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

2024-08-27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精选12篇)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 篇1

每一年的互联网是一场平民的盛宴。上网聊天和获取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过程中, 形成了网络语言。网络热词作为其典型性代表, 成为表现社会万象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网络热词也是社会万象的一个缩影。互联网深深地融进了人们的生活中;社会动态在互联网中得到了及时的迅速反应, 由此诞生了一系列网络热词。

一、网络热词的产生分类研究

每一个网络热词后面都有一个故事。有的是与经济相关, 有的与社会事件相关。2010年12月23号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在北京发布了2010年互联网十大热词。下文对其中一些热词进行简要的意义解释, 描述其与之相关的事件, 并对其分类。

(一) 词义迁移

这一类网络流行语的词义发生了转换。具有了新的语义的特指性, 如“给力”。它原为中国北方的土话, 有给劲、带劲之意。后来主要有两种用法:一为形容词, 类似于“牛”、“很带劲”。二为动词, 相当于形容词使动用, 有“给予力量”、“加油”的意思。并被衍生成英文的?“gelivable”和法语的“très guèlile”。它在世界杯期间风靡起来并登上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这使它毫无置疑的位列2010互联网十大热词榜首。

(二) 数字字母汉字混合组码

此类热词代表就为“3Q战争”, 它是指QQ与360之间的一场盛况空前的互联网战役。此战引来争议一片, “弹窗战争”、“QQ体”等网络新词瞬间爆棚, “3Q战争”被互动百科随即创建, 浏览量瞬间攀上30万高点, 创历史之最。由此可见, 运用数字字母汉字混合组码的方式, 既简洁又让人一目了然, 成为热词也是必然趋势。

(三) 汉语谐音词

网民们常常用汉语谐音词使语言显得另类的同时, 也包含着一种戏谑在其中。如“足囚协会”表明9名足球协会高官因“反赌扫黑”落马的一个词, 调侃就在人们愤恨中国足球冲不出亚洲时, 足协领导们却一个接一个冲进了监狱, 仿佛监狱大门是球门, 狱中自有世界杯。“官二代”, “富二代”词语频频现身网络。在此用“父”代替词语炫富中的“富”, 都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导致的群众不平衡心里的痛。

二、网络热词所遵循的语言经济学原则

网络流行语作为在虚拟社会中广泛流行并影响到现实生活的语言形式, 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时代特征, 尤其是经济特征。它的构词特点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语言经济学的省力与均衡原则以及语言的网络效应和趋同原则。

(一) 网络热词的省力原则

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F.de Saussure提出语言的横组合与纵聚合关系, 说明语言的价值学说与经济学原理息息相关。人类言语的创造运用都存在着经济学中效用最大化的驱动原理, 即省力原则。网络热词更是如此, 它作为信息时代一种载体, 为人们节省了敲键盘的时间, 具有简洁和传播的优点, 符合现今的快时代和快传播特点。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递最大的信息量, 这是语言经济学的要求, 网络构词简易化也正符合其省力原则。

(二) 网络热词的均衡原则

网络热词之所以能流行与其传播方式上的均衡密不可分。尽管网络流行语多夹有数字符号和语码混合, 但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千姿百态, 其形式在视觉和听觉上都具有对称均衡感。均衡正是重要的经济学思想, 后被Saussure引入语言学研究用以阐释语言系统的共时状态。

网络流行语的动态发展还体现了语言的网络效应和趋同原则。语言具有趋同原则尤为明显, 交流信息时用到的网络词语能很好的表达一个事件或者一种情感, 这样反复并获得趋同, 形成了热词。

三、网络热词对社会的影响

网络热词与社会息息相关, 它来源自社会之中也在潜移默化的施加其对社会的影响。网络语言的发展加速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反映了当前社会人们的普遍社会心理。网络热词往往来源于一些社会事件, 当这些新颖、传神的网络流行语出现以后, 又会促使其背后社会事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流传。同时, 它也会造成对汉语语言表达的影响。部分网络热词已经改变其原有的词意, 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并取代了具有相同意思的传统词汇, 而这些词往往是网友诙谐、搞笑或嘲讽、寓意之作;人们不假思索地加以应用对传统的语言文字无疑构成了挑战, 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颠覆。因此, 对于网络热词的流行应该采取积极引导和合规范, 为人们创造健康, 和谐的网络环境, 提供人们真实的, 客观的动态。

摘要: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流行语成为信息时代的言说方式, 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大众思维与传播。本文以2010年的网络热词为例, 研究它们的特点, 语言特征, 以及所遵循的语言经济学原则, 试图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对网络流行语做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深入的剖析, 最后探讨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热词,特点,分类研究,语言经济学,社会影响,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林勇.宋金芳.语盲经济学评述口[J].经济学动态, 2004. (3)

[2].刘秋红.网络流行语的构词特征与语言经济原则[J].科技信息, 2010 (11)

[3].任荣.流行语背后的语言经济学[J].重庆大学学报, 2003. (9)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 篇2

规划的建议》

这是中国发展的行动纲领!

这是一场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经过出席全会的中央委员表决,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雄壮的国际歌伴着掌声久久回荡,唤起13亿人昂扬前行的磅礴力量。

这是奋进的号角,是时代的呼唤——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全会通过的《建议》,这一凝聚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宏伟蓝图,将引领中国发展航船向着全面小康破浪前进!

肩负伟大使命

回应人民期待

——《建议》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冲锋号,发出了开拓中国发展新境界的动员令

小康,中华民族梦萦千年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壮阔进程中,成为几代中国人的奋斗目标。

从提出小康目标到基本实现小康,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迈上了一级又一级发展阶梯。

五年规划是丈量中国进步的时空标尺。

“十二五”期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团结带领13亿人民实现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跨越。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又一个5年开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打响决胜之役。中国将面临怎样的发展环境,要破解怎样的发展难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此有着科学准确的分析判断——

重大战略机遇期仍在,中国仍然大有可为,同时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确保经济行稳致远,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窗口期,必须提出发展新思路、增添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境界。

全面小康重在全面,必须补齐扶贫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最大短板,重点解决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收入差距较大等突出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今天的中国与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将中国发展置于世界大背景下,并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世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肩负历史重任,回应人民期待。科学描绘未来发展蓝图,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

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月28日,中央向各地区各部门发出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征求意见的通知。

中央决定成立文件起草组,由总书记担任组长,李克强、张高丽同志担任副组长。

2月10日,中南海怀仁堂。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求建议起草工作要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搞出一个“耳目一新、实用管用”的规划建议。

——这是起草好建议稿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时期必须完成的任务。“十三五”规划建议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路线图,要进一步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基本内涵,从思想上、战略上、重点上、布局上、举措上、指标上进行细化,确保这一目标如期实现。

“十三五”规划建议是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行动纲领。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内在特征和要求,高度重视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三五”规划建议是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施工蓝图。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法治是保障。明确了发展重点,就要围绕目标推进改革,用改革助力发展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依法调控和治理经济。

——这是起草建议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行之有效的重大方针政策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不动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不动摇。

——这是起草建议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

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

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既着眼于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又突出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

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既强调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又突出规划的约束力和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

规划建议要突出前瞻性和指导性,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现状,科学预判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变量,确保提出的目标和举措能够顺应发展趋势、引领发展方向。

文件起草过程中,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也提出了重要意见,进行了具体指导。

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建议起草工作紧张有序展开,旨在为未来5年中国发展作出符合时代要求、顺应人民愿望、符合发展规律的科学回答。

充分发扬民主

凝聚全党智慧

——《建议》起草工作始终在总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进行,以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为力量源泉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近260个日日夜夜、从严冬到金秋,自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开幕,近9个月的时间里,总书记高度重视文件起草工作,对文件起草组上报的每一稿认真审阅,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其间,总书记先后4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2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建议稿,提出一系列重要指导意见。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谋划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同开办农家乐的村民一起算客流账、收入账,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为农村贫困人口脱困树立信心,叮嘱“贫困并不可怕”、“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为装备制造企业鼓劲,嘱托“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

为了做好建议起草工作,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深入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扶贫攻坚任务繁重的中西部地区、加快振兴发展的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访农家、看学校、进企业、走园区,察民情、问良策。

今年5月25日,总书记来到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干公式镇一个新建社区。看到这里环境优美、庭院错落,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日子越过越好,他表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7月16日,总书记来到吉林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了解到村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他表示,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要通过多种途径着力构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

总书记还先后在浙江、贵州、吉林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18个省区市主要领导同志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就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指导。

如何开拓发展新境界,秉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遵循怎样的新路径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导向性、针对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正是在深入扎实的调研中找到了答案。

全会文件稿针对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指标和重要举措,这些指标和举措能否立得住,必须经过科学严谨的评估和论证。

总书记高度重视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工作,亲自批准课题题目,中央委托42家单位组织力量完成了31项重大课题研究,形成了117份专题研究报告。

从“十三五”时期消费、投资、出口等需求结构分析,到“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从全面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研究,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谋划;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和主要举措,到提高居民收入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方向和重大政策;从人口发展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到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任务和主要措施……

4月中下旬,文件起草组用6个半天的时间,陆续听取了18个部委关于31项重大课题成果的汇报,认真研究吸纳其中的观点和建议。

海纳百川,气象万千。从最初的框架提纲,到框架方案稿,再到送审稿,建议稿在讨论、起草、修改,再讨论、再修改、再完善的过程中,重点更加突出,脉络更加清晰,逻辑更加严密,措施更加切实。

8月12日,天津港发生爆炸事故。总书记对安全生产中暴露出的问题高度重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注与呼声,要求建议稿增加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内容。

按照要求,建议稿充实增加了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增加了安全评审制度、预警应急机制等举措,强化了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企

业生产、仓储安全环保搬迁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要求及时排查化解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势头。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起草过程中,总书记始终强调,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

7月底,中央办公厅向各省区市、中央和国家机关、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各人民团体印发了建议征求意见稿。

8月21日,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对建议征求意见稿的意见。

据统计,建议稿实际征求意见3176人。经汇总,文件起草组收到意见和建议共2588条,其中党外人士提出的意见和建议92条,扣除重复意见和建议后总计2292条。

根据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建议稿共增写、改写、精简文字754处,覆盖116个单位和党外人士的844条意见和建议,其中覆盖党外人士意见和建议18条。反馈意见和建议吸收率为32.6%。

10月12日,经过中央政治局会议第二次审议,建议稿进一步修改完善,准备提交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

全会期间,文件起草组根据10个小组审议讨论意见,对建议稿又进行60多处修改,提交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

10月29日下午3时,凝聚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建议草案摆放在出席会议的每一位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座席前,在全会上获得一致通过。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建议》反映了人民意愿和社会期盼,凝聚了全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共识,是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伟大胜利的纲领性文件。

以人民为中心,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

——《建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鲜明的理念和创新举措,绘就指引中国发展航船向梦想前行的路线图

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贯穿建议全篇的一条红线!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建议起草工作一开始,总书记就明确指出:“谋划‘十三五’规划建议,首先要把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搞清楚。”

总书记说:“发展理念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

正是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建议》突出理念先行、理念引领,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核心,突破以往规划建议的篇章结构,成为一份具有鲜明特点、让人耳目一新、写下许多“第一”的发展蓝图。

《建议》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发展理念、重大举措。

——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未来发展。

理念先行是《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和突出亮点。

3月23日,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文件起草组第二次全体会议时明确提出,“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把发展理念梳理好、讲清楚,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正是总书记针对中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的时代回答,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在新的发展理念牵引下,《建议》在谋篇布局上突破了既往。

《建议》全篇以新的理念为主线,突出了战略性、客观性、思想性,独特新颖,引人入胜,让人有耳目为之一新的感觉,主题更突出、逻辑关系更清晰,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

——突出问题导向、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短板。

问题是实践的引导,抓住了主要问题,就找准了工作聚焦点和着力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到冲刺登顶的关键阶段,未来5年能否解决短板问题至关重要。

要深入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出需要推进的改革任务——在文件起草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总书记提出了明确要求。

针对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建议》将新的发展理念与解决短板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

扶贫开发始终是总书记心头最为牵挂的事。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要求将“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写入新的目标要求。

6月16日,总书记来到贵州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考察。看到昔日贫困村脱贫致富后,他对村民们说,党中央十分关心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促进农村发展。“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两天后,他在贵州省贵阳市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补好扶贫开发“短板”。

——措施更实、更具可操作性。

破解难题,最终要落实到一项项具体行动上。《建议》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确定300项重要举措,从中提炼出50项新的重大战略、工程、计划、制度、行动清单。

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一项项务实的部署,让指引中国未来发展的规划路线图更清晰、更充实。

建议稿起草过程中,总书记作出指示。“有些举措要一看就可以操作”,不需要再制定细化的方案。如建议中具体提出了要“实施降低企业成本的行动”,就为解决当前企业成本高企问题有针对性地指明方法和路径。

——多项“第一”凸显时代特点。

“十三五”规划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的5年规划,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5年规划,是我们党对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部署后的第一个5年规划,是党的十八大后明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后的第一个5年规划。

独特的历史方位,决定了《建议》中包含众多“首次”:

——《建议》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在5年规划中单列一章,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关于“绿色发展”部分所占篇幅也是历次规划建议中最长的。

“绿色发展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总书记在谈及新的发展理念时作了这样的阐述。

——《建议》首次将坚持开放发展单列一章。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联系和互动前所未有。放眼全世界,开放成为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总书记指出,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是制定好规划的前提。要顺应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逻辑,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大趋势。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建议》全篇贯穿着全球视野。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大背景下,《建议》首次把党的建设内容列入新的目标要求;

——更加重视落实规划建议的指导作用,《建议》首次单列一条强调规划落实,要求各级各类规划要增加反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标。

……

诸多“第一”“首次”背后,彰显的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的宽广视野和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蓝图彰显品格

信心汇聚力量

——《建议》彰显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品格,世界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一个小小的细节,往往能显示出本质。

“节约资源要全社会行动起来才行,要从消费者就做起来。”

正是根据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建议》中写上了“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消费,制止奢靡之风。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等内容。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在总书记的批示要求指引下,提倡“光盘”、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正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下,“四风”大为收敛。

一个小小的故事,往往能透露出品格。

《建议》在坚持绿色发展章节特别写上了“维护生物多样性,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严厉打击象牙等野生动植物制品非法交易”等举措。这些内容,是总书记在讨论时指出的。

人们不会忘记,今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在参加吉林代表团讨论时详细了解野生东北虎种群繁衍和长白山生态建设情况。人们更不会忘记,总书记一次次对美丽中国的深情描述和不能让生态环境“在我们手里变得越来越坏”的铮铮誓言。

一件件小事、一个个细节,贯穿在《建议》的字里行间,彰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品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建议》源于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成功实践,是党中央一系列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绘就的发展篇章。

——这是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十个字集合在一起。每一个理念背后都蕴含着新的内涵,包含着实践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这是富有改革和法治精神的发展篇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规划建议以超越以往的篇幅关注未来5年如何加强党的领导,坚定表明,党有能力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够领导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这是筑梦圆梦的行动指南。

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新的5年,党中央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第一条原则。坚持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谋划发展,展示了共享发展的施政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总书记的誓言言犹在耳。实现全面小康,就意味着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每个中国人创造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

——这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深度互动。

今天的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建议》指明的中国发展路径,给艰难复苏中的世界经济增添了信心。

今天的中国,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的目光。世界的聚光灯下,“十三五”的中国画卷即将展开。

“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向全党发出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冲刺的新的动员令。

鲲鹏展翅凌万里,逐梦扬帆再起航。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 篇3

[关键词]解读音乐伦理道德促进和谐

音乐通过人们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音乐除却本身特有的乐音和乐音组织形式有净化人们心灵的因素之外,蕴含着深厚丰富的伦理精神。在认识功能上。音乐有益于健康的认识机体和心理、智力的形成,引导人们理性追求。随着其传播辐射途径,教化接受者自觉调整人类现实生活中相互之间的关系,化解利益冲突。促进人们之间相互尊重与团结和社会良好秩序的形成。并在对音乐的感性体验和最终的理性参与中,获得道德升华,构建安定、健康、有序、和谐的人类社会。

一、音乐伦理教化功能探源

伦理之“伦”本身具有群、类、比、序等含义。而“理”则是指分、条理、道理。教化就是教育感化。《礼记·乐记》中。乐者“通伦理者也”。这里的“伦理”一词既有伦类条理的意思,又指道德关系。在西方,英语和俄语的“伦理”一词源于古希腊的伊索思,含有风尚、习俗、品质、德性等的意思。而“风尚、习俗、品质、德性”具有社会属性,因而说伦理不仅仅是个体自身的事情。而是关系到不同个体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所谓音乐的伦理教化功能,就是乐音及构成音乐的形式对人们之间或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和人的善恶观念、情感、意向、信念的教化功效。

中国古代将人际关系概括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同时,强调了音乐与社会的必然联系,认为“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所谓“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等都说明了音乐与人与人类社会的紧密关系。

春秋时期晋国乐师师旷首先把音乐与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认为靡靡之乐是“亡国之音”,不能听,“清徵”、“清角”,德薄之人不能听。说音乐是通过各地风谣的交流传播德行的,主张使音乐传播的教化无处不到。

古代儒家经典汇编《尚书》中。诗言志、歌言永、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论,神人以和”和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论述都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成份,主张文艺作品应该使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乐以安德”的理论观点不仅认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道德,坚定人的信念。净化人的感情,而且“可以殿邦国,同福禄”。荀子对音乐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他在《乐论》中说:“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好的音乐,如“中平”、“肃庄”的音乐能使“兵劲城固。敌国不敢婴”。对国人则起到“移风易俗”、“志清”、“行成”的作用,使他们“安其处。乐其乡,以至足其上矣”。《吕氏春秋》在论及音乐与道德的密切关系时说:“故先王必托于音乐以论其教,将以教民平好恶,行理义也”。这里主要强调了音乐的道德教育作用。我国早期的音乐理论专著《礼记·乐记》则直接提出:“乐者,通伦理者也”,并把音乐的五声对人性道德的作用说得更具体,指出:“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者。使人正方而好义:闻角音。使人恻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齐整而礼”。认为音乐除了反映社会风气,还可以感化人。而孔子的“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直截了当地从正面揭示了音乐教育对社会的政治伦理秩序能产生的积极稳定作用。

在西方,希腊学派的代表人物毕达哥拉斯被称之为最早提出音乐具有感情“净化”作用的音乐审美思想的先驱,说“用音乐。用某些旋律和节奏可以教育人。用音乐,用某些旋律,节奏治疗人的脾气和情欲。并恢复内心能力的和谐。”(雅姆夫里赫《关于毕达哥拉斯的生涯》他这里所说的“净化”功能多属于生理性质的情绪上的净化。哲学家、思想家、文艺理论家亚里士多德强调美和善的统一,特别重视音乐的伦理教化功能,他在其《问题》篇中对“节奏与乐调不过是些运动,为什么他们能表现道德品质而色香味都不能呢?”的回答是。因为节凑与乐调是些运动,而人的动作也是些运动。认为音乐直接模仿着个人灵魂的情感和状态,所以当一个人听到模仿某种性格情感的音乐时,他就会受到同样情感的影响。因此,在倾听节奏和乐调时。我们的心情就随着它变化。他还由此得出松散的和谐之美乐调使人心肠软弱,多利亚式乐调使人温和平静,弗里季亚式乐调使人充满狂热,里面仿佛存在着一种和人类心灵的契合和血缘关系的结论。并进一步把乐调分为“伦理的乐调。实践或行动的乐调以及狂热的乐调。三种类型。同时提出要对人进行教化就要经常听具有和谐、完美性格的音乐。尽管亚里士多德的音乐的道德教育思想仅仅局限在情感净化方面,但在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史上第一次这样揭示出音乐首先与人的内在情感及伦理道德发生联系显然是比较深刻的,这应该说是在对音乐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的认识方面又前进了一步。

二、音乐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的近现代认识

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音乐教化功能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领域。西方格式塔心理学研究表明,艺术作品与人类情感的关系——事物运动和人类生理结构的相似性,使音乐的运动形式和人的情感运动之间建立了联系,这种联系使人类情感的各种含义:悲哀、欢愉、沉思、高尚或邪恶从而融入与之相对应的音乐形式之中。为人们认识和理解音乐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提出了新的依据。

音乐本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根植于现实社会生活的。自古至今,音乐既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主观审美情趣,更表达了人类之间奠基于共通感之上的社会情感,事实上,音乐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范畴。就如康德所一再强调的那样,审美本身并不仅是主体自身的活动,而是在不同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共通感”。当我们面临现实社会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冲突和集体意识的淡薄等社会现象而束手无策时。深入探析音乐的伦理精神及其对达成某种“社会共识”所产生的范导功能。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肖伸乐在其《音乐的认识与欣赏》中说:“音乐无论在中外,皆视为补助教化伦理……可以暂时解除吾人在寻常生活中的利已的冲动而引导人升于高尚的境界。”朱光潜先生。音乐的节奏与和谐(形式)之所以能反映人的道德品质(内容、见于动作),是因为两者同是运动。音乐的运动形式直接摹仿人的动作(包括内心情绪活动)的运动形式……因

为音乐反映心情是最直接的,它打动心情也是最直接的。所以它的教育作用也比其他的艺术形式较深刻。由此可见,音乐的节奏与和谐不能单从形式上去看。而是要与它所表现的道德品质或心情联系在一起来看的论述。可以说是对音乐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理解的深化。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充分肯定音乐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说“如同体操使身体得到舒展一样,音乐能净化人的心灵,”可使人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具有人道精神的人,因为。音乐会帮助人们感受到自己身上不良的东西立乐将儿童引进善良的世界。他认为“在影响年青人心灵的多种手段之中,音乐占据着一个重要位置”。这是因为除却音乐作品所直接表现的伦理道德精神之外。其原创所饱含的音乐家本身的良好伦理道德情愫在对接受者起作用。我们知道,音乐家在对一些社会重大事件、人际关系、等的描写时。总是进一步以一定的音乐情感、音乐形式,曲折而含蓄地把他们刻意追求的良好思想、情感倾向以及对假、恶、丑现象和行为的蔑视,对真、善、美以及一切正义的颂扬孕育其中。而接受主体聆听音乐是首先“从美的境界进入崇高的境界”,产生和音乐家一样对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兴趣和认同感,无疑因此而获得教化。

三、音乐伦理道德教化功能最终体现在接受主体的理性参与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人们只有在对其接受过程中才有可能获得伦理道德教化,而教化功能的最终体现在于接受主体的理性参与。

1、在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通过还原作者的感情体验获得初步道德伦理教化。音乐作品通过表现感情反映出支配这种感情的思想意识。上面已经谈到,作曲家创作过程中往往在作品中融入了他自己的丰富感情内涵和对客观事物的心理体验。而接受主体在欣赏的过程中,音乐作品表达的感情和接受主体心中潜在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也就是说,音乐作品中概括性的感情所体现出来的道德伦理意义使接受主体联想到以往产生这种感情时的具体情景,即音乐意象。这种意象的出现,也就自然对接受者继续发挥作用。1875年,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听了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时,感动地流着热泪说:“我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了”。这就是说,他在接受中初步还原了作曲家的情感体验。

2、在接受过程中,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性认识获得伦理道德教化。它是以接受主体对音乐的感性体验先行为基础的,即接受者根据前过程所获得与接受客体有关的知识经验以理性的形式证实感受的正确性和体验的深刻性,进一步促进对音乐作品内容和思想意义的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这里包含有音乐形式本身所直接展现在接受主体面前的伦理道德的因素。

3、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的最终体现是接受主体对音乐的理性参与。即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激发接受主体树立一种探究音乐内蕴的愿望。并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驱使下在玩味乐曲情感内涵的基础上。敏锐地抓住最能体现反映生活本质的特征和情绪。有意而自觉地洞悉和领悟蕴育其中的内在意蕴,挖掘隐蔽在这些内容之中的更深远意义,并使这种深刻含义直接作用于接受主体,使接受主体得以从中获得鼓舞,升华精神境界,最终完成伦理道德教化的任务。这就是人们在接受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时感受到柔弱母亲被豺狼肆意蹂躏的悲惨境况,我们只有团结起来不怕艰难险触,勇往直前,和敌人奋勇抗争,才能拯救我们的母亲:在欣赏弗兰克《d小调交响曲》中感受到人生道德的漫长和艰辛,生活的坎坷和曲折。而人生毕竟又是美好的,要想获得光明美好的人生必须树立起坚韧不拔的信心和勇气,与命运进行不懈的斗争:在欣赏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时能够抛却拿破仑创立共和国这个因素而升华到为理想奋斗的崇高思想境界:在对《梁祝》接受中萌发对封建制度的憎恶,激起砸烂旧世界豪情壮志的精要之所在……

当然对于音乐家来说,有对音乐听众启发、引导和教育的义务。这就要求音乐家承担起社会责任。以时代、社会发展的主线为依据,创作出更多的能够激发人们从困境中站起来的《命运交响曲》能够体现出可歌可泣民族精神和爱国热忱的《黄河大合唱》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丹顶鹤》等作品。让人们从心灵深处受到真、善、美的启迪,唤起人们高尚、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用完美的音乐形式向听众充分地表达社会发展需求、社会正义和呼唤各种关系和谐相处。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 篇4

会议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从2011年开始,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基调就一直维持“稳中求进”。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看来,尽管今年“稳中求进”提法没变,“但基于现存的经济问题,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这是个创新之处。”

祝宝良认为,中国经济面临需求问题和周期性下行问题,但更多反映为供给侧的问题、结构性的问题。在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同时,国内还存在高质量和个性化商品供给不足问题,导致了大量消费外流。有的产业需求不足但供给过剩,有的产业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政策都是奔着问题去,正是因为当前的这些问题,2015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到了更重要的位置。”祝宝良说。

对于供给侧改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认为,近年来由于我国一般技术水平和先进国家的差距大大缩小,这种情况下要改善供给,最重要的是提高效率,建立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制度体系,通过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制度体系来推动供给侧的改善、供给体系和供给结构的改善。并且,政府、企业和社会要共同推动改革,来实现这样的改变。企业家要做好适应新经营环境的准备,靠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适应消费者需求的能力来获得成功。

去产能、降成本

会议指出: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表示,积极稳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产能已成为我国经济提质增效的一个关键点。大量落后产能的存在,挤占了许多生产要素和资源,尤其是金融资源。在一些过剩行业中,效率低、负债高的企业占用了大量信贷资源,而银行担心信贷风险还不得不给予续贷和更多支持。另一边,行业内效率高、负债率低的企业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同时,落后产能的存在还使得市场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持续回落,好企业的效益和创新能力也受到很大制约,最终影响到整个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要真正将落后产能淘汰出局,应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研究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分类有序处置。国家还可以提出和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对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和地区,给予一定的支持。同时,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在企业销售业绩短期内难以明显改善的背景下,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是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需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做到放管结合,并通过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等,逐步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在财政可承担和社保基金运行可持续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企业税费负担和社保费率。政府还应通过货币政策调控等方式,逐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随着煤炭、石油等能源产品价格的大幅回落,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快速推进,我国电力价格也还存在一定的下调空间。此外,通过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电商、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等,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坚持创新驱动

会议指出:坚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依靠改革创新加快新动能成长和传统动能改造提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永伟表示,当前,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传统增长力量减弱形成的经济减速带急需创新力量加速成长以弥补。

中央在部署2016年经济工作时,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创新与淘汰是并行的,没有淘汰,没有退出机制,创新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大量的落后产能背后是资产和债务的固化,这些都会严重侵害经济肌体。创新就是要用良币驱逐劣币,国家的责任则是要为劣币的退出建立通道和保障体系,让创新企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虽挑战巨大,也有风险,但势在必行。

对于政府来说,更要积极转变角色。创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需要市场主体自主决策、自担风险。政府不要代替市场主体决策,不要冲在一线主导创新活动,而是要努力为各类创新主体构建一个甘愿创新、自担风险的外部环境。构建创新环境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提高行政效率、公平配置土地等生产资源、保持司法公正、保护知识产权等等。这些工作对吸引创新企业非常重要。政府还可以直接搭建或支持社会机构搭建诸如人才、技术、投资、教育等服务平台,为创新者服务。

总之,必须破解限制创新要素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通过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彻底激发创新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

会议指出:推进结构性改革,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承接“十二五”、开启“十三五”,2016年改革与发展的任务尤为关键。

像促进过剩产能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着力补齐短板等,这些都需要坚定改革信念,建立改革激励机制,鼓励地方改革试验,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闯出一条以结构性改革化解结构性矛盾的新路子。

会议强调,要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力度,推出一批具有重大牵引作用的改革举措。而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等,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和重点。我们当前既面临稳增长、调结构的压力,也面临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需要改革来发挥牵引作用。在去产能的过程中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对于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对于激发企业活力,都有重大影响。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划分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使得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有利于地方发展,也有利于提高财政运行效率。此外,为适应金融混业经营新趋势,加快推进由分业监管向综合监管的监管体制转变,对经济转型升级也具有重大影响。

推进改革,还应加强以服务业市场开放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要放开服务业价格的管制,打破服务业领域的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

值得强调的是,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大环境,政府是关键。要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推进监管转型,才能激活市场、解放企业。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

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在适当增加必要的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同时,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面对众多结构性难题和极其复杂的内外部经济挑战,2016年需要更有针对性、更加适度和更为精准的政策应对。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大力度。新增部分应主要投向“促转型”“调结构”重点支持的领域。在方法上,可加大财政赤字、财政支出与减税降费同时并举,尤其要减轻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负担。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可以主要用于弥补降税带来的财政减收,保障政府应该承担的支出责任。同时,通过深化改革保障积极的财政政策更有力度,比如积极推进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股权结构改革,释放非金融类资本和金融类资本增加财政可用资金,还可以通过税制改革拓展中长期财政资金来源,以及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来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应兼顾将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控制资产泡沫和防通胀、资本流动和汇率水平基本稳定三方面平衡。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去产能和调结构必经的阵痛阶段,很大程度上还受全球经济低迷等外部因素影响。货币政策总量松动已经达到一定力度,应进一步灵活发挥结构性工具“精准定位”的优势。

祝宝良认为,从2016年开始,中国一直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的措辞没变化,但内涵上有新意。“积极的财政政策更侧重于减税而不是更多地扩大支出,这样才能减轻企业负担,支持其去杠杆去产能。而稳健的货币政策,旨在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抓好“一带一路”建设落实

会议指出:要抓好“一带一路”建设落实,发挥好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的融资支撑作用,抓好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政治生态迥异、利益诉求多元、国家间关系错综复杂。完善合作机制,包括建立多层次、多种形式的新合作机制,同时充分利用和发挥好现有双边、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2015年“一带一路”取得了积极进展,《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为“一带一路”绘制了美好的蓝图框架。2015年前10月,我国与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势头良好,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正稳步推进,一些早期收获项目已经成形。

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还是要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推进与沿线国家合作。

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应加快构建联通内外、安全通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强和沿线国家的电力输送、光缆通信等方面的合作。

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方面,要推动实现相互扩大市场开放,加强海关、检验检疫、过境运输等方面的合作。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产业投资合作,共建一批经贸合作园区,带动沿线国家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应进一步推动与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另一方面也要发挥好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机构的融资支撑作用。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6年工作五大任务

会议认为,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任务十分繁重,战略上要坚持稳中求进、把握好节奏和力度,战术上要抓住关键点,主要是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

第一,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

●要依法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加快破产清算案件审理。

●要提出和落实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失业人员再就业和生活保障以及专项奖补等政策,资本市场要配合企业兼并重组

●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做好职工安置工作

●要严格控制增量,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第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

●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

●要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要降低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要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第三,化解房地产库存

●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

●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

●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 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

●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

●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第四,扩大有效供给

●要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提高企业技术改造投资能力

●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质量、效益上

第五,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要有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改进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办法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 篇5

提要:半个世纪来,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信息业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镇体系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就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和当前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些应注意的问题作一些综述。指出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一定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际接轨。

当前,全世界进入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进入了全球经济的新时代,城市作为社会主体,它的地位、作用和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今天,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与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和上下左右、内外、近远的城市进行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就政府行为而言,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来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间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着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1.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 2.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

3.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这样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

但是,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三、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如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共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来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人谈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协调的重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5.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6.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下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7.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结语: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产生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

城镇体系规划 urban system planning 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区域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城镇职能分工为依据,确定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和职能分工的城镇的分布和发展规划。

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即应原则确定市(县)域城镇体系的结构和布局。

市域和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包括:

1、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区域城镇发展战略

2、确定资源开发、产业配置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的综合目标;

3、预测区域城镇化水平,调整现有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职能分工和空间布局

4、确定重点发展的城镇;

5、原则确定区域TRANBBS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等设施的布局

6、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建议。

我国已经形成一套由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城市详细规划等组成的空间规划系列。城镇体系规划处在衔接国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城镇体系规划既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又是区域国土规划的组成部分。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 篇6

[关键词] 循环经济伦理观和谐社会

一个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最少、环境污染最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循环型社会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运作,积极倡导循环经济伦理观,吸引和鼓励企业、科技和公众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循环经济建设中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循环经济伦理观的内涵

循环经济伦理观是在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环境友好观念在社会、经济和生活领域的具体体现。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同样需要相应的伦理观作为支撑。循环经济的伦理观,不同于市场经济伦理,也有别于现时的环境伦理。前者缺少对环境价值观的考虑,后者则往往不能将环境诉求变为切实可行的经济操作。从理论层面看,循环经济的伦理观应是环境伦理与经济伦理的结合,是公益性伦理与市场伦理的结合。这种结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种伦理认识上:

1.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认识。循环经济下,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绿色的亲合关系,也有人称之为善待地球的方式。在这种绿色意识的框架内,环境资源不再是人们任意挥霍和索取的对象,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有价的、珍贵的,要友善地获取,高效地利用;保护人类的环境权,环境责任的公平承担,公共资源的公平共享;从自然获取的每一份资源应视为向环境租赁的金融资产,应予以修复、补偿和考虑其可替代性;人的生产和生活融于自然生态系统当中,其生产和消费对环境不构成侵害,经济发展应是一种绿色的增长。这种绿色意识中透着人对自然那种尊重与相融、利用与节制、有偿与回报的道德观念,是积极的自然伦理观。

2.社会成员间关系的伦理认识。循环经济要求社会的各个成员都要处于环形物质能量循环链上,视社会成员之间关系的为共生关系。这种对社会成员关系的共生认识,突出了“以和为贵”和“利己利他”的道德思想。这种道德思想是社会伦理在经济领域的延伸,是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守法经营等商业伦理的深化。“以和为贵”贵在“和”字,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也强调“和”的理念,常讲“和气生财”“和衷共济”“和气致祥”。“和”的道德理念并不排斥个体的竞争,强调在处理环境与发展问题上,大家要共同协商,彼此之间形成紧密联系的物质代谢关系,实现和顺发展。“利己利他”是衡量人的道德标准,但同样也适用于经济伦理的衡量。

3.现在与未来关系的伦理认识。循环经济强调“代际平等”发展,是以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为道德准则的。要认识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基础是有限的,本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而损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的条件,要给子孙以公平利用自然资源和满足其需求的权利。

二、循环经济伦理观的构建

基于上述认识,循环经济的伦理观应着重加强四个方面的伦理建设:

1.倡导绿色消费观念。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产品和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倡导绿色消費是构建循环经济社会最重要的环节,在全社会开展绿色消费教育,把绿色消费及环保知识纳入基础教育授课范围,公益广告、新闻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传媒也要加大宣传,提高公众对绿色消费的认识。绿色消费观念一旦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公众就会自觉改变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能源而不关注环境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消费那些不污染环境、不损害人体健康的产品,真正使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去。同时,倡导绿色消费不仅可以创造新的消费热点,拉动消费,更重要的是处于买方市场的消费需求会更有效的引导绿色生产。

2.倡导资源环保利用观念。废弃物的减量回收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性的事业,需要公众的积极配合。因此,应在全社会倡导和普及废弃物减量回收的宣传教育。我国政府在进行资源环保利用观念教育时,除了加大宣传外,更重要的是制订便于民众参与的各种计划,建立能够反映社会各界对资源环保利用的意见的信息渠道,调动民众参与废弃物减量回收行动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对资源环保利用的认识。

3.倡导环境优先观念。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近几十年严酷的环境生态灾难现实表明,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在环境生产力允许的范围内我们可以改造环境,但不能破坏环境。要在全社会内开展环境优先观教育,不仅社会生活要不对环境造成侵害,更重要的是社会的发展要建立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把环境优先的观念贯穿于项目建设、产品工艺设计、生产力布局调整中,从源头上保护环境,使发展融于环境之中。

4.倡导公平的持续发展观念。在民众中树立起公平对待他人和后人的持续发展观念,“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既要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生产者手中,又要保护当代其他人享有的环境权益,不损害后代人利用资源的发展权能。在发展上要讲“利己利他”,摒弃“拜金、拜物”主义和“及时行乐”的人生世界观和价值观。只有公平的持续发展观念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人们就会珍稀所获得的每一份资源,善加利用,“人与人”之间的发展就会出现“和气致祥”,整个社会对资源的开发强度就会与替代资源技术的研发能力同步。

参考文献:

解振华:走循环经济之路 实现可持续生产与消费[J].环境保护,2003(3):3-4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 篇7

一、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资源的影响

2015年,我国60周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6.1%,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0.6个百分点。国际上通常认为,60周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65周岁以上的人口超过7%就算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我国65周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1%,大大超过了国际标准。劳动力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人口老龄化直接影响着劳动力的数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会减少劳动人口数量。人口的老龄化意味着更多劳动力的流失,导致劳动力短缺。其次,在已有的劳动力人口中,青壮年劳动力偏少,老年劳动力偏多。

现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在短期内不会严重影响劳动力市场,因为人口总量很大。虽然目前我国还处于人口红利阶段,还能依靠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创造财富,但已处于人口红利的后期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我国将会在近几年内失去人口红利的优势。一旦人口数量减少过快,将导致我国丧失劳动力比较优势,这对产业发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考验。虽然,国家正逐步放开人口政策,但效果的显现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未来几年内我国必将遭遇劳动力短缺的瓶颈,因此,企业应该重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技术结构的优化转型。同时,也应利用目前的劳动力优势,大力发展社会经济。

二、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

消费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人口老龄化对社会消费也会产生巨大影响。老龄化对消费规模的影响主要就是体现在人口数量和消费水平上。相关统计数据预测显示,2000-2005年老年人口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老年人消费需求是11970亿元,占到总消费量的7.39%,预测到2020年将增长到29724亿元,占总消费的17.2%,到2040年达到149748亿元,占总消费额的29.8%。由此可以看出,未来几十年内,老年人口的消费能力增长迅速,占总消费的比例也快速增长,2000年是7.39%,2020年高达17.2%,2040年更是增长到29.8%。这说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增长迅速,购买力急剧提高,这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因为消费是刺激经济发展最关键的动力。据此推测,未来几十年,有关老年人的产业将迅速发展,成为一大新兴产业。

三、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一)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导致务农人员急剧减少,人口老龄化更是加剧了这一问题的发展,留在农村的都是老年人,教育水平较低,农业生产出现后继无人、农田大量抛荒的现象,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和韩国都遭遇过人口老龄化问题,导致出现农业空洞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破产化三大问题。我国应避免走它们的老路,加快土地流转的步伐,未雨绸缪,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第二产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然而,随着老龄化问题出现,劳动力数量减少,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已出现劳动力短缺的现象,不少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在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现有的劳动力也趋于老龄化,老年劳动人口增多,青壮年劳动人口不断减少,对第二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生不利影响。这迫切需要实现经济转型,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大学生眼中,人后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既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我们要善于利用有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利因素。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社会保障的完善,再加上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导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并不合理,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群体,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分析大学生心中人口老龄化对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源、消费、产业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人口老龄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战略选择[J].老龄科学研究,2015(3):52-60.

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 篇8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 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但由于经济转型过程中, 不同群体的收入增长幅度不同, 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仍在逐渐扩大。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 2000年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越过了国际公认的0.4警戒线, 2004年上升为0.488, 2008年有所下降, 但仍然处于0.469的高位。

为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将目前财富两极分化的哑铃型社会结构调整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结构, 必须改革目前的收入分配政策, 提高农民和普通市民的收入水平。为此, 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以累进制税率对高收入者进行征税, 然后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对低收入者进行补偿, 以便在降低基尼系数、提高社会的总福利的同进, 构建和谐社会。但很难把握这种劫富济贫经济政策的均衡点, 因为随时都有可以降低高收入者的生产积极性。因此,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成为我国现行经济发展阶段调整居民收入关系的有效途径。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是提高农民收入

目前, 对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已成为公认的事实, 这可以从国内外劳动者的收入差距中得到证实, 长期以来, 国内劳动者的收入增长幅度远远落后于劳动者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田产承包责任制前, 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利用集体的力量大力发展和维护了农业基础设施, 之后, 个体农民因为搭便车原因而致使大量农业基础设施“退化”;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和恩格尔系数描述的农产品需求增长缓慢等原因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政府采取了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经济政策, 1950~1978年, 政府通过剪刀差从农业中取得了大约5, 100亿元用于发展工业, 1979~1994年, 国家通过剪刀差使农业向城市无偿提供了15, 000亿元,

虽然新一届政府提高了支农力度, 以及取消了中国农业几千年来的农业税, 但城乡收入差距却不断扩大;我国城乡收入比率1997年为2.47∶1;2003年上升为3.23∶1, 2007年达到3.33∶1, 2008年扩大到3.36∶1。

工业化实际上就是农民市民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工业化。目前, 我国人均耕地为0.35公顷, 韩国、日本、英国、荷兰、美国、德国、丹麦以及法国的农民人均耕地分别为中国的2.3、5.1、32.3、11.2、173.13、6.56、3.7、64.4倍, 由于我国地势结构特点, 我国不可能象欧美国家一样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现化, 但是我国完全具备韩国和日本实行小型农业机械化的条件, 并将由此产业的近2.81亿农民工转移进城市, 中国从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就必须将这些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向城内转移, 因此,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前提条件就是存在城乡收入差距。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农民会从收入相对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入收入相对较高的城市部门。城乡差距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产生, 也应该伴随着工业化的实现而消失, 因为伴随着大批农民进城和农村机械化的实现, 农民的收入水平会不断提高。

三、提高劳动报酬率和财产性收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

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初期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这也是发展经济学家专注于研究储蓄、资本积累和投资的重要原因, 在投资拉动型经济模式下, 收入分配必须有利于资本所有者, 由于这一阶段, 投资的主体是国家和企业, 这也是居民收入分配增长速度远落后于GDP增长速度的原因。长期以来, 我国一直采用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 1984年以来, 我国GDP资本形成率都在30%以上, 有时高达45%,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多个百分点与这种高资本形成相适应, 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必然重资本轻劳动, 这也是我国长期来城市居民劳动收入相对于资本报酬下降的主要原因。1979年到2008年, 我国GDP年均增长9.6%, 而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7%, 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长率为6.9%。1991年到2005年劳动者收入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到41.4%, 同期企业营业余额占GDP的比例从21.9上升到29.6。2007年, 我国职工工资总额仅占当年GDP的15%, 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上升, 已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2%上升到现在的27%。因此, 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和企业利润的大幅上升相当程度上是以居民收入下降为代价。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是我国现行经济发展阶段调整居民收入关系的有效途径。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使我国居民收入的分布结构接近正态分布的状态和趋势, 可以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逐渐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中等收入群体的不断扩大, 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将收入转化为财富, 促进中产阶层的产生、形成社会发展的“自动稳定器”, 因为中产阶层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中坚力量。实证经济学的研究表明, 扩大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有效途径是减少贫困、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使低收入者平稳过渡为中等收入者, 而提高低收入者的途径有如下二方面:促进经济增长并使低收入者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 这被称为消除贫困的“涓滴式”方式;通过改进收入分配政策使低收入者在收入分配中获得更多利益, 这被称为“瞄准式”方式。“涓滴式”方式对提高我国低收入者的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瞄准式”方式对提高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所起的负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甚至抵消了“涓滴式”方式的正面效应。

农业经济时代, 土地是生产要素的核心, 对农业经济发展起着支配作用;工业经济则将资本的作用推到了第一生产要素的位置, 资本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生产要素;知识经济出现以后, 土地和资本让位于知识, 知识对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人力资本取代了物质资本的重要性。因为人力资本对知识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收入分配就应该由过去的有利于资本所有者的分配方式转变为有利于知识所有者的分配方式。

因此, 我国有必要对收入的初次分配政策进行调整: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这是提高低收入者收入的最重要途径。长期以来, 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明显偏低, 是我国居民收入难以提高, 消费启而不动的重要原因,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当前我国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很低, 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北京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为43.4%, 上海为35.0%, 广州为34.4%, 天津为31.55%, 而发达国家的劳动者报酬率均达到55%以上;扩大居民的投资渠道, 目前, 我国居民财产收入的90%以上来自利息收入, 而美国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来自租金 (2%) 、利息 (59.5%) 和红利 (38.5%) ;提高财产收入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重, 这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形成中产阶层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还很低,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 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仅仅1.9%, 远低于发达国家40%以上的高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市场经济不断完善, 人均GDP已超过3, 000美元, 居民正进入财产性收入增长的黄金期, 如果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 提高居民的劳动报酬率, 就会促进财产的快速增长, 当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 将成为我国消费、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同时, 当居民收入水平从低收入向高收入转变时, 边际消费倾向的增长大于收入水平的增长程度, 对拉动内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首先要提高居民的收入, 只有居民的收入超过消费水平时, 才具有将收入转化为财产的可能, 我国政府强调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公平性, 为让给大多数居民分享到更我的改革发展成果提供了制度保证。

完善财产收入的税收制度, 减轻居民税收负担, 目前, 从城乡居民的财产收入来看, 居民的金融资产更多的是储蓄存款, 利息收入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 (90%以上) , 国家实行的利息税对居民的财产性收益影响很大, 利息税的征收将原本属于居民的财产性收入转移为政府的税收收入, 不仅没有起到降低居民的储蓄意愿、刺激消费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弱化了居民的分配地位, 从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来看, 应该取消储蓄存款利息税, 让低收入家庭从储蓄存款中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如果说最根本的公平莫过于教育公平的话, 那么最平等的社会莫过于经济收入与财富的趋同, 斯密曾指出, 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的手里, 那么它在道义是不得人心的, 而且是有风险的, 因为它注定要威胁到社会的稳定。齐国之相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 衣食足而知荣辱”, 所以和谐社会的构建首先是收入和财富上的和谐。当然, 在此基础上也要加强道德、法律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 真正做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 最后走向共同富裕。

四、结语

中央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 但是, 目前全国的违法犯罪率还没有相应下降, 城市居民的违法犯罪主要集中在经济案件中, 而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人员更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我们常常痛恨违法犯罪者, 但我们应该更多地考虑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如果这些违法犯罪者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社会的违法犯罪率必然会大大降低。和谐社会的构建最重要的是安置好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提高劳动报酬率;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根基和保证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卢荣善, 张远秀.以“小市大镇”为载体引导资源流向[J].经济学动态, 2009, 6:71~74

[2].程思富.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须实现五个控制和提升.经济学动态, 2009, 4:63~66

[3].李义平.论注重内需拉动的经济发展[J].经济学动态, 2009, 4:67~70

[4].纪宏, 陈云.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及其变动的测度研究[J].经济学动态, 2009, 6:11~16

[5].课题组.当前扩大内需的复杂性与宏观调控政策的选择[J].金融研究, 2001, 10:78~80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 篇9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时间养成

党的十八大提出,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精辟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使得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的概念变成具体生动的存在, 培育和践行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是国家的储备人才, 当今国际竞争愈来愈倚重人才的质量, 为此高校应该全方位抓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 使得他们走出校门后能够挑起肩上的重担, 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立德树人是十八大确立的育人目标, “德”是评估大学生素质的一个核心指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道德教育的关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围绕培育公民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展开, 具体有如下几条实施路径。

第一,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在高校,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自觉自愿参与教学过程, 通过主体互动的教育与自我教育, 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依托第一、第二两个课堂以及学生工作者平时的辅导教育, 具体可以有以下探索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 多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设置多个互动环节, 鼓励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参与;开设实践课程, 把课堂搬到社会上, 如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复兴之路”展览等等, 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理解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并自觉践行;在具体的课下辅导教育过程中要更多运用主体—客体—主体的对话模式, 注意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 培养价值追求需要, 在对话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以人为本要求不论在课堂教学、课下辅导还是实践课程中, 都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意激发其主体需要, 调动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参与的过程中理解、接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 加强组织领导, 保证教育践行活动的正确方向。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加强统筹协调, 加强组织实施, 加强督促落实, 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根据文件精神, 各高校要建立专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践行领导机构, 并依托学校党委—学院党总支—基层党支部三级机构层层落实。充分发挥学院宣传协调、规划作用, 结合上级党组织的精神要求和学院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推动培育实践活动有效开展;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把大学生党员打造成培育践行活动的排头兵和领头雁, 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以身作则, 树立崇高的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做好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范, 继续启用“1+1”活动模式, 做好传帮带, 引领带动周围同学共同进步。在组织实施过程中, 在保证指导方向的同时, 要注意使用“柔性”原则, 少使用命令性语句, 加强人文关怀, 从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出发, 多方论证, 制定面向全体学生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保证培育践行活动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第三, 注重宣传教育, 拓宽宣传渠道。文件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教育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计划, 纳入经常性的宣讲内容,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增强广大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针对大学生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充分做好两方面工作——合理组织学习教育内容与多方拓宽宣传渠道。合理组织学习内容指要科学设置宣传教育的内容, 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与接受心理;要接地气, 分阶段设置具体的内容体系, 使得学生易于掌握且经过实践能够达现。如诚信教育不能只是空喊口号“要诚信待人、诚信应考、诚信就业”, 可以从生活、学习、就业几个方面制定具体的内容要求及实施步骤, 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并可以践行之, 以提高教育的实效。拓宽教育渠道指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场合全方位地进行教育活动。要统筹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让学校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以身作则, 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组织宣讲团, 经常性地深入学生就某个专题进行剖析、解释;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在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所有能利用的实体空间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的文字和图片宣传画、宣传册;要充分利用好校报、广播台、宣传栏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开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专题网站, 开辟理论区与讨论区, 让学生在学习讨论的思辨过程中接受教育并自觉践行。

第四, 抓好示范引领, 树立榜样的感召作用。榜样示范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 是指通过具有典型、榜样意义的人或是的示范引导、警示警诫作用, 教育人们提高思想认识、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大学生是好奇心和模仿性极强的群体, 在他们中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教育, 榜样示范法是个不错的选择, 选择的榜样要具有真实性和生活化。真实性是指所选择的榜样和典型是真实存在的, 避免“高大全”地任意拔高, 也就是说所选择的榜样是有血有肉的真实存在, 他们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而不是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 是广大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到达的高度, 这样的榜样才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如在学校中可以评选“师德标兵”、“诚信标兵”、“团员标兵”等, 在评选过程中认真征求学生的意见, 经过他们亲自投票选出的标兵在现身说法时才更具有说服力。总之, 典型榜样的选择一定要慎重, 宁缺毋滥, 要做好真实性和生活化的结合;榜样的宣传也要坚持真实, 避免无限拔高, 遥不可及会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 落实实践养成,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件对“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做了大篇幅的说明, 从学雷锋志愿活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怡情养志、重要节日的纪念活动、公益广告的运用、全民性精神文化建设活动等几个方面指明了实践活动路径。作为大学生群体, 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向榜样接近。向榜样学习的过程就是实践的过程, 具体学习、生活、就业规则的习得是实践养成的一个基础环节。二是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感染熏陶作用,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的契机, 开展各种纪念和庆祝活动;围绕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 如汉服展示、古代诚信探源活动等等。三是多方开拓校外社会实践基地, 带领学生走出校园, 践行核心价值观。依托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熏陶;开展主题社会调研、实践活动, 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初步掌握社会规则;藉由学雷锋活动, 进入社区和农村开展面向留守儿童、孤残老人等的志愿服务。在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大学生品尝到了团结、助人的甜美, 自觉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而言之,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必须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 坚持“以人为本”, 多方开拓宣传渠道与媒介, 利用好榜样的力量, 重视实践养成, 引导大学生认识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积极践行之。

参考文献

[1]陈万柏,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226.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 篇10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文精神,和谐社会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文关怀精神解读

人文关怀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超越。其人文精神关怀精神体现在:

1. 强调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马克思认为:在物质财富的增加过程中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经济矛盾, 物质财富是人们生活的手段, 而不是人们生活的目的;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 是劳动者, 不是物质财富;物质财富是人的劳动作用于物质的结果, 生产力是人的生产力, 并非物本身的力。物质财富的发展程度, 取决于人的素质高低和能力的大小, 以及作用于物质所必需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资本统治的结果, 不仅把物质财富变成了经济乃至社会的主体, 而且将劳动异化了。将资本所有者变成“资本的人格化”, 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矛盾之所在;要解决这个矛盾, 就必须突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克服劳动的异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 “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人的需要是人自身的规定性, 是促使人们积极从事各项活动的内在动力。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从事劳动和其它社会活动, 通过劳动和社会交往得到需要的满足, 而需要的满足和满足需要的劳动又产生出新的需要, 从而才能不断引发新的活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 马克思认为需要和生产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必要前提, 人的发展包含着多方面需要的发展。需要的发展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强大力量,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

2. 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批判, 揭示了专制制度的反人道性质。

私有制是异化的主要根源, 社会分工固定化是它的最终根源。异化概念所反映的是人们的生产活动及其产品反对人们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殊关系。马克思对异化的批判也包括三个方面: (1) 人的异化。在异化活动中, 人的能动性丧失了, 遭到异己的物质力量或精神力量的奴役, 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 只能片面发展, 甚至畸形发展。马克思揭示出了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把人当作商品, 而且还当作精神上和肉体上非人化的存在物生产出来, 在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中, 物的世界的增殖与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因此, 资本主义劳动不是发展劳动者的个性、才能, 相反却使劳动主体的才能受限制、个性受压抑、人性受扭曲。 (2) 物的异化。劳动者将自己的劳动外化在产品上, 劳动成为对象, 成为一种异己的东西, 这种异己的东西成为自己的对立面, 生产的越多, 劳动越廉价;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是自我否定的过程, 劳动让劳动者相对的或者绝对的越来越贫困;人成为劳动的产物, 甚至成为劳动的工具。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尊重劳动, 承认人及其独立性和自我活动, 但由于它把劳动看成是谋生劳动, 既贬低了人, 也贬低了劳动, 是在承认“人”的假象下对人的彻底否定;马克思从作为劳动主体的无产阶级的利益出发, 指出尽管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创造了极大的财富, 但它也极大地损害了无产者的利益, 使无产阶级不仅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相反却丧失了自己作为人的起码的需要。 (3) 货币的异化。私有财产实际上是劳动异化的产物。与其说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的劳动的根据和原因, 不如说财产是劳动外化的结果。马克思把劳动与财产的关系比作是上帝与人类的关系。私有财产和上帝都是人类理性迷雾产生的。私有财产和上帝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的异化。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现象。马克思明确指出, 在经济生活中, 金钱是一种外在于主体的物质, 又是人类主体本质外化的表现。金钱明明是人创造的东西, 可是现在它却以“一切事物的普遍价值”的身份剥夺了主体自身和整个世界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异化了的主体又不得不拜倒在这个人造物面前, 即“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在本质却统治了人, 人却向它膜拜”。这是主体的人与自己的创造物关系的颠倒。

3. 对未来社会的设想:

谋求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观点是: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用。因此, 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 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 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马克思认为未来社会是“自由人联合体”, 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占有的私人性之间的矛盾, 因而要解决这个根本矛盾, 就要边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当摆脱了私有制的束缚了时, 国家权力消失, 人就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 人又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同时人也不再受分工的束缚, 真正成为自身的主人。只有这样的人才是“自由的人”。由这样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组成的联合体, 才是马克思所设想的“自由人联合体”。

4. 强调自然界与人、经济发展的统一性。

同时马克思还认为未来社会是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恩格斯指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马克思说:人是“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和自然界的同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要依赖自然界, 另一方面, 人可以主动的改造自然界。自然界的改造和经济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规律。经济的发展要依赖于自然条件, 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人必须合理的支配自然界, 这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马克思主义理论阐明了人的本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真谛。人类要想持续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进行劳动。人类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劳动中, 才使人的类本质得到确认。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在自然界之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人与自然一定要和谐, 恩格斯在总结了人向自然界索取的教训后精辟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 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 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他强调指出, 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人文关怀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包含着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着追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人文关怀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在理论上具有一致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强调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 把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肯定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揭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及其根源, 表现了马克思对社会结构和谐的追求, 对人际关系和谐的追求;马克思对异化的批判反映了他对人与社会和谐的向往;而他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则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条件、构成要素之间的和谐, “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则表现了对人自身的和谐的追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蕴涵的以人为本、对人的地位及命运的终极关怀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 为我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注意并科学处理社会生活各要素的协调性和整体性关系, 提供了科学思路和思维方法,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以人为本, 一是说人是目的, 即人是人的活动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归宿。这里强调的是“为了谁”的问题。二是说人是关键。与技术、自然资源、资本等物的因素相比, 人这个因素最活跃、最重要。最根本, 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里强调的是“依靠谁”的问题。三是说人是主体。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 人总是扮演主体的角色。而人的主体角色, 只有在不断实现、发展和维护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利益的前提下, 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因此, 从为了人的目的出发, 通过所创造的各项成果都应当为人们所共享。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的是为了给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 构建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则强调“以人为本”, 突出了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把发展同人的关系、发展手段同发展目的的关系辩证地统一起来, 突出了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目的性, 即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坚持以人为本,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追求作为发展的立足点与出发点, 让人民群众从发展中获得最大的好处, 就会最大程度地调动其创造的积极性,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不竭的动力。和谐是指逐步实现社会结构和谐、社会阶层结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自身的和谐。

3.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完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 为社会和谐提供制度保证。

在政治方面, 应该保证人民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在经济方面, 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我国社会生活的一些领域, 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社会不公现象, 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 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 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有社会不公的影子, 社会不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到了社会不同阶层的和谐相处。在文化方面, 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满足。必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进一步弘扬良好思想道德风尚, 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 对民众进行人文精神、终极关怀的启迪教育, 正确处理社会的人际关系。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社会和谐的本质是人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民众进行人文精神、终极关怀的启迪教育, 引导人们逐步跳出只在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功利主义的层面去思考问题的立足点, 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 在全社会逐步形成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道德, 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和睦融洽的和谐局面, 努力实现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63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第167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383页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 篇11

關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和谐社会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在新的历史时期,保证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两者将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其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非公有制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在人这个基本要素上关联度越来越高

和谐社会内涵丰富,包括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他人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国家各阶层间的和谐,我国与其余国家的和谐等。归根结底,是与人相关的各种因素的和谐。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把握人的需求和思想发展方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从业人员呈减少态势,非公有制经济是目前就业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本身就是对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一种促进,其未来的发展也直接关系到该阶层的从业人员状况,其和谐健康稳定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另一方面,和谐社会创造的良好人文环境、法制环境也将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产生进一步促进作用。公平正义、社会和谐是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非公经济发展的坚实社会基础。从1988年的《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到2005年的“非公经济36条”、2007年的《物权法》《反垄断法》出台,非公经济在法律、政策上的待遇越来越公平,在社会上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也随之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发展高潮。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都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其中涉及民主法治、经济发展、道德风尚、社会保障、自然坏境等诸多方面。“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人均GDP1000美元-3000美元,是一个经济起飞国家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既充满新的机遇,又面临各种社会风险,往往是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剧烈变化,政治体制不断应对新的挑战的时期。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阶段的稳定发展问题”。这一时期既要充分发挥非公经济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又要依靠和谐社会的理念来解决发展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问题。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日益增高,2006年“民营经济已占到全国GDP的65%左右,占经济增量的70%~80%,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深刻理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研究非公有制经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发挥作用,同时协调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中的关系,将在实现两个目标的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非公有制经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表露出的一些问题及分析

(一)一些问题

1.对于消费者——经营方面不和谐。一些非公企业的经营者不讲诚信,违反财经、劳动法规等行为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例如,在地产业,普通消费者很难对所购商品房进行全面的了解,少数开发商无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造成了此类投诉与日俱增;医药行业,存在少数商家把保健品当药品卖,夸大宣传其治疗作用,附以所谓的典型病例误导消费者等。另外,一些电视网络购物、售后“三包”等引发的问题,也引起了许多消费者不满,这些都是影响非公经济和谐的因素。经营方面不诚信、不和谐涉及多个领域,需引起重视。

2.对于员工——劳资关系不和谐。少数私营企业克扣拖欠工人工资,无酬延长工时,工作环境恶劣,对待工人蛮横。民工尤其是农民工权益维护不畅,制度缺失缺少保障。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引起了社会不安定问题的持续上升。中国面临着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理顺企业家和工人相互关系,构建和谐劳资关系是个考验。

3.对于环境——又好又快发展间的不和谐。一些非公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企业,一味追求快速发展,很少顾及环境污染。认为环保会增加企业负担,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因而以高耗能、高污染来换取更多利润。企业滥用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4.对于生命周期——自身发展的不和谐。以温州市、台州市为例,两地民营经济活力充沛,企业众多,但平均生命周期仅为5.7年,40.32%的民企生命周期不超过4年,而民营企业中占据最高比例的公司制企业的生命周期仅3.8年,远远低于企业平均生命周期。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自身发展不和谐造成的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并存的现象值得关注。

(二)原因分析

1.自身管理模式上的原因。非公企业中大部分是由个体户发展而来,发展过程中靠人缘、血缘、地缘关系联合壮大,家族式经营的企业占到了90%以上,绝大部分企业老板集投资者与经营者于一身,优秀人才难以真正融入企业。企业的管理制度出现了违背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等问题,影响了企业发展,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意识无法形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层次不齐。

2.发展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非公企业发展迅猛。开放初期非公企业寥寥无几,改革开放后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在积累巨额财富后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想转型,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项制度的滞后性也都导致了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发生。

3.舆论原因。当前,舆论倾向中存有一些偏激、偏见现象,如把社会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悬殊、劳资矛盾增加、权力资本勾结等消极现象简单地归咎于非公经济的发展,把非公经济当做不和谐的社会因素,这都有失公允。

三、如何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需要各级政府、各类社会组织以及非公有制企业的共同努力。

(一)充分发挥政府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环境

1.重视“三个环境”建设。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曾提出“三个环境”问题,认为非公经济发展环境中不和谐因素主要由准入环境、融资环境、行政环境三个方面造成。政府须充分重视非公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加大对非公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认识到“要保增长、保民生、保就业,就必须保企业”。切实营造有利于非公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真正解决民营企业市场准入难的问题;加快落实已出台的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对民营企业的财税支持,改善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帮助非公企业不断健全诚信体系,增强信用观念,建全诚信经营准则、信用管理制度和信用风险防范体系。

2.充分发挥各种政治团体、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民建、工商联等政治团体以及各种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其成员主要以经济界人士为主,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引导沟通非公有制企业家,增强非公企业家的和谐意识方面施加影响。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联系和沟通,鼓励非公代表人士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监督和管理,并把非公经济人士的政治诉求、利益诉求及时引导到民主法制的轨道。

3.把握舆论喉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经历了由“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到“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的转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针对一些偏激舆论,要旗帜鲜明地坚持观点,着重非公经济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正面宣传。让群众认识到发展是第一要素;认识到先富带后富是必由之路,同步不能致富;认识到党的发展理念,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认识到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必须从效率出发,但社会财富的最终分配一定会兼顾公平等等。

(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投入到构建和谐社会中来

1.培养非公企业家的和谐观。企业家要充分认识非公经济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一要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权利而且是义务,非公企业家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需更主动积极、更加多样地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非公企业自身发展也需要和谐社会作依托,两者相互促进。二要进一步积极参与慈善事业。非公企业家致富思源,奉献社会,为公益事业作了很多贡献。非公企业与社会融合度越高,为社会尽职越多,就越能不同程度地消除化解不和谐因素,企业的基础也就越牢靠,发展环境也会越好,这是双向共赢的举措。三要千方百计谋生产,多为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要认识到就业问题直接关乎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最低标准。

2.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和谐。“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在创造价值的同时有利于扩大就业,而且还为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创造了条件。从一定程度上说,改革开放以来,如果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就不会有公有制经济效率的提高”。新形势下,要统筹“公”与“非公”两个关系,协调经济结构,促进良性竞争。

3.促进非公有制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和谐。遵纪守法,依法经营,照章纳税,遵循市场规则,尊重消费者权益,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服从国家宏观调控,依法经营,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法规,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有关规定,从而与政府与社会建立和谐关系。

4.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内部的和谐。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度,树立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现代管理制度与家族式企业的最佳结合点,尊重员工权利,正确处理劳资矛盾,以体制规范人才,以人才管理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術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5.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我国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粗放式增长加剧了环境的压力。要引导非公经济加强资源节约保护,正确追求企业内部利益和合理负担外部成本的关系,要把能耗降低和污染物减排的标准具体化。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培林.和谐社会十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6.

[2]民营经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N].人民日报,2007-02-01.

[3]人民政协报[N].2007-02-01(1).

和谐社会的经济学解读 篇12

商业信用是指商业社会的参与者普遍遵循的共有信念 (shared beliefs) 和人们在职业生涯中形成的为社会所认可的行为规范。由于商业信用涉及人们的相互关系、行为、伦理与道德, 商业信用的建立和广泛运用, 无疑会使微观的经济领域向宏观的社会层面逐步渗透、扩展和功能改善。

从微观上看, 商业信用的价值是从经济价值的单方面转移中体现出来的一种社会性认可, 它表现为对确定经济价值的交换, 在每一个具体的信用活动中, 它的价值是可以计量的, 在当今经济生活中, 这种可计量的价值, 通常以货币量的形式来表现;从宏观上看, 商业信用的形成, 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往来发生的范围和规模, 解决或是减少了商品交易中的矛盾, 它的价值或意义表现在促进人类社会经济整体的进步方面, 表现在经济增长的潜在推动方面, 因而又是无可度量的[1] 。

商业信用的具体经济品质, 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商业信用是一种被对方所信赖的经济品质, 诚实、守信、履约则是这一品质的基本逻辑起点和本质内涵。正因为商业信用这一经济品质的社会存在, 才使得市场交易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扩展, 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 加速资源配置, 提高市场交易的效率。

2.商业信用具有社会性, 商业信用起源于社会分工, 因为社会分工以后, 人们的知识结构就局部化而固定在了所分工的工作上, 人们在具体环境中积累知识, 那么每个人判断事物的经验、知识积累就与在其他方面分工的人产生了差异, 从而价值判断就会产生差异, 利益就会有冲突。通过社会分工多元主体之间复杂且高频率的交易博弈, 每一社会分工者在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时, 每每会遭遇来自社会公众的评价和选择的压力, 从而最终趋向于德克海姆所说的有机的凝聚 (organic solidarity) 社会中。有机的意思就是指经济人虽然是分工的, 但他们通过交易、通过市场贸易互相尊重这种有机的关系, 并结成互相依赖、互相依存的社会[2] , 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

3.商业信用具有社会环境的依赖性, 因为商业信用的社会性特征, 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约束和影响, 一个不遵守商业信用的经济人 (如借款不还) 如果受到社会环境的严厉约束并被永远地逐出市场, 那么, 一时不守信的收益 (借款) 与付出永远不能在市场中赚钱的代价相比, 其机会成本太高, 那么, 遵守商业信用是合算的。

4.商业信用具有非恒定的独占性, 也就是说, 它会随着商事主体经营状况的好坏而处于一种变化的过程中, 企业的不善经营和频繁的非诚信行为, 完全有可能因此而降低甚至丧失商业信用[3] 。

二、商业信用与建构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

(一) 商业信用是和谐社会的道德与制度基础

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现在社会财富创造和分配的过程中, 其首要因素就是财富的分配, 只有在经济上实现和谐, 才能达到政治和精神上的和谐。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资源配置和经济整合机制, 同时也是社会结构的生成机制之一。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相伴随, 在过去 20 多年中, 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也不断加深。这首先意味着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不同的阶层和社会群体开始拥有不同的利益。因此, 社会要和谐, 企业和企业之间、个人和企业之间、企业和社会之间要和睦相处, 也必须有相应合理的机制来维系各自的利益诉求, 建立社会各阶层之间利益的整合机制, 保障社会细胞有机的结合和功能的实现。社会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 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 因此它是道德追求;而社会成员按照信用原则进行联系交往, 则是全社会协调和谐的最重要的制度基础。

(二) 商业信用是和谐社会经济中的润滑剂

商业信用在生产、流通和分配的领域中起着一种润滑剂的作用, 它的加入保证了企业之间正常的必要的商业联系, 保证了生产、流通和分配的顺畅进行, 还具有加速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和资本周转的过程 (商业信用作为一种提前付款或延期付款的结算方式, 也是一种短期融资的手段) 。正是商业信用这一润滑剂的的缺乏和加入不足, 社会中虚假广告、合同欺诈、上市公司造假帐、企业三角债、银行呆坏帐等问题才会层出不穷。它造成生产、流通和分配各个环节的滞后与阻塞。因此, 需要从商业信用制度、商业信用服务行业、商业信用活动和商业信用监管体制等方面的基础改善和制度建设, 来增加商业信用的市场供给。

(三) 商业信用的建立是建构和谐社会的经济品质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的复合概念, 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法律、道德、社会交往等领域。按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逻辑进一步推理, 经济基础的品质决定了上层建筑的生态。只有在经济上实现和谐, 才能达到政治和精神上的和谐, 才能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经济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如政治、战争、教育等。但是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些因素的时候, 便会发现一切因素都可以归为信用问题。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人们基于对相对人的信任而开展商业活动, 没有信任就没有商业活动。所以, 商业信用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东西, 是构成市场经济基本品质的内在要素。商业信用是构成市场经济基础品质的外在体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夯实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改造和提升经济基础的原有品质, 实现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统一。

三、构建和谐社会中商业信用的实现路径

众所周知, 一个社会的良好运行, 离不开社会伦理规则和法律规则的约束。只有这些规则得到了大家的共同遵守, 才能建立稳定良好的社会秩序。一个行为规则紊乱的社会, 必定难以保证健康有序的发展。表现在社会风气上, 必然是行为标准和规则的迷失与错位。加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就会是藐视法律和社会伦理, 使整个社会陷于混乱之中。长此以往形成风气, 国家、法律乃至以往我们视之为不可逾越的各种伦理界线都要崩溃, 最终将给整个社会带来严重的打击。在历史上, 由于规则的破坏或者说标准的破坏给国家及其政权带来灾难的事情并不少见。有资料显示, 我国企业在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无效成本已占到我国GDP的10%-20%。

目前, 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 在此过程中, 旧的制度被革除, 新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一方面人们的物质欲望被诱发出来, 对高尚情操的向往被对物质的渴望超越;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 违背诚信的机会成本降低, 鼓励了更多的投机行为。这种不健全的制度阻碍了信息的充分流转, 从而减弱了奖惩机制发挥作用, 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不会天然地讲信用。人是理性的, 总是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寻求最佳方案和行动, 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果遵守信用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他们就选择遵守信用;反之, 他们自然会选择背信弃义。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来鼓励诚信、惩戒失信者, 使“老实人”得到好处, 讲信用才可能成为社会必然的现象。那么, 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游戏规则”呢?

(一) 培养道德文化

道德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约束, 不需要监督, 成本非常低, 而且道德是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 效率非常高。人们只有具有道德约束的品质修养, 才能自觉遵守法律的约束。道德文化的培养, 即形成良好的秩序, 为人们的行为定一个准则, 以便维护每一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维护企业信用, 最大限度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在实际工作中, 要从儿童的言行教育开始, 延续到成人的公民教育, 再到职业教育, 培养转型时期道德文化氛围, 以强化道德和信用意识, 从思想上, 行动上彻底根治诱发失信的投机心理, 从而激发人们讲信用道德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意识, 把诚信守信变成自觉的行动, 真正做到自律。

(二) 完善法治环境

道德约束是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发挥其功能的, 没有强制力了, 一旦行为主体越过良心与舆论的约束而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时, 常常会导致对他人或社会的伤害, 这时只有依靠强制的制度体系约束人们的行为。法律对人行为的约束是通过法的强制力量来约束交易双方遵守合约, 对违反合约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惩罚, 使失信要承受法的制裁的代价, 从而保证人们守信。

首先, 建立完备的法律, 做到有法可依。立法的目的是创造一个信用开放和公平享有、使用信息的环境。完善的法律可以提供一种稳定的关于信用程度的心理预期和判断, 明确在市场经济中, 失信的法律边界是什么, 失信到什么程度将给予何种程度和形式的制裁。通过这种失信惩罚机制的设立, 做到“闯红灯者受罚”, 加大企业或个人失信的成本, 迫使其行为趋向守信, 让守信成为守信者的通行证。

其次, 加大执法力度。法律的威慑力来自于发现违法和制裁违法, 如果违法被发现的概率非常小, 便会诱使当事人铤而走险, 以身试法, 并能够逃脱法律的制裁。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造成的法律失信行为会使得违规者收获巨大的“违规收益”。因此, 加大执法力度, 使得失信者承担其失信成本, 才能从根本上制约失信行为的发生。

(三) 建立失信的传达机制

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健康、迅速地发展, 与有关的商业资信是否公开及公开的程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在一国范围内, 能够快速、真实、完整、连续、合法、公开地获得有关商业资信资料, 有助于经济活动主体进行全面的资信调查和做出正确的判断。例如, 美国公司做生意, 一方面要看对方的信用评估记录, 尽量不与信用差的客户打交道以降低风险;另一方面为了做成生意, 也愿意配合信用机构, 提供相关资料, 更新自己的信用记录, 尽可能避免在信用报告中出现负面信息, 这都源于美国公司的信用资料比较容易获得。

建立失信的传导机制, 即让信用信息流动起来, 将诚信和背信的行为在整个社会中传播, 在降低商业信用交易不对称信息的同时, 使诚信行为得以存在, 相反失信行为则难以生存。失信传导机制的建立主要是通过征信业的建立和完善。即无论交易主体与谁交易, 其守信的良好记录以及背信的劣迹均会被下一个对象所知晓, 下一个对象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 在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同时, 降低交易中的风险, 提高交易的效益, 使得交易主体间在每次交易时都表现为双方都遵守的交易规则, 坚守诚信。

产权是信用的基础, 产权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追求长期利益的稳定预期和重复博弈的规则[4] 。由于企业产权不清晰, 决策者的利益与企业信用之间没有长远的关系, 必然导致决策者仅仅追求或是注重眼前利益, 不注重企业诚信。只有产权制度真正建立起来, 交易信用信息的需求方-企业才能产生对信用信息的需求的原动力, 才能推动征信业的建立和完善。

(四) 规范的政府行为

这包括四个方面, 其一, 规范政府的政策。和产权对人们的影响类似, 规范的政府行为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 有利于人们形成稳定的预期。其二, 对政府行为的规范还包括司法的独立性和对行政权力的法定限制。Knack Keefer (1997) 的一项对29个国家的研究表明, 对政府行政权力的限制和司法的独立程度和国民的信任高度正相关, 对政府的权力限制上升一个点 (最高7点) , 信任度将上升1.5个百分点;司法独立程度上升一个点 (最高4点) , 信任度将上升8个百分点。实际上, 由于司法严重受行政权力的干预, 导致司法不公和司法低效率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契约行为[5] , 导致了合同的违约率上升。其三, 减少政府的交易活动特别是赢利性交易活动, 因为政府作为交易主体, 往往没有积极性鉴别真伪从而不利于良好信任的形成。[5] 其四, 提高政府的信用能力, 而政府的信用能力主要体现为承诺的实现能力上, 对那些不能履行承诺实现诺言的政府和官员, 应有必要的制度规则和程序预以处理。

(五) 提高市场化程度

市场化程度以及交易设施的发展是对商业信用的改善是一个具有显著意义的解释变量。模型的分析表明, 一个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 其受到的守信评价的可能性就越高, 认为其守信的人就越多。假定一个地区的信任度为10%, 那么市场化程度增加一个百分点, 信任度将增加5个百分点也即达到15%左右。原因在于市场化程度越高, 交易就越发达, 因而根据我们前面的理论分析, 信任度也就可能越高。这个道理, 正如亚当·斯密很早就提到过, 商业发达的社会往往也是讲信用的社会。而且, 在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中, 市场化程度高往往意味着更少的管制和更自由的竞争, 这都有利于信任的建立[5] 。

总而言之, 在建构和谐社会的大棋盘上, 商业信用是市场经济得以健康运转的基石, 也是构成和谐社会的经济品质。但是良好的商业信用并非可以自然生成, 它和社会制度、教育水平以及市场发展水平有关, 关键在于制度建设与制度进步。而所有的制度中, 稳定而明晰的产权制度是促使商业信任形成的基础。首先, 要促进道德、法律与商业信用的良性互动, 这样才能获得一个诚信公平的交易环境。其次, 建立在稳定而明晰的产权制度基础之上的社会约束机制是促使商业信用形成的基础。第三, 通过对政府行为的规范和限制以提高政府的信用能力。最后, 通过提高市场化程度和提高全民接受教育程度, 为中国未来的和谐社会蓝图奠定经济底色。

参考文献

[1]陈彩虹.信用的价值和信用无价[J].商业时代, 2000 (11) .

[2]汪丁丁.道德基础与经济学的现代化[J].战略管理, 1996 (6) .

[3]贾秀春, 陈德敏.商业信用的法律文化解读[J].经济师, 2005 (11) .

[4]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M].北京:三联书店, 2002.

上一篇:园林绿化设计以及施工下一篇:实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