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

2024-10-17

规模养殖(通用12篇)

规模养殖 篇1

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 养殖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并已成为制约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因素。“十二五”规划中,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中首次把农业源纳入了总量控制的范围。而畜禽养殖污染, 尤其是规模养殖所带来的污染则是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据测算, 仅1个万头养猪场, 每年排污量为3~4万吨, 排出氮108吨、磷30吨, 还有大量铜、砷等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 可造成土壤和水体的严重污染;每天向大气排放氨35.3千克、硫化氢32千克、粉尘57.5千克以及大量有害气体与病原微生物。

针对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 国家环保部先后发布实施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2001年3月20日实施) 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10年12月30日实施) 。为了引导养殖业健康发展, 2010年农业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的意见》, 并已连续三年开展了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活动。目前, 养殖环保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各地政府除采用行政手段治理养殖污染外, 还采取积极有效的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 扶持发展和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 大力推进无公害畜产品生产, 使绿色畜牧业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

为树立规模养殖环保先行的健康发展理念, 规模养殖场在建场前要由当地政府、畜牧兽医和环保部门进行审批, 凡环保措施不合要求的一律不审批。同时, 结合畜禽标准化养殖创建活动, 建立标准化畜禽饲养小区, 形成规模优势和规模效益, 对养殖场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卫生防疫、统一建设粪便处理设施, 有效解决粪便污染问题。对农村中小型规模养殖户, 要按照人畜分离、独立建圈、沼气配套、循环利用、标准化建设的原则, 进行环境治理的标准化改造, 改变传统养殖脏、乱、差的状况。加强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 对畜禽粪污一律进行无害化处理, 力争做到养殖场粪污的零排放。

为在养殖源头消灭污染源, 要加强行政执法。对国家公布的违法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及其产品要进行重点监管, 加大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力度。要坚持实施兽药饲料产品质量抽检结果通报制度, 将严重违规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列入黑名单, 加大公开曝光力度, 强化社会监督作用。加强畜产品质量监测, 严厉打击非法使用“瘦肉精”、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对环境和人体具有极大威胁的禁用药品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行为, 确保畜产品安全。

规模化养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畜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要构建环境友好型养殖业, 彻底解决养殖带来的污染问题, 必须本着环保先行的理念, 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市场的、行政的手段和措施规范养殖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只有这样, 规模养殖才能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规模养殖 篇2

发展奶牛规模养殖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关于中牟县发展奶牛规模养殖的调查分析

大力发展奶牛规模养殖,是近年县委、县政府确立的一项重点工作.近两年的实践表明,奶牛养殖已成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的亮点和部分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针对当前部分干部群众对奶牛养殖业发展前景的`顾虑,我们在实地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撰文分析如下:

作 者:刘红 作者单位:郑州市中牟县统计局刊 名:市场研究英文刊名:MARKETING RESEARCH年,卷(期):“”(5)分类号:F3关键词:

做大蛋鸡市场 发展规模养殖 篇3

鸡蛋是人们最好的营养来源之一,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蛋白质。因此,农村百事通出版产业基地选择将蛋鸡养殖作为优先发展的养殖项目,希望为广大消费者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鸡蛋,以满足他们对禽蛋的需求。目前,基地已建成标准化商品蛋鸡养殖基地。通过标准化规模养殖,实行集体化生产,可以实现对家禽重大疾病的集中有效防治和创造更多符合无公害标准的高品质禽蛋产品,这不仅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食品卫生安全,还顺应了国家及江西省制定的一系列关于畜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规模化蛋鸡养殖做一个简单介绍。

品种选择要适销对路

我基地现在主要养殖的三种蛋鸡品种是:罗曼、尼克红和海蓝褐。这三个品种都是国外家禽育种公司培育出的成熟蛋鸡品种。

一、罗曼

【品种特点】罗曼具有产蛋率高、饲料转化率高、蛋重适中、蛋品质优良、蛋壳硬等优点。罗曼有较高的生产性能,产蛋高峰以及高峰后的产蛋力持久。罗曼性情非常温顺,适应能力强,有较强的抗病能力,易于管理。

【生产性能】罗曼父母代种鸡18周龄体重1400~1500克,1~20周龄耗料8.0公斤/只(含公鸡),1~18周龄成活率96%~98%,开产日龄147~161天,产蛋率达50%,产蛋高峰期产蛋率90%~92%;72周龄产蛋量275~283枚,产合格种蛋240~250枚,产母雏95~102只;68周龄母鸡体重2200~2400克;21~68周龄耗料41.5公斤/只,产蛋期成活率94%~96%。商品代鸡20周龄体重1500~1600克,1~20周龄耗料7.2~7.4公斤/只,1~18周龄成活率97%~98%,开产日龄145~150天,产蛋高峰期产蛋率92%~94%;72周龄母鸡产蛋295~305枚,总蛋重18.5~20.5公斤,平均蛋重64克,体重1900~2100克;19~72周龄日耗料108~116克/只,料蛋比2.3~2.4︰1,成活率94%~96%。(彩图参见81页图8)

二、尼克红

【品种特点】尼克红由美国辉瑞公司经过50多年选育而成。生产性能高而且稳定,蛋壳深红色。成年鸡外羽红色,内羽白色(红带白底)。种鸡四系配套,商品代羽色自别雌雄。

【生产性能】尼克红商品代生产性能:育成期成活率96%~98%,50%产蛋期日龄140~150天,产蛋率超过90%的周数为18~21周,80周龄每只入舍母鸡产蛋数335~345枚,总产蛋重约21.53公斤。35周龄平均蛋重62.5克,80周龄平均蛋重68.5克,全期平均蛋重为63.7克。育雏期平均耗料为6.46公斤/只,产蛋期平均耗料为44.13公斤/只,全期日耗料105~115克/只,平均每产1枚蛋耗料133克,全期料蛋比为2.0~2.2∶1。18周龄平均体重为1.48公斤,80周龄平均体重为2.05公斤。(彩图参见81页图9)

三、海蓝褐

【外貌特征】海蓝褐与其他褐壳蛋鸡商业配套系鸡种一样,也是四系配套。其父本为洛岛红型鸡的品种,而母本则为洛岛白型的品系。由于父本洛岛红和母本洛岛白分别带有伴性金色和银色基因,其配套杂交所产生的商品代可以根据绒毛颜色鉴别雌雄。

海蓝褐的父本洛岛红具有典型的肉蛋兼用型鸡种以及中型蛋鸡的外貌特征。洛岛红原产于美国,并育成于20世纪初期,有单冠(海蓝褐父本均为单冠)、玫瑰冠两个变种。耳叶红色,全身羽毛深红色,尾羽黑色带有光泽。皮肤、喙和胫的颜色均为黄色。体躯中等,背部长而平是该鸡外形的最大特点。

母本洛岛白,红色单冠,耳叶红色,全身羽毛白色,皮肤、喙和胫的颜色均为黄色。体躯中等,背部不及洛岛红的长而平。

海蓝褐的商品代初生雏,母雏全身红色,公雏全身白色,可以自别雌雄。但由于母本是合成系,商品代中红色绒毛母雏中有少数个体在背部带有深褐色条纹,白色绒毛公雏中有部分在背部带有浅褐色条纹。商品代母鸡在成年后,全身羽毛基本(整体上)上是红色,尾部上端大都带有少许白色。该鸡的头部较为紧凑,单冠,耳叶红色,也有带有部分白色的。皮肤、喙和胫黄色。体形结实,基本呈元宝形。

【生产性能】海蓝褐具有饲料报酬高、产蛋多和成活率高的优良特点。商品代生产性能:1~18周龄成活率为96%~98%,体重1550克,每只鸡耗料量5.7~6.7公斤。产蛋期(至80周)高峰产蛋率94%~96%,入舍母鸡产蛋数至60周龄时为246枚,至74周龄时为317枚,至80周龄时为344枚。19~80周龄每只鸡日平均耗料114克,21~74周龄每公斤蛋耗料2.11公斤,72周龄体重为2250克。海蓝褐在全国很多地区都可饲养,适宜集约化养鸡场、规模鸡场、专业户和农户饲养。(彩图参见81页图10)

温馨提醒:选用良种蛋鸡品系是优质蛋鸡生产的前提,优良品种鸡生长快、早熟、新陈代谢旺盛,饲料消耗少,经济效益高。不同的蛋鸡品种能达到的生产性能不同,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饲料的要求也不同,以选用适应性广、高产节料、体型大小适中、蛋壳的颜色和羽色适中、产品受市场青睐的蛋鸡品种为宜。生产者应尽量选用和培育适合当地市场需求的蛋鸡品种,以满足本地蛋鸡苗的需求,这样可减少大量从外地调鸡苗产生疫病的风险。在选择好品种的同时,还应选有一定饲养规模、饲养管理条件好的种鸡公司(场)购买鸡苗,千万不要贪图一时的便宜购买那些品种不纯的鸡苗。此外,生产上应选择体型较小的品种,同一品种以中等体重为宜,在产蛋量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节省更多的饲料。

nlc202309011311

鸡舍建造要因地制宜

鸡舍的建造和场址的选择在整个养鸡场建设费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大量的养鸡实践证明,在其他各项养殖和管理措施保证的条件下,鸡舍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养殖生产水平的高低。所以,科学合理的鸡舍设计以及因地制宜地选择场址,对于鸡场获取最大的养殖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场址选择

鸡场若选址设计不合理,再好的品种和饲料也达不到应有的生产水平。场址选择应以因地制宜、方便生产经营、交通便利,防疫、隔离条件好为原则,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和村镇建设发展计划要求和环保要求。场址应距离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1000米以上,以选择避风向阳、地势高燥而且平坦、交通便利、土壤条件透气性和透水性良好、给排水方便、远离噪音、靠近农田的地方为宜。要求鸡场的水源充足、取水方便,水质符合相关规定,同时避开居民点(离村庄500米以上)和周围养殖场。场区周围应设有围墙或绿化隔离带,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为生活区、办公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等区域。生活区、办公区应设在上风向,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应设在下风向,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

二、鸡舍建造

鸡舍建设应充分考虑地势、气候、环境条件等对鸡群的影响。据研究,标准化鸡舍在冬季能显著降低鸡体维持体温的营养需要,提高产蛋水平。鸡舍最好选择东西走向排列、“人”字型屋顶结构,屋顶内置塑膜,使内壁能耐高压水冲洗。鸡舍屋顶做成双层,内层为三合板,外层为石棉瓦,中间用泡沫材料或锯屑填充,以利隔热保暖。要求水泥地面、水泥粉刷墙体,鸡舍屋顶、地面和墙壁表面应做到光滑平整,便于清洗消毒。夏季防暑采用纵向通风,在顶棚内上方填充一层泡沫塑料用以隔热,或填充麦秸或锯木屑并洒凉水,以有效阻隔热空气进入鸡舍,同时鸡舍外种植梧桐、毛白杨、玉米等较高的树或作物遮阴降温。配置与鸡场相配套的消毒设施、无害化处理设施和通风降温设备。鸡场入口设有消毒池,宽与门相适应,生产区入口设有更衣室、消毒室,鸡舍入口设脚踏消毒池、垫。在蛋鸡饲养过程中采取干清粪的方法,实行干湿分离,雨污分流,鸡粪每3天清理1次,集中后进行堆积发酵处理。

掌握关键技术 提高经济效益

养鸡是个传统的养殖项目,相信很多养殖户、农民都已经相当熟悉了,但是要将规模化、集约化蛋鸡养殖做好、做强、做大,光有我们现已熟悉的经验还是不够的。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蛋鸡规模化养殖中需要掌握的关键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从出壳开始到6周龄,这一生长阶段的鸡称为雏鸡,雏鸡培育的好坏,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育雏率,而且影响育成鸡的整齐度和合格率以及开产后生产性能的发挥。育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雏前的准备工作

进雏前要彻底冲洗、消毒育雏室及育雏笼、食槽、饮水器等。育雏室消毒可采取封闭门窗,每立方米空间用28毫升福尔马林+1克高锰酸钾,舍温20℃熏蒸24~48小时。熏蒸完毕开窗通风12小时以上,然后封闭待用。

2.控制育雏室的温度和湿度

雏鸡体温调节机能差,调控温湿度时,要做到育雏室温湿度平稳、均匀,高低适宜,且随着日龄增加温度可逐渐降低,切忌忽高忽低。出生后前3天34℃,第4~7天33~30℃,从第2周开始,每周下降2℃,也就是每3天下降1℃,直到常温。温度是否合适,除看育雏室温度计外,还要经常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表现,做到“看雏施温”。温度过高,雏鸡远离热源,两翅张开,伸颈张口喘气,饮水频繁。温度过低,雏鸡扎堆,靠近热源,并发出尖叫声,严重时雏鸡因受凉还会挤压打堆。

相对湿度的一般要求为:1周龄65%,2周龄60%,3周龄55%左右。如果湿度过大,则腹内余留蛋黄不易吸收,且易引起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湿度过低,易引起雏鸡呼吸道疾病。一般来说,初期湿度应达60%~65%,以后应达50%~55%。

3.适宜的密度

进雏数量应根据鸡舍的面积确定,适宜的密度是:0~6周龄平均每平方米20~24只,6~18周龄10~14只,18~20周龄8~10只。

4.适当通风换气

雏鸡代谢旺盛,需氧量和排出二氧化碳量都较大,粪便分解还会产生大量的氨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如果舍内通风不良,会造成有害气体在鸡舍内含量较高,诱发雏鸡呼吸系统疾病,甚至使雏鸡失明。通风时应注意,要在舍温升高后再通风,以避免贼风的侵袭。

5.适时断喙

断喙一般在6~10日龄进行,原则上是越早越好。断喙部位为上嘴从嘴尖到鼻孔1/2处,下嘴剪断1/3,俗称“地包天”。断喙注意事项:①部位准确,动作迅速,同时防止大量流血。②体质瘦弱或有病的鸡不要急于断喙。③断喙前两天,应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或止血药物。④断喙1周内,增加料槽内的饲料厚度,防止雏鸡因啄空槽而使伤口疼痛或感染。断喙后,短期内给鸡投服药物。

6.做好免疫接种及消毒

本着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免疫程序进行主动免疫,不同日龄接种不同的疫苗,对相应的病才会有好的免疫效果。舍内外每天都要清扫,饮水器每次换水时都要洗刷,并用不同的消毒剂交替消毒。

7.雏鸡的饲料与营养

雏鸡生长发育快,消化机能不健全。因此,要根据各品种的饲养标准,合理地制定饲料配方,以配合出全价、高效、低耗、易消化的饲料,维持雏鸡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

1.适时转群

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在转群前做好鸡舍及设备检修、消毒工作。转群前让鸡停食半日,但要供给充足的新鲜饮水。转群宜在天气晴朗时进行,冬季可在暖和的中午进行,夏季在凉爽的早晨进行。入笼时,要按鸡的大小、强弱分笼,并做到轻抓轻放。同时,将病弱的鸡淘汰。为避免过大的应激,在转群前、后应投放电解多维等抗应激药。上笼后,立即让鸡喝上水,吃上料。

规模养殖是方向 篇4

发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是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必然选择和方向,也是这些年全省各级农牧部门全力以赴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每年都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统筹协调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规模化是基础,近年来,我们一直抓住规模化养殖不放松,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推动。一是召开会议示范推广。2005年省政府在景泰县召开了第一次“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现场会”,提出了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加快转变畜牧饲养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具体部署,并确定了目标任务,此后,省上每年都召开一次现场会议进行总结安排,各地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总体部署,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学规划、统一标准、创新机制、规范管理的原则和“五统一分”(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圈舍建设、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疫病防治、统一管理、分户经营)的要求,积极探索发展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有效形式,从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大户三个层次上分类推进规模养殖发展,总结推广了“企业带动型”、“政府带动型”、“能人牵头农户入股型”等多种养殖场(小区)建设形式。全省规模养殖场(小区)由2005年的888个发展到目前的6392个,生猪、蛋鸡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到61%和90%,肉牛达到30%,农区肉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38%,培育了猪禽养殖“正大模式”、肉牛养殖“康美模式”、肉羊养殖“中天模式”等一批示范典型。二是出台政策大力扶持。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意见》、《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等文件,确定了各地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在发展养殖场(小区)、推进畜牧生产方式转变中的职责,明确了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应具备的数量要求、建设形式、设施设备条件和管理方式。各地出台了财政补贴、银行贷款、建设用地、技术培训等一系列配套扶持政策,充分调动了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发展标准化养殖场(小区)的积极性,农牧部门适时开展了养殖场(小区)备案登记工作。截至2011年底,全省14个市州、77个县(区)备案登记养殖场3272个,饲养各类畜禽1524万头只;64个县(区)备案登记养殖小区1615个,饲养各类畜禽943万头只,为示范带动畜禽养殖规范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加大投入强化支撑。2005年省级财政安排500万元养殖小区专线资金,最近几年通过我们不断的争取,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了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2011年国家安排我省2700万元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1000万元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700万元肉羊标准化养殖小区项目、1400万元畜牧“菜篮子”项目、1.8亿元现代农业畜牧发展资金项目,省级财政安排近4000万元的牛羊产业大县标准化养殖小区资金,全省用于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的资金总计2亿多元,是2005年的40多倍,这些项目和资金为引导带动社会各界发展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发挥了重要作用。

规模养殖 篇5

近几年来,我市畜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区养殖规模效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各县(区、市)积极探索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新路子,出现了猪、牛、羊、禽等养殖小区的建设热潮.在发展小区的同时,也探索发展了不少畜禽养殖营销协会.

作 者:刘贞德 肖竺宏 龚远林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畜禽品种改良站,563000 刊 名:贵州畜牧兽医 英文刊名:GUIZHOU ANIMAL SCIENCE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年,卷(期): 29(4) 分类号:F3 关键词: 

规模养殖 篇6

养殖户养殖意愿有所下降,但养殖规模保持稳定

养殖规模保持稳定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2012年与往年有所不同,生猪虽然跌至成本价,由于没有受大的疫情,生猪成活率较高,生猪养殖并未出现大幅亏损,并没到伤筋动骨地步,加上去年生猪养殖获利,有一定的资本积蓄,对短时间的小幅亏损,基本还能应对,对养猪仍保持一定信心;二是生猪养殖通过多年不断大浪淘沙,生猪养殖基本都是规模户,散养户少,规模养殖户大都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对生猪价格大起大落,早有一定心理准备。养殖意愿虽受价格偏低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此外,根据以往经验,盲目淘汰能繁母猪,错过下一班价高峰,受损会更大;三是一些养殖场采取调整养殖结构,减少自身肥猪饲养量,加大仔猪出售量,降低养殖风险,这对稳定养殖规模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四是仔猪价格稳定,避免了大量淘汰能繁母猪现象。去冬今春以来,由于持续低温多雨,仔猪发生腹泻疫情,导致刚出生的仔猪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很多养殖户认为今年6-8月生猪价格会迎来一个小高峰,为此春节过后很多养殖户还不同程度地加大补栏,造成仔猪价格由节前(1月8日)的35.3元/公斤,涨至节后(2月20日)43.3元/公斤,涨幅达22.7%。如国美生猪养殖场等5家猪场,今年1-8月生猪共出栏6358头,而去年同期出栏6213头,出栏增长2.3%;母猪8月存栏771头,1月存栏764头,增长0.9%。

生猪养殖成本不断攀升,养殖收益持续走低

2012年以来,国内玉米、饲用豆粕价格逐月走高,防疫费增加,雇工工资提高等因素进一步推高养殖成本,养殖收益持续下降,养殖业也从去年的盈利高峰跌入亏损的困境。

(一)2012年8月下旬生猪实际售价:200斤/头×7.15元/斤=1430元。

而养一头200斤的生猪成本:

1.30斤仔猪550元(167天出栏,按3月中旬仔猪价格计算)。2.每头生猪防疫费40元。3.每头猪消毒费8元。4.从30斤仔猪养到200斤肥猪按料肉比3∶1计,510斤料×1.67元/斤(自配料)=851元。5.饲养员工资每头费用成本32元。6.水电费4元/头。7.杂费3元/头。8.管理员工资每头费用18元。合计每头生猪成本1506元,实际出栏一头生猪亏76元。

(二)2011年8月下旬生猪实际售价:200斤/头×9.9元/斤=1980元。

而养一头200斤的生猪成本:

1.30斤仔猪615元(按167天出栏,按3月中旬仔猪价格计算)。2.每头生猪防疫费20元。3.每头猪消毒费8元。4.从30斤仔猪养到200斤肥猪按料肉比3:1计,510斤料×1.56元/斤(自配料)=796元。5.饲养员工资每头费用成本29元。6.水电费4元/头。7、杂费3元/头。7.管理员工资每头费用16元,合计每头生猪成本1491元,实际出栏一头生猪赢利489元。

后期价格走势分析

从今年生猪价格走势来看,生猪价格一直疲软。不过随着炎热退去,生猪进入消费旺季,尤其是10月份国庆长期,消费较为集中,预计从9月下旬开始生猪价格将会有小幅上涨,但幅度不大。能繁母猪存栏仍居历史较高水平,加上2012年与往年有些不同,生猪养殖并未出现大幅亏损,存栏压力依旧,预计今年后几个月生猪供应仍然较大,猪价难以有大的涨幅。如余江正邦生猪养殖场,利用其母公司资金雄厚、人才技术优势和未来发展需要,不仅没在这轮生猪价格下跌的态势中减少养殖规模,反而逆势而上,不但收购整合了余江县现有的两个规模猪场,还准备从9月开始加大补栏力度,计划再增加200—300后备母猪,预计生猪生产将会逐步演变成一个新的生产格局。

农村规模养殖肉羊技术 篇7

要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 肉质好, 饲养周期短, 经济效益好的山羊品种。 目前, 波尔山羊杂交羊等品种均适合规模化养殖。 外购羊时, 通常在春季购买小羊, 夏季购买中羊, 秋季购买大羊。

2 圈舍建设

羊舍应建在远离居民区, 地势较高、干燥、排水良好、水源充足的地方, 羊舍宜坐北朝南, 坡度保持在15~16°。 根据经济实用原则, 就地取材建造羊舍。 圈舍墙高一般为2.2~2.5m, 单坡式羊舍前墙高度为1.8m, 后墙高为2.2m。窗户面积要大, 便于通风透光, 门宽为2~3m, 避免羊群出入时过于拥挤[1]。

通常将基础母羊关在单列式羊舍内, 每个单元20只, 舍内面积为12m2/只, 哺乳母羊舍内面积为2m2/只, 舍外活动场面积为3m2/只。 种公羊也宜选择单列式单只饲养, 育肥羊宜选择双列式或全开放式, 舍内面积为0.8m2/只。

3 科学饲养

备足草料, 注意增加草料的种类, 以增加羊的食欲, 避免出现厌食问题。 同时还要饲喂一些精饲料, 如豆粕、玉米等, 并添加维生素与铁、锌、铜、硒等矿物质元素。 为了节约养殖成本, 可在饲料中添加少量非蛋白氮, 如尿素等。 饲料配方可选择80%的玉米、16%的豆粕、3%的专用预混料, 尿素8~10g。 饲喂原则为“少喂勤添, 分顿饲喂”。 通常每天饲喂3 次, 饲喂间隔为5~6 小时。为了提高饲草利用率, 可先将青干草切成小段, 或者直接粉碎后与精饲料混合饲喂。 饲喂顺序为先青贮、干草, 后喂青草。 在枯草期内, 草质较差, 难以满足羊只的生长发育需要, 因此需适当补饲, 可在羊放牧回来时进行补饲, 将切碎的块根与精料混合均匀, 并加入适量的食盐与骨粉。

4 育肥管理

育肥通常有羔羊育肥与成年羊育肥两种。 育肥羔羊先经过断尾、去势、驱虫、药浴、健胃、称重和编号等处理后, 正式开始进行育肥管理。 可采用下列精料配方饲喂。 (1) 麦麸56%, 豆粕20%, 米糠20%, 贝壳粉2.5%, 食盐1.5%, 每只每天饲喂0.4kg配方料与0.8kg青草料。 (2) 麦麸53.5%, 玉米45%, 食盐1.5%。每天每只饲喂配方料0.3kg、干草料0.8kg。 成年羊育肥配方可采用青贮玉米4.0kg, 禾本科干草0.5kg, 碎谷粒0.5kg[2]。

5 疫病防治

(1) 饲料、饮水都必须清洁、卫生, 严禁使用发霉、变质和有毒的饲料。 养殖场门口应建立消毒池或消毒室、并定期消毒, 经常打扫羊舍与运动场, 每隔2 周进行1 次消毒处理。 同时, 对饲喂用具、食槽每天都要清洗与消毒。 坚持“自繁自养”, 尽量避免从外地购买羊只, 避免疫病传播。 若确实需要从外地购羊, 必须经过严格的引种检疫制度, 并隔离10~15 天后, 确认无疫病后方可混群。

(2) 口蹄疫、布氏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和羊痘病等均属于常见的羊疫病, 一旦出现可造成严重损失。 因此, 必须根据当地疫情特征, 制作疫苗接种方案, 定期进行免疫。 通常可选择三联苗或三联四防苗, 分别在当年的3 月与9 月接种。 羊痘苗通常在每年春季接种1 次, 口蹄疫疫苗需隔4 个月接种1 次。 此外, 在母羊生产时可注射破伤风类霉素。

(3) 羊群易感染体内外寄生虫, 因此要定期进行驱虫。 内用驱虫药可选择伊维菌素、吡喹酮、丙硫咪唑等。 为了避免引起药物中毒, 应先进行小群试验, 当确定药物安全后方可给大群使用。 另外, 还可采用药浴的方法进行体外驱虫, 外用药可选用1%敌百虫、石硫合剂、溴氰菊酯 (1kg水加入50~80mg) 等。 一年内要进行2 次体内、体外驱虫, 通常在春、秋两季进行[3]。 在体内驱虫1~3 日内, 注意将羊粪进行发酵或消毒处理, 以消灭寄生虫卵。

(4) 舍饲羊的常见病包括肺炎、破伤风、传染性结膜角膜炎等。 肺炎通常出现在初冬季节, 羔羊最易感。破伤风通常由外伤引起, 以母羊生产与打耳标时最易感。 一般通过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便可获得理想的预防效果。 传染性结膜角膜炎通常出现在气候炎热、湿度大的季节, 具有传染性。 因此, 要注意舍饲密度不可过大, 发病后要积极对症治疗。

摘要:羊肉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市场对羊肉需求量日益增大, 肉羊养殖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本文简要介绍了农村地区规模化肉羊养殖的主要技术, 以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与养殖效益。

关键词:肉羊,舍饲养殖,技术要点

参考文献

[1]张丽蓉.肉羊舍饲育肥技术[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4, 35 (1) :43-43.

[2]秦红林, 贾玉琴.农村舍饲肉羊饲养配套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 25 (7) :42-45.

浅谈规模健康养殖 篇8

1 规模健康养殖内涵

1.1 规模

规模是指数量多少的问题, 是指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业主按照大生产的格局适当集中土地、机械、资金、劳力等生产要素, 形成较大的经营规模和生产规模, 为社会提供较大批量的畜禽产品, 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或者是畜牧业在较大范围的整体性地发展, 使畜牧产业形成较大的规模, 并达到相当的规模经营效益。

1.2 健康

健康则含义广泛, 内容丰富。一是发展理念要科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创新发展思路, 实现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要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达到农牧结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二是养殖企业和养殖场要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进行建设和生产, 在养殖场的规划建设、饲养管理、粪污处理、防疫卫生等方面都要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 推进畜牧业生产的标准化。三是指从畜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关系来说, 畜牧业的发展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污染周围环境, 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走畜牧发展、生态良好、畜牧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四是指产品要符合卫生检疫和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2 如何开展规模健康养殖

2.1 抓科学发展, 在畜牧业生产发展上实现率先突破

提高畜牧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不仅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要求, 也是实现畜牧率先突破的客观要求。从国际畜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 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 由于受到土地资源和科技水平的制约, 再要实现大幅度增长十分困难。而畜牧业是种植业的延伸, 是连接种植业和加工业的中轴环节, 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 不仅能够带动大农业的产业升级, 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而且能促进农业生产走上农牧业紧密结合, 各产业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轨道。世界上畜牧业发达国家都是农牧结合, 以牧为主的国家,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均达60%以上, 可以说不解决畜牧发展问题, 就不可能解决农业发展问题。

2.2 抓规模养殖, 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上实现根本性变革

近年来, 虽然规模养殖户比例逐步增加, 但我国畜牧业生产主要依赖千家万户分散饲养, 70~80%的禽、蛋、生猪是千家万户和小企业生产的, 国内10万只鸡以上的规模化、现代化养鸡生产企业还不到50家。在受到效益下滑和疫情影响时, 大量散养户缩减养殖规模, 甚至弃养, 造成畜牧业生产和市场的波动。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 由于生产分散, 饲养管理生产水平低, 科技应用普及率不高, 产业化水平低, 农民养殖效益不高, 抗御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不强。因此, 要转变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 必须大力推进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 发展标准化养殖, 提高规模化比例。只有提高规模化水平, 才能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 才能提高抗风险能力, 使畜牧生产保持健康稳定发展。

实现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不仅关系到畜牧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 而且关系到畜产品的有效供给, 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现代畜牧业建设。转变粗放、落后的畜牧业生产方式, 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畜牧业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也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长期过程。建设现代畜牧业要求我们要按照现代畜牧业的生产方式指导和组织畜牧业走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道路。要求我们积极推广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和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的规模养殖模式, 扶持和引导畜牧业生产企业, 积极鼓励农民养殖户发展合作制、股份制经营, 增强养殖企业的组织化程度, 提高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3 推广生态养殖, 走“低碳经济”之路

生态养殖能够促进农业的生态化发展, 实现挖潜降耗、降低污染的目的,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对保护生态环境十分有益。生态养殖目前推广的模式有:

⑴发酵床养殖技术。基本模式是在猪舍内设置90~100cm深的发酵床, 以锯末和农作物秸秆为垫料原料, 在垫料上接种芽孢杆菌等多种复合有益微生物, 猪粪尿直接排泄到发酵床上, 利用猪拱掘习性, 加上人工辅助翻耙, 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 通过有益微生物菌落的发酵, 猪粪尿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这种养猪新技术能够大大缓解传统规模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质量安全等问题, 并有显著的节能增效等特点。

肉羊规模养殖技术 篇9

关键词:肉羊,规模养殖,圈舍建造,品种选择,饲养管理

近年来, 羊肉价格一路飙升, 年均增长约10%, 2012年底羊肉价格为50元/kg, 2013年入冬以后, 羊肉价格继续走高, 目前已达56元/kg。随着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 消费量逐年攀升, 羊肉养殖前景广阔。

定远县地处江淮丘陵地区, 山场和秸秆资源丰富, 发展肉羊养殖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减少秸秆焚烧具有十分重要的环保意义。而且定远县素有养羊传统, 尤其在池河、藕塘、永康、能仁等沿山乡镇, 小规模养羊发展较快, 2013年, 定远县年出栏100头以上的规模养羊户达160户, 出栏4.2万只, 占全县总出栏量的48.6%。同时肉羊养殖利润可观, 笔者近期对能仁、池河等地养羊户进行调查, 自繁自养出栏1头成年羊 (40 kg左右) 纯利润可达500元左右。可以预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羊肉因其独特的营养性、保健性、安全性、可口性等特点,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美味佳品。笔者多年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现将肉羊规模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1 圈舍建造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有相对坡度、向阳、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地方建造羊舍, 羊舍的基本要求是通风干燥, 清洁卫生, 冬暖夏凉。可建成单坡棚式或全封闭式。单坡棚式倾斜度为15°, 便于冬季封闭;全封闭式窗户向阳, 便于冬夏采光、日照。羊舍地面需高出舍外地面20 cm左右。条件成熟, 最好使用高架床养殖, 可保持羊只体表清洁卫生, 也便于打扫卫生和消毒, 省工省时。成年羊每只占面积1.8 m2左右, 怀孕母羊、哺乳羊、种公羊所占面积略大一些。舍外设运动场, 面积为羊舍面积2~3倍, 适时让羊在运动场自由活动, 晒太阳, 呼吸新鲜空气, 同时也有利于清洁羊舍[1]。

2 品种选择

发展养殖业, 选择好的品种非常关键。根据自身条件, 选择适合本地饲养的品种, 目前定远县主要饲养的肉羊是利用波尔山羊与安徽白山羊杂交产仔的杂交羊, 耐粗饲, 抗病力强, 瘦肉率高, 肉质鲜嫩, 营养丰富,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3 饲养管理

3.1 备足饲料

豆科作物的秸秆、山芋藤、花生秧及青干草皆可作为干草储备喂羊。夏秋季节青饲料资源丰富, 进入冬、春季节, 羊在以舍饲干草为主时, 容易导致维生素、无机盐及矿物质元素缺乏, 应适当供应青绿饲草, 有利于维持羊体内的代谢平衡。青绿饲料以选择胡萝卜、黑麦草、大白菜、青菜等为宜。精料的补充对羊只的增重非常重要, 尤其在寒冷的冬季, 羊体散热快, 应适当补给精料, 以玉米粉、豆粉、麸皮等为主, 特别是种公羊和怀孕母羊, 补给精料尤为重要[2]。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制度, 可以保障羊群整体均衡生长, 确保个体有良好的体质, 增强抗病能力。

3.2 饲喂

选择适口性好、品种多样、易于消化的饲料, 确保营养全面均衡, 满足羊只个体在生长、发育、繁殖、增重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采用定点、定时饲喂, 使羊群形成条件反射, 以利于消化吸收。根据羊只日龄确定喂料量, 做到少喂勤添, 使羊既能吃饱又不浪费饲料。在保证饲料多样化和质量的同时, 按照不同时期羊只饲养标准配制饲料, 饲喂时先粗后精、先草后料。为避免羊群因拥挤造成采食不均, 料槽建造要合理, 确保饲喂时, 羊只都有适度的空间采食。饲养人员应相对固定, 以减少不必要的应激。采取上述措施, 既能保证羊能吃好、吃饱, 又能使体弱的羊得到照顾, 整个羊群个体整齐度高, 剩料极少[3]。

3.3 饮水

应始终保持充足清洁的饮水, 一般舍内安装鸭嘴式饮水器, 做到自由饮水。饮水器离料槽要有一定距离, 避免其在饮水时水滴进入料槽。运动场设置水槽, 经常清洗, 保持饮水卫生。合适的水温有利于羊只的健康生长, 为防止冬季饮水温度过低, 舍内饮水器可采用锅炉或电热设备加热, 运动场水槽适时添加温水;夏季水槽上方应有遮阳网, 防止太阳照射导致水温过高。

3.4 补充矿物质饲料

微量元素缺乏会导致羊瘤胃微生物生长效率降低, 菌群失调, 严重缺乏时饲料消化利用率显著降低, 羊群生长缓慢, 身体消瘦。应根据不同时期饲料成分, 及时足量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

3.5 运动

适度的日光照射时间和运动, 不仅能增强羊只的体质, 还能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根据不同季节及天气情况选择不同的时间段, 放羊出舍活动。

4 疫病防治

牢固树立“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思想, 把饲养管理与防病治病结合起来。要做好饲养卫生和消毒工作, 日常喂给的饲料、饮水必须保持清洁, 不喂发霉、变质、有毒及夹杂异物的饲料。饲喂用具要经常清洗, 定期消毒, 保持干净。羊舍、运动场要经常打扫, 并适时消毒, 以防止疫 (疾) 病传入。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 尽可能不从外地购羊, 若确需引进种羊, 要隔离观察30 d以上, 引进育肥羊要隔离观察14 d以上, 经隔离观察确定健康后, 方可进场饲养, 以防止疫 (疾) 病传入。

4.1 预防免疫

定期进行免疫注射, 免疫注射前要熟知疫苗的生产厂家、批准文号、有效期、贮存条件、免疫部位、免疫剂量等, 确保疫苗质量和免疫效果。主要免疫疫苗种类有羊口蹄疫疫苗、羊三联四防疫苗 (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羔羊痢疾) 、羊痘疫苗、羊大肠杆菌疫苗。根据监测情况, 选择性使用疫苗, 如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链球菌病疫苗等。免疫接种不仅要定期免疫, 同时还要根据监测抗体水平, 确定是否要加强免疫[4]。

4.2 驱虫和药浴

每年春、秋2季各驱虫1次。驱虫药物应先小群试用, 经观察无不良反应再全群使用, 常见药物有阿维菌素类和伊维菌素类。羊舍饲后, 活动范围变小, 容易造成圈舍的潮湿和环境不良, 往往会引起寄生虫病的发生, 因此要注意羊舍的环境卫生、通风和防潮, 做好羊疥癣等寄生虫病的防治。药浴在春、秋季各进行1次, 选择晴好的天气, 水温在35℃左右, 用0.5%~2.0%的敌百虫加硫磺洗浴1~2 min即可。

参考文献

[1]郁步华.对农村规模养羊的几点建议[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1 (8) :19-20.

[2]李来看, 汪泉清.寻甸县功山镇发展规模养羊业的经验[J].当代畜牧, 2013 (24) :72-73.

[3]吴海民.如何更好发展舍饲规模养羊[J].中国畜禽种业, 2011 (11) :70-72.

蛋鸡规模养殖风险与防范 篇10

近年来, 随着国家对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蛋鸡养殖生产成本的大幅度提高, 蛋鸡规模养殖发展速度加快, 同时由于疫病的复杂化、非典型化、隐性化和常态化, 健康养殖成本增加, 规模养殖风险逐渐加大。目前疫病问题已成为阻碍规模化养殖进一步发展最大的障碍,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 已成为蛋鸡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课题。从政府层面来讲, 一方面多年来投入大量资金对重大疫病免费防疫, 另一方面, 加大对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扶持力度。从技术层面来讲,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集中了全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和各地区有实力的蛋鸡养殖龙头企业和地方科研单位组成的试验站, 对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撑技术研究进行联合攻关。但由于我们地域经济基础的差异, “小规模, 大群体”养殖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 因为家禽生产环境条件的影响, 我国多年来自然形成的鸡蛋“北产南销”产业大格局仍然存在, 这些因素客观上对规模化蛋鸡养殖疫病防控带来了困难, 但据笔者20多年成功养殖经验和多年来对规模化蛋鸡养殖户的走访调研, 造成规模化蛋鸡养殖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还是经营者自身的主观因素,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念陈旧, 缺乏科学规划意识

目前好多规模化养殖场是从小规模养殖起步的, 虽然养殖规模扩大了, 但观念并没有转变。许多规模养殖户在改扩建鸡场时, 缺乏对建设布局的整体观念, 随意性较强, 生产区、生活区不分, 净道污道不分, 缺乏必备的功能区;认为鸡舍只要拥有湿帘、风机、喂料机、机械清粪机就是标准化, 认识上的误区导致鸡舍设计存在严重缺陷, 鸡舍墙体较薄也没有保温层, 鸡舍设计还是沿用开放性鸡舍的模式, 只是比传统模式多了湿帘和风机;湿帘的面积、厚度和风机的数量随意安装, 并且风机只是用于夏季炎热季节, 结果造成鸡舍通风不良、夏季降温冬季保温效果差且不均匀;笼具的选择和单栋鸡舍饲养密度也是随心所欲, 没有科学依据, 导致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无法实施, 疫病控制难度加大。

2. 管理粗放, 缺乏科学管理意识

好多养殖场还是以经验、习惯去搞养殖, 缺乏对生物安全防控工作最基本常识, 所谓“预防为主”就是靠疫苗预防。不管以前的行为是否科学, 只要一次不出现问题就总结为经验, 然后拿这样的经验再指导以后的生产。有的鸡场即便是场区规划时对生产区和生活区、净道和污道进行了区分, 但实际运行中也形同虚设, 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好多规模化鸡场场区、鸡舍长时间不消毒, 人员、车辆、鸡蛋周转箱未经消毒或草草消毒随意出入;鸡舍通风不良;病死鸡随意丢弃;鸡箱、抓鸡人、运送淘汰的车辆、人员未经消毒直接进入鸡舍;鸡群防疫雇佣防疫队, 用完后的疫苗瓶等废弃物未加处理随意堆放;好多鸡场饮用水水质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弱毒疫苗饮水免疫以最简单的方式进行;人员进出鸡舍不更衣换鞋;鸡粪处置不及时, 导致疫病发生、传播。

3. 注重眼前利益, 缺乏对规模养殖效益的客观统计和比较分析

目前蛋鸡存栏5万~15万只的规模化养殖场大多数是家族式管理模式, 大都缺乏最基本的生产记录, 有的只记录购买原料的总量和鲜蛋出售数量, 因此只能大概算出每天的毛利和平均日蛋料比, 根本计算不出单栋鸡群的实际效益, 更不用说单只鸡72周的实际盈利情况, 缺乏对规模养殖效益的客观统计和比较分析数据, 因此, 在购入鸡苗、饲料原料和配比、疫苗、药品多看重价格, 导致种源性和疫苗源性疫病不断, 鸡群营养不足, 导致抵抗力下降, 健康养殖成本增加。

二、养殖风险的防范

规模化养殖场应改变陋习, 努力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养殖。

1. 场区规划要合理, 各功能区严格隔离

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 非生产人员未经严格消毒, 严禁进入生产区。生产区净道、污道严格分开, 饲养员严禁进入污区;场外应有专用粪场。育雏、育成舍和蛋鸡舍要隔离。蛋库要独立;要在场区进门处设消毒池和熏蒸室, 先对入场的鸡蛋周转箱用3%~5%的火碱水浸泡, 再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熏蒸。运送淘汰鸡的车辆和淘汰鸡周转箱严禁进入鸡场, 并要及时消毒。

2. 鸡舍设计改造要科学合理, 笼具装备要符合标准要求

鸡舍最好建成密闭式、易于密封、只用于满足光照和停电应急需要的窗户;鸡舍墙体中间要加保温板, 利于保温、降温;利于防鸟、防鼠。根据单栋鸡舍饲养密度合理设计进风口位置、面积和湿帘的面积、厚度, 以及风机数量, 保证鸡舍通风换气不留死角, 鸡舍温度均匀、适宜。

选择笼具一定要实用, 对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叠层笼具和小阶梯笼具选择要慎重, 充分考虑鸡群的通风因素, 不要为了降低单只鸡成本而盲目追求单栋鸡舍的饲养密度。湿帘厚度要合乎标准, 最低不能低于10厘米, 最好是15厘米;风扇的通风量一定要达到设计要求, 夏季鸡舍风速不能低于1.5米/秒;鸡舍侧面通风小窗面积、数量、风向实际合理。每栋鸡舍都要配备机械喷雾消毒设备, 已达到带鸡消毒、降低舍内粉尘的效果。对于使用播种式喂料机的鸡舍光照设计要合理。

3. 把雏鸡质量放在首位

购买雏鸡时一定要从管理规范、品种纯正、种源干净的种鸡场引种, 其次再考虑价格因素, 防止种源性垂直传播疫病的发生。

4. 注重饲料质量和营养水平

正常情况下, 饲料成本约占整个鸡场成本的80%左右, 规模化养殖往往会在降低饲料成本上花费精力较多, 个别饲料厂家出于自身利益也在通过所谓的“技术讲座”对养殖户进行引导, 力图以最廉价的饲料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想法很好, 也是我国今后蛋鸡产业发展的必然方向, 但并不适合我们目前蛋鸡养殖“大环境”的现状和疫病防控的现实, 我们现在所采用的饲料营养标准几乎全部是西方发达国家推荐的, 是建立在人家较高生物安全水平基础上。而我们当前疫病防控压力大, 疫苗免疫尤其是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次数频繁, 使鸡群长时间处在应激状态, 对营养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不但不能人为的降低饲料水平, 反而应该在推荐标准的基础上相应增加至少10%营养水平, 同时减少杂料、辅料的使用量, 以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增加鸡体的自身免疫力和生产性能。

5. 落实生物安全综合防控措施

生物安全综合防控是控制疫病发生最重要的手段, 要在做好前期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抓好落实。首先, 人员数量要满足工作需要, 分工明确;要提高饲养人员的待遇, 招聘到素质较高的饲养人员;实行奖罚分明的制度化管理, 尤其是家族式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 真正做到制度面前没有例外。按鸡场功能区的划分, 做好各项消毒、隔离、净化措施。

6. 优化免疫程序, 正确选择疫苗

要根据场情, 综合考虑鸡场周围环境因素, 征求专家意见, 及时检测抗体, 研究抗体衰减水平, 制定适合自己的免疫程序。在疫苗选择时, 不要轻信个别生产厂家夸大宣传, 可以借鉴专家意见, 使用合格的S P F化疫苗, 使疫苗真正起到防病作用, 不至于因为疫苗质量问题造成免疫失败, 甚至因为疫苗污染而感染其他疾病。对于新城疫等病毒病弱毒活疫苗的免疫方法要因地制宜, 不管是滴鼻点眼、气雾、饮水免疫, 一定要掌握好正确的免疫方法;疫苗的用量要根据疫苗说明书, 而不要听信他言, 盲目加大剂量, 尤其是饮水免疫, 不要把疫苗当药物滥用。规模化鸡场水质一定要定期检测, 查看饮用水中的细菌是否超标, 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 霉雨季节更应该增加检测次数, 防止水质问题造成鸡群发病或饮水免疫失败。

7. 做好鸡场养殖效益关键点的控制

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治理探究 篇11

【关键词】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技术方法

1.治污减排主要技术方法

控制养殖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按照农牧结合、规模适度、科学布局、变废为宝的原则,因地制宜,建造与养殖生产相配套的粪污处理设施,使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和污水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实现清洁养殖。

1.1 选择适宜场址进行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园区的建设应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原则,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的规模和地点。选址应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远离城镇,距铁路、公路、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500m以上,尽量靠近规模种植区,以保证有足够的土地消纳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场区内布局要合理,通常划分为管理区、生活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各功能区明显分离,管理区和生活区位于上风向,粪污处理区、病畜禽无害化处理区在生产区的下风向。

1.2 实行干清粪工艺,改变用水冲粪的方法干清粪工艺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养殖用水,而且利于粪污的净化处理,便于堆肥发酵。

1.3 建造分级沉淀井,净化污水在畜舍外建造分级污水井,用于接纳畜舍内排出来的污水。污水经一级沉淀后,上清液流入下一个沉淀井,达到固液分离,污水经分级沉淀和生物处理得到净化,可降低污水中有机物排放量。

1.4 粪便发酵还田将畜禽排泄的粪便集中堆积到贮粪场堆肥发酵,以杀灭病原微生物。熟化的粪便还田,可改良土壤,促进作物增产,实行农牧结合,使畜禽粪便资源化。

1.5 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通过技术加工,将畜禽粪便进行厌氧发酵,制成不同种类的复合肥料,以用于农业、园林生产。生物有机肥可以消除畜禽粪便的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肥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肥力作用持效期,作物防病增产效果显著。

1.6 生产沼气利用畜禽粪便厌氧发酵生产沼气是解决畜禽养殖粪便污染的有效方法,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而且沼渣、沼液可以直接肥田,形成养殖、能源与种植紧密结合的粪便处理、利用模式。

1.7 优化饲料配方 日粮中限制添加不易吸收的促生长元素,加入酶制剂、酸制剂、益生素等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粪尿中氮、磷和其他腐败内容物中粪臭含量,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1.8 推广微生态养殖技术 利用锯末、秸秆等原料作为垫料,添加微生态制剂制作发酵床,在发酵床上养猪,微生态有益菌可将粪便降解,使猪舍免清粪,免水冲洗,猪场没有糞、尿排出,也没有冲圈产生的污水,养殖环境无臭味。同时,以益生菌为主体构成良性微生态环境,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猪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实现粪污零排放、无污染、清洁环保生态养殖的良好效果。

1.9 场区植树造林吸收有害气体 场区绿化可净化25%~40%的有害气体,吸附50%的粉尘,种草植树,可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养殖场区小气候、降低噪音作用。

2.治理养殖污染措施

2.1 倡导环保养殖理念实施规模养殖与环保设施建设并举,使畜禽粪便、污水得到无害化处理,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污染,减少人、畜疾病发生,促进畜禽生产性能发挥。同时,畜禽粪肥的有效利用,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种植业丰产增收,所生产的绿色农产品,可以繁荣市场、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畜禽养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在广大养殖户中广泛宣传养殖环保知识,增强畜禽养殖户环保健康养殖意识,大力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示范工程,推广无公害养殖技术。

2.2 强化畜禽养殖环保行为国家对促进畜牧业发展、规范畜禽养殖行为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为养殖污染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各相关部门要严格履行职责,依法治污。根据当地城镇发展总体规划以及畜禽种类、养殖规模,制定禁养区、限养区,建立产、排污监测机制,强化对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监督管理,把具有与畜禽养殖规模相配套粪污处理设施列为建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审批的必备条件加以审核,环保不过关不允许投入运行;对原有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园区要进行改造,限期治理,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对污染物排放超标,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养殖业户,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

规模养殖猪场药物使用建议 篇12

近几年我国在规模猪场养殖方面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规模猪场养殖中对于这种药物的使用仍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通过对一部分规模养猪场的了解发现,药物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借此机会提醒规模猪场的养殖户们。目前突出问题为用药不科学不合理,表现如下:

1.1 搭配不合理

目前规模猪场养殖户经常会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不根据猪的病情、疾病以及诊断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养殖户们主要是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多种抗生素同时使用可以极大的提升药物的疗效。有一些药物同时使用疗效确实可以提升,但很多药物在同时使用的时会出现拮抗作用。因此,养殖户在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时需要提前做药敏性的试验[1]。

1.2 使用方法不科学

养殖户经常会滥用消毒药,即一直选用一种消毒药进行消毒会引起病毒产生一定的耐药性。

1.3 药物的剂量使用不科学

药剂量掌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养殖户们对于疫苗的使用。因为养殖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因此,工作量相对来说比较大,主要表现在滴眼和针剂的使用上。为了方便,养殖户通常会选择通过口服的方式进行服用,导致剂量不准。疗程短的起不到良好的作用,疗程长的可能会引起药物的中毒或者浪费,给规模猪场养殖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1.4 滥用保健品

养殖户有时候会过度相信保健品,将其作为药品使用。

2 科学使用兽药应该遵循以下几原则

2.1 经济性

选择药物之前应做精打细算,考虑到其经济效益,做到货比三家,最后选择物美价廉的药品[2]。

2.2 高效性

选择药物时一定要考虑到药物的效用,而所谓的药物效用就应该是公开和明确的。选择药物不能单纯的依据批号而选择,更多的应该考虑到药物的实际药性。

2.3 安全性

对于兽用药物考虑到每种药物会在猪体内的残留。对于一些新的药物其使用时间不能太长,而疗效与不良反应遵循说明书。

2.4 适当性

科学用药应该具有适当性原则。

2.4.1 药物要适当

根据猪机体与疾病的情况权衡每种药物的利弊。在同类药物的选择中应该严格遵循最适原则,保证药物的药性与动力可以满足疾病治疗即可。同时还需要注意药物和机体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药性反应。

2.4.2 剂量合适

在规模化的猪场养殖中需要对药剂量把握科学准确。药剂量过小会造成无效,药剂量过大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需要注意,药剂也需要依据猪的体重而有所选择。

2.4.3 给药时间合适

给药时间应该遵循药物的动力学。依据药物在猪体内产生的作用与规律,对给药时间与间隔应该准确把握[3]。

2.4.4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养殖户应该依据用药目的、猪的体质以及药物的性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口服是一种常用的给药方式,既方便又经济,要严格控制给药剂量。

3 结论

养猪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药物的使用,而科学合理使用药物是挽救猪的一种有效的措施,更是养殖场发展的关键。除了用药合理之外,养殖户还需要改善规模猪养殖场的防疫与消毒,真正落实防疫制度。完善规模养猪场的设备与装置,推行规范化生产。对于药品的购进需要进行实时监控与记录,建立一个完整规范的生产记录与档案数据库。对于规模猪场养殖应该增加猪个体抵抗能力,创建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尽可能的避免一些有害致病菌的侵入。

摘要:规模猪场科学合理的使用药物,既可避免浪费,又避免产生抗药性,是现代生产的需要。一定要对药物的使用时间、药物的使用量、每种药物的最佳配比以及药物的休眠期等方面进行管理。养殖户还需要改善规模猪养殖场的防疫与消毒,真正落实防疫的制度。

关键词:规模猪场,养殖,药物使用,建议

参考文献

[1]王俊红.山东省猪源致病性性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8:11.

[2]杨鑫.细菌氯霉素类药物耐药基因三重PCR检测试剂盒研究与应用[D].四川农业大学,2008:58.

上一篇:新疆城镇化与金融支持下一篇:教学过程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