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本质

2024-09-15

体育社会本质(共11篇)

体育社会本质 篇1

21世纪,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在建设和谐小康社会,提高生活质量的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体育活动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这种形势下,社会体育理论也亟需顺应潮流,得到深层次的发展。本文力图探明新时期社会体育的本质特征,理顺相关概念的逻辑关系,为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体育的概念和本质

1.1 体育的概念

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体育的理论观点、方针、制度、手段、方法和体育设施等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概念是表明事物本质的短句,是反映事物本质的特征。关于体育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阐述。通用的1981年《体育理论》教材认为:“体育(亦称体育运动)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1.2 体育的本质

本质是事物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本质蕴含在现象之中,是与其它事物进行比较的结果。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本质可以通过定义即“属”加“种差”的方式进行,这就意味着一事物在与同类其它事物进行比较时,在定义之中最重要的种差就可以是事物的本质,而在与不同类的事物比较时,这种“类”或“属”本身也可以说是事物的本质。

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即体育属社会文化活动。体育的本质是指体育所固有的根本特性,结合体育的概念与实践,可以概括出体育的本质特点就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体育具有自然的和社会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如体育的方法、手段等;社会属性如体育的思想、制度等。综合各种资料,本文认为,体育的本质是符合体育规律的身体运动,这是体育所固有的根本特性。

2 对社会体育概念的分析

概念的准确,是体育学科规范的一个基本要求。社会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界定社会体育,多年来,学者们均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

据查,我国早在1918年的北洋政府时期就使用了“社会体育”一词。1934年,袁宗泽在《社会体育随谈》中言:“社会体育者,乃社会上对于男女老幼一切之体育设施,而无职业与阶级之分别者也”,对社会体育的对象及其社会公益性做了独到的说明。1945年,董守义在《我国体育的初步改进——为胜利年“体育节”而作》中指出:“所谓社会体育,是指个人或任何公私团体加入公共的自由的或有组织的体育活动而言。所以社会体育可以说是国民体育实施的集中点。它的特性是人民自治自动和自由的活动,由于范围的庞大,包括全国民众”。从这些文献资料中,可以发现,当时对社会体育概念的界定已经注意到了其自治自动自由以及公益性特征,这是社会体育与其他体育的主要区别。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把“社会体育”定义为“公民自觉参加的,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体育法》为此后社会体育一词的广泛使用提供了法律依据。1996年,吕树庭认为:“社会体育是以全社会参为特征,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保持与增进健康为目的, 以从幼儿到老年人为对象, 以家庭、单位和社区活动空间, 以各种身体练习为内容, 而展开的组织灵活、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2005年,肖林鹏指出:“社会体育是指在社会成员余暇时间中广泛开展的,以身体运动作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健康,满足娱乐消遣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从近些年来社会体育著作的表述中,可以看出,社会体育的概念多涉及到“全社会参与”、“自愿”等特征,这是社会体育区别于其他体育的独特之处。

3 对社会体育本质的认识

3.1 社会体育和体育的区别

社会体育作为一种最为普遍的体育现象,在一定意义上讲,它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它的范围遍及整个社会。因此,社会体育是体育的主体,是最为集中、直接体现体育本质的部分。凡是有人群的地方,便有人的生存、享受、发展的需要,就需要社会体育满足人的这些需要。社会体育是大众化的体育,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中的人参与体育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对国民体质的健康有重要作用,而且为新时期构建和谐小康社会,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事业最能体现“群众性”的部分当属社会体育,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宪法》为社会体育的本质明确了一个主体范围。

3.2 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区别

1995 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作为体育的根本大法,将我国体育从总体上划分为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这三种体育形态都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了体育的整体。但由于追求的目标各异,所以在对象、内容、方式等诸多方面也有质的不同,即逻辑学范畴内的种差。

新时期的社会体育区别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参与主体的社会性。社会体育参与的人群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组织实体,不同的兴趣爱好者,社会体育可以满足不同人对体育的独特需要。(2)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社会体育具有多种功能,促进健康,增强体质,满足人们的享受发展需要作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除此外,社会体育还具有休闲娱乐,审美,社交等多种价值取向。(3)业余自愿性。社会体育是人们在余暇时间里自愿,自主参与的一项活动,这种活动不带有强制性。参与与否自愿,活动内容自主,活动形式自由。(4)活动方式的灵活性。群众参与社会体育活动的项目灵活,环境灵活。

如今的社会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也处处体现出对人文关怀。通过综合分析,本文认为,社会体育主体对活动参与的自愿性和对活动要素把握的自主性,是有别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的主要区别。

3.3 社会体育的本质

哲学家摩尔在其《伦理学原理》一书中说:“凡事物是什么就是什么,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本质是事物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透过事物的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的观察与分析才能掌握事物的本质。人们只有在一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区别中才能理解本质,这时事物的本质又成了与其它具体事物进行比较时表现的具体区别。

社会体育的本质不是一个显露的具体的某一体育问题的简单描述,而是社会体育诸现象深层次的复合性概念。要能够符合在理论上逻辑学的要求与现实中对社会体育概念的界定,仍然还是要抓住社会体育不同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特点,即逻辑学所谓的种差。然后在体育概念下去界定社会体育,将会更具有说服力。属概念既然是体育,而体育活动的主体是人类自身,那么,我们在考察社会体育之时,主要立足于社会主体的体育活动特征。除了竞技体育、学校体育自身有着相对独立的系统之外,社会体育的活动参加者,对体育活动的参与享有极大的自愿、自由与自主。

沿着这一思路,本文认为,社会体育的本质是,在余暇时间里,个人自愿自主参加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方式的体育活动。这一界定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一是从哲学的角度出发,体现了主体自愿自主的体育参与过程;二是从体育特征的角度出发,体现了身体练习为主的参与方式;三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体现了人类余暇时间的一种生活方式。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运用哲学、社会学理论,以社会体育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为脉络,通过对社会体育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对比分析,对社会体育的本质进行探索,以期引起体育界对社会体育的理论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社会体育,概念,本质

参考文献

[1]吕树庭,等.社会体育概念管窥[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3):8.

[2]体育院系教材编审委员会编写组.体育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3]董新光,等.社会体育术语源流初探[J].体育科学,2003,23(1).

[4]肖林鹏.社会体育管理[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5]卢元镇.社会体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体育社会本质 篇2

杨真珍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焦作 454000

摘要:“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实践和理论上的追问,最终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一理论博大精深,意义非凡,不但对前人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拨乱反正,而且解除了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如今我国的改革进程进入攻坚阶段,重新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观进行解读,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生产力;改革

一、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思想起点

第一,文革结束时,老百姓的生活状况相对于解放前并没有获得改善。以城市居民为例,从1957年到1976年,城市职工的工资不但没有上涨反而还有所下降,市场上消费品稀缺,需要凭票购买。搞了20年的社会主义,老百姓连基本的温饱水平都没有解决,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们不免会对社会主义提出很多疑问,难道这就是我们追求了多年的社会主义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究竟体现在哪里?邓小平更是如此。第三次复出后,他就对“文革”时期所提出的“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这些口号打上了沉重的问号。1977年12月,他尖锐地指出:“什么叫优越性?„„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实际上是为他将来重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埋下了伏笔。第二,改革开放后,中国涌现出一大批乡镇企业、“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等许许多多面向市场的新生事物,这些新生事物促进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但受国际形势的影响,1989年中国发生了一场企图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一些政治家和理论家把这次政治动荡归罪于市场取向的改革,指责这些所谓市场化的改革实际上就是“放弃社会主义制度,推行资本主义制度”。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实际上又面临一个十字路口,中国的这些新政策是社会主义么?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否应该戛然而止?这些问题又摆在了人们面前。在这样一个紧要关头,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完整的提出了他的社会主义本质观,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鼓励人们大胆的改革,给所有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新的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二、社会主义本质观的涵义

(一)把生产力的标准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位

文革中“四人帮”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意思就是社会主义就应该是穷的。而邓小平则旗帜鲜明地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搞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解决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因此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也离不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

为社会主义本质来认识,既从根本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原本思想,又从根本上纠正了我们过去所犯的错误;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迫切需要,又对当代世界提出的挑战作出了回答。

(二)突出了社会主义的目的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他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1]选邓小平还指出,如果中国的改革导致了两极分化,那改革就算失败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正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标志着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失,虽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过程在,但只能作为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我们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突出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邓小平并没有给社会主义本质下死板的定义,而是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层层深入、层层递进,在动态中生动地描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2]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有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邓小平在阐述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步骤时,则把社会主义本质逐步实现的过程更加具体地描述出来,其中包括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翻两番和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具体地把现代化实现的过程与社会主义本质逐步实现的过程统一起来。

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科学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几十年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道路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和突破。这一概括,既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也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澄清了长期困扰人们心中的不合乎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认识,摆脱了一直以来拘泥于具体形式而忽视真正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的错误倾向,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把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推向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为当前的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就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因此,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改革永无止境,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终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利益的调整会使一些阶层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继续推进改革的难道会更大,工作会更复杂,但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不能浅尝辄止,改革的推进需要我们拿出一往无前的勇气,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提出,对于我们指导改革沿着合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方向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精辟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并在实践中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体育的本质及体育整体观的建立 篇3

我国学界之所以对体育概念及其本质的研究起步较晚,且此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与两个方面的原因有关:第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有与体育相关的文化内容,但无论从广义还是狭义上说,都没有“体育”这个概念和术语,而体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出现,更是较晚近的事;第二,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体育的内涵得到了不断的深化和扩展,对体育这个概念及其本质的认识,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我国学界曾对体育本质的问题,展开过一系列深入的讨论,有些观点,如“真义体育观”,在定义体育的本质时,忽视或回避体育概念的新内涵,坚持其原初含义,从而走入了本质论、实体论和还原论等误区。体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我们应该以发展的、批判的和全面的眼光,考察这个概念的本质,建立一种“体育整体观”。

要清楚地认识体育的本质,为我国的体育教学、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我们需要仔细考察这个概念的理论发展史,剖析这个概念的各层含义。

1 体育概念在我国的发展演变

1.1 古代:我国与体育相关的文化内容

我国古代是没有“体育”这个概念的,但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却有着与体育相关的、丰富的文化内容,这些文化内容和现代体育的某些基本内涵,是有重叠之处的。

在先秦时期,士君子必须修习六种基本才能,即:礼、乐、射、御、书、数,并称“六艺”。孔子所教授的六艺渊源于周礼,《周礼·保氏》曰:“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奴,五曰六书,六曰九数。[2]”其中,礼、乐、射、御(奴)四艺又称“大艺”,乃六艺的核心内容。射和御,即射箭和驾车骑马,按现代的学科分类,应属于体育科目。但在古代,射和御不是简单的实用技能培训,其目的不是训练射箭和驽马的专业人才、培养现代意义上的比赛选手,而是一种身心修养的培育,是古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射,要求射者在礼仪秩序中怡然自得,培养立身立国、尽职尽志的道德素质;御,与祭祀活动有关,是古代贵族祭祀时所必须掌握的一种礼仪规范。[3]

武术,则是我国古代与现代体育概念最接近的文化内容。中国武术的起源可以直溯原始社会,当时人类利用棍棒等工具与野兽搏击所积累的一些攻防经验,可以看作是武术最初的形态。但武术的真正发展,应该是在军队作战和操练中所积累的技击经验,它们具有极强的攻击性,其目的在于用最有效的方法杀伤、限制对方,使其失去反抗能力。这些技击术依然在现代的军队和公安中使用,但是明显不属于现代体育的范畴。真正与现代体育关系密切的,是民间的传统武术。我国民间习武组织的出现,是宋代之后的事情。当时这些社团都比较简陋,且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攻击性不太强,更加关注身心的修养。明代各种武术流派众多,出现了总结武术经验的理论著作。清代,官方禁止民间习武,民间武术以秘密结社的形式传授。至于武术的体育化,即武术进入体育范畴,成为竞技运动的项目,则是近代西方体育观念进入我国之后的事情。

另外,我国古代的养生方法、节庆民俗中的舞龙舞狮等,也与现代体育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十分重要,这里不再赘述。

1.2 近代:西方体育概念的传入

作为现代术语的西方“体育”概念,传入我国的确切时间已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大概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最初是通过军事操练和基督教会两种途径传入我国的。

我们先看第一条途径。由于鸦片战争和英法联军的刺激,清政府开始推行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态度,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武器制造、器械运输等技术,以谋取军事上的强大。在这个过程中,西方体育开始进入中国。1862年,清政府从湘、淮两军及禁卫军开始,改革军制,训练新军,聘请了一批外国军官,教授西方的“兵式体操”。1894年之后,清政府又聘请了一批德国和瑞典军官,把德式体操直接引入中国。另外,清政府也成立了像北洋水师学堂之类的新式学堂,广泛开设体操课程,有“击剑、刺棍、木榜、拳击、哑铃、足球、跳栏比赛、算术比赛、三足竞走、羹钥托物竞走、跳远、跳高、爬桅等项,此外还有游泳、滑冰、平台、木马、单双杠及爬山运动等,只是还没有篮球、网球等活动”[4]。1903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明令各级各类学校要开设体操科,这里的体操,即当时广义的体育。而学校教学中“体育课”的正式命名,则是1923年的事情了,当时北洋政府新学制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公布了《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正式以官方的形式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

我们再看第二条途径。鸦片战争前后,基督教凭借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大范围进入中国。为了解除国民对基督教的仇恨情绪,同时也为了让国民更多地接触和了解其信仰,基督教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兴办教育、开设医院、组织社会福利机构等。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学校和青年会对于西方体育的传入,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844年《黄埔条约》的签订,给予了法国传教士建设学堂的权利,之后,西方一大批教会学校相继在中国成立。“这些教会学校的早期体育活动非常活跃,他们开展田径、球类等现代西方体育活动,并且成立各种体育竞赛代表队,经常开展体育比赛。比如,1890年在上海圣约翰书院举办了中国最早的田径运动会;1895年前后在北京汇文、协和书院组织了棒球等队进行比赛[4];”这些教会学校,初步成为了传播西方体育运动的中心。

同时,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对我国现代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844年6月,英国商人乔治·威廉在伦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基督教青年会,1851年传入美国,逐渐从单纯以宗教活动为号召的青年团体,发展成以“德、智、体、群”四育为宗旨的社会活动机构。1895年,来会里牧师在天津的5 所官立学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学校青年会。1900年,路义思干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城市青年会。1904年,基督教天津青年会干事饶伯森在京、津各校宣传“西洋体育”,乃是第一次出现“体育”一词。1912年,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成立,下设二组八部,即市会组、校会组和宗教部、庶务部、体育部、智育部、干事部、学生部、书报部。其中,体育部主要开展文娱体育活动和运动会,开办健身房、网球场、篮球场、象棋比赛等活动,如果条件好的话,还会有游泳池[5]。随着基督教会本色化的努力,体育逐渐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活动普及开来。

1.3 当代:对体育本质理解的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们对体育概念及其本质的认识大致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即生物学阶段、教育学阶段和社会文化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人们主要在生物学的范围内认识体育的本质,强调体育的生物学价值——增强体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先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认识体育本质,如体育本质的内部矛盾是体质与教育之间的矛盾,外部矛盾中,体育主要是为政治服务,突出体育的社会价值。之后,随着竞技运动的不断壮大和大众体育的逐步发展,体育逐步超越教育学的视界,日益显现出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6]。在第三个阶段,体育概念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逐渐涵盖了几个不同层面的含义,即身体锻炼、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体育文化等。当前,我们对体育的认识,不再局限于生物学阶段和教育学阶段,体育的社会文化意义日益得到充分的肯定,以人为本的人文体育观念被普遍接受。当然这与全球化时期各民族国家之间的广泛交流有关,体育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觉悟和文化参与能力,更重要的是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繁荣有关,体育不再局限于身体锻炼和身体教育等工具性质,而向大众体育方向扩展,成为每个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分享公共权利的一种文化方式。

2 体育的本质及其多层内涵

2.1 体育本质问题的复杂性

体育本质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我国学界曾就这个问题展开过广泛的讨论,鲁长芬、陈琦在《从当代体育价值观的转变透视体育本质》一文中,简要概括了学界的各种观点,我们这里不妨参考:1)身体活动论,认为体育是以发展人的自然属性为目的的身体活动。2)体质论,认为体育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强体质,在此之外的考虑,都是多余的,都不是主要的。3)教育论,认为体育是整个教育的一部分,是通过运动使个人在体能上、心理上、道德上和精神上充分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4)社会文化论,认为体育更根本的,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它不仅仅是身体锻炼和身体教育,更是一种竞技运动和公共参与,是整个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5)多质论,认为体育作为身体活动的总和,有着多种多样的本质,或者准确地说,有着多个层面的本质,如强身健体是体育本质的初级表现,对人的培养和教育是体育本质的进一步表现,而体育本质的深层表现,乃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6]。这些对于体育本质的不同观点之间,曾经展开过广泛的争论,这里不再赘述。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不同观点之间的争论,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体育本质的问题是复杂的,我们仍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细致深入的厘定;其二,体育的本质不是僵死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的表现形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这说明体育的本质也发生了某些微妙的变化,学者应以一种开放和发展的心态,透过这些新兴的体育现象,来把握体育本质的丰富内涵。

2.2 体育的本质是发展的和多元的

体育本质问题虽然是复杂的,但是也并不是无迹可寻的。对于什么是体育的本质这个问题,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回答,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体育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历史而发展的。就“体育”(Physical Education)这个概念本身来说,它必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身体”和“教育”。所以,“体育”作为一个固定术语出现之后,如果侧重于“身体”的话,那么必然就会产生“身体活动论”和“体质论”这两种体育本质观;如果侧重于“教育”的话,则必然会产生“教育论”这种体育本质观。可以说,这三种体育本质观,是对于体育本质比较初级的,同时也是比较固守于体育原初含义的理解。这和历史事实也相符合,体育最初传入我国,不论是在军营中也好,在新式学堂中也好,或者是在教会学校和青年会中也好,就主要是以身体锻炼和身体教育为目的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体育现象越来越复杂化,不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体育比赛,而且各种民间体育活动也越来越昌盛起来,我们不得不考虑体育的竞技运动内涵和身体锻炼所越来越具有的文化娱乐内涵,“社会文化论”和“多质论”作为比较新兴的体育本质观,逐渐进入学者的视野。就目前而言,学界对于体育概念的理解,越来越脱离其原初内涵,转而更加关注体育的人文本质和多层属性。现代对体育本质的理解,已经呈现出一种多元化趋势,越来越要求我们以一种发展的、分析的眼光,摆脱原来本质论和实体论的局限。既然体育的本质是多层面的,所以我们舍弃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全面、不负责任的。

这种多元化的体育本质论,或者说,对于体育本质的多元分析或多层面的理解,是我们真正把握体育的本质,不致于陷入片面化、孤立化的有效途径。我们承认体育本质及其现象的复杂性,但我们一方面不因为其复杂而放弃对真理的追问,另一方面,我们也不会因为要对真理有一个明确的把握,而将事实简单化和片面化。真理往往有不同的面向。

2.3 体育本质的三层基本内涵

既然体育的本质是多层面的,我们就需要对这些层面有一个基本的厘定。我们很赞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体育内涵所做的区分,这种区分就是一种多层面的把握,既不偏颇,又清晰易懂,其“体育的概念”条目内容是这样的:“体育的广义含义……包括身体教育、竞技运动、身体锻炼3 个方面。身体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配合,成为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技能,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强的意志的一个教育过程;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和不断提高个人、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以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比赛;身体锻炼是指以健身、医疗卫生、娱乐休息为目的的身体活动。[7]”这就对体育的内涵作了清晰的划分,广义的体育概念是个多元概念,包括身体锻炼、身体教育和竞技运动等三个方面;而狭义的体育概念,则只是指身体教育这一个方面的内容。对于体育概念及其本质,是应该从广义的层面来理解,还是应该从狭义的层面来理解,在学界曾一度发生激烈的争论。有一部分学者——如“真义体育观”——坚持在狭义的范围内理解体育的本质,而另一部分学者——如“体育整体观”——则坚持在广义的范围内理解体育本质。

3 真义体育观与体育整体观的争论及其批判

3.1 真义体育观对体育本质的理解

虽然体育的本质应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已经获得许多学者的共识,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体育这个概念的内涵,应该是单一的、不变的和明确的,从而将体育的本质限定为“增强体质的教育”,其实也就是坚持在狭义的层面来理解体育的概念及其本质。这种观点被称为“真义体育观”,持这种观点的代表学者有林笑峰、王学锋、韩丹等。

持“真义体育观”的学者有这样一个初衷,即认为各种各样的体育本质论,对于真正认识体育的本质,不但不能带来便利,反而造成了种种混乱。他们认为,笼统地使用体育概念,也就是使用广义的体育概念,往往使人们将身体锻炼、身体教育和竞技运动等混淆在一起,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深入和细化,没有任何帮助。所以他们坚决将“竞技运动”(Sport)从“体育”(Physical Education)中区分出去,认为后者按其最原初的含义,应该直译为“身体教育”,这才是体育的真正本质。持真义体育观的学者初衷是好的,那就是避免在使用体育概念和理解体育本质时的混乱。但是回避问题,并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体育的其他内涵抛弃掉,并不代表这些内涵就不存在。以一种整体的视野和一种清晰的区分,来对待体育概念和理解体育本质,才是学者所应有的态度。

3.2 体育整体观对体育本质的理解

与“真义体育观”针锋相对的,是“体育整体观”,其代表学者有熊斗寅、周西宽、肖正等。熊斗寅是我国体育概念大讨论的主要发起者和参与者,他在一篇题为《现代体育与体育现代化问题初探》的文章中,在介绍了体育概念在国外和我国的发展状况之后,指出:“‘体育运动’或统称‘体育’是个总概念,按外文可直译为‘身体文化’(Physical Culture)或‘体育与运动’(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它基本上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竞技体育(Competitive Sport)和群众体育(Mass Sports)或称为大众体育(Sports of All)。[8]”熊斗寅认为,应该按照三个部分来区分体育这个总体性的概念,即:(1)体育教育,或称身体教育,主要指学校的体育教学,即学校体育,包括学龄前儿童和成年人的身体教育;(2)竞技体育,或称竞技运动,大致接近于Sport 一词;(3)身体娱乐,是指娱乐中的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在我国属于群众体育的范围,包括大众体育。熊斗寅的这种区分,乃是从一种整体的观点,对体育的本质进行细分,这和《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将广义的体育概念区分为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三个方面是一致的。

后来,“体育整体观”的学者,如孙葆丽等,针对“真义体育观”将体育限定在“身体教育”的观点提出了批判。认为“真义体育观”对体育的定义,虽然有助于弄清“体育”这个概念的最初含义,并有助于人们摆正竞技运动和身体教育的关系,但是这种对体育的理解毕竟是片面的,他们在追求体育的原始意义的同时,也剔除掉了随着体育的发展所含纳进来的新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现代社会,体育逐渐呈现出了多种功能和多种属性,它的意义和作用大大地突破了原有的概念范畴。[9]”我们基本同意这种主张,体育概念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对于体育的本质,应该采取一种整体的、发展的观点,细致梳理这个概念所包含的不同层面,并对于各个层面做出明确的界定,而不是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回到这个概念最初的或最单一的规定中去。

3.3 对真义体育观与体育整体观的批判

我国关于体育概念的研究,之所以存在诸多争论,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理论和方法上一直存在着一些误区。黄聚云在《社会学视角下我国体育概念之争论》一文中,曾大略地概括过这些误区,主要有本质论误区、实体论误区、还原论误区、目的论误区和功能论误区。这里我们不拟对这几种误区做一一复述。我们这里所要指出的是,“真义体育观”将体育的本质限定为“增强体质的教育”(身体教育),否弃其他层面的含义,其实就是走进了本质论、实体论和还原论这三个误区。

所谓本质论,即认为体育有一个先验的、终极的、不变的本质,这个本质应该在任何情况下,对于任何研究者呈现共同的形态。本质论从根本上否认体育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认为体育的本质是孤立于社会,孤立于体育主体,孤立于体育本质的研究者的。

所谓实体论,它其实与本质论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割裂体育与环境、体育与人的关系,孤立地考察体育概念。与本质论所不同的是:本质论从根本上说,是主体与客体二元分裂的思维造成的,即割裂了体育与人(包括体育主体与体育研究者)之间的关系,孤立地考察体育概念;实体论则不仅割裂主体与客体,而且割裂了客体与客体,即割裂了体育本质与体育现象之间的关系,认为体育本质是一个独立于诸多体育现象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有一个稳定的结构和清晰的边界,其通常的表现是通过“属加种差”的方式来定义体育概念。

所谓还原论,“是指在认识事物时用其要素代替整体、用其原初状态代替现实状态。在体育概念研究中主要表现为把特定的身体活动看作体育的整体或‘本质’。造成还原论误区的认识根源是系统观念的缺乏”[10]。

可以说,“真义体育观”明显有本质论、实体论和还原论的倾向,即他们将体育的本质定义为且仅仅定义为“增强体质的教育”,乃是认为体育有一个先验的、终极不变的本质,将体育从社会环境、体育主体和体育研究者中割裂出来,并从诸多的体育现象中割裂出来,用部分代替整体,用原初状态代替现实的发展,只抱定体育概念某一固定的内涵,而忽视随着社会历史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新内容。

但是,我们“不应将体育的本质理解成一种纯粹同时性的、客观性、自然性的、实体性的存在,而应理解成同时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结合的、关系性的存在;不应只将体育的本质理解成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个性’,而应理解成使体育之成为体育的全部‘属性’;不应只从体育‘本身’尤其是‘身体的运动’来认识体育,而应从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体育与自然等所有的关系当中来认识体育”[10]。即我们应该从体育与环境、体育与人、体育与体育现象之间的关系中,来考察体育的本质,而不是割裂这些关系,考察一种孤立空洞的体育概念。

“体育整体观”正是用一种整体的、发展的视角来系统地理解体育概念及其本质的,所以就避免了以上所提到的本质论、实体论和还原论等误区。这是我们学者在研究体育问题时,所应该具有的基本态度和学术视角,是学术不墨守成规、开拓创新的必要前提。

总之,关于体育概念及其本质的问题虽然复杂,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的难题,但是,一方面,我们能不放弃对它的深入探讨,另一方面,也不能简化其内涵,而是应该用一种全面的视野和审慎的态度,仔细分析体育本质的不同层面,为我们的体育学术和体育事业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1]宋震昊.“体育”本体论(二):体育概念批判[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6).

[2]郑玄,贾公彦.周礼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52.

[3]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4]王悦丞.论西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的历程[J].华章,2011(31).

[5]孙顺华.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45-248.

[6]鲁长芬,陈琦.从当代体育价值观的转变透视体育本质[J].体育文化导刊,2006(6).

[7]《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8]熊斗寅.现代体育与体育现代化问题初探[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0(1).

[9]孙葆丽.研究体育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J].体育文史,1996(4).

体育社会本质 篇4

1 研究背景与分歧根源

1.1 研究背景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体育界掀起了一场关于体育概念、属性、本质与学科体系的大讨论。当时,国内外关于什么是体育,争论就很多。1982年7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理论分会在烟台召开了“体育理论学术专题讨论会”,会上就体育概念问题作了专题讨论。有的学者主张,以体育作为一个总概念,在这个总概念下,分竞技体育、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军队体育。有的则把体育仅看作属于教育组成部分的小概念,认为不应当包括竞技运动。有人还把体育作为广义体育的基本手段。此外,有人赞成用体育运动作为一个体育总概念,有人则说体育是一回事,运动是另一回事,不能把二者硬拉在一起。也有人主张用体育或体育文化作为总概念,如此等等,不一而足[2]。研究至今,学术界代表性的观点有:体育是身体教育的“体质观”;体育是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双质观”;体育就是运动的“多质观”;体育是育人的“教育观”等,上述各种观点虽然对体育的本质的看法和认识各不相同,其中也不乏其特有的根据和理由,但由于皆是从各自不同的理论范畴出发,如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和文化学等,缺乏历史的、整体的、辩证的、系统的看待问题的方法,所以难免存在分歧。

1.2 分歧根源

1.2.1 体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作为其内容之一的体育,内容、形式、方法多样,但主要由各种身体练习和身体运动动作构成,与劳动类、杂技类、舞蹈类等相对独立的身体活动或文化活动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利用,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差别。特别是现代社会中,体育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参加者越来越多,但人们对体育本质的认识却模糊不清。另外,体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其他社会活动的制约,或依附于一些社会现象,或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的工具,致使哪种事物都可以认为体育具有自己的属性, 而将其纳入各自的范畴,如许多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军事家、医学家等,都可从不同角度,提出体育对国家、教育、军事、医疗、娱乐,以及人类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而把体育作为教育的手段、军事的手段、健康的手段、文化娱乐的手段等等,使体育的相对独立性难以把握,给人们在确定体育这复杂现象的本质时带来很多困难。

1.2.2 相似概念的干扰

体育总概念的相似概念是指与体育运动的内涵和外延相近、但并不等同的那一类概念,如“体育活动” “体育事业”、“体育文化”等[3]。本文认为,与体育概念最相似,也是最容易混淆的概念有以下三个:

第一“运动”在目前关于体育与运动关系的研究中,不管研究者各自对体育与运动的理解多么不同,但大多都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运动是体育的核心,没有运动,也就无所谓体育。如果某一现象能称为体育,必须包括这样两个要素,其一,这一现象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本身,即主客体的双向对象化,而像斗鸡走狗、放鸽子之类的活动,只能算是为了取悦于而人进行的动物训练或娱乐活动,不能称为体育。其二,人要处在一定的“机体运动”形式之中,如果人不动,那么体育这一现象就没发生,也就不是体育。因此,可以看出,运动是构成体育的一个核心要素。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体育的语境内,“运动”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用作某一专门体育领域的称谓,如田径运动、球类运动等;另一种是用作指称所有体育现象的共同特征,即身体活动。这里是在后一种意义上探讨体育与运动的关系。

第二“竞技(亦称竞技运动)”无论是古奥林匹克竞技,还是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激烈对抗性的职业化、商品化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争取获胜为目的。人们现在已逐步认识到,竞技是以极少数人的身体作为手段来表现运动技术的高度技巧和技艺的活动。它与以人的身体动作作为手段增强体质,发展人身心的体育活动是完全不同性质的。近三十年来,特别在国际上,竞技运动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竞技运动体系。由于运动竞技影响大,有较强的政治功能,在我国非常重视和发展竞技事业,充分利用它为国争光,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和友谊,振奋民族精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等功能。竞技虽然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但它的内涵不能等同体育,外延也要比体育的外延范围小。如果我们将竞技与体育相混同,甚至用竞技代替体育,则永远达不到对体育本质的真正认识。

第三“身体锻炼”1974年国际体育名词术语委员会编定的《体育与运动词汇》一书这样定义身体锻炼(PHYSICAL EXCERISE):作为实现体育运动任务的主要手段的系统重复的运动动作[4]。说明,身体锻炼来源于人的一般的运动动作,那么什么是运动动作呢?该书中有这样的定义:用骨骼肌肉取得最起码的适应性效果,或构成运动行为的简单实际行为。参见文献[4]通过这两个概念的比较,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身体锻炼:即构成运动行为的系统的运动动作。在前面我们已经讨论过运动与体育的关系,即运动是构成体育的核心要素。因此,可以认为,身体锻炼是发挥体育强身健体功能的重要手段。

1.2.3 体育的外延不断扩大

体育外延的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体育现象的扩大化:包括奥林匹克运动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竞技活动的积极参与;体育文化的不断普及,体育教育的普及、人的主体意识在体育中的觉醒、体育生活方式的确立;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的高度结合表现在 电视转播、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繁荣、竞技电子游戏的出现等;以及体育的大众化与平民化发展体育人口的迅速增加、体育场地设施的社区化、体育管理的社团化。我们知道,概念是反映一类事物的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概念只反映事物的特有属性,而不反映事物的偶有属性。由于体育外延的扩大,在研究体育本质的过程中,这些新兴体育现象的特有属性和偶有属性夹杂在一起,使我们很难分辨,并抽象出他们的特有属性。这些都给体育概念的确定带来一定的挑战和难度。

1.2.4 舶来品的“体育”

在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体育”一词,与现当代体育相近的词是“舞”、“武”和“养生”等。最早记载并使用体育一词的书籍是1897年康有为编辑的《日本书目志》,将《体育学》一书收录,才将“体育”正式由日本引入中国(日本从欧美引入),可见,“体育”在中国实质上是一个“舶来品”。而由于文化的差异、词语翻译含义的不完全对应以及概念涵义的发展等等,造成我们对体育的理解差异。加之我们不是直接从英语词语中引进“体育”,又造成我们无法考证其源,从而确定其最初本义。

2 体育本质的逻辑思考

2.1 体育概念的性质

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集中反映。在探讨某一类事物本质之前,有必要对该事物概念的性质进行分析。近日拜读了周爱光先生撰写的《日本关于“体育”与“运动竞技”两概念的研究现状》一文,文章介绍了日本体育学者佐藤巨彦对体育概念性质的观点,认为:“从范畴论的角度出发,体育这个概念属于关系概念[5]。”对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由于事物所指对象分布在不同区域,因此不同事物的概念也往往表现出不同性质。体育概念的对象所指属于社会领域,对此种本质的探讨与对自然存在物本质的探讨在方式上是有一定区别的。例如:在探讨水的本质时,只需明确水的存在本质即水是由两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相结合的无色无味的液体这一存在形式就可以很明确知道水是什么了,而对于社会领域中如同体育这一类现象本质的探讨不仅要明确它的存在本质,同时更要明确它的关系本质,因为体育这一类对象总是依赖于客观世界中某一事物而存在。因此,我们可以把水这样的概念称为“实体概念”,而把体育这样的概念成为“关系概念”。

2.2 人的社会性与体育的关系

2.2.1 人的社会性

体育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要弄清其本质,首先当阐明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什么呢?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哲学家们认为:人是主体,是认识和实践、社会和历史的主体;人同时又是客体,是自我认识、自我改造和自我确立的客体。因此,人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7]。无论是如何对人进行定义,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对人与社会的基本关系的肯定。无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还是“社会和历史的主体”,都强调了人的基本特性,即人的社会性。根据这些论断,我们可以确定: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正是人的社会性的驱使才使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了自己的本质,社会则是由具有社会性的人交互作用下形成的集合体。而存在于这个社会中的人不仅是认识和实践、社会和历史的主体,同时也是自我认识、自我改造和自我确立的客体。作为个体的人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改造和自我确立的过程就是一个个体的社会化的过程,亦即人在自我改造的活动中促使自己更加具有社会性。

2.2.2 人的社会性与体育的演变

可以说,体育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逐渐形成的,它的演变与人的社会性基质密切相关。正是由于人的社会性和自我认识、自我改造和自我确立的社会化过程,那些具有“体育”意义的活动形式和生活技能便成为人的个体社会化的手段和途径。文化人类学认为:人类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即与其他动物形成鲜明对照的显著特征,就是人类生活于一个象征的传统约定的世界中,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8]。事实上,无论在哪一种社会环境中成长和社会化的个人都必须学习一套复杂的社会规则、规范和原理,这些东西成为他的行为指导,这实际上就是文化模式的存在状态。一定的社会存在着一定的文化模式,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使一个社会共同体中的任何个体都倾向于以相似的方式去思考和行为。

文化人类学家克里夫特·格里兹说:“如果没有文化,人……实际上就会变成能干的猿人,这种猿人是不能认识其自身的。……当然,没有人就不会有文化;但是同样地,而且是更加重要的,没有文化就不会有人。”参见文献[8]由此可以认定:人的文化性是其社会性的表现基质,也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本质所在。原始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物种延续的需要,将一些劳动技能和生活技能(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生存技能),以原始文化的模式积累起来,并以教育的形式一代一代地往下传。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技能,如跑、跳、投、攀、爬、击打等,成为青少年一代的日常活动形式的基础,并由此孕育了体育的胚芽。换言之,这种体育的胚芽从一开始便具有人类文化的特征,即人类生存文化的组成部分,而且是人类文化总库中最古老原始的知识、信息和技术。

在历史的进程中,体育的胚芽亦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人类文化总库中基本的知识、信息和技术,具有体育意义的文化要素参与建构了社会文化模式,同时,它也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地改造和完善自身,进而形成新的文化要素。换言之,体育能够发展成为今天这个样子,首先在于与人类社会的文化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并在与文化各要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合成和产生新的体育形式和内容,直至演变成体育的现代模式。

2.2.3 人的社会性是体育发展的最终目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性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二者是社会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作为生产关系的人的发展是指在个体表现为人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性格的发展。人作为有肉体、有生命的人不仅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主体的生物学前提,而且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和“类的存在物”,并且也是“对象性存在物”。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受自然发展规律的支配,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一旦生成,生物发展规律对人的发展来说,愈来愈退居次要地位。参见文献[6]发展生产力表现在个体身上主要是指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健全的体魄不仅是作为劳动生产力的人的首要条件,而且也是社会知识经济形态下人的才能获得多方面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所需要的不是自然状态下的劳动力,而是掌握一定科学知识和多种技能的“发达的、多维度的劳动力”,并能借助一定的交流手段——语言文字、文化系统、生产劳动等联结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人类共同体。组成社会的个体决不是脱离特定社会关系的生物学意义上抽象的人,而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由此而规定了其本质的人。

那么,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我认为:体育对个体的成长发展来说是一种手段,而个体身体的成长和发展则是体育的一种目的,对社会来说,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体育来说同样是一种目的。体育的本质与人的社会性是密切相关的,通过探讨人的本质,即揭示作为体育活动主体的人的社会性,认清和说明人的社会性对体育演变作用,才能真正挖掘出体育的本质。

3 体育本质的逻辑概括

综上所述,运用逻辑学原理,本文把体育本质拟作以下概括:体育是以发展人的社会性为最终目的的身体活动。

对于这个概念有以下说明:所谓身体活动(physicalactivity),是指能使骨骼肌产生能量消耗的任何一种身体运动[9]。这一概念已得到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认同。这一概念含有两个要素:①由骨骼肌产生的身体运动;②引起能量由低向高变化的消耗。身体活动包括运动锻炼(exercise)、各种竞技运动(sports)、家庭杂务劳动、闲暇活动以及各种职业活动等[9]。由此,本文认为,身体活动可以作为体育的上位概念。

另外,把握体育的本质,还必须从体育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双向对象化过程的相互关系的哲学高度去确定。主体和客体是哲学界所公认的范畴,它特定的含义是指主体和客体是相互规定、相互转化的。一定条件下(关系)的主体,在另一种条件下(关系)又可以是客体。在体育活动中的人通常既是主导者,又是能动的作用者,同时又往往是被作用、被规定、被改造的对象。也就是说,在体育这个对象化活动中,其主体与客体是同一的。体育的这一特点常常使人们对待某一体育现象时,只看到了它的客体性一面,而忽略了客体背后的主观性或目的性。因此,在判断某种身体活动是不是体育时,人的“目的性”将起到关键作用。

摘要:体育的本质及概念是我国体育理论界长期讨论的一个极为复杂的基础理论研究课题,通过简要回顾体育理论界讨论这一问题的经过,分析了这一问题产生分歧的根源。研究认为:体育对个体的成长发展来说是一种手段,而个体身体的成长和发展则是体育的一种目的,对社会来说,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体育来说同样是一种目的。体育概念属于关系概念,体育是以发展人的社会性为最终目的的身体活动。

关键词:体育,本质,社会性,体育活动,目的

参考文献

[1]龚正伟,刘湘溶.体育本质认识的分歧根源与真义求解[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1).

[2]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理论学会.体育科学学会理论专题讨论会综述[J].体育科学,1982,(4).

[3]周西宽,等.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35.

[4]韩丹.国际规范性的体育与基本概念解说[J].体育与科学,1999,(4).

[5]周爱光.日本关于“体育”与“运动竞技”两概念的研究现状[J].体育学刊,1995,(4).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7]远志明,薛德震.社会与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8]顾建光.文化与行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39-51.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研究 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两极分化;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要建设社会主义首先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而才能建设社会主义。之前我们忽视了生产力,一味的拔高生产关系,认为生产关系提高了,我们就进入了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只有纯的公有制,其他的私有经济成分是不允许存在的,这严重挫伤了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社会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这根本体现不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级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在总结了之前的经验教训,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理论中,是因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我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物质基础。过去我们一直忽视生产力,从而使得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低。邓小平指出:发展生产力,增加人民收入,是压倒一切的标准,这是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我们一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使我们的生产力优于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谈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时,把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最主要的或起决定性的特征。但是我国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并没有经历像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所以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并且我国是农业大国,要赶超西方发达国家至少要上百年,这就要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创造性的提出这一点,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于以前对社会主义判断的标准之一——公有制,邓小平提出,公有制作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之一,但是在公有制作为主体的基础上,要允许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一切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一切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极大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了生产力。邓小平抓住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法宝,并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自身发展的蓬勃力量。

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写进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中,这是社会主义国家要达到的目标,而共同富裕是最终目标。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这是消灭剥削的具体化,相对应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是消灭两级分化的具体化,从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但是分析现今的社会状况,剥削仍就存在,特别是我国的两极分化日趋扩大,人民对于公平正义的呼吁声也越来越激烈,防止两级分化是我们重要的任务之一,这也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和前提。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滋生出的腐败现象越来越多,官员们高额的非法收入,越来越引起百姓的不满;一些企业通过非法手段谋取暴利;以及现在日趋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一些商家违背诚信甚至以损害人民身体健康为代价赚取高昂利润;一些上层阶级过着奢侈的生活,相反也有一部分底层人民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干着最脏的活,却拿到的是微薄的收入,甚至连房子也住不起,在寒冷的冬天蜷缩在桥洞下面。还有一些贫困山村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学,上学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除了人民收入的差距大,还有就是地区差异很大,东部地区发展日新月异,而西部发展还是相对于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这些都深刻的反映出两极分化的严重性,穷的太穷,富的太富,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防止两级分化扩大。邓小平当时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时候就说到希望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达到富裕,然后先富带后富,这里体现了邓小平说的不是同时富裕,而是先富带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不是一天两天的时间,这需要我们经过长期,艰苦,复杂的努力,其中合理的税收是调节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把握好税率的和适度,可以很好的调节高收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但是根本还是发展生产,让更多的发展成果惠及人民,让绝大多数的人们钱包鼓起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我们要相信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党的带领下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许耀桐《深刻理解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载《社会主义研究》1993.第二期

[2]包雅玮《解读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视角下的发展》载《重庆工学院学报》.第23卷第6期

[3]邓小平选集

基于体育本质而开展的体育教学 篇6

1 体育的概念探究

首先, 体育的概念当中有一个基本前提, 即人的肢体运动。之所以阐明这样一个前提, 是为了将其与经常被混淆的两种行为进行区分。事实上, 大千世界里, 肢体运动存在于一切动物和种族的行为习惯当中, 但是只有人类的肢体运动才能被称之为体育, 其他物种当中并不存在这一则概念, 换言之人类的50 m长跑可以称之为短距离田径运动, 但是非洲猎豹的50 m却没有任何体育的含义在其中。另外, 在民间很多百姓盲目地将各种依托动物而进行的竞技类活动 (斗蛐蛐等) 也称之为体育,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都是不符合体育概念的。因为这类活动的肢体运动者并非在于人, 而在于动物, 所以, 其也不隶属于体育这一范畴。

其次, 只有基于主观意愿而展开的肢体活动才能被称之为体育。换言之, 当个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 依托外力而展开的肢体动作都不属于体育范畴。那么, 个体在主观意愿下所展开动作的基本形式细分而来主要包括这样几种:劳动、娱乐、康复、备战自卫等。从中可以非常清晰地发现, 唯有体育这样一种肢体运动, 是不包含任何产出 (劳动的结果会生成一定的产出, 比如做饭会产生新的食物, 做家务会改变原有的布局与卫生程度) 性质的, 纯粹为了强身健体而展开具体的动作。鉴于此, 可以非常充分地认知到, 体育概念之中包含的第二重维度, 即基于主观意愿而展开的不包含产出性质的肢体运动。

综合上文中所提到的这两重内容, 笔者认为体育概念可以进行如下概括——是人类主观产生的, 以强身健体为目的非产出性肢体运动行为。人、主观、肢体运动、非产出性是其概念当中的4个基本要素, 它们互为存在、缺一不可。

2 体育的本质探究

根据前文中所论述的体育概念当中的4个基本要素, 体育的本质也可以从中进行抽取和提炼。所谓的体育, 以肢体运动为主要呈现形式, 但其目的在于强身健体, 而非有所产出。而基于这一目的而生成的体育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从轻微到加重, 循序渐进、层层升华, 体现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不仅是满足人类对于机体机能以及健康状况不断地发起挑战而有所迎合与满足的过程, 同时也是其不断地发挥潜力、进步不止、永远向前的真实心理呈现。而基于此, 也可以将体育的本质概括为对体能加强训练与培养的、永不停滞的发展过程。

3 基于体育本质而开展的体育教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所谓体质是基于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一种表述与挖掘, 因此, 基于本质所展开的体育教学本身就是符合事物轨迹与历史进程的重要行为与选择。笔者认为, 在当今社会发展以及教育形势的作用下, 体育教学可以从判别体质、秉承教育宗旨以及艺术性思维这三种角度来展开。这三种角度都存在着与体育本质的一致性或关联性, 是能够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辅助其进步与升华的重要方式。

3.1 基于体质判别而展开的教学

既然将体育的本质定义为强化体质, 那么从这一视角来看体育教学本身, 即意味着体育活动中的一切行为最终要引领至强身健体的轨道, 为其展开服务。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其更多的精力以及行为活动本身服务的并非机体成长, 而是服务于个人前程, 服务于对知识的理解以及作业的完成。尤其是在小学、中学以及高中阶段, 课上课下、听课作业已经成为一种周而复始的发展轨迹, 形成一种模式化思维的套路, 无数学生在这样一种教育模式和行为的影响下, 端坐于课堂、埋头于书桌, 将学业置身于一切活动之上, 甚至置身于个人身体成长发育的重要性之上。当前, 我国广大中小学生体质状况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 其耐力、体力以及意志力缺乏系统而理论的培养, 而却并非先天所致。但试想一下, 以学业为重要目的、忽视对于身体的锻炼、缺乏培养与提升身体综合素质的思想与意识, 那么久而久之, 从机体发展平衡的角度来讲, 其很有可能走向内在思想与外在体能不平衡的地步, 甚至于成为制约个人学业探索路上的绊脚石。那么在这样一种错误思想理念的制约下, 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充分认知学生的体质状况, 基于其个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展开体育教学。一来要对学生的整体体质状况产生较为清晰的认知, 尤其是针对长时间处在升学压力以及紧张学习氛围的学生, 更要积极主动引导其展开体育锻炼、提升身体素质, 使其能够有足够的体力支撑与完善学业;二来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个体特点, 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通过每年开学时期的体育测试内容, 考察出不同学生的体质特点以及兴趣爱好, 展开分层和内容区分式的教学, 帮助每一位学生有更多热情投入到体育活动当中, 使其充分认识到体育重要性所在。

3.2 基于教学本分而展开的教学

从另一个维度来说, 体育教学本质上还是一种教学行为, 因此作为一种社会化、符合人类发展进程和行为趋势的活动, 体育本质上还是作为一门学科存在的, 那么其就必然符合学科人文属性和社会属性所具备和提出的双重要求。首先, 置身于学校内部的体育教学, 必然要符合和满足学校教育整体上的特点与要求, 即体育教学不可能脱离学校或者社会这样一种外在的大环境、大趋势。从学校的视角来说, 一切教育活动的本质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知识, 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所有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方案的设计都在于完善学校内部的教育体系, 让学生在一代一代提升知识、提升素养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综合技能的提升。那么, 基于此而展开的体育教学, 本质上的操作就在于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多关于强化体质的技能。

其次, 从教学本身所能达成的、动态的、进步视角的角度来说, 学生在接受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所获得的不但是技能和本领上的从无到有, 也包括对体育认知的不断丰富与清晰。换言之, 经过体育教学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 所呈现出最起码的进步就应该是不再把体育当成可有可无的辅助类课程, 而是充分认知到体育教学不但是体育技能的传承, 亦是为了保障学生机体发展平衡, 强化体能, 保障其学习以及生活所需的必备身体素质。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 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所需要注意的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平衡性。学生需要知道体育不但是对技能培养的实践与操作, 也包括对各种身心健康、身体保健以及技巧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3 基于艺术特征而展开的体育教学

体育与文化艺术并非完全相排斥的领域, 相反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甚至是互相牵引、互为依托的成分。今日所看到的体育竞技当中如体操、跳水等都是融合了一定的审美与竞技成分的运动形式, 其有别于速度类的竞技、胜负类的竞技, 人们在观赏体育运动时, 犹如欣赏一幅极美的雕塑、一幅充满律动感的画卷。事实上, 翻开历史的艺术画卷不难发现, 人类艺术史上对于运动的描述占据着非常高的比重。古希腊时期的诸多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作品, 都是以运动者的形象呈现在世人面前, 也就是因为运动中的律动与美感呈现出浓厚的艺术氛围, 呈现出一种动与静相互融合、相互衬托的艺术气息。而人体在展开运动的过程中肌肉的线条、动作的幅度都是艺术家在追求美、刻画美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灵感与素材。那么, 具体该如何基于体育运动的艺术特征来展开教学,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进行着手:第一, 从心态上来说, 要注重培养和引领学生在展开体育学习时的积极心态, 以一种更加阳光、健康的心境来展开体育运动, 不能将其变为自身的一种负担;第二, 加强理论学习以及体育竞技欣赏, 培养学生动竞技中挖掘美感、提升艺术思维的本领, 让学生充分明白, 体育当中也存在着文化艺术因子, 是能够培养个体生成艺术思维、产生积极的文化认知和学习作用的重要措施。

4 结语

总结全文不难发现, 人类教育事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这种发展既是基于社会发展客观现状不断地对固有教学模式进行创造和突破的过程, 也是不断地追求新技术、新思维与教学传统进行融合的过程。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日趋发展, 我国现有的体育教学逐渐出现脱离本质的这样一种现象, 甚至面对学生前程就业以及升学要求, 逐渐沦为辅助性的科目内容、甚至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以至于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以及本质要求。于是, 在今天在体育教学出现瓶颈和发展混沌的态势下, 体育教学更需要回归传统、回归本质, 从其根本目的、根本概念以及本质出发, 在创新与传统相互融合的原则下更好地展开教学设计, 服务于学校、服务于学生的个体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胡双庆.透过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J].情感读本, 2015 (35) :42.

[2]黄晓青.从课程本质出发实施有效性体育教学[J].福建教育研究:基础教育, 2011 (2) :39-41.

[3]陈天庚, 杨国庆.对体育教学手段本质的再认识[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4 (5) :99.

体育美的本质及审美特性 篇7

筅河北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曹永庆筅

筅河北邯郸职业技术学院韩军文

体育审美作为人文体育或健康体育的重要内容, 很长时期以来很少有人对其从理论上进行阐释、分析以及揭示这种文化现象的哲学意义, 这也间接地影响到了体育的“美育”功能。因此, 用美学的观点和规律来透视体育现象的方方面面, 对体育的审美特性进行规律性的认识, 并附之以足够的理论解释, 显得尤为重要。而且, 当我们对体育及其审美有了新的和更深的了解时, 发现这个问题并不抽象。体育作为具有审美特性的事物, 也就是审美对象, 显然是可被认知的, 因而具有审美特性。体育的审美就是对体育这个事物外观的观照。这个外观是可被了解的, 其审美特性的呈现是感观的, 是可在认识中被把握住的东西。

一、体育美的本质

马克思提出, 人能够通过自己的社会劳动实践改变对象, 改变自然, 并在改变对象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使自然人化, 使自己的本质对象化, 同时使自己的本质得到丰富和发展, 从中不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 也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对象成了审美的对象。自然人化或人化自然是产生美的对象的根源, 也是艺术创造及欣赏艺术的能力产生的根源。“美的本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首先体育是一种艺术, 并且具有“欣赏艺术”和“实用艺术”的特性。众所周知, 米隆的作品“掷铁饼者”是作为一种艺术或艺术品而被欣赏的, 这一点毫无疑问。那么, 当“掷铁饼者”不再是雕塑, 而是由活生生的运动员来表现这一动作时, 它还能被称为艺术吗芽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当为了健康或生活需要而进行身体活动的体育时, 它又具备了实用艺术的特性。当体育舞蹈、健美操等各种竞赛和运动被作为观赏的对象时, 体育就成了欣赏艺术。人体艺术、人体美已被人们所普遍接受、认可, 那么通过人体自身所表现出来的体育运动自然就具有了审美特性。体育美的本质就是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中, 将聚集在运动的身体和过程中的思想、情感、毅力、智慧等本质的力量集中体现出来的过程, 并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其次体育运动使人们把自己企求的美学原则自然的贯彻于人体锻炼的过程之中, 且不断地完善着人的自然实体, 造就了自身的人体美。体育运动这种自由的运动, 并非随意和盲目的, 它是运动者长期有意或无意的积累, 并通过学习和练习, 认识和掌握了人体活动和运动比赛规律以后所表达或体现出来的自身能够控制的、符合这种规律的自由。它是不同于动物的本能的生存活动, 因为这种运动和毅力的产生是自觉的而非盲目的。整个的运动过程都是按照预先制定好的方向, 在意识的指导下有目的前进着。据此我们可以将体育美的本质概括为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最直接的方式及现象。因此人体育美的本质是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

二、体育的审美特性

1. 体育的审美有主、客体合一的特性

人一方面是体育美的创造者, 另一方面又是体育美的集中体现者, 离开了人就没有体育, 当然也不存在体育美了。所以人是体育美的核心和精华。人作为审美的唯一主体, 在成为运动的参与者的同时又成为了审美的对象。将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 这时我们体会到的更多的是创造体育美的过程, 且不需被第三者发现和观照———也即不需要第三者的审美评价。体育本身能够产生的感受美, 是体育审美与任何具有审美特性的客观事物的不同之处, 也是体育美本身所特有的规律和性质。

主体在欣赏客体时, 如果对其文化本源和背景知识了解越多, 也越有助于理解和感知其内容和本质。对于体育而言, 则把这一规律运用到了极致, 即把审美的主体、客体合二为一。运动员既是审美对象的客体, 又是具有审美意识的主体, 运动的过程使作为主体的人随时都在欣赏、体验自身的表现和创造。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自身创造过程的情感体验。审美活动是以感知为基础的, 一切美的事物都必须通过形象才能被人感知, 从而产生美感。主、客体合一的体育, 不论是竞技体育还是健身体育, 也不论是个人项目还是团体比赛项目, 无论哪种体育形式, 它都不需要人体以外的客观对象, 它是自身对自身的感知。这种感知的过程, 就是依据运动的规律和要求而形成的运动形态的过程。

2. 体育审美的直接实践性

首先, 体育审美的直接实践性是指在体育形象感知的直接性上。黑格尔说过:“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 因为只有形象才是外在的显现。”“美的事物, 都是借助具体可感知的形象来展示其美的风采。”体育的核心是人, 体育美的形象是通过人体优美的形态, 配以运动员和运动员以及运动员和各种器械之间自然而和谐的关系表现出来的。人们在欣赏体育时, 实际上首先感知的就是人类自身的形象在运动中的表现。这种感知能力是人在生长过程中逐渐具有和积累的, 不需要刻意去学习的, 所以具有直接实践性。

其次, 体育审美的直接实践性还体现在体育审美活动中情感体验的直接性上。情感与认识不同, 认识是人对事物的客观反映, 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这里所说的情感是指审美主体的情感。体育美的特殊性就在于, 人们欣赏的不是纯客观事物, 更不是纯静止的某一个画面。审美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由于体育的产生发展都是来源于人类的生活、生产实践过程, 这就决定了无论是审美的主体还是客体, 他们对体育的情感体验都是相同的, 也是相通的。

体育运动作为审美的对象, 就是依据感染力的直接性才使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欣赏同一种运动或同一场比赛, 并且体验着同一种美的感受。即便是同一个运动员, 只要大概了解某项运动或游戏的规则, 就可以马上参与其中并体会此运动带给自己的乐趣。当然, 这要依赖于审美主体的直觉理解。体育几乎伴随着人的一生, 这种伴随我们成长的活动造就了我们对体育的理解, 只是没有意识到已经拥有, 才使得它从意识退化到了感知的边缘。人类与生俱来的这种“体育的细胞”使人对体育的审美体验和理解更加直观和直接。

3. 体育审美的超越性

如果说审美主体对所观看的运动比赛或表演的自由选择是主观超越客观的话, 那么作为主、客体合一的运动员通过情感、思维, 对运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的自由再创造的过程, 就是主观超越客观的特殊表现形式了。尤其在竞技运动项目中, 运动员一次次克服困难, 一次次战胜失败, 最终达到更高的目标, 完成对自己的超越时, 无论运动员本身还是欣赏者, 都会对其表现出的毅力、意志等“征服奴役人们身心异己力量的能力”由衷地产生一种成功美和崇高美, 并得到自由的审美体验。同时又有很多人在观看欣赏, 因为运动员通过四肢及身体和谐的摆动配合, 在主观的支配外实现着对极限的征服。当用自身独特的生命力超越着客观极限时, 主体的心灵正得到一种宽松的充分的自由享受。当体育比赛被当作被欣赏的客体时, 每次、每场, 或每个环节的动作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迈进时也赋予了运动员新的情感。当然, 人的自身是有局限性的, 如思维的局限, 生理上的局限等。可正是有了这些局限, 才有了运动员一次次克服并超越局限的过程, 一次次创造成功的过程, 从而显示了人自己的“本质力量”, 显示了类似于人类征服自然的那种“人类的力量之美”。而欣赏的主体根据自己的经历、个性情感倾向, 充分发挥审美想象, 赋予每场比赛、每个动作更加丰富的审美意象, 达到主体的审美情趣对客观的超越。

同时, 体育审美也是超越社会内容的。体育无论是审美还是创造美的过程它都是超越社会内容的。体育的审美是对功利欲求的超越, 从体育的本质和奥林匹克精神来看, “体育以最直接、最不加掩饰的竞争方式呼唤着人的本质力量。作为形式化的游戏, 竞争的直接结果并没有给竞争带来一丝一毫的具体利益, 是最没有具体利益内容的竞争”。人类固有的“企图克服现实人生的有限性而达到自身无限性的动机”是超越功利欲求的, 也只有如此, 体育的目的以及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才能实现。

综上所述, 在这里讨论了体育美、体育美的本质以及其审美特性。我们并不希望也并不适合将其规则化和定义化。对于更多的从事或参与体育的人们, 在进行体育的审美时, 能够联系自身已知的知识、事物更多地理解、思索体育的美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光泉.美学课实训教学尝试.华北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2002:22~l222.,

[2]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体育的哲学宣言.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8.

[3]帕森斯·布洛克.美学与艺术教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学校体育政策的本质研究 篇8

学校体育政策的本质研究是学校体育政策研究的逻辑基础, 只有弄清楚学校体育政策的本质, 才能确定学校体育政策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提出以学校体育为中心的适合实际的政策, 构建学校体育自身的理论体系, 并最终指导学校体育政策的实践活动。

1、学校体育政策的内涵

学校体育政策是针对学校教育领域内的体育特定问题, 为贯彻教育和体育中的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学校体育政策决定着学校体育需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可以说这一政策的贯彻好坏, 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成效。依照教育政策空间系列划分, 学校体育政策属于一般教育政策, 其作用是保障学校体育按照党和国家的培养目标展开工作。涉及学校体育的具体政策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

2、学校体育政策的基本原则

体育政策是促进体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有效地发挥体育政策控制的作用, 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体育政策的明晰性与可操作性原则。体育政策明晰性的基本要求是在体育政策观点上和文字上都要清晰明确, 不能有多种解释和多种理解, 否则在实施过程中会造成混乱和失控。体育政策的可操作性是指人们能够正确地把握实现体育政策目标的具体步骤、程序和方法。抽象的、形式的政策是无法操作的。

第二、体育政策的系统性和统一性的原则。任何体育的政策都不是孤立的, 都处在各个层次的体育系统之中, 在体育发展中, 有的政策需调整, 有的政策需废止。新的情况又需新的政策相应出台, 而新政策的制定又必须置于原有政策系统的大背景下来看它的作用。故从体育政策系统的整个体系来考虑, 任何一项体育政策的制定都要搞清与其它政策的关系, 估测由于该项政策的作用而带来的系统效应。体育政策的统一要求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体育政策制定者对同一体育政策对象制定的体育政策, 必须具有统一性, 否则会出现其“政策打架”政令执行不畅, 难以实现体育政策目标。

3、学校体育政策实施的现状

我国体育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上级部门制定的体育政策法规中有26%没有得到执行, 有53·6%的体育政策法规因各种因素没有被完全执行。没有执行和没有被完全执行的体育政策法规竟占了79·6%, 这种状况的确令人触目惊心。

存在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认识不到位, 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政策法规的制定与现实状况相脱节;三是政策法规执行中受外界各种因素干扰, 导致政策无法执行和不能完全执行;四是对上级体育政策法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差;五是体育政策法规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由可见, 要解决我国体育政策法规实施不到位, 执行不力问题, 必须从制度入手, 通过建立更加有效的机制, 才能够予以证。

4、贯彻落实学校体育政策的对策

第一, 一项政策的出台, 一定是对其所属领域全面考量的结果, 一项好的政策必定是个完整的系统。若其执行时有缺损, 必然影响到整个政策的贯彻落实, 使政策的整体效能打折扣。所以, 学校的领导作为政策执行主体, 执行政策时不能择其所需, 片面执行, 否则会造成这项事业的损失。

第二, 学校要创造条件, 积极拓展活动空间, 提供必需的运动器材,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 开展好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场馆要面向全体学生开放。

第三, 在学校教育系统中, 各因素的权重是不一样的, 教师的权重很大。因而体育教师在政策执行系统中应主要扮演政策执行者角色, 其次才是政策执行的对象, 在任何情况下体育教师必须完成好政策所赋予的职责。只有做出了令人诚服的成绩, 使政策落实到自己身上才有雄厚的基础。所以要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直接组织者和指导者, 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各地要采取得力措施, 有计划地全面培训体育教师, 建立在职教师继续教育, 以现代教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学校体育理论、体育课程教材涉及的新内容以及相关学科的新成果武装体育教师, 培养更多研究、创造型的体育教师和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科带头人, 创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学特色, 努力实现教师从知识的拥有者、传递者向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转变。

第四, 学校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学校执行体育政策的监督与评估, 是现阶段学校体育政策执行到位的有效手段。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和活动。资源共享, 另一方面, 学校的基础相对薄弱, 需要行政主管部门有效地监督和指导, 对政策执行的强有力监督, 是政策得以贯彻落实的保障, 是严肃认真执行政策的根本保证。

摘要:本文主要对学校体育政策的本质进行论述分析, 指出了我国当前学校体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 希望能为学校体育政策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学校体育,政策,法规

参考文献

试论体育的本质与功能 篇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体育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融入人们的生活, 这给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和理解体育的本质和功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但是, 多年来由于各种社会原因, 在我国体育界对体育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究其原因, 一方面人们对体育现象自身的复杂性、广泛性及其体育本质、本质属性和功能等概念的外延与内涵的模糊认识或多或少地阻碍了体育本质道路的探讨;另一方面人们对探讨体育本质、功能的理论价值缺乏正确的评估。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近些年来许多和体育不搭边的活动也冠以“体育”之名而找到依据。因此, 笔者以为澄清体育的本质和功能, 还体育以本来面目是十分必要的。

2 从体育发展人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方面来透视体育的本质

体育的本质是什么?多年来, 对此还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发表了一些见解。但至今对体育的本质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究其原因, 人类体育现象自身的复杂性、广泛性, 研究体育现象角度的多样性及其体育本质、本质属性和功能等概念内涵的外延性与内在性的模糊认识等可能或多或少的起了一些阻碍探讨体育本质的道路。因此有些学者认为在探讨体育的本质再也没有必要, 如果继续下去无非是在玩文字游戏而已。这种观点我认为是不妥当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许多和体育本质相违背的事物也冠冕堂皇地以体育自居, 在这里我认为为体育找回应有的尊严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本文试着从哲学、人类学、逻辑学的角度对体育的本质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我们知道, 体育的本质问题是体育理论中最基本的问题, 即体育的本质是体育的核心, 但这个问题迄今为止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毋庸置疑, 本质是指决定该事物是它自身, 而不是别的事物的性质。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 是由现象来表现的, 不能简单、直观去认识, 必须通过现象掌握本质。本质属性则是指该事物所具有的必不可少的特征, 有着与其他各类事物区别开来的属性。因此, 要揭示体育的本质, 首先要把握体育的本质属性, 这对探究体育的本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周爱光就从逻辑学的角度探求体育的本质。他认为:“教育性”和“身体活动性”是构成体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本质属性。认为探讨体育的本质应把视角由功能转向本体, 并严格区分“本质”与“本质属性”的不同, 体育的本质是“教育”, 而体育的本质属性则是“身体活动性”。“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等都是体育本质属性的现实反映[1]。

吴光远则对体育的本质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他谈到体育与教育的关系时说:“不管教育怎么定义, 但它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而在体育中, 只有学校体育满足这三个要素, 竞技或健身虽然可以有教练或指导, 但并非必需。因此, 这两者并不属于教育范畴。据此, 体育和教育并不应该是属种 (即包含) 关系, 而是交叉关系。即有的体育是教育而有的体育又不是教育。其次, 谈到体育与文化时指出:人的活动又包括物质活动 (实践) 和精神活动 (认识) 。体育是人的活动当然可以归到文化范畴里。但是它又不属于人的精神活动, 否则就无法和体育理论分开, 体育只能是人的物质或实践活动。他的观点是:体育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是同一的, 即都是人自身, 而其它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主客体分离的。因此, 人类以自身身体为改造对象的身体练习, 也就成了体育区别其它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最终他认为体育是人类通过身体练习来改造自身挑战极限的实践活动”[2]。

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即是说体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性、健身健心性和身体活动性为一体的。任兵等人就认为:“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应当包括三方面的含义:第一, 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 体育最近的属性是教育, 如钓鱼、斗鸡之类的项目就不能称之为体育;第二, 都是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身心为目的, 那么, 不是以健康为目的, 甚至不利于健康的, 如拳击、斗牛以及会影响健康的竞技项目等就不能称之为体育;第三, 都是以身体活动、自身活动、锻炼身体为手段, 那么以脑力劳动为主的, 如下棋、打扑克等活动就不能称之为体育”[3]。

以上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都是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自己对体育本质的认识。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相适应, 是一个演化的过程。它刚传入我国时, 是指对身体的教育, 即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出现的, 是一种与维持和发展身体的各种活动有关的一种教育过程, 与国际上理解的体育是一致的。但我认为单纯的把体育的本质理解为“教育”或是“强身健体”都有些片面, 虽然许多事物都有自己的“本”, 但并不代表着体育的本质就是一个一成不变的东西, 所以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来理解:

2.1 从体育发展人的自然属性看体育的本质

体育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伴随着人的整个发展过程。而在动物界中类似体育运动的行为:如黑猩猩的嬉笑打闹、老虎的打斗、鸵鸟的追逐等这些动物的行为在运动形式上尽管和人类的一些体育运动形式相似, 但并不能称之为体育, 因为它们的这些行为只是一种本能的表现而不是有意识的活动。相反, 体育运动则是有意识的人体的活动, 不仅“健身”而且“健心”。劳动能育体, 但它也不能称之为体育, 劳动有直接的生产目的, 虽然能让人有一个强壮的身体, 但劳动却不一定完全会带给人健康。而体育需要人类有目的的采取积极的手段来健身和健心。所谓“健身”, 就是通过有目的的体育活动促进人的自然个体的生长发育与成熟, 提高人的生理功能水平, 使人的体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所谓“健心”, 就是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在情感上获得“快乐的体验”, 使人的自然属性获得积极的变化。所以, 人只有具备了健康的体魄这个自然的属性, 才能真正成为支配各种事物的主体, 才能在这个基础上从事其它社会实践。林笑峰在《拨开“金字塔”上的迷雾》一文中就指出:体育的本质要从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种差来确定。体育的真义就在于增强体质, “增强体质”就是体育的本质。李力研在其著作《野蛮的文明》一文中也提出:“体育的本质就是人的自然化”。许杰、付明萍从哲学的角度认为:体育是人的本质的展现和成因, 体育的本质就是“人化”,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唐炎、宋会君在《体育本质新论》一文同样认为:体育作用于人的独特价值就在于“运动”是体育“关键加入者”, 体育是以发展人的自然属性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2.2 从体育发展人的社会属性看体育的本质

体育以人为中心, 是一种社会活动。卢锋认为:“体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 它的产生和发展完全与人类社会机制密切联系, 是人类根据自身需求创建的一种社会文化形式, 它存在于每一个特定的时代或特定的民族文化模式之中, 随着人类社会需求的改变而调整着自身的内容和结构, 改造自身的功能”[4]。体育和人处于一体的同时, 作为一种社会属性需要人们掌握其基本知识与技能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不断地积累并传递下去。

体育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促进作为生产关系的人, 以及作为生产力的人的全面发展而展开。一方面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不是纯粹的劳动力了, 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多种技能的人, 通过体育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协调统一, 正是为社会各种“发达的劳动力”打下体质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对人们进行教育, 促进人的道德品质以及人的情感、性格、意志的发展[5]。但体育不是万能的。因而笔者认为既不能单纯的把“教育”作为体育的本质, 像围棋、象棋等一些智力性较强的项目并不具有与体育相符的特性, 它们的绝对支配性无法和体力表现性融为一体。也不能把“强身健体”作为体育的本质, 像竞技体育因为超越极限的目标和特质而导致的对运动员身体的损害是有目共睹的。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 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它们区分开来, 只有将这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揭示其体育本质。

3 体育独特功能与一般功能的学理解说

3.1 体育的独特功能

功能是“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6]。事物的功能是人们制定自身行为方式的前提条件。体育的功能是体育本质的外在表现。由于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的方式进行的, 是由人体直接参与的活动, 所以它的独特功能是在运动中健康身心, 这也是它的本质功能。发挥体育的本质功能为人们的健康、愉快和幸福服务, 这也是体育能在人类社会中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因此, 通过体育运动来实现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自由发展的目的, 这正是体育的独特之处, 也是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社会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人的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础, 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强盛的基础。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 “体育一道, 配德育与智育, 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还指出“体者, 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体育的本质功能和最基本的作用恰恰是作用于人的身体素质, 对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及民族的强盛有着它独特的作用。可见, 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寻求乐趣、提高精神面貌已经成为更加广泛的社会需求, 同时也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体育运动的最根本的原因[7]。

3.1.1 体育运动能提高和改善人的思维能力和身体的各种机能

体育活动可以改善人的大脑, 促进血液循环和身体的各种代谢活动, 使人的整个机体的工作能力和防病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还可以改善体内物质的代谢过程, 减少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 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从而延缓心脏的衰老。经常锻炼还可以增大呼吸肌的力量和增强呼吸肌的活动能力, 使肠胃的蠕动力增强, 提高消化吸收能力, 使人的食欲旺盛, 同时还能预防某些消化系统的疾病, 进而达到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3.1.2 在健身的基础上, 体育运动能调节人的心理, 改正不良的心理反应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 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状态下, 容易使人产生焦躁不安、抑郁、自卑等心理, 人们往往只重视身体的疾病而忽视了心理的健康, 所以自己时常无名的发火、心烦都找不出什么原因。因而及时的排遣不良情绪对身心的健康是十分有必要的, 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就具有这样的功能, 它不仅可以活跃人的情绪, 放松心情, 而且还可以开放自己的视野充实人的情感。当然, 人们在进行体育运动时需要克服许多的困难, 因此, 体育运动对个人的意志品质具有特殊的培养和陶冶的作用。在比赛中既可以激发人的拼搏进取又可以有效地培养人们竞争和协作的精神。在现代社会里这些精神风貌的形成有助于人们在得与失、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之间选择,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因此得到增强。

3.1.3 体育运动使人们对健美、休闲等个人文化生活有了新的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体育从单纯的重视身体锻炼开始向多角度、多层次转变, 逐渐形成了多维的体育观。人们参加和欣赏体育运动锻炼的目的也随之发生变化, 在追求健身的同时更注重精力的充沛和享受。因为现代体育运动在赋予人肌体美的同时不但注重人类的美的精神、美的品质、美的情操的培养和熏陶, 而且更注重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3.2 体育的一般功能

3.2.1 体育的教育功能

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公元前300多年, 古代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中就有关于体育、德育和智育的相互联系的内容。他认为智力的健全应依赖于身体的健全, 因此体育应先于智育, 从而出现了“德智皆寄于体”的至理名言。现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把体育作为教育的内容之一, 主要是因为现代教育中的体育已不仅仅是促进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技能的重要手段, 而且体育与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更能培养人的兴趣和习惯, 能有效地克服和纠正不良的习气, 促进形成健康的优秀品格[8]。

当前中国的应试教育是教育者和家长在急功近利的思想驱使下牺牲学生身体素质教育, 因此, 对体育的偏见和忽视还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让孩子开小灶补习英语、数学的多, 送孩子上钢琴舞蹈班的多, 针对孩子身心问题引导孩子从事体育活动的家长却少之又少, 这些都深刻提醒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学校体育的教育功能, 尤其是体育对人的智力发展、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作用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3.2.2 体育的娱乐功能

随着当代社会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 体育娱乐活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现代都市生活使人与大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 但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可以调节生活, 使人们享受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通过参加刺激的体育活动使人们能够体验到创造人生价值的乐趣, 经常欣赏体育比赛可以从运动员的高超技艺中得到美好的艺术享受。因此体育可以给人们的闲暇生活增添生活乐趣、陶冶情操, 培养高尚的品德, 从而给社会带来进步。

3.2.3 体育的经济和政治功能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现代传媒的发展, 体育与经济、政治等社会单元产生了更加广泛的联系, 体育的社会价值表现为体育对社会及人类文明健康发展所产生的综合效益, 体育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功能将得以充分体现。众所周知, 社会变迁是对体育功能体系认识逐步深化的原动力。体育的经济功能就是在社会变迁的过程逐步确立起来的。小康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 体育健身、体闲、娱乐、竞赛等所带来的经济价值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体育的经济功能从原有的隐藏状态中凸显出来, 逐步发展成为体育的显功能而备受关注。我们知道, 体育运动能够提高生产者的各种素质从而带动生产力的发展。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又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 一方面体育人口的不断扩大日趋向消费方向转移;另一方面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带动消费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各种运动器材、场地设施和体育用品市场的不断扩大[9]。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比赛可以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 不仅可以直接获得门票收入, 还可以带动旅游、商业、交通、电信、新闻等行业的发展, 另外还可以通过出售电视转播权, 发售彩票、邮票、制作广告等手段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学效益, 使国家的经济上一台阶。另外体育还服务于政治, 并对政治产生影响。它可以作为政治的宣传手段, 宣传民族的自强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振奋民族精神,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体育竞赛还可以发展国际友好关系, 有助于增进我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团结和友谊。

4 体育本质和功能的关系

体育本质反映了体育过程内部的特殊矛盾, 构成了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性[10]。体育的功能则是体育整体上表现出来的属性, 是和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在不同的条件下是可以发展的。本质决定了功能, 功能是本质的实践体现。如果我们能够透过功能从它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找到潜藏在现象中同一的、普遍的、稳定的东西, 找到体育活动于其他实践活动根本区别的特殊规定性, 那么我们就可以找到体育的本质。所以我认为只有找准体育的本质基点才能将体育的功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从而推动体育的发展。

5 结束语

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 是因为它作为人的对象性活动伴随着人的整个发展过程。正是体育的“教育性”和“健康身心”的有机结合, 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体育才具有“增强体质、调节精神、减少疾病、促进健康”等功能。所以,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们对体育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也逐渐深刻起来。

体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正逐步被人们发掘和利用。但体育的本质涉及到体育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为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体育的本质和功能, 有待于广大体育学者的深入研究, 做出富有学理性的见解。

参考文献

[1]周爱光.体育本质的逻辑学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99, (2) :21.

[2]吴广远.也谈体育的定义——与《体育与体育的功能与作用一文作者商榷》[J].体育文化导刊, 2003, (7) :22-23.

[3]任兵.对体育本质的再认识[J].体育学刊, 2000, (3) :88.

[4]卢锋.论体育的本质及社会性表现[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 (3) :22.

[5]唐健.现代社会发展与体育本质的确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1999, (4) :16-20.

[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书馆, 1985:52.

[7]梁晓龙.体育和体育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4) :4-5.

[8]田雨普.新世纪我国体育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学刊, 2004, (3) :6-8.

[9]易剑东.体育概念和体育功能论[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1) :32-33.

[10]任杰, 刘卓.体育的本质和功能[J].体育学刊, 2002, (4) :5-7.

体育社会本质 篇10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区别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2—0020—02

一、民主社会主义的产生

民主社会主义是由20世纪社会民主主义逐步演变而来的。在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期的法国,一个以赖得律·洛兰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党与另外一个以路易·勃朗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党合并,建立了社会民主党。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社会民主党”命名的政党。它主张在法国建立共和国,实行民主和带有社会主义色彩的改革,其实质是一种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这个时期,他们也自称是社会主义者或社会民主党人。为此,马克思一方面揭露他们的阶级实质和目的,指出:“民主主义的小资产者根本不愿为革命无产者的利益而变革整个社会,他们所要求的社会制度的改变,是想使现存社会尽可能让他们感到满意和舒服”,“他们希望用可以小恩小惠来收买工人,用暂时改善工人生活条件的方法来挫折工人的革命力量”[1]。另一方面马克思又着重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指出:“社会民主主义”者的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是“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都消灭掉,直到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问题不在于改变私有制,而在于消灭私有制,不在于掩盖阶级矛盾,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 [1]。马克思当时虽然都用“社会民主主义”概念,但是含义是不同的:前者是指小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后者则是指无产阶级的科学社会主义。可见,党“社会民主主义”的概念一出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时候,就有其相互对立的不同含义,科学社会主义和社会改良主义并存,彼此在斗争中沿着迥然不同的道路向前发展。

二、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二战前民主社会主义的传播与发展

19世纪60年代,德国独立工人运动发展起来,并组织了工人政党。1869年8月,在爱森纳赫城由威廉李卜克内西在论述党的政治立场时曾经指出:“民主社会主义深信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异想的社会主义,正如没有社会主义的民主是虚假的民主一样”[2]。当时,不仅讲了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而且揭露了不实行社会主义的民主的虚伪性。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民主主义”成为时髦的政治术语。当时各国所建立的工人政党中,不问其指导思想和纲领如何,大多数取名为社会民主党或社会民主工党,其成员则自称为社会民主主义者。鉴于此,马克思恩格斯不再自称为社会民主主义者,而成为共产主义者。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和工人政党中,马克思主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19世纪90年代,一批在欧美各国建立起来的社会民主主义党逐渐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把社会民主主义理解为科学社会主义。正如列宁所说,当时的工人政党“实际上也是拿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纲领和策略的基础的”[3]。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社会民主主义剧烈地向两极分化,作为社会改良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在第二国际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在法国,米勒兰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无须通过暴力革命,只要依靠普选制和全民投票就可以夺取政权;在英国,费边社则反对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鼓吹阶级合作和社会和平,主张用换缓进的方法和点滴的改良,来实现社会主义;在德国,伯恩斯坦则全面系统的提出了修正主义理论,其否定以生产资料为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代替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鼓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成为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二战后(至今)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发展

1951年6月30日,世界各国社会民主党人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了国际社会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大会上,他们公开把自己的名称定为“民主社会主义”,并阐述了自己的一套理论。这次大会标志着民主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形成。

1959年11月13—15日,德国社会民主党又在格的斯堡通过了《德国社会民主党基本纲领》,即《格的斯堡纲领》,宣称“社会主义是一项持久的任务,即争取、捍卫自由和公正,而且它本身在自由和公正中经受检验。”同时指出民主社会主义是“在欧洲根植于基督教伦理学、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奉行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民主党转而追求伦理社会主义,致力于建立社会福利国家,逐渐放弃了实现生产资料社会化的目标。同时,为了凸显社会主义的“民主”,社会民主党人将其思想体系的名称由“社会主义”改为“民主社会主义”,以此区别于当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无产阶级专政。在以后的二十年中,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在西欧国家普遍上台执政。民主社会主义进入了所谓的“黄金时代”。

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经济危机,给福利制度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私有化和放任的市场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替代了民主社会主义,但其对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束手无策。此时,民主社会主义为了适应全球化时代带来的挑战,做出了理论、策略和政策方面的修正。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布莱尔在1994年当选英国工党领袖后提出的“第三条道路”。它一经推出,便由于其实用主义而得到选民的响应,使民主主义政党凭此取得了欧洲政坛的优势地位。这样,“第三条道路”便成为当今多数民主社会主义国家的施政纲领。

在政治上,“第三条道路”突破了长期以来政党和阶级政治在西方政坛一统天下的局面,明确以“中左”身份标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在经济上,“第三条道路”超越了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关于“计划与市场”、“公有与私有”问题上的争论,主张建立一种新的混合经济;在社会福利上,“第三条道路”要彻底改革福利国家,变“消极的福利制度为积极的福利制度”,力图建立一个“社会投资国家”,以便有效地消除旧福利制度存在的负面作用。在这一时期,社会民主党人在意识形态上进一步放弃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追求,为了与苏联东欧的“现实社会主义划清界限”,他们又把其思想体系的名称重新改成了“社会民主主义”,一再表明它并不是一种“社会主义”,而是一种“民主主义”。

三、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一)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与一元化之间的区别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时得出的人类社会发展到的必然规律。因此,共产党人的指导思想从来就是一元化的。而各国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则认为,民主社会主义的核心是民主,民主就首先表现在思想民主、思想自由,考茨基在他的《唯物史观》中提出:“社会民主党为反对任何压迫和剥削进行斗争的人都是公开的,而不管那个人在理论上如何来论证他的这种意见,是根据唯物主义、康德主义、基督教义或别的什么学说。”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哥德斯堡綱领》中进一步声明:“在欧洲植根于基督教伦理学、人道主义和古典哲学的民主主义不想宣布任何最后真理”,“德国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党,它是由具有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

(二)奋斗目标上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共产党人要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而民主社会主义始终把自由、平等、友爱、正义、民主、互助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把抽象的伦理原则作为社会主义的基础,把理性看做是人类社会政治活动的源泉,并以此出发坚决地发对共产主义。《德国社会民主党1975—1985年经济政治大纲》中提出:“民主社會主义其基本价值是自由、公正和相助……自由意味着摆脱任何有损于人的尊严的依赖关系……公正是通过在社会中给每个人提供同样的权利和均等生存机会,而实现着个人的自由……相助表现在……各阶级之间的同舟共济”[4]。《法兰克福宣言》称“共产主义分裂了国际工人运动,并使许多国家中的社会主义实现推迟了几十年。”

(三)对待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为,取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必须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有步骤地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而民主社会主义则认为,“社会主义计划并不以所有生产资料的公有为先决条件。它允许在重要生产领域内,如在农业、手工业、零售业和中小型企业内部都可以有私有制的存在”。认为“我们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几种所有制可以并存”[5]。

(四)关于党的性质的区别

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导,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具有坚定的组织纪律性和战斗力,是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民主社会主义却把党说成是由不同信仰和思想的人组成的一个共同体,是人民的党、全民的党、改良的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在《哥德斯堡纲领》中明确宣布:“工人的解放帮助扩大了一切人的自由,社会民主党已经从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变成了一个人民的政党”。法国社会党1971年重建时也宣布自己是全民党。在这样的思想多元化和组织派别化的原则下,信奉民主社会主义的各国党,经常遇到一个让他们烦恼的问题:一方面要为他们的那个目标去奋斗,需要一个团结、坚强、步调一致的党;另一方面现实却是思想芜杂、派别林立、组织涣散、争斗不休的党,这怎么会有战斗力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4-385.

[2][德]李卜克内西.不要任何妥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19.

[3]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4]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167-168.

[5]当代西欧社会民主党[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7:395.

体育社会本质 篇11

一、开展户外体育教学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体育科学研究表明,学生想要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素质,就要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高中课堂开展的体育运动受到场地、设备、资金的限制,学生运动量小,发挥的空间小,运动的兴趣很小。开展户外运动,主要是有氧运动为主,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自我调节,灵活多变,适合高中生。高中生可以依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户外运动。例如,学生身体素质差,就可以选择运动量少的徒步旅行,在欣赏自然风光的时候锻炼肌肉、肺、心脏的功能。学生身体素质好,就可以进行有强度的户外教学,因地制宜,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性。

(2)补充现代体育教学。高中生因为课程紧张,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非常少。而高中课堂受到学校环境的限制,无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设备和时间,学生能够选择的项目少,锻炼的积极性受到了影响。户外教学就可以很好地补充现代体育锻炼的缺憾。户外体育提供更加宽阔的自然环境,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项目。户外教学补充了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更加具有创造性、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可以在放松的环境下进行体育运动,根据自然环境的特点随时调整自己的运动策略,更加贴近生活。户外运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义务感、责任感、合作精神,同时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的能力,更加感激生活。

二、开展户外体育教学的方法

(1)加强管理,保障安全。户外运动开展的场所是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有很多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在森林、沙漠、深海、高山等地区,经常伴随着极端恶劣的天气,会增加了户外运动的不确定性和特殊性。学生在户外运动过程中导致危险事故的现象很多,这也是阻碍户外运动的主要原因。学校在开展户外运动的时候,要积极地做好安全管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选择的户外运动要组织性强、安全性高、成熟,尽可能减少学生的危险。体育指导教师要注重树立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互相帮助,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顽强地战胜困难。教师在学生进行户外运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安排好出行的时间,了解当天的天气,同时配备应急措施和安全装备,保证学生进行户外运动的安全。

(2)开展户外运动,获得资金支持。学生进行户外运动,使用齐全的设备是安全的基础。户外运动的消耗量也很大,每次运动都需要资金上的支持。很多学校因为资金限制,不能给学生提供全套设施,导致了学生不能进行安全户外运动。高中学校要积极发挥户外运动的影响力,大力推广户外运动的优势,争取得到社会上的认可和支持。可以号召经济情况好的教师和学生一同参与到户外运动中,还可以邀请社会上爱好运动的人士参与,吸引公司人员或者是社会团体一起运动,争取社会上的资金支持。对于很多非常昂贵的设备,学校可以向体育俱乐部暂时租用,这样既能保证户外运动的安全性,又能减少资金的使用。

(3)提高教师素质,强化专业理念。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很多教师的专业水平匮乏,理论基础只是停留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户外运动缺乏专业的知识和实际指导的能力。若是出现了突发事件,教师欠缺丰富的经验,不能实施最佳的户外安全措施,导致了高中学校不能进行户外运动。针对这种现象,高中学校一定要加强教师的专业水平培训,提高指导教师的素质。第一,可以由教育部门统一监管户外运动的实施,号召专业的人士参与到户外运动中,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第二,学校要定期培训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教师的水平,增加体育教师的经验,帮助教师快速掌握户外运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学校也要加强学生户外运动的培训,派遣专业的户外运动教师进行课堂理论指导和实践安全指导,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户外运动的方法。

(4)开展游戏教学,提高学生兴趣。户外运动中,很多学生不能掌握烦琐的运动知识,产生了逆反心理,户外游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情操。游戏教学就是融合了户外运动和游戏,在自然环境中营造游戏的运动氛围,给运动增加了文化的内涵,让每个环节都附有故事情节,学生在进行运动的时候,就像是做游戏一样,体会运动的乐趣,促进了合作关系。游戏教学改变了户外教学的单调性,让户外教学丰富化,加上了管理训练、人格训练、心理训练等项目,在游戏的基础上进行运动,提高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心理素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然审美能力,在户外游戏教学中,丰富了锻炼形式,增强了身体素质。

高中积极开展户外教学,能够打破学校场地设备的限制,给学生充足的锻炼空间和锻炼机会,让学生在自然中享受更好的体育项目。学校要做好户外运动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户外运动的质量,保证学生享受更多的项目,注重安全健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户外运动氛围。

摘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要求逐渐提高,加强高中生体育锻炼,成为高中体育教学的重点。户外教学是高中体育新型的教育理念,让学生走出课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在宽阔的环境中享受自然的美好,增加体育锻炼的欲望。教师要大力推行户外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提高身体素质。

上一篇:家用医疗产品下一篇:出口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