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共8篇)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篇1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是人教版历史必修Ⅱ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十二课。教科书分为三目介绍学习的内容,第一目“伟大的历史转折”,介绍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内容和意义;第二目“经济体制改革”,介绍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措施及意义;第三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介绍了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完善。本课内容较多,理论性较强,而“改革提出——改革措施——改革目标”是本课的主要线索。二、三维目标和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运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措施。
过程与方法:观点阐述,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历史对比,问题分析,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
难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从35年看改革开放的巨变
(二)讲述新课
1、为何改革?→提出改革→伟大的历史转折
1)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探究: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我国的国民经济为什么仍然处于停滞状态?
(展示材料: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的遵循)得出背景:两个“凡是”。
2)十一届三中全会
(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视频)
探究:假如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参加者,请你谈谈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
伟大转折
【设计思路】依据课标,本目的识记内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这是改革开放提出的背景,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准确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感受当时我国的实际情况,必须要抛弃阶级斗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而为引入下面的经济体制的改革作好铺垫。
2、如何改革?→改革措施→经济体制改革
导入:上一目我们回答了为何改革,那么如何进行改革呢?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第二个问题:经济体制的改革。
设问:经济体制改革应该是从农村开始还是从城市开始?(从农村开始)
1)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探究:假设你是新余欧里镇昌坊村农民,根据材料请你谈谈计划经济时代你们村的弊端。
(展示材料:轰轰烈烈下地,松松垮垮劳动)
探究:这种公社化集体劳动产生了什么弊端?
(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探究:面对这种情况,你觉得怎样做才好?
(经营方式,管理方式)
探究:体制改革后,你们村发生了哪些变化?(农民、农业、农村)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探究:假设你是新余市钢铁厂代表,请你谈谈计划经济时代该企业的弊端。
(展示材料:在1958年,上海的天气很热,某钢铁厂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需要购买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改革前,沈阳的钢铁厂和五金厂仅一墙之隔,但没有横向联系,五金厂归机械部门管理,钢铁厂归冶金部门管理,冶金部门把钢调到别的地方去,五金厂需要钢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造成了运输上和时间上的浪费,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但是不行。)
(企业缺乏自主权,企业管理体制僵化)
探究:面对这种情况,你认为怎样做才好?
(管理体制、所有制和分配体制)
探究:企业体制改革后,你们钢铁厂发生了哪些变化?
(增强企业活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设计思路】依据课标,本目的识记内容是经济体制改革背景及其过程,这是本课了解的重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准确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让学生亲身感受当时我国农村、城市都存在着严重的弊端,通过合作探究得出要解决这种弊端只有改革。同时让学生了解首先在农村展开改革的原因,利用材料引导学生去探讨这些问题。这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3、改革为何?→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导入:回答了如何改革,那么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第三个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背景
设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的改革开放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国内改革阻力重重,国际上发生了哪些事情?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提出:邓小平南方谈话
3)确立:十四大
4)理论完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
5)意义:经济腾飞,国际地位提升。
【设计思路】依据课标,本目的识记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入到这一目,即改革为何?要求学生探讨并回答我国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环节中,介绍市场经济的提出和理论的完善。主要采用老师讲解的方法,使学生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本课小结
伟大的历史转折(忽如一夜春风来)→经济体制改革(千树万树梨花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今日荷花别样红)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改革开发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中华大地到处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二,经济体制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相继在农村和城市展开,由于无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但是实践证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成功的,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到处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这不正是千树万树梨花开吗?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使我国的改革重新焕发了活力,这不就是拨开乌云重见天,今日荷花别样红?
【设计思路】本课小结,采取了与常规教法不一致的方法,在继承常规教法的同时,在总结中引入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能准确地把握住本课的内容。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篇2
熵增原理与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减量化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产品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或者将废物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品的部件予以使用;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简而言之,循环经济的核心与原则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资源化或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从戴利稳态经济思想来看,再利用与再循环原则本质并不具有持续性。 熵则是一种测量无序的量,它是内部无序结构的总量和表征体系混乱度的函数。 所谓无序,指事物内部诸要素或事物之间混乱且无规则的组合在运动转化上的无规律性。 反之,有序则指事物内部的诸要素和事物之间有规则的联系或转化。 系统为死的、宏观不变的平衡结构是静态有序,系统为活的、子系统在不断变化的非平衡结构或耗散结构则为动态有序。 从人类社会角度来看,能量与物质的有序就是有用的,反之则是无用的。 一个孤立系统在与外界没有任何能量与物质的交换时,系统的自发演化总是朝着对称性越来越高、有序程度越来越低的方向发展,最终将达到对称性最高的平衡态,即“热寂状态”。 这就是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也有学者将熵增原理命名为热力学第四定律。
整个地球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封闭系统。 这是因为,地球与外界物质少到忽略不计,而在能量上主要接受太阳能。 在戴利看来,人类的社会经济系统则是一个耦合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开放子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交换能量与物质,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决定了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 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从自然生态系统抽取低熵的能量与物质,经过人类消费,再向自然生态系统排出高熵的能量与物质的废弃物,这是一个低熵到高熵的过程。
而循环经济学却认为,“环境的污染主要是人类在生产中把错误数量的自然资源在错误的时间,用到了错误的地点所造成的……因此,在经济生产中自然资源使用的数量越准确, 时间与地点越正确,自然资源利用率就越高,环境指数就越高,环境的状态就越好。 ”从这个角度出发,以减量化、再利用与再循环的原则,减量化是减少从自然生态系统获取的能量与物质,再利用与再循环则是把废弃物再次资源化以减少最终处理量,对于污染物和废弃物、旧货等加以回收利用,从而建立一种基于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 可是,这种模式本质上相当于一个复杂巨型的第二类永动机。
社会经济系统的开放性虽然使得系统本身自组织程度或有序度越来越高,但社会经济系统熵不断降低的原因是将高熵能量与物质排放到封闭性的自然生态系统中,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只有依靠对太阳能利用效率的提高来降低系统熵值才是可持续的。
就物质来看,“太阳能可以替代化石燃料,但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矿物。因此,矿物枯竭的后果要比化石燃料的后果更严重,这意味着不可能实现稳态经济。”尽管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矿物的物质存量不会枯竭,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矿物的开采与利用只是让这些矿物质从低熵物质变成高熵物质。即便废弃物可以参与到循环经济中,依据熵增原理,它却需要投入低熵的有用能量。因此,物质的再循环与再利用归根结底仍然需要社会经济系统从自然生态系统中汲取更多的能量而已。因此,循环经济的再利用与再循环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而是人类的社会经济系统不断从自然生态系统中汲取更多能量或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熵增原理决定了循环经济的不循环。
高科技进步与生态殖民主义
戴利认为,宏观经济规模是指按生态系统能量和物质流计算的、与生态系统承载力相对照的宏观经济产出总量。 宏观经济的最优规模则是“一个人均使用资源满足足够优裕的生活水平、随时间累计生命数量最大这样一个规模。 目前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最佳规模必须可持续,经济亚系统的规模不得超过使生态系统不得不减少未来生命数量的临界点。 ”这个临界点是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可以用生态足迹与生态容量进行比较的方法来衡量。 所谓生态足迹,是指特定数量人群按照某一种生活方式所消费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商品和服务功能,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需要生态系统吸纳, 并以生物生产性面积来表示的一种定量方法。 生态足迹小于生态容量即为生态盈余,反之则为生态赤字。
有研究指出,我国1978 以来进入生态赤字期,2000 年以来,东部经济发达区内的上海、广东等30个省市是生态赤字区,仅有西藏、云南是我国生态盈余省区。 中国的生态容量持续下降,而生态足迹则持续上升。 到2003 年, 我国的生态压力已达2.12,这意味着当年社会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索取已经达到了其生产能力的2.12 倍。 因此,按照戴利的观点,中国已经是一个过度发达的国家。 所谓过度发达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均资源消耗水平普及到所有国家都不能被无限期地承受。 从全球来看,世界自然基金会2000 年指出,在过去30 年,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下降了33%,同期内人类对地球的生态压力增加了50%,已经超过了生物圈的再生速率。
因此,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已经超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生态承受能力的界限。 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高科技进步不能保证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会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是社会进步与个人幸福的唯一源泉,只要科技在进步,经济就可以突破宏观经济最优规模的限制而无止境地增长。 这就是对高科技的迷信,它本质上是对经济增长这种物质主义发展观的迷信。
国内循环经济研究者往往以西方或类西方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标杆,但却没有考虑到一个个重要的背景因素,即发达国家将国内的自然生态成本外部化到第三世界国家。 表面上看,发达国家主要是从事高附加值的非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和高端服务业,但实际上,发达国家却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甚至连垃圾场都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 第三世界国家成了工业制成品和资源密集产品的主要产地,同时也成为发达国家全球环境代价的主要承担者。 所谓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是建立在更多的第三世界国家被污染的基础之上。 这就是将生态危机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的生态殖民主义。
高科技垄断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能向第三世界国家推行生态殖民主义的主要原因。 科技无非是知识的积累。 戴利指出,“知识很大程度上是社会产品,无论如何,将产权只给予基础知识应用而不给予基础知识发现的本身是武断和不公平的。 ”因而,“在所有东西里面, 知识和信息是最应该跨国界自由流动的, 尤其是从发达国家流动到不发达国家。然而这是当今自由贸易主义者最不想让它自由的部分。 ”因此,发达国家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循环经济,在本质上是通过技术与知识的垄断,采用以邻为壑的策略,转嫁危机给第三世界国家。
结束语
从国家规模经济到国家范围经济 篇3
在本文中,我提出一个不太常见的观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从国家规模经济转向国家范围经济。
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在的讨论给人的印象是,它好象是一个巨大的筐,从能源、科技、环境、人才、质量、结构、增长、贸易、出口、服务,外延无所不包,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好象在说,让所有不好的事情快快离开,让所有好的事情快快到来。它的核心与内涵反而模糊了。
发展方式问题,如果收拢到一点,可以归结到经济性的根本来源上。旧的发展方式,隐含一个总前提:以为一国经济规模越大就越经济。我称之为国家规模经济。新的发展方式,实际隐含另一种难以一眼看穿的前提:一国经济范围越大越经济。这里的“范围”可近似理解为共享资源、分摊成本的范围。这种经济可称为国家范围经济。
对应国家规模经济的,是比较优势;对应国家范围经济的,是竞争优势。所以问题也可以表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是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从规模经济性到范围经济性
托夫勒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揭示的一个核心趋势,可以理解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度概括。这就是“从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转向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象征性说法。这种说法的高明之处,不在于生产这件事,在于突破了人类二百年来的一种洞穴之见。这种洞穴之见,就是对经济性的认识,只有规模这个维度,没有品种这个维度。
中国上上下下的GDP崇拜,从宗教角度认识,就是把规模当成了上帝。旧的发展方式的要害,就是规模拜物教。这种规模拜物教,已发展到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量化”阶段。这种规模拜物教的走火入魔,在大国崛起历史上是罕见的。主要是西天取经中,把经念歪了。西方本身反而没有规模拜物教,从钱德勒《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的总结看,西方一直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是我们自己在经济性的根本来源这个“经”上,学偏了。就象当年学苏联学偏了一样。
当托夫勒把规模和品种,当作两种并列的维度,用来表述经济发展方式时,我们赫然发现,西方人其实跟我们想的不一样,没有那种把规模当上帝的定见。“从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转向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说法,隐含这样的灵活看法:规模经济,也可以读作“品种不经济”;范围经济,也可以读作“品种经济”,或“规模不经济”。到底哪种好,要与所在历史条件结合起来看。如果处在传统工业化阶段,规模经济是“好”的,范围经济是不那么现实的;反之,如果处在信息化阶段,范围经济是“好”的,品种不经济越来越非主流。
如果我们接受了旧的发展方式中,片面强调规模是“不好”的,还是比较容易的;那么在理解在新的发展方式中,什么是好的,尤其是要跟品种联系在一起,脑子就不容易转弯了。
我们观察日本,与中国、韩国有一个非常不同的地方,就是一切都见小,在“小的就是好的”方面,比中韩学西方学得象。我在日本所见最不可思议的现象之一,是连一平米不到的空间如窗台、拐角,居然还要设计成景观。往深层去想,发觉是理念不同。他们所理解的集约,与我们理解的从根上就不同。他可能不是从规模经济性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品种经济性的角度考虑问题。无论是节省能源、降低能耗、精细制造,还是精巧设计、利用人力,出发点是如何在不成规模的情况下,仍然保证经济性。这样,经济就越做越集约,越做越节能,越做附加值越高。他实际是在降低差异化的成本、复杂多变化的成本。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反的。比如降低能耗,我们预设的前提是,批量小了,根本降不下来,所以要按粗放的方式把规模放大几个数量级,从规模效应里边省出一些成本来。
这种差异归结到理论上,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品种越多,成本越高,所以要把小的合并成大的,就可以解决粗放问题,与世界潮流正好相反;发达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品种越多,成本越低。所以要把大的拆成小的,以解决粗放问题。我们眼睛向外要效益,别人眼睛向内要效益。这个指导思想不转变,一切事情到了根上,就会发现制约瓶颈。
品种经济性,这只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展开看,它是一连串事件的结果。要想降低品种多样化的成本,涉及外部经济性、知识互补性、收益递增、人力资本投入、网络效应、营造环境、协同商务、集群发展等等。这些都属于内生增长的范畴,与规模经济是不同取向。概括起来说,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是经济增长方式,从外源增长,转向内生增长。内生增长的关键要点,在经济学上,就是处理品种多样性问题,也就是品种经济性问题。
简言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在规模无关条件下,同样能集约,是内在的集约。打个比方,炼一百炉一样的钢,比单炼一炉钢省,这是规模经济;炼一百炉各不相同的钢,比单炼一炉钢省,才是真正转变了发展方式,它内在地要求信息化。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规模经济是与比较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范围经济是与竞争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波特的发现。波特说,“对一些强调比较优势的产业,规模经济理论确实有它的重要性。然而,这个理论并没有回答我们所关心的国家竞争优势问题”。竞争优势在波特术语中,是比较优势的反义词,他称之为国家竞争优势。
波特认为,比较优势,关注点在生产要素,在禀赋。也就是一国“天生”的资源。竞争优势,除了取决于生产要素外,更取决于企业外部的需求、相关产业、战略等综合因素。波特说:“比较优势理论是长期以来在国际竞争分析中处于主流和控制地位的一种理论,而我则力主竞争优势应该是一国财富的源泉。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而我认为这些投入要素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日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投入要素能够高效地使用和升级换代。”
比较优势强调的是企业向内部生产生素要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国家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向外借用资源的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方式。与钱德勒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说法比较,波特实际等于把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放大到国家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竞争优势,就是指国家范围经济。钱德勒说的范围经济与波特说的产业集群,共同点在于都强调了品种经济性,即通过在相同范围内共享资源,在不同品种间分摊成本。前者说一个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品种多样化降低成本;后者说一个地区可以通过小企业协同,降低不同品种生产的成本。
我们希望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能源、科技、环境、人才、质量、结构、增长、贸易、出口、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新的经济性效果,实质都是范围经济性的不同表现。举例来说,南海纺织城利用计算机服装设计降低多品种的成本,体现了科技含义高与范围经济的联系;IT服务外包中,对人力资源投入显示出的经济效果,体现在对于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成本的均摊中。越依赖资源共享,就越需要强化无形投入和社会网络,而弱化对能源的依赖。等等。
从文化创意到文创经济 篇4
将文创交由学术机构来发展,很容易发生与市场现实存在落差的情形。这些问题多数人都有所意识,但僵局很难被打破。主要原因在于,学术研究和现实经营在基本功能上原属互异,而艺术与商业学问间亦是不同领域,艺术和商业间存在鸿沟的状况由来已久,重点在如何发展一套可行策略将它们有效融合。
一、文化困境与商品化质变
“文化”是人类对于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表征;而人们则指称那些依循着时间的脉络延续与传承下来的东西为“传统”。虽然学术界已有诸多对“文化”定义的说法,但仍有必要在此阐述笔者对于文化定义的看法:文化是一群人经由行动所产生并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与互动合作模式,并以此经验为依据所开展出来的各种价值观念和有形与无形的符号系统,也就是说“文化观念”就代表了一个族群的“价值观念”。
文化的存在必须与时代的演变与需求起到互动作用,所以传统必然会因此而有所改变,此现象可称之为“演变中的传统”。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生活要求的变化脚步太快,而具有传统生态的文化社群消化这些新东西的速度太慢,甚至根本来不及消化,所以文化出现了断层。全面的现代性与现代化所揭示的是一种持续变迁的精神,并与过去决裂及对于传统的疏离,传统文化因此失去了现实价值的有用性,缺乏需求性,因此无法与当前的世界强势文化、流行文化相抗衡。尤其是那些曾经属于民俗的、非主流的文化随着生活形态的改变而改变。
文化产业被美国政府认为是娱乐传媒产业的一部分,而所谓的文化产业包含电影、广播、电视、出版和音像制品。将文化或文化遗产作为产品的两个根本矛盾的观点是:一方面,在商业上,文化产品被视为和其他产品相类似的娱乐产品。另一方面,文化产品被视为一种传递价值观、想法和涵义的财富,是一种社会传播的工具,它有利于维持、推广特定社群的文化身份。以上的看法,显然窄化了文化内涵。
姑且不论新文化被如何界定,不容讳言的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物质发展与各种思想、行为等多方面“价值观”趋向“全球化”的同时,新的地域文化也不断相应产生。区域性文化的生成、延续与发展不仅与自然条件关系密切,更与人文环境紧密配合。
二、群集形态的文化产业发展现象
基于重新获得重视、创造文化新价值的需求,在全球各地兴起一股文化产业群集化的园区或发展基地形态经营的趋势,试图透过群集的整合力量发扬文化、创造市场,以获取新的文化经济力量。此构想固然美好,却仍存在疑问:群集是否就必然能创造足够力量?文化真能透过群集扩大影响力吗?文化产业如何界定?群集的操作和效益有没有一套准确的事前评估方法?事实上,群集具有创作和商业两种类型功能,就创作而言,群集可发挥彼此砥砺、刺激创作的效果,其作用是相对缓慢的;商业功能则是现今大多数政府和企业的期待,希望透过丰富文化创意内涵来创造经济机会,这个目标讲求的是速效。过往对群集式创作的讨论已经很多,而商业功能文创群集的落实仍众说纷耘、尚在摸索,我们对文化商品化质变和其群集趋势所产生的商业价值应当先予深入探讨。
从商业价值做评估的主要理由在于,商业和文化创意在行为上有极大的不同。如前所述,文化的产生相对缓慢,商业却是快速的;文化创意本身可能是适合独享、不受周遭影响的,商业的成功却需要倚靠市场的聚集才能提升经济机会。因此,以商业目标为主要考虑之一的文创群集基地,必须经过一套和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不同的商业性评估后,才能导出文化商业价值的评估。到此时,文创群集基地内涵的选择,不再纯粹以文化意义本身的重要性来决定,还须加入其对市场是否具有吸引力,或必须创造产生吸引力的方法,甚至不得不有所取舍。换言之,在流行的文创群集基地设立风潮下,文化将产生快速且数量庞大的新创与舍弃。因此,在发展策略上,应以创造新的科技文创特色为主要策略,打造一个崭新但包含既有传统的全新文化。其孕育素材,正是基地所在处的传统精神、文化、产业和观光或科技实力。
以我国台湾地区在2010年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台湾馆为例,它目前已经落户台湾新竹,将以“产创园区”形式重新运营。世博台湾馆本身就是一个结合多样地方文化和科技的创新型主题文化展馆。在整个产创园区中,同时规划了突显新竹及台湾的文化创意,并与台湾馆既有意象相呼应的精品文创展示商场、特色文创主题餐饮、互动科技展示和体验式文创孵化基地。这个新文创群集基地的设计面临很多挑战,既结合多个专业领域,又包含传统文化创意的转型变革,以达到促成文化培养、地方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目的,是经过有系统的市场分析、效益主题发掘、商场规划和文化主题确定,及营销筹资方法研究而成的,与传统文化缓步发生截然不同,更非一般文化和经济专属科目所能独力做到。
从以上文化产业困境、需求和案例反映出几个未来发展机会:
1.地方特色及文创产业势必需要与具有强大吸引力的观光资源结合,尤其是在一些具备打造国际观光景点条件的地方,可以吸引消费采购力高的国际观光客来扩大所在地文创产业的经营绩效,并协助相关业者走向国际市场。
2.透过文创与科技产业彼此间的交流,有机会在科技文创方面做进一步整合与应用,开发兼具文化与科技特质的新型文创商品,甚至跳脱传统工艺品范畴,成为流行时尚产业。将文化创意经济价值有效发挥,成为传统文化产业与科技产业蜕变的契机。
3.对于较难以创新商品化的文化传统产业,如地方美食、食材等,可以透过文化氛围环境营造、科技应用导入等方式,创造出独特的文创美食风格,吸引国内外游客消费,成为文化群集基地另一个创新文化形态。
4.经由导入专业化的管理及精品化行销,加上国际观光客集中采购所创造的消费氛围,文化群集基地有机会协助地方传统文创与科技经济发展。
5.由于多数文化创意业者并不具备经营专长,或缺乏商业化资源,透过前述具有商业化市场分析、运营单位的辅导和管理,将能够协助这些文化创意业者弥补其不足,并且经由文化感受、传播与消费享受的综合价值,达成互相带动效果。
6.对一些希望导入文化或创意作为其产品或销售元素的非文化创意企业而言,文创群集基地中有足够的商品与文化创意可供选择,部分商业也可以此类型具消费功能的基地为验证场,测试大量商业化可行性。
三、在商业化过程中的文化内涵维持
从现实角度而言,世界上没有不质变的文化。所差者在于在一定的时间段里的质变程度替代了多少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或者说有多少新文化进入了主文化圈并融合于其中。文化既已往商品化、商业化和群集经营形态发生质变,如何维持其中文化内涵将是长期运营必须注重的核心问题;虽然世界价值体系笼罩在消费文化的宰制下,然而,在当前全球化之下所产生的各种各样新的地域文化,仍是由传统的“人文”为基石建构起来的。
传统中各种有形、无形的媒介文化被现代化进程一点一滴地淘汰,但我们仍可以将“传统”与“文化”通过现代世界能够接受的文法展现出来。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以“重塑形象”“创造价值” 与“文化精神扩展”作为策略。文化的起源基于生活条件的限制与适应方式,因此评估生活环境并改变与调整生活方式,就成为文化取向的第一选择,所以我们不应该存有哪一种文化比哪一种文化更优秀的观念。更关键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发展不应该只以维持中国文化的民族主义或意识形态为主导,所谓的文化多元必须建立在尊重“选择”的自主权上;没有人有权力决定某一类人应该怎么样过生活,而应该以世界为前提,寻找对世界有帮助的传统文化精髓并予以发扬。这样的思维模式与从前的如何复兴与保存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是站在世界的高度来发现世界的缺陷并以传统文化来填补,这样文化的价值才有发挥的空间,并且跳脱由自身维持自身文化的局限。
对于文化的变革议题,必须认识到所谓“变革”,不论是自愿的或是被迫的,在一定意义上来说首先意味着“传统”的接受或容忍。因为“变革”是基于某种定义上的“外来文化符号”,并以符合其生存需要为前提,最终达到“适应”目的,因此所有的改变都必须符合当前我们所身处的商业化、市场化和技术化的大环境之下。许多地方文创基地发展时,相当排斥这类“变革”或“外来文化的侵略”。事实上,倘若外来文化不符合生存需求,那么也不会出现“变革”,也就不会有“文化侵略”的说法,更不会有复兴传统文化的必要。若是以“文化观念”是“价值观念”这样的命题来看待“变革”,文化的改变就是因为需要、由于交流成长而发生,它或许和传统不同,但却是新元素带来的新生命,是文化精神的延续,在商业化过程中亦是如此。
在此,我们可以看到,文化内涵存在的形式就像一张蜘蛛网,彼此间相互制衡也相互影响,在创意与商业化过程中,必然同样面临矛盾、冲突和反复地消长。例如中国文字经过几次改为拼音文字的争论,甚至当计算机普及时,对于汉字不利于数据输入的论调使汉字面临“落后的文字”的说法,然而积极创造、研究、开发与运用汉字的优势,探索汉字在结构上、思维逻辑上与新科技的内在关联,并以此得到汉字在数据处理、思考学习、大脑开发及有助于智力均衡方面有优于拼音文字之处,自然增强汉字持续存在的条件与优势。这是一个合乎理性且印证文化内容优秀的成功案例,我们不能将某个文化的丧失归结为商业化所致,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创造自身文化的存在价值与合理性并提升自身文化的优越性,使它不因为商业化等目的性扩展而丧失其价值。
四、新文化创意时代学术单位的角色
为了延续文化精神,文化创意单位在某种程度上必须要深入了解文化精神及其创意演化过程,否则就只是一般的商业创意。然而,一般企业并不具备此类研究能量,学术单位以其充足且全面的学术研究能力、丰富的研发人力,在无获利压力、时间弹性较佳之下,可累积更多文创知识和技术,成为企业投入文化创意的人才与技术后盾;另一方面,不可否认,学术单位的确缺乏实务化及商业化能力与经验,使得部分研究与开发和社会发展方向脱节而被弃置,成果未必能付诸实施。
求取学术研究价值最大化,在相当比例层面上可导入企业合作关系。以台湾的做法为例,很多学术研究单位成立产学合作中心,或在设计中心具备产学合作功能;而合作内容依其性质原则上分为“产学计划”“服务性检测与调查”“人员训练与讲习”“专业咨询或诊断”“技术移转”等五种方式。
这五种合作方式中,“产学计划”是指接受民营事业机构与政府机构委托研究开发之项目研究计划,也是深入进行共同或委托具体文创开发的合作,这是教育单位吸收企业经验、企业利用学术力量量身订做所需项目的最佳方式。“产学计划”和“人员训练与讲习”在产学合作方面是扎根型的项目,其进行时间通常也较长,许多时候企业已然具有部分成果或成见,或希望速成,此时学术单位所拥有并累积的庞大文化创意资源,就成为企业可依赖并调整其既有成果的必要支持。
透过这些共同产出和资源支持,学术与企业均得以在文化创意发展上,进一步掌握以文化艺术语言、艺术社会学等观点诠释不同文化与商业新趋势的融合能力,扎实并快速反映文化和时代变迁与价值延伸上的新表征。
结语
关于文化的延续与发展,可以从认识文化本身的价值和把文化当作一种资源这两种概念综合起来进行:
1.认识文化自身的价值,理解它在历史进程中所以持续传承的理由、意义与价值。
2.把文化视为一种资源,积极开发与创造符合现代的有用性并认识。文化资源价值的潜在性、认识文化资源价值的滞后性与认识文化资源价值的整体性。
笔者认为,当前世界各国政策均强调关注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文化创意产业正受到大力的培植。从文化战略的高度来看,文化创意与人才的建设,不是依靠引进新的技术或是简单的跟风就能成功,而是依靠培养、推广具备人文关怀与深层次的文化传统应用、重塑的整合性人才。在文化延续跟发展这一部分与商业化情境下,文化符号的挪用与其原生价值及本质上有着极大的矛盾冲突,我们应该怎么把这些现象合理化或采取适当心态看待这种现象,是亟待厘清的课题;学术研究单位与企业间则应研发恰当的密切合作模式,将文化创意转化为具商业价值的产品、服务,或开发兼具文化宣教能力并符合市场接受取向的运营方法。如此,才能在时代的不断进步下认清文化价值并理清自身文明发展的脉络,在文化与商业经济需要中寻求一个适当的定位。
作者系南开大学文学院艺术设计系、台湾新竹市世博台湾馆暨风城文创馆营运管理顾问、案―文化创意发展顾问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篇5
1 , 遭遇瓶颈
网络购物在近些年来的增长速度是爆发性的,但是网络购物的发展似乎面临着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造成这个瓶颈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上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本来就很小,而上网人口中把网络购物作为其主要消费工具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同时,网络购物的安全性广受非议,遭遇了消费的信任危机。因此,和现实购物相比,网络购物在更大的程度上只是具有了概念性和尝试性的意义。
现时的网上商店大多以出售特色商品为主,去满足那些在本地无法购买的消费者的需求,因此,网上购物在某种意义上沦为了现实购物的一个补充。因此网络购物更多的被定义为淘宝者或是二手易货者的天下。这样以来,网络购物的市场空间就大大挤压,目标群体也十分狭窄,难以实现有效扩展。因此,现在的.网上购物厂还没有能出现一假如沃尔玛或是家乐福那样处于行业领导地位的经营商。
这样看来,网络销售还远远没有达到对现实销售构成威胁的地步。网络营销的低成本,高时效的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无论是像易趣网那样的C2C模式,还是卓越网那样的B2C模式,大多只是提供了一个交易平台,其知名度和信誉度也只是建立在很少一部分网络购物先行者支持的基础上。在笔者看来,网络购物完全可以超越单纯针对上网人口的限制,把目标市场扩展至更大的消费人群,实现与现实购物的有机结合,这样网络购物才可能扬长避短,真正实现无约束式发展。
笔者的基本思路如下。
2,网络购物B2C的新模式
以主题化的方式(Topic sales)实现网络营销和现实推广的结合,实现产品销售和企业形象推广相结合.其主要出发点是发挥网络消费的便捷性,时尚性,宣传渠道的廉价性的优势。克服网络消费的信用性较差,空间距离感太大以及适用群体相对狭窄的弱势。因为现实购物具有可视性,灵活选择性的特点,且服务具有可感受性,信用性较好,恰好弥补了网络的不足,同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消费模式。
对于这个概念首先要做一下解释。首先它是依托于网络购物,在广义上仍属网络购物范畴。其次它实现了网络购物与现实购物的结合。严格的说,网络购物营销推广中心只是起到了宣传,展示网络商品并提供售后服务的地方,但其使传统的单纯的网络购物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单纯的网上购物具有可选择品种多,挑选便捷且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但与此同时,消费者无法亲身感受商品的品质和特性,而且购买周期长,退换货麻烦.最主要的问题是有很多顾客对网络购物的概念认识不清,对网络购物缺乏信赖感,这些都是限制网络购物大规模发展的瓶颈。因此用人们习惯的购物方式引导那些从未尝试过网络购物的人感受第一次吃螃蟹的味道,无疑会大大增加网络购物的群体规模。对充分挖掘市场潜力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网络购物营销推广中心的施行
这个营销推广中心可以是综合性购物网站的也可以是主题购物网站的。下面我们以主题购物网站的营销服务中心来说明具体的施行过程。
麦考林是国际著名的邮寄购物公司。公司的产品推广主要是靠向消费者邮寄印有公司产品介绍的印刷彩页和利用公司网站进行宣传。公司的主营产品为女性时装和设计新颖的日用小商品。
现在假设麦考林公司在设立一个网络购物营销服务中心。在这个有限的现实空间内,麦考林公司可以选择近期内公司最热门的部分商品作为现场展示品。如公司新推出的时尚女装和具有吸引力的日用小商品。因空间有限,只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商品,服装也可用真人展示。所有商品均为样品,在现场不直接销售。消费者通过亲身感受麦考林的商品和服务,对企业形象和经营运作产生整体性的认知,并大大增加消费者的信赖感。与此同时,因占地面积小,无须现场库存商品,所雇人员为大择
林场内服务人员兼职,所以投入费用很小。以时装为例说明其具体优点。麦考林的优势为服装紧跟时尚潮流,每一件都为量身定做,充分发挥了网络在个性化定制上的优越性。产品新颖实用,而且因为剔除了中间商,采取直销模式使价格相对具有优势。对年轻女性市场具有很强吸引力。缺点是如前所述,顾客单凭宣传画册和网站无法近距离亲身感受货物的品质,退换货麻烦,且公司在国内知名度一般。因此网络服务平台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使消费者既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麦考林。而麦考林仍然可以利用它廉价,简便的销售渠道进行营销。二者实现了战略性结合。是节约成本和利用网络渠道的典范。
这个网络购物营销推广中心可以有效的实现目标群体的拓展。因为在中国绝大部分人是不上网的(这其中包括了很大一部分购买力很强的中年以上人士),他们是网络购物的目标群体扩展的主要瓶颈。但我们却不能忽视这部分潜在的巨大的购物群体。因此把网络购物融入他们习惯的现实购物方式中,不仅打破了这个瓶颈,更有可能把他们发展成为网上购物一族。另外在上网者一族中也有很多人对网路购物心存芥蒂。用一种新的方式让他们消除顾虑,最便捷最放心的进行网上购物必然能大大提高其信心和兴趣。购物网站在人们心目中的品牌知名度较低的问题也是其进行业务推广的巨大障碍,通过人们最习惯和最能接受的方式,扩大网站知名度和人们对其的信赖感是购物网站的势在必行之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篇6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在其他市场成功的区域经理,接管一个新区域市场后,不是脚踏实地的了解市场,做出诊断,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市场主观臆断,仓促制订市场运作方案,思路还是那个思路,做法还是那个做法,结果却不再成功,而是被无情的市场偷换成了失败,
成功成了失败之母,其实,上级对区域经理委以重任,与其说是因为看中了其经验,不如说是因为看中了其背后的能力,区域经理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对新接管的市场进行诊断时,要坚决抵制经验的诱惑――因为对市场的陌生,信息收集的艰难,经验很容易跳出来说话。如何抵制经验的诱惑呢?要有一种“归零”的心态,抛却经验,立足于新接管的市场,将自己浸泡其中,做一名脚踏实地的区域医生。切记:同样的症状,症结可能不一样,同样的症状,也可能需要开不同的处方。
下面本人以7月中旬接管乌鲁木齐安泰核酸市场经历了艰难曲折摸索后成功启动的过程剖析给大家,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接管乌鲁木齐安泰核酸市场之前,曾先后三次到乌鲁木齐市场参与指导,但是该代理商确实没有能力(不论经济实力,还是个人能力)继续维持下去,为了维护公司整体利益,与公司总部商量决定,取缔乌市代理商,重新启动乌市安泰核酸市场。
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是新疆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而且是西部外贸中心,也是很多保健品尤其是会销商家的必争之地,并且已经形成以中脉为领导品牌的会销龙头产品,单场销量几乎均过百万,同时与我们安泰核酸形成直接竞争的珍奥、一珍,由于进入市场时间长,占有顾客群体大,销量均十分可观,此外还有未成气候的生科、力可泰、迪源、夕阳美等同类产品,可谓会销市场竞争达到白热化,
同样是经验冲昏头脑,按照西宁市场的运作经验,我认为只要同类产品销量比较好的地方,我们一定能做好,并没有对乌市市场进入深入调研分析,与新加盟代理商协商后,迅速招聘组建队伍,进行培训,前期工作一切进展比较顺利。
凭借经验,照搬西宁运作方案,首战遭受重创
从7月18日进入乌市,我带了3名西宁市场骨干,并且通过在当地招聘,队伍很快组建到12人,我们进行为期3天的集训后,为了尽快启动市场,同时在活动进行中锻炼新员工的沟通能力与胆量,我与3名骨干亲自带领新员工采用散收集方式收集顾客档案,准备在8月1日成功开第一场联谊会,一方面提高士气,另一方面让代理商更踏实的支持我们的工作。结果一天下来,我们人均散收顾客档案不足2人,虽然骨干与新员工仍然满怀信心,但我从市场调研的角度已经隐约察觉到了乌市市场的难度,这个时候肯定不能透露我的看法,硬着头皮也得干下去。
从7月23日――7月31日近9天的时间,12个员工共拜访并接受邀请的有101位顾客,其中包括很多都是院子里送资料,防盗门外沟通,甚至把资料放在门卫室,顾客自己去取的,发出去了101张邀请函,这个时候,我已经对8月1日首场活动不抱什么希望了,同时又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因为西北好几个市场都在等待这个近10天的第一场活动。
中国经济从失衡到均衡发展 篇7
2009年以来,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各种自然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在2.2%左右, 但是失业率在9.1%, 欧洲的失业率更高, 这样就给全球经济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我国在30年里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经济实现了第一次腾飞, 这对一个国家和地区非常不容易。
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经济在未来将要告别世界工厂, 可能会向全球的领先者这样一个地位进行冲击和挑战。“我们国家的这个定位是重要的战略机遇, 当然这个定位有很多风险, 更有一些挑战。因为GDP的增长和物流产业的不配比不协调, 物流效率仍然很低。目前的产能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 远远不能保持中国在未来的可持续增长, 更不要说我们的高污染、低产出和难以实现循环经济, 以及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潜在的社会、政治乃至文化的这些不均衡。
过去30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我们认为可以用“失衡增长”加以概括。增长有目共睹, 但是失衡也日益凸显, 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失衡, 经济增长改革开放30年来, 我国单纯地追求扩大出口, 更多地依靠外需, 尤其是30年后这种粗放式的出口模式问题日益凸显。到2009年, 我国的贸易依存度高达50.8, 货物贸易的依存度为45.0, 其中:出口依存度为27.1, 货物出口依存度24.5。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失衡, 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 因此受到国际市场需求影响也较大。
第二, 经济结构的失衡。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已经引起了国家上下高度的重视。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 高收入国家与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1995年分别达到了68%和52%, 2008年分别提高到72%和53%。即使是中低收入国家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08年也达到了53%, 而我国在1995年该比重只有33%, 到2008年也只有40%, 比中低收入国家的水平还要低十三个百分点。问题更为严重的是, 像广东这样的经济大省甚至出现了服务业发展没有达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
第三, 发展方式失衡, 追求外延式增长, 忽视了内涵式增长,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由于缺乏自主创新, 整体而言, 我国的产业层次较低, 尽管我国有数百个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 但是, 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竞争力不强, 缺乏对产业的话语权。正如当年时任商务部部长的薄熙来所言:我们出口8亿件衬衣才能换一架空客380飞机。
第四, 城乡区域发展的失衡, 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带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我国先后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及“中部崛起”等战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有所改善,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 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 但是, 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严重。以我国经济发展较好的广东省为例, 2009年, 粤东西北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一半, 仅为珠三角地区的1/4左右, 其中人均生产总值最高的深圳市是最低的梅州市的7.5倍。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2.1:1扩大到2009年3.1:1, 明显高于江苏的2.57:1和浙江的2.46:1。因此, 出现了所谓“城镇像农村、农村像城镇”的说法。
最近我们在做广东的一个课题, 通过与11个省市的比较, 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个GDP产出最大的省, 面临着经济社会乃至区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 达到了相当令人触目惊心的地位, 像汕头人均GDP低于全国的水平。
第五, 增长与发展的失衡, 资源与环境的约束日益趋紧, 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较大。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提供的数据:2009年, 我国生产粗钢5.68亿吨, 水泥16.5亿吨, 分别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3%和52%;一次能源消耗达31亿吨标准煤, 是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7.5%。而同期我国的GDP只有34万亿元, 约合4.7万亿美元, 占世界GDP54万亿美元的比重仅8.7%, 这种依靠大量消耗资源支撑发展的方式是难以为继的。
此外, 我们过去经济失衡增长赖以依靠的“廉价”资源近年来不断价格飞涨, 比如:“中国需求催发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同时, 环境保护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我国在获得众多“中国制造”第一的时候, 也获得了化学需氧量 (COD) 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世界第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土地资源开发强度过高, 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第六,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失衡。尽管我国政府近年来非常重视社会发展方面的投入, 但是相对于较快的经济发展, 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相对滞后。2010年全国大中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入托难”的问题, 集中地反映出城市公共服务的配套相对欠缺。更不必提及, 广大的农村地区面临的教育、就医、养老等问题。
第七, 经济增长的收益没有被共同分享, 导致收入分配失衡, 收入差距不断被拉大。无论是我国国民总收入初次分配, 还是我国国民总收入再次分配, 其结果大致相同, 依然是企业、政府所得的比重上升, 而居民所得的比重下降, 而且三者分配的差距不断拉大。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国家, 经过金融海啸的打击, 导致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及其体制受到重创。而我国在应对经济海啸过程中, 采取了政府为主导的积极应对措施, 较快地止住了经济下滑的趋势, 为我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止跌企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因为此, 勾起了部分人对计划经济的美好回忆, “强政府”的意识有所抬头。作为学者我有一个担忧, 就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反转, 通过十大振兴计划, 经济很快走向了一个所谓的恢复性增长, 我的担忧正在于我们经济在未来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遇到另外的“天花板”——就是政府干预。政府的力量太强大了, 这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质疑。
这种倾向是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均衡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核心问题。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大政方针, 尤其是市场能够办的事情, 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一句话:“乱世用重典”不能成为政府过多干预经济运营的藉口。
在未来五年或更长的时间里, 中国经济将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面临着如何攻坚克难、实现二次腾飞的问题。破解我国未来的科学发展战略难题,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我国经济的“二次腾飞”, 必须跳出第一次腾飞所倚重的工业化路径, 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探索新的模式。我认为, 以城镇化为载体, 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 必须遵循均衡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篇8
小农经济与工业化的概念:
小农经济:是指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以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为生产目的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工业化:是指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一、中国古代的经济
重点1. 认识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
商周时期,大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称为“千耦其耘”。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生产力,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于是出现了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特点:自给自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封闭性:相互之间缺乏交往与合作;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和长期不变的生产;脆弱性: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
重点2.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1)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兴于商,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国有土地制度的典型特征。
(2)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土地国有制和土地私有制。① 封建土地国有制,其主要形式有王田制、屯田制和均田制。均田制:开始于北魏,隋、唐两朝相继沿袭,是指政府在不触动私有土地的基础上,把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的一种土地管理制度,这一定程度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②封建土地私有制又包含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部分。君主土地私有制:君主的私有土地,由宫廷有关部门掌握,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的私人开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它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民主革命后的土改才被消灭。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虽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
重点3.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1)实施原因:①根本上是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决定的,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必然产物。②古代农业是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人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③土地税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保证。④稳定农民有利于社会安定。
(2)表现:①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②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农民破产。③强调户口管理,限制人口流动。④对商人进行诸多限制,并课以重税。
(3)评价: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①封建社会前期,巩固了封建统治和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②封建社会后期,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重点4. 资本主义萌芽。
(1)出现: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江南地区的一些生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如苏州出现以丝织为业的“机户”,开设机房,雇佣机工进行生产。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
(2)发展缓慢的原因:大量商业资本流向农村买田置地,影响了资本的积累;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缺乏雇佣劳动力;自给自足和购买力低下,缺乏国内市场,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二、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重点l. 近代几种经济形式的相互关系及影响。
相互关系:(1)自然经济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同时,其他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都在瓦解着自然经济。(2)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既相互勾结,相互依存,又相互矛盾和斗争。(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夹缝中生存,具有革命性和依赖性。(4)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重重阻挠,其发展日益改变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况。
发展趋势及政治影响:(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制和排挤下日益萎缩,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2)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处于衰落消亡的过程中,中国反动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国民党政权走向覆灭。(3)新民主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并成熟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结束。
重点2. 如何理解近代化。
(1)近代化也称作现代化,主要标志是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自由化、理性化等,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2)从历史发展进程看,近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3)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4)中国的近代化(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化和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进程。
重点3. 近代化的两大任务及其关系。
(1)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民族民主革命任务;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完成近代化任务。
(2)关系:工业化发展为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力量;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近代化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重点4. 近代工业化的特点。
(1)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列强的破坏,发展极其缓慢,历经曲折。(2)近代化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近代化过程中扮演了微妙角色,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近代化的领导权。(3)近代化缺少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技术、人才和思想准备不足,它的推动力主要来自外部,主要依靠政权的力量发展。(4)近代工业结构不合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很小,地区分布不平衡,发展严重畸形。
三、新中国的工业化
重点1. 新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历程。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①主要成就:建成飞机、汽车等项目;交通运输业成就巨大。
②主要原因:国内:政权巩固;经济恢复;总路线提出;生产关系变革。
国际:苏联援助;和平环境 。
③特点: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体制: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④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1956—1966)
①成就:工业生产有巨大增长,特别是石油、钢铁和电力发展迅速。
②特点:重工业为主,曲折中前进。
③原因:取得成就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论十大关系》的提出;八大的正确路线;七千人大会的总结调整;一五计划奠定的基础。
曲折的原因: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左倾错误;反右斗争扩大化;恶劣的国际环境。
④意义:初步建立了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3)文革时期和两年徘徊(1966—1978)
①特点:损失巨大,缓慢发展;仍以重工业为主;
②原因:损失巨大的原因:“左”倾错误泛滥。有所发展的原因:周恩来、邓小平的整顿调整;广大干部和群众对“左”的抵制。
(4)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的调整时期(1978年-90年代)。
①主要成就: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工程项目;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主要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经济体制改革 ;十二大、十三大、南巡讲话、十四大的重要决策。
③主要特点:由单纯的计划手段转向计划手段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由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
2. 新的起点──新型工业化道路。
(1)含义: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时代特点,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即从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
(2)特点: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实施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能够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以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工业化。
(3)途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起来;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 新中国工业化的启示:坚持党的正确领导;遵循客观规律;适时地调整政策;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工业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例1】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A. 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 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 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 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均田制是指政府将掌握的无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作,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土地所有制形式为国有制,不允许自由买卖。故A、B、C项不符合均田制的特征。
【答案】D
【例2】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 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 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 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理解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可知A、C错误;从“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说明洋纱进口相对洋布多,但不能说明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所以B错误。
【答案】D
【例3】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 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
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②“高产卫星”折射 “大跃进”浮夸盛行
③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涉及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农业以粮为纲,工业以钢为纲,全面大跃进,由此可知①错误,其它选项都符合大跃进的实情。
【答案】B
【例4】天津著名中药企业达仁堂如今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50年代纳入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后,原有分号与其全部脱钩,达仁堂只管生产,不管销售。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发展中,该企业曾一度“拔剑四顾心茫然”。造成其“茫然”的主要原因是
A. 集中统一管理使企业失去活力
B. 企业产品质量下滑
C. 企业失去分号,力量削弱
D. 企业尚未适应市场经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和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该企业“茫然”发生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抓住时代背景分析即可。
【答案】D
【创新训练】
一、选择题
1. 大家熟悉的黄梅戏《天仙配》中,七仙女与董永有这样的唱段“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这反映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实质是 ( )
A. 封建自然经济 B. 发展家庭手工业
C. 耕地织布出售产品 D. 重农抑商
2.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 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 封建主义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力
二、非选择题
3. 材料一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发给国内的电报中说:“此后社会当以工商实业为竞点,为新中国开一新局面。”南京临时政府的第八号公报指出:“实业为民国将来生存命脉,今虽兵战未息,不能不确实经营,已成者当竭力保存,未成者宜先事筹画。”
──引自陆仰渊、方庆秋;《民国社会经济史》
材料二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苏联帮助设计的156年项目为主,由近700个大中型项目组成。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指标,一般都大幅度超额完成,建成飞机、汽车、重型机器等近五六百个重要项目。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
请回答:
(1)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了第二次工业化建设。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工业化的主要背景;并分析这次工业化的结局及主要原因。
(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第三次工业化的探索。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第三次工业化与前两次工业化的主要异同。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A。解析:从材料来看,主要反映了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特征,其实质就是封建自然经济。
2. D。解析:材料中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借助外国力量寻求保护,反映了封建主义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选D项。
二、 非选择题
3. 解析:(1)背景: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斗争的促进。结局:短暂发展,很快衰落。原因: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身的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缺陷,自然经济的强大等。
(2)相同:政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都受到西方工业化的影响;都重视外部技术的引进,都是在西方国家技术封锁的情况下开始的。不同:前者工业化发展不平衡(或答:重工业弱小,轻工业发展相对较快);分布不平衡,主要在沿海和东南部地区;未形成完整工业体系;是在外国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情况下被迫进行。后者是在取得国家和民族独立的前提下进行的,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基本解决了不平衡的状况;得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
【备考策略】
对于本专题内容,高考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记忆以及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主要命题角度有:古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演变,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生产关系的变革,经济重心的南移,自然经济的瓦解,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
复习时,其一,注意对知识的总结,如中国古代农业和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发展概况、原因和特点。其二,注意对制度演变规律的分析,如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变化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其三,注意中国近代五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关系。其四,注意总结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其五,注意将经济建设与同时期的政治、文化、外交乃至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全面把握不同阶段的历史发展全貌。其六,注意将中国经济文明与同时期的世界经济文明相联系。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推荐阅读:
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09-10
从基础到课本学习计划10-23
从市场经济角度重新理解学习型组织05-22
从发展角度看我国经济形势10-01
从法律经济学看我国法律改革05-18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的三农问题06-06
试从宏观经济数据看居民收入的增长06-12
从金融宏观调控看我国经济发展论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