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变

2024-08-18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变(共4篇)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变 篇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变※

李炳炎 向 刚

摘 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清楚政府职能的定位,把政府职能限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范围之内,限定在实现公共利益的范围之内,限定在实现社会公平的范围之内。本文根据职能定位提出政府经济职能的合理转变,并对如何进行转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定位和转变;对策

The po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mproving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Li Bingyan Xiang Gang

Abstra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mproving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speeding up the reform of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are the key to deepening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nd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eeply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promoting the economic good&fast development.Building a 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 we must first clear the posi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the government limited to within the scope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public interest, the need for social justice and make it “in order to selective.” Government functions must change from “almighty government” to “limited government”, from “self-centred” to “customer-centred,” from “off-line government” to “e-government,” from “control” to “service ”.※ 本文系由李炳炎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5BJL00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In order to transform government functions, we must: establish a people-oriented concept, enhance service awareness;form a rational administration system;give the economic functions a accurate position;accelerate the separation of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s;open administration;Streamline and standardize the various sectors of the economy, increase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reform efforts;building the rule of law.Key words: improving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service-oriented government;the pos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Countermeasures.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表明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障碍。特别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政治体制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

对我国当前而言,既有政府垄断资源导致权力经济、寻租腐败等反市场化行为,也有政府放弃自己的基本职能,将不该市场化的领域如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过度市场化的倾向,还有对一些本该履行的职能,如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失业保障体系,保护生态资源环境等方面实施的力度不够。体制转轨也对我国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不断地协调许多新矛盾,如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一些已施行和正在实施的改革效果不尽人意等。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对政府的职能的定位和转变作进一步的思考。

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我国政府职能存在的诸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它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也远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要从体制上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认清政府职能的定位,并进行相应的转变。

一、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

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以“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为根本理念,以提供私人或者社会不愿意提供,或没有能力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职能的政府,是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追求发展和进步的政府。它突出以人为本,以提高政府的整体效能和服务水平为中心,以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共服务为特征的政府管理体系,形成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与有利于各种生产要素竞相迸发的社会理念和文化环境。①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服务型政府的主要标志是:(1)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和全体公务员的基本准则,作为人民政府的基本要求,作为政府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2)在机构设置、职能确定、资源配置等方面,注重和强化公共服务,包括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收入分配、公共事业、社会治安等,不断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3)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推行政务公开,简化办事程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增强社会自治功能。(4)健全公共政策体系,维护、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应当为全社会创造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条件和环境;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应当实现均等化,体现普遍性和公平性。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从行政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等各个方面实现从传统行政向现代行政的变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

1、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要求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均GDP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关键发展阶段,社会对政府公共服务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各级政府只有提供系统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续性的公共服务,才能适应迅速增长的社会公共需求,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有利于为和谐社会奠定稳定的社会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而公共服务具有协调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具有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整个社会满意度的作用,因而完善的公共服务是社会团结和安定的稳定器。

2、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

构建服务型政府,目的在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和公共产品的质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目前,我国正面领着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努力提高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能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完善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公共医疗、义 ② 吉苏: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第276-277页。

务教育等公共服务制度,不断提高政府执政能力和公众信服力。

3、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管理的作用,使经济发展稳步前行。我国目前的改革发展处于关键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长期积累、制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扩大和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不协调等。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就是体制机制不完善、改革不到位。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弥补市场缺陷的作用日益重要。

4、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在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到了明显的改善,各级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也显著提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国政府职能中一直存在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越位是指政府在社会经济事务中不仅是裁判员,也是运动员;缺位是指政府的公共服务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把有权有利的部分抓得很紧,而服务职能却注意得不够;错位是指政府的职能不仅涉及宏观调控,而且还包括企业内部事务,导致政企不分、影响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解决“三位”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归位,凡是市场能做的事情就还给市场,企业能做的事情就让企业自己完成,做到各就各位。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府。

二、政府职能的定位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简单地说, 就是一个社会的行政体系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发挥的作用。

简单来说, 政府具有四大职能:(1)政治职能, 也称阶级统治职能, 是指政府所承担的维护和实行阶级统治、保卫国家和社会安全的职能。这是政府最主要的职能之一。(2)经济职能,是指政府从社会经济生活的宏观角度, 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规划、协调、服务、监督的职责与功能。它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采取的组织和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和手段的总称。组织经济建设, 是政府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职能。自国家产生以来,就以不同方式存在。它鲜明地体现着上层建筑决定于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特性。(3)文化职能, 是指政府指导和管理文化事业, 领导和组织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4)社会职能,是指政府所承担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职能。它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保证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前提之一。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条件下,我们所谈到的政府职能主要是政府经济职能。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要把政府的职能界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1、把政府职能限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之内

一般来说,市场涉及的范围越广,需要由政府解决的问题就越少。在我国传统计划产品经济体制下,政府成为调控社会经济的唯一主体,而社会组织及其成员没有机会为政府分担责任,这就使得政府穷于应付大大小小的社会经济问题,政府职能范围极其广泛。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展,市场机制开始越来越介入社会经济的调控过程,从而政府的职能范围开始缩减。一般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政府对资源配置只起辅助性作用,政府只有在必须和必要的情况下进行适当干预。而且,政府职能的行使,尤其是政府经济职能的行使,必须以不破坏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为前提,任何与市场机制相冲突的政府行为都应避免。

2、把政府职能限定在实现公共利益的范围之内

政府作为国家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专门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机构。应当看到,政府仅仅是一种法理上的共同体形式,不能超越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尽管与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利益冲突的调节者、社会秩序供给者和维护者的地位和作用,还远远没有到位。这已经成为保障我国社会规范地高效运行的最大障碍之一。我国政府职能存在着的一些背离公共利益的倾向和环节,主要是由于在我国新旧体制交替、转轨时期,政府外在的制衡机制残缺不全,政府内在自律机制难以有效运作,政府职能被任意扩张和放大。而政府职能超越了公共利益,就会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障碍。因此,政府职能应该限定在实现公共利益的范围之内。

3、把政府职能限定在实现社会公平的范围之内

一般来说,市场追求效率,政府要实现社会公平,但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效率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有利于维护人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辩证的长远的来看,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经济效率,就不可能实现社会公平。因为效率提高了,经济会得到较快的发展,政府就比较容易取得更多的财政收人去进行收人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反过来说,没有社会公平,就不可能长久维持经济效率。因为社会成员经济上比较平等,人的尊严受到保护,社会就比较稳定,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但是,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冲突和矛盾的。因此,政府要实现社会公平的职能,必须统筹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的关系。而政府职能要限定在实现社会公平的范围之内。

根据以上的政府职能界定,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所担当的经济职能主要有如下五个方面:

1、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纵观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在各种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中,市场无疑是最有效率的。然而,事实也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也存在着“市场失灵”。比如,不能有效提供公共物品,不能完全解决外部性问题,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对称,自然垄断和人为垄断,分配不公,产业结构不合理、宏观经济失衡等。这些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进行适当的干预。其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运用各种经济政策和经济杠杆进行宏观间接调控,也不排除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解决宏观经济供求关系的总量平衡问题,保持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把握资源配置的基本导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规制和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2、市场秩序的制定和维护者

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必须要以一定的游戏规则和契约关系为前提,而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往往容易导致经济垄断和无序失控状态。这就需要政府居于超脱地位制定和实施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法律法规,明确产权关系,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建立和维护“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市场秩序。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还要打破市场障碍、消除市场壁垒、培育各种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市场的发育和统一。

3、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由于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不能使其生产和供给达到最优化。如靠个人之间的直接交易去解决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由于成本太高而得不偿失。私人经济部门或因投入多、效益低而不愿介入或无力介入,还可能造成垄断,导致成本上升、效益下降,损害消费者权益。所以,政府通过国家预算和直接投资,担负对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水电煤气、环境保护、基础研究、公共教育和社会治安等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责任。

4、社会公平的维护者

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效率问题,但在社会稳定、社会公平上有明显局限。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的资源禀赋、机会不均等,按市场规则不能解决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问题。因此,政府必须从全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对各阶层的收入和财产再分配进行调节。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确保公民维持稳定的生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确保社会和谐的稳定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急需构建社会保障制度,强化社会保障职能。要建立各种社会保险体系、各种社会保障制度用以解决个人在面临各种社会的、家庭的和自身的问题时,自身无法解决、经济上又无法负担的问题。政府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政府必须保证低收入者的生活,对那些靠工资难以维持正常生活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必要的生活补助。我国对下岗工人的补助

和政策性优惠,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就是政府运用再分配政策来实施调整社会的利益平衡。

5、良好的市场经济国际环境的维护者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国家必然与世界各国发生广泛的经济联系。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一种开放经济,如何创造一个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是政府的重要职能。政府必须在遵守国际惯例与国际贸易准则的前提下制定适合本国特点的对外贸易政策,既积极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又要保护国内市场和民族产业免受外来商品和资本的冲击,同时还要创造平等互利的通商环境,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

三、政府职能的转变

我国政府在转变经济职能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尊重市场活动规律。最理想的政府干预就是对市场机制没有干扰或干扰最小的干预。要认识到,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是有所能而有所不能的,在伸出“看得见的手”之前,政府必须清醒地认识自身的干预和调控能力,把握好“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界限,只有知道哪里应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实现以下几大转变:

1、从“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

十六大报告中就指出:“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科学规范部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结构,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切实解决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责权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等问题”。但现在我们的政府管的还是很多。前几年政府机构进行了精简,政府审批程序也在进行精简,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很多机构剪掉了,新的机构又兴起了。有些政府部门的审批程序看似减少了,但其中“含金量”高的程序根本就没有被放弃。

2、从社会的控制者转变为服务的提供者

很多权力还是掌握在政府手中,由政府完全控制。要转变行政职能观念,不能只想到对社会进行控制就行了,要想到是提供各种社会服务。市场有关信息的问题,政府部门大多拥有大量的信息,这些本来应该是为社会服务的,应该无偿或者适当收费的方式提供给企业,提供给研究人员,提供给老百姓。但是很多政府部门把这些信息垄断起来。现代社会,信息就是权力,垄断信息就是垄断了权力。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向日本的政府学习,日本政府设置有专门为企业提供国内外各方面信息的部门或者机构。③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

政府高高在上是不行的。这里的“客户”就是全国人民,全国的所有企业。正如企业将客户作为上帝、以客户为导向一样,政府应该将企业和百姓作为它的客户,以企业和百姓的需要为导向。以政府征税为例,改善政府的服务是非常重要的。现有的政府部门必须清楚,所有的政府机构的运行,都是靠财政来支撑的,而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是靠广大百姓、企业所交的税。百姓、企业交税是希望能得到政府优质的服务。因此,换位思考,政府部门在行使期权力的时候,务必要做好各个方面的服务。

4、从市场竞争参与者转变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转型期秩序稀缺的一般规律,决定了供给秩序应成为政府重要的综合性职能。目前,政府在很多方面还是市场竞争的参与者,经济社会中存在政府与民争利的现象。如果政府不受监督,如果某种政治力量无论在经济工作方面的记录有多么槽糕,都不会受到竞争的压力,都不会面临挑战。建立和维护市场秩序确实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需要,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政府时刻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受到有效的监督,并切实负起责任来。

在建立和维护秩序方面,政府应担负起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就解决秩序问题而言,政府拥有独特的优势。作为社会中规模最大的非市场组织,政府本身的强制力和再分配能力,使其自身在提供秩序的服务方面,能够实现规模效益。应该注意到,市场经济法律是市场经济的构成性规则而非控制性规则。“市场经济法律不应该也不可能外生于主权者的主观意志,只能内生于客观的市场经济规律。如果我们想要享受市场带来的效益,那么,作为制度安排的法律,其目标只能是让市场充分地发挥作用,而不是把法律作为一种外在的控制手段去限制乃至取消市场的作用;只能是去促进自发的市场秩序的形成,而不是去建立所谓的‘有秩序的市场’。‘市场秩序’和‘有秩序的市场’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旨在让市场发挥作用,而后者则意味着限制市场的作用”。所以,市场秩序法律本质上属于一种建构性的规则,而不是控制性的规则。

5、从“离线政府”转变为“在线政府”

目前企业、百姓要办事找不到相关的政府部门或者人员,政府部门之间相互推脱责任的情况屡屡发生。我国很多的政府电子政务网站就是摆设,没有好好的利用起来,没有做到网上办公,简化办公程序,节约行政成本。这就是所谓的“离线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是政府要有服务的思想理念。政府部门、机构的设置是为了好好的为百姓、为企业服务的,百姓、企业要办事,找不到相关的部门或者人员,只能说明政府的服务没到位。前不久云南省昆明市公开各个部门主要负责人的电话的消息在全国流传的很热,④ 周小明、宋炉安、李恕忠:《法与市场秩序——市场经济法律机制研究》【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第29-35页。

引起了很大的争论。其实,这样才能让政府工作透明、在线。关于电子政务的问题,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指出:“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在去年的十七大报告中仍然提到推行电子政务,说明我们在这些方面做的还不够,我们必须得大力推进政府的“在线建设”。

以上几点,主要是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在观念理念上的一些看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意义,就是要协调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之间的关系,保证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之间既合理分工,又相互协同,形成相对独立,互为作用,共同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性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现阶段的政府职能转变,就是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对政府职能进行调整、整合,把政府的职责和功能限定在“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合理边界。

四、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对策措施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就是要使政府职能定位更加准确,政府组织更加科学,政府行为更加规范,政府责任更加清晰。要做到以上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服务意识,这是深化政府经济职能改革的重要前提

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是在人的观念支配下进行的,因此在转轨进程中观念转变是根本前提,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首先是人们头脑中思想的转变,这是针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而言的。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及长期实行计划产品经济管理体制,造就了政府部门仿佛是企业的主人,企业依附于政府部门的特殊政企关系和政府对企业的指挥型、命令型管理,这实际是一种管制型的管理,政府一定要从传统的管理思路与管理方式中摆脱出来,打破长期以来自上而下的“长官意志式”管理模式,要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服务者”。以人为本,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价值观,深刻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为谁谋利益、发展为了谁的问题。政府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当好为本国或本地市场和企业提供服务协调各方关系以及维护秩序的角色。

2、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这是现代行政管理系统正确组织和有效运行的重要标志。(1)责权一致就是要做到有权必有责,实行责权对等。确定政府和职能部门职权,必须明确相应的职责,健全行政问责制,强化责任追究,树立责任政府观念。(2)分工合理就是要尽可能避免机构职能上交叉重叠、主次不分、政出多门、扯皮推诿的现象,防止出现“都管”和“都不管”的情形,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问题。(3)决策科学就是要健全 ⑤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各级政府决策机制,使各项决策符合客观规律,符合认识规律,符合施政规律,减少决策失误,从制度上保证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的科学,杜绝“拍脑袋”决策。(4)执行顺畅就是要保证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在全国范围内的有效执行,消除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利结构和运行机制,提高政府执行力。(5)监督有力就是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

3、全面履行政府经济职能,给经济职能以准确归位

过去政府经济职能存在“越位”现象,不该管的管了;同时还存在“缺位”现象,该管的没管起来。凡是市场能够自我调节的领域,政府都需要全面退出,还权力于市场,给予市场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政府主要是以法律的形式建立市场正常运行的规则和制度,并以“裁判员”的身份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应进一步推进市场化进程,尽可能让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目前,在市场能做到有效配置资源的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仍然管住不放。如企业挖潜改造支出、企业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这种现象的继续不利于优化配置资源,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对于市场失灵、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又没有实施有效的管理。如在反价格垄断、反价格欺诈、制止不正当竞争、培育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方面,法律不健全,工作不到位的问题还相当突出。再如对基础教育、基础科学、卫生保健、农业等投入不足,对社会保障也没管好。政府要从那些不该管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腾出手来抓政府该管的事,真正把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到依靠法律和经济手段调控经济和管理社会事务上来。

4、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市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政务公开

我国现有的政府机构与职能,基本上是在计划产品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已不适应现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人世贸组织之后的需要。应按照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要求,通过机构改革,解除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把属于微观经济的职能还给企业,政府对企业的管理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彻底割断各级政府行政权力与市场利益之间的关系,实现政府从国有企业的全面撤退,从竞争性领域退出。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真正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企分开一直是我国改革的一个难点。尽量缩小政府直接审批的范围,把要素分配和资源配置的职能转交给市场,政府只行使必要的宏观调控和审批,做到政市分开。把企业财产审计、资产评估、计量质量检验、公证、仲裁业务和培训、科研设计等其他服务性业务转移给社会中介组织,做到政府与社会组织分开。同时,要做到政务公开,政府决策建设突出规范化,提高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公众参与度和可预见性。政务公开是政企分开的必然体现。

5、加大机构整合力度,精简和规范各经济部门机构,加大审批制度改革力度

撤销与职能部门工作交叉重复的议事协调机构,任务交由职能部门承担。工作任务相近、组成单位基本相同的议事协调机构,应当予以合并。临时性工作基本任务完成的议事协调机构,应当予以撤销。实施大部门制,也是加大就整合力度、精简机构的重要方式。实施大部门制,是指把政府相同或者比较相近的职能加以整合,归入一个部门为主进行管理,其他有关部门协调配合;或者把职能相同或者比较相近的机构并入一个较大的部门。2003年机构改革将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职能和机构进行整合,组建商务部,是这方面改革的一个有益尝试。要通过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和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前进。

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突破口和切人点,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审批机制,减少项目审批的行政管理方式,将政府职能转变到对经济活动的间接控制上来。对于必须保留的审批权要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中央政府只审批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影响环境资源、涉及经济整体布局的重大项目,以及政府直接投资项目和限制类的项目。政府只有减少行政审批,降低行政成本,把更多公共资源投向促进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从根本上改进和完善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机制,让市场主体参与对服务质量的评价,才能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社会、企业良性互动的局面。

6、加强依法行政,规范执法,建设法治政府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必须是负责任、讲法治的政府。要做到依法行政,明确落实政府行为的法律责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2004年国务院发布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凡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自主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能够调节的,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项,除法律另有规定的外,行政机关不要通过行政管理去解决”。政府行为法定化的重点在于实现政府行为的法制化、程序化和约束化。既要加强政府的自律,又要建立和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同时也要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和教育。要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WTO规则的要求,以提高服务效率与质量、保证公正性和减少腐败为基点,通过革除旧体制弊端,创造新体制功能,使政府行为纳入法制轨道。必须强调的是,建立法治政府必须强化监督的作用,必须将政府部分职能转到监管上去,从而强化政府的依法监督职能;还要通过有效的制度,依靠法律法规强化对政府行为实施监管。只有依法对政府行为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管,坚持依法行政,才能真正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第1版。

3、张卓元:《适当放缓经济增速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4、孙亚忠:《论我国政府职能界阀和结构的调整及优化》,《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5、章文光、王力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野下的政府职能》,《学术界》2006年第1期。

6、卢霄、崔敏:《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角色定位》,《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7、邱相君、崔敏:《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作者简介:

李炳炎(1945-),男,江苏无锡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特岗教授,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向 刚(1984-),男,四川眉山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作者联系方式: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邮编:21000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变 篇2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体育管理特征分析

(一)政府包办体育事业,不承认其产业价值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运用计划手段调配体育资源,体育被看成纯“福利型”的事业,不承认其产业价值。事业单位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一般不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但直接或间接为上层建筑服务。对体育的非生产性定位导致体育活动性质的政治化,造成体育活动与经济活动的分离,乃至将体育看成“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甚至被当成“阶级斗争”的工具。这种理论定位使体育的经济功能难以体现,政府独家投入、行政手段调控、管办结合是发展体育事业的必然选择。

(二)政事不分、管办结合,体育事业处于结构性失衡状态

国家要包办体育事业,就必然要建立一系列相应的体育事业机构,为了实行对体育事业的领导与控制,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起了层层衔接的体育行政机构。政府的体育行政管理机构处于主导地位,而其它体育事业单位则要接受这些国家机关的领导,使体育事业单位变成政府部门的附属物,从而造成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的一体化,并导致体育事业的行政化。在这个庞大的体育组织体系中,政府充当着体育事业的所有者、行政管理者、经营者等多种角色,扩大并泛化了政府的体育管理职能。

(三)政府垄断体育事业,抑制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

体育产品不能通过市场竞争供给,体育事业的运行只能处于低效率、高投入状态。首先,政府根本不可能获得有关体育事业发展的完备信息,因而难以做出有利于全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决策;其次,政府制度的有效运作,要求从体育决策的参与者、制定者到执行者都是没有道德风险的人,没有自己的个人利益诉求,这个假设已经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实践以及经济学理论否定;再次,体育事业内涵丰富、群众需求多样,政府没有能力满足多层次的体育需求,因此,一方面政府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各级体育组织要求财政拨款的呼声越来越高。

二、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体育管理职能

(一)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转变提出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成为全社会资源配置的主导方式。与此相适应,国家正努力构建现代政府制度与现代事业制度,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体育事业不可能成为改革的“避风港”、“防空洞”。事实上,体育发展目标和服务的市场化,以及体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要求等等,致使体育事业不能继续按照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运行。

在体育体制改革进程中,体育的产业价值日益突显,体育部门开始尝试以市场为取向的“渐进式”改革,如体育场馆实行个人承包、发行体育彩票、开发体育无形资产、对部分运动项目实行市场化运作、运动竞赛实行招投标制度等。应该说,改革已经改变了过去政府独家承办体育事业的格局,动员了部分社会资源流动到体育行业中来,体育的投资渠道日益多元化,体育的产业化、社会化程度有所提高。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改革仍然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在现阶段,体育领域的“双轨制”特征较为明显,即政府与社会共同举办体育事务,双方活动的领域没有明确的划分,交易费用较高,财政包袱仍然过大,体育的发展与人民群众对体育的需求之间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不能正确划分政府职能,产业进入门槛过高,则难以吸引社会资源进入体育领域,体育的产业化运作将长期锁定在低效状态。

(二)以市场为导向,明确界定政府的体育管理职能

市场经济原则上要求分散决策,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资源配置主要通过人们的自愿交易过程来实现。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自然地使社会福利得到增进。然而,市场也存在失灵的领域,如市场难以生产公共物品、市场难以自动形成保障其运行的法律制度、市场机制单纯追求效率难以照顾到社会公平等,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仍然需要政府在相应的领域发挥作用。

根据经济学理论,人们所享用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分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混合物品,不同的物品可以根据其性质分别由政府、市场及非营利组织(也称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民间组织等)供给,以提高产出效率、增进社会福利。体育产品同样可以分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混合物品三大类。私人体育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可以供给市场组织生产,通过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价格机制发挥作用,提高体育产品和服务质量。如已经走向职业化的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完全可以通过产业化运作获得盈利,这已经为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实际所证实。公共体育物品不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非营利组织生产,企业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生产这类产品由于难以消除“搭便车”行为,企业往往无利可图。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增进社会福利为宗旨,能够有效动员自愿者无私奉献,并且能够吸引社会赞助和捐赠,因此非营利组织提供的。

公共体育物品往往价格很低,能够满足大众的体育需求。由于我国的非营利组织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现阶段还不能起主渠道作用,因此公共体育物品的提供仍应由政府起主导作用。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社会成立各种非营利体育组织,如社区体育俱乐部、单项体育协会等,在政策上给予扶持,资金上给予资助,因为非营利组织代替政府为大众谋取体育福利,其志愿精神以及为民服务的宗旨,使其比政府更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体育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政府失灵及官僚主义缺陷。根据国际经验,非营利体育组织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是社区体育,社区体育的繁荣还可以促进青少年体育的开展。我国政府多年来十分重视大众体育的开展,由于缺乏高效率的组织载体一直收效不大,非营利体育组织在未来杜区体育发展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混合体育物品介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不具有排他性。混合体育物品,如政府兴建的公共体育场馆,尽管在一定人数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增多并不影响原有消费者的效用,但是可以通过收取门票限制那些不想买门票的人进入。这一类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获得部分收入,政府可视其经营收入情况确定是否需要财政补贴或上缴税收。另一类是具有竞争性但却不具有排他性的物品,比如公共体育活动绿地、活动广场等,这类物品需要政府提供。

(三)市场导向的政府制度创新

1. 从权力无限政府转变为权力有限政府

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府是权力无限政府,权力无限政府不受法律和社会制约,在社会中处于享有特权的控制和垄断地位,这种特权使政府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具有无限扩张的趋势。过去,政府对体育的高度集权管理尽管在竞技体育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缓慢也是不争的事实。在当前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体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举国体制”所依存的土壤已经失去,政府体育管理体制必需进行新一轮创新,才能使政府制度与体育运行产生“互动增进”效应。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需进一步收缩职能,从具有竞争性的私人体育物品生产领域退出,加强公共体育物品的供给,同时加强政策引导、信息咨询等为体育发展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与政策平台。没有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就没有市场经济。宪法和法律赋予政府行动上明确的范围,对政府权力进行分立和制约,与权力无限的政府相比,权力有限的政府是廉价(成本较低)而高效的政府。从表面看,政府权力有所削弱,竞技体育可能会产生滑坡,实际上,政府财力更为集中,能够更好地提供公共体育物品,反而会更好地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因此,在政府制度创新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权力有限的政府至关重要。

2. 从行政治体转向依法治体

计划经济下,政府统包体育发展事务,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调配体育资源,容易导致权力寻租以及腐败滋生,加上管理信息链较长,信息容易失真,体育的发展只能走粗放型的发展道路。市场经济的政治含义就是政治与经济的分离,其政治前提是政府不直接插手民间事务,而是明确政府作用的边界以及自身的职能定位,政府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容易出现具有过渡特征的危机,如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与现行制度之间的矛盾,缺乏规则与可操作性等。另外可能出现政策与制度的交叉、重复与冲突,还可能出现政策与制度都缺失的“真空领域”。政府在行使体育管理职能过程中,应明确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与权力,严格按制度办事,以创新的姿态对待体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 从无所不为转向有所为、有所不为

政府体育管理职能从无限政府模式下的无所不能、无所不管的状态,向有限政府模式下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现实目标转变。具体内容为:由政府统管体育资源转向只管公共体育资源;由政府提供所有体育物品转向只提供公共体育物品的社会服务者角色转变;从政府通过行政机制配置体育资源,转向主要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政府体育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是管、办分离,由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重新调整政府体育行政管理部门与体育事业单位的关系,逐渐从一般性、赢利性、竞争性体育行业退出,由政府充当唯一运行主体转向由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共同组成体育市场运行主体。

三、结论

现阶段,我国的体育管理体制呈现出“双轨制”特征,政府对体育的管制过多,市场机制难以有效配置体育资源,阻碍了体育的产业化、社会化进程。要建立、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必须重新界定政府的体育管理职能,引导社会资源进入体育领域,政府与社会力量在各自领域内生产、提供体育产品与服务,促进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鲍明晓.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C].战略抉择——2001年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2001:54-167

[2]胡小明“.举国体制”的改革[J].体育学刊,2002(1):1-3

[3]李艳翎.论我国竞技体育的渐进式改革[J].体育科学,2002,22(2):27-30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变 篇3

摘要一:坚持科学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

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

新动力,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

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

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

增强长期发展后劲。

【命题点全搜索】

1.我国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3.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4.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始终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各项工作都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

5.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新时期最显著的特征。

6.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就要把握大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出重大步伐,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体制创新能力不足。

8.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绝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中华民族具有极强的自主创新能力。

9.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社会,是一个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

1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全角度命题】

1.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为什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①只有发展,才能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②才能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③才能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3)才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是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2.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为什么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我国经济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做出选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依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3)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要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就必须重视发展科学技术,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我们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1)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2)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入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4.“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我们为什么要深化改革?请说说近年来我国都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面对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1)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2)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燃油税费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医疗体制改革;等等。

(3)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事业的艰巨性,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同时,还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准备。

5.坚持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个公民的事。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②积极学习、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③树立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当地政府的民主法治建设,为本地的发展献计献策。

摘要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着力构建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知识创新体系,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标准、激励机制、转化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

【新提法解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把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位置提得更高,适应了时代的迫切要求,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前列,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出重大步伐,但总体上我国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面临着发达国家科技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压力,与之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立足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营造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良好风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增加科技投入,完善科学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依法治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依法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

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部署的突出位置,有利于增强全国人民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养成创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命题点全搜索】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科学技术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重要性。

3.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全角度命题】

1.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请你简要谈谈对科技创新的认识。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现,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未来科技特别是高新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水平必然产生巨大影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造财富。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现实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有所提高,在某些领域处于世界前列,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出重大步伐,但总体上我国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面临着发达国家科技

教育、创新等方面的压力与之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理论原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在这种形势面前,想不想创新,敢不敢创新,能不能创新,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3.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说明了什么?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

4.国家需要怎样做才能增强创新驱动发展,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造就创新型人才?

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鼓励科技研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依法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

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21世纪的新型人才素质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自立、自强、自信,坚强的意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较强的创新意识和 实践能力,团队精神,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终身学习能力,较强的法律意识;等等。

6.中学生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

我们中学生应该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探索,注重实践,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要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要培养创新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要使自己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有用之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考题全锁定

一、选择题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以下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A.2012年1 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B.江西神农源风景名胜区、大茅山风景名胜区成功升级“国家级”景区

C.杨雯雯通过微博对吴清进行人身攻击,2012年10月3 1日在省级纸质媒体刊登了道歉函,江西首例微博侵权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D.中国“蛟龙号”潜水器潜入7 000米洋底;青藏联网让西藏缺电成历史

2.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要把发展转变到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轨道上来

B.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C.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D.要更加注重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

十八大报告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据此回答 3—5题

3.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因为我国()

①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②农业基础仍不稳固③基本经济制度已不适合现阶段的基本国情④经济结构不甚合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需要我们()

①把保护环境、节能减排作为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②深化科技体系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④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5.下列举措不利于促进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有()

A.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B.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C.做大做强国有企业,限制私营企业发展

D.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6.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这是因为()

①国有经济比非公有制经济竞争力强②国有经济控制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④目前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还很小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②③

7.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其主要依据是()

A.在整体上,我国科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B.我国综合国力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就是因为缺乏科技创新

C.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我国有13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

8.“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这些重要举措()

①体现了走同时富裕道路②体现了走共同富裕道路③有利于促进我国早日实现总体小康④有利于促进我国城乡协调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③④

9.稳赫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启示我们

()

A.要把科技进步的基点放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

B.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关起门来搞建设

C.要把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

D.要坚持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外来科技,并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创新发展

10.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下列事件中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是()

A.2012年河南贫困县连续三任国土局长因腐败落马

B.开展“阳光一小时,健康一辈子”校园活动

C.少数制药企业用工业明胶生产“有毒胶囊”

D.国家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变 篇4

内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 使得区域创新体系整体上呈现新的趋势与特征, 也为政府职能调整提出了新课题。由于中国地域辽阔, 发展的非均衡性和地区差异明显, 导致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呈现地域性。当前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已完成由东部优先、区域非均衡发展向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统筹发展战略转变。总体上, 西部地区是区域创新体系构成中最落后的一环。从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可以看出, 近年来区域创新能力按省级排名, 前十名基本被东、中部省份把控。尤其是2012年, 西部省份无一进入前十[1]。西部地区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上不仅基础薄弱, 起步较晚, 而且发展速度与东、中部地区比, 也呈现出差距拉大趋势。事实证明, 单靠内生发展, 不足以改变西部区域创新体系落后的现实。“以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为主要内容的外力先导推动”[2], 已成为加速西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进程的必然选择。

一、转型期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政府职能调整的趋势

区域创新体系 (RIS) 是国家创新系统在区域层次的延伸和体现[3]。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1987年首提国家创新系统 (NIS) 这一概念, 他认为, “日本经济在几十年间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先导下形成的以企业技术创新为核心, 组织和制度创新为辅助的国家创新系统。”[4]这一理论继承了熊彼特主义技术创新的主导思想, 也将国家层面的回应与反馈, 视为撬动创新系统运转的有力杠杆。这种将政府和政策明确引入创新体系的创举, 为国家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向创新领域渗透打开了思路。此后, 无论是波特“钻石”理论、伦德瓦尔的敞开式创新系统研究体系, 还是OECD设计的国家创新系统等, 都将政府部门职能的发挥, 作为模型构建的一个重要支点。在外部条件变化带动下, 构成区域创新体系内部各角色间的互动关系也在不断变化。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部门“一手包办”的格局, 随着市场机制的健全和创新体系的发展被完全打破, 区域创新体系正在形成市场主导、“官产学研用”五大要素共同支撑的局面。由此, 政府职能调整的重心也呈现出由创新要素供给向需求激励和营造环境转变的趋势。

(一) 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新特征

长期以来, 中国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都处在政府主导的模式下, 突出表现为创新体系中绝大部分研发投入、研发机构和科研人员由政府提供;在创新载体上, 也以政府主导开发的高新区为主[5]。随着创新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政府在创新领域的有序退出, 区域创新格局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的趋势愈加明显。尤其在产品创新领域, 外国直接投资、企业自身的研究开发活动和大学、科研院所与产业的联系, 已经成为创新最重要的驱动力[6]。从内部构成看, 支撑区域创新体系的“官产学研用”五要素, 正在形成日益完整的链条, 在实践中也更加强调各个支撑要素的协调性与完善性。这其中, 政府起引领和指导作用;企业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 也是关键性环节;“学”以大学为主体, 着重解决理论创新问题;而研究机构和企业研发团队很多要直接对接企业;“用”是最后一环, 也是检验评价的终端。随着实践的推进, 这些主体的关系、分量、角色和环节正在被厘清和疏通, 五大支撑要素的协调统一也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突出特征。

(二) 政府职能调整的新趋势

由于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各行为主体正在归位, 并逐步发挥出其应有作用, 作为市场导向外的有效辅助力量, 政府的主要职责也相应地过渡到保障创新活动所必须要素的有效提供上。随之, 政府的角色与理念、服务与行为方式都发生变化, 并在总体上呈现出由创新要素供给向需求激励和环境塑造方向转变的趋势。

1. 角色与理念的转变

很多地方政府既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规则的制定者, 又是活动参与者, 在构建体系的过程中普遍沿袭计划体制的做法, 大包大揽, 急于求成, 一方面造成创新需要与企业、市场需求脱节。另一方面由于过多干预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创新服务机构, 也容易导致政府职能错位, 交流成本提高和创新效率的降低。但总体上, 随着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深入推进, 当前政府职能的调整正呈现新的变化。地方政府正在完成由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创新要素的直接提供者向组织者、制度供给方和公共服务提供者转变。政府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 更多地在发挥规则制定、目标引导、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协调和运行监督作用。此外, 很多地方政府还主动承担起了塑造全社会创新氛围的职责, 把“鼓励创新, 容忍失败”作为在全社会倡导的一种精神, 力求在区域内形成一种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2. 服务与行为方式的转变

理念与角色的转变, 根本的还要靠服务与行为方式创新来实现。地方政府在构建体系中已认识到, 要改变政府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 必须引入竞争机制, 实现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很多地方也尝试了一些新做法, 如允许一些有资质的中介服务组织或行业协会来提供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 从而达到增加服务种类、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基于此, 地方政府意识到, 原有的直接项目支持方式既不可持续, 又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因此, 正在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需求激励和环境营造转变上。优先把资金用于鼓励社会创新;不再一味强调加大投入, 而是要激励和撬动民间资本, 重视人才吸引, 以此形成保障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

二、西部区域创新体系发展的新特点

在区域层面, 整体上东部地区已进入创新驱动新阶段, 而西部地区仍处在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艰难转型的过程。东、中、西部地区在区域创新体系上的差异也很明显:一是在国家科技创新资源方面, 东中西部地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三大梯度分布格局;二是在基础性研究领域, 东部地区更是占据绝对优势;三是在政府和企业的R&D支出方面, 三大区域的R&D经费来源均以企业为主, 但东、中部地区企业资金占比高于西部地区。

由此可以部分归纳西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特征:一是西部地区在科技创新资源方面严重短缺具有长期性。这突出表现在知识创新能力、R&D能力等指标的全面落后上。二是西部地区现阶段还处在政府主导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阶段。政府虽仍是最主要的支撑力量, 但不能忽视的是, 政府作用的方式已呈现出明显依靠市场化机制调节的趋势, 尤其是在R&D投入中企业已经成为主力。三是西部地区在创新技术市场上规模小, 对创新供求关系的反应能力总体偏弱。

三、西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作为“后发”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 因为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起步时间短, 经验不足, 各方面资源集聚、整合能力有限, 难免会出现职能错位、缺位甚至越位的现象, 由此导致很多地区不切实际、盲目照抄照搬的行为, 造成了贪大求全、资源浪费的恶果。为改变这一状况, 西部地区应当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过程中采取更具战略性和针对性的举措, 服务于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长效机制建设, 抓住国家创新战略实施的难得机遇, 找准问题, 明确差距, 尽快实现创新追赶。

(一) 明确行为角色, 转变工作理念

着眼于西部地区发展的现实条件, 政府作用仍将是一段时期内区域创新体系构建所依赖的重要力量。因此, 西部地区政府一方面要利用国家财政和政策倾斜的比较优势, 寻求更大层面的国家支持, 以吸引更多创新主体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另一方面也要把政府角色的转变作为转型的关键, 实现由要素供给者向制度供给者的转变。

要实现这个转变, 就必须摒弃“唯GDP论”, 偏增量、轻质量的地方政绩考核体系, 把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在西部地区内部, 应强化与区域创新体系直接相关联的经济结构调整目标、创新投入与产出、节能环保、公共服务以及人才等指标占比, 以此作为考核地区发展的硬标准, 用正确的政绩观引导自上而下各级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

(二) 培育创新主体, 扶持教育事业

改变西部地区创新行为主体不足, 活力欠缺的矛盾, 需要利用多种渠道, 凝聚和提升创新人气, 实现内部挖潜与外部引进相结合, 打造多元化的创新主体。既要在区域内部加大市场化创新主体的培育和扶持力度, 充分保障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加速实现创新价值的市场化转化;也要在“增量”上做文章, 在招商引资过程给予科技创新型企业以一定扶持, 创新地区招商方式, 通过与国内外创新企业联盟或高科技园区开发商合作等方式, 真正把当地的高新区等做实。

提升区域内基础教育和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 应结合西部地区当前高校科研院所分布的原有基础, 壮大西安、成都等传统西部科研重镇教育实力, 分层布局, 构建有梯度的教育体系。既要大力扶持高等院校设立相关技术专业, 也要扶持国家示范性学院、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等技术类高校加快发展。

(三) 强化需求激励, 完善人才保障

政府作用再强大, 也不能取代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政府与企业间最大的交集, 即利用需求手段, 发挥好财政杠杆的激励和平衡作用,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 或在采购中限定购买高科技创新产品等方式, 实现对此类企业的有效扶持。严格执行政府机构、公用事业、政府重大建设项目等购置重大装备和产品时必须优先采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和产品的措施。对于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的引进技术, 应通过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 鼓励和辅助提升地区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人才是西部地区创新体系构建的软肋。要引入人才, 当务之急在于提升西部地区的吸引力。不置可否, 西部地区对人才吸引力不足的状况, 短期内难以逆转。因此有必要转变思路, 积极推进人才柔性流动制度, 树立“不为所有, 但为所用”的人才观, 鼓励创新型人才通过项目合作、兼职、考察讲学、学术休假、担任业务顾问等多种形式服务、参与, 支持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

(四) 营造创新环境, 塑造创新氛围

营造创新环境, 注重创新的硬、软件环境建设。首先应建立健全区域基础教育设施、公共信息网络、公共数据库等创新硬件服务体系;在软环境建设方面, 既要依靠制度创新, 利用财税激励、简化行政手续、搭建交流平台等方式, 助推产学研之间实现有效衔接, 也要协助企业落实各级奖励资金和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便利条件, 搭建为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交易平台等。此外, 西部区域政府还应承担起塑造地区创新文化的功能, 发挥政府部门强大的宣传、引导能力, 改变地区封闭、保守的风气, 形成全社会崇尚知识、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2]李怡.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机理与西部区域创新系统培育[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 2010.

[3]王松, 胡树华, 牟仁艳.区域创新体系理论溯源于框架[J].科学学研究, 2013, (3) .

[4]C.Freeman.Technolo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M].London&New York:Pinter Publishers.1987.

[5]辜胜阻, 洪群联.国家创新体系要汇集政府和民间两股力量[J].求是, 2009, (6) .

上一篇:妇女代表大会议程下一篇:特色广告门头招牌的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