山使用年限,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重庆日报讯报道,因违反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在绝壁上开采碎石,民营企业万州科华水泥有限公司所属的周家堡露天矿山被紧急叫停。记者在周家堡露天矿山采石场看到,一座山头已被削去半边,裸露的岩壁有60多米高,坡度几乎与地面垂直,形成一面宽100多米的绝壁。“这是绝壁开采,十分危险!”专家组专家唐元杰称,根据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露天矿山开采后形成的山壁高度不能超过20米,坡度也应控制在75度在地面圈出防浮石滚落的禁入区域,整改为分层开采后才能重新施工。

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一组数据:2011年1-12月全国水泥产量206317万吨,同比增长16.1%,增速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水泥价格呈上涨态势,2011年水泥行业将超千亿利润似无疑议了。

水泥用石灰石矿山作为水泥生产的最主要原料,同时是水泥企业的附属矿山。水泥用石灰石矿山对于水泥企业的作用首先应该是企业长期稳定运营的资源保障,因为,没有水泥用石灰石矿山,特别是自有矿山,将会受制于他人,如果周边没有可用资源,为维持水泥生产的正常运营,将不得不以高价格采购石灰石,从而增加成本。因而,水泥用石灰石矿山是水泥企业长期稳定运行的企业效益中心之一。水泥矿山企业通过加强矿山储量和安全管理、加强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和主动进行矿山植被和生态恢复等活动的实施,从长期运营是节约成本的,同时,节约不可再生矿山资源,最大限度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保护生态的多样性,是在保护和创造社会效益。因社会贡献,该种企业在现有企业矿山资源储量扩大和新建矿山均会得到优先权。

通过以上分析,水泥用石灰石矿山最大限度创造和平衡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条件和经济基础已经成熟,但如何更好平衡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有如下建议:

1.政府矿山资源主管部门、水泥协会和地方政府应加强国家相关政策的落实,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营造良好的资源综合利用的环境;

2.加强培训和经验分享,提高企业矿山资源利用和矿山植被和生态恢复的意识,采取有效措施节约不可再生矿山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3.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分享成功的经验,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摘要: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经营目标, 但由于外部性的存在, 企业在承担企业经营责任的同时, 应承担与其经营相适应的社会责任。也就是说, 企业的经营目标应该是为企业自身、客户和社会创造价值。在健全的市场制度下, 企业追求利润、为客户创造价值及承担社会责任之间, 不仅不矛盾而且基本一致;但是, 在一个制度有缺陷的社会中, 利润可能不是考核企业行为的最佳指标, 因为片面追求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 往往以牺牲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为代价, 特别是社会的利益。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性质的企业的经营方式、利润来源、追求利益的方向和对利益相关方的态度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 如何平衡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变得尤为重要。只有在不断完善制度的同时, 加强对企业的管制, 才能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处于竞争市场中的水泥企业, 随着多种经济形式企业的出现, 运营形式差别拉大, 作为主要原料的石灰石矿山, 因制度的完善度和执行度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企业公平竞争, 加强企业管制尤为重要。以下通过对矿山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对矿山资源综合利用、矿山安全和矿山植被恢复等企业和社会问题的处理分析, 讨论如何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 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和经济效益 篇11

[关键词] 循环经济伦理观和谐社会

一个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最少、环境污染最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循环型社会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运作,积极倡导循环经济伦理观,吸引和鼓励企业、科技和公众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建设中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循环经济伦理观的内涵

循环经济伦理观是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环境友好观念在社会、经济和生活领域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同样需要相应的伦理观作为支撑。循环经济的伦理观,不同于市场经济伦理,也有别于现时的环境伦理。前者缺少对环境价值观的考虑,后者则往往不能将环境诉求变为切实可行的经济操作。从理论层面看,循环经济的伦理观应是环境伦理与经济伦理的结合,是公益性伦理与市场伦理的结合。这种结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种伦理认识上:

1.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认识。循环经济下,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绿色的亲合关系,也有人称之为善待地球的方式。在这种绿色意识的框架内,环境资源不再是人们任意挥霍和索取的对象,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价的、珍贵的,要友善地获取,高效地利用;保护人类的环境权,环境责任的公平承担,公共资源的公平共享;从自然获取的每一份资源应视为向环境租赁的金融资产,应予以修复、补偿和考虑其可替代性;人的生产和生活融于自然生态系统当中,其生产和消费对环境不构成侵害,经济发展应是一种绿色的增长。这种绿色意识中透着人对自然那种尊重与相融、利用与节制、有偿与回报的道德观念,是积极的自然伦理观。

2.社会成员间关系的伦理认识。循环经济要求社会的各个成员都要处于环形物质能量循环链上,视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为共生关系。这种对社会成员关系的共生认识,突出了“以和为贵”和“利己利他”的道德思想。这种道德思想是社会伦理在经济领域的延伸,是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守法经营等商业伦理的深化。“以和为贵”贵在“和”字,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也强调“和”的理念,常讲“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和气致祥”。“和”的道德理念并不排斥个体的竞争,强调在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上,大家要共同协商,彼此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的物质代谢关系,实现和顺发展。“利己利他”是衡量人的道德标准,但同样也适用于经济伦理的衡量。

3.现在与未来关系的伦理认识。循环经济强调“代际平等”发展,是以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为道德准则的。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而损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要给子孙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和满足其需求的权利。

二、循环经济伦理观的构建

基于上述认识,循环经济的伦理观应着重加强四个方面的伦理建设:

1.倡导绿色消费观念。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品和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倡导绿色消費是构建循环经济社会最重要的环节,在全社会开展绿色消费教育,把绿色消费及环保知识纳入基础教育授课范围,公益广告、新闻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传媒也要加大宣传,提高公众对绿色消费的认识。绿色消费观念一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公众就会自觉改变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而不关注环境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消费那些不污染环境、不损害人体健康的产品,真正使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去。同时,倡导绿色消费不仅可以创造新的消费热点,拉动消费,更重要的是处于买方市场的消费需求会更有效的引导绿色生产。

2.倡导资源环保利用观念。废弃物的减量回收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的事业,需要公众的积极配合。因此,应在全社会倡导和普及废弃物减量回收的宣传教育。我国政府在进行资源环保利用观念教育时,除了加大宣传外,更重要的是制订便于民众参与的各种计划,建立能够反映社会各界对资源环保利用的意见的信息渠道,调动民众参与废弃物减量回收行动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资源环保利用的认识。

3.倡导环境优先观念。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几十年严酷的环境生态灾难现实表明,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在环境生产力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可以改造环境,但不能破坏环境。要在全社会内开展环境优先观教育,不仅社会生活要不对环境造成侵害,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发展要建立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把环境优先的观念贯穿于项目建设、产品工艺设计、生产力布局调整中,从源头上保护环境,使发展融于环境之中。

4.倡导公平的持续发展观念。在民众中树立起公平对待他人和后人的持续发展观念,“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既要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生产者手中,又要保护当代其他人享有的环境权益,不损害后代人利用资源的发展权能。在发展上要讲“利己利他”,摒弃“拜金、拜物”主义和“及时行乐”的人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公平的持续发展观念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人们就会珍稀所获得的每一份资源,善加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发展就会出现“和气致祥”,整个社会对资源的开发强度就会与替代资源技术的研发能力同步。

参考文献:

解振华:走循环经济之路 实现可持续生产与消费[J].环境保护,2003(3):3-4

社会和经济效益 篇12

无论是在整体框架还是社会网络中, 这一新型经济的形成都催生出重大的变化。劳动市场的变化、思想文化的影响、政治制度的变革以及个人与其周边环境间的新关系, 无疑明确了建立在经济活动和社会制度基础上的知识效应。从根本上来说, 这是在建设知识型社会的过程中, 知识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效应。

城市是知识型社会的参照环境。新型经济在国际框架中发展形成, 具有全球性特征。它由作为生产力和竞争力基本要素之一的创造力和信息处理形成, 围绕城市网络进行组织。与此同时, 这一国际框架在城市地区间产生了不断增长的依赖性, 改变了世界经济舞台上博弈的城市间的竞争。

在这个新产业中, 所开展的活动类型最好靠近行业核心及市中心的区位, 因为在这些地方通常能找到绝好的通讯网络, 并有良好的交通和连接性基础设施。此外, 这些复杂活动处于集中了信息、决策和知识等主要核心资源的城市中心, 需要利用具有城市聚集作用的生活空间。

巴塞罗那在使城市结构和空间动态适应于信息社会的需求方面已然成为先驱者。当城市大部分工业逐步经历了去工业化过程之后, 出现了对这些无人居住空间进行再利用的可能。通过适应技术变革和致力于工业革新理念使得地域发展保持平衡, 从而优势产业的生产活动因仅次于新型信息与通信技术部门的相关业务有了得以实现的可能。

波布雷诺 (Poblenou) 区内由老工业区改建成的创新型生产活动区域——22@新区, 使得巴塞罗那成为该转型的重要参照。22@新区项目将200 hm2的工业用地改造成创新经济区, 为知识密集型活动的战略集中提供现代化空间。该计划为目标明确的城区改造项目, 提出了旨在应对知识型社会相关挑战的新城市模式。

22@新区项目是在隶属于圣马蒂 (Sant Martí) 区的波布雷诺区内进行开发的。这里曾是一个具有特殊且复杂城市肌理的工业区, 由于铁路干线的原因, 长期与巴塞罗那相隔离。在过去的100多年里, 波布雷诺区一直都是加泰罗尼亚的主要经济引擎, 也是巴塞罗那首要的工业城区。22@新区项目给这些工业区域带来最终的变革。

随着22@新区的建设, 通过将旧工业区改造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城市化和环境质量的区域, 并创造与知识和创新相关的新经济活动, 波布雷诺区曾经的经济和社会活力都得以复苏。

作为城市改造项目, 它通过创造出一个让公共住房、配套设施、绿地等不同空间得以和谐共存的多样且平衡的环境, 促进改善了生活和工作质量, 对回复波布雷诺区经济和社会活力的需求作出了回应。

作为社会更新项目, 它通过该区居民和周边城区的参与, 以及新技术提供的机会, 促进了不同专业人士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联系。

在执行城市发展计划的同时, 通过波布雷诺区的基础设施特别计划 (PEI) , 有机构提出了一项在该区域进行基础设施的完整改造计划。巴塞罗那城市发展局被委任进行22@新区的设计和开发, 旨在确定并且规划波布雷诺区工业用地新的发展流程, 并且为该地区提供新的城市基础设施。这项计划是为了预先考虑并保证该地区城市改造的同时, 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更新, 特别是要考虑到新生产活动的要求, 以及一个更合理且高效的基础设施全球模式的创建。

该计划 (PEI) 开发了一个实现全局范畴的综合基础设施项目, 在电力、通信和舒适制冷、供暖领域贯彻创新体系, 对公共道路有了更高效的使用。该进程的主要要求在于:以更高的网络和服务的更高技术效益为新生产活动的落实提供支持;以城市基础设施中可持续性标准的更好实施来减少污染和能耗;自由准则下的高效配置;实现城市景观和城市交通的高品质环境质量。

22@新区是巴塞罗那近几年最重要的城市改造项目之一, 也是欧洲同类项目中耗资巨大、煞费心力的项目之一, 具有很高的地产潜力并获得强大的政府投资。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experienced in recent decades, especially those related to new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e made knowledge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By moving to second term factors previously considered predominant, such as capital and labor, and placing the innovation capacity of processes, organizations, and products, as one of the safest values with competitive advantage.Postindustrial societies are seeing how, these new technologies have evolved into one of the main elements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The consolidation of this new economy is generating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overall framework, and in social networks.Changes in the labor market,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effects, institution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and, ultimately, new relationships of individuals with their environment, are defining some of 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based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institutional sociological foundations.Ultimately, it is about the effects that the knowledge economy is generating, in building the society of knowledge.

The city is the reference environment for the knowledge society.The new economy is developed within an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exhibiting a globa l character.It is made out of creativity and processing of information, one of the basic factors of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 and is being organized around networks of cities.At the same time, this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generates a growing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urban areas, transforming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cities, in a game that takes place on the board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Within this new industry, the type of activities that are being carried out, are preferable in a location close to the nuclei and urban centers, as it is in these points where usually networks of excellent communications are found, with good transport, and connectivity infrastructure.Moreover, it is in the urban center where the main focus of information, decision-making, and knowledge are concentrated, as well as complex activities that require living spaces that characterize urban agglomerations.

The city of Barcelona has been a pioneer in adapting its urban structure and spatial dynamics, to requirements suitable to the information society.When a large part of the industries in the city underwent a process of progressive de-industrialization, the possibility emerged to reuse these uninhabited spaces.By adapting technological change, by focusing on industria l innovation concepts, and thus a llowing a balanced territorial development, productive activities of competitive industries were possible, with their associated services next to the new ICT sect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old industrial neighborhood in Poblenou (22@) , a district of innovative productive activities, made Barcelona an important reference in this type of transformation.The 22@project transforms two hundred hectares of industrial land into an innovative district, offering modern spaces for the strategic concentration of knowledge-intensive activities.This initiative is a clear project of urban renewal, and a new city model that seeks to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to the knowledge society.

The 22@project is developed within the Poblenou district, belonging to the Sant Martídistrict, formerly an industrial neighborhood with a particular and complex urban fabric, and a strong insulation from Barcelona caused by the railway lines.For over 100 years, Poblenou has been the main economic engine of Catalonia, and the ultimate industrial neighborhood of Barcelona.The 22@project brought the fi nal transformation to these industrial areas.

With the 22@project, the histor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vitality of Poblenou was recovered,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of old industrial areas in a space of high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together with the new creation of activities related to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As an urban renewal project, it responds to the need to restor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ynamism of Poblenou, help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work, by creating a diverse and balanced environment in which different spaces coexist:subsidized housing, facilities, and green areas.

As a project of economic renewal, it constitutes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transform Poblenou into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technological, and cultural platform, that help to transform Barcelona into one of the most dynamic and innovative cities internationally.

As a project of social renewal, it favors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professionals working in the area,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residents and neighboring district, with the opportunities offered by new technologies.

Parallel to the urban development plan, a complete renovation of infrastructure in the area through the Poblenou Special Infrastructures Plan (PEI) , was proposed.Barcelona Regional was commissioned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EI 22@, with the objective to define and plan the process of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industrial land of Poblenou, and to provide this area a new urban infrastructure.It was developed to anticipate and to ensure, that the urban renewal of this area, means both the renewal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specifi cally with regard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activities, with the creation of a more rational and effi cient global model of infrastructure.

The PEI deve lops an integrated infrastructure system reaching a general scope, implementing innovative systems in the fields of electricity, telecommunications, comfort cooling systems, and heating, favoring a more efficient use of public roads, etc.The main requirements of this process are:greater technologica l efficiency of networks and services to support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activities;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sustainability criteria to minimize pollution and energy consumption;efficient deployment under the criteria of liberalization;and achieving high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landscape and the urban mobility.

上一篇:外向国际化下一篇:桥梁抗震加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