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事件触发(共4篇)
分布式事件触发 篇1
0引言
无线传感器网络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是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传感器节点以自组织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WSN具有展开快速、抗毁性强、检测精度高、覆盖区域大等特点, 在军事、航空航天、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传感器节点在计算、通信能力及能量等方面都十分有限, 再加上部署环境多在人们不易到达的地方, 使得节点的更换和充电也较难实现。因此, 如何减少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生存时间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1]。对此, 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LEACH (low-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 协议提出了分簇思想, 实现了载荷均衡[2];HCCM协议采用了正六边形分簇的方式, 实现了多跳传输[3]。这两种协议都是先确定好簇的划分, 再收集数据, 这样划分的灵活性不强, 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而且, 在大规模无线网络环境中, 簇头与基站之间的距离一般较远, LEACH采取簇头与基站单跳通信的方式将会造成因簇头能量不足, 无法与基站通信而产生“死亡簇”的情况[4]。虽然在HCCM中簇头与基站之间通信时采用多跳方式, 节省了能量, 延长了簇的生命力, 但这种做法会使得离基站近的节点因为转发大量数据而过早耗尽能量, 从而失去工作能力。
为了改善这些情况, 本文提出了基于事件触发的六边形分布式分簇多跳路由协议, 该协议采用6个点构成六边形, 这种方式增加了网络的容错性, 使簇内成员能够灵活地被簇外成员替换。HDCMET协议由事件触发节点, 只有当事件进入监测区域, 才能使位于监测范围内的节点被激活, 而其余节点仍处于休眠状态。此外, HDCMET协议使用编码分区的方式, 将信息从簇头向基站多跳传输。 Matlab仿真结果表明, 在大规模随机分布的无线网络中, HDCMET协议能增加节点使用率, 有效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1分簇多跳路由协议
1.1网络模型
假设有大量传感器节点随机均匀分布在一个正方形区域内, 基站的位置位于正方形区域的一角上。在网络建立之初, 基站会根据各节点的位置, 设置一个标志 (用0、 1、2…表示, 数字越小表示距离越近, 基站标志为0) , 基站将与其距离相近的节点用统一的标志表示出来, 并通过广播的形式将标志发送给各个节点。
结合HDCMET协议的特点, 现对无线网络传感器作如下假设[5]:1网络中的全部节点是随机分布的, 初始能量相同, 节点的坐标由定位算法获得;2因为基站不靠电池供电, 这样就可以认为它的能量是无穷的;3节点的发射功率可根据通信双方之间的距离来动态调整;4各个节点的监测半径R0相同并已知, R0不随能量、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1.2基于事件触发的六边形分布式分簇算法
当事件进入监测区域后, 处于休眠状态的传感器被激活。此时, 被激活的传感器先将自己的剩余能量与Er (能量阈值) 进行比较, 当小于Er时不发送自身位置等信息, 当大于或等于Er时才广播自己的位置、ID号和剩余能量。当节点接收到其余节点发来的信息时, 先提取剩余能量, 将其和自身保存的最大能量Emax进行比较, 如果大于Emax, 则修改最大能量值, 并保存其位置信息;如果小于等于Emax, 则丢弃该信息[5]。被事件触发的传感器数目有限, 这样可以保证经过一轮比较后, 在所有被触发的节点中, 最大能量节点的信息是一致的。所以, 选取出来的簇头不用进行声明, 其余节点可以及时向簇头发送数据。而后, 簇头收集其余各节点发来的信息, 根据它们的距离、剩余能量和数据采集量选择出最接近正六边形的5个节点。 具体算法如下:
根据正六边形的几何特性, 构建的正六边形是以检测半径为边长。簇头先以自身为圆心, 以监测半径R0为半径, 选取在该范围内的节点, 再利用公式 (1) 对节点进行筛选。公式 (1) 的具体算法为:
设节点i的剩余能量为Ei, 数据采集量为Si,
其中, Pei= E0/E;Psi=Si/S0;.E0、S0分别为初始能量和假定最大数据传输量, α和β分别表示Pei、Psi的权重, 且α=0.6, β=0.4。
簇头选择距离最接近R0且Pi最大的两个节点, 作为与簇头相邻的节点, 而后这3个节点利用公式 (1) , 分别找与其距离为2 R0的节点。当完成筛选后, 与簇头相邻的两个节点把选择的结果发送给簇头。簇头接收到这些信息后, 将选择的结果广播出去, 未被选中的节点进入休眠状态。这样建立的六边形最接近正六边形, 其监测面积约为
当节点的剩余能量小于等于Emin (最低能量值) 时, 节点停止采集信息, 并唤醒最近的节点, 使其代替自己继续工作。新进入的节点先主动将自己的位置和ID号发送给簇头, 让簇头明白之前的节点已经失效, 而后, 新节点直接进行数据采集, 把数据发送给簇头。在替换过程中, 不必担心数据采集不完全, 因为6个节点采集的数据高达5.6%左右的冗余度, 可以允许部分节点的位置偏移。但如果簇头的能量小于或等于能量阈值Er, 则其会广播发送重新竞争簇头的信息, 簇内的5个节点接受到这个信息, 则停止数据采集。之前被事件激活的簇外节点再次激活, 进入下一轮的簇头选择。
1.3多跳路由选择算法
节点编码是一种新型节点位置标识方式, 融合了编码和路由选择的概念, 可以在数据传输中减小传输距离, 降低能耗, 减缓信号衰减的速度[6]。基于这一观点, 本文提出基于节点编码的多跳路由算法。
在网络成立之初, 基站会收集各个节点的位置信息, 并以自身为圆点, 以节点的监测半径R0的整数倍为半径, 依次编号。即半径为R0时编号为1, 半径处于R0与2R0之间编号为2, 以此类推。
已知基站对各节点的编号, 当某一标志的节点 (簇头) 要向基站发送数据而自身能量不足以将数据发送过去, 即Er
1.4能耗分析
节点的能量消耗主要在于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对于服从四次方衰减的无线电, 每100m距离上传输lkb数据所消耗的能量大致相当于在100MIPS/W的处理器上执行300万个指令, 即节点的数据处理能耗要远小于数据收发能耗, 因此, 本文主要考虑数据收发能耗。
结合HDCMET协议的分簇特点, 根据通信双方的位置, 可分为簇内通信和基站通信。在簇内通信中, 簇内成员会根据其与簇头的距离调整发射能量, 并以单跳的形式进行传输。在与基站通信时, 簇头采用多跳路由算法, 在其最远发射范围内选择合适的节点, 进行下一跳传输。
本网络采用无线通信方法, 通过设置传输距离门限d0, 分别采用自然空间模型和多径衰落模型, 假设节点发送k bit数据, 数据传输距离为dm, 此时消耗的能量Etx为[7]:
传感器节点接收k bit数据所需要的能量Erx为:
其中, Eelec是发送电路和接收电路的能量消耗;εfs和 εmp分别是自由空间模型和多径衰减模型中功率放大器的能量消耗, d0是传输距离门限, 为R0的两倍, 决定了衰减模式。
2仿真结果与数据分析
HDCMET协议利用Matlab进行仿真, 将HDCMET协议与LEACH协议进行比较, 结果见图3。其中, 相关参数定义为:正方形监测区域边长a=200m, 基站位于 (190, 190) , 节点数目为N=1000, 各个节点的监测半径R0=10m, 节点初始能量E0为2J, 数据包长度 (即最大传输量) S0=5000bit。
由图3 (a) 所示, 采用HDCMET协议传输数据明显多于LEACH协议。因为数据处理具有突发性, 不能事先预测数据传输的路径, HDCMET协议的数据采集是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 能有效应对突发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而LEACH协议是通过事先选择好的路径进行传输, 容易出现路径选择不合理的情况, 降低传输效率。
从图3 (b) 可以发现, 在相同节点数目内, 采用HDC- MET协议存活的节点数明显高于LEACH协议, 而且整体节点的存活时间也长于LEACH。这是由于HDCMET协议是根据事件触发节点进行信息监控和发送, 而不是像LEACH协议那样, 由基站按照时间轮进行统一分簇, 即使没有事件发生, 节点也要接受分簇信息, 避免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同时, HDCMET协议采用分散式算法, 由节点自身分析、计算并分簇, 增加了分簇的灵活性, 避免了大规模网络中因节点数目众多而造成的重复数据采集问题, 减少了整体节点的能耗, 而且, 数据的冗余性也使簇内节点能够灵活替换, 减少了重新建簇的机会, 节省了能量消耗, 延长了网络的寿命, 从而增加数据传输量, 提升网络性能。
3结语
HDCMET协议在大规模的随机均匀分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 能明显延长网络寿命, 而且该协议采用事件触发机制, 节省了大量节点。HDCMET是以六边形为基础的, 既保证了数据采集的完整性, 也为其容错性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冗余[8]。虽然基于事件触发的六边形分布式分簇多跳路由协议对于大规模随机均匀分布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有较好的适应性, 但是, 由于该协议中分簇划分是由簇头完成的, 这样容易造成单个节点负担较大, 对此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GUAN XIN, WANG YONGXIN, LIU FANG.An energy-efficient clustering technique for WSN[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tworking, Architecture, and Storage, IEEE, 2008:248-252.
[2]陈静, 张晓敏.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头优化分簇算法及其性能仿真[J].计算机应用, 2006, 26 (11) .
[3]李桢, 陈健, 阔永红.WSN中六边形集中式分簇多跳路由协议[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2, 39 (3) .
[4]伍小平.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协议的研究与仿真[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5.
[5]YANG YINGTANG, GAO XIANG, CHAI CHANGCHUN, et al.Novel dynamic routing algorithm for energy optimization in WSN[J].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 2010, 37 (5) .
[6]林力伟, 许力, 潘鹏贵.基于网络编码的分簇传感器网络链路容错策略[J].计算机应用, 2010, 30 (1) .
[7]裴晓黎, 刘志坤, 刘忠.事件触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分簇[J].舰船电子工程, 2012, 32 (2) .
[8]ABDELSALAM H S, OLARIU S.HexNet hexagon-based localization technique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C].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2009.
基于事件触发的高炉料批报表 篇2
随着近年来国家节能减排方针的深入实施,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已经成为各个钢铁企业的首要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精确的成本核算变得尤为重要。在高炉炼铁中,槽下配料的重量统计报表就是公司核算原料成本的主要依据。文章中介绍的高炉上料系统PLC采用Rockwell的ControlLogix控制器,FactoryTalk View SE作为监控软件,并以Access为数据记录模型,通过ADO技术外部调用可执行文件实现Excel全自动报表功能。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工控软件报表功能的不足,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2 ADO技术简介
2.1 早期数据访问技术简介
DAO(database access object) 数据访问对象使用Microsoft Jet数据库引擎来访问数据库,它提供了完成管理关系型数据库所需要的全部操作的属性和方法。RDO (remote data objects) 远程数据对象是一个专门为访问远程ODBC、面向对象设计的接口,可以实现服务器/客户端的设计目标, 但RDO访问 Jet 或 ISAM 数据库方面受到限制。随着数据访问技术的发展,微软推出ADO技术正在逐渐取代DAO和RDO技术。
2.2 ADO技术简介
ADO(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又称为OLE自动化接口,是目前Microsoft通用的数据访问技术。ADO是为OLE DB数据访问方式的一种主要对象模型,而OLE DB则是由ODBC延伸出来的COM组件,是一个便于应用的底层接口。使用ADO以后,OLE DB的使用变得更加简单,速度更快以及较低的内存占用。ADO对象中主要包括建立与数据库连接的Connection对象,可以发出命令操作数据源的Command对象,以及连接数据库中的表或者是Command对象的执行结果返回的记录集的Recordset对象。通过ADO可以访问多种类型的SQL数据库数据,包括SQL Server,Access,Oracle等,也可以访问非SQL应用程序的文件,如Excel文件,文本文件等。ADO 的另一个功能是“远程数据访问”(RDS),能够通过一个来回的传输将数据从服务器移动到客户端应用程序或 Web 页中,然后在客户端对数据进行操作,最后将更新数据返回服务器。
相对于DAO,ADO对象可以直接创建,而不必严格遵循对象的层次关系,因此可以只创建一个“Connection”对象,但是可以有多个独立的“Recordset”对象来使用它,这些对象均为平面型顶级对象,ADO的RDS包含了RDO对于OLE DB数据源交互的大部分功能。而且ADO对数据库操作相对以往数据访问方式不但易于使用,还有高速度、低内存支出和占用磁盘空间较少的特点。因为ADO是一个和编程语言无关的COM组件系统,经常用到的编程语言包括:VBA,VBScript,VC,Java等,以及集成了这些语言的上位机监控软件,如:Rockwell公司的 FactoryTalk View SE以及早期的RSView32、西门子公司的Wincc,Intellution公司的IFix、施耐德公司的CITECT等许多主流上位机监控软件集成的VBA都可以调用ADO对象,所以ADO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成为主流的数据库访问方式。
3 工艺流程及系统架构
3.1 工艺流程介绍
通常高炉上料系统的生产工艺分成槽下配料和炉顶布料,槽下配料系统由料仓、振动给料机、筛分及称量设备、胶带运输机、返矿(焦)系统、地坑中间仓等组成。这些设备按上料程序,把矿、焦等原燃料按重量、料种配成比例装入上料小车,再由卷扬系统送至炉顶,最后通过炉顶布料器将原燃料均匀地放入炉内冶炼。如图1所示。
3.2 系统架构
高炉上料系统PLC应用Rockwell公司的ControlLogix系列控制器。Logix平台提供了通用的控制引擎、软件编程环境,以及跨多个硬件平台的通讯支持。上位机监控软件选用FactoryTalk View SE,作为系统的人机界面软件,用于监视、控制设备状况完成数据采集管理。FactoryTalk View SE以内部集成的RSLinx Enterprise作为上位机对PLC采集数据的数据服务器。作为历史数据的记录,数据记录模型可以保存成文件集的格式,但这种格式不方便自动化接口调用,除了记录到文件集之外,用户还可以设置FactoryTalk View SE将数据记录到中央的ODBC 兼容数据库,通过ODBC连接到Access数据库作为数据记录模型,通过ADO将Access数据库中的数据按条件查询并写入到Excel文件中。
根据高炉的工艺要求,任何时刻都能直接查找Excel表格,生产过程中每上完一批料把上料的品种、重量记录并统计到实时报表中。根据这种要求,需要做成能随生产实时更新数据的Excel报表。FactoryTalk View SE提供了事件触发功能,可以利用此功能实现报表的实时记录更新。虽然FactoryTalk View SE内嵌了VBA语言可以作为自动化辅助接口,但是FactoryTalk View SE的事件中无法调度内部脚本事件,不能很好实现上述的报表功能,因此选择通过VB6.0编写报表程序并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再由FactoryTalk View SE利用外部事件触发命令APPSTART调用此程序,实现将数据记录到Excel表格文件中。数据流向的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4 应用分析
4.1 报表触发条件
称量报表需要记录的是每批料放入高炉内的实际称量值,根据工艺要求,当炉顶料流调节阀开启后,料罐内炉料放空的时候PLC发出料批结束信号,这时将料罐内的料批数据记录更新至报表。称量斗中的料批重量数据是从槽下通过料车、受料斗、料罐逐级传递到高炉内并对历次净重进行累加,当料批中出现结束标志时将料批信息放入报表中间变量并清空料批信息,并调用报表程序。为便于上位机准确从PLC检测到料批结束的信号,所以需要在PLC程序中将料批结束信号变成一个延时的脉冲信号以满足HMI的采样时间。
4.2 创建数据库文件
Microsoft Office Access数据库是由微软发布的关联式数据库管理系统,拥有图形用户界面的特点,比较Sql Server数据库用户可以直观的查看数据库中的数据内容。Windows的开放数据互联ODBC数据源管理器是微软开放服务结构中有关数据库的一个组成部分,提供了一组对数据库访问的接口,在ODBC的系统DNS中添加Driver do Microsoft Access 数据库,设置数据源名Access Database,对应的数据库选择在D盘TG3_BAOBIAO文件夹下创建一个BAOBIAO.mdb的空数据库文件。
4.3 HMI连接数据库
典型的数据源依然需要支持开放式数据库连接 (ODBC) 标准的关系型数据库,首先在数据记录中把需要报表归档的数据记录到ODBC数据源中,数据源的名称写成ODBC数据管理器中名称Access Database,连接后自动在BAOBIAO.mdb中创建了一个含有标记表TagTable,浮点表FloatTable,字符串表StringTable的数据库,数据就记录在浮点表中。记录触发器选择根据要求,当一个批料完全放入炉内时触发FactoryTalk View 命令 DataLogSnapshot,将料批重量记录到数据库中并调用VB程序,将Access数据写入到Excel中。
4.4 VB6.0读取数据库
Visual Basic(VB)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推广应用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通过VB环境与其他应用软件数据连接需要通过引用其他程序的目标库接口实现。首先在VB工程菜单下的引用中选中需要用到的在本机注册的接口目标库:Microsoft Access12.0 Object Library,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2.8(Mulit dimensional Library以及Microsoft Excel12.0 Object Library,接下来就可以访问VB中的ADO对象来访问数据库,并写入Excel报表文件中。
With ExcelApplication
.Workbooks.Add’新建工作簿
.Visible = False’自动报表窗体不可见
.Sheets(1).Name = "日报表"’表单名称
.Cells(3, 1) = "时间"
.Cells(3, 2) = "批数"
.Cells(3, 3) = "焦1"’设置表头其余省略
.Worksheets("日报表").ActivateSet ’激活表单
Excel Application = CreateObject("Excel.Application")’创建 Excel对象
Set cn1 = 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 ’连接ODBC数据源
cn1.Open "driver={Microsoft Access Driver(*.mdb)};DBQ=d:TG3_BAOBIAOBAOBIAO"’通过ODBC数据源打开数据库文件
Set rs = 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将rs定义为数据集
Sql = "select * from FloatTable where datediff(’d’,DateAndTime,date())<1 order by DateAndTime asc,tagindex asc"’筛选方法
rs.Open Sql, cn1 ’对打开的数据库文件中当天内所有记录数据进行查询并且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排序
Do While Not rs.EOF
.Cells(I, 1) = rs("DateAndTime")
.Cells(I, J) = rs("Val")
If J <= 19 Then
J = J + 1
Else
J = 2
I = I + 1
End If
rs.MoveNext
Loop’将查询后得到的结果循环写入Excel报表文件中
.DisplayAlerts = False’报警信息不提示
.ActiveWorkbook.SaveAs FileName:="D:” & Day(Date) & ".xls"’保存为当前日期
.DisplayAlerts = True’报警信息提示
.Quit’退出并释放内存
综上,从工程环境下注册接口目标库、对连接对象的创建、打开Excel以及ADO对象、重新排序、写入数据到Excel、保存报表到指定位置并且最终释放内存,完成了对报表的数据检索的基本工作。
4.5 VB6.0制表
报表的格式是依据工艺要求制定的,它需要直观地反映实际的料批重量。报表内容方面包括:报表的标题,仓位的名称,料批时间,当前时间日期,汇总计算等。格式方面包括:字体大小要适合阅读,由于用A4纸张打印Excel需要制表,需要用到合并单元格指令Merge,合理设置表格的高度RowHeight和列的宽度ColumnWidth,设置字体指令Font.Bold,Font.Size,Name,HorizontalAlignment等,识别到数据的最后一列和最后一行后要把表格内部以及边框写到表格中的工作都需要通过程序代码调整以满足打印和查看的需要。下面列出了部分制表命令。
’row=ExcelApplication.Cells.SpecialCells(11).row ’查找用户使用的最后一行,与行是否连续无关’
COL=ExcelApplication.Cells(row,255).End(-4 159).Column’从得到的最后一行,从右向左查找用户最后使用的的列,与列是否连续无关.
Range(Cells(3,1),Cells(Row,21)).Borders(xlEdgeLeft).LineStyle = 1’设置边框
制表完成后保存表格到指定目录中,并命名为当前日期以便查找。最后将文件复制到需要查看报表的网络客户端。生成的报表如图3所示。
5 结论
1)表格扩展。
报表的内容不仅限于前述的料批重量,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增加本批的探尺料位、布料方式、原料来源、炉身温度、水系统温度、风压风温、透气性指数、喷煤富氧量、理论燃烧温度等工艺参数,通过不同的数据组合方式生成趋势报表、班报表、日报表、月报表等。对工艺生产更加重要的是通过在表格中植入配料计算功能,根据配比公式计算出各种物料需求的比值,对比炉况后向卷称工段下发上料料单。这样通过报表的反馈和理论计算可以使铁水的含碳量含硫量等数据控制得更加精确,高炉更加高效稳定地运行。
2)数据通讯方式。
报表中的VB可执行文件是通过料批脉冲来触发执行。这样设计是结合现场生产的需求,使报表中VB窗体不可见,这样不需要现场人员进行其他操作,直接查看Excel,实现了尽可能少的人工干预,完全实现了报表的全自动。在制作此程序时,同时也制作了通过人为触发查询执行的程序,这样就可以在RSView SE的画面中插入ActiveX控件中Microsoft Data and Timer Picker控件或者ADO控件中的日历控件,再通过RSView SE中内嵌的VBA辅助程序制作成针对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数据查询并输出报表。也可以通过AB 的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服务器的自动化接口软件RSLinx连接VB中引用的RSLinx OPC Automation 2.0接口,按照时间循环将报表信息通过比较写入到Excel表格(也可以通过数据库存储)生成需要格式的报表,或者在VB中建立可视窗体,这样可以不依赖于HMI和数据库环境独立于服务器系统,形成一套独立的系统,通过消耗少量的CPU硬件通讯时间和以太网连接数节省服务器计算机的内存占用,经过现场试验同样非常稳定。
参考文献
[1]韩小良,韩舒婷.Excel VBA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刘玠.炼铁生产自动化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分布式事件触发 篇3
本文将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危机事件的触发分为五个阶段:潜伏阶段、引发阶段、发展阶段、爆发阶段、消亡阶段。
1. 潜伏阶段
潜伏阶段, 是高职学生危机事件触发的酝酿准备阶段, 这个阶段跨越时间长, 为事件的爆发提供了条件。在这个阶段, 各种矛盾逐渐积累。
2. 引发阶段
这个阶段的到来往往是诱因事件的发生, 现实中的高职院校学生危机事件被发布到新媒体平台上或是新媒体平台上发布的有关高职学生危机事件, 由于话题牵扯大学生和高职院校, 会吸引很多学生及网民关注。由于发布者发布的信息不完整或受网络平台的限制, 事件的来龙去脉未能完全呈现。网民会根据所了解的信息选择或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形成某种观点, 这些观点经过网民的不断传播形成网络话题。
3. 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是事件开始升级, 社会影响不断扩大。随着高职学生危机事件的话题被学生或网民不断通过文字或图像在网上传播, 网民对话题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在网上的扩散范围也越来越大, 事件成为网民热议的焦点。
4. 爆发阶段
这个阶段事件的热度以及网民的参与度都达到顶点, 相关话题经长时间传播, 并不断加入新话题, 大量言论在网上集聚, 普遍情绪产生, 在网民中开始有某些偏向, 不同群体中的“意见领袖”也逐渐形成, 在“意见领袖”的带动下, 群体内部观点越来越一致, 而群体间的观点对立性越来越强, 最终集中爆发, 产生集群行为, 成为公共议题, 社会影响全面放大。
5. 消亡阶段
此阶段事件得到有效控制, 事件影响逐渐减小。这一阶段主要是高职院校及政府部门对发生的学生危机事件采取了应对措施。
二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危机事件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 而且具有不可预测性。高职院校在应对新形势下的高职学生危机事件时需对其演化过程中的潜伏阶段、引发阶段、发展阶段、爆发阶段、消亡阶段五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
1. 潜伏阶段到引发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潜伏到引发阶段, 高职学生危机事件虽是由学生引起的, 但在潜伏阶段的社会因素、高职院校因素、学生家庭因素、学生个人因素都可能是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危机事件形成的原因。为了更好地预防与应对高职学生危机事件, 高职院校需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建立完善并且利于实际操作的危机管理预案体系, 并根据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危机事件的类型及特点, 分类制订相应的预案, 完善预案的内容, 缩小预案和实际操作的差距。
2. 引发阶段到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引发到发展阶段, 发展到这个时期, 是由于第一个阶段高职院校没有采取措施或者应对失败。学生和校外人员希望得到更多的信息或了解事件背后的人和事, 就会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搜索各类信息。这时, 新媒体平台上就可能充满各种各样的谣言和虚假信息, 网民本是为了了解事件的“真相”, 却发现最终被淹没在所谓的真相中, “意见领袖”的出现, 会给不知所措的网民指引方向。由于“意见领袖”强势的话语权满足了公众对权威意见的依赖感, “意见领袖”的态度和看法会得到许多网民的支持。此时, 高职院校应对网络舆论, 可以通过“意见领袖”对网民进行引导。
3. 发展阶段到爆发阶段
这一阶段是发展到爆发阶段,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危机事件发生后, 由于公众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 又有各种新的刺激消息不断出现, 使得危机事件的演化达到一个新的高点, 在这个高点上, 以“意见领袖”为首的一些人暂时掌握了话语权, 并引导着事件的发展方向。若要控制事件的发展, 高职院校就需要通过网络等各种信息传播的渠道, 及时关注事件传播的状况, 了解人们的态度和行为, 对网络上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调整和应对措施, 以达到有效的引导。
4. 爆发阶段到消亡阶段
这一阶段是爆发到消亡阶段, 经过高职院校的干预, 危机事件进入到后期处理过程中。这一阶段是总结经验, 为以后应对类似学生危机事件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是要建立一个评估机制,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危机事件平息后, 各相关职能部门需要对事件发生的原因、新媒体媒介传播的特点、处置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总结。同时, 邀请专家和学者对高职院校应对危机事件的做法做评估、评价及总结。二是建立心理干预机制。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当事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也可以通过讲座指导、面对面交流等方式对当事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 对事件处置中出现问题的责任人和相关人员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结束语
在社会发展多元化的时代和新形势背景下, 高职学生危机事件不仅是学生个体事件或高职事件, 而是已经演变为全社会公众关注的公共事件。在这样的情况下, 高职院校对学生危机事件的应对和化解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近年来, 大学生危机事件频繁发生, 既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又影响到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的秩序。本文从危机事件的潜伏阶段、引发阶段、发展阶段、爆发阶段、消亡阶段探讨新形势下高职学生危机事件的触发机制, 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危机事件,高职学生,触发机制,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唐钧、谢一帆.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分布式事件触发 篇4
——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让·努维尔(Jean Nouvel)
引言:“场域”状态及“事件触发”概念
建筑历史的每一次发展与跨越总伴随着理论和实践的交汇、摩擦甚至水火不容,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现代主义”(Modernism)与“地域主义”(Regionalism)之间的微妙碰触。
上世纪中叶,芒福德(Lewis Mumford)挑起地域大旗,反抗国际式蔓延。一时间,“我们需要什么样的风格?”成为建筑界喋喋不休的话题。而当弗兰姆普顿(Kenneth Frampton)的“抵抗建筑学”和仲尼斯(Alexander Tzonis)的“批判地域主义”出现时,现代性、地域性不再分庭抗礼,转而成为彼此相互修正的“雌雄共体”。
然而面对地域主义的当代失语,景观都市主义者率先做出回应,他们将宏观地域性借由景观机制,巧妙转移至微观情境中。斯坦·艾伦(Stan Allen)用可视化连续“场域”(Field)来描述在复杂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人流相互影响下,当代建筑普遍存在的一种过程性。
看似地域性语义拓展,却隐匿着一个核心要素——“事件性”,它调和了现代与传统、地区与普世、材料与建构之间的冲撞,并至少隐含着自然地形事件、人造场地事件以及复杂社会因素事件这三个逐步递进的设计逻辑,由此串联成设计新语。
1. 自然状态中“地形事件”的激发
在莱瑟巴罗(David Leatherbarrow)的论断中,地形(Topograpy)成为设计与研究的切入点。而我则将这类自然集结称作“地形事件”。
1.1 地形要素提取
2012年现代杯课题场地取自南京西北郊一块山地堤坝区域,北靠等差分布的均匀山体,南觑长江,红线圈定范围乃山体半山腰以下亲水部分,环以3m高的现状堤岸,要求设计一座鱼类博物馆。
山势起伏、水石共戴,自然地形之优越不必赘言。由山体至水面的垂直剖面上,构成一系列事件性趣味聚集:水洼、地质中镶嵌的异质性[2]、江水拍打的河岸,还有那些分布随机、杂乱有趣的树木草种。此外,水平层级上,蜿蜒的等高曲线、沿自然转折的人造堤坝以及渐渐消逝的地平线,又补充或打破着垂直层面的秩序。此时,建筑叙事得以获得进入的机会。
1.2“地形事件”触发建构框架
人、鱼、地貌、植被、堤坝,所需与所求之间依赖着地景勾勒出建筑走势。3m高的堤坝作为场地内唯一人造要素,恰巧形成单层高空间尺度,据此限定建筑的边界,而地形褶皱的无意扭转自然吻合了逐步退台的建筑形态。此时,地形事件中显而易见的部分被抽取。但叙事并未结束,场地内三个点状区域形成自然地形洼陷,连接彼此形成三个圆形天然鱼池,并将人行走的路径与此相串,形成人鱼共赏的景观隧道。(图1)
地形事件始终承载着综合的功能特性,它服务于人、鱼两个对象,并容纳自然与时间要求,形成山地对生灵的絮语,显隐互合,显现处在于突出鱼的养殖与生存系统、人的活动、观赏与地形的接触;而消隐的则是建筑物质性。材料体系由透明玻璃幕墙与半透明磨砂玻璃相互编织形成,屋顶及各层平面的楼板锚固进山体结构中,形成自受力体系。另一方面,依据山地自然植被现状,或保留或移植场地内树木,与建筑一道,构成栖息于水边山脚一块自然成型的人造公园。(图2)
2. 人造场地中的“行为事件”弥合
不仅如此,人造场地也有“事件陈述”。槙文彦(Fumihiko Maki)研究得出“定义城市和城市建筑的力量模式中引入的任何一种规则都应能促成动态平衡的状态——一种能够随着时光推移特性而有所改变的平衡。[3]3”我继而将此称为一类“行为事件”。
2.1 典型的“破碎化场地”
随之而来的2011年西溪希望小学设计竞赛选址皖西霍山县东西溪乡中心,作为当地保留建筑,原校址建于1980年代,急需新建一幢两层新综合楼。
历经30多年改革开放,尤其近十多年高速化城市建设,如此这般无序、破碎、异质冲突的场地比比皆是,村落肌理与上世纪建筑遗留之间并未保有良好的地域过渡。相对紧凑的场地使得红线、层高、面积等均被限定至极。然几经探寻,内外相隔4米高差的校界引起注意,贫困山区、小学校、场地边界、单元教室等关键词都因为边界的发现而变得活跃起来。
2.2“边界事件”激发建筑生成
这是一个“边界”性质的地域再造。边界分隔校内外,又连接内外人群活动。一条由静态地域边界到动态行为边界转变的设计思路逐步浮现。
建筑如是转化为“边界互通”的场所,意即模糊各种限制,将校内外交流变成一种“看与被看”的互含,又将楼内交流转化为“课上课下”的中介状态。其一,学生位处建筑内部时,既属于学校,也与外界自然保持隔而半露的交叠;其二,学生上课,被包裹进课堂单元,而课下则被虚墙、书架、孔洞所感染,进入半课外状态中,此时,人造与地造显无区隔。
材料建构是第二种方式的边界事件诉说,装配式混凝土板作“墙”,三角木桁架作“顶”。墙的变化、材料属性均与空间需求相配合。排除了教学单元后的结构体系空隙,构筑课下事件的活动场所,使得材料选择、建造方式、空间指向、外立面开启位置这多条系统均服务于“行为事件”的多样性,从而形成行为混杂与分离的综合再现。(图3)
3. 复杂环境中的“社会性事件”调停
事件的发展并非总是单相线的,问题也远不止一个。景观大师埃克博(Garrett Eckbo)说:“设计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活动。[4]126”波拜因(Adolf Bobein)也曾意指建筑是社会的雕塑。由此牵扯出建筑事件性另一隐含目标——社会性。
3.1 复杂社会因素交织的场地
2011年现代杯竞赛就是此类课题,场地P.T.Morgan校区位于南非东开普敦某镇边缘地段,处在白人社区与黑人社区之间。尤其黑人社区的青少年教育条件严重匮乏,导致该区青少年犯罪问题严峻,需设计一栋教学楼以缓解相关问题。
3.2 核心事件介入与建筑生成
事件核心在于黑白两个种族的矛盾,而尚需解决的问题又绝不仅此,种族、贫困、失业、医疗、环境、社会资源等等,怎样借助一种建筑语汇去解决社会性问题?偌大校区选择在哪去实施?怎样用一种社会性概念串联诸多矛盾?
矛盾众多,看似不可调和。而突然一个念想启发了我们,彼时正值南非世界杯举办后不久,足球热潮并未在南非退去,这项世界第一大运动是否有机会参与建筑营造之中呢?回答是肯定的,在曼德拉总统极力提倡“足球改善教育”的口号下,一个“包裹”住校区足球场的环形“教学楼”浮现了,它环绕着场地中唯一的足球场,尽可能拓展着建筑的社会边界,并以球场为核心,吸引孩子的目光,聚集儿童兴趣。(图4)
与此同时,教室单元被巧妙地隐藏于环形屋面下的半地下空间中,观球视线并未打破,场地动态干扰被隔绝,藏于地下的课堂,又可随时吸引踢球的孩子渴望接受教育的目光。如此一来,足球与教育这两个并不那么接近的领域,在一片容纳天地、球迷、球星、教学的“场所蔓延”中发生了有趣的化学反应。一个事件,借助建筑手段,未动声色的解决多方需求。(图5)
4. 结语:地域性建构中的通道
诚然,当材料、空间、功能、交通……那些以往普遍作为建筑创作本体的首要设计要素,似乎已变得不那么关键时,文章开头那段哲学引言无异于提示我们一种激活场所隐匿因素的设计机制的存在。它需要统领周遭状况,爆发激昂的实践冲动,而达到新的地域期待。这就是“事件激发”式设计的核心目的。
这一操作法则以最大限度激发人行为模式的厚度。由此形成的新系统正如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 Schulz)所言:“建筑并没有什么不同的‘种类’,只有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解决方式。[5]3”莱瑟巴罗继续说道:“当空间中的通道被看做时间中的通道,它的设计最为巧妙,体验最为充分。[6]”这就是我所说的“场域通道”,它联通建筑内外、场地周遭以及历史纵深,形成未来地域架构,试图达到“物我本属一体,内外原无判隔”的理想人居妙境。
摘要:讨论了当下地域主义发展过程中,需要借助“场域”状态对地区问题进行新思考,提出一项“事件触发”式的地域性建构策略,并以东南大学研究生课题组获奖成果为依托,通过对三个典型场地的三项设计诠释,探索这种由事件触发,从而解决场地中社会问题的建筑创作新类型,寻找建筑生成与在地生活之间的逻辑关联。
关键词:场域,事件触发,地域性建构,地形,边界,社会性
参考文献
[1].David Leatherbarrow.Architecture Oriented Otherwise[M].New York: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2009.
[2].David Leatherbarrow.Topographical premises[J].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2004(02),V.57Issue 3,70-73.
[3].Fumihiko Maki.Investigations in Collective Form[M].St.Louis:School of Architecture,Washington University,1964.
[4].Garrett Eckbo.The Landscape We See[M].New York:Mc Graw-Hill,1969.
[5].诺伯舒兹.场所精神[M].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