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体育教育

2024-06-24

21世纪体育教育(共12篇)

21世纪体育教育 篇1

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文化观念的更新, 体育的普及化、生活化、科学化、产业化将得以实现。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对体育专业教育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将提高到新的高度。从2001年秋季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 开始实行新的课程标准, 中学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由于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转变, 高等师范教育功能及课程结构也面临着新挑战, 对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改革提出新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是高等师范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最为现实的问题。

一、面向

21世纪我国高等师范院系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目标和人才规格

通过多方面的研究, 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师范院系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目标: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 具有良好科学素养, 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并受到体育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体育教育专门人才, 毕业适宜到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 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和培养社会指导员等工作。

对人才规格的要求:热爱祖国,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热爱体育教育事业, 具有勇于改革、敢于实践的意识;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原则和方法, 具有体育师资所必需的体育教育和人体学科的理论知识;掌握中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及指导课余运动队的训练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开展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和指导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掌握一种外语, 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 并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审美素质。

由此可见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同时为学校如何达到此目标提出了难题。通过查阅资料, 以及对教育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的思考, 提出不成熟的看法。

二、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要三方的努力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不是单方面发挥作用所能实现的, 只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才能更好的实现此目标。为此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一) 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和新型学生的培养模式。一是为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课程设置重视公共基础课;形成以必修课为主, 增设选修课的新型课程体系;注重重点学科并加大自然科学课程内容的比例, 兼顾边缘学科;构建理论与技术相结合的课程结构, 实现课程体系优化, 不断形成与体育相关的新的专业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只有课程的改革才能给学生释放大的空间, 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 完善自我, 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二是高等体育教育专业, 必须打破以往单一的培养模式, 以“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学生发展”为基本框架, 以“优化课程结构体系, 更新教学内容, 拓宽课程设置, 强化人文素质”为基本依据, 确立适应未来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重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高师院校可以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 进行院系之间的交叉学习, 拓宽学生视野, 提高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三是只有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的改变, 才能解除束缚学生的枷锁, 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发展学生所感兴趣的学科方向, 更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四是加强对教育实习的重视, 教育实习是学生由学校进入社会的第一步, 在实习中发现问题, 并得以解决是对教学效果的最好检验, 所以重视在教育实习中对学生的培养, 如何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同时总结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不足, 哪些能力需要加强培养, 这也是改进教育方法的直接反馈, 怎样适应基础教育的需要是教育实习后需要反思改进的内容。同时重视社会实践, 全面塑造人才。让学生走入社会进行一些其它工作的兼职, 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才能。

(二) 教师在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培养适合21世纪所需的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 高等师范院系的教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只有提高教师素质, 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我国的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改革, 直接影响着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只有教师深刻理解了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才能目标更明确地进行教学。一是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 甚至影响学生一生对待工作及生活的态度。即便是在后续的教学中, 教师给学生树立一个严谨治学的态度是十分必要的。因此, 教师要经常进行知识更新,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适应社会的需要。由于媒体信息利用率的提高,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探求增加, 教师需知识更新以便适应教学的需要, 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 起到榜样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是书本的知识, 还应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 给学生书本以外更多的信息量, 带给学生良好的启示。二是加强教师的科研能力, 教师的科研能力始终是制约学科发展和教学、训练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体育教师不仅要积极参加科研工作, 而且要努力提高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训练, 只有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了, 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术科研引导, 在教学中不仅是让学生听懂教材内容, 同时要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 用所学理论分析, 从科研角度进行探讨。从而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态度、思维、观察、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应从本科教育开始, 培养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组织材料、进行写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作研究的科研态度, 这为将来工作、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三是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参谋, 关键时刻为学生指路。在学生入学伊始, 要教育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 掌握更多的知识, 发现自己的兴趣, 找寻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将来的出路。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新的尝试, 在不同的环境中更好的发展自己, 完善自己, 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储备资本。四是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教师除了教学以外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引导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品质, 这对未来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 同时对下一代的教育也具有不可评估的影响。WHO定义的健康分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将要从事基础教育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三) 学生要有明确的目标定向, 并为之而奋斗。有些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 不知道该干什么, 学什么, 很茫然, 没有学习动力。以此发展下去, 即便顺利毕业, 也难以适应社会需要, 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放弃消极的想法, 树立正确目标, 从现在开始抓紧时间, 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只有具备了知识和能力, 才有可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培养适应12世纪所需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要从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创建新型的培养模式、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三个方面努力来。教师的作用在其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提高教师的素质是获得培养适应21世纪所需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李才富.面向21世纪, 培养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专业教育人才[J].体育学刊, 1999

[2].曹士云.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浙江体育科学.1999

[3].曹士云.21世纪初高师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4].田振军, 李振斌, 徐振鹏.论21世纪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与定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5].张锦年.面向21世纪, 培养新型社会体育人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997

[6].陈梅.面向基层中学, 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J].柳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

21世纪体育教育 篇2

案例:2013年9月2日开学第一天,教育部组织制作的《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特别节目,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并通过网络和IP卫星播发到教学点。同时,教育部还建设项目专题网站,教学点教师、中心校教务人员可以通过登录网站、拨打呼叫中心热线电话、发送邮件等方式进行资源接收、教学应用等方面的咨询。

为确保播发资源切实满足教学点需求,教育部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一线优秀教师优化资源内容设计,开发出“教师上课”、“学生自学”和“拓展资源”三大部分内容,覆盖小学1-3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和体育8个学科,将通过卫星和网络两种形式结合教学进度分期传输到全国教学点,供广大教学点师生免费使用。

案例涉及的问题

21世纪的教育意味着使学生在掌握精通知识内容的同时,能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以一种理解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方式,制造、整合、评估各种信息。学生不仅要掌握3R(读、写、算),而且要掌握3C(创造、交流和合作)。数字化时代的素养和公民责任同样重要。虚拟的工具和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将为学生提供一个没有疆界的学习世界,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21世纪的教室没有围墙的限制,学生们通过网络、手机、聊天室获取信息。同样,许多教师也通过虚拟教室检查作业,并和学生展开讨论。

针对这种学习的特点,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做好准备,要善于运用认知科学的成果以及有策略的团队合作,在网络空间内外游刃有余。未来将出现“教师创业者”,他们会与所在社区的学生紧密联系,成为学习咨询者、网络指导者、游戏专家、社区组织者和政策研究者。21世纪的教育特点:

学习无处不在知识与技能“二合一”

课堂教学承载未来

学会终身学习

技术辅助学习

其实21世纪的学习和以前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有了更好的工具。今天的学生很幸运地拥有强有力的学习工具,使他们能够比前人更快捷地查找、获取甚至创造知识。但是,会用google查找信息并不等于真正的理解。学生们仍然需要知道并深刻理解历史,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怎样走到今天的。他们应该能够享受人类伟大的艺术和科学成就,能够在母语之外会说一种语言。我认为,21世纪的技术应该成为我们获取更多知识的机会,而不是缺乏知识的理由。

作为教育人,应该怀着对教育的真诚情怀,从自身做起,以为孩子的成长和民族的未来

21世纪“崇德重仁”教育意义 篇3

“崇德”,即是对道德的爱、尊重和敬畏的情感,构成了整个儒家伦理思想的情感基础。首先,儒家以道德来确定人在宇宙中的特定位置,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不是因为“二足而无毛”的形体特征,也不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的感性欲求,而是因为人有“义”,即有道德良知,只有道德才能赋予人在宇宙中的这种特殊位置。其次,儒家以道德来界定人,用道德将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如果不具备这些道德情感,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孟子认为,一个人的德行要比他的财富、身份甚至他的自然生命更加可贵。他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者也。”在孟子看来,生和义虽然都是人之所欲,但义高于生重于生。因此,人不能因为苟且偷生而置义于不顾。如果非要在生和义之间进行一种选择,那么“舍生而取义”是毋庸置疑的选择。可见,儒家将“德”抬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由此彰显出一种对道德的崇敬之情。

在整个儒学中,仁既是一个独立的德目,同时又是一个包容力很强的普遍德目,是“众德所归”、 “德性之源”,是“一切德性的生命本源和种子”。正如杜维明先生所说,“探讨仁这个概念最好的办法,是首先把它看作是儒学价值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品德,换句话说,仁规定着在儒家社会中起综合作用的所有其他伦理规范的含义。”众多的德性都发端于仁,在孔子看来,恭、宽、信、敏、惠等都是仁的外在表现。正如龚宝善先生所说:“仁是一切道德行为生长发源的根基,任何德性都又必须从仁心中滋长出来,如果缺乏仁心,人类也许不会讲求伦理,更不会产生什么道德。”如果说“崇德”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伦理价值取向,则“重仁”便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

二、现代道德教育的缺失

“崇德重仁”是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留给世界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事实上,它已经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渗透到了整个中国文化的躯体之中,从而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重情”品格。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正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到来,西方资本主义的各种价值观、人生观正如潮水般地涌向中国,把中国“崇德重仁”的优秀传统正推向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充斥着一些人的头脑,“坑蒙拐骗、权钱交易、吃喝嫖赌”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体现在文化层面便是崇尚工具理性,宣传科学至上,而“道德”这种闪烁着“人生智慧”的“大人”学问在很多人的眼里则成了“无用之学”。究其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本身。有人曾把这些现象归结为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诚然,市场经济在肯定了追求个人利益的正当合理性的基础上,为个人利益的追求提供了有效的社会环境,这样的环境同时也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的滋长造成了可乘之机。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现阶段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如何克服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带来的这些负面影响,使“崇德重仁”的传统在新的形式下重新焕发出新的光芒,使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音符相和谐。

三、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道德教育,重新唤起人们的“崇德重仁”之情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一段十分形象的话:“学校教育到了现在,真正空虚极了。单从外形的制度上方法上,走马灯似地变更迎合,而于教育的生命的某物,从未闻有人培养顾及。好像掘池,有人说四方形好,有人说圆形好,朝三暮四地改个不休,而于池的所以为池的要素,反无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今天,德育无论怎么改革,都不能离开情与爱。德育“掘池”不能忘记“蓄水”,“蓄水”不能忘记儒家文化这一“源头”。

第一,德育必须先“崇德”。

在教育中,只注重知识技术训练而忽视人的道德信念培育,把道德教育仅仅看作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只看到了道德的工具性价值而忽视了其目的性价值,这正是造成现代人不“崇德”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如果我们着眼于人类生活的根本目的或人性的完整需求,就不难发现,人的自我完善或生活本性并不仅仅是物质功利的,某种文化精神和超越型价值理想总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

人的价值不在于其物质性,人的价值是一种精神存在,它凸现在道德的精神人格上,追求道德的崇高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在今天,这个观点依然是成立的。德育的目标不是占有知识、传播知识和思维训练,而是净化人的心灵、唤醒人的尊严和道德良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德育仅仅为应试而教、而学,德育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换言之,在德育中,如果没有一种发乎真情的爱德、崇德之情,没有对“道德”的一种神圣感,没有把道德放在它应有的位置,无论多么严密的道德体系、多么精美的道德论证,最终都会由于根基不稳而导致整个理论大厦的崩溃,德育的效力自然会大打折扣。

第二,重视“仁爱”的情感教育。

德育目标的定位受到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主导性价值的影响,现阶段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全球化思潮无疑是影响甚至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和道德理想目标的关键性因素。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在德育中融入了与时代要求相契合的一些价值理念,诸如“个性、自由、民主、平等、竞争与合作”等,但我们不能因此将之看作是现代人人格理想的全部内涵。儒家之所以把仁作为众德之归、德性之源,把“爱人”放在德育的首位,是因为仁含有道德最深层的底蕴。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一颗“爱人”之心,就不可能做到“恭、宽、信、敏、惠”等,也就不可能成为道德意义上的完人。同样,如果一个人缺少仁爱之心,只知道关心自己,而不去推己及人,又何谈去爱他人、爱国家,我们也很难设想,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又如何能够做到同他人和睦相处,做到公平的竞争、友好的合作?如果人人都缺乏一颗仁爱之心,又如何能够实现真正的民主和自由?因此,从其深层次的意义上说,仁爱是促进这些价值得以实现的更为基本的价值。

在21世纪的今天,仁爱依然是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由提出着眼于个体的“学会生存”发展为“学会关心”,并把它作为21世纪的教育口号,其主旨就在于加强仁爱教育。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涵虽然具有显明的时代特征,但同时也有一些永恒的、稳定的、要素性的东西,而“仁爱”便具有这样的情感素质。在今天,重视仁爱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其同情心、荣辱感等等。这些道德的心理因素就是孟子所说的“善端”,以往我们将其看作唯心主义加以拒斥,其实,善端是道德行为的心理基础,没有这种善端,很难说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是出于真诚的。从这种最基本的善端抓起,可以培养出學生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比如:孝敬、善良、感恩、宽容等。有了这些基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21世纪的教育需要哪些技能 篇4

借用“21世纪技能合作伙伴”2009年度主席佩奇·约翰逊的话来说, 《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的作者“特里林和菲德尔用可读性很强、非常实用的措辞, 论述了怎样自始至终按照标准, 将21世纪技能融入学校课堂。对于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家长和企业领导人、政府决策者来说, 这本书是一件旅行中不可多得的伴侣。”

21世纪带给我们每个人的挑战是, 如何形成和保持我们自身的个性, 以区别固有的传统和周遭的世界, 同时学会包容与吸纳传统和周遭世界带给我们的个性与新知。遗憾的是, 在今天, 不少教育同仁竟然越来越沉迷、越来越喜欢用国外同行向中国教育取经的案例来证明我们的基础教育业绩, 而无视这样的现实:“今天, 近20亿部手机在全球范围内被普遍使用, 在世界各地的学校家庭、社区活动中心以及网吧里访问互联网的人数正在快速增长, 这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学习和培养技能的机会。”

互联网世界, 大数据时代, 以慕课为代表的“五花八门的在线交流工具和环境提供了学习的社交手段、协作手段和群体手段, 这些工具和环境如今随手可得。鉴于因特网已经全球化, 因此, 学生如今可以学到全球范围内的知识, 与这个星球上的其他人建立联系并共同学习。”这就需要我们掌握21世纪的技能, 如培养全球意识、环境素养、金融素养、健康素养以及公民素养。

面对这些挑战, 除了技术的准备, 更为重要的是理念层面的问题。阿尔文·托夫勒有句名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不会阅读或写作的人, 而是那些不会学习、学过就忘以及重复学习的人。”这个世纪的教师需要的是强劲的学习力, 努力成为一个不断吸纳的学习者, 因为技术的更新是即时的, 如果我们稍不留心就可能落伍。21世纪的教师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线下与线上结合起来, 既要考虑新的变化可能给学校教育带来的正面影响, 也要思考这些新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大数据背景下, 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控制者了, 在许多知识面前我们甚至已经落在学生后面, 我们的优势或许就只有阅历和经验了, 这正是学生身上所缺乏的, 也是他们最需要的。在丰富的资源面前, 教师可以发挥的优势就是整合与遴选, 给学生更多的方法和理念的具体指导和帮助, 这些帮助更多的又是随机的, 生成的, 一对一的。

总之, 21世纪的教与学, 再也不能迷恋教师本位、知识本位了。无论是教师的教, 还是学生的学, 都要从被动转为主动, 从教材转向网络和现实世界, 从记忆转向探究, 从接受转向合作。

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篇5

21世纪教育的特点

从精英教育到全民教育

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全民教育”(education for all)。教育不再是少数精英人物或特权阶层所享受的一种权利,而应该是所有社会大众都能享受的一种权利,是一种基本的人权。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世界主要国家的教育改革还仍然是紧密围绕着尖端科技、知识精英和国家实力等展开的,进入90年代以后,各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从传统的精英主义教育理念转变为全民教育的理念,人们已经认识到国家的强弱、民族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并不仅仅取决于少数精英及其所掌握的尖端知识,而是取决于全民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教育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的问题成为各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主题。

1990年3月5日~9日在泰国宗迪恩举行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讨论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宣言呼吁:“每一个人——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基本学习需要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人们为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宣言》把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应该向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为实现基础教育机会均等,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必须获得达到和维持必要的学习水平的机会。要确保女童和妇女的入学机会,改善其教育质量,并消除阻碍她们积极参与的一切障碍。必须积极消除教育差异,不应使一些社会地位低下的群体在获得学习机会上受到任何歧视,残疾人的学习需要受到特别的关注,等等。

2000年4月26日~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塞内加尔的达喀尔召开世界教育论坛通过了《达喀尔行动纲领——全民教育:实现我们的集体承诺》,《达喀尔行动纲领》是一项集体的行动承诺,目的是保证为每个公民和每个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的各项目标。各国政府有义务确保全民教育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并长期保持下去。要有效地履行这一责任,不仅需要各国国内开展广泛的合作,而且需要与地区和国际机构合作。重申全民教育的目的是:所有的儿童、青年和成人均享有接受教育的人权,这种教育应能真正地和充分地满足他们的基本学习需求并应包括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开发每个人的才智和潜力与发展学习者的个性,使他们能够改善生活和改造社会。此外,在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也提出了:普及小学教育,确保所有男童和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小学教育课程;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利,在各类教育中消除两性差距等。由此可见,全民教育的理念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声音和全球的共识。

终身教育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

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终身教育。教育不再是一次性的,人们不再是从学校毕业就可以受益终身。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和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也是人们的职业不断变动的时代,学校里的学习无法满足知识变动、社会变动和职业变动的需要,人们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学习不再仅仅局限在学校的体制之内,教育应回归其根本,即人的社会生活。

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研究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就提出来“迈向学习型社会”。1990年泰国宗迪恩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提出的全民教育理念与建构学习型社会的理念是相关的和一致的。学习型社会从一个似乎遥不可及的理想逐渐转变成了各国的实践和现实。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构建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有的国家把学校建设成社区的学习中心,为社会提供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并开展一些校外学习计划。有些国家的城市和地区、社会各部门的人们共同结成各种终身学习的组织。继续教育、职业教育、在岗培训成为教育的重要内容。

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电脑终端的利用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网络学习、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人们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

国际化是每一个教育机构要面对的工作

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国际化的教育。首先,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需要都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直接联系在一起。发达国家通过推动教育国际化进行教育服务输出直接获得经济利益,争夺国际优秀人才,并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扩大它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像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都在积极开拓和争夺国际教育市场,教育服务出口收入在对外贸易和国家总税收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发展中国家通过鼓励教育国际化来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培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国际型人才,为其国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融入国际体系作准备。

其次,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地球村,特别是像数据库、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和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在学习内容和获取信息来源、学习的组织方式、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方面都越来越国际化。无论是被迫接受还是主动参与,国际化已经成为每一个教育机构特别是高等教育机构所面对和从事的工作。21世纪为人类带来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也同时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社会与生态问题。例如能源危机、人口压力、粮食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种族歧视、***暴力、毒品泛滥„„等等,这些都是伴随工业现代化进程而来的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存在并日益发展,实际上已演变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危机。面对这类危机,并考虑未来社会的发展,联合国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教育的四大支柱”。所谓“四大支柱”是指能支持现代人在信息社会有效地工作、学习和生活并能有效地应付上述各种危机的四种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这四种能力并不是平等、并列的,正如该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所指出的,其中有一种是作为基础来强调的能力,这就是“学会共同生活”,其余三种能力则是学会共同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要与周围人群友好相处,并从小培养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团结合作的精神。众所周知,“人与人相处之道“是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二、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

这是因为21世纪是信息社会,为了能适应信息社会的经济发展,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材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

信息获取包括信息发现、信息检索、信息选择;

信息分析包括信息分类、信息综合、信息查错和信息评价;

信息分析包括信息的组织与表达、信息的存储与变换和信息的控制与传输。

三、知识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要求新型人才富有较强的创新精神。

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为了能适应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应付21世纪面临的各种挑战,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材应当是,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这就是21世纪对新型人材需求的特点。

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论文作者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比较教育研究中心

论文关键词 教育发展趋势/世界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论文来源 比较教育研究,论文单位 京,点击次数 884,论文页数 7~12页2002年2002月论文网 http:///paper_59734771/ 本文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四个方面简明阐述了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并据此对我国应当采取的对策相应地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02)07-0007-12

在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都认识到了教育在迎接新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所带来的种种挑战中的重要作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经成为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21世纪能否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战略问题。谁掌握了在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权,这个道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致力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本文将对21世纪初世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基本趋势作一简要阐述,并对我国应当采取的对策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一、世界基础教育的发展趋势

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一些发达国家从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了以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迎接新世纪挑战为主题的大规模教育改革。而发展中国家自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在扩大教育机会方面也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由于基础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消除文盲、减缓人口压力、促进环境保护、解决贫困问题、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赢得广泛的承认而成为全球携手共同推进的伟大事业,基础教育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积极的进展。在新世纪,健全的基础教育是人类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进一步教育和培训的基石,是任何国家提高教育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进步的关键所在,其发展将表现出以下基本趋势:

1、继续扩大基础教育的手段和范围,进一步实现基础教育的普及

这仍然是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内世界基础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因为直至当前,全球仍有8.85亿文盲,1.3亿校外失学儿童(《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第107页)。因此,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教育需要,特别是那些还没有被触及到的处境不利群体的特殊教育需要,必然成为新世纪基础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国际上已有的经验表明,常规的教育方式往往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教育需要,只有扩大教育手段、实行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才能切合被服务群体的特殊教育要求,才能真正实现基础教育的普及。从广义上说,基础教育是人人有能 力掌握自身命运的基础,是人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因此,只有“量体裁衣”的教育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学习潜能。

2、提高教育质量和相关性将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

必须树立新的质量观念,即基础教育数量上的增加必须与质量上的提高并肩作战,教育质量不限于正规学校是衡量质量的惟一标准,学校或其他教育形式所提供的教育和教学是否切合学习者的需要、是否保证学有所用、是否具有相关性与针对性都是衡量质量不可忽视的重要指标。

基础教育的效益要比效率更加受到重视。这意味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内容的改革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与社会发展,特别是与地方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将进一步得到解决,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或在毕业之后无法为本社区服务的教育浪费现象将逐渐减少。在教育体制的改革中,鼓励多种形式办学,吸收家长和社区参与学校教育,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强化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协调功能等做法将普遍受到重视。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将打破传统的学科划分,简化沉重的学科内容,注重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兼顾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

3、基础教育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方面,知识的快速增长使知识的更新和新知识的传播成为必然;另一方面,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教育有责任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类人才。如何在不增加课程负担的前提下,保证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相关性;如何在不损失课程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和价值观的长远目标下,保证课程对当前新的重大社会问题作出积极反应;如何在保证内容连贯性和重点突出的前提下,保证课程满足不同学习者多样化的兴趣需要;如何在科学技术日益深入社会生活的现实环境中,定义核心课程并保证所定义的那些基本能力能够确实有效地运用于日后的成人生活;所有这些问题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面临的和必须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4、提高教师质量是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世界教育报告》的中心内容就是“教师和变革世界中的教学工作”,其中特别强调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水平和使用新技术的能力,认为互联网介入教育带来了教学方式从“教学中心”到“学为中心”的转变,但是,如果在教育实践这一环节上没有人能够很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技术,给教育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在教育过程中充满信心地使用新技术,信息技术是不能真正有益于教育的。只有教师对新技术表现出兴趣和应有的批判精神,才能引导学生在如潮的信息面前学会选择和取舍,不囫囵吞枣。因此,加强教师的新技术培训是师资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

5、加强道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长期负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础教育的高级官员奥德内斯认为,虽然20世纪造就了一代在计算机和知识开发领域里的专家,而这些专家在价值观念、生活技能、对多样化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方面却不那么完美。换句话说,这个世纪的教育在倡导人类和平共处方面存在缺陷,如何加强年轻一代的道德教育是世界基础教育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建立于知识之上、其变革急剧加速的当代世界,高等教育成为民族、社区、个人在文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上可以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任何国家,没有适当的高等教育,均不可能实现自身真正的可持续的发展。在新世纪,尽管全球各地区及各国面临的挑战往往很不相同,但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仍将形成下面一些基本趋势:

1、高等教育将日益走向大众化、普及化

在未来的新世纪,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各国都将出现普及高等教育的一种强有力的趋势。中等教育的普及、社会公正、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全民终身教育的目标等,是推动高等教育这一趋势的重要因素。此外,开放式学习方法,以及信息和传播新技术等均 为扩大高等教育的机会,尤其为一些新的社会群体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高等教育的这种普及可能有别于中等教育的普及,也不是让所有的人都以不间断学习的方式直接从中等教育过渡到高等教育。这种普及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人都能接受某些形式的高等教育或中学后教育,意味着扩大每个公民获得高级培训、技能和知识的机会,但这是分散在其一生的不同阶段中进行的。

2、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增强其社会针对性

高等教育的社会针对性,主要指高等教育的整个体制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望。它主要涉及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高等教育的使命,高等教育派生的研究与服务,以及高等教育与最广泛意义上的职业界的联系、与国家的关系、以及与其它程度和形式的教育的相互作用等。在未来的新世纪,面对变革世界的国际、地区和国家各级所引发的挑战,高等教育必将更有效地调动其全部资源,必将扩展其功能,以便更有针对性地为人类、为整个社会服务。为此,高等教育将努力行使以下主要使命:(1)高等教育将继续其以往的传统的基本使命,即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教学、研究、智力创作和知识创新,以保存、扩展、传播和应用知识,促进文化、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促进社会人文科学的发展以及艺术创造领域的发展。高等教育在社会中的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是其文化和伦理使命。高等教育应保持和体现文化特性,促进文化价值的传播和创造,维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2)高等教育的崇高使命是为人类和社会服务。高等教育将通过其研究工作、教学和培训计划以及合作活动,利用其知识资源,从经济、社会、政治、科学和技术等方面指明发展趋势,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预测和服务。高等教育将积极参与解决全球、地区和地方范围内的重大问题,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普遍问题和满足经济与文化生活的需求。

3、高等教育将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更具灵活性

在新世纪,高等教育不再被视为是真正的最后阶段的教育,高等教育将作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领域,被融入全面的全民终身教育计划和广阔的终生学习结构之中。因此,对高等教育来说,这一深刻的变革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变得更加多样化和更具灵活性,以此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愿望的变化。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将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学校结构、课程内容、课程类型及其期限、教学方式方法、教育技术,以及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人员等。多样化和灵活性也意味着学校将具有下述能力:迅捷满足甚至预测新需求的能力,使结构灵活多变的能力,改变录取标准以考虑职业生活经验的能力。而开放式学习方法、远距离教学以及信息和传播新技术等,均大大增加了高等教育实践终身教育的可能性。未来的高等教育必将从全民终身教育的角度进行变革与发展,高等教育应当为每个公民获得高级技能、培养、知识和信息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的机会。

4、高等教育将为提高其自身质量而进行不间断的教学改革

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涉及到高等教育所有的主要职能及活动,包括教学、培训和科研工作的质量,课程的质量,以及作为教学和科研之间必然结果的学习质量,还包括学生的质量、教师的质量、基础设施及学术环境的质量等。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意味着提高高等教育的各种职能,以及参与其活动的所有人员的质量。

高等教育是知识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在知识的进步、发展、创新、传播和应用方面出现的深刻而迅速的变化必然要求高等教育进行不间断的教学改革。为此,在未来的新世纪,高等教育必将适时地修订专业和课程的设置和计划,必将加强课程内容的跨学科性和多学科性,必将根据信息与交流的迅速发展,采用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和评估手段。唯有如此,高等教育才能全面提高其质量与针对性,才能适应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

5、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国际化

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是教学与科技全球性的一种反映。高等教育进一步国际化体现在人员的高度流动上,即在国际环境中从事学习、教学、科研、生活和交流的学生、教师、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数目将不断增加。除了个人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大之外,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还体现为跨国科研、国际合作等将得到加强。由于知识与研究本身具有普遍性,因而知识 的深化、发展与传播愈将通过国际学术界的集体努力来实现。跨国科研、国际合作是世界学术界的共同目标,而且还是确保高等教育机构的工作性质和效果所不可缺少的条件。高等教育已在知识的发展、转让和分享方面发挥了主要作用,而科研上的国际合作必将为全面开发人类的潜能作出贡献。此外,高等教育的日益国际化还表现在各种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间的频繁合作,以及伙伴与网络关系。

三、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生产社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近些年来,国际组织、区域性机构和各部认识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及促进就业增长的重要作用,把发展和改革职业技术教育作为规划面向21世纪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将显现以下发展趋势:

1、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确定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高等职业教育与高一级教育相互衔接沟通

在终身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学校职业教育被看作是人整个一生中所接受的一部分教育,一个阶段性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建立和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机制,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是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机制,打通中等职业教育通向普通高等教育的路径,变终结性的中等职业教育为阶段性的教育,为职教学生提供继续接受高一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机会,大力扭转中等职业教育入口大、出口小的局面,进一步拓展出口,解决等值承认职教、普教学历资格问题,允许中等教育学生报考高等院校。

2、发展综合高中,推迟分流时间,提高学生普通教育水平,兼顾升学和就业

高中阶段选择什么样的办学模式是由各国教育传统和教育发展水平决定的。目前各国高中阶段大致有四种办学模式:普高\职高和综合高中并举、普高和职高二分制(含双元制模式)、普高占主导和综合高中占主导。在高中阶段办学以综合高中为主流形式的国家都普及了高中阶段的教育,发展综合高中主要是解决好高中学生特别是职业定向学生的升学与就业的关系。综合高中的特点是:分班不分校,一所综合高中一般分为普通班和职业班,两班学生都在同一所学校就学,不再分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所有学生在第一学年都学习相同的文化基础课,专业定向性课从第二年开设,形成高二分流,比初中后分流推迟了一年,主要用于提高学生的普通教育水平;实施宽口径专业课程,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建立与高一级教育相衔接沟通的有效机制,处理好职业班学生就业与升学的关系,职业班学生的毕业出路是面向就业,兼顾升学,允许职业班学生直接或经过补习后报考高等院校,增强职业班的吸引力。

3、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

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各国改革的重点为:拓宽专业面向,增强适应性,注重加强职业教育中的环保教育和外语教学,以能力为本位,特别是把创业能力的培养摆在突出位置。(1)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拓宽专业面向,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变革的需要。(2)加强环保教育和外语教学。环境保护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一些国家日益关注职业教育中的环保问题,设置与环保有关的专业,开设环保科目,在课程中增加环境教育模块。(3)以能力为本位。在职业教育中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这些能力包括收集和选择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在规划和决策中运用这些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社会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等等。(4)培养创业能力(entrepreneurship)。创业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第二届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主题工作文件指出,创业能力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应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欧盟委员会的《1999年就业指导纲要》指出,要培养三种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适应能力。(5)教育新技术的运用。新的信息和通讯技术使教育经历着一场深刻革命,消除了学习的距离感,知识的获取变得更为容易。技术辅助学习将对终生学习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向学习者提供多途径、多层次的学习,满足他们的教育和培训需要。现在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发展技术辅助学习(Technology-Based Learning,简称TBL)。

4、发展全民技术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机会均等

机会均等是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全民教育概念后,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提出发展全民职业教育概念,作为大会的6个议题之一。按照大会的《建议书》,全民职业教育概念是指建立全纳性职业教育制度,面向全体,满足全体学习者的需要,努力发展面向边缘群体的职业教 育,增加妇女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同时转变观念,鼓励男性进入以女性为主导的培训和职业领域,培养男女职业教育教师,积极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

全民职业教育就是要拓宽覆盖面,特别是要面向边缘群体、妇女群体和残疾人群体。边缘群体指失业者、过早离校的学生和失学青年、边远地区人口、农村贫民、土著居民、城市贫民、在非正式劳动力市场就业的但不具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劳工、从事有害工作的童工、难民、移民和经历武装冲突的退伍军人。《建议书》指出:技术教育是使社区全体成员能面对新的挑战和发挥他们社会生产性成员作用的一种强有力手段,是实现社会聚合、整合和自尊的有效工具。《建议书》还指出,实施全民职业教育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和措施,增加投入,实现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男女职业教育机会均等,提高职教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企业参与。

四、世界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

现代社会正在逐步进入一个知识社会。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成为新世纪构建成人教育的基础。成人教育的发展将显现出如下趋势:

1、成人教育将面向所有社会群体

21世纪的种种挑战,需要男女平等、公正地参与终身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以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潜能,使世界走向可持续和公正的发展。必须树立成人教育的新观念。成人教育不仅要面向受过良好教育的握有权威的社会精英阶层,而且更要面向社会边缘人群和文盲人口。成人教育的新观念是建立一个全纳型的学习社会。因此,以下人群也将成为成人教育关注的重点:失学青少年、下岗转岗人员、少数民族、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移民、在押犯人。

2、成人教育目标的多样性

在21世纪,成人教育被赋予更广泛的任务。成人教育按其功能可划分为补偿教育(含扫盲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学历教育)、继续教育、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它们将从各种不同的方面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21世纪成人教育的目标是多样性的,它对培养有知识的胸襟开阔的公民、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扫盲、消除贫困和保护环境都可以做出巨大贡献。

3、参与成人教育的机构和成人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需要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举办,形成一种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社区间的合作关系。终身教育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各级政府、学校及社会发挥自己的不同优势,多渠道地吸收社会资金,提供广泛的学习机会。未来学校、工作场所、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科技馆、家庭都将成为成人教育的场所,高等教育也会对成人更加开放。利用因特网将成为成人学习的重要形式。

21世纪教育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

一、21 世纪人才需求的新特点

新世纪必将对人才市场提出新的需求,会引起人才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的新变化。基于对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判断,21 世纪对下列人才的需求将趋于兴旺:

1.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人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高科技产业提供的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目前在发达国家已到30%,未来这一比例还将不断提升。相应地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必然日益增多,其中特别是对可能在下世纪引起革命性变革的生命科学学者和信息技术专家的需求将更趋强劲。

2.生态环境人才

两个多世纪以来,工业化的发展造成了人口剧增、耕地减少、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类面临着不可持续发展的威胁。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以来,受到了各方面人士的关注。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并发表了《21 世纪议程》以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的共识。中国政府于1994 年3月正式发布了《中国21 世纪议程——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成为全国各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纲领。因此,下世纪对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与可 持续发展相关的人口问题研究与计划生育工作者以及资源合理利用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会持续增长。

3.绿色食品人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对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空前热衷,研究与开发、生产和营销这类食品的人才便会受到欢迎。

4.金融人才

金融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工具日益增多,其使用范围日益扩大,筹资融资方式日新月异。可以说,没有金融业的发展,就没有现代经济的繁荣;不懂金融知识,也就不能理解现代经济。特别是本世纪末墨西哥、东亚、俄罗斯和巴西等地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为全世界敲起了警钟。因此,在经济发展中,防范金融风险,注意经济安全,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金融和经济的安全必然涉及社会的稳定,所以在新世纪里对金融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5.复合型人才

如前所述,科学与技术的结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以及经济与技术的交叉、生产与营销的融合,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工程师与经济师、经理与律师、教师与专家、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将逐渐合二而一,至少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而且趋向“一肩双挑”。

6.战略人才

战略人才是一种宏观决策人才,他们不是专门家,而是统揽全局、深谋远虑的“谋略家”。随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复杂,人流、物流、信息流交流的范围日益广阔,对决策的速度和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就越需要专门的战略人才。不论各级政府,还是各类企业都需要这类智囊型的人才。国外有的大企业,目前除了有工程师、会计师、经济师之外,还有“策划师”,也反映了对战略人才的需求。

值得重视的是,下世纪对就业者学历的要求将不断提高,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如果说20世纪是大专、本科毕业生的世纪,那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对下世纪的就业者来说,将越来越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各种工作岗位上对高级专门人才,如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高级律师的需求比例将会不断上升。

此外,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知识含量的增长,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的复杂化,社会对老年人才的需求也将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在长期人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与信息以及各种关系网,将越来越被视为重要的资产。所以,已经离开原有工作岗位的老年人才将会重新受到社会重视。当然,也说明老年人接受再教育将日益成为必要。

二、21 世纪教育的若干新特征

(一)教育内容向未来教育、综合教育和东方文化倾斜

1.未来分析预测知识的教育会多于对历史知识的教育

美国未来学家席科尼希说过:“从有历史以来,大部分的学者都表现着一个

特征:忽视了现实与未来。”到下个世纪,人们将认识到并在教育内容上逐渐体现出:研究和了解未来比研究和了解历史更重要。

2.对综合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的教育将迅速增加

知识过于专门,过于狭窄,就接近没有知识,所以未来教育的内容,将注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知识。当然许多专门知识还会发展并且仍然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3.对东方文化的教育将大为增加

新世纪里文化潮流的第一个特点是东方文化的崛起。我国著名比较文化学者季羡林强调:“21 世纪,东方文化将逐渐取代西方文化,正确的做法是继承西方文化在百年内所取得的一切光辉灿烂的业绩,以东方文化的综合思维融西方文化分析思维之长,把全人类的文化提高到一个更高、更新的阶段。”过去我们对自身所拥有的丰厚的东方文化,否定多于肯定,抛弃 多于弘扬,当今西方文化在中国长驱直入,与此关系甚大。21 世纪,在批判吸收的基础上,东方文化将成为我们的主体文化,当然我们不会也不应该排斥优秀的西方文化。

(二)教育对象全民化

千百年来,教育的对象只是青少年。“人过三十不学艺”、“青年的任务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20世纪后半期,“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理论已经提出,实践中也在推行,但从整体上看,还远没有打破传统教育的格局。当然,即使在久远的未来,青少年的主要任务还将是受教育,但教育的对象决不仅仅是青少年,教育的对象将包括各个年龄段的人们,有青少年,有中年,有老年。也就是说,在人生的全过程都要接受教育。进一步说,就是教育对象将走向全民化。

(三)教育主体多元化

如果说,教育对象是教育的客体,那么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就是教育的主体。千百年来,教育主体就是学校,好像除了学校就没有别的教育机构,这在未来的教育将会得到改变。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推行,除了专门的学校继续发挥教育职能外,家庭和企业、机关及一切社会团体,都将具有教育职能。也就是说,教育机构和工作机构将在一定程度上合二而一。这样,人们在脱离了青少年时期的专门学习阶段后,将能够边工作边学习;或工作一段,学习一段。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经受知识更新和市场竞争的挑战,多元化的教育主体也才能满足人们的学习要求。

(四)教育层次将显著提升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规定:“到2000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生达到630万人左右。”而1994年,我国两类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已达515.1万人,2000年,本专科在校生已大大突破这一数额。尽管如此,我国在校本专科生占各级普通学校在校生总和的比例到1994年仅为1.49%,,仍然十分低微,占全国人口的比例更低至0.43%。在校研究生数1994年达到12.97万人,占各级普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仅0.069%,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仅略高于万分之一。我国高等教育的这一发展水平对于过去来说,已是巨大的成就;但对于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是远远不相适应的。因此,在新世纪里,在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特别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高等教育还将继续高速增长,高等教育中的高层次教育即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教育增长的速度还会高于高等教育整体的增长速度。

在日本、意大利、墨西哥等国出现的高等教育发展呈现阶段性的状况,未必适合我国情况。据有关研究表明,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经济起飞初期,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迅速提高;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毛入学率就进入一个相对稳定阶段,并呈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与高教适龄人口数同步增长的现象。我认为,出现在日本、意大利、墨西哥等国的这一现象,不一定反映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而更多地反映了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即经济在起飞阶段高速增长后就进入了平稳增长阶段,相应地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一个高速增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并由此决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但是,教育并不仅仅是为经济服务的,教育还要为整个社会进步服务,特别是教育还要为人的自身发展服务。所以,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中国,其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可能会不同于上述各国。

(五)教育手段将高科技化

依靠教室、实验室、黑板、粉笔以及教师口授、学生笔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曾经培育了许许多多杰出的科学家、理论家、文学家以及将军和工程师。但是这种传统的教育手段效率太低,成本太高,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的进步。在新世纪里,教育手段将逐渐高科技化。

据有关材料介绍,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育形式——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系统出现了。它是由服务器、教师主机和学生工作站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教师通过主机控制整个网络的每一个终端,同学生对话;学生在学习机前接受教师的指导。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进行学习,多种信息的反馈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多媒体技术将使教材发生巨大变革,教材将不再是印刷体的书本,而是融文字、声音、数字、图形、图像等为一体的电子教科书,它将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倍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将使教学形式更为活泼,教学手段更为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计算机反馈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修改教材、变动教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多媒体技术可按人脑的联想思维,把相关的信息联系起来,供学生浏览。学生能通过输入的指令来选择和加工所需要的信息,实现主动地进行探索式、发现式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交互网络,可以使现代教育课程发生质的变化,实现课程多样化、课程综合化、课程软件化、课程积木化和课程模块化。

多媒体技术有可能使教育由以学校教育为主转变为以家庭教育为主,而继续教育可能完全走向家庭。这样,教育也就可以超越空间,实现远程教育。以往学生在学校图书馆内才可能得到的图书资料,都可通过“电子借阅系统”在家中得到。可见,在新世纪的一定阶段上,学生无需进入学校大门就能按计划学习多种课程。

(六)教师兼职和兼职教师将接近普遍化

有三种原因将使教师兼职和兼职教师大量增加:一是日益要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只有教师兼职和兼职教师才能适应这一要求;二是教学手段的高科技化,将使教师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有可能从事兼职工作;三是教师收入的增加也有赖于兼职。

(七)教育体制将变政府包办为公民合办

今日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局面,同官方(政府)办教育是分不开的。但是官方包办教育并不是完全有利无弊的事情,其不利的方面将日益显露:第一,政府包办教育不能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潜力,从而不利于教育的大发展。第二,政府包办教育就不能不强调教育制度、教育管理和教育内容甚至教学组织的统一,这样就容易扼杀教育的生机,不利于教育的革新和发展。第三,政府包办教育必然加大财政负担,妨碍其他需要财政支持的事业的发展。所以,对政府办教育的体制,不能固定化。事实上,它只适合于经济不够发达、初中教育尚未普及的社会发展阶段;一旦经济发达了,初中教育已经普及了,而整个教育事业还需要大发展的时期,就应该打破政府包办教育、一律是公立学校的格局,应大力发展民办学校,或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以广辟财源、充分挖掘多种潜在的教育资源,保证教育事业大发展。

发展民办教育而又避免过度商业化,这是全世界都还未能解决好的问题。所以,在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实行公立与私立学校并举体制的情况下,必须加强教育立法和对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以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八)在发展教育产业浪潮中,学校不应变成企业

21世纪体育教育 篇6

[关键词]学校体育

一、全新的素质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的内涵可以概括为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几个方面。它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导向,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中介,最终以健康教育为主体,以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发展人的个性为共同目标。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精神,它把教育方针中的培养目标予以综合。

二、现代化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

1、21世纪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目标。首先。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21世纪大学生的身心完善。但调研结果表明:在技能和体质教育方面,各院校均有着较为成功的教育方法和操作经验;但在发展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系统地进行教育和训练的院校仅占1/4。所以,必须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在课程目标方面充分体现身心完善和全面发展这一功能特点。

其次要提高大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强化体育基础理论、体育文化思想、体育欣赏能力的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改的重点。所以,21世纪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必须充分地体现出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修养水平这一素质教育特点。

第三,注重培养大学生终生体育的态度和体育能力,激发他们自觉和自主学习体育的兴趣。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体育能力、竞争能力、综合能力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位置。

第四,发展个性。这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充分体现大学生自我意识、思维方式以及体育观和情感发展特点的关键。所以。21世纪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应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和激发其潜在的创造力。

2、现代化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现代化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内容,概括地讲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首先。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现代化。它要求课程内容必须融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引导大学生们主动尝试和创造性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其次,是课程内容综合化和多样化。充分体现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的多功能综合并进和丰富多彩的整体功能特征。

第三,是课程内容弹性化和自主化。“一个标准,一种规格”的内容模式不仅严重限制了大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而且也压抑了他们潜在创造力的闪现;而弹性化、自主化和灵活多样的课程内容则能够把共性和个性有效地兼顾起来。所以。必须构建一个灵活多样、自主性强的体育课程内容模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向自觉、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方向发展。

3、客观实效的教材体系。21世纪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材体系应具有3个特点:①是教材内容现代化。它要求对教材内容的选择融科学性、实效性和趣味性于一体;②是教材范围综合化、多样化。它要求能够覆盖体质、生理、心理、文化、道德、健康乃至更大的内容范围;③是教材项目的组合弹性化、灵活化和功能化。这样既可充分调动大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扩大学生自主选择的自由度,同时也保证了大纲教材系统整体的综合功能。

4、科学、系统的课程结构和规范、完善的考核制度。首先,探索21世纪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结构的发展模式,应把握好以下3个关键特点:①是扩大学生选择体育项目的自主权;②是扩大学生学习体育的自由度;③是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充分拓宽大学生自觉学习体育的时间和空间。其次,是对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考核制度的规范和完善。它对于课程内容的规划,对考核、评价制度的完善以及对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均具有规律性的要求和体制上的规范。

三、卓越有成效的方法、对策

素质教育以其倡导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完善发展”和“发展个性”等理论观念深刻地揭示了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人的本质”。

1、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学科建设不容忽视。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拓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层次、优化职称结构来增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不仅能够有效地密切高校体育科研与教学实践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而且利于完善其自身的学科体系。

2、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势在必行。“一个模式,一种规格”的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制约了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妨碍了大学生潜在创造力亮点的闪现。而扩大学习自主权,拓宽学习自由度和以启发他们创造性完成技术动作为主线的教学组织形式,则符合大学生体育观和情感发展特点。其优越性有三:①是有利于大学生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的完善;②是便于释放大学生的潜在能力和激发其创造性的灵感;③是方法科学、简单、可操作性强,并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效果等等。

3、心理教育应贯穿体育教育的整个过程。“三个紧密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①是调动了大学生参与运动、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②是锻炼了意志,发展了个性;③是培养了能力,增强了自信;④是激发了大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提高了整体素质。

4、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加速进行

“营造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构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模式,不仅能够融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多、空间大、活动内容针对性强、实效性高等特点于一体,而且顺应了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如何迎接21世纪对教育的挑战 篇7

⒈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能较好地满足21世纪对教育的需求

自80年代以来,为了迎接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种种挑战,国内外的学者作了许多探索,从CAI、ICAI、卫星电视、多媒体到教育网络,努力运用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与教学过程,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美国杨百翰大学用于一对一强化训练的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系统,目前已能做到:对于一般的大学生,不论任何语种均能在一个月内达到能听能说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这说明,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全有可能在同样时间内甚至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大、更好的教学效果,即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但是,如何在更大的范围内 (不是在一个教学系统或一个学校范围内,而是在全社会的范围内) ,在更为理想的教学环境下 (比如在图文、音像并茂的多媒体环境下) 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使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全适应21世纪的需求,这就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需要有更强大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从而建构出更为完善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

⒉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的教育体制

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的教育体制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计算机网络可扩展至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甚至是全世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大学;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工作与学习完全融为一体,上班工作、下班学习的界线被打破,每个人可以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通过网络自由地学习、工作或娱乐,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毕生都可以享用的终身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每一个人,不管贫富贵贱都有可能得到每个学科第一流老师的指导,都可以向世界上最权威的专家请教,都可以借阅世界上最著名图书馆的藏书甚至拷贝下来,都可以从世界上的任何角落获取到最新的信息和资料……。在基于信息高速公路 (即Internet的未来发展,也称第二代的Internet) 的教育网络即多媒体教育网络中,所有这些都可以在瞬息之间完成,你所需要的老师、专家、资料和信息,都是远在天边,但又近在眼前。世界上的每一个公民,不管其家庭出身、地位、财富如何,都可以享受到这种高质量的教育,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教育。

⒊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的教学模式

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 (通过各种协作式教学策略的运用而实现) ,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所以是一种全新的网络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完全按照个人的需要进行,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意愿或需要进行选择。学习者可以在家里或是在办公室学习 (通过计算机终端) ,也可以在旅途中学习 (通过便携式多功能微机) 。

⒋基于Internet的协作式教学系统的实现

在Internet上的所有应用系统都是基于“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因而实现协作式教学系统也要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由于WWW浏览器操作简单、方便,又是基于图形用户界面,所以它在Internet上非常流行,利用WWW浏览实现学习系统客户端是最佳的选择。由于目前主流浏览器均能运行Java程序,而Java语言有良好的“客户/服务器”支持性,故用Java语言实现此类系统是最理想的。该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是学习者与协作式教学系统的界面,而服务器则负责管理和协调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与协作。

21世纪体育教育 篇8

旅游是指人们暂时离开居住地而到异地进行参观、游览、度假、娱乐等一切旅行活动的总称。如果从更广泛的角度看, 凡是包含着游览内容的各种有目的的旅行活动都可称为旅游。现代旅游正是从广义的角度, 把一切以公务、商务、学习、会议、探亲、访友、度假、康复、宗教、体育、科学考察为目的的旅游, 都定义为旅游活动。

体育旅游被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汪德根等人认为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具有旅游和体育特点的新兴产业。体育旅游是近些年来掀起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 既是体育产业的一部分, 又是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查阅CNKI系列数据库 (含CNKI期刊全文、优秀博硕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全文) , 输入文章标题检索词“体育旅游”, 查阅近五年的研究成果, 时间为2002年至2007年, 跨库选择共命中577篇, 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477篇,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0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1篇,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5篇,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58篇。在结果中输入文章关键词检索词“体育旅游”, 再次进行查阅, 选择共命中484篇, 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450篇,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0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1篇,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3篇。由此可见, 关于体育旅游的学术研究工作在我国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 但是观点侧重点不一, 说法各有千秋。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以来, 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80年代的体育旅游, 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90年代以后, 随着体育旅游从几乎没有到了如今蒸蒸日上的局面, 关于体育旅游的学术研究工作才日益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1992年, Hall先生给体育旅游下的定义是:“为了参加或参观体育活动, 而离开生活范围的、非商业性的旅游”。1995年, 原田先生根据体育旅游的目的, 将体育旅游分为“以参观体育活动为目的”和“以参加体育活动为目的”两大类。1996年, 长积先生提出了“体育旅游, 是指将参加体育活动或参观体育活动作为目的的人们, 从暂时离开日常生活范围起, 到返回日常生活范围止的这样一个活动”的观点。

马耀峰等认为:“体育旅游是一种以体育为主题的旅游形式, 它以一定的体育资源和体育设施为条件, 采用旅游商品的形式, 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项目。”韩鲁安则从广义与狭义上对体育旅游进行了概括:“广义地概括为: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狭义地可以理解: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 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充分发挥其诸多功能, 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汪德根等人在《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中对体育旅游概念所做的解释是:“体育旅游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 它是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 以旅游商品的形式, 能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项目群”。谭白英、邹蓉在《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中认为体育旅游即以非盈利目的离开家庭所在地, 以前往某一目的地参与或观摩相关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旅游。它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产物, 具有集体育竞技与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征。闵健在《体育旅游及其界定》一文中认为体育旅游是人们以参与和观看体育运动为目的, 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一些学者还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体育旅游定义这样来界定:“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体育娱乐、健身、竞技、康复、探险和观赏体育比赛等活动与旅游地、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总和。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具有体育和旅游特点的新兴产业”。还有人认为应该从复合型产业的角度来认识体育旅游, 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去界定体育旅游。现阶段, 可以从旅游的角度定义, 认为体育旅游是一种专业性旅游, 是人们以参与或者观看体育运动为目的, 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完善, 体育旅游也可定位于体育, 从体育的角度解释体育旅游, 则认为体育旅游是一种休闲体育或假日体育, 是人们参与体育的一种形式或活动的一种方式。

根据以上学者的看法, 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 我们认为, 体育旅游的概念界为:旅游者在闲暇时间内, 为了满足欣赏风景、放松心情、强身健体、增进体验、增长知识、增加阅历、陶冶情操等需求, 暂时而有计划地离开居住区域进行异地游览体育名胜、参与或观摩体育运动, 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行活动。

2.体育旅游的类型及内容

重庆师范大学张志在《体育旅游开发研究》中, 将体育旅游类型从产品内容上划分如下:

阮雪冰认为体育旅游的类型多种多样, 按照主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 可将其划分为参与性体育旅游和非参与性体育旅游。参与性体育旅游是以参加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旅游, 包括:参赛型、健身型、尝试刺激型。非参与性体育旅游是一种由体育活动而引起的旅游行为, 以观看体育赛事, 欣赏体育表演为主, 旅游主体是体育活动的观摩者而不是参与者。程立则认为体育旅游主要分为观赏性旅游和参与性旅游两大类。陈涛把体育旅游分为度假型、娱乐休闲型、观光型、民俗型四个类型。李明将体育旅游综合概括为“体育的双格调”理论。认为体育旅游包括了“参观型”和“参与型”, “食宿型”和“当日往返型”等各种不同的类型。吴畏提出从体育旅游资源角度分析, 把体育旅游细分为休闲型、体育观战型、健身型、刺激型、竞技型等五种类型。

笔者认为体育旅游是新生事物, 它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不断开拓中。从体育旅游者行为特征角度来看, 体育旅游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 旅游与度假型。以旅游度假为主, 在度假过程中, 在闲暇时间里, 参与了诸如戏水、钓鱼、登山、跳舞、棋类活动、健身房活动、打高尔夫球等类似体育的, 实则消磨时间的一些轻体力活动。

(2) 休闲与健身型。在旅游活动中, 通过对一些运动量不大但生动有趣的身体体验活动进行休闲健身, 以健康和快乐为主线, 参与进行如海水浴、游泳、垂钓、潜水、帆板、冲浪、滑水、水上摩托艇、滑沙、滑草、轮滑、登山, 或打保龄球、网球、羽毛球等, 通过体育旅游活动而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3) 参与与竞赛型。在旅游中亲自参与各种竞赛型运动或强刺激游戏, 在滑行、旋转、翻腾、上升、下降、坠落、摇摆、转动、滚动、波动、碰撞、追逐等瞬息多变的活动中, 体会日常生活中难以体会到的各种身体巨大速度、强大力量、持久耐力、高度灵敏等状态, 使人的平衡器官、视听器官、内脏器官、运动器官受到强烈的刺激, 产生各种难以名状的兴奋状态, 使身体器官和功能得到超常锻炼, 同时在活动中使各种创造欲、破坏欲、征服欲、好奇心、成就感得到满足, 促进身心全面而正常的发育。

(4) 观赏与文化型。主要是指观赏各种体育赛事、参观各种体育运动场馆的建筑设施、参加各种体育学术交流会议等, 特征是旅游中不直接参与体育活动但跟体育密切相关, 目的是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增加生活阅历, 增进朋友间的友谊, 传播体育文化。

3.体育旅游的特征

通过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 体育旅游除了具备一般旅游的特征外, 还具备一些独特的特征, 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如下:

(1) 参与者的大众性。体育旅游没有要求每人都是专业运动员或拥有过多的体育知识, 普通百姓, 不分性别年龄, 不需要有任何体育训练经历, 同样可以参加体育旅游项目, 获得身体体验, 增加阅历, 增进友谊。

(2) 旅游和健身的结合性。体育旅游是在旅游活动中参与体育活动, 通过健身、娱乐、休闲等方式来调节人们身心健康水平状态, 使身体各器官功能得到锻炼, 满足参与者愉悦身心的需要, 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品种多样性。体育旅游项目既有休闲与健身项目, 又有激烈竞争项目, 还有观赏与文化结合项目;既有轻体力运动项目, 又有大运动量项目;既有空中项目, 又有水下、洞穴及地表的项目;既有单一项目, 又有多项目结合运动项目;既有徒手运动项目, 又有器械运动项目;既有人与人项目, 还有人与动植物项目、人与大自然项目。可谓品种多样, 花样繁多。

(4) 自由与专业性结合。在大多数的体育旅游活动项目中, 人们不需要以一种竞赛心理去参加比赛, 也不一定要胜过其他旅游同伴, 体现的是一种贵在参与的精神。只要在大众体育旅游项目中让身体得到锻炼, 获得愉悦的心理感受, 追求了刺激, 满足了好奇心, 促进了人们间的友谊, 就达到了旅游的目的。当然也有些需要高科技专业知识才能参与的体育旅游, 如动力伞、帆船、热气球、探险旅游、海底旅游、沙漠汽车拉力赛旅游等。

(5) 可重复性。体育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活动, 它更强调的是身体体验。体育旅游可以是对同一项目的多次旅游体验, 也可以对不同地点不同体育旅游项目的一次性体验, 尤其是对那些酷爱旅游、酷爱运动的人来说, 每年重复进行多次体育旅游的几率更高。而对一般人群来说, 不同项目体育旅游对满足人们猎奇心理, 需求不同情绪体验, 增加多层次阅历方面, 也有积极的作用。

4.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和研究现状

(1)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中国旅游业是7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经过近30多年的努力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最近的十年以来, 发展势头尤为迅猛, 社会经济效益也尤为显著。1998年, 我国旅游业收入达到3438亿元, 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32%, 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7%, 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刺激了各相关行业的发展, 扩大了内需, 增加了社会活力, 促进了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 加速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旅游已经发展成为广大城乡居民大众重要的消费领域和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

我国的体育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以后就以每年30%~40%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着。最初一般是在旅游热点地区或景点设置一些体育和休闲设施如蹦极、降落伞、射箭、骑马等, 也只是简单的依附观光及文化游作为休闲活动的补充。开发的内容大多雷同, 形式单一, 规模极小。开发的程度不足, 产品显得较为零散, 远未形成气候, 高质量的体育旅游产品少之又少。本世纪初, 各地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 开发了多种体育旅游产品, 满足体育旅游爱好者的需求。比如青藏高原登山活动、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泰山和华山登山游, 滨海健身旅游、黄河漂流活动、东北滑雪节庆活动、湖南湖北的赛龙舟活动, 广西推出以健身娱乐为目的的“森林旅游”、登山探险、山涧江河漂流、自行车旅游等。国家旅游局将2001年定位为“中国体育健身游”主题年, 其后推出了60项具有地方体育特色的大型体育健身旅游活动和11大类80余条专项体育旅游线路产品, 更是奠定了我国体育旅游在旅游中的重要地位, 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的体育旅游的飞速发展。我国体育旅游业近些年发展速度更快了, 体育专题旅游、体育特色旅游、体育娱乐旅游收入占国内旅游收入的分额在逐年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为发展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契机。

(2) 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现状

国外体育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体育旅游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 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该领域的学术发展, 并且也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体系。国外体育旅游运动项目种类日益丰富, 体育旅游已经不仅仅限于登山、滑雪、冲浪等传统运动项目了。1997年美国出版的《Sport Market Place Directory》一书中已收录了130余种适合于开展体育旅游的运动项目, 足以印证国外体育旅游研究工作已经进行得比较深入和全面。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历史还很短, 因此体育旅游基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 许多基本问题研究还不足。进入本世纪以来, 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研究的增多, 关于体育旅游概念、体育旅游分类、体育旅游者行为及市场、体育旅游资源及开发、体育旅游管理等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体育旅游研究的热点。

首先, 我国的体育旅游概念研究方面, 不同学者从不同侧面对体育旅游概念进行了探讨。然而, 到目前为止, 国内旅游学界和体育学界都还没给体育旅游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定义。由于认知角度的差异, 出现了不同的体育旅游的概念, 在学术界对体育旅游的概念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状态。这既说明了体育旅游研究正在逐步深入, 又表明这些概念的确还存在缺陷, 或过于宽泛或没有把握住体育旅游的特殊属性。其次, 关于体育旅游分类的研究在各种研究文献中均有反映。学者们虽然提出了一定的分类标准, 但因标准不全面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目前研究中共性最多的是从旅游者“参与的行为”出发, 把体育旅游分为参与型和非参与型 (观赏型) , 这与国内流行的体育旅游概念“参与或观赏体育活动为目的, 或以体育活动为内容的旅游活动”保持一致。也还有根据体育旅游本质属性和特征、根据体育旅游资源角度、根据体育旅游者旅游动机、根据体育旅游功能等角度, 对体育旅游进行了不同的分类。第三, 关于体育旅游者行为及市场开发的研究, 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研究成果相对较多。此类研究一般是通过调查访问, 了解现状, 并对此展开对策研究。目前有关体育旅游的研究论文中, 研究过程也以此类为普遍, 研究结果比较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第四, 体育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方面, 体育旅游开发是体育旅游产业的核心内容, 学者们对体育旅游资源及开发的研究相当活跃, 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其中的区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方面, 更是研究者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 通过实地研究, 提出的具体策略, 可操作性极强, 极易被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所采纳, 产生相当的经济效益。第五, 关于体育旅游管理研究方面, 其内涵已经涉及包括体育旅游管理模式、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政府在体育旅游管理中的作用、体育旅游资源品牌策略、经营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关系等多项内容。

我国体育旅游的研究者大多数是以高校从事体育教研工作和从事资源与环境教研工作的教师为主, 较少有社会学、经济学、旅游学方面的专家和专业旅游界人士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近年来, 体育旅游总体来讲, 研究的广度有所拓展, 但研究深度明显不够, 缺乏对具体体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深度开发的研究, 将亟待各类专家学者涉足, 开创更新的局面来。

摘要:我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业年轻而充满朝气, 发展潜力极其巨大,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被人们称为21世纪“朝阳产业”之一。体育旅游有多种类型, 具备各种明显的特征。体育旅游作为一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交叉学科, 以其独特的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特点, 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感觉, 在近年的旅游业的发展中得到快速而迅猛的发展, 逐步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时尚旅游活动。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历史还很短, 体育旅游基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21世纪以来, 我国的体育旅游研究工作虽然有了较深入的发展, 然而在学术界, 对体育旅游的概念还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状。近些年来, 总体来讲, 研究体育旅游的广度有所拓展, 但研究深度明显不够, 缺乏对具体体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的研究。

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 篇9

美育 (又称美感教育)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它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 美育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体育中蕴涵美、表现美, 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美育也可促进体育, 按美的要求进行锻炼, 更是“健、力、美”的和谐统一。鉴于学校体育自身的特点, 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21世纪形势下, 如何将美育贯穿体育教学的全过程, 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提高审美能力, 使学生在自觉地体育活动中, 塑造美的体型, 培养美好的情操, 达到以美育身、以美育心的效果, 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目前大学生的审美误区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 接受新知识快, 他们的身心正处于一个生长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美的追求有着强烈的渴望, 但由于审美素质的“先天不足”, 许多学生缺乏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 他们对美的追求存在偏执的眼高手低, 盲目排斥传统, 追求奇特怪诞的审美倾向。有的学生追求时尚, 盲目地以明星的服饰、发型为标准, 有的女生瘦身、美白过了头, 弄得自己瘦得干柴, 脸白得毫无血色, 一脸病态, 给自己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作为大多数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 由于在家集数身宠爱于一身,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 缺乏与人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意志薄弱, 无法面对挫折与考验, 人格上存在一定的缺陷。面对美丑交织, 光怪陆离的复杂世界, 大学生急需美育帮助他们提高审美素质, 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 塑造美好的心灵, 建立完美的人格特质。

三、体育教学中的美育原则

体育是一种通过身体活动而进行的教育。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体育教师的仪表、形象会成为学生直接的审美对象。因此,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遵循教师先导美的原则。

1. 在教学中体现风度仪表美

体育教师的风度、仪表体现教师的道德、品行修养以及审美能力, 体育教师经常和学生相处, 教师的一言一行、风度仪表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甚至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和准则。因此, 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风度仪表, 严格执行教学常规, 教态亲切和蔼, 仪态稳重大方, 示范动作正确优美, 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风度仪表的典范。教学中, 从热爱学生的角度出发, 主动关心帮助学生, 处处严格要求, 以饱满的情绪去影响学生, 使学生在体育中感到运动的快乐, 引导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达到体美共育的效果。

2. 在交流中体现语言美

语言是体育教学中组织教学, 传授基本知识, 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在表现之一, 和谐的语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优美的语言有利于学生真诚相见。简洁、明快、严谨、深刻, 有激励性、感染性的语言形式经科学设计, 巧妙应用, 对营造活泼、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感染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应充分利用语言这一工具, 以其圆润悦耳的声调, 抑扬顿挫的节奏, 生动形象的讲解, 再配以优美、舒展的技术动作, 向学生展示体育教学所特有的语言美、人体美和技术美, 进而获得良好的体育审美教育效果。

四、体育教学中的美育策略

1. 结合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处于青年时代的大学生, 对自己的身体更加关注。他们特别注意自己身体的匀称, 肌肉的健美, 肤色线条的鲜明, 渴望通过四年的学习和锻炼, 使自己有一个强健的体魄, 优美的体型。体育作为一种通过身体活动而进行的教育, 对人有最直接最明显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对人体的塑造上, 这种塑造往往不是盲目的, 而应在美的规律引导下进行。如站的时候要求学生挺胸收腹, 两臂自然下垂, 形成一种优美挺拔、精神旺盛的健康美。人体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锻炼分不开的, 通过运动可获得朝气蓬勃的健康美。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倾向, 鼓励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来塑造自己健康的形体美, 确立“健、力、美”的人体观念, 从而提高对美的感受力。

2. 通过实践体验, 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体育美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 必须通过对美的高度鉴赏能力、感受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才能实现。对美的理解越深刻和对身体机能越了解, 通过体育的形式越能迸发出对美追求的热情。教师应充分把握体育教学的特殊功能, 发挥美学的教育功能, 引导学生既要在身体的内质上又要在外形上朝着健康美的方向发展, 更好地表现和创造体育中的美。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到“美”的这个特点, 新颖多样, 丰富多彩, 既要有针对性, 又要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人的美包括身体美和人格美, 而和谐发展是身体美的最高表现。身体美, 一要健康, 二要符合美学标准, 这些都可通过运动来实现。长期运动可以使你的动作变得灵敏协调, 身体变得结实匀称, 人变得更加自信, 浑身散发出美的韵味。人格美主要表现为意志美和品德美, 体育运动要求人体不断克服体力和精神上障碍, 如中长跑、定向越野等运动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刻苦、顽强、坚毅、果断、奋力拼搏的意志品质。体育比赛具有激烈、对抗的特点, 通过体育比赛可培养学生尊重对手、尊重裁判、文明礼貌、坦诚友爱的良好思想品德和体育道德作风。因此, 学生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 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美育, 通过体育美育使学生在健美形体的基础上, 真正做到内在美、外在美和谐统一。

五、创造良好的人文体育教学环境

优美的教学环境本身就是理想的教育场所, 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而且对学生形成感性愉快和领悟愉悦的审美境界都具有无言的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 场地器材布置要整洁安全、方便美观, 尽力构成一种美的环境, 这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提高教学质量都是很重要的。学生在红色的跑道, 绿色的草坪, 整洁的场地, 个性化的器材, 人性化的布局和充满活力的运动场面下, 无不感到自己处在诗一般的意境中。在这种充满美的教学环境中, 学生的锻炼积极性会被大大激发, 把体育课当成身心愉悦的场所, 能主动学习和锻炼。其次, 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 要严密紧凑, 引人入胜, 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真正把体育教学变成快乐体育的课堂, 使学生既锻炼了身体, 又陶冶了情操。

六、结语

21世纪体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增强体质,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而且还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情趣, 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主动地理解美、表现美、创造美, 培养学生以形体为主的身体健康美、心灵美和行为美。体育教学中进行美育, 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应刻意地去追求塑造健美的体型、人格的完善, 只有教师具有较高的审美素养, 才能将健康的美育贯穿到体育教学中, 使体育教学中的美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金康.体育美学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5.

[2]金大陆.体育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0.

21世纪体育教育 篇10

展览会以“创新引领发展, 交流促进合作”为主题, 它的举办旨在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精神, 进一步促进我国科技场馆的建设与发展, 加强我国科技场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展览会得到了中国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学会学术部、国际联络部的支持, 中国科技馆、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学普及出版社等单位积极参与。

本次展览将全面展示近年来科普场馆展品制作设计企业的创新产品, 展出全国知名科技场馆最受观众欢迎的展品。近年来, 数字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科技场馆建设的方方面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 中国数字科技馆以其快速、便捷的传播方式和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受众广泛的特点而倍受关注。本届展会汇集了科技场馆和相关企业对数字科技馆的研发成果, 为数字技术展品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

此外, 展会还引入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的优秀作品, 用来自青少年的新的创意, 为广大企业、场馆进行内容建设开启新的思路, 创新展品, 改进展品。

在本次展览会期间举办的“科技场馆建设与发展咨询研讨沙龙”, 将邀请国内各类科技场馆的专家和部分企业专家, 就科技场馆建设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与业内同仁进行现场面对面的交流。

21世纪体育教育 篇11

西欧在21世纪初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中等教育改革包括重新制定教育目标、目的和政策,增设职业内容,更新中等教育课程、教学与学习模式、评价体系等。西欧进行的中等教育改革给我国教育发展以启示。

中等教育改革 职业教育 证书制 纲要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人才竞争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1]。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为此西欧各国将教育改革提上政治日程,并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希望通过教育改革满足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本文对西欧中等教育改革的内容进行探讨,希望对我国中等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一、改革目标、目的、政策导向

1.西欧中等教育改革目标

改革目标体现在个人目标、经济目标、社会和文化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继续学习目标五个方面[2]。个人目标主张在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同时,强调了学生的文化、情感、精神、社交能力的发展;经济目标主张中等教育为学生将来工作服务,以提高欧洲的生产力和在世界上的竞争力;社会文化目标主张为学生提供广泛、平等、民主参与的机会,认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知识技能目标主张让学生接受社会需要的读、写、信息应用能力,创造力和协调能力;继续学习目标主要提倡学生终身学习。

2.西欧中等教育改革目的

改革目的体现在促进社会包容和公平、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适应科技发展、保障社会参与、为终身学习服务等方面。促进社会包容和公平指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不同教育、培训途径,进而建立起一个包容、公平、充满竞争的社会;为了满足劳动力市场需要,西欧很多国家提倡中学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适应科技发展的一个最明显特征就是西欧各中等教育机构普遍引入了信息和交流技术(ICT),各国都开设了ICT课程;为了保障公民政治民主参与权,各国加强了这方面知识的的教育并写在相关教材中;各国普遍认为中等教育是为终身教育打基础的,主张给学生提供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3.西欧中等教育政策改革

西欧各国为让更多的学生读高中和大学,特别是自身经济条件及所在教育环境不利的学生,采用了政府规定目标、激励学生、开放学历、加强管理等政策。

各国政府规定相应教育目标。如法国规定2000年80%的青年人应该在18岁前完成全日制教育,学生完成普通教育、技术或者职业教育后毕业会考,剩余的需要获得CAP职业才能证书。为吸引学生完成高中教育,欧洲采用了一系列措施。如英国、荷兰利用教育基金支持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继续接受教育,让学生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间灵活地做出选择。各国为适应学生和学习内容的变化,采用开放学历的办法。第一通过选修课开放获得证书的机会,第二通过拓展课程内容,让学生学习将来工作和终身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对教育机会不充分的问题,各国都加强了管理,如瑞典规定为让所有孩子获得平等教育,每个中学必须为学生提供相等的教育,课程和时间表全国统一。

二、西欧中等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1.增设职业教育内容,学生自主选择发展途径

除丹麦、芬兰、葡萄牙、瑞典外,其他国家在小学和中学间增设职业教育内容。法国、希腊、意大利在初中和高中阶段间还要再增设职业教育,而且很多国家在高中阶段有个非中学机构使学生完成普通和职业教育。20世纪中后期,大多数国家转向综合性教育体系,中学适合所有能力范围内的学生需求。德国已经建立一个长期规划,将80%15~18岁的学生整合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个双重体系将中学和工作联系起来。其他国家在一个教育机构内通过提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供学生选择。奥地利、德国、卢森堡、荷兰中学生根据他们的年龄、天赋、专业能力和经济条件,按照市场法则选择在不同类型的学校学习。

2.中等教育课程改革

课程设置一般根据学生自主选择、义务教育规定、大学或企业需求决定的。课时划分、课程内容都可由学生选择。义务教育阶段开设核心课程,一般包括本国语言、数学、物理科学、技术(生物、化学、物理、设计技术)、人类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戏剧)、一门或多门外语。中等教育学习的内容由毕业要求和将来学生学习和工作决定的,主张模块化课程模式,允许学生在不同水平上选择科目进行组合。重视新知识学习,如信息、思维、人际交流。重视培养目标的多样性与创造性,如引入交叉课程、让学生独立完成课题等。选修课通过增加特定专业的知识模块,或者增加相关课程的方法进行。实践课是课程必修的内容,道德或民族教育在大多数国家中是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宗教的位置在不断变化。

3.教学和学习改革

改革包括以下方面:(1)个性化与独立学习。课程模块化与证书主张的高度个性化学习使学生学习更加灵活。学习方式强调了个人内部反思与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注重学习策略的提高。提倡独立学习和交互式学习,尤其在高中教学规划中。法国从1993年开始逐步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平衡发展,减少其中的分层,德国教学以最新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及个人需求,从而全面培养学生能力;(2)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在线学习。随着ICT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学也普遍使用远程在线学习。学生可以独立学习并评估自己的能力,从而将反馈—消化—指导机制合并起来。

4.评估体系与方式改革

证书制改革是评估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中等教育证书包括课程证书、普通教育毕业证、职业证书等。课程证书即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接受不同课程成绩授予不同的证书,使他们利用这些证书可以得到不同的教育和工作机会。大多数国家根据满意的核心课程成绩、专业课成绩、很多选修课成绩为基础授予高中毕业证。例如英格兰在一个综合框架内根据选择不同课程成绩授予毕业证。德国采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德国对普通教育没有一般的国家评估体系。法国有三类证书:普通教育证书、技术教育证书、职业教育证书。前两者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服务,职业教育证书提高了接受教育的比例。冰岛有三种毕业证:毕业证、职业规划毕业证、应用能力毕业证。毕业证是为进一步接受教育、培训、工作服务。毕业职业规划证书目标是发展学生职业、技能、人际关系能力,应用能力毕业证是迎合那些没有毕业证和职业规划毕业证学生的需要。在荷兰,中学类型是根据授予的资格证命名的,即VMBO(16岁后接受职业教育),HAVO(16岁接受非大学的高等教育),VWO(18岁后进入大学)。其中HAVO和VWO最近做了改革,要求学生从四门课中做选择(科学和技术、科学和健康、经济和社会、文化和社会)。其高中教育改革在1999~2001年进行的,减少了学生在HAVO和VWO之间选择科目的自由,引入一个包含义务教育内容的核心课程与四门普通课程的组合,目标是为学生将来接受职业教育或者大学教育做准备。在西班牙20世纪末逐步实施的LOGSE改革,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并将其引入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专科教育中。endprint

三、改革后西欧中等教育出现的问题

西欧中等教育改革引发了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过多的强调职业技能相应减少了学生探索和发展兴趣的机会,不利于发展学生完整个性。过于重视ICT技术妨碍了学生其他思维方式的发展。学生的个人竞争力、自信心、自制力与集体、国家、全球的发展所需产生矛盾。教育准入率在增加,但不是全面增加。评价体系与目标相冲突,那些对学生严格的评价只适用于优秀学生,对其他学生起抑制作用。学生与学校之间的选择出现很多问题。父母为让学生获得相应的教育基金倾向学生所学课程,而不是可供选择的学校。课程范围的平衡和相互关系问题很难协调,出现专业知识窄和减少较难科目的发展趋势。模块化学习如果任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就很难指导。随着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增加到教材中而没有相应减少原来的内容,导致课程内容超负荷。根据企业的需要改变课程内容会影响初等教育发展,过于强调学生的个性化选择知识又会导致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不平衡。个性化学习要求教师用多样性的教学策略,这对于很多老师来说很难适应。评估方式和类型的过多、过细也会给学生、学校带来负担。这反映出中等教育的内部改革与外部需求产生的矛盾,中等教育为就业作准备与为高等教育作准备之间发生冲突,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之间发生冲突。

四、西欧中等教育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对于我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指出:人才培养模式缺少多样性和灵活性,偏好知识灌输和传授,忽视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公办教育资源配置很不平衡[3]。另外,还有很多专家指出:高考依然是普通高中管理的指挥棒,职业特点不突出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软肋,各类评估自身就存在很大问题[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下面结合《纲要》谈西欧中等教育改革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启示。

1.对教育目的、目标改革的启示

《纲要》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中等教育仍然以应试教育为主,教学内容与现实需要脱节。因此,中等教育在制定教育目标时,要充分考虑社会对学生的知识、技能的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仅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还要注重学生的内部情感需求、精神需求、交往合作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生活,培养他们的社会融合能力。

2.对教育政策改革的启示

《纲要》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纲要》对农村教育和弱势群体的教育给予更全面和更深入的关注。我们可以借鉴西欧配置资源的方法,根据不同经济发展实际,学生的不同选择,制定不同的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倾斜教育基金的发放渠道,让老、少、边、穷地区学生享受更多教育资金支持。正如袁贵仁部长所说,“在健全国家助学制度方面,要扩大资助覆盖面、提高资助标准,逐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范围,推进把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助学体系”[5]。将部分职业教育内容渗透到中学教学中,不断更新内容,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生存技能,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

3.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示

《纲要》指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同时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在课程改革上,义务教育规定必修的核心课程,其他课程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形成课程模块,进而选择不同考试内容,获得相应学分、学历。课程内容既要考虑学生发展需要,也要考虑社会实际需求,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强化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根据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学生信息应用能力。改革考试方法,对选修课可以采用活动专题、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形式。在教学改革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独立学习,提倡互动式、讨论式。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主张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让学生利用计算机与老师、同学之间互动交流。

4.对教育评价改革的启示

《纲要》提出建立覆盖各个教育阶段的、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不仅涉及高等教育,还涉及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我们可以借鉴西欧中等教育评估体系完善我国的评价体系,实行合格证书制,根据学生的选择分别设置普通中学毕业证书、职业证书、技术证书等。逐步完善各种证书的评价方法,实现学生升学或就业的不同选择需求。尝试不同类型中等教育分层评价,中间可以允许学生自主重新选择升学或者就业。

————————

参考文献

[1]周满生.21世纪教育决策的有效工具和自觉行为.中国教育报,2009-1-21.

[2] Joanna Le Metals. Education reform in Europe.Secondary Education at the Crossroads,Hughes(Ed.),2005(2).

[3] 张力.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与改革的政策取向.北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6(3).

[4]汤汉林.从我国中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中探析教育公平.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6).

[5]袁贵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北京:教育部,2010.

[作者:周士民(1969-),男,山东淄博人,青岛理工大学讲师,硕士;彭璐(1986-),女,江西新余人,江西丰城市拖船中学教师。]

21世纪体育教育 篇12

1 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研究现状

以“教育公平”、“政府责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仅从论文数量来看(见下表),国内对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的研究在21世纪前一直缺失。2003年后才有学者开始关注该问题,但研究仍处初步探索阶段,未成系统。

2 教育公平问题中政府责任偏差的归因

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是保证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综合现有资料,国内对教育不公平中政府责任偏差的归因集中在以下方面:

(1)投入。我国教育经费长期供给不足,国家财政的有限性直接导致分配不均,严重制约教育公平。国务院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自1994年以来,4%的目标仍未实现,但5.2%是世界各国教育经费占GDP比重的平均水平。我国在教育上的低投入,以致“僧多粥少”,造成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机构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内部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之间分配时出现了有违公平的事情,加剧了教育不公。(1)

(2)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缺乏是引发教育不公的重要因素,这对解决教育不公也不利。政府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责任缺失、自身教育资源缺乏等,使得教育不公日益严重。“我国原先的制度设计将稀缺的公共教育资源过多的向城市、东部地区、富裕地区、重点学校倾斜”,造成教育机会不平等。这反应在学生是否可以进入好学校,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家长在经济实力和社会背景上的竞争,引发了严重的教育差距和非均衡、不同步发展。(2)

(3)政策。择校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很多学者认为这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合理的重点学校制度有关。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制度存在着不公平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政策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城市偏向、高等教育偏向、公办教育偏向以及精英教育与效率优先。政府在决策中强调对教育的约束而轻视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强调教育的经济理性而忽视社会效益,教育政策的伦理缺失、执行不力等都是引起教育不公的重要因素。

(4)监督和管理。1985年以后,国家颁行的决定、法律、细则和纲要都强调基础教育的“地方负责”和“分级管理制度”。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地区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能力很不平衡。我国教育资源仍是短缺资源,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多渠道筹措来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但由于政府监管不善,未形成有效制约,市场元素的介入给实现教育公平带来新的麻烦。

3 关于政府责任视野下推进教育公平的策略研究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公平,政府需要站在一个新的视角上看,并在行为上有具体的行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将教育公平理念强化为国家教育政策的首要价值基础。人民的公平愿望难以得到重视和体现,与教育决策者公平意识淡薄密切相关。教育决策者缺乏基本公平理念,决策过程缺乏法制化和民主化的机制。对此,政府应在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做“第一责任人”,把教育公平视作教育公共政策的价值基础。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教育公平氛围,激发全体公民尤其是教育决策者的公平意识,树立教育公平理念,把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决策部门的根本指导思想。

(2)建立合理投资体系,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要想更好地推进教育公平,国家要保证投入增长与财政收入增长同步,加大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整体投入力度。政府要实行补偿原则,加强对农村、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力度,缩小地区差距,使教育资源分配相对均衡。把财力更多的投入基础教育,合理调整教育经费分配结构。

(3)政府要公平合理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建立相应的平衡机制。要推进教育资源的分配公平,最大地发挥资源的优势,各级政府要在全国范围内合理调配教育资源。资源分配的绝对均衡不现实,但政府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应使差距保持在“理性合理的范围内”,促使教育资源的分配处于相对均衡状态。针对我国当前教育资源分配失衡,应建立覆盖校际、区域甚至全国的教育资源配置平衡机制系统,使因经济、社会发展不同而造成的教育发展水平悬殊逐步缩小。

(4)推进教育决策与政策实施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调节教育活动、解决教育不公,首先要确保政府教育政策公平。政府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主体,可通过“完善政策、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加强监督”,重点强化我国教育政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更好地推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对于教育政策的城市偏向、高等教育偏向和精英教育与效率优先等,要大力扭转;对于教育决策的民主参与程度,要大力提高;对于教育决策与政策实施制度,要提高其科学性、合理性;对于现行的“精英决策”模式,要推行“渐近决策”模式。

(5)从制度上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强化教育的监督管理。政府既是提供教育的主体,也是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主体。政府应监督相关教育制度的具体实施,把教育范畴内的活动都纳入到法制轨道上,及时、规范、安全和有效的使用教育经费,铲除权力寻租和腐败的土壤,消除教育领域内的特权,使政府、学校、公民真正做到在教育公平问题上“有法可依”。确保在制度上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各级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明确化,实现教育“四化”——制度民主化、决策科学化、经费开支透明化、供给公平化,并建立权威性的教育公正评估指标体系。(3)

(6)建立政府主导下,市场与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教育公共治理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政府主导、市场介入、社会参与,借助政府主导作用,科学处理政府机制、市场机制与社会机制的关系,更好地推进教育公平。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对教育实施宏观调控,为全体公民提供基本教育服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促进受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保障教育公平性。允许有条件的营利性组织参与义务教育产品的提供,鼓励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参与提供教育服务,形成政府与非政府合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新格局。

4 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研究的特定以及存在的不足

在明确教育公平内涵后,揭示教育公平领域内各种不公平现象,进而探讨导致教育不公的政府责任因素,最后提出建设性建议。反思当前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相关概念界定混乱。教育公平、教育平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相近之处,但本质上仍有区别。教育公平是主观性很强的概念,甚至实现教育公平在现实中就是一种教育理想,它与教育平等的价值内涵、属性明显不同。因而,完全用衡量平等的标准审视教育公平的程度是不适合的。而现有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基本概念界定不清,如果使用上不作区别,必然会带来认识上的混乱。

(2)因果错置。在一些学者的研究中,对教育不公与政府责任进行了错误对号。失学和辍学儿童总量居高不下、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问题、城乡和阶层差距拉大等,都是他们研究中发现的教育不公问题。但教育不公问题很多,而引起教育不公的原因有多方面,从宏观到微观、外控到内发、量到质、起点到过程——按照不同标准,可分为很多类,政府责任缺位只是引起教育不公的重要原因之一,却不是唯一原因。不能将教育不公平问题都归因于政府责任缺位,这不正确也不可取。

(3)缺乏前提批判,理论联系实际不够。从所得文献资料看,目前研究仍以理论研究为主,已有研究多侧重于教育公平的内涵界定,而对政府责任定位却涉及较少,实践研究也不够。就政府对于教育发展的责任而言,目前国内研究在责任的定位、性质、取向、范围和边界等方面不明晰。可以说,现有研究对教育实际中不合理的现象只是停留在表层描述和原因探析上,这使得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研究缺乏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框架指导,显得零散、杂乱,缺乏整体感和流畅感。

摘要:本文从研究现状、政府责任偏差归因、政府举措等方面对我国的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研究成果进行述评。

关键词:教育公平,政府责任

注释

1[1]陈大勇.教育公平视野下的政府责任.政法行政,2007.11.

2[2]夏家春.对教育公平的思考.学术交流,2004.7.

上一篇:重塑政府与市场关系下一篇:两极分化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