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2024-06-07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精选12篇)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篇1

1月13日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舞蹈专业进行了年终毕业汇报展演。体育舞蹈专业校长邢爱玲首先对全校200多位师生一年来的辛劳成果表示赞叹, 并郑重感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给予的大力支持。

过去一年, 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取得许多成绩, 校舍和训练场地等硬件设施进行改造装修, 专业课和文化课等软件条件进行系统升级, 后勤、教务、学务、网络管理、音乐和体育学院等兄弟单位为体育舞蹈专业提供了许多服务和帮助。这样的条件和环境让学校加快了融入和进步的步伐。李鑫老师也被聘请为西亚斯体育艺术教育学校常务副校长, 全面负责西亚斯体育艺术教育学校艺术类相关专业的招生、教学工作。

迁址后的中西合璧

2013年, 学校搬迁到西亚斯国际学院。这所中外合作的办学机构推崇中西合璧的办学理念和“全人”教育模式。这里有欧洲街, 也有中国园;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练功房, 也有漂亮的高尔夫球场和室内游泳馆;有国内知名教授, 也有严厉的美国老师……最重要的是, 西亚斯国际学院开设体育舞蹈专业, 并通过良好的自身条件和教学口碑争取到河南省体育类专业高考的自主招生权。河南省体育运动舞蹈学校体育舞蹈专业可自主招生并向西亚斯学院输送人才。同时, 西亚斯与20多个国家的8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可以帮助学生继续开拓出国深造的机会。

开展中俄夏令营

2013年, 经过多次互访和考察, 河南省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舞蹈专业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协议, 制定了互派师资, 互派学生, 积极参加两国之间的夏令营等条款。8月, 中国学生们远赴白俄罗斯参加为期18天的夏令营;11月, 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校长及副校长到访西亚斯学院, 并决定派国家队教师来中国授课;12月, 学校首次派出3名学生去白俄罗斯留学深造。接下来, 双方将进一步探讨未来的合作方式。

自主安排文化课

迁址后, 学生们的文化课统一由学校自主安排, 借助西亚斯大学的师资力量和当地的教学资源, 聘请优秀的文化课老师, 建立了自己的师资队伍, 加强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和管理, 帮助学生们在专业水平和文化课等多方面精益求精。经过一学期的努力, 成效显著。

不一样的毕业照

毕业表演由邢爱玲担任总策划, 李鑫担任总协调, 10位老师共同编导, 分为起航成长篇、毕业篇两个篇章。翻开节目手册, 最后一页写着这样一句话:那些时光即将逝去, 多少年后你是否还会记起那些点点滴滴!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篇2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做人也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萧楚女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巴金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体育毕业证开创学校体育新时代 篇3

关键词:阳光体育;体育毕业证;条件;实施;管理者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5-0040-02

为探索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方式,2014年9月我校从起始年级入校新生实行“体育毕业证”制度,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学生更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每一个学生运动的主动性。实行“体育毕业证”制度以来,大大促进了学生主动从事体育活动,并带动起家长监督记录学生在校外从事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一、获得体育毕业证的条件

我校对从2014年9月起入学的起始年级学生进行三年体育记载,三年后,根据学生达标情况颁发体育毕业证书。值得说明的是,只有先获得体育毕业证书,才能拿到相应学段的毕业证。体育毕业证要求學生达到四个条件才能获得: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体育学习态度合格、熟练掌握2~3项体育运动技能、三年完成600公里长跑。

1.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

每年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将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形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年度报告。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到50分以上定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2.体育学习态度合格

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不仅仅需要体育教师耐心细致,持之以恒,更需要班主任和家长的通力协作。学生体育学习态度合格,就要求学生在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在校)、课外体育活动(校外)、完成寒暑假体育作业等方面都能保持积极的态度。

3.熟练掌握2~3项体育运动技能

我校初中(义务教育段)按国家要求让每个学生掌握2项体育技能,高中阶段实行选项体育教学改革,共设置六个选项模块,包括足球、篮球、排球、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要求高中学生在三年时间里掌握其中2项体育技能,为其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4.三年完成600公里长跑

2014年我校提出“三年600公里”的运动口号,将三年完成600公里长跑作为基本目标。计算下来三年平均每年200公里,而每年在校的200多天里每天要完成近1000米。因为“三年600公里”是校内和校外跑步情况结合计算,所以三年跑完600公里,事实上比较轻松。

二、体育毕业证的日常数据管理者

为使体育毕业证制度得以顺利开展,参与到体育毕业证日常数据记载的人员有体育教师、家长、班主任以及本班体育委员,四个角色的通力合作,最终完成对体育毕业证整体数据的记载。具体负责的分工如下:

1.体育教师对体育毕业证日常数据的管理

体育教师负责对体育课运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培养学生熟练掌握2~3项体育运动技能、体育学习态度的界定等方面对体育毕业证数据进行记录并签字。

2.家长对体育毕业证日常数据的管理

作为家长,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孩子有个健康的体质,但学业负担的压力导致部分学生在校外完全放弃了体育锻炼。但学校提出体质测试成绩低于50分将不能毕业,要想评优与评奖,测试成绩也得达到良好及以上。我校也将家长列为体育毕业证的日常数据管理者之一,家长负责对学生的校外体育活动进行记录并签字。

3.班主任对体育毕业证日常数据的管理

作为班主任,由于日常工作相对比较繁杂,想要让班主任完全监管体育锻炼是不可能的。因此,班主任主要负责对学生的体育态度、大课间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签字。

4.体育委员对体育毕业证日常数据的管理

体育委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热心为班集体做贡献,热心主动地帮助同学。在体育毕业证的日常数据管理中,体育委员主要负责对同学们的课外体育活动(校内)情况进行记录并签字。

三、对体育毕业证制度实施的建议

1.持之以恒的数据记载

想要获得体育毕业证的时间条件是三学年,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家长、班主任以及本班体育委员要进行此项工作长达三年之久,特别是寒暑假期间的数据记载,很容易被忽略、丢失,因此,想要使体育毕业证制度顺利实施,不仅仅是要有决心,更要有恒心。

2.真实准确的数据记载

在体育毕业证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漏记等现象,这就要求参与记录的人员认真履职。颁发体育毕业证最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体质得到发展,因此,体育教师、家长、班主任以及本班体育委员要以真实、准确的数据填写记录表并签字。反之,则失去体育毕业证的存在价值。

3.定期公示记载数据

可定期在班级内公示体育毕业证完成情况,一方面可以起到激励作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敦促体育后进生,促使他们参与体育活动。

四、小结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检验,体育毕业证“制度”将校内和校外体育良好的结合起来。学生不仅在校内积极参加各种学校体育活动,在校外也能积极的参加体育活动。通过家长监督学生校外体育活动,也带动起一些家长的运动热情,改善了整个家庭的运动环境。同时,学校体育管理者不再为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犯难,浓厚的运动氛围已扎根于校园。“体育毕业证”这张简单的毕业卡片,记录了学生三年的运动点滴和数据管理者辛勤的工作,以及国家对体育的期望。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篇4

因此, 对体教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对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系2013届体教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旨在帮助体育专业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谋求合适职业, 同时为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改革方向提出意见。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体教系2013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和现状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样本的基本情况

在这次调查的样本里, 女生有27人, 占总人数的27%;男生有73人, 占总人数的73%。

这当中考取大学前, 来自农村的共有79人, 占总数的79%;来自县城的共有14人, 占总数的14%;来自城市的学生共有7人, 占总数的7%。

2.2 就业意向

2.2.1 毕业生的职业期望

本题列出了毕业生可供选择的职业, 每个学生要求按自己所期望从事的职业做出选择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

统计结果显示, 毕业生最想从事的三种职业分别为:教师、自主创业者、政府部门。因为教师这一职业被毕业生认为是福利待遇高、工作轻松、声望高、与专业对口而排在第一位。

与此相对应, 按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性质来说, 中小学才是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渠道。西安体育学院体教专业毕业生把教师作为最理想的职业, 由此可以看出西安体育学院体教专业毕业生能务实和理性的选择职业。

自主创业排在第二位, 可见体育专业毕业生对自主创业有着极高的兴趣。也说明体育教育的学生对具有挑战性的生活充满好奇和期待。

政府部门, 因为其职业声望, 经济收入、福利待遇较好而被毕业生列为第三位。但是近年来政府部门对体教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很少, 加之这些单位对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这就造成了竞争激烈和体育教学专业毕业生竞争力的缺乏, 加之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减员增效, 空余职位较少, 所以政府部门给体教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

另外, 受到专业和报考要求的限制, 体育院校毕业生考取公务员的比例也比较低。

2.2.2 毕业生对求职地域的期望

如图1所示, 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系体教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地域的取向偏向于大城市、中小城市, 期望去西部的占3%, 去贫困农村的仅占1%。

2.2.3 毕业生就业时考虑的因素

有12%的学生选择实现自我价值, 这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于择业价值取向、职业评价标准、职业选择、求职意向等的总体看法, 它对大学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 不仅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 而且对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劳动积极性, 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随着利益观念的影响和加强, 大学生的商品意识不断加强, 功利色彩日益浓厚, 受其影响, 西安体育学院体教专业毕业生有20%的学生把“工资及福利待遇”作为就业时考虑最主要的因素。

有9%的学生选择了“专业是否对口”。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 毕业生在就业时对“专业对口”的要求下降, 甚至放弃。体育教育由于专业性强, 加上体育专业学生本身知识结构的局限, 造成专业迁移性较差, 就业范围较小。在目前我国体教毕业生己不再是紧缺人才的情况下, 显然西安体育学院体教专业在我们是否还要紧抓住师范生的“专业对口”不放这个问题上还有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总体上看来, 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系体教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择业标准比较合理。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 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能否在就业单位获得锻炼和进步。总之, 不论在什么单位工作, 应该要有“终生学习”的态度, 确保自己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不被淘汰。

2.2.4 毕业生的薪酬期望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 2009年全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月总收入为998.53。图2显示, 毕业生对于月薪的期望为800~1000元左右的只占28%, 表明毕业生的月薪期望高, 自身的定位与市场的承受能力不一致。这同时也反映出在严峻的就业压力面前, 西安体育学院体教专业本科毕业生可以降低薪金期望来适应就业形势变化。

2.3 就业行为

2.3.1 择业前的准备工作

经调查, 西安体育学院体教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对就业有充分准备的占16%, 有些准备的占60%, 表明大部分毕业生在择业前已经有所准备。

2.3.2 就业方式选择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 西安体育学院体教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途径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式前三位是:先实习, 再双向选择;参加各种招聘会;父母安排。

通过“先实习, 再双向选择”就业的学生占到54%, 这种新的就业方式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也顺应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参加各种招聘会”、“父母安排”就业的同学分别占12%和19%, 这说明了各种招聘会和通过让父母安排的已成为西安体育学院体教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最主要的就业方式。从这2年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学生也都是通过参加各种招聘会而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的。

2.4 就业冲突

通过数据可知体教专业毕业生比较看重就业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劳动力主要来自高校, 因此高校应确保学生毕业时具有就业和职业成功的能力和素质。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就业能力, 必须从整个在校期间抓起不能等待就业环节才开始着手。

专业影响占第二位, 体教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单一, 主要的就业领域是教育系统, 在教育系统就业是理所当然, 但毕业生就业去向过于集中不利于就业率的提高, 就业渠道过于单一就势必造成就业竞争的加剧, 因此应该为体教专业毕业生拓展更宽的就业渠道。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体教专业本科毕业生最想做的3种工作分别是;教师、自主创业者、政府部门。43%的毕业生月薪期望在3000元以上。在就业标准的选择上, 西安体育学院体教专业应届毕业生把实现自我价值、薪酬等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 中小城市为毕业生的首选。毕业生就业冲突方面毕业生就业时的主要困难分别是:专业社会需求太少、缺乏社会关系难以找到工作、缺乏社会经验和就业能力、难以在社会立足等。

3.2 建议

3.2.1 转变就业观念, 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毕业生应该努力增强自身素质, 拓展就业渠道, 转变就业观念。

3.2.2 优化体教课程设置

调整课程结构, 扩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面, 培养全方位人才, 增大就业口径。

3.2.3 进一步规范就业制度、建立公平有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1) 严格实行体育教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就业机制。 (2) 建立和完善各种形式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逐渐减少体教专业的招生数量尽量实现招生计划与就业率挂钩。

参考文献

[1]曾建斌.高师体教专业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查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3) :84-88.

[2]国家统计局信息管理中心全国城镇家庭人均月总收入统计[EB/OL].http://news.tom.com/2006-08-25/OOON/1372808/.html, 2006-10-23.

[3]刘献国.我国高师体教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 :97-102.

[4]周三中.浅析大学生创业的推动力及限制因素[J].现在农业科学, 2009 (10) :151-152.

[5]易三平.体育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报, 2006 (9) :102-105.

体育毕业论文 篇5

拥塞控制算法根据实现位置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源端的控制算法和基于通信子网的控制算法。源端控制算法中使用最广泛的是TCP协议中的拥塞控制算法,也称TCP拥塞控制;通信子网的控制策略在网络设备(如路由器和交换机)中执行,也称为IP拥塞控制。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通信子网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中的PID队列管理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专家智能PID队列管理算法和自适应模糊PID队列管理算法。使用网络仿真软件NS对这几种算法进行仿真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各个算法的性能优劣并进行对比。文章首先介绍了网络中的拥塞现象产生的背景、原因及拥塞控制策略研究发展,讨论了拥塞控制两种机制:终端系统控制机制和中间节点控制机制,其中重点分析了中间节点控制机制中关键机制——主动队列管理。详细论述了PID控制策略的来由、原理和设计,并对其缺点进行改进提出了改进的专家智能PID队列管理算法和自适应模糊PID队列管理算法。改进的专家智能PID算法弥补了PID算法调节时间长并且在大时延环境下不能将队列长度控制在期望值的缺点,而自适应模糊PID算法又弥补了PID算法在大负载环境下不能将队列长度控制在期望值的缺点,这两种算法都比PID算法更有效。采用网络模拟软件NS通过对实际网络元素模拟试验的方式对三种算法进行验证和比较。从而得出,本文提出的改进的专家智能PID算法和自适应模糊PID算法性能优于PID算法。

很多朋友还在为论文的写作烦恼吗?

在没有一个专业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独立完成一篇优质的论文是极其痛苦的。论文的写作包含诸多方面的能力,特别是查阅参考文献、文章的写作、论文格式的编辑、专业用词用语等等方面都是大部分同学感到苦恼的。在此,轻风论文针对大家写作论文的难题,特别开设了写作辅导专版。专注于本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写作辅导。

轻风论文团队由百余位在线硕士博士研究生和辅导老师组成,所涵盖的专业众多包括:教育类、科技类、经济类、管理类、文化类、医学类、工程技术类。

首先,在论文的写作当中,大部分论文所包含的附件,程序编制如C++、VB、JAVA等,软件仿真如ds、CAM等,专业的分析软件等这些附件,很多朋友为了程序发愁,为了数据发愁,不知道如何获取研究所用的素材。不用担心,我们会给你完整的附件文档。

其次,很多同学在网络上已经看到有很多类似的机构从事论文辅导工作,大家可以细心对比,很多通过银行卡直接转账的流程是不够完善的,在没有任何材料时就开始是不诚信的做法。因此,轻风论文采用的淘宝类型的流程进行,保证了双方的利益。

最后,对于很多论文独立完成的同学来说,一篇完美的论文需要多次修改,自己看自己的文章肯定有忽视掉的地方,轻风论文的专业老师会帮你仔细审核文章并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这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有利于同学们能力的培养。通过修改--审核--查阅资料--再修改的过程,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力

为了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人口竞争力,更好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里程碑式的重要决定。1999的高校扩招至2013年高校毕业生己达到700万人,“数字之惊人,队伍之庞大”是对高校扩招规模的总体概括。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似乎不再那么高不可攀,被视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放眼望去满大街都是,毕业生就业压力陡然剧增,“毕业即失业”即成为越发严峻的社会问题。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的大背景下,高校“重智商、轻情商”的不合理教育机制依然存在,并且处于主流地位。不难理解,一个人格残缺和心理不健全的毕业生,终将被高速发展的社会和激烈竞争的残酷所淘汰。因此,如何化解扩大招生规模与培养合格大学生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每所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和良好人格的培养是值得体育专家、学者和体育教育工作者永远深思的问题。

1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定义

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个人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与承担社会责任达到其年龄所处的社会文化条件的期望值和程度〔1〕。大学生社会适应力指的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后,主动改变自己以顺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主动创造条件从而达到较高目标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大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工作能力、社交能力和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和发展的具体体现〔2〕。

2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提高

大学生社会适应力是多方能力的综合与融汇,笔者结合体育教学实践,着重从大学生创新、合作、人际交往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培养与提高的结论性建议。

2.1高校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包括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是一个从己知领域向未知领域不断扩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开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应当注重思维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角色转换上变“学会”为“会学”,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良好条件与氛围,让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3〕。例如,在体育课上,教师提出了“争取八分钟耐力”的目标,有的学生走上操场的跑道,准备通过慢跑来实现这个目标;有的学生则通过跳绳这一活动方式来完成目标;还有的學生通过往返运球上篮来实现目标。所有学生都积极思考,学以致用,根据各自的喜好和自身体质特点,选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最终都完成了“八分钟耐力”这个任务。所以,体育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其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表现力,最终实现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

2.2高校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逐渐成为用人单位引进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古人曰“人心齐,泰山移”,我们也常说“团结就是力量”。所以,我们应当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只有这样,毕业生在择业与就业之时,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事态之下才能处于优势地位,才能尽快适应新环境,更好地融入新集体中去。而体育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与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诸如篮球、排球、珍珠球等球类项目是团队协作活动的典型代表,没有成员间的分工合作,这些球类活动就无法开展。通过体育教学为大学生灌输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让他们明白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合作对于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是成就大业的基本能力〔4〕。

2.3高校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公平竞争能力

市场经济体制最突出的特点是市场运转模式下的客观的、公平的竞争。有了对比和竞争,社会才能向前发展。同样的,高校毕业生在择业与就业方面也面临着市场化的竞争局势,面对就业市场,他们应当具备敢于公平竞争的意识与能力。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将体育竞技赛事中的一些违背体育道德观念的事例融入整个课堂教学,有意识地创造竞争氛围,增强学生公平竞争的理念,激发其积极向上和勇于拼搏的精神〔5〕。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因此将体育竞技规则作为普法的一个载体,从点到面加强普法宣传,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4高校体育教学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社会适应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养,也是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石。当下大学生中90℅以上为独生子女,在实际交往过程中,不和谐、淡漠、郁闷等不良因素在人际关系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社会、学校和家庭。体育运动中的团队项目可以增强大学生彼此的信任与了解,同时可以改善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以篮球课为例,针对那些身体素质差,技术动作掌握过于迟缓的学生。老师可以指定一些技术好的学生,分组帮助技术差的同学。在这样的帮扶活动中,参与“教”的同学,由于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和信任,他们除了耐心细致地指导技术差的同学,自己也从中受益,技能更加娴熟;而那些被“教”的同学会因为同伴不厌其烦地帮助自己,学习劲头更加十足。这样的帮扶活动使帮助者与受助者都明白了一个道理: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和人之间在相互沟通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基础上形成的。体育运动在促进大学生交往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缩短学生心理上的距离,并能以健康的心态与融洽的手段互相沟通〔6〕。今天你在体育专项技能上帮助了我,明天我就有可能在文化课学习或生活上帮助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交际圈,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友谊更加深厚。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体育课不再是简单的身体活动,更多的彰显出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导的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来的诚实守信、团结合作的精神。而高校体育教学除了运动性特点之外,集中了合作性和竞争性等诸多社会性特点,为学生体验、学习社会经验和技能提供了场所。这些社会经验与技能的养成对日后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7〕。

3.2建议

3.2.1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要求

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应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和能动性,通过体育活动让大学生切身感受、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和手段,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及时改变教育理念、提升知识层次、更新知识结构,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理论,还要具备丰厚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具备竞争优势的合格毕业生〔8〕。

3.2.2对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要求

大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界定既要以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为出发点,又要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因此,要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努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3.2.3高校体育教学情景的创设

为了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应当有意识地创设形象生动的活动氛围,用以提高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从中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例如,在跨栏练习中,应创设模拟战场,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伤病员”为目标安全到达终点,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加强团队合作,从而提高社会适应力。

参考文献

〔1〕甘永祥.青年社会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7:82-83.

〔2〕陈态著.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77-78.

〔3〕王健,黄爱峰.季浏.实用性与唯理性:体育教师教育实践观辨析〔J〕.武汉体院学报,2007(11):61.

〔4〕方爱莲,陈亮.陈洪等.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80.

〔5〕章建成,杨烨,张晓玲.现代教育技术与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程教学的整合〔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1):79-82.

〔6〕卢乃桂.钟亚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基础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7(3):19.

〔7〕周文叶,崔允漷.何为教师之专业:教师专业标准比较的视角〔J〕.全球教育展望,20124):33.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篇7

社会体育专业列入正式专业是在1998年第四次普通高校本科目录修订时, 发展至今, 已有十余年发展历史。目前,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仍在持续兴办, 四川省目前拥有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已为数不少, 在高校兴办社会体育专业的同时暴露了不少问题, 这直接影响到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就业过程中, 出现了毕业生的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 工作不稳定, 更换频率增高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调查, 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 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图书馆、中国知网等平台搜索与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相关文献20余篇进行整理, 借阅相关书籍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相关理论支撑。

2.2 调查问卷法

在研究文章目的的基础上, 自行设计了四川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现状调查问卷。对四川省310名社会体育专业历届毕业生进行了相关调查, 回收问卷305份, 有效问卷279份, 回收率与有效率分别为98.4%与94.5%, 为本论文的完成提供了数据支撑。

3. 结果与分析

3.1 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调查基本情况

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 279份有效问卷中155名男生, 124名女生, 所学专业有方向细分的89人, 占31.9%, 无方向细分的183人, 占68.1%;另外,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较广, 涉及自主创业、公务员、参军、考研等各个方面。从总体情况来看, 目前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欠理想。

3.2 对临近毕业、刚毕业及目前就业情况的对比分析

3.3 工作稳定情况调查分析

在对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关于“您从毕业到现在为止更换过工作吗?”的调查中发现:有101人明确表示自己更换过工作, 占调查样本的36.2%, 而选择没有更换过工作的有178人, 占调查对象的绝大部分。

3.4 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作调查分析

在对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关于“从毕业到现在, 你都从事过哪些职业? (可多选) ”的调查中发现:个体经营的有88人, 合伙参股的有68人, 一线员工有66人, 基层管理的有67人, 中高层管理16人, 其他的有55人。从统计结果来看, 四川省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有的甚至与社会体育背道而驰, 这一现状有待进一步改善。

3.5 所学专业与从事工作的相关性调查分析

在对四川省历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所从事行业与社会体育专业的相关性调查中可以看出 (详见表2) :与社会体育专业相吻合的仅占一小部分 (15.1%) , 而与所学专业无关联的占有绝大部分 (68%) ;另外, 还有16.9%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部分相关,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 四川省高校社会体育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与所学专业脱节的问题比较严重, 希望各高校在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时, 考虑到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4. 结论与建议

4.1 目前, 四川省高校社会体育毕业生就业面较广, 涉及

自主创业、公务员、参军、考研等各个方面, 但就业情况并不乐观。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目前就业情况与该专业相分离的情况较严重, 可以看出目前我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读学生的就业前景, 希望各高校在制订培养方案过程中重审社会需求。

4.2 从四川省历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在临近毕业、刚毕

业及目前就业三个阶段的就业情况来看:三个阶段的变动比例较大, 这也反映了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先就业再择业的心理变化。另外, 毕业生的工作稳定情况不容乐观, 且原因较复杂, 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4.3 目前, 四川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并

不乐观, 与所学专业脱节问题比较严重, 希望各高校在培养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时, 考虑到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伟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与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 2011, 30 (5) .

[2]袁静, 王凌娟.浅析营造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环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5 (5) .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篇8

大学生就业问题存在许多复杂的因素,就业过程中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推进和体育文化产业的不断扩大,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迅速发展。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的就业高峰季节,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具有严重的影响,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采取手段加强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发展体育专业学生就业,以满足社会多层次的需求是刻不容缓的。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一个新的专业,理论研究、思路与学科建设不够深入,对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是非常值得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川西地区已毕业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和在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

2.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有关的文献。通过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搜索和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从而获得经验,使我对我的课题写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我很好的完成此课题提供了帮助。

(2)访谈法。

针对川西地区各大学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相关问题对专家教师进行访问,了解川西地区大学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并通过各校党总支办公室老师的帮助,查阅以往的就业情况。

(3)数据统计法。

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认真分析,以获取相关数据,为本论文的开展提供相关依据。

3、结果与分析

3.1、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

以上表格说明社会体育专业学生比起其他专业学生来说,选择考研、继续深造的人数要多一点,而且要刻苦耐劳一点。这是因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更容易吃苦,更有毅力的的原因,但也是因为其专业部分学生也存在毕业之后没有信心能找到一个自己理想的工作而不得不选择的延缓就业的方式。签约率为100%,与学校其他专业相比,各方面都遥遥领先。但是通过深入调查,发现有很多都是表面现象,学生各方面能力还存在欠缺,就业效果也不够理想。例如有部分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感觉不对口,或是对自己没有信心而辞职。还有部分学生在签署了就业协议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去上班等等。

3.2、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比较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比例最大的教育部门和私营部门,分别为28%和27.4%。二是自主创业和体育行政部门,分别为8.9%和9.2%的公务员占6.7%。另外13.6%毕业生在其他行业。社会体育专业的服务领域主要有公共体育服务、商业性体育服务、科学研究和教学,但从调查数据来看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从事对口服务领域的仅占40%,60%的毕业生在其它职业和独立工作。从事公务员或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占25%,愿意进企业和已经与企业签合同的为25.5%,想要在教育部门工作或从事教育工作的占11.5%,在健身俱乐部8.7%,从事销售行业的占10.3%,想自主创业的占11.7%,就业意向不明确高达8.3%。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公务员,商业和教育部门已经成为最理想的地方,占62%,这与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相背,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毕业生本人,有8.3%的毕业生的就业意向不明确,对未来工作的困惑。崇高远大的思想从小就被灌输在我们的脑子里,但在市场经济现代化的时代变为空谈。

4、影响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4.1、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认知度不够

一直以来,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一直得不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可和好评,大多数人们会认为选择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之所以选择靠体育走进大学就是因为他们在上高中时贪玩好耍而导致文化跟不上,而这类学生想上大学就不得不选择其他的路。再者,现在的人们对体育文化不是很了解,体育意识比较薄弱,对社会体育专业更是知之甚少,这就导致社会对社会体育专业的认知度存在偏差,影响了大家对其专业的观点和看法。

4.2、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自我能力的评价存在偏差

通过调查了解川西地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自我认识和定位存在一些问题。在即将毕业的时候,一些毕业生不能充分认识就业的严峻形势,对各方面信息掌握和了解不够主动,这也是其它专业毕业生就业中的常见问题之一。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自身素养上的缺陷也是造成本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招生开始就享受了一定的优惠,其文化分数要求较之其他普通专业学生要低。这个差距始终存在,加上社会体育专业学生长期与社会接触较多等原因,个性较为好动,沟通能力较强。在校期间,社会体育类学生与社会高收入、高层次人群接触较多,在其找工作过程中往往对工作的期望值估计也过高。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相对于其它专业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缺乏自主创业精神,全方便择业的意识相对不足。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虽然大部分都能和普通学生一样考研、考公务员,而且有着远大的志向,但是还是有少部分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对未来感到很迷茫,对找工作也无从下手。这是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社会的需求所导致的,从高中乃至初中早已习惯了过于注重体育的锻炼,从而导致社会各方面的信息渠道比起普通学生少了很多。

5.2、建议

(1)注重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社会体育专业就业质量提高。

灵活更新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运用发展的、动态的、开放的理念去提高专业人才的素质。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大、越来越快,所以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应该紧密联系市场,积极关注市场对人才素质结构的新要求,与实习基地的管理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并不断跟踪毕业生的信息,及时补充专业建设中的缺陷,以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

(2)确立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有效提供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毕业生未来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市场适应程度是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关键。而川西地区各大学要做好这些,首要任务就是围绕综合培养目标构建适合市场需求人才培养类型,例如体育保健专向与企业经营相结合的模式。其次立足和定位现阶段的社会需求和发展来定位我们目前的人才培养类型才能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以需要了解最新的市场信息,第一时间更新自己的观念。在目前我国社会体育领域发展的主要支柱中,以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为龙头的体育健身指导咨询服务是第一大市场,其二就是体育产业市场。这些市场中更加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实践、组织和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来解决健身、服务和经营等实际问题。

(3)立足专业特点,用好“两个抓手”,提升就业质量。

第一,积极鼓励学生考研,增强考研指导培训。设置考研自习室,考研兴趣小组,邀请教师对考研同学进行相关培训。

第二,积极扶持学生成立创业团队,探索自主创业道路。大力推广创业教育,扶持创业团队,分析未就业原因,拟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川西地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最后得知川西地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良好,但也还存在些瑕疵。为此,本文对这些有关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促使川西地区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状况更加良好,更加完善。

关键词:社会体育,就业状况,分析,建议

参考文献

[1]卢兆振.江苏省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1).

[2]马维平.许晓音社会体育专业堵养目标定位与社会需求[J].体育学刊,2005,12(4).

[3]刘丙权.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现状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4).

[4]邱勇强.我院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分析及对策思考[J]广西:右江名族医学院学报,2007(1).

[5]霍晓亮,张正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之对策[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

[6]贾春佳.浅析体育院系增设社会体育专业的必要性[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1.

[7]陆亨伯.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2,(3).

[8]冯晓丽.高等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现状及实践性教学作用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3,(2).

对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的思考 篇9

一、要科学分析初中毕业生体育升学考试的性质与必要性

初中毕业生体育升学考试, 是国家教育部近年来根据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采取的重大举措, 它牵动着全国初中学生、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心。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全方位竞争的社会, 这就要求跨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如果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没有养成一定的运动兴趣和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 无疑高中阶段的压力就更大。体育锻炼要求学生付出较艰苦的努力, 持之以恒方能见效, 而中小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等均处于发展阶段, 具有不稳定、不持久的特点, 若没有一定的督导机制, 这种自觉性难以长久维持。与此同时, 那种认为只有重视体育升学考试才可以提高学校体育地位的思想也在愈演愈烈。事实上,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学校体育的作用和地位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在过去的应试教育机制中, 总是片面地追求智育成绩的高低, 单纯地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判定学生的优差。现在的初中毕业生体育升学考试如果也按这种模式进行, 而不是着重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那又何谈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呢?因而, 只有明确初中毕业生体育升学考试的性质, 将其同素质教育的各方面协调起来, 使之产生良好效果, 学校体育的作用与地位才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高。

二、正确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 区别对待两种教育中的考试现象

目前, 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定义, 其内涵的界定、运行机制的建立等问题, 正在由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柳斌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一文中提到:“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摆脱应试体制影响, 使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一个改革方向。”同时文章中也指出了素质教育应具备的三层含义:第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是要让学生主动发展。

而应试教育则是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单纯为应付各种考试, 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 教学中往往采用加班加点、题海战术, 把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一切工作的指挥棒。

综上所述,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目标和指向的不同, “片面追求”或“全面发展”是它们的分水岭。那么, 应试教育中的主要手段即考试和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运转的各种教育规范, 以及教学方式等是否就可以全盘否定呢?事实并非如此,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也具有一定的联系, 在某些方面还难以将它们硬性分离开来。单就考试这一现象来说, 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反对应试教育的同时, 并不否定或排斥考试, 一些必要的合理的考试手段若得到较好的操作还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

三、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与方式, 正确操作初中毕业生体育升学考试

正确认识了初中毕业生体育升学考试的性质和必要性之后, 还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良好的操作, 即要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否则, 这种认识也只是纸上谈兵。具体操作考试要涉及很多因素, 但一般要注意如下两点:

1. 端正思想认识, 正确对待考试。

各级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和广大体育教师首先要视考试为教学的延续, 要把考试同教学任务和内容紧密衔接起来。既要以教学中全面的素质教育为考试的基础, 又要发挥考试的多功能性来促进全面的素质教育。考试并非只有选拔功能, 最重要的是它的检测功能, 初中毕业生体育升学考试除了选拔身体素质合格的学生进入更高一层次的培养阶段外, 还要检测学生身体素质的合格程度。考试从某种程度上能说明一所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好与坏, 但也不能就此一锤定音, 因为体育考试受到很多内外因素的干扰, 失常现象屡屡发生。考试作为一种手段, 其目的是促进教学, 教学搞好了, 考试的重要性就相对削减了, 学生应试的压力就会更轻, 我想这也是素质教育中考试的意义吧。

2. 协调教考过渡, 实行综合评估。

通过“普九”义务教育, 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应该不断进步, 不断完善, 他们每取得的一项成绩和获得的一次进步, 均构成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一部分。如一种基本技能、知识, 一种良好心理品质等, 都是全面素质的组成部分。有些地方的学校本着客观实际的态度, 建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档案, 量化每次成绩的比率, 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毕业时的升学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估。事实证明, 这种良好的教考过渡, 既能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 发挥考试监督和检测功能, 又能培养学生开拓进取、不畏困难的坚强性格, 从而减轻学生心理上的压力, 避免出现应付考试的被动局面。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篇10

连年的扩招,待就业的往届毕业生,进一步加剧了就业的矛盾,引发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恶性循环。本文针对宁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出影响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宁夏大学体育学院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宁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05届、2006届和2007届共305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大量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文献资料,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本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2)访谈法:专访宁夏大学体育学院负责招生就业工作的老师、与招聘单位进行交流以及和同学交谈时了解的情况,从而了解到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3)数理统计法:根据研究目的与要求,将学生就业档案中所获得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2.1.1 三届毕业生就业率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2005届、2006届、2007届总人数分别为96人、101人、108人,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66.67%、47.52%、67.59%。2006届就业率明显低于2005届和2007届毕业生。

2.1.2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渠道

统计数据显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领域是教育系统。在三届毕业生就业统计中,从事体育教育的比例分别为45.31%、52.08%和58.90%,且主要从事中等和初等体育教育;从事于体育相关行业的比例分别为15.63%、8.34%和9.59%;而其他行业部门就业比例分别为39.06%、39.58%和31.51%。以上数据说明三届毕业生多从事体育教学或与体育相关的行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过于集中,就业渠道过于单一,势必会造成就业竞争的加剧,增大了就业压力。因此,必须逐步拓宽体育教育专业的就业渠道。

2.1.3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所处的地理位置

调查结果显示:2005、2006和2007三届毕业生就业的地域相对集中,主要在城市。其中省会城市、其他大城市、地市级城市、县城人数分别为122人、13人、19人、28人,所占比例分别为65.94%、7.03%、10.27%、15.14%。而到农村乡镇就业的人数3人,只占1.62%。毕业生就业地域去向主要集中在城市,这也是加剧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2.1.4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专选项目就业情况

调查了解,2005、2006和2007三届毕业生中,球类项目就业率相对较高。2005届、2006届、2007届开设专选课程分别为4门、3门、5门。2005届、2006届、2007届就业率分别为66.67%、47.52%、67.59%。可以看出学校体育专业专项的设置,对就业率也有一定影响。

2.2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择业情况

部分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较少,认识相对较肤浅,常常是过高地估计自己,造成了他们择业期望值偏高。同时,目前社会的偏见,他们往往不被重视,工作量大,待遇低,特别是在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对差的农村中小学。通过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反映出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呈现偏高的倾向。

2.3 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要求

在与用人单位的访谈中发现,用人单位都希望招聘到“德才兼备”的毕业生。用人单位看重的素质为毕业生的敬业精神、业务能力、团队精神。这些也是影响就业的一个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3.1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3.1.1 毕业生就业面狭窄,就业地域集中,就业渠道单一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较单一,随着城市体育师资的饱和,势必会造成竞争的加剧,增大了就业的压力。

3.1.2 毕业生技能单一

体育专业专选项目的设置过于传统化,对目前较为流行的时尚运动项目缺乏认识和学习,并且文字、语言能力以及大型活动的组织能力上都与社会需要有着较大的差距。

3.2 建议

3.2.1 建立健全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学院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教育实习,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在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同时,加强与各地市相关单位的联系,主动征求用人单位以的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3.2.2 加强就业指导,使毕业生正确认识择业情况

学校、院系应有效地组织和开展学生心理和就业形势的辅导和培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缩小毕业生择业期望与结果的差距。

3.2.3 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强化一专多能:在学习传统体育项目技能的同时,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结合学校的校情和特色,对诸如有氧操、啦啦操、街舞、旱冰、轮滑、毽球、瑜伽健身、拓展训练等时尚运动项目进行必要的简化、改造,使之有效地融合到体育课堂教学中来,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打开就业通道创造坚实的基础。

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要坚持点与面相结合的原则,要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并针对不同时期和不同心理状态进行指导。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就必须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合理地确定人生定位,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为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3.3 小结

综上所述,目前的就业形势是严峻的,但就业前景是美好的。体育院校要锐意进取,更要积极创新出可持续发展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努力拓宽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路径。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宁夏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就业去向过于集中,就业的地域大多数集中在城市,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学校体育的处境、就业面狭窄和毕业生技能单一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

参考文献

[1]周济.贯彻中央精神,扎实做好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

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调查报告 篇11

针对这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到了许多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决策建议。但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偏重于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研究,二是针对大学生的实证调查。虽然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决策价值,但无法全面反映社会用人单位的真实需求。本文立足于社会用人单位的角度,围绕大学生就业能力这一主题,通过对郑州市258家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力图弄清楚社会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评价及真实需求,从而为政策制定和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本次调查从郑州市银行、证券、房地产等15个行业中抽取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8种不同性质的28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58份,问卷回收率92.14%。

一是大学毕业生业务能力普遍不高。调查中,把大学生业务能力分解为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应对困难和挫折能力和工作业绩七个方面。从调查结果看,显然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业务能力的整体评价不高,大家普遍反映大学毕业生中只有少数人能力很强。

二是学生缺乏“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对单位的忠诚度”。调查中,我们把大学生就业品质分为诚实守信、踏实认真、责任心、忠诚度、勤奋上进、自信心、工作激情和团队协作等八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在“踏实认真”和“忠诚度”方面表现欠缺(见表1)。

三是“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脱节”、“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工作能力上存在的主要缺陷。调查中,有64%的被访者认为大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相脱节”,73.3%的被访者认为“缺乏工作经验”,另有31%的被访者认为大学生毕业生的“执行力低”。

四是“眼高手低”、“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缺乏面对困难的意志品质”是大学毕业生职业心理上存在的主要缺陷。

五是“眼高手低”、“没有责任心”、“不遵守公司制度”、“见异思迁”是大学毕业生工作态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见图1)。

六是 “专业特长”、“业余特长”、“各类专业技术证书”是用人单位招聘时较为看重的因素。为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所关注的因素,项目组在调查中设计了“学校名气”、“学习成绩”、“学历学位证书的高低”、“各类专业技术证书”、“是否党员”、“是否学生干部”、“上学期间获得的奖励”、“上学期间发表的成果”、“专业特长”、“业余特长”、“性别”、“学生拥有的社会资本”等12种常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相对而言,“专业特长”、“业余特长”、“各类专业技术证书”是用人单位较为看重的因素。

七是用人单位认为“实际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比学习成绩更重要。调查中,当问到“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您如何看待学生的专业课成绩”时,35.3%的用人单位表示“成绩水分太大,我们关注的是学生实际工作能力”;32.1%的用人单位反映“成绩只要不是太差就行,关键看学生的发展潜力”(见图1)。

八是在满足基本学历的前提下,工作能力更重要。调查中,当问到“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您如何看待学生学历、学位的高低”时,高达82.4%的被访者反映“在满足基本学历要求的前提下,同样的岗位,关键看学生的工作能力”。

九是“眼高手低”、“没有责任心”、“不遵守公司制度”、“见异思迁”是用人单位最无法容忍的缺点。调查中当问及“贵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最不能容忍的缺点是什么”时,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眼高手低”、“没有责任心”、“不遵守公司制度”、“见异思迁”是他们最反感的缺点。

十是“认真做每一件事,不要眼高手低”、“放低姿态先就业,再寻找发展机会”、“踏实认真地工作”是用人单位给大学生就业的忠告。调查中希望被访者送给大学生三句忠告,结果显示,“认真做每一件事,不要眼高手低”、“放低姿态先就業,再寻找发展机会”、“踏实认真地工作”是被访者选择最多的三句话(见图2)。

经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到,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在原因。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为主要目标,强化实践环节,使大学生理论知识和社会实际有机结合起来。除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之外,政府应该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合理引导高校与社会用人单位的合作,使高等院校真正成为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

社会体育毕业论文 篇12

1 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1 . 1 就业面相对较窄, 就业压力巨大

目前国内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普遍很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体育生就业面太过狭窄。体育生就业主要面向高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指导和体育康复保健几个方向,就业领域十分有限,并且对体育生的社会需求趋于饱和甚至有向过剩发展的趋势。因为体育专业与别的专业联系较少,很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不得不放弃体育专业重新学习工作技能另谋出路。

1 . 2 文化基础薄弱, 企业要求日益严格

体育生一般从小开始系统训练并且往往因为体育训练影响正常文化课程的学习导致文化基础薄弱。大学体育老师一般对体育生比赛成绩过分看重而忽视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因此,大学毕业时体育生的文化素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另外体育生文化基础薄弱还导致体育生进一步深造的可能性减小,考研成功率很低。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上企业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要求越来越高以此来适应科技知识的高速革新,因此,体育生无法得到大企业的重视,这让原本在就业方面就不占优势的体育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1 . 3 毕业生对自己认识不够客观, 对就业抱有过高期望

虽然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教育普及开来,但是长期以来大学生都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群,难免部分学生会对未来工作存有过高期望。期待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高薪酬、低工作时间、低工作量的工作。面对用人单位招聘不积极主动,总是以为下一个会更好,不能切合实际积极调整。还有很多同学专业知识不扎实,大学四年不够刻苦整天在学校“混日子”,专业能力不达标很多工作没法胜任。大学生对自己认识不够客观导致就业问题越发的严重。

1 . 4 行业知识匮乏、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单一

很多大学生缺乏找工作的主动性,行业知识匮乏,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单一。以我多年从事体育教育工作接触的学生为例,很多学生依赖心理较强,总是习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对就业信息关注不够,不能积极主动的靠自己去找工作。另外很多同学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行业认识不足,对行业发展不了解,导致对将来从事工作没有兴趣,对就业产生恐惧。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学生的主观认识也是特别重要的。

2 具体对策:树立一个思想、采取四项措施

2.1 树立一个思想

理论指导实践,只有高校毕业生拥有科学的思想指导才能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杀出重围。面对残酷的就业大环境高小学生必须树立“客观的分析自身能力,乐观面对工作岗位,先就业在工作中提高自身能力”的思想。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平凡的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贡献。面对就业高校学生要勇敢的走出第一步,不能怕苦怕累,要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对社会和工作的认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只有先就业才能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才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2 四项措施

2.2.1 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能否找到工作关键还是看学生自身素质是否过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是否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平时注重对自身能力的锻炼做到公仔平时而不是要找工作了才临时抱佛脚,从根本上提高个人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才能在毕业找工作时赢得主动权和选择权。很多大学生从高中起就憧憬美好的大学生活,以为上了大学就可以不需要再学习,因此,上大学之后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学风建设,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习刻苦、热爱钻研的学生,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同时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学生到工厂或单位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习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并通过实习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机会去实地考察了解自己将来的工作岗位了解行业需求,有助于在校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2.2.2 学校完善毕业生信息,拓宽就业渠道

为达到更好的毕业生就业效果,学校必须完善毕业生信息。各系辅导员可以将每一名同学的信息汇总起来,清楚每一个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教师可以合理的借助学生的力量,每一个班设立一个就业助管,定期向辅导员汇报班级就业情况,帮助老师摸清每一个同学的就业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另外学校还要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就业管理中心要到社会中去引进好的用人单位和相关企业,做好校内招聘会为广大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氛围。同时因为本校学生是“主场作战”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在用人单位的面试中超长发挥。

2.2.3 学校做好优秀学生就业推荐工作,为就业特困生提供帮助

面对不同的素质的同学学校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措施,对在校学习刻苦、思想进步、团队意识突出的同学学校可以考虑向用人单位推荐的形式帮助这部分学生就业,这部分同学如果在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还可以帮助学校在业内培养良好的口碑,提高本校毕业生的受欢迎程度。对于毕业生中的就业困难生学校也要提供帮助,学校可以定期统计就业困难的学生,建立微信公共平台发布为就业困难同学发布就业信息,建立微信讨论组或飞信和QQ群组定期更新就业信息,帮助就业困难的学生更好的获得就业信息。学校只有通过帮助就业困难的那部分同学就好业,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

2.2.4 建立健全校友机制,互帮互助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合作关 系

建立健全校友机制是指与历届毕业校友保持联系,与校友所在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优先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可以在全国各地建立校友会,校友会之间资源共享,互相帮助实现校友之间共同进步,使得整个校友整体都获得更好的发展。只有校友在各个用人单位获得更好的发展,反过来在学校需要校友的帮助,毕业生就业的时候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校友会和校友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校友和学校双方良好的互动,学校促进校友在单位的进步,校友成长后又能为学校的发展和学校应届毕业生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3 结语

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不景气,高校扩招大学生数量空前膨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但是如果高校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支持,毕业生能够客观现实的制定就业目标脚踏实地的就业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相信所有高校毕业生都能有一个好的职业发展。希望本文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参考。

摘要:高校应届毕业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财富,历届高校毕业生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应届毕业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发动机。近年来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尤其是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现状更是不容乐观。高校培养学生时投入的资源和对应届毕业生就业提供的指导和帮助是应届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的关键。做好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时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该文从高校体育老师的视角,从历届体育生就业问题总结经验,对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试着提出几点促进体育生就业的建议,希望能对高校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起到参考作用。

上一篇:绿色装修材料下一篇:境外投资的政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