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儿童的世纪有感(通用15篇)
读儿童的世纪有感 篇1
童年去哪儿
——读《儿童的世纪》有感
姜莹 机司青年
从2013年10月开始,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大众关注,各种媒体上热议不断。该节目融入的亲子关系、乡村生活、民间文化、明星效应等诸多要素,都切中了当代人的精神需求。而孩子的表现,无疑是其中最引人关注的看点。如何对待孩子,似乎没有什么值得疑惑的,人们首先会想到一个字,爱。节目中,爸爸们所流露出的爱的意愿和爱的能力,无疑正是观众的普遍期待。如果有人问,为什么应该爱孩子,那一定就显得唐突。然而,在五百年前的欧洲,这个问题并不唐突,而且就是在这个问题的催逼下,儿童才被人们从人群中发现的。此话怎讲呢?这正是本文要推荐的《儿童的世纪》一书的内容。该书于1960年首先出版法文版,两年后即翻译成英文,作者是著名法国历史学家阿利埃斯,如今,当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儿童”这个词时,不仅是标志一个生物意义上的年龄段,更常用的内涵是关于一种与成人相互隔离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儿童是被特殊对待的,和成人有着不同的世界。然而,阿利埃斯认为,在西方,16、17世纪以前,人们并没有把儿童当作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儿童一旦断奶,就会进入成人社会,与成人一起劳动、玩耍。在生活中,儿童被直接往成人的方向塑造,而不是单独建立一套对待的方式。阿利埃斯从4个世纪的绘画、日记、游戏、学校以及儿童的课程中,观察到了这些。
比如,在13世纪的一幅宗教画中,讲到耶稣将五饼二鱼化作许多饼和鱼让几千人吃饱的神迹,画上耶稣与门徒站在一位小人的两边,小人的个子只及耶稣和门徒的腰部,但是这个小人没有儿童的容貌和服饰特征,他被处理成了一个身材缩小的成人。
甚至直到1890年,在14到17岁之间的人口里,美国中学只招收了7%,而另外93%的人口和许多更加年幼的儿童一起从事着成人的劳动。一些儿童更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在各大城市比比皆是。(见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
试再举一例。女孩儿一旦脱离襁褓,要被包在用铁及鲸鱼骨支撑的紧身围腰及紧身胸衣里,以确保她们的身体被塑造成流行的成人体型。穿迷你型成人衣服,她们被期望符合标准成人女性体态及姿势,尤其要维持直立的姿势及缓慢、优雅的步态。被用来实现这些目标的装置经常导致女孩的身体扭曲或器官移位,有时甚至导致死亡。这里仅举一例。有位乔治·伊芙琳的市民,他的两岁女儿伊丽莎白于1665年死亡,医生告诉他,紧身围腰是她的致命伤,这东西阻碍了肺部成长;检查身体的外科医师说,她的胸骨凹陷得非常深,两根肋骨折断了,而紧身围腰对肺部的压力更造成呼吸困难及她的死亡。(见劳伦斯·斯通《英国的家庭、性与婚姻》)
这些都是儿童完全被当作成人来塑造和对待的例子。
阿利埃斯认为,当一种以对儿童的教育为中心的新型家庭形态发展起来后,父母才逐渐开始鼓励把成人和儿童分离开来。这种分离,又逐渐引发了对建立儿童式生活方式的热情,并最终形成了当今的儿童观。也就是说,把儿童从成人世界拯救出来的主要动力,来自教育。
阿利埃斯此书,引爆了学术界对儿童史的关注,一批相同论题的专著随之逐渐问世,围绕着阿利埃斯的论点,或批评,或赞赏。好奇的读者诸君,不妨也拿来对比着读一读。看到这些被历史学家展现出来的“童年”的过去,或许能启发我们去思考,“童年”的未来,应该往哪个方向走。
(【法】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
读儿童的世纪有感 篇2
事实上, 我读佐藤学是有种读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痛苦”, 因为佐藤先生反对的, 正是我自以为是正在固守的。在《学校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中, 佐藤学指出:我曾经对中国的课堂教学抱有一种成见, 总以为仍然束缚于划一的、一味追求效率的、竞争性的教学之中。这是他在著作中为数不多针对中国教育现状与教育改革的看法之一。佐藤先生一语击中我们的要害。
以儿童为中心, 是我读《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最大的感受。这让我想起杜威曾经的论述, 他认为:“学校科目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 不是文学, 不是历史, 不是地理, 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我们所要求的是使儿童带着整个的身体和整个的心智来到学校, 又带着更圆满发展的心情和甚至更健康的身体离开学校。”一言以蔽之, 即学校教育教学应以儿童为中心。在佐藤学先生的理论阐释和案例评述中, 我一直能看到“儿童中心”这一鲜明的旗帜:“儿童的面貌是清新自然的”;“儿童们已经迫不及待, 各就各位”;“要让问题成为儿童们的探究课题, 只有认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挫折都是了不起的, 并且认真倾听每个儿童的低语或沉默, 才能获得教学的立足点”;“我们常常是为了‘儿童的将来’来规定学习, 或者说‘为了学生的发展’来规定学习。但是如果不能实现当下的学习、不能感受当下生活的学习, 那么将来的学习也不会幸福”。
教室空间设置以儿童为中心
在成书之前, 佐藤学先生探访了日本全国以及国外一万多间教室, 观察了一万多节课堂。佐藤学观察课堂的手段是多样的, 但其关注的点却是唯一的, 这就是课堂里儿童的状态和被关注的状态。
从书中众多课堂教学案例中, 我看到的是这样的教室空间:U字型的课桌椅;老师走近一个儿童身边, 弯着腰, 以同等高度的视线倾听他们的发言;甚至看到一位叫原田的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拼布地毯构成的柔性空间。
我看到, 在这样的教室空间里, 儿童成为主人, 教室的生命感很强, 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是平等的, 教师的站位、姿势是利于倾听儿童与进行充分“串联”的。我对教室的空间管理没有研究, 但我能强烈感觉到, 这样空间里的学生心可以静得下来, 潜质可以表现得出来, 智慧的交响、课堂的深入可以达成起来。
这就让我联想到前些年红红火火、这几年饱受争议的“杜郎口模式”, 我想无论是被神化还是被妖魔化, “杜郎口”样式是中国基础教育的应然样式, 比如形式上的“革命”。而到如皋的“活动单导学”则纠正和优化了教室的空间形式, 正应了佐藤学先生所说“不得不说这正是倾听行为的原点”。
以“不懂”的儿童为课堂关注的中心
当我第一次看到“要进行以边缘化儿童为中心的教学”时, 我感到特别意外。因为按照当前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 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下, 课堂教学的关注点名义上叫“全体学生”, 实际上是关注“大多数学生”, 对那些特别优秀和特别滞后的学生关注是极其不够的。而在《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一书中, 我看到了不少以“不懂”的儿童为课堂关注中心的教学现场, 例如小林教子老师在课题为“比例”的算术课上, 面对一名叫健治的学生“我完全不懂”时, 调动全班学生给健治讲解, 直到健治再没有疑问为止。之后当一位学生提出更加简洁和凝练的解法但令人费解时, 原来“完全不懂”的健治竟然反过来给大家很明白地解释了一番, 达到整堂课的高潮。“不懂”的儿童激活了学习的原动力。
而志村老师在他的语文课里, 从四号开始依次点名发言, “顺理成章”点到平时缄默不语的20号俊树, 在俊树摇头示意不回答时, 志村老师让他的同桌正弘读俊树的诗, 俊树指引正弘得到了自己满意的“回答”, 志村老师再以及时的肯定, “俊树连连点头, 大声地‘嗯’了一声”。佐藤学先生说:“志村老师找到了高见顺的诗与俊树内心世界的关联。”是的, 这种基于儿童、唤起儿童、发展儿童的教学怎能不令人怦然心动。相比我们日常的教学, 虽然收获了“短浅”的平均分数, 却失去了不知多少发现儿童、发展儿童的机会。
佐藤学说:“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 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利, 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只有认为每个学生的思考或挫折都是了不起的, 并且认真倾听每个儿童的低语或沉默, 才能获得教学的立足点。所以, 创造性的教师总能够接受儿童的多样性和教材的发展性。”让每一个学生在当下快乐地学习, 似乎是我们课堂的奢侈品, 但其实是必需品。
这也让我联想起喊学生到黑板上听写的情形, 当某一位学生 (可能是优秀生也可能是滞后生) 写某个词或某句话卡壳时, 讲台下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劲头十足地以各种方式提示他。这好像是笑话, 但其间也许就包含着佐藤学先生所说的“激活了学习的原动力”吧。
以探究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构建合作学习的课堂, 使学校成为学习共同体, 这是教师们的共同愿望, 这是在学校与课堂中实现民主主义的挑战, 是教学中确立儿童尊严的挑战, 是保障每一个人的学习权力的挑战。”佐藤学又说:“学习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与对话, 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与挑战。挑战学习的儿童是灵动、高雅而美丽的……在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里, 一个人的发现会唤起其他人的发现, 从而产生新发现的连锁反应。”在以探究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里, 有“倾听”而非倾轧, 有“串联”而非单接, 有“反刍”而非填灌, 有“尊重”而非歧视, 有“唤起”而非无视……理想的教育元素得以充分地调动和呈现。
我看到不管是在语文课还是算术课, 不管是联系工厂还是本土调查, 主问题的探究学习都在佐藤学先生提供的精彩案例中唱主角。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 课堂教学中讲究面面俱到, 在学生已知的浅问题、在学生无知的伪问题上大张旗鼓, 大吹大擂, 追求虚假的繁荣;却未能在“已知未明”“无知可寻”方面着力, 更没有产生佐藤先生所说的“一个人的发现会唤起其他人的发现, 从而产生新发现的连锁反应”这种上佳局面。所以, 我们教师, 必须抓紧努力。
“学习共同体”是佐藤学提出的重要概念, 它不仅是儿童学习成长的场所, 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场所, 还是社区的家长和居民参与学习的场所, 而“教师”正是这一系统中重要的因素。佐藤先生说:“课堂革命的主体在于, 任何学校都可以碰见的, 诚实地从事教育工作的普通教师。重要的是这些课堂中宁静的革命正是通过任何一所学校都存在的, 每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的小小挑战来展开的。”在他《教师的挑战》这本书中, 绝大部分案例就是来自普通教师。佐藤先生说:“在参访众多的中小学的过程中, 最令人高兴的是以前观摩过的教师在后来教学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当佐藤学感受到了藤田老师这八个月来对教学的真诚付出, 在教学尚未开始之际, 就已不知不觉热泪盈眶了。佐藤学先生仅仅几分钟的观察发现了“佐藤 (佐藤敦子) 老师的教学与之前大不相同”。而相比当下某些对我国基础教育有批判没有建设、有批评没有主张的“大师”, 佐藤学先生的人本情怀不知要高了多少倍。
读《新世纪围棋之魅丛书》有感 篇3
该丛书是青岛出版社近年来的棋书力作。分为四部分:“呕血劫争”“倚天屠龙”“争冠名局”“我眼中的围棋十诀”。前两部分主要是选材于2000年以来国内外的职业棋手比赛,共20局精彩对局。其共同点就是都拥有激烈的攻杀与防守,其中有些对局者可能不是棋友们十分耳熟能详的超一流高手,但他们奉献出的对局确实是精彩非常,完全可以代表新时代围棋的特点。“争冠名局”选材于十年来世界比赛决赛的对局。 “我眼中的围棋十诀”部分,精选了30局对局的片段用以辅助,来为棋友们介绍一个职业棋手心中所理解的围棋十诀,以及在实战中如何更好地去运用围棋十诀所蕴含的那深奥的棋理。
中国棋院协会主席王汝南分析中日韩三国棋风说:“韩国围棋把民族的倔强体现在棋风上,他们一直对日本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所以造就独树一帜的棋风;日本是三国中最早形成自己棋风的国度,他们重理论,有条理、森严的等级制度,在弘扬围棋文化上保持的很好;中国现代棋风是在和日韩抗争的这三十年形成的,尤其围甲联赛让中国棋手没有等级制度,低手和高手下棋,如果按部就班,肯定会输,这样很多棋手就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输了也不怕,于是形成了中国‘拼杀’的棋风。”
现代竞技围棋的核心要求从战略到战术,从布局、中盘到官子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确化。一些超一流棋手在重大比赛中计算的精确程度,达到了一般爱好者难以想象的程度;世界重大棋战中,不论是以惨烈战斗分高下,还是以半目差距分胜负,都是以精确的计算力为战斗的基础。在其思维上的广度,现代对局数量之多、变化之大可以说前所未有,在复杂的环境里,要求棋手掌握信息和思维空间范围极为广泛。即使是我们这些“年长”的职业棋手,也经常感慨新世纪围棋发展之快,已经难以把握。当今世界大赛中,常见“90后”棋手的风采,皆因他们从小接受魔鬼式的计算力训练,锻炼出极强的计算能力。在2013年结束的应氏杯世界围棋大赛中,16岁的年轻棋手范廷钰喜获冠军,我们由衷地希望中国棋坛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世界冠军。
读儿童的世纪有感 篇4
2 1 世纪的教师应该是什么形象?2 1 世纪的中国教师会有哪些区别于旧世纪的变化?当新世纪来临之时,这些问题总萦绕在我们这些教师脑际。寒假期间读了《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这本书,不免产生些许感悟,叙述出来以飨同志们。
* 有人说在未来的岁月中,教师这一职业将消失。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就想与之探讨一番。教师这一职业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分工,专门教育机构的出现而出现的。教育机构的存在应该是教师存在的前提条件。教育机构能从人类社会中消失吗?目前来看,所有的《教育学》著作都没有这方面的阐述,也许要等到人类社会下次“集中”之时。
{ 教育的内容与方式方法要随时代而改变,教师的任务与完成任务的方式方法也要随时代而改变,这是不争的真理。这些改变的内容在各种宣传媒介上已经被各阶层不同的人表述清楚,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认为所有的改变都应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应让未来的教育工作 更便捷 、 更有效# 。如果越变越烦琐,那还不如不变!换句俗话说,越弄越累,这不是有毛病吗?
* 怎么便捷、怎么有效就应怎么干,这就应是新世纪教师塑造新世纪教师形象的.出发点。如何使教育过程便捷,教育工作有效率,应该是新世纪教师研究的重点。当然教育工作的任何改变都不可避免的受制于社会、时代的发展,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只能在社会、时代提供的有限空间中翩翩起舞,以期努力的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Z 在《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这本书中,有很多老师已经在探索更便捷和更有效的教育策略,并且很有成就。读了这些优秀教师的精彩论述,使我们对未来新世纪的教育、未来新世纪的教师有了清晰的认识。
* 在本书《育人之心》部分中,令人尊敬的任彩云老师的《学会尊重与宽容》一文,使我明确了新世纪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育人之心。任老师说:“教育需要老师与学生心灵的撞击,而尊重与宽容是创设一种宽松平等的心理氛围的前提,它使学生放弃与老师的对立,从内心深处接受老师的教育。”“学会尊重与宽容,是新世纪的教师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一切从尊重开始,用爱来触摸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鼓励中成长,要允许孩子说“不”。这一切都是为培养新世纪人才而铺就的光明大道。
z 在本书《创新之路》部分中,有很多老师谈了他们在教学上的设想与实践,令人很受启发。不创新就没有出路,不创新就不能适应新世纪的要求。戎象薇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生有了更多获取知识的途径。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灌输者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教师应更多给予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融入课堂之中,师生间形成真正的‘开放式’教学。依靠学生群体,活跃课堂教学。”过去的教学太多的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今天的教学将以创造力的培养做为主攻方向。陈萱说:“以往的教育,过分重视‘分数’,过分强调‘循规蹈矩’,‘整齐划一’,而忽略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忽视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今天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教师应该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能够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重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正确认识自我。”
K 在本书《为师之道》部分中,这些优秀的教师们谈及做教师的艺术性,使每一位读者都对将来的教师形象有了清晰的认识。马丽娟说:“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需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生而有涯,而知无涯’。2 1 世纪的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吕晖说:“今日教师不仅要具有传统教学中所要求的,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备现代教学中所要求的授课技术和技巧以及健康的人格。”读了这些话让人想起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他说:“教师是增长知识和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
最后让我们以朱蕴如在《实践中“悟”》一文中的话结束本文,“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读《儿童》有感 篇5
我读完《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从中体会到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之情。
第一自然段的开头就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儿童比作从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还恰当的描写了大门的颜色,让我们感觉仿佛颐和园的大门就在眼前!
第二自然段,通过对二句诗的对比说明,点名了题目!同时也说出了冰心奶奶游园的原因!
第五自然段,以优美的文字,写出了盛开着的海棠花的烂漫绚丽!这个自然段表面上在写海棠花的“旺盛”,实际上而是在写儿童的生机勃勃
读《儿童立场》有感 篇6
读《儿童立场》有感
打开《儿童立场》之前,看着书本的封面,这是一本枯燥的书籍?是一本高深莫测的书籍?事实上,它是一本帮助我打开视野的书。让我接触到站在儿童的立场,也就是儿童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思考自己的教学,去对待教育的过程中的现象。
教育需要智慧,正如书中所言“书中的大智慧就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促进儿童发展;教育的愚蠢和错误也正是因为儿童缺场,对儿童的漠视和误读。”
首先,我想谈谈对教师这一职业身份的重新认识。
有人说教师像蜡烛,牺牲自己,照亮他人;有人说教师像园丁,辛勤耕种,育人万千。这些比喻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但是《儿童立场》一书,却用更理性的语言告诉我们老师是什么,老师是“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所谓使者,充当着互通往来的义务。蒙台梭利说,儿童是上帝派来的密探。泰戈尔说让孩子到成人世界中去,用一线镇定而纯洁的光,使成人愉悦而沉静。对于教师来说,我们面对的就是洋溢着灵气与活力的儿童,如何发现并懂得儿童的鲜明与活力?或许我们老师早就习惯了对自己职业和身份的自信,总觉得自己最懂得孩子,常常不自觉地就以权威者,训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儿童成长的路上。比如:儿童上课迟到了,我们可能会斥责儿童没有遵守纪律,而忘了去倾听儿童的声音,了解儿童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教师身份的定义让我们明白教育的最终意义是促进儿童的发展,而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认识儿童、发现儿童是前提。
其次,我想谈谈对教师教育方法的总结和认识。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树立儿童立场,也要在实践中践行儿童视角。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需要不断让自身专业知识提升和深化,让“文化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打破学科的孤立性,而具有渗透性和引领性。比如我在上汉语方言拓展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回去做方言调查,再与自己现在的发音进行对比,从中发现方言语音和词汇演变的规律。最后得出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受历史人口迁移,地理环境的制约,民俗文化的.影响等等。让他们在熟悉或者不太熟悉的语言里找到自己文化乡情,所以我最后给课堂做总结的时候,我说“故乡并不遥远,乡音带你回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家乡的生活语言和文化,这些文化根植在他们的心里,而把课堂上学到的学科知识转化为文化元素,同时融合了历史、民俗、地理等学科的知识。那一口地道的乡音,甚至一声地道的吆喝,可能会成为儿童成长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而文化使者——教师,担任着引领儿童,耕种并传播这一文化的重任。
当然,语文学科还有很多值得我去探究和思考并学习的。如:语文课中的作文课,阅读课如何设计和安排课堂更符合儿童立场,如何让孩子成为种诗的人?如何让孩子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智慧?
《儿童立场》中说道:“每一个故事都折射着儿童立场的密码。”这里的故事可以是儿童故事中蕴含的知识、概念、道理等,也指儿童本身就是故事,以及教师在故事中所寻找、确立的儿童立场。
相比较道理说教,能走进儿童心灵的是故事,寓言等,所以在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悉心观察、捕捉细节,创造故事,记录故事,建构并坚守儿童立场也是一种方法。
运动会上,全员退场后,班级的两个孩子低头寻找的身影还在烈日下穿梭,原来是两位同学还在清理班级的垃圾。我赶紧拿出手机,把这一美丽瞬间定格,在班级总结的时候,我把这样的故事中的身影定义为最美身影!篮球赛上,所有同学在场上为班级呐喊加油的时候,我看见一同学不知道什么时候把因腿骨折受伤坐在轮椅上的同学推出来,夕阳下的他们的笑容是令人动容的。在班级总结的时候,我把这样的故事定义为最美陪伴!
青春期的班级每天充满了不确定性,让教育的现场出其不意,层出不穷,如何在繁忙之中坚守儿童立场,记录与写作故事,让故事沉淀,让纷乱的现象逐渐清晰起来,让表面的现象逐渐深刻起来,让模糊的现象聚焦起来。在这样的沉积和积累中,我们能找到某些事件的关联性,规律性,从而坚定我们内心对儿童立场的认识。
发展儿童,要让儿童成为他自己,按照书中的观点,需要着力于孩子的现实性,更要着眼于孩子的可能性。并努力把这种可能性发展为可能性。
在教育的路上,有了这样的理论指引,我们在面对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了孩子足够的尊重,从而唤起孩子内心的可能性,因为尊重孩子是我们教育的起点;当孩子屡次犯错,屡次不改的时候,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试着收起内心的焦躁和苦恼,给孩子以时间,等待学生的变好的可能性被唤醒;当面对学业基础落后的孩子时,试着去点燃孩子心中的灯,给孩子以追求、期待、梦想的可能性;当遇到个性突出,情况特殊的的教育情况时,我们试着放下“统一性”“标准化”的束缚,试着给学生以选择的自由,在孩子的可能性在不断的选择中得以实现。
读儿童的世纪有感 篇7
作者在前言中写道:“现今关于张学良的传记、访问记、回忆录、口述历史, 已经叠床架屋, 不一而足”, 为避免内容重复, 乃独辟蹊径, 打破传统的记述史实方法, 把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融为一体, 用诗歌的语言, 散文的形式, 史实的眼光、哲学的思维, 对事实加以解析, 穷厚追委、探蹊烛微, 以人物内心为轴线, 以跨时空的方式, 对少帅进行全方位的心理解析, 为我们展示出一个大爱无私、敢做敢为、有爱有恨、有血有肉、多面、真实的张学良形象。“正如古耜先生的博客文章《<张学良人格图谱>是为少帅写心》评价的那样, 王充闾将百年宏大的历史诗篇浓缩到15篇优美的散文中去, 堪称散文史诗的经典之作。”因此, 我们说2009年7月出版发行的《张学良人格图谱》不仅是王充闾完成了多年的一个夙愿;也是贡献给广大读者的一份津津有味的精神食品;同时也为人们撰写和认知历史, 提供了一个经典式的范例。
1936年“双十二西安兵变”, 是张学良命运的转折点。由此, 他强迫蒋介石放下屠刀, 停止“剿共”, 一致抗日, “挽救了民族危机, 帮助了中国革命”, 成为民族英雄, 千古功臣, 在人生事业上, 他是个成功者;他心系民族大义, 国运安危, 为确保蒋介石的人身安全, 执意要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从此, 张学良便开始了骨肉离散, 家破人亡, 完全失去自由,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幽禁岁月。因此, 他又是人生事业上的失败者。
在解读张学良为什么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 发动西安事变?事后为什么又不听劝阻, 一意孤行亲自送蒋回京?这既不是孟浪和鲁莽, 更不是一时的冲动。
王充闾说张学良的思想观念十分驳杂, 而且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 经常处于此消彼长、翻腾动荡之中。在他身上, 既有忠君孝亲、维护正统、看重名节的儒家文化传统的影响;又有拿得起放得下、旷怀达观、脱略世事、淡泊名利、看破人生的老庄、佛禅思想的影子;既有流引于民间和传统戏曲中的绿林豪侠精神, “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宁可人负我, 决不我负人”, 侠肝义胆、“哥们义气”, 又有个人本位、崇力尚争, 个性解放, 蔑视权威的现代西方文化特征。这种中西交汇、今古杂糅、亦新亦旧、半洋半土的思想文化结构, 使他经常处于依违两难、变幻无常之间, 带来了文化人格上的分裂, 让矛盾与悖论伴随着整个一生……张学良的思想观念无论怎样驳杂, 如何变幻不定, 其本质特征还是鲜明而坚定的, 那就是深沉博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作为思想上的主旋律, 他终其一生, 坚守不渝, 并且不断有所升华。从东北易帜到西安兵谏, 无一不源于民族大义, 系乎国运安危, 尤其是“捉蒋”、“放蒋”一举, 体现得至为充分。
他的夫人赵一获说:“他爱的不是哪一党、哪一派, 他所爱的就是国家和同胞。因而, 任何对国家有益的事, 他都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去做。”
前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去看望他, 说起“捉蒋、放蒋”话题时, 他风趣地说:“我这次冒着生命危险, 亲自送委员长回京, 原想扮演一出从来没有演过的好戏, 如果委员长也能以大政治家的风度, 放我回西安, 这一送一放, 岂不成了千古美谈!真可惜, 一出好戏竟演坏了。”
对此, 作家王充闾饱含崇敬心情, 不无感慨地说, 张学良“有大功大德于国家、民族, 却失去了自由, 惨遭监禁, 成为阶下囚, 应该说, 这是最令人伤恸的事情了。可他却说的那么风趣, 那么轻松, 这既表明他是性情中人, 思想通脱、纯正, 处事简单、轻率, 确实不是老蒋的对手, 同时也能看出, 戏曲对于他该有多么深重的影响……。”
读《捕捉儿童敏感期》有感 篇8
这是一本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的书,它就像一把打造了的金钥匙,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 看了这本书,你会知道婴儿刚出生时喜欢看黑白相界的地方,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彩球;还有他为什么爱吃手;为什么喜欢不断地重复做同一件事情等等。书中举了很多的案例,从0岁到6岁,以及6岁以后,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和作者精彩的剖析,让你一点一点的了解儿童的心理世界,很多疑问也不断地得到解决。
就说说跟我们息息相关的几个问题吧!班里有几个孩子特别喜欢用咬人来解决问题,以前总以为他们是凶、是狠的表现,觉得很恼火。看了书才知道,原来这些孩子是口腔的敏感期没过渡好,儿童口腔的敏感期应该是在半岁左右来临,由于很多的家庭原因会导致部分孩子的敏感期推后。当出现这个现象时,不必再大惊小怪,只需把他拉到一边,用平和的语气告诉他这是不行的,并且要为他提供一些较坚硬的零食,如糖果等,以满足他的敏感期的需要,帮助他渡过这个迟来的敏感期。
两岁左右儿童的自我意识开始苏醒,首先他会用“打”来表示“他不按照我说的做”,“打”是儿童的心理语言,儿童用打表示“不愿意!”“走开!”,这里打的含义是排除,但这个时期会很快过去,接踵而来的是说“不”,什么都是“不”,做与不做都是“不”。在这样的重复中,儿童感受着“我”与他人分离的快乐。
每看一次这本书,我都会忍不住感叹一次:“哦,原来是这样!”这对我了解孩子真的有很大的帮助,一个个让我迷惑不解的问题都在书里得到了解释。
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相对应的敏感期,当孩子的某一个敏感期出现时,我们要尊重孩子,给他自由宽松的环境,帮助他们好好的渡过敏感期。
读儿童的世纪有感 篇9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征和本质。0—6岁的儿童,而敏感期没有得到良好发展的孩子,到了6—12岁还会有弥补的机会,但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6—12岁期间,儿童必须有一个充满爱和自由的成长环境。现实是,在学习压力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得到的心理帮助和关怀非常的少。
自己对儿童的密码了解的太少,只是在用自己的思维,成人的价值观来判断孩子的行为,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严重破坏了孩子自我发展的探索行为。有的孩子为什么会蛮不讲理,因为在执拗敏感期的那段时间里,家长没有耐心的疏导,认为是孩子任性,对孩子没有很好的理解、变通……有问题的儿童,如多动的、痴呆的、焦虑的、自闭的等儿童,正是他们的探索活动被严重阻碍而造成的。
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说某某幼儿难管难教。当遇到“问题”儿童时,我们是否真正的去寻找问题的“症结”所在了呢?通常除了多给予关注外,我们是否对幼儿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有深入的了解。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往往使老师们只停留在问题的表面而解决不到实际的问题。这本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至深:“只有错误的成人,没 有错误的儿童。”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特质。除了观察、了解外,我们还应该给幼儿充分的爱和自由。相信孩子能够在我们老师的教育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读完书我发现,因为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就会反省,孩子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老师要耐心的等待孩子改正错误,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有时孩子会故意犯个错误,用明知故犯的方式来试探老师和承认的态度,来验证和体验爱和宽容的感觉。儿童犯了错误是很难为情的,尤其是承认错误的时候,如果能让孩子体面地承认错误并改正,那是最好的。
读《城市的印象》有感 篇10
如何去建立一种印象?环境印象是观察者与他的环境之间两向过程的产物。作为物质环境的控制者, 城市规划人员起初感兴趣的是产生环境印象的外部因素。不同的环境或支持或排斥印象的形成。在这时, 团体印象帮助城市规划者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利于他们去创造一种供公共使用的环境。
环境印象可分为三方面:识别、结构和意义。针对这三方面, 可能识别和结构相对比较直观, 而意义就不那么能说的清楚了。对于识别和结构, 那就是既有实际意义又充分现实, 可以使人在环境中自由行走。
当识别和结构在一个人的心中形成心理印象时, 将其称为“可印象性”。但这种可印象性不是一层不变的, 他是可以接受新的感觉输入而不影响他的基本印象。
印象主要由道路、边沿、标志、结点、区域组成。
道路:沿着他移动, 联系其他要素的方式。特殊的道路可能成为大量道路中的特征, 而习惯性的路程则是具有最强的影响。集中沿街的活动和专门用途会对观察者思想产生显著特征。有特点的空间能加强特定道路的印象。建筑立面、边缘作用的道路有惊喜之感, 不应缺乏特征容易混淆。特征要有连续性, 一条道路变成了两条都比较重要的道路会造成混乱方向性。通过梯度变化产生。终点起点明确, 用标志判断与终点的距离, 用来定位。有方向性不一定是笔直的, 这种曲线让人感到不可捉摸。为有特征的机构提供场地或者变化道路和环境不应隔绝, 从一地步行到另一地高速公路和地铁都是与外界世界的分离, 如何将其结合, 是一个令人感兴趣的问题。单项限制因为其不可逆而造成心理障碍。
边沿:非道路的线性要素, 面的边界, 如河岸、路堑、围墙、道路。
区域:观察者心理上所能进入的城市较大面积, 并且本身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可以内部认识。一般从内部观察, 外部作为标志。波士顿道路混乱, 但是每一部分都不同, 给人方位感。分区是按族裔阶级分的, 形体差别不明显。主题的连续性决定了区域的形体特征, 包括各种各样的构成因素, 如:纹理、空间、形式、细节、标记、建筑类型和用途、活动、居民、修缮程度、地形。波士顿立面的类似——材料式样装饰色彩轮廓尤其是窗的配合, 使主要区域有同一性的基本因素。一个强烈的印象需要适当的提示。社会内涵对区域的建立有重要的作用。区域的阶级联想。但许多地区都过分注重此区域构成成分, 但特色还没有形成。一些较强的边沿影响了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的过渡, 因而可能加强了这种无组织的形象。有较强的核心, 向外辐射, 有梯度变化的方式比较常见。
结点:进入城市的战略点, 交叉口。某些特征的集中, 中心和缩影——核, 如十字路口、广场、中心区, 因为人们必须在这里做选择, 所以集中注意力, 比平时更清楚的感觉周围的环境。德国的火车站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是结点、中心交通枢纽、商业中心, 有些功能并不重要, 但是外形容易区分, 也有鲜明形象。最成功的结点应是既能以某种方式显得稀有和突出, 而且也能加强周围环境的特色。结点也像区域一样, 有内向和外向的。内向的只有朝向和背离两个基本方向, 之后又找到了这种简单的方向感。外向的可以解释总的方向, 与周围的联系。可以用意大利有名的结点——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来总结这些特性。这一广场既丰富多彩又复杂多变。他与整个城市的特征, 与和他直接联结的狭窄蜿蜒的空间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他又和城市的主要特色——大运河紧密联系。形状有方位感, 人们一进入其中便可以明了。内部构成了两个不同的空间并有许多古迹 (总督府、图书馆、钟楼、主教堂穹顶) , 人们感到与他的关系很清楚, 也很精确的了解自己的方位, 一切似乎都十分自然。这个空间是这样的突出, 以至于从未到过威尼斯的人也能从照片中获得难忘的印象。
标志:只能从外部参考观察的外部参考点。对其向导性要求增加, 因此连续性的需求小于特殊性需求。空间的突出使一些构成因素成为标志, 标志物在各个方向都能被看见, 或是与相邻成分形成方向上的对比, 如前后相错高度变化。偶尔有些建筑意义重要, 但是故意用不醒目的外形进行突出。波士顿议院的金穹顶视觉形象统一, 给人节奏感。佛罗伦萨圆顶大教堂是最好的城市远距离标志。
一个熟悉的过程, 是从区域, 到道路, 到小标志, 构成要素的互相影响, 各种要素形成一个复合, 许多时候造成心理距离的遥远。
印象深刻的景观应该是可见的, 连贯的, 清晰的。允许市民以各自的意义和联系去体验, 从而他就成为引人瞩目的、明确真实的信息。自然的力量在城市中被冲淡了, 一个特定基地的特点应该是原有地理特点与人类希望和努力的产物。天然的因素随着城市的扩展变得更基本, 这也应该是这个城市最与众不同的东西。现代的高速公路是一个在广阔视野内掌握地形结构的最佳视点。良好的印象性可以使他们很迅速地熟悉环境而不用靠长期体验。当技术和功能的改变引起城市环境本身急剧变化时, 常常扰乱了市民的感情, 瓦解他们的感觉印象。所以, 这里所探讨的设计技巧对维持视觉结构和连续性起很大的作用, 即使是在发生巨大的改变时, 一些标志和结构可以保存下来, 具有区域特点的主要单元可以带入到新的构成中去, 道路也要尽量的加以利用或暂时维持下去。
如何构建一个印象深刻的城市, 首先静态的分级系统, 三地区一层, 再次统治地位的元素的分法, 最后序列的网络。这些是可以被打乱的, 像爵士乐一般, 而不是古典音乐, 要多重高潮。在设计过程中, 巴黎形体环境的稳定, 巴黎人具有的共同回忆是使他们联系起来和互相交往的潜在力量。我们有了更多组织环境的方式, 反而失去了生动二字。讲的是印象, 所以主观感受很重要。
读名著儿童丁丁当当有感 篇11
黎明时,一户人家生出一个可爱的男孩儿,全家人都无比幸福。可是有一天,男孩对着村子里的陌生男子叫爸爸,这下全村人都认定,“这孩子是个傻子!”傻子刚然会做傻事,有一次,傻子看见被关在鸭圈里的鸭子,很同情他们,便把它们放了出来,没想到,鸭子们像饿死鬼一样,把人们的庄稼吃完了,村子里的人都在训斥傻子,还说傻子的妈妈。几年后,这户人家有生了个可爱的男孩,可最后又发现,这孩子也是傻子。妈妈受不了了,走了。爸爸因为劳累,不幸去世了。家里只剩下奶奶和傻子兄弟,村里人再看见他们,都投来同情的目光。奶奶怕弄丢他俩,送给了他们各一个铃铛,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所以哥哥叫:丁丁,弟弟叫:当当。可是有一天,他们走散了……那年丁丁十二,当当七岁。
这就是傻子兄弟,整天无忧无虑的,两个肉体,却好似一个灵魂,也没有一点烦恼。虽然,他们是傻子,但是他们有时比正常人还懂事,情感还丰富。不管他们睡觉,玩耍,都是在一起的,甚至连做的梦都是一样的。每每我和弟弟打架时,妈妈总是拿丁丁当当来教育我--看看人家丁丁当当兄弟俩,天天快快乐乐,不打不闹,多亲呀!要知道,你俩可是最亲的啊!是啊!丁丁当当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懂事,善良,纯真让我永远忘不掉。可惜他们却走丢了,但是,老天被兄弟俩的爱感动了,让他们三人--丁丁当当和奶奶,在第七集也是最后一集的《蚂蚁象》这本书上见面了。
读《做最好的班主任》有感 篇12
任职于城市中学, 调往市教研室, 取得苏州大学博士学位———如果有这样一份履历让你续填, 你会在后面填上些什么呢?你看, 这份履历的主人竟这样续写自己的人生:申请回到中学, 做起了既管教学又任课的班主任;继而又到了一所更艰苦的城郊初级中学, 依旧做班主任;做了副校长, 他对校长说的第一句话是:请给我一个班, 让我做班主任。现在他是一位名校长, 但他仍然担任3个班的副班主任。
他, 李镇西, 一位著名教育家, 一个坦言“真的非常愿意当班主任”的人。
说实话, 初读到他的著作《做最好的班主任》中所描述的他的教育教学经历时, 我的反应只有4个字:不可思议!我有些读不懂他的选择, 我甚至有个浅薄的猜测:他是不是只是一个理想化、模式化的教育者形象?但读着读着, 在一个个细腻鲜活、绝对杜撰不出来的教育故事中, 我读懂他了, 那是一份真实而又质朴的感情。正如他所说:我所做的一切, 和道德、境界、精神无关, 只和兴趣有关。居里夫人几天几夜废寝忘食地提炼镭, 人们赞美居里夫人富有牺牲精神、顽强毅力, 却不知道如此废寝忘食, 恰恰是居里夫人最幸福的时刻。
读完《做最好的班主任》, 我被李镇西老师朴实率真的品性吸引了, 被他对班主任工作的热情执著震撼了, 被他对学生那份恒久的爱感动了。一位著名教育家, 不粉饰自己, 不往世俗眼中的“高处”走, 多年如一日, 坚定地行走在平凡的班主任之路上, 一味地追求着教育的本真, 这是浮华洗尽后的智慧与纯真, 我仰慕这样的人!从他身上, 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理清了思路, 也明白了自己曾经对学生的爱是何等的狭隘, 更清晰了自己今后该怎么做。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我重新认识了什么是教师的责任心。一直以来, 我都是这样做班主任的:卫生值日、早读、出操、眼保健操、放学后的路队。坦率地说, 我曾经以为这就是教师的责任心, 并以此为豪。诚然, 在班级刚刚建立或接班初期,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细致训练、亲自监督虽是必不可少的, 但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律、自理和自治。当然, 作为一名有着长期工作经验的班主任, 我知道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性, 也在很多方面有过尝试, 且获得了一些经验。但是, 更多情况下, 我还在越俎代庖。仔细剖析一下自己, 无非是这样做比较“牢靠”, 在学校的“一日常规检查”中会因此少失分或不失分。从某种意义上说, 我的责任心不是为了学生, 而是为了自己的颜面。这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责任心吗?一个人思想观念的高度, 决定了他追求目标的高度。李镇西心目中的班主任的责任心, 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的点滴工作中, 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 更是着眼于未来, 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良好习惯。“聆听”着李镇西的谆谆教导, 我澄清了对责任心的错误认识, 也明确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行动———抓紧今天, 着眼未来, 为培养合格的现代化的公民而奋斗。
理解了李镇西对责任心的定义, “看”到了由一个个教育故事叠加的李镇西的生活再现, 我理解了为什么做了行政工作后, 他还坚持做班主任, 甚至是3个班的班主任;我明白了每天有那么多事情要做的他, 还坚持“如果学生需要, 我会毫不犹豫地和学生进行QQ聊天”;明白了他为什么坚持阅读学生随笔、日记, 坚持找学生谈心;明白了他为什么多年如一日印发“班级史册”;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后进生能在他那里“化腐朽为神奇”……他带着一颗火热真诚的心走进教育的神圣殿堂, 用他的坚持和爱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也走出了一片属于他和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美好天地。想想自己, 对工作多一份坚定的执著, 对学生充满真诚的爱心, 对后进生多一些长久的关注, 这些我都做到了, 但我“坚持”了吗?没有!我身边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学期, 我接手了一个新班, 班级里有一个特殊的后进生。原任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同学对他的一致评价是“惹事精、不做作业、不听课、交白卷”。刚开始我满怀信心, 通过降低要求、寻找细微进步加以表扬、不断强化要培养的习惯、单独辅导帮助、引导其参与班级活动等方式树立了家长的信心, 也重塑了孩子在其他同学心目中的形象。一段时间后, 这个孩子真的有了很大进步, 也由以往的厌学变得喜爱学习了。但慢慢地, 我失去了耐心, 并给自己找到了堂而皇之的理由———总有一天, 他要被纳入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 我对他的种种特殊待遇是不是太多了?我对他付出太多精力, 是不是对其他孩子不公?在这些思想支配下, 我对他的“特殊待遇”逐渐减少, 我开始用正常孩子的标准去要求他了。这样一来, 他的表现在我眼里愈发差了。有时, 我也会在夜晚进行反思, 然后第二天补偿性地想方设法夸他两句, 让他的眼神再次闪出快乐的光芒。但是在忙碌中、烦躁时, 我失去了开始时的耐心与细心, 我会经常忘却他的特殊性, 要求因此变得苛刻起来。这就是缺乏“坚持”带来的失败。李镇西用他的行动告诉我:没有坚持, 就没有成功。“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10次, 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 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李镇西关于形成和谐的团队教育、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等的传道解惑, 关于“优生”教育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班主任工作的幸福感的独到论述, 关于班级史册的编撰、教师随笔的写作等的娓娓道来, 既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一名孜孜不倦的教育者的情怀, 一种名师的无私境界, 又让我们有了切实可学的榜样, 有了目标明确的航向。
读儿童的世纪有感 篇13
我细细地品味《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书,里面的所有内容都对我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性和规范性,我觉得好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可以对照执行,其中的目标都能细化到我们可操作的程度,有可操作性,我把日常的一些教育行为和经验做了归纳与整理,感觉到理论和实践的支撑让我做起事来更加清晰。
一、《指南》让我的教育更规范、更合理、更符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我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以往,我在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对幼儿的动作要求可以说只凭借自己的经验,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的确定并不是随随便便的,有些语句虽然意义相近,但是在数字或言语上的界定却更加详细规了,如在动作发展中规定3~4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2米左右;4~5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5米左右;5~6岁的孩子能够单脚连续向前跳8米左右,这些小小的数字虽然不同,但是却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层层递进的,正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水平能力发展差异,而也正是这些小小数字上的差异,让我对于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开展教育活动有了更好的参考数值,让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二、《指南》中的一个个“温馨小提示”,将为我如何更好地在工作中落实实践行为,做更详细的指引。
《指南》中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教育建议部分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与方法。
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每个领域中的教育建议,如“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与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利用传统节日和民间庆典的机会,带幼儿观看或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影戏、剪纸等”、“注意语言文明,为幼儿做出表率”等等,这些教育建议每一个都很详实有效,且关注到了各个方面的细节和注意点,每一条都是工作中着实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非常强。
三、《指南》的因人施教,帮助我使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不断地向更高一层的水平发展。
《指南》中所提到的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遇到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模一样的,所有的孩子不是都能同时达到同一个水平。有部分孩子明显高出或低于应有的发展水平。作为老师,要允许孩子存在这种差异,耐心运用各种方法来进行鼓励、指导和帮助,使每个孩子都得到较好的发展。比如,对于能力强的孩子很轻松就达到了规定的发展水平,对这个孩子而言,没有挑战性。那么这时,就要对他适当提高要求,让他跳一跳才能达到,这样,会提高他的积极性。对于能力弱的孩子,很努力了却还是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对这个孩子而言,难度太大,会让他丧失信心和兴趣。在这时,我们要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并鼓励他通过努力来完成,也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然后再慢慢增加难度,使他渐渐靠近并达到应有的发展水平。
读儿童的世纪有感 篇14
——读《小王子》有感
当我们翻开《小王子》,读那语气俏皮的献词,千万不要简单地一笑了之。作家清楚地告诉我们,这部书是让有童心而且需要安慰的大人看的。不同的人对小王子有不同的知心话要说,不同的人也想打听小王子不同的心事。
《小王子》中,国王自以为统治全宇宙,可并不能满足小王子看落日的愿望,他常常宣判星球上唯一的老鼠死刑,但又不得不赦免它;爱慕虚荣的人不断地脱下高帽子又戴上,以为别人都在瞻仰着他;酒鬼忧郁地灌醉自己,为的是忘却喝酒的羞耻;惟利是图的商人不停地数着五亿一百六十二万颗星星,以为这就是他发现的财富;灯夫忙于按照 规定点燃和熄灭路灯,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息;地理学家坐在办公桌后,等待别人告诉他哪里有城镇河流高山大海„„ 小王子说,沙漠美丽,是因为沙漠的某处隐藏着一口井。饥渴交迫的人,终于在沙漠里找到了水井,生锈的轱辘发出的声音就象叮咚的泉水声一样悦耳。由于有了井,沙漠的美丽光芒才更神秘,更震撼人心。
在《小王子》中,狐狸对小王子说:“我的秘密是这样,很简单:用心去看才看得清楚。本质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而本质也就是神所在的地方。最常看到本质的是儿童,儿童不虚假,能用心去看。
在当今的社会中生活的人们,大多数被世俗所同化,就像《小王子》里的国王、商人、灯夫、地理学家,武断、自大、无耻、贪婪、爱慕虚荣、墨守陈规、守株待兔,成为了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像蝼蚁一样地生活,眼睛和心灵已经越来越模糊。这些陋习就象猴面包树的苗子一样,如果不及时除去,将会使我们心灵的星球日渐荒芜。但愿在看了《小王子》后,能擦亮心灵,像儿童一样生活。我觉得,失去童心的成人是不喜欢、也看不懂《小王子》的,里面能让他们微微刺痛的部分,已经被迫不及待地跳过了。他们从来不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遗憾,因为他们永远不会明白生活的本质。
读儿童的世纪有感 篇15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开设两个学期, 第三个学期开始开设职业面向较为明确的职业英语。对于英语学习有更多内在需求的学生, 英文报刊选读课程是非常有效的补充课程。该课程在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作为选修课开设。
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各专业学生能够在现有的语言基础上增加英语阅读量, 通过即时性报刊素材的阅读,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及快速捕捉有效信息的能力。实践证明, 相对于大学英语教程选用的文章素材, 《21世纪英文报》选择的题材更为广泛, 内容更贴近现实, 可读性更强, 词汇更具时代性, 语汇更加地道。
1) 题材内容贴近现实。题材方面有时政新闻类如2015年1023期“Nobel win honors scientist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 , 2015年1021期Fleeing Syria’s war (逃离叙利亚) ;有话题讨论类2015年1020期“Street scams” (老人倒地该不该扶) ;文体新闻2015年1016期Beijing wins 2022 Winter Games bid (2022, 来北京看冬奥) 等, 贴近时代, 贴近生活。不仅在语言上能让学生学习到新知识, 在价值理念方面也给学生正向的引导。
2) 词汇方面具有时代性。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新生事物的发生很快出现在报刊当中。这些词汇大量出现在21世纪英文报中, 如Wechat (微信) 、APP (计算机应用程序application Crowdfunding (众筹) 、Ice Bucket Challenge (冰桶挑战) 、Easy like (点赞狂人) 、Friendvertising (朋友圈营销) Selfie (自拍) 、Phubber (低头族) 、Fangirl/fanboy (脑残粉) 等。对于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 非常有必要了解最新的词汇表达。
3) 语汇地道鲜活。《21世纪英文报》每周一期的更新频率保证了报刊语言的鲜活度。报纸的定位也决定了语言地道。充分利用第一手的英文资讯, 加上大比例专业原创的采访编辑评论, 使读者能够接触到地道的语言。
浙江大学应惠兰、徐慧芳提出, 教师在阅读选材时应该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 以学习者的选择标准为准绳, 并归纳出中国大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衡量标准和有关要求, 具体为:语言实用性强, 难易度适中;话题有趣味性、知识性;增加叙事类文章的比例;标题本身有吸引力, 激发好奇心。[1]《21世纪英文报》无疑是非常适宜的阅读课程教材。笔者在担任英文报刊阅读课程教学时, 使用每周最新出版的报纸作为教学材料, 在教学实践上做了有益的尝试。
2报刊课前导读的方法及应用
上好这门课, 在丰富的篇章资源中准确选取合适题材,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课前导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1) 课程导读能够使学生掌握报刊语言的特点。
教师要在第一堂课重点就英文报刊的特点做介绍, 使学生在学前初步了解其语言特点。
笔者在导读中重点介绍教材版面介绍、学习目标及考核办法以及报刊语言特点等。报纸版面重点介绍Buzz、Focus、Campus、Career、hotshots等, 学习目标和考核办法的介绍会使学生有目标可循。导读的重点放在报刊语言特点, 使用派生词 (derivative) 、缩略词 (Abbreviations and Acronyms) 、截短词 (clipping) 、复合词 (compound terms) 都是报刊词汇的特点。此外, 标题的省略、不规则的时态呼应、松散的句子结构、插入语的灵活镶嵌等也是报刊语言的特色。
以缩略词、截短词、派生词为例:“缩略词”就是把词组中的每个词首字母组成并拼读为一个词的缩略词如:APEC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group) 亚洲和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 AIDS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 即艾滋病等。“截短词就是截去原词中的一部分, 如截自influenza (流行性感冒) 的flu, 截自technology (技术) 的tech, 截自advertisement (广告) 的ad或advert等。“派生词”是通过运用前缀、后缀构成新词的方法。如pro-Chin (支持中国) anti-government (反政府) ;post-war (战后的) ;trans-atlantic (词组) 横跨大西洋的。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新事物层出不穷, 因此派生词在报刊文体中十分常见。
2) 篇章导读的方法教学策略及实例研究除了报刊语言特点之外, 还要对每篇重点文章都要适时补充相关时代文化背景以及事件发生起源知识介绍。一篇短小的文章即可了解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 价值观及风俗习惯, 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焦点关注 (Focus) 、本周 (This Week) 校园 (Campus) 、职业 (Career) 几个版面是教学重点, 也是需要重点导读的篇章。在导读过程中要介绍事件或社会现象的背景, 帮助学生增强文化甄别能力、认知能力和社会问题分析能力。
1129期”This Week”中重点篇章的Historic first meeting——66年来两岸领导人将首次会面, 开启两岸领导人直接交流沟通的先河。对于伟大复兴的梦想, 每个在校大学生要作为己任, 传承担当。1130期“This week”重点篇章Massacre shakes French capital, 巴黎恐怖袭击后, 全球面临严峻反恐形势。细致准确的阅读前导读, 可以使学生了解新闻事件的始末, 了解ISIS恐怖组织形成的背景起因, 引导学生祈祷和平, 拒绝恐怖行动。1131期“Career”重点篇章Job applicants haggle for higher wages话题十分贴近学生实际, 笔者在导读环节, 以本校近两年麦可思数据报告中毕业生就业基本状况、各专业与薪酬数据对比和同学们分享讨论,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1132期“campus”重点篇章Low cracks down on cheating是在新版《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在各高校征求意见的背景之下的报道文章。该规定与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在拟修订的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 首次将诚信教育写入管理规定, 对失信学生可给予警告直至开除学籍等处分。带着这些背景情况, 导读环节顺利将学生带入文章之中。
3对比阅读的教学策略及实践探索
通过连续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对比阅读教学法是《英文报刊选读》课上的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相较于单篇独立阅读, 对比阅读更能深刻地理解一个主题之下的各篇文章在内容、形式及报道角度上的相同部分和不同之处。
1) 中文报纸及中文网站资讯对比阅读。对于国内一般事件、政策出台、热点新闻、国内焦点人物, 笔者会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中午报纸及中文网站咨询进行对比阅读。第1128期“fo⁃cus重点篇章Two-child law heralds change。这是全国上下都关注的话题, 学生在手机新闻客户端就可通过查找新闻关键词搜索到关于“二孩政策”的背景和关键点。在课堂上配合小组讨论、上台陈述等方式, 让学生了解该政策出台背景、民众反应、身边真实事例等。对比阅读效果比单篇阅读更加深入。
2) 《China Daily>及其他主流媒体英文网络版本对比阅读。随着新闻媒体网络化的普及, 丰富的免费资源使对比阅读更加便捷。1126期对习主席访英进行了报道, 体裁为消息, 题为Britain’s finest on display这篇文章, 从文化的角度入手, 提出文化互通是国家间的深层次交往, 习主席访英, 从行程安排可见英国的良苦用心, 不遗余力地展现英国文化让人印象深刻。未来中英关系将开启“黄金十年”, 中英文化交流也必将走向新的高度。同样的内容, 在China Daily 10月14日“Top News”中, 以“Xi to initiate‘golden era’in ties”为题进行报道, 体裁为社论, 文章以政治外交为切入点, 称“此次访问是十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将为两国关系未来发展绘制蓝图。从这两则同题材内容不同体裁的消息与社论的区别, 更加全面、多维度地了解新闻背景和历史意义。第1135期对刚刚举办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进行了报道, 题为New frontiers for Internet tech, 探索了互联网科技的新前沿, 报道中列举了诸多实例反映网络改变了这个中国江南小镇——乌镇。这种报道形式非常生活化, 学生看了很有认同感。笔者在教学中同时还在西方国家的英文报刊的网络版中找到对此次大会的报道。2月25日“The Telegraph”在“China Watch”版面中同样也对此次大会做了重要报道题为Wuzhen to host 2015 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 (WIC) 。视角聚集在对乌镇这个水乡的关注、对大会的主旨、会议两大目标, 即Review the China’s achivements in Internet development and to look into the future by displaying the latest technical inventions in the area, 即回顾中国互联网发展成就。同时展示该领域最新科技创新, 展望互联网发展未来。同样的题材, “The Telegragh”的报道集中地体现该报的立场、观点, 不同于“21世纪英文报的语言风格, 言辞明快犀利, 叙事客观完整, 论理深刻。在课堂上展示这些补充报道资源, 提供给学生进行对比阅读。
3)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阅读对比分析
学生应该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如果说导学是教师的职责, 那么阅读分析的主体自然应当是学生们。《21世纪英文报》以大学生为主要阅读对象的特点决定了其内容和报道视点符合大学生读者的需求, 更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这与建构主义理论所强调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观点是一致的。该理论认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2]。根据阅读对比素材,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 快速阅读的方法完成基础阅读。在课堂上展示小组阅读成果。教师可以根据展示内容跟进拓展内容, 让同学们进一步思考讨论, 然后教师再顺势引导,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4) 充分利用新媒体, 提升对比阅读的效能。《二十一世纪英文报》有完善的官网站, 图文并茂, 内容丰富。在该课程教学课堂上, 教师不但不禁止反而鼓励同学们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阅读对比素材的查询。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 对于新闻事件本身的了解则会更加立体和全面。
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不仅仅通过思想教育的途径, 更多可以在课堂中体现。“Reading makes a fullman”。阅读使人充实, 阅读是人终身学习的基础。英文报刊为课堂上的学生提供了紧贴时代的内容。报刊文章蕴含很多超越本专业知识以外的人文常识, 为学生提供了宽口径的知识面,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抓住课前导读环节和对比阅读可以实现事半功半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应惠兰, 徐慧芳.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阅读材料的选择[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田[J].电化教育研究, 1997 (3) :3-9.
【读儿童的世纪有感】推荐阅读:
读网络创世纪有感07-15
读《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有感08-01
读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有感09-23
浅读儿童读物《金银岛》读后感有感优秀摘选05-18
记张学友1/2世纪演唱会有感07-05
21世纪是品牌的世纪08-11
文化共生的世纪06-22
我的世纪作文07-28
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