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失业保险

2024-09-29

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共12篇)

完善我国失业保险 篇1

引言

失业保险制度的定位和价值取向的异同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 在改革失业保险制度过程中, 积极制定法律法规是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保障, 加强基金管理是确保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条件, 强化失业促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功能是制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评析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具体来说有以下变化:1.改“待业保险”为“失业保险”, 与国际接轨。2.确立了保障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的基本宗旨。3.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得到扩大。4.建立了国家、单位、职工三方面负担的筹资机制。5.合理界定支出范围, 确保资金使用效益。6.健全管理体制和经办机构, 加强管理和监督, 确保基金安全与完整, 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制定了处罚措施。7.保障失业人员的生活, 防止失业, 促进就业三位一体。[1]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对社会经济秩序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 城镇失业保险主体范围仍有缺陷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名义包括了所有的城镇企事业单位, 但目前参加失业保险的人员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的职工, 相当一部分非国有企业并没有参加失业保险。[2]在社会各行业中, 所有具有劳动关系的行业并非都能享受到失业保险, 没有达到权利的平等。

(二) 在农村和城乡结合地缺乏失业保险的有关法律规定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村保险可以有效地转移和应对农村各种灾害风险的机制, 在我国, 却没有发挥其在分散风险、补偿损失、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应有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对农村保险的加快发展与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3]

城乡结合地是农村和城市结合的地区, 它既不属于农村也不属于城市, 故对这一区域的管理就更为困难, 我国对这一地区的失业保险, 还没有具体有效的规定。

(三) 失业保险统筹层次低, 互济功能难以实现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目前大部分由县市统筹, 而多数国家都是实现州级, 甚至国家一级统筹。失业保险承受能力与基金的统筹层次成正比, 统筹层次越高, 失业保险的互济性就越有保障。[4]在我国, 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形势较好, 失业保险基金结存量也较大, 相反, 一些困难地区的失业保险基金却严重不足, 这样便出现了基金总量结存和区域基金短缺并存的局面。

二、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思路探讨

(一) 积极推出《社会保险法》, 为失业保险奠定基础

我国应当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 充分论证做好理论研究, 认真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 建立基本完善的体制, 在此基础上才能继续进行社会保险立法。此外, 必须普及人们的保险意识。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如企业是否能够承担起应有的保险标准?社会保险的标准能否保障参保人的基本需求等。在《社会保险法》设立完善的基础上, 失业保险制度的立法才有法可依。

(二) 制定《失业保险法》, 同时加强与其他法律制度的衔接

我国要立足国情, 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 在《社会保障法》的基础上, 制定我国的《失业保险法》, 用法律的形式确定失业的界限, 基金的筹集、运营和使用以及用人单位、劳动者和保险机构的权利义务等。提高立法层次, 以促进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 促进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同时, 国务院应当制定与之配套的一系列法规, 还应该做好失业保险制度与其他法律制度的衔接, 以保障失业保险制度的有效实施。

(三) 出台对农村失业保险保障方面的法律

对农村的失业保障, 要加强对农村失业人口的统计, 把农村劳动力就业列入政府的宏观调控指标, 加快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增加新的就业岗位, 大力发展城镇企业, 加快城镇化建设, 实施有利于农村失业者再就业的农村社会政策, 进一步立法以给予农民工权益的保障。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失业保险制度, 一是要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 让大多数农民工能够参加失业保险。二是农民工领取失业保险金, 让失业农民工既可以在务工地申领, 也可以在原籍申领;三是逐步实现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的并轨管理, 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们要制定完善的法制, 全面统筹。引导企业和个人改变理念和发展经济, 引导他们树立符合市场就业规模需求的价值观念, 以促进失业者的再就业, 变被动失业生活保障为主动的失业保险制度, 从而适应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化。

参考文献

[1][4]宋战奇.论失业保险制度的再完善[J].中国劳动保障, 2010 (2) :35-36.

[2]孙思忠.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 2007 (2) :63.

[3]杨思思, 郝正军, 张增显.我国农村保险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保险天地, 2009 (5) :46-47.

完善我国失业保险 篇2

一、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

我国于建国初期即开设了农业保险,世纪年代停止了该项业务。年,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以来,这一险种长期就处于不景气状态。有资料显示,××年中国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多亿元,农业保险总收入只有亿元左右,仅占到全年保费收入的,比上一年下降,是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年。按全国亿家农户计算,户均投保费用不足元。另外,在保费收入大幅下降的同时,农业保险的险种数目也在不断减少,由最多时候的多个险种,下降到目前的不足个。作为中国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最大的保险公司——中国人保,其××年农业险的收入也仅占到公司保费总收入的左右,比上年同期下降,赔付率为,大大高于保险界公认的的临界点。中国人保为在××年末海外上市,不得不将农业保险等一些长期亏损的险种剥离出去。

我国农村在实施家庭承包经营后,千家万户的分散农户独闯市场,面临的市场不确定性增大。特别是加入后。随着中国农业市场化开放程度的提高市场风险也随之增加。我国农业仍以家庭小规模经营为主体,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水平和经营规模很低,技术缺乏,市场信息分散,农民难以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市场供求信息。这些状况导致市场风险源更多,范围更广,不可控制性更深。

农业保险是商业保险在农业领域内的一种尝试。农业保险与社会保险、其他商业保险相比,其独特之处在于农业的可保风险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农业保险“三高三低”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和低保额、低收费、低保障的特性使其经营往往陷入到一个恶性循环中:保险公司越是亏损就越不愿意开展业务;越是亏损就越要提高费率;而费率提高后,农民又无力投保,遇到灾害时受到的损失也就越大,就越没有能力投保。现在农业险处于尴尬境地——如果按商业化操作的要求制订保险费率,农民根本保不起;如果按农民可以接受的标准制订保险费率,保险公司则赔不起。

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中,投入大、周期长的农业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重点保护对象”。而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标准,我国又是世界上灾害频发、受灾面广、灾害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自然灾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亿元以上,常年受灾人口达亿多人次。由于作为独立生产单位的农户自身抗灾能力极其有限,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几年都不能翻身。自然灾害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本来就已经不堪重负的经济负担。灾后,除政府对一部分生产、生活困难农户进行救助外,这些损失中的绝大部分将由农户自己承担,由于没有保险来“转嫁”风险,几乎所有农作物的损失都沉甸甸地压在农民的肩上。

二、农业保险的功能与作用

在我国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竞争的大背景下,农业保险除了传统的对农业生产实施事前和事后经济补偿、稳定农民收入等功能外,新形势下农业保险的功能和作用还在拓展和延伸。

一有利于改善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农业保险可以使个人风险得到转移。分散,实现将原来不稳定的风险转化为稳定的风险。有农业保险作保障,农业生产趋于稳定,经营者的收益保障程度提高,这种状况有利于改善农业和经营主体的经济地位,从而改善其信贷地位,便于其获得贷款,引导农业金融资本流入,促进农业生产扩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和降低农业资金融通成本。

二有利于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农业保险不仅是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经营者利益的有力手段,由于它对农业资金融通起到配套保障作用,因此还是一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关系到一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完整性和稳健性。

三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具有高度联动性,农业生产的发展会直接带动农业产前、产后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可以直接促进其对工业品、服务业的消费。由于农业保险稳定了农业投资收益,会促进社会增加对现代农业的投入,因此,农业保险可以通过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来促进农村相关产业的稳定和发展。

四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业是母体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们最主要的生活来源,“三农”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本部门的产业发展、就业增长和区域稳定,还是拉动内需的核心力量,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因此,通过农业保险促进农业的稳定与发展,使广大农民从容面对天灾人祸,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五有利于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农业支持和保护的有力工具。的规则要求成员逐步开放农产品市场并减少对农业的补贴,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自然灾害保险则不予限制。农业保险已经成为成员支持本国农业的基本手段和方式之一。因此,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农业保险制度,是我国合理运用规则,完善农业保护体系,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实力的必要措施。

三、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收入太低,剩余收入微乎其微,保险消费受阻。从年到××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已连续年没有超过最高的年份增长,最低的只增长年均增长,仅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幅度的一半。同时,农民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继续扩大。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为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元,两者的收入差距为:;××年农民的人均收入为元城镇居民为元,差距已扩大为:。另外,过去几年中,由于不少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导致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额减少,使以农为主的纯农户的收入增长尤其困难。年,农民人均来自农业的纯收入为元,但自年到××年,农民来自农业的纯收入已连续年低于这一水平。

中国农民在收入水平低的情况下,每个农户扣除必须要缴的各类税费、生活必须开销、子女教育费用、购买化肥农药饲料等必需品外,真正可以支配的收入已经是微乎其微了。要在这些剩余的收入中,再分出一部分来购买费率高达—的农业保险险种,显然对于大多数农民而言,是不能接受的。况且,农业保险规模控制较严,操作复杂,赔偿估价双方意见往往分歧较大,为此,即使那些想参保的农民最终也不得不选择“放弃”。

二保险公司实力不足,传统农业险难以为继。农业保险是一种靠天吃饭的险种,往往是一个灾年就能吃掉以往数年的基金积累。中国农业受灾的比例每年大约在以上,比一般发达国家高出。近几年来,中国农业每年因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约为亿元,而全世界平均每年也只有亿元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占了四分之一的比例。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一般企业财产和家庭财产的损失率为—,而西部一些省份和地区的棉花实际损失率一般在—之间,粮食在—之间,农业保险综合赔付率约为宠。农业保险是一种收费低、风险大、赔付率高的险种,盈亏平衡点是至保本。自然灾害、疫病突发的大面积、不可预期性,使保险公司从技术上无法回避风险,所收取的保费不足以维持赔付。因此,经营农业险风险远大于目前其他财险产品。如果保险公司实力不足,则很难操作农业险。所以目前开发农业险的保险公司屈指可数,现在只有人保财险公司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两家开办农业险,由于常年亏损,这项业务已急剧萎缩。

三国家财政支持不够。农业保险费率取决于农业生产的损失率。在农民收入有所下降。自然灾害频发、保费费率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如果再没有国家政策补贴的支持,那么中国的农业保险是不能持续经营的。因此,仅仅通过商业保险来实现支持和保护农业的政策目标,是不行的。

农业保险不同于民政部门的灾难救济,也区别于一般的商业保险。它不仅涉及到农村的收入再分配,也与政府制定的政策目标相吻合。目前,中国政府对农业保险仅予以免营业税的优惠,这显然是不够的。国家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和提高财政补贴,让各保险公司真正看见其中的利益所在。因为,只有各商业保险公司看到了农业保险的利益,它们才可能自发地去开发其中的市场。但事实上,中国目前的农业保险市场是无利可图的并且长期处于亏损状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较高的政府补贴,众财产保险公司自然不愿进入;即使进入也有抛弃这部分业务的想法。农业保险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其基础应是政府行为。中国农业保险已经发展到了很“尴尬”的地步,由于商业保险被证明并不适合中国比较分散、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业”生产方式,因而,国家必须“兜底”;另外,有关部门也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否则,“农业保险”只能停留在“呼吁和呐喊”阶段。

四、中国农业保险走出困境的策略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中国农业也将逐步步入适度保护时期。目前,“三农”问题比任何时期都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正逢其时。因此,加快探索建立与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保险保障机制,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对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力提高农民收入。中央“一号文件”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是加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助推器”。全党全社会要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多方支持,对农业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政策倾斜,对农民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充分理解,确保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使农民收入有效增加。这是农业保险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成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国家关于农业保险的改革已酝酿十多年,但进展缓慢。因此,必须研究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组织形式,而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是重要途径之一。国外如美国、菲律宾等都早已成立专门的农作物保险公司。中国加入后,对农业的保护将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定于非价格保护,而农业保险已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非价格农业保护工具之一。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协议都明确规定政府可在财政上参与农业保险以支持本国农业,这些规定有利于我国对农业的保护。因此,把农险业务从商业保险中分离出来,成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公司已是当务之急。××年月日,中国第一家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安信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保监会批准筹建。这是我国第一家专业性的股份制农业保险公司,也是近七年以来首家获准设立的中资专业保险公司。此举对于我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具有里程碑意义,将引导中国农险事业的发展进程。

三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要使农业保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对农业保险给予经济和法律的支持。而中国目前对这项涉及农业基础地位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尚无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予以扶持。因此,国家应加强农业保险的立法,制定农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形式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所应发挥的职能和作用,避免政府支持农业保险的随意性,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农业保险的发展,确保农业生产者的利益,并以此提高农民的保险意识。

四以强补亏并逐级分散风险。农业保险不能简单地采取与其他保险一样的方式,必须考虑到整个行业的特点和农业的特性,建立多层次保险与风险分担、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农业保险和风险防范机制。为了避免专业农险公司单纯承保政策性农业保险容易造成亏损,可以适当放宽其业务范围。允许其承保县以下农业加工企业、村办企业以及农民家庭财产保险业务,通过以强补亏,实现保本微利经营。此外,为避免另起炉灶造成人员的重复建设,可继续发挥人保系统的骨干作用,逐步分离建立起县、省、中央三级公司自下而上的农业保险体制,逐级分散经营风险。

五建立多渠道农业保险体系。我国地域广大,根据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农业风险差异性大的特点,现阶段,设立一家全国性政策性或非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统一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在市场条件、管理水平、风险分散机制等方面条件尚不成熟。我国应建立经营主体多元化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主要形式应包括商业保险公司代办、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相互保险公司、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地方性,取决于地方财力、外资或合资保险公司立足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素质人才等。具体采用哪种形式,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应走经营主体组织形式多元化的道路。要鼓励现有的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农村和农业保险业务,同时引进在农业保险方面有专长的外资保险公司,形成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体系。

六国家应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免交营业税,其他方面与商业性保险一样。因此,要发展农业保险仅靠保险公司是不够的,必须要有配套政策予以支持。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例如在美国,各州都有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政府补贴也很高;日本政府对主要农作物保险给予的补贴,遇到灾害时给予正常年景至的保险费;在加拿大、法国等国,政府对农业保险实行低费率和高补贴的政策,并以不同方式,激励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这些国家对保费的补贴在—左右。世界其他国家农业保险发展的历程表明,政府积极的政策性运作是农业保险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农业政策性保险就是由政府来主导农业保险的供给,政府把农业保险作为一项特殊的准公共物品,给予经营性补贴和其他扶植,并由政府提供或指定机构经营。它以农业生产发生的风险提供经济补偿为宗旨,不以赢利为目的。针对中国农村范围辽阔、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从政策上对保险公司开发的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产品给予政策倾斜,将优先给予申报这类产品的企业以开设保险公司的牌照。对保险业为“三农”服务应采取分类指导的办法。经济发展速度慢的地方,要优先开发保证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防灾防损产品。

七建立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制度。农业是一个准公共部门,农业保险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因此,建立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需要探索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科学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既能解决农民抵御风险力量过弱的问题,又能弥补仅靠国家救助导致财政压力过重的不足,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有效的农业风险补偿制度。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应以国家财政税收为支持的农业保险制度。现阶段开展农业保险还是应以地方政府为依托。地方政府将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力、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生产特点、自然灾害特点及市场对保险的需求,因地制宜地选择经营主体形式,开展农业保险。事实表明,中国开展农业保险不可能完全照搬外国的任何一种现成做法,不可能完全依赖于国家财政税收补贴,不可能走单一模式经营的道路。只能是先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和市场开展试点,摸索总结经验,在试点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完善和创新,最终建立起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完善我国失业人口统计体系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失业人口 统计体系 完善措施和建议

我国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统计为接近13.5亿人,在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里,由于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和调整和转变,失业的人数会越来越多,失业人群也将逐渐成为国家的一个负担,如何合理的解决失业问题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因而对于失业人口的统计必须准确,保证这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风向标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1.失业的相关概念

在进行失业统计之前,一定要明确失业与就业之间的界限。在经济学上失业的定义就是劳动力处于闲置的状态,劳动力运用生产资料进行有效的生产劳动。而失业人口就是在人才市场上没有得到相应的劳动岗位,在寻找或者等待劳动机会的群体。有效的分类就是:(1)因劳动合同的终结或者中结,当下正在寻求有报酬的岗位的人;(2)没有受雇工作过,正在找工作的人;(3)已经退休的人员,想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工作,在找寻有报酬的工作的人;(4)当下没有工作,但准备在一定的时期后开始新工作的人;(5)暂时的被解雇,但没有得到薪金的人。在我国的劳动法中规定失业人员的定义是,户口为非农业的成年人,达到法定的劳动年龄,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但没有就业,并在所在地的就业服务机构中心进行了求职登记的人。

2.我国现行的对失业人口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现在对于失业人口的统计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改进,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主要体现在事业统计的体系中不包括三类人群:农村户口的失业人口;老年人口;城市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首先,在我国的劳动法中规定了只对城镇的失业人员进行统计,而对农业户口的失业人员采取忽略的态度,但事实是不做统计的失业人员占到社会失业人口的一大半,这样使得我国的失业队伍表面上开起来很小,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劳动力占到国家人口总数的70%,由于现在农村耕地的减少,生产方面对技术的要求提高,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下降,使得我国的很多地区的农民闲置,这导致农民工市场的泛滥,形成大量的潜在失业人口。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当下我国的劳动力拥有的平均耕地面积是4.2亩,而根据当下的生产力水品来计算,应该拥有的耕地面积应为8亩,这就代表我国农村需要将1.5亿的剩余劳动力进行转移。另外,根据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相关政策导向,农村今后每年会增加五百到六百万的过剩劳动力。 其次,在老年人口的方面,我国劳动法限制是男至60岁,女至55岁,这种规定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已经需要进行改变,超过规定年龄的人口不进入失业统计的范畴,这样将失业人口的规模进一步的缩小了,国际上在失业人口这方面只限定了年龄的下限,没有上限,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劳动能力可以维持的年龄已经超过的规定的年龄。再者,曾经在国有企业工作过的下岗之后,并没有纳入失业人口的统计范畴,下岗是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过程中必经的过程,这部分人只是从原先的单位领取所谓的救济金,基本的生活费用,根据我国的研究表明,在下岗的职工中,大约有75%需要再就业,因而他们也应该纳入失业统计的范畴。

3.改进现行失业人口统计体系的有效措施

失业的问题既是社会问题又是国家问题,关乎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是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的保障。只有做好就業的相关工作方可杜绝社会不和谐声音的出现。我们需要做的是建立合理的科学的统计制度和手段,能够为政府及时而准确的提供相应的数据。

3.1建立系统科学的统计体系。

在户籍方面应该打破原有的套路和限制,建立两套的统计体系:城镇的失业率登记以及失业劳动力抽样调查。城镇的人口由劳动部门进行统计登记,所统计的范围应该是在城镇居住和工作的所有人口。至于抽样调查可以由统计部门策划实施。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统计范畴应该拓展到农村。抽样调查由于具有信息量大、周期较短的特点,对于提升失业统计数据的准确和真实有重要的意义。城镇方面的失业人口在登记过程中需要的经费较少,而实用性较强。

3.2将年龄的上限去除,对下岗的失业进行有效的统计。

对失业者的年龄上限可不作限定。在国外对失业通常规定年龄下限,退休后曾经工作并继续寻找工作者仍算失业。显然我国这样的规定会缩小失业人口的规模。随着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状况的整体改善,人均寿命延长,劳动能力丧失的年龄大大推迟。所以,取消失业年龄上限,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而且有利于与国际标准接轨。下岗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变型和经济结构调整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已经成为失业问题中的突出矛盾,失业登记不应该再排除他们。他们中有的已经实现了再就业,有的通过各种形式正在寻找工作。对于他们中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应该和其他失业者一样,纳入失业登记的范围。

参考文献:

[1]杨宜勇.失业冲击波.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2]袁志刚.中国就业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3]李洪升.对我国现行失业统计的探讨.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4).

[4]刘娜.我国失业问题的统计问题和改进.统计与预测,2004,(3).

[5]潘文荣.对我国失业统计的探讨.统计教育,2005,(2).

作者简介:黑萍艳(1974-),女(回族), 工作单位:同心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论我国重复保险的立法完善 篇4

重复保险这一概念起源于海上保险, 其作用和目的是为了有效弥补当事人的财产损失和防止当事人获得不当得利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道德风险。虽然我们国家新《保险法》第56条对重复保险的相关问题做出过相关的修改, 但重复保险在理论和实务中仍存在不合理、难以操作、界定不清等问题, 而且我们国家《保险法司法解释三 (征求意见稿) 》中关于重复保险仅在费用补偿型医疗保险的方面做出相关规定, 难免有失全面和系统, 因此本文将从逐一探讨。

二、重复保险的适用范围

我国《保险法》从立法体例上来讲主要有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重复保险从立法体例上来讲则在财产保险项下, 因而很多法学家都认为重复保险应当适用于财产保险。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因为重复保险之所以可以重复设定, 是因为针对的标的可以估价, 因而才有重复适用的可能。而保险中能重复估价的往往是财产保险。有价才存在保险的重复问题, 而人身保险在出险时的索赔更多的时候只能做主观的估计, 并不能做出具体而明确的计算。[1]

这一观点存在一定道理, 但是仅从立法上来考量, 在实务中会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比如在医疗保险中, 我们国家当前的住院医疗保险以其住院日数按保单上的具体数额支付, 出险时受益人或是投保人往往不需要出具自己每一笔具体的花销, 给付手续十分方便。所以有的投保人就钻法律的空子, 重复投保多份这样的保险。此外, 这一做法忽视了人身保险是损害填补类保险, 这样单一而笼统的规定与整个保险法理论体系很不吻合。[2]

我们国家的《保险法司法解释三 (征求意见稿) 》中关于这个问题, 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第33条规定:投保人为被保险人在多家保险公司投保费用补偿型医疗费用保险, 保险人主张按照其应按比例担责的, 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并要求保险人按比例返还保险费, 保险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这就承认了费用补偿型医疗费用保险有适用于重复保险的可能, 这一做法虽然有效的解决了我们国家当前的保险法和实践存在脱节的情况, 但是仅仅针对这样一种情况作出相关规定, 难免有就事论事之嫌, 而且从法理学的角度来讲不能起到法的预防和指引作用。

因此, 笔者认为, 仅对费用补偿型医疗费用保险规定适用于重复保险并不能解决我们国家重复保险的实际问题, 应参照国际通行的做法对整个保险的划分进行系统整合, 这不仅有益于我们国家重复保险实践问题的解决, 更是对整个保险法做出了更系统和体系化的分类, 有利于保险业明确分工, 系统整合, 朝着更加有序的方向发展, 同时对规范保险业市场更是大有裨益。

三、重复保险的通知义务

(一) 关于通知义务的有关情况的具体范围

我国《保险法》第56条第一款规定:重复保险的投保人应将重复保险的有关情况通知各保险人。但是具体到关于投保人履行通知义务的方式、通知义务的时间点并未作出具体规定。

韩国《商法》第672条规定:投保人应向各保险人通知各个保险合同的内容。

因此, 在今后的保险法修订或相关司法解释出台时, 对通知义务的具体方式, 宜做出更为具体的规定。大致应包括: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人的名称和住所, 还应当包括保险标的、保险金额、保险责任范围和保险期间等这些一般情况下投保时应予告知的事项。

(二) 通知方式

关于投保人履行通知义务的方式。各国保险法原则上允许投保人采用口头方式或书面方式为之, 我国保险法亦未对通知方式作出规定。但是, 从民法学的角度来讲, 由于保险人和投保人信息地位极度不对等, 保险人处于信息地位的强势一方, 而投保人相对弱势。故而投保人履行通知义务的方式应以投保人询问的方式为宜, 即保险人用口头方式询问的, 投保人仅有义务用口头方式通知, 保险人用书面方式询问的, 投保人才有义务用书面方式予以告知。

(三) 当事人不履行通知义务的方式

关于当事人不履行通知义务的法律后果, 我国保险法并未明确规定。这一做法也为许多法学家所质疑。同刑法学的理论一样, 仅规定刑法而不规定刑罚是很难起到震慑犯罪的效果的。我国《保险法》仅仅规定投保人有通知义务但却没有规定投保人不履行通知义务的方式, 而且《保险法司法解释三 (征求意见稿) 》仅仅对投保人的告知义务进行了说明, 对投保人重复的通知义务只字未提, 不能不说是有些遗憾的。

四、重复保险合同的效力

各国对重复保险合同的效力基于不同的判断标准, 主要有主观说和客观说两种。

主观说以善意恶意为判断标准, 认为重复保险的效力, 应以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主观心理是善意还是恶意来进行区分。客观说则以实际结果为判断标准, 认为不区分投保人的主观心理, 只要投保人没有履行告知义务, 保险合同即为无效或投保人不承担责任。

目前世界上采用主观说的国家还是较多的, 例如德国《保险契约法》第59条第3款就做出了关于重复保险善意和恶意的区分。我国《保险法》第56条第2、3款规定:重复保险的各保险人赔偿保险金额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标的的价值。除合同另有约定外, 各保险人按照其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可见, 我国保险法在重复保险制度的规定中并没有对投保人的善意与恶意进行区分, 这是因为:我国保险法中关于重复保险的设立初衷和设立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当事人获得不当得利。但是本文前面也提到过, 重复保险不仅仅只是防止当事人获得不当得利这一种可能, 更重要的还应该是弥补当事人的财产损失, 当投保人基于善意对保险进行重复投保时这种做法并无不妥, 但是当投保人基于恶意而进行投保时, 仅仅为防范其获得不当得利对其所获取的保险金额加以限制, 并不一定就能达到法律规范当事人实施恶意重复保险的预期效果。[3]

纵观其他国家, 大多数是从限制重复投保人获得额外的损害赔偿金的角度出发, 而并不对重复保险本身是否有效进行考量。[4]这种做法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但是从法的指引的角度来讲的话, 也稍有不妥。

我国台湾地区《保险法》第38条规定:善意之复保险, 其保险金额总额超过保险标的之价值者, 除另有约定外, 各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之全部价值, 仅就其所保金额负比例分担之债, 但赔偿总额, 不得超过保险标的的价值。[5]

我国台湾地区《保险法》依据投保人的主观状态, 将重复保险区分为善意的重复保险和恶意的重复保险, 从而产生不同的法律后果, 这一做法颇值效仿。[6]

参考文献

[1]韩丹.论重复保险[J].国际法学, 2003.

[2]韩丹.论重复保险[J].国际法学, 2003.

[3]孙蓉, 李俊飞.重复保险的保费退还、赔偿规制及自主索赔[J].西南金融, 2012.

[4]孙蓉, 李俊飞.重复保险的保费退还、赔偿规制及自主索赔[J].西南金融, 2012.

[5]张韩.海峡两岸重复保险法律规制比较及研究[J].台湾法研究学刊, 2004.

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选择 篇5

2.缴费率偏高,征缴困难。由于当前我国企业参保率不高,转轨成本没落实等原因,长期以来我国企业缴费率居高不下。我国目前企业的平均缴费率为23%,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0%)13个百分点,高于国际警戒线(20%)3个百分点。30个省、市、区中,平均缴费率在20%以上的有24个,超过25%的有上海(28%)、福建(27.76%)、辽宁(27.79%)、山东(25.22%)、和吉林(25.06%)5个城市。缴费率偏高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强化个别企业逃避缴费和拖欠基本养老费的动机。据统计,仅在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收支缺口的省市由的6个增加到25个。二是加大了企业的产品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给企业的经营造成了一定的负面的影响。一些企业的效益严重“滑坡”,导致企业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能力衰弱。不少企业仍处于困难期,支付能力不足,无力缴纳或以各种方式拒缴。有的省份收缴率竟在60%―70%。据有关资料透露,到,我国共拖欠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近100亿元。涉及离退休人员350多万人,拖欠养老保险费百万元以上的企业近6000家。随着退休职工的增加,社会负担将会越来越重。

3.养老保险基金缺乏相对独立性。一是表现为资金流失现象严重。据劳动社会保障部会同会计署,财政部对全国基本养老保险金进行清查。结果表明,来仅基本养老保险金被挤占挪用的数额就达100亿元,其中已核准损失多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违规动用资金的单位主要是地方各级政府和社保经办机构,由政府直接动用或批准动用的资金占违纪金额的30%以上;二是基金的存储管理混乱。由于社会保障基金数额较大,成了众多金融机构争拉存款的对象,并给基金管理部门一定的回扣,为基金管理部门私设小金库提供了便利条件。基金管理缺乏相对的独立性,监管体系不健全,是基金流失的主要原因。

4.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偏低。到目前为止,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费的统筹层次仍以地(市)县为主,真正达到省级统筹要求的还为数不多,更不用说全国统筹了。在实际运行中,由于不同统筹层次的基金无法调剂使用,往往造成赤字与结余并存的局面,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盈余地区的盈余资金并不能调剂用于解决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缺口的地区,而出现赤字地区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却由财政负担弥补。这样,在基本养老保险未实行全国统筹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量盈余的同时财政补助支出激增的局面。为了保证支出,满足人民的生活,中央财政不得不拿出一笔资金来进行补贴。基本养老保险不仅在省际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而且在省内之间也是如此。如辽宁省的结余主要集中在大连市和鞍山市,其他10多个地区的结余为之不多。

5.养老保险体制条块分割,缺乏监督。长期以来,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仍由劳动部门管,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和失业保险由人事部门管,农村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管理。政出多门,相互制肘,中央调控能力弱,影响管理效率,造成人财浪费,加大社会保险管理成本,不符合管理的效率原则。这一状况虽然近期有所改善。但离预期管理目标尚有距离。由于社会保险行政管理和基金管理在部门内“政事合一”,导致保险基金不能专款专用,挪用、挤

占、浪费现象严重,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外部监督。尤其是缺乏参保人(企业和个人)的监督。

二,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

(一)国外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特点

自1889年德国首次颁布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残废和老年保险法》以来,经过100多年的探索,现已有161个国家建立了各自的比较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综合来看,这些体制的建立具有以下特点:

1,政府积极进入,直接负担并进行管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中央政府中设立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社会保障部门,并承担着社会保险事务的管理与监督职能。这种变化是工业化发展和社会保险事业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尽管一些国家如智利等国家将养老保险等个别项目交由私人管理,但实质上还是由政府监督其运行,并负最终责任。

2.强调集中统一管理,但具体管理体制机构并不统一。在管理方式上,有的国家完全由政府直接管理,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实行中央公积金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有的国家只起监督作用,如智利的养老私有化制度:有的国家由政府结构与半自治机构共同管理社会保险事务,等等。

3.通过立法保证社会保险机制的顺利运行。世界各国中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的职责,大多数由相应的社会保险法律。法规规范和保证。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在制定社会保险法规。政策的同时,还起着监督整个社会保险制度运行的作用。

(二)国外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及其特点

世界各国社会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主要有3种:

1.现收现付制。即当期的养老保险资金来源主要满足当期的养老保险支出需要。它是根据一定时期内收支平衡的原则来筹集资金。它又分为三种类型,即非缴费统一支付型、公共补贴缴费固定支付型和公共补贴缴费参照条件支付型。其中,第三种类型是由国家法律规定雇主和雇员缴费的水平,国家财政给予补贴,养老金的支付与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挂钩。由于引进了竞争机制,这种做法可促进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

2.完全基金制。这种模式以新加坡为典型代表,养老保险金由雇主和雇员缴纳到个人账户上,国家不直接为雇员进行补贴,投保者退休后根据养老金账户上的积累量的多少领取养老金。这种模式立足于长期收支总平衡的原则确定收费率,适合于实行中央公积金式以及实行个人养老金账户并且由政府部门统一管理的国家。这种模式由于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量作保证,在满足正常养老金支出的同时,出现相当的结余。因而这种模式运作需要相应的前提条件。

3.部分基金制。这种模式是在现收现付制的基础上,根据分阶段平衡的原则确定缴费率。即在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适当增加一部分养老费用,以满足退休高峰期的养老支付需要。这种做法既可满足当年退休者的养老金的需要,又可以利用已储备资金支付退休高峰期的支出需要,其做法对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三)国外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

从世界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的大多数国家看,在筹资模式上主要采取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这就普遍会遇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问题。目前,在国外养老金的运营上,存在着由民营保险公司运营管理保险基金的趋势。事实证明,由民营保险公司经营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是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有利于提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效率,提高基金的保值增值能力。据世界银行资料显示,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由民营间接管理的国家,其养老保险的实际收益率高于实行国营直接管理形式的国家。实行养老保险基金由民营管理的国家,其实际收益率较高。如美国为8.0%,英国为8.8%,荷兰为6.7%,智利为12.3%。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国营直接管理的国家,其实际收益率较低,如新加坡为3%.印度为0.3%,埃及为-11.7%,土耳其为-23.8%。二者的效益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从以上的考察和分析不难看出,国外以养老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的实践,对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一是政府要大力加强养老保险的立法监督职能。养老保险体系的健全与顺利运行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大局。因而,当前应大力建立健全我国养老金保险的法律法规,对社会保险事务的管理,应提高到规范化管理的层次。二是政府对当前社会保险事务,应进行强有力的宏观管理、统筹、协调、监督。为早日全面步入小康社会,政府在当前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过程中,必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三是积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形成部分基金用于外部投资的养老保险市场。在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引进竞争机制要循序渐进,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四是在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建立过程中,要勇于开拓创新。国外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结构的多元化事实表明,我国在独特的国情条件下,社会保险不能照搬任何国家的模式。我们必须在借鉴中开拓创新,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之路。

三、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选择

1.统一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保险管理模式

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我国一些城市的试点做法,在各级政府建立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部门或实体性的社会保障委员会,作为政府对社会保险实施统一领导的最高行政机构。这里,重要的是实行统一的制度,统一的标准。统一的管理。当前,要尽快统一对城镇职工和个体私营企业的职工。自由职业者进行社会保险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行政管理,事业经办、基金管理和社会监督四个体系,以职责分开,责任明确。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模式:从近期来看,应实行部分基金制的管理模式。社会保险机构负责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由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公司负责投资营运个人账户基金和统筹结余资金,严格界定养老保险金的投资范围,积极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监督制度;从远期来看,应向完全基金制度过渡,实行个人账户、政府辅助、公司管理相结合的运作模式。由较为独立的养老保险基金公司负责对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营运,通过制定严格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法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营运进行全面的监督。

2.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做实个人账户

近几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当期缺口不断扩大,仅20的`缺口为300多亿元,收不抵支的省份已达24个。有效解决基金缺口问题,就要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一是作好各级财政预算,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二是开征专项税种,如社会保障税,增大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同时开征遗产税等地方税种,用于社会保障。三是开展财政信用,发行社会保障长期债券,多种形式筹集养老保险资金。要在坚持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础上,做实个人账户,积极进行养老保险改革试点。一是将个人缴费比例从目前的平均数5%提高到8%,个人账户完全由个人缴费形成。原规定的用人单位20%的缴费比例不变,但不划入个人账户。二是实行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分开管理。社会统筹基金不再透支个人账户基金,个人账户实账运营。三是个人账户由省级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和运营,将基础养老金月标准由原设计的相当于职工月工资的20%调整为30%,以保持职工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不受影响。

3.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

从长期来看,要实现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和增值,还应该逐渐允许部分养老基金进行多元化的组合投资,成立多家养老基金管理公司,允许进行债券等其他投资,推动资本市场的发育和成熟。在这方面,可参照其他国家的做法。例如,德国法律规定,养老保险金可投资于股票的上限为20%,投资于房地产的上限为30%,投资于流动资金的上限为49%。我国也可根据国情制定相应的投资办法。可通过立法的形式规定不同风险类别投资的最高限额。例如,可规定每一笔金融投资占整个基金总数的比例。要建立投资审核制度,信息披露制度,以防止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等违规行为。要将审核程序和结果公开,增强投资运行的透明度,便于社会公众进行监督。为了克服“所有者缺位”问题,还应积极推进基金管理的民营化。由民营机构管理养老金,可进一步强化竞争机制,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率。伴随着我国成功加入WTO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在时机成熟时,可以考虑让国外的基金投资管理机构进入。在养老保险基金运营过程中,要保证养老基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4.适时开征社会保险税

目前世界各国在基本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上,通常有三种:缴税制,缴费制及强制储蓄制。在上述三种模式中,缴税制更有约束力。因而,通过开征社会保险税获得包括养老保险基金在内的社会保障资金,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开征社会保险税,不仅可以确保社会保险收入的安全可靠,而且有利于公平税负,促进劳动力跨地区、跨行业的合理流动。根据国外通行的做法,我国社会保险税的纳税人包括:我国境内各类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职工、外资企业的中方人员、自由职业者(包括个体工商户)。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可采取向社会保障机构预算划拨的办法。课税对象为行政事业单位、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薪数额及自由职业者的毛收入。考虑到我国的现实的情况,可首先设置养老、失业、医疗三个税目。在税率设计上,可按照不同的税目设计不同的税率。如养老保险的税率可确定为16%。由企业单位和个人分别承担。失业保险的税率可确定为3%。医疗保险的税率应在试点成功后

再行确定。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税应视同工资成本进入管理费用,计入企业产品成本。行政事业单位缴纳的社会保险税应列入收支预算,按国家财政预算规定保证按时支付。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税应计入个人应税所得的扣除项目,以防止重复课税。社会保险税的征收应实行按月征收,不得进行擅自减免。社会保险税的收入应纳入社会保障预算,保证使用时专款专用,不得挤占和挪用。

5.妥善解决养老保险基金的历史遗留问题

完善我国水电工程保险制度探析 篇6

关键词:工程保险;制度;探析

工程保险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是随着工业革命完成,蒸汽锅炉和蒸汽发动机的使用,机械化的生产车间代替手工劳动作坊,由此彻底改变了科技与社会,从而工人取代了工匠。但是,蒸汽锅炉的爆炸和蒸汽发动机大型调速轮的断裂成为了新的、不为人们所熟悉的财产损失,同时也导致工厂及远近地区的工人受伤,在此背景下,承包工程风险的保险与检验公司应运而生。

1 、国内外工程保险制度简介

(1)德国

德国的工程合同规定,所有参与工程项目的独立承包商都只对他们所承包的工程负责,他们只需要投保对他们工作造成损失的独立险种。为了将公众责任包含入保险,德国的承包商们通常需要购买一份责任保险,以对他们的行为和失误负责。而地震、暴风、洪水等都属于业主风险。

(2)美国

美国的工程保险制度的特点明显,保险市场高度发达,保险品种门类齐全,与保险配套的法律体系健全完善,美国联邦和各州对工程风险都由法律规定,联邦法律规定了所有的标准,各州的法律则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保险人积极协助投保人进行风险管理成为化解工程风险的有效途径,业主、承包商、保险经纪人、保险人一起工作,为控制工程风险努力。

(3)我国工程保险制度发展

工程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根据《中国保险史》的载叙,我国是从1973年开始经营工程保险业务的。根据资料显示,我国最早的工程保险是1979年初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承保的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从我国工程保险发展历程来看,可将其分为涉外业务经营时期、涉外业务与国内业务并存经营时期和全面发展经营时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与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步调几乎一致。

2 、我国工程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项目计划设计阶段对风险的评估不够

我国目前尚无专门针对项目实施阶段进行风险评估的具体要求,在进行设计方案论证中,主要是论证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不作系统的分析研究。尽管也会考虑到一些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及其他人力所不能抗拒的风险对项目的影响,也会有部分项目委托工程专家进行技术性风险评估,但这样的考虑和评估尚不充分和全面。

(2)项目业主对工程保险认识不足

保险合同作为工程建设项目的合同之一,并没有被业主放在与融资合同、采购合同、承保合同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看待,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保险合同属于偶发性较强的合同,即射幸合同,业主存在投机心态。往往认为保险费交的越少越好,投保时给予保险经纪人风险评估和确定保险方案的时间有限,对风险评估所需要提供的材料缺乏关注和考虑,造成保险方案有时很难满足项目实际需求,导致出险时陷于被动局面。

(3)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我国保险市场上使用的工程保险条款是经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并于1995年1月1日生效的《建筑工程一切险条款》和《安装工程一切险条款》,(以下简称“95条款”)“95条款”在编写过程中,由于参考和研究了大量国外条款,保障范围广泛,起点高,在工程保险市场至今(下转第63页上)(上接第104页)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大量工程项目的建设,投保人保险意识的逐渐增强,原有的工程保险条款已经不适应出现的新需求。目前“95条款”表现出来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保险责任范围不够全面。在一些工程投保后的损失索赔过程中,被保险人逐渐感觉到工程保险保障范围不够全面,由于现行保险条款的限制,被保险人往往又不能利用工程保险这个风险转移工具在出险后得到比较充分的补偿。

3、 完善上述工程保险制度缺陷的对策

(1)加强项目计划设计阶段的风险评估管理

聘请风险评估专家或保险经纪公司参与设计方案的审查,请他们对设计可能影响到的后期施工和使用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的涉及修改意见。通过对项目实施阶段的风险系统分析,能使设计和施工风险在事前得到参与各方的清醒认识,事中可以做到有效防范,业主或承包商在投保时也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因素。

(2)提高各参与方的工程保险意识

建设参与各方的风险意识和保险意识不强是制约工程保险制度推行的一个主要因素,要对其宣传工程保险对于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重要性,提高业主和承包商对在建设工程中推行保险制度的认识,减除其侥幸心理。一方面,可以通过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介加大宣传力度,总结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增强承发包双方当事人尤其是发包方即业主的工程保险意识;另一方面,建设主管部门可以会同保险部门举办一些工程保险知识普及型讲座或短期培训,让业主单位、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了解工程保险的基本原理,掌握工程保险基本的投保及理赔程序和方法,让工程保险的基本知识更大众化、程序更透明化,从而提高了对工程保险的认识,并进一步提高了参与工程保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3)修订“95条款”,确立保险公估人的法律地位,建立公估异议申诉制度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针对工程保险条款的新的规定,修改并扩大现有的保险责任范围,使其与当前的市场需求向适应。

确立保险公估人的法律地位和职责,出台针对保险公估人职责相关规定,建立保险公估协会。在业务实施过程中保证公估人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同时对于徇私枉法的公估人进行法律责任追究。对于公估结果有异议的被保险人或保险人,有权提出书面意见到保险公估协会进行申诉。对申诉结果不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从而维护自身的权益。

参考文献

[1] 王和,工程保险——工程保险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2] 刘依,浅谈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工程保险制度[J],湘潮,2009年第2期.

[3] 郭振华、熊华、苏燕,工程项目保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版。

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 篇7

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中核心的一环, 人权作为社会保障立法的理论基础, 也必然地成为养老保险立法的理论基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法国法学家卡雷尔·瓦萨克提出了“三代人权”思想:第一代人权思想是以“自由权”为中心的政治权利与公民权利;第二代人权主要包括就业权、劳动条件权、失业救济权、社会保障权、物质帮助权等。第三代人权指的是国家和民族的集体权利, 又称连带权利或者国际集体人权。[1]第一代人权为近代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提供了基本的法哲学理论基础。第二代人权为现代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法哲学思想和理论基础。从19世纪中叶起, 古典自然法学遭到了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哲学的挑战和批判。但二战之后自然法学说随着它本身的演变再度复兴, 并以抽象的社会正义、个人自由等名义。[2]此时社会权应运而生, 社会保障权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权, 归属于社会权。其对自由权构成了限制, 但这并不表明社会权排斥自由权。养老保险制度一般被认为起源于德国的社会保险立法, 1883年至1889年间德国先后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老年和残疾社会保险法》。从此至二战时期, 生存权虽未在社会立法中被予以明确规定, 但却成为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立法之内在指导思想。在二战之后, 生存权作为基本权利被世界许多国家所认可, 很多国家都对宪法进行修改, 将生存权的内容补充规定进人权规范中。

第三代人权为当代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法哲学来源和理论基础。根据公民和国家的关系, 瓦萨克认为第三代人权为连带的权利 (the solidarity rights) , 其实质是为了从第二代人权的“福利抑或发展”的困境中摆脱出来, 寻找既利于社会安全、社会保护, 又有利于社会生产与发展的政策与制度模式。社会连带思想把社会当成一个有机体来研究, 指出社会与别的有机生命相同, 每个部分之间一定会有某种联系, 因此组成了有序、连带的整体。养老保险体系是基于人类的社会理性所实施的社会互助活动与体系计划。

二、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

我国在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方面, 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着多种问题。包括养老保险立法滞后、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较低、养老保险制度筹资模式争议大、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管理不完善等问题, 在养老保险法理基础的研究之上, 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意见。

(一) 出台养老保险专门立法。

在对我国养老保险的立法建设之初, 我们就应作出系统的计划, 使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尽量从开始就迈入社会保障法制体系建设的正轨。[3]今后在制定《养老保险法》时, 就制度的整体设计, 我国养老保险的立法应当遵从权利与义务统一、公平与效率相结合、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几项基本原则, 并且应当把养老保险的多元化体现在养老保险立法中。

(二) 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

统筹, 即统一筹划, 应当是在独立的事物之间谋取一致或通盘考虑, 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问题在《社会保险法》是针对养老保险的基金而言的。我国的养老保险应坚持广覆盖的原则, 避免在制度上形成省级差别而需要实现全国养老保险金的统筹, 对于实现全国统筹的时间和步骤不概括地授权国务院规定, 应当在立法中明确规定一个实现的期限, 并且不宜过长。并且缴费率和待遇水平也影响着养老金的统筹层次, 只有将统筹层次逐渐提高到省级或全国, 缴费比例才可能趋于统一。

(三) 健全养老保险制度的筹资模式。

目前就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而言, 现在被认可的是部分积累制, 即社会统筹部分通过现收现付制来提供最低养老保障, 而个人账户方面通过单位与个人的缴纳基金积累则既有利于激励个人工作积极性又利于提高社会储蓄率。它通过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的结合, 将社会公平与效率、社会互济与自我保障, 保障基本生活与鼓励努力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

(四) 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机制。

因此, 为了合理防范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 建立有效的养老保险监督管理机制, 我们应当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基础上, 建立完全独立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社会保险银行, 或者在国家开发银行内设立独立核算的“社会保险分行”。同时在下一步将要制定的我国养老保险法律中明确规定完全独立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构, 或者是扩充某一监督部门的编制和职权, 进而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监督的力度, 切实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督效率, 最终保障整个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步云.人权法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6.

[2]沈宗灵, 黄楠.西方人权学说 (下) [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383

完善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思考 篇8

1 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概述

环境责任保险是指承保被保险人因污染包括大气、水、土地等环境而应当承担的损害赔偿或治理责任的责任保险。其中, 责任风险是指法人或公民因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损害他人财产权和人身权依法应对受害人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的可能性。在我国, 2010年7月1日施行的《侵权责任法》明确对于环境污染, 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是一种法定责任, 是指即使没有过失也必须承担赔偿责任。由于我国立法机关尚未建立相应的社会化承担机制, 无过失责任原则使企业面临较大的赔偿风险。

在实践中, 环境责任保险主要有三种模式:强制责任保险制度, 任意责任保险为主、强制责任保险为辅的制度, 强制责任保险与财务保证或担保相结合的制度。分别以美国和瑞典为代表, 以法国为代表, 以德国为代表。

对于承保机构, 主要有: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专门保险机构承保方式, 二是以意大利为代表的联合承保方式, 三是以英国为代表的由现有产险公司自愿承保的方式。

对于环境责任保险保单的承保方式, 主要有两种:事故发生制和赔款发生制。事故发生制是指承保的损害事故必须在保险期限内发生, 而索赔可以在以后的任何时候提出;赔款发生制是以索赔时间为准, 索赔必须在保险期间或后续的扩展报告期内提出, 事故则可在保险期间或之前的追溯期发生。

针对承保范围, 保险人一般只承保突发的、非故意的社会经济活动、意外事故及不可抗力导致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 对于污染性企业正常、积累性的排污造成的损害可特别承保。

2 美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20世纪60年代以前, 由于环境风险不突出, 环境责任案件较少, 由公众责任保险直接承保环境污染风险。随着工业化进程, 20世纪70年代, 美国政府为了遏制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加大立法强度, 相继颁布《清洁水法》、《清洁空气法》、《有毒物质控制法令》、《自然资源保护和恢复法案》、《1980年环境综合治理、赔偿和责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对污染者采取严厉的货币赔偿和刑事制裁。巨额赔款和高额罚金使一些非故意污染企业面临破产风险, 由此环境责任保险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

美国实行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危险物质, 即经鉴别有危险特性的固体、液态废物、《清洁空气法》列举的危险空气污染物, 以及任何有毒污染物和高度危险的化学物质为环境责任保险主要涉及对象。由1988年成立的专门的保险机构—环境保护保险公司进行承保。

美国的环境责任保险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约定的限额下, 被保险人污染环境而造成邻近土地上任何第三者财产损失或人身损害的赔偿责任为标的的环境损害责任保险;二是以约定的限额, 承担被保险人因污染自有或使用的场地而依法支出的治理费用的自有场地治理责任保险。由于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不确定并且危害较大, 保险公司一般只针对突发性的、非故意的事故承保, 但企业正常的、累积的污染损害也可特约承保。

针对环境责任保险的赔偿限额, 美国采取有限赔偿制, 通常约定的赔偿限额有4种:每次事故赔偿限额、每次事故每人赔偿限额、累积最高赔偿限额、被保险人的自行承担的赔偿额。以特定场所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单为例, 它适用赔款发生制, 并规定一次污染事故的所有索赔当成一次损失事件, 适用一次赔偿限额, 只扣除一次免赔额。同时, 由于环境污染有长尾效应, 为明确保险责任, 往往在保单中使用“日落条款”, 即约定被保险人向保险人索赔的最长期限为自保险单失效之日起最长30年。

此外, 美国也通过社会力量保障环境安全, 设置了为防止废弃物污染的舒坡儿基金, 并在《1980年环境综合治理、赔偿和责任法》中规定由该基金支付尚待责任人归还的清理费用。

3 德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最初实行强制责任保险和财务担保或保证结合的方式, 即特定设施的所有人必须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 包括责任保险、金融机构提供的财务担保或保证、由州和联邦政府对义务的履行进行保障或免除, 保障义务的履行。1991年《环境责任法》实施, 德国开始实行强制环境责任保险。

针对保险范围, 德国最初不承保“渐进性污染引起的损失”, 1965年起, 保险人开始承保水体逐渐污染损失的赔偿责任, 1978年后, 开始承保由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造成的财产损失赔偿责任, 保险责任范围逐渐扩大。

环境责任保险和环境治理保险是德国环境责任保险主要的两大类, 分别针对不同的损失。前者针对私法, 后者针对公法。私法范畴下的赔偿责任有两种情况:过失责任和无过失责任;损失有三种情况:人身损失、财产损失和其他资产损失。公法范畴的赔偿义务, 即国家机构要求污染企业治理环境的费用及责任追究, 相关法律有:德国联邦土地保护法和萨克森州危险防范法。由于2004年颁布的欧盟环境指令 (2007年转为德国法律) 属于公法范畴, 不适用于环境责任保险, 2007年德国保险市场出现了针对公法范畴的责任与义务的环境治理保险。

针对保险金额, 德国《环境损害赔偿法》规定, 保险金额不得低于5000万马克。联邦政府可以结合危险的大小, 规定一些特定种类的营运设施不同的最低保险金额, 但不得低于1000万马克。

4 完善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构想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相当严重, 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愈发重视,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13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达9516.5亿元, 占GDP的1.67%。近年来, 突发重大污染事件有所减少, 但污染事件总数不断增加, 2011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542起, 其中重大污染事件6起, 较大污染事件10起;2012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542起, 其中重大污染事件5起, 较大污染事件5起;2013年突发环境污染事件712起, 其中重大污染事件3起, 较大污染事件12起。污染事件的高发不仅造成环境破坏、经济重大损失, 而且导致了许多赔偿纠纷, 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对建立完善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4.1 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

我国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现有的法律规定了污染企业的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民事责任主要针对损害赔偿和治理污染费用, 但都是原则性的规定, 缺乏实践操作性, 加之污染企业往往是当地纳税大户, 地方政府处理事故纠纷时多有偏袒。法律的完善与执行是环境责任保险发展的基础, 我国应建立《环境责任法》, 明确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并具体制定相关的赔偿、惩治措施, 完善立法, 严格执法。

4.2 环境责任保险应采取强制保险为主、任意保险为辅的模式

目前我国公民环保意识不高, 企业相比环境保护更注重经济效益, 所以在没有外力约束的情况下, 他们不会主动将环境污染的成本内部化, 也就是说, 完全任意责任保险在我国无法实行。可在核燃料生产、火力发电、采矿、石油化工、印染等高风险、高污染的行业实行强制环境责任保险, 在商业、公共事业等低风险行业由政府进行引导, 鼓励投保环境责任保险。

4.3 实行保险公司联合承保的方式

由于我国环境责任保险不成熟, 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巨大, 单一保险公司往往无法承担如此大的风险;而如果效仿美国成立专门的保险公司进行承保, 政府的负担过重, 也是对现有保险公司的一种资源浪费。因此, 可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在现有的财产保险公司中遴选合格的保险公司进行联合承保, 同时进行再保险分散风险。

4.4 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和专门的损害鉴定机构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保险、医学、司法、环保多方共同参与, 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 同时做到信息公开, 信息共享, 加大对环境污染企业的监督。由于保险公司财力有限、专业数据有限, 内部人员进行污染损害鉴定公信力不足, 故应由政府的环保部门设置专门的损害鉴定机构, 在污染事故发生后进行鉴定。

4.5 逐渐扩大承保范围, 实行差别费率

我国现阶段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 环境责任保险开展的经验不足, 应只针对意外的、突发的环境污染事故进行承保, 待相关法律法规完善, 环境责任保险市场成熟, 可逐渐扩大承保范围, 承保累积性污染事故。需由专业的风险评估机构对不同规模、不同风险的企业进行评估, 实行差别费率。可借鉴国外损失经验, 结合我国行业的危险分类, 先划分不同等级的行业费率, 再针对具体企业进行实地考察、风险评估, 确定承保费率。

4.6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建立环境赔偿基金配合

政府可对企业提供优惠政策, 吸引企业参保, 如优先解决完成风险整改的参保企业申报的污染防治资金;对投保后未发生污染事故的企业续保时降低保费。同时可将企业是否投保与项目审批、信用评价、排污许可证等多项制度挂钩。

因为环境责任保险实行限额赔偿, 对于巨灾风险, 保险的赔偿可能远远不够, 政府可建立环境赔偿基金弥补保险的不足, 同时对于责任人不明又急需对受害人进行赔偿的污染事故, 可由环境赔偿基金先行赔偿, 待责任明确进行追偿, 更充分的保障受害者的利益和恢复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建堂.中国统计年鉴——2010[M/CD].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0/indexch.htm.

[2]许谨良.财产保险原理和实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496-501.

[3]赵昊东.从国际对比看中国环境污染责任险[N].中国保险报, 2015-3-17 (8) .

[4]张雷.国内外环境责任保险比较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05.

[5]宫峰元, 宫峰飞.德国的环境责任保险和环境治理保险[N].中国保险报, 2008-02-22 (5) .

[6]马建堂.中国统计年鉴—2014[M/CD].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0/indexch.htm.

[7]张丽, 周茜, 李志学.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3) :38.

我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 篇9

1. 采用先进的养老保险立法理念

首先应树立一个养老的基本理念,就是社会养老是公民作为福利权的基本权利,当我们用人道主义观点看待老年人的问题时,应该首先肯定老年人拥有社会养老的基本权利,和生存权、居住权、参与权等一样。社会福利体现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责任。社会养老保险属于老年社会福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理论认识的基点之上,社会养老保险立法既是通过强制力认可和强化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又重在对国民的福祉利益进行权利保护。

2. 统一制度和标准

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要求统一的制度和标准,避免制度碎片化,便于实现全国养老保险一体化管理。

3. 明确责任主体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养老保险立法需要用明确的、规范的语言来界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对雇主或者用人单位而言,法律必须明确其为职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强制性义务,同时亦获得解除或者减免其对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的权益。对劳动者而言,法律不仅应当明确规定其参保并缴纳养老保险费的义务,而且应当赋予其享受各项养老保险待遇的法定权益。当权益得不到保障时,年老退休人员将直接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告上法庭。

4. 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司法体制

建议在人民法院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庭,专门从事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争议案件,使当事人在其社会保障权益受不法侵害时获得有力的司法保护,在审判中充分体现出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的特殊性。

5. 建立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

初步建立起传统土地保障、家庭养老与新建养老保险相结合的立法模式,以法律的形式真正把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制中,明确规定受保人的范围、缴纳保险费的原则和标准、获得社会保障待遇的条件和待遇、提供法律援助等,把确保农村养老保险费的征缴纳入统一的执法工作之中,将农村的养老保险纳入整个养老保险法制体系统筹规划。继续完善储蓄积累保险方式,为农民建立个人账户,个人交费为主,集体交费为辅,国家财政支持,将个人和集体缴纳的保险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名下为个人所有,到退休年龄后根据个人账户的积累额计发养老金,推进农村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二、实现全民养老、全国统筹

社会养老保险的宗旨在于使全民能老有所养。要实现这样广覆盖的目标,就必须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在设定的期限内,实现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社保的对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社保的对接,统一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中较低收入人群的参保缴费政策,其缴费基数和比例,按照社会保险价值取向和互济的功能要求,应当给予优惠。不分城乡,不分等级,全民社保,才能充分体现社会公平。

为实行全国统筹制定时间,应该像制定五年、十年发展规划那样,提出用多长时间实行全国统筹。有了明确的时间目标,才会产生压力、激发动力,从而大大加快全国统筹的进程。

三、实行养老保险筹资渠道多元化

目前国家提出养老基金来源要多渠道,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面要合理负担,但是单纯依靠企业和职工缴费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养老金需求。我们认为应当在税收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拿出一定的款项,定期划拨进入养老保险专项基金中,这样既可以减少现收现付制对总储蓄的一部分挤出效应,又有利于在未来某个合适的时机开征社会保障税。比如美国养老资金的来源于美国联邦收入税、社会保障收入本身的课税、美国财政部的一般资金及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这些收入基本满足了养老金的支出。

四、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应尽快确定统一管理体制,实行养老保险基金行政管理和营运管理分开、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分设的管理体制,使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规范化。首先,统一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制定政策、规划,加强监督、指导,从根本上克服政出多门、扯皮内耗等问题。要构建起权威高效的养老保险监督体制,在强化内部监督的同时加强外部监督,财政和审计部门对养老保险基金营运负有重要的监管职能,要定期公布基金状况,各地区应设立由政府代表、企业代表、工会代表和离退休人员代表等各方面人士组成的养老保险基金监督委员会,对养老保险基金经办机构、营运机构的日常工作进行监督,防止养老保险基金被挤占、挪用、浪费。

五、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

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应当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公民个人储蓄养老保险,在此基础上,需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制定规范企业补充养老和个人储蓄养老的保险法。

通过以上五项措施,可形成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摘要:解决养老问题, 关键是完善养老保险立法, 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养老保险法律体系由各种政策、暂行规定、通知、决定等低层次的行政法规构成, 且经常变动, 缺乏整体性和权威性, 导致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缺乏原则性的依据, 不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法律维护, 因此制定养老保险基本法, 逐步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意义重大。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障体系,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M].商务印书馆, 2000:379-382.

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思考 篇10

从90年代以来, 我国就对新经济形势下的社会保险体系的构建方式进行了一定探索, 并得到了一定的成就:如将我国的企业保险转向了社会保险, 并使社会保险在我国真正实现了覆盖, 使社会保险将我国以往的城乡二元结构分隔进行了打破, 并在这个过程中对我国社会保险工作中政府所承担的责任进行了加强。但是在这个良好局面的同时, 也有一定的问题存在, 如我国的保险制度存在缺陷、管理方式中的问题等等。如何对这些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 则成为了我国目前急需面对的问题。

1 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的探索

1.1 由企业保险转变成社会保险

我国的社保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 已经由之前较为单一的企业保险形式转变为了覆盖面更广的社会保险体系。我国也对此建立了相关的社保管理机构, 对社会保险的管理以及征缴工作进行负责。这种方式也对我国社保体系的健康发展进行了一定的保障。在这种模式之下, 作为个体而言应当对其缴纳一定的费用, 同时作为个体其对企业产生的依赖程度也随时间而逐步降低, 通过将资金的管理权力交付到市场的形式来使市场对其进行操作, 这也对我国社会保障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有效的降低。

1.2 对我国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进行了扩大

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在一定程度代表了我国社保体系建设的程度, 也是我国人民受到社保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在我国之前的社保体系中, 我国的主要覆盖面只有针对退休人群, 而对于部分无业人员来说却没有保障。而在我国现今的社保体系中, 却将享受保障人群的覆盖面增加到了全部人群。同时, 在新的社保体系中, 作为个体还可以根据其职业、年龄的不同而选择适合自身的缴费标准, 这也正是我国目前社保体系灵活性的体现。

1.3 打破了城乡二元结构

在我国之前的社保体系中, 仅仅将城镇居民纳入到了我国的社保体系中, 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却只能够依靠自身的家庭来对养老进行保障。而从2008年开始, 我国实施了新型的农村社保体系, 完全打破了之前只有城市居民才能够享受到福利待遇的局面, 使我国的社会保险体系不再有户口之间的区分。近几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以及保障程度的增强, 都同我国近年来的良好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我国社会保险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社会保险制度上的不足

目前, 我国社保的覆盖范围以及政策目标其概括来说就是覆盖范围较广, 能够有效的对我国公民在遇到特殊状况时提供相关的物质帮助, 从而帮助他们顺利的度过困难时期。如果想要对这一目标进行良好的达成, 就需要保证全社会的群众都能够广泛的投入到我国的社保体系建设中来, 并以人们合力的方式来对我国保障人群的需求进行满足, 尤其是其中一些经济较为困难、收入较低的人群。而社保的覆盖率就是对我国社保制度进行评价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现今运行的社保体系中, 居民享受基本保险的最基本条件就是由个人进行缴费。但是这个制度在设计的过程中, 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城镇企业职工缴费基数以上年月平均工资收入为准, 按照固定的缴费比缴纳社会保险, 但是当职工遇到重大变故面临困难时, 仍需缴纳各项保险。

2.2 管理的持续性动力较弱

在上世纪90年代, 我国在全国都设立了专门的社保办理机构, 并配备了相当数目的工作人员。对于社保管理机构来说, 其主要会对3个需要关联的环节有所涉及。而这则主要体现在相关社保费用交纳的年限以及金额以及对于各类型社保资金的管理、运营以及发放等问题中。这几个环节都同我国人民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如果没有对其进行适当的处理, 就非常容易造成管理工作中的脱节, 从而对我国社保体系的良好发展造成影响。同时, 随着我国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 如何能够在这个背景下对我国的各类社保资金进行长期、稳定的运营以及发展也是十分重要且困难的问题。

2.3 社保难以体现公平性

目前, 我国的社保制度适用的是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改革, 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已经转变成了社会保险形式, 而对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来说, 却依然进行的是单位保障形式, 并且其退休金额也与企业职工退休领取的金额有着较大的数额差异, 这就使得我国制度保障的公平性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3 完善我国社保体系的方式

3.1 加大财政投入

我国各级政府是对于财政进行投入的重要力量, 其应当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充分的对自身的协调作用进行发挥, 并通过大量、持续的资金来对我国的社保体系的建设以及发展进行投入。同时, 还应当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进行持久不断的优化, 并尽可能对于经济事务方面的支出进行降低, 而对于我国民生问题上则应当给予更多的支持以及关注, 从而使政府能够在社保运行投入中占据较大的比重。而根据公平的原则, 就应当将这部分资金投入到我国最需要提供帮助的人群中去, 尤其是部分收入较低、高龄人群之中。

3.2 保证我国社保体系的公平性

对我国社保公平性措施进行实施的过程中, 一定对我国人民的个体权利进行特别的注重。对于我国个体权利保障工作主要应当按照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应当对我国流动人群的权利进行保障, 并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根据其需求以及收入的不同来设计有丰富选择性的缴费标准, 将缴费标准的选择权交给其个人, 使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以及自身的需要来对其进行选择。其次, 则应当对缴费方式的选择权进行保障。应当使我国的农民能够对其缴费的金额进行自主的选择, 并可以使用分开缴费或者捆绑缴费的方式对其应有的权利进行管理以及监督。

3.3 加强社保资金的管理及运营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保体系的建设, 对于相关资金的运营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也只有这样, 才能够对我国的社保体系建设进行满足。同时, 还应当以渐进的方式对我国男女之间的退休年龄差距进行缩小, 并尽可能的通过弹性退休的方式来对我国的待遇激励机制进行更深层次的强化, 从而使我国的知识人才以及其它特殊的人群能够延迟退休。

3.4 加快我国社保制度改革

在我国目前的社会体制中, 对我国行政单位以及事业单位的社保制度进行改革也成为了必须要面临的问题。为了对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进行更好的面对, 就必须对我国的事业单位实行的社保制度进行改革, 并以个人、单位以及国家各方面共同分担的方式来对我国的社保资金来源多样化进行保证。同时, 还应当建立起一个个人账户方式的储蓄计划, 使我国的公务人员以及事业人员都能够按照相应的比例来对其社保资金进行缴纳, 从而以这种良好的资金管理以及运营模式来使我国的社会保险得以健康的运行。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 在新的社会背景下, 对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险体系进行加强与完善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其是对我国人民生活以及社会稳定进行保障的重要方式。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对我国目前形势进行充分认识的前提下, 以良好的措施对我国社保体系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 从而使我国的社会保险能够将其作用进行更好的发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生活水平需求的提高, 我们也在近年来对社会保险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以及完善, 并得出了不小的成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使我国的社会保险体系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在本文中, 将就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体系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社会保险体系,完善,思考

参考文献

[1]谢琼《.社会保险法》: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 (01) :11-12.

[2]秦立建, 苏春江, 蒋中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创新研究——基于福建省晋江市的调查[J].财政研究, 2012 (01) :35-37.

[3]刘尚洪, 苟亚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 2012 (02) :122-124.

完善我国失业保险 篇11

农村养老保险;紧迫性;现状;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2.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6-00081-02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严重衰退。在市场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大环境下,我国农业早已成为薄利行业,在许多地区甚至是负利。在这种情况下,农业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说也就仅够糊口而已,农民收入的大部分来自非农产业。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从1978年到1998年,全国农民平均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由91.5%下降到了57.2%,其中纯农业收人仅占总收人的42.9%。目前农民家庭经营收人中,大约40%来自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有1/4左右来自其他劳动收入。由此可见,来自土地的农业收入已难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以之养老更是奢望。

2.农村家庭养老面临严峻挑战。根据翟玉和进行的中国农村养老现状的调查,在受访的10401名调查对象中,与儿女分居的比例是45.3%,三餐不保的占5%,农活85%自己干,家务活97%自己做,53%的儿女对父母感情麻木。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孝道文化的衰落使家庭养老面临着严重的道德考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谋生,农村空巢老人增多。老年人的养老经济来源、生活照护、情感慰藉等都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农村养老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3.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7个县,但自2000年以来,参保人数逐年下降,到2005年只有5400多万农民参加养老保险,仅占农村总人口的6%。另外,从参保对象来看,投保者也多是农村具有稳定收入的人群,这些人的养老问题本来并不大,而真正需要保障的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出现了保富不保贫的现象。

4.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养老保险还有很大差距。城镇的参保人数一直在上升,而农村的参保人数反而呈下降趋势,近年来参保人数一直在5000万人左右停滞不前,这样越来越大的差距对我国的养老事业是不利的。

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的对策

中国农村养老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是要在继续鼓励和支持家庭养老的同时,积极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助老,逐步实现农村由家庭养老过渡到社会养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要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坚持低标准、广覆盖、保基本;养老资金来源应多元化,构建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筹资机制;农村养老保险要体现制度统一、标准有别、层次多样、灵活缴费、逐步推进的特点;农村养老保险更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度设计要体现包容性、可持续性,各种不同类型的养老保险要能互相衔接,并做好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配套工作。

1.继续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中国农村的老人赡养长期以来实行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子女负担方式,家庭养老保障机制以代际之间的互惠为伦理基础,通过家庭成员之间长期共同生活形成的情感来完成,具有鲜明的自觉性。中国的这种建立在道德上的养老方式,具有英美国家养老所主要采取的社会养老所无法比拟的情感慰藉优势,反映了中国社会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现阶段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要继续巩固和完善家庭养老模式。

2.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中国的农村养老保险要明确政府的财政责任,正是由于农村养老加入了财政补贴的成分,农村养老保险才具有了社会保险的福利性质,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

3.加快法制建设,真正体现公平与效率。首先,应确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地位。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国家为保证农村社会稳定,体现着社会公平的原则。其次,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立法步伐,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各项措施都有法可依,便于操作并提高制度的稳定性。

4.发挥土地的保障功能。土地是农民最信赖的生活来源,只要有了耕地,农民的最基本的生活就有了一定的保障,农民养老就可以得到更好保障。发挥土地保障功能,一是政府要规范征地制度,严格保护征地面积,遏制失地农民群体的扩大。二是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征地补偿要以当地的市场价格为依据,实行公正的价格补偿,严禁在征地中采取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倾斜政策。三是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提高土地收益,增加农民收入,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制度,将土地收益用于农民养老。

[1]粱鸿,赵德余.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郎明朗,卢营.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问题研究[A].政治研究,2009.

[3]段东平.公共财政支持农村养老保险的思考[J].财政研究,2009.

作者简介:

完善我国失业保险 篇12

1《农业保险条例》的重大意义

《农业保险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的出台, 发展农业保险, 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的作用, 分散和转移农业风险, 对于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稳定农业生产, 保护农民利益, 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迅速, 承保品种已覆盖农、林、牧、渔业各方面, 开办区域已覆盖所有省 (区、市) 。农业保险已成为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到农户的普遍欢迎。为了规范农业保险活动, 保护农业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农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 有必要在认真总结农业保险发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制定《条例》。《条例》的出台表明了我国政府对建立现代农业风险管理制度的坚定信心, 通过《条例》将此种制度确定下来, 也有利于稳定我国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条例》填补了《农业法》和《保险法》未涉及的农业保险领域的法律空白, 标志着我国农业保险业务发展进入了有法可依的阶段。

农业保险已覆盖全国, 有必要制定法规推动其健康发展。2007年以来, 我国农业保险五年累计保费收入超过600亿元, 年均增速达到85%。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业务规模仅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位。2011年我国农业保险费收入达173.8亿元, 同比增长28.1%, 为1.69亿户提供风险保障6523亿元, 开办区域已覆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着农业保险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 农业保险逐步发展成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保险活动, 既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又发挥了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两方面的优势。但农业保险不同于一般财产保险, 《保险法》中关于保险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以及投保、理赔等方面的规定, 与农业保险的客观情况并不相适应。而且, 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对于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 农村基层机构参加保险的具体规定, 以及政府部门职责上的分工等问题都没有比较清楚的规定, 因此, 为了推动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有必要制定《条例》。

2 我国《农业保险条例》的具体创新

《条例》规定国家对农业保险给予财税政策支持, 明确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农业保险工作中的职责分工;明确了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的原则;根据农业保险的潜在风险、业务操作及经营结果等方面的特殊性, 规定了农业保险的经营规则。

2.1 落实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支持

多年来, 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业保险进行大力支持。2007年至2011年, 中央财政累计给予农业保险费补贴达264亿元。各级财政对主要农作物的保险费补贴合计占应收保险费的比例达80%。为使国家对农业保险的支持措施规范化、制度化, 《条例》规定国家支持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 对符合规定的农业保险由财政部门给予保险费补贴, 要建立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等措施。通过税收和金融支持投保农业保险的的农民和生产经营组织。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 引导和推动农业保险发展, 中央财政下达2013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预算指标56.6亿元, 同比增加16.7亿元, 增长41.9%。目前, 中央财政已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推广至全国, 将关系国计民生和粮食安全的15个品种作为中央财政补贴险种, 并积极支持各地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2012~2020年) 的通知》第二十一条规定:在现有农业保险中, 增加制种风险较高的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等种子生产保险。”《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降低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就降低农业保险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作出规定:对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业务免收保险业务监管费。《条例》明确规定了农业保险的性质、原则、范围、条款、组织结构、合同等方面的内容, 明确划分政府的职能范围。而且鼓励地方因地制宜, 从各地区出发, 建立地区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平台, 发展创新农业保险品种, 鼓励地方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努力打造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全面农业保险法律体系。

2.2 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

农业保险经营运行涉及多个部门, 需要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目前, 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在部门分工配合、协同推进方面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 《条例》中明确中央及地方相关部门职责, 有利于农业保险各项制度的有效运行。《条例》第四条规定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对农业保险业务实施监督管理。国务院财政、农林业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责, 推进农业保险工作。《条例》同时要求多个部门建立农业保险相关信息的共享机制。如第五条就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农业保险事业工作, 建立健全推进农业保险发展的工作机制。

2.3《农业保险条例》定位于有国家补贴的商业保险

《条例》第二条规定, “农业保险, 是指保险机构根据农业保险合同, 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产中因保险标的遭受约定的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疫病、疾病等保险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 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本条例所称保险机构, 是指保险公司以及依法设立的农业互助保险等保险组织。”《条例》中的“农业保险”与之前的概念有一定区别, 此处“农业保险”的概念指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 即种养两业保险。《条例》所采纳的农业保险定义, 在狭义农业保险基础上进行界定, 相对而言更具体, 当然, 这也会使其经营范围缩小。之前保险学界和业界一直呼吁农业保险的“政策性”, 现在条例将农业保险定位于“国家补贴的商业保险”, 这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本质上有所差异。

农业保险的外部性决定了农业保险应该是一种政策性保险, 应该由政府参与经营管理, 农业保险的经营费用和部分保费应该由全体消费者或者政府承担。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公共产品性决定了此笔费用基本上是由政府开支, 而政府作为一类组织同样也存在一个本我利益追求的问题, 在这一产品的供给上, 政府并不会非常积极。多年来, 我国农业保险主要采用商业方式运作, 与一般商业保险无异, 但是农业保险是一种风险高, 而且十分分散的险种, 经营主体很难完全自行吸收经营亏损, 所以并不适合完全商业化运营, 因此采用商业化运作的农业保险, 难以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此次条例的出台从立法上有助于解决传统商业性农业保险的困境, 以克服商业性农业保险供给的不充分状况。加大政府在农业保险运作中的参与和支持, 使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可在短期内从形式上改善农业保险市场的供需关系, 促进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及农业的健康发展。《条例》对农业保险有无盈利及盈利多少未作明确限制, 但有规定政府对于农业保险的公共财政补贴, 因此可以认定《条例》中的农业保险是一种具有政策性之的商业保险。

2.4 对农业保险合同和农业保险业务经营规则的规范

《条例》充分总结了我国农业保险的实践经验, 对农业保险合同和农业保险业务经营规则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一是农业保险合同当事人在合同有效期内, 不得因保险标的的危险程度发生变化而增加保险费或者解除保险合同, 以保证保险合同的稳定;二是规定保险机构接到保险事故发生的通知后, 应当及时进行现场勘查, 尽快确定保险标的受损情况, 并在与被保险人达成赔偿协议后10日内, 将赔偿保险金支付给被保险人, 以保障受灾的农户能够及时足额得到保险赔偿;三是规定农业生产组织或村委会等单位组织农民投保的, 保险机构应当将现场查勘定损结果和最后的理赔结果加以公示, 以保证定损和理赔结果的公正、公平、公开;四是规定保险机构在确定保险费率和设定具体保险条款时, 应当听取省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农民代表意见, 公平合理拟定, 并将结果报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审批或者备案。

2.5 严格防范农业保险经营风险

《条例》高度重视防范农业保险经营风险, 为确保农业保险依法合规经营, 真正发挥支农惠农作用, 条例作了如下规定:一是规定保险机构应当有完善的农业保险内控制度, 有稳健的农业再保险和大灾风险安排及风险应对预案, 其偿付能力以及农业保险业务的准备金评估、偿付能力报告编制应符合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二是为切实保证财政给予的保险费补贴依法使用, 规定禁止以虚构或者虚增保险标的、虚假理赔、虚列费用等任何方式骗取财政给予的保险费补贴。三是对违反条例规定行为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

《条例》对农业保险在试点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加以解决和完善。如在第四章“业务规则”中, 要求保险公司在委托农经、农技、农机等乡镇级以及乡镇级以下基层涉农机构协助办理农业保险业务时, 应当与接受委托的乡镇或以下的基层涉农机构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 确定双方权利义务, 并在合同中约定相关费用的支付, 就是针对基层业务开展中常常出现的农业保险经营费用问题所作的原则性规定。又如, 《条例》针对近年来保险公司发生的一些套取补贴的案例也有所回应:禁止以各种方式骗取农业保险的财政保费补贴, 并制订了相应的罚则。

3 我国《农业保险条例》的不足之处

3.1 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是专业还是多元并不明确

《条例》第十七条规定, 保险机构经营农业保险业务, 应当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依法批准。农业保险的实践证明, 仅依靠保险公司现有的机构体系, 很难给地域分散而又数量众多的投保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承保、定损和理赔服务。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主体一直由人保财险、中华保险、安华保险、安信农险、阳光相互和国元农险所占据。近年来, 随着农业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 太平洋产险、中航安盟等多家公司开始以不同形式进入农业保险市场。目前已有22家保险公司不同程度地参与农业保险经营。但是我国农业保险究竟是实行专业化经营还是多元化竞争, 《条例》并没有明确规定。应在完善农业保险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起专业化多元竞争机制, 由具备专业化条件的多元主体开展经营农业保险业务。

对于进入机制, 《条例》中经营主体已由“保险公司”扩大到“农业互助保险组织”, 部分省份地区一些保险中介组织也加入到农业保险经营之中。虽然《条例》范围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范围有所扩大, 但完全市场化, 也可能扰乱农险市场, 提高手续费率, 降低农业保险保费的充盈率水平, 并不利于农业保险的长期健康发展。对于退出机制而言, 也没有明确。农业保险面临特殊的风险, 而且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也具有特殊性。农业保险经营要求长期性, 不能因为丰年或是灾年而出现大量保险企业进入或退出, 这样将不利于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也影响农业产业的发展。

3.2 未明确建立农业保险巨灾分散体系

农业风险损失频率高、损失程度大, 容易发生巨额损失。在缺乏巨灾风险准备金和政策性农业再保险机制的条件下, 由于农业保险公司经营区域有限, 业务较集中, 造成风险高度集中, 参保农户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保险公司的经营也面临很大的风险。我国粮食总产量连年递增, 近年来自然气候条件也相对较好, 为农业保险快速发展和稳定经营提供了良好条件,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我国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潜在损失巨大的短板。农险业务快速增长和保障水平的提高, 风险积聚, 农业自然灾害和极端灾害突发可能危及到农业保险经营。

《条例》对我国政府在农业再保险中的主导地位不明确, 农业再保险业务缺乏科学的指导和规范, 相关人才和技术局限也成为农业再保险业务发展的瓶颈, 已限制了农业再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农业巨灾风险往往会导致巨额赔付, 导致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 严重影响保险公司持续稳定经营, 因此保险公司也有将农业保险在再保险市场上进行风险分散的内在需求。巨灾保险的损失只能由保险公司自行消化。而且, 我国再保险的一半份额都依赖国际市场, 容易导致国际市场风险传至国内, 无法有效分散风险。

3.3 缺少完善的财政支持制度

由于农业风险的特殊性导致农业保险难以获得利润基金的累积, 导致农业保险业务缺乏前期资金的投入。因此, 农业保险产品需要政府有长效的干预和财政支持制度。目前相关制度仍有待完善和落实, 对农业保险费补贴落实不到位, 农民和保险公司双方都感到没有缓解压力;保险公司的运营缺少政府补贴;保费补贴品种过少;对农业保险税收优惠幅度太小。近年来,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保险已成为政府支农的重要手段之一。如美国、日本政府对本国农业保险均给予不低于15%的补贴, 而且在发生灾害或者收成减产时, 额外支付较高额度的赔偿金额。我国在对农业保险财政支持上力度仍然不够。

3.4 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盈利出现困难

由于农业风险的特殊性, 无论从风险的基本特征还是从道德风险、保险费率厘定、费用成本等分析, 农业风险的可保性都比较差。这导致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保险肯定是要亏损的。而商业保险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 并且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宗旨的。

随着社会上财产价值的增加, 人们风险意识的增强, 对于普通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的需求在不断加大。在此情况下, 商业保险公司自然更愿意在这些保险上投入更大的精力以换取高额的利润, 而不是去经营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在厘定费率、展业、收费、理赔等方面技术难度大, 经营风险高。首先, 农业保险尤其农作物保险, 每种农作物的特点不同, 其生长周期面临的风险也多, 在厘定费率上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 难度很大;其次, 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整体不高, 风险意识不强, 展业工作开展非常困难, 经常被误以为是传销;第三, 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 有时即使投保单已经签了, 交不上保费, 导致保险合同无法达成;最后, 在理赔工作上, 由于很多农村散户个人经营, 非常分散, 在进行现场查勘时费用高、成本大, 同时也需要非常专业的人才进行专业的判断。

4 我国《农业保险条例》的完善

4.1 明确多元化的涉农保险经营主体

因为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差别较大, 所以在具体设立相应农业保险经营主体时, 要考虑一定的地理区位因素。从当地出发, 建立一些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和商业保险公司等不同经营主体。考虑到农业保险的政策属性比较明显, 仍应以政府为主导, 从中央层级来说, 应该对农业保险经营给予法律上的保障、监督管理和财政支持;从地方政府而言, 应当结合本地农业生产情况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从政策和市场两方面考虑选择不同的涉农保险发展模式。实现扩大投保面和保证保险业务顺利开展。同时, 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一是继续依法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二是在财税、金融等方面完善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政策, 在税收申报系统增加合作社法人类别, 促进财政支农项目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 强化合作社财务及审计监管, 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我发展能力;三是鼓励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 (牧) 场发展。

4.2 突出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属性

农业保险作为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必备手段, 是农业发展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国内外多年来的理论与实践对国内外农业保险业界与学界基本达成一致, 将农业保险界定为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体现农业保险性质和特点, 而不将农业保险界定为商业保险。我国也应该将农业保险定位于国家农业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条例》作为农业法的配套法规。从我国涉农保险经营体制而言, 不太符合农业保险发展规律。长期以来, 我国涉农保险业务由商业保险公司直接经营, 但商业保险公司也很少将涉农保险与一般保险区分开来。从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 人保系统垄断格局打破现象来看, 涉农保险业务也应相对分离, 否则原有的保险公司涉农保险业务混乱而趋于萎缩, 涉农保险前景堪忧。

4.3 扩大农业保险范围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鼓励商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培育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发展农村邮政金融业务, 建立农村信贷担保体系, 扩大农村金融抵押品范围。扩大涉农保险覆盖面, 探索发展渔业保险, 建立多形式经营、多渠道支持的农业保险体系。积极推动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发展, 健全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建立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增加到玉米、水稻、小麦等15个, 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平均达到80%左右, 累计带动农业保险累计实现保费约600亿元, 为5.8亿户次投保农户提供风险保障1.78万亿元。

4.4 完善农业保险风险分散机制

自然灾害由于其极强的突发性与较大的破坏性, 在短时间内可能对保险公司和保险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因而引发一系列连锁理赔。引进农业保险分散机制, 有利于提高承保主体应对风险的能力, 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可以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构建巨灾保险投融资平台, 一方面扩大了巨灾风险基金的资金来源, 减轻政府的财政补贴负担;另一方面将空闲资金用于资本市场投资, 为巨灾基金积累更多的资金, 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 加大完善农业再保险机制。农业再保险的一方当事人通常会是政府或者政府支持的机构, 合同法律制度的设计应尽可能地考虑农业再保险的政策特殊性, 使其尽可能地符合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整体制度目标。由于我国农业再保险建设尚处于初期, 在再保险合约方式的选择上, 我国可以主要采用比例再保险中的成数再保险方式。在农业再保险补贴方面, 国际上多是通过立法对农业保险的巨灾风险再保险业务进行政策性补贴。我国除了补贴保险人与再保险人, 还可采用政府直接出资购买再保险的模式。由政府出资购买再保险, 更进一步明确了政府为农业巨灾风险的承担者角色;政府可以持续明确的财政支出来购买, 同时可以统一向再保险公司议价,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政府成立再保险基金, 以应对超出再保险公司赔付能力范围的巨灾风险。

农业保险关系国计民生, 是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保障粮食生产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和实践发展滞后, 《条例》的出台, 对于促进农业保险规范化运营, 保证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 《条例》作为我国开创性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 所规定的的许多内容都值得肯定, 在已经实施的这一段时间里, 《条例》运行良好, 得到了地方和农民的认可, 但不可否认作为首部法规, 有些内容仍然过于抽象, 且在实践中的运作还有待完善, 对于《条例》的总结和反思, 有利于将来农业保险事业更好的发展。

摘要:我国于2013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农业保险条例》对于解决现行农业保险实践中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也为今后农业保险事业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在农业保险合同和保险业务经营规则以及风险防范等具体制度上有诸多创新之处, 但在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巨灾风险分散、财政支持及企业具体运营等规定上仍存在不足, 将来可通过建立多元化涉农经营主体, 明确农业保险政策性属性, 建立农业保险风险分散体系等措施加以完善, 以保障《农业保险条例》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保险条例,制度创新,实施保障

参考文献

[1]许明月.利益协调视角下我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探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 2012.

[2]张新生.构建我国涉农保险优化发展的法律制度路径[J].农村经济, 2012, (9) :64.

[3]周宁宇.公共财政视角下政策性农业保险创新模式的思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 2012, (6) :71.

[5]李长健, 等.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制度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 2009, (1) :20.

[6]黎四奇.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法律平台创新的思考[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5) :122.

[7]张俊玲, 等.灾害风险管理与灾害保险[J].中国减灾.2013 (1) :38-39.

[8]李晓波.主体专业还是多元[EB/OL].http://www.sinoins.com/101288/101781/76392.html, 2013年3月19日.

[9]刘蔚.论我国农业再保险法律体系构建[J].中国经贸导刊, 2012, (4) :65.

[10]王保平.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路径的现实选择[J].保险研究, 2006, (9) :32.

上一篇:高校教育公共艺术下一篇:现金网络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