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

2024-11-02

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精选8篇)

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 篇1

zlfx

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它做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企业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环境不同,企业文化也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企业,由于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企业文化也会发生变化。

21世纪的经济发展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它不同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之相对应,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也有不同的特征和规律。

一、21世纪经济的主要特征决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人们把21世纪的称为知识经济或新经济时代,新经济最突出的特征是知识替代劳动力和土地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经济生活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在新经济时代,人们注重对知识的运用,依靠知识创造价值;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拥有某种技术,而不是传统经济条件下由资金规模和劳动力数量决定企业的竞争力;在新经济运行中,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由于新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经济运行的节奏日益加快,资本管理及决策系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给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接受教育将是人们谋生的基本手段。由于新经济以知识作为资本的主要形态,所以要求作人们必须终身学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

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资源配置的范围日益扩大。由于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交流的渠道更加通畅,范围更加广泛,速度更加快捷,使得资金、人员和专业技术这些资源辐射的范围更加广泛,交流更加频繁,各种有效资源将更大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

最后,社会变革的速度将会加快。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工作压力和思想压力越来越大。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方面构成的。

1、企业的精神文化

企业的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它是广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并经过有意识的总结、提炼而确立的。它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独特而鲜明的经营思想,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比如宁波雅戈尔集团的“装点人生,服务社会”,大连燃料总公司的“燃烧自己,温暖他人”,既有行业特点,又有独具的文化底蕴。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它比技术、资金和设备这些生产要素重要得多。

2、企业制度文化

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制度体系、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构成的外在文化,它包括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它是把企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结合的中坚和桥梁。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合理的制度必然会促进正确的经营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而正确的经营观念和价值观念又会促进制度的正确贯彻,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说,企业的制度和规范影响着企业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会促使企业文化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3、企业行为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蕴含的行为准则。它包括企业在经营、生产、交往活动和群体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折射。企业行为中又包括企业家的行为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企业家是经营决策的主体,企业家的行为集中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员工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他们的群体行为体现着企业整体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的程度。

4、企业物质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的特点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重视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1、强调团结协作与团队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任何自我价值的实现都依赖于彼此之间的相互协作,都依赖于企业的发展。如果缺乏团队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发展,也就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2、承认个人能力的不同和收入差异。每个人的能力水平不同是客观事实,正因为人们之间存在能力上的差距,所以才有不同分工。这种能力的不同而导致的分工不同直接表现为收入的差异,投资者获得资本收益,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获得知识收益,普通职工获得劳动收益,这一点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3、企业在分配中更注重贡献。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绝大多数企业都提出了“工效挂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彻底打破了大锅饭式的平均分配,分配中更加注重个人对企业的贡献,人们对于公平观念的理解正在逐步发生变化。

三、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的企业文化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2

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 篇2

21世纪市场的总趋势是:市场需求的差别化、细分化、个性化不断加强, 由于市场全球化、一体化, 市场竞争激烈的程度大大加强了;科学的飞速发展使产品开发周期大大缩短了;信息化使企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了, 市场的这个总变化趋势, 要求企业管理把创新制度化、日常化。

企业管理创新就是不断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 重新整合人才、资本和科技要素, 以知识创新适应市场, 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达到自身的效益和社会责任的目标的过程, 我们可以看到, 这个过程也就是管理本身的过程, 所以我们说:管理过程就是知识创新过程, 管理就是创新。

对管理创新的效率和效益的要求, 意味着这是一个全面的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问题, 也就是说, 管理创新是个系统的问题。

管理创新这个概念一定与管理相关, 何谓管理?管理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这个定义的核心是有效整合组织资源以达成组织的既定目标与责任, 有效整合组织资源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和问题;资源从哪里来, 怎么来, 怎么利用和配置;操作的步骤和程序是什么;资金怎么解决;借还是自筹, 借怎么个借法;产品生产出来放在哪里, 销给谁, 怎么销;等等。而组织的既定目标和责任也涉及许多方面的因素和问题, 如目标决策是否正确, 如何决策为好, 环境变化后目标是否要修订, 怎么建立一个有效的组织体系以保证协作分工, 怎么激励员工达到目标, 怎样去实现市场占有率目标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便是管理过程, 这些问题本身的处理就是管理。从管理的这个定义来看, 管理创新可以定义为:用新的更有效的方式来整顿组织资源, 从而更有效地达到组织的目标与责任。

2 21世纪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和知识创新的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具有经济发展可持续化、资产投入无形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决策知识化等一系列的特点。

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桑兹卓姆这样说过:“经济全球化已经发生了, 我们无法扭转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 因为促进经济全球发展的科技进步无法倒退。实际上, 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正不断加快, 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如此说来, 21世纪确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经济全球化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 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新高度、新阶段, 资源和社会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 最先进的生产力, 将成为世界和平、世界大同和人类未来新社会的经济基础, 这也就是说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是客观经济规律, 是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的。中国刚刚加入WTO, 又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 经济全球化对我们中国企业无疑是难得的机遇, 同时也是最严峻的挑战。在当今社会, 一个国家的强弱和经济发展的快慢, 越来越取决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管理与技术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两个重要轮子。在我国技术落后、管理更落后的情况下, 改进管理、管理创新显得尤为紧迫。正如朱镕基总理指出:“今天到了要大力提倡改善中国的管理和发展中国管理科学的时候了。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方针, 这个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 当然也包括了管理科学。现在, 确实需要强调管理科学和管理教育也是兴国之道。”

3 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具体作用

为了论述这个问题, 我们也来看看一个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取得巨大成功的实例, 这个实例就是中国的“海尔”。海尔从1984年的两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到如今的跨国海尔集团公司, 在1993年, 海尔实现销售收入62亿元, 利税3.1亿元, 1999年, 海尔就开始实施国际化战略, 逐渐向世界500强靠拢, 如今, 海尔产品占有国内家电市场份额的30%以上并出口美、加、比、德等国家, 仅在美国就占有家电市场份额的20%。“海尔”, 是中国家电业的骄子, 是世界电器行业新升起的一颗巨星。海尔为什么能在短短的十九年内就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家电王国, 并立于不败之地呢?正如海尔集团公司总裁张瑞敏于2000年4月5日在世界商学院高级经理人教育联盟的年会上所讲的一样:“海尔的竞争优势在于创新。”

海尔从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国际化战略, 一系列的管理创新, 为中国企业树立了典型, 深入研究海尔的发展战略, 不仅对中国的国企扭亏脱困有指导作用, 而且对于当前中国企业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如何面对已经加入WTO的态势等问题, 都会给予深刻的启迪。

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上述海尔成功的实例, 我们就有了一些轮廓, 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这一效率虽然可以在众多指标上得到反映, 例如资金周转速度加快、资源消耗系数小、劳动生产率提高等等, 但最终还要在经济效益指标上有所体现, 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是提高未来的效益即企业的长远发展。管理诸多方面的创新;有的是提高前者, 如生产组织优化创新;有的是提高后者, 如战略创新与安排。无论是提高当前的效益还是未来的效益, 都是在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从而有助于企业下一轮的发展。

3.2 降低交易成本

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认为:“在一个企业内把许多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所带来的利益, 要等到建立起管理层级制以后才能实现。”即管理层级制的创新, 使得现代企业可以将原本在企业之外的一些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 从而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节约表现在“由于生产单位和采购及分配单位的管理连结在一起, 获得市场和供应来源信息的成本亦降低, 最重要的是, 多单位的内部化使商品自一单位至其他单位的流量得以在管理上进行协调。对商品流量的有效安排, 可使生产和分配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人员得到更好的利用, 从而得以提高生产率并降低成本。此外, 管理上的协调可使现金的流动更为可靠稳定, 付款更为迅速, 此种协调所造成的节约, 要比降低信息和交易的成本所造成的节约大得多。”从钱德勒的观点中, 已经很明显地看出管理创新对企业发展和企业效益提高的重大作用。

3.3 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

企业管理的有序化、高度化是企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常有人说管理与技术是企业发展的两个轮子, 倘若管理是如此的话, 管理创新自然更是如此, 因为管理创新的结果是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手段。管理创新对稳定企业、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可以从诸多方面来看, 钱德勒从一个侧面作出了证明, 他认为:“管理层级制一旦形成并有效地实现了它的协调功能后, 层级制本身也就变成了持久性、权力和持续成长的源泉。”因为“用来管理新型多单位企业的层级制, 则有持久性, 它超越了工作于其间的个人或集团的限制。当一名经理去世、退休、升职或离职时, 另一个人已作好准备, 他已受过接管该职位的培训。因而人员虽有进出, 其机构和职能却保持不变”。在我看来管理层级制的这一创新, 不仅使层级制本身稳定下来, 也使企业发展的支撑架构稳定下来, 而这将有效地帮助企业长远的发展。“传统企业常是短命的, 几乎全是合伙生意。其中一合伙人退休或去世, 就得重新结伙或解散。”

3.4 拓展市场, 帮助竞争

管理创新若在市场营销方面进行, 则将帮助企业有力地拓展市场, 展开竞争。企业在进行市场竞争和市场拓展时, 将遇到众多竞争对手即厂商和顾客。因此这一竞争过程实为多个博弈对象的动态博弈过程, 一个企业若能在这一过程中最先获得该博弈的均衡解, 即管理创新具体方案, 便能战胜对手, 获得博弈的胜利, 这个解无非是在能预见对手们的相应对策条件下寻找出最佳的、新的市场策略和运行方式而已, 这就是一种管理的创新。许多跨国公司瞄准中国市场, 所采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 均有其战略意图, 这种意图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3.5 有助于企业家的形成

现代企业管理创新的直接成果之一, 按照钱德勒的看法是形成了一支支薪的职业经理即企业家阶层, 这一阶层的产生一方面使企业的管理处于专家的手中从而提高了企业资源的配置效率, 另一方面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发生分离, 推动了企业更健康的发展。钱德勒曾指出:“当多单位工商企业在规模和经营多样化方面发展到一定水平, 其经理变得越加职业化时, 企业的管理就会和它的所有权分开。”职业经理层的形成对企业的发展有很大作用, 因为对支薪的企业家而言, 企业的存续对其职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宁愿选择能促使公司长期稳定和成长的政策, 而不贪图眼前的最大利润。”职业企业家从这一角度, 必然更进一步关心创新, 关心管理创新, 因为他们知道管理创新的功效, 因此职业企业家们往往成为重要的管理创新的主体。

以上五个方面不过是管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诸多具体作用之一, 但足以证明管理创新在企业生存与发展中的地位。正因为如此, 研究管理创新, 探讨管理创新的未来, 既有理论意义又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特别是目前中国的企业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制度创新时, 尤其需要管理创新加以配合, 以便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4 管理创新的目标

管理创新目标简单地说是指管理创新主体创新时想要达到的最终结果。这种目标在创新之时便已存在于管理创新主体的意识中或者其创新计划内, 但管理创新目标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目标, 它与企业目标体系有着密切的关联。管理学告诉我们企业组织往往有许多目标, 有的可能是关于经济方面的;有的则可能涉及社会、环境或政治方面。著名管理学家彼特·德鲁克认为凡是经营管理成功的企业都在市场、生产力、发明创造、物质和金融资源、人力资源、利润、管理人员的行为表现及培养发展、工人的表现及社会责任等方面有自己的一定目标。具体情况参见表1所示。

从德鲁克所说的进行成功管理的企业应包括的各种目标表中可看到:第一, 企业组织的目标体系是一个多目标体系。第二, 企业目标的性质是多方面的, 既有经济方面也有社会责任方面, 因为企业不仅是经济组织, 而且是社会的一份子。第三, 德鲁克总结的目标中只有技术改造创新方面的目标, 而没有管理创新的目标, 这就表明一个著名管理学家对管理创新的忽视。管理创新目标应该是企业成功实施管理的重要目标, 也是企业多目标中很突出的目标。事实上, 现代企业想要实现的诸如市场方面的目标, 提高生产率方面的目标, 人力资源方面的目标以及利润方面的目标等等均离不开管理创新, 自然也离不开管理创新目标。

那么管理创新目标在企业整个目标体系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呢?我认为管理创新目标是整个目标体系中的核心目标之一, 一个成功企业的目标体系构成可以用图1表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管理创新目标是核心目标之一, 这一核心作用表现在它是在利润目标、社会责任目标的激发与约束下设立与定位, 并以此促发企业其它六个目标的实现, 而这六个目标的实现反过来帮助企业根本的利润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的最终实现, 从而构成一个目标体系。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管理创新目标, 虽然不影响企业的实际运行, 就好像图1中管理创新目标这一块没有那样, 但该企业只能以落入旧套的管理来维持, 虽然不一定被人淘汰, 但企业想要超越一流则不可能。

管理创新目标的设置具有一定要求。这种要求可概括为以下几条:

(1) 目标设定具有恰当性;

(2) 目标最好由自己设定;

(3) 管理创新目标的设定要具备协调性;

(4) 管理创新目标的设定应具有经济性。

管理创新目标一旦设定就成了管理创新行动的导向, 每当一项创新行动向创新目标逼近一步时, 就会给管理创新主体带来成就感进而刺激其采取下一步行动。创新行动的每一步都在向目标逼近, 同时也是对管理创新目标的深化认识, 它反过来会给管理创新主体更大的成就感, 从而维持管理创新行为的进行。

5 结束语

21世纪, 其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形态, 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赶超”机遇。如果放弃这个机遇, 最终必将遭到历史的淘汰。知识经济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结果;对处于21世纪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 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国家刚刚加入WTO, 又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国, 在我们的技术落后、管理更加落后的形势下, 如何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这就要求我们中国的企业, 必须做到管理创新, 明确管理创新的目的, 并应设立合理的管理创新目标。只有这样, 中国企业才能在经济全球化中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才能在竞争中稳操胜券, 经久不衰, 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 篇3

关键词:发展要求;社会条件;先进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F0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17-02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三个代表之首,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创立的一个全新理论命题。如何正确理解、全面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基本规定、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要求,既是我国落实先进生产力战略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术界的重大任务。

一、多角度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基本规定

从当前学术界看,关于先进生产力的定义规定不太一致。基本观点是:(一)发展论的先进生产力。其大意是,先进生产力与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即先进生产力必定是已发展了的生产力,发展是先进生产力的内在尺度。但其意义的“发展”却不同于自然界中在运动方向基本上是过去支配现在、现在制约未来、由先在决定后在的单向流程式的变化。而是在其本性上:第一,是目标性的运动。当代中国的先进生产力凝含了小康社会这个预设目标;第二,是创造性的运动,即属于对原有的改变,进到更高的存在,创造出更新的存在形态;第三,是内源性的运动。发展是先进生产力的动力之维,表征着生产力自为存在的超越性。(二)“四化”论的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指在一定时代下反映生产力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生产的智能化、市场化、社会化和生态化程度上有比较优势,并在总体上能比较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生产力。与生产力相对应,先进生产力至少包括以下几个规定性内容:决定因素的规定;先进生产因素的规定;先进生产要素的结合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规定;先进生产成果的规定。当代先进生产力就是智能化、社会化、市场化、生态化的生产力,人们常说的智能经济、网络经济、全球经济、生态经济就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不同概括。(三)综合要素论的先进生产力。当代生产力具有多维性,有多种要素、多种结构、多种功能,并非只有某一个要素能标志生产力发展水平。判断生产力先进与否,应遵循“后来居上”法则,即后产生的比以前的先进。在当代,科学技术要素、智力型劳动、知识经济与和谐型功能标志着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应有利环境保护,有利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的素质提高。(四)高科技的先进生产力。不少学者仍然坚持认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力是以先进生產工具为标志,以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素质的劳动为主导,超过一般的改造自然和进行物质产品生产能力的生产力。有的认为,先进生产力就是高素质的劳动者、最新的劳动资料和精确的劳动对象一致的最佳结合,以及由此所创造出的竞争力强的产品与高效率的服务。人们认为,生产力具有特定的含义,先进生产力的内容也应是具体的,对它们不能做泛化理解和扩大使用。

二、全面把握先进生产力的属性和特征

关于先进生产力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为,第一,先进生产力是一个诸种先进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系统,文化、科学技术、管理、组织决策、信息等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现代的先进生产力就是这些生产要素综合作用的系统。第二,先进生产力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载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变革和创新劳动工具从而驱动先进生产力飞跃性发展具有直接决定作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主导着先进生产力中的劳动对象由原生物日益向人化自然物深化拓展;信息技术也已经渗透到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营销的全过程,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信息技术革命本身是科学技术革命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三,先进生产力具有量态和质态两种属性。量态的先进生产力是指先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积累,表现为先进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在种类、数量、规模、速度、方向上的扩充。质态的先进生产力是指量态的先进生产力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和积累,达到了一个临界点,先进生产力的各种构成要素扩充的加速度减慢,渐渐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与扩充变化前的状态具有根本的区别。

谈到先进生产力的基本属性,人们普遍认为,先进生产力具有绝对和相对的二重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所谓先进生产力的绝对性,是指无论任何历史形态下、任何时代的先进生产力,它们都有共同的本质特征,都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这就是指那些能够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生产力,可以概括为高技术性、先导性、高效性和革命性。先进的生产力又是相对的,说明生产力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范畴。从历史性来看,生产力的发展表现为先进生产力不断地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过程,原来先进的生产力会转化为落后的生产力,而落后的生产力会陆续被淘汰。从共性来看,生产力在空间分布上是不平衡的。界定一种生产力先进与否,还要参照它所处的区域环境。一定历史方位下的先进生产力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关于先进生产力的阶级性。先进生产力是否具有阶级性,是需要具体分析的问题。如果从人是生产力的主体和主导来看,生产工具是由人来制造和使用的,先进生产力应该是有阶级性的;如果从生产力是一种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来看,先进生产力是没有阶级性的。

三、从我国生产力的状况看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从我国生产力的实际出发,而把握生产力的基本状况必须注意的三个问题:第一,传统意义的机械化生产力正在淡出先进生产力的行列;第二,高科技生产力是我国先进生产力的主导力量;第三,以高科技改造和提升了的机械化的生产力是当前中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发展知识经济,同样在强调知识经济意义时也不能跨越工业经济阶段。

关于实施先进生产力发展战略的社会条件和基本要求,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优化配置机制。就是继续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保证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和资源得到真正优化配置,使其潜在的优势得以充分实现。第二,明晰产权界限。第三,理顺主体关系。就是理顺中国先进生产力主体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平等人格、在平等的环境中进行平等的竞争。第四,调整分配方式。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体现在分配方式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先进生产力主体的积极性要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要得到保障。第五,完善上层建筑。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态度,摒弃一切严重阻碍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观念和意识,为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第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然代表当代中国多层次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多层次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地区和领域内的存在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调整和变革生产关系,使多层次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基础上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这就从方向上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有学者认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关键是要社会提供各方面的发展要求和条件。所谓“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主要指先进生产力自身要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各方面的条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诸多条件。有的论者讲到,生产力的实践本性决定了其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是单一的,而是包括技术要求、自然生态要求、社会世态要求在内的系统性要求。主体只有完整地把握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的多方面内涵及其内在联系,才能更好地充当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

还有的学者认为,判断主体是否能够充当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不仅要看是否能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从根本上说是要看其在客观上能否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系以及在特定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主观上是否具备合格主体的相应认识能力。阶级及其政党在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把握生产力发展“三位一体”客观要求的科学认识能力。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完全具备充当先进生产力代表者的客观条件和科学思想武器,当前关键是下大力气培养能够运用这一思想武器自觉把握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合格主体。

参考文献:

[1] 唐元虎.论先进生产力[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5).

[2] 张雄.学习与解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J].教学与研究,2004,(4).

[3] 李世嘉.论当代先进生产力的特征及其发展要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1).

[4] 陈尚伟.如何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J].邓小平理论,2004,(10).

[5] 王霁.先进生产力与党的先进性[J].中共党史研究,2005,(5).

[6] 陈志尚.树立科学的先进生产力观[J].中华读书报,2005,(2).

[7] 王新喜.从“生产力”到“第一生产力”再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路径[J].江汉论坛,2006,(1).

[8] 蒋伏虎.知识型劳动者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中坚力量[J].社会主义研究,2006,(2).

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 篇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可连续发展理论的影响下,当今国际性大都市无不看重开展城市生态绿地建设,以增进城市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由此形成了21世纪的城市绿地的三大发展趋势:城市绿地体系要素趋于多元化;城市绿地构造趋向网络化;城市绿地体系功效趋于生态合理化[1]。近年来上海的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必定的进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海的城市绿化程度仍属全国落伍行列,尤其与建设成为新世纪的国际性生态型大都市的发展目的相去甚远。上海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需看重城市绿地建设及其管理,切实有效地改良城市生态环境。上海城市绿地现状概述

(1)以块状为主的绿地布局情势 专用绿地和公园绿地合计占城市园林绿地面积的77%,街道绿地所占比例仅为19.4%,可见专用绿地和公园绿地构成了城市绿地体系的主体,而承担绿地框架联结功效的街道绿地所占比例不高,未能有效地将大片的重要绿地与零碎疏散的小面积绿地联结起来以形成完美的网状都市绿地系统。

(2)绿地散布不均匀 从市区绿地的散布情形来看,徐汇区、长宁区、普陀区、杨浦区、浦东新区、嘉定区、闵行区、宝山区和金山区拥有数量较多的绿地,其中普陀区、杨浦区、浦东新区、嘉定区、闵行区、宝山区和金山区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超过3m2/人,绿地笼罩率亦高于市区平均程度。而位于中心城区的静安区、卢湾区和南市区则绿地比拟缺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均不足1m2/人,绿地笼罩率亦远低于市区平均程度。

(3)绿地组成缺少相对独立性 城市绿化在很大水平上局限于按途径、河流或建筑物的间隙来计划绿地,而未从人口密度、空气质量状态及防灾须要等动身点来斟酌城市绿地的总体布局[2]。城市绿地建设与管理对策

3.1 进步城市绿地的指标

(1)绿地是一个能进行自我调节的生物体系

对环境的适应和改革环境才能的强弱取决于其营建范围和构造配置,城市绿地笼罩率至少应到达30%才有可能较有效地起到调节吝啬候和改良环境质量的后果[3],因此进步绿地面

积和绿地笼罩率对增进城市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具有极大的意义。从1986~1997这11年间,上海市区绿地笼罩率从10.2%进步到17.8%,城市绿化面孔有了很大改观,但距《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到2000年实现绿地笼罩率达30%的目的还有很大差距。上海目前的城市绿化工作重点重要是放在进步平面绿量指标上,而在垂直绿量指标建设方面的工作力度还不够,因此,从城市绿化建设角度来看,要尽可能应用一切可供应用的土地上、屋顶上进行绿化,尤其应看重通过垂直绿化以拓展城市绿色空间。

(2)进步绿地的三维绿量

从绿地改良环境的生态效应角度来看,进步绿地的三维绿量比单纯进步绿地笼罩率更具有实际意义。在目前城市绿化用地极为有限的情形下,通过扩展绿地面积来进步城市绿地笼罩率的难度很大,如果在现有绿地的基本上,集中搞好较大面积的块状绿地和途径绿地的绿化改革工作,切实进步复层构造绿地在现有绿地中的比例,树立联结各重要绿地组团的绿色廊道,则在未增添城市绿化用地的情形下,同样可以通过进步绿地的三维绿量来进步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这在实践上也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3.2 增强城市绿地物种多样性维护

(1)应用物种多样性原理对现有绿地进行改革

长期以来,对物种多样性维护的认识一直存在着两大误区:其一是以为物种多样性维护无关紧要,对现实生活并无多大影响;其二是以为在城市环境中,由于强烈的人为干扰,严重损坏和转变了当地的物种区系散布及其组成,物种多样性维护策略只有在人迹罕至的、与人类隔离的自然生境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实际上,从物种组成上来讲,城市绿地体系不仅指构成绿地的各种植物,还包含栖息于其中的各种昆虫、鸟类、小型哺乳类和微生物,构造完美的绿地能保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使人们更贴近自然,增加生活的情趣。因此,只要调控得当,城市本身也可成为实行物种多样性维护的合适场合,比如,在公园、庭园、阳台、街头花坛等处大批栽培的各类欣赏植物在很大水平上也起到了维护物种多样性的作用。但问题的本质在于,合理的城市绿地体系应是一个有序、协调的绿色空间,在这个绿色空间中如果仅保持大批的园林绿化植物是不尽完美的。在城市中,纵横交织的途径网络使城市景观呈高度破碎化,散布于各斑块之间的绿地组团由于生境隔离而使同种或近缘种植物因缺少必要的基因交换,品德在逐渐退化;或由于生境条件不适而使植物的更新才能降落,从而使绿地种类组成及群落构造趋于简化,在短期内这种潜在性变更不太显明,但经过一个较长的时代后将会影响绿地组团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造成必定的丧失。如前几年南京的重要行道树种之一的悬铃木就因品种较单一,曾因大面积病害的产生而受到严重的伤害,近年来上海市区的一些悬铃木中也发明了相似的病害,应引起园林部门的看重。所以,有必要应用物种多样性原理对现有绿地进行改革,以进步绿地对城市环境的整体适应才能。

在现有的城市绿地体系中,千篇一律的园林栽扶植物带上了显明的人工化气味,而野生植物的缺少则大大下降了城市景观的自然度,与人工栽扶植物相比,野生植物具有更好的适应性,不须要太多的人工保护。此外,许多野生植物也具有较高的欣赏及药用、经济价值,因此将合适的野生植物引入都市绿地系统是切实可行的。上海城市绿地建设应以公园为核心,以林荫途径网为联结纽带,树立城市岛屿状绿链和生态廊道,将合适于城市环境中生长的野生植物引入城市或应用某些精良的野生植物来改进园林植物品种,有利于进步和保护城市的物种多样性,从而增进城市与自然的融会。

(2)增强城市自然及半自然保存地的建设

目前全部上海地域自然保存地重要有野活泼物园、大小金山、东平、佘山和东滩,这5处保存地的土地面积仅占全市土地面积的0.15%,而伦敦仅市级的自然保存地就达130余处,包含森林、灌丛、河流、湿地、农场、公共草地等,此外还有一些由放弃的铁路、水库、墓地和深坑等改建而成的半自然保存地,这些自然的或半自然的保存地给众多的野活泼植物供给了主要的栖息生境。据有关材料统计,人口达700万的伦敦拥有相当可观的野活泼植物,包含100多种在大伦敦区定期滋生的鸟类和在圣保罗(伦敦的一个区)境内20英里范畴内的2000多种植物。以伦敦的环城绿带为例,其平均宽度约8km,在其中栖息的鸟类平均种类达80余种,而在市区则仅有30种[4]。由此可见,大面积的绿地的存在丰盛了物种的多样性。在自然及半自然保存地建设方面,上海同样可以有所作为,如将垃圾山或放弃堆场改革成公共绿地或生态公园;对外环线绿带应按生态维护主要性划分为大众,可进入的和不可进入的区域,分辨采用经营开发或封育的管理对策。

3.3 进步城市绿化建设的质量和管理程度

现在市区大小不一的一些所谓的绿地,实际上只是一块草坪再配植几株悬铃木和几排瓜子黄杨等灌木,绿化伎俩过于简略,未能形成乔、灌、草、藤多层次构造的复合型绿地,有的绿地中还建有体量较大的建筑小品,使绿地既缺少视觉美感又不能较好地施展其生态效益,在很大水平上歪曲了绿地的涵义和误导了大众,对城市绿化工作的见解。为此,相应的绿化管理工作步伐应紧紧跟上,可斟酌采用以下一些办法:

(1)合理划分绿地等级

对于现有的公共绿地应按其服务功效和容纳才能划分为不同的绿地等级,对不同等级的绿地应进一步断定其面积、用处、设施配备、绿化施工尺度、绿化保护负责单位,制订相应的绿化管理奖惩条例。

(2)树立全市统一的绿化管理及决策体系

应用gis、遥感技巧手腕,联合野外实地调查,定期对全市现有绿地的区域散布、存在状况、种类构成、面积比例等进行全面调查取样,获取合理的数据并树立相干的管理数据库,实举动态监测,作出相应的决策。

3.4 进一步深化全民绿化意识

全民绿化意识的深化对城市绿化建设工作至关主要。应增强宣扬力度,使宽大市民理解城市绿化工作不仅仅是园林部门的事,城市绿化工作须要大众,的懂得和大力支撑,这项工作应长期保持不懈地进行下去。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市民对城市绿地功效的认识显明不足,以为城市绿化工作只是种树植草,点缀市容而已,城市绿地在城市总体发展进程中的位置无足轻重。实际上,城市绿地不仅是城市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更是一个城市文明水平的体现。城市绿地不仅能美化环境、发明舒适的视景,还能施展其调节吝啬候、净化空气和保持碳氧

平衡等主要的生态功效;在娱乐休闲、社会来往和文化教导等方面也有主要的功效;此外,在控制城市扩大及帮助城市改革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充足认识绿地的功效是深化大众,绿化意识的基本道路。

3.5 加强政策调控力度

除大力倡导各种情势的植树造绿运动外,应严厉限制城市建筑用地的不合理扩大,减少对土地的低效甚至无效占用,为扩展绿地面积发明可能的条件。

3.6 理顺城市绿化管理体制

长期以来,市政绿化由园林部门负责、市郊林地和乡村绿化由林业部门负责的局势一直未能转变,管理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状况不利于城市大环境绿化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这两个部门之间的接洽,恰当扩展园林部门的职责权限,由园林部门来统一负责与城市景观建设方面有关的绿地的建设与管理。

3.7 完美和调剂绿地计划布局

综观上海城市绿地布局,目前存在城市大型绿地(面积超过3000m2)缺少、散布不均匀的现象,特殊是在市中心城的十个区仅有150余块大型绿地[5],市区的大型绿地大多数呈疏散状沿内环线边沿

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

面向21世纪的青州回族教育 篇5

关键词:21世纪青州回族教育

来源:全国第十一次回族史讨论会暨全国回族学会成立大会论文集

山东省青州市位于胶济铁路中部,为古九州之一。全市88万人口,回族2万人;是山东省回族较为集中的地区。青州回族的发展,始于元朝,据资料介绍,主要是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青州的真教寺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为元朝伯颜后裔所建。青州回族,有尊师重教的传统,自古以来就有良好的教育,历史上名人辈出。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这个民族的教育,一个民族的教育,也离不开这个民族的发展。经历元、明、清、民国等几个不同的朝代和历史时期,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今天,600多年的历史中,青州回族教育经历了由经堂教育到学校教育的.沿革过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青州回族教育将如何面对未来?

青州回族主要聚居在城区或城郊,相对集中。改革开放的政策与优越的地理条件,加上青州回族的聪明才智,使青州回族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更重要的是,青州回族在改革开放中观念不断更新,特别是在发展教育上,他们意识到,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要面对21世纪的挑战,要使自己的民族自强自立,就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人才,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一、构建较为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

建设民族学校,是散杂居地区发展民族教育的有效方式。它使民族教育国散杂居面掩盖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和差距明显化、集中化,它便于引起政府和社会对民族教育的重视,便于体现和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自1984年开始,我们根据山东省政府文件精神,在回族学生达到40%的小学和30%的初中,先后建立了5处回民小学,3处回民初级中学。民族学校的建立,强化了对回族学龄儿童的教育。至1995年,全市回族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升初中比例均达到100%,比全市提前一年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

高中阶段回族学生在校生多少,对培养高层次人才有关键作用。1986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数占全市总人口的万分之三十,而回族学生仅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二十五。升人高中的回族学生因生活不便等原因,往往中途辍学。面对此种情况,市教委在城区中学举办民族高中班,打破划片招生计划,使远在农村的回族学生来城区就读,并降低2-3个分数段录取。高中招生政策的优惠和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使青州市回族学生升入普通高中的人数逐步增加。至1995年,升人普通高中的回族学生85人,占回族总人口的万分之四十,大大超过了全市平均水平。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是教育与经济结合的纽带,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是市场经济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南营村是一个回族村,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较快。1997年全村经济总收人达2亿元,人均收入4 300元。1992年该村与新加坡合资兴建南山大酒店,投资1800万元,建筑面积10 000平方米。但是通过广播电视招聘和劳动部门都没能解决高素质的宾馆服务人员。在市教委支持下,南营村与市第二职业中专联合举办礼仪眼务中专班,全市招生100名,第一批学生培训三个月后上岗;而后边工作边学习,现已连续招生五届。高素质的服务带来了高效益,南山大酒店连续五年每年实现利税100万元。南营村的于部和12处企业负责人,人人都参加职业培训,全部达到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百分之五十达到大专文化水平和中级技术职称。最近,村书记全国人大代表丁忠平同志,又亲自带领村干部和企业负责人、企业管理人员到教育学院学习微机,提高企业的现代化

构建面向21世纪的社会福利制度 篇6

窦玉沛(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司长)

1.概念定位不准确,制度体系不规范

从理论上讲,社会保障在国际社会的政策研究中有相对固定的通行含义,原意为“社会安全”(social security),通常指由国家或立法保证的旨在增加收入安全的制度安排,经常与社会保险通用。在我国学术界通常把社会保障定义为:是以立法形式出现的、以现金支付方式应付个人生活不测的社会保护措施。(参见:陆学艺主编《社会学》)而社会福利则不同。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因而社会福利的含义比社会保障的含义要宽泛得多,可以说社会保障包容不了社会福利;而社会福利则包含着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这在国外通行做法和《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以及我国一些词典、专家论证中,都可以得到证实。如:1990年出版的《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社会保障不单独列条目,社会福利的条目下包括两个主要的子项目:社会工作和社会保障。美国1990年出版的《社会工作词典》对社会福利的定义为:(1)一种国家的项目、待遇和服务制度,它帮助人们满足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和医疗的需要,这些需要对维持一个社会来说是最基本的;(2)一个社会共同体的集体的幸福和正常的存在状态。该词典把社会保障定义为:一个社会对那些遇到了已经由法律定义的困难,如年老、生病、年幼或失业的公民提供的收入补助。然而我国却与国外通行的做法不同,我们把社会保障作为大概念,把社会福利作为小概念,用小概念涵盖大概念,把社会福利当成了社会保障的一部分。这样做的结果从理论上看是使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包括一些政府文件,经常不得不把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几个概念混用或交替使用,不仅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而且也使制度体系不够规范,出现了“权利错位、管理真空、转换空挡、结构脱节”等现象。北京大学田凯博士认为:这样一个逻辑问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领域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都是相当明显的。从学术研究来说,它制约了我国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研究的进程,阻碍了学科规范化的实现。因为他们很难想象,一个连最核心最基本的概念都存在逻辑问题的学科是规范的。从实践上看,由于社会保障包容不了社会福利等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社会保障基本上等同于社会保险。比如,我国当前提出的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基本上是社会保险。这当前的形势下,突出重点确有其必要。问题是作为一项制度建设,它既不覆盖广大的农村,也没有突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因此很难称得上“统一、规范、完善”。这进一步证明了用“社会保障”涵盖“社会福利”的局限性。而社会保障的框架体系设计是与我国政府各大部门的职责分工紧密联系的,如果对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的关系没有一个明确理解,势必会影响各部门之间职权的划分,以及各部门的目标选择和政策制定,从而最终影响到我国人民的生活改善。页首

2.覆盖范围不全面,社会政策不平衡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主要是围绕“三条保障线”进行的,即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制度;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项制度基本上注重的体制内成员,没有完覆盖体制外成员,特别是忽视了广大农民。这在经济转轨、国有企业转制的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同时,在我国还处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情况下,城乡的保障目标、保障方式、保障水平也应当有所区别。但作为一项制度的建设,应该考虑到当前和长远,考虑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整体利益和社会政策的相对平衡。目前,以“三条保障线”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都是财政兜底或财政拿钱,而且数额巨大。财政的钱是全体纳税人、包括农民交的。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国家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剪掉农民大量资金,用于发展工业和城市建设。在农民长期作出巨大牺牲、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且相当多的农村仍然处于十分贫困落后的情况下,社会保障如在制度设计上不兼顾农民,不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保障体系,不仅客观上会造成“保富不保贫”,加重中国二元经济的分化程度,使城乡差别加大,而且也与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建设不相适应。页首

3.政府责任太集中,社会动员不充分

从国际社会福利发展潮流看,当今国际范围内“多元福利”的主张日益深入人心,逐步从“普遍性原则”(人人都有权利享受国家福利)向“定向原则”(又称选择性原则、或补缺原则)过度,即国家只救济最困难的人和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要求人们为自己的养老、医疗承担更多的责任;主张国家支持家庭、社区、社会团体和企业都为帮助最困难的人作出贡献。而我国目前行将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过于强调政府的责任,把过去分散在企业、单位的保障责任转向政府,现已出现企业依赖政府,地方依赖中央的现象,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和风险;过分注重政府福利的资源,对各种社会福利资源的广泛动员和综合利用不够;过分强调保障金的给付,忽视社会福利服务的提供。因此很难应对社会发展和老龄化带来的巨大社会福利需求。仅以养老保险为例:我国现行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式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由于现在个人账户的资金用于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使个人账户变成“空账”,使现行制度仍是现收现付模式。特别是在相当部分地区,由于企业亏损面大,在保险金的征缴和扩面中,遇到了重重困难和阻力,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只能寅吃卯粮,出现“空账”后,还入不敷出,靠财政兜底。据财政部测算,今年全国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将达到1280多亿元,约占各级财政可支配财力的10%。当然,由于过去没有积累,在今天转轨时期应该付这个成本,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测算,大约需要3万亿元。巨大的代价不仅会对我国今后的财政收支和经济增长形成沉重压力,而且还有可能为老龄化高峰期潜伏下危机。页首

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制度设计的层面入手,在我国建立社会福利制度,重新认识和界定我国社会保障的内涵,把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福利制度”中的一大体系,恢复其应有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理顺各种关系,调动各种福利资源,兼顾各方面利益,多形式、多层次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构架可以概括为:一项制度建设,三大支撑体系,即;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福利服务体系;两种供给方式,即资金保障和服务供给;三项保障措施,即政策扶持、财政支持和社区落实。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架构如下图所示:

在我国建立这样的社会福利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进一步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有利于体现社会政策的平衡,也有利于良好社会社会风气的形成。

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首先,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所谓“社会福利状态”,既有人们主观需求的一面,又有受客观条件制约的一面。但作为制度的社会福利,是一个社会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福利目标所承担的集体责任,而社会福利目标的选择,又是受国家的经济实力制约的。就我国而言,目前社会福利目标的选择只能是基本的、有差别的、救助型的。同时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又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因时、因事、因人、因地而异,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发展。所以,不能一提社会福利就想到西方“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这种制度在西方国家也难以为继,正在进行改革。因此,汲取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制度,就我国国力来讲是可以办到的。而且事实上,我国的社会福利已分散存在多年,需

要的是认真加以调整、整合、规范和重新构建。其次,社会福利是制度化的政府责任,不需建立专门的机构,不需要另外增加体制成本。只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深化改革,加强立法,整体规划,协调运做,由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就能办到。页首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三大支撑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是社会福利制度的三大支撑体系。三者之间既有区别、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各种社会保险,以“防贫”为目的,是社会福利中最本的制度;社会救助主要包括救灾、救济、扶贫等,以“济贫为目的,是社会福利中最基础的制度;社会福利服务主要为优抚置对象,为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特殊群体提共福利和服务,以扶老、助残、救孤为目的,是社会福利中极具发展的事业。

三者之间的区别是:其

一、实施对象和保障水平、方式不同。社会保障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劳动机会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灾民、贫民等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服务则依据不同对象的不同情况主要为抚安置对象、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提供不同层次的有偿、低偿、无偿的福利服务。其

二、奉行的原则不同。社会保障奉行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即劳动者只有履行了劳动和投保的义务,才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公民的权利;社会福利服务是国家、社会、单位、家庭、个人共同的责任,其

三、资金来源不同。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自参加保险的单位和个人,政府给予必要的补助;社会救助基金主要来自政府的财政;社会福利服务除政府拨款、社会支助、慈善恩济外,还可以发展福利彩票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包括实物和志愿者服务。页首

三大支撑体系职责是各不相同的社会保障体系:其核心是社会保障,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促进就业等。这项工作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非常重要。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已统一了机构,建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了政策,并正在健全完善法律法规。

当前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建立真正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和规范社会保障的运做方式;实现社会保障对象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和保值增值机制;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社会保障服务信息网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法制建设。同时要在农村有条件的地区,积极稳妥地开展养老、医疗等保障工作。此外,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发挥其补充保障的作用。

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救助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扶贫和紧急救援。社会救济是政府和社会对于那些收入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标准的贫困者提供帮助。救灾工作是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幅员辽阔,每年都有一些地方遭受干旱、洪水、台风、冰雹、霜冻、病虫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因此救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由于社会、经济、历史以及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至今还有3000多万人没有完全稳定解决温饱问题。紧急救援,是对因水灾、火灾、地震、滑坡、雪崩等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预测的原因被困人群实施的快速反应和紧急援助。

社会福利服务:这里指的是国家和社会为优抚安置对象、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福利服务。优抚安置是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保卫国家安全作出贡献的优抚对象实行优待、抚恤和安置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老年人、残疾人、孤儿等特殊群体提供必要的社会福利服务越来越重要。我国现有老年人近1.3亿人,今后每年以3.2%的速度就有一个老年人。我国有残疾人6000多万。还有一定数量的孤独和弃婴。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家庭养老、助残、育幼功能减弱。因此社会福利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发展我国社会福利服务,必须走社会化的路子,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福利机构为补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运行机制市场化,服务内容多样化,服务队伍专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页首

实现两种社会福利供给方式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过于注重货币的给付,比如在养老金的设计上,替代率达到8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120%,这实际是一种经济主导型的保障,忽视了对各种福利资源的社会动员。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社会福利制度的供给方式既要注重资金供给,更要注重提供福利服务。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入不敷出的矛盾短期内不会缓解,提高征收比例,会加重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不提高比例势必增加财政压力。而另一方面,我国人力资源却相当充裕。社会福利服务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换为福利服务,既能满足社会需求,拉动消费,又能促进就业,不失为一项适合国情的明智选择。从社会需求看,我国对社会福利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在社会化养化等方面需求更为迫切。有需求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人投资。当然发展社会福利服务政府投资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三无人员“更需要国家的保障。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优惠政策动员和依靠社会力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设施,大力开展社会福利服务。

此外,还应大力发挥社会中介组织在筹集社会福利资金、组织社会福利资源、完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和推广”劳务储蓄制度“,使志愿者服务活动经济化、制度化。页首

采取三项有力措施

其一,加强政府的政策扶持。随着政府逐渐退出经济建设竞争性领域,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将大大加强。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包揽一切社会事务。要转变政府的职能,认真研究解决政府在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上的”越位“和”缺位“问题。社会福利制度建设需要有效的政策扶持、社会动员、组织引导和市场机制的驱动。特别是在发展社会福利服务等方面,政府的主导作用和政策扶持更为必要。要把社会

福利制度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社会福利设施纳入各地城乡建设的规划;对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要在规划、用地、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赠、赞助和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充分调动和运用各种社会福利资源。

其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的进程中,财政支持的得要性不言而喻。从理论上讲,社会福利属于广义的财政分配范畴,是政府财政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更好行使政府社会管理、服务、监督职能的重要体现,是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随着国家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财政将逐步减少盈利性、经营性领域的投资,财力主要用于社会公共需求和社会福利,这必将为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要增加对社会福利设施的投入,特别是”企业或单位原有的福利投入应当部分地通过税收或财政转移地方式,转变为新型福利制度的重要资金来源,这种转变虽然在形式上是国家财政支出额的扩大,但实质将企业或用人单位原有的规模庞大的职业福利支出转化为财政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支出“。

其三,切实抓好社区落实。社区是一定区域内有相互利益关系的居民(村民)组成的利益共同体。社区成员之间有某种程度的利害关系,也就潜在着相互支援的能力,由此形成亲朋之间、邻里之间、社区成员之间天然的社会支持网络,这是十分宝贵的社会福利资源。首先,要发挥社区组织在基层社会福利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在我国,社区自制组织带有行政色彩,如城市的居委会、农村的村民委员会等。他们在筹措社会福利资金、组织社会福利资源、安排社会福利项目、实施社会福利政策、落实社会福利待遇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发挥社区在社会福利社会化中的桥梁纽带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企业剥离办社会的职能后,”单位人“逐步变为”社会人“,社会成员对社区的依赖程度逐步加深,社区对社会成员的管理教育服务作用日趋重要。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服务要走社会化的路子,都离不开社区”平台"的承接。

面向21世纪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 篇7

然而, 当美国的次贷危机, 中国的问题奶粉事件, 乃至更大范围的企业机会主义成为现实, 我们不得不去正视科技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中的有限性。金融业借助先进的技术工具促进了全社会的资源整合, 却由于信用的滥用导致了全球的金融危机, 食品行业受益于添加剂的技术成果, 却带来人们对食品还是否是真食品的疑问甚至恐慌。在法律有限的约束范围内, 很显然对上述问题的解决不能完全奏效。

我们通常认为, 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护一方面依赖法律, 另一方面道德约束也不可或缺, 而且社会越趋向于进步, 道德约束也应越强, 这也是文明的标志。因此, 企业在以利润为主要经营动力的前提下, 若失却了商业道德的同步发展, 那么, 即使法律完备也会使上述现象屡禁难止。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多地需要以道德来赢得人心, 赢得长远利益, 以此迎来企业发展的新阶段。

1 人性假设的变化与企业发展

企业的发展除了来源于技术进步以外, 更多地来源于管理的发展。而管理理论的提出大多基于提出者对人性的假设。管理理论在人性假设上的变化在实质上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完全理性人假设使企业由粗放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有限理性人假设使企业管理更体现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而其后的社会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和复杂人假设则使企业进一步发展为从人性出发去寻求管理之道, 企业不但是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 更成为了能够使社会成员获得社会认同、实现自我价值和寻求自我主张的场所。

但企业发展到今天, 我们看到, 管理理论的上述人性假设大多服务于提出如何按照对人性的这种假设来激励员工, 企业更多追求的是其内在的经济性, 而没有在更广泛的视角上去涉及如何使企业寻求与其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关系, 而这在当今的企业管理实践中是尤为重要的。

1.1 21世纪企业管理目标的变化——追求外在经济性与内在经济性

今天的企业管理不再像那个时期的企业管理一样, 仅仅通过管理使企业内部产生一种效率即可。今天的企业管理, 更多地是要寻求企业超越于自我, 而与外部环境中的顾客、交易伙伴、社会大众、政府以及与内部的员工的协调。所以, 管理的目标不再仅限于追求员工激励, 而是追求顾客满意、交易伙伴合作、公众赞誉、投资者信任、政府支持和员工倾力。企业不但追求其内在经济性, 更追求外在经济性。

管理目标的变化, 需要管理者以更广泛的视角来考虑人性的假设问题。

1.2 21世纪人性假设的变化与企业发展的方向

21世纪是科技发达、信息爆炸、文化繁荣的时代。表现在构成社会的人的身上:一方面, 人的知识和素养越来越高, 对于客观事物的判断表现出空前的理性, 通过营销创造消费者更多地让位于消费者在认识产品或服务后对其价值的审慎评估;选择合作企业, 人们不再仅仅考虑利益的分割, 而更多地考虑利益的长久。另一方面, 信息渠道畅通, 媒体发达, 人们有更多的渠道来了解企业, 企业成为与公众和员工打交道的透明体。此外, 整个社会物质丰裕, 人们有太多的选择。因此, 21世纪的人, 是空前理性的人, 是追求长久利益的人, 是信息丰富的人, 是有众多选择的人。所有掩藏着虚假的伎俩、手段和超越道德底线的行为、内幕都会面临着极大可能的被曝光、被抛弃、被淘汰的结局。

上述的人性假设的变化, 使企业发展为一个承担着社会重要职能的角色, 企业要追求如何能够与社会的其他角色共荣共生。

2 基于上述人性假设, 培育商业道德是21世纪企业发展的主线

2.1 远大目标定位于长久的竞争优势

远大目标必然是长远的, 但仅仅是长远还不能算是远大目标, 远大目标应该具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合乎道德是成为远大目标的一个必要条件。开创了著名的京瓷基业, 现任京瓷集团名誉董事长 (会长) 的稻盛和夫认为, “目标要尽量定得远大些, 应尽量使事业目的光明正大、名正言顺, 应使目的能够被全体员工真正地从内心接受和认同, 甚至应使员工家属都能引以为豪才行。” 合乎商业道德的被员工以自我价值标准所肯定的远大目标, 成为企业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的基点。

2.2 向上的价值观凝聚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只有那些具有向上的热情和执著的坚守着“精英主义”信念的企业, 才具有形成独特竞争优势的信念动力。而这些向上的价值观的形成往往凝结着企业对伦理道德观而不是利润观的深刻理解。

如IBM 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

(1) 尊重个人, 尊重组织中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

(2) 为顾客服务, 提供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公司都好的顾客服务质量。

(3) 工作卓越, 组织执行一切任务时, 应以卓越的方式加以完成。

2.3 双赢战略赢得和谐的竞争环境

竞争从根本上来说, 是在整个社会环境下的利益分割。处在同一利益共同体内的组织为各自利益展开竞争, 在整体利益一致的情况下, 人们会认为, 己方得到的多, 对方得到的就少, 己方得到的少, 对方就会得到的多, 所以, 常有“商场如战场”、“你死我活”、“置对手于死地”、“向上游厂家和下游经销商要利润”等之说。但在长期竞争环境中, 人人都是理性的, 我们不可能凭借自己的“聪明”去轻易擒获别人的“愚蠢”, 在参与竞争的各方智力相当、资源相当、优劣势相当的情况下, 我们需要在人人都同样经济的假设下, 以双方的双赢而不是己方单赢为行事原则, 才能真正与他人结成利益共同体, 各自各享应得的一部分利益, 从长远来看, 以伦理而不是简单的功利为出发点, 竞争环境会更和谐, 这种竞争也更容易使企业换来所谓的“人脉”, 在靠一己之力很难拓得大空间的市场竞争环境中, 这种战略更具竞争优势。

2.4 卓越领导以品德为基塑造组织的强劲生命力

孔子言:“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领导者作为组织的领航人, 其人格品性和行为习惯会在组织的管理过程中成为员工的行为指引, 一个品行正直、操守严格、宽容厚道的领导者更容易在组织内开创出和谐、愉悦的工作氛围, 富有道德心的领导者更容易得到员工的欢迎, 这样的企业也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因为从人性的根本出发, 人倾向于在被信任、宽松的环境中去选择行为和提高行为的积极性。

3 培育商业道德, 促进21世纪的企业发展

3.1 加强法制建设是基础

法律强制与道德教化相比, 具有其硬性约束的规范作用。以商业道德为准则, 若能使道德准则在当今社会环境和人文素养条件下, 通过法律形成规范, 并进行严格的监督执行, 那么, 长期的强制规范会逐渐形成人的行为习惯。尽管按照正统的管理理念, 通常会认为人本管理是管理的发展趋势, 但是, 不经过法律的率先规范, 仅仅依靠道德教化去使人自觉地恪守道德, 至少在目前还为时尚早。

一个个领先企业之所以出现在发达国家, 与其在工业文明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持续的法制建设关系密切。不经过严明法律的洗礼, 企业商业道德的形成将是遥遥无期的, 毕竟对于企业来说, 利益总是最难抗拒的。类似于沃尔玛这样的跨国大公司之所以在我国选择供应商时, 要做极其详尽的伦理道德检验, 除了部分来源于企业自身信誉的维护外, 更多地来源于所在国家的法制监督。

因此, 在推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 尽可能通过法制来使商业道德诉诸法律条文, 是目前最现实的选择, 也是以商业道德来推进企业发展的基础。

3.2 提升文化素养是关键

法制建设是基础, 但在此基础上, 若不进行最关键的文化素养的提升, 那么, 社会将退回至野蛮的严刑峻法时代。法律只是手段, 若在法制建设的同时, 人的文化素养在逐渐跟进, 则企业的商业道德会逐渐成为自觉的自我约束, 人在自身文化素养层次基础上, 会进行良心拷问, 会有为人的操守节制, 即使有利益诱惑, 但会逐渐形成基本的道德底线。

提升文化素养, 一方面需要加强教育, 另一方面则是在环境中要形成正向的舆论引导, 使企业一方面自律, 一方面迫于舆论压力有意识地节制不合道德的行为。

3.3 培训企业管理者有关商业道德的知识或案例是直接手段

法制建设和文化素养提升都不是一夕之功, 若直接对企业管理者进行有关商业道德的持续的知识培训, 则能使其从理论上形成主观意识, 同时以实际企业的有关案例做培训, 更能使管理者形成对企业经营之道的深刻思考, 这些都将有助于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自觉恪守商业道德。

摘要:21世纪的人类文明带来了科技进步、法律健全和企业发展, 但企业的发展却受到与违背商业道德的相关行为的干扰。本文探讨了21世纪企业管理的人性假设的变化,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1世纪的企业发展以商业道德培育为主线, 同时建设性地提出了促进21世纪企业发展的商业道德培育措施。

关键词:商业道德,人性假设,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柯林斯, 波勒斯.基业长青[M].真如, 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2.

面向21世纪的机械工程教学改革 篇8

【关键词】21世纪 ; 课程改革 ; 工程机械

【中图分类号】TH-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42-01

对于21世纪对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是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应该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肩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责任。

一、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是培养人才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培养方法是否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 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否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对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近些年来, 世界各国的学者、专家和政府首脑, 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有过各种预测, 对21 世纪的严峻挑战提出了许多对策。在世纪之交展望21 世纪, 我们认为, 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已经形成了共识。

第一,各学科经历了较长时期的单独研究和以分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时期之后, 已进入了一个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高度综合为主的整体化发展时期, 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表现出了巨大的生命力。

第二, 由于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发达, 信息传输技术的革新以及经济贸易交往的日益频繁, 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 国际事物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一方面气超越国家和地区范圍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与南北差距扩大的倾向同时存在; 另一方面, 国际性的交流与合作也显示其日益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爆炸等全球性难题, 更要求人们携起手来, 通力合作。

第三,传递文化、培养人才、发现真理的教育,已经被世界多数国家视为发展的战略支柱, 而我国也已确定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归根结底就是教育的竞争。

二、教学改革工作的做法与体会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必然涉及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及配套措施等方面的内容。我系作为全院两个教学改革试点系之一, 通过走访调研、系内研讨会等方式,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制定了教学改革的初步方案, 制定了97 级教学计划的具体方案。我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 压缩专业数量, 拓宽基础, 扩大口径, 更新知识, 加强素质教育, 增强适应性。

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着重在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上进行了研究。所制订的教学计划, 考虑到跨世纪人才应具有综合能力和素质, 充分体现专业的培养目标, 突出为吉林省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培养以机为主, 多学科知识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加强基础

针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趋势, 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基础课程的教学。把最基础、尽可能广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要增加通才教育的份额, 注重学科间的交叉。

(2)拓宽专业

我们既要拓宽专业口径和业务基础, 同时又要突出专业方向的特色。在每个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上, 规定了4 门限选课和3 门任选课,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在三年末确定专业方向, 并选择相应的课程学习。在专业课的改革上, 着重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 打乱原有课程体系, 确定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加强实践环节

实践不仅能出真知, 而且能让学生经历由实践到理论, 再由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 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直至获得成功。也正是通过实践环节, 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发展为创造能力。对于工科尤其是机械类专业, 实践环节就显得更为重要。

(4)加强素质教育

科学技术的挑战和现代化社会的进步, 要求我们所要培养和造就的跨世纪人才, 除了应当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较强的能力外, 还要有优良的综合素质。因为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无论是自然的、人类社会的、还是精神世界的, 本来就是统一的, 彼此不可分割的, 因此, 我们对自然、人文、社会的认识, 也应当是全面的、统一的。

2.组织保障

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 要做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就要依靠教师, 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使改革顺利进行, 我们还进行了以下机构的调整:

(1)教研室合并

打乱课程体系, 确定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往往不是在一个教研室内能够完成的, 为便于开展工作, 或者取消教研室或者相关教研室合并, 取消教研室, 实质是成立了一个大教研室, 系主任就相当于教研室主任。

(2)确定课程组

重新确定划分课程组及课程归属, 确定组长、组员, 把每一门课落实到具体的课程组及组员身上, 提早进行调研和课程准备工作。

(3)成立系教学咨询组。

聘请2~3名德高望众的老教授组成系教学咨询组, 重点进行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要实现上述各项改革, 一方面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 继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改革的成果; 另一方面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倡导与支持, 包括制定鼓励和推进这些改革的相关政策和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姚九成.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教学改革[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03)

[2]殷建平,刘芸,穆长富,刘春林,李舟军.深化教学改革 落实素质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1(01)

[3]赵雪.浅析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2(06)

[4]殷秀云.《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探讨[J]. 商. 2012(15)

上一篇:二年级读书分享交流会下一篇:农村人情消费大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