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介

2024-07-0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介(精选10篇)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介 篇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统计学中,一般以年主营业务收入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达到一定规模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也分若干类,如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等。

目前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1998年至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全部国有及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非国有工业法人企业;规模以下工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从2007年开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规定,这一界定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将年主营业务收入不足500万元的国有工业法人企业不再作为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即目前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规模以下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

2011年3月8日,国家统计局据悉,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统计调查从今年1月起,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的起点标准从计划总投资额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统计起点标准提高后,起报点以上的企业或单位逐一进行调查,未达到起点的则进行抽样调查或科学核算。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介 篇2

本刊讯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12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5578亿元, 同比增长5.3%。12月当月实现利润8952亿元, 同比增长17.3%, 连续4个月实现同比增长。

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 29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 11个行业同比下降, 1个行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行业利润增长位居前5位的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69.1%, 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0.6%,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3%,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9%, 汽车制造业增长5.6%;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由同期亏损转为盈利。 (顾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介 篇3

关键词:北海;工业企业;科技创新

1 北海市科技投入状况

2013年,北海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在受国际金融环境的困扰下,依然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企业科技投入快速增长为北海工业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科技的投入包括人才的投入和经费的投入,2013年北海科技投入中人才投入和经费投入双双齐飞,成倍数增长。

1.1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科技人员队伍不断扩大,创新活力不断增强,为企业创新水平和创新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人才保障。

1.1.1 全市规模以上科技活动人员快速增长,为北海工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2013年全市参加项目的科技活动人员1468人,比2008年的508人,增长1.89倍;其中反映企业自主研发水平的研发人员达到1259人,比2008年226人,增长4.57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748.1人年,比2008年160.15,增长4.67倍;28个企业研发机构中科技人员就有1023人,比2008年7个企业研发机构144人,增长6.1倍。

1.1.2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人员投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科技人员的65%以上,引领北海工业发展的方向。2013年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人员达到958人,比2008年144人增长5.65倍,快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科技人员增长3.76倍。

1.1.3 两大产业园区成为企业研发人才集聚地。2013年我市高新区和工业园区共有研发机构14个,全市研发机构28个,有一半落地在这两个园区,共有研发人员810人,占全市规模以上研发人员六成以上,其中硕士以上45人,占全市一半居多。

1.2 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地位已毫不动摇,企业科技经费投入是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的主要来源,为企业开展科技活动提供了经济保障。

1.2.1 全市科技活动经费投入快速增长。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3.8亿,比2008年1.5亿元,增长1.5倍。

1.2.2 企业内部科技经费投入成为企业科技经费投入的主力。2013年科技经费中八成以上来自企业内部资金,企业内部资金高达3.1亿元,占全市科技活动经费的84.2%,比2008年增长3.76倍。

1.2.3 政府对企业科技经费投入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2013年政府扶持资金0.17亿元,比2008年0.04亿增长3.25倍。

2 北海市工业企业科技活动产出情况

2.1 发明专利增长急剧

2013年,广西实行专利倍增计划,使我市专利申请量急剧增长,当年申请的专利就达226件,发明专利124件,发明专利比重为50.44%。2008年全市专利申请仅8件,发明专利3件,比重为37.5%。2013年专利申请量是2008年的27倍多,发明专利是2008年的40倍之多。2013年有效发明专利111件。

2.2 新产品研发投入结硕果

2013年全市有新产品研发项目103个,比2008年的48个项目增长了1.14倍;全市投入新产品研发经费2.4亿,比2008年的0.4亿元增长5倍;新产品研发经费投入喜结丰硕成果,2013年全市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23.6亿,比2008年的4.3亿增长4.48倍,其中新产品出口2.3亿,实现零突破。

3 北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工业企业产学研紧密度不够

2013年北海与国内高校合作的项目仅有20个项目占总项目数的14%,仅投入93万元,占外部经费支出的35%左右。

3.2 人才缺乏制约创新能力提高

2013年北海规模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61825万人,仅有博士生22人,研究生65人,高科技人才比重仅为0.14%,严重制约着北海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3 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2013年北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达到226件,其有发明专利124件,但专利转让许可数仅为2件,不足专利申请量的1%;专利转让许可收入为0,创新成果专化率低,将影响企业家创新热情,伤害企业科技投入的热情,影响企业发展,最终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3.4 企业科技创新积极性不高,科技创新活动面较低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6家企业,有科技创新活动的企业40家,科技创新面为21.5%,科技活动面低下。小型、微型企业创新活力不足,2013年全市小型微型工业企业128家,只有21家企业有科技活动,仅占小型微型企业的16.4%,低于全市创新面5.1个百分点。

4 增强北海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能力的建议

在全球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日渐崛起的背景下,科技创新已经取代能源、资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和生产力飞跃的主要瓶颈。

4.1 推动产学研的紧密合作,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北海市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在大多数产学研合作中,企业并不是主角而是配角。加快建设企业研发中心发展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紧贴企业搞研发,形成产学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4.2 营造良好环境,为科技创新转化搭建良好的信息交易平台,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

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研究开发经费逐步增长的政策措施,健全科技投入体系。完善所得税优惠、创新产品激励和奖励、收益分配等政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4.3 要在建立人才辈出机制上求突破

近年来,北海市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中青年人才没有像雨后春笋般一茬茬冒出来。要给拔尖的中青年人才以施展身手的舞台和独挑大梁的机会,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努力让创新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人才崭露头角,激发创新源泉。

4.4 筑巢引凤,实现产业带动创新

通过对北海地缘、资源等经济环境、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如何在政策环境上下功夫,打造具有北海特色的产业集群,實现产业发展对创新的需求,鼓励企业与科研联动,用创新的成果再促产业的升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介 篇4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国经济发展减速的影响,我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也受到了一定冲击。全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出现开工不足、少量裁员的现象,总产值、增加值、营业收入、利税等主要经济指标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速度总体呈回落态势,但企业发展信心较足,总体生产经营情况比较平稳。

一、我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业分布特点

我镇目前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家,行业分布比较集中,大部分集中在纺织制鞋和木器家具行业,其中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3家,木器家具工艺品制造业5家,食品加工企业1家,环保化工2家,金属延压加工1家。

二、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2009年1-2月份,我镇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继续保持平稳态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57亿元,比去年同期微降1.02%;完成增加值0.71亿元,比去年同期微降1.61%;产销率为94.35%,下降2个百分点;平均从业人数比去年同期下降约6%。总体看,我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行比较平稳,金融危机虽有影响,但并不严重,企业经营压力有所加大,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前景不容乐观。

三、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流动资金不足,融资比较困难,制约产能扩大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部分企业因为无土地指标,无法办理抵押贷款,向银行融资困难。

2、企业订单有所减少,开工不足。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全国

经济发展减速的影响,出口加工型企业,国外订单明显减少,而我镇的木器家具行业也随国内房地产市场趋冷等因素影响,也出现开工不足的情况。

3、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链条较短。我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行业分布比较集中,绝大部分集中在纺织制鞋和木器家具行业,产品也比较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4、提升工业结构进展较为缓慢。目前,我镇传统工业在整

个规模工业经济中比重很大,高技术企业所占比例太小,缺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主导产业和企业,企业新产品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5、项目带动不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缺乏储备。由于缺少

用地指标,土地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一批项目不能如期开工、建设和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缺乏储备,项目建设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必然受到严重影响。一部分企业的项目已做好其它前期工作,甚至已经开工,但由于用地指标无法落实而被迫叫停,影响了企业的投资规划。还有部分企业已竣工投产,但已用的部分

用地没有用地指标,影响企业土地证的办理和流动资金抵押贷款的申请。

6、宏观政策变化,政策约束趋紧。随着节能降耗,淘汰落后,环保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陆续实施,工业将面临巨大的节能压力,淘汰压力和环保压力。部分项目因为无法办理环评而只好叫停。

7、企业市场信息渠道不畅通,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国内、国际市场和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目前,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信息来源,主要依靠企业去搜集,导致企业信息渠道太小,太窄,不全面,不能及时准确的抓住市场方向,投资也有一定的盲目性。

四、下一步思路和工作重点

2009年,我镇将深化为企业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应对危机和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一是积极争取工业用地指标,尽快帮助企业办好土地手续,解决融资难问题。

二是加大招商力度,扶持和壮大中小企业,着力培育成长型企业,抓好工业项目的调度与落实,引进几个有发展前景的较大的工业项目,力争较短时期内,投入生产,成为我市规模工业的后备力量。

三是出台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好现有的闲置厂房等有效资源。四是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控和服务,确保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五是对内融资与向外招商并举,协调好银企关系,切实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挖掘现有企业的潜力,资源,积极寻求金融信贷支持。

六是针对我镇行业分布比较集中的特点,积极发挥政府职能,推动全镇纺织制鞋和木器家具行业协会成立,打通企业市场信息渠道,帮助企业适应瞬息万变的国内、国际市场和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七是加强对“三乱”的整治力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缓収减收企业税费,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介 篇5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支撑,是经济社会矛盾和问题解决的最为重要的依托。通过艰苦努力和顽强拼搏,近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提高,贡献增大,让全县人民看到了加快竹溪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新的希望。为了不麻痹大意,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为了更好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解决好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以此促进我县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六月中旬,在常委会领导张胜全同志带领下,我们对全县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我县坚定不移实施了“工业强县”战略,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0.1亿元,实现20.1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0完成3.6亿元,20完成8.3亿元,是年的1.3倍;规模以上企业个数,2004年为27家,年底达到32家,净增5家;规模以上工业税收2004年实现1225万元,2007年实现3281万元,是2004年的1.68倍;2004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2.55亿元,2007年实现6.51亿元,是2004年的1.55倍。

以上数据变化,反映了我县工业,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同时,我们也看到,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基础得到了质的加强:

(一)依托优势资源,形成四大支柱,特色产业有了较好规模和质量。一是水电产业。全县7大流域均得到开发,总装机达到23万千瓦,去年发电量突破5亿度,实现发电收入1.5亿元,税收2700万元。今年可新增装机10万千瓦,明年可再新增8万千瓦。二是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先后培植了龙王垭、梅子垭、银松果汁等20多家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年产值达到4亿元,增加值1亿元以上。三是医药化工产业。云浩药业通过了国家gmp认证,创艺皂素公司引进了国家863 科技项目成果,华驰化工公司开发的双稀和奥氏氧化物产品,被省科技厅评为高科技产品。医药化工业年产值3亿元以上,税收2500万元。四是矿产建材产业。百万吨水泥生产项目已完成投资9800万元,今年10月份将正式投产。板石企业和煤炭企业通过市场开拓和资源整合,生产能力大大加强。到年底,矿产建材企业将规范为15家,产值将超过1.5亿元。

我县通过培育特色品牌,推动了产业升级。全县有5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6家企业通过iso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32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有 2家列入了省级龙头企业,5家列入了市级龙头企业,6家列入了全市中小企业成长工程,1家企业列入了市政府支持的双亿企业。

在加快工业发展同时,我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茶叶、魔芋、中药材等板块基地达到了40多万亩,为工业加工提供了厚实的农产品原材料来源,正确处理了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关系,逐步形成了农业和工业良性互动长效机制。

以上情况还说明,我县工业经济投资结构已经发生质的变化,正在向良性方向发展,除开水电产业以外,农林特色资源、医药化工、矿产建材等具有较强市场吸引力与竞争力的项目,正在形成我县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二)搭建了工业发展平台。县工业园区实施特殊政策优惠和服务受到欢迎。截止2007年12月,园区占地面积达到27.38公顷,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到近1亿元。入园企业总数达到15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2亿元,实现工业产值3亿元,实现税收278万元。在全省92家县(市)级开发区经济指标统计考核中,竹溪工业园区固定资产和税收增幅分别比上年增长170.9%和272.2%,增幅排名在全省分别为第8位和第5位。综合排名第21位,居全市8家开发区之首。

(三)建立了机制。,县委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的意见》,近期还将出台《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意见》。政府定期召开工业运行分析会、银企项目对接会、工业生产现场调研会和企业业主座谈会,及时掌握情况,研究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对引进项目的有功人员和企业纳税大户,每年都进行奖励。

(四)逐步加大了企业家队伍培训。企业家队伍建设正在得到重视。今年以来,政府先后两次组织部分企业法人到外地参观学习,并积极筹备成立我县中小企业协会,为实现企业家自律和维护其合法权益搭建平台。

二、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我县工业经济,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出现良好势头,已经和即将发挥富民强县的重大作用,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工业经济的基本方法步入科学轨道。经过多年实践,我们不断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最终认识到,竹溪地处偏僻,交通信息阻隔严重, 远离大城市大市场,发展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两头在外的项目,成本高,反应迟钝,代价的`昂贵,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要想有出路,只有着眼外地和本地两大市场,按照效益原则,依靠本区域内优势资源,发展人无我有、人有我好的产品项目,才能站住脚跟, 稳步发展,做强做大。在这一思想观念指导下,没有出路的项目被淘汰,市场形势看好的产品不断得到开发,链条不断延长,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增加值不断增多,逐步促成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调查中,很多同志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近几年我县工业经济实践取得的最大成果,就是理清了思路,走上了发挥优势资源的路子。

(二)县域经济民营化发挥了关键作用。县域经济民营化,是我县实施的重大战略,一方面,通过改制,将原国有和集体企业及时转化为民营性质,另一方面,改善环境,强化服务,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力量创业。这一措施,对聚集生产要素,兴办产业,创造财富,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量。近年来,制约因素很多的竹溪,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经济运行质量,在全市一直名列前茅,而政府投资比例只有的0.6%、2007年的0.55%、元至5月份的 3%,由此可见,我县工业类项目投资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为私人自筹或银行贷款,社会自然人与私人企业的投资意愿主导着我县工业投资领域。

(三)招商引资起到了决定作用。近几年,我县坚持把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取得了可喜成绩。通过集中招商、地域招商、亲情招商、小分队招商、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招商,20至205月,全县共引进内资达到22.04亿元,利用外资达到505.5万美元。引资总额连续三年居全市第一。历史上,我县最大资源优势是水力。近几年来,我县水电产业建设完成投资22.5亿元,主要是通过招商引资实现的。这一资源快速开发,书写了我县工业发展辉煌。其他方面,如建筑材料、医药化工、绿色食品等领域,如果没有招商引资的成功,也同样没有目前的理想成就。

(四)不断改善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几年来,在宏观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我县提供了最大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诸如“零地价、零收费、零距离”和银行信贷闸门放宽等,在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服务方面,用刚性措施规范执法执收部门行为,形成了行政主管部门经济局、龙头企业平台工业园区、各专业办公室、办事服务机构民营办,还有各种形式的社会民间组织等,建立起了立体的服务与管理网络。我县优势资源依靠良好的发展环境,产生了强大吸引力,在开发中,使得大量资金源源不断地向本县集中,一批又一批的外商进得来,留得住,能发财,有贡献。

三、我县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我县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目前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规模以上企业块头小,主导作用不突出。主要反映在在全县经济份额中所占比重和财政贡献率依然较低等方面。2007年,我县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32 家,实现工业总产值8.3亿元,占全县20.1亿元的41%;实现工业增加值3亿元,只占全县生产总值17.5亿元的17%,占全县工业增加值6.5亿元的46%;实现税收0.33亿元,仅占全县1.2亿元财政收入的27%。

(二)规模以上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不高,扩张困难。发挥主导作用的水电企业,今年以来,由于降雨较多,水量充足,遇到了难得的好形势,但在全省发电的统一调度中受到限制,不能满负荷生产,下降严重。元至5月份,龙滩电站、宏林公司、新正公司同比分别下降了21.5%,33.7%和18.5%。销售市场在外, 特别是面向大城市、沿海和国外的产品加工,如黄姜、魔芋、中药材、茶叶、板石、黄豆制品等,要么大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不能快速向终端延伸,要么依赖传统消费方式不能适应现代生活富养便捷需要,要么流动资金不足、污染环境而停产半停产,虽然市场空间巨大,利润空间却很难拓展。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介 篇6

一、总则

为加强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基础建设,推动企业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保障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工作规范

(一)统计工作岗位设置

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当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置统计机构,或者配备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依法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机构和统计负责人,业务上受所在地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其主要职责是:(1)组织指导、综合协调本单位备职能机构和下属机构的统计工作,制订、实施本单位的统计工作计划和统计制度,共同完成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主管部门和所在地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报送和提供统计资料,对本单位的计划执行情况和经营管理的效益,进行统计分析,实行统计监督;(3)管理本单位的统计调查表、基本统计资料及原始记录。

3.企业统计人员应当保持相对稳定,统计人员的调动应当征求本单位统计负责人的意见。

(二)统计台账的设置及原始凭证等相关资料整理

1.企业应根据生产和管理以及统计工作任务的需要建立统计台账,对零散记录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汇总。有条件的企业应当建立和使用电子台账。

2.统计台账应按《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台账》的样式设置。

3.统计台账登录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按时登记,在时间上不间断;(2)字迹工整,没有空缺和涂改,必要时可附加文字说明;(3)台账数据与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相互衔接,账内相关指标数据符合逻辑。原始记录是按照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要求,通过一定的表格形式,对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初记录和客观反映,是未经加工整理的第一手材料,是企业进行核算管理的原始依据,如:出、入库单、销售单、增值税发票等。

(三)统计指标数据的填写及报表报送

1.工业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所在地统计机构制定的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指标数据应取自企业相关核算资料和根据相关统计台账及原始凭证计算填写,保证账表数据相符,数据计算依据充分,方法符合规定。

2.全面、准确、及时地报送各种统计报表,做到表种不缺、指标不漏、时间不迟、数字不错。

3.统计报表上的单位公章、单位负责人签名或印章、填报人签名或印章及统计从业资格证号等应当齐全,字迹清晰,并填写报出日期。单位公章不得用财务公章或个人公章代替。

4.建立统计报表订正制度。统计报表报出后,如发现差错,应当申请更正;当月不能更正的,应当在下月报表中进行调整,并附加说明;重大差错必须填报订正单,由制表人签名并加盖单位印章。

(四)资料存档管理

1.企业上报的原始报表及统计台账、原始记录由统计人员统一保管,并存放在企业内部,以备政府统计局或机关管理部门随时抽查,不得存放在第三方机构或个人手中。

2.遇人员变动、机构调整,应当及时办理交接手续,防止统计资料丢失和损毁。历史统计资料应当永久保存,进度统计报表资料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3年。

三、统计机构数据收集、审核-上报流程规范

(一)报表收集

工业企业原始报表必须由县市区统计局或乡镇统计站收集,不得委托或假借第三方机构或个人接收原始报表。

(二)报表审核

各县市区统计局应对企业上报的原始报表进行审核,包括单位公章、负责人、填报人是否齐全,数据是否完整或涂改等要一一核对,并对上报数据进行审核,当企业数据与上期或同期差异较大时,须跟企业联系核对情况,并记录原因。统计机构从业人员发现企业报表数据错误,经与企业核对证实后,可以要求企业重新补报完整报表,不得擅自对企业上报原始报表进行涂改。

(三)数据上报

各县市区统计局在上报数据之前,应将基层数据分行业、地区、企业类型等分别汇总,并与上期、同期数据进行仔细比对,确保数据正确,无逻辑性、趋势性差错,并形成书面说明材料,随上报数据一起上报上级统计机构。

统计数据上报后,统计机构人员不得擅离职守,应等待上级统计部门的查询或反馈,对其要求查询的数据应尽快核查,及时答复。

(四)资料管理

各县市区统计局要建立健全各项数据的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和统计资料管理及归档制度,各月

(季、半年、年报)报表和综合汇总表要注意保管,及时整理,装订归档。其中统计台账应按《湖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机构台账》的样式设置,填写必须完整,不得空缺和涂改。

四、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评估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介 篇7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河南省工业发展呈持续上升趋势,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大幅度提高。2011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856.14亿元, 跃居全国第五位。目前, 河南省已初步建立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以较为优越的矿产资源为依托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和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食品?纺织?机械工业在全国占据重要位置?随着发展速度和整体规模的不断提升, 河南省工业发展在均衡性、协调性和可以持续性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集中主要表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业结构相对不均衡, 可持续发展水平较低。2010年, 全省资源型重化工业比重达70%以上, 有色、化工等6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1.4%, 工业高能耗问题突出。二是区域间产业同构现象明显, 导致全省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三是产业集中度低, 影响了区域内工业企业的竞争力水平。有统计显示, 河南省38个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集中度低于50%。

时下, 河南省工业发展面临着一个重大课题——在中原经济区域发展纲要指导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如何通过产业布局调整及结构优化, 持续提升各区域工业企业的竞争力, 实现各区域工业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河南省18个地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样本, 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 通过构建一定的指标评价体系, 对各区域工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 以期为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工业发展水平的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二指标体系设计

设计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须参照一定的原则。我国不少学者对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所遵循的原则进行了研究。王建华、王方华 (2002) 认为, 设计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包括目的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和通用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曾巧生 (2002) 认为,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 (1) 重要性原则。根据不同指标对竞争力影响的重要性进行取舍, 尽量选择能够突出反映企业竞争力的指标。 (2) 可操作性原则。具体指标设计要求计算方法科学、操作简单、资料易得。 (3) 科学性原则。要求设计的指标必须概念明确、含义清楚、计算范围明确, 并且能够系统、科学地反映企业竞争力。 (4) 可比性和相对稳定性原则。区域性工业企业的竞争力不同于某一企业或者某一类型企业的竞争力, 反映区域性工业企业竞争力的指标是复杂多样的。本文在对河南省各区域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选取遵循了以下三条原则:一是评价指标应包括动态指标和静态指标;二是评价指标应最能反映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评价指标要具有数据可得性。鉴于以上三条原则, 本文仅从规模竞争力、财务运作竞争力、成本控制竞争力、增长竞争力、生产竞争力、销售竞争力等六个方面构建区域性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见表1) 。

本文构建以上区域性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反映区域工业发展现状, 数量上主要表现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规模包括单位数、从业人员、资产总额等, 质量上主要表现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如何, 如财务运作能力、生产能力、销售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二是工业企业有别于其他类型企业, 其关键成功因素一般来源于企业的财务运作、销售、生产、成本控制等能力, 本文选择企业财务、生产、销售等能力能够较好的反映区域性工业企业的一般竞争力的大小;三是构建指标的原始数据都能在《河南省统计年鉴》上找到, 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

三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以河南省18各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原始数据来自《201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与《2011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或者根据其中相关数据计算而来。分别运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对河南省不同区域的工业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分类。全部运算过程通过统计软件SPSS15.0实现。

(一) 河南省各区域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

采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对进行因子分析的可行性进行验证。结果显示, KM0为0.538;Bartlett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227.418, 相应的概率p接近于0, 原始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选择主成分法提取因子, 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 提取4个主成分 (特征值分别为7.975、3.855、2.583和1.025) , 其累积贡献率达到89.591% (见表2) 。对所得因子载荷阵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 并用回归法求出因子系数得分矩阵。通过因子系数得分矩阵, 我们可以对各公共因子进行命名 (见表1) 。F1解释了大部分规模竞争力的原始变量信息, 定义为规模因子, F2解释了大部分财务运作能力与成本控制能力的原始变量信息, 因此, 将F2称为财务因子;F3主要解释了企业增长方面的原始变量信息, 可以命名为成长因子;F4主要解释企业生产与销售能力的原始变量信息, 将其命名为生产与销售因子。利用各因子等分矩阵及综合因子得分公式 (F= (0.39853*F1+0.25702*F2+0.17219*F3+0.6834*F4) /89.591%) 求得不同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各因子及综合得分 (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 各省 (市) 之间零售企业竞争力及其各因子得分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综合得分看, 郑州市、周口市、许昌市排名前三位, 得分均在0.5分以上, 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商丘市、信阳市和济源市的得分均为负数, 综合竞争力低于河南省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平均值。

(二) 河南省各区域工业企业竞争力类型划分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河南省各区域工业企业竞争力的评价结果, 本文运用K-Means cluster快速聚类法对各区域综合得分的结构进行聚类分析 (见表3) , 并根据各因子得分的排名情况说明不同竞争力类型的特征进行分析 (见表4) 。

四结论与建议

(一) 结论

本文构建了区域性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对河南省18各地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 运用因子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 对河南省各地市工业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基本结论包括:一是评价

河南省各地市工业企业竞争力的15个指标包含为4各公共因子, 即规模因子、财务因子、成长因子及生产与销售因子, 它们能够较好地评价各地市的工业企业竞争力大小;二是河南省各地市工业企业的竞争力大小可以大致划分为四种类型, 即竞争力极强型、竞争力较强型、竞争力一般型和竞争力较弱型, 不同竞争力类型特征差异明显;三是河南省各地市工业企业竞争力大小的区域性差异明显, 呈金字塔状, 即随着竞争力的增强, 属于不同竞争力类型的区域逐渐减少。

(二) 建议

首先, 从河南省来说, 实现全面工业化必须要科学布局、统筹发展, 通过产业结构优化, 尽可能缩小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其次, 各地区要认清各自工业企业竞争力的现状, 针对较弱的竞争力因子, 制定相应的提升措施, 通过提升工业企业综合竞争力, 尽快实现工业化。例如, 郑州市的工业企业规模因子、成长因子和生产与销售因子均是最强的, 但是其财务因子是最弱的, 表现为企业的财务运作和成本控制能力较弱, 因此, 郑州市的工业企业可以制定一定的措施加强其成本控制, 以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竞争力;最后, 本文鉴于数据的局限性, 评价指标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关部门和学者可对各区域工业企业的竞争力现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为尽快实现中原经济区的工业现代化目标提供指导建议。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18个地区 (市)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样本,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各地市工业企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排序, 并通过聚类分析, 对各区域工业企业综合竞争力及不同竞争力因子进行类型划分。评价与分类结果显示, 工业企业竞争力评价因子包括规模因子、财务因子、增长因子和生产与销售因子, 不同竞争力因子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最后, 根据评价与分类结果得出相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企业,竞争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1]马芳芳.河南省工业发展水平及竞争力分析[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王建华, 王方华.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软科学, 2002 (3) .

[3]曾巧生.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江西化工, 2002 (3)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介 篇8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鸿富锦精密电子(成都)有限公司

2四川长虹电子集团公司

3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

4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5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7成都国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8乐山无线电股份有限公司

9TCL王牌电器(成都)有限公司

10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11四川长虹欣锐科技有限公司

12成都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13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4四川大雁微电子有限公司

15宇芯(成都)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有限公司

16零八一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17四川金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18成都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9迈普(四川)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20四川海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1四川金网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2四川立泰电子有限公司

23四川太晶微电子有限公司

24普思电子有限公司

25成都锦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26四川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27成都亚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8中江涌德电子有限公司

29成都维顺柔性电路板有限公司

30南充鑫源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2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

3四川省达州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攀枝花钢城集团有限公司

5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

6四川西南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

7四川德胜集团钢铁有限公司

8攀钢集团四川长城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

9攀钢集团西昌新钢业有限公司

10泸州城坤实业有限公司

11四川荥经一名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12蓬安金鹰电化有限公司

13资阳川越工贸有限公司

14内江市第二铸造厂

15成都彭州京华制管有限公司

16西昌广丰工贸有限公司

17宝鸡钢管资阳钢管厂

18成都冶金实验厂有限公司

19四川明达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20四川省泸州江阳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21广汉市向阳轧钢厂

22四川广丰钢制品有限公司

23蓬安县恒诚冶金有限责任公司

24四川乐山鑫河电力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25四川省宜宾普什铸造有限公司

26广元市领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7四川省川建管道有限公司

28宜宾中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9成都川联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30双流县长宏钢铁有限公司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四川省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

2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四川郎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4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四川江口醇酒业(集团)有限公司

6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

7四川小角楼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8资中县银山鸿展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9四川省宜宾高洲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10四川省绵阳市丰谷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11四川蓝剑饮品集团有限公司

12佳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

13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

14中国四川仙潭酒厂

15四川蓝光美尚饮品股份有限公司

16可口可乐(四川)饮料有限公司

17华润雪花啤酒(遂宁)有限公司

18成都顶津食品有限公司

19四川华通柠檬有限公司

20四川燕京啤酒有限公司

21四川龙都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22华润雪花啤酒(四川)有限责任公司

23四川桂康酒业集团有限公司

24宜宾红楼梦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25华润雪花啤酒(德阳)有限责任公司

26四川省宜宾市华夏酒业有限公司

27四川省宜宾吉鑫酒业有限公司

28四川省叙府茶业有限公司

29四川省宜宾市叙府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30四川沙淇实业有限公司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四川省电力公司

2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3四川广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4国电四川南桠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5国电成都金堂发电有限公司

6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7国电四川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8四川泸州川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9四川巴蜀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江油发电厂

10南充电业局

11四川雅安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四川华电珙县发展有限公司

13国电大渡河公司龚嘴水力发电总厂

14国电达州发电有限公司

15四川爱众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16郫县启明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17营山县电力公司

18四川巴蜀江油燃煤发电有限公司

19国电深能四川华蓥山发电有限公司

20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21四川宜宾伊力集团横江发电有限公司

22四川崇州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23四川久隆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24华电四川发电有限公司内江发电厂

25攀枝花三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26华电四川发电有限公司宝珠寺水力发电厂

27大竹县电力公司

28四川岷江水利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29南充电业局电力供应公司

30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1四川龙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3四川得阳特种新材料有限公司

4四川省乐山市福华农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5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四川省威远建业集团有限公司

7泸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8四川金象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9四川金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四川得阳化学有限公司

11四川省安县银河建化集团有限公司

12昊华鸿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13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14四川雷波洋丰肥业有限公司

15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

16四川瑞能硅材料有限公司

17四川威远石牛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18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

19川化股份有限公司

20四川蓥峰实业有限公司

21宜宾海丰和锐有限公司

22四川北方红光特种化工有限公司

23四川北方红光化工有限公司

24成都市新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5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

26四川美丰化肥有限责任公司

27成都华融化工有限公司

28立邦涂料(成都)有限公司

29自贡市金典化工有限公司

30四川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农副食品加工业

1四川省资阳市四海发展实业有限公司

2益海(广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3四川高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4四川省井研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5自贡市新星源食品有限公司

6四川省美宁食品有限公司

7中纺粮油(四川)有限公司

8四川永鑫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9四川省福润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10四川长林肉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11绵阳双汇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12成都正大有限公司

13遂宁市南大食品有限公司

14四川省福元肉类食品有限公司

15四川省隆昌县四海发展实业有限公司

16成都丰丰食品有限公司

17成都双胞胎饲料有限公司

18四川徽记食品产业有限公司

19内江正大有限公司

20四川省岳池四海发展实业有限公司

21四川任源食品有限公司

22资阳市开良天然畜产品有限公司

23四川省苍溪县鸿宇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24威远刚子食品有限公司

25广元市海天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26四川省若愚粮业有限公司

27四川四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乐至分公司

28四川通旺农牧集团有限公司

29四川南溪徽记食品有限公司

30四川省富顺锦明笋竹食品有限公司

通用设备制造业

1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2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3四川省自贡运输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四川东方锅炉工业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5华西能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6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四川兴明泰机械有限公司

8成都铁公鸡钢筋加工有限公司

9自贡市川力实业有限公司

10四川川润股份有限公司

11四川金星压缩机制造有限公司

12东方电气集团东汽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13华夏阀门有限公司

14宜宾富源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15四川川锅锅炉有限责任公司

16四川宜宾伊力集团有限公司

17四川省简阳空冷器制造有限公司

18自贡市科创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19四川现代世际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自贡东安金厦电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1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

22四川内江四海锻压机床有限公司

23自贡东方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24四川三桥减速机有限公司

25成都电力机械厂

26自贡通达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27四川丹甫制冷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

28彭州三鑫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29成都清洋宝柏包装有限公司

30乐山榕兴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设备制造业

1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2四川南骏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3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厂

4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5绵阳新华内燃机股份有限公司

6四川欧重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7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 分公司

8四川广安光前集团有限公司

9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

10东风南充汽车有限公司

11绵阳华瑞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12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13四川宏术汽车钢板弹簧厂

14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15四川营山五四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16成都丰田纺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17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18四川嘉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19四川坤鼎车业有限公司

20广安永帆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21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

22四川宁江山川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23四川华玉车辆板簧有限公司

24四川南骏汽车有限公司

25四川森田消防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26成都天兴山田车用部品有限公司

27乐至县熊猫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28四川隆创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29成都天兴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30绵阳华鑫汽车有限公司

专用设备制造业

1成都神钢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2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3成都神钢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4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5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6四川东林矿山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7四川东风四通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8内江凤凰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9成都市利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10四川吉峰聚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11四川宏华友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12四川石油管理局装备制造公司

13南充强盛石油专用装备有限公司

14四川惠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15泸州川油钻采工具有限公司

16四川矿山机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7四川亚西橡塑机器有限公司

18四川建设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9四川石油射孔器材有限责任公司

20四川威德福石化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21四川省宜宾市昌明机械有限公司

22四川省资阳市荣武机具厂

23四川景华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24四川柏狮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25攀成伊红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

26自贡华电锅炉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27成都恒安警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28四川神坤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29四川京石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0资阳市兴达机械制造厂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四川其亚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2四川宏达(集团)有限公司

3四川康西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4会理县昆鹏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5四川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6成都市银丰铜业有限公司

7阿坝铝厂

8资阳蜀龙铜材有限公司

9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10四川广元启明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11四川广汉三星铝业有限公司

12四川川投峨眉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3成都标建铝业有限公司

14四川铭帝铝业有限公司

15四川长矶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16四川西昌合力锌业股份有限公司

17四川天齐锂业股份有限公司

18四川省尼科国润新材料有限公司

19成都荣兴铝业有限公司

20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分公司

21成都虹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22四川省广汉华威铝业有限公司

23攀枝花泓兵钒镍有限责任公司

24华西铝业有限责任公司

25兴发铝业(成都)有限公司

26南充市长远铝业有限公司

27凉山索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8成都电冶有限责任公司

29汉源锦泰冶化有限公司

30自贡海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

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4仪陇县龙岗天然气净化厂

5华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6成都龙星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7中国石化集团西南石油局测井公司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1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

2四川川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3天威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4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5成都市成塑线缆有限公司

6莫仕连接器(成都)有限公司

7四川明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8索尔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9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四川超迪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11四川鼎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12自贡市西南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13海信(成都)冰箱有限公司

14四川汇源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15成都科星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16广安市超臣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17南充圣华德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

18四川汉能光伏有限公司

19四川资阳电缆有限公司

20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1四川东方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22四川川东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23四川美河线缆厂

24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

25成都前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26四川华仪电器有限公司

27四川富国电工有限公司

28富通住电光缆(成都)有限公司

29成都银河磁体股份有限公司

30四川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四川威玻新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2四川峨胜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峨眉山金陶瓷业发展有限公司

4四川国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5成都南玻玻璃有限公司

6广元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7四川亚东水泥有限公司

8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

9成都光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10四川民福投资有限公司

11资阳市聚龙建材有限公司

12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13四川白塔新联兴陶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4四川省犍为合盛玻业有限责任公司

15自贡市大洋碳素有限责任公司

16四川省星船城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17资阳市青石建材厂

18台玻成都玻璃有限公司

19四川华西绿舍建材有限公司

20四川省广安桂兴水泥有限公司

21达州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2四川省泸州沱江水泥有限公司

23四川省宜宾晶鹏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24四川蓝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25四川沽竹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6四川省米兰诺陶瓷有限公司

27四川省犍为宝马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28四川广安腾飞有限公司

29四川远威水泥集团有限公司

30四川成实天鹰水泥有限公司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1四川盛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2南充炼油化工总厂

3四川圣达集团有限公司

4四川德胜集团攀枝花煤化工有限公司

5攀枝花攀煤联合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6四川仁寿铁马焦化有限公司

7四川中润石化有限公司

8旺苍攀成钢焦化有限公司

9四川圣达焦化有限公司

10内江市梦海科技有限公司

11攀枝花市恒鼎煤焦化有限公司

12攀枝花市圣达焦化有限公司

13南充石达化工有限公司

14彭山鑫欣特种铸造有限公司

15大竹县宏丰焦化有限公司

16南充市动力辅料有限责任公司

17峨眉山市八益煤业有限公司

18达州市福鑫冶炼有限责任公司

19宜宾市宝能焦化有限责任公司

医药制造业

1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

2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3四川德元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4四川禾润制药有限公司

5四川好医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6成都恩威制药有限公司

7四川大千药业有限公司

8四川菲德力有限公司

9四川禾邦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10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11四川珍珠制药有限公司

12四川南格尔生物医学股份有限公司医用器具分

公司

13四川省仁德制药有限公司

14四川天德制药有限公司

15联邦制药(成都)有限公司

16宜宾和谱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7四川国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8四川内江汇鑫制药有限公司

19四川省砚山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20四川省旺林堂药业有限公司

21四川省精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22四川逢春制药有限公司

23四川省乐至县贵均卫生材料有限公司

24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

25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仁寿分公司

26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27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安分公司

28四川乐至县绿禾药业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29成都中汇制药有限公司

30四川梓橦宫药业有限公司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

1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3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4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5四川川南减震器集团有限公司

6南车玉柴四川发动机股份有限公司

7资阳晨风工业有限公司

8成都凯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9中铁隆昌铁路器材有限公司

10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11武胜县锦雄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12鸿凯双泰(四川)零件部有限公司

13四川东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14南充隆固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15广汉金达隧道机械有限公司

16简阳市飞舟船厂

17四川远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8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燎原无线电厂

19四川顺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0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厂

21南充兆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22眉山车辆工业有限公司

23四川资阳神鹰机电贸易有限公司

24四川蓬安三明机械有限公司

25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6成都铁路工务有限公司

27四川航空工业川西机器有限责任公司

28捷安特(成都)有限公司

29四川银钢一通凸轮轴股份有限公司

30宜宾三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纺织业

1四川省遂宁市新绿洲印染有限公司

2四川东方乐渝纺织有限公司

3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

4四川省内江市松林丝织总厂

5四川省隆昌县长安化纤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6高县立华蚕茧有限公司

7武胜县安泰丝业有限责任公司

8四川省隆昌县棉纺织业有限公司

9遂宁市蜀峰印染有限公司

10四川省隆昌华隆纺织实业有限公司

11安岳县锦绣丝绸有限公司

12四川玉兰纺织有限公司

13四川省安岳县帛秦工贸有限公司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介 篇9

2013年,抚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5%,增速居全省第6位;实现利润48亿元,同比增加30.8亿元,利润总额居全省第12位;实现利税160.8亿元,同比增加47.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2000万元以上的有161家,亏损1000万元以上的有19家。

一、主营业务收入完成情况

从经济类型看,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最大的股份制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9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9%,比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低0.6个百分点;收入增长最快的是股份合作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9亿元,增长16.3%,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4.8个百分点。

从轻重工业看,重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23.6亿元,同比增长10.8%,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收入增速0.7个百分点;轻工业实现收入335.5亿元,同比增长15.9%,高于全市工业收入增速4.4个百分点。

二、利税总额情况

从经济类型看,利税总额均比同期增长。分别是:国有企业利税总额4765万元,同比增长99万元;集体企业利税总额1.6亿元,同比增长2647万元;股份合作企业利税总额8341万元,同比增长5214万元;股份制企业利税总额110.3亿元,同比增长31.2亿元;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利税总额6.4亿元,同比增长1.4亿元;其它企业利税总额41.2亿元,同比增长13.9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简介 篇10

一、工业经济运行基本特点

(一)经济效益整体态势较好。截止2013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2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6.5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439.61亿元,其中实现利润总额305.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1%和28.1%,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13.6个百分点。

(二)四大支柱产业增长迅速。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四大支柱产业企业户数为1475家,比上年增长17.2%。其中机械电子企业为324家,比上年增长45.3%;纺织服装企业为312家,比上年增长23.8%;林木加工企业527家,比上年增长8.2%;酿酒食品312家,比上年增长5.1%。酿酒食品业总量最大,机械电子业增速最快。以“洋河酒厂”为代表的酿酒食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39.28亿元,占全市支柱产业总量的31.7%,增长11.9%;以“天能电池”为代表的机械电子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96.67亿元,增长41.0%,高于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15.4个百分点,高于全市13.7个百分点。以“箭鹿毛纺”为代表的纺织服装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50.19亿元,增长33.8%;以“东佳木业”为代表的林木加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13.37亿元,增长26.1%。

(三)结构调整积极稳步推进。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带动下,我市工业企业积极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有效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截止2013年末,全市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木材加工和机械电子等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752.85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6%,与上年相比,下降2.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45.53亿元,比上年增长33.2%,高于全市工业增速7.2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9.2%,高于上年0.5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趋于优化。

二、工业经济发展主要亮点

(一)生产及用电同步增长。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3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全年工业用电量94.8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8.7%,增速继续处于全省前列,工业用电量是反映工业经济的“晴雨表”,充分验证了我市工业生产平稳发展。

(二)50强企业实力雄厚。2013年,全市主营业务收入前50强企业(以下简称50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06.54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99.1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48.77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8.8%、12.5%和14.1%。虽然50强仅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数的2.1%,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8.6%、45.3%和48.7%,对全市工业经济支撑作用突出。

分企业规模看:2013年,全市50家企业中洋河酒厂、双沟酒业和可成科技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和利润处于前三甲,是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三户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1.41亿元,占50强企业27.5%,占全市的7.8%。

利税130.97亿元,占50强企业65.8%,占全市的29.8%。利润104.32亿元,占50强企业70.1%,占全市的 34.1%。

分县区看:全市50强企业中,沭阳县户数最多,为13家,占26.0%;宿豫区总量最大,实现主营业务总收入163.9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0.3%。

(三)大中型企业支撑明显。通过大力实施大企业(集团)培育战略,采取政府扶持与市场推动相结合,全力帮助企业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做优质态。截止2013年末,全市大中型企业发展较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3.13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5.6%,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率为28.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8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

三、规模以上工业主要指标与苏北四市比较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39.8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增速继续位列全省首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与苏北其他四市相比,分别高于盐城市2.5个百分点、连云港市3.7个百分点、淮安市4.6个百分点和徐州市5.2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21.44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分别高于盐城市15.6个百分点、连云港市7.2个百分点、淮安市7.2个百分点和徐州市8.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439.61亿元,其中利润总额305.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1%,28.1%,增速均远超苏北其他四市,位居全省首位。

四、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形势较为严峻。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我市出口市场总体不容乐观。一是欧美等主要国际市场需求没有显著改善,贸易摩擦层出不穷。二是我市劳动密集型中低端制造业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出口竞争力有所下降,从长期来看,外贸环境的日趋复杂一定程度上倒逼出口企业进行转型,实现逐渐由低端

制造向上升级的步伐,但企业转型仍需较长过程,难以快速实现,出口形势难以乐观。

(二)企业体制建设不够完善。我市本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营企业家族式管理现象较普遍。企业为节省用工成本,把选人、用人限制在家庭、近亲这个小圈子,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短缺,产品层次较低,当企业需要上档次、上规模,产品向“精、特、优”方向发展时,就明显暴露出家族式管理的弊端。

(三)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工业企业生产规模、产业结构等直接影响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潜力。尽管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逐年增多,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由于受外部宏观环境趋紧、部分行业行情整体不景气、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不断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部分小微型企业很难抵御冲击,只能选择暂时停产歇业等方式规避风险。唯有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才能实现后发快进、崛起赶超。

五、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整体来看,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稳中有进,企业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淘汰落后产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尽量做到节能减排,为企业进一步实行有序合理发展,强化资源管理,转变发展结构,扩大产业规模,进一步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优化产业结构,坚定促进转型。要坚持把调结构、抓创新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优化增量、调整存量、提高质量,推动产业、企业、产品转型升级,不断改善运行质态,实现效益和速度同步增长、同步提高。加快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要以清洁生产为突破口,切实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以实现工业绿色转型促增长、强后劲、增优势,加快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大力改造提升家族式企业,转变企业管理模式,完善企业体制建设,提升企业产品层次,提高企业发展竞争能力,增强企业的发展活力。

(二)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开拓市场。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鼓励以优势企业为主体,组建行业技术中心联合攻关,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产业链前端研发和后端推广应用力度,推动全面发展,加快产业升级,引导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争夺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对走专业化差异化道路的特色企业,鼓励企业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专业化、差异化生产经营,牢牢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切实做到规模不大效益好、块头不大竞争力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上一篇: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下一篇:督导工作计划10-11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