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

2024-11-06

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精选12篇)

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 篇1

社会保险是指国家为了保障社会安全, 通过立法强制社会大多数人员参加, 用于预防和分担公民年老、失业、疾病以及死亡等社会风险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自1951年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构建到今天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改革和完善, 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由企业保险转向社会保险, 大大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率, 社会保险打破城乡分隔以及强化了社会保险中政府的职责。然而在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及完善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就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发展历程、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并提出了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方法。

一、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历程

我国保险事业的发展跨越了计划经济以及市场经济这两个时期, 经历了社会保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机制、社会保险制度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一大支柱以及政府加快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等历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国保险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 实现企业保险转向社会保险。不再依靠企业单位这一个主体, 规避了企业保险中职工命运与企业捆绑的风险。政府补贴, 劳动者与企业分担缴费义务, 责任意识得到不断强化。

(2) 大大提高社会保险的覆盖率。社会保险覆盖率是社会保险制度发展与完善的重要标志。当前社会保险的覆盖率已经大大提高, 当前的养老保险不仅覆盖企业职工, 还包含了农民工、农村居民等。基本医疗保险已经由城镇覆盖到乡村。

(3) 社会保险打破城乡分隔。我国正在努力建立全面覆盖城乡的社会全民保险制度。社会保险逐步由城市覆盖到乡村。

(4) 强化社会保险中政府职责。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国家逐步加大对社会保险资金的财政投入, 推进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 为全国人民的基本生活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现状

目前社会保险制度未覆盖全民。在现有的社会保险制度当中, 覆盖率最大的是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养老保障方面, 根据《中国养老保险发展报告2014》, 2014年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80%, 基本养老保险的参保总人数为8.4亿, 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替代率达67.5%。此外, 2014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等五项社保的总收入达39828亿元, 总支出为33003亿元, 累计结余为52463亿元。其中, 养老保险的收入27620亿元, 支出23326亿元, 失业保险收入1380亿元, 支出615亿元, 医疗保险收入27620亿元, 支出23326亿元, 工伤保险收入695亿元, 支出560亿元, 生育保险收入446亿元, 支出368亿元。虽然目前我国社会保险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政府对社保基金的投入不断增长, 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 但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对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进行了全面的探索, 构建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总体而言,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经济的发展。目前,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 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对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战。我国自2003年就已经进入到人口老龄化阶段, 因此当前我国了社会保险制度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压力。按照我国人口发展趋势来看,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可能到2030年都不会减弱。

(2) 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带来的失业也是当前社会保险制度所面临的一大问题。由于我国市场经济深化改革, 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导致部分行业和局部地区失业人数增加。我国人口基数大, 失业率的上升意味着社会出现庞大的失业队伍, 这将对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产生巨大的压力。

(3) 我国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社会保险的立法不够健全, 以及现有的社会保险法律效率低下。当前我国社会保险法律覆盖面窄, 导致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运营不够规范。

(4)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还存在许多漏洞, 存在应参保人员被遗漏在社会保险的范围之外, 保险金的发放不规范, 冒领现象时有发生, 保险经办机构的管理不规范, 工作人员素质及工作效率低等问题。

三、完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措施

(1) 健全政府对社会保险的财政投入制度,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的预决算制度。明确社会保险中政府所承担的责任, 能够更好地发挥公共财政在民生保障中的作用。通过实施预决算管理, 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使用的透明度和约束力。

(2) 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险待遇确立机制。根据职工和居民的收入, 合理确定社会保障水平, 建立以收入增长、物价变动等因素为主要考量的正常调整机制, 实现社会保障待遇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增长。

(3) 加强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管理和监督, 推进基金的市场化以及多元化的投资运营。在确保各基金正常发放并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 积极地推进基金的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运营, 健全社保基金监管体制, 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加强对社保基金的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 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使用。

(4) 研究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综合考虑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社会保险可持续发展要求, 采取相应的渐进式调整延迟退休年龄办法, 逐渐完善职工退休年龄政策。

(5) 健全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和经办服务体系。根据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及时合理地调整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 着力整合社保行政管理部门, 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加强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 进一步优化社保经办服务的流程, 建立全国联网、标准统一的社保管理信息服务平台, 实现便捷服务及高效管理。

社会保险不仅关系到公民的基本权利, 更关系到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社会保险制度作为对社会保障性财富的分配制度, 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是社会改革的关键。深化社会保险体制改革需要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如人口老龄化、高失业、保险法律不健全以及各种保险制度漏洞, 因此政府应通过立法或制度改革加强对我国社会保险的管理, 保险经办机构应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李慧英.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思考.理论探索, 2012 (01) .

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 篇2

摘 要: 通过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阐述,指出了我 国当前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提议将商业医疗保险引入到社会医疗保险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关键词: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消费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社会需求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并且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对医疗保险的消费 日益增加,随之,医疗服务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发部分人的心理失衡和利益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强化利益整合功能,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 疗保险制度,有效利用我国的卫生资源,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医疗,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之现状

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以资金的筹集方式为根据,主要分为以下五种形式。商业性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国家医疗保险、储蓄式医疗保险、社区合作医疗保险。

我国医疗保险的形式主要采取的是由政府提供的社会医疗保险,或称强制性医疗保险,它是其他形式医疗保险的基础。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指根据立法规定,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把具有不同医疗需求群体的资金集中起来,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接受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商业性医疗保险在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①形式多: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 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铁路职工医疗保险等。②管理机构重叠:有劳动保障部门(分为省、市、县三级进行管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铁路医疗保险管理部门。③管理混乱:管理机构各自为政、互不通气,医疗保险政策各不相同、核算方法不统一。④管理成本高:第一,由于管理机构重叠,造成工作人员臃肿,管理成本浪费;第二,由于管理机构重叠、医疗保险政策不统一,使得医疗机构为了适应不同的医疗政策,加强医院内部管理、配合多个医疗保险机构的工作和检查监督,不得不通过增加工作人员等来完成该项工作,结果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成本。

2.2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对医疗机构和患者

管理大于服务。在我国医疗保险实行三方付费制 度,所以,要规范供、需、保三方的责、权、利,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作为代表政府管理医疗保险基金的机构,同时拥有管理和服务两项职能,即既有对医疗单位医疗行为和参保人就医行为进行监督、约束的职能,也有对医疗单位及时提供资金和对参保人及时报账等服务职能。但现实却是该机构对医疗机构和参保人约束、监督的权力同为后两者提供服务的义务不对等,例如:①医疗保险的付费过程随意性太大,给医院资金运转造成一定的困难。② 参保人医保卡上的医保资金上卡时间不明确,造成参保人不能够了解自己社保卡上的资金截至 到什么时间,缺乏透明度。

这就是说,对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缺失对其行为进行相应管理的规范,在其依法行使职权的同时有义务接受公众的查询和社会监督,并向社会公示其管理的业绩。

2.3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管理方式严重制约了医疗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对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广大医务人员艰苦卓绝的探索,发现并采用了许多新型医疗技术,但这些造福人类的医疗服务技术本身的造价非常昂贵,医院无法控制。例如:为患者更换脏器、植入高值耗材以及部分材料的使用等,而医疗保险 管理机构将其视作过度医疗,从而使医院在经济利益和人道主义面前陷入两难境界,影响了对 患者的治疗。

2.4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核定方式极不科学也不人道

目前,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采取的管理 办法是定额管理,即定统筹比例、定住院人次、定人均费用,定材料费在患者医疗费总额中所占比例,定乙类药在患者总药费中所占比例等,年初核定当年应付医院的医疗费用,并且预算一经确定,一年之内不再变更。但是,①人食五谷杂粮,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得病,更无法确定自己何时得病,如何测定当年应该有多少人得病呢? 同时,医院就是救死扶伤的地方,病人登门求医,医院从法律上和道德上都不能将其拒之门外。因此,笔者认为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核定住院人次的管理制度与当前我国“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是背道而驰的;②医保部门确定的人均费用定额过低,并且各级医院执行一样的标准,没有考虑它们之间的成本差异、医疗水平及就医患者的病情,致使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亏损很大。③医疗费用定额管理的目的就是规范医院的诊疗过程,制约过度医疗,使医院在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降低费用的前提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但目前的情况是人均实际费用远远高于人均定额,造成了医院的亏损很大,影响了医院的发展,不利于医疗 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2.5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不遵守医疗保险的公益性,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缺乏服务意识

①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仍然采取落后的回参保地报销的 方式,而不是由就医医院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的方式结算,而少数可以直报的也不能及时同医院结算费用;②异地就医困难,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员在本区外医院住院就医需要先批准、后报销,报效手续繁杂,存在着耽误病情的可能性。同时,为了限制到省外就医的人数,节省本地区的医疗费用,对有转院权的医院进行转院人数上的限制,从而剥夺了本地区公民享受更高水平医疗的就医权。

2.6 医疗保险各参保对象享受的待遇不公平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铁路职工医疗保险等的报销比例不同;各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也不相同;更有甚者,即使同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的待遇也 不相同,甚至差距很大。

2.7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与医疗机构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分歧严重

①对药品使用的理解不同。医疗机构的观点是:临床医生用药时,为在最短时间内把病情控制住且避免出现并发症,让患者得到最好、最快的治疗,先使用高档次的抗生素,也就是降阶梯状用药。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认为,应该首先使用低等价格的抗生素,如果无效再使用中等价格的抗生素,最后使用高效,高价的抗生素,即采取升阶梯状的药品使用方法,用药时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窄谱到广谱,从单一到联合,从低价到高价的原则。②对患者治疗方案的理解不同,同一疾病,医方认为虽然一般情况下在门诊就能治疗,但如果该患者年龄偏大且患有多种慢性病,为了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危险,就会建议患者住院治疗;但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只考虑单一病种,不考虑其复杂性,认为既然能在门诊治疗,就不应该住院。③对核定住院人次的理解不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认为,医疗机构应该限制住院人次,能够门诊治疗的就应该门诊治疗,以减少住院人次和住院费用;医疗机构从“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人道主义角度出发,认为为了不耽误病情,只要患者需要就应该住院治疗,不能推诿病人,核定住院人次的做法很难让人理解。④对医院是否赔钱的认知不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认为按照现行的核算方法,医院是挣钱的,而医疗机构认为自身在做赔本买卖。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问题的成因

3.1 医疗卫生体制与医疗保险制度不配套

医疗卫生体制涉及面很广,包括医疗机构自身的管理,医院的补偿机制,药品的生 产、流通、价格等,是关系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医院的收入由自收和财政补贴两块组成,目前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很少,医院的生存主要依靠自身的经营收入,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想法设法创造收入。同时,由于医院的经营收入分为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而物价部门在制定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时以医院的社会公益性为目的,以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为基础,按照该成本的一定比例制定了收费价格,没有考虑医疗服务技术人员的技术价值,所以,医院给患者进行的检查、治疗是在亏损的情况下进行的,医疗收入远远低于实际成本。政府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医院的亏损,允许医院在他们销售药品时增加15%的价差作为补偿。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要求医院取消药品加价,这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这部分加价是用于在药品的储存、保管、销售过程中的人员费用、房屋、储存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水电暖等的费用,而不是利润,医院卖药没有利润。此外,我国药品的审批和定价,也存在着药监部门和物价部门把关不严的问题,致使药品名称多、“新药”多、定价高。以上的这些原因造成了目前我国医院“以药养医”的不良局面,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 运转形成了严重的后果。

3.2 政府对医疗卫生、医疗保险投入不足

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 篇3

一、现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因为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行了“两定”管理,所以在目前的制度下,有许多个体药店申请了定点药店,由于个体药店没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特别对慢性病参保人员管理不到位,造成了一些参保人员使用假病历,倒卖购药发票的问题,引发了严重且恶劣的社会影响。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病住院时报销的比例不是很高,农民从中收益不是很大,还不能很好发挥他应有的保障功能。再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在实行县级统筹范围内,参保人数基数少;居民参保意识淡薄,参保率低,相对于农村合作医疗每人每年只缴纳20元,缴费太高了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说明了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二、完善现行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议

虽然我国目前这三种保险,从理论上实现了全覆盖,也解决了不少问题,但这三种保险还不能完全解决看大病,长期住院个人承担费用过高的问题,特别是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尤为特出。是否可以考虑在政策上调整一下,使参保人可同时参加三种保险中的两种保险。

首先,在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条件下,先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然后根据职工自愿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者是以单位为单元,集中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作为补充。其次,在符合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条件下,先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然后根据居民自愿,以户为单元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作为补充,如果在大城市里没有设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机构,可以用商业保险作为补充,按照国家财政对参保人员同等的补贴补给商业保险公司。最后,符合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农户,首先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然后也可以以个人的名义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作为补充。形成三种保险互助的格局。

三、三险互助的优势

1.基本上解决了看大病,长期住院个人费用承担过高的问题,报销比例明显提高

以笔者所在县为例,同时参加了三种保险中的两种保险,住院和慢性病报销的比例就能达到90%左右,这样可基本解决个人费用承担过高的问题,也遏制了因病致贫反贫的现象,真正使参保人看得起病。

2.解决了城镇居民参保人数基数少、参保率低的问题,同时也扩大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基数

按笔者上文所假设的情形,城镇职工和农村户口的村民都可以相互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这样就把城镇居民参保基数扩大的好几倍,参保人数也一定会增加,同时农村参保基数也会相应的扩大。

3.基本上杜绝了住院冒名顶替的现象

因为我国在没有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前,80%以上的人生病住院得不到一分钱报销,这样有许多生大病的,家庭又负担不起,只好铤而走险,冒名顶替住院看病。而同时参加两种保险,因其同时参加两种保险,住院报销比例基本相同,也就不存在冒名顶替住院的情况了。

4.能解决目前流动人员参保的问题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落实和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大量增加,流动人口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由于各种原因父母随子女异地居住,二是民工流。如果按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这些人只能到户口所在地(单位)参加医疗保险。如果按照笔者设想的医疗保险制度不受地域限制这一前提条件,他们就可在目前的所在地同时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这样就解决了他们生病住院报销时来回奔波的烦恼。

四、对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建议

笔者认为实行同时参加三种保险中的两种保险的建议,按现行的国家财力和运行制度是可行的,基金的支出规模虽然会随之扩大,但是可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管理,确保有限的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

1.发展社区(乡镇)卫生事业,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小病、常见病在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社区(乡镇)医院就医,大病、重病在较大的医院就医,各种重大疑难病例到省级医院治疗,来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2.要扩大透明度,加大社会监督力度,使医疗保险基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规范和完善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笔者坚信,我国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会越来越完善,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会越来越多。

浅谈社会法庭制度的完善 篇4

要想建立社会法庭有效的运行机制, 首先需正确把握社会法庭的定位。对此我们必须从深度上理解社会法庭建立的目的和作用, 社会法庭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法院工作案多人少、案结事不了的难题, 也是破解当前社会转型期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的需要, 是落实中央政法委部署的“三项重点工作”、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和基础群众自治建设的有益尝试, 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社会法庭以最亲和、最便利、最快捷、最低成本和不收费、不结怨、不繁琐、不上公堂为主要的特征, 因此, 社会法庭的定位要突出社会性、群众性、自主性、自治性的特点, 社会法庭的定位应当是在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司法推动、群众参与下, 聘请德高望重、热心公益事业、有较好解决纠纷能力的群众担任社会法官, 依据村规民约、伦理道德、人情大义、自主协商、调处民间纠纷的一种新型群众性自主组织。

一、理性回归人民法庭建设, 落实能动司法理念

当前, 以情代法仍是我国乡土社会秩序构建的基本形态, 许多农民仍缺乏应有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而社会法庭的推出, 强化的仍是以情代法, 而不是法律至上。在崇尚法治的社会里, 人民法庭应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社会法庭”, 人民法官应该就是“社会法官”, 如若不然, 法官也就不再成为一种神圣的职业, 法律本身也会成为“人情”的替代品, 此时中国的法治梦将会离我们渐行渐远。因此, 笔者认为我们必须的处理好“社会法庭”与人民法庭的关系问题, 法治与人情的关系问题。不能因此而弱化法律的作用, 而应该以法律为依据, 适当的援引风俗习惯、乡规民约等非法律层面的习俗, 同时在审理案件时承担起普法宣传的任务, 长期坚持下去, 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推进农村的法制化进程。

二、提高社会法官专业素质

其一, 需要明确社会法官的选任条件。“社会法官”的素质对社会法庭运行的实际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鉴于此, 提高“社会法官”的选任条件和其专业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由社会法庭特点和职能, 我们总结出担任“社会法官”应具备的条件: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一定区域内具有声望;有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和调解办法;对人热情亲切等。其二, 规范“社会法官”的选任程序。对于符合一定要求的群众, 可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亲自提出申请, 由基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初查, 和其所在地的基层法庭商议之后, 由当地基层人民政府确定人选。其三, 加强人民法院对社会法庭的相关业务指导, 对新选任的社会法官进行业务和法律知识培训, 提高其处理纠纷能力和程序意识。

三、加强社会法庭的法律宣传

社会法庭能否继续在纠纷解决中持续保持其优越性, 与社会环境和政府的不断支持有很大的关系。使广大群众深入了解社会法庭制度, 创造有利于社会法官开展工作的社会环境。一方面, 与社会法庭相适应的法律文化是其能够持续发挥作用的基础, 尤其要加强农村法律文化教育, 提高老百姓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 社会法庭的推广离不开媒体的宣传, 正确引导舆论方向, 广泛宣传社会法庭的积极作用, 为社会法庭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此外, 各基层政府应明确社会法庭对解决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 对社会法庭应给予更多关心支持。

四、规范社会法庭的纠纷解决程序

首先, 明确社会法庭的受案范围, 社会法庭主要是运用调解来解决纠纷, 在遵守法律规定和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 尽可能的将婚姻家庭、相邻权、农村土地承包等一类民事纠纷由社会法庭先行处理此类民间纠纷。其次, “社会法庭”的个案组成, 应为三人以上单数, 双方当事人在社会法官名册中选定一名成员, 第三名“社会法官”由双方共同选定, 也即参照仲裁庭的设立规则。最后, 由法律赋予社会法官更多的权利, 同时完善相关机制。法律应对社会法官的存在予以认可, 明确其法律地位, 赋予其更多权利, 可以建立起有效的轮换制度和奖惩机制, 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来确保社会法官履行义务。

通过以上对社会法庭进行多思维的研究, 笔者提出了社会法庭运行的宏观思路。使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社会法庭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法庭的运行并非是以情代法而是以法治为理念, 建立起最贴近民众、成本最低的纠纷解决机制。而法制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将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 使社会纠纷无论从量还是质上都得到最大的优化, 社会法庭则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摘要:随着国家民事司法改革运动的深入进行, 在完善诉讼制度的同时逐渐将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纳入改革中。在河南, 社会法庭已经成为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机制动员和利用社会力量、社会资源解决社会纠纷, 在过去的5年里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 任何一种机制, 总是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得到丰富。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社会法庭还存在着许多法理和制度层面的不足,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 将社会法庭的运行逐渐制度化, 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法庭,运行机制,完善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韦留柱.《社会法庭探析》[J].政治与法, 2010.

[2]卢少锋.《人民调解的知识谱系及反思》[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年第11期.

[3]郭帅涛.《化解纠纷的乡土方式——社会法庭》, 经济与法, 201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篇5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2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3

(一)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3

(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4

(三)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5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6

(一)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6

(二)企业养老保险金收缴困难....................................6

(三)国家对企业养老保险只出政策不出钱..........................7

(四)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低................................7

(五)养老保险金支付的正常调整机制还不完善......................7

(六)养老保险管理体制混乱......................................8

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的建议............................8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整体思路和重点......................9

1.实行城镇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9 2.采取多层次的退休养老保险措施.............................9 3.实行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养老保险费用............10 4.以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为重点..........................10 5.确立退休人员部分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调整机制..............11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11 1.各级政府齐抓共管制定出台指导性文件......................11 2.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扩大覆盖面..............................12 3.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12 4.妥善解决与其他社保政策的接续转移问题....................13 5.切实解决好新农保制度中各级财政责任分担问题..............13 6.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监管............................14 7.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组织机构............................14 参考文献.........................................................16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晚年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50年代初期建立的,在1958年和1978年两次做了修改,1991年各地区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又进行了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制定了《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1995年3月和1997年7月又分别制定了《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等文件,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过了几十年的历程,经过多次的摸索、实践,在资金的管理上逐步形成了 “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筹资模式,为提高统筹管理效率,均衡离退休费用负担,增强社会保障功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了养老保队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当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保障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仍处于城乡二元制,导致现阶段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采取了城镇和乡村不同的制度模式和管理方式。在城镇企业、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分别实施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村家庭养老养是老保险的主要形式。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为现收现付制。养老费用完全由政府财政或单位统包,实行待遇确定型养老金计发办法。职工退休时按照本人退休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计发,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与在职人员调整工资同步进行。

企业养老保险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险,又称国家基本养老保险,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为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 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在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基本养老保险既是第一层次的,也是最高层次的制度,在财政上,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负有最终的责任;第二层次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是由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在国家规定的政策和实施条件下,为本企业职工所建立的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 第三层次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农村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近些年来,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的农村,在政府的引导下正在试办农村养老保险。

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改革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在应对制度运行中的各种困难,维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正常运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国务院提出多项发展完善企业职工养老制度的对策,要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切实保障离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不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真正实现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的转变;为进一步完善鼓励职工参保缴费的激励约束机制,相应调整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积极发展企业年金,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加快提高统筹层次,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同时,我国政府积极探索规范化的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方式,努力调整政府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结构,直接加大对社会保险特别是养老保险资金的投入,确保养老金正常发放。

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现状

(一)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分开、1958年的合并、改革开放又分开的调整变化以后,基本固定下来,即使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大刀阔斧改革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没有涉及。

现行退休制度是197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年龄为男60岁、女55 岁。退休待遇是,离休金为离休时工资的10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以后,其基础工资和工龄工资按本人原标准的全额计发,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之和按规定比例计发,即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88%计发,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2%计发,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75%计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以后,按本人职务工资和津贴之和的一定比例计发,即工作年限满35年的按90%计发,满30年不满35年的按85%计发,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80%计发。

这个在计划经济时代建立、实施了20多年的退休制度,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它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第一,覆盖范围太广,将国家公务员以外的党派团体、事业单位等不应包括在内的人都包括了进来,这无疑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1993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费用高达222亿元;第二,养老金待遇明显高于企业职工,为劳动力合理流动设置了障碍;第三,离退休人员仍由原单位管理,这样在成立比较早、离退休人员数量比较多的单位,增加了单位的工作负担,影响单位工作效率。基于此,也必须进行改革。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家尚未出台总体改革方案,只有一些省市按照中央有关精神,进行养老保险改革探索,只能说是为以后的改革积累了一点经验,而且各地进展也不平衡。所以,真正的改革只能在中央有关法规出台以后才能开始。

(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

传统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国营企业职工退休金可以达到退休前工资额的70%左右,集体企业职工退休金为退休前工资额的40%-60%,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金为退休前工资额的60%。在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的情况下,领取到的退休金解除了人们在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基本保证人们能够颐养天年。而且当时的养老保险制度能够得到切实地贯彻实施,人们能够及时足额地领到自己的退休金。这种立而有信的养老保险制度不仅使得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稳定机制的内在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而且极大地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这种完全由国家和企业承担养老保险责任、由单位和企业办养老保险事业的制度安排,不仅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将职工与企业死死地捆在了一起,职工将终身在一个企业工作和在退休以后从这个企业领取退休金。结果,在企业不断吸收新职工的情况下,职工队伍越来越庞大,退休职工的 4 队伍也越来越庞大,使得企业不堪重负,生产成本增加,竞争力减弱,传统养老保险制度的弊端在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以后日益显露出来。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为了推动国企改革,国家必须对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三)农村的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待完善,存在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与农民群体多样性、农民日常支出、用资需求、养老支出四个不匹配的问题。制度设计的不完善是造成农民参保人数逐年下降的根本原因。

1.现行制度设计未考虑到农民群体角色的多样化的问题。由于农民的身份、职业、收入水平的差异性,不可能推行一套整体划一的制度方案。迄今,农村养老保险主要适用的仍是1992年民政部颁布的《基本方案》,其内容规定滞后、不完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现行制度设计与农民现实的日常支出预算有差距。《基本方案》规定,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是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政策扶持。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集体补助几乎落空,政府扶持缺乏强制性,国家和集体的责任义务不明确,最终使保障变为一种“个人储蓄保险”。而在农民现实的日常家庭预算支出中,养老保障并非是大多数农民目前最紧迫的需要,发展生产、子女教育、疾病治疗等项目支出均位列养老保险之前。

3.个人账户资金长期封闭闲置与农民个人用资需求不匹配。《基本方案》规定,实行个人账户储备积累制,农民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和集体补助全部记在个人名下,个人养老账户属于农民个人所有。但实际情况是,参保农民对账户资产的控制权极为有限。除个别特殊情况(如死亡等),在达到规定年龄之前,参保农民只有缴费的义务。并无实质的控制权力和投资选择权。在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农民个人账户上的资金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4.农保资金增值有限,到期领取的资金难以满足农村农民“养老”支出。一是农保资金增值有限。按照现行制度设计,农保基金保值增值方式为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两种方式,资金增值有限;二是到期兑付的农村养老保险资金难“养老”。《基本方案》规定,农民交纳保险费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2元、4元、5 6元、8元……20元等10个档次缴费。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多数地区农民投保时都选择了保费最低的2元/月的投保档次。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等因素的情况下,如果农民在缴费10年后开始领取养老金,每月可以领取4.7元,15年后每月可以领取9.9元。这点钱对于农民养老来说,几乎不起作用。

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制度不统一

不仅表现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制度不统一,也表现在行业与行业之间的制度不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不统一,又集中 表现在养老保险基金的缴费率与支付标准上不统一;我国现阶段各地区、各行业养老保险基金缴费率在20%-30%之间不等,例如,煤炭部门缴费 率高达24.5%,各省之间缴费率差别也较大,广东省为19%,湖南省则达 25%,养老保险金支付标准上基本采用按职工退休前月工资的一定比例计 发办法,但计发比例各地相差较大。这种制度的不统一,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后果,一是制度不统一,使制度本身缺乏严肃性,使人们产生养老保险是地区或行业的政策,而不是国家政策的错觉,影响养老保险事业的顺利进行;二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由于属于不同地区,养老保险金的缴费率不同,生产的产品成本费用不等,竞争能力不同,使养老保险制度给企业人为创造了一个不公平竞争的场所;三是由于各地区、各行业养老保险金的筹集和支付水准不统一,给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流动带来困难,使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配置。

(二)企业养老保险金收缴困难

足额征收养老保险金,是养老保险制度能否正常运作的关键所在,而企业养老保险金收缴极其困难,表现为拖欠企业户数多,拖欠金额大,拖欠时间长,致使许多地方养老保险金收不 抵支,严重影响养老金的发放。分析其原因,一是少数效益好、离退休人员少的企业领导对养老保险的认识不足,不从长远利益出发,不从大局出发,不愿交纳,甚至有些企业领导短期行为严重;二是少数企业有能力缴而不缴,认为离退休职工保险费直接由养老保险机构发放,离退休职工领不到退休金只会找养老保险机构,不会找企业,所以对养老保险金的缴纳采取 拖、欠政策,而养老保险部门则缺乏制约手段,无法收取;三是企业亏损较大,职工工资都无法发放,更无力承担养老保险金缴纳的义务;四是 企业负担过重,影响养老保险金的缴纳,据有关资料表明,一些地区企业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和工伤基金等占整个职工工资总额的60%左右,企业难以承受,而职工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基金和医疗保险基金等则仅占个人工资收入的6%左右,这不仅没有达到养老保险要消除企业包袱的目的,反而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增加了企业的当期投入。

(三)国家对企业养老保险只出政策不出钱

养老保险基金应是由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共同负担,但现实情况是三方出资都较困难,而国家财政出资更加困难,这是由于近十年来各地财政收支状况较差,财政入不敷出,财政收入都难以维持经常性支出,不少地区自开办养老保险业务以来财政未曾向养老保险基金投入一分钱,致使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政府利用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自主管理权,将养老保险基金用于投资于地方性建设项目,效益低,回报率低,或者干脆将养老保险基金用来暂时弥补财政资金的不足,使养老保险基金不断地被蚕食。

(四)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低

一方面,现阶段养老保险费几乎被用于支付现期的退休金,因通货膨胀使养老保险金结余所获取的利息也是名义的,这种状况导致养老保险金个人账户大多数是空账户,账户上几乎没有什么实际资产,这种空帐户不能使养老保险金能有所积累、有所保值增值;另一方面现行制度要求养老保险金余额除满足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外,80%左右要用于购买政府债券或存入银行,由于近期银行存款利息率低于通货膨胀率,导致养老保险金的结余在不断地贬值,这势必加重未来时期养老保险的负担,也会增加国家在养老保险方面的支出负担。

(五)养老保险金支付的正常调整机制还不完善

合理的养老保险金计发办法应该建立在一个规范的养老金调整机制上。我国现行制度虽然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了以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为参数的 7 正常调整机制,但也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反映在养老保险金计发调整参数选择上,通常养老保险金调整参数主要由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率、生活费价格指数和综合指数三种;单纯用平均工资增长率作为参数来调整养老金计发,不能解决养老金保值问题,也难以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单纯地用生活费价格指数作参数来调整养老保险金计发,虽然解决了养老金保值问题,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但不利于处理工资收入与养老金的分配关系,在物价指数较高时,对养老金基金压力过大,为了吸收这两种指数的优点,克服其缺点,通常将这两种指数进行综合考虑,计算出一个综合指数对养老金进行调整,而我国现行制度单纯以职工工资增长率为参数,未将生活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考虑。二是反映在养老金调整机制的口径不统一,根据现行制度规定,“养老金可按当地职工上一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进行调整”,而“当地职工”究竟是指全省范围的职工?是市或县范围内的职工?是全体职工还是仅指企业职工?由于理解不一致,各地方案各异,导致地区间的养老金水平出现不平衡。

(六)养老保险管理体制混乱

主要表现在:一是养老保险管理体制不统一,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管理是按照养老保险的不同对象分部门、分行业进行,既有劳动部门、人事部门、民政部门进行管理,也有煤炭部门、邮电部门、金融部门以及供电部门等分行业进行管理,使养老保险政出多门、多头管理,政策不协调现象极为严重,也使养老保险资金分散,调剂性较差,不利于充分发挥养老保险的作用;二是养老保险机构既是行政管理机构,又是经办机构和监督机构,集三权于一体,不利于我国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的建议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要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和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的国情出发,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既要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又要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安定。本文除了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改革思路进行论述之外,特别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出有效的建议。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整体思路和重点 1.实行城镇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的流动要受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无论机关、事业单位还是企业招用人员和劳动者自主择业都通过市场进行选择。正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劳动力吸引到效益较好的单位和岗位上,从而提高了整个经济运行的效率和活力。这种以市场经济机制为基础的劳动力管理方式,可以使各类人员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之间,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之间合理地流动。尤其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重新选择职业以及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将十分普遍。这就迫切需要建立起一个覆盖城镇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各类职工的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保证城镇所有职工享受养老保险的权利,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

实行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目前,养老保险已覆盖全部职工的90.7%,只有不到10%的私营企业和区县以下集体企业职工还没有养老保险。在区县以下集体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职工是回城知青和保留全民或区县以上集体职工身份,他们已经实行或参照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从数量上分析,建立统一的保险制度是可行的,如果我们不抓住现在的有利时机,若干年后这个问题将更加难以解决,统一制度难度会更大。

2.采取多层次的退休养老保险措施

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不发达的国情出发,为了使养老保险既能发挥保障生活和稳定社会的作用,又能适应不同经济条件的需要,以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宜实行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制。在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制中,基本养老保险是核心,由国家立法在全国统一强制实施,适用于城镇各类职工。第二层次是单位补充养老保险,即根据单位的经济实力确定待遇水平和发放方式,经济效益好的多补充,以体现不同单位在经济条件上的差别。第三层次是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个人根据经济能力和不同需求自愿参加,国家在政策上应给予引导,在储蓄利率上给予相应的优惠。实行多层次养老保险意义十分重大:一是可以适量控制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的增长。我国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水平还很 低,与此相适应,养老保险待遇的水平不可能很高。实行多层次养老保险可以使职工在整个工作期间逐步积累基金,以保持退休后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又使基本养老金水平得到控制。二是可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平等竞争,单位之间经济条件的差别是必然结果,单位为了增强凝聚力,吸引优秀人才,除了对在职期间给予优厚报酬之外,还会靠长远的吸引手段来稳定所需人员,手段之一就是为职工举办补充养老保险。这样做,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激励职工多做贡献。三是可以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基金大多是完全积累的方式,一般储蓄数十年后才支付,这一方面可以抑制消费基金的膨胀,另一方面可形成一笔数量可观的长期可运用资金,支援国家经济建设。

3.实行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养老保险费用

实行个人缴费,是深化改革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个人缴费已有所认识,考虑到这一制度的实施与职工直接的利益关系,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在国家统一养老保险制度范围内的所有职工都应实行个人缴费制度。目前,各地在试行个人缴费过程中,只在企业职工中进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实行,这一做法,已引起企业部分职工的抵触情绪。为了避免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之间出现不平衡,机关、事业单位的个人缴费应尽快实行。二是考虑到目前职工的工资收入还不高,开始时可以在增加工资的基础上实行,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职工工资的调整再逐步提高。三是个人缴费要进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一调剂使用,否则就不能体现三方负担,起不到个人缴费应发挥的作用。

4.以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为重点

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主要涉及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计发基数;二是计发标准。随着经济体制和工资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分配自主权的确立,出现了分配形式的多样化,打破了以标准工资为主体的等级工:资制的分配格局,改革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已成为当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任务。

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的原则:一是基本养老保险是国家法定的养老保 险,必须实行统一的计发基数、计发标准。因此,选择的计发基数应适应各种工资分配形式。二是要全面客观地反映职工一生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以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对应关系。三是要兼顾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使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差别过大和不公因素能够尽量缩小,以利于生产,保障生活。

5.确立退休人员部分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调整机制

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金在职工退休时一经确定就不再变动,受物价的影响很大,退休人员生活水平逐年下降。为解决因物价上涨而导致生活下降问题,国家采取定额物价生活补贴方式。从实行的结果看,这种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退休人员的生活,稳定了社会。但这种办法利少弊多,其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物价生活补贴不规范,补贴额度随意性强,而且往往滞后,群众意见大。二是各种补贴名目繁多,执行起来十分困难,不同时期、不同金额、不同名称,人们很难分清楚。三是平均主义倾向严重。由于各项补贴都按人平均发放,表面上看很公平,其实蕴藏着很多不合理因素,基本养老金低的成倍增长,基本养老金高的补贴量相对不足,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逐渐形成了一个很大的平台,一些退休时待遇较高的同志反映强烈。四是补贴量相对偏低,赶不上物价的增长水平,更无法解决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问题,形成退休人员生活水平下降较多。

(二)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1.各级政府齐抓共管制定出台指导性文件

如何实现新农保制度的长期有效运营和管理,这是难度最大的问题,尤其是农村人口众多,居住分散,流动性大,新农保又与其他制度相交织的情况之下,其管理的难度更不应当低估。需要强化新农保的缴费管理、账户管理、基金管理、信息数据管理等等。明确政府责任,形成各级政府共同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格局。为此,要做到:第一、各地细化制度设计,精心组织,积累经验,稳步推进。新农保制度的实施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民生工程,又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应当根据试点的指导意见、指导原则和国家总体方案的精神,各地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实施分类保障,分级补贴,分层管理,稳步推进,需要强调政府扶持,农民自愿参保的原则,精心组织方案实施,11 努力构建新农保制度的长效机制。第二、需要强化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努力突破实施难点,推进新农保制度需要在财政补贴方式、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农民缴费机制,制度的有效衔接机制等方面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尤其需要强调政府财政补贴的可持续,农民长期参保意愿的可持续,管理运行的可持续,农民满意的可持续。

2.加大宣传力度逐步扩大覆盖面

要结合农村养老面临的实际情况,加强宣传解释工作,做好示范,让农民充分理解参加新农保的好处,见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不搞强迫命令,不片面追求参保率。在制度推进过程当中,要强调组织动员、优化管理和服务,通过各种方式向广大农民充分展示新农保制度的优越性,提升并稳定农民的参保意愿,通过制度和管理机制带来的优越性来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民自愿参保,逐步扩大新农保的覆盖范围。当前,要特别注意向农民说清楚社会养老保险的收益性、可靠性和规范性,让农民像了解银行储蓄存款利率那样明白缴纳养老保险金的预期收益,特别注意向农民说清楚社会养老保险是对家庭养老的有益补充。

3.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关键是要根据农村现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养老保险体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必须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农村实际情况相适应,同农民的承受能力相适应。试点阶段,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按人群和农村区域差异分类设计,制定具体办法和试点实施方案。在制度设计时,既要考虑农村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本身的特殊性,也要考虑农村养老社会保险与城镇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将来接轨问题。制度的设计要针对三类对象:

一是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目前农民工已超过2亿人,妥善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关系到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要尽快出台能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同时鼓励相对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直接融入城镇职工的养老社会保险体系之中,享受与城镇职工相同的养老保险待遇。

二是乡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乡镇企业中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农副产品 加工型企业多,中小型企业多,原始积累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在乡镇企业养老社会保险体系建立过程中不搞“一刀切”,各地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三是农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对这部分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养老保险基金可以由参加保险者交纳的投保费和政府补助金共同构成。考虑到我国农村农民的收入难以确定,农民家庭与家庭之间的收入有差异的现实,对于要求农民个人交纳的养老保险费部分可以根据该地区上年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按一定比例等额上缴,缴费的比例可以根据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不同。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加上近几年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纯粹的农业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对于农民的养老问题政府应该承担责任,给予农民补贴,政府对收入水平不同地区的农民补贴水平应有区别,政府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使贫困地区农民养老有保障。

4.妥善解决与其他社保政策的接续转移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要及时实现现行农村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接续并轨,解决地区间因利益关系而影响社保关系接续转移等问题,制定统一、规范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流程,规范转换、接续的操作办法,解决不同地区间的基金结算问题。同时要加快全国社会保险信息化联网建设,农保关系接续转移提供技术支持,出台“社会保障全国一卡通”相关政策,提供缴费、支取、记录、转账、管理、信息查询等一系列功能,卡随人走,方便管理。

5.切实解决好新农保制度中各级财政责任分担问题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一种保障农村老年享受社会养老待遇的保险制度,离不开资金的支撑。为此,要妥善解决好新农保制度中各级财政责任分担问题,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补贴要及时到位。政府资金的投入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建立政府资金的引导机制,即为了鼓励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应由政府对参保人员根据年龄的不同给予适当的补贴。二是建立养老保障待遇调整的储备基金,以保证被保险人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同步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应由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办法给予资金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集体负担部分,可在乡村所办企业的利润、公益金和管理 费用中提取;没有集体经济的乡村,要根据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原则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来解决农民缴纳一部分养老保险费的问题;特别困难的农村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集体负担部分应由地方政府财政解决。

6.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监管

作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开始缴费到领取养老金,实际上是一个跨度很长的制度安排,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如何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监管,实现农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有效抵御通货膨胀的风险值得认真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是农民的血汗钱、养命钱,既要确保安全,又要确保合理增值。农村养老保险实行“基础养老金加个人帐户”的模式,基础性养老金为非缴纳性养老金,由财政支付,60岁(或65岁)以上达到一定缴费年限的农民,加发一块基础性养老金,以体现参保优于未参保。个人帐户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财政补贴、投资收益构成,最终实现基础养老金由中央负责、个人帐户养老金由地方管理的格局,省级统筹基金缺口主要由省政府负责,中央对困难省份提供补贴,提高统筹层次,集中管理运营基金,改变现有县级统筹,县级管理的模式,以市或省为统筹管理单位,省或市级建立基金运营中心,国家制定基金运营管理办法,运营管理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并对统筹单位负责。要切实维护参保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要健全基金的财务、会计、统计和内部审核制度,基金监督机构和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基金收缴、管理、运营、支付监督检查,确保基金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7.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组织机构

要确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责任主体到位,将非城镇户口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促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应尽快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组织机构,理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重点加强履行政府社会保险职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建设,合理设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的编制,配备与其业务相适应的管理和经办人员。

总之,改革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 实搞好试点工作。构建新农保制度对于有效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建立完善新农保制度,使更多的农村居民能够纳入到制度化的保障轨道,对于稳定社会公众的预期,减少对未来保障不确定性的压力,对于应对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对于拉动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政策效益。所以,构建新农保制度,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且有利于提振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村消费者的信心。

参考文献

完善我国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的思考 篇6

关键词:保证保险;法律制度问题;法律制度完善

一、保证保险的定义

多年以来,法学界、经济学界都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试图对保证保险作出一个明确的且有说服力的界定。但由于中国现阶段并无明确的法律规范对保证保险的概念作出统一的界定,因此关于保证保险的概念仍是众说纷纭。在此,本文对此不做深入探讨,仅出于法律制度层面上的考虑做以下定义。

保证保险是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合同约定的债务人不履约行为而造成的被保险人的财产损失予以赔偿的一种财产保险制度。

二、我国保证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后果

(一)我国保证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以《保险法》为主体,以保监会的各项规章规定为辅助的保险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成为我国保险经营的基本法律依据。但总体上看,离保证保险经营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保证保险的法律地位不明确。(1)法律位阶较低:我国保险法第95条第1款的第2项关于财产保险的种类中涉及到了保证保险。仅此一条法律条文涉及到保证保险,而相关的行政法规与行政规章没有涉及保证保险。关于保证保险内容较多的规定是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和银监会保监会的规定或是对某一问题的复函,这些文件的法律效力较低。(2)内容相互冲突:《保险法》对保证保险合同未作出具体规定,而保监会等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法律位阶较低,而且内容相互矛盾,甚至与《保险法》冲突。另外,保证保险的法律建设中一直没有将其与类似制度加以区分。比如未明确界定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保险法》第九十二条所列举的财产保险业务中并没有提及保证保险,仅仅包括了信用保险。而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的《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第四十五条规定的财产保险业务中包括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这本身就容易导致内容相互冲突、两个标准。(3)法律空白较多:《保险法》本应是保证保险经营的最主要、最直接的法律依据。我国《保险法》对市场中的一些主要险种有特别规定,而对保证保险,保险法并没有特别规定,这导致保证保险在保险法中存在空白。

2.我国征信体系不完善。所谓保证保险,从命名就可以看出经营保证保险,要求保险人能够迅速、低成本地掌握债务人的资信情况和风险信息,以决定是否承保和承保费率的高低。可以说,保证保险正是市场经济应对信用缺失的产物,但反过来,社会征信体系的不完善正严重影响了保证保险的健康发展。

(二)信用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缺失的后果

1.业务开展举步维艰。法律作为社会规范具有指引、预测作用,通过规定权利、义务,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某种模式,指引人们的行为,人们也可以通过法律规范来预测到他人的行为及双方行为的法律后果。保证保险是市场经济和契约自由的产物,其业务的开展,同样需要保证保险法律发挥行为指引和预测的作用。然而,由于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的缺位,人们对如何开展保证保险业务以及其所能产生的法律后果缺少一种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预测。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的缺位,使得保证保险业务的开展举步维艰。

2.纠纷解决无法可依。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缺失带来的最直接和明显的不利后果即保证保险纠纷解决的无法可依。如果说保证保险业务在没有法律规范的情况下,仍可凭借行业内部自发的努力以及各方当事人形成的共识有所发展的话,那么,一旦纠纷产生,各方当事人出现意见上的分歧,矛盾被引向裁判机关——法院时,作为裁判者的法官将面临一种无计可施、无法可依的局面。

三、完善我国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的建议

上文提到虽然保证保险业务在我国金融实践中已运作数年,但其在立法上相比于其他法律明显落后。为此,必须加快推进完善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的进程,完善保证保险相关制度、规范。关于推进保证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完善保证保险立法和其他规范

1.完善保险法:保证保险业务作为一种特殊的财产保险业务,新《保险法》己将其纳入其中,但未明确其性质和地位,可以通过对《保险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方式进一步详细规定保证保险的相关细节问题。关于保证保险的概念、种类、主体、法律适用、性质、保险标的、合同和基础合同的关系、保险人的追偿权、担保和保险并存时的处理、投保人恶意骗保的处理、保险人的除外责任等都必须做出详细的解释。

2.完善保监会规章:保监会是我国商业保险的主管部门和统一监管我国保险市场的机构,保监会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现状适时出台相关的规范性和制度性的文件,从而引导保险业务发展方向,规范保险行业的相关行为,促进其健康发展。保监会需要在保证保险被执行落实之前做好相关的行业调查和调研工作,充分分析市场的反应,然后权衡各利益相关体之间的关系,听取各方的建议,科学合理的制定相关的制度,然后在保险行业内逐级落实下去,引导保证保险业务有序、合理的展开。

3.完善相关行业规范: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是保险自律性的社团组织,它可以通过号召各保险公司共同遵循相关保险行业制度,签订自律公约,自觉维护保险行业业务开展秩序,倡导良性竞争,反对恶性竞争,打击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促使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建立健全保险业诚信体系,加强保证保险从业人员和中介机构的自律管理,监督执业行为,进行自律惩戒。

(二)配套相关领域法律法规

保证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的实践表明,不同的保证保险险种涉及不同的专业领域,一部保险法难以囊括各个保险险种可能面临的情形和问题,因此完善的保证保险法律制度不仅仅需要保险法对保证保险明确而全面的规范,也需要相关专业领域法律法规的配合。

(三)逐步建立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

保证保险的承保标的是投保人的履约行为,即对投保人履行债务信用的保险,投保人的信用风险同时也包括其主观信用风险。在实际生活中,我国个人信用建设这一块尚处空白,虽然近年来有所发展但是仍是十分薄弱,至今都还没有一个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联网查询系统,保险公司在面临投保人投保的时候,只能被动的通过投保人自己提交的工资流水证明,任职公司出具的相关证明等一些材料了解到投保人的信用状况。这些情况因为是投保人提供的,其展示出来的信息无疑是对投保人有力的,但保险公司又不能得到真实的信息,所以只能依赖于投保人。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我国针对诚信缺失的处罚措施是十分少的,在我们国内个人失信的成本代价是很低的,这也引发了个人诚信的低下,所以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积极构建个人诚信体系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洋,保证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2008年

[2]王松梅.保证保险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经济法学,2009年

[3]何绍慰,中国保证保险制度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 篇7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中核心的一环, 人权作为社会保障立法的理论基础, 也必然地成为养老保险立法的理论基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法国法学家卡雷尔·瓦萨克提出了“三代人权”思想:第一代人权思想是以“自由权”为中心的政治权利与公民权利;第二代人权主要包括就业权、劳动条件权、失业救济权、社会保障权、物质帮助权等。第三代人权指的是国家和民族的集体权利, 又称连带权利或者国际集体人权。[1]第一代人权为近代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提供了基本的法哲学理论基础。第二代人权为现代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法哲学思想和理论基础。从19世纪中叶起, 古典自然法学遭到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哲学的挑战和批判。但二战之后自然法学说随着它本身的演变再度复兴, 并以抽象的社会正义、个人自由等名义。[2]此时社会权应运而生, 社会保障权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权, 归属于社会权。其对自由权构成了限制, 但这并不表明社会权排斥自由权。养老保险制度一般被认为起源于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 1883年至1889年间德国先后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从此至二战时期, 生存权虽未在社会立法中被予以明确规定, 但却成为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立法之内在指导思想。在二战之后, 生存权作为基本权利被世界许多国家所认可, 很多国家都对宪法进行修改, 将生存权的内容补充规定进人权规范中。

第三代人权为当代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法哲学来源和理论基础。根据公民和国家的关系, 瓦萨克认为第三代人权为连带的权利 (the solidarity rights) , 其实质是为了从第二代人权的“福利抑或发展”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寻找既利于社会安全、社会保护, 又有利于社会生产与发展的政策与制度模式。社会连带思想把社会当成一个有机体来研究, 指出社会与别的有机生命相同, 每个部分之间一定会有某种联系, 因此组成了有序、连带的整体。养老保险体系是基于人类的社会理性所实施的社会互助活动与体系计划。

二、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在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方面, 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多种问题。包括养老保险立法滞后、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较低、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模式争议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不完善等问题, 在养老保险法理基础的研究之上, 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意见。

(一) 出台养老保险专门立法。

在对我国养老保险的立法建设之初, 我们就应作出系统的计划, 使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尽量从开始就迈入社会保障法制体系建设的正轨。[3]今后在制定《养老保险法》时, 就制度的整体设计, 我国养老保险的立法应当遵从权利与义务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几项基本原则, 并且应当把养老保险的多元化体现在养老保险立法中。

(二) 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

统筹, 即统一筹划, 应当是在独立的事物之间谋取一致或通盘考虑, 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问题在《社会保险法》是针对养老保险的基金而言的。我国的养老保险应坚持广覆盖的原则, 避免在制度上形成省级差别而需要实现全国养老保险金的统筹, 对于实现全国统筹的时间和步骤不概括地授权国务院规定, 应当在立法中明确规定一个实现的期限, 并且不宜过长。并且缴费率和待遇水平也影响着养老金的统筹层次, 只有将统筹层次逐渐提高到省级或全国, 缴费比例才可能趋于统一。

(三) 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

目前就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而言, 现在被认可的是部分积累制, 即社会统筹部分通过现收现付制来提供最低养老保障, 而个人账户方面通过单位与个人的缴纳基金积累则既有利于激励个人工作积极性又利于提高社会储蓄率。它通过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结合, 将社会公平与效率、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 保障基本生活与鼓励努力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四) 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机制。

因此, 为了合理防范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 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险监督管理机制, 我们应当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基础上, 建立完全独立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社会保险银行, 或者在国家开发银行内设立独立核算的“社会保险分行”。同时在下一步将要制定的我国养老保险法律中明确规定完全独立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 或者是扩充某一监督部门的编制和职权, 进而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的力度, 切实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效率, 最终保障整个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步云.人权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6.

[2]沈宗灵, 黄楠.西方人权学说 (下) [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383

物流保险制度的缺失及完善建议 篇8

1 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过程中保险制度的应对

传统物流将物流业务的承担者限定在买方或者卖方的范围, 由买方或者卖方实现货物在空间上的移转, 也被称之为第一方物流或第二方物流。通常买方或卖方拥有自己的运输工具和仓库, 能够满足自身的物流需要。传统物流中的典型特征是货主与物流承担者相一致。此时“只要有货物运输保险即可满足物流保险市场的需要”。

现代物流主要由独立的第三方提供系统的物流服务。物流经营者既不是买方也不是卖方, 但是对物流过程中货物毁损灭失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物流环节也不再局限于运输和仓储, 而是由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有机组合的物流系统。物流经营者的重心在于整合物流链, 提供系统、高效、有序的物流服务。物流经营者与承运人、货主发生分离。在物流过程中, 直接导致货物毁损灭失的往往不是物流经营者而是搬运人、运输人等。物流经营者对货物风险的控制性降低, 风险增大。传统的财产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仅针对物流过程中某一环节, 使得物流经营者不得不按各环节办理投保手续, 增加了缔约和索赔成本。同时作为货物实质的或者名义上的占有人, 物流经营者还面临着被保险公司代位追偿的困境。也就是说, 随着物流业的发展, 第三方物流经营者出现以及物流服务日趋复杂化、一体化, 原有的保险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物流经营者分散风险的需要, 这就要求有新的保险险种转移物流经营者可能面临的风险。

为了保证物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有必要为物流经营者提供新的保险险种, 分散商业风险。2004年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推出物流货物保险和物流责任保险两个险种, 显示了传统保险制度的不足, 为物流经营者分散风险提供了新的可能。

物流货物险分为物流货物财产险和物流货物运输险, 承保货物在运输、储存、加工包装、配送等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 主要是针对第一方物流或第二方物流模式的保险;物流承保过程中物流经营者对第三人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 主要是针对第三方物流而兴起的。物流责任险的被保险人为物流经营者, 所承保的风险为物流经营者依法应当对第三人承担的责任。一旦物流过程中造成了第三人人身或财产上的损失并且该法律责任应当由物流经营者承担时, 物流经营者可以基于保险合同请求保险人直接向第三人进行赔偿或在物流经营者向第三人进行赔偿后向保险人请求填补损失。藉此将赔偿责任在承保范围内转移给保险人。

2 物流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分析

从理论上而言, 物流责任保险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独立的第三方物流经营者的风险分担问题, 应当深受物流经营者欢迎。在物流业相对发达的欧美国家、日本等, 物流责任保险被广为接受和适用。但是, 在我国, 由于物流业起步较晚, 同时受到文化、行业规范性等因素的影响, 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践中, 国内多数保险公司没有推出专门的物流保险条款, 同时保险业所提供的责任保险产品并不能真正满足物流经营者的需求, 物流经营者投保的愿望并不强烈。

2.1 物流市场的不规范导致承保风险不确定因素增加

当前我国物流行业尚处于初期阶段, 物流企业发展参差不齐。其中相当一部分物流经营者的业务局限于传统的运输、仓储等, 并不具备现代物流的特征。该类物流经营者通过传统物流保险就能基本满足分散风险的需要, 对物流责任保险没有需求。“以客户为中心的全程服务”、系统化的现代物流运作模式虽然是未来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但尚处于无标准、无规范的状态。这就为物流保险人准确评估风险, 开发设计物流保险产品设置了障碍。因为保险产品的设计必须以大量同质风险存在为前提, 物流市场的不规范运作会导致保险人无法准确评估风险, 进而通过增加保险费或不提供保险产品避免损失。无论何种方式都不利于物流责任保险制度的推广和适用。

2.2 许多物流经营者无力承担根据营业收入计算的保险费

物流责任保险条款第12条规定:保险人以本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预计发生的物流业务营业收入为基础计收预付保险费。在保险合同期满时, 再根据实际的物流业务收入结算。这一计算方式与责任保险通常的计算方式不相符合。一般而言, 责任保险的保险费率计算会考虑风险的类型、发生的几率、保险人单次赔偿限额、累计赔偿限额等因素, 以被保险人营业收入为标准进行计算的方式比较罕见。由于我国物流行业处于起步阶段, 管理费用相对较高, 虽然物流企业营业收入较高, 但利润未必同样高。按照营业收入计算保险费成本过高, 相当多的物流经营者难于负担。

2.3 物流责任保险范围过窄, 物流经营者化解风险的预期难于实现

首先, 现代物流的特征是服务的系统化、整体化, 因而物流责任保险应当满足分散整个物流活动风险的需要, 并由此区别于传统的运输保险、仓储保险。但是, 现有的物流责任保险条款中承保责任的环节限于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等环节, 并未涵盖包装、流通、信息处理等环节。物流经营者要防范物流责任保险未涵盖的物流环节还需要采取另投附加险等措施。由此可见, 当前的物流责任保险并不是覆盖物流全过程整体的保险, 而是货物运输险、财产损失险以及传统责任保险的重新包装、组合, 并未真正解决物流保险中的核心技术性问题, 对各环节衔接点责任归属、风险分担并未提供有效的制度设计。

其次, 物流责任保险条款中的免责条款远多于保险责任条款, 物流过程中的诸多损失如物流货物遭受盗窃或不明原因失踪、储存在露天或舱面上的物流货物的损失或费用、发生在境外的财产或费用的损失等都在承保责任范围以外。物流经营者投保物流责任险后仍难于分散诸多风险, 这就必然降低其投保的积极性。

再次, 物流责任保险中保险人承保的风险不包括侵权责任。物流过程中, 物流经营者对第三人承担的责任类型既有违约责任也有侵权责任。但是, 现有的物流责任保险条款仅规定了物流经营者对客户的违约责任, 并没有将物流经营者在物流过程中对第三人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的责任纳入承保的范围。物流责任保险条款的这一设计为物流经营者分散侵权责任并未提供有效的帮助。

2.4 物流责任保险条款中关于责任限额、免赔率等规定不利于物流经营者分散风险

物流责任保险条款第11条规定:保险合同的责任限额由投保人自行确定, 并载于保险单明细表中。但事实上, 由于投保人在缔约上的弱势地位, 难于真正自行决定责任限额。该条款第21条规定:物流责任保险采用的是每次事故的责任限额与保险期内累计的责任限额同时适用的方式。法律费用在责任限额之外另行计算, 但是不能超过责任限额的30%。此外, 为了督促被保险人妥善、谨慎保管投保标的, 保险合同中通常有关于免赔率和免赔额的条款, 加重了物流经营者的责任。

3 完善物流保险制度的建议

物流责任保险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分散物流经营者的风险, 保障物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对于物流这一高风险的行业而言, 物流经营者本应热衷于责任保险。但是, 当下由于物流运作的不规范、保险费过高、承保范围过于狭窄、责任限额以及免赔率等条款的限制等, 使得物流经营者的投保意愿和保险人的承保意愿均较低, 物流保险并未真正发挥其社会效用。应当规范物流行业、创新保险产品, 消除当前物流保险所处的尴尬局面。

3.1 规范物流市场, 提高对风险的控制能力

“国内大部分所谓的物流企业并不具备现代物流的特征, 多数只是传统运输、仓储企业的再包装而已, 未能达到现代物流企业的惯例和技术标准, 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物流市场的不规范、标准化模式的缺失使得物流风险管理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难于建立, 保险人无法合理预测风险。面对不确定的风险, 保险人只能提高保险费率或取消保险产品, 这也必然损害物流经营者的利益。因而, 物流经营者规范操作, 提高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准确性能够保证保险人预先准确评估风险, 增强防控风险的能力, 降低保险成本。

3.2 物流风险管理信息化、规范化

物流风险的信息化直接影响保险人对物流风险可控性的判断, 并进而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承保以及以何种保险费率承保等。实践证明, 对于不确定风险, 保险人往往会通过不承保或收取高额保费的方式降低自己承担的风险。物流风险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可以使保险人准确评估风险, 提高对未来风险的控制能力, 并进而降低保费和扩大承保的范围, 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当下, 应当建立物流行业风险管理的传输和处理系统, 便于保险人对风险进行分析检查、动态管理。

3.3 提高物流经营者的保险意识, 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物流保险

保险是风险分担的有效方式, 是保障行业发展的重要制度设计。物流经营者在物流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风险, 倘若没有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 则难于持续稳定发展。我国当前多数物流经营者保险意识不强, 没有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 因而投保意愿不强。一旦发生了事故, 则会直接导致物流经营者破产倒闭或无力对遭受损害的第三方、社会大众进行有效救济。要改变这一状况, 需要政府、保险人、物流经营者三方共同的努力。作为政府应当通过政策支持、制度完善等方式对物流保险进行积极宣传, 支持物流经营者与保险人合作。作为保险人应当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开发新的适合社会需要的保险产品, 满足物流活动的需要。作为物流经营者则应当意识到物流各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并积极通过物流保险事先化解风险。

3.4 设计符合物流经营者的新型保险产品

当下的物流保险产品并不能满足物流经营者的需要。物流经营者认为:“保险公司推出的更像是一种保险方案, 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保险产品, 仅仅是把原来的财产险、货物险简单组合成一份保险建议书, 并没有改变原来存在的问题, 只是产品的简单叠加, 没有起到‘1+1>2’的效果。”当下, 保险公司应当适应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 将物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作为整体看待, 对物流各环节的风险进行评估, 设计新型的保险产品, 即建立物流综合责任保险, 从而有效分散物流经营者可能遭受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李惠阳.物流保险现状及法律原因分析[J].商法年刊,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587) .

[2]胡晓强, 周梅华.我国物流责任风险保险体系分析与对策[J].江苏商论, 2010.

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 篇9

近年来, 随着未就业随军配偶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 解决了众多的随军家属的基本生活保障, 缓解了现役军人在家庭经济生活上面的困难, 提高了军人家庭的生活水平, 更进一步凝聚了军心。但在保险转移接续上, 由于存在理解和认识的偏差, 也存在一些问题。

1. 保险人员范围扩大。

根据相关文件, 随军配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 可按规定享受基本生活补贴和养老、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补贴待遇:一是随军前未就业、经批准随军随队后未就业且无工作无收入的;二是随军前已就业但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经批准随军随队后未就业且无收入的;三是经批准随军随队后无收入, 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并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和个人账户资金转入军队的。目前部队降低了配偶随军随队门槛, 充分考虑到军人及其配偶年龄较小, 或因某种特殊情况, 比如因为怀孕、生产和抚养孩子而短期内失去工作收入, 以及因意外事故造成残疾而难以工作等情况下, 军人家庭收入在减少的同时, 支出往往会大幅度增加。最大范围地将其纳入保障范围,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军人家庭负担, 更好地保障了军人家庭的生活水平。

2. 设置的险种较少。

地方的社会保险除了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之外, 还设置有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部分地方的企业还为职工投保了企业职工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而我军目前的未就业随军配偶只能享受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

3. 保险转移接续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军人未就业随军配偶的基本生活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均由军队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当军人退出现役时, 其配偶的保险关系随调到安置地的社会保险机构。在制度实施过程中, 笔者经常发现在接续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存在缴存月份上的不连续。在军人服役期间, 这个问题并不会凸显出来, 但是在退役转回地方时, 矛盾就会出现。二是由于对政策理解认识存在偏差, 存在一人多账户情况。在接转过程中, 由于部队入的只有两险, 随军家属在享受部队基本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时同时在地方又以灵活就业人员形式建立账户, 或是不将已有账户转移到部队, 形成一人多账户现象。三是存在利益缺失现象。地方转移到部队的社会保险缴费是个人账户积累额的一部分, 转到部队后, 部队为其建立个人账户并将地方转移过来的资金计入其中, 此后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逐月计算, 进行养老保险的积累。在军人退出现役, 或军人配偶重新就业后, 部队将其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中的资金进行结算, 并转移给当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重新参加地方的养老保险。但在这样的转移过程中, 除了加大了军地双方相关人员的工作量之外, 更重要的是造成军人配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积累金额凭空减少了一部分, 直接影响相关人员的经济利益, 造成利益缺失。

二、完善随军配偶未就业期间社会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在确保未就业随军配偶现有待遇不变的情况下, 笔者建议实行随军未就业配偶社会保险“社会化”, 即通过实施军地共管, 由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未就业随军配偶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和生育险账户, 让未就业随军配偶的社会保险真正实现社会化, 避免重复性工作, 最大可能地保障随军配偶的合法利益。

1. 社会保险账户由地方建立与管理。

在未就业随军配偶社会保险“社会化”的制度下, 军队财务部门不再负责为未就业随军配偶建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 军队财务部门将干部部门审核的未就业随军配偶基本生活补贴审批表和未就业随军配偶的社会保险标准交给部队驻地的地方保险机构, 由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复核后为其建立社会保险账户。杜绝一人多账户而产生的虚报冒领现象。同时, 也减少了部队财务部门的工作量, 有效缓解了人少事多的矛盾, 提高了工作效率。

2. 保险费由部队统一向地方缴纳。

未就业随军配偶基本生活补贴由军队财务部门按月发放, 并扣缴保险费, 比如对于已失业但仍由原单位负责缴纳社会保险的随军配偶, 如果本人不愿将保险转移到部队, 可以保留其在地方的社会保险, 并给予其基本生活补贴;对于未参加地方社会保险, 或虽参加了地方的社会保险但自愿将保险关系转移到部队的, 可由部队为其建立个人保险账户, 并按规定发放基本生活补贴;对于无工作收入但自费参加地方社会保险且不愿将保险关系转到部队的, 可以保留其在地方的社会保险关系, 并按规定发放基本生活补贴。保险费统一由军人所在的财务部门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缴纳。军队干部部门和地方社会保险机构可联合制定未就业随军配偶社会保险账户审查模式, 定期进行审查。在发现其保险账户缴费存在问题时, 可及时通知本人, 避免产生后续问题。既保证了未就业随军配偶社会保险关系的连续性和社会性, 又保证了其军事方面的严肃性。

3. 未就业随军配偶社会保险的转移。

一是配偶就业或军人退出现役在本地安置时保险关系的转移。未就业随军配偶实现就业后, 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部队政治部门和财务部门联合制发的有关通知书, 转为实行地方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二是配偶随迁时保险关系的转移。未就业随军配偶跟随军人调动或退出现役而迁移到异地时, 地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部队有关通知, 将其保险关系直接转移至异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三是配偶没有随迁时保险关系的转移。如果未就业随军配偶没有随军人的调动而迁移, 其社会保险关系继续由配偶所在地的社保机构管理, 不办理转移手续。

4. 健全增加保障险种。

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 篇10

1 农业保险发展取得的成效

1.1 保费规模迅速增加

自2007年中央财政开始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来, 我国农业保险步入发展快车道。2013年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306.6亿元, 同比增长27.4%, 比2007年增长了490%;承担风险金额达1万亿元, 相当于2007年的6倍;承保农作物突破0.67亿hm2, 较2007年提高了近5倍。自2008年起, 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超过日本, 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

1.2 保费补贴不断提高

为减轻农民经济负担, 调动农民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中央、省、市县各级财政对参保农民给予保费补贴, 近几年中央财政对农业保险保费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 目前, 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占应缴保费近80%。国家免征农业保险营业税和印花税, 并给予所得税优惠政策。与直接给予农民补贴相比,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具有十分明显的杠杆效应。

1.3 覆盖险种稳步扩大

2007年, 在中央财政支持的目录中, 种植业最初只支持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和棉花5种作物的保险, 次年增加了花生和油菜;2010年, 又增加了青稞、土豆、橡胶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重要险种;2011年, 进一步发展具有特色的香蕉、烟叶、甘蔗保险等。2012年扩展到马铃薯、森林、能繁母猪等16种作物和畜禽保险。

2 农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保险覆盖面低

尽管部分地区像黑龙江农垦、安徽省等地基本实现了100%覆盖, 但全国覆盖面还比较低。目前, 种植业保险的覆盖面仅占全国播种面积的42%。同时, 尽管农业保险的品种有所增加, 但占农业产值10%的渔业保险、一些对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宗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尚未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范围。

2.2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低

目前农业保险的保额是2007年确定的, 参照的是此前的直接物化成本, 以此确定的保险金额已经远远低于农民的实际成本支出, 农民的物化成本难以覆盖。据财政部估计, 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直接物化成本的差距, 全国平均水平在35%左右。同时, 农业保险责任的范围有限, 一些风险种类还未纳入保险责任范围。

2.3 农民的保险意识较弱

受多种因素影响, 农民对保险还不太了解, 农民对政府救济的依赖性较强, 习惯于有难靠政府解决, 缺乏主动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在多数地区, 只有当灾害事故发生并遭受巨额损失后, 农民才意识到保险的必要性, 投保人的淡薄意识必然阻碍农业保险的整体发展。

2.4 受财政补贴限制, 主产区地方政府积极性低

由于县级财政要求配套补贴, 粮食主产区一些市县政府对发展农业保险积极性低, 有的县政府对农业保险发展设定限制性数量指标。由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不高, 一些地区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不增反减。

2.5 巨灾保险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

目前,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以提升保险业承保能力。在我国, 由于没有巨灾支持保护体系, 巨灾损失完全由保险公司独立承担, 大量风险集中于经营主体自身, 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承保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3 完善和创新农业保险制度的思路

3.1 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 把更多产品和农户纳入风险保障体系

(1) 扩大农业保险的品种范围。逐步将区域性重要农产品纳入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范围, 支持地方发展这些品种的农业保险。 (2) 提高已纳入补贴范畴的种养业保险覆盖面, 实现应保尽保。逐步减轻直至消除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的负担, 解决农业保险覆盖面低的问题。

3.2 完善农业保险组织制度

从农业的产业属性和农业保险的政策属性出发, 构建有利于协调政府、承办机构和参保农民关系的农业保险组织制度。与商业性保险公司相比, 互助制、合作制农业保险组织在保障农民利益、主动防灾减灾、合理处置公司盈余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应支持发展相互制合作保险组织, 创造条件逐步改变商业保险公司经办农业保险的状况。

3.3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1) 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管理办法, 中央提高对农业大省的财政补贴比例, 尽量取消基层县市的财政补贴分担部分, 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管理, 确保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2) 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减免所得税, 允许税前从经营盈余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险准备金, 以增强其经营实力。

3.4 创新农业保险产品

目前, 农业保险已覆盖主要种植业、养殖业、常见的各种自然灾害等涉农险种。可见, 现行的农业保险产品主要是应对农业自然风险, 而对于应对农产品生产的经济风险, 还难以发挥屏障作用。下一步应将农产品生产的经济风险纳入农业保险保障范畴, 创新保险品种, 探索实践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等, 进一步拓宽保险服务领域, 延伸保险服务触角。

3.5 加快建立巨灾和农业风险保险体系

完善我国保险法解释制度的建议 篇11

一、加强保险理论研究,规范保险立法,统一司法实践

保险法及保险法学在我国起步时间不长,实践发展也不足。现阶段,理论界对保险合同解释制度的研究多停留在对国外相关制度的介绍和研究层面上,对我国立法中的规定和司法实践中长期形成的解释方法和理念研究却不多。因此,一方面在学理上,学者们对保险合同解释理论的研究各异,未能形成一个较为统一的认识,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无法为实务提供及时、准确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在实践上,立法、司法仲裁机关对保险合同解释处理标准不一,无法形成统一的做法。笔者认为,我国保险合同解释的理论研究及立法和司法实践应当在大陆法系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和吸收英美法系的解释制度。具体做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加快保险行业立法和制订保险合同法

继续制定保险行业法和保险合同法,使现在的保险法得到细化,保险合同法独立出来,从而进一步规范保险行为,促进保险市场。

2、综合使用各种保险解释原则

在保险合同解释方面首先应当遵循合同的一般解释规则。保险合同是合同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当双方当事人就合同内容发生争议时,应本着最大诚信和公平原则,综合考虑合同的性质、特点、目的、内容等诸多因素,通過各种标准去探求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先按保险合同的通常含义理解合同条款,如果存在歧义,则可以依据合同的整体解释规则、目的解释规则、交易习惯解释规则、诚实信用解释规则等来探询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排除疑义。当然,这些规则并不是单独孤立适用的,往往都是共同使用。

3、增加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性规范

保险合同在适用合同的一般解释规则的基础上,另外在立法上补充一些便于操作的技术性规范。虽然合同法确定了合同解释的基本规则,但对保险合同的解释而言,仍缺乏一些易于操作的技术性规范,容易造成适用上的任意性。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英美的做法,即在立法上规定、在司法实践中遵循通常解释原则、专业解释原则、一致解释原则、正确适用疑义利益解释规则等。

二、保险法解释原则以公平为基本指导思想

正确适用疑义利益解释规则应该特别指出的是,保险合同解释不能仅仅理解为是对投保人利益的保护,或是对保险人的限制。①保险合同解释就是按照符合当事人订约当时约定的意思表示的真是内容为准,就是看当时如何约定,保险合同解释完全服从于公平原则。我国《保险法》第31条的规定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取向,这就是对投保人一方利益的充分保护,但是在实践中却存在不少曲解或误解。该条立法保护弱势群体的价值取向理应受到肯定,但如果对实际情况不加仔细分析,过分地强调此原则就会造成一种名为公平而实为不公平的结果,就会极大地损害保险人的利益,从而不利于保险业的发展。由于保险法31条是我国现行的唯一保险合同解释的法定条目,它的适用非常普遍又关键。因此,笔者认为对疑义利益解释规则的正确理解与适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疑义利益解释规则适用的非排他性

该规则的适用不具有绝对性和排他性。保险合同的解释规则有多个,而且多数情况下仍是多个规则综合适用。该规则的适用不具有优先性。如果其他解释规则能适用并能很好地消除歧义时,疑义利益解释规则应服从于其他主要规则,也就是只有用其它规则无法消除歧义时才用疑义利益解释规则。②若保险单用于明确、清晰且没有歧义,当事人意图明确,不能做不利于保险人的语义解释,疑义利益解释规则不能被用于曲解保险合同的用语。只有在对保险合同条款有争议而引起纠纷,才能适用疑义利益解释规则。因为保险合同当事人双方产生纠纷的原因很多,有因合同条款争议,也有因当事人违反合同义务。对于非因合同条款争议而引起的纠纷,不应当适用该规则。

2、疑义利益解释规则适用的例外

对于下列情形,可以排除适用疑义利益解释规则:(1)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图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加以证实的;(2)保险合同条款的歧义经当事人的解释已经被排除的;(3)保险合同用语经司法解释已经明确而不再产生歧义的;(4)保险合同中的基本条款发生歧义或者文义不清的;适当考虑被保险人类型的差异,参与投保的不仅有经济能力微弱和对保险知识欠缺了解的自然人,而且也有经济实力雄厚和对保险事宜较为了解,具备较强判断力的法人,甚至有专门从事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因此,出现合同解释条款纠纷时对他们应有所区别。从法理上说,第31条是基于合同当事人双方主体地位的相对不平等考虑的,其保护对象一般是经济上的弱者(主要是自然人),以实现公平正义,但对于有同样的地位甚至经济实力更强的法人来说,法律设计的有利于弱者的规则就失去了保护弱者的基础。

结论

综上所述,正是基于保险合同附合性可能导致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才产生对其格式条款采用疑义利益解释规则进行司法规制的必要性,故而在适用该规则时,应充分围绕此目的,防止矫枉过正。亦即只能对保险合同双方有争议的个别格式条款进行解释,还应该注意避免延伸到由法律或保险监管机构所确认的合同条款上,以达到衡平双方利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江凌,郭键斌.“不利保险人解释规则”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法律经纬,2006,(1).

浅论我国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 篇12

(一) 责任保险的概念与分类

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保险。被保险人在从事各项业务经营和日常生活中由于疏忽过失等行为造成他人的损害, 根据法律应对受害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和因赔偿纠纷引起的诉讼、律师费用及其他事先经保险公司同意支付的费用。都可以由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承担。

依据责任保险承保的范围和对象划分为:场所类责任保险、雇主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产品责任保险以及特定行为责任保险等五类。依据实施方式划分, 又可以分为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两类。

(二) 责任保险制度的概念

社会行为学认为, 制度是人们 (包括组织和个人, 下同) 的行为规则, 是关于人们权力、义务和禁忌的规定。权力规定人们可以采取什么行为, 义务规定人们必须采取什么行为, 禁忌规定人们不准采取什么行为。那么责任保险制度, 就是责任保险实施过程中相关主体的行为规则。依据责任保险的概念和分类, 责任保险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包括:保险公司 (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 、投保人 (保险产品购买者) 、被保险人 (责任风险转嫁者) 和政府机构 (市场规则制订者) 。

二、责任保险制度产生与发展的条件

责任保险制度产生的必要条件包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的不断进步;二是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责任保险制度产生于19世纪初的欧美国家, 自19世纪后半叶开始, 随着西方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大量的工伤事故不断出现, 工业损害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诸如大量的工厂事故、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产品致人损害等事故频繁发生, 造成社会大众不可预见的损失。工业生产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 也为社会制造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规模更大的危险。这些风险的负担并非业主或肇事者可以承受得起的。有时一起事故的损害赔偿可能就使一个企业破产倒闭, 这显然不是社会发展所期望的结果, 于是将单个企业的责任分摊到整个社会的责任保险制度出现了。这样, 投保人向保险人缴纳保险费, 一旦出现责任赔偿事故, 就直接由保险人依法向受害方赔付, 既省却了被保险人事故处理成本, 又能充分保障受害人的权利。既保证了被保险人正常的生产秩序, 又化解了加害方与受害方的矛盾激化, 维护了社会秩序。所以, 责任保险制度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类意外事故发生频率不断增加, 责任赔偿风险不断上升所产生的一种风险分散机制。

责任保险制度产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侵权责任法的诞生和不断完善。19世纪中叶, 英国产生了过失侵权 (nefligence) , 以归责原则为基础的侵权责任法由此诞生。此后, 随着工业事故、交通事故、产品缺陷等损害事件急剧增加, 无过失归责原则被广泛采用, 受害人的权益得到显著保护的同时, 作为社会活动中个体的责任赔偿风险也显著增加。所以, 侵权责任法是责任保险制度存在和发展的法律基础。

三、我国责任保险制度的反思及其完善

(一) 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恢复了国内保险业务, 责任险业务也随之起步和发展起来。但由于责任保险制度不完善, 我国的责任险发展不很理想。

一方面责任保险发展严重滞后于保险业整体发展。2011年, 我国责任保险业务的保费收入为146.35亿元, 占财产保险业务的3.1%, 相对国际平均水平差距很大, 同期, 在发达国家责任保险一般都占财产保险的20%以上, 美国则超过40%, 其责任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另一方面, 大量的侵权损害赔偿由政府买单。如2000年河南洛阳东都商厦火灾造成309人死亡案, 2002年汤山395人中毒42人死亡案。据统计, 责任保险在这些案件中没有任何赔付记录, 缘于肇事企业或个人没有购买相应的责任保险。在加害方无力对受害人进行损害赔偿的情况下, 为维护受害者的基本权利和社会稳定, 其损害赔偿只能由政府承担。实际上是全体纳税人为某一个体的经营风险买单, 不仅有违社会公平原则, 更影响了社会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二) 我国责任保险制度反思

审视我国责任保险市场的现状, 我国责任保险制度中存在的产品和服务供应不足、法律环境不完善、政府工作错位等现象。

1、责任保险产品和服务供应不足。

首先, 责任保险产品的设计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 迈向信息经济, 但是责任保险产品设计思路, 还是寻求法律、法规对损害赔偿的规定, 远远跟不上日益发展的新经济、新技术、新行业、新产业。这些责任风险催生了对保险产品的新需求。其次, 市场上责任保险产品“大一统”特征十分明显, 缺乏不同产业、行业的专属产品, 比方说, 大型商场与歌舞厅的责任风险特征差别很大, 但责任保险的责任范围则完全一样。责任保险产品的产需不能吻合抑制了市场需求。再次, 目前国内各保险公司习惯于价格竞争的低层次竞争阶段, 盲目追求保费规模, 无视产品和服务升级的重要性, 缺乏产品创新的驱动。

2、法律环境不完善

我们说, 人们行为的规范分为两类, 一类是个体 (包括个人或组织) , 其特征是个体是否遵守只影响本身的福利, 而不涉及其他主体的福利, 即个体行为的遵违不具有外部性。另一种, 可称为社会规范, 其特征是个体是否遵违会影响到的其他个体的福利, 即个体的遵违具有外部性。法律作为社会规范, 对个体是否遵违的外部性具有普遍约束力。比如法律可以规定不准杀人, 但不能约束自杀, 这就是我国商业保险采用自愿投保的法理所在。但是, 对于个体侵害他人后的损害赔偿能力保证, 法律则少有约束或缺少刚性约束。比如, 消防法第33条规定“国家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鼓励保险公司承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显然, 本条法律规定只是授权性规范, 行为个体可以选择做或者不做, 没有任何约束作用。可以预见, 假如再有东都商厦的火灾的善后, 肇事者还可能会“耸肩摊手”, 兜底的还是政府, 无奈的还是受害者。目前, 我国除了交强险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要求的强制保险外, 其他责任均为自愿保险。如广泛涉及民生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等责任保险制度的建立亟待相应的法律环境不断完善。

3、政府工作错位

政府机构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和公共秩序的维护者, 依法行政是基本要求。近年来, 一些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责任保险在环境污染、安全生产事件中的“抗震”作用, 陆续以地方性法规或政府文件的形式, 要求区内相关行业投保责任保险, 形成责任保险地方性强制制度。这本身是降低政府应付突发性安全事件成本的有效措施。但是, 地方政府机构却采用招标形式选定保险公司共保、统保方式为本地区投保企业提供服务, 同时, 否定企业在其他保险公司购买的同类责任保险产品。在保险费由投保企业承担的条件下, 对服务商的选择, 理应是谁出钱谁做主。政府的这种做法不但有越俎代庖、设租、寻租之嫌, 更以行政手段直接干扰市场规则, 限制了本地区责任保险市场公平竞争, 进而制约了本地区责任保险的良性发展。

(三) 责任保险制度的完善

纵观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 从财产保险到人寿保险, 再到责任保险, 及至当代, 责任保险历经百年的发展, 已发展成为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应用价值的保险业务。诚如学者所言“近代以来, 由于对他人身体、财产权利尊重的观念日受重视, 责任保险亦随之不断扩张, 现已成为保险业中一大主流”, 在现代保险中, 责任保险已成为保险市场上的一项重要业务, 责任保险发达与否, 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建立并完善“政策引导、立法强制、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责任保险制度, 规范责任保险业务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责任保险的经济补偿与社会管理功能, 充分保障受害人的经济利益, 缓解矛盾, 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是国家运用市场手段管理社会风险的重要途径。

1、政策引导

一方面, 保险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制订相应的政策, 引导、激发并保护保险公司责任保险产品创新的积极性。保险公司要牢固树立产品竞争和服务竞争的理念, 把握社会生活发展趋势, 创新并细化责任保险产品满足市场需要。另一方面, 国家对于关乎到新兴产业兴衰的责任保险产品, 可以在其税收或转移支付上进行政策倾斜, 激发责任保险产品供需两旺。

2、立法强制

责任保险的发展与一国法律的发展密切相关。责任保险中所谓的责任是一种法律的创造, 责任保险与法律制度和法制环境息息相关。健全的法律制度是责任保险的基础。不断完善社会生活各领域法律制度, 为责任保险创造必要的法律条件。在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强制投保的基础上扩大责任保险的强制面, 尤其在风险程度大和危害严重的行业实行强制责任保险, 如石油、化工、建筑施工行业以及人群聚集的经营场所、运动场所等行业。

3、政府推动

首先, 各级政府坚决摒弃圈地、包办、代办的工作方式, 对企业和市场所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其次, 要根据法律、法规要求, 结合本地区的社会发展情况和水平, 基于最大限度保护受害者利益, 对强制性或区内强制性责任保险制订本地区的实施标准, 如侵权责任中的每人赔偿限额和每次事故赔偿限额等做出刚性要求, 明确监督组织强制保险推进的职能机构、处罚权力和责任等。

4、市场运作

即便是部分责任保险已经由法律或地方法规规定了强制性, 在仍然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服务的情况下, (下转第9页) (上接第75页) 该保险仍然具备商品的一般属性和商品的规律, 那么, 就要服从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 这些机制就是价格、供求、竞争、决策等机制。责任保险要健康发展, 就得符合市场的一般规律。政府就得制订包括市场准入、市场竞争和市场交易规则, 而不能直接作为市场交易主体参与其中。所谓市场运作, 就是界定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形成市场负责效率、政府负责公平, 分工明确、协调有序的责任保险市场。在这个市场中, 责任保险的产品、定价、服务等要素不断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优化、升华, 保险公司运用风险识别、评估、价格、防灾等手段, 不断提高被保险人的责任风险管理水平, 投保企业在保险费率杠杆作用下, 风险管理意识普遍提高, 最终达到社会风险管理成本的最佳配置。

责任保险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具有重要的社会管理功能和保障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法制体系的持续健全, 人们对于责任保险的需求必将进一步增强。相信, 通过责任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和保险行业以及各个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我国的责任保险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近年来, “公交纵火”“电梯伤人”“上海火灾”“毒奶粉”“环境污染”等公共安全事故接连发生, 不断引发公众对公共安全的关注。灾难不仅导致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与人身伤亡, 还动摇了公众对社会安全的信心, 影响了社会稳定。我们不难发现, 在已发生事件的善后处理中, 一方面当地政府在这些事件中承受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和经济压力, 另一方面作为公共突发事件“减震器”的责任保险业却难显其效。究其成因, 责任保险制度的缺陷, 已严重掣肘了责任保险业务的发展和功能发挥。所以, 完善我国现行责任保险制度, 发挥责任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作用,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责任保险制度,责任保险,政府职能,法律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2]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上一篇:分布式事件触发下一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