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经济(通用12篇)
企业规模经济 篇1
摘要:基于企业最终产品同质性与异质性以及成本项目的外部性, 本文辨析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的区别:企业内不同种类的最终产品之间的同质部分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属性, 异质部分的成本项目之间的完全独立性使得企业的范围经济不变, 异质部分的成本项目之间的积极外部性给企业带来范围经济, 而消极外部性给企业带来范围不经济。因此, 企业相关多元化具有较多的规模经济属性, 而非相关多元化则具有较多的范围经济属性。
关键词:企业规模经济,企业范围经济,最终产品同质性与异质性,成本项目,外部性
一、引言
企业规模经济描述了企业的产品平均成本随着“产量规模”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而范围经济描述了企业的产品总成本随着“业务范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企业范围经济的一般定义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分别由企业单独生产的成本之和”同“由企业联合生产的总成本”进行比较, 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就称企业联合生产时存在范围经济;反之, 如果前者小于后者就称存在范围不经济;如果两者相等, 就称范围经济不变。
其中Csplit为各种产品分别由企业单独生产时的成本之和, Cjoint为各种产品由企业联合生产时的总成本;RSP为范围经济效应参数, 它大 (小) 于零表明各种产品联合生产时存在范围 (不) 经济效应, 它等于零表示各种产品联合生产时范围经济不变。测度企业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时的范围经济效应的一般方法 (Clark与Speaker, 1994;Silk与Berndt, 2003;黄薇, 2007) 包括以下三步:
第一步, 根据一般成本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式, 假设企业具有下面形式的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其中C为总成本, yi为第i种产品的产量 (i=1, 2, …, m) , pj为第j种投入要素的价格 (j=1, 2, …, n) , α0、βi、γj、λij、θjk、ρij为待估参数, ε为模型的随机误差项。
第二步, 运用企业的经验数据估计出 (2) 式的待估参数均值。因为零的对数无意义, 因此, 为了计算当其他产品的产量为零时某种产品单独生产的总成本, 估计 (2) 式中的待估参数与计算各种成本时需要进行Box-Cox变换。
第三步, 根据第二步估计出来的待估参数均值和公式 (1) 的原理, 计算度量范围经济效应的参数RSP, 然后对企业联合生产多种产品的范围经济效应作出判断。从以上范围经济概念及其一般测度方法可见, 如果联合生产多种产品的总成本低于 (高于) 单独生产各种产品的成本之和, 那么联合生产时至少有一种产品的平均成本低于 (高于) 该产品单独生产时的平均成本;如果企业各种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企业产品种类数的增加而下降 (上升) , 表明企业联合生产多种产品时存在范围经济效应 (范围不经济效应) 。
然而, 以上范围经济概念及其一般测度方法给人们理解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时留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什么样的产品才算不同种类的产品?如果X1和X2本质上是两种完全相同的产品, 例如X1是大号衬衫, X2是小号衬衫, 其他方面X1与X2完全相同;X1单独生产时的产量与平均成本分别为q1和LAC1, X2单独生产时的产量与平均成本分别为q2和LAC2, X1与X2联合生产时的产量与平均成本分别为q3 (q3=q1+q2) 和LAC3 (图1)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按照公式 (1) 来测度企业联合生产X1与X2两种产品的范围经济效应, 那么这样测度出来的实际上并不是范围经济效应, 而是规模经济效应的一种表现形式。曾卫锋 (2008) 将沿着图1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移动的效应称为规模经济效应, 将图1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整体向下 (向上) 平移称为范围经济效应 (范围不经济效应) 。只有将X1与X2两种产品区分为至少是不完全相同的产品, 才可能测度出符合上述范围经济概念的真正意义上的范围经济效应。
规模经济的获得主要依靠产量的增加及由此所要求的资源专业化配置, 而范围经济的获得主要依靠产品种类数的增加及由此所要求的资源多元化配置。今天使用范围经济这个概念, 主要是用来分析企业资源多元化配置与专业化配置谁优谁劣的决策。如果不能区分什么样的产品才算不同种类的产品, 就无法区分所测度的成本变化规律是属于规模经济的范畴还是范围经济的范畴, 于是, 也就无法区分是资源多元化配置更优, 还是专业化配置更优。因此, 对于范围经济效应的测度以及企业资源多元化或专业化配置的决策分析来说, 区分什么样的产品才算不同种类的产品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二、企业最终产品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理论分析
企业不同产品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可以从不同种类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与生产技术差异, 以及相应的成本构成进行辨别, 涉及到企业产品成本构成的基本因素包括:研发活动、原材料与外包中间产品的采购与使用、生产技术与生产过程、营销技能与营销过程、管理技能与管理过程等。一般假设企业使用了r种不同的原材料与h种不同的外包中间产品, 使用了s种不同的生产技术进行了s个不同的生产过程 (用Tj表示, j=1, 2, …, s) , 针对特定种类的最终产品开展了g种不同的特定管理活动、k种不同的特定研发项目和m种不同的特定营销项目, 生产了n种不同的最终产品, 这n种最终产品共享了企业的一部分营销过程与管理过程。在这些基本假设条件下, 第i种最终产品的成本构成包括: (1) 特定研发成本、 (2) 特定营销成本、 (3) 原材料成本、 (4) 外包中间产品成本、 (5) 生产成本、 (6) 特定管理成本、 (7) 共享的营销与管理成本等7个“成本项目” (1) 。本文强调“成本项目”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这里的“成本项目”同会计学里的“成本项目”略有不同, 这里的“成本项目”既指企业产品成本的基本组成部分, 又指企业的基本业务范围。
第i种最终产品其产量为Yi时的平均成本ACi为:
其中c1ji、c2ji、c3ji、c4ji、c5ji、c6ji分别为第j种特定研发、特定营销、原材料、外包中间产品、生产过程和特定管理在第i种最终产品中的平均成本, czi为n种最终产品共享的营销与管理费用分摊到第i种最终产品的平均成本。如果某企业生产X1与X2两种最终产品, 那么这两种产品之间存在多大程度的同质性或异质性呢?从上述7个成本项目来看, X1与X2之间的同质性与异质性存在图2所示的三种可能: (1) 完全同质, 即A点所表示的情况; (2) 完全异质, 即B点所表示的情况; (3) 同质性与异质性并存, 即A、B两点之间的C点所示的情况;C点越靠近A点表明两种产品的同质程度越大, C点越靠近B点表明两种产品的异质程度越大。
如何具体度量任意两种最终产品之间的同质或异质程度呢, 这里使用图3所示的企业最终产品的产业链示意图来进行说明。在图3中r=3, h=1, s=10, g=1, k=1, m=1, n=5, 其中最终产品X5使用了特定营销项目和特定管理项目, 而其他四种最终产品共享了营销过程与管理过程。生产活动可能会受到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技能素质与劳动过程本身等因素的影响, 但概括来说, 各种生产技术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的“工种”不同;二是相同工种的“技术等级”不同。对于不同“工种”或相同工种的不同“技术等级”, 要求所使用的劳动资料的自然技术特征或 (和) 劳动者的技能素质是不同的, 但不同的生产技术未必同劳动对象相关。例如, 缝制衬衫的生产活动, 即使作为劳动对象的布料的品质不同, 但如果是由相同“工种”及其相同“技术等级”的工人缝制出来的, 那么生产活动的技术是相同的;相反, 造船业中的焊接生产活动, 即使焊接的对象即钢板都是相同的, 但不同“技术等级”的焊接工人焊接出来的产品质量或档次是不同的。因此, 生产技术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工种”的差异与“技术等级”的差异上面。图3各种生产技术Tj (j=1, 2, …, 10) 的差异, 至少表现在“工种”与“技术等级”两者之一的差异上, 它们都是不同种类的生产技术。
有些种类的最终产品可能会使用到一部分相同的技术, 可以将这部分相同的技术归并为一个技术组合。技术归并所遵循的原则是:对于任意两种生产技术Tj与Tv (j≠v) , 如果它们仅使用在某几种最终产品的生产中而在其他种类的最终产品生产中都没有使用到, 就将这两种技术归并为一个技术组合;如果技术Tj与Tv在某部分最终产品生产中同时使用到, 而在其他最终产品生产中只使用到Tj与Tv的两者之一, 那么就不能将这两种技术归并在一个技术组合中。技术归并可以减少测度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计算工作量, 也可能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节约管理成本。根据技术归并的这个原则, 图3中的技术T1、T2、T3和T4可以归并为技术组合T11, T5和T6可以归并为技术组合T12, 而其他技术T7、T8、T9和T10则不能进行归并。当然, 也可以将单种技术T7、T8、T9与T10分别看成也是一个技术组合。技术归并之后, 该企业的生产技术种类或生产过程种类为s=6, 即Tj=T7, T8, …, T12。
如果该企业各种最终产品的平均成本存在表1所示的成本结构, 那么根据7个成本项目当中的重叠部分的成本比重之和, 就可以说最终产品X3中的71% (19%+29%+9%+11%+3%) 同X1中的82% (35%+10%+12%+20%+5%) 是同质的, 最终产品X3中的71% (19%+29%+9%+11%+3%) 同X2中的86% (31%+28%+6%+17%+4%) 是同质的, 最终产品X3中的62% (19%+21%+8%+11%+3%) 同X4中的72% (16%+19%+22%+13%+2%) 是同质的, 最终产品X1与X2是完全同质的, 最终产品X5同其他4种最终产品是完全异质的, 等等。两种产品除了同质的部分之外, 剩余部分之间当然就是异质的了。
三、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测度
现在根据公式 (3) 与图3的原理探讨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测度方法, 从中可以辨析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一) 企业的业务范围
所谓企业的业务范围是指企业运用其所拥有的不同“工种”或不同“技术等级”的员工操作不同事务的种类数, 该种类数越多表明企业的业务范围越宽广。企业的业务范围扩张表现在其产业链条的延伸或者进入企业之前未曾涉足的产业领域。假设企业生产经营n种最终产品, 第i种最终产品Xi与第u种最终产品Xu的平均成本分别为ACi和ACu (i≠u, u=1, 2, …, i-1, i+1, …, n) 。Xi与Xu的平均成本可分解为表2所示的7个基本的成本项目。关于企业的业务范围, 当前大多数人的习惯是从表2的横行看由企业的最终产品构成, 从纵列看由企业的成本项目构成, 而每一种最终产品由若干个基本的成本项目组成。然而, 企业的业务范围客观上只能从表2的纵列来看而不能从横行来看, 因为企业即使改变了最终产品的种类数, 但如果此时没有改变企业的成本项目的种类数, 企业的业务范围实际上没有改变;相反, 企业即使没有改变最终产品的种类数, 但如果企业在提高最终产品的质量档次中增加了成本项目的种类数, 企业的业务范围实际上就扩大了。因此, 以企业最终产品的种类数作为确定企业其业务范围的标准, 客观上是不正确的做法。表2中的成本项目就是企业的业务范围, 也就是企业各种最终产品成本构成的项目数。
(二) 计算最终产品的平均成本
现将Xi平均成本在纵列上所分解的各项平均成本c1ji、c2ji、c3ji、c4ji、c5ji、czi作为Xu各项平均成本的计算基准, 使用“技术参数”a1ju、a2ju、a3ju、a4ju、a5ju、a6ju、azu将Xu各项平均成本表达为Xi的对应平均成本。如果Xi某项平均成本为零 (即Xi同该成本项目无关) , 就将对应的Xu该项平均成本设定为计算基准。例如, 如果c4ji=0, 就将对应的Xu该项平均成本c4ju作为其他最终产品该项平均成本的计算基准。
这里先介绍“技术参数” (表2中的所有a) 的确定方法。在表2的成本项目 (5) ~ (7) 当中, 对于任意两种最终产品Xi与Xu来说, 由于它们在同一种成本项目中使用的技术或技能是完全一样的, 于是它们在同一种成本项目中的要素密集度 (一般使用资本劳动比表示) 也就完全相等, 从而Xi与Xu在同一种成本项目中的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就完全取决于平均要素投入量的差异, 而同它们的产量无关。据此, 就可以根据Xi与Xu在同一种成本项目中的平均要素投入量的关系来确定技术参数a的数值, 并且一旦Xi与Xu的技术设计定型, 技术参数a就是一个不变的常数。例如, Xi在成本项目c52i (j=2) 中挖一个键槽需要10分钟的工时, 而Xu在成本项目c52u中挖一个类似的键槽需要20分钟的工时, 则技术参数a52u=20/10=2。当然, 也可以不按照工时而按照其他要素使用量来确定技术参数的值, 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因为它们的要素密集度是相等的。在表2的成本项目 (3) 与 (4) 当中, 技术参数就更好确定, 可以直接按照Xi与Xu在同一成本项目中原材料或外包中间产品使用量的比例来确定技术参数。在表2的成本项目 (1) 与 (2) 当中, 由于总成本Rj与Mj同产量无关, 它们是预先既定的, 所以这两个成本项目的技术参数就不能像其他成本项目那样来确定。特定的研发创造了最终产品的价值, 特定营销实现了 (也可能提高了)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有鉴于此, 本文建议这两个成本项目的技术参数按照不同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比例来分摊。例如, 假设R1=10万元 (j=1) , 单位Xi的市场价格pi=1 000元, Xi的产量Yi=100, 单位Xu的市场价格pu=2 000元, Xu的产量Yu=200, 则单位价值Xi或Xu包含的特定研发项目成本为0.2元, 于是a11u=4。
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 a1ju与a2ju会随着产量Yi或Yu的变化而变化;第二, 表2中成本项目 (3) ~ (7) 的技术参数不同于机会成本。对于成本项目 (3) ~ (7) 来说, 一旦产品的设计定型, 技术参数是不变的常数, 它们同产量无关;然而, 在两种产品要素密集度相等的情况下, 某种成本项目的规模报酬递增会使其机会成本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曾卫锋, 2010) , 因此, 表2中成本项目 (3) ~ (7) 的技术参数并不是机会成本, 这一点读者不能误解。
现在来计算各种最终产品的平均成本。表2中的最后一列为在Xi的产量为Yi、Xu的产量为Yu (u≠i, u=1, 2, …, i-1, i+1, …, n) 时各成本项目的总成本, 该成本是企业的一个基础性的财务统计指标。根据表2的分析, 在各种成本项目的总成本、各种最终产品的产量与价格、技术参数等已知的情况下, 便可计算出最终产品Xi各成本项目的平均成本:
某种最终产品的各种成本项目的平均成本由 (4) - (10) 式计算出来, 将它们相加便得到该种最终产品的平均成本。 (4) - (10) 式等号右边的分母相当于以最终产品Xi的产量Yi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同质部分的“当量产量”, 即全部最终产品同质部分的产量通过技术参数a转换成Xi的产量Yi。
(三) 企业规模经济的测度
最终产品Xu的产量由Yu变化到Yu*时, Xu产量Yu的变化率为αu= (Yu*-Yu) /Yu。此时, 从表2的每一行来看, 对于成本项目 (1) 与 (2) 来说, 由各种最终产品构成的总产量或“当量产量”变化率为:
其中a*bju为当量产量发生变化之后的技术参数。对于成本项目 (3) ~ (7) 来说, 由各种最终产品构成的总产量或“当量产量”变化率为:
Xu的平均成本变化率为βuu= (ACu*-ACu) /ACu, 即:
当最终产品Xu的产量变化αu时, 它也会给与其具有同质性的其他最终产品Xv的平均成本带来βuv的变化 (v≠u, v=1, 2, …, u-1, u+1, …, n;β下标的第一个字母表示产量发生变化的最终产品种类, 第二个字母表示平均成本发生变化的最终产品种类) 。βuv的计算公式类似公式 (11) , 只要将 (11) 式中所有字母下标中的u改为v就可以了。
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对于具有同质性的最终产品, 只要其中任意一种最终产品Xu的产量发生了变化而其他条件不变, 就可能引起各成本项目的总成本C3j~C6j和Cz发生变化, 从而使得Xu的平均成本及与其具有同质性的其他最终产品的平均成本发生变化;当最终产品Xu的产量变化αu时它的平均成本变化βuu, 与其具有同质性的其他最终产品Xv的平均成本变化βuv, 而且相同成本项目的规模经济变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因为技术参数不小于零) , 即同质性最终产品相同成本项目的平均成本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2. 对于完全异质的不同最终产品, 其中任意一种最终产品产量的变化只会引起这种产品平均成本的变化, 而不会使得其他完全异质产品的平均成本发生变化, 即完全异质最终产品的平均成本的变化是完全独立的。
3. 同质性最终产品相同成本项目的平均成本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而完全异质最终产品的平均成本的变化完全独立, 这体现了企业规模经济表现出来的不是企业业务范围扩张的结果, 而是各种成本项目自身规模增大的结果。
4. 联系表2可见, 企业内不同种类最终产品之间的同质部分共同表现出各成本项目的规模经济性质;如果企业内不同种类最终产品的同质部分联合生产的总成本同分别单独生产的成本之和存在差异, 那这种差异属于规模经济的范畴而不是范围经济的范畴;两个完全同质的最终产品在联合生产时只存在图1所示的规模经济属性而不存在所谓的范围经济属性。
5. 当存在规模 (不) 经济效应时, 如果具有同质性的Xi与Xu进行联合生产, 那么Xi的平均成本会随着其产量的增加而下降 (上升) , 但它同时也带动Xu的平均成本下降 (上升) , 从而Xi的平均成本的下降 (上升) 会被“稀释”到Xu当中去。
(四) 企业范围经济的测度
最终产品Xu与Xv单独生产时的总成本Cu与Cv分别为 (b=u, v) :
最终产品Xu与Xv联合生产时的总成本Cu+v为:
联合生产的总成本与单独生产成本之和的差额为:
前面的分析已经说明, 不同种类最终产品的同质部分之间只会表现出规模经济效应, 而只有不同种类最终产品的异质部分之间才会表现出范围经济效应。有鉴于此, (14) 式应该分为两种最终产品具有相同成本项目 (同质部分, ΔCe) 与具有不同成本项目 (异质部分, ΔCf) 的两部分, 即ΔC=ΔCe+ΔCf, 其中:
其中k1≤k, m1≤m, r1+r2=r, h1+h2=h, s1+s2=s, g1+g2=g。由于同质部分ΔCe体现出来的是规模经济属性, 而异质部分ΔCf体现出来的则是范围经济属性, 因此, 只有 (16) 式才真正测度了最终产品Xu与Xv联合生产时的范围经济效应。ΔCf小于、等于、大于零, 分别称两种最终产品联合生产存在范围经济效应、范围经济不变、范围不经济效应 (2) 。概括来说, 如果企业最终产品异质部分的成本项目都不存在外部性, 则企业的范围经济不变, 而这些成本项目之间的积极外部性表现出范围经济效应, 消极外部性表现出范围不经济效应。因此, 企业的范围经济属性只是企业内不同成本项目之间的外部性的表现;从企业内不同成本项目之间的外部性当中可以分析出企业范围 (不) 经济的来源或原因。
四、企业多元化经营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
企业多元化可分为相关多元化与非相关多元化两大类。根据本文的分析, 如果在企业相关多元化经营中不同种类最终产品之间存在较多的同质性与较少的异质性, 那么企业多元化经营涉及到较多的规模经济属性及较少的范围经济属性。相反, 如果在企业非相关多元化经营中不同种类最终产品之间存在较多的异质性, 甚至不同最终产品之间是完全异质的, 那么非相关多元化所涉及的规模经济属性较少而范围经济属性较多, 甚至仅仅涉及范围经济属性而不涉及规模经济属性。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及许多学者认为相关多元化经营能够充分利用范围经济利益, 而本文的分析表明企业相关多元化经营涉及较多的规模经济属性及较少的范围经济属性, 这一点似乎同当前许多学者的观点存在较大的不同。本文对于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辨析, 就是为了让人们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厘清传统观念的偏差, 为今后下一步更为深入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本文对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辨析以及对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测度方法的探索, 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这对于企业资源专业化或多元化配置的决策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企业内不同种类的最终产品之间的同质部分给企业带来规模经济属性, 异质部分的成本项目之间的完全独立性使得企业的范围经济不变, 异质部分的成本项目之间的积极外部性给企业带来范围经济效应, 而消极外部性给企业带来范围不经济效应。在企业内不同种类的最终产品之间的异质部分当中, 它们的成本项目的积极或消极外部性具体如何给企业带来范围经济或范围不经济效应, 可以运用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知识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同传统观念存在较大差异, 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能与有兴趣的读者共同探讨与本文主题相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Jeffrey A.Clark and Paul J.Speaker.Economics of Scale and Scope in Banking:Evidence from a General-ized Translog Cost Function[J].Quarterly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1994, 33 (2) :3-25.
[2]Alvin J.Silk and Ernst R.Berndt.Scale and Scope Economies of the Global 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Service Business[J].NBER Working Paper, no.9965, 2003.
[3]曾卫锋.国际产品内贸易的理论与经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58-59.
[4]曾卫锋.国际经济学 (微观部分, 第2版) [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116.
[5]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M].张逸人, 陆钦炎, 徐振东,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21, 693-724.
企业规模经济 篇2
经济学视角:企业营运资金规模分析
经济学视野下营运资金为永久性流动资产,即一般意义上的营运资金与永久性流动负债之和.文章以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来分析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的合理占用,从而确定营运资金合理规模,以求实现营运资金风险和收益的`理想组合,实现企业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
作 者:雷新途 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77刊 名: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SOCIAL SCIENCE)年,卷(期):18(4)分类号:F270关键词:营运资金 规模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企业规模经济 篇3
【关键词】企业规模;动态变化研究;经济增长
一、引言
经济学家一直在寻找使企业造成现在这样分布的原因。少部分学者认为造成这种分布于企业的管理人有关系,大部分学者则认为这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关系,这些学者说说的原因其实都有,因为企业的发展当然和企业的管理者有关系,再者企业的发展当然要依附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首先,近些年来,微观基础的重要性在增长理论中被强调,尤其强调的是企业的异质性特征, 原因是代表性企业的假定与微观事实相差太远了, 导致了企业的具体规模的分布出现了不平衡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也促使了增长理论与企业动态理论的结合,为经济增长与企业管理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其次,经济增长与企业管理动态变化的研究,为了对微观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的考察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
最后,传统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进行假设的都是具有代表性得的企业,在这样的条件下,保证加总经济中有一个稳定的企业规模分布和一条平衡增长路径是非常困难得,但是,这些问题在近期得到了解决。
所以,本篇文章以这一领域最新的理论文献为基础,以影响企业规模的因素不同为依据,对这些理论文献做出了分类与回顾:(1)外生冲击和外生技术的进步驱动了企业规模的变化;(2)内生技术创新驱动企业规模变化;然后,针对这些文献做出了简要的评论,并指出这些先进得理论文献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
二、外生冲击和外生技术的进步驱动了企业规模的变化
外生冲击和外生技术的进步会对企业规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最终导致企业的进入和退出。这一研究思路最主要想法就是在企业得到一个初始的生产率水平之后,就会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的遭受到某些特定的冲击,而历经了有利冲击的企业就会受益,促使企业的规模逐渐增大,而某些遭受不利冲击的企业规模收缩,当出现亏本的状况时,就会被迫选择退出。之后有人遵循这一思路,想到了一条将企业外生的技术与加总经济增长联系起来的道路, 使得企业在异质性的条件下,规模的分布与事实相符合。在那之后,有人在使用美国企业数据校准模型,这种类型的模型将传统内生增长模型中的干中学、溢出效应和企业的市场势力很好地保留了下来,但是依然存在不足之处。
三、内生技术创新驱动企业规模变化
有的人认为企业规模的变化是由外生的技术冲击来产生的。而有另外一批研究者则认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是由技术进步内生的。单个企业规模的变化会对整个企业的决策行为和最终的规模分布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根据企业规模变化的方式的不同,详细地分为三类:(1)产品种类扩张引起企业规模变化;(2)单一产品需求数量决定企业规模;(3)产品种类数和进入部门数共同决定企业规模。
四、其他驱动企业规模变化的理论
除了文章上述所说的外生和内生企业技术创新模型,还有一些另外的理论也可以从宏观角度为增长和企业规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它们由人力资本、信息的不对称性及组织资本相结合而成。而从整体上来看,这些研究视角的特殊性,也为后续的研究者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1.人力资本积累与企业规模分布
我们用企业的雇佣人数的多少来描述这个企业规模的大小,而企业规模扩张主要有3个因素决定:(1)确定性的人口增长;(2)企业特定的物质资本的累积;(3)企业特定的人力资本累积,一个企业特定的独立同分布冲击会对人力资本的累积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2.信息不对称与企业规模分布
商业想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同时也是企业的形成和增长过程中的重要的角色。由于私人信息非常缺乏, 很多没有被察觉到的商业想法都会对企业的决策产生影响,进而对企业的规模产生影响。新的想法会对企业的规模起到扩张的作用,进而对加总经济的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组织资本与企业规模分布
很多做大的企业通常会在下层经营着很多各种类型的工厂、办公场所以及商店,而这些建筑它们在地理位置上可能会很分散。这些分散的单元通常被视为“蓝图” ,而这些蓝图都是我们不断创新得到的。企业通过投入劳动力和原本已经拥有的蓝图来创造产生新的蓝图,当企业的新蓝图数量增多之后,就会带动企业规模的扩大。随着不断的创新原有的蓝图可能会,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所以我们要不断得创新,不断的努力。
五、总结
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这些理论突出地说明了企业的异质性和企业的进入与退出会给经济增长带来哪些影响。所以,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尤其应该注意去适当的降低某些特殊部门的进入与退出的壁垒,从而使资源在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最为合理的配置, 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应该在制定的政策上有所不同,防止资源配置扭曲现象的发生,这说明资源配置可以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而良好的资源配置更会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的作用。(2)这些理论更加细致的对知识溢出做出了研究,所以当某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关联,某些特定领域的创新也会带动其他领域的重要的溢出效应。另外,当某些知识关联度较高的部门的进入门槛被降低后,对一些企业内部化知识的收益有着很好的正面作用,进而鼓励国家创新。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2]张永生.厂商规模无关论一理论和经验证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保罗·A.萨缪尔森,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MI.高鸿业,等,译.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5]哈罗德·德姆塞茨.企业经济学[IM].梁小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论企业规模经济的形态 篇4
1 技术经济意义的企业规模经济形态
企业何以扩张规模, 从而实现企业组织的大型化?首先来考察传统经济学是如何解释这个问题的。谈到传统经济学对企业规模问题的论述, 就不能不提到A.马歇尔。马歇尔把分工及生产专业化与规模经济联系起来。仅就这一点而论, 已是一个理论创见, 因为企业组织之间的分工 (所谓行业内分工) 确实是研究企业规模扩张的一个视角, 而这一点在马歇尔之前一直未受到其他经济学家们的充分重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马歇尔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 他说:“大规模生产的主要利益, 是技术的经济、机械的经济和原料的经济, 但最后一项与其他两项相比, 正在迅速失去重要性”。换言之, 经济规模主要是生产规模, 核心内容是技术设备的经济规模。这一思想, 后来成为新古典经济学谈论规模经济理论的主要依据。依此, 马歇尔把规模经济归结为两类, 即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他写道:“我们可把任何一种货物的生产规模之扩大而发生的经济分为两类:第一是有赖于这工业的一般发达的经济;第二是有赖于从事这工业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我们可称前者为外在经济, 后者为内在经济。”显然, 马歇尔是从企业的角度来划分规模经济的种类的, 所谓“外在”和“内在”都是相对于企业而言的。
马歇尔关于规模经济的论述, 在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者那里被高度简略化了。一方面, 新古典经济学所讲的经济规模, 专指单一生产单位 (企业、工厂或车间) 的单纯技术经济意义的的规模:另一方面, 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规模经济, 只涉及到马歇尔所讲的内在经济, 而且还只是一种特定意义的内在经济, 即一种与生产设备之技术不可分性相关联的内在经济。
2 空间意义上的规模经济形态
仔细阅读《经济学原理》一书便能发现, 其实马歇尔已经隐然触及到企业聚集规模现象了。他曾说, 一些专业化生产的工业总是集中在某一局部空间上 (他称之为“地方性工业”) 。但问题在于, 马歇尔只是将这种现象与行业生产特点联系在一起, 而没有从空间意义上去认识这种现象;他试图用外在经济这个概念去解释这种现象, 而问题恰恰就出在他的外在经济概念上。
聚集规模经济的存在对单个企业的规模扩张的作用是双重性质的:一方面, 当聚集经济表现为正的外在经济时, 由于众多企业彼此都享受着外在经济的好处, 亦即外部市场的交易费用是较低的, 此时单个企业并不存在规模扩张的客观需要;二是, 产生了组织分化的倾向, 即把企业组织内部的某些职能分化出去, 通过外部市场交易来完成。
3 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范围经济
与外在规模经济概念相关联的, 除了上述的聚集经济这一形态之外, 还包含着另一种形态的规模经济, 这就是建立在多样化经营基础上的规模经济, 我们称之为范围经济。
按照古典分工理论, 分工导致了生产的专业化并伴随着技术进步, 因而往往意味着专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可是, 当某些产业的进入门槛不高并且不存在自然或人为垄断时, 专业化的大规模生产便往往会导致产业内的过度竞争。此时, 企业生产所面临的最大制约就是市场容量不足, 生产极易出现过剩。
问题的另一面在于, 产业内的激烈竞争对企业形成一种强大的外在压力, 迫使企业千方百计地去寻求新产品、新的花色品种、新的使用功能、新的制造工艺, 总之追求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能力上的优势。这是因为, 一旦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成功, 至少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之前, 往往意味着企业实际上处于市场寡占地位, 因而可获取可观的超额利润, 可以在竞争中占据优势。
4 与资产专用性相关的企业规模经济形态
除了上述形态的规模经济之外, 还有一种规模经济形态是与产权配置效率相关联的。由于专用性资产之间的互补关系或关系专用性资产的存在, 因产权配置 (下转第156页) (上接第137页) 效率上的考虑而导致企业之间的一体化, 由此而产生了另一种形态的规模经济, 本文称之为一体化规模经济。此种形态的规模经济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与资产专用性及其产权配置密切相关。所以, 要理解这种规模经济的形成机理, 就必须从资产专用性说起。
哈特定理的启示是:当不同企业的不同业务所涉及的专用性资产之间存在着高度互补关系时, 企业的兼并 (一体化就成为产权配置效率的客观要求;而企业间兼并则导致单个企业组织的规模扩张, 带来了一种特殊的规模经济形态, 即一体化规模经济。
摘要:谈到企业规模扩张问题, 流行的观点总是局限于新古典经济概念。本文提出企业规模扩张的多种理论解释, 与此相应地提出了规模经济的四种形态, 而新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概念所描述的, 充其量只是其中一种特定规模经济形态而已。
企业规模经济 篇5
一、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1、规模以上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1年,全县工业实现跨越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137.85亿元,同比增长40.56%,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06亿元,同比增长14.86%,接近三年翻番。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37.33亿元,同比增长40.2%。
2、经济效益总体良好
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450.42%,比上年提高59.55个百分点。七项指标稍有波动,但总体保持稳定态势。其中:总资产贡献率为44.96%,下降4.75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22%,提高0.19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逆指标)39.35%,下降2.95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3.41次,减慢0.6次;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71%,上升了1.67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15.33万元/人,增加1.53万元/人;产品销售率99.63%,降低0.03个百分点。
3、资产和负债同步增长
一年来,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合计29.56亿元,同比增长23.14%;负债合计11.35亿元,同比增长12.88%。资产增长速度大幅高于负债的增长速度,说明于都县企业处于良性发展期,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小。
4、实现利税创历史新高
2011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3.3亿元,同比增长51.01%。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应交增值税6.69亿元,同比增长51.7%。
5、民营企业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
2011年,于都县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26.58亿元,同比增长43.34%,民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1.83%。民营工业覆盖食品、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等22个行业大类。
6、于都县三大支柱产业,在逆境中展现其支柱作用
2011年,于都县轻纺食品、机械电子、矿产业三大支柱产业总共实现工业总产值96.22亿元,同比增长41.82%,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9.8%。其中:轻纺食品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3.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9.27%;机械电子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61%。矿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2.92%。三大支柱产业支柱作用明显。
二、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全年累计高速增长。从累计增速来看,2011年于都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前低后高的走势。2-12月,于都县各月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分别是:
34.05%;31.27%;33.61%;34.93%;35.32%;34.55%;35.85%;34.2%;48.62%;44.47%;40.56%。
2、内销比重在提高,对经济拉动明显。在国家扩大消费需求的一系列政策刺激下,固定资产平稳增长,市场消费持续活跃,为于都县工业经济运行提供了较好的市场环境。2011年于都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形势总体良好,全年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37.33亿元,同比增长40.2%,其中内销产值为103.2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销售产值的75.2%,比重同比提高2.16个百分。内需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3、主要产品产量增长。全县列入重点监测的15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11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保持增长,占全部重点监测的工业产品的7成以上;增幅达两位数的有8种,占全部重点监测的工业产品的53.33%。
4、轻重工业同步增长,但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2011年,全县轻工业增长34.12%,重工业增长52.13%,重工业增速比轻工业增速高18.01个百分点。
三、存在的问题
1、新建投产的企业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2011年于都县新建的工业项目有87个,完工的项目有49个,完工后投产企业35个,新建“入规”企业仅有4个。投产开工率为71.4%。“入规率”11.4%(注:“入规率”是指入规上企业个数除以投产企业个数)。
2、2011年新增入笼企业少,对2012年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比较大的影响,从2011年入笼情况看,于都县只有7个新增入笼企业。
3、企业经济效和社会效益及财政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从2011年情况看,于都县利润总额、工资总额、及应交增值税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率的表现来看,于都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财政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跟总产值的增长也不相匹配。
四、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1、面对国内外经济情况,2011年10月,国家出台了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新“国九条”。该政策出台以来,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财税政策和措施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将逐渐显现出其正面效应,为此,于都县要充分利用这个政策,制定实施措施,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和财税支持力度。
2、加强对新建企业的管理力度,各招商单位要加强新建项目从立项、基建、设备、投产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企业完工就要投产,做到企业、社会、政府多方受益。
从国家规模经济到国家范围经济 篇6
在本文中,我提出一个不太常见的观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从国家规模经济转向国家范围经济。
什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在的讨论给人的印象是,它好象是一个巨大的筐,从能源、科技、环境、人才、质量、结构、增长、贸易、出口、服务,外延无所不包,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好象在说,让所有不好的事情快快离开,让所有好的事情快快到来。它的核心与内涵反而模糊了。
发展方式问题,如果收拢到一点,可以归结到经济性的根本来源上。旧的发展方式,隐含一个总前提:以为一国经济规模越大就越经济。我称之为国家规模经济。新的发展方式,实际隐含另一种难以一眼看穿的前提:一国经济范围越大越经济。这里的“范围”可近似理解为共享资源、分摊成本的范围。这种经济可称为国家范围经济。
对应国家规模经济的,是比较优势;对应国家范围经济的,是竞争优势。所以问题也可以表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核心是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
从规模经济性到范围经济性
托夫勒站在大历史观的角度揭示的一个核心趋势,可以理解为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高度概括。这就是“从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转向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象征性说法。这种说法的高明之处,不在于生产这件事,在于突破了人类二百年来的一种洞穴之见。这种洞穴之见,就是对经济性的认识,只有规模这个维度,没有品种这个维度。
中国上上下下的GDP崇拜,从宗教角度认识,就是把规模当成了上帝。旧的发展方式的要害,就是规模拜物教。这种规模拜物教,已发展到了“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量化”阶段。这种规模拜物教的走火入魔,在大国崛起历史上是罕见的。主要是西天取经中,把经念歪了。西方本身反而没有规模拜物教,从钱德勒《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的总结看,西方一直在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之间保持一种平衡。是我们自己在经济性的根本来源这个“经”上,学偏了。就象当年学苏联学偏了一样。
当托夫勒把规模和品种,当作两种并列的维度,用来表述经济发展方式时,我们赫然发现,西方人其实跟我们想的不一样,没有那种把规模当上帝的定见。“从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转向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说法,隐含这样的灵活看法:规模经济,也可以读作“品种不经济”;范围经济,也可以读作“品种经济”,或“规模不经济”。到底哪种好,要与所在历史条件结合起来看。如果处在传统工业化阶段,规模经济是“好”的,范围经济是不那么现实的;反之,如果处在信息化阶段,范围经济是“好”的,品种不经济越来越非主流。
如果我们接受了旧的发展方式中,片面强调规模是“不好”的,还是比较容易的;那么在理解在新的发展方式中,什么是好的,尤其是要跟品种联系在一起,脑子就不容易转弯了。
我们观察日本,与中国、韩国有一个非常不同的地方,就是一切都见小,在“小的就是好的”方面,比中韩学西方学得象。我在日本所见最不可思议的现象之一,是连一平米不到的空间如窗台、拐角,居然还要设计成景观。往深层去想,发觉是理念不同。他们所理解的集约,与我们理解的从根上就不同。他可能不是从规模经济性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是从品种经济性的角度考虑问题。无论是节省能源、降低能耗、精细制造,还是精巧设计、利用人力,出发点是如何在不成规模的情况下,仍然保证经济性。这样,经济就越做越集约,越做越节能,越做附加值越高。他实际是在降低差异化的成本、复杂多变化的成本。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反的。比如降低能耗,我们预设的前提是,批量小了,根本降不下来,所以要按粗放的方式把规模放大几个数量级,从规模效应里边省出一些成本来。
这种差异归结到理论上,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品种越多,成本越高,所以要把小的合并成大的,就可以解决粗放问题,与世界潮流正好相反;发达国家的指导思想是,品种越多,成本越低。所以要把大的拆成小的,以解决粗放问题。我们眼睛向外要效益,别人眼睛向内要效益。这个指导思想不转变,一切事情到了根上,就会发现制约瓶颈。
品种经济性,这只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展开看,它是一连串事件的结果。要想降低品种多样化的成本,涉及外部经济性、知识互补性、收益递增、人力资本投入、网络效应、营造环境、协同商务、集群发展等等。这些都属于内生增长的范畴,与规模经济是不同取向。概括起来说,这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是经济增长方式,从外源增长,转向内生增长。内生增长的关键要点,在经济学上,就是处理品种多样性问题,也就是品种经济性问题。
简言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在规模无关条件下,同样能集约,是内在的集约。打个比方,炼一百炉一样的钢,比单炼一炉钢省,这是规模经济;炼一百炉各不相同的钢,比单炼一炉钢省,才是真正转变了发展方式,它内在地要求信息化。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规模经济是与比较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范围经济是与竞争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波特的发现。波特说,“对一些强调比较优势的产业,规模经济理论确实有它的重要性。然而,这个理论并没有回答我们所关心的国家竞争优势问题”。竞争优势在波特术语中,是比较优势的反义词,他称之为国家竞争优势。
波特认为,比较优势,关注点在生产要素,在禀赋。也就是一国“天生”的资源。竞争优势,除了取决于生产要素外,更取决于企业外部的需求、相关产业、战略等综合因素。波特说:“比较优势理论是长期以来在国际竞争分析中处于主流和控制地位的一种理论,而我则力主竞争优势应该是一国财富的源泉。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力、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而我认为这些投入要素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其作用日趋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国家应该创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性制度,以确保投入要素能够高效地使用和升级换代。”
比较优势强调的是企业向内部生产生素要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国家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向外借用资源的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方式。与钱德勒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说法比较,波特实际等于把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放大到国家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竞争优势,就是指国家范围经济。钱德勒说的范围经济与波特说的产业集群,共同点在于都强调了品种经济性,即通过在相同范围内共享资源,在不同品种间分摊成本。前者说一个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品种多样化降低成本;后者说一个地区可以通过小企业协同,降低不同品种生产的成本。
我们希望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能源、科技、环境、人才、质量、结构、增长、贸易、出口、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新的经济性效果,实质都是范围经济性的不同表现。举例来说,南海纺织城利用计算机服装设计降低多品种的成本,体现了科技含义高与范围经济的联系;IT服务外包中,对人力资源投入显示出的经济效果,体现在对于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成本的均摊中。越依赖资源共享,就越需要强化无形投入和社会网络,而弱化对能源的依赖。等等。
企业规模经济 篇7
1.规模经济
在经济学中, 规模经济意味着当固定成本可以分摊到较大的生产量时会产生的经济性, 是指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 其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呈现下降趋势。
2.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则意味着对多产品进行共同生产相对于单独生产的经济性, 是指一个厂商由于生产多种产品而对有关生产要素共同使用所产生的成本节约。
3.小结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充分利用是推动大工业迅速崛起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被钱德勒称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而由它们决定的产业组织结构和市场的竞争性, 也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分析领域。但在现实中, 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一般都比定义上的要复杂。
旅游经济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但适度规模的经营, 加之以科学的规划管理, 同样也能为旅游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一、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一) 规模经济
1.内容
规模经济包括部门规模经济、城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在西方经济学里, 规模经济主要用来研究企业经济。但作为生产力经济学的重要范畴, 规模经济的含义则更为广泛, 它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能获得经济利益的各个层次的经济规模。
2.原因
专业化。从亚当·斯密的著作开始, 人们认识到分工可以提高效率。规模越大的企业, 其分工也必然是更详细的。学习效应。随着产量的增加, 工人可以使熟练程度增加, 提高效率;可以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等, 提高运输、订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 加强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3.主要类型
规模内部经济。指一经济实体在规模变化时由自己内部所引起的收益增加;规模外部经济。指整个行业 (生产部门) 规模变化而使个别经济实体的收益增加。如行业规模扩大后, 可降低整个行业内各公司、企业的生产成本, 使之获得相应收益;规模结构经济。各种不同规模经济实体之间的联系和配比, 形成一定的规模结构经济:企业规模结构、经济联合体规模结构、城乡规模结构等。
4.优势
能够实现产品规格的统一和标准化;通过大量购入原材料, 而使单位购入成本下降;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化和精简;有利于新产品开发;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5.制约因素
自然条件, 比如, 石油储量决定油田规模;物质技术装备, 如化工设备和装置能力影响化工企业的规模;社会经济条件, 如资金、市场、劳力、运输、专业化协作对企业规模有影响;社会政治历史条件的影响等。
6.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途径
通过进入与企业知识基础具有协同效应的产品市场从事多元化;沿着企业既有主导产品的价值链进行纵向一体化合并。
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会导致大型多元化企业的出现和发展, 这在德国和美国的化工产业中的确是常见现象。
企业的规模经济除了受到市场容量的制约以外, 还受到企业的管理能力、财务实力、市场营销等能力的制约。很简单, 如果管理水平跟不上, 那么过大的规模只会造成管理混乱而降低效益;营销渠道不够多, 过大的规模就会造成产品积压;研发能力差, 再大的规模、再多的产品也提供不了更强的发展后劲, 反而造成过高的退出成本;财务实力差, 资金短缺, 正如人会贫血一样, 规模的过度扩张必然导致企业的贫血;正像木桶中的水容量只取决于长度最短的那一根木板一样, 企业的效率也取决于效率最差的那一环节。所以, 企业在购并过程中, 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谨慎地进行决策。
(二) 范围经济
1.内容
由于一个地区集中了某项产业所需的人力、相关服务业、原材料和半成品供给、销售等环节供应者, 从而使这一地区在继续发展这一产业中拥有比其他地区更大的优势。
与规模经济不同, 它通常是企业或生产单位从生产或提供某种系列产品 (与大量生产同一产品不同) 的单位成本中获得节省。而这种节约来自分销、研究与开发和服务中心 (像财会、公关) 等部门。范围经济一般成为企业采取多样化经营战略的理论依据。范围经济是研究经济组织的生产或经营范围与经济效益关系的一个基本范畴。
2.原因
投入要素具有多种使用价值;管理者管理经验和管理能力的充分发挥;从新古典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探讨范围经济的合理性。
3.竞争优势
生产成本优势, 主要表现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差异化优势, 指企业提供产品的多样性, 包括产品的质量、功能、外观、品种、规格及提供的服务等, 这种多样性能使消费者认同该产品并区别于其他企业提供的类似产品;市场营销优势, 范围经济形成的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 体现了企业在产品、品质和价格方面的竞争能力。同时又能在内部建立的营销平台上, 利用原有的渠道销售多种产品, 还能更好地利用企业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 为新产品开拓市场, 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 同时也对跟进者形成巨大的进入障碍;技术创新优势, 范围经济利益的驱动可以导致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抵御风险的优势, 在成本、差异化、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获得竞争优势, 实际上是增加了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不同应用
规模经济是与比较优势联系在一起的, 范围经济是与竞争优势联系在一起的。这是波特的发现波特认为, 比较优势, 关注点在生产要素, 在禀赋。也就是“天生”的资源。竞争优势, 除了取决于生产要素外, 更取决于企业外部的需求、相关产业、战略等综合因素。比较优势强调的是企业向内部生产生素要效益的单打独斗的经济发展方式, 企业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向外借用资源的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方式。
尽管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有各自明确的定义, 但实际上范围经济也是一种特殊的规模经济, 所不同的是范围经济中的产品是多样化, 而规模经济较为单一, 从投资的角度上来说, 则都是投资增加引起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结合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不同之处, 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理应用在不同的地方。
要解决旅游企业小、散、乱的问题, 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
1.要在旅游企业外部运用规模经济, 发挥企业比较优势。通过购买或合并来扩大旅游企业规模, 在一定范围上使企业达到规模经济, 降低一系列成本, 比如购买设备的成本、开发新产品的成本、加大宣传力度的成本等, 使企业在运营上更专业化, 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加快企业的发展。
2.要在旅游企业内部运用范围经济, 发挥企业竞争优势。通过企业内部运作, 在产品上实现多元化, 在管理上实现经验化、创新化, 增强旅游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从各个方面推进企业发展, 解决旅游企业散乱的问题。
企业规模经济 篇8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先锋,也是专利产业化的重要载体,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 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在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近年来,广西相继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意见》[1]《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条例》[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区开展全民发明创造活动的决定》[3]《广西发明专利倍增计划》[4]等一系列政策和决议,启动了广西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使广西的知识产权创造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专利是市场竞争的工具,单纯利用专利申请量及授权量的变化,无法测度专利对企业及社会经济水平的贡献程度。因此,本研究构建了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评价、比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转化能力,从而准确反映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用专利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情况,评价专利对于相关企业的增产增收,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企业长远发展的意义,并对专利发展进行管理与控制。
1 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活动概况
1.1 6.21%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
2014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共有338家企业申请了专利,所占比重为6.21%,其中申请了发明专利的有286家,占5.26%。从地区看,若以当年有专利申请的企业所占比重作为评价各地市专利活动活跃程度的标准,则北海(占13.76%)、柳州(占11.44%)和桂林(8.95%)位居前三。从行业看,2014年广西国民经济行业中制造业的专利创造和保护整体意识最高,7.69%的企业申请了专利。
1.2 7.63%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获得专利授权
2014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获得专利权的企业有415家,占7.63%。分地区看,柳州、南宁、桂林获得专利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最多,共计257家占61.9%。分行业来看,制造业仍是获得专利授权最多的行业。
1.3 5.06%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有效的发明专利
发明专利拥有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专利技术或产品的市场价值。截至2014年,在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数量为275家,占5.06%。分地区看,从绝对数量上来说,柳州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最多。分行业看,制造业依然表现突出,2014年当年有有效发明专利企业占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56%,充分显示了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物质基础和产业主体的重要地位。
2 广西有专利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
2.1 有专利申请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总额达到2.06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了12.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为1.88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10.1%;工业利润总额达到1164.29亿元,较2013年增长14.87%,增速居全国前十之列。
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1%、5%和4%。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所实现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3%、7%和10%。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方面,内资企业占比也达到70%以上。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平均每家企业产生的工业总产值及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均高于内资企业。
从地区看,在广西14个地级市中,传统三强南宁、柳州、桂林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占全区的44.1%,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总额为0.97万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3.9%,宣示三市仍将领跑广西工业的发展,对广西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有专利申请和无专利申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比较
本研究主要从主营业务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额和利润总额4个指标来观察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
从全区总体来看,2014年,有专利申请的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338家,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6.2%,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137.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8.3%;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为1269.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4.1%;新产品出口额达到44.0亿元,同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4.1%。就单个企业来看,平均每一家有专利活动的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8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220.1万元,是无专利申请企业的近5倍。
2.3 有专利授权和无专利授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情况比较
在经济效益总量方面,2014年,有专利授权的41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11.48亿元,虽然获得专利授权的企业数量仅占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7.65%,但是却完成了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24.94%;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1 166.9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6.54%;实现新产品出口额28.28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0.48%。
就单个企业而言,平均每个拥有授权专利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3亿元,高于无专利授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5.2%;平均每个获得专利授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及新产品出口额分别为2.8亿元和679.9万元,分别是无专利授权企业的93.3倍和18.5倍。
由上述分析可见,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均较低,但有授权专利的企业其经济效益高于无授权专利的企业,这充分表明,专利对于企业增产增收作用明显。
3 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1 客观性
评估指标的确定应避免主观因素的干扰,对可量化的指标应制定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同时还应注意参与指标确定人员的权威性、广泛性和代表性。
3.2 普遍性
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地选取业内认可并应用的指标,并且适用于绝大多数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避免指标的特异性和偏向性。
3.3 持续性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影响专利技术产业化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这些应该都能在指标体系中得到体现,并且可根据不同的评估对象、评估要求和评估阶段灵活地增加或删减指标。
3.4 易获取性
充分考虑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尽可能地选取在国家权威部门通过查询即可采集到数据的指标,尽可能地避免评估主体的主观随意性。
3.5 易比较性
指标体系的制定应当具有易比较性,便于政府决策部门、科技管理部门了解各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其所在地区的研发投入与产出效率,为其提供决策支撑,也便于企业自查自纠,并与同行进行比较,从而提高其研发效益。
4 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经济效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4.1 指标体系框架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经济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专利产生效益,必然离不开企业对研发的投入,离不开高效的专利创造和成熟的专利转化。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要关注与经济效益相关的指标,还要加入研发投入指标、专利创造能力指标、专利质量指标及专利应用及转化能力指标等内容。
4.2 指标体系设置
围绕上述理念,本研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研发投入、专利产出、专利转化及经济效益,每个一级指标下设8个二级指标,并辐射出24个三级指标。
其框架如图1所示。
4.2.1 研发投入
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离不开资金支持和人员投入,因此一级指标“研发投入”下设“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2个二级指标。
以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来评价二级指标“资金投入”。
以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作为三级指标)来评价二级指标“人力资源投入”。
4.2.2 专利产出
虽然广西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拥有量近3年来增幅较大,但是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广西知识产权基础仍然薄弱。为了达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所提出专利“数量先行,量质齐升”“提质增量并重”的要求,本指标体系设置了“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申请质量”2个评价指标,同时还设置了“专利密集度”指标。在可量化指标方面,运用“增长率”进行评价相对科学,不仅能对比当年企业专利创造情况与往年相比是否有进步,而且还能弱化“量”的绝对数值比较对较小规模企业的不公。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借鉴国际上以“专利强度”指标评价专利密集型产业,本研究将“专利强度”用于评价企业的专利密集度:
4.2.3 专利转化
以专利实施方式来对专利转化情况进行评价。专利实施方式大致可分为自行转化、专利权许可实施、专利权转移实施和专利质押等。广西绝大多数企业实施的专利以自行转化为主,许可或转移实施为辅,专利质押融资则为极少数。但这3种实施方式均可将专利权转化为经济效益,因此将其列为“专利实施方式”的三级指标。
4.2.4 经济效益
在国家统计指标中,有一部分与专利效益相关或可以与专利效益挂钩的指标,如专利所有权转让/许可收入、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额等。本指标体系力求在尽可能多地利用现有统计制度相关指标的基础上,将专利的相关指标与经济效益指标相关联,从而对专利效益进行评价。例如,在专利经济效益二级指标下,将专利授权与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出口额关联,设置了“专利授权当年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专利授权当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专利授权当年新产品出口额”等评价指标。在无形资产收益二级指标下设置了“专利转让/许可费总值”和“平均每件专利转让/许可费”2个评价指标。
5 实证分析
采用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对2014年广西14个地级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经济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将参评地区分为4个梯级,即柳州表现一枝独秀,独据第一梯级;南宁市、梧州市、玉林市、桂林市这几个地区有一定的人才储备、科研传统和经济基础,加以重视还是有突破的实力,因此将四者划分为第二梯级;防城港、崇左、贺州、钦州、北海为第三梯队;贵港、来宾、河池、百色划分为第四梯队,这4个市不是传统的工业大城市,虽然无法与前述地区相比,但也应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打造自己的特色专利版图,从而帮助其为数不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赢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
6 结语
本研究立足广西区情,从广西企业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及其转化应用的普遍性、重要性和焦点问题入手,找出影响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采用主客观综合集成赋权的形式,构建了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经济效益指标体系。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分析,证明该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将有效地指导和推动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体制建设,促进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转化能力的提升,同时帮助政府决策部门了解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经济效益情况,为广西政府制定地区及企业扶持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摘要:通过学习世界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管理和运用的先进做法及经验,分析专利在促进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增长方面的积极作用,立足广西区情,从研发投入、专利创造、专利转化、经济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经济效益价值指标体系,并对广西14个地级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专利经济效益情况进行评价。该指标体系的建立,将为广西政府制定地区及企业扶持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经济效益,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意见[Z].2011.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利条例[Z].2012.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区开展全民发明创造活动的决定[Z].2011.
企业规模经济 篇9
比较优势理论是在Adam Smith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早期的学者主要分析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原理,进而分析参与贸易的国家如何获得比较利益。战后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方面。以Krugman、Ethier W.Helpman等人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分析了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以及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等方面对比较优势产生的影响。20世纪后期,学术界开始分析要素增加和技术进步如何影响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变动,使得比较优势理论摆脱了静态分析的纯理论性质和短期分析的局限性[1]。
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应侧重生产那些本国具有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可能来自“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也可能来自“要素禀赋的差异”或来自先进入某个行业而获得的“递增规模收益”)的产品,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可图的。同时,尽管各国劳动生产率水平和要素禀赋结构不同,某些国家可能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优势,而另一些国家在所有产品生产方面都处于劣势,但只要每个国家都选择其比较优势最大(或比较劣势最小)的产品来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在市场上进行相互交换,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能从产业分工和市场贸易中得到不断增加的收益。此外,随着技术进步和要素变动因素的引入,该理论也为发展中国家摆脱“比较优势陷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
比较优势理论虽然侧重于探讨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问题,但同样适用于产业内部分工和国内区际贸易。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国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是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讨论。林毅夫等认为,如果经济体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便具有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可以快速积累资本,进而逐渐降低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富裕的程度,使其能够不断从国外引进较先进的技术以促使产业结构升级[2]。在他们看来,比较优势战略就是指要在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选择符合自身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但一些学者反对这一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长期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参与国际贸易,会强化原有比较优势,从而陷入“比较优势陷阱”[3]。此外,也有人认为,比较优势原理更适合在一国范围内发挥作用,当把它应用到世界范围的时候,应当是有条件、有限度的[4]。
二是国家或区域比较优势的测量。研究者通常采用由巴萨特(Balassa)提出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由哈盖特(P.Haggett)提出的区位熵方法对地区比较优势进行测量。刘重力等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对开放以来(1978—1998年)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进行考察[5];许培源等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研究福建省1996—2005年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6];人民大学区域研究所课题组运用“区位熵”方法,衡量地区比较优势[7];章昌平等利用区位熵分析临安市的比较优势,确定该市具备竞争力的行业[8]。
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一方面,以美欧为首的发达国家收缩消费需求,直接影响了我国出口的增长;另一方面,国内劳动力供求结构的矛盾将推动劳动力工资成本持续上涨,削弱了我国低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这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促使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发生变化。而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我国正面临着“产业升级断档”的风险[9]。
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交通便利,省际间技术水平、要素禀赋结构与经济政策均存在较大差异,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流动成本较低,技术、知识外溢效果显著,进而会加快各地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化过程。
在后危机时代背景下,区域间资源禀赋结构调整逐步深化,考虑到错误的政策选择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经济扭曲[10],因此对地区比较优势的准确认知是我国产业升级路径选择的重要前提。浙江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外贸依存度高,受金融危机冲击也较为严重,存在产业升级内在动力强和外部“倒逼”压力大的特点,致使产业间比较优势变动加剧。而我国的产业升级,其实质就是要改变比较优势[11]。有鉴于此,本文在动态划分产业类型的基础上,测算了近年来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较优势,并深入分析各类产业的动态演变过程,为以后进一步探讨产业调整模式奠定基础。
2 产业类型的划分
目前,人们通常按生产中对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的投入程度,将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而技术密集型与前两类都可能存在交集。由于投入要素的密集程度在产业间具有相对性,且地区间与地区内部生产力发展的动态变化,使同一产业可能被归入不同类型。研究人员曾尝试二分法、四分法、判别法和聚类法等来划分产业类型,着力于解决要素密集型产业分类标准的模糊性难点[12,13,14,15]。本文首先采用二分法,分别将全国与浙江省的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再将其划分为技术密集型和技术缺乏型。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1)和《浙江统计年鉴》(2004—2011)中我国和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各项指标,将工业企业劳均固定资产净值与全要素生产率(TFP)两项指标作为产业类型定量判断的依据。其中:劳均固定资产净值是由行业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除以该行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参照指标为2003—2010年每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计中劳均固定资产净值(单位:万元/人);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假设下,用全要素生产率代表技术水平。谢千里的研究中,采用生产函数回归法推导出TFP分配给资本的权重ak为0.381,因规模收益不变,所以分配给劳动的权重为(1-ak)[16]。但本文对资本、劳动产出弹性的测算采用前苏联学者切尔尼科夫从理论上提出的估计方法,即:
资本产出弹性=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人均资本率的增长率);
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则:劳动产出弹性=1-资本产出弹性。
然后,通过下面的恒等式测算各年份全国与浙江省每个行业的TFP值:
lnTFPit≡akln(VA/K)it+(1-ak)ln(VA/L)it (1)
其中:t代表某个时期,i代表样本中某个行业,VA代表平减后的工业增加值,K代表平减后的固定资产,L代表从业人员人数。
由于2007年以后的统计年鉴不再公布工业增加值,本文对2003—2007年数据进行了如下回归分析:
VAit/Vit=αit+β(pit+wit+tit)/Vit+uit (2)
其中:V代表工业总产值,p代表利润总额,w代表工资总额,t代表增值税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之和,α是常数项,β是参数项,u是残差。由于《中国统计年鉴》中缺少2003、2004、2009、2010年的“按细行业分职工平均工资”(2003年和2004年虽有此项指标,但对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三类并未细分),而《浙江统计年鉴》中没有此项指标,因此,全国2003、2004、2009、2010年各行业的平均工资通过大行业平均工资估算获得,浙江省的工资总额w则直接采用“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对全国和浙江省而言,分别在2007年和2006年R2值最接近1。因此,在估算2008—2010年全国工业增加值时选择α=0.145474、β=0.97579,估算浙江省工业增加值时应选择α=0.067312、β=1.027146。由于自变量中包含了利润和税金,因此,估算的工业增加值能够反映经济的周期变动。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2003—2010年全国和浙江省各行业劳均固定资产和TFP值,并以此为基础将各个行业分别归入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表2中可以看到,浙江省大部分行业的产业类型与全国保持一致,不过也有少数行业在全国范围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但在浙江省却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有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也有存在相反情况的,如饮料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此同时,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TFP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饮料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等在浙江被归于技术密集型,在全国范围则属于技术缺乏型,而农副食品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在全国范围可划分为技术密集型,在浙江却归为技术缺乏型。此外,随着时间推移,同一个行业的产业类型归属也并非一成不变。
注:K代表资本密集型产业,L代表劳动密集型产业,T代表技术密集型产业
3 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较优势测算与分析
按照上文对于产业类型的划分,本文将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法和区位熵法分别对浙江省各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国内的比较优势进行测算。
(1)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法(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简称RCA指数)。
该指数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于1965年提出,它是衡量一国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具说服力的指标,旨在定量描述一个国家内各个产业(产品组)相对出口的表现。通过RCA指数,可以判定一国(地区)的哪些产业更具出口竞争力,从而揭示一国(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本文对RCA的各变量进行了调整,用公式表示为:
undefined
其中:Xi表示浙江省行业i的出口交货值,Xt表示浙江省各行业出口交货值合计,Xic表示全国行业i的出口交货值,Xtc表示全国各行业出口交货值合计。
当RCAi>1时,意味着浙江省i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比较优势 (文中所表述的“相对比较优势”,是指浙江省各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相对于全国各行业的比较优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RCAi愈大,其优势愈强。
当RCAi<1时,意味着浙江省i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比较优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RCAi愈小,其优势愈弱。
当RCAi=1时,意味着浙江省i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比较优势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2)区位熵(Quotient of Location)。
区位熵首先由哈盖特(P.Haggett)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是空间分析中用以计量所考察的多种对象相对分布的方法,同时将分析结论体现为一个相对份额指标值,即区位熵值。公式定义为:
undefined
其中: Lj表示浙江省j行业的工业增加值,Lt表示浙江省GDP或浙江省各行业工业增加值合计,Ljc表示全国j行业的工业增加值,Ltc表示全国GDP或全国各行业工业增加值合计,LQj表示浙江省j行业的区位熵。
浙江省各行业区位熵(LQj)是指浙江省j行业在全省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j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它假定各地区总产出等于总消费且产出结构与全国相同,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当地区产出结构与全国产出结构存在差异时,则地区之间存在产品贸易。
当LQj>1时,意味着浙江省j行业的供给能力能够满足本地区需求而有余,可对外地区提供产品,其比较优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LQj愈大,其比较优势愈强。
当LQj<1时,意味着浙江省j行业的供给能力不足以满足本地需求,需要从外地调入产品,其比较优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LQj愈小,其比较优势愈弱。
当LQj=1时,意味着浙江省j行业的供给能力刚好能够满足本地需求,其比较优势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
通过对2010年全国与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工业增加值和GDP的计算,得到分行业的RCA和LQ,如表3所示。
注:1)LQ(GDP)代表以浙江省或全国GDP为分母的区位熵,LQ(VA)代表以浙江省或全国各行业工业增加值合计为分母的区位熵;2)数据来源于《2011浙江统计年鉴》、《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3)计算过程中所采用的2010年各行业工业增加值仍为本文之前的估算值
从表3可以看出:
(1)在国际上,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相对比较优势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纺织业、家具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占出口交货值较大份额的行业优势显著;同时,资本密集型产业处于相对比较劣势。
(2)在国内,浙江省劳动密集型产业LQ(VA)为1.06,具有比较优势,纺织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行业比较优势显著。而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资本密集型产业LQ(VA)为0.88,技术密集型产业LQ(VA)为0.87。
(3)2010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CA、LQ(VA)、LQ(GDP)三者比较显示(如图2),LQ(VA)明显高于LQ(GDP),前者平均约为后者的1.28倍,表明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发展滞后于浙江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原因有两点:一是金融危机下,国际市场需求减弱,我国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加大了开发中西部地区的力度,变相削弱了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全国同类企业中的比重;二是由于浙江省大量存在的中小微企业对GDP的贡献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RCA与LQ(VA)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约为0.77。
(4)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的RCA=1,LQ(VA)>1,表示其在国际上相对比较优势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而在国内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采矿业的RCA和LQ的值都非常小,几可忽略不计,显示浙江矿产资源的极端匮乏;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国内具有比较优势,但在国际上处于相对比较劣势,这主要是受地缘位置限制和水质的影响。
与此同时,本文也对浙江省各类型产业的区位熵进行了跨年度测算(如图2),发现浙江省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仍具有比较优势,但这优势却在逐渐减弱,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却在持续增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同时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但在2010年出现了转折,而这正是浙江省发布《关于浙江十一大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编制情况的报告》的第二年。由此可见,浙江省产业升级规划的实行在短期内显著推动了全省整体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目前,浙江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不具有比较优势,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对比较优势,但在国内市场竞争力不足。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持续下降,资本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在经过前期大幅下降后有反转上升的迹象。
2010年,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中,约85%由私营企业、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完成,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仅完成2.5%,其他类约占12.5%;而国内市场份额,浙江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占16%,私营企业、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约占66%,其他类约占18%(数据来源于浙江省统计局《2011浙江统计年鉴》)。鉴于浙江省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国内市场比较优势具有较大差异的现状,可以看出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高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和其他类所有制企业,而这一类企业关注的焦点仍是国际市场。
然而,欧美需求的收缩已是中期趋势,同时我国正处于需求结构调整变化的重大时期,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必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浙江省如继续以出口为导向配置资源,脱离经济发展主干道的风险有增加的可能性。同时,浙江省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持续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人力资本增速相对减缓;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弱化,则是由于浙江省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这一类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高校规模经济探析 篇10
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是指通过扩大生产规模而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总成本下降。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规模越大越好,因为规模经济追求的是能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一旦企业生产规模过分扩大,平均成本(AC)与边际成本(MC)都会逐渐增长,引发规模不经济现象。
对于高校来说,其成本由基础设施、日常维护成本等固定成本,和教师团队工资薪金及培训进修、教学材料耗费等变动成本构成,从固定成本的角度看,我们理想的经济规模是在固定成本处于饱和状态下的招生人数,而变动成本是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加不断上涨,对于高校来说,我们不能盲目地扩招、扩建,在成本的控制上,应当追求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相等时的最佳规模经济状态,将盲目的发展战略改为控制规模、提高质量,达到最佳的高校经济规模状态。追求两种成本相交时的平衡点,即成本最小,规模最优。
2 高校规模经济现状
高校与企业在经营理念上,即存在着诸多共同点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它们都会产生成本,企业生产的是有实物形态的商品,而高校“生产”的是优秀的人才,因此,高校规模经济的影响因素诸多,且不好界定。目前,高校经济规模状态大致存在以下几种。
第一种是规模较小的,财政拨款较少或者不拨款的民办高校,由于经费的缺失,高校基础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导致招生困难,实际招生人数小于计划招生人数,以至于恶性循环,学院发展缓慢,甚至是出现倒退现象。
第二种是规模较大,财政拨款较多的知名学府,这类高校经济规模相对较好,相应的硬件与软件配套设施完备,招生规模有完整的规划,基本属于规模经济状态。
第三种是规模较小、财政拨款充足的专业性强的院校。如警察院校,由于专业的特殊性,这类人才不能过多地培养,警察专业的招生人数与社会需求量基本是成等号的,招生细化到省、市、专业等。由于招生比较稳定,相应的办公楼、教室、宿舍等,利用充分,不会有过多的剩余现象。而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过剩,为了能更好地提供教育教学环境、与时俱进,使得每一位毕业学员都能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新的技术、技能,就业时能得心应手地进入工作状态、服务于人民。大型的实验仪器不可缺少,但是,由于学员数量较少、实验仪器更新较快等因素,在这部分的成本显得过高,规模不经济现象就此出现。
3 高校规模与经济存在的问题
3.1 部分高校追求利益,盲目招生,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滑
国家对每个招入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生均配比额度下发到学校,用于该生的教育培养,所以,一个招入的新生,除了该生缴纳的学费、宿费、学杂费外,国家会为学校配入一定的培养经费,有的学校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大规模申请扩招,但是相应的硬件设施,如:教室、宿舍、食堂、多媒体设备、图书管、试验仪器等配备不足。相应的软件也跟不上节奏,如:高级教师占教师人数比例不够,教师继续培养深造的空间不足等。而由于硬件、软件不能满足扩招后的人均所得,使得学生无论是在生活质量上、学习质量上都大打折扣,不能将其应得的知识、学习的权利全部享有,不能更好地发掘出他们所有的潜能,即学院没有做好培养人才的义务。
3.2 部分高校盲目扩张占地面积,给学院带来具大的财务负债,影响学院正常发展
有的高校对学院规模的理解有误区,认为学院占地面积的大小,即学院的规模,盲目地申请扩大学区,买地、占地,占用了学院的其他教育基金,导致教学设备陈旧,无法更换,先进仪器设备不能引进;教职工的继续教育不能正常进行;教职工工资拖欠问题严重等。这样盲目地追求所谓的规模,并不会真正地帮助高校发展壮大,反而本末倒置,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3 管理人员比例过大,教育资源过剩,或资源不足现象
有些专业性比较强,招生名额相对较少的学校,如警察专业,虽然招生人数有限,但是应配备的管理部门及岗位人员缺一不可,相应地造成管理人员占全部教职工的比例较大,同样的这样一所专业性强的学校与一所综合性的地方大学相比,院领导班子组成基本相同。科室大体一致,而在管理成本上却千差万别。不仅是人员配比上,还有硬件设施的配比,一些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资金相对充足,所以,相应的教学仪器设备先进,种类齐全甚至过剩。如图书馆藏书、教学仪器设备、教室等。而一些差额拨款的地方大学和民办学院,会出现资金短缺现象,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够充足,使得学生不能得到更好的受教育的环境和受教育的质量,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缺失。
4 如何达到高校规模经济的最佳状态
4.1 合理申请招生人数,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高校的学生处、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等对学院的教育教学现状、师资力量、经济状况十分了解,因此,学生处和教务处可以对目前在院学生进行评估,以上一届在校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分析得出上届招收学员数量是否合理,学生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是否得到满足,可以得出学院在目前的状况下,下届允许招收的学员人数。人事处可以根据计划得出招聘教职员工的数量,财务处可以根据预算资金情况,分析得出学院可以增加培养的学员数量。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精细地测算,得出学院应当招生的数量,申请招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保证招入的学生有足够的学习、生活的空间,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4.2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地扩展学院占地规模
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有诸多因素。首先,保证现有学生的人均教学仪器设备、人均图书馆、人均宿舍面积、人均体育场、人均就餐环境等,给每一位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健康、资源充足的学习生活的空间。其次,保证教职人员有足够的经费、时间充好电,与时俱进地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技能,使每一位教师有资格、有能力传道授业解惑。最后,保证每位员工的福利待遇按时发放,不能盲目扩张、挤占资金,造成拖欠工资现象,因为,工资福利是使教职人员家庭稳定的核心,古人云,安家方能立业,在家庭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工作,不只是做完工作,而是做好工作。
4.3 合理共享管理及教学资源
(1)合并办学。对于专业相似度高的高校,可以考虑合并办学,共用教学仪器设备,共用教师团队。对于学生人数较少的专业,可以组织学生一同上课,学习交流,探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对于学生人数较多的专业,可由任课教师分别授课。
(2)合理共享教学仪器设备。针对教学仪器设备配备齐全,但由于学校招生人数较少,所以相应的仪器设备利用率低下情况,应当提供该校过剩的教学设备资源,其一,可以与该学校专业相仿的兄弟院校共享,用自己的长处弥补本学校的短处,如换取培训场地、换取兄弟院校专家讲学等。其二,可以与单纯的科研性质的单位合作。
(3)降低管理人员成本。对于非任课教师岗位,进行重新分配,对于关联性强的部分岗位进行合并,以此降低管理人员成本;对于任课教师,部分基础教学课程,如英语、数学、政治等,可以外请专家进行授课。
摘要:自1999年以来,高校进入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在这几年中,高校经历了大规模地扩招、合并,在这种快速变革中,无疑会给高校发展带来病症,部分高校由原来的规模过小导致的不经济变为规模过大导致的不经济,因而,如何让高校规模达到经济化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将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对高校规模、成本进行分析研究,规避高校规模不经济的误区,同时,提出有助于高校规模经济达到最佳状态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规模经济,成本,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晓宇.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J].教育研究,2011(9).
规模经济的特色监管初探 篇11
一、以品牌培育为中心,在石英制品行业中实施“品牌备案制度”,对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实施规范化管理,实现工商业务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统一
近年来东海石英制品行业已形成了东海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朝阳产业,要在监管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为此,我局以“扶持促发展、打假保名牌”为目标。推行“品牌备案制度”。
首先,开展商标巡查监管。对未注册商标企业,鼓励企业注册相应的商标,保护知识产权,提升产品附加值;对新注册商标企业,鼓励企业向更高层次申请认定,如连云港市知名商标、江苏省著名商标等:目前全县石英制品行业已注册各类商标90余件,其中著名商标3件,市知名商标3件。大多数的灯具、拉管、硅微粉企业通过商标注册,主动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其次,建立商标监管一户一档。对备案商标进行分户登记,将有关商标的资料备全备齐,如企业基本资料,商标基本概况,商标授权使用情况等。对商标资料实施活页管理,适时增加,确保动态监管:我局浦南分局强化对石英品牌的备案,一年来已备案普通商标22件,江苏省著名商标4件,其他驰著名商标16件。
第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在巡查中对照备案商标,对企业使用商标情况进行检查,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并根据企业侵权商标的初衷,开展行政指导,实施人性化执法,做到“打击一个企业,保护一个行业,壮大一个产业”。通过对石英商标的扶持、监管、执法,石英商标侵权案件逐年减少,企业发展自有商标信心十足,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石英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加。目前拥有的“太平洋”、“万花山”、“水晶大姐”等几大商标品牌的企业经营状况蒸蒸日上,都在创造着效益的神话:连云港市太平洋石英制品有限公司,年实现工业产值2,43亿元,上交税收上千万:使用“东海水晶”证明商标的东海水晶城,年经营额达53亿元,特色监管,实现了工商与地方政府的双赢。
二、以质量控制为中心,对肥料实施“三看三抽三主动”监管,对关系到人们切身利益的经济行为实施控制化管理,实现市场准入规范与经营行为规范的统一
目前东海辖区内共有化肥生产主体26户,化肥销售经营主体362户:依托火车货运站、飞机场和高速公路,形成了以农资及其原料为主的农资物流中心。东海局在农资监管中以“100%的消费者使用质量”为目标,提出了“三看三抽”和“三主动”监管措施:
(一)“三看三抽”
1、看数量抽检:设立农资监管网点,充分发挥网格人员的地域优势,加强对肥料信息的采集,由分局对上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分品种、分批次进行分析,有重点的、有目的地进行集中抽检,防止了抽检的无序性。2、看包装抽检:对国家明星企业,少抽或间或抽检;对新上市品种,多抽或定期抽检:对质量过硬,并且抽检一直合格的产品,可以定期免检。3、看信誉抽检:以三次抽检为基数,划分农资经营户的信用等级。全合格的经营户设为A级,半年内不再抽检:两次合格设为B级,做出相应处罚,不定期抽检,不予公示:一次合格设为C级,以高档位幅度做出处罚,每月由经营者实施证明抽检,不予公示:三次都不合格的设为D级,处罚幅度调为上限,予以公示,建议经营户转向其他行业经营。
(二)“三主动”
1、经营户主动上报经销肥料的品种与数量。对经营户主动上报的肥料品种,抽检不合格按处罚幅度下限处罚:对未上报的列为“准不合格产品”,优先封存抽检,对抽检不合格的品种按处罚幅度上限处罚。2、经销商主动证明代理肥料的质量和数量。对农资经销商,要求其建立健全农资经营的两账两票(进、销货台账、进、销货发票)和农资信誉卡制度,并将“厂家质量证明”作为进货的第一道关口。对抽检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只要经销商能够提供齐全的台帐、进货发票并主动积极配合执法机关工作的,按处罚幅度下限处罚。3、物流公司主动索要中转肥料的各种资料。要求物流公司对进货的不同批次、不同品种的肥料主动提供检验报告、提供进货、销售的台帐和票据。对不能提供检验报告的肥料必须抽检,对不按要求及时提供的加强抽检,对抽检有问题的肥料,要求物流公司主动和厂家联系,并根据备案状况实施处罚。近期我局洪庄分局查获了某物流公司发往新疆的40吨不合格肥料,由于物流公司没有主动索要资料备查,因此对山东当事人课以高幅度的行政处罚(罚款6万元),这对其他物流中心的规范经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企业实施“三看三抽三主动”监管措施,严厉打击失信违法和经济违法行为,强化对肥料等农资的监管,普抽检、强监管、高处罚,使得原先农资质量良莠不齐的现象得到改观,基本实现了消费者使用环节上的产品合格率和消费者满意度达到双百。
三、以行业安全为中心,对非煤矿山实施“三色警示、联合监管”,对涉及人们生命安全的经济区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行政监管执法与工商履职免责的统一
曾经的安峰非煤矿山无证无照经营比比皆是,安全隐患很大,关系到经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以“零安全事故”为监管目标,确保经营主体资格合法化,侧重于尽职免责。
1、“三色警示”使矿山经营状况一目了然
开展摸底排查,对矿山经营做到“主体清、状况明、证照有登记”。对经营户建立一户一档,实施红、黄、绿“三色警示”管理:(1)“绿色警示”:针对证照齐全,没有安全隐患的经营户实施,每季度开展一次联合检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户下发警示通知,并将“绿色警示”转换到“黄色警示”:在“绿色警示”备注里标注证照使用期限,对到期不履行相应行政手续的经营户转为红色警示标志。(2)“黄色警示”:针对有照无证或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主体实施,每个月检查一次:两次以上没有改正的,将“黄色警示”转为“红色警示”,对已经改正的转为“绿色警示”。(3)“红色警示”:针对无证照经营、有证无照经营、有两次以上警示记录的经营主体实施,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取缔活动,停止经营直至经营手续齐全。
2、“联合监管”使行政监管力量增强
矿山经营证照齐全并不能确保安全,联合监管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对矿山监管实现由党委牵头,联合公安、国土、电力、交通四部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召集企业经营户进行安全法规宣讲,让经营者自己有防范危险、保证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全面管理好矿山经营。我局还与安峰镇民用爆炸物品管理站一起,聘请连云港市中连爆破公司指导爆破作业,实行统一保管、统一配送、统一爆破,有效地实施了源头管理,使得非煤矿山开采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全面落实。经过联合部门依法监管、通力合作,目前非煤矿山38家开采企业已经办全经营手续,有照经营率达到100%,市场经营规范,安峰矿山的零安全事故,使得目前矿山经营日益兴隆,年经营额达3.6亿元,上缴税收1000多万,交通运输车辆达426辆,带动三产227户。
零售与批发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篇12
马克思在论述商品经营基本的时候指出:生产规模越扩展, 产业资本的商业活动, 从而, 为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而需要的劳动以及其他流通费用也就越增加。
商业资本虽然不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 但是它有助于流通时间的缩短, 有助于市场的扩大, 并对资本之间的分工起中介作用, 而且会把资本的一个较小的部分束缚在流通中, 因而会使资本按更大的规模来经营, 会提高产业资本的生产效率和促进产业资本的积累, 提高利润率, 有助于产业资本家剩余价值的增加。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形象的说明了商业规模的扩展。
一、批发业的规模经济
批发商向制造商直接大批量低价采购商品, 具有规模经济的特性;如果批发商经营的是多种商品, 那它就同时具有了范围经济的特性。批发商利于成本上的优势, 再以较高的价格把购进的商品拆散, 小批量的卖给零售商, 从而获得利益。作为商品交换的中介, 批发商将交易次数集约化, 降低了交易成本, 提高了交易效率。批发商内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
批发商的主要工作是寻找供应者、评价和选择供应者、签订合同等。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发生大量的交易成本。如果批发商的采购数量很小, 单位商品所分担的交易费用就很大;如果采购数量很大, 单位商品所分担的交易费用就小。大批量采购能够降低单位商品的交易费用。
其次大规模购买能够增强批发商的谈判能力, 降低商品的买入价格, 从而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中以比较低廉的价格卖给零售商, 从而使得消费者得到实惠。另外, 批发商还可以利用自身规模、资本、技术和信息的优势向零售商提供促销、广告等全方位服务, 从而吸引固定的零售商, 降低挖掘和维持客户的成本, 增加收益。
(二) 大批量运输和存储的经济性
商业企业同运输公司的业务联系中要包含一定的交易费用, 尤其是在运输紧张的情况下这种交易费用可能很大。而批发企业的运输批量越大, 单位商品所包含的交易费用越小。此外, 大批量运输还能取得整车运输以及利用先进运输装卸设备的经济性。与小批量商品储存相比, 大批量储存更能合理的利用储存空间及先进的储存成本, 也能减少管理人员, 从而获得大批量商品储存的经济性。
(三) 批发企业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有效管理的经济性
在小规模的批发企业中, 一个人可能要承担多方面的工作;而大规模的批发企业有条件对批发业劳动进行合理分工, 由特定的人去专门从事特定的经营活动, 使其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从而提高工作的熟练程度, 也就能提高批发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 大规模的批发企业更有条件运用信息技术对商业企业的经营过程实行科学管理, 从而提高批发企业管理效率。
二、零售业的规模经济
(一) 单店规模扩张的经济性
单店规模的扩大, 可以降低单位商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当商店规模扩大时, 由于这些相对固定的成本被分摊到更大的销售额或营业面积上, 从而单位商品的平均经营成本或费用会下降。其次, 单店规模的扩大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交易量, 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行一站买齐的消费行为。另外, 可以增加对供应商的控制力。拥有了大量的消费者就可以成为零售商向批发商赚取更多利益的条件, 进而将利益让渡给消费者。
(二) 专业化经营的经济性
经营的专业化可以同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 从而降低进货价格和交易费用。可以提高服务的专业化, 进而提高辅助服务的利用效率。经营的专业化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 相应减少广告等支出。专业化的经营形成一定规模后, 品牌形象就容易树立, 则相应的广告、营销等费用就减少了。
三、范围经济
(一) 多业态经营的经济性
在零售业中, 很多企业都通过多业态经营来扩大规模。虽然不同的零售业态对应不同的目标市场和客户群, 但是不同的业态之间有着相似的业务活动。进行多业态经营可以共享这些活动, 从而达到范围经济性。多业态经营还可以使流通企业获得市场势力。如果一个企业包括了大型超市、百货商店、连锁便利店的话, 它就覆盖了所有的消费品销售渠道, 就可以在这一区域内获得市场势力。
(二) 相关多元化经营的经济性
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可以将自己的核心能力扩展到其他业务理论中去, 拓展新的业务空间。由相关多元化所带来的范围经济表现为技术、生产、市场等协同效应。
综上所述, 独立的、专职的商业活动所以能存在和发展, 就在于它能节省产业资本在他必须亲自从事商业活动所占有的资金, 从而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就在于它能加速商品形态的转化, 加快商业流通的速度, 从而可以缩短生产者用于买卖的时间, 以加强对生产的监督;就在于它能推动不仅是一个生产部门, 而且是若干生产部门许多企业资本的周转, 从而不断扩大流通的数量和规模, 推动生产的不断发展。商业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这些职能和作用, 就是商业经济效益的实质和要求。
但是, 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商业萎缩的现象。即生产者在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 经常自己完成几个连续的生产阶段。一旦纵向一体化开始, 过去在市场上进行的一些商品交易就转变为企业内部的部门间的转移。在市场上的交易, 商业者又充当媒介的可能性。但是在纵向一体化的条件下, 则完全没有这个可能。即使商人在市场交易中能够生存, 在纵向一体化的系列中也将成为不可能。这里, 商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商业也就逐渐的萎缩。
摘要:本文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角度来探讨批发业与零售业如何节约流通费用, 减少交易成本。
关键词:零售,批发,规模经济,范围经济
参考文献
[1]、商业部教育局.论商品流通.北京.社会科学资料印制社.1980
[2]、马龙龙.流通产业组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石原武政、加藤司.商品流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企业规模经济】推荐阅读:
规模以上企业06-23
企业规模选择09-23
企业规模化07-11
企业规模结构特征07-28
规模以上私营企业07-26
小规模企业报销流程06-0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介07-09
小规模企业、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问题07-06
规模经济11-16
规模不经济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