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校领导体制

2024-08-12

完善高校领导体制(共5篇)

完善高校领导体制 篇1

一、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的基本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媒体, 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阶段的青年人的思想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我国高校当中也是如此,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三十次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6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39.9%, 早已成为了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全国三亿多大学生也已经基本上“全民皆网”。由于手机网络的普及, 学生获取信息早已进入全天候和全地域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不采取措施, 就不能保证青年学生接触到的信息都是正面的和向上的。

在我国政治生活的大环境下, 青年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也被社会高度重视, “网络思想政治管理工作” (以下简称“网络思政管理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运而生。而进行网络思政管理工作, 对相应网络思政管理工作体制的建立健全有着严格的要求, 应该完善相应的组织形式、人员构成和运行机制。首先, 在组织机构上, 网络思政管理的工作应该由高校现有的网络管理部门 (如网络管理中心) 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部门 (如学工处、团委等) 来共同组成。在人员配置上, 应由校团委思政管理部门主管领导和熟悉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年轻教师牵头, 由各院 (系) 政治辅导员来进行细节上的操作和实施。在运行机制上, 网络思政工作的具体负责部门应该具有对于下设部门的领导、指挥和管理的权限, 以保障工作正常、有效地无缝化开展。

二、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存在的普遍问题

目前, 针对网络的发展和社会上由于网络思政管理不力而产生的各种负面事件频频曝光, 各高校也对网络思政管理工作加以重视, 希望借用网络手段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效引导。比如, 建立校园网络和网上党团组织等。但是, 这些工作的开展有时还是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各种网络上的负面事件依然层出不穷。笔者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 认为高校中网络思政工作的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网络思政工作的管理人员针对这项工作的理念还未得到加强。虽然初步形成了针对网络领域的思想政治管理意识, 但还未将网络影响和思政工作完全形成合力, 效果当然不尽如人意。

(一) 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存在的问题

首先, 在思政工作队伍上分流而治, 不能有效地通过合作解决问题。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管理, 主要的实施者是由校团委、政治辅导员、授课教师、班主任和基层中间的党、团干部逐级负责构成的。虽然作为专职的管理工作者, 这支队伍在专业水平上和政治修养上都具有很高的素质, 并且经过严格选拔才投入到高校管理的工作中来, 能够很好地应付传统的思政管理工作。但是, 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首先, 这些人员对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不够熟悉, 对计算机的操作和对信息的获取技能都不够熟练, 运用能力不够强。平时工作比较繁忙, 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和精力都没有学生充分, 在互联网上获取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也比学生弱, 师生处于信息不平衡的状态, 在信息上和在互联网的影响上都处于相对劣势。虽然这些思想政治管理人员都接受过很好的高等教育, 在校期间也经历过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教育和培训。但是, 在参加工作后, 如果不注意加强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吸收, 对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这些人员也很难和学生取得平衡, 很难跟上计算机技术的改变和网络资源的更新, 若不注意从多个渠道获取新鲜信息, 甚至会使政治敏感度也随之下降。

其次, 管理观念不能跟随时代潮流进行更新。对于信息技术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改变不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学习和运用。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即时性, 学生可以在信息选择和信息发布的过程中自由发挥。青年学生正处于一个热血和冲动的年龄, 说话和办事有时会缺少理性, 而网络正好给予了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场地, 学生在这个场地中处于一种获取和发布信息的双向互动的主动地位。现在很多高校实行的网上教务处, 针对学生发布了网上评教的功能, 使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虚拟的环境中敢于对教师作出自己的评价。在这种相对虚拟的环境下能够平等地和教师进行对话, 甚至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批评, 这是信息时代网络讨论交流的民主性和平等性。但是, 对这种行为如果不加以管理, 放任自流, 有时也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够转变观念, 认为虚拟的平台不值得重视, 从而放任一些不负责任言论的传播, 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使思想政治管理工作者在舆论上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

另外, 思想政治管理工作者对于网络信息言论的分析能力、甄别能力和政治敏感度还需要增强。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开放性和广泛性, 在互联网上的所发表的言论和所散布的信息有时不能很好地追根溯源, 加之我国对于网络管理方面的立法和规定尚未健全, 从而导致了言论发表者、信息散布者和传播者的责任很难被追究。再加上青年学生对于政治生活和国家大事的关心, 或者单纯因为自己无法在生活中满足被万众瞩目的愿望, 造成其不负责任地在网络上进行不良信息的传播。高校学生正处于自我观念极度膨胀和所拥有知识相对匮乏的这一矛盾阶段, 加之网络信息散播成本较低, 只需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将谣言等不良信息大量传播。这就导致了某些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这需要思想政治管理工作者将这些学生的思想引入正轨, 可是一些思想政治工作者由于经验和知识较为匮乏, 本身就存在上述的不利因素, 政治敏感度较低, 不能在网络信息中以小见大, 在细微的信息中挖掘其深层的政治含义, 也就谈不上对于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 网络思政工作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 一般都崇尚分工明确的管理体制。在传统的思政管理体制下, 负责思政管理的部门主要由党委、组织部、学工处、政教处和教学部门等分管。他们接触学生的角度不同, 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引导的渠道也不同。但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即时通讯软件的不断更新, 传统的由各部门分管一个角度的管理模式就很难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但是, 这些部门的职能没有变化, 分工过于明确的情况造成了监管上的分割, 这就造成了思想政治管理过程中的漏洞。在工作处理机制上和突发事件的反应上工作力度不够, 学生在网络终端上的技术便利性, 造成了学生在网络上的话语权的优势。通过社交网站、微信、博客和各种即时通讯工具, 学生们可以在相对隐蔽的状态下进行信息上的沟通。如果学校对此种现象敏感度不够, 在遇到某些可以得到妥善解决的小问题时, 就会迅速发展为群体性事件。而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和处理, 就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掌握学生所需, 将突发的状况遏制在萌芽阶段, 避免事件的进一步升级和恶化。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手段, 效率低下且耽误时间, 不能迅速解决通过网络传播的突发性事件, 比如罢餐罢课等, 就会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 影响学校的安全和稳定。

三、完善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体制的几种创新手段

(一) 建立网络思政管理的专职部门

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高效率, 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监管力度, 针对学生所关心的事情做出精确、有效的反应, 使上级的精神、规定能够有效地下达, 有必要建立专职部门负责网络思政管理工作。首先, 应设置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其职能首先应定期在校园网络中或者各种网络终端平台上发布学校各方面信息, 对学校政策和精神进行解读。在遇到突发事件时, 应根据学校统一口径发布信息, 以肃清谣言, 避免误会, 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升级。其次, 信息发布的渠道应进行统一规划。上到学校党委, 下到政治辅导员和教师, 在条块分割的模式中, 如若每个机构分别发布信息, 就会造成信息的冗余和公信力的下降。所以, 有必要统一信息发布渠道, 使学生能够高效地了解信息, 避免应对不及时的情况。其三, 建立网络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对学生中出现的苗头要保持相当的敏感性, 及时做好思政管理人员下达的工作职能, 建立网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寻找突发事件的疏导渠道。最后, 还应该和其他兄弟院校相互学习, 互通有无。共同进行校园网络监管系统的开发, 了解思政工作新进展。

(二) 培养网络思政管理工作的队伍

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发达, 针对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 信息甄别、处理和学生的管理工作最终还是应该由思政管理工作人员完成。所以, 各高校必须建立起一支有力的网络巡视员、辅导员和评论员的队伍, 来有效地占据思政管理工作和网络舆论的主阵地, 而这“三员”, 也是各高校网络思政管理工作的主要骨干。对于这支队伍的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素:首先, 政治要过硬。必须在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高、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正义感的青年教师中选拔这支队伍, 并且通过长期有效的工作来取得学生的信任。同时, 高校也应该对这支队伍进行有效的培训, 帮助他们提高信息甄别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思想工作管理能力和政治敏感度。并且把这支队伍做强做大, 增强学生对于这种思政管理方式的接受力, 在学生的心理上要打上权威渠道的烙印。

(三) 创建网络思政工作标志性栏目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五花八门的信息常常令学生感到无所适从, 容易导致学生在虚拟世界中迷失。如何在虚拟世界中提升学生对于正面信息的关注度, 就成为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需要首要面对的问题。学生上网的指向性非常明显, 收集、过滤信息的指向性也非常明显, 这就导致了思政网络在实际应用中关注度的低下。所以, 建立标志性和品牌性的栏目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 应抓紧校园贴吧或BBS方面的管理。因为校园贴吧和BBS在学生中间的关注度非常高。所以, 将其中的思想加以引导, 打造成标志性栏目是非常容易的。比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北京大学的“北大未名”等BBS, 通过对其中不良信息的清除和对舆论进行引导, 使之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正确引导的一个主阵地。其次, 引导学生多浏览红色网站, 如共产党员先锋网等, 保持政治敏感度, 并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其中积极发言, 接受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与管理。同时, 校党委和团委甚至于基层团组织也应该建立自己的网站或者社交网站的页面。在学生热衷的形式上做文章, 把握学生的舆论导向。如清华大学的“红色网站”、北京大学的“红旗在线”等。在班级和团支部的层面上, 建立网上班级或网络团支部, 对于同学的思想动态加以洞察。将网络监管的触手布及学生现实生活和虚拟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高军.网络时代背景下思政队伍素质问题的思考[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0 (5) .

[2]史铁杰, 余妍霞.高校思政教育网络资源利用与共享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 2007 (1) .

[3]程振设.网络时代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2) .

[4]郭军岑.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教文汇, 2007 (11) .

[5]刘天杰, 刘江毅, 袁小武.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的互动与共存——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为例[J].党史文苑 (学术版) , 2006 (8) .

[6]谢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7]李颖.论“e”时代下网络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应用[J].知识经济, 2008 (8) .

[8]索雪瑞, 于金秀.网络思政教育的兴利除弊[J].思想教育研究, 2005 (4) .

完善高校领导体制 篇2

第一,坚持合理分工,确保常委权责匹配。1.力求工作全覆盖不交叉:兼顾工作量多少、关联度高低、落实有难易及常委成员特长进行分工,做到职责清楚、人岗相适、各尽其才,专职副书记协助书记处理日常事务但侧重党的建设

。2.力求人人参与经济工作:突出经济建设中心,在常委分管党务工作的同时,安排联系一些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工作,负责一些阶段性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对于兼任政府副职的常委,其工作分工和职责定位以政府为主。3.力求强化常委主体地位:常委对负责、分管、联系、协助的工作全权履行职责;不再实行书记办公会制度,重要事项由书记、副书记及相关常委根据需要适时召开酝酿会研究,确保常委由协管变主管、副将变主将、配角变主角。

第二,坚持高效运转,不断完善执行机制。1.建立定期汇报制。各位常委、“三个党组”、基层党组(党委)定期汇报工作,以便常委会及时掌握各项重大决策和部署的进展情况,研究解决突出矛盾和重要问题。2.建立限时完成机制。坚持全年目标阶段化、工作任务指标化、落实责任明确化、完成要求时限化,做到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精确设计、定点落实,以个体目标责任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完成。3.建立执行保障机制。保证常委有充足的人权、事权、财权,对负责、分管、联系、协管的工作享有日常事务的领导权、决定权、监督执行权,对分管负责工作的重大突发事件有临机处置权。

第三,坚持科学决策,着力规范执政行为。1.对重大发展规划的决定作出“四不”规定:议题事前没提出不上会,相互衔接不到位不研究,协商论证不充分不讨论,多数人员不赞同不通过;2.对重大投资项目的决策作出“四不”规定:未经调研不决策,未经专家论证不决策,未达成四大班子共识不决策,未经集体讨论不决策;3.对人事提拔任用的决断作出“四不”规定:未经民主推荐不考察,未经组织考察不上会,未经上会决定不算数,未经公示检验不行文。坚持凡超过领导职责范围的决策一律无效、凡重大问题的决策一律经过集体决策、凡是重大事项的决策一律进行社会公示、凡属于重要问题的决策一律实行票决制。

第四,坚持狠抓落实,努力增强履职实效。1.强化执行机制:探索完善议事决策交办制、分级分工负责制、重要工作报告制、重大事项限时办结制、专项工作述职报告制、突出贡献激励制等制度,促进常委会成员带头提升落实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2.强化任务分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党委决策进行责任分解,逐一明确牵头常委和责任部门,把常委承担的工作任务制作成目标体系图,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同时以党委文件印发执行并接受监督。3.强化目标考核。坚持作表率、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建立并发挥党委政府督查办公室和《常委会决策通报》作用,结合常委分工实际,进一步细化、实化、具体化常委工作目标,加强动态跟踪考核。

第五,坚持统筹协调,凝聚各方工作力量。1.对综合工作:实行全年统筹、月预安排、周部署制度;对重点工作实行几大家领导共同参与、协力推进的运行模式;对正常工作中形成的边缘地带、交叉地带、空白地带及其它突出矛盾和问题,由书记或指派专职副书记、其他常委进行协调;对工作中涉及多名常委的由主要涉及的分管常委牵头处理,相关常委予以配合;正确处理党代会与人代会、政府全体会和政协会的关系,防止重复建设和决策冲突。2.对重要活动:凡需要常委参加的重要会议、集体重要活动、重要接待工作,由党委办、政府办统筹协调,报主要领导审定后统筹安排;调整和规范各类领导小组,确有必要组建的领导小组,实行几大家班子成员共同参与,由分管常委负责牵头协调。

3、对分管工作:常委实行“ab角”分工负责制,对常委负责、分管、联系、协管的重大事项,采取会议通报、谈话了解、专项报告等形式进行协调。

第六,坚持立体监督,有效制约权力运行。

1、健全监督体系,形成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党政督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共振联动的格局。

2、创新监督方式,正确处理区县党代会、全委会、常委会的关系,探索建立党代会常任制,赋予党代表决策、建议、提案、质询、监督权,探索党务公开、党代表列席全委会、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列席常委会、常委会议公开报道等途径,完善常委领导班子成员述职述廉制度,对常委的分管工作和全年目标任务在报纸上公布,邀请退居“二线”老同志组建巡视组推进监督工作。

3、扩大监督范围:公开常委分工情况,让常委自觉接受党员和人民群众监督。建立党内情况通报和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督促常委正确行使权力。

第七,坚持沟通协调,大力营造和谐氛围。

完善高校领导体制 篇3

【关键词】 高校学院 领导体制 科学化

【作者简介】 程华东,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党委书记、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湖北省高等学校领导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化是高等学校党的领导体制改革和领导工作创新的必然要求。2010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和学院的基本领导体制。本文着重就高校学院领导体制展开讨论。

一、范畴视角:学院领导体制的概念辨析

关于高校领导体制的概念界定,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提出多种释义。如高校领导体制,指的是高校内部机构设置体系和职责权限划分的根本制度,是我国政治体制在高校的具体表现。(薛建强,2000年)高校领导体制是高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高校决策机构与决策规范的统一体。(王光,2008年)高校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在于与其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有机联系,即不同要素之间形成稳定的相互联结和互动关系。其构成要素包括:决策中心、咨询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陈潮光,2009年)高校学院领导体制,就是高校院级单位进行决策、指挥、监督等领导活动的具体制度或体系,其核心内容是用制度化的形式规定院(系)的领导权限、领导机构、领导分工及领导活动方式等。(张雷,房广顺,2009年)

概括而言,高校领导体制即是对高校举办者与办学者、党与政、行政权与学术权等基本关系范畴作出的制度性规定。学院领导体制即指学院一级单位治理结构(职权划分、机构设置、决策机制等)的制度化体系和领导活动(决策、指挥、组织、协调、监督等)的制度性规定。

二、历史视角:学院领导体制的模式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领导体制经历两大时期的八次演变,实行过六种领导体制。(姚钦英,2010年)综合学者的研究,可将高校学校和学院领导体制的变迁进行梳理。

资料来源:综合文献

由此可见,学院领导体制与高校的基本领导体制相对应,与党对高校的领导方式和高校的治理结构、管理方式相适应。2010年8月13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学院的基本领导体制,提出“院(系)级单位党组织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及其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学院领导体制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并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这一重要决策机制得以制度保证。

三、制度视角:学院领导体制的运行机制

按照科学化的要求,围绕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基本领导体制,有效实施学院领导体制,要在科学化理念的指导下,正确处理学校与学院、党委与行政、党委书记与院长、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等方面的关系,重点建立健全决策、协调、监督等方面的机制。

1.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处理好党委和行政的关系。学院党委是学校党委设置在学院的基层组织,学院党委为政治核心。学院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即党政分工、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共同负责。共同负责的基础是“谁分管谁负责”。在实际工作中,凡事关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改革、发展与稳定的重大问题,都由党委会讨论决定,由校行政组织实施,保证党委的集体领导。同时,要确保行政领导既参与决策的全过程,也充分尊重支持行政权,党政一盘棋,任务分,目标合,分工不分家。党委以强有力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为行政提供强有力的舆论导向、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处理好学校与学院的关系。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院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为基础的党政共同负责制,这是处理学校与学院关系的基点。学院事业是学校事业的组成部分,学院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具体体现,这是处理好学校与学院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院要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部署,结合实际,负责任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完成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日常管理等具体工作任务,在服务学校总目标下不断实现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

处理好党委书记和院长的关系。在学院领导班子中,书记和院长分别处于“班长”的位置,处理好两个“一把手”的关系,对于协调党政关系,提高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尤为重要。首先要精诚团结和相互信任,书记和院长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经常交流思想,互通信息,在处理各类问题和决策之前,要事先相互征求意见,取得共识。其次,要正确定位和相互补位。学院党委书记应是党建的责任人、学院的把关人、班子的牵头人、发展的引路人、行政的补台人、关系的协调人、勤廉的带头人、师生的贴心人,院长应是学科的责任人、业务的把关人、行政的牵头人、教师的引路人、教学的掌门人、科研的带头人、关系的协调人。

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学术性是高校的根本特性,“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是处理好二者关系的实质内容。要完善学术委员会、教授会、教代会等制度,尊重教授的学术权力,保障其有效行使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学术评价等学术权;积极推进民主管理,保障教职工对关系切身利益和学院长远发展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2. 重点健全三个机制

健全以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为核心的决策机制。科学有效地实行学院领导体制,科学决策是关键。要坚持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讨论和决定学院重大事务,切实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这一根本的决策制度。同时,建立健全党委会、办公会等决策层面的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制度,发挥学院领导班子集体领导的作用,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决策程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健全决策的论证、质询、回避、通报、督查、问责等相关制度,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和执行质量。

健全以绩效评价与激励相结合为核心的协调机制。学院重要决策的执行和事务管理要靠富有成效的协调实现。首先,要建立学院班子成员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如坚持每周书记、院长有沟通,每两周至少开一次班子会议,每月至少开一次教职工会议,每学期开一次务虚会,每年开一次学院教代会等,保持沟通的及时性和经常性。其次,要建立健全工作绩效评价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强化班子成员和干部的工作动力,建立学院重点工作的综合考核体系,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并重,发挥绩效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健全以党务、院务公开为核心的监督机制。党务公开、院务公开是强化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核心内容。学院层面要重点建立和健全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协商沟通制度、咨询论证制度、情况通报公示制度以及工作听证制度、决策跟踪反馈和监督评议制度、述职、述廉和接受监督等制度。学院发展规划和中心工作、重大决策活动、党建工作和活动、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干部推荐选拔任免、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都要以一定的形式顺利、有序、有效公开。要重视发挥学院二级教代会、工会、共青团组织、民主党派、教授会、学生会等组织和师生员工在学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各类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长效机制,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发挥其能动性。

责任编辑:周振国

完善高校领导体制 篇4

一、治理理论及其核心观点

尽管目前对治理理论的研究如火如荼, 但尚无统一的权威系统表述。但可以肯定的是, 治理理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随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状况的出现, 为有效解决公共治理危机而出现的一系列理论流派的总称。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可以算作是先后出现的治理理论的代表。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在政府运作中引入市场和经济因素, 对传统政府管理的集权和僵化模式进行改革, 以追求政府管理的经济、效率、效能为目标, 强调效率核心、顾客导向、分权管理和权责一致。新公共服务理论比新公共管理理论更近一步, 要求政府不再命令和控制社会, 也不为社会掌舵, 而是更多地协调和服务社会事务。多中心治理理论相对于新公共服务理论而言, 在治理主体的选择上又进了一步, 强调把社会组织、经济组织放在与政府对等的地位上, 通过各种组织之间的相互依赖和有效合作实现治理的最佳效果, 治理过程就是各种主体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与竞争的过程, 善治是这种多元合作治理形式的最高要求。

虽然治理理论流派繁多, 论述各异, 但有不少学者认为这些理论有共同的核心思想。英国学者斯托克认为治理理论有五个核心论点:一是治理意味着一系列出自政府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二是治理意味着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存在着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三是治理明确肯定了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四是治理意味着行为者网络的自主自治;五是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在于政府的权力, 不在于政府的发号施令或运用权威, 政府可以动用新的工具和技术来控制和指引, 而政府的能力和责任均在于此。还特别强调, 五个论点之间的关系是互补而不是竞争, 更不是冲突[1]。我国学者俞可平教授在综合梳理和分析各种治理理论的基础上, 认为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 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治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善治, 并归纳了善治的7个基本要素, 即合法性、透明性、责任性、法治、回应、有效和稳定[2]。

笔者认为, 可以把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归纳如下:一是治理主体多元化, 强调突出公共事务参与的多中心, 降低政府行政管理的权威, 政府组织、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学术组织乃至个人都是平等的治理主体;二是治理法制化, 强调各种主体要以法律和制度为依据进行合法和规范治理, 减少行政命令和强权控制;三是权责一致化, 强调要明晰各种主体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权限和责任, 而模糊公共管理的边界;四是治理过程互动化, 强调治理过程中多元主体之间的谈判与协调, 通过加强权力的依赖性而减少内部的冲突;五是目标共赢化, 强调治理的目标是实现各方治理主体的利益共赢, 减少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对抗与对立。

二、治理理论对我国高校以领导体制为核心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适切性

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是指高校的内部组织系统及其构建的原则与功能规定, 主要涉及以权力配置为核心的机构设置、责职分工及其相互关系等重要内容, 具体包括领导体制、教学管理体制、科研管理体制、人事管理体制等。在我国, 高校内部的领导体制是指“党委和行政部门间关系, 以及高校行政管理系统和学术系统间关系等一些基本的关系范畴, 它是高校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3]。鉴于高校内部管理系统的复杂性以及领导体制在整个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的重要性和核心作用, 本文主要讨论治理理论对我国高校内部领导体制改革的适切性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高校几经周折, 最终以法律的形式, 明确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中国特色的高校内部领导体制。《高等教育法》对政治、行政和学术组织及其权责进行了明确的划分和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的主要职责在于“执行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领导学校的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 讨论决定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内部组织机构负责人的人选, 讨论决定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基本管理制度等重大事项, 保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校长作为高校的法人代表“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工作”;“高等学校设立学术委员会, 审议学科、专业的设置, 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 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务”[4]。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高校内部领导体制探索与改革的成果, 它既强调了党委对高校办学方向的政治领导, 也突出了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在日常事务管理中的效率取向, 还兼顾了学术权力对高校内部管理的作用。应该说, 这种领导体制较好体现了治理理论要求的管理高效化、管理去行政权威化、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法制化、权责一致化等基本要求。尽管这一领导体制没有将学术权力提高到与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平行的高度, 但近几年以建立《大学章程》为契机, 学术权力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学术界积极倡导、大学逐步推行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内部管理体制正是治理理论在我国高校自觉或不自觉的实践。

三、治理理论视域下高校内部领导运行机制的优化

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高校内部领导体制既定的情况下, 借鉴治理理论的相关成果, 优化具体的运行机制, 有助于真正实现体制所要达到的目标, 确保高校内部领导体制向着现代大学要求的方向发展。

1. 形成政治、行政和学术权力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合作的互动领导模式

治理理论提出治理主体多元化, 其实质是希望通过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相互合作, 实现治理主体之间既明确分担责任, 又互动协作的高效治理模式。强调治理的权力主体要多元而不要单一、权力主体之间要互动协作而不要单向控制、权力主体的责任要相互依赖而不要彼此孤立, 最终目的是通过多元权力主体之间的相互依赖和良性互动, 提高管理水平, 实现善治。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领导机构的职责较为分明, 党委主要负责大学的办学方向和学校重大事务的集体决策, 校长为首的行政机构是学校日常事务的调控和指挥中枢, 校学术委员会主要负责教学与科研等学术事务的咨询与评价。但这三种权力机构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既存在行政权力越界干预学术事务的问题, 也存在三种权力机构之间缺乏互动与协作的问题。一方面, 由于《高等教育法》赋予了校长“全面负责本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工作”的重大权力, 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机构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干预乃至代替学术机构的部分权力, 这种状况必须得到纠正;另一方面, 由于过分强调行政、政治和学术机构的职责分工, 又使得三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和协作, 表现为党委的重大决策得不到行政和学术机构的理解和全力支持, 行政部门的管理受到政治和学术力量的掣肘, 学术部门的权力被政治和行政权力消解等。三种权力机构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合作, 其后果必然是领导体制效率的低下。所以, 要实现高校内部领导的善治效果, 不光要权责分明, 更要强化三个权力机构之间的互动与协助。其途径有二:一是每个权力部门的工作都要充分听取和采纳其它两个部门的意见与建议, 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渠道;二是在每个权力部门中注意吸纳一定数量的其它两个部门的人员做兼职代表, 直接听取和采纳其合理化意见和建议。

2. 领导运行机制要提升学术权力和凸显学术逻辑

治理理论强调, 不管是经济组织、行政组织, 还是其它社会组织, 要实现治理的最佳效果, 都必须要去行政中心的权威化, 充分发挥其它治理主体的作用。对于大学这样以知识的传承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组织, 这一理念对构建和优化其领导运行机制尤其重要。可以说, 不以学术机构为主要治理主体、不以学术逻辑为起点进行的规则和程序上的变革, 都难以发挥领导运行机制优化的应有效果。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的领导运行机制普遍采用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中心模式, 这是与法有据的, 本身也具有很大的合理性。但问题是, 在具体运行过程中普遍存在学术权力被行政权力遮蔽或替代的现象, 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没有适当分离, 两者之间没有形成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应有局面。所以, 优化现有领导运行机制, 当务之急是提升学术权力和凸显学术逻辑。由于《高等教育法》对于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规定是相对宏观和原则性的, 因此, 各高校要以制定大学章程为契机, 进一步细化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边界, 明确学术机构在哪些方面具有决策权力, 哪些方面仅仅具有咨询权力。也要进一步限制行政权力的过分扩张, 明确其对教学、科研及其它工作的执行权及决策权, 特别在教学和科研这些特别需要遵循学术逻辑的事务方面, 学校行政机构应该仅仅拥有执行权, 而把决策权交给学术机构。同时, 学术组织要强化自身建设和规范运行, 主动在学校治理中发挥作用。

3. 发挥董事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和学生团体的辅助、咨询和监督作用

治理理论强调, 多元治理主体的关系不是竞争, 而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力多元与分享。对高校内部管理而言, 党委、行政和学术机构不是大学内部各种利益组织的竞争胜出者, 而是对大学内部管理承担重大责任的主体。所以, 优化高校内部领导运行机制, 就不光要发挥这三种机构的协作和互动功能, 还有注意发挥其它利益相关者如董事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和学生团体的辅助、咨询和监督作用。

一方面, 董事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和学生团体作为大学治理的利益相关者, 理应关心和支持高校内部领导运行机制的建设和优化工作, 发挥咨询和辅助作用;另一方面, 更为重要的是, 要充分发挥其监督功能。“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 这是管理学界的共识, 没有监督的权力, 必然导致腐败和低效率, 这是历经实践检验的真理。目前, 私立高校的董事会对大学内部领导运行机制的监督比较到位, 但公立高校的董事会仍停留在决策咨询的角色上, 而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及学生团体的监督作用无论在私立高校还是公立高校都还停留在口号和形式阶段。这种状况的改变, 一方面要靠政府、行政和学术机构自身定位和服务意识的觉醒, 要明确其它组织的监督对领导运行机制优化的重要意义, 真正把“领导”意识转化为“服务”意识, 把“领导组织”转化为“服务组织”, 主动关心和支持这些组织的机构建设和工作运行。另一方面, 各种利益相关者组织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 自己是高校内部多元治理的主体, 而不是治理的对象和管制的客体, 要以主人公的身份负责任地、理直气壮地行使监督功能, 要勇于对过失权力进行责任追究。

参考文献

[1][英]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 1999, (1) :21-25.

[2]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分析的比较优势[J].中国行政管理, 2001, (9) :15.

[3]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36.

完善高校领导体制 篇5

高等教育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不同国家在政治经济体制、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因此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也不尽相同。

英国目前以公立大学为高等教育办学主体, 政府负责宏观政策和申报年度预算, 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 (HEFCE) 作为中介机构, 代表政府承担对大学的拨款职能。英国教学拨款按分类学科设置定额, 以学生人数为基数计算核拨, 研究经费按照大学的科研能力进行评估核拨;其他渠道研究经费则是通过竞争性获得。英国政府和高校正在努力开拓资金渠道, 增强学校自筹经费的能力。据HEFCE提供的数据, 2008年英国高等学校总的经费收入234.4亿英镑中, 公共资金占60%左右, 学校自筹经费达到了40% (20世纪90年代, 政府对大学的拨款一直占大学全部经费的70%左右) 。

美国高等教育是公立大学、私立大学、社区学院等多种体制办学的格局。美国目前的3000多所高等学校中, 私立学校的数量多于公立学校。由于社会多元化, 美国各州教育投资管理体制有很大不同。联邦政府只对高校提供宏观指导、咨询服务和资助经费。各州政府独立管理本州的高等教育, 拥有对高等教育的立法权, 为本州公立高等学校提供经费。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在经费来源渠道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公立学校经费相当一部分来自州和地方政府, 而私立学校大多来自捐赠和学费。在美国2009年《U.S.News》“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中, 前100所大学有53所是私立大学, 前20名全部是私立大学。

笔者以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 英国牛津大学、伯明翰大学以及国内几所高校为例, 分析其投资来源及经费运行情况, 以期对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有所启示

一、英美高校经费来源分析

1. 世界顶级大学资金实力雄厚。

哈佛大学、牛津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顶级大学, 一方面是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就是雄厚的经济实力对办学的有力支撑, 以此形成了高水平的学术地位与全方位投资渠道的良性循环。

哈佛大学是私立大学, 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依次为捐赠资金、项目资金和学费收入, 在2009年学校总收入38.28亿美元中, 这三项所占比例分别是45.3%、18.7%和17.7%。按学生自然规模, 生均经费是18.13万美元。公立大学密歇根大学, 生均经费是4.77万美元, 两者相差3.8倍, 而后者的学生规模是前者的2.75倍。

牛津大学是英国的公立大学, 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依次为项目资金、政府拨款、其他收入和学费收入。2009年学校总收入8.63亿英镑, 其中项目资金、政府拨款、其他收入和学费收入分别占39.5%、22.6%、19.3%和14.3%。按学生自然规模, 生均经费是4.24万英镑, 其中教育经费拨款生均0.96万英镑。英国另一所著名大学伯明翰大学, 生均经费是1.69万英镑, 与牛津大学相差2.5倍。

从以上经费来源可以看出, 世界顶级大学由于其雄厚的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使其在政府和社会关注度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大学, 在研究项目、社会捐助、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收入明显好于其他学校。

在这些大学的收入构成中, 政府及其他机构的项目资金 (研究经费为主) 所占比例较大, 哈佛大学2009年为7.14亿美元, 占总收入的18.7%, 位列学校收入第2位;密歇根大学为9.22亿美元, 占总收入的33.3%, 位列学校收入第1位。

英国高校研究项目拨款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竞争性。英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的科研拨款与高校科研评估紧密挂钩,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可以获得更多的科研经费, 其他社会机构也会把研究项目向这些顶级大学倾斜。牛津大学依靠其雄厚的研究实力, 2009年项目资金收入为3.41亿英镑, 占总收入的39.5%, 位列学校收入第1位。而研究型大学伯明翰大学的项目资金仅为0.98亿英镑, 占总收入的22.2%, 位列学校收入第3位。

高水平大学需要资金作保障, 有经济实力才能在师资选择、教学设施等方面有大的投入。因此, 不断提高大学的竞争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进而提高经济实力, 是高校不断发展的动力和目标。

2. 政府拨款占大学总收入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 英美两国公立大学的政府教育拨款占收入比例逐年减少。

美国公立大学的政府拨款主要来源于州政府, 由于经济的不景气, 总的趋势是政府对大学的投入逐年减少, 加之办学成本不断上升, 使得公立高校资金严重不足。以密歇根州为例, 州政府对密歇根大学的拨款, 从2002年的4.16亿下降到2009年的3.74亿, 下降约10%;政府拨款占大学收入的比例也在逐年下降, 由上世纪60年代的80%, 减少到2009年的13.5%;政府教育拨款在学校收入来源中已排在项目资金和学费收入之后列第3位。

以政府预算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英国大学, 在2008年以前, 政府的教育拨款总额比较稳定并略有增长, 但是占大学收入的比例却在下降。如牛津大学, 2005年为1.59亿英镑, 占学校总收入的30.0%;2009年为1.95亿英镑, 占学校总收入却下降到22.6%。伯明翰大学的政府教育拨款在学校收入中位列第一, 2005年为1.14亿英镑, 2009年为1.44英镑, 占学校收入的比例却从34.1%下降到32.7%。

2008年以来,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 英国大学面临大幅削减教育经费预算的局面。2010年10月, 英国政府公布未来4年削减公共开支方案, 英格兰的大学面临削减40多亿英镑教育经费, 包括30亿英镑教学经费和10亿英镑研究经费。英格兰的大学之前每年从政府得到约110亿英镑的资金。这项削减计划无疑对大学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削减教育经费一直遭到大学的强烈反对, 他们担心由此将使英国目前在世界上的一流高等教育质量沦为三流。削减教育经费而提高大学学费也引起大学学生和雇员的强烈不满, 由此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削减教育经费和提高学费, 实质是高校办学成本如何负担的问题。被誉为世界旗帜的英国高等教育, 势必要迎来大学投资体制的重大变革。为保障办学资金来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历史悠久的公办大学格局有可能被打破。

3. 学费收入占大学总收入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随着办学成本不断增加, 政府投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不断减小, 学费收入在英美大学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成为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美国, 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世界著名私立大学, 学费收入一直位列学校收入的前3位。著名公立大学密歇根大学的学费收入位列学校总收入的第2位, 从2005年的25.8%增加到2009年的29.8%, 从6.2亿美元增加到8.26亿美元。随着州政府拨款的不断下降, 美国著名公立大学对学费收入的依赖性越来越大。

美国的大学收费标准逐年上调, 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尽管增加费用不断遭到多方面批评, 但增长幅度仍然很大。哈佛大学本科生2005年平均收费为39880美元 (含) , 其中学费是27448美元;2009年学生收费增加到47215美元, 其中学费是32557美元, 5年间收费和学费分别增长了18.4%和18.6%。2010年学费继续增长了3.5%, 达到33696美元。住宿费增加最为明显, 5年间由4974美元增加到6060美元, 增长了21.8%, 2010年达到7248美元, 一年增长了19.6%。而5年间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增长12.98%, 中位家庭收入增长11.9%。美国11所著名私立大学2010年收费标准为4.75万美元-5.15万美元不等, 分别比上一年增加了2.9%-4.8%。

美国各大学自定学费标准, 公立和私立大学收费差距较大。私立大学本身收费标准较高, 相对而言, 公立大学收费增长的幅度更大一些。公立大学对州内外学生及国际学生收费标准不同, 州外学生的收费标准一般是州内学生的2-3倍。在办学经费压力下, 公立大学也在想办法录取更多的州外学生。

2005年到2009年的5年间, 密歇根大学学费收入从6.2亿美元增加到8.26亿美元, 增长了33%。安娜堡校区本科生收费标准, 2008-2010年3年分别增加了7.4%、5.6%和5.6%。2010年本科生平均收费标准, 本州学生为21782美元, 其中学费12590美元;州外学生为46457美元, 其中学费37265美元, 与私立大学收费标准的差距在缩小。

英国大学收费在近几年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以政府拨款为主的英国大学从1998年开始全面收费, 标准由政府统一确定。2006年9月以后, 英格兰地区的学费提高到上限每年3290英镑。2005年, 牛津大学和伯明翰大学的学费收入都位列学校总收入的第四位, 分别占12.8%和19.8%, 为0.68亿英镑和0.66亿英镑。2009年, 牛津大学的学费收入虽然仍位列学校第四位, 但比例已经提高到14.3%, 为1.23亿英镑。伯明翰大学中学费收入则已位列学校总收入的第二位, 在学校总收入4.41亿英镑中占23.8%, 达到1.05亿英镑。增加部分主要是欧盟以外的学生收费。

2010年10月, 英国政府在公布削减大学教育经费的同时, 提出了大幅提高大学学费的方案。允许英格兰地区大学将本土及欧盟本科生年学费上限, 由目前的最高3290英镑提高到9000英镑。如此力度提高大学学费, 打破了多年以来政府为大学投资主体的格局, 引起了英国民众的强烈反响。他们担忧是否会影响贫穷家庭学生上大学的机会, 以及大学费用上涨对家庭带来的压力。各大学也在积极提出应对措施, 既要争取资金保障大学的稳定运转, 更要吸引优质生源, 保证提高培养质量, 增强大学的竞争力。因此, 政府调整学生贷款政策, 大学拓宽筹资渠道, 成为大幅提高学费后必须考虑的对策。

4. 国际化办学带来可观收益。

英美两国大学的学费收入中国际学生贡献率日益增大。

美国的私立大学本身收费较高, 对本土和海外的学生收费标准没有差别, 招收海外学生主要是吸收优质生源, 扩大其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而公立大学由州政府部分拨款办学, 因此对州内外的学生收费差别较大。以密歇根大学为例, 2009-2010学年, 本科一年级本州学生学费平均为11993美元/年, 州外学生为35460美元/年 (含国际学生) , 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收费则更高。该校2009年注册国际学生5282人, 安娜堡校区国际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11.65%。国际学生学费收入在1.87亿美元以上, 占全年学费总收入8.26亿美元的22.6%。在州政府教育拨款不断减少的情况下, 国际学生收费成为学校办学收入的重要来源。

为应对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局面, 英国各大学非常重视吸引欧盟以外的海外生源, 因为英国政府对招收本土学生和欧盟学生人数有规定, 对海外学生则没有限制。对国际学生的收费要高出本土和欧盟学生很多倍, 有的高达8倍。来自国际学生的收入, 为处在金融危机中的英国大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牛津大学国际化办学较早, 2005-2009年5年间, 国际学生比例由21.3%提高到23.6% (2000年为17.2%) 。国际学生学费收入所占比例增长较快, 由3117.8万英磅增加到4830万英镑, 增长了54.9%, 占学校总收入的比例在6%左右。2009年, 牛津大学本土和欧盟学生学费收入占学校学费总收入1.23亿英镑的31.3%, 而国际学生学费收入则占到了39.4%。其余为课程进修收费、非全日制学生收费等收入。

伯明翰大学非常重视国际化办学, 注意扩大国际学生的规模。2008-2009年度分别在印度和中国设立了海外办事处, 开拓海外市场, 对学校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也给学校带来可观收益。5年间, 国际学生学费收入由1929.5万英磅增加到3698.5万英镑, 增长了91.7%;由占学校总收入的5.8%增长到8.4%。2009年, 国际学生数量占学生总人数的18.3%, 国际学生学费收入占学费总收入1.05亿英镑的35.4%, 本土和欧盟学生学费收入占57.6%。

5. 加大奖助学金力度。

英美两国大学在学生收费不断增长的同时, 也在增大奖助学金的力度。

哈佛大学让每个录取的优秀学生都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不论国内外的生源, 都会按需求提供足够的资助, 大约70%的本科生得到资助。2009年, 学费收入中直接用于入学奖学金的奖励经费, 由2008年的2.52亿美元增加到3.02亿美元, 增加19.9%。2009年, 学校其他形式的奖助学金支出1.23亿美元, 比上年增长10.8%。另外有学生酬金、定向资助等支出1.04亿美元。学生的三项奖助学金总和为5.29亿美元, 增加13.8%。生均资助达25053美元, 占生均收费的50%以上。

作为公立大学, 密歇根大学资助的重点, 是保护最受经济影响的那些学生完成学业。学费收入中直接用于入学奖学金的经费, 由2008年的1.84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03亿美元, 增加了10.2%。另有政府专项资助1.18亿美元, 用于对本科生的奖励。在学校支出中增长率最大的是各类奖助学金, 由2008年的0.99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1.07亿美元, 增长8.4%。2005-2009年5年间增长42.6%。以上2009年各项奖助学金总和为4.28亿美元, 生均资助7368美元。

英国在提出大幅提高学费以后, 对于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 相应地提高了生活补助金的标准, 并且通过调整贷款政策, 使学生毕业后的还款起点从年收入15000英镑提高到年收入21000英镑, 还款期限从25年延长至30年, 从而把学费上涨对学生的直接影响转化为学生的未来负担。

英美两国的公立大学, 对国际学生本科生基本不提供奖助学金资助。

6. 捐赠资金是学校主要资金来源渠道。

英美大学办学历史长, 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大, 校友回报母校成为传统, 校友和社会团体的公益性资助成为学校资金的又一主要来源。

截至2009年, 哈佛大学的捐赠基金总额是260亿美元 (受金融危机影响, 比2008年369亿美元的总额缩水了109亿美元) 。当年收到的捐赠, 包括列入捐赠基金的资金、捐赠的建设资金和社会机构捐助共计3.06亿美元。捐赠基金经过投资运作, 其收入直接用于学校的运行。虽然经历了2008年的缩水, 但2009年用于运行的捐赠基金收入, 仍然比2008年增长了20.5%, 从14.38亿美元增加到17.33亿美元, 占学校总收入的比例从37.3%增加到45.3%, 对缓解金融危机对学校运行的影响起了重要作用。2005年, 这项用于运行的收入为10.43亿美元, 5年间增加了66%。捐赠收入成为学校的经济支柱。

美国公立大学的捐赠收入占学校总收入的比例相对较少, 但对学校的运行也发挥了一定作用。截至2009年, 密歇根大学的捐赠基金总额是60亿美元 (受金融危机影响, 比2008年76亿美元的总额减少了16亿美元) 。尽管有损失, 但密歇根大学仍然有2.44亿美元捐赠收入用于学校的运行, 占学校总收入的3.5%, 其中0.97亿元是捐赠基金投资收入。

英国牛津大学2009年接受的捐赠基金是2200万英镑。捐赠基金投资收入用于运行的资金是0.25亿英镑, 占学校总收入的2.9%。伯明翰大学捐赠基金投资收入用于运行的资金是0.03亿英镑, 占总收入的0.7%。与美国同类大学相比, 英国大学的捐赠资金收入对学校运行的贡献率相对较小。金融危机同样使英国大学捐赠基金总额受到损失, 捐赠资金下降。

捐赠资金是美国著名私立大学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 对于公立大学则是运行经费的补充。英美大学收到的捐赠, 除了建立捐赠基金以外, 每年还有指定性捐赠, 如用于学校基本建设和大型仪器设备的专项资金。

7. 其他收入在学校运行中的作用。

其他收入是英美大学运行经费的重要补充。几所大学其他收入占学校总收入的比例分别接近20%, 主要包括学生住宿和餐饮收入、投资收入、销售服务收入等。这些著名大学还有一些特色收入来源, 如哈佛大学的版税、密歇根大学的医疗系统、牛津大学的牛津出版社、伯明翰大学的房屋租赁等。

2009年, 哈佛大学其他收入为7.02亿美元, 占学校总收入的18.3%, 其中版税 (专利、版权和商标) 收入1.58亿美元。密歇根大学其他收入5.52亿美元, 占学校总收入的19.9%, 而医疗系统的收入为22.21亿美元, 未计入学校总收入。

牛津大学其他收入1.67亿英镑, 占学校总收入的19.3%, 其中出版社交学校0.383亿英镑;出版社还在大学建设项目上投入0.63亿英镑。2009年, 牛津出版社共为大学提供了1.013亿资金支持。伯明翰大学其他收入0.87亿英镑, 占学校总收入的19.7%, 其中房屋租赁及综合服务收入为0.27亿英镑。

几所大学基本建设资金均未计算在2009年总收入中, 主要来源是专项捐赠和政府专项拨款, 如:密歇根大学4000万美元, 牛津大学2.069亿英镑。这几所大学虽然有一流办学条件, 但近年来仍在进行建设的投入, 如密歇根大学2009年新建成了学校最好的学生宿舍以及妇女儿童健康中心等设施。

二、对完善我国办学投资体制的启示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创办一百余年, 经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变革, 形成了目前的多种办学体制:2000多所高校分别为中央部属、地方政府所属、地方与部委共建、独立学院和民办院校等多种管理模式, 形成了不同的投资渠道。其中85%以上的学校仍然是以政府投资为主体的公办院校, 学校收入结构有很大差异。如何完善投资渠道, 扩大资金来源, 成为政府和学校共同思考的问题。而英美等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投资体制和保障机制, 对快速发展的我国高等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 建设高水平大学需要政府持续增长的资金投入。

英美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较长, 投资体制也在不断变革之中。通过变革寻求建立新的资金保障机制, 可使办学基础更加雄厚。英美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作基础, 在办学资源上各具特色, 显示了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综合水平。

我国高等教育短期内迅速发展, 历史性地进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 完成了英美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办学规模扩大以后, 学校总体收入和生均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但由于我们办学基础薄弱, 投资能力有限, 在基本办学条件方面与英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既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 还要实现“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 若干所大学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实现必须有强大的资金做支撑。高质量的教育, 需要高水平师资和高水平的设备等硬件条件做保障, 而这些都离不开高标准的投入, 这是国际教育界的共识。

我国高校以公办为主, 又处在快速发展时期, 各级政府投入仍然是高等教育投资的主渠道。要完成建设“一批”和“若干所”的目标, 必须以高等教育整体实力的提升做基础, 否则很难实现。

持续的投资增长是大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无论是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还是夯实高等教育基础、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都需要政府持续地加大教育投入, 并且通过完善投资体制, 拓宽投资渠道, 使高等教育投入与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相一致, 建立起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投资保障机制。

2. 拓宽筹资渠道, 增强大学自我发展能力。

我国高等教育以公办为主的格局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无论隶属关系怎样, 都是以各级政府投资为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据部分统计数据, 中央部属高校办学经费来源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政府拨款、项目资金 (科研经费收入等) 、教育事业收入 (学费、住宿费等) 。政府拨款位于学校收入第一位的占74%, 项目资金排在第一位的占15% (“985工程”学校排第一位的占25%) , 教育事业收入排在第一位的占11% (“211工程”学校排第一位的占15%) 。少数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校, 项目资金收入占学校总收入的比例较高。较多的“211工程”学校的教育事业收入高于项目资金的收入。

从英美几所大学收入来源看, 投资体制相对成熟的美国高校, 学费类收入和项目类收入所占学校收入比例较高。历史上以政府拨款为主的英国高校, 正面临着投资体制的剧烈变革, 学费类收入和项目类收入占学校收入的比例在逐步提高。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 在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由于我国高校数量大、层次多、分布广、扩展快, 即使加大教育投入, 政府投资也不可能完全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 从国情出发, 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总体要求下, 如何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 保障基本办学条件, 是高校无法回避的课题。

拓宽高校投资渠道, 高校首先要增强为国民经济各领域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 牢固树立以服务求发展的战略思维。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功能,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科技创新需求更加旺盛, 高等院校应在产学研结合中赢得发展的机会。通过努力, 争取更多的服务项目, 在扩大学校影响力的同时, 提高行业和地方政府资金在高校收入中的比例。

其次, 要争取社会资金对大学的投入,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多种投资主体办学。鼓励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办学的积极性, 鼓励民办高校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我国民办高校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但办学水平还无法满足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美国排名前20名最好的高校几乎都是私立大学, 这些大学都经历了比较长的发展历程。发展社会资金办学既要有政策支持, 还要有学校的长远规划, 更要有办学者的胆识、远见以及品牌意识。我国民办高校通过稳定的政策支持、投资人持续的加大投入,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 应该有一部分学校跻身一流大学的行列。

捐资助学在美国已经成为企业和个人的传统。近些年, 我国高校开始重视捐资助学工作, 接受的捐赠数额不断提高, 捐赠资金正逐渐成为学校办学的重要补充。尽管如此, 高校捐赠的社会影响力还不够大。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 培育高校特有的捐赠文化, 扩大资金来源, 使捐赠成为常态。

加大留学生教育, 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要, 也是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 英美高校已经尝到了甜头。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对国际学生来华求学有了更大的吸引力。一些条件较好的高校在这方面可以有更大作为。

3. 稳定的投入增长需要建立投资调整联动机制。

各国国情不同, 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有所差异。政府投入、学校筹集、学生负担以及其他来源, 各方面投资比例多少合适, 仍然是不断探索的问题。

政府高等教育预算受多种因素影响。政府加大投入, 反映了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近年来, 政府拨款在英美高校收入中的比例逐年下降, 既是经济不景气带来的影响, 也是高校筹资能力增强、学生收费不断增加的结果。

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 政府投资力度稳步增加, 使学校比较艰难地渡过了扩张期。总体上我们的办学投入还是低水平的, 高校提高办学水平所需要的人力、物力等条件还有较大差距。

高等教育合理负担机制的问题, 已经引起政府、学校的重视, 并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高等教育投入应该是动态的、可调的, 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相适应。高等教育是公共事业, 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都是受益者, 教育费用应该进行合理分摊。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分担。从我国高校发展现状来看, 最急迫的是建立高校投资增长的联动机制, 即在国家经济状况、学校办学成本、家庭负担能力、学生资助政策之间建立起互动的联系。为此, 应深入开展相关研究, 完善相应政策, 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有可信度的计算方法。在联动机制中, 政府始终处于投资主体地位, 最为敏感的是学费合理负担问题。

英美高校的学杂费调整, 都要经历激烈的利益博弈。目前, 学费类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哈佛大学17.7%, 牛津大学14.3%, 密歇根大学29.8%, 伯明翰大学23.8%。与5年前相比, 学费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在上世纪60-80年代保持了学费的基本稳定, 80年代以后开始迅速上涨, 目前每年都有一定幅度的上调。英国在1998年开始对学生收费, 2006年英格兰地区收费标准调整到3290英镑。2010年,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下, 提出了将学费提高到9000英镑的上限标准。调整过程中, 学校和政府通过提高奖助学金力度, 改善学生贷款条件等政策, 使学杂费调整成为可能。

我国高校近些年学费标准相对稳定。学费类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中央部属高校大部分在15%-25%之间, 与5年前相比, 占学校总收入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学生收费若干年不变, 政府生均拨款略有增加, 这种靠政策稳定收费的做法, 虽然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不利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

应该在充分考虑社会发展水平、家庭负担能力 (学费占家庭收入比例) 、完善资助体系 (贷款政策、奖助学金力度等) 等诸因素情况下, 通过分析大学学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与大学生均培养成本的关系,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学生收费标准调整机制, 使其与平均收入增长水平相适应, 与大学办学成本相适应。

当然, 在拓宽投资渠道、建立投资调整联动机制以外, 大学也要加强内部经费使用管理, 注意资金短缺与资金浪费共存的现象。资金的使用效益缺少评估和监督等问题, 应该引起高校管理层的重视。

摘要:哈佛、牛津等英美大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顶级大学, 一方面是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则是雄厚的经济实力对办学的有力支撑。其政府拨款占大学总收入的比例虽呈下降趋势, 但学费收入占大学总收入的比例却呈上升趋势, 在学费增长的同时, 也增大了奖学金的力度。在他们的筹资渠道中, 国际化办学收入和捐赠资金是非常重要的来源。借鉴英美等国投资体制和保障机制的经验, 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 政府必须持续增长资金投入, 拓宽高校筹资渠道, 建立投资调整联动机制, 同时加强内部经费使用管理评估与监督。

关键词:英美高校,投资体制,经费来源

参考文献

[1]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Financial Report, Fiscal Year2009[EB/OL].http://cdn.wds.harvard.edu/2009fullreport.pdf.

[2]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9 Financial Report[EB/OL].http://www.finops.umich.edu/reports/2009/.

[3]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 Financial Statements 2008/9[EB/OL].http://www.ox.ac.uk/about_the_university/facts_and_figures/financial_statements.html.

[4]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Annual Accounts2008/9[EB/OL].http://www.birmingham.ac.uk/Documents/university/accounts/Accounts08-09.pdf.

[5]李莉.英美两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的比较及经验借鉴[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2) .

上一篇:建筑抹灰施工下一篇:企业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