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古琴研究解读

2024-07-16

21世纪古琴研究解读(共7篇)

21世纪古琴研究解读 篇1

0 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元,高等学校招生就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基础专业之一,如何在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中通过对应用数学的发展方向、专业设置、应用范围和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与时俱进的相应调整、改造、建设和创新来实现新的一轮跨越,已成为当前我国大学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无疑将使应用数学专业难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需要,同时也会对毕业生的就业和本学科的未来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对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索,成为当前许多大学数学院系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1,2,3,4]。经过几年的探索,我系在对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我们采取一个专业两套培养方案进行招生,下面就我校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培养方案进行解读,与同行专家探讨。

1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需要的、面向21世纪金融事业,服务于湖南省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具有系统扎实的数学和金融理论功底,受到较严格的数理金融思维、科学实验,特别是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训练,具有较好的金融专业知识,能充分应用数学知识在经济领域中进行较高层次的数量分析,解决金融中的资金定价等计量问题。

具有在金融行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或相关经济部门从事统计计算、预测分析、项目开发、科学研究、实际操作和管理工作等能力,又能在学校从事数学和相关经济的理论教学。

培养规格:(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较好的数学和应用数学基础,掌握金融与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经济、金融信息分析以及预测和决策。(3)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和软件的开发应用,有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并能用于解决实际问题。(4)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5)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发展。(6)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养成终身学习,不懈创新的习惯。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要求,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成才为主线,人才培养目标定性地刻画了人才培养的“质”,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却定量地刻画了人才培养的“量”。

(1)人才培养目标质的规定性:

拓宽适应性——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坚持方向性——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增强金融应用性——运用数学知识和金融知识能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

(2)人才培养规格量的规定性:

树立一种思想——热爱经济发展的专业思想。

具备二种素质——具备较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和较高水准的职业道德素养。

夯实三类基础——夯实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方向和通识理论三方面基础。

掌握四项能力——掌握建模、科研、开发、应用四项基本能力。

2 基本思路

(1)始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专业办学的基本思路。

(2)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确立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发展方向。

(3)强调数学基础,构建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双专业公共基础课平台。

(4)突出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特色,安排好专业特色课程,合理增设方向选修课程。

厚基础:设置专业核心基础课程,将核心基础课程分为数学类、金融经济类二大类,着力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如下:核心基础课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核心基础课:数学类: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数学建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随机过程、数学实验。金融经济类: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财务会计。

专业方向课程:金融投资学、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金融统计学、金融工程学、金融数学。

宽口径:(1)加强通识教育,我们设置了“两课”、外语课程,还设置了经济管理类、专业英语、自然科学基础以及工程技术基础课程,在外语教学中做到四年不断线。(2)设置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选修方向课,再分三个小方向选课,基础数学方向:分析选讲、代数选讲、近世代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点集拓扑。金融投资方向: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期权期货、证券投资分析、投融资理论与实务、金融风险管理。金融计量方向: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金融计量学、金融时间序列、金融统计学、金融数据挖掘。

重实践与科技活动:该专业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建模、金融建模能力培养。

本着“专业+技能+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过级考试,在符合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获得国家或省级更高级别的证书实行学分奖励机制,所奖励的学分可以抵任选课程的学分,项目如下:(1)暑假社会实践;(2)“三下乡”活动;(3)各种校组织的社会活动;(4)英语及计算机考试;(5)各类竞赛(每次);(6)发表论文;(7)其它文章(通讯报道、小说、诗歌等);(8)各类协会和社团工作;(9)科研活动;(10)课程设计;(11)职业技能;(12)各类实习;(13)省级学科竞赛前培训。

3 培养模式

(1)课程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综合教育”三大课程模块组成。(2)课程特色: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实施专业教育,在专业基础教育上实施专业方向教育,在专业方向上实施定向教育。旨在形成“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上的方向教育,专业方向教育上的定向教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3)课程框架: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5],旨在形成“先基础、后专业、再特色”的课程构架体系。

4 学分结构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结构总体分布如下:必修课13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51学分,时间必修课19学分,专业必修课65学分。选修课40学分,其中限选课20学分,任选课20学分。

5 专业特色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是数学与经济学,因此,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与经济学基础,围绕这一专业属性,本专业开设了应用数学专业的数学课程,包括数学基础课程和后续课程,又开设了一些经济学课程,包括经济学基础课程和后续课程,从而使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具有吸收新营养、开创新领域的良好基础,尤其是在“数学的应用正向一切领域渗透,特别是在经济学应用中大显身手或者说经济学发展正日益依赖于数学”的今天,这种良好的数学基础就更显重要,王海民,任九泉在文[6]说过,我们相信,在21世纪,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将得到更深入的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借用郑骏在文[7]中的结尾作为我们的结尾:当今数学发展的主要趋势为:今后数学的发展必然比最近数十年更迅速,成绩更巨大。必将充分显示现代数学的三个新特点,即数学内部各分支间的相互渗透、数学与其他科学(如金融经济学、控制论等)的相互渗透以及计算机和数学的相互影响。数学科学将更加自觉地扩大应用范围,使它的触角几乎伸向一切领域。而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正是数学的触角所指向的、值得当前更为关注的重要领域。

摘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阶段,与时俱进不断吸收学科发展和教育理念新成果,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对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应用数学专业(数理金融)培养方案进行解读,探索了一般本科创院校应用数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应用数学专业(数理金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王五生,李小丽,林远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分方向教学的探讨[J].河池学院学报,2008,27(增刊):97-98.

[2]张侨平,严启平.关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调查报告[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3):244-247.

[3]向日光,吴柏森.对本科应用数学专业定位的思考及人才培养探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5:61-65.

[4]钟波,陈义华,刘琼荪,付鹂.应用数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重庆大学学报,2001,7:145-146.

[5]胡恩明,郭文莉,周健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6,62-80.

[6]王海民,任九泉,20世纪金融数学的若干进展及前瞻[J].数量经济技术研究,2001,7:119-122.

[7]郑骏.从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看数学科学[J].数学通报,1998(6):38-40.

21世纪古琴研究解读 篇2

关键词:《教育——财富蕴藏其中》,21世纪教育挑战,对策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研究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 该报告被誉为继1968年《世界教育危机:系统分析》和1972年《学会生存》之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开发表的最重要报告, 它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对21世纪教育的作用及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细化了学会生存的三种基本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并与学会生存一起称为教育的“四个支柱”, 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出了教育的理想:推进学校教育改革,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以应对21世纪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虽然报告强调“教育是一种财富”[1]P20, 但它却不是一种能够为我们直接享用的财富, 它“埋藏在每个人的心灵深处”[1]P10, 需要我们付出心血却把它发现并挖掘出来, 让它变成真正的财富, 所以需要我们及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根据当代的一些新特点、新形势, 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充实与探索。

一、21世纪教育面临的挑战

任何教育问题的研究都是基于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之上的, 展望未来, 报告归纳了教育政策应当正视的三大挑战[1]P2-4:一是在人们对经济和社会进步所抱的幻想破灭后, 如何找到人类发展的理想途径;二是如何使文化适应新情况, 使思想观念现代化;三是如何减少世界各地的紧张局势, 使人类在“地球村”能够共同生活。报告围绕这三个问题, 主要从经济与社会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世界的未来前景、论证了21世纪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 21世纪教育面临的经济方面的挑战。

科技变革、技术进步不断地影响着劳动的性质和安排, “各企业和各国都迫切需要增加劳动力素质方面的应变能力”, 能否“紧紧跟上这种变革, 甚至走在变革的前头”[1]P57, 考验着21世纪的教育。“工作的日益非物质化”[1]P56趋势越来越明显, 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素质发生了本质变化, 21世纪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面临着重大调整。21世纪经济是知识经济, 知识的爆炸式增长考验着21世纪教育向一个人提供知识的能力。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所导致的社会问题、环境问题, 使教育目标由从促进经济发展, 为经济界提供所需人才, 转向促进人的发展, “使每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1]P70, 这也要求21世纪的教育进行质的转变。

(二) 21世纪教育面临的社会方面的挑战。

1. 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对教育系统造成了一种空前的压力, 对教育的需求已经达到而且有时是远远地超过了其力所能及的程度[1]P24”。人口老龄化问题、世界移民问题等也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2. 社会联系危机。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网络的扩大既便利了与他人的交流, 却又增加了自我封闭和离群索居的趋势”[1]P51, 迫使人独处于计算机屏幕前的娱乐活动日益增多, 许多人沉湎于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 “网瘾”正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发展的一颗“毒瘤”, 这些新问题成为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

3. 人类的生存与共处问题。

伴随着家庭的解体、都市化的无序、传统人际关系的破裂, 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传播, 在使人的个性获得解放的同时, 也对社会的团结造成了伤害, 消解了社会的主流意识与主流观念, 人的精神成了一个四处游荡的游魂, 很容易走向极端, 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与精神问题, 这对21世纪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4. 民主与平等问题。

随着民主原则在全世界的广泛传播, 为社会民主参与做准备的民主教育将是21世纪教育的一项新使命, 教育界有责任“使学校成为民主实践的典范”[1]P47。

虽然当代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报告的时代背景同处一个时代, 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可以归纳为十种变化趋势:全球化、信息化、科技化、市场化、知识化、环保化、民主化、多样化、个性化、模糊化。这些新趋势为认识报告的时代价值, 思考21世纪的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背景。

二、21世纪教育应采取的对策

(一) 拓展发展概念的内涵, 以“更加开阔的眼光”[1]P55定义教育。

展望21世纪, 报告认为“一种单纯追求提高生产力的模式必然走向死胡同”, 我们应“赋予发展概念更广的含意, 应使发展超越经济范畴, 以便也考虑其伦理、文化和生态内涵。发展的指标不应限于人均收入, 还应包括有关健康 (包括婴幼儿死亡率) 、饮食和营养、拥有可饮用水、教育和环境等数据, 还应考虑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和男女之间的公正和平等情况, 以及民主参与的程度”[1]P66, “不应再像过去那样, 只是从教育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 而应以一种更加开阔的眼光, 即以促进人的发展的眼光来确定教育的定义”[1]P55。

(二) 转换教育理想的追求, 培植“教育的四个支柱”[1]P75。

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理想与追求的根本转换。报告以“学会生存”为基础, 细化为三种基本学习要求:学会认知、学生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并把这四种基本学习称为“教育的四个支柱”[1]P75, 认为21世纪面对的挑战不再是倡导社会建设终身教育体系, 倡导教师与学生学会生存, 而是要探索具体的行动方案和措施, 体现在教育实践中, 改革教育中的“非人化”或“无人化”的“倾向”或“趋势”, 由注重人的“感官满足”和“外部追求”向注重人的“精神满足”和“内部修养”回归, 使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趋于“和谐”, 既不能像古代的某些“文人”那样自视“清高”, 为追求“精神理想”而饿死也不言“利”, 更不能像现代的某些“能人”为满足自己无止境的“金钱欲”、“权力欲”、“占有欲”而不择手段, 丧失了作为人的道德底线, 而是要教育学生为“现在的自我”而活着, 为“实现自我”而生存, 建立良好的“自我感”, 妥善处理所面临的内外部分矛盾, 使自己能够享受到“真正幸福”的生活。

(三) 构建终身教育的体系, 打造“真正协调一致的教育”[1]P101。

全面发展目标, 仅仅依赖正规教育是无法实现的, 必须借助于终身教育的力量。终身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股影响全球的教育思潮, 1972年的《学会生存》报告就把“把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若干年内制定教育政策的主导思想”[1]P241, 本次报告则“把终身教育放在社会的中心位置上”[1]P8, 认为它是“进入21世纪的关键所在”[1]P90, 是“获得适应每个社会变化的新资格的特殊手段”[1]P130, 也是“每个人进一步实现工作与学习平衡及行使积极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手段”[1]P90。终身教育不仅仅与教育系统有关, 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体系。 (1)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场所, 应担负起情感和认识之间的联系及价值观和准则的传授的职责。 (2) 社区、社团、宗教团体和政党在学习合作、相互支援、宣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方面均可发挥巨大的教育影响。 (3) 职业界可以发挥教育作用, 帮助青少年了解职业生活的限制和机会, 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辨别方向。 (4) 大众传媒是一股重要的教育力量, 各级学校系统应当改变教育和传媒之间相互对立的状况, 把传媒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手段, 同时减少不良信息的影响。 (5) 自由时间内的自我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种教育形式, 是其他外在教育的基础, 应该重点培养青少年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 明确正规教育的职能, “沟通教育的各个阶段”[1]P10, 探索能力的“新的证明方式”[1]P131。

报告在倡导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同时并没有忽视正规教育的重要性, 而是用隐喻的方式突现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与重要作用。认为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它使享受这一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 参与建设集体的未来和继续学习”[1]P134, 中等教育是“人生的十字路口”, 在这里, “青年们应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和能力决定自己的未来”, “能够获得有助于他们成人阶段的生活圆满成功的能力”[1]P106, 高等教育应该超越其传统的教育功能, 成为“面向全民的文化场所和学习场所”[1]P126, “满足日益增多的、以自己的好奇心寻求使生活富有意义的人的求知的源泉”[1]P126-127。这些论断都非常准确地反映了时代的脉动, 但对于21世纪的教育来说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随着儿童受教育年限的延长、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中等教育越来越具有基础教育的特色和职能, 而其“人生十字路口”的职能正在让位于高等教育。因此, 我们需要对教育的不同阶段重新进行思考, 按照不同于原来的方式对它们重新作出安排, 确保它们之间有可能相互转换, 并使学习途径多样化。为此, 报告也强调了家庭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国际合作、与学业失败作斗争的重要性, 建议探索从教育中所获得能力的“新的证明方式”[1]P131, 改变教育文凭在“谋求技术性工作的唯一王牌”[1]P131的地位。

(五) 调动教育内外的力量, “设想和建设我们共同的未来”[1]P96。

在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中, 教师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变革的因素”, 报告针对“社会对教师寄予的合理期望”、“向他们提出何种要求”、“他们又能得到什么补偿”、“什么人可以成为一个好教师”、“如何培养他和保护他的积极性, 并提高他的教学质量”[1]P135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但从报告的论说中我们却看不到教师完成教育理想的可能性。首先, 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与要求“似乎是无限的”[1]P137, 不仅要求教师完成教学工作, 而且期望教师有能力应付各种社会问题, 甚至“期望教师能在家长、宗教机构或国家当局常常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1]P136, 教师几乎成了“救世主”。例如, 报告希望教师把“学校办成更能吸引学生的场所”[1]P135, 同时“还应努力把教育过程延伸到校外”[1]P136, 而没有谈论具体的措施, 仅建议“组织一些外部学习实验”, 这显然是不够的。其次, 教师的工作具有“两难性”, 很难把握其中的“度”。例如, 教师为了改造学生已有“世界”中的缺点需要对学生进行约束、管制, 使其处于被动、收敛状态。同时, 为了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创造性和好奇心, 又必须使其处于主动的、个性张扬状态, 如何掌握其中的“度”需要教师具有高超的、灵活的教学艺术。再次, 教师受到来自课堂之外的各种力量的“最严格的约束”, 往往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之外的其他目标在疲于奔命。如何减少外部干扰, 使教师安心于教育教学工作, 对所有的国家来说, 这都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最后, 对教师的高要求与给予的低待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与其他职业相比, 教师地位始终处于社会的中下层, 在许多国家、地区, 教师的招聘都存在非常大的困难。此外, 报告也谈及了“政治当局的作用”及“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认为政治当局应发挥以下作用: (1) 对教育作出选择与规划, 进行全面调整; (2) 革新集权管理模式, 与地方和基层单位分享教育决策权; (3) 通过政策规定, 采取各种措施, 多渠道筹集经费, 优先保证、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管理、使用、监管, 以满足建设公平、平等、广泛的教育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1世纪古琴研究解读 篇3

2013年, 由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改编的电影再一次被搬上了银幕。这一次由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演大富翁杰伊·盖茨比, 通过他的个人感情经历和人生悲剧向人们展现上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前夕的人们醉生梦死的生活场景。这是一个物质主义与享乐主义盛行的年代, 也被称为“爵士乐时代”。正如菲茨杰拉德所说:“这是一奇迹的年代, 这是一艺术的年代, 这是一无节制的年代, 这是一讽刺的年代。”[1]正是因为这一部充满时代特征的小说, 菲茨杰拉德成了“爵士乐时代”的代言人, 为“爵士乐时代”送上了一曲挽歌。

1925年, 《了不起的盖茨比》首次发表就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被认为是一部寓意深刻、揭示“美国梦”虚幻本质的小说。小说主人公盖茨比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感情生活的悲剧, 而且是一个时代的悲剧, 代表了梦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 是美国梦的幻灭。菲茨杰拉德的这部小说捕捉到了这一特定时期的精髓, 在物质主义统治的时代, 乐观主义引起的理想主义注定会招致失败。因此, 这部小说顺应了现代文学的一个主要潮流, 描述了现代美国社会的金钱至上而人们生活在精神荒园中的现实, 这是这本表面上讲述简单的爱情悲剧的书自20世纪20年代出版以来拥有众多读者且一次又一次地被搬上银幕的原因, 因为它不仅是“爵士时代”的挽歌, 而且是现代金钱至上人们精神荒园的悲歌。盖茨比用一生追求梦想, 在小说中表现为企图追回曾经的爱人。从作品整体看, 盖茨比与黛茜之间的爱情故事并不是小说的中心话题, 作者只是借助于这样的人物关系, 充分展示梦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正是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 赋予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表面上的爱情悲剧更深层的含义:“美国梦”的幻灭。小说采取印象式的描写手法, 描写既热烈又冷静, 采用了众多美丽奇特的象征与比喻。

二、西卵与尼克、盖茨比

故事发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一座小岛上。那里有一对其大无比的鸡蛋般的半岛, 东卵与西卵。西卵是两个地方中比较不那么时髦的一个。故事的叙述者尼克·卡拉韦从中西部来到纽约, 住在西卵, 他隔壁住的是一个名叫盖茨比的神秘人, 渐渐地, 尼克了解到盖茨比的一生。

盖茨比出生贫穷, 但从小他就坚信阿尔及尔的“由贫致富”神话, 坚信靠自己力量最终能获得成功, 将进入上流社会与物质享受作为自己人生的目标。在军队中服役时, 他爱上了黛西, 而黛西却嫁给了有钱的花花公子汤姆·布坎农。黛西对于盖茨比来说是他“美国梦”的化身, 就像那对面码头上的绿灯, 代表世间无法获得的一切:所有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 那正是盖茨比穷及一生所追求的。盖茨比所举行的奢侈的宴会就是为了引诱黛西回到他身边。同时为了这个梦想, 他不择手段, 导致了自身的堕落, 却在得到后悲哀地发现那不是他所要的, 他一生的努力毫无意义。小说的结局是悲伤及讽刺的, 盖茨比成了自私的黛西的牺牲品。盖茨比为了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梦而死, 他的悲剧是20年代所追求“美国梦”的人的悲剧, 因为他们的梦注定失败。死亡对于盖茨比来说是最好的归宿。他已经从生存的残酷及虚无中完全解脱了。

盖茨比的悲剧来自他对生活和爱情的幻想, 对上层社会人物缺乏认识。作为悲剧主人公, 他又有其“伟大的”的一面, 那就是他那超乎寻常的乐观精神及渴望将梦想变成现实的勇气。正如小说标题所暗示的, 他是“了不起的”, 因为至少他还有梦, 而不是像黛西及其他人那样麻木。虽然最后他面临的是失败和死亡, 但仍强过像一个死灵魂那样活着。

尼克在小说中起独特作用, 他既是小说的叙述者, 又是小说的参与者。他冷眼旁观, 对所见所闻持不即不离的态度, 正是通过他的所见所闻, 读者认识到小说中的其他角色, 这种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使故事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是小说中理智与理性的化身。他的所见所闻并不总是可信的, 由于他是故事的叙述者, 故事的发展是依赖他的, 他对小说中其他人物的态度影响读者的态度。由于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堕落与腐朽, 他采取冷眼旁观的态度, 以免被现实的残酷伤害。他不能完全超脱于现实, 表现在他对盖茨比既同情又不赞同的矛盾心情。故事结尾他返回故乡, 是一种逃避, 也是一种对现实的领悟。

西卵这个名字本身就体现了乐观主义及理想主义, 就像早期的向西部的扩张。西卵就像盖茨比, 奢侈但缺乏社会地位, 象征二十年代涌现出的暴发户。盖茨比及尼克住在这个地方, 他们俩都有自己的梦想, 也正是在这个地方, 他们的梦想破灭了。盖茨比死了, 尼克在遭受残酷的现实打击后返回了中西部。

三、东卵与布坎农夫妇

东卵有着纽约市最负盛名的家族的宅邸, 是一个堕落及颓废的“现代社会”, 象征过度的物质主义。东卵就像布坎农夫妇, 富有, 有社会地位, 象征长期支配美国社会的特权阶层, 代表特权阶层腐朽堕落的精神世界。

黛茜在故事中实际上存在于两个层面:一个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黛茜, 一个是盖茨比梦想中的黛茜。现实中的黛茜是一个肤浅的妇女, 表面上漂亮而富有, 内心却空虚冷漠, 是寄生于美国上流社会空虚无聊的女性的代表, 更讽刺的是她的名字在英语中有纯净及天真无邪的含义。事实上, 纯洁、天真的黛西只是盖茨比理想化的结果, 只存在于他的梦想之中。

黛西其实是物资主义的象征, 是盖茨比的梦想及他的理想主义的化身。她白色的裙、白色的房、白色的颈、白色的指、白色的少女时代, 所有这些都只存在于表面, 黛西的内心世界是病态的、道德堕落的。虽然拥有财富及地位, 她并不快乐, 因为她的存在是无意义的。她挖苦和讥讽黑白颠倒的社会, 对丈夫的背叛感到麻木, 对女儿漠不关心, 仅像对待漂亮的玩偶那样对待她。她唯一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和需要。她怎么能快乐?我们不能说她一点儿也不爱盖茨比, 她爱自己更多。因此, 事故发生后, 她选择让盖茨比成为她的替罪羊。从某种程度上说, 汤姆和黛西是同一类人。他们只关心他们自己的利益。“汤姆和黛西, 他们是粗心大意的人———他们砸碎了东西, 毁灭了人, 然后就退缩到自己的金钱或者麻木不仁或者不管什么使他们留在一起的东西之中, 让别人去收拾他们的烂摊子———” (P154) 。他们有罪, 但我们不能过于责怪他们, 他们仅仅是粗心及自私, 而社会也允许了他们的行为。

东西卵的差别不仅显示了盖茨比与布坎农夫妇的冲突原因, 而且揭露了特权阶层与暴发户的斗争。特权阶层试图维持他们对社会的支配地位, 然而20年代繁荣的经济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暴发户, 危及他们的统治地位。这种状态在汤姆的谈话中清楚地表现出来:“我们是占统治地位的人种, 我们有责任提高警惕, 不然的话, 其他人种就会掌握一切。” (P15) 特权阶层认为他们自己比暴发户受过更多教育, 更文明, 相信他们“创造了那些所有加在一起构成文明的东西” (P15) 。因此, 这种斗争有其必然性, 是不可避免的。

四、灰谷与威尔逊夫妇

灰谷是“一个离奇古怪的农场, 在这里灰烬像麦子一样生长, 长成小山小丘和奇形怪状的园子。在这里灰烬堆成房屋、烟囱和炊烟的形式, 最后, 经过超绝的努力, 堆成一个个灰蒙蒙的人, 隐隐约约地在走动, 而且已经在尘土飞扬的空气中化为灰烬了” (P23) 。灰谷就像乔治·威尔逊, 荒凉、令人绝望、毫无希望, 象征道德腐败的社会中的阴暗角落。灰谷中的T·J·埃克尔堡大夫的眼睛“若有所思, 阴郁地俯视着这片阴沉沉的灰堆” (P23) 。起先它只不过是俯视灰谷的一团模糊的, 不可解释的图像。但是到了最后, 乔治·威尔逊认定他们是上帝的眼睛, 他将采取的报复是上帝允许的。正如库柏曼所说:“T·J·埃克尔堡大夫象征着荒原上起指挥作用的神。”[2]上帝正看着, 却对堕落的大地上发生的事无能为力。灰谷的这种气氛正是整个西方社会精神荒园的最佳代表。

威尔逊夫妇就正如他们所居住的“灰谷”———死气沉沉和荒凉。他们既没有生活在东卵的人们的地位, 又没有生活在西卵的人们的金钱, 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是小说中另两个牺牲者。茉特尔就好比另一个盖茨比, 追求物质享受, 渴望进入上流社会, 却最终走向了毁灭。乔治·威尔逊满足于现状, 发现妻子的背叛后, 他原谅了她, 并打算去别处开始新的生活, 但仍逃不过最后的悲剧结局。他们的悲惨结局代表了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在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 处于社会底层人们永远无法摆脱被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通过分析以上的人物象征和场景象征, 不难看出《了不起的盖茨比》是一部描述一位有“高尚梦想”的道德败坏的主人公的悲剧的小说, 盖茨比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感情生活的悲剧, 而是象征“美国梦”的幻灭, 因此它成了菲茨杰拉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代表作。批评家们认为杰伊·盖茨比是美国二十世纪一个主要的文学角色。为什么这样说?原因也许是没有别的角色比盖茨比更符合“美国梦”这个主题。菲茨杰拉德“也不仅仅将杰伊·盖茨比看作由于贫穷、野心而导致犯罪的农场男孩, 而是一位追求‘美国梦’的英雄”[3]。说得更精确些, 这正是另一个现代社会被牺牲者的原型。《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特别表现了二十年代美国社会由于有闲阶级增加, 消费增长导致的享乐主义的产生引起的意识形态的斗争”[4]。盖茨比、尼克、茉特尔及威尔逊, 这些代表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在社会中苦苦挣扎, 企图寻求更好的生活, 这也体现了人类心灵中的共性。直到今天当我们再次从银幕上看到这部作品, 仍无法否认其艺术魅力。无论是何种梦想, 无论成功与否, 我们总是有一些梦想, 我们总在“奋力向前划, 逆流向上的小舟, 不停的倒退, 倒入过去” (P156) 。

参考文献

[1]Fitzgerald, F.Scott.The Great Gatsby.London:Heinemann, 1987, :160.

[2]Cooperman, Stanley.F.Scott Fitzgerald’s The Great Gatsby.New York:Simon&Schuster, 1965:28.

[3]Rubinstein, Annette T.American Literature:Root and Flower.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88:462.

21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简述 篇4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美学家在对西方美学理论及20世纪中国已经形成的较为完整的美学研究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发展之上,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美是全人类的要求出发,中国的美学研究应该尊重不同的人对于不同美感的要求,用开拓的视野进行探索和研究。从审美文化受到广泛关注的要求出发,21世纪的美学研究要适应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向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一、新实践美学的探索

著名美学家易中天曾在“走向后实践美学,还是走新实践美学”的一篇论文中提到,旧实践美学终将作为一个被扬弃的环节退出舞台,但不意味着时间范畴的使用失当。新实践美学坚持的是“美是人对自身的确证”、“审美活动是人借助于人化对象而与别人交流情感的活动”,这是与新世纪的“以人为本”相适应的,因此,这一论文中所提到的美学将走向新实践美学,将是21世纪美学研究发展的一个趋势。

审美的英文是Aesthetica,可解释为感性或感性认识,但是,并非一切感性的东西,都是美的。正如沃尔夫冈·韦尔施所说的,“我们并不认为饕餮之徒口腹之欲的快感是“审美的”、“感性的精神化、它的提炼和高尚化才属于审美”。可见,审美是一种感性认识的升华,而这种升华主要体现在它的属人本质。

美依存于人的社会实践,而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便是劳动。“劳动使人获得一种心理能力,即通过确证感的体验,在一个属人的对象上确证自己的属人本质,这就是审美,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的确认感就是美感。为美感所确证的美,也就是能确证人是人的东西,这就是新实践美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审美本质确证说”。当然,劳动不是艺术更不是审美,劳动是人类生命活动最基本的形式,劳动使人成为人,使人获得了人的本质,既然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那么劳动便是美的本质,劳动之所以具有意义,便在于其中所蕴含的艺术因素和审美因素,使人得到确认感的体验。新实践美学更关心的不仅仅是人类的劳动如何产生出艺术和审美,而是它为什么必然会产生出艺术和审美来,因此,21世纪的美学研究要从对社会本体的确认转移到对个体的属人本质上来,走向新实践美学的探索之路。

二、审美心理的塑造

美是最普遍的,但美也是最难得的。对于不同的事物,不同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即使是同一种事物,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诠释,这一切都要归于人的审美心理。人们的审美心理活动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极为复杂的过程。“没有情感的推动、渗透,单纯的感知、想象、理解决不能形成任何审美经验,也不会引起审美愉快享受”,(1)或许,别人的经验可以在人们之间互相传递,但美感经验却一定要身临其境体会。由此可见,人的审美活动,是一个由感知、想象,理解、情感诸因素交错融合的心理现象。

学者李莉在《艺术美学导读》中曾提到过审美心理的塑造,首先是审美主体的塑造,这不仅仅是把人培育成为审美的人,而且还要把人的生活提到审美的水平,即审美能力的塑造。美不单是出现在艺术生活中,更应广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在这些环境中创造美、欣赏美,从而向审美升华,使日常生活能够超越实际需要而成为艺术化的、诗意的生活,使美和艺术成为生活的本质。其次是人要把整个世界变成自己的审美对象,从而使自己周围的世界成为审美的世界。这样,整个围绕着人的世界,将不再是异己的、陌生的世界,而变成与人亲近的、属人的、审美的世界。人并不是单独的个体,他生活在一个联系的世界中,人们应该同世界建立起一种相互尊重、和睦友好的审美关系。

审美心理的塑造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对美理解的一种心理引导。21世纪的中国是发展的中国,是腾飞的中国,一切步入正轨,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素质都有了飞速的提高,在这客观前提下的美学发展必然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审美心理机制。生活质量的提高带动了生活素质的提高,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都有了提高,人得感知、想象、理解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层面,在这基础上,人的审美心理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物质需要,更多地注重精神方面的需要,同时,生活方式的升华也带动了审美心理的升华,因此,新世纪的美学研究应适应这一需要的升华,深入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满足于不同人的审美需要,使人们拥有真正的人的生活。

三、大众文化与审美文化

在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所谓的“大众文化”完全不同于革命时代所提倡的大众文化,那时文化是由大众自己创造的或为大众服务的,如山歌、民谣等。而“如今的大众文化是少数人借用高新技术,通过复制、移植、虚拟、拼接和批量生产等手段制造出来的,以广播、影视、报纸和印刷品等现代传播媒体为工具灌输给普通的人民大众,尤其都市的大众。商业广告、服装表演、流行艺术、电视游戏、娱乐、闲聊等是它的主要形态。刺激欲望、促进消费是它的根本性能。”(2)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大众文化是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双重产物。

这与新时代的审美文化是背道而驰的,新时代的审美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创造与欣赏,它能对社会成员发挥精神教化作用。而当今时代的“大众文化”是使人被动地接受成果,已经失去了激发人的创造力的性能。这种文化在代表社会进步的同时损害了文艺的精髓,把人们的眼光完全吸引到物质享受上面。虽然大众文化有此弊端,但却支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许多环节,作为一个已经存在的事实,已经向现代的学术、教育,尤其是美学研究和审美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1世纪的审美文化面对同时的“大众文化”要采取相应的对策,美学自身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要开阔视野,把大众文化纳入自己的研究范围之中,通过美学批判与审美教育,认识大众文化的存在价值和消极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提高人性素质和审美能力。

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在其美学专论《大希庇阿斯》中提到:美是难得。确实,要用理论去总结美,是很难的,美是最普遍的,但美学却是最难的。21世纪初的美学研究是重要的,它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要总结先前美学家的研究思想,又要为新世纪的美学研究提出正确的引导,可谓任重而道远。正如北京大学的张法教授说过的那样:“在生活中,走向美,是走向愉悦;在理论上,走向美学,是走向艰难。走向愉快是令人高兴的,走向艰难是令人尊敬的。”

参考文献

[1]邓晓芒、易中天:《黄与蓝的交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2]李莉:《艺术美学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4]《自反性现代化》,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5]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发行,2005年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评述 篇5

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现状

针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内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意义, 构建海上丝绸之路风险和挑战以及为顺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策略建议。

(一)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内涵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于秦汉, 繁盛于唐宋元时期, 明朝海禁后走向衰落, 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时期内海上丝绸之路对沿岸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文化、宗教、人口迁徙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今天上升为中国国家战略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承袭了古代丝绸之路“传递和平、互惠互利”的精神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现有文献主要从当前中国对外开放国际国内环境, 国家经济增长需要及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特点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解释。全毅、汪洁、刘婉婷通过分析中国对外开放的国内外环境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具有传递和平、共同发展, 形成有利于中国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 将中国建设成海洋强国的重要历史责任。陈万灵, 何添传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全球贸易网”, 并将其定义为“从依托现代运输工具和信息技术连接起来的海上国际货物运输通道或国际贸易网, 反映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关系”。周练在谈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内涵时特别提到这是一个新机制要求的概念, 重点强调了中国-东盟各类合作沟通机制的建设。

(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意义

现有文献针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意义已有较为广泛的论述,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呼应, 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

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大国, 然而随着美国战略东移的推进以及亚太地区地缘政治等历史原因, 中国的对外开放外部环境日益严峻。申现杰、肖金成指出, 由美国主导推进的TPP和TTIP将中国置于被边缘的风险中, 中国适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既涵盖日、韩、欧洲等发达国家, 同时也包括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乃至非洲的不发达国家, 具有新合作模式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提升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合作与互动, 化解美国TPP和TTIP给中国对外开放造成的压力。霍建国也在《“一路一带”战略构想意义深远》一文中指出, TPP和TTIP谈判对中国构成了新的挑战和威胁, 一路一带战略有利于“巩固中国同中亚和东南亚的合作基础”。

2. 扩大优化对外开放, 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现有文献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对外开放和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积极意义基本达成一致。张勇通过分析30多年来中国对外开放实践取得的成绩和现阶段面临的困境认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扩大和优化外对开放格局, 成功实现国内经济转型, 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是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 是“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发展, 扩大、优化对外开放格局的又一动力来源”。卢昌彩认为,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既与东亚东南亚相连, 有涉及欧洲及非洲, 覆盖范围广, 涉及经济总量巨大, 将成为经济增长重要力量。该学者还认为,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海上互联互通及海洋经济、港口城市的经济合作加快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将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全毅等从资源、经贸往来的角度出发认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3. 传递和平、互利共赢、全球布局, 增强中国影响力。

申现杰等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 “一带一路”建设一方面可以推进中国部分产向东南亚及中亚等制造业相对发展滞后的国家转移, 另一方面可以依托中国的技术和资金优势扩大对周边国家投资, 带动当地产业发发展。该学者相信, “一带一路”将“积极发挥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引领作用, 有利于助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 推进国际区域经济的分工、合作与融合, 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局面”。鞠华莹、李光辉认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打造“中国-东盟升级版”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更加深入全面的政治经济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张勇在其文章中论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传播中国价值观, 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此外他还认为, 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是“是深化全球发展区域化, 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重大战略部署”。

(三) 挑战和建设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焦点

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挑战

针对建设21世纪上海丝绸之路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现有文献主要着重分析了外部牵制、地缘政治以及中国南海等问题。楼春豪梳理了近年来美国印太战略的举措, 从军事和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其对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牵制作用。他认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面临的最大战略挑战”。印度的东进政策和其在印度洋主导权的提升都将对中国形成牵制力。此外, 楼春豪还认为, 中印边界问题、中国南海问题以及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的内部矛盾都将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严峻挑战。与楼春豪观点相似, 全毅、汪洁、刘婉婷三位学者也在其文章中谈到了美、日“印太战略”、中国南海问题以及印度地缘政治等问题对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威胁和挑战。此外, 三位学者还特别提到中东非洲局部地区形势动荡不安与贫穷对区域内的经贸合作安全构成了很大威胁。除上述问题外, 卢昌彩特别关注了中国自身的海洋工业生产, 他认为设备落后、海洋高新技术人才匮乏也将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制约因素。

2.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相关建议

针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政策选择, 申现杰、卢昌彩、鞠华莹、李光辉、陈万灵、全毅等学者在“落实中国与周边国家港口的互联互通”、“保障航道安全”、“扩大区域合作”、“构建互利共赢合作机制”等措施上的看法基本一致, 认为解决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是保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 刘赐贵从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的角度, 除了提出构建海上互联互通外, 还强调了“加强海洋经济和产业合作”以及“推进海洋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全面合作”等措施。周鑫通过分析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价值功能提出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 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宣传, 海洋人文学科的建设以及旅游文化相关产业共建来助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申现杰、肖金成将“一带一路”作为一个研究整体, 通过对国际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新形势, 除提出“五通”建设和国际区域合作两项措施外, 还提到了建设沿岸国家和地区自由贸易区网络和提升与相关国家和地区贸易投资数量和质量等两方面的建议。陈万灵、何传添分析了相关国家在区域内的竞争关系, 重点论述了中国的经贸定位, 除互联互通外, 两位研究人员还提出提升区域内贸易自由化, 按不同航段拓展与相应国家的经贸关系的建设思路。鞠华莹、李光辉两位学者除了上文提到的港口互通、海洋合作、互利共赢体系的建立外, 还关注了区域内的重点工程如“中国东盟升级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 谈判、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区建设谈判等等。卢昌彩提到了推动货币流通。郑海麟试图从历史经验中寻求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方略。

(四) 以国别和地区为专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东盟、泰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

邹立刚通过对中国-东盟法律和实践基础的分析, 提出了从领土争端、远洋渔业、南海行为准则等方面着手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的几点建议。在文章中, 邹立刚还特别强调了海南在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上可发挥的重要作用。吕余生主要论述了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性, 并提出广西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上大有可为。刘松竹、吴尔江重点研究了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广西和东盟的合作问题, 通过合作现状分析, 梳理存在的问题, 立足于广西的优势针对广西和东盟的合作提出了策略建议。周练重点论述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中泰经贸合作的积极意义, 并进一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建议。向晓梅探讨了广东与丝绸之路沿岸国家的经贸合作模式。吴崇伯的研究立足于福建, 通过探讨福建的既有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利用华商网络”、“加大渔业资源合作”、“建立福建—海丝沿线国家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开放东盟劳工输入”等七个方面的建议。

(五) 针对远洋渔业、旅游等以产业为对象的研究略有涉及

目前, 以产业为专题对象的研究不多见, 远洋渔业是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韦有周、赵锐、林香红等通过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远洋渔业的优势和不足, 针对远洋渔业如何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出了策略建议。向晓梅、刘赐贵、全毅等多位研究人员也在其文章中对远洋渔业有所关注。此外, 曾启鸿、蔡文静两位学者以旅游合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现状和重要意义, 针对如何进一步促进区域旅游合作提出了建议。

(六) 已有学者尝试用模型分析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因素

张丽丽、吕靖、艾云飞通过解释结构模型 (ISM) 和层次分析法 (AHP) 对影响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ISM模型,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研究结果显示, 港口设备先进化水平等表层因素将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产生直接快速的影响效果, 而沿岸国家与我国的合作意愿、合作广度、领土争议等深层次的影响因素改善难度较大, 但一旦有所改善将从根本上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二、现有研究评述

总体上看, 现有文献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国内外背景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 较多关注了国内改革面临的新局面及各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博弈。学者们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积极意义基本达成一致, 站在较宏观、较高的角度对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政策选择提出了诸多建议。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首先, 现有研究以战略性分析为主, 此类研究虽然对于政策的选择和制定具有参考作用, 但是对于较为细致具体的问题, 比如, 具体贸易政策的调整、产业经济的转型、对外投资的路径等问题要么一笔带过, 要么未有涉及。

其次, 现有研究基本以定性研究为主, 缺乏数据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涉及我国内政、外交、产业经济、贸易等多个方面, 需要深入更具体更细分的领域, 用具体数据来预测不同的策略选择对中国经济带来的积极变化和可能存在的冲击, 实证研究将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此外, 现有研究内容关注范围较窄, 对外主要以东盟, 对内主要以广东、广西为研究对象。然而, 海上丝绸之路涵盖日韩、东盟、南亚、海湾国家、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研究都需要逐步完善。同样, 对内而言, 环渤海经济圈、长三角区等沿海沿江地区均可以借力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谋求发展。

21世纪古琴研究解读 篇6

旅游是指人们暂时离开居住地而到异地进行参观、游览、度假、娱乐等一切旅行活动的总称。如果从更广泛的角度看, 凡是包含着游览内容的各种有目的的旅行活动都可称为旅游。现代旅游正是从广义的角度, 把一切以公务、商务、学习、会议、探亲、访友、度假、康复、宗教、体育、科学考察为目的的旅游, 都定义为旅游活动。

体育旅游被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汪德根等人认为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具有旅游和体育特点的新兴产业。体育旅游是近些年来掀起的一种专项旅游活动, 既是体育产业的一部分, 又是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查阅CNKI系列数据库 (含CNKI期刊全文、优秀博硕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全文) , 输入文章标题检索词“体育旅游”, 查阅近五年的研究成果, 时间为2002年至2007年, 跨库选择共命中577篇, 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477篇,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0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1篇,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5篇,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58篇。在结果中输入文章关键词检索词“体育旅游”, 再次进行查阅, 选择共命中484篇, 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450篇,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0篇,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1篇,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23篇。由此可见, 关于体育旅游的学术研究工作在我国已经进行得如火如荼, 但是观点侧重点不一, 说法各有千秋。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以来, 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80年代的体育旅游, 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90年代以后, 随着体育旅游从几乎没有到了如今蒸蒸日上的局面, 关于体育旅游的学术研究工作才日益受到许多学者的重视。1992年, Hall先生给体育旅游下的定义是:“为了参加或参观体育活动, 而离开生活范围的、非商业性的旅游”。1995年, 原田先生根据体育旅游的目的, 将体育旅游分为“以参观体育活动为目的”和“以参加体育活动为目的”两大类。1996年, 长积先生提出了“体育旅游, 是指将参加体育活动或参观体育活动作为目的的人们, 从暂时离开日常生活范围起, 到返回日常生活范围止的这样一个活动”的观点。

马耀峰等认为:“体育旅游是一种以体育为主题的旅游形式, 它以一定的体育资源和体育设施为条件, 采用旅游商品的形式, 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项目。”韩鲁安则从广义与狭义上对体育旅游进行了概括:“广义地概括为:旅游者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娱乐、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等与旅游地、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狭义地可以理解:为了满足和适应旅游者的各种体育需求, 借助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 充分发挥其诸多功能, 使旅游者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从而达到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一种社会活动。”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汪德根等人在《体育旅游市场特征及产品开发》中对体育旅游概念所做的解释是:“体育旅游是旅游业的组成部分, 它是以体育资源和一定的体育设施为条件, 以旅游商品的形式, 能为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提供融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各种服务于一体的经营性项目群”。谭白英、邹蓉在《体育旅游在中国的发展》中认为体育旅游即以非盈利目的离开家庭所在地, 以前往某一目的地参与或观摩相关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旅游。它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产物, 具有集体育竞技与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特征。闵健在《体育旅游及其界定》一文中认为体育旅游是人们以参与和观看体育运动为目的, 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一些学者还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体育旅游定义这样来界定:“体育旅游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体育娱乐、健身、竞技、康复、探险和观赏体育比赛等活动与旅游地、旅游企业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总和。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具有体育和旅游特点的新兴产业”。还有人认为应该从复合型产业的角度来认识体育旅游, 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去界定体育旅游。现阶段, 可以从旅游的角度定义, 认为体育旅游是一种专业性旅游, 是人们以参与或者观看体育运动为目的, 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完善, 体育旅游也可定位于体育, 从体育的角度解释体育旅游, 则认为体育旅游是一种休闲体育或假日体育, 是人们参与体育的一种形式或活动的一种方式。

根据以上学者的看法, 本着简明实用的原则, 我们认为, 体育旅游的概念界为:旅游者在闲暇时间内, 为了满足欣赏风景、放松心情、强身健体、增进体验、增长知识、增加阅历、陶冶情操等需求, 暂时而有计划地离开居住区域进行异地游览体育名胜、参与或观摩体育运动, 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行活动。

2.体育旅游的类型及内容

重庆师范大学张志在《体育旅游开发研究》中, 将体育旅游类型从产品内容上划分如下:

阮雪冰认为体育旅游的类型多种多样, 按照主体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 可将其划分为参与性体育旅游和非参与性体育旅游。参与性体育旅游是以参加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旅游, 包括:参赛型、健身型、尝试刺激型。非参与性体育旅游是一种由体育活动而引起的旅游行为, 以观看体育赛事, 欣赏体育表演为主, 旅游主体是体育活动的观摩者而不是参与者。程立则认为体育旅游主要分为观赏性旅游和参与性旅游两大类。陈涛把体育旅游分为度假型、娱乐休闲型、观光型、民俗型四个类型。李明将体育旅游综合概括为“体育的双格调”理论。认为体育旅游包括了“参观型”和“参与型”, “食宿型”和“当日往返型”等各种不同的类型。吴畏提出从体育旅游资源角度分析, 把体育旅游细分为休闲型、体育观战型、健身型、刺激型、竞技型等五种类型。

笔者认为体育旅游是新生事物, 它在不断发展变化中, 其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不断开拓中。从体育旅游者行为特征角度来看, 体育旅游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 旅游与度假型。以旅游度假为主, 在度假过程中, 在闲暇时间里, 参与了诸如戏水、钓鱼、登山、跳舞、棋类活动、健身房活动、打高尔夫球等类似体育的, 实则消磨时间的一些轻体力活动。

(2) 休闲与健身型。在旅游活动中, 通过对一些运动量不大但生动有趣的身体体验活动进行休闲健身, 以健康和快乐为主线, 参与进行如海水浴、游泳、垂钓、潜水、帆板、冲浪、滑水、水上摩托艇、滑沙、滑草、轮滑、登山, 或打保龄球、网球、羽毛球等, 通过体育旅游活动而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3) 参与与竞赛型。在旅游中亲自参与各种竞赛型运动或强刺激游戏, 在滑行、旋转、翻腾、上升、下降、坠落、摇摆、转动、滚动、波动、碰撞、追逐等瞬息多变的活动中, 体会日常生活中难以体会到的各种身体巨大速度、强大力量、持久耐力、高度灵敏等状态, 使人的平衡器官、视听器官、内脏器官、运动器官受到强烈的刺激, 产生各种难以名状的兴奋状态, 使身体器官和功能得到超常锻炼, 同时在活动中使各种创造欲、破坏欲、征服欲、好奇心、成就感得到满足, 促进身心全面而正常的发育。

(4) 观赏与文化型。主要是指观赏各种体育赛事、参观各种体育运动场馆的建筑设施、参加各种体育学术交流会议等, 特征是旅游中不直接参与体育活动但跟体育密切相关, 目的是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增加生活阅历, 增进朋友间的友谊, 传播体育文化。

3.体育旅游的特征

通过对所查阅的文献进行归纳与分析, 体育旅游除了具备一般旅游的特征外, 还具备一些独特的特征, 其独特性主要表现如下:

(1) 参与者的大众性。体育旅游没有要求每人都是专业运动员或拥有过多的体育知识, 普通百姓, 不分性别年龄, 不需要有任何体育训练经历, 同样可以参加体育旅游项目, 获得身体体验, 增加阅历, 增进友谊。

(2) 旅游和健身的结合性。体育旅游是在旅游活动中参与体育活动, 通过健身、娱乐、休闲等方式来调节人们身心健康水平状态, 使身体各器官功能得到锻炼, 满足参与者愉悦身心的需要, 促进参与者身心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品种多样性。体育旅游项目既有休闲与健身项目, 又有激烈竞争项目, 还有观赏与文化结合项目;既有轻体力运动项目, 又有大运动量项目;既有空中项目, 又有水下、洞穴及地表的项目;既有单一项目, 又有多项目结合运动项目;既有徒手运动项目, 又有器械运动项目;既有人与人项目, 还有人与动植物项目、人与大自然项目。可谓品种多样, 花样繁多。

(4) 自由与专业性结合。在大多数的体育旅游活动项目中, 人们不需要以一种竞赛心理去参加比赛, 也不一定要胜过其他旅游同伴, 体现的是一种贵在参与的精神。只要在大众体育旅游项目中让身体得到锻炼, 获得愉悦的心理感受, 追求了刺激, 满足了好奇心, 促进了人们间的友谊, 就达到了旅游的目的。当然也有些需要高科技专业知识才能参与的体育旅游, 如动力伞、帆船、热气球、探险旅游、海底旅游、沙漠汽车拉力赛旅游等。

(5) 可重复性。体育旅游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活动, 它更强调的是身体体验。体育旅游可以是对同一项目的多次旅游体验, 也可以对不同地点不同体育旅游项目的一次性体验, 尤其是对那些酷爱旅游、酷爱运动的人来说, 每年重复进行多次体育旅游的几率更高。而对一般人群来说, 不同项目体育旅游对满足人们猎奇心理, 需求不同情绪体验, 增加多层次阅历方面, 也有积极的作用。

4.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和研究现状

(1)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

中国旅游业是70年代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 经过近30多年的努力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最近的十年以来, 发展势头尤为迅猛, 社会经济效益也尤为显著。1998年, 我国旅游业收入达到3438亿元, 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32%, 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8.7%, 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刺激了各相关行业的发展, 扩大了内需, 增加了社会活力, 促进了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 加速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旅游已经发展成为广大城乡居民大众重要的消费领域和扩大内需的重要力量。

我国的体育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以后就以每年30%~40%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着。最初一般是在旅游热点地区或景点设置一些体育和休闲设施如蹦极、降落伞、射箭、骑马等, 也只是简单的依附观光及文化游作为休闲活动的补充。开发的内容大多雷同, 形式单一, 规模极小。开发的程度不足, 产品显得较为零散, 远未形成气候, 高质量的体育旅游产品少之又少。本世纪初, 各地根据本地的自然条件和资源, 开发了多种体育旅游产品, 满足体育旅游爱好者的需求。比如青藏高原登山活动、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运动会、泰山和华山登山游, 滨海健身旅游、黄河漂流活动、东北滑雪节庆活动、湖南湖北的赛龙舟活动, 广西推出以健身娱乐为目的的“森林旅游”、登山探险、山涧江河漂流、自行车旅游等。国家旅游局将2001年定位为“中国体育健身游”主题年, 其后推出了60项具有地方体育特色的大型体育健身旅游活动和11大类80余条专项体育旅游线路产品, 更是奠定了我国体育旅游在旅游中的重要地位, 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的体育旅游的飞速发展。我国体育旅游业近些年发展速度更快了, 体育专题旅游、体育特色旅游、体育娱乐旅游收入占国内旅游收入的分额在逐年大幅度增加。特别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为发展我国体育旅游产业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契机。

(2) 我国体育旅游研究现状

国外体育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体育旅游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 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该领域的学术发展, 并且也形成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体系。国外体育旅游运动项目种类日益丰富, 体育旅游已经不仅仅限于登山、滑雪、冲浪等传统运动项目了。1997年美国出版的《Sport Market Place Directory》一书中已收录了130余种适合于开展体育旅游的运动项目, 足以印证国外体育旅游研究工作已经进行得比较深入和全面。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历史还很短, 因此体育旅游基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 许多基本问题研究还不足。进入本世纪以来, 体育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研究的增多, 关于体育旅游概念、体育旅游分类、体育旅游者行为及市场、体育旅游资源及开发、体育旅游管理等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体育旅游研究的热点。

首先, 我国的体育旅游概念研究方面, 不同学者从不同侧面对体育旅游概念进行了探讨。然而, 到目前为止, 国内旅游学界和体育学界都还没给体育旅游一个统一的、权威的定义。由于认知角度的差异, 出现了不同的体育旅游的概念, 在学术界对体育旅游的概念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状态。这既说明了体育旅游研究正在逐步深入, 又表明这些概念的确还存在缺陷, 或过于宽泛或没有把握住体育旅游的特殊属性。其次, 关于体育旅游分类的研究在各种研究文献中均有反映。学者们虽然提出了一定的分类标准, 但因标准不全面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目前研究中共性最多的是从旅游者“参与的行为”出发, 把体育旅游分为参与型和非参与型 (观赏型) , 这与国内流行的体育旅游概念“参与或观赏体育活动为目的, 或以体育活动为内容的旅游活动”保持一致。也还有根据体育旅游本质属性和特征、根据体育旅游资源角度、根据体育旅游者旅游动机、根据体育旅游功能等角度, 对体育旅游进行了不同的分类。第三, 关于体育旅游者行为及市场开发的研究, 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 研究成果相对较多。此类研究一般是通过调查访问, 了解现状, 并对此展开对策研究。目前有关体育旅游的研究论文中, 研究过程也以此类为普遍, 研究结果比较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第四, 体育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研究方面, 体育旅游开发是体育旅游产业的核心内容, 学者们对体育旅游资源及开发的研究相当活跃, 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其中的区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方面, 更是研究者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 通过实地研究, 提出的具体策略, 可操作性极强, 极易被当地政府和旅游部门所采纳, 产生相当的经济效益。第五, 关于体育旅游管理研究方面, 其内涵已经涉及包括体育旅游管理模式、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政府在体育旅游管理中的作用、体育旅游资源品牌策略、经营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关系等多项内容。

我国体育旅游的研究者大多数是以高校从事体育教研工作和从事资源与环境教研工作的教师为主, 较少有社会学、经济学、旅游学方面的专家和专业旅游界人士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近年来, 体育旅游总体来讲, 研究的广度有所拓展, 但研究深度明显不够, 缺乏对具体体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的深度开发的研究, 将亟待各类专家学者涉足, 开创更新的局面来。

摘要:我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业年轻而充满朝气, 发展潜力极其巨大,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被人们称为21世纪“朝阳产业”之一。体育旅游有多种类型, 具备各种明显的特征。体育旅游作为一门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交叉学科, 以其独特的健身、娱乐、休闲、交际等特点, 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感觉, 在近年的旅游业的发展中得到快速而迅猛的发展, 逐步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时尚旅游活动。我国体育旅游发展历史还很短, 体育旅游基础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全面。21世纪以来, 我国的体育旅游研究工作虽然有了较深入的发展, 然而在学术界, 对体育旅游的概念还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现状。近些年来, 总体来讲, 研究体育旅游的广度有所拓展, 但研究深度明显不够, 缺乏对具体体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的研究。

21世纪古琴研究解读 篇7

自夏代末年起, 就已有了中国古代华夏人民与外族发生音乐文化交流的最早记载。秦汉以来张骞通西域而带来的“丝路热”, 促进了西域文化与华夏文化的交融与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开始传入并已十分盛行, 一些西域传入的佛曲得到流传。许多西域音乐家来到中原, 他们在内地长期从事音乐舞蹈活动, 对传播丰富多采的西域乐舞作出很大的贡献。闫江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音乐交流研究》 (安徽大学, 2007年) 中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 详细阐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文化交流的情况, 总结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六个方面的特点, 并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交流的影响与意义。

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和文化高度开放的阶段, 中外音乐文化的双向性交流达到空前的程度。由于“丝绸之路”的作用使得中国与欧洲、日本等国也有了更加频繁的往来。当时的音乐文化吸收了国内各民族和中亚各国的音乐成分, 独特新颖的盛唐音乐又对世界各国, 尤其对亚洲国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体的交流情况可见王璟《小议隋唐时期的中外音乐交流》 (《史学月刊》, 2006年第8期) 、涂颖颖《试述隋唐时候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安徽文学》, 2008年第9期) 等文。

在陕西关中地区正式发掘的唐代壁画中有22座关于乐舞的壁画。在这些奏乐图中, 竖箜篌、琵琶是经常出现的乐器。梁勉的《从唐墓壁画中的竖箜篌谈中西音乐文化交流》 (《文博》, 2008年第5期) 一文就根据对竖箜篌的历史的追述、新疆出土的竖箜篌实物的分析、唐墓壁画中出现的竖箜篌图像的描述、分析来论述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

到了宋代, 中国的音乐主要是以本土繁衍、变移的方式在发展。元朝统一以后, 版图辽阔, 海上交通日益发达, 这样就更便于中外文化的交流。苏日娜在《试析元代的统一对音乐交流与发展的促进》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8年第2期) 中对蒙古族在元帝国时期创造了蒙古族音乐的辉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认为主要有三大方面:元朝在统一过程中对其他民族音乐精华的吸纳;蒙古统治者重视音乐的发展并设立专门机构来掌控音乐;元朝的对外经贸交流, 使蒙古族音乐得以广泛传播。

清朝后期, 帝国主义的大炮在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屈辱的同时也开启了一扇窗, 使中国人得以窥见域外世界的新鲜图景。此时新式学堂的学堂乐歌以及“新音乐”的兴起, 使传统音乐失去了它的主导地位, 新音乐、传统音乐三重样式并存的格局开始形成。谢瑾《康熙时期西乐中传之思考》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 一文从康熙时期西乐中传的一系列首创性事件出发, 阐述了当时西乐传播的历史意义与局限性, 进而从政治、外交、历史主体等角度分析了当时西乐中传过程中出现重大进展与种种局限并存的原因。

近代,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推动力量, 主要是中国留学生和一部分外籍音乐家的艺术活动。他们在中外音乐文化教育交融的创造性发展中迈出了新的步伐。吴少静、黄少枚的《近代福建对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兴盛》 (《人民音乐》, 2005年第6期) 一文在搜集各方面史料的基础上, 对1840年以来福建对外音乐交流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描述。通过该篇文章可以从交流的角度初步了解近代福建音乐发展的状况:一方面有利于海外华人音乐文化寻源, 激发年青华裔母体文化意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增强华人文化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客观地看待福建省基督教音乐及其在中西音乐文化交流中发挥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自汉代佛教的传入开始, 中印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交流。古丝绸之路的开通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广泛接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至唐代, 中印之间的交流达到了一个高潮, 步入其最为辉煌的历史时期。郭骅在《中印音乐交流索迹——秦腔音调与印度“拉格”音调的某些异同》 (《中国音乐》, 2007年第1期) 中对秦腔音乐中的某些音调和印度的一首维纳琴独奏音乐进行了比较, 认为二者具有相似性和同源性, 并进一步认为印度的这首维纳琴独奏音乐源出中国古代秦地之音。李未醉则在《略论古代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音乐交流》 (《人民音乐》, 2004年第10期) 中从古代中国音乐对印度尼西亚的影响;印度尼西亚音乐传入中国两方面表明了古代印尼音乐舞蹈具有高度发展的水平, 反映了中、印尼两国具有密切的政治关系, 是中国与印尼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

中英音乐交流是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外音乐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给予中国音乐以重要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新音乐的产生和发展。李云《中英音乐交流的三个阶段 (1793—1949) 》 (福建师范大学, 2006年) 一文在史料的基础上, 着重从音乐交流的双向性出发, 对1793——1949年间中英音乐交流的历史进行了初步的梳理与研究。通过三个阶段的分别论述, 对中英音乐交流的漫长历程、丰富内容、主要影响等进行分别的讨论, 在理清中英音乐交流的历史脉络的基础上, 进而认识了中英音乐交流的基本面貌及其在中英音乐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李未醉发表了一系列的相关文章如《简论古代中缅音乐文化交流》 (《交响》, 2003年第9期) 、《论古代中国与泰国的音乐交流》 (《人民音乐》, 2007年第1期) 、《论古代中国与马来西亚的音乐交流》 (《交响》, 2008年第3期) 等, 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研究。相关的研究文章还有像李未醉、苏前忠《简论古代中越音乐交流》 (《交响》, 2002年第12期) , 李未醉、江艳《简论古代中国与朝鲜的音乐交流》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 , 纪维剑《浅谈古代中韩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人民音乐》, 2008年第7期) 等。

近年来, 还出现了像杨和平《从20世纪前半叶中国音乐美学研究看“中西音乐关系”的问题》 (《乐府新声》, 2000年第3、4期) 及董焕玲《跨文化交际中的中外音乐交流》 (《中国音乐》, 2007年第4期) 等这类研究观点、研究角度较为新颖的文章。杨文认为探讨“中西音乐关系”问题应以中西音乐交流的历史事实为依据, 将其置于中国近现代大文化发展的背景中进行考察;透过中国近现代史其它文化领域中所反映出的“中西关系”问题进行梳理、比照, 从而全面深刻地揭示近代以来, 音乐领域反映出的“中西关系”问题的独特存在方式、本质、价值体系和理论基础。董文则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 分析了音乐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并指出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这种跨文化交际形式对促进世界音乐文化繁荣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 21世纪以来的中外音乐交流研究有了新的进展, 其研究内容、研究方式更为丰富多彩。研究中运用的新方法, 也使研究的成果更为多样化。但在其中也存在着的一些疑点与盲点, 仍需我们继续努力地挖掘新的史料使它得以更好地解决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陶亚兵.中西音乐交流史稿[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4.

[2]陈艳霞.华乐西传法兰西[M].上海:商务印书馆, 1998.

[3]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上一篇:能效数学模型下一篇:我国与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