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4篇)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设计 教案 篇1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记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理解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2.能力目标
学生能结合事例分析说明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的政府干预对策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的学习,让学生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的优势等方面感悟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2.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依据】因为这是本课学习的目的,区别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以确定为重点。
2、难点:宏观调控手段、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依据】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确定为难点。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中国改革的两位设计师。30多年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经济蓝图使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30年后的今天,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困境,新设计师习近平将如何顶层设计开创新局面? 教师:邓小平除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外,还对我国经济发展做了什么伟大贡献?新设计师习近平又将怎样开创新局面? PPT展示:
1992年春天,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精彩论断——“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教师:从邓小平的讲话中可以得到哪些知识?市场经济有几种情况? 学生:计划和市场,资源配置的方式,教师:1992年春天,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南巡,做出了科学的论断:计划和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从此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带领我们走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内容。[本环节设计意图](从两位设计师出发,引领学生探究他们经济发展的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选取这个材料作为课堂导入。)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PPT展示:
市场经济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存在,它可以为资本主义所利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与资本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管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但它们又是与自己的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教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但他也具有自己的特征,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PPT展示:
材料一:首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多次表示。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目前中央企业80%以上的资产集中在国防、能源、通信、冶金、机械等行业,承担着我国近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所有的基础电信服务,发电量占全国的50%多,生产了全国超过60%的高附加值钢材、70%的水电设备、75%的火电设备。国有企业成为经济社会中流砥柱。
材料二:“十二五”时期要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为目标,大大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进一步理顺个人、企业和政府的分配关系,加速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力争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上有更大突破。材料三:按照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目前的建设进度,未来五年内,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都将维持大规模投入,投资额将保持在每年7000亿元左右,共计3.5万亿元左右。到2012年,中国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1.3万公里;到2020年,将达到1.6万公里以上。
教师: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学生:材料一说明公有制是主体 学生:材料二说明我国坚持共同富裕
学生:材料三说明我国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集中力量办大事。学生:„„
教师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具有社会主义的鲜明特点;那么,在这些特征中宏观调控是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有的基本特征呢?
学生: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宏观调控!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够为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发挥更加强有力、更有成效、更加科学合理的作用。[本环节设计意图](本环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理解感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进而提升对社会主义的热爱。)PPT展示: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教师:在上述材料中,对资源配置的都有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谁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学生:政府、市场,„„
教师:其实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要求我们处理好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的关系;上述材料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什么优点? 学生:„„ 教师: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中,为什么还要发挥宏观调控(政府)的作用? 学生:„„
教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不只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它也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教师:什么是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 学生:„„
[本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让学生明确在我国经济中配置资源的手段以及它们的地位,进而引出国家宏观调控。)【过渡】
国家怎样对经济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二、科学的宏观调控 PPT展示: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强对增长、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统筹平衡。
教师:说一说:宏观调控的目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是如何体现的? 学生:„„
教师:政府怎样实现他的宏观调控目标呢? PPT展示: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
教师:材料提到的是宏观调控的哪个手段?还有哪些? 学生:经济手段、„„
教师总结:经济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对经济活动参与者进行引导,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教师:经济手段都有哪些?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什么?如何区分? 学生:国家制定和实施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等 教师: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经济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产品购销政策、价格政策、扶贫政策、产业政策等等;经济发展规划: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五年规划、计划。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都是逆风向调节;目标都是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在一般条件下,二者相互配合使用。
PPT展示:
1.央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2.2014年要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今年广义货币M预期增长13%左右。3.2014年继续大规模增加财政支出和结构性减税。4.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5.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和反价格垄断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
6.继续落实规范收费的各项规定;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
教师:判断材料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 学生:„„ 教师:怎样才能使宏观调控发挥的更加科学合理有效? 学生:„„
教师总结:宏观调控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本环节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宏观调控手段的学习,让学生分清在遇到不同的经济状况时应该采取宏观调控的哪种手段。明确科学的宏观调控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有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只有把“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要使我国经济富有活力和效率,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的重要经验”。市场机制的作用表现在()①可以迅速集中财力、物力进行大型建设 ②通过制定计划,调节长期的供需变化 ③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优化配置
④通过价格变动的信息,及时协调生产和需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读下图漫画《我惧内!》,能有效扭转漫画现象的合理措施是()①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②国家以行政手段为主,强制取缔违法食品生产企业 ③依法加大食品生产质量监管,提升企业违法成本 ④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引导消费者购买内地食品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重在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同时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严格事后监管。撤销铁道部,重新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这一改革()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②能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 ③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④会弱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是()①加强宏观调控必须尊重市场规律 ②市场调节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③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同等重要 ④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在世界经济增速乏力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能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与科学决策 B.社会主义国家能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二)非选择题(选做题)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既是市场运作和发展的过程,又是政府引导调控的结果。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必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思路,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布局、资源整合、市民转化、完善机制等方面的作用,同时又要发挥市场在城镇化过程中的集中性作用,推进市场主体按照市场化方式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1)“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分别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2)推进城镇化建设为什么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BABB
(二)主观题:
(1)“政府引导”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运作”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①市场能够及时、准确、灵活反映供求关系变化。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需要“市场运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②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浪费、经济波动和两极分化。因此,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板书
9.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二)科学的宏观调控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设计 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以及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各种文化现象的能力,自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近代以来我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树立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难点: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归纳、总结)、课堂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以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为切入点,让同学举例说明他们心目当中最赞的中华文化,引出问题:我国的确是一个文化大国,但这能说明我国是一个文化强国吗?带着问题,导入第九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一框内容的学习。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自主学习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间是什么关系? 3.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4.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5.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含义、表现和要求? 学生思考、回答: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在当代中国,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系
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
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3)两者是路径和目标的关系。
3、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②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 ③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 ④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 ⑤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4、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 ③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
⑤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5、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含义、表现和要求(1)含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2)表现:
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3)要求(怎样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理解重难点知识】
〖合作探究〗 :
彭丽媛首次以“第一夫人”的身份亮相,惊艳全球,“彭丽媛Style”更刮起一股旋风。尤其令人惊奇的是,彭丽媛所穿戴的服装、手袋并非国际知名品牌,而是出自中国本土设计师之手的“国货”,优雅、大方的装扮彰显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也带动了国人对国产品牌关注的热潮。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要实现文化强国梦,需要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七、板书设计:
9.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一、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
1.历史证实的结论
2.走向重振的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必要性)
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1.目标(为什么)
2.必由之路(为什么)
3.关系——路径与目标
4.怎样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三、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必要性
2.含义及表现 3.如何增强
八、练习
1、(2013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37题)37.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C)A.民族主义
B.集体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和谐文化
2、(2014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35题)下列关于文化的观点,正确的是(D)①凡是市场上流行的文化,都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吸收所有的外来文化
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
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5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33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A)
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
②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衔接 ③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④与我国必然统一世界文化的方向相一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3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34题)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最重要的是(A)
A.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B.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C.积极打造中国文化品牌,向全世界进行文化输出
D.重新确立传统儒家思想在文化建设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九、作业(看课时作业)
十、教学反思:
1、问题设计贴近学生生活与认知思维能力,关注困惑点。
2、依据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问题探究的形式来启发学生,关注问题,引发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分析,进行探讨,体现了教学的基本理念与思路设计。
经济第九课教学设计和导学案 篇3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兴趣,会产生一种深入求知的欲望,通过对前一节课知识的学习,又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2、从能力方面看,高一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增强,开始留意的关心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从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看,高一学生开始思考一些为人处事的问题.因此,可结合本课内容,教育学生树立学法,懂法,守法观念,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
4、我在教学设计中针对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利用相关的材料,创设一定的情景,通过环环设问,层层深入,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在学生思考问题,探寻问题的答案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5、在教学中通过选取时效性强、富有典型的材料引发学生思考。如:三鹿奶粉事件反映出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和国家如何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市场。视频的播放,引发学生思考:诚信缺失的后果?国家应该如何做?生产、经营者应该如何做?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辨证的、全面的看问题的能力。
2、核心素养: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观念,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以公正、公平态度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观念,以及诚信为本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以及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难点:理解运用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
四、教学方法
1、探究性学习法。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学习中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2、.理论联系实际法。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三)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上一节课知识的理解程度,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布置预习。
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
课堂探究学案 学习过程
一、复习总结上节课的知识:
市场配置资源
(一)市场调节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资源配置的手段:计划 和 市场
3、市场调节的优点:
4、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二)市场秩序
1、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性
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二、探究性学习过程
探究1:黄某在生意场上滚打了数年,颇有经验。面对08年猪肉价格上涨,他判断出市场生猪供不应求,果断投资养猪场,4个月后,第一批生猪出栏就赢利10多万。此时,他的积极性更高了,请了专业人员对养猪场在技术和管理上进行指导。到今年春末除去成本净赚80多万,在这期间很多人投资养猪,石油价格节节攀升,人们对电动车的需求急剧上升,他又果断撤资开了一家电动车卖场,效益非常好。(1)上述材料中,市场是如何调节资源配置的?
(2)从中你发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哪些优点?
探究2:材料一:江泽民同志强调:“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信用经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
材料二:三鹿奶粉事件在全社会造成恶劣影响,不法分子添加三聚氰胺致多名儿童患结石病。经过公安机关连续多日的深入调查,依据法决定对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刑事拘留。总理温家宝10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婴幼儿奶粉事件处置情况汇报,审议并原则通过《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草案)》。会议指出我国奶制品行业暴露的问题:奶制品生产流通(市场)秩序混乱、监管严重缺失,部分企业诚信严重缺失。(1)运用经济常识,简要说明“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信用经济”。
(2)从材料中我们看到乳品市场出现什么问题?如果任由其发展会导致什么后果?
(3)请问如何规范奶业市场秩序?
三、当堂检测
1食品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但近年来我国食品的生产问题不断显现。毒大米、毒粉丝„„今年又出现了含有有毒工业染料“苏丹红四号”的红心鸭蛋。这种做法()
①反映了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的缺陷②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③违背了市场交易的原则④有损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依法严惩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走私贩私、偷逃骗税、金融证券犯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的经济原因是()
A.市场经济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B.市场调节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
C.价值规律起的作用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特有的
3、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而良好的市场秩序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包括()
①市场准入规则 ②市场交易规则 ③市场竞争规则 ④市场消费规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依法严惩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走私贩私、偷逃骗税、金融证券犯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B.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C.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D.有了社会信用制度,市场秩序就一定规范
5、目前活跃在中国互联网上的流氓软件大概有100多种。只要上网,你的电脑就很有可能被强行安装流氓软件。流氓软件不但会占用系统资源,同时还有可能被用来盗取信息,损害上网者的利益。流氓软件经营者的这一行为()
①违反了市场交易的原则 ②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③利用了市场经济的固有弱点 ④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 6.下列说法不属于市场调节弊端的是:
A.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为了自身和小集团的利益而损害他人或集体、国家利益
B.由于个人或企业无法从全局的高度全面掌握市场信息,往往会造成决策失误
C.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不具有超前性
D.市场能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部门的分配
7、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市场化因素进一步增加。目前,民间资本超过了12万亿元。受眼前利益的驱动,民营企业投资大量集中在个别行业,导致局部投资过热。这说明()
A.民营企业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B.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C.市场配置资源具有盲目性 D.市场能够优化资源的配置
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
A经济立法 B国家宏观调控进行 C计划经济 D价格、供求、竞争等来进行
9、过去的农民“政府让种什么就种什么”,如今的农民树立起“抬头种田看大市”的新理念。这是因为:
A、我国建立起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市场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起决定性的调节作用
C、以前靠国家的宏观调控 D、农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10.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因为:
A.重视诚实守信,企业就能获得较多的利润
B.重视信用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
C.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现代市场交易的基本精神
D.每一个市场活动参加者都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受益者
11.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你认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应该是:
①依法公开和传播各个市场活动参加者的信用信息 ②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③加强法律和道德的规范和引导 ④对所有失信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问答题
12、携程旅行网近日公布的“五一黄金周出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3000多位游客中有八成的人对零负团费现象持否定态度,可见越来越多的理性游客开始关注高品质旅游产品。除了“零负团费”的宣传外,旅游市场还存在多种“陷阱”。明明进的是五星级酒店,住的房间却只有三星级标准;报名签合同时是一家旅行社,发团时又成了另一家旅行社;而“景点缩水”、“强迫消费”和“导游误导误购”更是让消费者吃尽了苦头,出行旅游的好心情大打折扣。
上述市场陷阱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你认为应怎样规范上述行为?
13、《半月谈》刊载的一篇文章指出:只讲适应市场.生产者就始终处于被动之中,而且往往跟不上市场的变化„„。某种农产品价格高,大家知道后就回去调整自身的生产。结果是你多种.我也多种你少种我也少种,等产品出来了,都卖不出去.都跌价。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同步性震荡”现象。
(1)在“市场同步性震荡”中,为什么政府既要加强“政策引导”,又要发挥市场运作?
(2)怎样才能克服经济生活中的这种怪圈?
探究1:
(1)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来进行。
(2)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有效地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传递市场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探究2:
(1)①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信用经济。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如果诚信缺失就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交易萎缩、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经济衰退。②良好的信用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起着保障和促进作用。形成一个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经济的治本之策。
(2)乳品市场由于市场调节的自发性,出现了制售毒奶粉害人事件。如果任由其发展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3)①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要进一步规范市场规则和加强对奶制品行业监管。②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信用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护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③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不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还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1——5 DBBDC 6—10:DCDBC 11:A
二、12、(1)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2)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①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不仅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还要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②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信用制度。在全社会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护的社会信用制度。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③相关企业要遵守职业道德,依法诚信经营、公平竞争。
13、(1)“政策引导”体现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有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运作”体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第九课亲近社会 篇4
一、培养亲社会的情感
1、第2—3页的图片如超市购物、舒适的居住环境、街道腰鼓队、SOS儿童村的孩子、义务献血等反映了什么?列举社会生活中其他美好的现象2例。
2、我们的社会生活是十全十美的吗?列举2例。在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低收入困难群众生活等等问题上国家有什么政策?你从这些问题的解决中感受到了什么?
3、阅读第4页小黄和果农小周的材料。分析小黄的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小周的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4、阅读第5页王志的材料,分析王志发誓报效社会的原因是什么?写在课本上。说明了什么道理?
5、阅读第5—6页林凌的材料,分析他的性格发生什么变化?对他有什么影响?说明了什么道理?
6、阅读第6页姚守贞的材料,分析她生命之花再度盛开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7、阅读牛玉儒的事例,分析什么了什么道理?列举2个热爱人民热爱社会的伟人的名字。
8、总结我们要亲近社会的原因。
二、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1、第7页古人的对联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晓远和小奇谁是对的?为什么?我们关注社会、关注天下大事的途径有哪些?
2、阅读第8页材料,当你遇到这名学生类似的情况时应该怎样做?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社会的复杂性?
4、第9页的图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告诉我们怎样亲近社会?
5、列举一个公共生活中的规则,分析“无规矩不成方圆”,体会规则的作用。
6、阅读第10页阳某的材料,分析怎样认识阳某的行为?我们要怎样爱护公共环境和公共设施?
7、亲近社会还要热忱服务社会,阅读第11页和第12页有关材料,分析总结我们怎样热忱服务社会?(三点)
8、总结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原因和形式。
9、总结怎样亲近社会。
第十课学会选择
一、是非善恶有公论
1、阅读第15页和第16页有关的三个情景材料,分析包公不畏权贵、秉公执法,说明他具备什么品质?纪念包公的对联反映了人们什么愿望?
2、情景三德古语材料给我们做人有什么启示?三段情景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3、阅读第17页和第18页两段情景材料,总结白芳礼的事迹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肯
定和赞扬的原因是什么?老人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爱,反映了什么道理?谈谈你对一个人的善行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4、列举当今社会反映善行德一些活动2例,分析这些活动的强大力量来源是什么?两段情景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道理?
5、阅读第19页有关社会主义道德的材料,判断哪些行为是应该倡导的?哪些是应该谴责的?总结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各是什么?在当代中国评价是非善恶的标准时什么?
6、引导学生阅读第19页的有关材料,分析哪些是称道的行为?哪些是应该谴责的行为?可以看出哪些道理?
二、明辨是非扬善弃恶
1、阅读第20页的材料,分析这里的做人是指做什么样的人?(对做人的理解。)
2、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女学生做与不做对社会的影响。
3、阅读第21页吴坤写信反映情况有什么积极作用?女大学生和吴坤的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4、阅读第21页材料明明的材料,明明应该怎样做?并且说明理由。迟军的教训给我们什么启示?
5、第22页两副图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阅读第23页有关材料,分析图片中哪一种想法正确?为什么?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是什么?说明理由。
第十一课竞争与合作
一、竞争合作谋发展
1、阅读第28页和地29页相关图片,分析反映了什么现象?哪些是竞争的场景?
哪些是合作的情景?
2、列举不同集体和团体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事例。
3、第29页和第30页的资料
一、资料二反映了什么道理?还有哪些不同国家和地
区竞争与合作的事例。
4、阅读第30页三位同学的材料,分析三位同学在竞争中胜出说明了什么?第31页20世纪80年代初的材料,总结竞争对经济社会有什么积极作用?
5、阅读第31页期末考试前三天和第32页表格,总结竞争又具有什么消极作用?
6、阅读第32页刘翔的材料,总结合作对个人的重要性是什么?
7、阅读第33页2004年6月3日的材料,总结开展泛珠三角洲区域合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8、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的意义是什么?还有哪些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合作?总结合作对经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9、阅读第34页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的材料,分析两大运营商签署合作协议有什么重大作用?从对“同行是冤家”新的看法谈谈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什么?对我们个人成长有什么启示?
二、提高竞争意识培养合作品质
1、阅读第34页到第35页的材料,分析 这个学生成为超级城市的“第一任市长”的原因是什么?张怡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这两个人的成功给我们
什么启示?
2、阅读第35页2004年6月某市高考舞弊案的材料,分析涉案人员被依法惩处的原因是什么?这段材料告诉我们在竞争中应该怎样做?你认为应该怎样避免类似的不正当竞争?
3、阅读第36页到第37页的材料,分析哪些事实体现了合作意识?表现是什么?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合作意识?
第十二课维护权利适应社会
我的受教育权
1、阅读第41页李达的材料,分析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2、阅读严济慈的事例,谈谈你对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的理解。
3、阅读第43页和第44页材料,说明我们享有哪些受教育权?
4、阅读第43页杨文的事例,总结杨文一家各自接受的是什么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成人教育),总结杨文父亲上夜大的原因。
5、阅读第44页有关义务教育法制定和修改的材料,分析材料说明了什么?
6、阅读第44页图片,总结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有哪些?
7、联系实际说出我们享有的受教育权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道理?
8、阅读第45页情景一的材料,分析齐某被侵犯的权利是哪些?齐某是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的?
9、阅读第45页情景二的材料,分析林玲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怎样得到维护的?阅读第46页情景三的材料,分析该县的教育局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吗?说说理由。
10、总结当中学生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应该怎样做?
11、阅读第47页相关的材料,总结义务教育的含义是什么?我国实行义务教育的时间和阶段各是什么?“义务”是什么意思?初中学生应该认真履行什么义务?
12、为什么中学生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围绕第47页和48页的两个观点)
13阅读第48页的王倩的材料,分析王倩是怎样克服困难,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联系自己的实际,总结自己履行受教育的义务的情况。
我的经济权利
1、阅读王成的材料,完成连线题,总结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2、财产分为公共财产和公民个人的财产。说说自己家里和身边的哪些是个人的财产,从而对这些财产享有所有权?
3、阅读第50页有关材料,填写哪些属于合法财产?它们受法律保护吗?法律怎样保护?阅读第50页有关两个案例,分析保护公民财产所有权的法律手段分别是什么?对我们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有什么启示?
4、阅读第51页法定继承示意图和王某夫妻的材料,总结法定继承的含义和顺序及遗产分配原则。分析为什么判定孟某也是王某遗产的合法继承人?为什么王某的弟弟妹妹不能继承王某的遗产?
5、阅读第52页有关王大爷的材料和遗嘱继承必须具备的法定条件,分析法院是否会支持王大爷女儿的诉讼请求。
6、总结我国公民遗产继承的法律、继承方式。
7、阅读第52页有关明旭的材料,分析明旭爷爷奶奶的要求合法吗?对于这一间店铺明旭有什么样的权利?为什么?明旭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8、阅读第53页材料,总结智力成果权的含义,当代中学生具体的智力成果有哪些?阅读第53页最后一段小字材料,分析材料中的智力成果是什么?归谁所有?材料说明了什么观点?
第四单元爱我中华
第十三课自我学习提要
一、幸福时代美好生活
1、阅读第59页最后一段材料和60页两副插图,总结说明了什么道理?
2、阅读第61页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的材料,分析说明了什么道理?
3、阅读第61页孙珂买保险的材料,分析保险的作用是什么?写出你知道的投资方式 是什么?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
4、阅读第62页1978年以前的材料,分析反映了什么道理?
6、总结近年来人民生活变化的几个方面,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二、辉煌岁月壮丽画卷
1、阅读第62页两副图片和第63页商品种类的变化图片,分析说明了什么?过去买东西凭票证的原因是什么?商品种类增加,老百姓得到什么好处?
2、阅读第63页我国基础设施改善的材料,总结你知道的重大基础工程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阅读第63页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材料,分析反映了什么道理?
4、阅读第64页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收支的资料,分析得出什么结论?
5、阅读第64页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材料和图片,分析说明了什么道理?怎样理解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时的话?
【第九课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教学设计 教案】推荐阅读:
必修1经济生活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案08-11
走进国际社会教学设计09-21
作文教案走进市场教学设计08-27
社会实践走进工地05-22
走进乡村社会实践报告09-11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走进学习型社会05-13
走进具象艺术教学设计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