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灾保险制度的问题(精选8篇)
巨灾保险制度的问题 篇1
保险学
巨灾保险制度 ——提高灾害救助参与度
对于“新国十条”的部分理解
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 提高灾害救助参与度
“将保险纳入灾害事故防范救助体系。提升企业和居民利用商业保险等市场化手段应对灾害事故风险的意识和水平。积极发展企业财产保险、工程保险、机动车辆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保险费率杠杆的激励约束作用,强化事前风险防范,减少灾害事故发生,促进安全生产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商业保险为平台,以多层次风险分担为保障,建立巨灾保险制度。研究建立巨灾保险基金、巨灾再保险等制度,逐步形成财政支持下的多层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各地根据风险特点,探索对台风、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有效保障模式。制定巨灾保险法规。建立核保险巨灾责任准备金制度。建立巨灾风险管理数据库。”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摘要 随着近几年,我国接连遭受巨大的自然灾害,其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是惨重的。历来,我国的灾害补偿都是依靠民政部补贴,和微弱的商业保险补偿。大灾之后,建立起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呼声也随之而起。因此,如何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巨灾保险制度,使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发挥其“社会稳定器”的功能,是一项艰巨且迫切的任务。
关键字 巨灾保险 经济补偿
一.保险的经济补偿机制
(一)对经济补偿的理解
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保险的功能中,经济补偿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保险的补偿功能是指保险业在风险发生时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风险保障的作用和功能。补偿灾害损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保险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保险活动的根本目的。保险的经济补偿一般包括:
1、补偿被保险人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2、由于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发生人身伤亡或者生存到保险期满而给付的保险金;
3、承担被保险人依法应负的民事赔偿责任;
4、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履约责任。
(二)我国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 1.经济补偿功能的定义需要完善
损失补偿原则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有权按照合同的规定,获得保险赔偿,用于弥补被保险人的损失,但被保险人不能因此而获得额外利益。损失补偿原则是贯穿于保险合同立法、司法以及当事人订立到履行保险合同整个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准则。从我国《保险法》的规定来看,损失补偿原则只适用于财产保险的范畴,由于人身保险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或身体机能,其保险利益无法估价,因此,人身保险合同不是补偿性合同,属于给付性质。人身保险中的人寿保险属于给付性质不容置疑,但意外伤害保险和短期健康保险是否具有给付性质,或者说是否适用损失补偿原则,一直是保险界、乃至法学界争议的焦点。
2.建议将“经济补偿功能”改为“经济补偿和给付功能” 经济补偿功能是损失补偿原则的直接体现,而损失补偿原则主要是针对非寿险而言的。显然,经济补偿功能主要适用于非寿险。
3.限制我国保险经济补偿功能发挥的因素
当前我国居民倾向于购买带有储蓄性质、投资功能的寿险,因此与保险的经济给付功能相比,阻碍保险经济补偿功能发挥的因素较多。据中国国际减灾委员会统计,我国近几年每年受灾人口有2亿多人,因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超过2000亿元,但保险赔款占灾害损失的比例仅为1%左右。
主要因素有:居民风险意识淡薄;保险公司服务不到位;保险诈骗破坏了经济补偿功能;过分宣传经济补偿功能,防灾防损不到位;
(三)如何完善经济补偿机制
要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就要制订巨灾保险、农业保险、健康和养老保险的具体方案,推动巨灾保险立法,加强制度建设和保险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提升保险业风险管理能力,通过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完善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构建全方位的农业风险管理体系,大力发展商业健康和养老保险,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保障服务,实现更高层次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要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就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继续推进保险业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化的定价机制,继续落实寿险费率改革政策,积极稳步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商业车险条款费率管理制度改革,统筹考虑交强险改革,加强资金运用风险监管制度建设,完善市场退出和风险处置的制度机制,促进保险业务模式、经营机制、风险管控等创新。
要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就要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让保险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完善人寿保险、补充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险种,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让保险资金、保险对应产品与中国养老产业实现双赢对接,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
要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就要大力深化保险监管改革。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自主权,加强和改进监管,守住防范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偿付能力现代化建设,发挥分类监管扶优限劣的作用,运用现代技术创新监管机制和手段,推进监管制度机制改革,提高监管实效,强化监管制度执行力,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推动监管职能转变,提升监管服务水平。
利用保险增强社会抵御风险能力。经济补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燃眉之急,但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灾害面前,即使对被保险人再多的经济补偿,损害事件已经发生了,全社会的物质财富和人的生命已经受到了威胁,甚至无法再修复。因此,未雨绸缪才是最积极的做法。所以,保险公司不但要提供经济保障,还应积极参与被保险人的风险管理,在损失发生前积极预防,在损失发生后及时补偿,避免出现承保之后坐等理赔的情况。
二.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现状及难以建立原因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洪涝、干旱和地震的危害最大。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损失严重,素有“三岁一饥、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而且,时空分布广,灾害的地域组合明显。随着近年来灾害的频发,从1998 年的特大洪水灾害全国29 各省市自治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特别是2008 年以来,自然灾害的发生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从08 年1 月中旬南方爆发的冰雪灾害、5.12 四川汶川大地震、还有洪灾、台风、旱灾等等一系列的自然灾害肆虐,其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是惨重的。
巨灾保险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型风险处理手段,将足够多的面临同样巨灾风险的投保人集中起来,通过收取保费和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巨灾保险基金,转嫁投保人大额风险损失。
(一)现状
商业保险缺位 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指出了目前国内救灾减灾领域中存在的三大不足,并特别强调,市场机制、社会机制在救灾减灾领域发挥的作用不足。市场机制的不足,以商业保险的缺位尤为突出——一方面,中国的商业保险在持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另一方面,在国内发生的大灾面前,商业保险的赔款又严重不足。从全球范围来看,2011年是巨灾重创之年,2012年是极端天气灾害年,2013年全球各大洲频发的洪水和恶劣气候引发各种灾害损失,保险业在分散灾害风险和灾后损失补偿机制中所发挥的作用备受关注。2013年,在全球有关灾害损失补偿的统计中,来自商业保险人的灾后损失赔款占全年灾害损失的36%以上,发达国家的这一指标更是高达80%以上。但中国的这一指标却很低。来自第五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些年在几次大灾和巨灾之后,商业保险在灾后救助中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8年我国南方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516.5亿元,而保险赔付为19.74亿元,占比仅为1.3%;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保险赔付248.9亿元,占比2.9%。国外的大型保险公司都设有专门的防灾减灾部门。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保险业恢复不久,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也同样设有专门的防灾防损部门,并配备专人负责防灾防损工作;但进入本世纪之后,国内保险公司在整体架构上出现设置欠缺,整个保险行业几乎不再具有防灾防损功能,这样的缺失越来越明显。保险业承保的各种风险几乎都把自然灾害地震、台风、冰雪等特大灾害排除在外,以规避自己的经营风险,即使承担由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也是经过了层层的严格限制之后给予的微薄的赔付。专门针对各类灾害的险种设计寥寥无几,既有的自然灾害保险理赔标准又显得过于严苛,大大弱化其保障功能。对于寿险的意外险而言,未将因地震引发的保险事故列入除外责任条款,所以赔付情况较好,而对于财产险的家财险和企财险产品,并不包含地震责任,少数特约的地震险往往是以主要合同的附加险形式出现,且收费较高。而且,针对自然灾害风险的农业保险也处于不断萎缩的状态。
自然灾害风险有效承保能力严重不足,自然灾害损失理赔额偏低。我国自然灾害风险处置的现状是自然灾害风险有效承保能力严重不足,商业保险还没有成为自然灾害风险补偿的重要手段,重大自然灾害中保险赔付率低,仅有少部分灾害事故损失能够通过保险获得补偿。在发生巨灾后的严重的经济损失的补偿与灾后的救援工作主要是靠政府财政支持和社会的捐赠,主要是用于解决公共设施和最困难群体的住房恢复重建,补偿层次较低救助范围小,一般公众和企业的财产损失常常是“听天由命”。巨灾发生的概率很小但是一旦发生损失却是巨大的,各种保险公司根本是没有足够的能力承担。如2008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 111亿元,保险业已给付赔款约50亿元,保险赔款占损失金额的4.5%;汶川地震截至6月28日,导致四川省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 000亿元人民币,截至7月12日,保险公司已赔付保险金3.86亿元,预付保险金1.16亿元,保险赔款仅占损失金额的0.5‰。
(二)导致自然灾害保险体系难以有效建立的原因 1.缺乏法律支持。
目前我国公民自然灾害保险意识普遍较弱,强制性的保险法律制度也相对薄弱,使自然灾害保险在推进过程中缺乏法律支持。从国际自然灾害保险的成功经验看,为了确保自然灾害保险的覆盖面,包括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都采用了一定程度的法律强制性保险制度,而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
2.缺乏经营技术和水平。
经营自然灾害保险涉及地质、地理、气象、土木工程等多学科的专业技术知识,技术门槛和投入成本相对较高。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对培训自然灾害保险专业技术人才的投入力度还比较欠缺,保险公司无法对地震、风暴、洪水、冰雪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相对准确的衡量和把握,致使保险公司无法开发、设计出种类丰富的自然灾害保险产品,对经营自然灾害保险业务采取谨慎保守的态度。3.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直到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的保险制度,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职能机构分散,相互间的沟通协调存在很大障碍,且保险公司自然灾害风险责任没有与一般风险责任加以区分,对保险费率的厘定未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政府对自然灾害保险的保费连同其他保费一起征收营业税与所得税,自然灾害保险管理缺乏有效的政策保障和积累制度。再保险制度也还未完善,仅靠其自身的偿还能力根本无法解决自然灾害保险的问题。三.对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意见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在充分吸收国外自然灾害保险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我国应建立以商业化运作为基础,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保障,政府政策支持为重要推动力的强制性自然灾害保险制度。总结出如下建议: 1.加快自然灾害保险的立法工作,切实推进相关制度建设根据我国自然灾害保险的市场需求、自然灾害的分布和发生情况以及自然灾害保险发展的历史经验,同时考虑宏观的经济实力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吸收和借鉴国外自然灾害保险法律制度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的立法步伐,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法律制度。
2.应建立巨灾保险的再保险体系。
再保险具有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能够发挥向全球分散风险的制度和技术优势。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保险,是一个国家保险业发展水平的标志。利用再保险扩大巨灾保险计划的承保能力。再保险的基本功能是保险公司出于控制损失、稳定业务经营、扩大承保能力、增加业务量、有利于改善经营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保险机制。积极培育发展国内再保险公司,大力培育专业再保险经纪公司,活跃再保险市场。同时,应进一步开放我国保险市场,引进资金实力雄厚、业务技术精湛、经营经验丰富的国际知名再保险公司和组织,构建商业再保险和国家再保险相结合的、多层级的地震风险分担机制。这种分担机制可以由国内保险业承保地震风险,向商业再保险公司分保,由国内外商业再保险公司作为再保险主体;对于超过再保险公司承保能力以上的部分,由政府管理的地震风险基金提供再保险。
3.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政策支持作用,借鉴国外经验,合理定位政府角色至关重要。从国际经验来看,很多国家政府都直接或间接介入自然灾害保险市场。因此,我国政府作为重要的承保主体之一的支持作用更多地应体现在以下方面:做好公共品的提供工作;对部分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如洪水、地震等实行强制性保险,或由政府充当再保险人,由商业保险公司具体承保;建立并公布自然灾害风险景气指数,指导保险公司科学承保;利用国家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农户投保等。
4.引入自然灾害风险债券
自然灾害风险债券又称为自然风险债券或保险连结型债券,它以高收益的债券将自然灾害风险证券化,把保险公司的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保险公司通过设立一个特殊目的再保险公司(SPR)来发行自然灾害债券。自然灾害债券发行后,未来债券本金与债息是否偿还,完全依据“触发事件”是否发生。债券的偿还是附有条件的,一般在债券合同中规定,如果在约定期限内发生“触发”,那么债券持有人将损失部分或全部的本金或利息收入,而作为发行债券的保险公司将获得一笔相应的资金,作为保险理赔的基础。如果在期限内没有发生“触发事件”,保险公司将返还投资者的全部本金,另外还要支付较高的投资回报,作为使用其资金以及承担保险风险的补偿。
5.加强自然灾害的防灾防损
充分发挥保险费率杠杆的激励约束作用。在地震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树立和强化“防重于赔”的防灾防损理念,通过改善社会基础管理工作,从根本上降低财产和人身的出险率及损失程度。全社会应重视防灾救灾规划,减轻灾害发生后的损失程度,抗灾防灾规划包括城市生命线规划(水、电、气、交通、通讯)以及医院和学校等重点工程。保险公司应加强对保险标的风险评估,对于承保的重点单位、企业的房屋、厂房、库房等定期进行防灾安全检查,向客户提示风险,防患于未然,降低出险率。
巨灾保险制度的问题 篇2
一、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发展
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建国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末期, 这一时期是我国巨灾保险实验的时期。1951年我国出台了《关于实行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财产强制保险及旅客强制保险的决定》, 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推动下, 到1952年底, 我国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的财产绝大多数都办理了保险, 而这些保险的责任范围中已包括了洪水、地震等巨灾风险。同时, 我国的一些省份还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巨灾风险保障制度。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1959年我国全面停办了国内保险业务, 终止了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初次尝试。
1979—1995年, 这一时期是我国巨灾保险恢复时期。1979年国务院决定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 之后我国企事业单位的财产保险、机动车辆保险等重要保险的责任范围均包含了地震、洪水等巨灾风险。同时我国的农业保险也有了一定发展, 为农业生产的巨灾风险提供保障。这一时期, 我国巨灾保险的体系建设已经初步完善。但1995年后, 我国保险业监督管理机构为了控制和防范保险公司经营风险, 要求保险公司停办地震保险, 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再次受到挫折。
2002年后, 我国巨灾保险处于缓慢发展时期。经过了两次重大挫折后, 我国巨灾保险制度陷入了缓慢的发展。目前我国市场上尚无单独的台风保险产品, 关于台风的保险主要包含在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建筑工程一切险等产品中, 且对投保企业进行严格筛选或设置最高赔偿限额。在地震保险方面, 2002年保监会同意“关系国计民生, 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大型项目”可以扩展地震责任并报保监会批准。之后地震保险有所发展, 但目前尚没有用于地震保险的独立条款和费率。在洪水保险方面, 虽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就开始对洪水保险进行多种形式的尝试, 但是目前仅在部分地区进行尝试, 仍这一险种无法推广。
二、我国巨灾保险存在的问题
我国巨灾保险刚刚起步, 基础薄弱, 保障面窄, 保险在巨灾风险应急管理中的作用还远未充分发挥。从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现状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缺乏法律的支持。从发达国家巨灾保险的成功经验看, 为了确保巨灾保险的覆盖面, 美国、日本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都采用了一定程度的法律强制性保险制度。而我国目前尚缺乏相应法规, 在目前我国公民保险意识普遍较弱的同时, 使巨灾保险在推进过程中缺乏法律支持。
第二, 民众投保意识薄弱。由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人们在巨灾风险及损失处理方面, 产生了一种对政府的依赖性, 再加上投保巨灾保险的费用较高, 进一步削弱了民众巨灾投保的热情, 制约了巨灾保险投保面的发展。
第三, 保险公司缺乏相应的经营技术。经营巨灾保险涉及气象、地质、土木工程等多学科专业知识, 投入成本以及技术门槛相对较高。依靠目前保险公司的技术人才还无法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较准确评估, 这导致保险公司对经营巨灾保险业务采取谨慎保守的态度。
第四, 再保险体系不健全。再保险是保险公司分散其业务风险的有效技术手段。从国际经验来看, 保险公司承保巨灾保险离不开再保险的支持。我国虽然从1988年开始尝试建立再保险市场, 但目前中国商业再保险市场承包能力是世界上最小国家之一, 再保险份额仅占全球市场的0.1%, 这更使得我国的巨灾保险业务起步艰难。
三、完善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对策建议
在研究我国巨灾保险发展现状, 总结我国巨灾保险缺陷的基础上, 笔者认为, 要完善我国巨灾保险制度, 所需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1、明确政府在巨灾保险制度中的主导地位
从经济学原理看, 巨灾保险属于公共或准公共产品范畴, 这种产品的供给需要公共资源的配给, 而政府是掌握公共资源的主体, 缺乏政府实质和有效推动, 巨灾保险制度就难以完善。首先, 政府需要为巨灾保险提供政策性支持。我国各级财政应向巨灾保险的建设投入资金, 以建立巨灾保险的后备基金, 同时对经营巨灾保险的单位予以税收减免政策,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其次, 我国应尽快制定巨灾保险相关法律以保证我国巨灾保险能够得到法律保障。再者, 巨灾保险证券化会涉及保险和证券等多个市场, 因此有必要成立专门的巨灾保险管理机构对各个监管部门进行协调。
2、提高全社会的巨灾保险意识
我国巨灾保险赔付率低, 加上民众对政府过度依赖, 这造成我国公众巨灾投保意识普遍低下。因此, 提高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大的农村人口保险意识, 教育人民对巨灾风险产生主动的防范意识, 形成主动投保提前转移巨灾风险的理性规避风险的态度, 已成为巨灾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此外, 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普及保险知识, 教育人民群众提高风险意识和风险规避技能。
3. 提高巨灾保险技术
我国开展巨灾保险需要面临两个重大的技术难题, 一是如何确定合理、科学的巨灾保险费率;二是编制巨灾损失指数并建立巨灾数据库。要解决这两大技术难题, 我国首先要建立各种巨灾资料档案, 这需要政府和相关学术机构调查、搜集全国各地区各种巨灾的发生频率、密度、历来财产损失及分布情况。其次, 需要引进国外的先进的人才和精算技术, 以便于制订出适合我国的保险费率。
4、发展与完善国内再保险市场或引进战略投资者
再保险又称为“保险的保险”, 它使巨灾风险在更大的范围之内进行分散, 从而将巨灾风险转换为可保风险。因此, 发展巨灾保险需要大力发展再保险业。在提高中国专业再保险公司实力的同时, 考虑增加国内再保险市场的主体, 如引入国外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再保险公司;其次, 建立国内保险公司互惠交换体系, 加强彼此再保险方面的长期合作;此外还应当有选择的利用国际再保险市场, 以寻求在世界范围内分散巨灾风险。
巨大的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虽然很低, 但是危害却十分巨大。我国金融行业目前主流仍是分业经营模式, 保险公司很难独自开展巨灾保险业务及承担巨灾发生后赔付的责任。据悉, 国务院已原则同意银行投资保险公司, 这将有利于保险市场主体的扩容, 促进银行保险发展模式的转型, 促使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形成战略联盟关系, 从而增强我国未来保险业抵抗巨灾风险的能力。
5、开发金融衍生工具和债券化工具
目前, 西方许多保险公司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和债券化工具, 将巨灾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这不仅提供了更多的规避风险手段, 同时增加资本的流动性, 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鉴于我国金融市场仍不完善, 建议考虑先发行长期的巨灾债券, 必要时由国家提供担保, 通过资本市场的风险承担功能, 取代部分不需要政府参与的巨灾保险项目, 减轻救灾支出给政府带来的巨大财务冲击。
参考文献
[1]、张志明.保险公司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初探[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6, (3) :60-63.
[2]、姚庆海.巨灾损失补偿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7.
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巨灾保险;再保险;风险分散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3-0041-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3.09
一、我国巨灾保险补偿与国际比较
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分析指出,我国2010年上半年自然灾害形式呈现出“重大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巨大”等特点。从年初新疆连续遭受9次寒潮冰雪袭击、西南5省区遭受秋冬春连旱,到4月中旬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6月中下旬南方11省遭受洪涝,再到滑坡泥石流灾害。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5亿人,因灾死亡3514人,失踪48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029.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根据民政部公布的1990—2009年的民政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近20年由灾害遭受的经济损失,年平均达到2369.3亿元;其中2008年造成的损失为11752亿元人民币,是平均值的4.96倍。但应注意到近年来巨灾事件的发生频率逐年增加,且灾害的种类也在增加,具体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现阶段,我国政府采取被动的措施来应对巨灾损失,即通过财政预算重新分配、税收调整、民间募捐以及国际援助等方式。2008年初的雪灾直接经济损失为1516.5亿元,保险补偿只有16亿元,占直接损失的1%;2008年汶川地震的保险补偿为18亿元,占8450亿元经济损失的0.2%。而根据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统计数据表明:从全球来看,巨灾造成的损失中,保险合约承担30%,发达国家高达60%~70%。
从表1中的数据可知,北美和欧洲的保险损失占全球保险损失的比例分别为76%和11.1%,合计为87.1%。而发展中国家居多的地区,保险损失占全球保险损失总额的比例只有12.9%,而这些地区却是巨灾发生频繁的地区,死亡人数远高于北美和欧洲。如亚洲巨灾发生次数与死亡人数占全球比例分别为41.5%和97.9%,而保险损失却只占全球的5.7%。我国的巨灾保险比例更低,据统计研究表明,我国近15年,每年都有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巨额损失无法通过保险制度得以补偿,我国自然灾害保险赔付额仅占经济损失的1%左右。
二、巨灾对经济的影响
巨灾直接减少了一个国家的物质资本、劳动力供给,这将直接影响一国生产力,从而降低该国的产出,导致GDP降低。巨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比较复杂,因为灾后重建对于货币供求的影响比较复杂,需要考虑重建资金的来源等因素。巨灾对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影响,政府在灾后为平衡收支可能需要举借外债或发行国债。但短期内大量举债可能使信用等级下降,举债成本上升,从而增加偿债压力。同时巨灾可能消耗大量资本用于实体投资,这样降低了出口,增加了进口,导致国际收支平衡经常账户赤字增加。若一国对巨灾的消化能力不强,会引起国际收支状况的持续恶化,导致汇率、公共财政、政府负债率的恶化,从而降低该国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国际气候适应经济学组织在①2010年“塑造气候弹性发展”研究报告中指出,气候变化对一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占该国GDP的1%~12%,随着气候状况的恶化,至2030年将上升至占GDP的19%。
三、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巨灾保险制度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各国政府以及保险界已取得一个共识:要科学有效地应对巨灾风险,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集合包括政府、保险公司和社会等各种力量,最大限度地对如何应对巨灾风险做出事先安排。目前全球已有1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个巨灾保险基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一)立法保障
世界其他国家都是从立法上保证了由突发巨灾造成的人民财产损失的补偿机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当局的财政压力,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由于受1979年唐山大地震的影响,于1980年开办了地震险,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1986年7月1日起将地震险列为“财产保险的除外责任”不予承保,2000年7月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地震险只能作为企业财产保险的附加险,不得作为主险单独承保。为了支持农业发展,减轻农民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自2007年起,我国开始推行由中央财政支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险金额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户共同承担。2007—2008年,中央财政共安排80多亿元资金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尽管我国的农业保险为我国农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对防灾减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面对2009年初的特大旱灾却无能为力。鉴于2008年发生的巨额自然灾害损失,直接经济损失为11752亿元人民币,业界呼吁建立巨灾保险制度。2008年10月巨灾课题组以全国人大财经委的名义向人大常委会正式提交了《关于加快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意见与建议》的调研报告,并有望提交常委会审议,但是随后建立巨灾制度的进程戛然而止,原因无从知晓。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原因在于现阶段我国保险市场的不完善以及国民的保险意识差等,但根本原因是由于涉及的部门太多,难以协调各部门的利益,具体如表3所示。
正因为各部门的利益难以协调一致,所以才需要将巨灾保险的体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国家为巨灾“买单”会造成国家财力很大部分耗费在这无尽的自然灾害方面,从而造成国家经济支出的低效率以及腐败的滋生,影响国家安全和稳定。这种突发性的财政支出方式与当前中央政府所提倡的我国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显然是相悖的。因此,政府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采取立法等强制措施来应对巨灾风险,如可通过保险、再保险、发行巨灾债券等灾前融资机制措施来筹措资金,将巨灾风险转移到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
(二)承保主体模式
根据承保主体即巨灾保险的提供方主要有三种,分别为:市场主导模式,即以各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提供巨灾保险,以英国为代表;政府主导模式,即以政府为主体提供巨灾保险,以美国为代表;政府与市场结合模式,即以政府联合各商业保险公司以及社会基金组织,以日本、新西兰、土耳其为代表。
各国巨灾保险模式的选择都是与各自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以及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相联系的。例如,英国由于其保险市场非常发达,保险公司提供巨灾保险,业主可以自愿在市场上选择保险公司投保,政府负责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时,均要求提供政府高质量的工程、巨灾风险评估、灾害预警、气象研究等相关公共物品,以使巨灾损失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同时由于英国具有世界发达的再保险市场,商业保险公司提供的巨灾保险完全可以通过全球资本市场分散掉。美国的巨灾保险由政府提供,保险公司不参与保险业务的经营和管理,其职责主要是协助政府销售保单,从中收取手续费。在日本,企业地震险由保险公司提供,政府仅提供家庭地震险,在家庭地震险中首先由保险公司承保,然后由政府对巨灾险进行再承保。
考虑到我国现有保险市场不发达以及各部门利益协调等因素,借鉴各国实践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巨灾保险体制,即在政府领导下,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并且同时发挥政府与资本市场分散风险的功能。政府鼓励投保人参加巨灾保险,由保险公司承保,保险公司根据保费的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基金,同时建立一个专门的巨灾保险基金,负责资本的具体投资运作,如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分散投资或通过发行保险证券等方式。同时建立一个巨灾风险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巨灾保险基金的监督,并负责灾害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巨灾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保监会组织,联合财政、民政等各部委以及商业保险公司组成。可见我国的模式属于政府与市场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
(三)风险控制手段
自然灾害的风险主要有发生的不确定性、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以及区域性等特点,完全可以通过发达的金融市场进行风险分散。1992年11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推出第一种保险期货,1993年推出PCS(Property Claims Service)期权合约,这种衍生证券能够很好地套保风险。根据国外研究表明,一家国际再保险公司的巨灾债券收益率,从2007年6月至2009年12月累计收益率达到了25%,而同期巴克莱美国BB级债券指数的年复利收益率仅为7%,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的年复利增长却为负数。根据这些统计数据研究表明,对于某些风险偏好的投资者会投资于这种高收益的巨灾金融工具。
美国政府问责局2005年在向众议院提交的报告中,强调了巨灾债券有利于提升(再)保险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根据瑞士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2月的研究表明,2005年约有12%的直接保险公司通过再保险获得的巨灾摊回赔款超过了其自有资本,有23%的直接保险公司通过再保险获得的巨灾摊回赔款超过了自有资本的33%。与发达国家的再保险市场相比,我国的再保险市场是世界上最小的再保险市场之一,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0.1%。
到目前为止,中国再保险公司是我国保险市场上唯一一家中资再保险公司,根据表4的数据可知其实力与发达国家再保险公司的实力相差很大。因此,政府应当积极实施有效政策措施鼓励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发展[3]。
多难兴邦只能在精神上给人以激励,当灾难发生的频率超过人们的承受底线时,会造成整个民族的恐慌,整个社会的混乱,从而危及国家安全。随着气候变化而导致的自然灾害还会频繁地发生,我国必须建立有效的风险规避机制,积极发展我国的再保险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米建华,龙艳.发达国家巨灾保险研究——基于英、美、日三国的经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7(5).
[2]孙祁祥,郑伟,孙立刚,李海涛等.中国巨灾风险管理:再保险的角色[J].财贸经济,2004(9).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探讨 篇4
摘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作为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的老年保障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机关公务员和大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国家财政或单位负责养老的制度;二是企业和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已经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三是农村的老年人口,目前主要是依靠家庭和土地养老,部分地区试行了以个人缴费为主、乡村集体补助的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前两个层面统称为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由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比较晚,经济基础比较差,再加上我国人口分布的独特性,使得城镇养老保险在实施的时候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城镇养老保险人口分布制度完善
正文
一、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镇养老保险的公平性问题。
社会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追求的根本目标,只有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才能确保制度的效率。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理应将公平视为首要原则。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它应当反映社会的共济关系和合作精神, 促进社会平等和安全, 不应该存在过高的差距。但是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明显的不公平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参保率不高且地区差异较大。2007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口29 350 万人,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20 137 万人, 城镇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偏低, 仅占城镇就业者的681 6%。此外,尽管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但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在经济发达地区, 灵活就业人口、个体工商户、农民工以及外国人、华侨和台港澳人员等均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甚至在向城乡一体化方向发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却远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第二, 不同性质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差别巨大。城镇养老保险对于不同身份的就业者来说差别很大。对于公务员以及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就业人员,国家财政预算给付水平约为其最后一年基本工资85%的基本养老保险;对于其他事业单位职工、一般企业职工、自由职业者、城镇个体工商户业主以及在城镇个体工商户的从业者来说, 其养老金由职工退休时所在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 到30%及个人账户基金的1 /120共同组成。
2.老保险的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
老年社会保障主要是在城镇中实行,目前我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情况是,许多自由人员没有被吸纳进来,游离于养老保险的范围之外。主要是城市中的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由农村进入城市的从业者, 比如建筑行业工人、单位的保安人员、各类临时工等。从眼前看,这部分人员未参保既影响覆盖面,又影响养老基金的收入;从长远看,这部分人员将来的养老保险可能会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同时部分具有养老保险资格的人员不愿意去缴纳养老保险,这不仅与养老保险中支付费用有关更与国家的政策有关。
3.城镇养老保险的效率性问题
第一, 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不足。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呈下降的趋势, 基本不能保值增值。2001年财政部发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第五章第二十五条规定:社保基金投资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及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呈下降的趋势, 基本不能保值增值。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余效明在2008年11月召开的中国社会保障论坛第三届年会上也指出:目前全国各类社保基金积累额近21 5万亿元, 但五项基金(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和工伤保险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不到2%, 安全和贬值风险在加大。
第二, 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2005至 2007年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每年的征缴收入分别为4312亿元、5215亿元和6494亿元, 总支出分别为4040亿元、4897亿元和5965亿元。虽然从收缴和支出的数字上看基本保持平衡, 但是收缴的养老保险费用中包括企业缴纳的10% 到25%不等的社会统筹养老金及个人缴纳的8%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要等退休后才能支出, 因此仅凭社会统筹养老金难以应付总支出, 出现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缺口。不足的部分只能将收缴的个人账户资金现收现付, 使得个人账户基金实际上并未形成积累、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情况。根据世界银行的预测,在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下,我国的基本养老基金将在2032年左右开始出现收支不抵。
4.人口老年化迅速与养老保险的矛盾
人口老龄化的标志是,社会平均年龄超过28 岁,60 岁的人占全部人口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7.5%。早在2000 年年底,我国老年人口(60 岁以上)增加到1.3 亿,占总人口的10%,预计到2025 年将增加到2.8 亿,占总人口的12.1%,这些数字表明中国已进入老龄化时代。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趋势, 有关资料显示, 在未来的40年里, 全世界的老年人口将增加两倍。而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 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比重从7%增至10% 用了50 ~ 100 年时间, 我国仅用了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快的,而且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据相关资料统计,我国抚养比1980 年为13:1(即平均13 个职工养1 个退休人员),1990 年为6:1,现在为2.7:1,预计到2020 年实现小康的时候,抚养比将变成2.5:1 左右。由此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极为迅猛。
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原因分析
1.城市养老保险制度分割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明确地对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以及企业中的职工采用了不同的制度。其中, 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仍然是国家财政统包, 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虽然实行了社会统筹、个人缴费,但在具体政策和业务操作上。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在实施范围、缴费工资基数、缴费比例、养老金计发办法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各地的缴费水平和待遇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现行制度规定:养老金可按当地职工上一平均工资增长率的一定比例进行调整,养老金的调整将由于各地方案对于当地以及职工范围选取的不同而产生明显差异。这些明显差异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养老保险的公平性, 挫伤劳动者的劳动积极
性, 阻碍人才流动, 给社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2.养老保险的相关法规滞后
缺乏高效率的法律文件和统一全面的具体规范,是导致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颁布的一系列与养老保险有关的文件均以《条例》《规定》《办法》《意见》《通知》等形式出现。法律效应不足,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养老保险的法律。导致了实施和监管的一些问题,也使得居民对养老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与积极性不高。
3.转制负债的处理欠妥
按照规定,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由现收现付制改成基金积累制。原先在现收现付制下在职职工缴纳的养老基金由国家统收统支,用于支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或进行其他投资。改成基金积累制以后, 职工退休领取的养老金由个人账户积累和社会统筹两部分组成, 但是由于职工在现收现付制下缴纳的养老基金并没有积累, 而是由国家统一收取统一支出, 形成了国家对现收现付制下缴纳养老基金职工的负债, 使得当期企业除了承担在职职工的养老金积累, 还要承担传统体制下退休职工的养老需求。加上企业还需要缴纳的医疗、伤残、失业保险等费用, 企业负担过大, 可能引起企业对缴纳养老基金的反感,想方设法逃费欠费, 导致养老金收不抵支。而收不抵支更加速了个人账户空账的规模, 形成恶性循环, 基金积累制有蜕化到现收现付制的危险。
三、对策及建议
1、关于养老保险公平性浅谈
就当前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来说,富人(富人与后面的穷人是相对而言的)本来就不为养老担忧,因为他们已经为自己储备的足够的养老资金,领取社会保险金对于他们的效益没有太多的影响,即使养老保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已经发展为公共产品,它也应该是更多的保障穷人生活的制度,如果是出于社会公平的角度,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富人的寿命可能要比穷人更长,而在社会统筹方面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再分配就成为穷人接济富人,又怎么说是公平呢?而且这一部分给穷人带来的效益与富人同比是巨大的,同时会给穷人带来更大的激励作用。从这点来看我认为养老保险在缴费门槛上应该有所改变,对于富人应该多征收,穷人少征收,应该采取劫富济贫的方法来使得社会经济的分布处于一个均衡或者说相对公平的状态。
养老保险制度的进入条件也给收入相对低的人口带来了压力,甚至是排外。例如工资低的没有达到起征点的个人就不能进行养老保险。这不就违背了社会保险的初衷了吗。从我国的发展来看,养老保险制度是尽可能的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但是在改革的同时渐渐失去的本身应该有的特质还需要不断地改善,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公平与效率的博弈上,显然是效率取得了更多的关注。但是为了促进制度自身的发展,保障的覆盖面还有待扩大。保障的水平上仍然各有差异,机关事业单位高,企业个人相对较低,没能保证结果的公平。保障的门槛高,造成真正需要保障的个体,如流动人口,交不了养老保险,也就享受不到保障。所以对于那些机关政府部门的养老保险应该和企业的养老保险采取相同的制度,而那些交不了养老保险的人应该降低其缴费门槛,同时给付的同时应该多倍给与。
2、继续扩大覆盖面
养老保险制度应逐步覆盖所有与城市化、工业化过程紧密联系的群体,包括
目前所有的城镇就业者及逐渐城市化的乡镇的工薪收入者,把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强制性政策落实到实处。
3、加强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的城镇养老保险法律和规章制度
应尽快建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持法(草案)》相配套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对具体的问题作详尽的阐述,以保障社会保险法落实到实处。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法律法规是有效运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以保障养老保险实施的权威性、规范性和统一性。具体来说健全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应涉及养老保险制度运行各方面的具体细则,尽快通过立法来解决养老金的收缴问题、规范养老金的投资,落实养老金的发放等问题。形成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依法履行义务和享受权利、政府依法行政的局面。
4、建立一个安全、可靠、有效的保值增值机制
为了提高资本保值增值的能力把已经积累起来的养老基金按 谨慎原则和 现代证券组合理论进行股票市场长线投资,政府应遵循制度要求选择银行存款、买卖国债或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进行投资, 也可选择一些稳定的、前景较好的政府长期项目进行投资, 例如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另一方面, 政府应积极为基金的投资提供必要的环境, 拓展其可投资范围, 增强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可通过制定健全的投资政策来丰富资本市场的投资工具, 为养老保险基金安全稳定的运营创造更多机会。例如以股指期货为代表的新型金融衍生产品, 目前新兴市场衍生产品交易量已占到全球交易总量的38142% , 全球大多数新兴市场均有场内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运作良好且发展快速, 韩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他们的实践经验表明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风险小, 推出与否并不需要严格的市场条件
5、适当调整养老保险制度来缓和人口老年化的矛盾
根据老龄化程度对城镇养老保险政策做出动态调整随着社会人口中老年人比例的上升,用于养老保险的支出负担将会加重,造成了养老保险缴费与支出之间的不平衡。根据国际经验,多个国家养老保险的缴费和支出之间长期存在较大差额,且差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在对老年人口比重进行准确测定和预测的基础上,应根据其变化趋势,及时调整城镇养老保险政策,如合理调整养老保险缴费率和养老金给付水平,通过延迟退休年龄降低老年制度抚养比以避免财政压力过大等。
虽然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会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卫晋芳:《浅议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出自2009.1月《科学之友》48页
[2]韩宏:《关于完善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出自2008.11月第8卷,6期《江苏大学学报》
[3]赵文:《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现状》.出自2003.1月《经济纵横》
巨灾保险制度的问题 篇5
摘 要: 通过对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阐述,指出了我 国当前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提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特别提议将商业医疗保险引入到社会医疗保险中,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关键词: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消费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社会需求向着发展型、享受型升级,并且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与日俱增,对医疗保险的消费 日益增加,随之,医疗服务方面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发部分人的心理失衡和利益冲突,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强化利益整合功能,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 疗保险制度,有效利用我国的卫生资源,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医疗,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之现状
世界各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以资金的筹集方式为根据,主要分为以下五种形式。商业性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国家医疗保险、储蓄式医疗保险、社区合作医疗保险。
我国医疗保险的形式主要采取的是由政府提供的社会医疗保险,或称强制性医疗保险,它是其他形式医疗保险的基础。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医疗保障制度,指根据立法规定,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把具有不同医疗需求群体的资金集中起来,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接受医疗服务时,由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提供医疗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商业性医疗保险在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①形式多:有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 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铁路职工医疗保险等。②管理机构重叠:有劳动保障部门(分为省、市、县三级进行管理)、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铁路医疗保险管理部门。③管理混乱:管理机构各自为政、互不通气,医疗保险政策各不相同、核算方法不统一。④管理成本高:第一,由于管理机构重叠,造成工作人员臃肿,管理成本浪费;第二,由于管理机构重叠、医疗保险政策不统一,使得医疗机构为了适应不同的医疗政策,加强医院内部管理、配合多个医疗保险机构的工作和检查监督,不得不通过增加工作人员等来完成该项工作,结果大大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成本。
2.2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对医疗机构和患者
管理大于服务。在我国医疗保险实行三方付费制 度,所以,要规范供、需、保三方的责、权、利,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作为代表政府管理医疗保险基金的机构,同时拥有管理和服务两项职能,即既有对医疗单位医疗行为和参保人就医行为进行监督、约束的职能,也有对医疗单位及时提供资金和对参保人及时报账等服务职能。但现实却是该机构对医疗机构和参保人约束、监督的权力同为后两者提供服务的义务不对等,例如:①医疗保险的付费过程随意性太大,给医院资金运转造成一定的困难。② 参保人医保卡上的医保资金上卡时间不明确,造成参保人不能够了解自己社保卡上的资金截至 到什么时间,缺乏透明度。
这就是说,对于社会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缺失对其行为进行相应管理的规范,在其依法行使职权的同时有义务接受公众的查询和社会监督,并向社会公示其管理的业绩。
2.3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管理方式严重制约了医疗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强,对医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过广大医务人员艰苦卓绝的探索,发现并采用了许多新型医疗技术,但这些造福人类的医疗服务技术本身的造价非常昂贵,医院无法控制。例如:为患者更换脏器、植入高值耗材以及部分材料的使用等,而医疗保险 管理机构将其视作过度医疗,从而使医院在经济利益和人道主义面前陷入两难境界,影响了对 患者的治疗。
2.4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的核定方式极不科学也不人道
目前,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采取的管理 办法是定额管理,即定统筹比例、定住院人次、定人均费用,定材料费在患者医疗费总额中所占比例,定乙类药在患者总药费中所占比例等,年初核定当年应付医院的医疗费用,并且预算一经确定,一年之内不再变更。但是,①人食五谷杂粮,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得病,更无法确定自己何时得病,如何测定当年应该有多少人得病呢? 同时,医院就是救死扶伤的地方,病人登门求医,医院从法律上和道德上都不能将其拒之门外。因此,笔者认为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核定住院人次的管理制度与当前我国“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是背道而驰的;②医保部门确定的人均费用定额过低,并且各级医院执行一样的标准,没有考虑它们之间的成本差异、医疗水平及就医患者的病情,致使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亏损很大。③医疗费用定额管理的目的就是规范医院的诊疗过程,制约过度医疗,使医院在合理检查、合理用药、降低费用的前提下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但目前的情况是人均实际费用远远高于人均定额,造成了医院的亏损很大,影响了医院的发展,不利于医疗 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2.5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不遵守医疗保险的公益性,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缺乏服务意识
①绝大多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仍然采取落后的回参保地报销的 方式,而不是由就医医院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通过网络直报的方式结算,而少数可以直报的也不能及时同医院结算费用;②异地就医困难,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人员在本区外医院住院就医需要先批准、后报销,报效手续繁杂,存在着耽误病情的可能性。同时,为了限制到省外就医的人数,节省本地区的医疗费用,对有转院权的医院进行转院人数上的限制,从而剥夺了本地区公民享受更高水平医疗的就医权。
2.6 医疗保险各参保对象享受的待遇不公平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 农村合作医疗、铁路职工医疗保险等的报销比例不同;各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也不相同;更有甚者,即使同级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中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享受的待遇也 不相同,甚至差距很大。
2.7 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与医疗机构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分歧严重
①对药品使用的理解不同。医疗机构的观点是:临床医生用药时,为在最短时间内把病情控制住且避免出现并发症,让患者得到最好、最快的治疗,先使用高档次的抗生素,也就是降阶梯状用药。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认为,应该首先使用低等价格的抗生素,如果无效再使用中等价格的抗生素,最后使用高效,高价的抗生素,即采取升阶梯状的药品使用方法,用药时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窄谱到广谱,从单一到联合,从低价到高价的原则。②对患者治疗方案的理解不同,同一疾病,医方认为虽然一般情况下在门诊就能治疗,但如果该患者年龄偏大且患有多种慢性病,为了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危险,就会建议患者住院治疗;但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只考虑单一病种,不考虑其复杂性,认为既然能在门诊治疗,就不应该住院。③对核定住院人次的理解不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认为,医疗机构应该限制住院人次,能够门诊治疗的就应该门诊治疗,以减少住院人次和住院费用;医疗机构从“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人道主义角度出发,认为为了不耽误病情,只要患者需要就应该住院治疗,不能推诿病人,核定住院人次的做法很难让人理解。④对医院是否赔钱的认知不同,医疗保险管理机构认为按照现行的核算方法,医院是挣钱的,而医疗机构认为自身在做赔本买卖。
我国社会医疗保险问题的成因
3.1 医疗卫生体制与医疗保险制度不配套
医疗卫生体制涉及面很广,包括医疗机构自身的管理,医院的补偿机制,药品的生 产、流通、价格等,是关系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能否顺利推进的关键。医院的收入由自收和财政补贴两块组成,目前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补偿很少,医院的生存主要依靠自身的经营收入,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想法设法创造收入。同时,由于医院的经营收入分为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而物价部门在制定医疗服务项目收费价格时以医院的社会公益性为目的,以医疗服务项目的成本为基础,按照该成本的一定比例制定了收费价格,没有考虑医疗服务技术人员的技术价值,所以,医院给患者进行的检查、治疗是在亏损的情况下进行的,医疗收入远远低于实际成本。政府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医院的亏损,允许医院在他们销售药品时增加15%的价差作为补偿。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要求医院取消药品加价,这是完全错误的,实际上这部分加价是用于在药品的储存、保管、销售过程中的人员费用、房屋、储存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水电暖等的费用,而不是利润,医院卖药没有利润。此外,我国药品的审批和定价,也存在着药监部门和物价部门把关不严的问题,致使药品名称多、“新药”多、定价高。以上的这些原因造成了目前我国医院“以药养医”的不良局面,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 运转形成了严重的后果。
3.2 政府对医疗卫生、医疗保险投入不足
巨灾保险制度的问题 篇6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 部分积累制 养老金替代率
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果
(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在某些地区和 企业 中进行养老金社会统筹的改革试点。1991年6月,国务院公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宣布全国范围实行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提出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负担,逐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明确了以部分积累制的模式筹集养老保险基金。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由各地试点。1997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模式的一些具体办法。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向明确,20世纪末,基本建立起一个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社会统筹克服了单位核算的弊端,体现出养老保险的社会共济性,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企业、行业之间由于发展水平和效益不同造成的不公平。社会统筹也有利于统一管理、统一发放、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个人账户将个人投保与企业投保的一部分记在个人名下,与个人利益挂钩,有利于落实个人的责任,调动个人参加养老保险的积极性,也便于个人在不同单位之间的自由流动。
(三)扩大了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新的养老保险制度要求在享受保险的权利上是统一的,要求保险项目、保险待遇和投保标准统一,并适用于城镇各类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劳动者,逐步扩大社会化养老保险范围,维护公民权利和社会公平。
二、目前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统筹覆盖面窄
制度的设计与“低水平、广覆盖”的初始目标相矛盾,由于国家在设计养老保险方案时,没有把机关、事业单位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范围,因此,在城镇三大社会体系组织中的三类人群的养老保险制度各不一样。机关公务员及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仍实行由国家财政统包。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虽然实行了社会统筹、个人缴费,但在具体政策和业务操作上,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二)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潜在的支付危机日益突出
在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制转轨过程中,已经退休的人员和在此制度建立前参加工作的职工由于没有建立个人账户,没有为自己的养老保险基金进行积累,从而形成了养老保险金的“缺口”或“隐性债务”。目前这笔欠债是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的缴费积累支付的,再加上有些企业采取各种手段,比如低报工资、少报人头,将部分职工摒除在社会保险的“安全网”之外或将缴费义务转嫁给职工等逃避或拖延缴费,使得个人账户变得有名无实,成为“空账”。在空账运行的情况下,这部分负债不得不继续依靠现收现付进行融资。长此下去,最终必将导致部分积累制的名存实亡,复归到单一的现收现付制,从而预算积累资金防范养老金支付危机的目的就难以实现。
(三)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过高与现实情况相脱节
关于建立中国巨灾保险制度的思考 篇7
关键词:巨灾保险,制度设计,路径选择,保障体系
一、引言
中国地域广阔, 气候多变, 洪水、地震、飓风等巨灾发生频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大, 国民资产总量整体上升, 财富分布逐渐集中, 这使巨灾造成的损失程度也逐年加重。中国民政部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中国每年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00亿~600亿元之间, 平均每天都要因此而损失1个多亿。
目前, 中国对巨灾造成损失的补偿基本上是依靠国家财政拨付和民间捐助, 专门的商业保险还处于起步的探索阶段, 由保险公司承担的巨灾保险的赔付仅占每年总损失的5%, 远低于36%的全球平均水平。由于财政拨付的有限性、民间捐助的不稳定性和商业保险的稀缺性, 现有的这种保障体系对灾区的经济补偿和人民生活的恢复只能是低层次和小范围的, 中国建立有效的巨灾保险制度已经刻不容缓。
二、中国巨灾保险市场现状
巨灾保险供给需求的双低是造成中国巨灾保险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 是投保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会造成巨灾保险市场的失灵。
1. 巨灾保险的需求不足。
保险商品是一种高收入弹性的商品, 中国人均GDP较低, 对于大多数居民而言, 尚属于奢侈品。因而购买力过低是巨灾保险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作为商品消费者, 居民是最大效用的追求者, 在收入微薄的情况下, 力图最大化自己的效用。假设MUI、MUe分别表示居民消费巨灾保险商品或任意其他商品的边际效用, PI、Pe分别表示巨灾保险和任意其他商品的价格。居民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MUI/PI=MUe/Pe。
这时, 作为消费者的居民处于均衡状态, 不愿意变动两种商品的消费量。如果MUI/PI
边际效用理论的作用表现为, 居民将优先购买那些对他们来说具有最大边际效用的保险商品, 即将优先对自己面临的最大风险进行投保。居民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 首先会对自己风险最大的且最重要的财产、经济利益或人身危险购买保险。对于财富存量有限的居民来说, 他们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其人身风险, 而不是财产风险, 更不是利益外溢的巨灾风险。
2. 巨灾保险的供给有限。
经营巨灾保险的亏损性现实与商业性保险公司的营利性目的相背离。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具有正外部性, 具有社会管理功能, 但这并不是保险公司的出发点只是其经营活动的“副产品”。传统保险理论认为, 满足以下条件的风险才具有可保性: (1) 有大量同质的风险单位存在, 即某一种风险同时为大量的标的所具有。 (2) 风险必须是非投机的纯粹性风险。 (3) 风险必须是偶然的、随机的, 即风险损失是不确定的, 必然的损失以及不可能会发生的损失要么不可能被承保, 要么没有保险的必要。 (4) 保险中的大多数不能同时遭受损失, 即不存在承保人责任积累问题, 否则损失分摊将会失败。 (5) 保险费应是被保险人在经济上能承受的。
如果用以上几个“可保条件”来衡量一下巨灾风险的话, 巨灾风险起码在以下方面是不符合的: (1) 巨灾风险往往伴随着责任积累。 (2) 巨灾风险意味着极高的保险费付出, 如果保险人根据损失可能合理收取保费的话, 投保人将会难以承受。 (3) 有些巨灾风险不符合“大量同质风险单位”的要求。因此, 按照传统理论, 大部分巨灾风险是不具有可保性的。而保险公司为了其商业公司的赢利性, 对巨灾保险产品的开发是相当少的。
3. 投保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在保险市场中, 常见的是卖方逆向选择。潜在的投保人作为理性人, 其行事以自身的经济利益为标准, 在不违法的前提下, 一定会利用各种可能来为自己谋利。其结果是, 在同等条件下, 高风险类型的投保人将购买更多保险, 而低风险类型的投保人不购买保险, 这无疑会提高所保风险的平均损失率, 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保险费率, 并进而引发更多的人退出保险, 这样必然造成一种恶性循环。因此, 逆向选择不仅会抑制保险需求, 而且还会妨碍高效保险契约的签订, 并导致市场的低效率和保险质量的低下。
与逆向选择相联系的还有道德风险, 它是一种事后机会主义行为, 属于经济环境中的外生不确定性, 而且破坏了保险市场均衡并导致保险市场的低效率。
三、各国地震保险的制度设计
在各类巨灾中, 地震造成的损失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下面以日、美、新西兰三国的地震保险制度为例, 来探讨巨灾保险制度的发展状况。
在日本, 地震保险是附加于火灾保险合同中的, 投保人只有明确表示不参保才可以将地震保险排除在外。地震保险的保险金额以火灾保险合同的30%~50%为限, 建筑物部分以5 000万日元为限, 家庭财产部分则以1 000万日元为限。费率按地震危险性和结构形式划分, 保险赔偿金按受灾的损害程度分为三档:全损赔偿地震保险金的100%, 半损赔偿地震保险金的50%, 部分损失赔偿地震保险金的5%。
在美国火灾保险合同中通常附加地震保险, 并不设立保险金限额, 采取商业保险公司承保的方式, 实行地区性费率。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州, 普通地震保险合同中每1 000美元的保险金额需花费3.29美元, 免赔额是保险金额的15%。此外, 再保险资金和加州债务管理机构以及私人投资者的资本也将投资于该计划。保险公司将提供第一笔10亿美元的现款, 并承诺如果需要, 再追加30亿美元用于理赔。
新西兰的地震风险应对体系由三部分构成, 即地震委员会、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 分别属于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和社会机构。一旦巨灾发生, 地震委员会负责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合同负责超出法定保险责任部分的损失赔偿;而保险协会将启动应急计划。
尽管各国的国情与中国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这些巨灾保险制度还是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的: (1) 对不同的地区可采用不同的地区性动态费率政策, 同时规定免赔率和免赔额, 以提高人们防损减灾的意识。 (2) 对于损失额巨大的, 可以通过发行国家债券来转嫁和分散风险、筹集保险赔偿资金。 (3) 可施行局部地区的强制地震保险, 企业必须在财产保险中加保地震保险, 居民个人可自愿投保。 (4) 可将地震保险的保费盈余全部进行积累投资, 以有效扩大地震保险基金规模。
四、中国巨灾保险制度建立的路径
中国巨灾保险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国家, 保险公司和社会公众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
1. 发挥国家在巨灾保险制度建立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社会的巨灾保险属于公共或准公共产品范畴, 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工程, 需要尽快研究确定中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的整体规划, 确保巨灾保险制度建设有序、协同推进。
首先, 应当明确政府主导的基本思路, 国家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 协调和推动中国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工作;其次, 应当投入和配给一定的公共资源, 这种资源包括资金和政策, 各级财政均应当对巨灾保险制度的建设予以一定的资金投入, 建立巨灾保险的后备基金, 同时, 对于经营巨灾保险的单位以税收减免政策,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巨灾保险制度建设。
2. 保险公司在巨灾保险建立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更加受到重视。保险公司在发展巨灾保险的过程中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风险管控与市场开拓。在风险管控过程中, 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技术, 包括区划技术、限额管理等, 确保承保风险和累积处于受控状态;另一方面要通过再保险、巨灾债券等技术, 特别是通过巨灾超赔安排, 解决风险分散和经营稳定的问题。
在研究借鉴外国巨灾保险制度建立情况的基础上, 中国在探索金融技术和工程技术相融合、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相结合的巨灾保险制度。其主要表现方式就是巨灾风险证券化, 这样做不仅能解决承保巨灾风险资金短缺的问题, 增强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 而且能将传统意义上不可保的风险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转移, 扩大保险经营范围。这样既满足投保人风险转嫁需求, 又满足资本市场投资人的投资需求, 使得更多的主体参与、关注和支持巨灾保险的发展。
3. 发挥社会公众在巨灾保险制度中的责任。
社会个体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积极参与保险是发展巨灾保险体系的根本保证。只有当个体真正认识到风险和保险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时, 才能增强防范措施, 减少风险损失。并且个体通过自己的行动可以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因素给保险业带来的不良影响, 从而真正提高保险的效率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冯玉梅.巨灾风险与中国保险公司的选择[J].上海保险, 2001, (1) :38-40.
[2]魏华林, 林宝清.保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奕存存.巨灾风险的保险研究与应对策略综述[EB/OL].金融证券论文网, 2003.
[4]刘正文, 龚日朝.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巨灾保险体系[J].南华大学学报, 2007:12-16.
[5]李延明, 吴燕.巨灾债券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 2005, (5) :22-25.
巨灾保险防灾减灾相关问题研究 篇8
关键词:巨灾保险;防灾;减灾
保险最重要的功能是损失补偿,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我们国家从汶川地震以来更是经历多次严重的自然灾害,保险对于灾民损失的减少能够起很大的作用,灾后政府的惠民政策比如取消房贷、拨款等也能大大地减少灾民的损失,但是由此引发的问题也不小,受害人和被保险人因为有后期保障的存在,防灾减灾的意识难以提高,有时更会放任灾害的发生,这对国家和社会的经济无疑是一个损失,因此对巨灾保险防灾减灾作用问题的研究很有意义。
一、我国巨灾保险遇到的挑战
1.灾害发生前的侥幸心理降低投保与防灾积极性
侥幸心理即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的低估,人们习惯从报刊杂志上获取灾害发生的新闻,但多数人并不认为这些灾害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相信在灾害发生时能够预料到且可以避免发生损失,因此往往不愿意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造成这一心理的重要的原因有三:一是盲目的从众心理,中国人行为倡导经验主义,人们往往通过自己的经验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估,由于自己并未亲身经历灾害的发生,周围的其他人在某事上并未采取防范措施,因此人们就会对采取措施的必要性产生质疑;二是前期投入成本对自有财产的消耗,采取防范措施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投入,这会带来财产的消耗,一旦投入,财产消耗就成为一个确定事件,而发生危险的概率非常小,人们很难选择作这样的前期投入;三是对未来危险造成损失的不可预见,人们无法预估提早采取防范措施的效益,这样的侥幸心理会减少防灾的积极性。
2.信息不对称影响保险双方合作积极性
首先,政府对灾害信息不公开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一个原因,已有学者研究说明,政府对灾害信息的披露存在顾虑。显然,可能作为巨灾保险的标的的财产价值较高,而常见的标的如房屋、建筑等,其所涉及的领域多关系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当地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如果政府将房屋、建筑等存在危险的信息作出披露,对信息对称当然有好处,但对当地引进外资、房地产发展等众多事务都会是巨大的灾难,从概率的角度分析,这样的损失与真正发生灾害的损失相比,可能性大了许多,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讲,灾害信息披露制度在政府看来可能是一件因小失大的事情。
另外,告知义务和说明义务的履行也成为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投保人告知义务履行的困难,虽然保险法已经明确规定了告知义务,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保险人告知义务履行与否的确定是一个难题,我国立法司法上坚持询问主义,即投保人对保险人未询问的内容没有告知的义务,因为投保人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在标的价值重大的巨灾保险中,这样的规定使得保险人无法准确掌握相关信息,举证和归责存在很大的阻碍,如果增加兜底性条款,即类似“是否还有其他”的条款,将违反告知义务的责任移转到投保人身上,无论这两种方法采取哪一个,对保险人或者投保人一方都将显失公平;另外保险人对告知义务的履行也成为造成信息不对称的一个原因,我国的立法将保险人的说明义务仅仅停留在对格式条款和免责条款上,但是说明义务的规定不够细化,在举证环节中也因立法时对责任的分配来判断具体责任的承担,这使得投保人难以从制度上获取清晰明确的信息。
3.保险免赔率与保费对投保积极性存在直接影响
商业保险涉及的保险人与投保人分别代表私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巨灾保险发挥作用首先应当经历设置保险产品和投保两个阶段,设置巨灾保险产品的积极性取决于保险人也就是代表着私人利益的保险公司的利益平衡,而投保的积极性则取决于投保人也就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投保人的利益,具体而言即指灾害直接指向的人。保费设置太高会直接降低投保人选择通过商业保险来保障财产安全的积极性,导致巨灾保险涉及面窄,覆盖率低,达不到保障社会财产安全的效果,设置太低容易引起保险公司推出产品的积极性,保险产品出世这一环节直接被切断。
同样,保险免赔率也是保险公司设置保费和投保人选择投保时要权衡的一个因素,巨灾造成破坏后,如果免赔率太高,无法达到投保人可能预期的救济,那么在高度的巨灾保险投资回报的要求与前期投入的综合影响之下,被保险人很可能不作巨灾投保;反之如果免赔率太低,作为保险人的保险公司推出巨灾保险产品的积极性又会受到消极影响。
二、我国巨灾保险框架下防灾减灾问题的解决措施探讨
1.政府宣传对提高巨灾保险及防灾减灾意识有积极作用
侥幸心理是巨灾保险意识低的内因,笔者认为针对人们防灾意识的提高有赖于政府和保险公司的宣传,宣传的内容一则包括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其造成的财产损害,另一方面则包含对巨灾保险制度的广而告之。政府通过这样的宣传手段要达到的目的是打破人们内心的僥幸心理,并引导人们对未来的风险作出先期投资。由于保险法属于私法范畴,所以通过作用于人的内心表示来促使人们为巨灾保险采取行动是最有效的方式。
2.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巨灾保险制度保障的有效方式
信息披露制度从主体上来讲应当包括政府与保险双方即保险人和投保人。
首先,政府应当设立完善的重大危险事项的法定披露制度。例如上文提到的房屋买卖,房屋买卖与保险同样,是一个双方的法律行为,需要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双方都有平等的知情权。第一,作为房屋使用权人的购房者对房屋的质量安全承担风险,使用权人有义务了解与承担风险有关的房屋情况,以决定其是否购买或购买后选择何种方法规避风险,降低危险的不确定性,也有利于消除侥幸心理;第二,房屋质量问题和安全指数的公开可以方便保险公司确定保险产品,确定保费和免赔率等相关问题;第三,重大危险事项的法定披露制度对房地产开发商也存在鞭策作用,信息的公开可以视为一个承诺,即在这些公开的信息之外不存在其他危险,那么一旦出现危险,对开发商来说也是重大的打击;第四,信息披露制度也是加强政府监管的一个有效方式,一来,信息披露制度能够方便政府对信息的掌握,政府可以更加清晰地进行宏观的掌控,二来,法定披露制度对于政府本身也有激励作用,毕竟房地产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当地的经济投资和政绩考核。
nlc202309011323
其次,从制度上加强保险人说明义务的履行是减少保险当事人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措施。我国法律规定不具体是导致难以确保保险人说明义务履行的重要原因,从制度上加强保险人说明义务的履行,可以采取具体说明的对象和范围、细化说明方式、明确责任承担方式和举证责任分配等方式。另外对于保险合同上的一些专有名词或免责条款的理解方面,投保人属于弱势方,如果仅仅通过分配举证责任来解决这个问题,对双方都是不合理的,所以确定一个“外行人”能够理解的提示和说明标准是在立法时应当考虑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从实质上保障投保人的知情权。
再次,从制度上还应当加强投保人告知义务的履行。无论是哪一方掌握信息,对于需求该信息的另一方都是不利的,因此投保人告知义务的履行与保险人说明义务同样,都是维持双方当事人信息对称的必要手段。我国保险法在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保险人说明义务的问题类似,在立法上应将告知义务的内容和方式以及不履行义务的责任承担上作更加具体的规定,司法上应同时注重程序与实体的审查。
3.合理确定保费与免赔率是提高巨灾保险防灾减灾效果的必要手段
保费与免赔率关系到保险公司设置保险产品和投保人投保以减少巨灾损失的积极性,由于保险是一件双向选择的事情,所以在保险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损失方面进行平衡非常有必要。仍以房屋为例,在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危险系数会随着使用年限增高而增长,因为房屋使用时间越久,其折旧越严重,发生危险的可能性越大,这个可能性每年增长的速度都不一样,我们用经济学上“贴现率”这个概念可以很清楚地理解这个问题;除此之外,财产价值越高,保费越低,免赔率越低,投保人投保的积极性也就越高,巨灾保险覆盖面越广;而理赔数额越大、免赔率越低、财产价值越高,保费越低,越不利于保险公司设置产品的积极性,针对这个问题我在这里建立一个数学模型以便更清楚地说明这个问题。
仍旧以房屋为例,设保费为M1,免赔率为r,我们构建出这样的数学模型:
在合理的范围内适当调整免赔率和保费,对于保障保险人和投保人双方的利益有很大的好处,在司法实践中并不必严格规定二者损益相当,由于投保人代表的是公共利益,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可以采取一定的偏向性措施以保证公共利益的维护,这当然也需要根据市场情况作出调整。此外我们还应当注意的是,免赔率过低会使得投保人在灾害发生过程中降低救灾的积极性,可能任由损害发生,所以为了减少此类行为的发生,笔者认为在合理限度内选择增加免赔率减少保费会是一个有利的措施。
4.政府的激励措施与强制保险政策可在巨灾保险中发挥作用
我国对于车辆的交通保险采取的是强制措施,这实际是发挥保险“有损害就有救济”的功能,巨大灾害多非人为造成,而人们从中受到的损失通常十分巨大,虽然设置合理的免赔率与保费能够平衡保险双方的利益,但是对灾害面前社会的稳定的作用依旧不足,筆者认为政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巨灾保险规定为强制险种,并循序渐进地宣传巨灾保险意识,力求达到双赢。
其实灾害对人和社会的损害并不是事后理赔能够完全弥补的,对于灾害发生前的防范行为和发生时采取的减灾行为,政府也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这就需要政府在存在危险的领域里充分发挥监管职能,降低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减少灾难发生时的损失,加强灾难发生后的善后工作。
结语:保险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损失补偿,巨灾保险涉及更多的是灾害损失的救济和对公共利益的保护,我国巨灾保险遇到受灾人侥幸心理、保险当事人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保险免赔率和保费对双向选择的巨灾保险产生直接影响,通过政府宣传加强受灾人的保险意识、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合理确定保费与免赔率和采取激励措施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巨灾保险制度的问题】推荐阅读: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现况及问题07-06
巨灾保险体制07-03
巨灾保险市场06-29
我国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及相关问题浅析10-21
农业巨灾保险06-27
国外巨灾保险机制06-12
外军保险制度的特点05-19
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11-06
浅谈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08-14
建立实习工伤保险制度的构想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