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服务外包(共8篇)
发展服务外包 篇1
国际服务外包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外包业竞争力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 某某)
摘 要:随着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的到来,服务业跨国投资发展速度很快,以服务业外包和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及研发环节转移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兴起。在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发达经济体的跨国公司中,服务外包模式已发展的相当成熟,广泛应用于IT产业、金融保险、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法律等专业技术服务领域。关键词: 服务外包;发展趋势;竞争力
一、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的原因与背景
从宏观背景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世界经济重心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贸易环境的不断开放,使服务业全球化趋势愈益明显。企业可以跨越时空隔阂,到全球寻找质优价廉的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而现代服务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主要借助于通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全球的普及对于交流打破时空限制起到关键作用,为服务外包的出现并迅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总之,服务产业全球化是服务外包出现的宏观背景。
服务产业全球化表现在:世界经济向服务产业转型,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已占全球GDP的70%左右;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1/7增长到2005年近1/5;服务产业投资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已占全球FDI总额流量的2/3,存量的1/3;跨国公司服务化趋势明显,一方面表现为服务型跨国公司的实力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制造型跨国公司向服务型转变;服务外包成为服务产业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从市场基本面因素看,跨国公司是服务外包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也是发包和接包企业的主体。顾客需求永无止境,更好、更快、更便宜是企业持续面对的压力,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多的功能与服务迫使企业从事离岸外包。
从经济学角度考察,服务外包的动因主要源于比较优势利益和规模经济效应,是斯密的专业化分工理论应用于服务产业的必然结果。
二、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的规模与特点(一)当前全球服务外包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般来说,服务外包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与商务流程外包(BPO)。据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全球ITO支出2004年为1928亿美元,到2008年可增至2442亿美元,增长率达26.7%。全球BPO支出2006年全球市场总值达1347亿美元,较2005年上升8.3%;到2008年,全球BPO:支出将由2004年的1113亿美元上升至1575亿美元,增长率41.5%。BPO外包成为服务外包发展中的亮点。
(二)服务外包的市场分布
1.发包市场
就地区分布看,全球服务外包的发包方主要集中在北美洲,主要是美国;在欧洲和亚太地区,主要是西欧国家和日本。美洲占全球ITO与BPO支出最大份额。欧洲,主要是西欧,以及中东及非洲在2005年全球BPO支出中占第二位,为774亿美元。2005年,亚太区的BPO外包支出不足全球份额的10%,但增长速度领先全球,根据IDC预测,从2005-2010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5.6%,到2010年,将达751亿美元,占全球总支出的12%以上。
2.接包市场
目前,澳大利亚、加拿大、爱尔兰和印度被视为发展最为成熟的离岸ITO与BPO接包市场。中国、菲律宾、墨西哥以及中东欧地区成为强有力的竞争者。
3.服务外包企业
从全球范围内服务外包提供商看,有实力的服务外包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印度。在全球100强服务企业名单中,前10家有9家属于美国,来自印度和美国的服务企业数目占70%以上。以2005年为例,全球服务外包企业前100强所做的全部外包业务中,大中小企业所占份额分别为56%、27%和17%。(三)服务外包的行业分布
从外包涉及的行业看,从制造业到服务业范围、非常广泛,其中信息技术行业外包比例最高,达55%;从2006年全球离岸外包100强的离岸业务所涉及的行业分布看,金融行业所占比重最大,为69%;从外包涉及的岗位类型看,以服务外包发包市场规模最大的美国为例,从2000-2015年,办公室与行政助理岗位占到外包工作岗位总数的50%以上。
三、影响全球服务外包的主要因素(一)影响全球服务外包的主要因素
服务外包发展的动力源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率,打造核心竞争力。主要制约因素包括服务外包产生的隐性成本与不确定因素、发达国家出于对就业岗位的保护而采取的限制性政策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的重新抬头、发包国与接包国之间的语言文化法制环境差异而导致沟通成本、某些服务产品和服务环节自身存在的内在技术约束等以及企业规模的影响等。
(二)服务外包可能产生的风险
服务外包主要存在两个层面的风险,即企业层面与国家层面。企业层面的风险既可能发生在发包企业,也可能发生在接包企业。国家层面的风险既包括对发包国也包括对接包国带来的风险。
就企业风险来说,发包企业风险可能存在于不合意的外包后果。接包企业风险主要在于对发包企业依赖性过大,失去核心业务,缺少自主知识产权,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等。
就国家风险来说,发包母国可能导致大量高端工作岗位转移到海外,致使相关行业的工人大量失业,收入减少,福利下降,在一些具体领域外包可能会降低产业竞争力,影响到这些领域的创新和技术进步。接包东道国风险主要在于外包服务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动力,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培育高附加值产业,沦为发达经济体的附庸。
四、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现状与特点
中国快速增长的宏观经济环境、巨大的制造业市场、优质低廉的劳动力、完备的基础设施,尤其是日益普及的通信设施以及入世之后在服务领域不断加大的开放力度,使其日益成为承接跨国公司服务外包的重要目标国之一。目前中国服务外包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外包市场规模较小,但发展速度较快 以发展较早影响较大的软件外包为例。印度软件行业协会报告显示,印度2005-2006财年软件出口236亿美元,主要是外包模式,整个产业产值达296亿美元。中国软件协会数据显示,中国2005年软件出口值仅为35.9亿美元,其中外包市场仅9.2亿美元。中国软件外包整体规模与印度相差甚远。
2.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不足
中国缺乏有国际竞争实力的大型外包服务企业。从企业收入上看,印度最大的软件外包公司的年产值已经超过15亿美元,而中国目前最大的软件外包公司东软2005年的外包收入仅为0.62亿美元。中国外包企业不仅在总体规模上与国际企业差距很大,管理方面也过于粗放,开发流程有待细分,技术人员不成规模。最近一两年中国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也开始重视质量认证,但仍有较大差距,成为接包国际订单的不利因素。
3.日本是我国软件外包主要市场,对美国外包业务快速增长,美国和日本是中国内地最重要的外包出口市场,其次是香港地区与欧洲。
4.跨国公司是中国服务外包中高端市场的重要力量
中国有跨国外企奶万家左右,是目前国内IT外包服务最重要的力量。作为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和服务外包模式的主体,它们既是最大的潜在服务外包市场又是颇有实力的外包服务提供商。目前国内技术水平高、合同金额大、合作期限长、合作关系稳定的中高端外包业务,基本发生在外资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之间。
5.中低端市场,国内外包服务企业发展迅速,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与机制灵活的中小企业各占一半。
6.外包服务产业加速向第二梯队城市转移,有实力的企业开始积极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外包产业的转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更大程度地节约成本。目前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进入迅速成长期,北京、上海、大连、深圳等一线城市已经很难满足整个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资源,成本上升,产业开始加速向天津、武汉、西安、长沙、成都等第二梯队城市转移,区域市场结构逐步分散。
五、基于企业层面的中国服务外包业竞争力分析(一)中国外包服务业的业务划分及其所有制格局
1.中国外包服务业的业务划分
根据我们对各地外包服务业情况的调查,目前中国外包服务业分为两大类型: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
2.中国外包服务业的所有制格局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服务外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知名的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纷纷落户中国,同时本地的一些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也快速成长起来,形成了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同快速发展的格局。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数量虽然超过了外资企业,但是由于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和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以及品牌效应明显落后于外资企业服务外包市场外资企业占据了主要地位。
(二)中国外包服务业的竞争力分析
从企业层面看,中国要成为全球服务外包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其竞争力不仅仅体现在传统的成本优势上,还涉及更复杂的因素,而在这些方面,中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1.竞争性成本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成本最为低廉的国家之一;其巨大的国内市场和较低的工资水平为中国的制造业提供了全球竞争性价格优势。在外包环境下,中国的成本结构极具竞争力,如中国的成本同印度相比要低11%。
2.客户互动技能
较强的客户互动技能,包括英语能力在内的交流技巧,是中国供应商必须大力改善的领域。
3.地理吸引力
中国外包业务与亚太地区时区差异最小,使公司从有效支持中受益,中国还拥有许多掌握日文、韩文等语言的人才,因此,中国战略性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几乎所有世界500强公司在中国设立亚太地区的服务外包基地。
4.广博的行业知识、行业竞争态势和行业术语知识 要想承接西方客户的外包项目,就必须掌握有关西方商业环境和商业惯例的相关知识。
5.流程管理与流程再造技能、技术能力、严格的交付方法 6.经营理念的转变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正力争成为全球ITO和BPO市场的主要竞争者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根本上提高中国外包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推动其在海外建立全球外包中心,了解全球外包需求方所关注的具体要求。
六、中国服务外包业商业模式与发展趋势
(一)中国外包服务业的商业模式
1.商业模式一:外资进入
2.商业模式二:寻找国际合资伙伴 3.商业模式三:借力政府国际联姻 4.商业模式四:设立海外分公司
5.商业模式五:并购
(二)中国服务外包业发展趋势
1.1TO是中国服务业外包市场中非常重要的方向和内容 2.BPO呈快速发展趋势,成为外包服务市场上的亮点
参考文献:
[1]卢锋.服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产品内分工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汪应洛.服务外包概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宗翻.浅述中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江南论坛,2008 [4]吴洁.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国际经济合作,2007
发展服务外包 篇2
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的广州在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过程中, 应当打开视野, 打破目前发展大多局限于软件研发外包 (ITO) 、业务流程外包 (BPO) 这一状况, 以金融服务外包中高端人才培训为切入点, 向高端的知识流程外包 (KPO) 拓展, 以推动广州金融业的发展, 加快广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
一、金融服务外包概述
根据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和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2005年联合发布的《金融服务外包》报告, 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 利用外包服务商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指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把IT服务、后台服务和业务流程等非核心业务甚至部分核心业务, 以合同形式发包给专业的外包服务商, 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降低成本, 分散经营风险。
根据地理分布状况, 金融服务外包分为境内金融服务外包和离岸金融服务外包。按照业务内容, 金融服务外包分为金融信息技术外包 (ITO) 、金融业务流程外包 (BPO) 和金融知识流程外包 (KPO) 。ITO (IT Outsouring) 指金融机构以合同的方式委托服务商向其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如金融软件开发与服务等。BPO (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 指金融机构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和部分核心业务流程委托给专业服务商来完成, 如现金运营与处理、票据影像处理、呼叫中心等。KPO (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 指金融机构为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借助外部服务提供商进行金融分析、市场研究等。从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来看, 金融服务外包起步于ITO, 成长壮大于BPO, 发展趋势是KPO。
二、广州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
依托经济金融的发展、金融改革的深化、政府对服务外包支持力度的加大、金融机构外包项目支出的不断增加、开放的经济模式和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和创新优势等, 广州金融服务外包虽刚刚起步但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出现了一大批主营或兼营金融服务外包的企业, 如广电运通、金电杰富士、广州软通动力、广州文思创新、东南融通、美银电子、广州银行电子结算中心、广州银安、金拓电子等。仅广电运通一家2010年外包业务总收入就达17亿。这些金融外包服务公司的服务项目主要以金融软件开发、银企服务、现金管理、凭证影像等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为主。
总体而言, 广州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 金融软件外包产业的企业群落相继形成
目前已有天河软件园、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以软件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园区, 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企业集群, 如表1所示。
特色企业集群的形成对降低业务成本、创造需求、合作创新等均有积极作用。
(二) 金融后台服务正初步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位于广州开发区的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的金融后台服务聚集效应正初步显现。该金融创新服务区已经形成了金融总部区和金融创新服务区的核心区、金融服务外包区和后台业务中心区、金融机构研发和培训服务区、金融电子设备制造区四大特色区域;已吸引英特尔广州国际安全数据解决方案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后台服务中心等大型后台中心在该园区落户。
该服务区十年内的规划是大力引进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的数据处理中心、清算中心、信用卡中心、研发中心、呼叫中心、灾备中心等后台机构;以英特尔数据中心等项目为龙头, 组建高科技金融服务团队, 集中为跨国金融机构及亚太地区跨国公司总部等提供专业的数据存储、数据安全及数据交换等金融数据服务;还将承接国际金融机构的财务处理、按揭服务、银行业务、保险业务等运营和管理环节的金融外移外包业务, 形成金融外包产业链。
(三) 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广州市为首批“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享有国家扶持服务外包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同时广州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在200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服务外包发展的意见》和《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广州示范区管理办法》, 在资金和政策扶持、示范区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国际和地区合作等各方面制定了支持政策。广州开发区也出台《广州开发区鼓励发展金融产业暂行办法》, 鼓励金融机构总部、地区性总部、资本市场类机构、金融后台后勤业务总部入驻, 从税收、补助、物业租赁方面加大引进力度, 在教育、子女入学、税收、户籍方面对金融高管阶层加大激励力度。同时在金融企业用地等方面予以政策性倾斜支持, 对新设立或新迁入的金融机构给予500万到2 00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奖励。
(四) 毗邻港澳的独特区位优势
广州有与香港、澳门毗邻的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国务院2009年颁布实施的《纲要》明确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深度合作, 把推进粤港澳更紧密合作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为穗港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开展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尤其是CEPA实施后, 广州与香港也进一步扩大了两地金融业合作空间, 加快了广州金融创新服务区建设, 广州也更加积极、主动承接香港金融机构的数据处理、数据备份、软件开发、信息交换和电话银行等金融外包服务。
虽然广州在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方面有着许多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由于广州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存在发展零散、规模较小、力量薄弱、资产分散、优势不集中、配套条件不完善、高端业务发展不够、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 在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现代化、集中化和国际化方面有较大的差距, 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加以突破。
三、推动广州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 从政府角度
1. 进一步引导金融服务外包企业集聚发展。一方面, 要大力培育本土龙头金融服务外包企业, 使之成为国际离岸金融服务外包总承接商和对内金融服务外包总发包商;另一方面, 进一步吸引境内外知名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来广州设立法人总部或区域性总部, 实现金融服务外包业集聚发展。
2. 加大对金融外包服务商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对金融外包服务商出台切合实际的优惠措施。如:给予金融外包服务商税收优惠政策;鼓励银行、外资、风险资本和民间资本等资金以多种形式流入金融外包服务产业;鼓励政策性担保公司为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扶持有条件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发行股票上市, 对能够带来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外包产品和服务, 可设立专项奖励基金予以奖励。
3. 打破金融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瓶颈的限制, 开展金融服务外包人才培育工程、组建金融服务外包团队。包括优惠政策吸引港澳中高级服务外包专业人员和留学回国人员来广州创业, 支持各高等院校、中介结构和社会培训机构培养适合金融外包企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能型和创业型人才。
4. 出台切实措施鼓励金融机构的业务外包与承接。金融机构因对本土金融服务外包供应商的服务能力和水准存在疑虑, 只愿意将一些操作性、事务性、层级较低的业务外包给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 导致目前广州金融业务外包范围还十分有限。为了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业务外包范围, 可以对剥离中间业务或后台业务, 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金融服务公司的, 或者将中间业务或后台业务外包给本地法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奖励和补贴。
5. 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吸引香港金融机构后台作业内移。依靠两地相邻、文化语言相通、经贸往来密切的优势, 努力吸引香港金融机构在广州设立地区总部、后方支援中心、产品研发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 着力提升金融外包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二) 从外包服务商角度
1. 以战略合作的方式与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商合作。
缺乏国际经验及大型项目管理能力是大多数外包服务商的短板所在, 因此需通过战略合作的方式与国际先进金融外包服务商合作, 凭借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学习国外合作伙伴企业先进的外包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 逐步提升大型项目管理能力, 丰富国际经验, 在资格认证方面向国际先进外包商看齐, 从而承接更多、更大的外包项目。
2. 积极进行本土金融服务外包接包联盟。
规模小、缺少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大型项目承接能力不足已成为绝大部分金融服务外包商发展面临的共同瓶颈。如何提高其接包竞争力是摆在众多外包服务商面前的一个迫切问题。金融外包服务商之间可以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进行合作联盟, 共同提供外包服务, 这将是外包服务提供商提升接包竞争力的发展趋势之一, 也是解决目前大多数金融外包服务商存在的问题的快速途径之一。
3. 了解客户需求, 提高服务质量。
发展服务外包 篇3
北京市打造四个金融服务后台的规划,海淀区是其中之一。海淀区应该重点吸引风险投资公司和创业基金来海淀创业,定位于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根据本区的具体情况,可以将发展重点集中在企业金融业务咨询、风险管理、金融租赁、风险投资顾问几项业务上。发展金融业和金融服务外包业的人才战略也是海淀区的发展重点之一。
海淀区有着中国最为发达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海淀也应该利用好这珍贵的科技资源。可以尝试在新能源、环保节能、生物产业方面建立一些研发外包企业,这些企业规模不一定很大,但创造的价值是很可观的。发展服务外包业,建议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加强统筹规划、组织保证
成立促进服务外包发展领导小组。成立由区领导任组长,区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及海淀区高新园区管委会为成员的促进服务外包发展领导小组。建立推进海淀区服务外包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联系会议的职责是研究制定全区服务外包发展规划,协调解决服务外包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可设在海淀区发改委),负责具体协调推进工作。
制定实施《服务业(软件)外包、发展和培训政策》。从行政审批、土地征用、进出口、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制定一揽子促进服务业外包发展的方案,统筹规划,合理分配各个部门的任务。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土地征用向重点科技创新园区和重点企业倾斜;重视人才培养的层次性,加快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放宽市场准入。对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给予前置审批和工商登记便利。相关部门要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以方便企业按照国际惯例承接外包业务。
吸引优秀人才、企业入驻
财政政策。充分利用中央政府出台的支持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2008年2月财政部、商务部出台关于支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相关财税政策的意见,明确中央财政将从基地平台建设、企业认证、境外展会、跨国并购、税收扶持、人才培训等六个方面对国际服务外包企业业务发展给予支持。
鼓励企业提高研发能力。服务外包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相关规定可享受财政补贴。服务外包企业为完成特定服务外包项目,聘请海外留学人员和国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所支付的咨询费、劳务费可计入成本。
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创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对服务外包企业实施平台建设的,给予一定资助。根据企业经营规模、技术创新、市场开拓、上缴税收等标准,每年选评10个服务外包先进企业予以表彰奖励。
信息服务。搭建服务外包交流平台。建立服务外包信息网,加强对服务外包的研究,及时了解服务外包企业需求。利用各类媒体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信息服务。
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互联网服务。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提高互联网服务的质量,帮助服务外包企业选择适合自身业务的互联网服务。
建立服务外包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反映服务外包发展特点的统计指标体系,并试行服务外包统计制度;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市场信息服务,为促进服务外包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人才政策。引导服务外包企业建立行业协会,更好地开展行业内信息交流、中介协调、标准制订、规范自律、市场拓展、人才培訓等工作。海淀区作为北京市发展服务外包企业的重点地区,应该成立区一级的服务外包行业协会或者产业联盟,将代表海淀区的服务外包企业,以统一形象对外开展国际营销,以团队的能力获取高端外包订单;协调区内企业的关系,避免对外恶性竞争;促进本区企业通过高等级的外包企业国际认证。
鼓励开展多种方式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支持校企结合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和实习项目,励服务外包企业开展国际资质认证,引服务外包高级人才来海淀区服务或创业,建立有突出贡献的高端服务外包人才奖励制度。对于为高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按有关规定经申报和相应的程序公开确认后给予表彰奖励。建立创新学院和实训基地。建议海淀区可以联合企业建立创新学院,并成为培训外包服务人员的实训基地,以加快外包人才的培育。
法律措施。加大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和服务。设立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中心,加大对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服务外包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依法保障服务外包企业和员工的合法利益。在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根据行业特点,按照协商自愿的原则,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允许服务外包企业实行特殊工时制。
以市场为导向,谋求最大的发展空间
实行市场细分,瞄准高端市场,与国内其他区域形成差异化竞争。国际软件外包市场呈现垄断竞争的局面,与其他地区采取竞争合作的策略更有利于国内各地区软件外包的发展。大连和海淀在软件外包上存在合作的可能性:从市场来看,双方的目标市场具有互补性;从产品结构来看,北京高素质研发和管理人员较其他城市更多,因此应该瞄准服务业外包的高端市场。
支持企业强强联合,组成企业联盟,扩大盈利空间。相比较而言,海淀区的外包企业规模不大,很难在国内市场上站稳脚跟,更不要说和跨国公司抗衡。通过建立企业联盟,可以提高海淀服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企业间共享资源,与国际产业接轨,逐步加入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增强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从而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纳税服务外包的建议论文 篇4
一、我国纳税服务外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国纳税服务发展呈现出你追我赶不断创新的新态势,尤其是近年来纳税服务方式网络化、服务手段社会化、服务支撑信息化,纳税人的满意度不断提高,税收征纳呈现和谐互动的良好局面。如我国东部沿海某市税务部门将12366纳税服务热线向社会外包,推行专业化流水式管理,做到“来有问声,答有谢声”,咨询答复的满意率大幅度跃升;解放出来的窗口税务干部集中到风险监控等税源管理岗位,又提升了风险管理的质量。山东省某税务机关将发票领用等非执法性业务委托给第三方,签订代收代售协议,明确委托方和受托方义务,让发票及时到达纳税人手中,让纳税人免受奔波之苦。江苏省某省辖市地税局将纳税人学堂外包,将新办企业辅导工作11个环节中的5个环节外包给有较高资质的税务师事务所独立承担,并对其实行严格的考核,使纳税辅导的精准性大为提升,纳税人自主办税能力得到提高。从全国面上来看,将办税服务、咨询服务、辅导服务和维权服务等非核心业务实行外包,实现纳税服务社会化运作,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纳税服务工作发展的重点内容。鉴于此,税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应未雨绸缪,立足前瞻性,对服务外包的内容进行科学归类,才能占领制高点,从根本上把握推行纳税服务外包工作的主动性。不能回避的是,当前税收征管实践中,纳税服务外包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方面,有些地区税务部门将纳税服务全面推向市场,实行社会化运作,尤其是将纳税评估等一些涉及执法性的业务向社会外包。更有甚者,有些地区将税务稽查业务外包,引来了极大争议,事实上也增加了执法部门、纳税人以及中介组织三方的风险,为和谐征纳关系的构建埋下了隐患。另一方面,又有一些地区固步自封,将全部纳税服务业务抓在手中,甚至将社会化服务都纳入日常管理,没有把握税务机关的服务边界,导致“不该管的管不了,该管的管不好”,税务机关不能有效将有限的税务资源集中到税源管理上。
二、《规范》升级与实施纳税服务外包的可行性分析
20**年10月《纳税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1.0版落地,本着“最大限度便利纳税人、最大限度规范纳税人”的理念,以县级税务机关为突破口,定位于前台服务,明确了9类72项212个服务事项1120个服务规范,着力打通服务纳税人的“最后一公里”。经过5个月的试行,边试边改,贯彻依法治税、简政放权的大政方针,2015年3月推出《规范》2.1版。新升级的规范坚持流程更优、环节更简、耗时更短、效果更佳,充实完善了规范内容,运行范围覆盖省、市、县三级,纳税服务规范的可量化、可操作性为纳税服务外包带来利好。
(一)《规范》权利职责清晰,为制订服务外包的标准提供了参考
自纳税服务概念提出以来,各地税务机关积极推进纳税服务工作,创新了很多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同时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各地出台的服务制度相对零散、水平参差不齐;服务过程中过度迁就纳税人,可能造成服务越位,不仅模糊了征纳双方的职责,也极大消耗了行政成本;一地一标准的状况使得跨区移动的纳税人难以适从,颇有“车不同辙、书不同文”的困惑,跨区域的大企业集团更有此感触。《规范》的出台,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做到一把尺子对待纳税人、一个标准服务纳税人,结束纳税服务的“战国”时代。《规范》共包括9部分内容,既从税务登记、税务认定、发票办理、申报纳税、优惠办理等方面规定了征纳双方涉税事项中的权利义务,还从宣传咨询、权益维护、文明规范方面规定税务机关为保障纳税人权利和纳税人维护自身权益的事项。权利义务的清晰界定,极有利于制订服务外包的标准,完成纳税服务外包的基础工作。税务师事务所等涉税中介机构应以此为契机,积极参与纳税服务外包的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二)《规范》事项分类升级,为做实服务外包的内容提供了指南
《规范》2.1版依然立足税务部门的前台服务,涵盖纳税人依申请和税务部门依职权的服务事项,具体包括9类76项236个服务事项1372个服务规范,相较于1.0版增加了252个服务规范。每一类包括概述和每个服务事项的业务描述。规范的分类有利于实现业务剥离,制订纳税服务外包的指导目录,完成纳税服务外包的基础工作。如,税务登记规范包括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停复业登记、注销登记、遗失补办、报告备案登记、报验登记、非正常户处理。税务登记规范按税务登记流程来设计,其中的设立登记、变更登记取消了行政审批,就可以考虑将此业务剥离出来纳入外包范畴。
(三)《规范》业务流程流畅,为推进服务外包的运行创造了条件
《规范》对每个服务事项的业务描述和报送资料作出规定之外,还以简单清晰的基本流程图描绘了纳税人办理该项业务所需要经过的流程环节,以及不同情况下征纳双方的应对措施。比如办理设立登记时,税务机关需要核对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或者填写内容是否完整,如果符合要求,继续走程序;如果不符合,一次性提示纳税人应补正资料或不予受理原因。使征纳双方可以更加明白业务办理的步骤以及办理时限,利于操作量化和促进公众监督。《规范》2.1版新增省市税务机关规范事项和地税业务规范事项,明确事项按国地税、省市县、审批类等区分标注,便于基层操作。同时规定了每个服务事项的责任主体,基本规范和升级规范都写明税务机关内部各部门的义务和办理时限,有利于业务的顺利衔接,也利于纳税服务的承包方依法依据履行服务外包义务,与其他部门实现无缝链接和透明化操作,利于纳税服务外包运行流畅。
三、推行纳税服务外包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可以想象,未来将有海量的自然人纳税人涌现,这为服务外包提供了无比广阔的市场。为此,涉税中介组织要把握《规范》不断升级的契机,在实施服务外包的过程中,准确有效地推动纳税服务高质量有效运作,着力构建一套系统完备、流程严密、运行有效的外包规范。
(一)创新纳税服务的外包理念
推进纳税服务外包的首要之举是转变纳税服务只能由税务部门提供的传统观念。政府购买服务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政府采购支出不仅仅针对货物,借助社会力量满足繁多的社会需求、开启PPP模式已是一种潮流。纳税服务作为政府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善观大势、顺应服务型政府的改革潮流。经济的发展使得纳税人对纳税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对纳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依靠税务机关单一渠道主动提供服务难以缓解纳税服务供给矛盾。因此,税务部门可以将部分简单、重复、工作量大且不涉及执法的非核心业务实行剥离出去,交给具有合法资质的提供商处理,从而将有限的税务资源集中到税源管理,为实现税收现代化保驾护航。
(二)确立纳税服务外包的原则
纳税服务外包可以破解税务机关“单一路径依赖”问题,更好地实现“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纳税服务总目标。但也需要看到,服务外包有其局限性。比如,税务机关内部信息和纳税人部分信息保密,难以与承包方共享,导致信息不对称;承包方良莠不齐容易造成服务事项脱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为此,确立科学的纳税服务外包原则是必要的。其一,坚持适度原则。严格区分执法和服务的权限,纯粹服务的业务可以外包,但执法业务绝对禁止外包,将外包范围限于非执法性活动。其二,坚持平稳原则。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把握推进的节奏,及时总结阶段性成果,找出经验教训,成熟之后再推广、推出下一步改革计划,增强纳税服务外包工作的可持续性。
(三)注重纳税人需求分析应用
当前,纳税服务工作或多或少还存在着浅层次、形式化、被服务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纳税人的期望和需求缺乏全面的调查了解和深入的研究分析。因此,中介机构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纳税人服务偏好进行详细调查和深入分析,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提出加强和优化纳税服务的相关意见,并将调查和分析结果提供各地税务机关参考,使推出的纳税服务平台和方式能够更符合纳税人的喜好和使用习惯。以需求调查和分析结果为导向,不断改进基层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四)制订服务外包的程序规则
服务外包要有实施、有运行、有考核,就必须有赖于实施的运行程序。因此,涉税中介机构要结合自身实际,切合涉税服务和涉税鉴证的服务特点,构建一套适合自身运行特点,符合纳税人期待和税务部门要求的程序规则。一要严格遵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加强保密管理,增强发包、接包、分包、转包等服务环节的信息管理,促进服务外包的规范运作。二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运作,依法进行招投标。三要密切关注《规范》升级状况,及时作出适应性调整,将涉税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五)严格服务外包的监控管理
发展服务外包 篇5
支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
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有关县(市)区商务主管部门,高新区商务局:
现将《财政部 商务部关于做好2011支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财企〔2011〕69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认真做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的宣传落实工作。加快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是推动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各有关商务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做好2011支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的申报和管理工作,用足用好国家扶持政策,促进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
二、按照规定时间、程序报送申报材料。各有关商务主管部门应按照《通知》规定,及时组织企业申报,并对企业报送的资料进行初审(人才培训的人员信息应同时在服务外包系统内进行初审,初审要求详见附件说明)。商务部门对企业报送的材料全部初审合格后,在服务外包统计系统内生成附件
2、附件3;手填附件4和附件5等汇总表,核对无误后签字盖章,于2011年7月10日前报送市商务局服务贸易处和市财政局企业处各两份。
三、申请企业和项目必须符合《通知》相关规定。各商务主管部门应对申报项目材料进行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申报项目的书面材料应一式三份(初审合格后连同上述第二条中的汇总表格等分别送市商务局一份,送市财政局两份)。申报的书面材料应按通知要求提供的材料顺序编制目录、按目录顺序装订,不得缺失;相关表格的公章、签字不得缺失,提供的复印材料应真实、清晰可辨认。如不符合上述要求,导致市、省、国家三级审核不过关而造成不能申请到资金的后果,由相应申请单位承担责任。
市财政局联系人:戚要武 电话:87949084 市商务局联系人:王 莹 电话:66602739
济南市商务局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
财政部、商务部关于做好2011支持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
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
财企[2011]6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商务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商务局: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精神,加快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促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财政部、商务部决定安排专项资金,对2011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相关业务(服务外包业务范围见附件6,下同)予以资金支持。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11年资金支持的领域和重点
(一)2011年重点支持“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以下简称示范城市)的服务外包企业,以及列入商务部重点服务外包企业名录的企业。
(二)鼓励培训各类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人才的培训机构(含大专院校,以下统称培训机构)。
(三)支持示范城市相关公共服务平台设备购置、运营及维护。
(四)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取得国际通行的资质认证。
(五)支持和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二、申请资金支持的企业和培训机构需具备的条件
(一)服务外包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在中国境内注册、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备案登记的对外贸易经营者,且如实填报《服务外包统计报表制度》中规定的报表;
2.近两年在进出口业务管理、财务管理、税收管理、外汇管理、海关管理等方面无违法行为;
3.已与服务外包发包商签订中长期提供服务外包业务合同,企业2010年提供服务外包业务额不低于50万美元,其中向境外最终客户提供服务外包业务额占50%以上;
4.具有服务外包承接能力及服务外包市场开拓和项目管理人员,大学(含大专,下同)毕业及以上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70%以上。
(二)培训机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服务外包人才培训的从业资格;
2.具有符合条件的场地、设施、专业教材和师资力量;
3.具有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定制培训的经验;
4.具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
5.所申报的培训项目原则上为非盈利培训;
6.上培训机构无虚报、瞒报等违规行为。
省级(含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商务主管部门应根据上述条件制定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并报商务部备案,对培训机构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指导,对符合规定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进行备案。
三、支持的标准和支持方式
对2010年7月1日~2011年6月30日期间的服务外包业务予以支持:
(一)服务外包企业每新录用1名大学以上学历员工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并签订1年以上(含1年,下同)《劳动合同》的,给予企业每人不超过4500元的定额培训支持(定向用于上述人员的培训)。
对被录用人员提前解除合同,并在原合同规定的1年期内,与其他服务外包企业或原企业签订新的《劳动合同》的不再予以资金支持。
(二)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培训的从事服务外包业务人才(大学以上学历),通过服务外包业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并与服务外包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培训机构每人不超过500元的定额培训支持。
(三)给予示范城市500万元定额支持,专项用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公共培训服务平台所需设备购置、运营及维护费用。具体由示范城市商务主管部门商同级财政主管部门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并报商务部、财政部备案后拨付。
(四)对服务外包企业取得的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开发能力成熟度模型(CMM)、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PCMM)、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BS7799)、IT服务管理(ISO20000)、服务提供商环境安全性(SAS70)、国际实验动物评估和认可委员会认证(AAALAC)、优良实验室规范(GLP)、信息技术基础架构库认证(ITIL)、客户服务中心认证(COPC)、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认证(SWIFT)、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1)、业务持续性管理标准(BS25999)等相关认证及认证的系列维护、升级给予支持,每个企业每年最多可申报3个认证项目,每个项目不超过50万元的资金支持。(认证时间应在2010.7.1—2011.6.30之间)
(五)对服务外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各项活动给予支持,具体标准按照财政部、商务部关于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的有关办法执行。
四、资金的申请和拨付
(一)申报材料。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和培训机构,可向所在城市商务主管部门提出资助申请,申请应提供以下材料:
1.服务外包企业申请人才培训资金需提供下列材料:
(1)《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资金补助申请表》(网站自动生成,见附件1);
(2)录用人员身份证明及大学以上学历证明复印件;
(3)被录用人员与服务外包企业签订的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4)服务外包业务额不低于50万美元的凭证复印件;
(5)服务外包企业向境外最终客户提供服务外包业务额占50%以上的业务凭证复印件。
2.培训机构申请资金需提供下列材料:
(1)《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资金补助申请表》(网站自动生成,见附件1);
(2)录用人员身份证明及大学以上学历证明复印件;
(3)被录用人员与符合资金申报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签订的1年以上的《劳动合同》复印件;
(4)有关部门提供的依法从业资格证明;
(5)每期项目的培训方案及课程安排;
(6)出具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定制培训的材料(含培训机构与服务外包企业签订的定制培训协议);
(7)培训机构颁发被培训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证书复印件;
(8)被培训人员的培训费用缴费凭证复印件;
(9)每期培训项目成本、收费标准等明细情况;
(10)经省级(含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商务主管部门备案的培训机构的证明。(市商务局或省商务厅认定的文件都可。)
3.服务外包企业申请国际认证补助资金需提供下列材料:
(1)企业获得国际资质认证证书复印件;
(2)企业与相关国际认证评估顾问公司签订的合同协议复印件;
(3)企业缴纳认证费用凭证的复印件(包括认证费用发票和相对应的银行出具的支付凭证)。
4.申请服务外包公共平台支持资金的示范城市需提供下列材料:
(1)服务外包公共平台支持资金的申请文件;
(2)本地区服务外包公共平台资金具体管理和使用办法。
5.服务外包企业申请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按相关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相关规定申报。
(二)资金申请程序。申请采取网上和书面申请相结合的方式,并建立分级负责制,以保障资金安全。申报程序和各级责任如下:
1.企业申报。
申报企业指定专人登录商务部“服务外包及软件出口信息管理系统”()网站,可随时直接向商务部和所在城市商务主管部门同时填报申报材料。企业应指派专门申报员申报,并指派企业相关负责人核定签字,方可网络传输上报。同时,将电子材料汇总后编制申报情况汇总表及明细表,编制索引(即将申报的材料与明细表对应编制索引),并将填报的纸质材料与电子材料核对一致,企业相关负责人签字和加盖公章后报商务、财政主管部门。
2.省级以下商务、财政主管部门审核。
省级以下商务主管部门指派专人受理申报单位的电子和纸质材料,进行对照审核,形成审核记录,报同级财政主管部门审核,并以电子和纸质两种方式上报省级商务主管部门。
3.省级商务、财政主管部门审定。
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对上传的电子材料与上报的纸质材料进行对照审定,形成审定记录,由指定的受理人员和商务部门主管领导签字盖章,报同级财政主管部门审定;对最终通过的申报材料进行汇总,编制索引,编写审定情况总结,填写审定部门意见表(附件5),由商务主管部门领导签字盖章后,以电子和纸质两种方式上报商务部、财政部。
请省级商务和财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填写相关申请材料,于2011年8月10日前向商务部、财政部上报资金申请,超过申报期限不予受理。申报材料包括《2011服务外包企业录用人员汇总表》、《2011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资助汇总表》、《2011服务外包企业国际认证资助汇总表》、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材料审定部门意见表以及相关申报材料。
(三)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的分支机构,由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总公司向总公司所在地的商务和财政部门统一申请财政资金支持。
(四)财政部、商务部聘请中介机构对各地上报的申请进行核查,确定支持金额。财政部于内按照预算级次一次将支持资金拨付至各省级财政部门,由省级财政部门按照国库管理规定拨付至服务外包企业和培训机构。
五、各地财政、商务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财政资金的审核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准确及时到位。对申办企业报送的资金拨付申请要按《档案管理法》的规定将有关纸质材料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六、严禁任何单位骗取、挪用或截留资金;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服务外包统计信息。对违反本通知规定的单位,财政部、商务部将全额收回资金,取消其以后申请资格,并按《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予以处理;情节严重或触犯国家法律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或单位的责任。
七、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资金申请审核工作情况将纳入服务外包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考核。
各地在执行本通知规定过程中,应认真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向财政部(企业司)、商务部(财务司、服贸司、外资司)反映。
发展服务外包 篇6
转载日期:2012-7-17 23:22:00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庭辉
关键词:服务外包 上海浦东 市场准入 人才保障
论文内容提要:金融服务外包在全球服务外包浪潮中迅速,美国、欧洲、日本等国成为主要发包方,印度、爱尔兰等成为金融服务外包接包方,有机会成为全球承接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第二大中心。浦东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浦东陆家嘴和张江已经形成金融机构前台服务和后台服务的集聚效应,浦东应发挥已有优势,通过聚焦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扩大市场准入,加强财政扶持和人才保障,加快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金融服务外包在全球服务外包浪潮中异军突起。按照国际清算银行(BIS)所属的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BCBS)、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O)和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IAIS)组成的联合2005 年发布的《金融服务外包》(Outsourcing Financial Services)报告对金融服务外包所下的定义, 金融服务外包是指“受监管实体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即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把IT服务、后台服务和业务流程等非核心业务甚至部分核心业务,以合同形式发包给专业的服务提供商,以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降低成本,分散经营风险。金融服务外包包括金融信息技术外包(ITO)和金融业务流程外包(BPO)。金融ITO(IT Outsouring),即金融信息技术外包,是指金融企业以长期合同的方式委托信息技术服务商向金融企业提供部分或全部的信息技术服务,主要包括应用软件开发与服务、嵌入式软件开发与服务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等。金融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即金融业务流程外包,是指金融企业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和部分核心业务流程委托给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主要包括呼叫中心、财务技术支持、消费者支持服务、营运流程外包等。从金融服务外包的发展历程来看,金融服务外包起步于金融ITO,成长壮大于金融BPO,发展趋势是金融KPO(Knowledge Process Outsourcing,主要帮助客户研发解决方案,并作为企业决策重要依据,锁定高度专业技能及知识密集型核心业务,包括评估研究、投资研究和技术研究等)。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浦东,在推动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当发挥已有的优势,着眼于发展高端的金融BPO,推动上海金融业的发展,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
一、国际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当前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发展的基本格局是: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发展迅速,美国、欧洲、日本等国成为主要发包方,印度、爱尔兰等国成为金融服务外包接包方,中国有机会成为全球承接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第二大中心。
(一)离岸金融服务外包发展迅速
离岸金融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为降低成本, 保留核心业务和提高竞争力而将自己的部分业务委托给外国企业的一种商业行为。全球金融服务机构尤其是发达国家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将原来自我承载的业务转交外包商,国际金融服务外包(离岸外包)迅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球服务外包业务总量为1.2万亿美元,其中输出境外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量为2100亿美元。许多跨国公司试图通过建立离岸交易及服务中心来提高本机构整体的效率。金融机构除将业务外包给服务商外, 也会把一些业务交由海外附属机构来完成。
据德勤师事务所估计:在2004 年后的五年内, 美国金融服务业将有3560 亿美元的业务外包到境外。离岸业务将在近几年内持续增长, 到2010 年离岸业务市场产值将达到4000 亿美元,占整个行业总产值的20%。据金融研究公司TowerGroup的调查及预测,全球最大的15家金融企业将扩大信息技术项目的外包业务,金额将从2005年的16亿美元上升至2008年的38.9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4%。一批世界超级金融机构,包括美国运通、GE Capital等都向海外大规模地外移了客户呼叫中心与软件开发业务。
(二)美国、欧洲、日本等国成为主要发包方
美国、日本和西欧的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商务流程已经实现了标准化,考虑到成本的需求,将其业务流程中非核心的业务外包给国外其他的服务公司运作,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转移到其他人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进行数据处理,进行24小时互动的服务支持,使国外商务公司低成本完成整个商务服务工作,从而使企业资源得到最佳分配,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减少了经营风险,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印度、爱尔兰等国成为金融服务外包接包方
面对蕴含大量商机的金融服务外包离岸外包市场,越来越多具有接包能力的国家正在成为美欧日金融企业理想的海外转包地。国际金融服务外包最主要承接国是印度,爱尔兰等。以印度为例,据有关专家预测,截至2008年,全球100家大型金融机构将会向印度输送超过100万个后台与技术工作职位,约占全球金融业职位总数的15%。预计印度的金融服务外包收入将从初期的20多亿美元猛升至240亿美元。目前,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市场已经形成以印度市场为核心,同时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新兴服务外包市场的整体格局。印度金融服务外包行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高速发展,年均增长率为56%,2005年总营业额达280亿美元,直接从业人员25万人。2005 年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发布了主题为《离岸业务的行业反馈》的报告, 了印度金融服务外包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 其内容主要有: 印度企业重视变革管理, 由董事会负责制定的外包和离岸业务发展战略, 并有专门机构负责;所有企业都准备有处理突发故的紧急预案, 大规模的业务被分散到不同的子公司来减小意外风险;外包业务受到的监管并享受到一定的优惠措施;承包企业都通过了英国信息安全标准的认证, 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客户资料和数据的安全;具有大量说的专业人才、通信成本低的区位优势, 有充足的合格服务供应商和新进入市场的中小企业可供选择;重视合同和约束;外包业务得到了印度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四)中国有机会成为全球承接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第二大中心
近年来,在全球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体系中,中国正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并认为有机会成为继印度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金融服务外包中心。毕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彼得·郝勒维茨就曾认为, 到2015 年中国和印度将成为全球金融服务外包业的中心。因为中、印两国拥有大量受过良好培训的外包业务人才,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 能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更重要的是, 跨国金融机构从其全球化的长远发展战略考虑, 已经把中国和印度市场作为其战略部署的一部分。
二、上海浦东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浦东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世界服务业转移的乐土。浦东陆家嘴和张江已经形成金融机构前台服务和后台服务的集聚效应。2007年底陆家嘴已集聚中外金融机构493家,张江建设的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也已集聚了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联、银行、平安保险、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后台服务部门,其中银联一期全国信息处理中心、交通银行数据处理中心以及平安保险客服中心与后援中心已经入住并投入使用,金融后台服务中心初见成效,浦东有希望在承接国际金融服务外包转移上抢占先机。
目前,上海在中央的支持下正在加快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步伐,同时积极落实商务部提出发展服务外包的“千百十工程”,把握上海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落实“千百十工程”的机遇,积极发展金融服务外包,加大引进跨国公司金融服务机构的力度,加快构筑第三方服务平台,集聚和培育自主品牌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将使浦东在提升服务外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目前从综合环境和产业发展的成熟度而言,浦东拥有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金融信息服务基地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于2003年3月开发建设的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基地——上海市银行卡产业园,是全国首个以金融机构后台服务部门为主要服务对象的金融信息服务机构集聚区。基地自建立以来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基地已成功引进了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系统上海中心、中国银行信息中心上海、中国银联产业发展基地、中国平安保险全国客户服务及后援中心、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交通银行数据处理中心(上海)、上海期货交易所金融衍生品研发和数据处理中心等。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基地的战略定位是:立足上海、辐射全国、面向世界,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前台服务功能相呼应,重点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及金融后台服务,为金融机构的前台服务提供支持。目前,金融信息服务基地已集聚了众多金融机构后台服务部门,软硬件建设齐全,为浦东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金融软件外包服务企业集聚走在全国前列
浦东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上海浦东软件园作为浦东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的国家级产业基地集聚了一大批知名软件外包企业,目前软件园内已入驻企业294家,包括HP、IBM、毕博、塔塔、印孚瑟斯、花旗软件、金仕达、新致、中国银联等一批国内外大型软件企业及研发机构。入园企业的业务范围涵盖了软件开发、信息服务、系统集成、商务、数据通讯、信息安全、芯片设计、软件出口、金融证券、医药、电信等各个领域,尤其是芯片设计、信息安全、软件出口、系统集成等已在园区形成产业群落,为浦东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金融后台服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基地内已经形成了金融机构后台服务部门集聚,拥有众多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后台服务中心或银行卡业务中心,如中国银联、平安保险呼叫中心和营运中心、汇丰数据中心等。同时浦东还吸引了一批新型金融企业入驻,落户在浦东的一些高科技企业也研发出了手机支付功能,并申请了国家专利。浦东新区金融后台服务部门的集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并逐渐吸引了一批专业金融外包服务机构入驻浦东新区,逐渐形成了产业的集聚效应,为浦东发展金融服务外包营造了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四)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环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首先,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融前台建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为金融后台服务和金融服务外包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上海市政府2006年8月10日发布《关于促进上海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将上海建成全球服务外包重要基地的目标,并明确提出支持、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以及建设金融后台服务示范基地的目标。浦东新区政府也于2005年12月28日印发了《浦东新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意见》,其中在对金融信息服务产业的支持方面包括:对引进金融机构总部予以奖励;新引进金融机构自建办公房土地出让金优惠;新引进金融机构购房补贴;对新引进金融机构高管进行补贴;新引进金融机构的税收补贴;为金融机构高管子女设立“专项基金”;金融信息服务企业形成地方财力部分予以补贴;中介服务业其利润形成地方财力部分给予财政补贴等。更为重要的是,浦东新区于2005年6月21日被批准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将使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有可能突破现有的政策体制障碍,获得巨大发展机遇。
当然,浦东在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方面拥有众多其它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浦东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配套条件还不够完善,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在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
浦东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还面临一些体制性障碍,主要是:金融后台服务机构法人化市场化存在体制障碍、市场准入的限制、外汇监管限制、人才不足的限制以及缺乏接发包专业性服务和必要的财税政策扶持等,需要通过改革创新加以突破。
三、推动浦东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
(一)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把浦东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真正发展成浦东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使浦东成为我国金融服务外包创新发展的主要基地之一,成为亚太地区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承包和转包中心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通过重点引进国内知名金融机构的银行卡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国际知名金融信息服务企业、跨国银行的地区数据处理中心,金融服务外包产业达到一定规模。
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形成符合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需要的交通设施、通讯系统、产业配套完整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基地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环境优美、生活设施完善、具有高品位的文化氛围、适合高科技人才生活与发展要求的现代生活社区。
(二)推动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1.建设一个基地——上海市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根据国际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上海市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优势,建设上海市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基地,这一基地将具备以下四大基本功能:
产业集聚创新功能:集聚金融信息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形成国内外金融信息产品的技术创新中心、业务创新中心和运营机制创新中心。
金融后台服务功能: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后台核心业务向上海集中,形成国内商业银行的跨行信息交换中心、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的数据处理中心,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融前台服务相呼应,形成完善的金融后台服务功能。
国际金融服务外包承接功能:承接以欧美为主的国际金融机构数据处理业务的转移,为上海发展国际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挥示范作用,促进上海成为国际性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接发包中心。
辐射带动功能:通过整合浦东的服务资源,以张江为核心枢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和其他服务业的,进而推动上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
2.搭建一个平台——金融服务外包专业服务平台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化管理、专业化服务”的指导方针,搭建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这个公共服务平台将提供四大服务。
项目服务:主要是为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市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服务。
人才服务:适应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专业性人力资源的需求,搭建人才服务平台,旨在为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库。
投融资服务:根据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搭建投融资平台,构建由市、区以及张江集团公司共同组建的“上海市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解决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确保重大项目和功能项目的引进。
政策咨询服务:重点是为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产业政策、融资政策、财税政策咨询服务。同时,制定适应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发展需要的行业技术标准,建立和完善外包服务企业的资格审查和信用评级制度,制定合理完善的服务商市场准入机制,构建规范的行业发展平台,促使金融服务外包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3.发展七大类(6+1)业务
根据目前浦东现有的条件和优势,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应积极发展金融数据处理和灾备业务、银行卡业务、客户服务、财务和服务、营销服务、营运业务以及研发设计等七大类(6+1)业务。
金融数据处理和灾备业务:以人民银行的支付系统灾备中心和征信管理中心为核心,积极引进各大金融机构的灾备机构和建设中小金融机构灾备共享平台,发展灾备业务;引进国内外重要金融机构的数据处理系统,发展包括清算、结算、金融基础数据库、客户数据管理中心等业务,发展以数据集中为特征的各类金融机构的信息处理业务等。
银行卡业务:以中国银联银行卡跨行数据交换中心为核心,引进国内外具有竞争力、名列前茅的银行卡中心,发展信用卡的流转业务(收单、信息转接、资金结算等)和市场拓展业务(发卡、客户信息管理等);力争成为国内最重要的银行卡后台数据处理中心之一。
客户服务:客户服务是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业务之一,是一个低成本、高回报收集客户信息的渠道,一方面它通过电话、传真、E-mail、短信等多种途径主动为客户服务;另一方面它在内部管理功能上,通过知识库管理对金融范围内的业务、信息、资料、政策等内容进行采集、审核、归档、发布,通过工作流程系统实现包括咨询、投诉、业务申请、预约、外拨、知识等在内的信息流转,从而在客户业务处理、主动式服务、内部管理和整合服务渠道等多个方面得到全面优化。随着高科技的运用,金融服务外包呼叫中心,将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引入视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实现多媒体综合服务,使呼叫中心在功能上发生质的飞跃。
财务和会计服务:打造金融服务外包财务和会计服务,其目的专注于金融服务的核心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资金业务及结算业务处理,兼顾支付控制和风险管理及总账会计核算。同时,核心平台提供相应的数据处理、分析和挖掘功能,提高金融财务服务业务管理和服务能力。
营销服务:建立金融营销服务是适应现代金融服务外包的需要,是为确保金融营销工作顺利进行和既定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金融服务营销理念的建立及营销文化的形成、金融营销战略和营销目标的制定,营销业务流程的完善与再造、统一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差别化的营销和服务机制、产品创新机制、综合量化的考核机制、信息共享机制、资源配置机制、风险控制机制等一系列业务。
营运业务:建立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营运业务,业务范围涵盖金融服务外包业所包涵的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主要功能是对外承接外包业务,同时将所承接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分拆、集成和转包。
研发设计:根据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的发展变化,不断设计金融服务的新产品、新服务,以适应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专业化、精细化、多样化发展的需求。
4.组建金融服务外包联盟,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
上海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大力开拓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把大量国际金融后台业务吸引到上海。通过组建金融服务外包联盟,承接离岸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内容涵盖金融数据处理、信用卡数据处理、贷款数据处理、金融数据分析、客服业务以及开展金融服务外包等等,推动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支持浦东发展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政策建议
根据《财政部商务部关于支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相关财税政策的意见》、《关于促进上海服务外包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市促进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的若干规定》、《浦东新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财政扶持意见》、《“十一五”期间张江高科技园区财政扶持发展的暂行办法》、《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十一五”期间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实施办法》等文件,结合张江高科技园区特别是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聚焦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支持基地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定位,着眼于发展中高端的金融服务外包业务。支持基地引进发展银行卡业务、数据业务、客服业务、财务服务业务、销售业务、营运业务和研发设计业务,努力把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建成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化示范基地,形成产业规模大、竞争优势强、经济效益好、品牌效益高的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国内发展金融服务外包市场的主要试验田和集聚地,成为上海建成亚太地区离岸外包业务承包和转包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建立第三方服务平台,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人才服务、政策咨询、知识产权咨询服务、项目接发包、投融资等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政府对服务平台建设和营运费用给予资金补贴,对使用平台服务的企业给予经费补贴。
第三,将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优惠扶持政策延伸到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即凡入驻上海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经认定后享受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优惠政策,并进一步营造有利于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第四,扩大市场准入,鼓励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的设立和发展,对从事金融服务外包业务的国资、外资和民营企业在注册登记和市场准入上公平对待,给予支持和便利。工商部门可在企业的经营范围内,写上“从事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对涉及增值服务的金融信息企业,允许不同所有制企业经营金融服务外包业务。对外商独资从事离岸金融外包业务的企业实行备案制或放宽审批权限。
第五,建议将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目录,同时建议浦东新区政府牵头,联系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监管机构,建立金融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制订金融服务外包的行业标准,推动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健康规范发展。
第六,对金融服务外包企业给予财政扶持。对从事金融服务外包的企业经认定后享受财税优惠政策。对所认定企业的营业收入实行免税;利润总额所得税按照15%的比例征收;对企业的研发经费给予一次性补贴;从事数据中心等金融服务外包企业进口自用设备,免除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第七,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提供人才保障。支持企业境外引进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术人才,对其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实行安置补贴,同时实行“一次审批、多次有效”的出入境便利措施;对高端人才的个人所得形成的地方财力给予奖励补贴;鼓励归国留学人员到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创业,政府在税收减免、资金扶持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第八,完善融资服务体系。建议由浦东新区政府牵头,设立扶持金融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如种子基金、产业发展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扶持金融服务外包企业发展;针对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接发包项目,完善融资服务体系,提供投融资服务,如通过政府中小企业担保、银行资金、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形式为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所需资金;建立支持创业企业上市的绿色通道。利用国家将推出创业板的契机,积极支持金融服务外包创新企业上市,为金融服务外包创新企业融资创造新的机会。
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发展态势分析 篇7
1. 市场增长速度持续上升
1.1 服务外包总量增速加快
据统计2005年全球服务外包总量为3344亿美元, 2006年为3980亿美元, 2007年为4736亿美元, 2008年预计为5850亿美元。服务外包的增长速度不断提升, 2005~2007年平均增速约为20%。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估计, 未来5~10年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将以30%~40%的速度递增, 2010年预计增长为1.2万亿美元。
1.2 服务外包岗位增长强劲
目前发达国家共有150万个服务性工作岗位已实现外包, 预计到2008年这一数字将上升至410万。其中, 不同行业的服务外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信息技术领域外包活动正持续性增长;零售业和制药业虽然外包岗位增长强劲, 但是外包起点比较低, 服务外包工作最少。
1.3 服务外包成为企业重要选择
据Trestle集团的调研显示, 目前行业领先型企业中74%的企业, 正在运行中的包括一项及一项以上的IT业务外包, 可见服务外包已基本成为行业领先企业的一项重要选择。
2. 市场呈现二元竞争格局
2.1 外包服务供应国显现出综合服务能力的竞争
目前积极参与外包服务的国家日益增多, 竞争激烈程度不断加剧。服务外包质量较高的国家, 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 其服务外包的质量一般均能被服务外包供应国的认可, 而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国家, 只在局部环节上有比较优势, 其它方面则有待加强和完善。
2.2 服务外包提供商表现多元化选择的态势
当前, 由于服务外包提供商具有多元化的选择优厚条件, 从而加剧服务外包供应方之间的竟争。目前的态势是, 约有40%的某项服务外包面对着4~6个服务外包供应方, 服务外包供应竞争之激烈可见端倪。
3. 服务外包以离岸外包为主要模式
3.1 离岸服务外包的地域选择倾向明显
目前离岸外中, 有两种选择倾向。一种是以日本和欧洲的近岸外包选择为特征, 即与提供服务外包国距离较近, 且文化接近的地域为发包对象。另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远岸服务外包选择为特征, 即主要以印度、中国、菲律宾等距离较远、但成本低廉、人才丰富的地域为主。
3.2 离岸服务外包工种范围日益扩大
上世纪90年代末, 离岸外包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和低增值型生产服务外包为主, 21世纪开始不仅原有劳动密集型外包不断扩展, 而且知识型的外包也日益增加, 如软件程序、设计、会计、法律咨询等。服务外包的发包企业, 则侧重于直接管理勾通与顾客关系。
3.3 发包国政府提供的外包受到抑制
发达国家离岸外包迅速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着存在相应岗位外流而出现国内失业增多的僵局。因此, 目前发达国家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品服务外包, 都已限制了离岸外包的形式, 尽量采用在本国内实施运作。当然, 服务外包给发包国带来的类此社会问题, 会继续产生影响, 但是从发展的趋势观察, 服务离岸外包仍是一种发展趋势。
4. 供需结构显露出共同参与的态势
4.1 接包国呈现全球化分布的格局
目前, 除少数发达国家参与到服务外包的供应外, 大多数接包国为发展中国家, 其中亚洲约占45%。当前服务外包供应区域竞争分布格局是, 东亚、中欧和东欧, 具有较大市场潜力, 南美、南非、大洋洲、东南亚呈现奋起直追的态势, 即出现了一种全球化分布和优势化发展的竞争环境。
4.2 外包需求国显示日趋扩大趋势
浅谈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 篇8
【关键词】服务外包 主要问题 对策建议
一、服务外包概述
服务外包,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发达国家为了企业的更好发展,把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卓越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企业可以专注核心业务,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一种服务模式。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贸易形式, 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外包,从承接外包的地域划分,主要包括境内服务外包和离岸服务外包。目前,服务外包的主要形式是离岸服务外包。因此,本文所涉及的“服务外包”均指离岸服务外包。
二、我国服务外包发展的主要问题
1. 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整体竞争能力较弱
其一,从承接国际软件服务外包区域来说,我国毗邻日韩,所以承接的外包业务主要来自日本、韩国,而在外包主市场欧美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较小,整体的竞争力较弱。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还局限于东亚一隅,对于承接来自欧美的服务外包大单来说,我国的实力还较弱。其二,与印度相比,我国服务外包的发展相对滞后。我国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企业承单非固定化,稳固的开发模式较难形成,而印度服务外包企业的规模较大,能取得更高附加值的外包项目,市场竞争力较强,而且通过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以体现企业具有很强的承接服务外包的资质和能力)国际资质认证的情况可知,我国企业处于CMMI2- 3级水平的较多,而印度企业处于3- 5级水平的较多。
2.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我国服务外包承接的外包业务大多是具有较高人工需求量、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型业务,例如项目类型集中于初级的数据录入, 软件开发及测试等领域,但很少涉及高端业务领域,例如设计、研发等。造成中国的服务外包产业附加值较低,行业利润较少。其主要是因为企业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高,限制了业务空间及利润空间的提升。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和自主创新能力欠缺制约了企业专业技术和利润的提升。
3. 我国现有的人才体系制约着服务外包升级
人力资源在服务外包行业中占据核心,我国专业的高中端人才缺乏制约着行业发展。据悉,我国在"十一五"期间服务外包人才缺口达到每年50万人左右,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尤其是既懂服务外包又具备较强外语能力的专业高端人才更是匮乏。而与全球发展服务外包领先并且以英语为母语的的印度相比,我国相关从业人员的英语水平偏低,语言优势缺乏;再者,由于文化差异的因素,我国相关从业人员缺乏对西方商业理念的深入、准确了解。我国很多外包企业希望扩大规模,但人才奇缺束缚着企业做大做强。
三、发展我国服务外包的对策建议
1. 引导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利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
目前,我国服务外包企业从事的业务仍然是以ITO 为主,以BPO为辅,但未来的趋势是将ITO 与BPO进行有机的结合,即从战略合作伙伴的角度给发包方进行决策提供帮助,为其思索并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从而使自身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同时,对产品的设计、技术研发、销售渠道等环节进行创新,以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提高企业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能力,吸引更多国外的发包商。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可以对此设立新兴技术条件下我国应对国际服务外包竞争的国家战略研究项目,并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云计算及中国物联网平台,致力于培育能够驾驭新兴核心技术的服务外包国际品牌企业 。
2. 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即在发展日本﹑韩国外包市场的同时,更要积极开拓欧美市场,致力于实现服務外包市场的多元化。政府与行业组织应该利用有效手段帮助企业建立国外市场与客户的联系,帮助许多美国和欧洲的服务外包企业了解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技术和质量水平,以建立起对中国服务外包的信任。中介机构可以我国协助软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例如,可以定期集中组织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到服务外包发包国如英国、德国和美国等开展商务介绍和推荐,帮助我国企业与发包方建立良好的国际联系。同时,企业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致力于通过CMMI资质认证,以提高企业的国际化认可度和知名度,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
3. 加快培养综合型的人才,创新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机制。
首先,我国应大力培养具有国际视角、拥有较高英语水平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外包业务操作能力都较强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和聘用国外的高级人才。其次,在全球信息经济时代,要在服务外包人才结构方面加以创新,引导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去制定和改进课程,革新目前只偏重书本教育而忽视实践的教育模式,真正做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同时,建议政府部门在发展好高等教育的同时,也注重开展职业教育,给予从事服务外包行业的专业奖学金或其他政策鼓励与支持。再者,为了更好的拓展欧美服务外包市场,可以效仿印度政府的做法,委派专门人员去欧美接受外包培训,从而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理念和管理经验,以西方的模式理解并承包外包项目,以便更好的与国际市场接轨。
【参考文献】
[1].何骏.聚焦中国的服务外包 [J] .经济导刊,2008,(5).
【发展服务外包】推荐阅读:
服务发展08-08
服务营销发展10-01
以服务求发展 争当服务明星05-24
协同发展服务贸易07-11
服务发展现状09-23
公共气象服务发展06-06
都市服务业发展07-26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09-03
诚信服务 和谐发展09-07
农机服务体系发展研究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