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社会(精选12篇)
科技服务社会 篇1
4月10日, 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冯长根在2009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指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包括科技社团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 己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逐步增强。”
冯长根说, 存我国科技、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新形势下, 科技社团的地位日益显现。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充分发挥科技社团的重要作用。全国学会在积极进行创造性实践, 为国家创新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的同时, 发挥各自专业特长, 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
2008年, 我国南方发生重大冰雪灾害, 中国科协所属学会中有160余个积极参与到科技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去。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学会以学会名义捐款326.5万元, 专职工作人员以个人名义向灾区捐款50多万元, 组织动员所属会员单位和分支机构捐款捐物上千万元。中国林学会、中国气象学会等围绕冰冻雨雪灾害和灾后重建献计献策。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 中华医学会等医科学会积极组织发动会员深入灾区投身医疗救治, 及时向中央及有关部门提交《国家地震灾害心理应急关怀建议书》, 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建筑学会等20个全国学会联合在中国科协年会上举办2008防灾减灾论坛, 为决策部门灾害的应急管理和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康复医学会多次组织康复医疗专家组深入灾区开展调研和救治, 促进了地震伤员早期康复介入的有效开展, 中国心理学会联合有关单位在灾区成立了10个工作站进行灾民心理干预、并提出了《汶川地震心理援助20年纲要》。
针对社会上的各类弱势群体, 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开展了“彩虹行动”——留守流动儿童心理支持计划。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在家乡的子女心理状况进行调研和心理干预, 先后在安徽、四川、贵州的中小学校30余所2万余名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干预试点。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中国计算机学会等一批学会长期坚持科技扶贫, 树立了学会公益组织的良好形象。
冯长根指出, 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是我国科技社团的主要代表, 是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和科学共同体的组织载体。中国科协的宗旨之一就是要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全国学会应继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
据不完全统计, 2008年, 学会举办的科普讲座、科普展览、科技竞赛、夏冬令营的受众和参与者就达3000多万人次, 比2005年增加4倍。其中, 从2005年到2008年, 全国学会举办的科普讲座从2059次上升到4016次, 受众从265.2万猛增到1978.58万:科普展览从每年495次到795次, 参观人次从101.1万猛升到1257.2万。2005~008年全国学会组织科技下乡次数由301次增加到2081次, 年增长率为90.5%。2005-2007年期间, 科技下乡工作人员数增加了8.3倍, 受益农户由16.3万户增加到57.6万户, 增长了2.5倍, 科普活动影响面日益广泛。
科技服务社会 篇2
一、服务内容:企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单位和个人登记、办理缴费人员增减和缴费手续、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政策咨询。
二、服务措施:社会保险服务大厅本着以人为本、依法经办、优质高效、规范操作的原则在服务大厅内制定以下措施:
1、首问责任制,2、限时办结制、3、服务承诺制,4、服务公约和挂牌上岗、5、文明用语规范、6、前台AB角制度。并在服务大厅内设立便民箱,准备雨具、打气筒、饮水机、老花镜、常用药等便民措施
三、时限:
1、符合规定的社保登记10个工作日办结
2、不能即时审核缴费单位缴费申报的,应当自收到缴费单位申报表和有关资料之日起,在最长不超过2日内审核完毕。
3社会保险行政争议中,申请人要求经办机构复查核定的缴费基数、待遇标准、支付或停止待遇、调整待遇,经办机构应于20日内作出维持或者改变该具体行政行为的复查决定。
4、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15个工作日内,审核转移接续申请,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向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并提供相关信息;对不符合转移接续条件的,向申请单位或参保人员作出书面说明。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个工作日内,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收到参保人员原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社保经办机构转移的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资金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办结有关手续,并将确认情况及时通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五、所有业务均可实施全程服务、预约服务、延时下班、委托代办
四、责任人及联系电话:陈健 2966269;邓伟2966212
五、经办人及联系电话:韩冰、刘芳、燕娜、崔翠、王骞、焦淑倩、梁伟、高磊、梁秀芳 2966212
六、具体活动:
1、设立创先争优监督岗、统一服装、挂牌服务。
2、服务大厅内设立便民箱,准备雨具、打气筒、饮水机、老花镜、常用药等便民措施。
3、社保登记可去企业现场服务。
4、大厅内设立触摸查询屏,群众可自助查询。
科技服务社会 篇3
学校依托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围绕农牧产业链搭建一流的科技创新平台,建成了国家级水禽基因库、国家级姜曲海猪保种场等2个国家级平台,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现代畜牧与新兽药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兽用生物制药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江苏省畜产品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渔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等13个省级平台,以及7个市级平台。为保障科技创新,学校实施了领军人才、学术带头人引进计划和凤凰人才培养计划,组建水禽资源保护与开发、兽用药物创制、动物疫病防控、食品加工与质量控制、农业信息技术5大院级科技创新团队,“兽用生物制药技术科技创新团队”和“肉制品深加工及质量控制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苏姜猪品种创新团队”和“现代中兽药制品创新团队”2个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学校还专门设立了由年轻的博士教师组成的科研岗,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为将科技创新成果切实应用到农业生产一线,学院全面实施“兴农富民工程、百师兴百村工程、助企兴农工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和品种推广工程”五大工程,组织师生开展挂钩帮扶、培育科技示范户、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培训养殖户等社会服务工作,形成了“品种+基地+技术”套餐式科技服务模式和“行业—学院—企业”联动服务机制。在实践中,学校先后出台了《关于选派青年专业教师赴企业锻炼的意见》《关于组建六大科技服务团队,服务于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通知》《对外科技服务运行与管理办法》《科技服务岗人员与科技服务团队管理办法》等科技服务政策,鼓励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建立了家畜生产科技服务团队、家禽生产科技服务团队、动物疫病防控科技服务团队、食品加工科技服务团队、水产养殖科技服务团队和滨海、姜堰科技服务团队等六大科技服务团队,以及由100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的大学生科技服务团队。常年有100多名专业教师活跃在农牧生产、经营、服务一线,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等助推农牧产业转型升级,为养殖企业和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效益6.3亿元;对一线农民尤其是职业农民进行免费培训,6年累计培训11万人次。
科技服务社会 篇4
关键词:高校,科技管理人员,服务社会
社会服务作为高校三大职能(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之一,是指高校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依托,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一系列服务活动,也是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载体和良好途径。这一职能已日益成为衡量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许多高校以科技为依托,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 科技管理人员在科技服务社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必要性
高校是国家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领域创新的重要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聚集了大量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主要资源之一,对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科技服务社会,就是利用高校的科学研究的优势,为社会各个子系统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高校科技服务包括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科技咨询和指导等,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形式和途径[1]。对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管理必须遵循高校发展规律、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新形势下,为充分挖掘高校科技这一重要资源,促进高校科技成果和技术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以下简称“科技管理人员”)做好高校科技服务社会工作非常重要。
科技管理人员承担服务和管理高校科学研究活动的职责,不仅是建立纵向联系,即高校科研人员(以下简称“科研人员”)与上级科技管理部门联系沟通的桥梁纽带,也是建立横向联系,即科研人员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桥梁纽带。高校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除了需要高水平的科研人员队伍,同时也需要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2]。目前,高校科技服务社会过程中,面临着以下问题:高校与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机制;高校缺少对科技创新研究方向的引导和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围绕地方经济发展而开展服务;许多企业对高校服务社会的状态尚缺乏了解,对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存有怀疑态度等。因此,科技管理人员要做好科技服务社会工作,必须准确把握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特点,这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基础,并重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有效推动高校科技服务社会工作。
2 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特点
2.1 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导向性
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导向性,主要体现着在高校利用自身的优势科技资源,积极探索如何使高校科技更好地支持社会服务活动。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优势的差异,不同类型、层次、种类的高校应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以及自身的学科优势,形成富有特色的服务领域、途径和模式。同时,高校在为社会服务中也能够充分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以此调整学科发展方向,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形成新的科技成果,不断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
2.2 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创新性
高校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的源泉。高校科技服务社会,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地方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提高知识支撑和技术支持。同时,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仍有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为适应市场经济规律,面向市场的迫切需求,高校将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身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激发科技创新能力,使之更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3 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竞争性
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过程,也是高校科技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高校科技融入社会各领域,有助于促进科研人员摆脱“重名轻利”的学术研究动机,真正将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相结合。新形势下,高新科技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为充分体现高校科技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只有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才能服务和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
2.4 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激励性
高校科技服务社会过程中,广泛地参与服务社会活动,使高校科技和社会经济的相互渗透,高校可从社会获得大量的科技需求信息和经济收益。同时,根据以市场为导向提出的问题,不同层次、类型的高校发挥各自在科技的综合优势和特色潜力,通过各种渠道的应用研究和科技服务,直接解决或促进解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取得的有效成果可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为高校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3 对科技管理人员提高服务和管理能力的建议
科技管理人员应解决科技服务社会过程的问题,为科研人员和地方经济发展搭建对接平台。面对变化多样的社会需求,结合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特点,应准确把握社会需求的导向,从被动的、封闭的、传统的服务管理模式转变为主动的、开放的、创新的服务管理模式,以更有效地促进科技服务社会。
3.1 掌握科技信息——综合性和突出性
善于收集科技信息,树立科技服务品牌。科技管理人员在制定科技服务社会发展规划、目标时,需要大量的科技信息作为决策的基础。同时,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活动需要准确、充分、便捷的科技信息支持。因此,应主动深入了解和掌握高校科技信息,加强与科技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联系和沟通,全面地、综合地把握学校科技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团队研究特色,细致地、准确地掌握学校优势学科建设和科研人员情况。只有在真正掌握学校的科技研究水平和质量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开展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对接活动。
精心提炼科技信息,建立高效服务指导。科技管理人员要行使有效的服务和管理职能,应对重要的科技信息做出敏感反应,而这需要对大量的科技信息进一步整合、分析和提炼,汇编成各类科技信息资料(如科技项目动态情况、特色学科、科技成果和学术交流等),做到准确、全面、生动、深刻、鲜明和简洁。将有序化的科技信息传递给科研人员、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对产生和反馈的科技信息再进行加工,通过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形成突出重点、凸显特色的科技信息,以更明确地指出科技服务社会的方向。
3.2 联系社会需求——开放性和敏感性
及时掌握社会需求,引导服务社会方向。除了综合掌握高校科技信息和注重科技的建设与发展,科技管理人员应学习和了解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方向,调查和估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和规模,建立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交流与沟通机制,深入了解和收集科技需求信息,培养和提高对科技成果应用与社会需求间相互联系的敏感性,及时向学校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传达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信息。依靠和利用高校科技人才、科技信息和创新思想来提升与发展地方经济,正确引导科研人员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服务模式,以富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思维即时响应社会有关需求,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科技服务氛围。
建立“特色科技服务”,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科技管理人员应确立“特色科技服务”的管理原则和方针,集中有限的精力,做好高校自身优势学科和科技成果服务社会的工作。根据社会需求,准确判断优势学科和学科发展方向,及时调整对学科发展的支持,有选择、有侧重地帮助急需的学科研究,使学科的发展与社会需求相协调。总结地方经济发展特点,引导以地方经济发展为背景的学科建设,重点支持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科,变学科优势为服务社会特色。
3.3 服务科技工作——高效性和创新性
掌握科技法律知识,强化服务社会意识。企业根据不同目的、不同需求,逐渐与高校共同组建长期、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使高校科技服务社会具有广泛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科技管理人员应深入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实行依法服务和管理,维护高校和有关科研人员的合法权益,解决好高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科技项目动态过程管理、产学研结合监督和科技成果归属认定等问题。既要保障高校科技成果的合法权益,又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创新科技服务模式,拓展科技应用领域。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历来高校内部管理模式的差异,要求科技管理人员必须根据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功能,识别高校以往单纯的内部环境管理,强化科技管理中服务社会的意识,即要以理性的态度,把握好科技服务社会的定位,提供高效、便利的服务。同时,应从有效提高社会对高校的信任和支持的角度出发,深入了解和研究地方经济发展的管理运作模式,注重高校科技服务模式与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模式的接轨,树立主动、深刻适应社会发展的服务观,创新性地研究和建立适应实际需要和走向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修订和完善有关管理制度,创建高校科技管理与广泛服务社会相协调的机制和模式,促进高校与企业在优势互补、互惠共赢中实现共同发展。
加强特色服务宣传,引领科技创新发展。科技管理人员应具备科技成果宣传、推销及经营的能力,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密围绕提高地方科技创新能力这个中心,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一是除了日常科研管理,应深入了解科技成果核心技术的要点,促进具有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投入应用转化为生产力。二是应改变以往只注重技术实现方式以及达到技术指标要求的观点,更为关注与市场的结合,引导科研人员树立科学的科研观,使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引起科研人员高度重视,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应探索新的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可行的科技成果转化考核奖励机制,量化评价科技成果的应用价值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并将评价结果与科研人员的科研业绩评价、职称评定和晋级等方面相结合,以更好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活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在动力。
3.4 创建科技平台——协调性和灵活性
协调高校科技资源,搭建科技服务平台。高校科技平台和科技创新人才是体现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资源。许多高校已经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以及成立了一批具有自身标志和特色的产学研基地,汇聚高校多数的优势科技资源,具有比较完备的科研保障条件,是高校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的载体。但许多高校同时也存在科技资源分散和科技人才队伍凝聚力不强的问题。科技管理人员应以科技服务社会为目标,从优化配置学校科技资源的角度出发,协调各二级学院(系)、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相互之间的关系,解决各单位科技资源的共享受阻问题,有组织、有步骤地协调和整合相关学科资源,包括科技人才、研究设备、科技成果等。将原来分散的科技资源进行有机组合,以地方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为向导,通过共同承担科技服务社会的科研项目,构建成系统的服务社会的科技创新平台,充分发挥不同用途、不同层次的科技合作平台的群体科技优势,形成科技资源的有效凝聚,促进学科间的相互合作与交叉渗透,建立全新科技合作、运行、共享和交流机制。
协调科研人员与服务对象的关系,跟踪服务过程。与以往注重培养研究型科技创新团队不同,应根据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灵活多样地培养应用型优秀科技人才和组建应用型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开展校企结合,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以及服务地方政府模式。同时,多样化的合作模式要求科技管理人员应具备协调科研人员与服务对象关系的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校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创建新趋势所要求的服务、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平台,定期跟踪服务进程,推进高校科技开展高质量的服务社会工作。
4 结语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内在要求,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高校的科技支持。与此同时,高校科技服务社会,需要高素质的科技管理人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科技管理人员应结合科技服务社会的特点,高效利用高校科技人才密集的优势资源,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新科技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和沟通,拓展科技成果应用渠道,努力创建科技服务社会平台,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科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途径[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9,26(4):1-5
科技服务社会 篇5
一、深化改革,不断探索人才中心管理和运作新模式
**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市场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人才服务中心坚持改革,坚持创新,不断推进人才中心体制改革和人才市场运作机制方面创新,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现已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管办分离,“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人才机构提供服务”的运行格局和新的管理运作模式已初步建立。**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改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年**市人才交流中心成立至1998年前,实行一块牌子(人才交流中心)、两种功能(市场功能、人才公共服务功能)、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市场管理合二为一,统一运作;第二阶段,1998年**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人才市场成立至2003年,实行两块牌子(人才服务中心、人才市场)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政府人才服务机构与市场管理合二为一,分别运作;第三阶段是2004年以来,根据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推进人才市场体制改革,采取了放权、脱钩、搞活等一系列措施,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实行两块牌子,两套人马,两种功能,分别运作,分别核算,统一管理。人才服务中心从事人事人才公共性服务,人员参照公务员管理,收费上缴财政。人才市场从事经营性社会化服务,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经费独立核算,人员全部实行聘用制。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创新,为公共人事服务和人才市场的运作带来了明显的效应,人事公共服务不断拓展,满足了社会对人事公共服务的需求,人才市场不断发展壮大,调节供求关系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项目不断扩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增强,特别是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独立核算的人才市场体制的改革创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人才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与时俱进,努力构筑多元化服务体系
**市人才服务中心是**最大的人才社会化服务机构之一。近年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现代新**建设的进程中,不断调整自身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以服务为核心,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人才中心管理和运作模式,初步构筑起多元化人才服务平台。
一是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市人才中心从成立之初为少量辞职流动人员服务扩大到了目前的为各地、各层次、各类人才全方位服务,并逐步实现了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融会贯通。二是服务内容不断拓展。人事代理、人才测评、人才信息、职业培训、猎头服务、就业指导等业务内容快速发展,心理咨询、人才选拔、人才派遣、人才资源开发、HR设计、业绩诚信等新项目不断纳入。三是服务方式不断改进。近年来,根据人才资源供求特点,结合人才中心实际,不断改进服务方式,使之更加符合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需求。实行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相互补充,综合型市场与个性化市场相互配合,专业化服务与精细化服务相互衔接,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四是打破地域界限,延伸扩展服务平台。本着市场主导、开放自主、互利互惠、优势互补的原则,与西南地区各省会城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组建了由成都、重庆、**、贵阳、南宁、拉萨、云南农垦人才中心六市七方组成的“西南人才联盟”,使各方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互为窗口、互设平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加强了区域间人才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完善了人才信息资源的远程共享,促进了西南地区人才工作的共同发展,构筑了区域性人才服务大平台。五是大力发展无形市场,加快网上人才市场的建设。“**人才网”自2004年重建后,形式、内容、速度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和提高,年参加网上人才交流会的人员已超过30万人次,网站年访问量已近400万人次,成为了云南省最大的专业人才网站之一,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网上交流平台。六是积极完善中心内部的信息网络服务功能,自主研发了《**人才市场营销系统》、《**人才市场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市人事人才考试远程报名系统》等软件,初步实现了人才中心的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
三、内强素质,提高人才中心职工的整体服务能力
社会科技:全面协调发展 篇6
四川在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迈出坚实步伐的同时,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加强社会建设,把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教育民生项目惠及百姓。实现了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全省财政支出18%的目标。率先在全国全面实行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受益学生100万名。校安工程三年规划任务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标准。在123个县(市、区)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400余万名学生享受了营养膳食补助。
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部涉农县(市、区),参合率98.7%。城镇基本医保参保覆盖率96.6%。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完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实现全覆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实效。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建设施工领域欠薪处理责任制的规定》,进一步深化了欠薪行为的源头治理。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实现了省内输出人数超过省外输出人数的历史性转折。重大产业转移项目得到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实现了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2012年,四川社会科技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有力促进了四川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教育: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教育公平加快推进
重大教育项目大力实施
2012年,全省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入9.4亿元,建设428所公办幼儿园。校安工程三年任务全面完成,累计投入486亿元,改造学校1.05万所。推进职教攻坚计划,投入10亿元,加强223所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投入3.2亿元,启动227个校舍建设项目。新设立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4所高职院校,6所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本科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教育民生工程深入推进
2012年,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23个县参与试点,受益学生400余万名,约占全省义务教育学生50%。投入资金62.7亿元,对所有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142.97万名农村义务教育贫困寄宿学生发放生活补助。率先在全国全面实行中职教育免学费政策,惠及学生100万名。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首届毕业生就业率98.3%。资助普通高校、普通高中学生74.73万人。
2013年,四川教育将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教育行动计划,切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认真做好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继续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切实促进教育公平。
卫生:卫生资源总量居西部第一
卫生资源数量得到新提升
2012年,全省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特别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投入159.3亿元用于卫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恢复重建2298个乡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全省医疗卫生机构76073个,卫生人员54.02万人,床位39.09万张。
医药卫生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2年,新农合参合率98.7%,位于西部前列,住院实际补偿比60.9%,居全国前列。全省10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全省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已连续6年低于全国水平。住院分娩率96.2%。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分别降至31.81/10万、10.19‰,婴儿死亡率已连续5年低于全国水平。
民族地区卫生事业实现新发展
2012年,全省着力推进民族地区卫生队伍建设、卫生体系建设和公共卫生强化三大行动。投入近7.5亿元,实施项目941个,启动9个区域医疗分中心建设。实现内地对民族地区三个对口支援全覆盖(医疗、公共卫生、管理干部),为农牧民诊治10.2万人次。
2013年,“发展不足、发展滞后”仍然是四川卫生主要问题。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护士数、床位数仍低于全国和西部水平,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四川应进一步加快发展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和落实相关倾斜政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全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9.6万人
2012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9.6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8.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5万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19.5%、144.0%、157.7%。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414.6万人(省内输出1291.9万人,省外输出1117.3万人,境外劳务输出5.4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05%,实现劳务总收入2389.3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4.1%,控制在4.5%的目标范围内。
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1614万人、2386万人、577.5万人、680.5万人和654.4万人,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112.9%、105.9%、109.0%、100.1%、107.3%。全省参加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2828.4万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81.3%;城镇五项社保基金征缴总收入1352.5亿元。
为全省475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和6万名工伤人员提高了养老和工伤保险待遇,月人均增加养老金201元。建立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与失业保险金标准调整联动机制,调整了失业保险金标准,平均增幅23.4%。全省医保参保覆盖率96.6%,全省职工和居民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为80.8%和70.5%,5项医疗费用即时结算覆盖率100%。
2013年,继续以保障民生为统揽,突出抓好就业促进、社会保险等工作,努力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科技:“一手抓研发 一手抓转化” 支撑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一号工程见成效
2012年,全省15个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实施项目241项,财政投入资金2.8亿元,带动企业投入91.7亿元。累计实施成果转化项目457个,财政资金支持5.3亿元,带动企业投入248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
乐山高新区成功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33个战略新兴产品76%实现产业化,20个重大关键产品90%实现产业化,预计累计实现利税近130亿元、创汇9.4亿美元,新增就业人员3.2万人。
全省科技企业孵化器总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在孵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累计毕业企业近1500家,转化科技成果项目近2000项。
科技创新引领农业农村发展
育成突破性新品种90多个;攻克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新产品600多项;龙头企业新增经济效益30多亿元。
新农村示范片农业科技园区成功转化成新产品242个。省级科技富民强县科技专项带动2400万农民实现增收。
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据初步统计,2012年末,全省拥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1400个,科技活动人员28.7万人、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8.4万人,两院院士59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重点实验室8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4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22家。技术合同交易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19亿元。
科技服务社会 篇7
关键词:科技进步,区域科技
1 甘肃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
1.1 与全国及西部比较情况
2011年, 甘肃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监测值为53.59%, 比全国监测值 (65.19%) 低11.60%, 在全国排名第27位, 虽较2010年提高了2位, 但在全国31个省市中处在下游水平;在西部排名第9位, 虽较2010年上升了1位, 在西部12省市中仍处于下游水平。
1.2 各市州间情况比较
2010-2011年, 甘肃省14市州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监测值之间的差距较大, 在排名呈现出高位次和低位次固定, 中间位次升降不一的情形。嘉峪关、金昌、兰州在全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名稳定在前3名, 陇南和定西的排名固定在第13和14位, 无任何进步。中间位次中的白银、庆阳和天水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较快, 分别由2009年的第6、7、8位, 上升到2011年的第4、5和7位, 且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57.15%) 。另外, 2011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57.15%) 的市州较2010年增加了1个, 全省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整体上有所提升。如图1所示。
2 反映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
在甘肃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体系中, 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环境改善和社会生活信息化3方面来反映全省的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2011年, 在甘肃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因素占25%, 环境改善因素占41%, 社会生活信息化因素占34%。可见, 在本省科技促经济社会发展中, 环境改善因素所占份额最大, 其次是社会生活信息化, 第三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种因素之间的比例差额不是十分的显著。而2010年, 环境改善占到了绝大的份额 (55%) , 社会生活信息化仅占到了16%。环境改善因素所占份额最大, 说明近年来全省各市州重视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和改善的工作力度加大。
2.1 与全国及西部比较情况
2011年, 甘肃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环境改善和社会生活信息化与全国的监测值相比有着显著差距, 在全国排名分别为27、26和23名, 由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环境改善和社会生活信息化的影响, 甘肃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国31个省市中处在下游水平。另外, 甘肃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环境改善和社会生活信息化在西部排名分别为8、8和7名, 在西部12省市中处于中游水平。与2010年相比较, 经济发展方式在全国和西部的排名没有变化, 环境改善和社会生活信息化在全国和西部的排名略有提升。
2.2 各市州间情况比较
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 2010-2011年, 甘肃14个市州中嘉峪关、金昌、庆阳、酒泉、张掖、兰州和白银市7个市州连续两年监测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2.92%) 。尤为突出的是, 嘉峪关和金昌市的监测值在2009-2010年均达到60%以上, 且连续2年排名在前两位。值得注意的是, 陇南和定西市监测值在2010-2011年均未超过30%, 连续2年排名在最后两位, 与前两位相比较差距相当明显。
在环境改善方面, 2011年甘肃致力于全省生存环境的改善, 努力治理环境污染, 14个市州有50%的市州监测值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相对2010年仅2个市州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很大的提升。此项指标2010-2011年监测值除定西和武威市连续2年排名固定在第11和13位外, 其他市州排名升降不一。酒泉市由2010年第1位下降到2011年的第10位, 监测值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社会生活信息化方面, 2011年各市州监测值较2010年普遍提升, 导致2011年全省平均水平 (58.56%) 是2010年全省平均水平 (20.71%) 的近3倍。2010-2011年, 嘉峪关、兰州、金昌、酒泉和张掖5个市州连续2年排名在前5位, 且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而陇南、定西和临夏则连续2年排名在最后3位。白银和武威市的监测值由2010年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下降至2011年的未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3 结语及建议
3.1 结语
1) 从各项指标监测值排序状况看, 经济实力强的市州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排位靠前, 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市州排位则较靠后。
2) 在本省科技促经济社会发展中, 环境改善因素所占份额最大, 说明近年来全省各市州重视环境质量, 加大环境保护和改善的工作力度, 不断提高整体环境质量,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3.2 建议
1) 注重全省各市州科技经济的协调发展布局, 对科技经济实力较弱的地区给予政策倾斜以及科技扶持, 努力消除各地区间经济的巨大差距, 争取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均衡发展, 提高社会和谐度。
2) 相关部门对监测值排名起伏大的个别市州加以关注, 给予适当的帮助、指导和监督。
3)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优化产业结构。各市州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实际情况, 积极鼓励并发展既有地方特色又有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 提高投入产出效益, 促进经济增长的持续、协调发展, 满足社会需要, 使环境得到保护。
4)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能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人民生活质量直接相关, 因而要围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障社会安全, 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消除基本公共服务中的城乡区域不平衡, 增强综合承载能力, 不断提高全省人民宜居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G].2011.
[2]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G].2010.
[3]甘肃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G].2011.
科技服务社会 篇8
本书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紧紧围绕地方高校的特点和社会责任,以增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为研究宗旨,从高校职能发展历程、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相关概念出发,以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高校社会服务的研究和实践,阐述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特点和意义,综合分析高校社会服务的现状及对策,提出高校社会服务的路径选择、成果转化及绩效评价,以增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具体的事例印证,既有现实针对性,又具有可行性,对完善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提高高校社会服务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对社会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对高校的依赖性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职能是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才和科技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载体,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本书论述了地方高校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与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构成相辅相成、共生共荣的关系。一方面,地方高校为地方发展提供人才、科技和文化支持,促进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地方院校是地方政府支持建设的,其发展离不开地方社会,它的生存更多地依赖地方政府地方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能反哺高校发展,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秩序和精神氛围,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呈现出具有多样性、基层性、责任繁重性、引导性、实效性、适度性、区域性和互融性的特点。
值得特别称赏的是,本书具有两个最大的亮点:一是对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效服务社会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有效服务社会的作用是近年来国内教育部门、教育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重大课题。虽然国内外对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有一定的研究,但对如何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缺乏系统研究,实际的服务性工作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此,本书在系统介绍国内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后,重点分析了我国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状况和特点,研究了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路径,建立了地方高校有效服务的保障机制,对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地方高校社会服务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二是对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作者不仅阐述了国内外对高校服务社会的绩效评价的研究,阐释了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绩效评价体系的内涵及其原则,还创造性地构建了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对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有效发挥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职能,构建科学规范的服务社会绩效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导向、激励、促进、改进的功能,促进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加快地方高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而促进地方高校社会服务优势的发挥,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书是作者对地方高校提高服务社会能力和增强社会责任感研究的点滴思考,对完善高校职能和提高服务社会能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作为高校职能理论研究者的参考。对地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研究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希望作者今后继续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不懈的探索,从而取得更大的成果。
摘要: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地方高校增强服务社会职能研究》一文紧紧围绕地方高校的特点和社会责任,阐述地方高校社会服务的特点和意义,综合分析高校社会服务的现状及对策,提出高校社会服务的路径选择、成果转化及绩效评价,以增强地方高校社会服务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服务社会,高等院校,重要职责
参考文献
[1]陈新亮.地方高校增强服务社会职能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4.
服务社会成就自我 篇9
创业之星简介:
王磊阳, 男, 汉族, 中共预备党员,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2009级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专科学生, 2011年注册“鼎轩电子科技”, 2012年注册成立郑州鼎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13年创办“E通数码通信”网站, 现任总经理, 是河南省“创业服务进校园”活动首批创业贷款扶持的创业者, 被评为“河南省十佳创业之星”。
服务为本, 为客户创造价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校期间, 王磊阳对计算机非常感兴趣, 自学网页设计、软件编程、计算机维修等知识。他认为IT行业依然充满机遇, 于是创建了“郑州鼎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经营个性化电脑组装、笔记本电脑和各种电子产品, 并逐步把业务拓展到电子商务和网站开发等方面。
他坚持服务为本, 为了方便师生, 经常在校园开展免费维修活动, 不仅提供硬件维修, 还宣传网络安全知识, 引导同学们绿色、健康上网, 学会保护个人隐私, 预防网络骗局。这些都受到师生的热烈追捧, 许多同学加入他的创业团队进行实习实训。熟悉他的同学都知道, 去“鼎轩”买电脑就是放心!市场上的电子数码类产品鱼龙混杂。在创业之初, 他去进货没少吃亏, 滞销、退货, 让他几乎难以为继, 但他坚持“做生意就是做人”, 要讲诚信, 宁可自己亏点, 也不能伤了客户、砸了牌子。他严把质量关, 为师生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 赢得了良好口碑!他设身处地为客户考虑, 根据客户用途合理推荐装机方案, 引导客户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有人劝他:“做生意就得忽悠, 不忽悠哪来利润?”但他觉得不让客户花“冤枉钱”就是为社会创造价值!
电商平台, 助力创业起航
随着电商的崛起, 他把握商机, 建立了自己的网站“www.e通.com”数码产品购物网站, 以实体店优质服务加网络优惠价格, 线上线下结合, 服务周边客户, 使北大学城师生足不出户, 就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需要的电子产品。他联合省内10多所高校周边实体店, 组建线下服务联盟, 统一店面、建成网络、优化渠道、提高质量, 逐步形成规模, 成为大学生购买数码产品的首选!
他还计划与更多高校合作, 共同建设电商平台, 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 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让有创业梦的同学从这里起航。
心怀感恩, 不忘社会关爱
王磊阳在创业的过程中深知团队可贵, 没有外界的支持, 单打独斗将事倍功半。2011年是企业初创最艰难的时刻, 学校帮助他申请“河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小额无息贷款”5万元, 这一资金扶持帮助他渡过难关, 生存并不断发展、壮大。回想创业初期的辛苦和喜悦, 他满怀感恩, 立志以行动回报母校、回报社会。尽管自己能力还很弱小, 但他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积极在校园做公益: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另一方面, 获得奖学金、助学金的同学, 可享成本价分期付款购买电脑。
科技服务社会 篇10
一、档案文化社会功能的历史演变
档案在远古时以“结绳记事”、“刻木为契”的形式出现在人类历史上, 殷商时称“典”、“册”, 西周时称“中”, 春秋时称“简”、“案牍”、“帛书”, 秦汉时称作“典籍”, 清以后改称“档案”。从名称变化来看,
的。但在实际中, 查档收费成为了阻碍更多利用者“亲近”档案馆的一道屏障。广州市档案馆查档收费标准为查询每件收费5元, 如需复制、邮寄等还需另付成本费用;而某地的档案利用收费规定中房产、地籍档案等涉及财务、产权的每件收费50元。诚然, 政府机构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 需要运行维护成本, 从法律的角度讲, 收取适当的工本费是合理的。但是在目前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其他文化场馆完全免费、零门槛进入的宏大形势下, 档案馆查档收费的规定似乎有些“另类”。
2. 基本性。
公共档案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要力争覆盖全社会, 让全体人民享受到档案文化产品和服务。公共档案馆不能只面对专家、学者等研究型的利用群体, 还应该考虑到基层群众的需求, 流动人口的需求, 不同年龄、学历等群体的需求。比如各地档案馆积极征集的房产档案、知青档案、农民工档案等就是迎合了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在美国, NARA就将档案用户细分为普通公众、系谱学者和家谱档案利用者、退伍军人及其家庭利用者、教育者与学生、研究者、文件管理者、档案保管者与档案专家、信息安全专家、联邦政府职员、国会医院、出版业者和新闻记者, 顾及各个层面[2]68。档案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还体现在馆内的设备设施要能满足用户各种基本的需求。在国外有的档案馆为来馆者提供类似于图书馆的自习区, 并设有免费停车场和休息室、自动售货机等, 有的档案馆为了方便读者很多档案资料是开架阅览的, 比如图书资料、图像照片等。
3. 均等性。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公共档案馆的建设在我国同样存在着地区差异, 其特点也表现为在经济发达地区、东部地区档案发展至今经历的演化过程一直没有停止过。档案作为人类文明的真实记录, 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成果。动态的社会历史过程中, 档案文化的社会功能也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发生变化。
档案从一开始就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 形影不分。唐代李鼎祚在《周易集解》中转引《九家易》的记载:“古之无文字, 其为约盟之事, 事大大其绳, 事小小其绳。”[3]古代的中国鄂伦春人把马鬃绳打结挂在房梁上作为家谱的记录, 一代人打一个结。只要看鄂伦春人家中房梁上的绳子的结数就可以知道这户人家繁衍了几代人。恩格斯说过:“人类社会从铁矿的冶炼开始, 并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4]211877年在两河流域发现的“拉格什档案库” (Lagash Archives) 是古代苏美尔人建立的神庙档案库, 其中许多档案记录了当时的经济活动情况。这表明甚至早在公元前4000年人类档案已经涉及经济范畴。19世纪末在伊拉克境内的太阳神沙玛什神庙发现了一个古巴比伦人建立的档案图书馆 (Archives-Liberary of the Temple in Shamash) , 考古学家在
思想观念转换更新及时, 能够与时俱进, 政府财政支持的力度也比较大, 公民接受程度也比较高。均等性还体现在不同档案用户利用的公平性上。档案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要照顾到有关弱势群体的利益。在现阶段, 弱势群体是指在经济政治上不具有话语权、缺乏相应的信息素养、知识和学历水平较低的外务工人员、低收入人群、身体机能有障碍的人群等。针对这类人群档案馆要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免费网络查询设备、服务收费的减免、试听障碍人士阅览室等。
4. 便利性。
人们在认知对象的选择上, 往往遵循“可近性”与“易用性”的原则, 在选择文化产品和服务时同样如此。档案馆要想更大程度上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就要在“便利性”上作足文章。首先, 从建筑选址来说, 位于政府大院或偏远一隅的档案馆自然让人望而却步, 要想吸引更多的用户和市民, 首先要选址在交通便利、环境适宜的区域。国内上海市档案馆新馆选址外滩、广东省档案馆新馆建于CBD中心区就是很好的尝试。其次, 便利性体现在服务的提供方式上。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媒体的发展使档案服务的提供方式存在了多种可能。档案馆网站提供的目录信息及全文信息、网上展览、咨询等大大节约了用户的时间和成本, 也增强了用户的参与和互动。第五媒体“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又给档案产品的宣传和服务提供了机会。档案馆可以通过手机博客为用户提供档案信息定制服务, 不仅能够提供文本信息, 还能提供多媒体信息。
参考文献
[1]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2006.
[2]赵屹, 陈晓辉.可资借鉴的国外档案网站特色分析[J], 档案管理, 2010 (1)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研究” (项目编号:11CTQ032) 及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档案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定位与功能研究” (项目编号11D011) 之研究成果。
★作者徐海静为黑龙江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讲师, 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
文物中找到迄今为止发现的人类最早的关于天文学的档案记录。殷商后期 (公元前14—前11世纪) 的甲骨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档案, 其记载内容包罗万象, 涵盖当时的天文、历法、世系、战争、农业等。从以上资料来看, 世界几个古代文明的档案涉及了人类几乎一切文明活动的真实记录。“档案的的开发利用还可以使档案信息增值, 增加档案信息的数值, 并使之成为一种更加具有现实使用意义和历史长远使用意义的宝贵资源。”[5]71档案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功能, 能够提高人们的档案文化意识, 推动档案文化自身的繁荣发展。
二、当前档案文化的基本社会功能
我国著名的档案学家吴宝康教授曾经说过, “档案必须利用, 通过利用来充分发挥其作用, 为社会服务, 并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方面紧密地联系起来, 实现档案的自身价值。”[6]11档案是人类一切活动的记录, 档案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为社会事业提供服务。
1. 政治功能。
档案文化的社会功能在当前世界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由于国家的重视, 档案工作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日益提高, 主动介入国家和人民的政治生活中, 其作用日益彰显。首先, 档案为国家间明确疆界提供佐证。中国国土辽阔, 拥有宽广的海域。长期以来, 一些国家出于各种企图不时以各种理由、行径侵犯我国南海诸岛海疆。对南海争端问题,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外交上以和平方式解决, 同时以各种实证向全世界人民证明我国拥有对南海地区的主权。东汉时期一本《异物志》里提到:“涨海崎头, 水浅而多磁石。”《异物志》的作者杨孚是东汉南海郡人, 当时的南海郡下辖今天的广东、广西省部分地区, 书中的“涨海”就是指南海, “崎头”指南海诸岛。海道针经《顺风相送》, 是明朝一本航海导航手册, 其中就提到“钓鱼屿”一词。历史上琉球国 (曾长期向明政府称番纳贡, 明朝嘉靖年间陈侃受命到琉球册封琉球世子, 返国后写了《使琉球录》, 文中记载:“九日, 隐隐见一小山, 乃小琉球也。十日, 南风甚迅, 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 亦不甚动。过平嘉山, 过钓鱼屿, 过黄毛屿, 过赤屿……十一日夕, 见古米山, 乃属琉球者;夷人歌舞于舟, 喜达于家。”文中专门注明:“琉球国, 在福建泉州之东海岛中, 其朝贡, 由福建以达于京师……本朝洪武中, 其国分为三:曰中山王、山南王、山北王;皆遣使朝贡。”[7]24这些史籍档案都证明中国政府很早就将钓鱼岛列入我国疆域。其次, 为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提供支持。2008年拉萨“[3]14”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发生后, 中央档案馆迅速反应, 在国家档案局网站上以视频形式公布了《从历代档案看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5个专题档案, 有力地证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档案部门的主动出击, 令那些企图扰乱西藏和平的人自动退却。2011年, 中宣部等部委利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的契机, 联合举办了“西藏和平解放60年成就展”, 成为对外宣传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杰出成就的窗口。光是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现场展览吸引了十多万国外人士前来观看;通过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在中国网络电视台上线的网上展览, 更是为档案部门开展档案文化传播, 弘扬民族团结的主旋律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第三, 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提供平台。政府信息公开是我国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一项重要工作。档案有能力也有义务在这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档案部门利用自身优势协助政府部门对《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应该公开的文件进行整档并建立公开目录, 建设电子信息查询系统, 开设现行文件查阅中心, 甚至建立专门的公众档案馆, 为政府搭建起一个有效运转的信息平台。
2. 经济功能。
档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在今天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是围绕中心工作, 为各类重大项目提供支持。如三峡水电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1994年工程开工, 当年三峡工程总公司就成立档案处, 1998年正式设立档案馆, 使这项历史工程在一开始就严格执行国家重大工程档案整理规范, 为今后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和规范管理保留了宝贵的资料。二是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保障。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制、集体林权改革等都是关系到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重要大事,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 在改革的具体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纠纷和矛盾, 这时候档案就能发挥出独特的“裁判”作用。
3. 科技功能。
一是复用科技档案的蕴含信息。如城市地下管线涉及供水、排水、供热、电信、电力等众多不同单位, 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工程系统。过去由于每个施工 (使用) 单位各不相谋、各行其是, 导致施工杂乱无章, 事故层出不穷。当前城市管理部门已经意识到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必须采纳现代的管理方法。他们采取了先进的地质勘查、测绘手段, 引进了电子信息、地理信息系统 (GIS) 等现代化技术, 而这些现代化管理平台的有效运转都是建立在无数地下管道档案数据的基础之上的。二是利用科技档案解决法律纠纷问题。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城市改造的深入, 有些人大肆违法搭建房屋, 企图鱼目混珠谋取个人利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国土资源和城市管理部门利用遥感卫星技术, 将土地卫星图档案与地面规划图进行对照, 违法建筑顿时“原形毕露”, 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复杂的纠纷问题。三是促进科学数据共享, 提高科技整体水平。科学数据不应该仅属于个人或组织所有, 而是要成为一个全国甚至全世界共同的资源。“我国自2001年启动第一个试点—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试点以来, 在资源环境、农业、人口与健康、基础与前沿等领域共24个部门开展了科学数据共享工作, 已经初具规模, 为科学研究和政府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技创新和社会的发展。”[9]
2005年王刚同志在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调研时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要工作, 全国档案工作者都要自觉地以开发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己任。”[10]5档案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加强档案文化研究, 特别是加强研究和开发档案文化的社会功能, 有助于提升档案文化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 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成德.推动档案文化发展和繁荣[J].兰台世界, 2011 (8上) .
[2]马林若夫斯基.费孝通等译.文化论[M].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 1987.
[3]《周易集解》 (卷十五)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四卷)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人民出版社, 1972.
[5]王英玮.档案文化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6]吴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和发展中国档案学[J].档案与建设, 1998 (11) .
[7]陈侃.使琉球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7.
[8]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编写.教育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12.
[9]气象科学数据共享试点工作初见成效.[EB/OL].http://www.most.gov.cn/ztzl/kjzg60/kjzg60hhcj/kjzg60jcyj/200909/t20090911_72832.htm.
社会学角度看流动人口社会服务 篇11
【关键词】社会学;流动人口;社会服务
一、社会服务
在社会服务是什么,如何界定上有许多不同的看法。
郑杭生对社会服务的定义:从正向说,所谓社会服务,是一种促进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合理配置的有效的制度化手段和途径。通过这样的手段和途径,维系社会秩序,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社会认同,推进社会和谐,落实公平正义,增加社会安全,增进社会团结,改善百姓民生。从逆向说,所谓社会服务,是一种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制度化手段和途径。通过这样的手段和途径,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减少社会内耗,控制社会冲突,弥合社会分歧。[1]郑杭生通过正向逆向两方面来定义社会服务的概念,社会学本身就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该定义站在一个更高的理论高度,抽象概括了用社会服务这样的方法来使社会良性运气和协调发展。追求合理配置资源,解决矛盾与社会问题也和社会学学科目的十分的吻合。
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把“社会服务”概念定义为:在现代化进程中,政府为了维护和保障全体公民,尤其是社会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如老年人、残疾人、儿童、失业者、贫穷者等)的生存发展权益和尊严生活需求,主导并实施向其家庭或个人提供必要的日常劳务帮助和照顾服务支持的一项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2]该定义涉及到了社会服务的群体特征及其服务对象即社会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括号里更加的具体化。具体的特征表现为生理,心理或物质上的弱势。生存权,发展权则可以纳入社会学最终目的的范畴,通过满足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需求进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最后该定义谈及了社会服务与国家的政策与制度的相关性。
李兵通过学术研究文献和国际组织的政策文件中得出,社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指社会处境不利的人群,目的是提高这些人的生存状况,实现社会融合,维护社会公正。社会服务具有社会福利的性质。服务的手段是提供支持性的服务和项目。[3]该定义前面部分与上述定义意义表达上是基本吻合的,然而我们关注的是最后这部分社会服务的福利性。诚然我们不是福利性的国家,社会服务也必然难以 全面覆盖到全社会。说明社会服务它本身是有局限性,至少是在当今现代化进程当中。我们关注的群体也局限在社会的弱势群体或者说社会处境不利的人群。
H.Wayne Johnson 的定义Social service is defined as the programs or measures employing social workers or related professionals and directed towards social welfare goals. [4]该定义谈及了社会服务服务的供体如社会工作者及其方法如项目或方法策略。当然由于这个概念也有它的局限性,由于国情不同,地域不同,发展不同所以最终的目的也不相同。
通过以上概念的简单分析,社会服务是社会中一个必要的因素。因为它承载了一定的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功能。社会服务可以被定义为,以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为目的,以社会弱势群体为对象,以合理的社会发展状况为背景,综合运用社会工作及其专业相关人员配合国家相关政策与制度的一种手段或安排。或者可以这么说,针对不同的弱势群体运用社会工作相关人员及配合相关政策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为目的从而保障民生,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不同的弱势群体它的社会服务应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于流动人口这个弱势群体的社会服务内容可以具体化为:住房、就业(如信息、培训、合同、工伤)、医疗、生育、子女教育、养老、维权等社会保障服务。
二、流动人口的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对于流动人口意味着什么?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现在总人口达13.7亿人。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亿,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8.9%,将近每5个人就有一个流动人口。
从宏观层面上来讲,瞄准流动人口这个群体可能在当前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上彰显社会服务的价值。[5]在特定的社会制度模式下如我们的政府一直在倡导着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使每个公民活的更有尊严,政府设定了以人为本这样的发展理念,就意味着发展应该以人的需求,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从社会的结构来看,流动人口在社会中的比例是非常之大的。如果这样一个群体社会服务做的好,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贯彻的好,进而也必然带来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和谐。社会服务对于流动人口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与群体良性互动的结果。
从微观层次即流动人口这个方面来谈,社会服务意味着他们能够分享社会发展带来的一定成果,能够享受一个公民在这个国家应该享有的权利。正如布赖恩·S·特纳(Bryan S ,Turner)所指出的,“现代公民权问题由两方面内容构成”,第一方面的内容就是社会成员资格,或者可以说是社区归属;第二方面的内容就是资源分享权利。流动人口作为社会的成员当然具有社会成员资格。我们的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即各种资源机会也应该被流动人口这个群体来分享。由于我们社会的发展还没达到社会福利那样的程度,所以社会服务可以看作是社会分化的结果,是社会需求结构与社会群体结构之间的桥梁。用社会服务这个中介来满足社会结构当中的流动人口需求,进而促进社会结构的稳定。
三、社会服务的功能
社会市场转型的过程中,社会服务在社会当中针对流动人口扮演的角色又如何?
(一)保护群体利益,充当需求的探测器
流动人口大军依然流动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角落,他们存在于繁华的都市,也存在于城市的远郊,他们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自己却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生活处境不利,大多的研究表明他们居住简单,竞争力不足,做着脏乱差的工作,收入偏低。而在自身利益方面,不能有效的得到维护。社会服务在对流动人口的服务过程当中才能发现具体的问题,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社会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流动人口生活条件的改变,自身利益保障的提升。推进了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工作。
(二)化解矛盾,作为社会公正的指南针
社会服务对于流动人口来说长远的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资本主义特别是早期的资本主义只关注效率问题,早期资本主义的优点是效益优先,不足是忽视公平。社会主义最早想走的路子是努力解决早期资本主义没有解决的社会公平的问题,早期社会主义的优点是公平优先,不足是忽略了效率。但是中国的实践证明,没有效率的充分发育,公平无法获得彻底解决。改革开30年,中国努力解决了效率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公平问题在当前就较为突出了。[6]流动人口流动到它乡,由于经济、社会、政治等原因也就带来了在就业、居住、教育、医疗和维权等多方面的冲突。身份的不同,以至于他们不能够像当地居民那样享受一个市民的权利。各种社会资源把他们排斥在外。然而社会服务通过具体的服务工作,使流动人口的工作能够更好的落到实处,使国家的政策得到更好的实施,理念更好的体现,促使社会服务工作向维护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充当了社会公正的指南针。只有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才能为流动人口提供相对平等的机会,随着社会的进步逐步改善他们的处境。
(三)稳定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定心丸
流动人口占社会结构比例中的很大一部分。流动人口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对社会的稳定,社会的和谐造成威胁。功能主义者强调社会是由相互依存的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各部分对整体发挥功能,满足整体的需要。[7]社会服务促进流动人口这一结构的生存发展同时在社会整体结构上恰好满足了社会的整体良性运行、和谐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从社会视角看社会服务[J].中国民政,2011,(5):6.
[2]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关于社会服务发展演进与概念定义的探析[J].中国民政,2011,(6):5.
[3]李兵.国外社会服务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中国民政,2011,(3):24.
[4]H.Wayne Johnson.The social services introduction second edition[M].F.E PEACOCK.PUBLISHERS,1986:12.
[5]张翼.社会服务与政府部门的职责[J].中国民政,2011,(4):12.
[6]赵孟营.创建中国特色民政社会服务体系[J].中国民政,2011,(5):13.
[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9.
【作者简介】
科技服务社会 篇12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着力解决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全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增强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全面推进首都的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
近年来, 北京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指示精神, 结合北京市的工作实际, 先后召开了五次城市管理工作会议、和谐社区建设座谈会和社会建设大会, 制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意见》、《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等一批重要文件, 积极探索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一是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奋斗目标。二是确立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基本思路, 提出了大民政的工作理念和无零就业家庭、无城镇危房户、无重大重复上访户、无社会救助盲点、无拖欠工资问题的“五无”工作目标。围绕解决民生问题,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健全了领导体制。抓住奥运机遇, 深化市、区两级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经中央批准, 成立了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组建了市委社会工委和市社会建设工作办公室, 并在各区县逐步设立了相应机构, 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统筹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领导体制。四是完善社会建设的工作制度, 在社会公共服务、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建设、选聘大学毕业生到社区和农村任职、福利养老金制度、社保卡、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志愿服务工作及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 实施了以“九养”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惠民政策, 初步形成了推进社会建设的政策体系框架。五是健全了社会建设的运行机制。在街道、乡镇建立了社会工作党委, 形成了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社会建设工作网络。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基础上, 建立了枢纽型社会组织管理服务网络, 形成了市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社会工委具体协调的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机制。六是加强了社会建设的基层基础工作。北京市目前共有社区2600多个, 社会组织近3万个, 全市1249座商务楼宇中有6万多家法人单位、83万多从业人员, 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难度很大。针对这样的情况, 我们探索了以“一分、三定、两目标”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规范化建设模式, 以“枢纽型”社会组织为龙头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 以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的社会工作队伍建设模式, 志愿服务常态化管理工作模式以及“五站合一”的商务楼宇党建等工作模式。七是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动员新机制, 在构建社会矛盾化解体系、社会面防控、重点人群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工作经验。
总的看, 北京市的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在探索创新中不断完善, 并且发挥了作用, 特别是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首都社会建设的各项工作总体上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深刻认识加强社会建设管理的极端重要性, 进一步增强抓好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当前,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大大增强, 新经济、社会组织快速发展, 流动人口及境外来华人员日益增多, 对社会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呈现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趋势, 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切实加大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力度, 才能从源头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不断巩固党领导和执政的思想基础、工作基础、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二是要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紧迫性。一方面, 我国国情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对首都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以更高标准做好首都的各项工作, 提高首都建设管理的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另一方面, 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比如, 流动人口增长过快, 有的地方出现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比例严重倒挂的现象;部分地区人户分离情况严重, 等等。应当说, 我们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还有很多薄弱环节, 特别是社会服务管理主体单一、责任不清、层次不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社区发育不够完善, 社会组织还未能担当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一些制约社会建设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束缚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成功的工作经验和做法在落实中还有不平衡的现象, 等等。我们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 切实把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作为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下大力气统筹推进, 努力取得社会建设的新突破。
三是要切实增强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方方面面, 关系群众切身利益, 是各级党委政府领导水平、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新的形势下, 面对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 实现科学发展, 只有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才能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影响和谐稳定的因素;只有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 才能不断夯实维护稳定的群众基础, 凝聚强大的社会动力;只有把社会建设与管理这项工作抓好了, 我们才能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 真正实现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承担起稳定这个第一责任。
按照建首善、创一流的工作标准, 加快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贯彻落实《建议》中关于加快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要求, 关键在于创新。重点是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各类社会群体服务管理创新、社区服务管理创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创新、互联网等新媒体管理创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通过推进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切实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
第一, 加快建设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 是社会的安全网, 是经济的调节器, 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北京市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正在实现从家庭保障、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历史性跨越。在此基础上, 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 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央提出到2020年, 要实现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北京作为首都, 各方面条件比较好, 应当在这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十二五”期间, 应当紧紧围绕着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任务, 抓住重点、加强整合、提高水平, 使绝大多数基层群众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当前, 要着力解决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与衔接, 特别是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方面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 建立起普惠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 着力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当前, 北京市的社会服务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不少地方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空白点, 特别是随着流动人口急剧增加, 人户分离、党员与党组织关系分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管理与服务不相适应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还亟待改革创新。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 不断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先进经验, 有针对性地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社区服务管理、“两新”组织服务管理、民族宗教工作服务管理、外籍来京人员服务管理以及刑释解教人员帮教服务管理等, 不断满足各类社会群体的服务需求, 努力扩大社会服务管理的覆盖面。要在郊区全面推广村庄社区化管理的经验, 实现城乡统筹的社区化管理模式。二是要紧紧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服务和管理,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不断完善政策体系, 形成互相衔接、有机结合的政策体系。三是要着力扩大社会领域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积极创新社会领域党建工作方式, 力争今明两年实现社区党建、社会组织党建、新经济组织党建、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的全覆盖, 努力以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全覆盖带动社会服务管理全覆盖, 以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创新推动社会服务管理创新。
第三, 要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当前推动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任务。当前, 我们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必须积极应对、妥善处理好社会矛盾。一是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要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为正确处理好社会矛盾打牢物质基础。要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坚持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 使各项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二是注重维护群众权益。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注重做好群众工作。要按照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要求, 高度重视群众工作, 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落实好群众工作的各项制度, 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 特别是坚持好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 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 及时了解群众心声和实际需求, 热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四是积极构建社会矛盾纠纷多元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社会力量调解相互衔接的工作模式, 形成“大调解”格局。总结推广牛街民族和谐创建、原崇文区“信访代理制”、西城区“调解进所”、北京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家协会调解商事纠纷和知识产权纠纷等先进经验, 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矛盾排查和信息预警机制。认真做好基层基础工作,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四, 要进一步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方式方法。在认真总结发展“群防群治”、北京奥运会社会动员经验的基础上, 注重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和改进社会服务管理, 积极应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对社会稳定和社会管理带来的巨大挑战。一方面, 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 加强引导和规范, 健全管理法规, 完善监控体系, 把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统筹管理起来, 使新媒体成为弘扬正气、传播文明、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有效途径与载体;另一方面, 充分利用和发挥新技术的优越性, 推进社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 构建覆盖全市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 在流动人口管理、社会保障、社会动员创新等方面, 进一步强化信息化手段的运用, 特别是要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扩大网格化管理的范围, 推动网格化管理由事件、物件管理向宽领域、动态管理升级, 努力实现社会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 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整体效能。
进一步加强对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领导
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是新形势下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建议》以及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的一系列重要精神, 切实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落实责任。要把社会建设与管理工作纳入“十二五”规划之中, 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建设管理新格局。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要把任务分解, 责任落实到具体人, 确保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不留空白。同时, 把社会服务与管理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 与绩效评定、选拔使用挂钩。
二要加强统筹协调, 增强工作合力。社会建设与管理涉及的单位、部门很多, 加强这项工作要进一步整合资源, 建立起任务明确、责任到位、协调有效、运转顺畅的工作机制, 集成政策、集中资金、集聚资源、集合力量, 共同推进社会建设与管理。党委、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都要按照责任分工, 加强工作统筹、加强组织协调、加强督促检查。同时要加大对推进社会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 确保社会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要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多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要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把改善民生, 让广大群众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落脚点, 不断扩大和完善公共服务。通过继续落实“五无”目标、特别是要在老年、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的福利制度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 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公益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纵深发展和全覆盖, 让广大人民群众从社会建设中得到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