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训

2024-07-31

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训(共8篇)

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训 篇1

第一讲《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

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概念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体育活动中从事体育知识与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我国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中的一个重要人才类型,他们与体育教师、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体育管理人员、体育工作者一样,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体育指导员包括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职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我们通常所讲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我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分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

1、社会体育的组织与指导者

社会体育主要体现的是大众对体育的广泛参与,也是体育的本质所在。在群众性体育活动过程中,如同体育场地设施一样,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群众体育得以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他们不但通过自身对体育的参与积极感染着身边的人群,同时也对全民健身的普及与提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体育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者

从我国目前的体育体制、教育体制来看,已离开传统意义上学校系统学习的人群,其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来源渠道主要还是源自于在各类健身场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传授。人们通过对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把握,不断提高了体育休闲与健身的乐趣与品味,进而促进人们的体育参与。

3、公民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促进者

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其所拥有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服务于大众,为公民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休闲娱乐、社会交往而服务。居民通过掌握的技能参与体育休闲与健身,为其健康生活而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组织、指导人们体育健身与休闲活动的时,也为全社会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管理办法》出台的社会背景

(一)社会发展的必然

改革开放的春风催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渐变过程中,人们感受着时代发展带来的种种益处,同时也感受到由于身体活动的不足所带来的困扰,“文明病”已成为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现象。为了能够使自己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如何不治已病治未病,让生活远离亚健康,人们开始自觉地关注体育健身。然而,已离开传统学校学习的人群如何更为科学有效地学习体育健身的知识与技能成为了社会所关心的问题,需要有一项管理办法去保障成人的体育学习权利。

(二)社会体育发展的客观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社会体育也成为了体育工作的重点。实践证明,社会体育越是广泛深入地开展,有组织的群众健身活动越普遍,人们对科学健身的要求就越强烈。为群众健身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场地设施一起,被称为发展社会体育的三大支撑条件。在我国社会体育的不断发展中,城乡各地涌现出大批热心为大众健身服务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同时,随着社会体育的普及与提高,需要不断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从事社会体育工作,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广大社会体育工作者和有关的体育科学研究,都在呼吁尽快建立相关的制度。

(三)社会体育市场发展的需要

80年代后期,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富裕起来的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于是把视野投向了体育休闲与健身活动之中。需求刺激了体育健身市场的发展,在此过程中也有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体育健身市场去达到自己的目的,破坏了体育健身市场的有序环境。如何规范体育健身市场,让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好且热心社会体育事业的人员投入到社会体育组织与指导工作,也迫切需要一项制度去规范体育市场、净化体育环境,从而引导社会体育向健康、科学化的轨道发展。

(四)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制度日趋成熟

1993年12月4日国家体委以第19号令发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1995年6月10日开始施行。在《制度》的指导下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迅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日渐成熟。为了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发展,规范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 于2011年10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第20次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并在2011年10月9日国家体育总局令第16号公布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

四、《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1、社会体育指导员实行技术等级制度

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由低到高分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和推动社会力量支持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依法保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合法权益,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宣传,扩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社会影响,由地方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管理、指导、监督和考核,并对取得显著成绩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给予表彰、奖励。

2、申请审批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或经批准的协会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标准,批准授予相应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

(一)县级体育主管部门批准授予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二)地(市)级体育主管部门或经批准的省级协会批准授予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三)省级体育主管部门或经批准的全国性协会批准授予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四)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授予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申请授予或晋升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的人员,应当向开展志愿服务所在地的县级体育主管部门、经批准的省级协会或委托的组织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合格证书,或高等体育专业学历、体育教师、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优秀运动员资质证书;

(三)所在单位或体育组织的推荐书;

(四)申请晋升的,需提交原技术等级证书;

(五)单项体育协会对申请人所传授的体育项目有技能标准要求的,需提交该体育项目的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六)参加继续培训、工作交流和展示活动的证书或证明。

受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申请的县级体育主管部门、经批准的省级协会或委托的组织负责审查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并将申请批准授予权限范围外等级称号人员的材料逐级提交。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和经批准的协会按照批准授予权限,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在收到申请材料三个月内做出批准授予的决定并予以公布。对未予批准的询问和申诉,应当予以答复。

3、服务规范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基层文化体育组织、群众性体育组织或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有关组织中开展志愿服务。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坚持科学、文明、安全、诚信的原则,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经常开展志愿服务,提高健身者的健身技能和身体素质,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志愿服务时应当佩带证章,着装得体、语言文明、行为规范,爱护健身场地设施并保持环境卫生,自觉树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良好形象。

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与健身者保持和谐关系,与其他社会体育指导员互相尊重、相互配合。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开展志愿服务时应当加强安全管理,防范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4、奖惩制度。

各级体育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对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违法乱纪行为给予惩罚。

五、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标准

1、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具有志愿服务精神和良好道德素养,遵纪守法;

(三)热心全民健身事业,正在开展或准备开展经常性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以下简称志愿服务);

(四)接受有关组织和单位的管理,承担指派的工作任务;

(五)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应等级的培训,考核合格;

(六)所传授的体育项目有技能标准要求的,应当参加该体育项目的培训并达到标准。

2、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等级条件

(一)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①.近一年内开展或协同开展30次以上志愿服务;

②.了解体育健身和竞赛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一项体育健身技能的传授方法,能够承担一般性体育健身咨询和指导工作;

③.了解全民健身工作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管理方法,能够组织基层组织和单位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二)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①.获得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后累计(以工作注册为准)开展志愿服务两年以上;

②.基本掌握体育健身和竞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一项体育健身技能的传授和指导工作;

③.基本掌握全民健身活动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熟悉全民健身工作的特点,能够承担基层全民健身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总结工作;

④.在社区(行政村)、单位开展志愿服务产生良好效果和影响;

⑤.具有指导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

(三)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①.获得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后累计(以工作注册为准)开展志愿服务三年以上;

②.掌握体育健身和竞赛的理论与方法,能够承担一项较高水平的体育健身技能传授和指导工作;

③.掌握全民健身活动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指导基层体育组织的工作;

④.在社区(行政村)、单位开展志愿服务产生突出的效果和影响或在县级以上区域开展的志愿服务产生良好的效果和影响;

⑤.具有指导二级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

(四)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①.获得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后累计(以工作注册为准)开展志愿服务四年以上;

②.较系统地掌握体育健身和竞赛的理论与方法,在一项体育健身技能传授和指导中具有较高的水平或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具有特殊造诣;

③.较系统地掌握全民健身活动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突出的组织能力,能够承担较大规模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工作,能够撰写有关全民健身工作或调研报告;

④.在县级以上区域开展志愿服务产生突出的效果和影响;在地(市)级以上区域开展的志愿服务产生良好的效果和影响;

⑤.具有指导一级、二级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能力。

3、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特许条件

(一)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当具备的等级条件,根据申请者的具体情况,可在体育健身技能传授指导或组织管理方面有所侧重。

(二)近5年取得高等体育专业学历的人员、在职体育教师、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和优秀运动员在申请授予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时,可以放宽培训考核与连续开展志愿服务年限的要求,直接批准授予二级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三)做出突出贡献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申请晋升等级称号时,可以适当放宽连续开展志愿服务年限的要求;贡献特别突出的可以破格或越级晋升。

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训 篇2

1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 1 培训制度的主要内容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国家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培训内容的要求,体育指导员主要集中在体育科学知识(36.4%)和组织知识管理(42.4%),而技术等级相对较低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三级),有(31.3%)的在培训中选择了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有(56.8%)的选择了体育项目基本的技能培训。这就表明:不同技术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培训内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倾向性和针对性。初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由于基本的技能水平有限,他们注重的是体育项目和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目前的培训系统,根据两级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等形式,缺乏监督,导致学生在自学的不良影响,不能达到预期目标。针对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采用集中面授培训的形式,这样的培训形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

1 . 2 培训制度

根据《培训大纲》的指导要求,只要具备申报条件,通过本人填写报名表,经过有关部门通过,就可以参加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但是申请的级别不同,所以培训制度也存在差异。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员之间等级有所不同,所以培训制度也存在差异。在自学相结合的培训辅导方式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水平低,必须有20h在考试前的准备。国家一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面对面的方式,国家不少于80h的水平,一级不少于60h。研究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时间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每个级别上普遍都长,其培训时间之比大约为2∶1。与日本相比,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时间、学时数都低于日本,而对于低级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没有明确规定学时数,只能凭借个人的自觉性进行自学。我国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仅仅有80个学时的培训,在短短的培训时间内,社会体育指导员不能完成理解体育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是指,这就造成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质量下降,培训结束不能顺利的承担社会上的体育活动指导工作。随着人们对体育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培养合格的社会指导员是必要的。

1 . 3 考核内容

根据河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考核办法中可以看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考核仅仅是理论测试,而忽视社会体育指导员本质性的考核,如体育技能测试和体育理论方面的考核,这就导致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培训结束后,只学会了理论性的知识,而体育项目技能方面没有提高,严重影响了其参与社会群体的体育指导能力。广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水平,从而对社会群体性的体育活动进行技能指导,尤其是低级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希望通过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教学能力。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相对落后,在社会体育指导员考核方面,美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在考核时,需要参见笔试、面试、技能展示三个环节的考试。技能展示考试地点在室外,采用灵活的考试方法,现场实际操作,对不定向的人群进行现场的体育活动指导讲解。所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都必须经过这项考核,否则取消其指导社会体育的资格。从这项规定来看,体育指导员进行考核培训时,必须要提高其技能水平的指导,这一点值得我国有关部门进行思考。

2 结论与建议

2. 1 结论

(1)培训体系不完善,对学员的要求较低。(2)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单一。(3)受训人员数量偏少,培训工作相对滞后。(4)管理体系不完善,人才流失严重。(5)绩效缺乏标准,激励评价体系需要完善。

2. 2 建议

2.2.1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河南省社会指导员培训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具有一定规模的,但因为健身行业的各种各样的存在问题,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市场准职业都不相同,质量水平参差不齐。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组织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服务体系,针对现状制定资格晋升机制,了解市场需求,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定期的培训管理,通过网络媒体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积极的管理和培训学习,使他们了解最新的社会体育服务管理政策。

2.2.2 改进培训方式 ,规范培训内容

根据河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现状,在培训内容和时间上加强管理,首先应该根据国家的管理规章制度,从实际情况入手,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教学上、考核上进行严格的培训。其次,在对河南省社会体育的健身需求,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并且根据地域特色文化,开展具有地域性、娱乐性的特色传统体育活动项目的培训。

2.2.3 提高参训人员素质要求 ,采用综合考察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身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样对于专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可见,建议有关部门应该对申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进行严格规定,对培训人员进行学历和专业技术的要求,并且可以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认证。对于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运动员和教练员,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专门的处理,在管理规定上,可以与其他有关部门进行联合管理,如体育单项联合会、健身俱乐部等,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手段,提高体育指导员的综合素质。

2.2.4 证书等级、从业时间、业务水平与工资待遇挂钩

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训 篇3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处方;培训教学

On the Training of Exercise Prescription for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WU Yan-bi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Exercise prescription, as a subject of comprehensive applied science, is mainly used for guidance of recovery exercise and health-building,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raining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This essay makes a survey of the exercise prescription training for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and discusses the training object, teaching staff, teaching contents and assessment to give strong support for improving quality of training teaching and promoting the ability of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Keywords】social sports instructors, exercise prescription, training

1 研究目的

群众体育薄弱是制约我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最大障碍,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有力抓手和重要保障〔1〕。国务院在2009年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明确规定“国家加强社会体育指导人员队伍建设,对全民健身活动进行科学指导”,从法规和制度层面指明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的重要性。运动处方培训教学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重要基础内容。运动处方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科学锻炼,缓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富贵病”、“现代病”症状,指导人们科学健身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全面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目标,更好发挥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重要作用的具体措施。但在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处方培训教学中,当前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2〕,和面对大学生的教学有着本质区别,尚未形成一套规范、完整的体系。它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促进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走向规范化。笔者在几年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运动处方教学中,结合当前社会指导员培训对象的现状,对培训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撰写此文,目的在于为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能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对象、方式、内容、时数及考核为研究对象。数据来自河南省体育局及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心。数据包括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学历、专业、职务等级等,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培训对象专业基础知识薄弱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200名一级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年龄在50~70岁的118人,占59.0%;40~50岁的39人,占19.5%;30~40岁的35人,占17.5%。学历水平上,大专以上75人,占37.5%;高中中专占52.4%;初中及以下占10.1%。但从第一学历上看,大专以上仅为14人,占总数7.0%。专业上,体育教师、教练员、运动员等体育专业技术人员人数所占比例为22.1%。

从以上结果可见,河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的学历层次较低,体育基础知识薄弱,经过体育专业教育或医学教育的人数并不多。因而在对以运动人体科学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运动处方课程教学中,学员们理解起来显得很吃力,难于消化和深刻理解。由于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做支撑,许多学员对运动处方的许多重要理论知识接受比较困难,学习效果较差。如果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对象的选拔中,鼓励体育教师、教练、体育专业毕业生或医务工作者加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3.2 运动处方培训师资配备不尽合理

同许多体育新学科的创建一样,《运动处方》是由体育和医学两大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而产生的一门边沿学科,它源于康复医学,后被广泛应用于健身锻炼。其创建的意义在于指导患者或体育锻炼者进行科学运动,以达到康复和预防健身的目的〔3〕。接受培训学习该门课程的学员应具备一定的运动解剖生理知识、运动生化知识、营养学知识等作为课程的学习基础。运动处方的制订一般遵循以下流程:健康检查、体适能测试,由此确定运动处方的健身目的,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制订运动处方后指导执行运动处方,通过监督执行情况,进而定期调整运动处方〔4〕。由此可见,运动处方本质上涵盖了两大学科的内容:体育与医学。那么,针对这样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学员基础又比较薄弱的现实,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授课教师的配备上如果打破传统的一门课程由单一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的传统,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运动处方课程培训教学的主讲教师多数为体育教师,少数为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教师。两者比较而言,前者所受的专业教育以竞技运动教育为主,未系统学习过医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传授与开据合理运动处方的能力;后者受过系统医学知识和基本体育运动知识的专业教育,具有良好的对运动处方的把握及传授能力。但在讲授利用何种运动方式去提高耐力、力量和柔韧性时,体育教师的专长就体现了出来。笔者建议: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学中,运动处方的培训教学由两个专业的教师共同授课,以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教师主讲,体育教师对运动技术动作部分内容进行辅助讲授。体育专业以及与医学相近专业的教师相互配备,取长补短,共同讲授运动处方课程,应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3 运动处方教学体系尚待完善

为了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培训内容方面的要求,笔者对其进行了题为“您认为自己最需要在哪些方面得到培训提高”的调查。结果表明,他们最需要得到培训提高的方面因人而异,但归纳起来依次为科学健身的理论及医疗保健常识(运动处方内容);具体运动项目的技术方法;组织管理、宣传鼓动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由此可见运动处方培训教学的重要与迫切所在。

3.3.1 培训教材亟待改革

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大纲所规定的运动处方内容主要以理论课为主,并且没有专门的教材,而是与“政策法规”等知识合在一起。尽管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运动处方培训内容增加了内容,提高了难度,但很多内容重复,而且有些内容理论性过强,缺乏一定的实践性。调查中,81.8%的学员赞成培训内容减少理论内容,增加实践环节教学的内容,有5.1%的学员认为无所谓,只有13.8%的学员认同日前的培训内容,但要求提高实践性,而认同的学员多以体育系统的和教师为主。由此可见,这与我们现在提倡的增加技能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初衷是相悖的。目前的大纲和培训教材已出版5年以上,虽然确定了分级培训内容,尽量避免各级培训在内容上的重复,但是还是存在着部分内容理论性过强,对培训对象的文化程度和内容实用性的考虑还欠实际,难以满足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知识与技能的需求。

同时运动处方又是内容繁多且逻辑性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但目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运动处方培训学时较少,一般只安排8学时。在安排教学内容前,教师要深入钻研培训教学大纲,反复推敲培训教材的内容,在课堂讲授时做到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在各级培训教材中,一般都以耐力运动处方这一部分作为培训的重点。原因是,耐力运动处方以提高心肺耐力作为锻炼目标,而心肺耐力素质是健康体适能各素质中最重要的一项,是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另一方面,在各种类型的运动处方中,耐力运动处方应用最为广泛,它可用于健身、预防、治疗和康复四个领域。同时在不同等级社会指导员培训中,运动处方的内容既有重复,又按培训等级有不同程度的深入和扩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利用有限学时,根据培训对象的专业以及等级特点,删繁就简,把握重点,分清层次,提高学员的学习效率和培训效果。

3.3.2 与学员沟通欠缺,教学方式单一

调查显示,全国的各期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由于学时所限,为传达给学生更多的信息,培训的内容多以介绍讲解为主。课堂上教师讲授过多,给学员思考讨论及实践的时间不多,较难适应学员各方面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与学员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和了解,不能很好地把握学员的知识需求情况与学员对目前知识的掌握程度。培训基地对参加培训的学员往往缺乏前期了解,这样培训教师也无法了解学员的一般情况,就会出现一些培训内容安排脱离实际,对实践指导意义不强的现象。就如学员的年龄及学历情况,基本都是授课教师在课堂上才见到头发花白者比比皆是,提笔忘字者亦不少见。这种情况下的理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就尤显出在面对授课对象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提前了解学员的必要性。

3.3.3 现代化教学手段未能充分利用

为了使运动处方教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学中应多引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年龄较大的培训教师教学中采用的多媒体教学,多数还是简单的幻灯片形式,并没有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教学的形象生动、信息含量大特点。目前,仅有上海体育学院陆大江教授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处方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实用迅捷,具有媒体融合性、交互智能性和信息扩张性等多种特点,有效改善了培训教学中既抽象又繁多的理论内容的学习困难,具有其它教学方式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如台阶试验、体重指数计算等理论内容,通过多媒体示教短片及动态计算公式的展现,直观易懂,深受学员及培训教师的喜爱。我们每一位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师应该加强学习多媒体技术,并联系实际进行优化组合,做到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授课。

3.3.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少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运动处方的目的是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够根据指导对象的具体情况制订科学合理的运动计划。简而言之,运动处方就是一个运动计划,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的手段来实现康复和健身。运动处方是理论,指导体育运动的实践,理论和实践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因此,运动处方课程除了理论讲授外,还应有足够的运动实践。在培训教材介绍的运动处方中,除了有理论知识外,还包含与运动实践密切关联的具体练习内容。这部分运动实践的内容应由体育专业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体育场馆进行实训教学,有条件者可到健身馆进行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运动实践联系,提高对理论内容学习效果。同时对于广大来自社会各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而言,因其运动训练知识基础较差,课程中运动实践内容的实训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学员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也能得到促进和发展,为其在日常工作中指导群众健身,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提供科学的依据。

3.4 评价体系有待完备

3.4.1 理论考试评价流于形式

理论考试是教学成果的检查手段之一,反映基本的、重点的理论和技能知识。理论考试评价主要考核学员对运动处方课程理论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按照目前的培训大纲要求,各级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学习结束时的考核均采取闭卷考试,这样难免出现一些死记硬背的题目,意义不大。调查中我们发现,86.6%的学员认为应采取以考察能力和实际应用内容为主的开卷考试。从培训时间上来看,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的要求,国家级、一级的授课时数分别为8和6学时,二、三级为4学时。但在实践中,除了国家级能基本保证教学时数外,其他级别的时间均无法保证,流于形式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也导致目前的考核体系尚不能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3.4.2 实践能力评价欠缺

实践能力评价是检验和提高学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但在目前的培训考核中,由于实际所限尚未开展。笔者认为,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实践考核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考核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评价:体适能的测定与评价;耐力、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力法;针对学员自己在生活中的指导对象制订运动处方。其中,前两项评价考核安排在相关内容讲授完毕后进行,注意评价学员对理论知识进行操作、运用的能力;第三项评价内容则安排在运动处方培训教学讲授完毕后进行,这项内容也是该门课程教学质量好坏的主要评价内容。在对学员进行制订运动处力能力的考核评价时,注意评价学员与处方对象的沟通交流情况,观察学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变能力,评价学员对所学知识的重新整合、融汇贯通踪合运用的能力。

3.5 缺乏长期有效的反馈学习途径

目前,在我国大规模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主要的财力、物力、人力都投放到了短期的培训教学中。培训教师与学员间仅限于课堂上短暂的交流与沟通,培训结束学员们即各奔东西。而培训后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实践指导活动中对于运动处方制定过程中出现的疑难困惑之处无人指导,由于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对于运动处方的修改调整难于把握。此时社会体育指导员迫切需要专业教师的答疑解惑和指导,但缺乏有效地反馈途径。目前国内仅个别地区建立了远程培训网络,通过学习论坛、电子邮件、辅导栏等进行疑难问题解答和指导〔5〕。因此,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反馈学习平台,应是促进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执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4 结论与建议

(1)运动处方培训对象的专业基础知识较薄弱,难于理解运动处方培训教学理论内容。应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选拔体系,建立促进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定运动处方能力的途径。

(2)运动处方培训师资配备不尽合理,应以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或前两者相近专业的教师主讲,体育教师辅助授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运动处方教学体系尚待完善。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和方法,加速更新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处方培训内容的速度;目前的培训时数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应增加教学时数;构建以学员为主体,教学相长的课堂教学模式;目前现代化教学手段未能充分利用,应加强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水平;应加强实践学习。

(4)评价体系有待完善,理论考试评价流于形式,实践能力评价欠缺。应在全国各地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鉴定站,对培训质量进行考核和评定。

(5)缺乏长期有效的学习反馈途径,应加快建立远程网络教学模式,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长期指导。

参考文献

〔1〕唐娟,曹富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模式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 43(2):14-20.

〔2〕谢卫,魏亚妮,刘青.后奥运时期我国全国健身服务供给方式变革的动因、阻力及方向〔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9:57-58.

〔3〕王怡.运动处方与大众健身科学化〔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 20:36-37.

〔4〕杨静宜,徐峻华.运动处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 篇4

(基本知识和健身指导一)

主要内容:

1、生命在于运动

2、体育健身基础知识

一、生命在于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必须讲究科学——生命在于科学运动 体育: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为体育。

体育运动:用于增强身体素质的各种活动。

体育活动(锻炼):有目的地,所从事的专门的身体活动。运动员=健康 运动员≠健康 运动员=不健康

(一)科学的体育运动对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的影响

健康的四大基石:心理平衡、适量的运动、合理的膳食、戒烟限酒

(二)科学的体育运动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1、有利于情感、情绪的改善与调节;

2、促进智力的发展与提高;

3、有利于坚强意志品质的培养与形成;

4、有利于自我正确观念的确立和人际关系的改善;

5、有利于减轻疲劳、消除心理障碍

季浏:体育活动的心理效益;体育活动的坚持性;体育活动行为的理论、预测及干预;体育活动的成瘾行为。

(三)体育锻炼对人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四)体育锻炼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

1、体育健身扩大了人们的社会参与

2、体育健身可以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

3、体育健身可以培养健康的人格

4、体育健身可以培养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体育健身基础知识

(一)体育健身与健康

体育健身: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促进身体机能提高过程。健康:

(二)体力活动与体育健身

(三)常用健身方法(运动的种类,有氧运动、无氧运动)

(四)体育健身过程中伤病事故的急救

院前急救:急救是对於遭受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的伤患,在紧急医疗救护人员未达现场或送至医院治疗前,给予立即的救护。

1、体育活动中可能发生的损伤 运动损伤的分类:

2、现场急救的顺序 1)首先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2)呼喊病人,判断患者反应情况 3)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及旁人帮忙)4)采取现场急救的初步措施 5)心跳呼吸骤停者行心肺复苏

初步诊断、初步急救(急救的基本技术:止血、包扎、固定、转运)

3、现场急救的原则 1)挽救生命;

2)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 3)增进医疗效果

4、方法与措施

1)初步检查病人神志、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并随时观察它们的变化,5分钟观察一次。

2)必须保持病人的正确体位: ①昏迷病人发生呕吐时头侧向一边;②脑外伤、昏迷病人不要抱着头乱晃;

③高空坠落伤者,不要随便搬头抱脚移动;④哮喘发作时若呼吸困难,病人应取半卧位。

3)清理楼道、走廊,移除影响搬运病人的杂物,方便急救人员和担架的快速通行。

4)待救护车到达后,应向急救人员详细地讲述病人的病情、伤情以及发展过程、采取初步急救措施,以保证急救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训 篇5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一份努力,自会有一份的收获。2015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凯里学院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不以盈利为目地的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以盈利报酬为目地的职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是具有意义深远的一次培训,不仅使我们了解了社会体育发展史,更明确了我国社会体育运动发展的方向,作为一名社会体育工作者应具备哪些素质、遵守哪些规则,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体育文化、肩负起让更多的人在体育锻炼中,分享身心健康之果。

通过培训学有所得、有所悟。培训中有充实地学习内容,有关怀社会体育领导的讲话,有德才兼备的老师授课,通过学习受益匪浅。在培训过程中我仔细聆听了体育专家的精彩授课,从中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了解到了我国的社会体育的现状,懂得了社会体育开展的条件,还学到了体育活动中出现的损伤的防护和救治措施,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同时在日后的工作中还要进一步的学习更多这方面的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学得的经验带到工作中去,不断的为社会服务,做出贡献。

在培训中我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了进一步认识,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体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群众体育事业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在第一线直接指导群众体育开展。他们是无私的奉献者,同时也是社会人员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引领者。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分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我们这次培训的是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我们大学生参加这次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提高了我们大学生的社会体育知识,同时学到了很多社会体育开展的进程。为我们以后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做好体育工作,提高全民素质奠定了基础条件。作为一名大学生,服务基础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要把这次的学习贯穿到我们的工作中去,为我们国家的人民的身体素质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利用好体育项目促进我国的发展和和谐。

刻苦,是我们通向知识宝库的桥梁;交流,是我们走向成熟、少走弯路的捷径;不耻下问,是不断完善自我的妙法;责任,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义务。在培训期间,每一位学员,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理论课和实践课,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休息,惟一不忘的是好好学习,学到真知识、学会真本领。

培训班虽然结束了,但学习不会终止。体育文化的传承,是千秋万代永续的事业,需要我们和更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起,用智慧、用知识、用技能、用责任书写中国大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的美好明天。

何雪

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训 篇6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增强人民体质,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市体育局计划今年利用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在全市开展义务体育培训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人民体质为目标,以义务培训为手段,充分发挥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组织群众开展体育活动方面的骨干作用,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我市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发展,为建设“幸福东莞”贡献力量。

二、工作安排

(一)总体计划。计划全市义务培训达到10000人次,每个镇(街)最少培训300人。自今年第二季度开始至年底,每个镇街建立3个以上常年动作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义务培训点,每个点至少有1个项目,每个项目不少于20人、不超过35人,每年至少3期,每期不少于8周(每星期六或日二小时、分别安排在第2、3、4季度进行)。具体的培训项目及开课时间由镇街自定,公布在网上,由市民自愿报名,特殊情况可由各镇(街)体委自行收集报名情况再录入网上报名系统。

(二)培训内容。根据参训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层次传授所举办培训项目的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

(三)参训对象。义务体育培训最少有一个项目针对8至16周岁的中小学生,根据各镇(街)具体情况,可结合社区、广场活动接受成年人报名。同一参训对象同一项只能参加一期,一期最多报1个项目。培训期间,各培训点要搞好考勤登记,参训对象旷课2节课即取消参训资格,空出名额由超出计划人员递补。学员个人训练器材由参训对象自带。

(四)报名方式。各镇街在3月30日前向市体育局报送全年的培训计划,由市体育局通过媒体按季度分3批向社会发布,需要参训的人员按时到市体育局网站或镇(街)体委统一录入报名系统报名。市体育局根据报名的先后次序确定参训人员名单,各镇街根据该名单组织培训。

(五)检查考评。今年的义务体育培训将纳入镇街领导班予年度工作量化考核。全年培训结束后各镇街要向市体育局报送培训总结。市体育局将派出检查员到各镇(街)培训点检查,重点检查教练是否按照计划授课,场地器材是否满足需要‘参训人数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参训学员对培训是否满意等。培训计划‘培训总结及检查结果作为量化评分的主要依据。市体育局将对检情况综合考评,对培训人数进行核实。根据考评结果对培训给予器材或资补贴,对做得好的镇(街)给予奖励’加分。

(六)宣传报道。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得参与义务体育培训,同时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各镇街要提前向公众发布培训计划,各期培训要见诸媒体报道。

三、工作要求

开展义务体育培训是今年全市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环节,各镇街一定要高度重视,扎实推进,确保这一工作抓出成效。利民惠民。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义务体育培训工作顺利实施,市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义务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全市义务体育培训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 詹志斌市体育局副局长

副组长: 陈月萍市体育局群体科科长

成员:梁少汉市体育局群体科主任科员

曾周市体育局群体科副科长

各镇街体委负责人。

各镇街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

(二)要做好经费保障。各镇街要及时解决培训的需经费,以便培训顺利举办。

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训 篇7

关键词: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构建,来宾市,基层

随着来宾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群众人均收入的逐年提高, 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逐渐意识到身心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是事业成功的保证。2011年来宾市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后, 大众健身、休闲娱乐更是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全民健身”活动受到了人们广泛的欢迎和响应。但是, 我们应该清楚, 体育健身毕竟有别于开心一笑, 也不同于竞技运动, 不是剧烈的赛场竞技, 它也不是简单的蹦蹦跳跳, 需要有科学健身的理性认识, 也需要有科学健身的方法手段。要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 培养高水平的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关键。当前, 根据来宾市现有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现状, 构建完善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就更显出其在新历史时期的重要性。刘奇葆在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表彰会上强调:坚持文化为民、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群众, 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多一点家常味、多一点泥土气, 多一点小而活, 做到符合基层实际, 更受群众欢迎[1]。这应是我们构建基层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体系的总体指导思想。+

1 来宾市指导员工作开展的现状

1.1 现状分析

自1999年原国家体委下发《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至2010年以来, 来宾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缓慢, 全市仅有1063名指导员。2011年, 来宾市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后,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得到重视, 至2013年11月总人数增至5091名, 其中, 二级1715名、三级2854名。市和各县 (市、区) 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各种俱乐部、协会、健身站点如雨后春笋在全市涌现, 遍布城乡, 在公园广场、社区乡镇随处可见。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带着作用, 为来宾市社会体育的兴起做出了贡献。但与全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不足, 工作开展、队伍建设等总体现状不尽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开展体育活动方面分析, 在县城以上人中密集的城镇比在乡镇、农村地区活跃, 积极性更高。在乡镇、行政村 (屯) 地区的指导员只有在春节、国庆节或其他重大纪念日才组织体育活动; (2) 从地区分布角度分析, 在农村有3843名, 在城市1248名, 但按人口比例论农村仍低于城镇; (3) 从年龄构成分析, 青年人数多于中老年, 但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是中老年; (4) 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分析, 城镇的中老年指导员基本上活动在公园、社区等公共场所的早晚健身点, 参与人员多以自愿组合方式参加。而城镇的青年指导员则通过QQ群等方式结集在各种场馆。乡镇、行政村的指导员日常很少参加体育活动; (5) 从学历结构分析, 初中和小学911名, 占17.89%、高中和中专1391名, 占27.32%、大专以上2789名、占54.78%, 总体上学历不低。但在农村地区大部分是高中和中专以下学历, 学历偏低; (6) 从人员构成角度分析, 在职专职人员30名、体育教师103名、业余兼职4895名、其他62名, 有体育专业学习经历或专业背景仅占2.02%, 大部分没有体育专业学习经历; (7) 从指导类型分析, 技能指导4606名、组织管理485名;总体上分析, 现有指导员队伍现状不很理想, 在农村地区的指导员开展健身活动少, 在城镇的能现身在辅导第一线的大部分是中老年人, 而且以女性为主, 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中青年指导员的工作处在师傅带徒弟参加锻炼的初级阶段, 对锻炼人群还没有进行科学的指导等等。如何调动指导员工作积极性?如何提高指导员科学健身技能?如何继续发展壮大指导员队伍等等, 这些工作需要有关部门不断地努力, 以促进来宾市指导员开展工作呈良好持续地发展。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来宾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得到了市党委、市政府的重视, 在培训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在培养过程中仍存在有不足之处, 培养体系需要更加完善。

1.2.1 科学健身知识薄弱

科学健身不只是跑跑跳跳那么简单, 需要根据个人身体特征, 制定科学练习计划, 循序浙进地增强负荷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这需要公益型指导员具有体育专业的学习经历或培训经历才能有效地做好指导工作。然而, 来宾市现有指导员具有专业学习经历的较少, 科学健身知识水平不高。

1.2.2 培训时间短

我国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课程要求分别为30学时和20学时 (1个学时为45min) , 大部分培训班集中学习时间只安排2~3天左右, 学习以自学为主, 这个培训时数是无法保证培训质量, 培养目标与任务难以达到预计效果。

1.2.3 教材内容单一

培训班理论课大都以大班形式进行, 三级指导员培训内容理论课大都选择基层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编排、篮球规则等为主, 其占10~14学时;健身知识仅占2个学时;专项技能则以篮球裁判的基本手势和广播体操为主。这些培训内容大都是管理型指导员需求内容, 培训深度和广度不够, 不适合广大指导员带领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出现培训知识不切合实际现象。

1.2.4 后续培训不够

目前除了再晋级有培训课程之外, 各县 (市、区) 很少有再次组织各等级指导员进行学习或交流活动, 几乎是获得等级证的同时也就结束了学习, 所以难以保证指导员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1.2.5 各县 (市、区) 投入经费少

2011至2013年, 全市六县 (市、区) 共培养了5091人/次, 共投入经费约65万元, 人均每次约127元, 按每次培训3天计, 每天经费约40元 (含二级指导员培训时的住宿费) , 培训经费少, 在三级指导员培训中, 有部分县 (市、区) 学员每天几乎都是早上从各地赶到县城, 下午学习结束后赶回。投入培训经费少, 学员来回跑的“走读式学习”培训质量难有保障。

1.2.6 师资团队水平有待提高

六个县 (市、区) 中仅有两个县请当地高校体育专业教师担任授课教师, 其他四个县 (市) 的授课教师是本文体广电局干部或中学教师。没有构建良好的教学团队, 教学质量难有保障。

2 构建指导员培训体系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要讲科学, 这才是体育健身的必由之路[2]。而每一项运动都有各自的特点, 对身体各部位所产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只有科学的运动, 才能对身体产生良好的影响。培训体系是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中的核心, 一定要根据来宾市社会体育指导员人员构成的特点, 釆用灵活多种培训形式、选择合理实用教材、充分发挥当地体育高校培训资源、整合当地师资力量等, 构建操作性强的培训体系, 才能更好地提高指导员运动技能、科学健身指导知识和组织管理能力, 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2.1 培训体系的基本要求

2.1.1 组织机构要健全

组织机构健全是培训工作能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成立有专门的指导员培训部门, 执行领导负责制, 以发展规划、政策制定、资金投入等工作为重点, 制定一整套政府主导, 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的完善管理机制, 这样培训经费才有保障、培训内容才能得到不断得到充实、师资队伍执教水平才有保证、培训时间才充裕、培训方式的灵活性才得到实施运用。

2.1.2 培训手段要科学

大部指导员是中老年人, 并且没有体育专业学习经历, 指导健身知识的获取属后继学习, 培训方法手段要科学, 要遵循成人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的规律;要结合整体规划和长远目标以及全民健身需求;要结合不同指导员自身需求的客观规律。只有这样, 培训工作才能得到科学、持续发展。

2.1.3 培养目标要明确

制定培养发展目标的目的是使接受教育者能在这个培养目标的框架中产生与其相应的规范行为。因此, 培训体系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要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一致, 既要重视健身理论知识、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 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高。

固, 从河南省发展实际出发, 要具有切实可操作性。

2.1.4 培训内容要实用

培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学内容以实用为前提, 以质量为准绳。切忌千篇一律、多而不精、照搬通用, 以贴身事例为活教材来吸引学员学习的积极性。

2.1.5 培训形式有实效

指导员来源广泛, 基础水平不同、方向不一至等因素影响到集中培训的实效性。应考虑方便学员参加的因素, 可采用小集中或专家流动等培训形式, 力戒搞大排场、走形式, 把主要精力放在培训质量上。

2.1.6 培训工作有持续

培训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需要不断发展、完善的待续过程。要根据指导员水平提高、人数增多、指导意识增强等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开展培训工作。

2.2 培训体系中组织机构的基本构成

2.2.1 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是指导员培训工作的重要组织机构, 起领导、决策、检查监控等重要作用, 主要解决培训资金、场地选择、人员分配等重大问题, 是提高指导员培训质量的决定性机构。

2.2.2 工作体系

即指导员培训工作的具体实施、执行部门, 主要是确定培训形式、时间、师资聘请、考核等工作, 是指导员培训工作的核心。在培训形式方面, 根据指导员来源、学习经历等基本特征, 目前单一的培训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指导员提高水平的需要, 采用分项目小集中、座谈、交流、海报宣传等培训形式势在必行;在培训时间方面, 根据培训形式, 培训时间、地点都可以灵活调整, 以解决工作、家庭负担等各方面的问题;在教师选择方面, 授课教师水平、经验决定着培训效果的好与差, 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选择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 举行座谈、讨论等不同教学形式才有质量保障;在考核评价方面, 应根据指导项目、指导员年龄、学历等的不同, 考核方式、内容也应切合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2.2.3 评估体系

主要职责是对培训质量等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的督查, 以确保培训工作呈良好势态发展。

2.3 培训体系中培训内容的基本构成

培训内容的选择确定了指导员培训目标与任务。指导员培训工作是一项长远规划工程, 培训教材的选择既要站长远发展目标上, 又要不脱离实际, 过高过难会影响指导员学习的兴趣。有学者研究指出:培训教材内容太过专业化, 容易造成“有基础者不愿看, 无基础者看不懂”的局面[3]。参加培训的对象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 年龄、性别、身份、基础等各不相同, 其学习的目的是掌握安全、有效的锻炼方法。再者, 体育活动来源于民间, 不同地域、民俗有着不同的体育活动形式和方法。因此, 教学内容没必要千篇一律, 不同地区灵活选择, 可以自编具有地方特色、应用性强又通俗易懂的教材, 使指导员掌握能引导群众参与体育活动, 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的需要就足够。

3 公益型指导员培训体系构建的对策分析

借鉴他人成功经验, 结合当地实际构建科学培训体系可以使培训工作少走弯路, 是更快地实现提高指导员服务水平的捷径。

3.1 成立专门组织管理机构

目前, 我国社会体育管理机构是国家体育总局管理一体化模式, 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大部分是各省区体育局群体处负责组织、委托当地体育院校负责培训;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由各市体育局群体科负责组织人员并进行培训的具体工作;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由各县 (市、区) 文化体育局群体股负责组织人员和进行培训的具体工作。国家级和一级指导员每届培训人员不多, 规模较小, 而且参加培训人员由各市组织报送, 参加人员大部是各市体育工作者或体育老师, 具体培训工作由高校负责, 其培训工作量小难度低。而参加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人员规模较大, 人员结构复杂, 工作量大, 而且各市群体科县级文体局群体股因受编制限制, 在职人员少, 且担负众多职能, 难以全面地解决培训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在国外, 美国、英国、德国三个国家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工作是由社会团体负责, 在日本是由政府和社会团体共同负责, 这些国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充分以挥了社会团体的力量, 政府宏观管理职能效率得到保障, 这点我们值得借鉴。在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过程中, 可建立在市 (县) 群体科 (股) 的领导下, 设有由体育院校教师组成的教师团队, 有由社体团体人员组织的具体工作组的专门培训机构, 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农民体育协会、各单项体育俱乐部、健身站点等团体的力量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

3.2 选择针对性强的培训内容和方式

3.2.1 根据学员的学历背景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

有学者研究指出:83.5%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认为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内容专业性不强, 很难运用到健身服务中;有70.2%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认为课程设置“与社会市场的需求联系不紧密”[4]。有学者对培训工作比较有经验的国家进行研究时指出:日本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内容是根据各级各类体育指导者工作的对象不同, 有针对地选择培训内容, 做到既重视体育科学理论的学习, 又兼顾专项运动知识及指导实践的培训[5]。目前, 来宾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情况是:文化程度偏低, 具有体育学习经历的专职人员、体育教师、在职教练仅占2.86%, 大部分没有经过体育专业学习的经历;有73.17%的指导员生活在农村乡镇, 而且学历较低。所以, 设置培训课程和内容时应根据学历背景、现生活环境的不同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得培训内容更贴近实际, 能够真正实现学有所得。

在来宾市“创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中, 笔者参与了多期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全过程, 结合其培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就培训内容提出以下建议。

1) 在基础理论方面, 以体质监测、体质健康评价、运动生理心理基础、运动处方的制定、营养与保健、运动康复、运动安全防护等基础知识为主。

2) 在专项技术方面, 结合地方喜欢开展运动项目, 增加简单易行效果较好的运动项目, 如, 快步跑、慢跑、倒走、健美操、现代舞、太极拳、游泳、爬楼梯、骑自行车、跳绳、打羽毛球等。

3) 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如, 学习慢跑时, 如何控制慢跑的强度和运动量、如何用心率来控制速度、如何控制时间、慢跑注意事项等各个内容逐步介绍, 做到通俗易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

3.2.2 根据学员年龄、在职情况等设置培训方式

有研究表明:现有集中培训的授课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 应针对不同授课对象的特点开展多种有效培训方式和授课途径[6]。不同年龄、不同学习背景的人吸收新知识能力和方式也有所不同的。年青人吸收新知识快, 易接受, 而成年人在学习中一旦学习内容与其价值观冲突时, 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心理抵触。据美国学者约翰·斯通等人调查表明:成人学习者重视知识的实用性而非学术性, 重视应用性而非理论性, 重视技能而非信息[7]。因此, 对成年指导员的培训首先要把握成人学习的规律, 发挥其优势, 避开其劣势。目前, 来宾市指导员45岁以上仅占26.77%, 但据调查, 无论是在城市, 还是在农村, 能坚持带领群众锻炼的还是这些中老年人。培训应针对这一现状灵活调整时间、采取座谈、讨论等不同形式进行。如:在农村乡镇地区, 可选在赶集日以采调剧表演和专家讲座的方式进行, 既可提高指导员学习兴趣, 又可在群众中宣传普及;在城市, 对学历较高的指导员, 可设专题讲座形式;对离退休的中老年指导员, 可根据其空闲时间设置周末培训班等形式。

3.3 采取灵活的考评管理培训方式

我国当前所谓的“公益型社会体育指导员”大多是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是群众性、社会性体育活动中的志愿者。其实质就是群众体育活动中的义工, 是不拿报酬的工作人员[7]。在这类人群中, 中老年人占大多数, 都有一定的体育能力和需求。但他们能真正考取指导员等级证的人少之又少。因此, 考核应重在突出实际操作能力, 以健身技能展示为重点。采取灵活的考评方式, 更能体现这些默默无闻的“义工”的劳动价值, 更能激发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也更能促进培训工作的开展。

3.4 开设指导员培训网站

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网站的建立, 可以解决因上班没时间参加集中培训难题, 也利于指导员后续学习提高。目前, 来宾市体育局已开设有来宾市“红水河”全民健身网, 指导员的学习可以通过此网获得学习资源, 这方便指导员通过网络进行学习。

3.5 发挥高等体育院校在指导员培训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人才密集, 学科齐全。它肩负指导员培养的义务, 同时, 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应充分利用高校的师资力量开展培训工作, 使培训工作进入科学、全面、先进、持续的轨道。对高等院校来讲, 也是教师研究社会体育的实践过程。安排学生下基层实习既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极好机会, 也是增强基层指导员开展健身活动有生力量, 对基层指导员也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利用高校教师下基层调研、指导学生实习机会开指导员培训班, 也解决了开展“教师流动式”培训形式中聘请培训教师难的实际问题。

4 结语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的宣传者、科学健身的指导者、群众活动的组织者、体育场地的维护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要实现社会体育的总体目标, 就要构建完善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在培训体系中, 政府起主导作用, 在培训各个环节中要建立有相关法律条文, 为培训工作长效发展奠定政策基础, 并加大监管力度, 严防“走过场式”培训;培训内容面向基层以一线人员需要为主, 加强培训的实用性;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设施, 提高培训质量;考评方式灵活运用, 以技能展示为重点;重视后续再学习, 不断提高健身指导技能;充分发挥社会体育团体在培训过程中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宋硕.坚持文化惠农, 服务基层群众[EB/OL].http://www.shedunews.com/wenming/wenmingjujiao/wenmingjujiaozonghe/2013/11/07/583198.html.

[2]刘江南, 赵广才.体质健康与科学健身指导[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8:44.

[3]李志.对我国“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中有关问题的思考[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03:38-39.

[4]蔡治东.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 2013, 35 (4) :10-21.

[5]周松青, 何颖, 胡建忠, 王文华.中日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的比较及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 25 (4) :309-313.

[6]郭亦农, 马艳红, 邹本旭, 任清亮, 陈祥岩, 张睿, 隋志宇.我国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体系构建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8 (4) :20-23.

垃圾食品折射社会等级 篇8

一些人自称同情劳动阶级却如此鄙视劳动阶级的饮食习惯,我常为此感到沮丧。今年夏天我看到一家麦当劳门口的一个抗议活动似乎完全基于这样一个事实:这些食物“令人恶心”。受够了从美学角度针对垃圾食品的争论:很多人喜欢垃圾食品,如果因此认为他们愚蠢或庸俗实属冒犯。

If people want to abuse their own bodies, they should be free to do so. Smoking, drinking, over-eating, under-exercising? It's your own business - provided you are aware of the risks and you have genuine choices. It's the job of the government to make sure you understand what you're doing to yourself, and to make sure alternatives are available if you want to stop.

如果谁想虐待自己的身体,他们大可以自行其便。抽烟、喝酒、暴食、懒于运动?这是你自己的事情——只要你知道其中的风险,并且自愿做出这些选择。使你明白自己在对自己干什么,确保如果你想停止下来的话,还有选择的余地,这些都是政府的职责。

At first, the idea of the government warning you about the risks involved in a poor diet sounds patronising. Everybody knows non-stop kebabs are bad for you? But how many of us know that even a healthy sounding breakfast cereal can be as full of sugars and salts and fats as a quarter-pounder with cheese? How many of us know that fruit juices can often be more sugary and bad for you than a can of Coke? Tons of research shows that people often assume their diet is far more healthy than it actually is. That's what happens in a raw, unhindered market: unclear and even deceptive labelling.

起初,政府告诫你不良饮食会带来不良后果,这听上去似乎认为我们都很无知。但谁都知道无节制地吃烤肉串对你有害吗?而我们当中有多少人知道,一份听上去有益健康的早餐麦片粥与四分之一磅的奶酪相比,它们的糖份、盐份和脂肪的含量都一样多呢?有多少人知道,与一罐可乐相比,果汁的含糖量通常更高,更不利于你的健康?大量研究结果显示,人们通常认为自己的饮食很健康,但事实并非如此。不规范的市场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产品的标签含糊甚至具有欺骗性。

This becomes clear when you look at specific examples from the real world. Class is the flabby elephant in the room in this discussion. All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poor people are disproportionately fat, and it's not because they are somehow congenitally lazy or greedy. The reality is that many poor people are trapped in what sociologists call "food deserts". Since very few poor people have cars and most of them have kids who can't be dragged on 10-mile bus journeys with piles of shopping bags, they are dependent on the nearest food retailers. In disadvantaged areas, the nearest food store is usually a corner shop with no fresh food. The rise of out-of-town supermarkets has made these nutrition-free zones even larger and decent food even harder to get to.

当你观察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实例时,一切变得很明了。在这个讨论中,等级的存在是众目昭彰却避而不谈的事实。所有研究结果指出,穷人畸形肥胖不是因为他们天生好吃懒做。事实上是因为很多穷人陷入了社会学家所谓的“食物沙漠”。因为只有少数穷人有车,而大部分穷人的孩子们都还太小,大人不方便提着大堆购物袋带着孩子乘坐公共汽车长途颠簸,他们只好依赖最近的食品零售商。在欠发达地区,最近的食品商店通常是不能提供新鲜食物的坐落在角落里的小店。市外超市的出现使这些无营养食品的覆盖面更广,人们更难获得健康的食物。

I've seen this where many of my relatives live. If you can't afford a taxi back from the supermarket miles away, it's literally impossible to do any decent shopping; there just isn't any fresh food on sale within travelling distance, so you settle for stacks of frozen and tinned food from the local corner-shop. It's like being trapped in a sea of lard. You go and live there and try to stay thin.

我在很多亲戚居住的地方见到过这样的情况。如果你承担不起从数英里以外的超市打车回家,那你的确无法进行满意的购物;在一定路程内,没有任何新鲜食物可以提供,所以你只好满足于角落小店里买来的成堆的冷冻食品和罐头食品。这就像掉进一个猪油沟,你前往那里,在那里生活,然后努力保持身材。

This is the old story of what happens when markets are not properly regulated: they screw the poor. How is that a meaningful form of libertarianism? In this instance, markets deny the choice of healthy food to the very people who need it most.

上一篇:工程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下一篇:广联达安装算量学习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