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

2024-05-26

十八世纪(精选12篇)

十八世纪 篇1

十八世纪可以说是让整个欧洲都为之自豪的一个时期, 新思想不断涌现, 推动欧洲从近代向现代社会迈进。而身处思想中心的法国, 更是涌现出卢梭 ( Jean - Jacque`Rousseau) 、伏尔泰 ( Voltaire) 、狄德罗 ( Didero) 等伟大思想家。因此, 十八世纪法国的文学作品到受到许多研究法国文化的学者的重点关注。文人著作固然是呈现思想和历史的优质信息来源, 但书信确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但书信因其体裁特殊性, 翻译要求更高, 也就需要实践来充实知识储备。

一、十八世纪法语书信翻译难点归纳

首先是十八世纪法语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法语从被创造至今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化。十八世纪法语虽已进化到近代法语, 但书写形式与现代法语仍有明显的不同。比如, 现代法语单词中发音为[ε]的ai, 在十八世纪法语中形式为oi. 例如, connaissace书写为connoissance; 亦或现代汉语中的软音符 , 十八世纪时期用ce表示, 以便发[s]的音, 例如reu书为recue。语言写作形式的区别不计其数, 会给翻译造成一定障碍。

其次是作者写作风格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灵活性是语言的一大特点, 也是其魅力所在。每个人写作风格因其性格, 生活环境等因素而大相径庭。尤其是文学大家, 更是在长期练习中形成自己特有的写作风格。因此, 要求对背景知识掌握程度更为严格。启蒙运动代表卢梭 ( Jean - Jacque`Rousseau) 崇尚自然主义, 较为感性, 喜用比喻来释放内心的情感。他在与休谟的信中说道: la protection et les bonté……l’Eccosse au milieu de la Suisse. 按字面翻译为瑞士中的苏格兰, 放于此句中意思不通。这就需要结合卢梭的出生背景———瑞士日内瓦人来理解此句, 再加上卢梭善用比喻来表达情感, 才能译出: 在苏格兰就犹如在我的故土。

三是人物历史背景具有很高的复杂性。不同于文学作品内容可以虚构, 书信作为一种史实资料, 背景必须为真实的历史。然而因十八世纪距今时间较长, 很多地理信息发生变化; 并且因书信内人物庞杂, 很多人物信息无从考究, 因此大大增加翻译难度。

四是书信篇章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书信为至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 信息的完整性需由两方共同提供。但因十八世纪的时代局限性, 并不是所有书信都能被完好保留至今。因此, 很容易发生信息断片, 那么翻译中最重要的背景信息不完整, 就可能无法正确还原原文意思。

二、书信翻译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由于书信内容历史背景真实, 时间跨度较长, 涉及的人物广且杂, 就需要更多知识储备, 因此实践势在必行。实践的意义并不局限于翻译训练, 这里更准确的理解为所有有益于扩充翻译知识储备的活动。

首先, 实践可以是文字资料搜集。翻译之前从互联网、图书馆等地方收集十八世纪资料知识或大量阅读十八世纪文人书信作品, 了解作者个人风格。这也是书信翻译的必经之路, 也是大部分译者的选择, 亦或是经验总结。比如, 总结近代法语与现代法语书写形式的区别或语法表达的区别, 为翻译提供便利。

其次, 实践也可以是外出搜集信息。2015 年, 上海曾举办过法国十八世纪路易王朝珍藏展, 举办方巴黎克雷默古董行展出了路易王朝各种家具珍藏。展厅展示了路易十五时期专门设置休息室为贵族进行音乐艺术交流, 就能够理解路易十五为何青睐于卢梭的《乡村占卜师》。

总而言之, 翻译与实践的关系似乎更符合辩证法, 即相互促进, 相辅相成。实践为翻译提供信息, 而翻译能察觉实践的价值。前者不必多述, 后者就如上面所提到的展览, 在路人眼里, 展出品可能只是器物, 而在译者眼里, 却都是实实在在的信息。因此翻译能使实践更有针对性也能大大提高实践效率。正如“伯乐”与“千里马”缺一不可。

三、十八世纪法语书信翻译的学术体会

有学者称: 就思想文化而言, 十八世纪之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空前盛大的启蒙运动起源于英国, 然而却由法国将其推向了最高潮, 驱散了当时整个欧洲的黑暗。十八世纪法国新思想不断涌现, 为当时的法国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 又毫不吝啬地不断发散, 让整个西方, 乃至全世界为之匍匐颤抖。不仅对西方各个领域, 对东方社会变革也直接或间接起到催化做用, 直至21 世纪的今天, 我们就能在生活中处处寻到它的身影。因此十八世纪法国的人文思想散发着极大的魅力。

卢梭作为这场运动中最具代表性, 是以站在巨人肩上的高度俯瞰当时世界的。文字是前人留下的最真实有力的印记, 我们以卢梭的书信为切入点, 翻译并十八世纪的文学及启蒙运动中的思想, 深入剖析, 能让更多的人去感受十八世纪法国文化的魅力以及与当代的联系, 提升当代学生自我教育及人文意识。与此同时, 让更多“低头族”对21 世纪冰冷的沟通方式进行反思, 了解交流的重要性与诗意性。

我们认为, 法国十八世纪书信翻译比起一般文学作品需要更多知识背景信息, 而实践正是对知识获取起到了补充和指导的作用。此外, 实践不可只局限于文字资料的获取, 我们应当拓宽实践方式, 源源不断地为翻译提供知识支撑, 从而达到高质量的翻译标准。

十八世纪 篇2

                                      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祁本国教学内容: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6课教学目标 : 1、启发学生对未来建筑的造型展开想象。 2、想象未来建筑可以建筑在哪里。 3、指导学生表现不同造型的建筑。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对未来建筑的造型展开想象。 2、指导学生将自己所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具、学具:图片、色卡、资料、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知道什么是建筑吗?(生思考回答)2.你见过哪些很有意思或很独特的建筑吗?能说给我们听听吗?(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图片,欣赏,交流)[感受不同建筑的造型特点。]二.探讨、研究1、今天,老师也准备了几幅建筑图片(古建筑、现代建筑),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出示图片](学生比较欣赏)[通过学生比较,引导学生了解建筑所特有的一些知识.如:外观即造型,檐、窗、门、走廊等]2、这样的古房子已不多了,而且越来越少,它们被许多现代建筑取而代之,现代建筑越来越受欢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学生谈想法)a、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参观一下现代建筑之城吧![出示图片]b、刚才现代建筑之城的旅行中有你印象深刻的建筑吗?跟大家一起分享分享吧!(学生介绍)3、从古代到现代,建筑也是不停(发展)变化的.未来的二十二世纪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建筑呢?你能猜想一下吗?(学生猜想)4、请你用简单的线条把它表现出来?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纸上练习、表现建筑)5、真了不起,你能根据这个简单的建筑造型,具体想象一下这幢建筑的具体样子吗?(学生想象、 交流)6、看来,一个造型在不同的建筑师脑海里能建造出不同的建筑,下面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来表现我们脑海中的建筑吧!学生表现.(可画可做)7.建筑雏形展示,师生共评[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创造出自己心中的未来建筑,由易到难解决难点,让学生感受到创造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每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设计师,体验成功的快乐!]三.建筑与环境的研究1.你设计的建筑,打算把它建在哪里?为什么?[生生交流、讨论,集思广益。]2.不同环境需要不同的建筑.不同的建筑应放在不同的环境中,你的建筑应有怎样的环境呢?(学生思考,继续完成作品。)3、学生作业 ,教师巡视指导。四.作品展评。1、举办展览,师生共赏,交流心得。2、生生互评,教师点评。.

从客栈看十八世纪英国社会 篇3

关键词:客栈 汤姆·琼斯 身份 无秩序

在《汤姆·琼斯》第一章中,菲尔丁开宗明义地宣称,这部小说的主题是“人性”——不仅包括社会各阶级的男男女女所共有的激情与怪癖,美德与邪恶,而且还包括社会各阶层及各等级的特点,他要为读者摆上一桌生活的盛宴。全书的第七卷到第十二卷主要描述了汤姆因为追赶索非亚去往伦敦的途中经历,其中主人公所住的客栈不下七个。索非亚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小姐,而汤姆却是个私生子。这些客栈正象征了他们这两个身份地位完全不同的男女要走到一起所无法逾越的障碍,同时由于客人财产的多少和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在客栈中享有截然不同的待遇。本文从当时民众趋炎附势,以及社会无秩序状态两个方面看当时的社会现实。

菲尔丁再现了乔治二世统治下的英国社会生活全景。但是他在小说创作中却意图超越时代的局限性,演绎永恒的主题。他的故事不仅是对生活严格的模仿,而且还是对生活生动的阐释。由于身份地位不同,旅客在客栈中受到的待遇会截然不同。这些客栈的老板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旅客刚踏进门,老板首要的工作就是从向导或客人的仆人那打听客人的身份,财产,地位。如果来客地位显贵,他们立刻满脸堆笑,殷勤招待,嘘寒问暖,甚至恨不得摇动尾巴,如果有尾巴的话。紧接着客栈老板会絮絮叨叨地告诉来客有哪些个上流人在这店里住过。然后给客人安排最好的房间,招待最美味的食物,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客人若是地位低下,他们立刻冷若冰霜,爱理不理,态度中尽是轻视与鄙夷。当他们初次见到琼斯,看到他仪表堂堂,以为他是哪家富贵少爷,想尽办法巴结他,讨好他。后来得知他是个被逐出家门的私生子时,店主对他的态度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弯,有家旅店甚至拒绝为汤姆提供床铺。汤姆说想要些吃的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是“这是什么时候了,还想吃饭,这可不是时候!客栈里什么都没有预备,再说炉子差不多都灭了,大概还有一片冷牛肉和胡萝卜适合你吃。”在另一个叫“钟铃”的客栈里,“老板娘拒绝和琼斯一起用餐,而且神态和吃饭的时候截然不同,这使琼斯很感吃惊。琼斯看出怀特菲尔德太太为人所称赞的那种自自然然的亲切,和善顿时不见了,代之出现的是一副勉强做出来的严峻神情。”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琼斯是个私生子。罗伊·博特在他的《十八世纪的英国社会》(1982)中指出,18世纪的英国男人的社会身份来自于他的出身,他的财产,他的职业以及他在社会阶层中的位置。在菲尔丁时代的英国,私生子的地位是为人不耻的。国家法律、宗教与传统道德均对私生子严加限制与谴责。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法律还明文规定私生子既不能继承产业,也无权立遗嘱,甚至不能采用其生父的姓。教规里规定私生子一概不得担任圣职。这些法律及宗教上的歧视待遇是终身的,即使孩子的父母补行婚礼,也不得改变。这就难怪琼斯的身份一暴露,他就遭到那些冷遇。

金钱能使店主变得“富有同情心”。刺伤了琼斯的旗手诺塞顿本来是被关起来的,当时旗手身上恰好保管着属于整个连队的五十镑现款。也正是这五十镑,使他在老板娘的帮助下获得了自由。同样因为一把几尼,苏珊把费兹帕特利先生带到了沃特尔太太的卧室,结果撞见了那个很尴尬的场面。客栈老板这些行为让人愤恨,可是他们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他们的地位低下,受到当时政府官员的剥削,他们交繁杂的税给政府。厄普顿客栈的老板娘对中尉抱怨说:“我们交的税简直多得吓人。您瞧,光是窗户税就得交四十多个先令,眼下凡是能堵上的窗户,我们都给堵上了,我这屋里黑乎乎的几乎没有一点点亮光……”。当时英国税收名目繁多,婚、丧、嫁、娶以至砌炉子开窗户都要征税。窗户税始于一六九五年,到一八五一年才停止。开窗透气,使屋子变得明亮,这种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也要征税,真让人费解。因此看来客栈老板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客栈中发生的一系列闹剧也正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无秩序状态。厄普顿旅店的闹剧使无秩序状态达到了高潮:“汤姆护送半裸的‘瓦特斯太太’来住店,是因为她那背信弃义的情人企图某财害命;索非亚带女仆前来落脚是为了躲避父亲专横的逼婚;菲茨帕特里克夫妇前后一逃一追来到此地,是因为双方都自私放纵致使家庭崩解;而军人的到达则再一次(此前琼斯已和军人相遇过)提示着整个国家所面临的叛乱危机。”

索非亚如四月·伦敦所分析的,“索非亚是一个自觉地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哪种类型的人,她了解汤姆的为人,知道他善良正直,一心爱着汤姆,不愿意嫁给布利菲这个伪君子,然而面对父亲和姑姑的逼迫,她走投无路,只好逃离到伦敦,追随汤姆而去,一个富家小姐不嫁给父亲帮她选定的有家产有地位的男子,而与一个一文不名的私生子私奔,这在当时的社会是不能被接受的。尽管汤姆在追索非亚途中克服了重重困难,要经过一个个客栈,并且多次险些错过和索非亚相遇的机会,但他最终和索非亚相聚了。在十八世纪这个典型的父权制社会里,父亲的权威被打破了,等级观念被打破了,社会秩序也随之被打乱了。

汤姆受小人陷害,被逐出家门。汤姆和索非亚先后被迫离开家园,有如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 这个变化象征了主人公失去天真纯洁,被投入邪恶的世上来经受考验。在天堂府中,汤姆还能受到奥尔华绥(沃尔华绥)的庇护,虽然是个私生子身份,可在天堂府仍然是个少爷,吃穿不愁,还有老师教习。然而一旦出了天堂府,汤姆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汤姆以私生子的身份一路走来,旅店老板一得知他的真实身份,立刻拉下脸来,以对待下等人的态度对待他。汤姆经常身无分文。在伦敦,为生活所逼,他做了贝拉斯顿太太的情人。可是即使他很穷,他仍不忘时时帮助别人,对密勒太太的亲戚一家慷慨解囊,对路上遇到的乞丐等也给些钱。对这么一个善良而正直的青年,我们不免同情起他,追根溯源,汤姆的遭遇都是由于奥尔华绥(沃尔华绥)不问青红皂白就轻易给他判罪。一向英明公正的奥尔华绥(沃尔华绥)在这件事上却不配享有他的“权威”。

瓦特斯太太也就是被认为是琼斯生母的“詹妮·琼斯”(珍妮·琼斯)。从“天堂府”搬出后,她先是“同一位叫瓦特斯的上尉同居过几年。上尉正是诺塞顿先生所在的那个部队的军官。别人都以那位上尉的太太看待她,她也姓了上尉的姓氏。”之后詹妮·琼斯又和那个旗手有了关系,他们相约走到那片山林时,旗手正准备谋财害命,正巧琼斯赶过来搭救。琼斯好心地把她护送回厄普顿客栈,她看琼斯生得俊美,引得琼斯上了她的床。这之后偶遇丢失了妻子的费兹帕特利(菲茨帕特里克)先生,又暂时补充了他的妻子这一角色。当初沃尔华绥先生称她为“孩子”,对她耐心的劝导,论证女性要克制肉欲,保持清白的重要性,最后决定从轻发落,给了她一笔钱让她搬出去重新开始生活。而现在她却堕落成了“瓦特斯太太”。以奥尔华绥(沃尔华绥)为代表的家长制度远远不能有效地抑制或对抗滋生混乱与恶行的膨胀着的私欲。奥尔华绥(沃尔华绥)的家园不是与世隔离的天堂,而是处在“从封建的或刚刚走出封建时代的秩序向正在萌生的农业资本主义过渡”的过程。而当初奥尔华绥(沃尔华绥)作为治安官对詹妮·琼斯(珍妮· 琼斯)的裁断虽然表面上代表了正义与善良的呼声,实际上却是一个误判,詹妮·琼斯(珍妮· 琼斯)的名誉全毁,连带被认为是汤姆生父的帕特里奇也一起被迫离开了“天堂府”。这一切都使我们对奥尔华绥(沃尔华绥)为代表的家长制度产生了怀疑。

而当时整个国家也并不太平,时值1745年支持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党人发动叛乱,客栈也先后有参战的军队前来住宿。最为滑稽的是,在索非亚她们离开厄普顿后,当她们在一家客栈住宿时,客栈老板看到索非亚衣着华丽,误以为她是查理的情妇珍妮·卡美隆夫人。老板和老板娘讨论该怎么处理索非亚时说:“但愿在她离开店里以前咱们能得到战事的消息。如果骑士占了上风,她也许会因为咱们没去告密而在朝里给讲句好话,那样咱们可就交上好运了。”客栈老板想大捞一笔的心理,再撞上社会的动乱,引出了这些滑稽可笑的事情。

《汤姆·琼斯》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十八世纪社会生活的全景。从小小的客栈里,从大人物和小人物的身上,菲尔丁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世态炎凉。

参考文献:

[1]FieldingHenry.Tom Jones[M].New York: Airmont Publishing Company,Inc,1967.

[2]PorterRoy.English Society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M].London:Penguin,1982.

[3]WilliamsRaymbond.The Country and the City[M].New York:Oxford UP,1973.

[4]London,April Controlling the Text Women in Tom Jones:Critical Essays on Henry Fielding,Ed.AlbertJ. River[M].New York:G K,1998.

[5]RichettiJohn.The Eighteenth Century Novel[M].New York:Cambridge,1996.

[6]菲尔丁.黄乔生译.汤姆·琼斯[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7]黄梅.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M].北京:三联书店,2003.

[8]刘意青.英国十八世纪文学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3.

[9]马丁·C·贝斯特.文学传记词典[M].弗吉尼亚: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1972.

[10]伊恩·瓦特.高原董红钧译.小说的兴起[M].北京:三联书店,1992.

十八世纪英国书信体小说特征浅谈 篇4

关键词:书信体小说,塞缪尔·理查逊,帕梅拉,私密性

根据伊恩·P·瓦特在其《小说的兴起》一书中所讲, 随着整个社会识字人口的增加、家庭私室的出现以及邮政能力的迅速增强, 小说得以在近代迅速兴起。英国小说, 与其他艺术一样, 经历了从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它的不同发展阶段是与英国各个时期的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息息相关的。自18世纪以来, 英国小说取得了巨大进步, 同时, 18世纪也是英国小说全面崛起的时代。18世纪贫乏的娱乐活动和消遣方式、以及落后的通讯手段, 使得民间的书信来往日趋频繁。这为书信体小说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书信体小说逐步发展成一种文学样式并广为流传。书信体小说是用书信的形式写成的小说, 即以书信形式为基本表达途径和结构格局的小说, 故事情节的展开、环境心理的描绘和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通过一封封书信的形式来实现的。通过主人公讲解故事、塑造形象, 写人叙事都以主人公的亲身经历, 亲眼见闻展开, 使人感到亲切, 增加真实感。

书信体小说的问世不仅丰富了小说的叙述形式, 同时使小说的人物更加贴近读者, 让读者真实的感受到其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正如一位英国批评家指出:“人们觉得这种小说形式具有两个潜在的作用, 即令人印象深刻的即时性和对心理现实乃至意识流的探索。”在众多的书信体小说家中, 塞缪尔·理查逊所著的三部书信体小说《帕梅拉》 (Pamela1740) 、《克拉丽莎》 (Clarissa, 1748) 和《格兰狄森》 (Grandison1754) 在英国引起了极大反响。其中《帕梅拉》 (Pamela, 1740) 作为塞缪尔·理查逊第一部书信体小说, 主要通过女主人公帕梅拉写给其父母的一系列书信描述了她的感情波折和坎坷命运。整部作品由69封书信构成, 共有六个写信人, 绝大部分书信出自帕梅拉之手。

书信体小说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 私密性的特征就一直贯穿始终。书信体小说不仅以揭示主体的内心私隐作为主要任务, 连其写作和阅读背景都是在单独的私人房间内进行的。从回忆小说的“我”这个人称代词, 到书信体小说“你”这个人称代词, 一种以第二人称“你”或“你们”为创作对象的文学形式在英国逐步兴起。《帕梅拉》以帕梅拉写给父母的一封信开场, 这使得主人公本身的关注焦点聚集在了她的父母身上, 而非惯常的一般读者。帕梅拉无疑是在向自己的父母吐露自己的真实情感。这样的叙述形式给读者以亲切感, 同时其私密性的情感也切合了新兴的中产阶级的口味。在当时的时代, 中产阶级家庭中单独的私人房间开始大量出现。在《帕梅拉》等众多书信体小说中, 我们看到很多时候主人公都是将自己锁在单独的私人房间里面写信、读信。这种带有私密性的交流方式正是近代以来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

书信体小说所具有的即时性特点, 也使读者深刻的体验主人公在小说当下的生活和情感, 而不是像回忆体小说一样追溯或者回忆过去。在《帕美拉》中,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内容, “早上六点钟”、“将近下午三点钟”、“我必须在这里中断, 因为有人来了”……这些琐碎细节的内容, 不仅加强了小说时间方面的幻觉, 而且深深的吸引着近代读者, 使其仿佛身临其境, 进入到了主人公所在的时间中。读者周遭的时间仿佛停滞, 而是随着小说主人公一起感受其林林总总的情感。

书信体小说一般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写作主人公, 主人公之间通过书信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对话。对话性恰恰是书信体小说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写信人在自己心中总有一个特定的读信人, 回信者也会针对写信人提出的问题, 给予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劝说等。双方互相交流自己的生活、情感, 感觉到自己是属于这个社会的一分子, 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读者在这样的小说中, 也不自觉的参与其中。这与近代社会从集体走向社会的特征是相吻合的。

书信体小说在经历了18世纪的繁盛之后开始走向沉寂。书信体小说在理查逊手中取得巨大成功后, 大批文学创作者开始关注书信体小说, 这使得书信体小说在18世纪中后期的小说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虽然书信体小说成就非凡, 但其衰败也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近代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的发展进步, 书信体小说退出历史舞台已成为必然。纵观19世纪的欧洲文学史, 书信体小说几乎销声匿迹。

书信体小说虽然在经历了18世纪的繁荣之后日渐沉寂, 随着近代通信社会的发展, 其形式发生了变化, 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在社会中重新悄然兴起。现代社会的Facebook、Blog、个人空间等, 都是将个人的私密心情以日志或者信件的形式公开给某些特定的群体的人。这些人可以是自己的朋友、家人或者爱人。虽然有别于18世纪的书信体小说, 现代的私人空间却是有着书信体小说近似的特征, 继续影响着现代的文学发展。

参考文献

[1]George Watson.The Story of the Novel[M].London:Macmillan, 1979.

[2]Ian Watt.The Rise of the Novel[M].London:Chatto&Windus, 1967.

[3]曹卫东.交往理性与诗性话语[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二十二世纪的汽车 篇5

到那时候,汽车制造业已经非常先进,小小的汽车,里面简直就是一个完整的家:有卫生间,有客厅,有书房,主人的起居室。生活上的事物和用具应有尽有,在汽车上住上几天都没有问题。

这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很高了,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了汽车,有些家庭甚至不止一辆。如果都在地面上的公路行走,就会显得很拥挤,也容易出现交通事故,所以这时候的汽车就用了磁悬浮技术,让汽车在半空中飞行。汽车上还安装有自动识别系统,你想去哪里,只要按一下地图上的位置,汽车就会把迅速把你带到那里。汽车上的感应装置也非常先进,如果前方有障碍物,汽车在10米外就能感应,它就会主动越过,避免车祸的发生。这种汽车也考虑到了环保,它的能源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是新鲜空气。

十八世纪 篇6

她闪耀得像是启明星,充满了生气、光辉和欢愉。啊!是什么样的革命!我必须要有怎样的一颗心,才能不动感情地关照那场升起和那场没落!……我简直没有梦想过,我竟然活着看到了在一个充满豪侠之士的国度里、在一个充满了荣誉的人们和骑士的国度里,会有这样的灾难落在她的身上。我以为哪怕是一个对她带有侮辱性的眼光,都必定会有一万支宝剑拔出鞘来复仇的。但是骑士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了。(《法国革命论》,何兆武、许振洲、彭刚译,商务印书馆一九九八年版,101页)

柏克眼中气质非凡、宛若仙人的王后在法国革命前夕与革命中,成为各种小册子和革命报刊谩骂的对象,她被称为“奥地利女人”(玛丽-安托瓦内特系奥地利公主)、“赤字夫人”、“梅萨利纳”(Messalina,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的第三个妻子,淫乱阴险,因与情夫阴谋夺取政权被处死)以及“民族身上的瘤子”(埃贝尔语)。革命者眼中的这个“法国人的灾星、吸人血的东西”于一七九三年十月十六日被送上了断头台。同时代的民众大多不会赞同柏克,而是接近在大革命前任美国驻法大使的托马斯·杰斐逊的观点。杰斐逊认为这位王后对路易十六的软弱意志起着绝对的支配作用,她摧毁了国王的开明统治。他甚至宣称,“如果没有王后,就不会发生革命”。

在玛丽-安托瓦内特身后的漫长岁月中,其命运总能激起传记作家的兴趣,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人们试图以更客观、更人性化的眼光来复原这位被妖魔化的王后。二○○一年,英国作家安东尼娅·弗雷泽(Antonia Fraser)推出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就体现了这种倾向。二○○六年,美国女导演索菲娅·科波拉(Sophia Coppola)将弗雷泽的作品搬上了银幕,她以略带同情的视角刻画了作为女人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心理肖像。这部美国大片令昔日的毒蛇王后一时间成了时尚的宠儿,封面上印有王后画像或女演员邓斯特(Kirsten Dunst)剧照的杂志遍布巴黎街头。

当大众文化对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印象悄然改变时,学术界又持怎样的观点?耐人寻味的是,这位命运与大革命纠缠在一起的王后长期以来未能在法国革命史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当代历史学家绝不同意杰斐逊的“没有王后就没有法国革命”的观点,他们试图阐释导致革命来临的种种因素的错综复杂之处,作为个体的玛丽-安托瓦内特被深深地忽略了。不过,这种局面近年来发生了转变。二○○三年,由法国史专家德娜·古德曼主编的《玛丽-安托瓦内特:关于王后身体的写作》(Dena Goodman, ed., Marie-Antoinette: Writings on the Body of the Queen. Routledge, 2003)便体现了学术界关于玛丽-安托瓦内特研究的最新成就。本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王后的身体及言行如何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成为小册子诋毁的对象,进而展现出那个时代的女性,尤其是王后与公共领域及政治文化的关系。

从玛丽-安托瓦内特到达法国之日起她就是新旧两个公共领域关注的焦点。其一为传统的宫廷公共领域,旧制度下的繁文缛节及种种特权在这里集中展现;其二为由出版物、公共舆论等组成的新型公共领域。在宫廷中王后几乎没有私人生活,穿衣、脱衣都有复杂的仪式,甚至连分娩也要伴随着传统仪式,在廷臣的注视下进行。尚塔尔·托马斯(Chantal Thomas)就此断言,“王后的身体属于公共领域”。既然王后的身体属于公共领域,那么她的形象自然会引起公众的关注。艺术史专家玛丽·谢里夫(Mary Sheriff)通过分析发生在一七八三年的画像事件解读了公众对王后角色的理解。这幅由维吉-勒布伦(Vigée -Lebrun)夫人绘制的王后画像深得玛丽-安托瓦内特本人的喜爱,但在沙龙展出时却遭到了公众的严厉抨击,人们认为王后身着颇为简洁、时尚的英式长裙出现在画像中极其不得体。谢里夫通过追踪法国王室画像的传统发现,王后的官方画像一直是伴随着国王的画像的,它的存在只是为展现国王的权威。而且,法国王后在理论上是没有自身权力的,其角色乃是国王的第一臣民,她应为所有民众臣服王权树立典范。对于要求王后拥有美德、尊重传统的公众来说,在画像中穿着简洁英式服装的玛丽-安托瓦内特是颠覆了法国的宫廷礼仪和政治传统。谢里夫进而追问王后为何要以这样的装束出现在画像中?根据她的分析,这幅画像展现的是生活在小特里亚农宫中悠然自得的王后形象。一七七四年路易十六将凡尔赛的小特里亚农宫赐给了王后,后者将这里打造成了逃离宫廷礼仪、享受自由的私人空间。那幅引发争议的画像展现的正是一个想要暂时逃离法兰西王后身份的玛丽-安托瓦内特。

与之前的法国王后相比,玛丽-安托瓦内特恰恰是最无法逃离公众视线的王后。因为她生活在一个小册子、报纸和其他形式的印刷品激增的年代,公众人物正是这些出版物描绘的对象。在以出版物为重要载体的公共舆论的注视下,玛丽-安托瓦内特很难扮演其王后的角色。根据尚塔尔·托马斯的研究,玛丽-安托瓦内特在法国的最初岁月中,公众舆论对她抱有好感,但宫廷中对其怀有敌意的人使关于她的流言飞语不胫而走。于是,出现了第一批谴责王后嗜赌、傲慢、轻视礼仪的小册子。更为糟糕的是,王后逐渐充当了许多黄色文学中的女主角,她的身体也成了被肆意侮辱、攻击的对象。在法国利用黄色文学攻击王室及掌权贵族的做法并不新奇,其传统可追溯至路易十四时期。但攻击玛丽-安托瓦内特的黄色小册子数量颇多,五花八门,极尽夸张、想象之能事。王后被刻画成了极端淫乱、欲海难平的荡妇、女同性恋者和乱伦者。这些广泛流传的作品不仅是为了满足读者偷窥王后私生活的兴趣,更是通过其所传达的政治信息引起读者的愤慨与反叛。这些小册子告诉公众,国王路易十六软弱无能,王后大权在握,而这个洪水猛兽般的奥地利女人深深憎恶法国人民,她甚至梦想着吸食法国人的鲜血。作为女人的玛丽-安托瓦内特背叛了贞洁,作为王后的她背叛了法兰西,其生活上的放荡与政治上的邪恶正两相匹配。

一位出身高贵、容貌出众的王后何以被妖魔化到此种程度?莎拉·马萨(Sarah Maza)和林·亨特(Lynn Hunt)都从十八世纪末法国政治文化变迁的角度解释了这一问题。马萨发现,发生在一七八五至一七八六年间的钻石项链丑闻是令王后名誉被毁的关键事件。其实,在这一丑闻中王后与那些假借其名义达成自身目的的阴谋家没有任何干系,她完全是无辜的受害者。然而,广大民众却情愿相信她有罪。这首先是因为,负责处理此案件的高等法院的法官和律师多是些善于讨好公众而与王权有离心倾向之辈,律师们为被告撰写的《案情摘要》(此种小册子旨在动员公众支持被告从而向法官施压)常常含沙射影地指称王后有罪,而这些印刷品又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从更广阔的背景来看,当时的公众普遍认为女人支配宫廷是法国君主制腐败的重要原因,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尔夫人、杜巴丽夫人已经玷污了神圣的王权,腐蚀了政治体制。怀有此种观念的公众很难相信居于政治漩涡的王后是清白无辜的。而人们一旦相信玛丽-安托瓦内特是钻石项链丑闻幕后的黑手,那么她只能招致更猛烈的攻击,从而变成了比路易十五的情妇更可怕的红颜祸水。无论在革命前还是革命中,对世袭统治最猛烈的攻击首先针对的不是国王而是国王的情妇和王后,她们体现了君主权威最坏的地方。比如,在一七九一年时就出现过题为《法国王后们的罪行》的著作,在导言中作者指出,如果绝对权威是腐败的,那么绝对的女性权威就是极度腐败的。为什么女人就会使政权腐败?马萨指出,时人认为这是由女性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女性的本质是虚假、引诱、追逐私利,这与支配政治领域的理性与法律的抽象原则完全相反。总之,女性的特质与新型的公共领域水火不容。

十八世纪 篇7

由于是“热潮”,所以“中国热”也经历着从兴起、高潮、降温这一过程。从18世纪的“中国热”,伏尔泰认为中国是“天下最合理的帝国”到19世纪中国完全失去了魅力,黑格尔认为中国只是一个只有空间没有时间的国家,一个停滞的帝国,在西方文化史上中国一直是作为西方确立自我的“他者”而不断变换着。 (1) 如果一定要以某个事件作为标志的话,法国大革命和马戛尔尼使团便是欧洲“中国热”终结的标志。

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的消亡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时尚的沉寂,从欧洲最初对中国文化的火热追捧到最终的一无是处,可以看出,中国并不缺乏文化吸引力,但是如何使得这种吸引力变得持久,这正是我们要思考的关键。

一、“中国热”的兴起

“中国热”指新航路开辟之后,随着中国器物和文化的不断西传,让中国风格在欧洲受到追捧、膜拜,并且加以模仿的现象。它始于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上叶达到高超,衰于十八世纪下半叶。“中国热”的兴起,是以航海技术的成熟和地理大发现为前提的,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的驻足有非常重要的关联,他们在传教过程中,不仅传递着西方宗教、文明和科技,也为西方打开了一扇东方的神秘、富庶之门。

欧洲的“中国热”,可表现为两个层次:

第一,对中国文化的好奇和追捧,它是构成这场“热潮”的主流。即在欧洲的上流社会,“中国热”表现为喜欢和追捧中国艺术品、修建中式园林、模仿中式着装和生活习惯;

第二,通过对中国的了解,为欧洲的变革找到借鉴。如“颂华派”(sinophilie)的伏尔泰即为典型:

“……当他从传教士口中得知中国的文人信奉儒教,也就是孔子的学说时,他终于找到了他所倡导的那种以理性为上帝的宗教。这种宗教既没有宗教狂热和迷信,也不崇拜偶像……实际上非常准确地道出了他对儒教的看法:既是宗教,又非宗教,归根结底是一种不宣扬奥义,只宣扬道德的宗教。” (2)

二、“中国热”降温的原因

“中国热”的降温并不是一个骤然的过程,而是观察者(欧洲)对被观察者(中国)的缓慢转变。当观察者(欧洲)的政治和审美观念发生变化及对中国政体等诸方面表现出的沟通不平衡时,所赋予给中国的光环慢慢退却。

欧洲传教士在中国渐渐使一部分民众建立起了对基督的信仰,但是由于“礼仪之争”招致中国皇帝对传教士无视中国实情的反感甚至实施了禁教;同时巴黎高等法院于1762年宣布解散耶稣会、罗马教廷又于1773年颁布教皇敕谕,取缔耶稣会,促使传教士在华传教活动走向终结。耶稣会被解散和在华传教事业的衰落,虽然不是欧洲“中国热”降温的直接原因,但是它发生在十八世纪六七十年代,恰逢“中国热”开始冷却之时,无疑起到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3)

“四大发明”曾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技术动力,而十八世纪中叶,欧洲人开始越来越关注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中国自然科学的落后、停滞不前,火药仅仅用来制作烟火;指南针成了风水先生的最大受益者,这也是导致欧洲人“贬华”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说落后的自然科技导致欧洲对中国热情的降温,那么专制主义和不健全的法制则是欧洲猛烈攻击中国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出版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欧洲人对中国律法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是个地地道道的专制主义国家。

“孟德斯鸠揭露了中国政治中的许多弊端,例如,皇帝事毕躬亲,皇帝可以以‘大逆罪’为由任意处置臣民,刑罚极端酷烈等等。在他看来,中国是一个‘只有使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的国家,这句话后来成为名言,经常被‘贬华派’作家们引用。” (4)

随着法国大革命的临近,民主和自由的意识被更多欧洲民众接受,不仅专制主义被完全否定,就连开明专制主义和君主立宪制也遭排斥。在这种民主的呼声当中,中国的专政主义受到了更加严厉的贬斥。

“马布里逐条驳斥了重农学派对于中国政体的褒扬……中国没有与司法机构分离的立法机构,一切权利都集中在皇帝手中,皇帝既是最高立法官,也是最高司法官,他可以随时任意解释或修改甚至取消法律,法律因而形同虚设,怎么能说中国皇帝是依法治国的呢?” (5)

由此可见,中国的政体从伏尔泰认为的“天下最合理的帝国”到孟德斯鸠的“地地道道的专制主义国家”,是西方对中国榜样由学习到彻底否定的过程。于是,在这种环境中,中国形象走向衰亡也在所难免了。

值得一提的是,中英两国在1793年,迎来了历史上的首次碰撞——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较量:一方是陶醉于康乾盛世、未知前途的清朝;另一方则是处于资本主义蓬勃时期,野心勃勃的英国。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政治形态的首次碰撞导致有关朝见的礼仪问题发生严重分歧,围绕着“三跪九叩之礼”所产生的矛盾,及英方要求通商过分的要求,导致乾隆帝大怒,最终使得马戛尔尼使团的首次访华以失败而告终。

1816年,英王派遣罗尔·阿美施德为首的使团开始了第二次访华之行,由于发生了与第一次相同的礼仪问题,阿美施德连皇帝的面都没见着就被赶回英国。二十四年之后,英国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至此,中国在欧洲的积极形象全无,“中国热”彻底消亡。

三、评价

“中国热”在欧洲轰轰烈烈的一百多年,是西方全面了解中国、学习中国的一百多年。这些条件是由西方人自己主动创造的,它体现出欧洲人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从“中国热”升温到降温的过程中,西方一直扮演着导演的角色,所有的故事都围绕着欧洲人——这一导演的意趣进行展开。最终,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竟然远远超过了中国对于欧洲的了解和认识。 (6)

而中国的情况恰恰与之相反:中国没有向欧洲派出传播华夏文明的使者,也未向欧洲开辟商贸使团,即便是接受定制的外销瓷,也是由西方人慕名而来,在其提供蓝本下的摹制,并不是中国人自己上门推广的。

十八世纪大致处于康雍乾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王朝最为鼎盛的时代,空前的繁荣使得皇帝本人不可避免地产生自我优越感,加上领国的贫穷落后及对世界地理的不知,皇帝最终以为中国就是世界的中心,并陶醉其中,所以把送上门来的西方先进科技看作是奇技淫巧也就不足为怪了。

“乾隆皇帝视这些外国的先进技术为奇技淫巧,只可赏心悦目,而不懂得于国计民生有何裨益,也没想到让传教士们培训一批中国人才,只是将他们身怀的绝技,用来满足一己之私,而不是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这位所谓的一代英主实在是名不副实的。” (7)

标志着“中国热”走向终结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它的失败结局是由于两种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形态发生激烈冲突和不可调和的矛盾所导致的。

一般认为,马戛尔尼此次访华失败,把乾隆的傲慢自大和英使的野心勃勃所产生的激烈矛盾定位为首要原因。但是,英使的此次访华是中英两国的首次接触,处于封建王朝的乾隆皇帝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一国的象征,强调封建礼教的君主必会以“国礼”相待,以显威严。所以,就礼仪问题所产生的矛盾,不能简单地归纳为乾隆和马戛尔尼各自的顽固自大导致的,不同的地理、文化环境产所生的不相同,以及不同的目的意图,在未调和的情况下产生的分歧,才是此行失败的关键。

综上所述,欧洲对华的认知过程,可归结如下:《马可·波罗游记》使欧洲人对东方之神秘产生好奇——地理大发现——为了传播基督教福音派遣传教士来华——兴起“中国热”——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失败——“中国热”的降温。但这一切均是以欧洲人视角展开的。

“中国热”降温的主要原因不在于中国自身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在于欧洲人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后,用不同于往昔的眼光来观察中国,不仅发现了过去不曾注意到的弊端,而且连过去被许多欧洲人视为优点的东西,也被以新的观念重新审视,并由此得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结论。 (8)

正是因为欧洲的主动立场,使得中国文化的评判标准被列入欧洲人的思维、价值体系之中,并立足欧洲自身的历史环境,来评判中国文化,这样的结局必然有失公正、客观。但在“中国热”降温的事实当中,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文化自身的不足,而不是永远地安逸于五千年悠久历史的神话之中。

参考文献

[1]《欧洲十八世纪中国热》, 许明龙,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北京, 2008

[2]《中国哲学对欧洲的影响》朱谦之,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 2006

[3]《启蒙时代欧洲的中国观》张国刚、吴莉苇,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上海, 2006

[4]《紫禁城里的洋大臣》王忠和, 天津人民出版社, 天津, 2010

十八世纪 篇8

1 春柞蚕十八世纪中叶前的收蚁法

1.1 出蚕

出蚕一般在每天的早3时至上午9时, 出蚕时要先在装有种卵的蚕筐下面铺上一张席子, 出蚕时可能有小蚕从蚕筐的条子缝隙中爬出后落在地上, 铺上席子后就可以把落在席子上面的蚕拾起再送回筐中了。

1.2 插墩

出蚕的时候, 柞树叶片还没有完全张开, 但阳坡蚕场可先发嫩芽, 这时, 把已发嫩芽的柞树砍下取回, 柞枝高1m左右。选择靠河边没有土的沙滩, 沙层内有水但沙面上看不见水的地方, 挖宽、深各6~7cm的沟, 把砍回的柞枝密插在沟内, 一定要做到在插枝同时用沙把根部埋上, 不许露出水。芽枝要做到深插浅提, 确保成活率。由于芽枝在土壤中不易成活, 所以选用沙滩, 同时小蚕也怕水, 一是蚕落水中就能淹死, 二是水分蒸发在柞枝上蚕吃后易发病。所以沙面上不能存水。

1.3 坐墩

在沙滩所插的芽柞下面放几块石头, 把出蚕的筐放在石头上, 另砍芽枝竖立在筐里, 通过这些芽枝使筐里的小蚕和沙滩上所插的芽柞相互连接, 这样, 筐里的小蚕就可以通过竖立在筐里的芽枝自行爬到沙滩中的芽枝上, 开始取食了。

1.4 立幛

在沙滩上挖宽33cm左右的沟, 深度以见到水为宜, 长短根据养蚕量来定, 在沟中密插芽枝, 准备移蚕时使用。

1.5 上幛

在小蚕没有眠之前, 把墩上枝头的蚕连叶一同剪下, 移在幛上。如果蚕把幛上的叶吃光了, 再移到另外的幛上, 直到可以维持吃叶到上山前才算结束。

1.6 进场

待柞叶张开后, 不论蚕生长发育到2眠或3眠, 都要把幛上的蚕连同枝叶剪下后, 移到柞树上, 根据柞树叶量多少决定撒蚕量。

2 春柞蚕现代收蚁法

2.1 野外收蚁法

2.1.1 农村生产收蚁法

薄摊在消毒后的收蚁盒中的种卵, 在见到苗蚕孵出时立即撒上引枝 (珍珠梅) , 每个引枝爬上30头左右小蚕时, 把引枝用竹筷夹起放入收蚁盆中, 待收蚁盒中放入新引枝后把盆中蚁蚕快速送入蚕场墩把中即可, 待蚕生长至3龄时进行第一次剪移。

2.1.2 母种收蚁法

把单蛾产下的卵连同产卵袋一起消毒后晾干, 在出蚕前一天把产卵袋的袋口扎紧, 袋底端膨起成圆锥形立在茧床上, 第二天蚕出后待蚕大部分移到袋底后送入蚕场中, 收蚁时先把袋口解开, 再将袋口外翻至袋高1/3处, 袋口朝上固定在墩把中。袋口要和枝叶接触以便蚕儿及早饷食, 待蚕生长至3龄时进行第一次剪移。

2.2 保护育收蚁法

2.2.1 室内保护育收蚁法

出蚕前一天, 将消毒后的种卵500粒装入消毒过的规格为50cm×42cm的“牛皮纸—聚丙烯”养蚕袋中, 袋底部折叠成210cm2收蚁蚕座, 横放入柞树芽枝2~3根, 蚕出齐后逐步扩座, 待蚕养至2龄时移入蚕场墩把中。

2.2.2 河滩畦芽育收蚁法

选择离蚕场较近、向阳的河滩或水沟, 沟底为沙质, 挖宽1.3m、深0.34m、长根据养蚕量确定的畦, 畦上端挖引水沟, 下端留出水口, 水入畦内, 自由流动。割70cm长柞枝, 3~5根为一束, 用石块挤住, 按株、行距各0.3m, 插入水下0.2m, 空隙全用石料填充, 上撒一层草秸或豆秸, 防止蚁蚕落入水中。出蚕后用引枝把蚕放入芽枝中, 待蚕生长至2龄时送入山上柞墩中。

2.2.3 土坑育收蚁法

选择离蚕场较近、避风、向阳、平坦、干燥处, 挖宽1m、深0.3m、长根据养蚕量而定的槽形土坑, 两侧起拱盖膜, 膜上盖草帘遮阳、调温。拱高0.8m, 坑两侧挖排水沟, 坑内铺5cm干河沙, 坑周围撒生石灰消毒。出蚕用柞枝做引枝, 直接放入坑内定座饲养, 养至2龄期上山放养。此法需要除沙。

3 柞蚕收蚁法的改进

纵观上述春柞蚕收蚁方法的演替, 不难看出现代收蚁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十八世纪中叶前的春柞蚕收蚁法存在弊端。首先, 种卵不经过消毒必然导致病害发生;其二是在蚕筐里出蚕密度过大, 蚕儿相互抓伤感染是根本不能避免的;第三, 完全依靠沙和水生长的柞枝只能靠柞枝的导管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没有根部对其他必须营养元素的运输, 营养缺乏不能满足小蚕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在柞蚕业发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养蚕还完全是靠天吃饭, 病害发生量完全取决于自然因素, 农民根本不懂消毒防病技术, 因此上病害横行、产量不稳也就属于司空见惯的现象了。

十九世纪后期摩洛哥改革初探 篇9

当以葡萄牙为首的早期殖民者入侵非洲之时, 摩洛哥等古国与之进行了第一轮较量, 双方基本上势均力敌。1578 年, 摩洛哥在“三王之战”中获得最后胜利, 摩洛哥从此成为地中海北岸势力较强的国家, 令欧洲列强刮目相看, 这一轮较量中, 摩洛哥获胜后, 统治者认为御敌于国门之外是最重要的, 因此, 极力推行与某些东方国家类似的闭关锁国的政策, 还采取了一些闭关锁国的措施:对外贸易由国家垄断;国家规定进出口商品的种类、数量;限定居住在指定同欧洲人贸易的港口的欧洲人数量。

正当这些非洲文明古国忙于闭关自守时, 欧洲尤其是西欧各国正迅速发展, 各国陆续积极开展工业革命, 使其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等都大大超过了十六至十七世纪时期与之旗鼓相当的那些非洲文明古国的实力。非洲各古国眼前所面临的是无比贪婪的资产阶级的廉价商品和无情残酷的大炮, 此时的他们已经无法抵御新一轮的列强侵略了。

十九世纪初, 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需要更多的资源、更为广阔的市场, 这使他们更加疯狂地掠夺其殖民地。当他们相继瓜分了亚洲、美洲、大西洋, 接着将目光转向了非洲, 西方列强利用摩洛哥国内政治分裂、经济发展落后等缺口, 纷纷入侵摩洛哥。国内当权者中一些先进人士开始认识到自己国内军队的腐朽, 必须改变原始的作战方式, 引进先进武器, 改革训练方法, 实行对外开放。可以这样说, 从十九世纪整个世界形势来看, 包括摩洛哥在内的这些非洲文明古国的开放是被动性的, 即马克思所说的“隔绝状态是被暴力打破的”;而另一方面, 这些国家的开放又可被视为是被动中的主动, 这是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识之士在面临西方列强武力掠夺的情况下作出的一种主动性反应, 为挽救民族危机而主动提出并实行改革。摩洛哥改革就是在这样的国内外背景下开始的。

二、摩洛哥改革内容

为挽救民族危机, 维护民族独立, 恢复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摩洛哥统治者们开始采取一些改革措施进行改革, 影响较大的有三次:素丹穆莱·穆罕默德改革;素丹穆莱·哈桑一世改革;素丹穆莱·阿卜杜拉·阿齐兹改革。

素丹穆莱·穆罕默德时期, 摩洛哥对外面临着西班牙、英国等列强侵略的军事压力, 国内又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压力, 国外军事威胁更加严重, 因此, 素丹穆莱·穆罕默德首先进行了加强国防的改革。

素丹穆莱·哈桑一世基本上继承了父亲素丹穆莱. 穆罕默德的事业, 集聚了一些积极拥护改革的人士, 在军事领域主持改革。为了增强抵御外敌的能力, 同时用来镇压国内一些分裂分子, 他首先创建了一支近代化军队, 立志建立本国的军事工业;政治上,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其统治地位, 素丹穆莱·哈桑一世积极推行国家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经济上, 通过引进棉花和甘蔗,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这些措施对于当时摩洛哥还清西方债务和加强本国经济实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外交上, 尝试实行独立的均衡外交政策, 即不一味排外, 也不单靠一个强国, 主张利用列强间的矛盾进行周旋。

总体上, 素丹穆莱·哈桑一世实行的改革并没有改变摩洛哥的传统社会结构, 也没有触及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领地和地位。

素丹穆莱·阿卜杜拉. 阿齐兹统治时期, 将改革的重点转移到财政赋税方面改革遭到了摩洛哥封建主及外国资本家的利益, 后来被迫取消。

摩洛哥三次改革都是出于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 都有着一定程度的进步性, 但最终都走向失败, 摩洛哥至此实际上已经成为了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三、摩洛哥改革失败原因分析

(一) 国际方面

对于摩洛哥的开放改革, 不同的利益集团代表着不同的利益:摩洛哥国内统治阶级想着要通过改革富国强兵, 捍卫民族利益, 而西方列强却想着采取各种手段变摩洛哥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且为了实现此目的, 将摩洛哥变为殖民地保护国, 列强不惜采用和平渗透和武力干涉两种手段。总之, 摩洛哥改革失败的最重要的外因应归结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二) 国内因素

将西方的近代化作为参照物, 亚非国家实行近代化的改革领导者通常是那些来自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某些明君贤相, 摩洛哥亦如此。摩洛哥的改革者往往受本阶级属性局限, 不可能触犯封建专制制度, 从而阻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关系在国内的成长, 很多改革措施变形甚至半途中止, 正如恩格斯所说:政治体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对经济发展存在着某些阻碍作用。摩洛哥改革受封建神权思想的支配, 没有触及封建势力和宗教势力的利益, 反而遭到国内封建势力与宗教势力的极力反对, 受其煽动, 国内下层百姓也将反对的矛头指向了改革, 使摩洛哥改革之路履步维艰, 最终只能走向失败。

摘要:世界历史发展到十九世纪中叶时, 众多亚非国家为拯救民族危机, 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些有识之士试图通过对外开放和内部改革走富国强兵之路。摩洛哥改革作为当时非洲国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析与探究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失败原因, 对于我们更好更清晰地了解与把握近代非洲历史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摩洛哥,改革

参考文献

[1]艾周昌.十九世纪非洲国家改革散论[J].铁道师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1 (1) .

[2]李楠.摩洛哥历史研究[J].上海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 2012.

[3]肖克.摩洛哥内政外交研究综述[J].学术动态.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 1966.

[5]谢传广.摩洛哥王国[J].世界知识, 1985 (6) .

[6]陈晓红.近代摩洛哥对外开放受挫探源[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2) .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十七卷) .

二十一世纪影像技术人员的挑战 篇10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影像技术人员,挑战

近20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生物物理、生物化学、 生物医学、基因工程、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 医学影像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采用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的各种高科技的影像设备接连呈现, 为医院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 为医生做出确切诊断提供愈来愈详细和精确的影像学信息, 为人类能检查、诊断、治疗和最终战胜各种疑难疾病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这的确是值得令人欣慰的。然而, 快速发展的影像技术与滞后的影像技术人员的素质之间, 差距越来越大, 这无疑是对二十一世纪影像技术人员的极大挑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 从X线设备来看

自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985年发现X-ray, 并用它拍摄了第一张X线照片后, X线就被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医学上的应用。X-ray透视和摄影技术作为最早使用的医学影像技术, 直到今天还在普遍使用的一种诊断方法。在随后的几十年中X摄影设备有不少发展, 包括使用增感屏、影像增强管、旋转阳极X射线管、X-TV及断层摄影等。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CT机的出现, 成为医学影像技术发展的一个高峰, 是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CT采用横断面体层成像, 不受上下组织重叠或阴影的影响, 其图像的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 同时还能利用CT值作定量分析;与传统的影像设备相比, 显示出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正因为如此, 在之后30年间, CT设备发展迅速, 更新了五代。于是就有后来的超高速CT (UFCT) 、螺旋CT (SCT) 、多层CT (MSCT) (2~64层) , 使临床应用范围和诊断效果进一步扩大和提高。

2 从磁共振成像设备来看

从1946年美国科学家Block和Purcell分别发现了磁共振 (magnetic resonance, MR) 现象, 到1977年达马迪安等人建成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全身MRI设备, 并于1977年7月3日获得了第一幅横断面质子密度图像 (用时长达4小时45分钟) , MRI便开始了在人类医学影像方面的应用。因为它是一种非电离辐射式医学影像设备, 具有无放射性损害、无骨伪影, 能多方面、多参数成像, 有高度的软组织分辨力, 因而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的MRI硬件技术在飞速发展。其中高性能梯度线圈、开放型磁体、软线圈、相控阵线圈以及计算机网络应用方面, 都显现出在这些方面强大的发展趋势。随着MRI硬件的发展, MRI的技术也有很大发展, 如平面回波成像EPI (echo planner imaging, EPI) 使MR的成像时间大大缩短;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er, MRA) 以及近年来发展的动态增强MRA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A, DCE MRA) , 明显缩短了血液成像时间, 避免了扭曲血管, 湍流及慢血流所致的信号丧失;FMRI技术, 它是对人体功能进行研究和检测的MRI技术, 可检查形态未变但功能已改变的病变, 从而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磁共振成像介入, 有良好的组织对比度, 可精确区分病灶的界面、确定目标。亚毫米级空间分辨率便于病灶定位和接入引导。多层和三维空间成像允许全方位地观察重要的解剖结构。快速和超快速成像能对生了运动、介入器具和介入引起的变化进行实时观察;消除伪影技术, 可有效消除人体生理运动如呼吸、血流、脑脊液、脉动、心脏跳动、胃肠蠕动等引起的磁共振图像的伪影。

3 从核医学技术设备来看

自世界第一台gama照相机由Hal-Anger于1957年研制成功以来, 照相机就成为近30年来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核医学成像设备, 一直到1979年第一台实用的SPECT研制成功, PET也相继研制成功, 开始了放射性核素体层显像的时代。经过10余年的技术发展, SPECT又成为新、脑显像, 尤其是脑血流和功能显像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PET成为当今在分子水平上利用影像技术研究人体心、脑代谢和受体功能的唯一手段, 显示着核医学显像的巨大优越性。PET被认为“在核医学史上奠定了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是一种处于前沿的新仪器。它所获得的图像是反映人体生理、生化或病理及功能的图像, 比SPECT图像更清晰、更真实。它的图像不仅在临床上可用来反映病变组织的病理生理、异常代谢的变化, 同时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确定治疗方案、监测疗效和判断预后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且对探讨功能性疾病的机制和研究生命现象具有理论上的意义。随着技术的改进, 目前最先进的是多探头、多环形的PET。

4 从超声医学技术设备来看

1880年, 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和其兄长雅克斯·居里 (Pierre and Jacques Curie) 发现了压电效应, 由此揭开了超声技术发展的序幕。1942年A型超声的使用;1954年B超的临床应用;1956年多普勒效应应用于超声诊断;1967年N.Bom的电子扫描法和J.C.Soner的相阵控扫描法;1968年的时间增益控制 (time gain control, TGC) 补偿原理;1972年的灰度回声图概念;到七十年代中后期采用的灰阶及数字变换扫描技术, 明显改善了图像质量, 实时超声显像引起重视。1991年ATL公司推出的世界第一台全数字化超声系统即数字化技术成为后来发展方向。在此期间也发展了一些新技术, 如彩色多普勒组组图 (CDTI) 技术、彩色多普勒能量质量的对比谐波成像CHI技术实时三维成像技术等进一步拓宽了超声技术的应用范围, 推动了超生设备的发展。主要有体外碎石、超声乳化、超声刀、超声CT、超声内镜等。

5 最后从其他影像技术来看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数字化摄影技术 (成像板技术、平行板检测技术、电耦合器件及线扫描技术等) 使传统的暗室操作走向光明;分子成像技术的出现, 为新的医学影像时代到来带来曙光。目前, 分子影像学的成像技术主要包括MRI、核医学及光学成像技术。介入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 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它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 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简单的讲, 介入治疗就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 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 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 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最小的治疗方法。现在已发展的有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等。

网络技术的无限发展和应用。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及影像技术的进展, 尤其像多层CT、MRI等先进影像设备的广泛应用及各种检查方法的增多, 获取的图像和信息量非常巨大, 数据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若这些影像资料和信息, 仍按照原来的处理方式和传统的管理方法来处理, 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临床医生的业务需求。因此, 使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管理、存储、传输和使用这些信息已成为必要, PACS系统就应运而生了。PACS系统是图像的存储、传输和通讯系统, 主要应用于医学影像图像和病人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存储、传输, 并且可以与医院的放射科的各种成像设备 (包括CR/DR、CT、MRI、DSA、SPECT、PET、US等) 、放射信息系统 (RIS) 及医院信息系统 (HIS) 实现无缝连接, 能实现整个医院的无胶片化、无纸化和医疗的资源共享, 提高诊疗效率与质量、克服时间及地域限制、模拟手术, 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远程会诊, 或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它成为医院疾病诊断和疾病治疗中最重要的环节和医院真正实现数字化的基础。PACS系统的产生标志着网络影像学和无胶片时代的到来。

软件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功能软件和专业软件的丰富多彩, 组成了医学影像技术软件的多样性和专业性。就CT来说, 基本的功能软件具有扫描、诊断、显示、记录、图像处理及故障诊断等功能。它形成了以管理为核心的、能调度其他独立软件的系统。常用的独立软件有预校正、平面扫描、轴向扫描、图像处理、故障诊断、外设传送等;专用软件有动态扫描、快速连续扫描、定位扫描、目标扫描、平滑过滤、三维图像重建、高分辨率、定量骨密度测定、氙气增强CT扫描软件等, 正是有庞大的功能软件支持, 再加以计算机的快速运行, 使得这些高科技的影像设备得以按照人们的意愿为人类检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服务。

专业外语知识的普及显得尤为重要。随着高科技影像设备的普及和应用, 数字化医院的兴起和运行以及国外设备的进军、落户, 都催生出一种与人、与设备和与外界进行各种信息交流的文字语言, 无疑英语语言的学习成为第一需求。我们在医院上班工作要用, 出去学习要用, 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交流特别是进行学术交流要用, 写作论文要用。如果语言不过关, 那我们工作、学习、交流和写作就会遇到困难和障碍, 就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发挥高技术设备应有的水平。

十八世纪 篇11

摘 要 十八世纪中期法国重农主义视农业为根本,重视农业的发展,提出了保障农民土地所有权、尊重农民耕种自由、采用大农经营模式和重视农业投入等经济思想,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所遇到的各种困境,关键在于农村土地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本文根据古典重农主义思想,对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地问题进行再一次的探讨,并给予几点建议。

关键词 重农主义思想 农业发展 土地问题 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了强调经济的快速增长,把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了工业上,农业为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而如今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农业仍然处于严重落后的状态,解决“三农”问题迫在眉睫。然而笔者认为,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中,最关键的在于土地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故解决“三农”问题要从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开始。为此,本文将针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土地问题,根据古典重农主义经济思想,对其中的一些借鉴意义进行再一次的探讨。

一、十八世纪中期法国重农主义的主要思想及政策主张

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中期,法国的封建经济开始衰退,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封建制度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解决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困境和摆脱法国长期的贫穷和落后,法国先后采用柯尔贝尔和约翰•罗的重商主义政策,但最终都宣告破产。于是,重农主义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重农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有:

1.“自然秩序”学说,要求保障人们的自然权利。重农主义认为,每个人财产的所有权都应当受到保护,同时不能侵犯他人的权利。自然权力,不仅是指人们享有动产和不动产的所有权,还享有自由从事对他们有利的工作的权力。

2.主张实行富裕租地农场主的大农经营模式。富裕的租地农场主拥有雄厚的资金,能够购买新的生产设备和改进原有的生产设备,还能雇佣农业工人进行优良的耕作,从而能取得更多的纯产品和更多的利润。同时,土地所有者从租地农场主取得地租也就有了更可靠的保障,还能闲置出劳动力,从事其他劳动,取得额外收入。这种土地经营模式有利于土地所有者和租地农场主双方财富的增加,从而有利于国家的繁荣。

3.重视农业资本投入,提高土地生产力,同时提高劳动生产力。良好的农业生产设备和优质的农业肥料,在农业工人的精耕细作下,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地的生产力。而劳动生产力又是在自然的土地生产力的协助下逐步提高的,土地生产力被看作是对劳动者“自燃的赐予”。所以增加农业资本的投入,不仅能提高土地生产力,还能促进劳动生产力的提高。

古典重农主义经济思想还包括“纯产品”学说,阶级结构理论和再生产理论,提出了实行单一土地税制度,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发展对外贸易等政策主张,这里仅仅针对土地问题而详细介绍了以上三个观点。另外,十八世纪的重农主义思想表面上维护封建制度,实际上却表达着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内涵,这种宣扬理论的方式使它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二、当前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应当予以相当的重视。而土地又是农业的基础,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故解决三农问题要把重心放在农村土地问题上。而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农村土地在产权制度上、权益分配上、经营规模上和耕作方式上仍存在诸多问题。

1.土地产权不完整,抑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个体对农村土地没有所有权,所有权属于村民委员会和乡(镇)政府,农民只拥有土地的使用权、占有权和收益权。没有完整的所有权,就使农民始终存在着“土地归国家所有,不归自己所有”的想法,再加上部分地区土地调整频繁和较短的承包期,使得农民对土地缺乏足够的安全感,这样农民就不愿意全心全意的经营土地,抑制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一方面土地产权不清晰,没有明确规定土地的处置权,农民就不能自由的买卖、租赁、转让和抵押土地,土地的自由流转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一些地方政府在不尊重农民意愿的情况下,强行征用农民土地的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农地被征用的补偿费用也没有合理的发放到农民手中,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的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3.小规模土地经营模式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由以至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呈现出小规模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而且单个农户从市场获得信息的能力有限,不能及时调整耕作结构应对市场的变化;对市场的参与程度较低,不具备较强的议价能力;无法抵御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没有保障,从而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4.农业发展资金不够、技术缺乏,土地生产力低下,劳动生产力无法提高。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不够完善,农民取得信贷用于农业投资比较困难,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就无法购置先进的机器设备,采用最新的农业技术,修缮完整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必然导致土地生产效率低下,劳动生产力无法提高,农业发展缓慢。

三、重农主义思想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几点启示

综上所述,古典重农主义经济思想虽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理论体系中也不乏闪光之处,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农业大国,仍有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1.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充分发挥村集体的议事能力,实行永佃制。所有权是可以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农民不愿意全心全意的经营土地是担心土地随时被国家征用或者过了一定的承包年限就不再被自己耕种了,只要保障了农民的这两项权利就可以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促使农民积极主动的开展农业生产。

2.完善農村土地流转制度,成立农村土地事务所。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应当成立农村土地事务所,让村集体与土地开发商自行谈判协商土地流转的补偿费用,农村土地事务所为土地流转提供合法的平台,充当咨询、办理手续、建立土地档案的服务机构,从中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种土地流转方式不仅尊重了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防止了农村土地被强行征用的现象发生,而且保障了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权益所得,是有利于开发商和农民双方的流转方式,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采用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尽快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我国要想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小农经营,但也不能采用像美国那样大规模的经营,只能实行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我国人多地少,耕地面积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平原丘陵地区,耕地比较分散和零碎,农业人口超过总人口的一半以上,若采用大规模的农业经营方式,不仅在地理条件上无法实现,而且必将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工作,而城市又无法吸收这么多劳动技能较低的农业人口,这将带来更大的社会问题。所以我国只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具体情况,采取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模式,随着我国人口慢慢的减少,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才能再逐步的扩大。

4.完善农村信贷,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在我国,要增加农业的资本投入就应当完善农村信贷体系,为农民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同时政府应给予农业更多的财政补贴和政策倾斜。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有利于土地生产力的提高,而且在重农主义看来,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是对劳动者的“恩赐”,土地生产力的提高能带动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事实上,提高了劳动生产力也能促进土地生产力的提高,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所以在进行农业投入的时候,一方面要增加农用设备和农用技术的投入,提高土地生产力,另一方面还应增加培养农业技术人员的资金投入,提高劳动生产力,两者的共同提高,才能有助于农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法]弗朗斯瓦•魁奈.吴斐丹,张草纫选译.魁奈经济著作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1.

[2]张人价.重农学派的经济理论.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

[3]姚开建.经济学说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

[4]张婉丽,韩海青.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2009.北京:地址出版社.2009.

[5]何解定.评魁奈的重农主义思想.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5(第20卷第2期):25.

[6]于满.由魁奈重农思想审视我国农村土地改革.改革与战略.2008(S2):59.

十八世纪 篇12

关键词:《欢乐之家》,《纯真年代》,《伊坦·弗洛美》,婚恋风俗

1 概述

自古以来爱情是被讴歌的神圣主题,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爱情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婚姻,有婚姻的爱情是美好的,有爱情的婚姻是幸福的。然而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却有不同的婚恋习俗。该文选取美国知名风俗女作家伊迪斯·华顿的三部作品《欢乐之家》(1905)、《纯真年代》(1920)和《伊坦·弗洛美》(1911)。前两篇描述的是旧纽约上流社会的生活,后者则是以新英格兰地区的乡村为背景。通过对这三部作品里有关婚恋风俗进行文本分析,归纳和总结,从而再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婚恋风俗。

2 旧纽约上流社会婚恋风俗

《纯真年代》里男主人公阿切尔和他的妻子梅在世俗的眼里是青梅竹马、门当户对的一对。但是阿切尔内心深处渴望的情感来自梅的表姐——因为婚姻破裂而从欧洲回到纽约寻求庇护的埃伦。阿切尔出身上流社会,在不可动摇的传统习俗中长大。他从梅的身上预见了未来的循规蹈矩、枯燥无味的旧纽约上流社会的婚姻生活。他所渴望的妻子的“经验、她的多才多艺、她的判断自由”早已被旧纽约因循守旧的习俗精心训练得不具备了。而他自己的婚姻跟周围大部分人完全相同:“一种由一方的愚昧与另一方的虚伪捏合在一起的物质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乏味的联盟。”(P38)他有思想、有阅历、不同于上流社会其他的纨绔子弟。他对传统习俗的束缚和压抑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但又掩饰得很微妙。梅表面看上去纯真无比,“身穿银白色服装,头上戴着银白色花朵的花环,身材高挑,就像刚狩猎归来的狄安娜女神。”(P56)于是后来阿切尔在与梅的恋爱中感慨自己“仿佛是一头被巧妙捕获的野兽”。事实上梅却工于心计,联合上流社会的家族不声不响地制造三次机会拆散了未婚夫和后来成为丈夫的阿切尔和表姐埃伦的真挚恋爱,并最终将埃伦逐出纽约的上流社会,重返欧洲。

阿切尔在律师事务所工作,帮助埃伦处理棘手的婚姻问题的同时,使本为了回纽约寻找家人庇护的埃伦明白了“纽约比任何地方危害都大——老纽约的社交界是个很小的天地。不管表面现象如何,它被少数——思想守旧的人统治着。”(P96-97)显然,埃伦想要结束在欧洲的那段痛苦的婚姻。令她难堪的是纽约关于结婚、离婚的思想特别守旧,“我们的立法支持离婚——而我们的社会风俗却不,绝不会支持女人离婚,只要那位女子有一点点不利于她的表面现象,只要她由于任何违背常规的行为而使自己受到——受到含沙射影的攻击——不管她受到怎样的伤害,也不管她多么无可指责。”(P96-97)就连有着反抗传统的阿切尔在这个问题上的想法也不过如此“他在这里发誓为之辩护的未婚妻的表姐的那些行为,若是出现在自己身上,他即使请求教会和国家给她最严厉的惩罚也会是正当的。”(P38)最终二十多年后在阿切尔回首往事的时候,看清了自己的墨守成规,认识到了正是自己成长的旧纽约的天地的准则压制并束缚了他,对于他的爱情和婚姻,是终生闷在心里的悔恨与记忆——他的生活太贫瘠了……

《欢乐之家》的女主人莉莉出身上流社会,后来家道中落,被姑妈收养后重返上流社会。一心想要凭借自己的美貌和气质,通过矫揉造作和工于心计嫁给金龟婿,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在已故母亲赤裸裸的拜金主义的调教下,她痛恨贫穷,把奢侈的生活当成主要的人生目标,把自己的美貌当成追名逐利的敲门砖,依附着亲友不肯离开上流社会。她有心仪的男人——出身中产阶级的律师塞尔登。当她对上流社会的空虚和愚蠢感到乏味的时候便想到塞尔登。塞尔登和她一心想嫁的上流社会的葛莱斯截然不同。嫁给葛莱斯只是嫁给了金钱和物质,会让她“无聊一辈子”。而塞尔登就像一阵清风,他有着自己的精神追求,是莉莉心目中真正的朋友——在她需要的时候敢于忠言逆耳。“你既不是伪君子,也不是暴发户,跟你在一起我既不需要假装正经,也不需要提防着你。”(P8)所以对莉莉而言和塞尔登在一起才会有本我:走进他的书房,觉得昏暗却使人欢快,地毯已经褪色却令人愉悦。

在那个时代普遍的看法便是女人从小受的教育便是为了嫁人。莉莉认为做女人好悲惨,没有权住在公寓里。只有家庭女教师,要么就是寡妇可以。但未婚女孩不行——对于又穷又可怜,还不想影响结婚的女孩子来说,绝对不行。但是要嫁给租住在纽约市中心的公寓里的塞尔登,离开豪奢的生活,她又难以接受。莉莉在内心强烈的矛盾冲突中做着艰难的抉择。而且嘲笑住单身公寓的女孩格尔蒂——“她略显刻薄地笑了,她住那地方又破又挤,连个女仆都没有,吃的东西稀奇古怪。她的厨子兼职洗衣服,结果饭菜一股肥皂味儿。”(P6)但正是格尔蒂才会在莉莉被逐出上流社会后收留她,安慰她,关心她。这段文字可印证当时的纽约有单身女子租住公寓的习俗。

对于已婚女人的离婚问题,老纽约人觉得世风日下。《欢乐之家》里依附有钱朋友,甘当食客与扈从的嘉里·费雪离过两次婚,被老纽约的上流认为是脑子有病。他们还认为“离婚的人不重视道德”(P164)美国人大都信奉基督教中的新教,该教派对离婚采取“允许但不赞成”的态度。本书描写的时代正处于转型期,离婚者越来越多,但仍受到上流社会的鄙视。无论是《纯真年代》里想要挣脱婚姻枷锁的埃伦还是《欢乐之家》里想要通过婚姻挤进上流社会的莉莉和离过婚而遭到鄙视的费雪,她们都是男权社会的悲剧,女人没有经济和事业上的独立,只能是旧的风俗的受害者。

3 新英格兰乡村婚恋风俗

《伊坦·弗洛美》的男主人公伊坦·弗洛美是个纯真而率直的人。他的经历铸就了那个冻结了的苦闷的化身,他身上的一点热和情全都结结实实埋藏在表面之下。(P27)他读过一年的工业学校,所学的课程虽然浅薄,却已经滋长了他的想象力。华顿说“我所要描绘的人物的什么事情都装在心里不说出来的性子。”弗洛美的一生围绕着三个女人——母亲、妻子细娜和妻表妹玛提。

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是当初美国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时期。弗洛美的妻子细娜是他的表姐,比他大七岁,在他母亲生病时来救急,母亲死后就嫁给了他。由此看来当时的婚姻体制很落后,近亲结婚很普遍,人们还没有形成科学的婚恋观。对于弗洛美而言,贫寒的家境迫使他丧失了选择恋人的权利。和细娜的结合完全迫于生活的压力和年幼的无知。他起初有梦想,他要做工程师,住在城市里,有演讲,有大图书馆,有“干事业”的人。婚后细娜的真实面目一一暴露:她瞧不起伊坦;她爱慕虚荣;装作体弱多病而无所事事。她一开口就是诉苦,而且诉说的是他没有能力补救的事情。最终夫妻间只有沉默。他的坎坷半生,他的葬送在失败、困苦、徒劳之中的青春,都是由细娜造就的——一个步步拦住他去路的女人。她已经剥夺了他的一切。现在又要剥夺那足以补偿一切的唯一的东西——和玛提的相爱。

新英格兰的下层民众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在对待婚姻问题上缺少理性。细娜不知道疼爱自己的丈夫,好吃懒做,装病成性,最终变成了个“神秘不测的怪物,多年的沉思默想里头分泌出来的一股毒气。”(P169)而且这种对两性情感的愚昧无知最终使得她“只剩下一种乐趣,折磨她的男人。”(P187)

玛提加入弗洛美的家庭作为细娜表姐的帮手。她年轻、健康、纤细的身材、充满活力、聪明、爱梦想。她来了之后,不仅仅是他的房子里有了一点儿有希望的年轻的生命,像冷炉里头生着了火一般。玛提不但对于他讲说的事物惊诧不已,同时对于他的博洽多闻也钦佩无穷。她这种一会儿一个情调,叫他时而灰心时而高兴。她的心灵的转动像枝头小鸟的翻飞一样地不可捉摸。(P71)玛提的出现、她对他的欣赏和爱慕开启了弗洛美的爱情之门,他开始向往理想而幸福的婚姻生活。玛提向他表白了她的深情,他知道他经历了的她也经历了,这一切的新奇和甜美使另外那个和细娜的婚姻景象相形之下越发可怕,使另外那种生活越发不能忍受。反抗的冲动涌起在他的心头。难道他只能在这个怨天恨地的乖张的女人身边消磨他的一生吗?他的生命中曾经有过多少前途,一个个牺牲在细娜的狭隘和愚昧之下。反抗的火焰在他心头爆发出来。但是他最终放弃了反抗,他看明白了他的生活的真面目。他是一个穷人,是一个多病的女子的丈夫,他要把她丢了她就穷困无告;而且即使他有丢下她的硬心肠,也只有欺骗了两个怜惜他的好人才能办到。(P203)小说的结局是弗洛美和玛提想要以死殉情,可惜天不遂人愿,两人都落得了个残疾人的下场。

4 结束语

在这三部作品里,华顿以细腻的笔触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三对深深相爱的恋人最终都以悲剧而收场——埃伦被逐出老纽约上流社会远走异国他乡,阿切尔裹挟着悔恨与记忆过着“太贫瘠”的精神生活。二十年后他有机会去巴黎,站在埃伦的住所下面也只是仰望而没有上去相见;塞尔登最后超脱了一切传统的束缚“驶离旧日习惯的港湾,朝神秘的情感之海域扬帆远航。一切往昔的检验与测量措施都被他置之脑后,今后的航程将由新生的星图来引导了。”(P332)在他决心与莉莉走向幸福的婚姻时,莉莉却因留恋老纽约上流社会的奢侈糜烂的生活,最后遭人陷害,沦落到社会底层,食不果腹,不慎过量服用安眠药含恨离世;新英格兰斯塔克菲尔镇的乡村里,恶劣的环境和农业化向工业化的过渡而产生的道德矛盾对淳朴的劳动人民的蚕食使得弗洛美和玛提最终向命运妥协,放弃了追求幸福的权利。

参考文献

[1][美]伊迪斯·华顿.伊坦·弗洛美[M].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美]伊迪斯·华顿.纯真年代[M].赵兴国,赵玲,译.南京:意林出版社,1999.

上一篇:水电站电气设计研究下一篇:天气预报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