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共12篇)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篇1
税费改革以后, 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 党和政府大力实施强农惠农政策, 面向农民的直接补贴和支农项目资金逐年增加, 乡镇财政职能由收支管理型向支出管理型、由预算管理型向核算管理型、由维持保障型向服务发展型转变, 公共服务保障职能、会计核算职能不断强化, 涉农项目资金监管任务明显加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 彬县财政局以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为目标, 紧紧围绕内部管理规范化、办公设施现代化、队伍建设高效化的总体思路, 狠抓基层财政“双基”建设, 切实提高基层财政履职能力, 努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
一、向培训要能力, 强化服务的本源
一是赴外搞培训。2010年, 拿出50万元, 赴西安财经学院, 分两期对87名镇财政干部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封闭培训, 提高财政干部的业务素质。适时选派部分财政所干部赴安徽、河北、内蒙等省份考察学习取经, 提高水平。二是请人来培训。每年春训会期间, 聘请省内外大专院校专家学者、省市财政部门领导开办讲座, 传授财政金融知识等, 使财政干部开阔了眼界, 提升了思维, 增长了知识, 提高了能力。三是自己抓培训。针对基层财政业务出现的新问题、新政策等适时开展培训, 先后对全体财政干部进行了公文写作、国有资产管理法规、非税收入、镇财镇用县监管、村财村用乡监管系统软件及惠农补贴一折通系统软件培训。2011年4月, 对全县247个村报账员、32名村财工作人员进行了村级财务暨惠农补贴“一折通”政策知识培训。四是领导重培训。每次培训不搞形式, 不走过场, 培训结束, 由局主要领导监考, 对培训知识进行测试, 及时发出通报, 表彰先进, 激励后进, 对考试成绩不达标者限期补修培训内容, 重新补考, 最终达到门门合格, 人人过关。目前, 全县基层财政干部职工积极学习知识、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升能力, 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二、向环境要保障, 打牢服务的基础
2009年以前, 彬县16个乡镇财政所绝大部分借住乡镇政府办公用房。基层财政干部戏言说“干着财政的工作、住着乡镇的房子、用着乡镇的水电、监督着乡镇的开支、乡镇领导不满意、财政干部不自在”。更为重要是财政所和乡镇政府“一家一起”过日子, 乡财县监管工作就流于形式, 财政所作为财政局的派出机构, 监管乡镇收支行为的良好制度安排就有纰漏。因此, 乡镇财政所“去乡镇化”, 从距离上“疏远”是完善制度的需要, 是理顺监管职能的内在要求。针对乡镇财政所办公条件与设施滞后的现状, 彬县财政局研究制定了标准化财政所建设实施细则, 投资180多万元, 建成龙高、太峪、底店3个标准化财政所, 租用外单位闲置空房, 改建成义门和水口2个标准化财政所。根据业务工作需要和岗位设置情况, 为每个财政所添置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统一设计制作了门头标识, 服务监督电话, 浴室、食堂、乒乓球桌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办公环境和工作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新落成的标准化财政所实现了“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
三、向考核要绩效, 增强服务的动力
一是日常管理定制度。为了使乡镇财政所管理有章可循, 先后制定出台了《财政所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所管理的通知》等十多项规章制度, 进一步规范管理, 强化监督, 推动各项工作扎实开展。二是选人用人有规则。大力推行“四制三考”制, 即表彰先进单位实行量化考核制、表彰先进个人实行民主推荐票决制、选拔干部实行竞争上岗制、进行干部调配实行考试考核制;坚持逢进必考, 逢提必考, 逢变必考, 让乡镇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2011年7月初, 有2名财政所长在全系统干部竞聘上岗时胜出, 拟任局机关相关股室股长, 基层同志不再感叹“晋升没有希望, 进城没有机会”。三是出现过错要问责。用制度管人、管事。实施过错行为责任追究制度, 对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和办理业务过程中, 出现的无正当理由不接受工作安排、配合不积极、利用工作便利谋取私利、吃拿卡要、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等行为严格予以追究。四是实行末尾淘汰制。2009年, 对连续两次目标责任制考核排名靠后的2个财政所, 由局党委研究作出所长免职处理;对一般人员, 给予3个月的整改考察期, 考察期间只发基础工资, 期满合格者, 重新安排上岗, 否则, 继续待岗。五是凡事必听民意。通过开展“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活动, 广泛征求农民群众、乡镇干部对促进基层财政事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研究落实, 确保“上情下达, 下情上达”渠道畅通。六是生活工作重人本。开展广泛深入的谈心活动, 对财政所人员从政治上关心, 组织上关怀, 生活上关照、用激励和解忧的办法激发广大基层干部事业心和上进心。
四、向文化要活力, 营造服务的氛围
坚持把财政文化寓于基层财政管理工作之中, 着力打造活力财政、人文财政、和谐财政。一是搭建学习平台, 为财政文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通过开展学习型机关、读一本好书等活动, 引导干部把业务学习作为一种修养、一种追求, 树立终生学习、人人学习的风气, 使每个财政干部的“财学”更加丰富, “财识”更加充实, “财德”更加美丽。二是搭建活动平台, 为财政文化建设提供有效载体。组织基层财政干部赴旬邑县马栏、延安、井岗山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基层干部野外体能拓展训练、先后举办了“我为县域经济发展做贡献”演讲赛、财政综合知识电视大赛、庆“七一”暨廉政文艺晚会、感恩孝亲文艺晚会、广场文艺汇演、全系统运动会;组织140名财政干部参加全县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比赛、陕西电视台“红歌唱响十强县”等大型文体活动, 活跃文化生活, 增强凝聚力。三是搭建情感平台, 为财政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教育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财为民所理”的意识, 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基层, 开展“下基层、听民声、问民生、解民忧”系列活动, 开展“深入农村、体验农活、关爱农民、服务农业”为主题的财政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基层体验活动, 开展与对口帮扶乡村的结对共建、爱心捐助、五个一工程、扶贫调研等;组织基层青年干部参加“我做一周村官”活动, 组织女干部参加“关爱留守儿童, 争做爱心妈妈”等各种主题实践活动, 激发广大财政干部为强县富民努力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基层财政管理日渐规范,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服务水平、办事效率大幅度提升, 实现了办事群众适心, 财政干部安心。16个乡镇财政所87名干部气概基层, 立足岗位, 尽心尽力践行“为民服务、为公理财”之职。两年来, 通过乡镇财政所申报家电汽摩下乡产品53 019台件, 兑付补贴资金1 894.2万元, 发放各类惠农补贴资金15 585.94万元;指导乡村完成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330个, 争取财政奖补资金3 642万元;及时兑付全县723名乡镇干部、247个村1 059名村干部工资津贴及村级公用经费共计3 401.22万元。
“双基”建设, 如一汪春水, 奔放着激情, 张扬着活力, 使彬县的财政如雨后彩虹, 光彩无限, 活力无限, 彬县财政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篇2
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呢?下面,我谈点个人思考。
一、以融入经济建设为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若干意见》明确要求保险业要扩大服务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若干意见》的出台,进一步使我们站在推动××市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活力××、实力××、魅力××、和谐××”的高度来认识和思考我们××的财险工作。作为××财产保险业的领头羊,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机遇,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财险工作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
首先是进一步提高服务的主动性、自觉性。要跳出就保险论保险的狭隘思路,把保险业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围绕打造“活力××、实力××、魅力××、和谐××”,制定公司发展五年规划,真正做到“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务全局”,自觉、主动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通过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加快自身发展速度,提高中国人保财险××市分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地位。其次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服务的有效度、渗透度。中国人保财险在品牌、技术、网络、服务等方面都具有优势,特别在保险技术、服务网络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我们要发挥专业优势,主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保险工作建议,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第三,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拓宽服务领域。重视××工业园区、高危行业以及农村、学校的保险工作,与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合作,分散、化解工农业生产的各类风险,为各行各业提供保险保障;围绕市政府“实力××、活力××、魅力××、和谐××”建设和“心圈廊”等战略重点,培育各种保险潜力,积极拓展在工业园区、支柱产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保险业务,以及建筑工程、船舶货运、商贸会展等领域的保险业务;配合××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安全生产、环境污染等领域提供风险保障;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开发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方面的关联险种,拓展民营及个体财产保险新领域。第四,大力开展保险“五进入”活动。公司党委决定在全市系统开展保险“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活动,宣讲保险政策和法规,介绍保险功能作用和服务标准,普及保险知识和风险管理常识,让更多的人认识保险、了解保险、支持保险,使辖区内学校、社区、农村、机关、企业的保险知识、保险功能、保险政策普及度大幅提高,保险产品得到有效地推广,不断提高为学校、为社区、为农村、为机关、为企业提供保险保障的服务水平。
二、以“做大做强”为中心任务,努力实现公司又快又好的发展
2006年是中国保险业全面开放的一年,也将是保险史上意义非凡的一年。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又是对我国保险业的一大推动。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多次强调,保险业发展耽误不得、失误不得,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为此,我们要坚持把做大做强财险业务作为中心任务,抓住机遇,占领市场,大力发展,实现飞跃。首先,要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快发展步伐。要巩固老业务,拓展新业务。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出台为契机,加快发展车险等支柱性业务,提高车险赢利能力,拓展在××市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项目保险,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大力发展货运险业务,并争取在摩托车保险、学平险以及责任险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其次,要进一步强化改革创新力度。根据××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要求,培育和开发新产品,创新销售模式,建立适应市场要求、切合公司实际的业务拓展体系,争取在经营管理、产品和服务创新、市场开拓、人才培养、提高效益等方面,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第三,继续开展好“管理效率年”活动。完善公司机制,规范规章制度,提高员工执行力。通过制定一系列制度,让员工有章可循,实现高效工作。第四,要加强企业文化培养。现在市场竞争的关键是品牌,品牌的核心是特色,特色的保障是文化。为此,我们将以picc(中国人保财险)品牌塑造和推广为目标,融入公司企业文化特征和人文内涵,不断创新公司的品牌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提升公众对公司的品牌认同度,培育忠诚的品牌消费群体,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第五,要树立客户为上的思想。中央总书记
胡锦涛曾经说过,“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做起,从群众最希望的做起”。我们公司也要“从客户最不满意的做起,从客户最希望的做起”。现阶段国内保险公司的产品竞争方式基本上是相同或相似,主要差别在于服务竞争,因此,要建立起自己的服务特色,用自己的特色来树好中国人保××市分公司的形象。
三、以“农网”建设为重点,开创服务“三农”新格局
为做好农村保险业务,支持新农村建设,今年我公司已组织各营业单位对乡镇的涉农保险资源进行了调研,下一步我们将在对市场进行深度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保险基层网点建设、营销员队伍建设、农村保险业务管理制度、适合农村销售的保险产品、农村保险市场的发展规划等,制定发展目标和发展举措。一是推进农村营销服务网络建设。我市财险系统各营业单位将在本县(市、区)
一、二个有条件的大乡镇设立营销服务网点,以此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同时,借助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契机,争取当地政府和村级组织的支持。大力开展“保险乡”、“保险村”创建活动,争取将保险服务纳入农村“平安建设”规划。二是加大对农村财险的宣传力度。在全市系统开展“保险宣传下乡、保险产品进村、保险服务上门”活动,提升农民保险意识,进而扩大农民的保险需求。三是研究农村保险资源和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农村保险产品。根据农村保障机制现状和农民收入水平,在农村推广摩托车险、农用车险、家财险、意外险、人财两旺组合产品、农村个人建房综合保险等保险业务,探索农房大灾保险的业务发展模式,服务我市新农村建设。四是按照诚信原则,建立和完善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在服务方面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重点防止出现“理赔慢、理赔难、农民不见赔款钱”等问题。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实行农村查勘定损人员委派制,实现有险必到、有险快到;坚决杜绝截留农民赔款的现象,通过委托农村信用社代理赔款支付的方式,确保赔款真正支付到农民手中。同时,编写《农村保险客户索赔须知》,提高农民索赔意识和索赔常识,简化索赔手续,方便客户索赔。
四、以规范经营为宗旨,引领保险市场良性发展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篇3
职业学校的科学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如何使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开创“高质量、高水平、创新型、示范性”科学发展新局面,充分开发利用好校内外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行高走远、科学发展,无疑,是学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常熟职教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积极实施校区、社区,南北、东西,校企、中外“六大”合作,努力探索学校建设与开发区发展、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与岗位能力培养、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四个对接”,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当前,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就业市场的严峻考验,对职业学校如何开发利用办学资源,构架区域合作桥梁,发挥规模资源优势,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和跨地域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对职业学校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思想指导学校的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地利用和发挥现有资源,挖掘内部各类办学资源,开发外部优质发展资源,创新内涵管理运行机制,构建立体办学资源网络,实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常熟职教中心在职教职工630余人,在校生7600多人,中职联办学生2600多人,成人学历教育近3000人。几年来,学校从整合、磨合到融合,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为主旋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建设、内涵建设,实施了校区、社区,南北、东西,校企、中外“六大”合作,步入了立体合作、多方办学、资源共享、和谐发展之路,走出了创新创优创业“三创”特色办学之路,实现了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综合提高。
实施区域联动 服务经济建设
把学校建在开发区
1.开展校区合作、推进区校联动
学校地处东南开发区,身在现代企业中。五年来,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与学校同步启动、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历经资源整合、载体建设、项目推进和升级转型四个阶段,形成了新兴电子、创意及软件、汽车零部件、高分子新材料、新兴纺织五大新兴产业板块,实现了在宏观调控中发展,在舆论压力下成长,在矛盾困难中前进,由外延开拓向内涵建设的跨越。而学校建在开发区,也充分展示了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实用性。学校为开发区的迅速崛起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成为开发区招商引资的一张声誉名片、一个后方花园、一块培训热土、一方人才基地;同时,开发区也为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招生定位、学生就业、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和发展平台。校区之间形成了顶岗实习优先开发区、专业设置配套开发区、就业创业服务开发区、订单培养联系开发区、员工培训满足开发区、人力资源倾斜开发区的合作联动局面。
2.开展社区合作、推进三农服务
学校在加强校区合作的同时,利用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发挥成职集团作用,完善社区培训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努力实施三农服务。根据江苏电大常熟学院等办学资源条件,创办了常熟社区培训学院,每年招收近千名成人本、专科学员,开发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行动计划,开展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在职工人转岗就业培训,设立了“高级技工培训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满足了2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并建立了常熟市高中学生劳动实践基地、退役士兵培训基地、服务外包扩大内需培训基地、校内下联办学点实习实训基地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类学员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施办学辐射 服务师生成长
让校园成为创业园
1.坚持东西合作、推动共同开发
开发职教资源就是立足学生、教师和事业发展目标,根据政策导向、政府推动和市场需求,将学校资源、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发掘筛选、优化组合,转化为1加1大于2的系统资源,并充分运用,为师生服务,为社会服务。
近年来,学校为西部地区青海乐都职业技术学校培养了两届毕业生;与新疆伊犁新源职教中心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特别是在省教育厅的推动和两地政府的互动下,又与西藏林周中学实施了办学对接,成功举办了酒店管理专业“西藏班”。既让藏族学生们从生活到娱乐、从学习到实训,实实在在体会到了职教惠民政策,也让学校开辟了两个星级实训宾馆“西藏厅”,为学生成长创设了良好平台,拓展了办学渠道,形成了校园风景,巩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职教发展。
2.坚持南北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在不断整合利用校内外资源的同时,学校从历史发展中寻求路向,从被动执行中转向主动出击,形成高规格、大容量、多专业、规模办学的经营势态,通过校校合作,丰富了办学内涵,拓展了办学思路。
学校与徐州雎宁职教中心保持常年合作办学关系,并为江西同学来校进修、学技、考证实施了合作培养。在政府的引导下,学校每年组织校内大型双向选择用工招聘市场,并且通过自办的春来人力资源公司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外地学生在常熟及苏州工业园区就业创业,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技能和收入,也为推进苏北及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缓解本地区劳动力短缺和企业“技工荒”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学校更注重师资品牌建设,造就了一支囊括80多名“五高教师”、83名市级以上骨干教师、4名国家级优秀名师的教师队伍,并形成了一支150多名技能型教师团队。学校积极营造创业载体,探索创业教育,开展创业实践,创办创业实体,成立了创业指导中心、创新活动工作室,努力打造生活创业园,系统推进文化创业园,科学规划科技创业园,启动了1万平方米的创业实训大楼建设项目,明确了校园就是创业园的理念,凸显了“大学校培养小老板、小老板成就大事业”特色创业教育实践,成功举办了江苏省首届创业教育论坛,使教师成为引导者,让学生作为创业者,把校园变为创业园。
实施中外交流 服务社会发展
使专业匹配市场化
1.加强中外合作、注重专业优化
学校以服务内需办专业、推动创业促就业为策略,把目光聚焦在市场变化、内需服务、就业创业、办学投入,在创业中创新、在创优中发展。突出自主创新、互动并进、内涵发展,提升校企融合力、办学竞争力。把“适应市场的专业就是好专业,适应创业的学生才能好就业”作为发展的硬道理,通过骨干示范专业建设带动五大专业群,坚持在动态发展中做好四个调整:根据开发区及常熟市行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专业设置;根据企业生产经营与发展趋势调整课程设置;根据企业用工特点与人力需求岗位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市场调研与社会需求调整招生目标。同时,把培养目标瞄准到服务区域经济、具有小企业、大市场就业前景上,把就业行业瞄准到规模小、投资少、起步快、收益高的企业,大力发展高职高专和五年制高级技工“双高”教育。
根据常熟市大力发展餐饮业、旅游业”十一五”规划和市场需求,学校及时与常熟餐饮集团联合,并受其定向委培,与新加坡博伟工商管理学院实施了联合办学,通过竞争考试,择优开办了酒店管理专业“新加坡合作班”。作为四星级以上的高级酒店定向培养对象,学生们不仅享受两年国家助学金,地方政府也将提供奖学金、助学金;学校还设立了奖学金与“爱心基金”,并计划与餐饮名店合作开设“新加坡厅”;此外,新加坡方面还实行6个月带薪实习制,这为实施中外交流、服务第三产业、打造品牌专业,开辟了新的渠道。
2.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内涵提升
学校始终坚持学历与培训并举、职前与职后并行;多种形式办学、多种层面就业;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校企深度合作,立足东南、服务全市。学校以“大职教”为理念,打破部门界限、突破区域限制,整合职教资源,配合人才管理部门,联合相关培训机构、建办了由28家知名企业和成职学校组成的办学集团,实现了与本地区重点职业学校互动交流、校校合作、错位发展与集团内企业技能培训、双向协作、校企联合的共赢局面。对外,与“1126工程”百强企业广泛对接,搭建了学生就业创业广阔舞台;对内,创办了独立法人资格的实训工厂、园艺公司,构筑了学生实习实训坚实平台。
几年来,学校建有省级示范专业4个、实训基地2个、紧缺人才培养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项目2个;先后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职业学校创新大赛先进学校、技能大赛优秀学校;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江苏电大二级学院;江苏省首批课改实验学校、(职业学校)和谐校园、高水平示范性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将结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实施“12345”发展思路:围绕争创国家级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一个目标”,坚持服务师生、服务经济社会“两个服务”,实施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三大战略”,落实全面创优、全员创新、全力创业、全程惠民“四项方针”,构建核心作用好、团结协调好、民主作风好、廉洁自律好、工作业绩好“五好班子”。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篇4
一、深化认识, 做好顶层设计
1. 健全组织, 强化领导
河南工业大学多次组织广大教师学习两部领导讲话和两个文件精神, 深刻领会“2011计划”的核心内涵;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摸底, 分析学科优势, 就推进“2011计划”的思路、方向和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进行广泛研讨。学校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2011计划”领导小组, 负责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大事项决策, 成立了由知名学术带头人组成的专家工作组和“2011计划”办公室;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加强沟通和联系, 争取多方支持;相关职能部门从人事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新评价体系等机制体制进行专题研究和调研, 为学校“2011计划”相关政策提供决策支撑。
2. 汇聚优势资源, 特色学科率先行
2012年7月, 河南工业大学面向超硬材料行业的重大需求, 与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河南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郑州轻工业学院等18家协同创新单位成立了河南省第一家“郑州超硬材料协同创新中心”, 中心将瞄准超硬材料产业链的关键技术, 组织创新要素协同攻关。“粮食储藏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以解决国家粮食产后的有关重大科技问题为创新目标, 着力服务和支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 以发挥河南工业大学在粮食储藏相关领域相互支撑、相融共生的国内最为完整的粮食产后学科群优势为协同基础, 成为国家粮食产后储运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 推动国家粮食储藏与安全科技进步, 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另外, 在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先期培育的基础上, 还成立了“粮食产后安全战略协同创新中心”“主食品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现代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粮食文化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等17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这些协同创新中心充分体现了学校在粮食储藏与加工、超硬材料、信息等领域的特色优势。
3. 瞄准需求, 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为了持续高效地实施“2011计划”, 河南工业大学出台了相应的制度与措施, 制定了《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实施意见》《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实施方案》《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评审程序》《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框架性协议》《河南工业大学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办法》《协同创新中心岗位设置、人员聘任和管理办法》《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协同培养办法》《协同创新中心经费筹措与管理办法》《协同创新中心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 明确了学校实施协同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发展领域和方向以及保障措施, 为中心的建设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强化协同意识与服务功能, 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和行业科技进步
河南工业大学因粮而立、依粮而兴、靠粮而强, 在粮食产后储运流通、精深加工等学科领域特色鲜明, 学科优势突出。多年来, 河南工业大学紧密围绕国家及行业需求, 充分发挥粮食储运、加工、流通和材料、信息等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积极围绕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培养人才, 提高学校整体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科技进步。
1. 强化科学研究功能, 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高校科学研究只有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才能真正体现自身的应用价值。一是充分发挥知识和智力密集的优势, 加强基础学科建设和基础科学研究, 为解决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供理论支撑;二是把科学研究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提高科研综合实力, 将学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解决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粮食行业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三是发挥高校桥梁纽带和科技熔炉作用, 通过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合作,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不断引进、吸收、创新, 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与中原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 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原始创新领域, 坚持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大团队协同研究为驱动, 河南工业大学开创的“储粮昆虫分类学”解决了中国重要储粮害虫象甲分类的国际困惑;“我国主要粮种储藏期间微生物的活动规律及其引起粮食霉变发热、带毒的原因及防治途径”首次为中国科学储粮防霉提供了理论依据;“自然缺氧保管粮食理论”填补了国际缺氧储粮保鲜研究空白。在应用技术领域, 瞄准经济建设、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重大需求, 开展国家急需的粮食产后深加工领域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 提高粮食深加工的转化率和产品质量, 降低粮食深加工过程中的粮食损耗、粮食资源浪费和粮食加工生产成本。近年, 学校在协同创新中涌现出一批集成创新成果, 在粮食产后领域连续获得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 “国家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成果获得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是轻工和粮食行业20多年来获得的最高科技荣誉。学校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 全面参与了总投资82亿元的“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 国家投资337亿元建设的1100多个国家粮食储备库、仓储1000多亿斤的“国家储备粮库建设项目”, 绝大部分采用学校研发的储粮工艺技术和设计规范, 综合应用了学校粮食产后各个环节的重大科技成果, 使国家粮食储备库库存损失率由4%降至1%以下, 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 全国约70%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学校提供的技术。
2. 强化创新人才培养,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高端的科技创新平台与人才团队是有效实现协同创新的目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创新研究的核心力量。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 只有拥有高水平的创新团队, 才能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培养造就高水平的人才。学校拥有的“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及“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两个国家级平台, 是目前行业中唯一可在粮食储运和粮食加工两个领域开展交叉性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国家级平台, 这为会集高端人才、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转化工程技术成果提供了条件。“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谷物资源转化与利用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粮食产后领域的省部级科研平台, 为开展粮食产后领域科学研究提供了保障。学校在粮食产后领域拥有的各种学科科研平台, 覆盖领域范围的广度、相互支撑度、交叉融合度、衔接紧密度等居于行业高校之首, 为会集高端人才、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推进成果转化、开展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工程中心为依托, 以项目为载体, 采用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 培育了若干在本行业有影响的领军人物。
3. 强化文化引领功能, 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软实力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对中原经济区的定位之一就是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而以粮食文化为核心的农耕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居于特殊地位, 它不仅是中原文化的基石, 更是华夏历史文化传承的缩影。作为具有粮食行业背景的高校, 大力开展粮食文化研究已经成为落实国家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贯彻省委主要领导指示的政治要求。河南工业大学将围绕中原经济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战略需求, 形成中原粮食文化协同创新的新机制, 以中原粮食文化协同创新中心为平台, 产出一批以粮食文化为主题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述, 推动特色学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 培养一批粮食文化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形成一支在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粮食文化研究团队, 推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和农耕文明的现代化, 增加现代中国人对中国传统粮食文化的认同, 打造具有中原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粮食文化品牌。
三、创造协同创新环境, 提高协同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011年, 河南工业大学制定了“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明确了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 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 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推进协同创新。学校将以协同创新为契机, 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在协同创新中实现新跨越。
1. 以需求为导向,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要超越学科导向, 逐步向需求导向为主转变,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主要源泉, 要开展以解决国家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需求的基础研究。这种结合国家需求的问题研究应该具有明确的应用背景, 通常需要组织大规模的跨学科、跨单位的研究团队来协同完成, 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与此同时, 高校还应该着眼于行业与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以及关键技术问题, 与科研院所、企业共同围绕目标, 通过协同组织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09-2020年)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国家粮食局“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改进粮食收获、储藏、运输、加工方式, 降低粮食产后损耗, 完善粮食储备和流通体系”“优先发展以预警、监测为重点的粮食流通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国产仪器为支撑的粮食质量快速检测技术、以新型散粮装运方式为带动的高效快速的粮食物流技术, 加快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在粮食流通领域的全面应用”等若干重点领域的联合攻关, 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设立了更新的目标。
2. 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高校要积极主动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 (行) 协同、校地 (区域) 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发、集成、高效”的新模式, 通过组织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办学思路的创新, 有效整合现有资源, 充分发掘隐性资源, 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 加快学科交叉融合, 推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互动, 寻求突破性发展, 使自身特色的内涵得到进一步创新与深入拓展。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把握未来学科发展主动权, 产生重大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现实途径。高校应充分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 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支持, 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的会聚作用, 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 做实交叉学科发展平台, 实现创新要素与资源从孤立、分散的状态向会聚、融合的方向转变。河南工业大学依托“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食品科学”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 并以这些特色学科为龙头, 与其相关省级重点学科如“应用化学”“生物工程”“产业经济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技术”等交叉融合, 建立6个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目前, 2个交叉学科获批国家工程实验室, 3个学科交叉中心获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粮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建立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模式
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 在协同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 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当前, 我国高校传统科研组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客观需要, 科研资源配置方式较为分散和封闭, 制约了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和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 组织管理必须从个体、封闭、分割方式向流动、开放、协同的方式转变。河南工业大学制定、启动了相关配套改革措施, 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提高政产学研用合作绩效, 探索高校外部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加强科技管理协同机制, 做好制度顶层设计;面向重大社会科学问题, 推动产学研用创新资源集聚;面向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建立产学研用战略联盟。二是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 探索高校内部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改革高校科研组织结构, 实现从传统“直线职能型”向新型“任务矩阵型”的转变, 设立独立于院 (系) 的科研机构, 以项目和任务为中心调配科研人才与资源;强化科研管理制度, 实现从“单向管理”向“双层管理”的转变, 依托学校内部协同创新科研组织模式, 建立院 (系) 与项目组“双层管理”的科研管理机制;优化科研管理评价机制, 实现从“单一学科评价”向“综合性评价”的转变。
4. 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篇5
(总第170期)
广元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2013年11月11日
延伸检察触角创新社会管理
——李在扬副主任率队调研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情况
11月6日至7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在扬带领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同志对市人民检察院派驻基层检察室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深入利州区宝轮镇、剑阁县普安镇、昭化区昭化镇,通过参观基层检察室建设、查阅资料、现场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并听取了市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汇报。
派驻基层检察室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主要是驻一些部门,且不太规范。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层的社会管理创新面临一些新情况,特别是乡镇基本都有公安、法院、司法的派出机构后,急需加强对基层的法律监督。全2-
究等制度规范,确保派驻基层检察室的各项执法活动、每个执法环节都有章可循;四是要进一步加强派驻基层检察室队伍专业化建设,加强派驻基层检察室干部的配备工作,注意把那些年纪轻、学历高、素质好、作风硬的干部充实到派驻基层检察室队伍中来;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上级检察院要切实担负起决策部署和推动落实责任,加强派驻基层检察室情况调研,及时出台有利于推进派驻基层检察室发展、有利于提高保障水平的政策措施,加强督导落实,为派驻基层检察室开展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篇6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策略研究
引言: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一些地方高校的发展方向逐渐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主题。同时,地方本科高校的社会功能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地方本科高校能够切实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地方高校能够切实有效的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和发展提供精神和智力支撑已然成为其重要的本质职能和价值的根本。由此可见,在新形势下,深入研究地方本科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
当前,约占全国本科高校七成的地方高校,以服务地方发展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结合自身的校本实际,积极进行专业和设置、科研导向和培养方向的调整。据统计,在地方本科高校教师承担的各类科研课题中,省市地级科研课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很好的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很好的充当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
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本科高校是由高职、中专、职业技术学校、中等师范等合并组建构成,这类高校存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硬件条件较差、国家和地方投入的资金还不能很好的落实到位等诸多问题,为适应和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困难。此外,地方本科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与当地的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以及信息的沟通不顺畅,不能很好的将高校的资源与地方发展的产业、行业紧密结合起来,无法将地方高校开展的科研工作以及产生的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不能很好地为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等相关的配套服务。
由此可见,地方本科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甚至有一部分高校还忽视了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这一主要职能。
二、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地方实现高校与地方的“双赢”
1、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本科高校的服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颁布后,各地方政府切实结合区域发展的实际,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积极推出了一系列发展和振兴的新举措,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技术创新,制定了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科技兴市、人才兴市的战略规划。
众所周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增长中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当前,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培育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和高新产业来发展经济,他们将发展高新技术和产业转化的作为所有环节的重中之重,以期为地方社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推进力,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作为拥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和转化实力的地方本科高校如果将科研能力转化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成果,那么这些科研实力转化的现实生产力必将推动区域的发展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2、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扶持与共建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服务。而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的服务越多、越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就越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与支持。以服务为先导、在贡献中谋发展,是当今地方本科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基本理念。
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高等教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广阔的空间舞台,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校本实际,在服务地方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切实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智力支撑,积极做到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将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三、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对策
1、明确办学思路,找准自身发展定位
一所高校能否快速健康地发展并打造自身的特色,首先取决于学校的顶层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办学指导思想是否科学,高校的专业设置能否适合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整体的办学理念是否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合格实用型人才,这些因素将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同时决定着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
基于上述认识,地方本科高校目标定位应该以建设特色鲜明、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目标;立足区域发展,将区域周边的各种行业统一考虑进去,积极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此外,本科高校的教育发展定位应该以本科、高职、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促进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协调发展;学科发展定位以构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定位目标为培养专业性、实用性、技术型、高素质的人才,着力构建全方位、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 建立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本科高校应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持,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促使我们改变陈旧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重点,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地方高校应深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最新要求,从而调整本校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人才培养规格等,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如果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那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同样的要想加强实践教学,那就必须开创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教学模式,需要我们建立多元化的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通过收集地方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制订并设计一套实践教学计划,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既能解决本科生实践机会少、实践成本高的问题,又能使科研成果为企业服务,而企业产生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馈学校,从而实现校企双赢的良好局面。
3、创新地方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机制
首先,高校应该健全产学研合作机制,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与水平作为衡量高校科研工作的评价标准。同时,改革高校教师的科研评价机制,注重人才培养的实效,积极构建服务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其次,地方高校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积极建立校企合作的对接机制,踏踏实实的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付诸到实际行动中去,建立校企互信机制。
4、地方政府为地方高校的发展搭建平台
地方高校作为部署、省属高校的有益补充,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吸收国家和社会资助较少,发展之路异常艰难。因此,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支撑部门,应当从政策和制度上对地方高校进行整体扶持和优化设计,提高地方政府部门对高校的认同,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同时适时的进行整体的调控,为地方高校的更好发展扫清制度障碍。
此外,我国的政府部门还可以通过委托科研、产学研共建、校企合作等方式将高校的可利用资源吸引到实践层面上来,通过政府与高校的信息交流,保障双方交流畅通,搭建好地方本科高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共赢的平台。
参考文献
[1]余晓林.地方高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123-125.
[2] 廖康礼,蒋翠.浅析地方高校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2011,(3):72-73.
[3]王鹏伟, 黄慧敏. 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对策[J]. 中国经贸导刊, 2013,(4):62-63.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篇7
——加强基层会计管理工作的目标要求。加强和改进基层会计管理工作, 从近期来看, 就是要完善基层会计管理职能, 提高基层会计管理水平, 确保基层会计管理机构正常运转;从长远来看, 就是要构建与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市县区会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促进基层单位会计工作、基层会计服务市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努力提升会计管理法制化水平。积极宣传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普及会计法律法规知识, 引导各类单位和会计人员依法开展会计工作;建立健全会计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制度, 积极开展会计监督检查, 依法查处和严厉打击会计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不断提高本地区执行会计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基层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加强会计工作调研和信息搜集, 为上级财政部门制定完善相关会计政策提供依据。
——稳步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从业能力。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管理, 严格落实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建立会计人员从业档案信息系统;建立分类管理、分层培训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健全会计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会计人才培养财政适当投入机制, 不断提高基层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从业能力;做好会计从业资格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相关工作;健全会计人员奖励机制。对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忠于职守, 坚持原则, 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 给予精神的或者物质的奖励;探索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建立不良信用后果惩戒制度, 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约束和管理。
——建立政府购买代理记账服务制度。加强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的制度建设, 扎实推进村级会计委托代理信息化工作;加强对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机构的监管, 纠正和查处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及时整改代理程序不规范、代理手续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规范代理记账行为, 加强从业人员资格审核力度, 防止出现从业人员挂名、兼职等现象;积极探索对代理记账机构的政策扶持;推动小规模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其他小型经济组织选择代理记账服务, 积极引导代理记账机构面向乡镇开展服务, 探索建立政府购买代理记账服务制度。
——加强会计管理队伍自身建设。加强基层会计管理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机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确保基层会计管理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提高基层会计管理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基层会计管理和服务新途径, 努力实现会计管理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丰富服务内涵、扩展服务外延。简化会计管理办事流程, 完善会计管理工作服务平台和网络管理。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篇8
一是要把“死档案”变为“活信息”。档案管理者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档案资料的整理和保管, 而是要侧重于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发掘, 要有积极的信息转化意识和档案使用的效率意识, 我们应当意识到, 收集和整理档案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档案。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现代化信息手段和渠道, 使其为经济建设服务。逐步改变以往“重藏轻用”的落后观念。
二是要深入挖掘、突出重点, 提供决策依据。必须在充实馆藏内容, 提高馆藏质量的基础上, 有目的、有重点、有计划地采集用户所需要的档案资源, 并对档案文献资源不断地进行优化、组织、集成, 使其系统化、规范化、有序化, 及时、准确、高效地为用户提供服务。要通过对档案资料的整理和深入分析, 找出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向相对应的规律性, 为提供决策做依据, 使档案资源真正成为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参数。
三是要转变作风变被动为主动。要改变传统的“等客上门, 你查我找”的被动服务方式, 积极走向社会了解市场需求, 主动提供服务。在工作中, 要加强和提高档案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及时性;要重视和加强对档案利用者的研究, 不仅研究当前的利用者, 还要研究潜在的利用者, 不仅研究利用者当前的需要, 还要研究利用者潜在的需求, 以便最大限度消除利用者利用档案的障碍, 以利用者的需求和潜在需求来加强档案的创新服务。
2 加强档案基础工作, 为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创造前提条件
档案的基础工作包括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编研、统计等环节, 收集是档案工作的前提, 整理、分类、鉴定、保管是实质性工作, 检索是利用的拐杖与向导, 编研是利用的手段和方式, 档案基础工作是开发利用档案信息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基础工作做不好, 开发利用工作也很难取得成效, 过去由于在档案基础工作方面存在着馆藏档案不合理、检索工具单一、编研工作薄弱等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因而, 要更好地开发利用档案资源, 为经济建设服务, 就必须做好档案的基础工作, 特别要在以下几个环节上加大工作力度。
一要加大收集力度。把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接收入馆, 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为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奠定基础。明确接收档案的范围、内容、标准及要求, 及时修订和完善各种档案的整理细则、保管期限等, 以确保馆藏档案更加丰富、具有特色。同时, 要扩大档案征集范围, 主动向社会征集有价值的档案。要围绕经济建设, 注重科技资料、新经济领域档案资料的收集, 做到齐全完整, 改善馆藏资料结构, 丰富馆藏量。达到为利用者提供完整服务的目的。
二要加强档案现代化管理,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实现档案资源信息化、档案保护现代化、档案管理手段现代化、档案管理标准化。在资料的形成过程中, 要同有关部门密切协作, 严把材料制作质量关, 做到资料的规范化、标准化, 在资料的保管上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确保其安全完整, 不丢失、不损坏, 并及时做好档案的鉴定和解密工作, 按要求适时开放。
三要完善检索系统。档案检索工具在档案管理中具有桥梁作用、交流作用和管理作用, 各种检索工具, 是档案工作人员查找档案、提供咨询、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必要手段。档案检索系统是记录、报道和查找档案的工具。利用者借助检索工具便可以较为迅速准确地获取所需档案。使用它才可以打开档案信息宝库之门, 满足特定的需求。我们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根据不同需要, 编制不同的检索工具, 力求检索工具多样化, 保证从不同角度检索, 不断提高查全率、查准率和和快速查阅率, 以适应利用工作的需要。
四要加大编研工作力度。档案编研工作是将馆内静态的档案资源转化为动态的、可供利用的信息资源的加工制作过程。档案编研的选题只有贴近政府的工作中心, 贴近人民群众, 才能有效地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让档案编研成果满足社会各界及人民群众的需要, 是档案编研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缩。因此在编研题材上, 要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各方面的需求, 力争丰富多样。特别是对经济领域、科技领域的档案资料, 要深入研究, 多编辑一些综合性或专题性的史料汇集, 从而使分散的档案资料系统化、条理化, 提高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层次。
3 及时了解社会需求, 做好档案利用信息预测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逐步增强, 人们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不断发生变化, 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实际, 加强调查研究, 及时掌握人们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 并根据形势的发展, 对未来社会的档案信息需求做出预测, 这是做好档案开发利用的超前性工作, 通过预测, 详细了解和掌握每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及社会各行各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通过分析研究, 区分主次, 掌握轻重缓急,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好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
要做好档案信息的需求预测工作, 首先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树立主动服务思想, 变守门待客为上门服务, 主动征求信息需求者的意见, 了解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动向。其次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树立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 积极深入经济建设第一线, 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 并通过对这种趋势的研究分析, 了解经济发展过程中对档案信息的需求动向。
4 依据信息反馈, 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档案利用效果的信息反馈, 是了解和掌握档案社会价值的客观依据, 也是做好档案信息利用与开发的重要前提。收集、整理档案利用效果信息, 是档案信息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如何, 档案部门所提供的信息满足需求者的程度高低, 档案部门对经济建设提供服务的好坏, 利用者对档案部门有何意见和要求等, 这些都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 也是档案部门及时了解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 分析掌握档案信息利用动态, 不断改进与加强档案信息服务工作及时了解社会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档案人员要不断拓宽知识领域, 学习哲学、经济、法律、历史和现代科技等相关知识及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新技能, 同时要学会运用现代化工具和手段进行档案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通过信息反馈使档案部门了解在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上, 哪些方面是做得好的或比较好的, 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 从而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 提高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 通过信息反馈, 进一步了解利用者的利用和新的要求, 进一步掌握档案信息需求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以便更好地收集、整理和研究新的档案资料, 为利用者储备更准确、更系统、更科学的信息资源。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 档案资源的信息化也成了档案管理的主要方式, 而档案资源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重要资源, 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相关内容的分析来详细说明其具体作用和意义, 以供参考。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篇9
1 充分认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作用
1.1 促进经济发展
保险业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有四大途径:
(1) 通过发挥保险业的资金融通功能, 促进投资增长。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我国传统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 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资金的累积和壮大, 保险业逐步成为金融业的支柱之一, 保险机构已成为债券市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 这使得传统的金融体系转变成为多层次、多支柱的现代金融体系, 数额庞大的保险资金有利于提升金融体系配置资源的效率及提高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协调性, 从而为国家和地方扩大投资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2) 通过发挥保险的消费信用保证功能, 促进消费增长。保险是一种预期消费、超前消费, 以信用作保证的保险可以提振人们的消费信心, 促使人们合理地提前消费, 像住房信贷保险、汽车信贷保险等。
(3) 通过发挥保险出口信用保证功能, 促进外贸经济发展。对外经济贸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对外开放越来越宽广和深入, 外贸经济的风险随之与日俱增, 保险业的发展可以为外贸经济提供必要的风险保障, 营造良好的外贸经济环境, 进而促进外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 通过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 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企业是市场主体, 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企业发展, 而企业的发展会碰到诸多不可预见的风险, 像汶川大地震、美国“9·11”恐怖事件等自然灾害、人为灾难等, 保险则可以通过事前的周密安排, 使得受灾企业及时得到经济补偿, 迅速恢复生产, 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1.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现代社会就像一个庞大的机器, 其正常运转需要各种零部件予以配套跟进, 社会保障体系就是其中的零部件之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包括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险, 也包括个人自愿的商业保险, 当然, 社会救助、慈善活动等也是重要的补充。利用保险业的经济补偿功能, 可以形成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分摊机制, 大大提高社会的风险管理水平, 编制一个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比如说, 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养老保险的有益补充, 可以为人们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保险产品和服务, 可以为没有享受社会保险的人们供一定的养老保障, 从而扩大全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 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又比如说, 大力发展商业保险, 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保险管理, 可以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
1.3 增进社会和谐稳定
保险业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辅助社会管理, 其实质是运用市场机制参与社会管理, 缓解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压力, 从而使政府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民生工程当中, 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比如说, 通过大力发展责任保险, 用商业手段解决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安全事故等引发的纠纷, 可以降低解决纠纷的成本, 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通过在煤矿等高危行业建立强制保险制度, 可以提高生产安全管理水平, 分担部分政府责任;通过保险公司的网络、渠道以及有针对性的保险补偿机制, 保险业可以为困难群体解决部分现实难题。
2 正视保险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的差距
近年来, 我国保险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已成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 与此同时, 由于我国保险业起步晚, 基础差, 底子薄, 目前仍然处在初级阶段, 整体发展水平低, 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 还存在一定距离,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保险业的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
衡量保险业的总体发展水平通常主要有两个指标, 一个指标是保险深度, 另一个指标是保险密度。首先来看保险深度。通俗地讲, 保险深度就是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1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 2011年我国保险深度为3%, 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保险深度略降主要是受保费收入增速放缓影响。如果将中国的保险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 则相去甚远。相关数据显示, 目前发达国家的保险深度已达12%左右。再来看保险密度。2011年我国的保险密度为1062元/人, 而早在2007年发达国家的保险密度已达2000~3000美元。从以上比较不难看出, 大力提升普通群众的保险意识, 提高保险密度和深度, 加强保险保障功能, 我国要走的路还很长。与此同时, 我国保险业发展地区之间不均衡、不协调现象比较明显, 这也制约着保险业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2.2 保险业的覆盖面不宽
目前保险还没有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和人民生活各方面, 特别是很多重点领域的投保率不高, 不能为群众提供一些迫切需要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比如说财产险, 目前中国家庭财产保险投保率仅为5%左右, 即使作为产险业务主要险种的机动车辆保险, 投保率也只有30%., 而在发达国家, 这些险种的投保率一般在80%以上。比如说人身险, 我国人均保单持有量仅为0.1件, 远低于发达国家1.5件以上的水平。再比如说, 中国由商业医疗保险提供保障的人群仅占总人口的3%左右, 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达到60%。
2.3 保险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这主要体现在我国保险保障的层次还比较低, 特别是重大自然灾害的赔付率较低, 以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地震灾害为例, 保险业分别赔付55亿元和10亿元, 占直接经济损失的3.6%和0.12%, 这种赔付水平与发达国家30%的平均水平相距甚远。
3 有效发挥保险业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十二五”期间, 我国保险业将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积极寻求保险服务的切入点, 在促进改革、保障经济、稳定社会、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概括的讲, 重点是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3.1 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1) 支持产业结构调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国家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先后颁布实施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这十大产业包括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房地产业。保险业要充分发挥资金融通功能, 通过庞大保险基金的有效运作, 加快社会可投资资金的积累速度, 优化资金资源配置, 为十大产业振兴提供资金来源, 提高保险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贡献度。
(2)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经济要发展, 企业数量的扩张是前提和基础, 这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而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全国各地面临的一个现实难题。因此, 各保险机构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努力扩大融资总量, 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 多渠道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要量身定做信贷支持产品和信贷服务模式, 支持中小企业为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替代产业、培育新兴产业作贡献。
(3) 为企业发展分摊风险。要大力发展责任保险, 健全安全生产保障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通过提高保险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 做到事前防范与事后补偿相结合, 推动企业健康平稳发展。同时, 要建立健全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 支持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3.2 积极服务“三农”发展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始终是事关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根本问题。长期以来, 受自然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三农”的基础地位及发展呈现一定“弱质性”。保险业应在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避免农民因灾致贫和返贫等方面有所作为, 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风险保障。
(1) 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通过市场化的风险管理和社会管理手段, 全面提高防范农业灾害风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水平。
(2) 保障农民住得安稳、活得安心。按照试点先行、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的思路, 稳步推进农房保险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工作, 以商业保险机制化解农民的居住和生活风险, 有效提高了农户抵御灾害事故的能力, 保障农村家庭经济安全。
(3) 支持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认真落实中央政策, 大力开展农村种植养殖保险, 特别是要打开具有地方特色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下新局面, 支持和帮助广大农村培育主导产业, 切实让农民劳有所得。
(4) 支持农村扶贫开发。针对五保户、特困户、退伍军人、村干部、二女户等特定人群, 大力开发民政优抚对象保险、计划生育家庭爱心保险等惠民保险产品, 为农村计生家庭、公办养老机构老人、低收入群体提供人身意外综合保险, 提高广大弱势群体抗风险能力, 整体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 为政府扶贫开发分忧解难。
3.3 积极服务民生改善
(1) 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险机构应与各地社保部门密切合作, 大力开发基本医疗补充保险和大额医疗补充保险等新品种, 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作出应有的贡献。
(2) 大力支持创业带就业工作。通过建立和完善保险资金保障创业的长效机制, 支持下岗人员、妇女、农民工、高校毕业生、残疾人等群体创办企业、发展企业、壮大企业, 并以全民创业来带动就业。同时, 保险业要抓好自身发展, 以保险从业人员队伍的扩张支持地方就业工作。
(3) 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支持, 为缓解城市居民住房难题贡献力量。
3.4 积极服务社会管理
(1) 发展责任保险, 支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大力发展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责任保险, 像发展校园方责任保险、医疗责任保险、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等, 从而进一步拓宽责任保险覆盖面, 通过事先周密安排和事后经济补偿, 尽可能地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2) 加强机动车辆保险服务, 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进一步扩大机动车辆保险覆盖面, 设立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 健全交通事故快速理赔工作机制, 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调解工作, 为道路畅通、社会和谐提供有力支持。
(3) 加大高风险群体保障力度,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针对公安民警、司法干警等一线高风险公职人员以及见义勇为人员, 提供高保障金额的意外伤害险, 切实解决此类高风险群体的后顾之忧, 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正气。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篇10
关键词:检察机关,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司法公正
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检察机关在司法活动中必须牢固树立的理念。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多次强调,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不仅是全党全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也是检察机关的首要任务。
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司法公正”, 检察工作职责所在
发展和稳定, 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两大重要课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 要把发展和稳定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检察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工作必须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统率和主导下开展, 检察机关要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 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开展检察工作。曹建明检察长曾多次强调, 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检察工作的首要任务, 其核心内容就是检察机关如何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其重点就是突出检察机关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 社会矛盾更加凸显、对敌斗争日益尖锐、刑事犯罪总量仍在高位运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诉讼活动中执法不严现象依旧严重。因此, 检察机关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 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局意识。
二、对司法公正内涵的认识和把握
1. 司法公正的含义
司法公正, 是指严格依法监督和裁判, 切实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广义的司法包括法官、检察官和警察等司法人员的司法活动。在这里的“司法”指狭义的司法, 即仅指检察机关的各项司法活动。而公正的含义则包括公平、平等、正当、正义、不偏不倚等。
司法公正是社会公众对法制的期望, 是执法活动内在的价值追求。法律从产生那天起, 就具有调整社会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的作用, 也就是说, 当事人之所以把纠纷诉诸法律是由于他相信执法者会给他公正的处理。如果结果不是公正的, 法律在人们心中就会一文不值。笔者认为, 司法不公是最大的不公。正像英国著名学者培根所说“一次不公正的判决比多次不法的行为为祸尤烈, 因为这些不法的行为不过弄脏了水流, 而不公正的判决则把水源给破坏了。”
2. 司法公正的内容
司法公正的内容一般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个方面, 前者指的是在整个司法过程的正义, 即在司法过程中始终贯彻诉讼裁判者中立;诉讼主体平等;诉讼程序民主、公开和科学的原则。实体公正指的是司法判决结果的正义, 即应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在准确认定事实的基础上, 正确适用法律而作出的公正裁判。只有实现了程序和实体公正, 司法公正才能真正得到实现。马克思曾经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 就像植物的外形和根部的联系, 动物的外形和血肉的联系一样。”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都是司法公正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司法的最终和最高目标。
三、当前司法公正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 司法的地方化
这一点, 恐怕大家都深有感触的。主要是基层检察院, 包括市州一级的检察院“碗挂在政府的锅上”, 使检察官们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何况检察长们都是有一定行政级别的, 不免产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想, 不能让当地的领导给自己戴上“胳膊肘往外拐”的帽子, 从而影响自己的前程。由此, 地方保护主义在中国滋生和蔓延就不足为怪了。
2. 司法的行政化
现代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司法的非行政化。由于受到政治文化传统和司法传统的制约, 我国的司法体制、司法运行过程都带有明显的行政化的色彩。据悉, 全国检察机关仍然实行着“厅、局、处、科”的管理模式。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一个不懂法律, 从未从事过检察工作的人, 组织决定他到一检察院任检察长, 他摇身一变, 就可以马上成为一名等级检察官。行政官位甚至成为检察官能力与水平高低的衡量器。
3. 少数检察官的基本素质差
实现司法公正, 不仅要有合理的司法体制和完善的司法制度, 而且要依靠司法人员主持正义, 严格依法办事。马克思曾指出:“要运用法律就需要法官、检察官。如果法律可以自动运用, 那么法官、检察官也就是多余的了。法官、检察官必须是一个专门化的特殊的法律职业群体, 而不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 对法官、检察官的素质要求要比对公务员的要求还要高, 未经过长期的法律学习和实践, 就是再高级的公务员也是不能胜任做法官和检察官的。”当前, 我国的检察官素质不高, 断层、断档、人员结构老化等问题还很严重, 在一定时期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但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4. 法律监督“钢”性不足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一直以来影响着自身执法公信力建设, 说到底, 是不敢监督、不善监督、不会监督, 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尤其是对自身的监督和执法不公的法律监督。曾经有学者认为, “如果检察机关在法律监督上失去主阵地, 检察机关就没有存在的任何价值”。当前, 检察机关的最大问题是监督不力的问题, 有些看似在监督, 却往往流于形式。
5. 轻视具体办案法律程序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对办案程序规定更加明确。程序是司法公正的生命线。司法作为对讼争进行权威性裁断的活动和过程, 是以程序为核心展开的, 诉讼行为依照程序而进行, 诉讼关系通过程序来联结, 诉讼制度通过程序来体现, 裁决结果通过程序才形成。这同样也适用于检察机关的检察官们。在一些地方的司法实践中, 长期存在偏重实体、轻视程序等现象, 由此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告状难、执行难、辩护难、检察官查办案件先入为主、涉检上访时时不断等现象。因此, 诱发司法不公, 滋生司法腐败, 贬损司法权威。
其实, 影响检察机关司法公正的原因也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但我们注意到, 对于这种原因的一些讨论, 往往过于简单化和片面化。在学术理论界, 不少学者把司法不公现象的原因归结于一点, 即“司法不独立”, 并且直接或间接地认为, 只要实行司法独立, 司法不公的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而在社会公众中, 人们则更多地把司法不公与司法腐败相联系, 认为司法腐败是造成司法不公的根本或主要原因。笔者认为, 影响检察机关司法公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 既有司法自身的原因, 也有立法、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环境等方面原因, 并且还与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相联系。
从司法自身看。我国司法制度恢复仅30多年, 在此过程中, 无论是检察机关还是法院的建设和发展都经过了一个不断地探索过程, 而这种探索性决定了检法两院的工作必然会出现一些偏差, 既可能存在为推进检法两院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进程而忽略司法与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的融合问题, 从而出现司法与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 也可能存在为回应各种复杂的社会诉求而忽略司法对法律规则的倡扬与坚守, 从而降低了司法的权威性。这些偏差其实是造成司法不公的深层次因素。
从立法环节看。一方面, “宜粗不宜细”的立法取向固然增加了司法的灵活度, 但同时也多少影响着司法的严肃性, 加之我国立法解释大大滞后, 规范资源的缺乏已成为司法活动中常见的现实难题, 这就使公正司法失却应有的基准和依据;另一方面, 有些立法规定脱离社会实际情况, 缺少应有的合理性。
从政治层面看。现行体制下, 无论检察机关还是法院, 不仅是地方实现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力量, 同时在人、财、物等方面也与地方具有明确的依存关系。地方党政部门往往基于经济发展或维护地方秩序的考虑, 对一些个案的处理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要求, 由此可能导致检察机关对相关案件处理的失当。在一些涉及地方政府实际利益的行政诉讼中, 无论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或恰当, 政府往往都把自己置于刚性胜诉的地位, 由此形成人民群众对政府和司法的双重失望。然而, 更为突出的问题是, 一些地方党政领导或者基于主观任性, 或者受某种利益驱使, 利用自己的权力位势, 随意向司法单位批转案件材料, 直接或间接地表达自己对案件处理的意见与要求。以利益驱动政治权力, 又以政治权力影响司法行为, 这是当前我国司法乃至政治领域中最为突出的弊病之一, 也是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的政治腐败和司法不公现象。
从社会环境看。我国是高度重视人脉关系的国度, 由亲属、朋友、同乡、同学、战友、上下级等为纽带的人脉关系在包括司法活动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中都不同程度地产生影响和作用, 这就容易使司法公正的天平发生倾斜。“一切皆有可能”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信条, 即便是法律的明确规定, 通常也认为可以突破和超越。由此进一步加大了公正司法的难度。
四、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对策措施
1. 要坚持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
认真履行诉讼监督、审判监督、刑法执行监督, 真正落实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原则。
2. 要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保护职能
2009年, 曹建明检察长在全国检察长工作会议上强调, “全国检察机关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 找准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的着力点, 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保护的职能作用, 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积极的贡献。”
3. 要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要严格执法, 准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坚持该严则严, 当宽则宽, 做到既有力打击犯罪, 又促进社会和谐。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 严惩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和毒品犯罪,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正确把握逮捕、起诉条件, 对具有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落实依法从宽处理的政策。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老年人犯罪及其他轻微刑事案件办案方式, 积极探索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修复社会关系的工作机制。加强检察环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涉检信访工作, 建立信访督查专员制度, 加大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力度。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依法及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4. 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
当务之急, 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强化人权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时效意识、监督意识。认真落实曹建明检察长提出的“六个并重”要求, 即始终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始终坚持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并重、始终坚持全面客观收集审查证据与坚决依法排除非法证据并重、始终坚持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并重、始终坚持强化法律监督与强化自身监督并重、始终坚持严格公正廉洁执法与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并重。
5. 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切实履行监督职责
要在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准确监督上下功夫, 见成效, 防止监督工作形式化, 尤其要防止监督工作弱化现象。要采取有力措施, 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有效机制。
6. 要强化对检察权的监督制约, 切实解决少数检察人员腐败现象
按常理分析, 检察官作为监督者, 其本身被查办的风险性似乎相对小于其他公务员群体。但如果检察人员发生腐败, 哪怕只有很少, 就会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进而对检察机关整体形象造成较大损害, 就会失去检察公信力。
五、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司法公正实践与思考
近年来, 武威市两级检察院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检察工作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司法公正的决策要求, 狠抓工作落实, 取得了明显成效。
1. 加强职务犯罪预防, 为重点工程提供司法保障
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是中央领导和全国人民十分重视和关注的建设工程, 国家规划总投资47.49亿元, 涉及移民搬迁、退耕还林、日光温室建设等多建设项目, 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生态工程, 努力遏制在项目建设中的职务犯罪, 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 既是中央确定的预防和惩治腐败重点试点任务, 又是省人民检察院确定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重点项目。武威市检察机关积极投身到党委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大格局中, 积极探索工程建设预防工作规律, 坚持从工程招投标、资金监管、项目管理、权力运行监督等环节入手, 强化措施, 落实责任, 建章立制, 堵塞漏洞, 查防并举, 源头预防, 保证了工程建设健康进行, 制定出台了《武威市检察机关关于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中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意见》, 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2. 立足武威实际, 努力服务中心工作
2008年以来, 武威市人民检察院围绕实施“城乡融合、工业强市、生态立市”三大战略, 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服务“十二五”规划促进武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关于服务城乡融合发展核心区建设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 引导全市检察机关综合运用打击、监督、预防、保护等职能, 依法保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结构调整等重点工作顺利推进。针对全市大工程、大项目多的实际, 重点对13个重大建设项目进行跟踪服务, 积极帮助解决法律问题, 受到了市委和市政府的好评。
3. 着力加强对小微企业和工业园区的法律服务
2013年, 积极探索构建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联系人民群众的平台, 在武威市五个工业园区成立了驻园区检察服务室。制定了《关于在武威五个工业园区设立武威市检察机关驻园区检察服务室的实施意见》, 驻园区检察服务室的成立, 对检察机关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 也是检察机关检力下沉、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理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益探索。
如何理解和把握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司法公正, 关键要看有没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当前, 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也是社会矛盾的多发凸显期。这就要求检察工作不断适应变化的形势, 在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作用。检察工作必须自觉将自己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中, 找准服务的切入点。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努力营造优质的区域法治环境。笔者认为, 检察机关在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不是去办企业, 不是去实施项目, 不是去招商引资, 而应该是依照法律的规定, 通过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来实现。办案作为法律监督的主要形式, 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 要一如既往地坚持检察工作方针和检察院工作思路, 按照“多办案、办好案、强监督”的要求, 切实把“强化法律监督, 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落实在具体实践中。
参考文献
[1]贺卫方.司法管理制度的两个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 1997 (6) .
[2]韩大元.宪法文本与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J].法学, 2007 (9) .
[3]王化军.检察工作的大局观[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 (9) .
[4]韩大元.关于检察机关性质的宪法文本解读[J].人民检察, 2005 (13) .
[5]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篇11
新的一年,我们一定要按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认真贯彻国家和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坚持“三改一抓一构建”和“六路并进”的职业教育工作思路,以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为平台,以具有品牌效应的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加快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上水平、上台阶,使职业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是要加强品牌示范校和特色校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办一批好的学校、好的专业上。全省将高标准建设一批品牌示范校和特色校,充分发挥其引领、示范、骨干和辐射作用,带动全省职业院校改革创新、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围绕品牌示范校和特色校要建设一批示范专业点和特色专业点,培育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品牌,增强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的针对性,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有效对接。重点在汽车、电子信息、电子商务、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能源、化工、现代农业、旅游、交通、现代物流等专业领域,启动建设具备教学、生产、培训和鉴定等多种功能的综合实训基地,特别要重点建设一批生产性实训基地,推动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需求有效对接。
二是要深度推进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解决职业教育问题的根本之所在,也是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产业、企业与市场对接的关键之所在。我们一定要在这方面下功夫,省教育厅已经对组织架构进行了设计和组合,成立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和农业、机械、医药等首批9个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下一步的关键是发挥好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行业指导委员会、学校和企业的作用,将校企合作推向深入。要积极探索引企入校、引校入厂、企业办学、校办企业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努力推进校企“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要探索建立校企合作政府奖励制度,表彰奖励校企合作方面做得好的企业和学校。
三是要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按照国家的要求,结合河南实际,对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知识+技能”改革、中高职一体化、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等进行研究和推进。总的目标是:要适应我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加快构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横向融通、纵向贯通、开放兼容、就业导向,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的想法是:要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调整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重点,积极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要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要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紧紧围绕专业体系建设,制定科学的课程体系建设标准,加强基础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各层次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要以“知识+技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推进中职、高职、本科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贯通,建立职普互通体系,构建人人成才的“立交桥”。
四是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发展要靠一支合格的、优良的、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要以提高教师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通过系列制度设计,消除政策障碍,采取培养、培训、引进、聘用等办法,加快建设一支满足需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启动职业教育教学名师评审工作,评审、认定一批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支持建成一批由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教育教学名师或行业企业专家领衔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五是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新的教育增长点。要搭建职业教育城乡合作平台,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推动城市职业院校和县级职业教育中心或中等职业学校,以结对子的方式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以城带乡、以强带弱,推动农村职业学校发展,形成城乡职业院校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巩固“职业教育强县(市)”创建工作的基础上,积极争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努力提高服务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能力。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承载党和政府的希望,寄托着全省人民的期盼,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只要我们满怀信心,共同努力,保持斗志,奋发向上,就一定会克服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使我们的职业教育朝着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发展。我相信,我们职业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篇12
一、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各行各业需要高素质劳动者。无论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先进制造业,发展现代服务业,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高等职业教育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一)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
10年间,职业教育开展的各类培训达6000多万人次,培养的7265万技术技能人才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10年来,为农村农业产业输送500多万毕业生,农村新生劳动力带技能转移2500万人,年均培训进城农民2000万人次,贴近“三农”,服务“三农”,引领农村特色产业发展;68%的高职生留在本区域工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推进作用;51.8%在地级市及以下就业,19.6%在西部就业,13.9%在民族地区就业,4.9%在贫困地区就业,为二、三线城市、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发展贡献了大量人才,为民族文化、民间工艺造就了一大批文化传承者;66%高职毕业生进入民营或中小微企业工作,成为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助推器;高职院校校均为企业培训1241人次,校均合作企业66家,为专业对接产业提供工艺技术服务和技术攻关成果显著;近3年,高职教育还为全国850万个家庭实现了高等教育“零”突破。
(二)高职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所存在的差距
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目前还存在着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情况。如,在培养适应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结构总体规模上存在“高技能人才短缺”,而部分专业又“人才过剩”的矛盾,一些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为产业调整、升级所需。这种人才结构拖拽现象的产生,主要缘于高职院校和企业、行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因而出现培养人才结构上的问题。同时,经济发展需要上手快,岗位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但由于受人才培养模式及办学客观条件的影响,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在素质和能力上较难满足企业需求。
自身服务功能也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服务功能就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建立有相应研究机构的高职院校不普遍,不能积极参与科技研发与推广,在一些前沿课题上处于失语状态。多数高职院校对科研的重视只是局限于项目验收、发表论文、报奖等,对成果能否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并不关心,导致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即便是市场所需的,加上缺乏资金投入、缺乏风险保障机制,从而导致成果难以走向市场,产生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目前正在研究的项目,是否是市场所需所急,是否具有产业化价值,不得而知;企业急需项目或希望突破的技术难关,又不知道找哪些机构合作,缺乏有效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二、国外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高职教育的服务功能。在美国,“服务应成为大学的唯一理想”,社会服务理念贯穿于美国社区学院发展始终;在新加坡,高职教育以“响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经济情况,采取务实和多管齐下的方案”作为为本国经济建设服务的主要任务。这两国家在发挥高职教育服务功能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
(一)美国社区学院的服务形式
美国的社区学院就是典型面向区域的服务经济社会的高职教育机构,其办学特点就是由所在社区设计和经营,满足当地需求,提供诸如服务性学习、合同培训的服务。其服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社区经济,关心社区生活
社区学院的专业及课程设置都是以社区发展和实际需求为依据、由当地工商业人士参与的顾问委员会建议或审定后推行实施,教学内容与社区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为社区发展服务。社区学院为所有居民提供岗位技术培训、科技文化知识、社区志愿者等教育和服务。生源主要是本社区的青年学生和居民,他们又构成发展社区经济文化、提升社区综合水平的重要人才支撑。
2. 教育职能的多样性
职业教育是其教育的重点,除此以外,还包括转学教育、成人教育、补偿教育、老年教育等。这种多样化既满足了不同类型、层次人员接受学历教育、更新知识的需要,又提供了为失业人员学习新技术的机会和居民实现终身化学习的途径。社区学院还设立有小企业创业指导中心,为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教育、培训、咨询、信息发布和推荐等服务。社区学院还为政府、企业、民间团体提供合同培训等。
3. 从源头和合作对象上满足服务功能的目的
大量聘用社区的专家、教授、企业家、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积极响应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在最短时间内设置全新的相关课程,从源头上体现培养目标的应用性。重视与各种组织合作办学或培训职工。合作机构有政府部门、社区企业、军队、民间社团、媒体甚至监狱,机构类型广且数量多。
(二)新加坡高职教育的服务特色
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因素有很多,其中政府非常重视和强化人力资源的开发,秉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为工商业届提供了高质量的人才,为企业的课题项目攻关提供了强大技术支持。
1. 通过终身学习与国际联合培训培养本国人才
新加坡各高职都设有职业技术培训部或持续教育中心,通过终身学习计划,提供在知识和技能上的自我提升。除全日制学生假期工业培训外,还对有职业发展需求的各类人员进行各种职业能力训练和工程师、技师培训,与政府、企业或行业协会合办职业技术人员培训,以及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实习进修,以掌握世界一流技术。一所高职院校就会有成百上千学生被送往世界十几个国家学习。
2. 通过“教学工厂”,技术交流“无界化”实现服务功效
新加坡高职都将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即供师生进行教学,又面向企业、公司承揽设计、加工、科研等任务,工程项目部或工业服务中心专门协调对企业服务,成为企业的科研中心。企业为学院提供项目,成为学生技能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建设科技园,设置专业科技中心,开设实验室,建立项目开发联盟,进行产品技术应用研究。携手解决项目中技术、成本、质量及产品性能等难题。鼓励高职院校进行技术、项目、资源管理无界化,打破学学系、校企、国家之间的界限。
三、国外高职教育服务经验对提升我国高职教育服务能力的启示
高职教育如何更好地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总结他国经验,探索出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法是高职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促进服务内容和供给方式的多元化
目前,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主要内容是人才培养服务,服务方式单一,以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其他方式的教育发展不足。高职教育要面对社会上的大量培训需求,积极开展非全日制教育和培训。包括给企业员工的培训、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社区教育培训、农民技术培训和面向企业的技术改进服务、面向农村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等。
在服务供给方式上,可和企业直接展开服务,企业根据高职院校提供的服务质量,按价值购买各种服务;可以给社区内弱势群体提供再就业服务,由政府购买,弱势人群享受服务等多种供给方式。
(二)产学深度合作培养人才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除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基地外。校、企、政府还可以共同成立专业和课程体系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行业人才结构、专业发展趋势、企业需求、社会需求、岗位要求及任务、企业技术、工艺流程、设备革新情况、及现行教学存在的问题,制定满足知识的前瞻性和学生技能的可持续发展性的教学计划和内容。
形成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指导学生实训和理论教学的机制。校企共建项目开发中心,共同进行产品或技术应用研究,解决技术工艺难题,为社会、企业提供更多技术服务。
(三)强化服务理念,完善服务机制
国外高职都十分注重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科研设备和研发优势,为本国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人力开发和相关服务,为企业界带来高附加值、高利润率和高吸引力。我国高职必须思考,如何主动服务企业、社会、政府,如何提升企业、社会、政府对高职的依仗度,树立服务社会就是服务自己的理念。
高职的服务水平要提升,还需要完善相关政策、环境。例如,校企合作不能全凭对企业的道德感召,而是要建立一种利益共享机制,形成利益链。这需要政府出台相应政策,促进合作机制的形成。如出台国家层面的《校企合作促进法》,明确校、企、政府职责、权益。二是完善风险投资环境,减少和降低技术和市场风险,促进自主创新成果、项目的转化。三是政府统一建立信息服务平台,提高行业、企业、科技需求与高职院校科技成果供给的对接程度,使科研成果转化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服务反应机制。
高职教育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引领性。要超越现有行业的局限性,紧贴产业发展,考虑三到五年后会形成哪些产业,需要那些人才,做好为产业发展的先导服务。用明天的科技,培养今天的学员,为未来服务。
摘要: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载体,与市场经济发展结合最为密切。高职院校培养的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具有很强实用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高职教育的发展标志着科技和教育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程度。探索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中现状、借鉴他过成功实践经验,最大程度使高职教育更好服务经济和社会民生。
关键词:高职教育,经济社会,服务功能,经验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英.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途径及效果评析[J].教育与职业,2007,(12).
[2]姜光辉.美国社区学院的七大特色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4):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