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世纪末思潮(精选12篇)
西方世纪末思潮 篇1
摘要:人类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文化, 文章主要讲述20世纪西方几股重要文化潮流, 包括迷惘的一代、女权运动、马克思主义、意象主义运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运动。正是这些文化潮流相互促进制约, 带来20世纪的文化繁荣的盛局。
关键词:20世纪文化思潮,迷惘的一代,女权运动,马克思主义,意象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尽管20世纪风雷激荡, 我们可以找到几条主线, 它们相互影响制约并最终掀起改天换地的波澜。人类的一切问题都可归为文化问题, 一切发展变化都反映出文化的作用力——在此意义上, 人类历史的一切潮流都源于同一座“大山”——文化, 并最终归一。因此, 下面本文将讨论20世纪西方各个领域的重要文化思潮, 包括迷惘的一代、女权运动、马克思主义、意象主义运动、现代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
一、迷惘的一代
美国传统文化建立在清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理性的基础上, 自18世纪形成以来历经民主革命和工业革命得到推动巩固。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文化开始变化。而一战则像一条鸿沟, 割裂了传统发展, 导致现代意识和新文化的诞生。以海明威为代表的“迷惘的一代”是组成这种新文化一部分。“迷惘的一代”是自然形成的, 以表现社会生活及战争对心灵创伤为主的流派。除海明威外, 主要代表人物还有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等, 可以说, 他们的“迷惘”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深刻怀疑。
国家以及个人生活的动荡极大促进文学繁荣, 让这一时期成为美国文学历上的黄金时代。社会动荡和经济起落引起文化断层和认识冲撞, 也活跃了思想, 激发了改革欲望, 使一大批美国知识分子走上求索之路。在批判传统的同时, 寻找新的政治信仰和经济模式。文学批评家马尔考摸考利称“迷惘的一代”文学为“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时代变迁与人的思想、与文化传统的矛盾在这二十年碰撞产生火花, 几乎重塑美国年轻人的文化态度, 同时在另一层面也改变文学的主题和形式。
当时的美国社会的经济生活核心从生产演变为消费, 这种消费观成为新风向, 逐渐步代美国清教主义生产道德观, 成为主导。经济兴盛和科技进步的同时, 精神危机却日益恶化, 旧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宗教信仰瓦解, 追求刺激享乐成为新风尚。在商业兴盛的二十年代, 消费享乐的价值取向与传统的清教文化积累沉淀, 一起构筑美国文化现代性悖论。当时的年轻一代一方面纵身于享受物质的丰盛, 另一方面又对自我认知形象捉摸不清而伤感迷惘。
“迷惘的一代”这一标签无法涵盖矛盾复杂的时代现实, 不仅仅是战后迷惘幻灭, 对战争恐惧厌恶, 而且还思路迷茫找不到出路, 他们自我流放本身也是与传统断裂的一个象征, 这在“迷惘的一代”代表人物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中得到表示。他们作品中主人公“迷惘青年”身上所表达的生活、个性和思想所特有的青年性反映出一战后美国社会生活中青年崇尚消费, 反叛传统的现象, 这使海明威和菲茨杰拉德等成为当时青年文化的代表。从读者反映批评的观点来看, 是青年群体社会地位的确立, 产生了一批数量可观的读者大众, 他们希望看到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得到肯定, 成为文化英雄。
二、女权运动
女权运动是20世纪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20世纪20年代, 英美等西方国家妇女解放运动出现第一次高潮, 主要是资产阶级妇女向本阶级男性统治者要求平等参政、就业、受教育、财产继承权等平等权利, 其最终结果是妇女赢得完全的选举权。六十年代, 伴随着法国以及西欧国家的学生造反运动、美国抗议越战的和平运动及反种族歧视运动等政治斗争, 女权运动再次翻起高潮。这次运动已经逐步深入到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 并上升至妇女本质的研讨, 包括妇女应是什么的真正问题, 如何界定女性气质和特征;反对妇女作为供男性消费的性欲对象的战役;反对色情描写、强奸等暴力形式;妇女解放运动关心妇女的教育、福利、权利、机会的均等;妇女有了孩子后的生活, 是否要孩子的权利;关注父权制的压迫方式, 阶级及种族对妇女的压抑等等。第二次女权运动虽然没有突破从政治性看角度看待两性问题的烙印, 但其文化性和学术性已明显超于政治性和社会性。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也因此应运而生。女权主义批评作为一种派别诞生于美国女权主义者凯特·米勒特的《性政治》的出版, 但其直接思想来源却是一些女权主义先驱者的理论,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弗吉尼亚·伍尔夫和法国的西蒙·波伏娃。
伍尔夫是英国一名意识流派代表作家。她的小说带有强烈的女性意识, 思考女性地位、女性角色、女性气质以及两性关系。她的女权主义思想在1929年出版的《一间自己的屋子》的长篇论文里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她思考的中心问题是:文学中到底有无女性传统?性别歧视如何反映在文学活动中?妇女要想从事创作会遇到何种困难?她得出结论:“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 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显然, “钱”指代的是经济地位, “一间自己的屋子”不仅指妇女应有生存空间, 更应该有比较自由的精神世界。伍尔夫从经济地位、文化教育、社会阅历等方面考察妇女生活和创作境遇, 认为因为妇女长期经济地位低下, 受不到好的教育, 因此即使像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这样有才情的作家, 除了中产阶级客厅的场景之外, 其它所有经验的大门都是关闭的。
三、马克思主义
自马克思主义是反潮流的文化。它与近代资本主义文化不同, 是一种公有文化、一种道德化文化、一种要消除剥削、压迫等社会罪恶现象、追求天下一家、世界和平、人人自由的文化。
20世纪始, 马克思主义在东西方世界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在西方, 由于伯恩施坦主义修正马克思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开始脱离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轨道, 通过改良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制度化。而西方国家共产党除了两次大战时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影响较为广泛外, 在战后资本主义和平发展时期影响日渐衰弱。特别是九十年代以后, 共产党在西方主要大国成为非主流政党。但是, 191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卢卡奇、葛兰西等人开始思考西方革命道路, 导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崛起。作为在二战后盛行一时的西方马克思主义, 这种文化思潮在1968年“五月风暴”中达到巅峰, 但是现已风光不再。20世纪70年代后, 与“新社会运动”有关联的、在“后现代主义”旗下的各种“新马克思主义”, 迄今在西方思想界仍旧有一席之地。但是,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西方的这些变异和经典马克思主义差别甚大。简而言之, 在20世纪的西方, 马克思主义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取得社会主义制度的胜利, 也基本没有出现从根本上动摇资本主义制度的大规模群众性阶级斗争。诞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在20世纪已不再具备世界马克思主义发展主流和中心地位。而在东方, 列宁独树一帜的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接下来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中国革命胜利、古巴革命胜利等更是让马克思主义盛行一时。虽然苏东解体让东方马克思主义遭到重创, 但是不可否认, 随着中国的改革日益泛发出生机,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东方得到主流发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四、意象主义运动
意象主义是指1912年至1917年反对于19世纪盛行的诗歌创作技巧和价值取向的诗歌革新运动, 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开端, 目的是要把英美诗歌从讲究修辞和机械的节奏中解放出来, 推动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作为一个在新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下发展起来的诗歌运动, 意象主义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912年至1914年间为前期, 主要是由埃兹拉·庞德主导。1914年至1917年间为后期, 主要由埃米·罗威尔组织。庞德作为这一是个运动的倡导者和理论家, 指出意象为“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结合体”, 并明确地指出意象主义诗歌创作的一些“禁忌”, 在理论和实践上促使意象主义诗歌创作最终形成一种思潮。从时间来看, 意象主义是一个短时间的诗歌运动,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后期, 因为新意象主义与旧意象主义之间在创作理念上有一定差异, 庞德离开了他所领导的意象主义而另创旋涡主义。本质上说, 意象主义诗歌存在着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倾向, 在创作中刻意追求意象的呈现, 过分强调简洁和紧凑, 从而将自己陷在有限的圈子, 难有大为。同时, 意象诗过于短小精悍, 片面强调所谓客观和意象的绝对精准, 气势不够恢弘, 很难表现出深刻的内容。美国会参加一战也是意象主义运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便走向消亡的社会原因之一。但是, 意象主义运动的文学价值和产生的大能量足够而且也的确改变了20世纪的英美诗歌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讲, 意象主义诗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奏响了英美现代诗的新乐章, 为其掀开崭新的一页。
五、现代主义跟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文学艺术流派的一个统称。主要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表现主义和达达主义等。它们都不约而同地割裂旧式传统的文化, 积极主动地在内容和形式上探索文学艺术革新, 充满活力和乌托邦式的幻想, 试图通过与过往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形式反映人们当时的存在。现代主义在文学上的具体表现就是追求独创, 因此现代主义艺术风格呈现出革命性、象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些特征。
后现代主义是在20世纪下半叶随着现代西方社会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产生的。在后工业阶段, 现代西方文化一次次的崭新裂变, 这使后现代主义逐步演变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首先是在建筑领域获得广泛接受并产生巨大影响。建筑上的现代主义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强烈反对古典建筑的奢侈感, 强调理性主义、功能主义、禁欲主义等乌托邦式美学信念;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现代主义这种审美模式, 提倡多元的、灵活的、宽容的审美观点。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期间, “后现代主义”一词逐渐成为文学艺术批评领域一个流行术语, 此后一直在哲学和文化领域引人注目, 并且引起争论, 其焦点之一是后现代主义究竟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还是对它的继承和补充。
这几股文化思潮在动荡的20世纪相互促进制约, 并最终归于一流, 共创二十世纪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
[1]陈麦池.时代视野中的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42.
[2]陈雪.西方女权运动跟女性主义批评[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4) :42-23.
[3]周穗明.马克思主义:西方与东方——2O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变及其21世纪的前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 , 2003 (1) :14-15.
[4]丁华良.论意象主义的诗学主张[C].文学与历史学研究, 2011 (24) :121.
[5]关涛.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社会性别[J].中州学刊, 2008 (4) :223-224.
西方世纪末思潮 篇2
论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思潮的兴与衰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中的科学哲学运动,是科学主义思潮在二十世纪西方哲学中的具体表现,其兴与衰的`演进过程正好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反映了科学主义兴衰的必然性.
作 者:朱霖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哲学系,贵州,贵阳,550025刊 名: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22(5)分类号:B089关键词:科学主义 兴起与衰落
西方世纪末思潮 篇3
关键词:西方文学;人文传统;思潮流派;深度关联
通常情况下,文学史的叙述往往会面临相互纠结的三个层面的问题:作品研究、作家研究和思潮研究。文学思潮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思潮影响下形成具有某种共同思想倾向、艺术追求和广泛影响的文学潮流。对此,人们一般可从4个层面来对某一文学思潮进行观察和界定:(1)往往凝结为哲学世界观的特定社会文化思潮(其核心是关于人的观念),此乃该文学思潮产生发展的深层文化逻辑(文学是人学)。(2)完整、独特的诗学系统,此乃该文学思潮的理论表达。(3)流派、社团的大量涌现,并往往以运动的形式推进文学的发展,此乃该文学思潮在作家生态层面的现象显现。(4)新的文本实验和技巧创新,乃该文学思潮推进文学创作发展的最终成果展示。在此,笔者主要从文化哲学与文学传统的角度,谈谈西方文学课堂教学与教材编写中坚守人文传统与思潮流派这两个关联性元素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文学是一种审美生命形态。文学史应该通过学科内外部关系的谐和,把握学科品格的核心特征。文学史教学必须讲述文学与传统的关系,这里既有文学自身的传统,也有文学赖以置身的文化传统。从概念到概念的历史叙述是无法回到当年的理论框架中去的,必须着眼于发现历史的相关性,并在既定的文学史与概念的反思中探索主体如何在叙述中回归历史或最大限度地切近历史。就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学来说,如果不能抓住“人”或者“人文观念”这一红线或母题,我们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西方文化之精髓,也无法找到进入西方文学殿堂的钥匙。“人”之文化属性,彰显的乃是“人”之精神存在。人之精神自由的前提乃是精神独立,人的自我意识的真正起点在于发现自身的本质是灵魂。就西方文化而言,正是灵魂之于肉体的独立所生出的个人的精神自由,开启了人之无穷的猜测——实验,西方人才创造了辉煌的科学;开启了人之无限的想象——反叛,西方才创造了丰饶的艺术;开启了人之无尽的怀疑——思辨,西方才有了深刻的哲学;开启了人之无比的敬畏——虔诚,西方才有了博大的宗教。虽然生命哲学和现象学哲学兴起之后的当代西方文化自身内部发生了一些微妙调整,但总体来看,不同于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式的一锅煮,西方文化强调灵与肉、个体与群体、生物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对立。“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乃是西方古典文化言说方式的基本特征。对立的双方既分立冲突,又互补共生,并最终统一于激越丰沛的生命意识与厚重丰富的人文精神,这正是西方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展开的内在逻辑机制。
“认识你自己!”这是写在古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神庙上的一句名言。这一名言正好体现了西方文化精神的本质特征:把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不断探寻人的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种执著的探寻精神,乃西方文化演变的深层动因。受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西方文学也自始至终回荡着人对自我灵魂的拷问之声,蕴含着深沉而深刻的生命意识和人性内涵,从而形成了绵延不绝的人文传统。自文艺复兴始,西方文学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文学现象,形成了思潮流派更迭相继的独特发展模式,而贯穿这些思潮流派的恰恰是人性探索、灵魂拷问的人文精神和人本传统[1]。
学术界向来认为,古希腊—罗马文学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学(简称“两希)是西方文学的两大源头,然而,对这两大源头在文化内核上的异质互补特性却缺乏深刻的认识。在西方文学的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对这两大传统在西方文学中如何延续与发展,更是缺乏深入阐释。尤其是对这两种异质文化传统如何影响近代西方文学,并在西方文学中既对立又互补地得以延续,没有作深入的阐释。
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其间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童年时期那裸露的天真、浪漫的人性,蕴含着一种放纵原欲、个体本位、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价值的世俗人本意识。作为西方文学的另一源头,希伯来文学中虽无古希腊文学那样的对自然人性的裸露与张扬,却有一种内敛式的人性追寻。它重视对人的精神、理性本质的追求,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蕴含着一种尊重理性、群体本位、肯定超现实之生命价值的宗教人本意识。古希腊-罗马文学体现了原始初民无穷的生命活力,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既抑制人的原始生命力,又表现出对人的理性本质的追寻,既有人的主体性的萎缩,又有人对自我理解的进步与升华。理性与原欲是人性中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原欲型的希腊-罗马文学和理性型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学,因各自蕴含着人性中既对立又统一的双重内涵而成为既冲突又互补的异质文化范畴。“两希”文学对人性追寻的这种对立与互补,构成了西方文学人性探索的基本价值核心,也是西方文学贯穿始终的人文主题。
中世纪的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与文化直接地接纳了古希腊—罗马理性哲学精神的影响,体现了两种异质文化的融合与人文性的互补。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与文学引导人放弃自我努力、放弃现实而追求超现实世界,这固然有重神而轻人,使人的主体性萎缩的一面,但这种文化与文学在抑制人的自然原欲的同时又把人提升到精神层面,这是人对自我理解的一种进步与升华,合乎人的理性之本质,因而也有其人文性。中世纪希伯来—基督教文化与文学的这种宗教人文传统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
文艺复兴是西方社会重新选择文化模式的时期,这个时期“两希”传统在经过了冲撞与互补之后形成了新质人文传统。文艺复兴前期人文主义主要是古希腊—罗马人文传统的“复兴”,呈“原欲+人智”形态;后期人文主义则吸纳了希伯来—基督教人文传统,呈“原欲+人智+上帝”的形态。可见,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并非古希腊—罗马传统的简单“复兴”,同时还有中世纪宗教人本传统的弘扬。因此,文艺复兴与中世纪在人文传统上并非断裂的而是延续与发展的。
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对“古典”的崇尚侧重于古罗马文化与文学,汲取了其中的政治理性意识。这种“政治理性”投合了当时欧洲人的“王权崇拜”心理,它在科学精神催化下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加深了人对宗教宇宙观与世界观的怀疑。古典主义文学中的“政治理性”体现了这一时期人对“人间上帝”的追寻,也体现了“两希”传统的新形态。
18世纪启蒙文学借助“自然原则”张扬了古希腊—罗马的人本传统和近代科学理性,同时又从道德意识的角度使宗教理念世俗化,使古希腊—罗马式的人本意识在希伯来—基督教人本意识的牵引下向着道德理想的方向提升,从而形成了基本稳定的“两希”人文传统的现代构架:既张扬自我,重视个体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又寻求道德律令对自我的约束,寻求理性与原欲、灵与肉、个体生命的自然欲求与社会道德律令之间和谐统一的“自由”境界。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近代“人道主义”范畴。这说明,“人道主义”乃“两希”文化传统融合之产物,其中蕴含着古希腊—罗马世俗人本意识,也蕴含着希伯来—基督教宗教人本意识。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文化价值观念总体上属于近代范畴,但已孕育了现代文化基因。浪漫主义文学表现了对人的自由生命的热切向往,“回归自然”的境界乃人的自由观念与生命意志之寄托。浪漫主义文学在自由精神的鼓舞下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揭示了人的丰富而纤弱的情感世界,塑造了充满扩张意识的“自我”,表达了现代人要求摆脱传统理性束缚的个性主义愿望,使西方文学的人性意蕴与人文传统拥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主体意识。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人”充溢着被文明压制下的人的自然欲求和生命意识。同时,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带有非理性色彩。
19世纪现实主义作家力图通过文学创作细致地展示物化社会人的生存现实,深入地解剖物欲驱动下人的心灵世界的千奇百怪,从而警告世人:不要在“物”面前失去人的自尊和人的天性。在现实主义文学中,人总是既被物化又反抗物化,他们犹如处在物质世界的“炼狱”之中,在经受心灵的磨难之后,有的向“天堂”飞升,有的则向“地狱”沉落,人性处在高扬与失落的十字路口。在这些“人”身上,既有强烈的自然欲望和生命意识,追求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又始终受制于道德理性的规律,灵魂深处蕴积着灵与肉、善与恶的冲突而生的心理张力。
在自然主义文学中,为现实主义作家所疑虑的人的“动物性”被看成既定的科学事实,生物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被用来解释人的私欲、“恶”以及永恒的破坏力产生与存在的原因,以前文学中那高贵的“人”的形象,从神圣的理性殿堂跌入到动物王国。
20世纪文学,特别是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把传统文学业已表现的理智与情感、理性与本能欲望、灵与肉、善与恶等二元对立的母题推向深入甚至走向极端,蕴含着一种非理性人本意识,表现出对传统的以理性为核心的人本意识的一种反拨,也显示了西方文学在“人”的观念和人文传统上的新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20世纪的作家都是非理性的崇拜者。特别值得重视的是,20世纪50年代后的许多作家又热衷于追求一种更高意义上的“理性”与“上帝”,表现出西方文学中人文传统观念的又一新趋向。这是传统人本意识在更高意义上的回归[2]。
历史是断裂的碎片还是绵延的河流?对此问题的回答直接关涉到“文学史观”乃至是一般历史观的科学与否。不用说,国内学界在文学史乃至是一般历史的撰写中,长期存在着严重的反科学倾向,在西方文学史教学和教材编写中也不例外,一味强调“斗争”而看不到“扬弃”,延续的历史就被描述为碎裂的断片:20世纪现代主义与19世纪现实主义是断裂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是断裂的,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是断裂的,古典主义与文艺复兴是断裂的,文艺复兴与中世纪是断裂的,中世纪与古希腊—罗马是断裂的。这样的理解脱离与割裂了西方文学史发展的传统,也就远离了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土壤,其根本原因是没有把握住西方文学中人文传统与思潮流派深度关联的本原性元素。其实,西方文学因其潜在之人文传统的延续性及其与思潮流派的深度关联性,它的发展史便是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而不是被时间、时代割裂的碎片。因此,从人文传统和思潮流派的更迭演变入手解说与阐释西方文学,深度把西方文学发展的“红线”与“基脉”,就切中了西方文学的精神实质,课程与教材的“改革”与“创新”也就有了学理的前提与根基,而这恰恰是我们所缺乏或做得不够深入的[3]。
参考文献:
[1] 蒋承勇主编. 外国文学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2] 蒋承勇. 人性探微——蒋承勇教授讲西方文学与人文传统[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6.
[3] 曾繁亭. 文学史研究与文化研究——蒋承勇教授访谈录[J]. 外国文学研究,2007(6).
西方世纪末思潮 篇4
1 20世纪西方青年思潮产生的背景
思潮 (trend of thought或ideological trend) 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内重大的思想、主张、口号与争论, 涉及到思想观点的转变、更改, 常影响历史的发展与进程, 20世纪西方青年思潮产生有特殊的社会背景。
20世纪是个充满硝烟的时期, 一战的创伤还没愈合, 二战又开始。之后美苏进入冷战时期, 接着越南战争开始, 不断的战争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二战后欧美各国从战争中复苏的经济和第三世界掀起的殖民地解放运动深深地影响着西方青年一代。经济复苏的同时也带来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 许多家庭因此双亲参加工作, 父母在忙碌的同时冷落和疏远了孩子。战后一个巨大的年轻消费群出现, 他们衣食无忧, 对物质生活抱不屑的态度, 反对一切传统, 热衷于追随参与各种青年运动。这些年轻人有足够的见解却不被重视, 挫折感与避世感顿生, 他们反建制, 渴望拥有和平、平等和消除贫富差距的世界, 1965年的伦敦爆发集会, 以“要爱不要战争”的口号来反对越南战争, “避世派运动” (Beatmovement) (1) 开始, 年轻人用集会游行、怪异装束和跨越国界的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1969年WOODSTOCK音乐节 (2) 应运而生, 影响了整个社会, 人们空前地反对战争、渴望自由和追求自然的生活, 出现了强烈的反叛情绪。在这样的背景下, 西方青年思潮一波接一波地上演:嬉皮士 (Hippie) 、摩登派 (Mods) 、摇滚派 (Rockers) 和朋克 (Punk) (3) 等相继出现。
2 20世纪青年思潮影响下的着装风格
20世纪的青年思潮表达了年轻人的情感和愿望, 在一定领域、范围内影响着整个社会, 包括着装风格。20世纪60年代嬉皮士 (Hippie) 出现, 表面看来很颓废, 其实他们热爱和平、热爱自然, 想通过轻松的、浪漫、叛逆的服装来表达他们崇尚自由生活方式的理念, 表现在服装上如对于旧毛皮大衣、纱裙和军大衣的偏爱, 对于纯粹的、自然布料的兴趣, 对人工合成布料的排斥。朋克 (Punk) 则热衷黑皮夹克和东拼西凑的吊挂风格;祖母风貌 (Granny Look) 则推崇宽松佛袍, 看似保守实则激进;还有故作天真的孩童款式和大胆到极致的比基尼 (Bikini) 泳装和无上装设计。在伦敦先锋派青年用打破常规的服饰和穿着形式来对传统、保守的社会规范提出示威, 其奇异的服饰和穿着形式, 过激的配色和充满夸张图案的服装风格极具个性。一时在西方社会风行“迷你、牛仔、破口袋”等“大众化的、便宜的、年轻的、趣味性的、即时性的”着装风格, 类似艺术上的“达达”, 直至引发了服装设计的后现代主义之风。
3 20世纪青年思潮对服装业的影响
3.1 青年思潮对服装流行方式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的精神对服装业的影响是深刻的。20世纪60年代以前服装的流行是以社会阶层为基准由上而下的传播机制, 高级时装店一统天下。而60年代后由于青年思潮的影响, 年轻人对生活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和主张, 对传统文化不满, 向传统习俗和审美挑战, 给当时古典、传统、保守和讲究等级的着装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自此, 服装设计开始与街头流行接轨, 出现了一大批能顺应时代要求的年轻设计师, 他们为街头青年设计新服饰, 而不再拘泥为特定的贵妇设计服装, 这使服装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有代表性的是设计师玛丽·奎恩特 (Mary·Quant) , 她受伦敦反叛青年装束的激发, 提出“剪短你的裙子”的口号, 从而设计出“迷你”裙。“迷你”的推出极具前卫性与挑战性, 其意义不仅是一种新款式、新时尚, 更是一种观念的动摇与革新。此后安德烈·库雷热 (Andre Courrges) 把迷你裙与连裤袜、靴子并用, 使之提升到一个艺术的高度, 打破了“街头服装”与“高级时装”的界限, 彻底扭转了人们的服饰观念, 使世界各地的女性不再只盯着巴黎高级时装, 从此服装流行由高级时装单一的流行传播方式进入到一个多元化的民主时代。
3.2 青年思潮加速了成衣业的发展
伴随工业文明的出现, 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始用流水线制造服装, 最早的成衣制造业出现了。早在南北战争期间, 美国的一些服装厂转向军工生产, 因为没有办法进行各人独立裁缝, 所以就把服装按高、矮、胖、瘦分类进行号型生产。等到战争结束这些企业转向民用生产时就把服装的号型沿用下来, 使日用服装生产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也采用了流水线生产方式, 成衣业产生了。
二战后欧美出现了一个生育高峰, 到20世纪50~60年代新一代成长起来, 年轻人的比例大幅上涨,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有半数人口处于25岁以下, 法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20岁以下。他们手里拥有父母大量的金钱, 具有强大的购买力而又强烈反对传统的着装方式, 一方面导致了高级时装销售削减、走向萎缩;另一方面又迫切需要服装业有新的生产方式与之适应, 使成衣业的大力发展水到渠成。
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生产方式的变化, 生产方式的不同又带来设计的不同。面对着巨大的青年购买市场, 服装设计师和制造商要想发展和抢占市场, 必然要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着眼于大众消费, 设计出适合当时青年心理的服装, 此时就出现了新的设计风暴。玛丽·奎恩特就加入了当时面向西方世界出口大量产品的西格集团,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 她带领英国的年轻设计师打破旧的传统, 抓住了这个年代的机遇, 每年能拿出二十多个系列产品, 其中有许多是销量稳定的王牌产品, 开创了一个专为年轻人提供时装产品的市场。受美苏太空竞争影响, 皮尔·卡丹 (Pierre Cardin) 的“宇宙服”设计以鲜明, 独特、简洁的风格赢得了青年一代的青睐。安德列·库雷热 (Andre Courreges) 推出的以“白色幻想”命名的“未来系列”也深受青年喜爱。这些设计都受当时青年思潮的影响, 既顺应潮流, 又加速了成衣业的发展。伴随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服装的生产周期和成本降低了, 设计有了更多的变化, 年轻一代强大的购买力进一步促进了新生的大众化成衣品牌蓬勃发展起来。
社会价值观的更新加速服饰审美标准的变革, 人们不再坚持以昂贵的高级定制 (Haute couture) 时装来彰显自身价值, 高级定制走向衰落, 高级成衣 (Ready-towear) 业蓬勃发展起来。这是介于高级定制和大批量生产的大众成衣之间的一种服装产业, 是一种以中产阶级为对象进行生产, 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高品位的高档成衣。它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和继承了高级定制的某些技术, 因此国际上的高级成衣大体都是一些设计师品牌, 巴黎、纽约、米兰、伦敦等时装周, 就是这些高级成衣发布和进行交易的场所。
3.3 青年思潮扩展了服装经营模式
由于成衣业的迅速发展, 服装的经营模式发生了改变。面对市场和商业利益, 各大品牌纷纷延伸二线品牌、三线品牌, 以面向相对年轻且低消费能力的顾客群, 并扩展至男装、童装、运动装等领域。许多有良好品牌形象的高级成衣品牌还以“授权生产”方式, 发展次生产品:香水、化妆品、服饰、箱包、家用装饰品和家具等, 构建了多层次品牌市场, 建立起规模化的品牌王国。另一方面, 在青年思潮的冲击下, 一些充满热情和理想的年青设计师开设的各种小型服装店涌现出来, 许多设计专业的学生放弃了传统的职业选择, 不再一心希望进入大公司设计批量生产的服装, 而是自立门户卖自己设计的作品, 甚至一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爱好者也纷纷加入到其中, 服装DIY (4) 、二次设计等在行业内流行起来。受此影响, 传统的购物方式发生变化, 人们渐渐爱上了无拘束、自由的小店购物, 打破了单一的大公司发布流行通告的传统模式, 经营模式不断得到扩展。
4 20世纪青年思潮奠定了现代社会多元化的服装风格
20世纪的青年思潮对现代社会着装风格影响不断, 为现代社会多元化的着装风格奠定了基础。嬉皮士穿着打扮的初衷是对社会秩序的挑战, 可一旦盛行起来就渐渐失去了最初的意义, 而成为单纯的时尚了。当代, 服装的时尚不再是上层社会的特权, 而已成为全民的时尚, 街头服装成为时尚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的时尚或流行只能看成是一种趋势、一种概念, 青年思潮对于服装业各方面的影响已不再具有当初的政治意味了, 人们穿“牛仔”和“迷你”只是普通的日常生活方式而已。当你看见女孩T恤配大裙、还把头带或方巾搭在前额上时;或者看见长裤加牛仔迷你裙, 还配大针织外套衫时;当你看见男孩穿大管裤, 还一只长一只短时……你不会认为那是20世纪青年思潮的再现, 因为在现代社会这不过是一种青年着装中的普通一景。在历史长河中, 当年的嬉皮风、朋克风虽然早已成为过去, 但它们留在人们着装观念中的“时代记忆”, 在现实世界中还无穷地延伸着, 其着装思想经过时代内化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也许我们难以评判它的好坏, 但应该承认这种记忆作为后来许多青年表现自我的最常见方式, 至今仍影响着消费的大潮, 它们的风格可能不是社会主流, 但一定是社会多元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 受青年思潮的影响, 当代新的审美观念已经形成, 体现在时装潮流、着装风格上是大众对于美的认同变得更加宽泛, 时尚和流行变化迅速、时装式样丰富多彩, 服装设计转而追求富于人性的、装饰的、多变的表现形式, 体现出对生命本质的关注, 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5 结语
来到了21世纪, 服装的设计更强调“个性化”和“人性化”, 每个人都可以给自己做设计师、搭配自己的着装方式。但由于成年人的社会角色不同, 他们往往因工作和社交需要, 穿得比较庄重典雅, 除非在某些特殊场合和环境, 才可以抛开身份、年龄、地位、习俗等约束放纵自己, 尽情用服装去表现自身喜好和发泄情绪等 (例如在化妆舞会或者其他狂欢活动中) 。对于主流社会来说, 着装依然要分时间、地点和场合, 遵从一定的习惯和规则, 因此青年思潮留下的“变异思维”和“无理思维”的着装方式更多的是青年们在演绎, 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生命力。
注释
(1) :避世派运动 (Beatmovement) , 以“猫王”艾尔维斯·普莱斯利 (Elvis Presley) 和“披头士” (Beatles) 为代表的摇滚先驱们以崭新的音乐语汇与性、毒品一起引领了那个时代新的生活方式。
(2) :WOODSTOCK音乐节, 全称“Woodstock Rock Festival” (胡士托音乐节) , 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系列性摇滚音乐节。最早举行于1969年, 主题是“和平、反战、博爱、平等”。规模与阵容史无前例, 是历来少见铜臭味儿的一次音乐节, 标榜“音乐与艺术的结合”。之后举办的无数次音乐节大部分是想实践Woodstock精神, 积极筹办公益性演唱会, 同时抒发了年轻人对音乐的狂热。
(3) :嬉皮士 (Hippie)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旧金山的一种颓废运动, 带有东方哲学、不抵抗主义、诗歌、摇滚乐和迷幻药的混合开创一种独特的时装风格;摩登派 (Mods) 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英国, 摩登派偏好新奇事物、爵士乐和两轮摩托车, 他们的装束不分男女, 强调纤瘦的身形;摇滚派 (Rockers) 20世纪60年代盛行于英国, 摇滚派将摩托车和摇滚结合起来, 拒绝接受传统的一切东西。皮夹克, 皮流苏和金属链子是他们着装的标志;朋克 (Punk) 20世纪70年代西方最具影响的文化势力之一, 抗拒“时髦”是他们的主张。他们的音乐刺耳粗陋, 他们的衣服用廉价易得的布料制成, 是一种叛逆方式的运动。
(4) :DIY是英文Do It Yourself的缩写, 又译为自己动手做, 它原本是个名词短语, 被当作形容词使用时意指“自助的”。
摘要:20世纪60年代西方青年思潮兴起, 冲击传统定制服装业, 同时也促使新兴服装业产生和发展, 影响一直持续到当代, 值得研究。现从成衣业的发展、服装流行方式的变迁、着装风格的变化和服装经营模式的扩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20世纪,60年代,青年思潮,服装,着装风格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时装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
[2]包铭新.国外后现代服饰[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1.
[3]周梦.西方青年思潮与时装——打破·重建:服装的真正现代化的开始[J].饰, 2005, (3) .
现代西方政治思潮 答案 篇5
2、自由:自由行动是指个人在社会层面上自愿的不受强制的行动,也就是个人不受威胁或者其他形式的强制,出于自愿选择而做出的行动。
3、权利:权利是一个政治、法律术语,通常是个人宣称对其对象所拥有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处置的地位或能力。
4、平等:自由主义中的平等原则指人与人关系上的同等对待,不允许在身份、资格认定和性别等方面的歧视。西方社会文艺复兴以来的最大进步便是对人的平等权利的认同和追求从中世纪的等级制身份社会向市民社会的转变一个重要标志便是平等的发展。
5、政治思潮:政治思潮是一种观念形态,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它具有理论导向的作用,它对某一时代的普遍政治观念或政治学说的发展方向具有直接地带动作用。它作为一种社会层面的宏观的动态的思想倾向,蕴含着某种价值取向的和方法论的意义。
6、正义:正义就是让每个人得其所应得。它意味着同等地对待同类对象,区别对待不同的对象。这一规则本身并不包含一切人平等的前提,而只是一种形式的规则。在成立之初,并不与社会平等相关,只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才逐渐在其基本含义中加进了结果平等,也就是社会正义的内容。
7、法治:法治其全称是法律的统治。在实行法治的国家,其最高权威不是某些随心所欲发号施令的个人或集团,而是按照人民的意愿建立起来,由独立的司法机构执行,并以分权方式维护的整套法律制度及其运作方式,可以把法治国看作是按法律原则建立起的国家。
8、民主:民主就是指多数人的统治,或叫人民的统治,即最终的政治决定权不依赖于个别人或少数人,而是人民全体的多数,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
9、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是经验主义者以人的感觉所表现出来的快乐作为基本出发点,而精神的安宁则是在此之上的更高的衡量指标。
10、社会契约论:这一理论假定人们是在原初的状态下,通过相互订立契约而确立基本政治和制定法律规则。从霍布斯、洛克,卢梭的理论中,他们都把社会政治体制看作是原初人们协议的产物。
11、现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特征有哪些:
1、研究主题和基本价值观不断深化。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基本概念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含义。这些政治学的基本概念早在17、18世纪已被人们作为一种革命的思想武器,为推翻封建秩序而奋斗,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变迁,这些研究主题不断更新和深化。另外,一些西方学者,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对建立在理性与科学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结构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2、思潮流派纷呈。各种意识形态指导下的具体主张呈现多样化态势。在二战后,世界两级对抗的格局中,除少数国家少数政党长期追随美苏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政党开始认识到有必要寻找自己的发展道路,政治思潮开始呈现出相互融合和趋中的走势。
3、政治思潮流派和学科间不断渗透与交融。这体现在多种层次上。一是西方各国政坛上的各党派之间政纲和政策的相互碰撞。二是政治问题地区化与国际化。三是政治学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临近学科的相互影响,出现了政治心理学、决策论、政治沟通等学科门类。
4、在政治学研究方法上的不断探求。政治思潮产生之初是以各种价值观为研究中心,二战后以美国为基地,兴起一般政治科学化的学术活动,即行为主义革命。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一些传统的政治思想命题再度引起关注,于是在政治研究领域出现了“再意识形态化”的主张,力图走出纯科学方法研究困境。行为主义在受到批评的情况下,逐渐过渡到“后行为主义”,不再拒绝价值讨论。
12、保守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比较:
1、在方法论上,新自由主义带有较多的理性主义特征,保守自由主义则带有较多的经验主义色彩,新自由主义大多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他们对积极自由的强调,对国家干预的提倡,背后都隐藏着某种理性主义的根据,相信人有理性能力支配自己和控制社会,而保守自由主义者继承了英国自由主义的经验主义传统,他们强调理性的限度,重视知识经验和历史传统
2、在(政治)价值取向上,新自由主义一般强调积极自由,保守自由主义则强调消极自由。从新自由主义的奠基人格林开始,积极自由就是新自由主义自由观的重要特征,强调自由的积极性质就是要回答如何保障人的发展,并为人的发展提供社会物质条件的问题,从而得出福利国家的结论,而这正是保守自由主义所竭力反对的,保守自由主义者批评积极自由观会导致强制、最终破坏自由,认为真正的自由应该是消极自由,即摆脱他人干涉的自由。
3、在经济主张上,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加强政府干预,保守自由主义则捍卫自由市场秩序。二战以后日益发展的国家干预就是在增进社会公平和促进个人自由等旗号下进行的。保守自由主义则对国家干预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批判,对私有制和自由市场进行了辩护。经济上揭示政府干预对经济发展的危害,政治上则集中批判政府干预所导致的政府超载和行政效率低下。
4、在政治主张上,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保守自由主义更强调民主的间接性质,自普选权在西方国家逐渐实施后,尤其二战后,自由主义内部关于民主问题出现了扩大的趋势。新自由主义者认为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以解决民主权利的形式平等和人民对政府决策的实际影响力之间的鸿沟,保守自由主义者则抱怨民主的过分发展,主张实行间接民主,把政治交给那些选举出来的精英去操心。
13、自由主义如何认识自由和平等的关系:
1、自由主义对平等的态度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自由主义自始至终强调权利的平等和形式的平等;另一方面,许多自由主义者不接受实质平等的主张。自由主义对于个人平等的强调体现了自由主义的现代性的特征,就其本质而言,自由主义认为不论出身、性别、年龄和工作,人人都应该享有同等的尊严。而自由主义对平等的认同代表了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的根本分歧。自由主义比保守主义更多地强调平等,但不像保守主义那样强调自由。
2、自格林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开始关注平等问题以来,自由主义的主流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即一定程度的社会正义(结果平等)是必要的,特别是在经济高度发展,财富相当丰富的西方,如果对社会中不幸者不予关注,这违背自由主义原则。但是,最近二三十年来,自由主义认为社会正义(结果平等)应该限制在最低限度。
14、保守主义的基本主张:
1、有机社会和历史传统。认为社会不是一种机械的东西,而是各个部分可以互换的有机体。在保守主义在求助于传统的时候,并不是盲目地赞成从过去传下来的每一种观念。选择的依据是认为一种有益的传统是过去传下来的,但又必须符合现状,因为有益的传统把人们与过去连结起来。
2、成见的重要性。保守主义认为理性主义的几何学的推理方式在人类事务中的应用极为有限,人们需要的是与理性主义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这种方式来自情感,情绪和经验,这就是伯克所提倡的成见。它是存在于传统中的权威和智慧在个人精神中的集中体现。保守主义指责理性主义者为所有的社会进行谋划,而不是让制度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自生自发。理性主义的错误在于忽视亲和,看重间接知识的抽象性和一般性。
3、权威与精英政治。保守主义批判启蒙思想家的另一个焦点是反对人民主权,崇尚权威和精英政治。保守主义在强调权威的重要性的时候,是从权威与自由的关系开始的,自由是在权威之下的自由,离开权威的自由根本不可能存在。
4、自由与平等的对立。保守主义认为平等是对自由的否定,因此保守主义反对自由主义的财富和收入再分配政策,主张通过开放的社会制度解决人际差距问题,批评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再分配模式的平等观,认为这实际上是给予某些人特权,以这种观念制定的制度是一种平均主义。
5、财产和生命。保守主义坚持私有财产的重要性,并主张财产权利比生命权利更重要,生命只是一种原始的东西,是我们珍视为文明的生物基础,而对人类比对兽类更有价值都与财产相联系。保守主义因此竭力反对以国家利益为名的侵犯财产权利,由此坚持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的干预。
15、直接民主适用于古代社会,间接民主适用于现代社会,说明间接民主优于直接民主。{观点错误}
1、民主的实质不是依靠少数人,而是社会相当多数来决定政治问题。政府的同意建立在大多数被统治者自愿的表达基础上有所选择、竞争和比较,才是真正的民主。所以没有必要在两种民主形式之间划出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
2、无论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有何种缺陷,毕竟是多数人参与公共政治的一种方式,是多数人决定自身命运的一种制度,最理想的民主政体是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的混合政体。
3、民主的形式分为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直接民主的典型是古代希腊的城邦。由于其规模并不大,一般限于一个城市在其自由民之中实行直接民主制是可行的、而间接民主是适合现代人的民主制度。是在一般政治事务上,由公民选出的代表来行使民主权利.但由于存在着公开而无限制的观点表达,和候选人间的,公开辩论和激烈竞争,普遍公民的选票对于政治仍然具有直接地影响力。
16、如何理解新自由主义的积极国家观是对古典自由国家观的否定:
1、古典自由主义的国家观是消极国家观,根据这种观点,国家被看成被动的东西,它的职能就是“警察”职能、“守夜人”职能,也即它是保护个人自由,而不是促进个人自由的。同时,它把国家看作是对个人自由的主要威胁,所以要尽量限制国家的权利,主张实行自由放任主义,强调最少管理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然而,这种放任主义的国家观在实践中的结果是自由成了少数人的特权,垄断组织成了社会的主宰,穷人和弱者成为弱肉强食的对象。
2、在新自由主义者看来,这不符合他们的理想。
西方世纪末思潮 篇6
关键词:莫言;萨特;存在主义;虚无主义
世上的文学家基本上都分为两派,一种是站在绝对客观的角度去观察,然后要么纯粹地去叙述,要么冷酷地去批判,这种方式出来的作家要么终生沉浸在厌世的痛苦中,要么成为毫无人情的怪物。
另外一种,则是绝对地把自我融入到观察对象中去,通过感同身受的方式去创作,不过这种方式的危险在于作家本人容易陷入到被研究的对象中去无法自拔,进而迷失自我。莫言属于第二种。
用阿城的话说,莫言是在高密一个人自由成长出来的,知识体系比较不同。所以不容易落俗套。在《蛙》里他只是作为一个叙述者,并没有对于计划生育政策作出任何的评价,《生死疲劳》干脆通过转世用不同的旁观者视角去观察,《四十一炮》把所有自己要说的浓缩在罗小通渴望“一碗肉”的欲望里了。莫言的目标,就是不断唤醒人本主义。当然,前提都是以乡土文化为载体。
不过,罗兰·巴特尔曾经讲过:“在现代主义中不存在诗的人本主义。”[1]那么,到了后现代了又如何?每一部后现代主义的“旷世杰作”,都是心血之作,也是狗血之作。贾樟柯在点评文革时的中国文艺时说:“传奇加通俗,这是革命文艺的基本要素。通俗是为了传递给最底层的人政治信息,传奇是为了没有日常生活,没有个人,只留一个大的寓言。”莫言的笔下的一个个故事,也是传奇加通俗,可是他的传奇属于个人视角下的个人趣味,他的通俗是为了打破那些大大的寓言,留下一批要么荒唐,要么愚蠢,要么原声态,却又符合某种审美精神的个体的群像,徘徊在现代启蒙理性之上作个永远的旁观者和审判者。
胡绳老师在点评路翎《财主底儿女们》时说:“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往往是一方面为自己心情上的复杂的矛盾而苦恼,另一方面,却又沾沾自喜,溺爱着自己的这种微妙而纤细的心理,以为凭这点,正足以傲视于一切市侩。”[2]这或许是当下许多文艺青年的通病,我们的文学历来注重现实主义的传统,而封建的权利等级社会解体后,以财力社会的崛起为基础,财力划分阶级的鸿沟反作用于文学,古人只告诉我们文学音乐可以分为“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但是没有告诉我们这两者有无交流的可能,交给我们几个静态的概念,却无法得知了这些概念的动态活动,这种文化创作的对立,在整个历史封闭环形的结构里不断加强它的效果,最终导致创作者和观众精神人格上的分裂,《檀香刑》里,師傅临终前的嘱托:“所有的人,都是两面兽,一面是仁义道德、三纲五常;一面是男盗女娼、嗜血纵欲。”[3]再严重一点,怕是要上升到《生死疲劳》里的混乱轮回了。
这种现象又和萨特的发现何其相似,萨特本人的存在主义理论在初期显然是悲观的、激进的,这是由当时法国在冷战的极端环境下所决定的,而在60年代末休闲文化和颓废文化风起云涌之后,年轻一代似乎更喜欢后现代的荷尔蒙和大麻的味道。
莫言经历过20世纪前半期几乎所有的大变革,反复频繁的信仰崩坍和狗血的“造神运动”造成了他精神上的“存在主义必须回归乡土”的观念,所以我们会在《红高梁》里看到血的恢弘和深刻;《食草家族》里的群氓的无奈与魔幻、《丰乳肥臀》里的苦难、《生死疲劳》里的诡谲。在这种用乡土气对抗后现代主义的混乱中,莫言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回归现实,是属于乡土的,重塑虚妄,那是归并魔幻的。
相比于西方文学注重神性多于人性,我们在文学作品和生活中更关心肉体的屈辱,这种信仰的缺失造成的目的混乱,让莫言在文学创作中选择了“乡土化”,因为在一个不信神的国度,造神远远比说服他人信神简单得多,于是,他成功了。这也是莫言在书中尽力表达却又无力批判的事实,很多时候,事实本身是可以作为我们的态度和说辞的,然而,无论是文学家还是批评家,都无法对事实作出任何改变,而文学家本身的思想风格,也是批评家难以捉摸和驾驭的。因此,莫言则拼命想直入现实的深处,但是高粱地上发生的生死显得如此的敷衍和苍白,而这时候,莫言的笔触也是无力和渺小的,大音希声,落笔无言。就像存在的“乡土”的尽头是虚无,关键是我们并不应该害怕虚无,而是采用何种态度去面对虚无。
参考文献:
[1][法]罗兰·巴特.汪耀进,屠友祥,译.罗兰·巴特文选[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2]路翎.财主底儿女们[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西方“报纸消亡论”思潮及辨析 篇7
“报纸消亡论”的提出。曾有不少学者先后预言过报纸的消亡。早在1994年, 美国未来学家迈克尔·克莱顿就将报纸称为“媒介恐龙” (1) , 认为它行将成为一种历史的陈迹;《华盛顿邮报》的媒介批评家霍华德·库兹则称报纸产业正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2) 。
“报纸消亡论”假说的提出无疑是“报纸消亡论”观点的典型。2005年, 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在其著作《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中指出了当代报业集团所处的不妙境地, 认为20世纪20年代以来, 无线电广播、电视、因特网等对报纸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他运用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制作了两个“线性拟合”图———1972~2002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分布图和1972~2002年日报读者数量变化趋势图。通过对前者的分析, 他预测, 到2015年, 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0点;通过对后者的分析, 他预测, 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 日报的读者也将归于零:“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 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进了垃圾桶———从此, 报纸就消失了。” (3) 这样, 菲利普·迈耶确定出了具体的“报纸消亡时间表”, 并为报纸彻底作出了“终极判决”。
2006年12月13日, 美国《时代》周刊发表分析文章称很多人都预测报纸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走向消亡, 并引证了菲利普·迈耶的预言。而日本《每日新闻》原总编歌川令三在《报纸消失的日子》一书中则明确指出报纸消失的日子是2030年。
“报纸消亡论”提出的背景。“报纸消亡论”的提出并非无稽之谈, 而是有深刻的报业实践背景:1.停刊转网。进入21世纪以来, 不少报纸经营惨淡, 美国一批百年报纸甚至停止发行印刷版, 转而加入网络经营的行列。拥有102年历史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拥有147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及拥有174年历史的《安阿伯新闻报》先后转报为网。2005年, 拥有多家美国日报的奈特里德公司卖掉报纸, 结束了114年的历史。2.发行量下降。据全球报纸协会提供的数字, 从1995年到2003年, 报纸发行量在美国下降了5%, 在欧洲和日本分别下降了3%和2%。 (4) 另据统计, 全美507份报纸2009年前两季的发行量减少了4.64%。这些数据明确显示, 更多的选择使得报纸的社会角色逐渐式微。3.广告收入下降。在美国, 分类广告中的招聘广告是检验报纸经济的晴雨表, 而事实是, 招聘广告在大规模缩减, 拿2001年来说, 甘尼特公司旗下的大型报纸招聘分类广告减少20%, 奈特—里德报团日报减少26%, 华盛顿邮报减少31%。 (5) 4.大量裁员。根据美国报业协会的数据, 2004年的报业从业人员数量比1990年减少了18%。美国报业平均每个月都会辞退1000名报社员工;目前美国报社没有一家招收新员工……2008年, 甘尼特公司主席迪奇在致员工信中表示, 整体经济恶化令甘尼特公司盈利及运作受损, 所以被迫裁员。 (6) 5.年轻读者大量流失。2005年, 鲁伯特·默多克对美国报纸编辑协会说:“报纸正在遭到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唾弃……现在十几岁、二十几岁乃至三十几岁的人‘不想让一个像上帝那样高高在上的人来告诉他们什么东西重要, 他们肯定不希望新闻报道像是传道’。” (7) 他认为年轻一代是“数字原住民”, 他们已不太接受报纸, 而是习惯于靠电子媒介获取新闻。根据上述种种迹象可见, 报纸所面临的重重困境不是个别现象, 也不是局部地区的问题, 而是全球报业整体衰败的征候。毫无疑问, 报业遭遇寒潮并陷入了深度危机, 这直接催生了人们对报纸未来的悲观情绪, “报纸消亡论”思潮出现并弥漫开来。
围绕“报纸消亡论”展开的争论
“报纸消亡论”假说的提出引发轩然大波, 关于报纸命运的争议也渐趋激烈。报纸究竟会不会消失?对此既有赞同之声, 也有反对之理。
赞同。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认为, 传统媒体前景暗淡, 报纸发行商未能抓住数字媒体带来的机遇。传统媒体在10年内将让位于数字媒体, 所有内容将以数字化的形式被消费。“我们现在需要辩论的是传统媒体究竟是在1年、2年、5年还是10年内消失。未来将不会有报纸、杂志和电视节目, 不会有线下的个人和社会通信。在未来10年中, 所有都将上网。静态媒体未来很难生存。” (8)
挪威媒体顾问伊瑞克·维尔博格认为, 像任何产品一样, 报纸也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这个周期包括5个阶段, 即发育期、成长期、震荡期、成熟期和衰落期。他指出, 欧洲报纸目前处于这个周期的第四阶段末期和第五阶段初期。
否定。鲁伯特·默多克是对报纸消亡预言持否定态度的代表人物, “与报纸末日论者和失望论者不同, 我相信报纸将在21世纪达到一个新的高度”。2006年3月在就“报纸产业的未来”发表的演讲时, 他讲道:“我一直认为杰出的内容, 无论是在过去、现在, 还是未来, 都将是媒体王国里的国王。报纸的强项是信息、内容, 以传统和信用为基础竭尽全力收集的信息才是报纸最大的财富……在未来媒介的发展中, 报纸以其便于携带、阅读、新闻信息内容深刻等突出特性, 相当长时间拥有自己的位置和发展空间。”2008年11月, 默多克在美国广播公司的演讲中又说道:“太多的新闻工作者以沉思他们的悬而未决的死期为乐, 这是荒谬的。”他嘲笑那些预测报纸死亡的新闻工作者过于着急地为自己写讣告。
2000年6月, 日本新闻协会制定新的《新闻伦理性纲领》, 其中写道:“在信息爆炸的社会, 对于什么是事实, 应选择什么, 准确、迅速的判断至关重, 而且目前能担负起如此重任的只能是‘报纸’。报纸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也正是在这种状况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报纸不会消亡。” (9)
2005年, 美国报业编辑协会主席罗德里格斯对报纸灭亡的预言进行了反驳。他说:“在美国, 电报、广播、电影诞生之后, 人们已经不止一次地宣称‘报纸要完蛋了’, 但报纸直到今天也没完蛋。在新媒体时代, 报纸在以自己的方式演进着。” (10)
“报纸消亡论”思潮辨析
“报纸消亡论”思潮的出现, 究其原因, 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网络的冲击最为直接和显著。事实上, 围绕“报纸消亡论”而展开的争论, 往往将网络对报纸的影响作为探讨的关键。所以, 透视“报纸消亡论”思潮, 需要厘清其中对于报纸与网络未来之关系的想象。
从目前来看, 纸质报纸要么彻底放弃纸质版转向网络, 要么另外创办网络版, 实现纸媒与网络的融合。在这两种选择中, 后者更为普遍, 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报纸上网。当前, 80%的纸质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络版支持。 (11)
关于报纸与网络未来之关系, 从既有资料来看, 倾向于以下两种关系形态:第一, 替代。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 报纸、广电、电视各有其崛起和可能没落的历史, 拥有多媒体功能和网络化功能的电子新闻必将全面取代纸质报纸。保罗·莱文森在《数字麦克卢汉》中说, 麦克卢汉的媒介四定律———放大、过时、再现和逆转成为天鹅绝唱, 报纸最后只是转化为网络报纸。 (12) 第二, 融合。持该观点的人认为, 新媒体的出现, 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替代”, 而是更为包容、更为强烈的“融合”。纸质报纸也好, 电子报纸也好, 不能被只择其一的想法所困扰, 二者共存也是可以继续生存的。从目前的实践来看, 这确实是不错的路径选择。新媒体提供了多种信息传播的新式渠道和平台, 纸质媒体因新媒体的存在而扩大了传播渠道。
尼葛洛庞帝预言了“我的日报”的产生:“一个个人化设计的传播包裹, 里头的配件都是事先选好的。”目前, 《华尔街日报》已容许读者建立“个人化”的电子版本, 让读者放进他们想要的内容, 除去他们不想看的部分。据此, 未来报纸和网络的结合模式也可能是这样的:每个居民点都可以用非常低廉的价格、非常快的速度、非常好的效果来实现报纸的小份数印刷, 只要满足本社区居民的需求即可。甚至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形:你站在一个路边报亭前说“我要一份《福州生活向导》报”, 卖报的大妈随手一按电钮, 马上就给你印出来了。 (13)
通过上述梳理可见, 在“报纸消亡论”思潮中, 关于报纸与网络的关系的实践与想象, 有过分倚重网络技术的嫌疑, 一味强调网络技术的冲击, 似乎技术可以主宰新闻传播发展的方向。笔者认为, 应从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结合的层面, 综合性地考虑报纸发展的方向。
结语
“报纸消亡论”只是假说而非理论, 但其价值在于启迪业界和学界对于报纸本质及存在条件等方面的深层思考, 并进而为报纸的发展变革提供有益指导。关于未来报纸的命运, 现有的思考是不充分的, 无论是从实践角度还是从学理角度都需做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 探讨“报纸消亡论”, 还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媒体文化因素, 从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结合的层面, 综合性地考虑报纸发展的方向。
毋庸置疑, 报纸必将在变革中求生存和发展, 而这种变革, 必将包括形式的变化, 这种形式也可能是我们犹未可知的面貌, 但它绝对是一种可以将新闻内容进行优质传递的形式。换言之, 媒体的形态终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但是其精神内核永远存在, 那就是提供高质量的报道和服务。归根结底, 我们需要认清信息传播的本质, 并在坚守中找到媒体的长存之道。
摘要:基于对报纸未来的忧患意识, 西方“报纸消亡论”思潮出现并弥漫开来。本文梳理了“报纸消亡论”的提出及其背景, 呈现围绕其展开的种种争论并进而对其进行深入辨析, 发现该思潮的出现及其引发的争议皆以网络对报纸的影响作为探讨的关键, 且存在过分倚重网络的技术层面的嫌疑。笔者认为, 应从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相结合的层面, 综合性地考虑报纸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报纸消亡论,思潮,辨析
参考文献
[1][2]王君超:《报纸的未来:消亡还是再生》, 《新闻记者》, 2009 (8) 。
[3]菲利普·迈耶著, 张卫平译:《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 新华出版社, 2007年版。
[4]罗志文:《新媒体环境下报业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新闻窗》, 2008 (1) 。
[5]辜晓进:《21世纪美国报业现状——近观美国报业管理》, 《新闻实践》, 2003 (10) 。
[6]《美国报纸发行骤减4.64%三大报刊巨头被迫裁员》, 《广州日报》, 2008年10月31日。
[7]聂送来编译:《2040年:报纸消失的最后期限》, 《网络传播》, 2005 (8) 。
[8]《鲍尔默:传统媒体10年内消失数字媒体将称霸》,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9-06/29/content_12107221.htm
[9]中马清福[日]:《报业的活路》,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10]陈力丹:《用自信的微笑应对2044年报纸消亡的预言》, 中华传媒网, 2007年2月7日。
[11]陈力丹、李冠礁:《纸质媒体会消亡吗》, http://hi.baidu.com/liveviva/blog/item/c0e79cfaa858689e59ee901f.html
[12]刘建明:《关于报纸消亡的对话》, 《新闻界》, 2006 (1) 。
西方世纪末思潮 篇8
关键词:建筑文脉,内涵,西方文脉主义,历史源流
1. 引言
“文脉”(Context)真正受到关注始于后现代建筑思潮,是其作为后现代建筑思潮的标签而出现,这种文脉主义思潮最终由于同历史复古主义的“混淆不清”而逐渐退出了建筑设计的主流舞台。然而这种关注建筑或者城市所处的历史环境价值的理论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自上世纪80年代西方建筑思潮传入国内以来,随着文脉内涵的转译、扩展,其逐渐进入建筑及城市设计研究者的视野之中,并对我国当代建筑理论的建构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文脉一词的“泛化”使得对其内涵特征的认知缺乏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文脉”内涵的重新审视及其发展源流的梳理是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
2. 文脉释义
国外学者方面,文丘里在其著作《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通过引述E.W.Sinnott关于动植物形式的描述来说明文脉与建筑形式之间的关系,“植物或动物特有形式不仅决定于有机体的基因……而且还决定与基因组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已知的基因并不能控制特定的性格,但对特定的环境产生特定的反应。”在这里,文丘里将文脉视作建筑外部环境;《建筑大辞典》中关于文脉的解释是:“以文脉主义的立场为基础,对整体环境,或者部分的特征,或者其构造的解读。具体地说,方位、地形、水系、植物、街道模式等空间的基本构造以及从城市整体所见到的建筑位置、建筑样式、建筑群的特性等所规定的相互关系。”[1]
国内学者方面,比如张钦楠先生将“文脉”看成文化环境;段进在《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一文中指出:“‘文脉’的使用应是一个广义、整体的概念。但在目前的阐释中尤其是使用中,由于着重强调历史文脉的传承、历史文化的保护等方面而逐步淡忘了原有的完整含义”,并将“文脉”定义为“介于事物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外部联系”。[2]
文脉并非建筑界的独创,其最早来自语言学领域的探讨,费雷格在《算术基础》一书中写道:“应该将语言的意思放在与句子相关联的问题当中来进行讨论,而不能将其视为一个孤立的问题去对待”,其认为不应将某个独立的单词词意作为语言去理解,而应当将其置于文章的之中,句子在文章中才具有意义,正是这一观点产生了文脉。文脉一词源自英文“context”,拉丁文为“contextus”,意为文章的前后关系、与事物相关的背景和状况,通俗地讲,“文脉”就是人类创造的事物内部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所有关联的综合。
综上所述,可以梳理出建筑“文脉”内涵的两条认知主线:一是空间向度,指的是建筑所处的物质空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其中人工环境为人类所创造,在不同程度上是与其相关的意识文化的载体,属于文化范畴;二是时间向度,指的是建筑产生、发展所依赖的社会、文化背景。
3. 西方文脉主义思潮发展历史源流
西方文脉主义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期之前)、全面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转折时期(始于20世纪80年代)。
3.1 萌芽时期
在工业时代,处在现代主义宣扬与历史决裂、旨在创造一种复合工业化时代精神的美学艺术形式的局面之中,即便在那个最微弱的年代,“回归历史”的声音却从未停止过。一次大战后,美国诗人艾略特在其著作《传统和个人的才能》一文中指出个人的创作才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基于对传统的认知之上,不能无视历史,而应该充分地感受存在于现代的“历史”,艾略特的“历史感”在这一时期的建筑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3]1947年,Colin Rowe在《理想别墅的数学》一书中将帕拉迪奥和柯布西耶的别墅做了比较,并从中指出对于历史的模仿和引用之间的区别,开始关注建筑形式中的“历史”性;[4]1950年,文丘里在其硕士论文《关于建筑构成的文脉》一文中认为建筑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相关,“含义产生于文脉,文脉如果变化,含义也将发生变化”;1961年,美国城市理论家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对于以功能分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思想以及现代乌托邦式的城市规划方法进行了批判,同时指出了城市建设过程中原有历史文脉和地域性的重要意义;[5]此外,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历史环境保护指出历史环境的保护应当基于历史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并通过了《国家历史保护法》,再次将公众视线引入对于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方面。随着上述理论著作的陆续发表,西方基于文脉主义的研究已经呼之欲出。
3.2 全面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文脉主义思潮全面爆发的时期,在这期间,许多建筑师、理论家基于不同视角和研究方法对文脉主义进行了研究,鉴于研究内容繁杂,特以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流派为线索,梳理这一时期文脉主义思潮的理论研究成果。
Colin Rowe和康奈尔学派。Colin Rowe的学生Stuart Cohen最先提出文脉主义,在其著作《The Tall Office Building Urbanistically Reconsidered》、《From Urbanism to a Theory of Appropriate Form》中对自己的文脉主义理念进行了充分地说明,并和Steven Hurtt一起提出了将康奈尔学派共同的设计理念称之为文脉主义,该学派设计理念认为城市设计中新建区域应当与文脉相呼应,以此获得城市的整体感。1974年,Stuart Cohen在《物理的文脉和文化的文脉》一文中将文脉概念分为“物理文脉”(physical context)和“文化文脉”(cultural context)两部分,前者指的是建筑意义通过具有含义性的形式具象地表现出来,后者则指的是观察者通过建筑的类型特征来理解建筑的含义;[6]1978年,Colin Rowe所著的《拼贴城市》则是康奈尔学派进行文脉研究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其在书中关注城市的历时性特征,认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城市风貌格局是由各个历史时期的形态拼贴而成,城市是历史的集合。Colin Rowe认为城市设计应当从历史元素中获取灵感,并对其进行重构,以形成连续的、富有历史感的城市区域。[7]
文丘里和后现代主义。文丘里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著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和《向拉斯韦加斯学习》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潮乃至文脉主义的代表作。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批判了现代主义所提倡的技术论,认为建筑设计应当建立在城市历史和环境的基础之上,建筑形态是对特定城市文脉所做出的反应;[8]《向拉斯韦加斯学习》一书通过对拉斯韦加斯商业地段景观的调查,文丘里赞赏那些受到现代主义所排斥的大众喜欢的象征性建筑,比如挂满各式各样广告牌的商业建筑却成为拉斯韦加斯典型的城市形态。文丘里认为建筑形式所包含的象征性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认为通俗文化应当被视为文脉而受到尊重。詹克斯在其著作《后现代建筑语言》中提出建筑形式所蕴含的符号学含义是建筑表达其意义的重要方式,提倡建筑的多价值属性,詹克斯将文脉定义为“特定性+都市化”,即文脉包含城市历史结构和城市环境两方面;[9]1977年,罗伯特·斯特恩在《现代主义运动之后》一书中提出现代主义思潮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后现代主义,并且将其主要特征归纳为文脉主义、装饰主义和引喻主义,这是文脉主义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标签第一次被明确地提出,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文脉主义,罗伯特·斯特恩认为,“建筑是全体的一部分”“新的建筑要同环境相适应”,并提出了对历史建筑的正确参照等观点,有意将后现代主义同复古思潮区别开来。总之,后现代主义运动关注的是建筑形式的符号学含义,即通过对历史元素的引用,发挥其象征作用,来表达建筑内涵。
Aldo Rossi和新理性主义。新理性主义运动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意大利,战后的意大利城市空间的发展难以表现出稳定性,成郊社区甚至出现了混乱无序的状态。面对这样的局面,以罗西和G.格拉西为代表的意大利建筑师开始了对恢复城市秩序的探索,其方法就是运用类型学寻找城市文脉中的原型(prototype)特征。罗西在《城市建筑学》一书中认为建筑是“文化习俗的产物,文化的一部分通过编译进入表现的形式中,绝大部分编译进类型中……类型是深层结构”“类型可以从历史中的建筑抽取……类型不同于历史上某一建筑形式,而又具有历史因素,至少在本质上同历史相联系。”[10]在这里,罗西将文脉认为是历史文化习俗,将建筑对于历史文脉的表达分为两个部分,即建筑形式及其类型。类型源自历史,但区别于历史建筑的形式,而是其深层结构,类型比建筑形式对于文脉的理解更加重要。不难看出,后现代主义运动和新理性主义运动的相同点在于对现代主义均持有批判性,认为建筑设计不是孤立的,应当将建筑置入文脉之中,从历史中探寻新建筑的答案;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前者认为文脉可以通过建筑形式的符号学含义来表达,后者则认为文脉则存在于历史建筑的深层结构(类型)之中。
3.3 转折时期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是西方国家文脉主义运动的全面发展时期,然而,进入80年代,这股思潮则出现了衰退的迹象,究其原因,则是“文脉主义”内涵理解的偏差和僵化所导致的。文脉主义同现代主义相比,正是由于其将建筑置于文脉之中,且对于文脉的表达方式有着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随着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盛行,加之罗伯特·斯特恩将后现代主义运动的特征描述为文脉主义倾向,更加造成了文脉主义等同于后现代主义的印象.因此,建筑的文脉主义观被固化成为仅注重建筑形式的象征性(符号学含义)作用,关注与现存环境的一致性、连续性以及对历史元素的引用和转译。严格地说,罗伯特·斯特恩将文脉主义置于后现代主义的范畴,是混淆了“文脉”和“历史元素符号”这两个概念。这一时期对于文脉主义的批评声音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文脉的概念很模糊,而城市环境自身的结构和格局则十分清晰,将建筑置于环境之中比将其置于文脉中更加有效;第二,此类批评主要针对的是那些简单模仿相邻历史建筑的基于文脉主义的建筑作品。随着文脉主义内涵的不断僵化,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类似性”关系逐渐被认为是文脉主义的内涵,正如欧洲建筑史库哈斯所说的那样,“欧洲城市具有历史性……所以历史的保全是必要的。但是如果这种保存城市的概念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话,那就会造成一种制约,也就是说文脉会舒服建筑师的手脚”,此后,随着对单一文脉主义观的批评不断增加,文脉主义逐渐从建筑思潮的主流中淡去。同时,我们不可以否认的是文脉主义的观点却仍然存在于当今的思想潮流之中,并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11]
4. 结语
西方建筑文脉主义思潮对于建筑文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脉内涵及其发展源流的认知是构建文脉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在当前我国正经历文化趋同影响的背景之下,文脉理论为建筑地域性以及本土特色的保持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叶毅,吴钦照.建筑大辞典[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2].段进.广义文脉与规划设计教育[J].规划师,2005(7):14-17.
[3].(英)托·斯·艾略特著.卞之琳等译.传统和个人才能[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Colin Rowe.The Mathematics of the Ideal Villa and Other Essays[M].The MIT Press,1947.
[5].(美)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6.
[6].(日)秋元馨著.周博译.现代建筑文脉主义[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7].(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著.童明译.拼贴城市[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徐怡芳,王健译.向拉斯维加斯学习[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9].C.詹克斯著.李大夏译.后现代建筑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10].阿尔多·罗西著,黄士钧译.城市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西方世纪末思潮 篇9
我想这种风格的兴起并非空穴来风, 翻开世界历史我们不难发现, 由于中西海上贸易的往来频繁, 交流加剧,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着“中国风”的兴起。18世纪的欧洲经过两个世纪的信息积累和感情升温, 正“热恋”着中国。来自中国的新鲜玩意, 如瓷器、丝绸、茶叶等, 构成了罗可可风格的装饰要素, 满足了他们消费的需求。Chinoiserie, 一个法文新词流行于欧洲, 即“中国趣味”, 这些可以看出他们对中国工艺品的热爱, 比如我们的丝绸, 光亮、柔软、细腻、精妙无比的刺绣等, 无不使欧洲社会各阶层青睐;我们的陶器瓷器, 造型迥异, 多用弧形线, 这正符合当时洛可可审美风格的趣味, 就连法国戏剧家莫里哀也成了中国瓷器的狂热爱好者, 在当时法国的贵族和社会名流中, 瓷器被看成财富的象征。
欧洲社会对瓷器的热衷程度更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制造呢?从16世纪末至18世纪初, 欧洲各国, 如意大利、荷兰、德国等都在努力学习, 最后, 德国人首先制造出了精美绝伦的彩瓷。过了近半个世纪, 法国艺术家在研究了中国景德镇的瓷土后, 在本土找到了适合的土质, 在1768年生产出了瓷器。就这样中国的瓷器在罗可可时期的欧洲普遍生产, 遍地开花, 有力地推动了欧洲工艺品的繁荣和发展。洛可可时期, 中国的漆器很受欢迎, 漆除了用作涂料外, 也可以制作观赏性的工艺品, 它们的身影不仅出现在皇宫贵族中, 在普通的市民家庭中也有摆设。很多的中国特色工艺品, 如瓷器、丝绸、漆器等都被欧洲人仿制, 同时他们还出版了相关的著作。
除此以外, 在我们中国家喻户晓的生活用品也被西方人模仿, 如花轿。在宫中举行的盛大舞会上, 法国国王身着中国的服装, 坐着由八个人提着的花轿, 引起了全场的欢腾。与我们中国不同的是他们都是用手提着, 而不是抬着, 这归结于文化的差异。还有一些生活用品, 如折扇, 绢制的聚头扇等也成了王室中王妃侍女的饰品, 它们逐渐代替了16世纪流行的羽毛扇。中国的时尚, 也就是中国风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领域, 由此可见, 在18世纪的欧洲, “中国风”已经开始出现了他的“蜜月时期”。
自18世纪后期起, 欧洲人的殖民主义思想盛行, 中国风尚开始逐渐被西方人摒弃, 东西文化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一见钟情”的单恋危机四起。资本主义急速发展, 它的本质在一步步显现, 对世界市场特别是对东方的中国的兴趣日益浓厚。而在遥远的中国, 我们的统治者还是以大国天朝自诩, 慢慢地走向闭门锁国, 皇帝的尊严更是至高无上的, 在“中国风”最盛行的时期, 他们听到了刺耳的不和谐音符。
欧洲的统治者借着资本主义的侵略, 进一步打开了东方市场的通商门户, 进而推动了贸易发展。1860年欧洲帝国大帝腓特烈受伏尔泰思想的影响, 抄袭本国思想家孟德斯鸠的信札, 创作了小说《中国皇帝的使臣费希胡发自欧洲的报道》, 攻击西方的教堂, 大力赞美中国的文化。他本意是想好好地讨好中国皇帝, 可是没想到, 乾隆皇帝马上拒绝了与其通商的要求, 腓特烈大帝顿时失去了对中国的热情。他还诬蔑说:中国人是古怪的野蛮人, 乾隆是个蹩脚的诗人。腓特烈大帝态度的转变, 也预示着中西文化交流关系的破灭, 也是整个中欧外交关系的历史性转折。此时, 腓特烈大帝的态度直接代表了欧洲很多正走上殖民道路的列强们的情绪。
18世纪末, 中国风尚被西方的殖民主义思想破坏殆尽, 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西方当时新的社会思潮推动了统治者侵略主义的政治倾向。18世纪后期, 西方派到中国的大多是新一代的重商主义者, 这些人对中国的古代哲学失去了兴趣, 他们认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格格不入, 因此他们的考察报告都写负面的内容, 对中国文化失去了信心, 不再相信中国会给他们带来多大好处, 最后用洋枪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
18世纪, 中国的文化在欧洲刮起了一阵“中国风”, 它影响了欧洲社会的很多领域, 可好景不长, 这段“单相思”式的蜜月期, 很快在18世纪的末期被打破。18世纪末,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主义的盛行, 这种携带中国文化的风暴给“中国风”带来的是殖民的掠夺, 文化的分化, 实在令人愤慨。
摘要:欧洲的文学和艺术在14世纪以后出现了两大分流:古典主义流派和巴洛克风格。以巴黎为中心的古典主义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 强调理性、庄重、对称、谐调等一些审美法则, 巴洛克艺术则最后发展为洛可可艺术。随着海外贸易发展, 商品开始交流, 继而中国的文化开始向西方渗透, 中国的瓷器、丝绸被西方上层社会所认同, 乃至形成了一个世纪的所谓的“中国风”。
关键词:欧洲文化思潮,中国风
参考文献
[1]《中国美术史》.李福顺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艺术发展史》. (英) 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天津美术出版社.
[3]《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
[4]《外国美术史》.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薛永年等.
[5]《中国绘画三千年》.杨新.班宗华等著.中国外文出版社, 1997年.
西方世纪末思潮 篇10
关键词:启蒙主义,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20世纪的中国,制度频繁更迭,时代演变带来的是文学思潮的百家齐放,启蒙浪漫主义一直在延续。20世纪结束,该世纪的文学创作及相关理论,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 “文本”结构,对其的相关考察可以更加整体和全面。面对、 思索20世纪的文学现象及思潮,我们不难发现既成的论断显然与实际创作实践脱节,现实的需求经常拷问着既有的理论,使得后者尴尬而落寞。20世纪贯穿整个中国文学的重要思潮之一,即为启蒙浪漫主义。这是一种别样的文学思潮, 浪漫主义充满了主观色彩,而启蒙主义充满了功利色彩,前者往往以其直接或间接的形式服务于后者。
一、转型期中国文学充满探索与追求
20世纪的中国处于社会转型阶段,而不论中国还是西方,转型的社会机制背后,必然是充满危机的文学环境。绵延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在社会转型中结束,但是帝制的鬼影依旧纠缠着20世纪的中国,文学领域的危机则更加严重。转机总是存在于危机当中,生机同样孕育在黑暗中。
不断地探索、追求,决定了20世纪的中国文学,在转型期呈现着过渡性、过程性和未完成状态。持续的探索带来的是启蒙主义的崛起,追求则始终导向浪漫主义。浪漫主义与启蒙主义,在转型期开始携手,共同成长,在中国文学领域蹁跹而舞。
二、浪漫主义虚实相生、以虚代实
浪漫主义虽然不排除虚实相生,但是20世纪的中国文学其所展现的浪漫主义最根本的特征则是以虚代实,甚至以虚为实。20世纪的中国,随着旧制度的彻底结束,对于何为理想的新制度,不论是中华民族疑惑是中国的知识者,都从最高、最美妙的视角寄望这更为美好的新制度。
20世纪,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浮躁的世纪,追求的世纪。虽然追求不止,挫败无畏的精神是可赞的, 但是由于浮躁的存在,一切被败坏了、扭曲了。而浪漫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甚至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基础。
从创作视角分析,这股特定的浪漫主义思潮,将20世纪直观的划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为没有任何光明充满黑暗的上半世纪,属于旧社会;二为充满光明没有丝毫黑暗的下半世纪,称为新社会。中国文学充满着夸张不实以及先验理念色彩,过往刻画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丰富性找不到了。
三、启蒙主义、蒙昧主义相互转换
20世纪所绽放的启蒙主义,其实正是浪漫主义先验理念的来源。20世纪的文学,在一些求知者的视野中,其总的主题应当为“改造民族灵魂”。换言之,启蒙主义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绝对主潮。
学界通常把启蒙分为感性的和理性的两种,前者属于政治行动导向型,后者则是文化心态塑造型;前者为初级的,虽然效果快但是不彻底,后者是高层次的,虽然彻底但是见效过慢;前者进行的基础是低素质的全民族文化,而后者践行的实践则是高水准的全民文化素质;前者核心表现为阶级(政治)启蒙,也就是所谓的革命,而后者则是文化启蒙。20世纪的中国,前半世纪遭受各国凌辱,国民饱受苦难,下半世纪的中国动荡不安,发展困难。最初,从饱受欺压的知识分子,试图选择文化启蒙,但是严峻的现实将其推向了政治启蒙,虽然后者为20世纪的中国带来了革命的胜利,虽然民族得到大解放,民族、国家、集体无不以群体理想主义为主线,倡导英雄主义,但是个性主义自此失落,民族的个体人格逐渐萎缩,以至于发展到文革时期对个性、对人性的大肆摧残。
四、结语
西方世纪末思潮 篇11
摘 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我国东西文化激烈碰撞的时期,著名的东西文化论战就产生于该时期,各大文化思潮的东西文明观也成为当时激烈论战的焦点。选取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文化思潮,分别以其代表人物梁漱溟、胡适和李大钊为研究对象,从三人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东西方文化观两个方面对三者的东西文明观进行分析与比较,研究当时三大文化思潮的东西文明观以及对中国未来文化发展的看法。
关键词:东西文明观;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74-02
一、三大思潮代表人物之东西文明观
1.梁漱溟的东西文明观
梁漱溟先生是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他的东西文明观是“东方精神文明、西方物质文明”,认为中国文明在根本上高于西方文明,中国缺少的是物质文明,应效仿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但中国在精神方面则远胜于西方,要保存和发扬中国的精神文明。在他看来,西方文化的成就是在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中国文化的成就则在于解决人与人关系的问题上。他认为西方文明在精神上存在很大缺陷,它的文明仅限于物质的文明。虽然西方人的理智活动很旺盛,开创了科学哲学,掌握的知识、思想数量以及深奥、精细的程度都远超于其他民族,但过度的追求使他们“精神上也因此受了伤,生活上吃了苦”[1]。
2.胡适的东西文明观
胡适先生作为自由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人物,他指摘东方文明,颂扬西方文明,认为东西文化的区别是人力车与摩托车文明的不同,而非精神与物质的不同。他认为东方文明建立在人力上,而西方文明则建立在机械上,人力车代表东方文明,摩托车代表西方文明,东西方文明的界线只是人力车文明与摩托车文明的界线。摩托车代表人类的思想智慧和西方精神文明的发达,从而推动了物质文明的先进,并为精神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他由物质文明的差距,揭示了东方文化的落后,并推及了精神方面,强调了物质差距所隐含的精神方面的差别,实际上也暗指了东西方精神文明的差距。
同时,又从思想观念的角度分析了形成东西方物质文明差距的原因,即西方近代文明充分承认物质享受的重要性与合理性,所以开发和奖励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艺术之高雅、社会之安定、政治之清明等。相反,东方人则轻视人类的基本欲望,提倡“乐天”、“安命”、“安贫”、“知足”的人生理念,从而“必至于养成懒惰的社会,多数人不肯努力以求人生基本欲望的满足,也就不肯进一步以求心灵上与精神上的发展了。”[2]因此,在胡先生眼中,西洋近代文明不是唯物的,是精神的、理想主义的。
3.李大钊的东西文明观
李大钊先生是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认为东方文明是静的文明,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东方文明之特质,全为静的;西方文明之特质,全为动的。”[3]针对东西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差异的表现,认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溯诸人类生活史,而求其原因,殆可谓基于自然之影响”[4]。他认为东西方文明的区别是自然的与人为的、消极的与积极的、依赖的与独立的、安息的与战争的、苟安的与突进的。从生产方式的角度分析,认为东方的南道民族与西方的北道民族是定住与移住的区别。生产方式进而影响社会组织形式的不同,它们共同构成了东西文明的差异,即静的东方文明与动的西方文明。在他看来,东西方文明各具优势,既不过度颂扬,也不强烈抨击,而是提出第三文明观即社会主义文明观。目的是洋为中用,即通过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引用西方文明来优化东方文明。
二、三大思潮代表人物的东西文明观比较
1.基于人生观、世界观的东西文明观比较
人生观的不同决定三人西方文化观的差异。梁漱溟先生站在人类和社会的高度上,是一种文化的人生观。他从意欲出发,根据意欲的不同取向,将中国、西方、印度文化分为代表人类文化三种“路向”的文化类型。认为东方文化是意欲调和、持中的精神,西方文化是意欲向前的精神,印度文化是意欲反身向后的精神。
同梁先生站在人类和社会高度上的人生观相比,胡适先生的人生观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认为只有努力现在,发展个人,追求真理与科学,摆脱宗教的束缚,才能真正建立物质和精神兼备的优秀的东方文明。他推崇美国、法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主张“往西去”,强烈地反对国粹派、东方文化派,强调中国要向西方学习。同时,针对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强调中国应该以西方资本主义为学习目标。
相对于梁漱溟先生的宏观的、文化的、社会的人生观和胡适先生反对束缚、追求自由的个人主义人生观,李大钊先生的人生观更加积极乐观,是一种努力奋斗的、自强不息的、没烦忧和恐怖的人生观,又叫“青春的人生观”和“今的人生观”。在东西文明的比较中,李大钊先生全面肯定了西方文化的先进,揭示了东洋文明的各种弊端,如惰性太重、厌世、不尊重人权等。从客观辩证的角度指出东方文明的弊端,并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肯定,指出中国古代文明曾对于世界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现在应对世界做出第二次贡献,即“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3]
梁漱溟先生和胡适先生在东西方文明的选择上都偏向一方,一个站在文化人生观的角度,崇尚中国传统文化,坚持“往东走”。而另外一个则受个人主义人生观的影响,颂扬西方资本主义文明,主张“往西去”。与二人相比,李大钊先生的人生观更加积极乐观,从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角度分析东西方文明,指出二者各自的优势与缺陷,提出第三文明观,即以当时俄罗斯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观,运用西方文明来优化东方文明。
2.基于东西方文化观的比较
三大文化思潮在东西文化路向的选择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以文化保守主义思潮为代表的梁漱溟先生,其东西文明观来源于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针对中国文化路向的选择问题,他果断地站在了东方文化的行列里,拥护中国文明、世代相传的礼教以及伦理和思想,坚持“往东走”。而受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熏陶的自由主义思潮代表人物胡适先生则义无反顾地站在西方文化的行列中,高度颂扬西方文化,抨击东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李大钊的东西方文化观与二人各不相同,提出了“第三文明观”,肯定东方文化的价值,指出西方文化的不完美,选择站在社会主义文明观的队伍中。
梁漱溟先生对中国文化充满了自信与热情,坚持东方文化且承认其存在的不足,肯定西方文化在政治民主和自然科学中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学习西方的重点应该在于弥补没有完成的文化路向的学问,中国未来文化的发展势必要解决人对物的问题,所以一定要学习西方的制度。但同时也必须清晰地看到人类社会转向第二问题的处境和要求,因此必须协调和改变能够决定文化因素的人生观,将人生观由西方式转为中国式。重点指出中国文化的根本出路不全在于学习西方文化,而应该吸收自身传统文化的精神,走适合自己境遇的人生道路。在他看来,儒家的生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西方文明过于物质化,只有坚持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儒家的生命文化,才能发展东方文明。
胡适先生颂扬西方文化,抨击东方文化。认为东方文化不如西方文化,因此才导致东西方“人力车与摩托车”的文明程度的差距,主张“向西走”,学习美国、法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但他却不是真正的全盘西化,因为他一边全面抨击传统文化,一边又赞扬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其真正的意图实质上在于肯定和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好的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大力学习西方优秀文化,借鉴西方的文明来优化东方文明。
李大钊认为东方文化总体上落后于西方文化,但东西文化都各有所长。针对中国文化出路的问题,认为有全面输入西洋文明的必要,应大力汲取西洋文明的特长。但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来看,认为东洋文明与西洋文明都是推动世界进步的机轴,世界未来文明应当是东西文明的融合体。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他指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第三文明观”,即以当时俄罗斯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观。
三、三大思潮代表人物东西文明观的共性
尽管三人对东西文明的认识都各执己见,互不退让,但他们在东西文明的态度上有一个共性,即都承认东方文明在某些方面落后于西方文明,肯定西方文化在自然科学和政治民主领域取得的成功,肯定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肯定和坚持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优秀成果来发展和优化东方文明,并致力于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李大钊先生对东西文明的认识同梁漱溟先生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承认西方文明的物质化。梁漱溟先生认为东方文明是精神的,西方文明是物质的,李大钊先生则说东洋文明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
胡适先生虽然不赞成梁漱溟先生的文化主张,但是在某些根本问题上,又与其有着类似的思想。例如针对东西文化差异本质问题,二人都列举东西文明的种种差别,东方人鄙视物质享受、西方人追求物质享受,东方人懒于求知、西方人热心探求真理等等。
一战后,李大钊先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文明的“堕落”,将希望寄托于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胡适先生主张“往西去”,推崇美国、法国的资本主义文明,但对苏联的政治表示过好感,称赞其是一个“有理想、有计划、有方法的大政治试验”。
由此可见,尽管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思潮各有信仰,对东西文明的观点也各不相同,差异很大。但都有一个共性,即都致力于发展东方文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寻找一个更好的出路,使中国在近现代化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胡适.胡适文存[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3]李大钊.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J].言治季刊,1918,(3).
西方世纪末思潮 篇12
一社会思潮的内涵及特点
1. 社会思潮的内涵
梁启超先生早在1902年《论时代思潮》一文中就对社会思潮的内涵做了描述, 他指出“凡文化发展之国, 其国民于一时期中, 因环境之变迁, 与夫心理之感召, 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 于是相与呼应汹涌, 如潮然……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 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 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五四运动”后, 中国的大量学者对社会思潮问题做了相当的研究, 总的说来, 社会思潮的内涵界定为:社会思潮是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产生的, 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大众思想、理论和观点, 它反映特定环境下的民族、阶级、阶层或社会群体利益要求, 具有一定的理论色彩和社会影响力的思想趋势和行为意识倾向,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和理论意识范畴, 对社会存在进行调控、改造和导向。
2. 社会思潮的特点
社会思潮产生于社会实践中不同人群的利益诉求, 由于社会利益的复杂性, 从而在不同时代都会产生多种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都在社会中产生、存在、传播, 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都在寻找着实现自己的物质力量。同时某种社会思潮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种相对独立性的实质是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这也使社会思潮具有如下特点: (1) 批判反思性。社会思潮具有某种新颖性、奇特性, 它的兴起往往伴随着对现实权威的反思或否定, 对青年人叛逆心理有特别的吸引力。 (2) 时代阶级性。社会思潮是特定社会集团的群体性社会意识形态, 反映着特定阶级、阶层或群体的利益要求和思想愿望。 (3) 复杂多样性。在一定时期内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会同时存在多种社会思潮, 并呈现价值的多元性。 (4) 自我传播性。社会思潮的兴起不是靠某种强制力量来推动的, 而是它在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过程中, 人们自觉的传播进而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 (5) 直观现实性。社会思潮都是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中产生的, 都试图从不同视角思考和解决现实问题。
二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对当今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我们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既要看到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 开阔了学生眼界, 使学生的思想更为活跃, 提高全面思考以及系统分析的能力; (2) 促进学生进行理性思考, 关注国内社会问题、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 (3)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和维权意识, 培养了高校师生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时我们更应注意在各种社会思潮的传播中, 导致大学生群体传统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碰撞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1.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自由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和主流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 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国际的经济政策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资产阶级个人自由, 调解社会矛盾,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中新自由主义鼓吹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主张照搬西方的经济和政治模式, 实行自由市场经济、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和所谓的“直接选举”。其核心论点简单地讲就是“三化”——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在战略和政策方面, 新自由主义极力鼓吹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 即全球资本主义化。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 新自由主义已对我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造成改革的某些局部扭曲。有人甚至认为我国的经济改革就是要实行私有化, 严重影响了一些大学生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2. 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工业文明的纵深推进, 社会生产开始频繁过剩, 导致经济总体的平衡对消费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在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下, 消费主义思想日渐趋盛。消费主义思潮以崇尚和追求过度的占有和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 导致了大学生在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上的攀比, 竞争和模仿。这几年社会中出现的炫富趋势, 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有极大的危害。大学生自觉意识不高, 经验也不足, 自尊心又较强, 在社会炫富的畸形消费心理影响下, 很容易导致“面子消费”, 相互攀比, 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同时消费主义思潮阻碍了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强烈的消费意识和无节制的消费行为使大学生偏离生活的主流, 形成贪图享受、讲排场、爱慕虚荣、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等不良习惯, 遇到问题倾向于用金钱去衡量或用金钱去解决, 当自己的收入条件不能支持这种畸形的消费心理时, 青年大学生很容易走向极端——利用犯罪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 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对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3. 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
实用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美国, 资本主义为了追求财富, “实效”成为了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座右铭。实用主义就反映了这种功利思想。在新文化运动中, 胡适大力宣扬实用主义思想, 使实用主义思潮在中国广泛传播。实用主义反对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 反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认为认识的任务不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与规律, 而是认识行动的效果, 从而为行动提供信念。否定客观真理的存在, 认为真理就是效用, 而效用是衡量一个观念或假设的真理的尺度。在中国现实生活中, 市场经济的逐利性, 实用主义让大学生很容易陷入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观念里, 一切行为以是否对自己有用为出发点, 淡化了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4. 个人主义的影响
个人主义是一种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和社会哲学。它认为个人价值至高无上, 推崇个人的自我实现, 广泛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 反对权威、宗教、国家、社会及任何其他外在因素以任何形式干涉和阻挠个人需要以及发展。个体主义的传播带来了个人的解放, 并且个体主义凭借理性, 通过自主、自律的观念倡导一种更为自我负责的生活方式, 使人成为一个有尊严、独立的人。这有利于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奋斗。但是, 个人主义过于强调“私”字, 与中国的传统道德标准的集体至上相背离, 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 竞争意识深入人们的脑海, 追求物质利益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在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一些大学生为了凸显自己, 达到在竞争中取胜的目的, 不惜牺牲同学利益、集体利益。当其他同学的才能超越自己时, 不能正确对待, 甚至以残酷的犯罪手段伤害同学、伤害社会。大学校园出现的投毒事件、杀人事件就是一些大学生自私心理达到极端后的过激行为。
三引导大学生积极应对社会思潮的对策
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是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的内容, 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导向性、民族感和时代感, 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很长时期内全体社会成员必须遵循的思想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大学生是即将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力军,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大学生辨证学习当代社会思潮, 让其真正认识和体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优越性、科学性和革命性, 从而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
2.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理论水平, 拓宽教育渠道
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的理论水平越高, 对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思潮的帮助越大。如新自由主义宣传的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 就是企图混淆全球化和民族化, 在全世界推行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 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高校教师的理论功底越高就越能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民族化和全球化, 既不能陷入狭隘的民族主义, 又要提高警惕, 捍卫国家、民族的主权。另外, 随着网络通讯的发达, 学生获得各种社会思潮的渠道越来越宽泛, 教师不仅要用深厚的理论功底占领课堂主渠道, 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 而且要树立伟大的课程观和教育观, 即把学生在学校期间获得的各种教育经验都纳入课程进行设计和开发, 不断丰富和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 了解学生的认知,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大学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引导作用
大学精神体现大学的核心价值观, 代表着先进的校园文化。大学精神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发挥着激励意志、规范行为、凝聚人心的功能, 对大学生的精神愿望、生活信念、道德理想与行为规则等, 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激励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 广大教师必须树立爱国、敬业、奉献的职业道德, 只有教师拥有了良好的价值观, 才能引导学生一起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 摒弃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其次, 在校园里倡导勤俭节约的美德, 中国自古就有节俭惜福、反对奢靡的传统, 通过教师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引导大学生视节俭为美德, 纠正一些大学生“以奢华摆阔为荣耀, 以挥霍享乐为潇洒”的错误消费观念, 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侵蚀。
参考文献
[1]洪晓楠.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及其影响[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2]王建光.当代社会思潮及其对中国的挑战[J].探索与争鸣, 2004 (10)
[3]王永贵.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西方主要意识形态透视[J].社会科学研究, 2007 (1)
[4]王赳.消费主义的现实反思[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5 (5)
[5]程恩富.新自由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J].求是, 2005 (3)
【西方世纪末思潮】推荐阅读:
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08-01
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05-17
西方中世纪文化史07-09
中世纪宗教与西方音乐10-03
出路与方法21世纪西方美学研究论文05-17
西方建筑思潮论文08-28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05-10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09-30
世纪末诗歌05-21
世纪末建筑史研究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