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学教育

2024-10-05

我国法学教育(共12篇)

我国法学教育 篇1

一、我国法学教育现状及问题

(一) 过于大众化招生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的法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全国高校法学院系30年来增长了100多倍, (1) 目前国内大多数的院校中都设有法学专业。从招生的层次看, 法学教育从中等职业教育至大专到本科直至博士后教育一应俱全, 而从招生的类型看, 从全日制的招生到函授、电大、职大, 遍地开花。据统计, 截止2007年底, 全国普通高校法学类专业普通本专科共招生11.20万人, 在校生42.77万人, 毕业生12.37万人, 占全国普通本专科生的比例分别为1.98%、2.27%、2.76%。 (2)

法学教育培养的是国家未来的法律工作人员, 应当是一种以培养高素质、高品质的法学人才的精英教育, 而目前一些低层次的法学教育和招生直接导致了法学教育的质量下降, 一些低层次的法学人员进入到基层国家执法、司法机关中。同时, 一些院校在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也盲目开办法律专业, 师生比例严重失衡, 图书资料等配套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影响了法律人才的素质。

(二) 就业问题突出, 法学教育急功近利

由于高等教育招生逐年扩大, 包括法学专业在内的毕业生就业压力比以往明显增加。而目前, 比起其他的专业来, 法学专业的就业率较低, 就业存在较多的问题。根据某机构联合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 2009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是法学 (82.3%) , 高职高专就业最低的也是法律大类 (73.2%) 。

法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才能够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 而司法考试的难度又很大。这就导致法学专业的一次性就业率往往过低, 很多学生在本科毕业之后, 还要为通过司法考试继续努力, 这就后延了学生的一次就业时间。在司法考试的压力下, 学生为了应试, 把重点都关注到了一些主要应试科目上, 如刑法、民法、诉讼法、经济法等, 而对那些不在司法考试范围内或者司法考试不作为重点且实用性不强的学科缺乏学习。这就使得这些理论性较强的科目, 如法制史等在教学很容易受到忽视。同时, 司法考试的压力也导致了在教学中的应试型教学。以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来衡量法学院整体教学水平, 以司法考试的可考性来安排教学重点, 或者以教师讲授司法考试内容的多寡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 已成为一些法学院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法学的学习与教学应当是建立在博大精深的法学基础理论基础上, 过于关注司法考试, 必然会导致学生的急功近利, 阻止学生对理论深度的探求和关注。

同时, 一些院校为了追求学生的一次就业率, 同时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 往往会鼓励学生考研。很多考研的学生也会从二、三年级开始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研究生的应试科目中, 无形中就削弱了其他科目的学习。

(三) 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协调性较差

美国法官霍姆斯曾经说过, 法律的生命始终不是逻辑, 而是经验。由此可见,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法学教育方面存在着差异。英美法系主要采用案例法的教学, 而大陆法系主要是一种讲授法的教学。然而, 英国法学院的学生在大学学习三年左右毕业后如要从事法律职业必须再读一年法律职业培训课程, 再进行一至两年的专业实习, 才可取得专业资格, 成为正式的法律工作者。而作为大陆法系的代表国家, 德国的学生在大学学习四年左右后参加第一次考试, 进入两年的职业预备期, 在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实习, 再参加第二次国家考试, 通过后可取得法官、检察官、律师资格。 (3) 可见, 无论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国家, 虽然教学方式不同, 但是都在贯彻法学教育的职业化理念和对法学实践的重视。

受大陆法系的影响, 我国的法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采用以灌输法学基础理论和阐释法条为内容的讲授式教学。虽然很多法学院中也设有一定的实习环节, 但由于教学时间的局限性往往实习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 我国的法学院的这种培养模式是一种非职业化的教育, 而这种法学教育使得学生较难发现实务和理论中存在着的差距, 因此, 很多学生从法学院出来之后需要花较长时间来适应实务中的工作, 本应由法学院承担的职业培训教育实际中转嫁给法律实务界。

二、树立法学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素养和法律人的精神

很多国家的法学教育都是精英教育, 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有着较高的能力要求。因此, 我们的法学教育也应当摒弃一些低层次的法学教育, 整合资源, 注重追求一些高品质的法学教育, 避免一些低层次和急功近利的法学教育。而为了坚持法学教育中的高品质, 我们也应首先坚持树立正确的专业培养目标。

虽然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需要不停调整。但是传播知识、学术训练、承载思想却是大学教育的永恒话题。 (4) 因此, 法学教育也永远不可能离开这些主题。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说过:“为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公仆, 法律工作者就必须首先是一个具有文化修养和广博知识的人”。因此, 在法学教育中我们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 即培养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专业素养, 同时具有法学修养和法律人的精神, 维护正义、信仰法律的高素质人才。而这里的高素质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指的是要求他们具备坚持法律至上的信念, 同时要求他们能够坚守职业道德, 另外一方面要求他们能够掌握准确而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 具备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在美国, 法学教育是放在本科后进行的, 非法学专业本科或以上学位获得者, 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进入法学院。因此, 这些非法学专业的学生, 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看待法律问题, 不会禁锢于单纯的法律思维模式。在我国的法学教育中, 我们应当力求在打好学生法学基础理论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扩展思维模式、扩展学习范围, 如进行法经济学、法心理学、行为法学、法哲学、法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 这些交叉学科的学习有利于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的理论深化和外延型发展。

三、法学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般的法学教育都包括基础教育、职业训练和实习等阶段。我国的法学教育中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外, 还应当加大实习环节和职业训练。

(一) 加大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

案例教学法 (Case method) 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 (Socratic method) , 它是英美法系国家法学院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法中, 通常教师会选择一些典型案例, 课前交与学生, 学生可以课前查阅资料, 然后在课堂上从不同角度对案件开展多方位的讨论与分析。

判例是英美法系最主要的法律渊源, 因此, 大量案例的研习和案例教学的方法适应这种需要。案例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增强学生处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我国也可以在法学教学中借鉴英美案例教学法, 大量开展讨论课程, 启发学生思维, 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大学二年级之后, 学生具备一定的法理学基础, 可以适当的在课程中增加这些环节。老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 布置一些相关讨论命题, 以分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 培养学生对于资料的查询和筛选能力。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查阅分析材料和小组讨论结果的基础上制作准备发言的多媒体幻灯材料, 分组推选发言人在课堂上进行组内主要观点的阐述。老师可以针对发言进行总结性评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这样就更加深了相应的讨论知识点的学习。案例教学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主导, 教师为指引, 或教学相长, 教学互动的教学氛围, 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而教师在考核学生时, 应当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考查的基础上, 把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分析问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表现也作为考核中的一部分, 这样就能更好地督促学生注意思辨能力语言能力等实务技巧的培养。

(二) 推行实行诊所式教育

法律诊所式教育方式是法学院从医学院中借鉴而来的一种教育模式。学生在法学诊所式机构中接待当事人并帮助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 类似于医院对病人的接待和诊断。这种诊所式的机构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现在, 有一些高校结合司法部门在校内设立开放的司法援助中心, 由老师和律师为学生做出指导,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法律诊所。在援助中心, 可以安排学生接待申请援助者, 作出相关的记录, 并且为他们提供咨询。对于有些简单的民事案件, 也可以由教师指导学生出庭代理。在和当事人接触的过程中, 学生能够增强实际的交往和沟通能力, 在分析处理案情和出庭辩论的过程中, 学生学会一些分析技能和辩论技巧, 加强对法律文书的熟悉。

(三) 加大教学实践性环节

模拟法庭活动是以训练学生的能力、素质和专业技巧为主的一种实践形式, 在模拟法庭中学生通过对法官、检察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的体验, 有利于学生熟悉诉讼程序、掌握控辩技巧和实践知识,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协作精神。

针对学生的实习时间较少, 在设置专业实习的基础上, 也可以结合一些实务性较强的课程开设课程实习活动, 组织学生在假期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针对课程进行实习, 使学生通过学习实务中的法律实务操作技能和技巧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同时, 也可以加大实务人员的讲座。法学院可以邀请一些实务方面经验丰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警官等来法学院开展讲座。实务专家的讲授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可以使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达到扩展视野、提高对实务的认识的目的。

法学院结合学生社团, 也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实务性活动, 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比如, 结合“12·4”、“3·15”等法律宣传日开展各种法律宣传和讲座, 在为社会树立服务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

(四) 加强法学的职业道德教育

法律工作者所处的工作环境和存在一些不法行为, 使得我们认识到法律工作者的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因此, 我国必须加大法学教育中法律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法律素质指的是学生最终应该具备的法律理论、法律思维、法律信念等的综合素养。

因此, 我国应该将《法律专业的职业道德修养》作为高等法学教育的必修课程, 主要向学生传授法律伦理原则和执业道德。而法学专业教师作为法律知识的传播者, 不能把法学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割裂开来, 而应当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授学生学会树立正义、公平的法律理念, 使得学生把这种法律理念贯彻到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

参考文献

[1]孙晓楼.法律教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2]夏锦文.论法学教育模式的多元化[J].学术研究.2002 (10) .

[3]曹义孙.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国法学教育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出路[J], 2009 (5) .

[4][日]河合弘之.律师职业[M].法律出版社, 1987.

[5]霍宪丹.法律职业与法律人才培养[J].法学研究.2003 (4) .

[6]李道刚.当代法学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J].2009 (4) .

①2009年中国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No.7 (2009) .

②③曹义孙.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中国法学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研究.2009.11.

④何士青.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兼评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的关系.湖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1) :77.

我国法学教育 篇2

曾几何时,只要一提起我国大学文科建设现状,耳边就老是回荡着这样一句口头禅:“贫困的哲学、幼稚的法学、混乱的经济学”。中国的法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怎么会用一个“幼稚”来概括呢?让我们先从它的现状来分析一下吧!

一)我国传统法学教育的现状

1.课堂讲义。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各种法律的社会功能、体系、基本概念、构成要件及法律效果。学生听课,很少发问,通常也很少有课外作业。只要你的笔记做好了,考试一般没问题。因为考前教师会点题的,都在笔记上。

2.教科书。为配合课堂讲义式教学的需要,教科书成为了法学著作的主流。虽然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宣称他不会照教科书上讲的,但是就连他自己讲的内容,也是从一本本教科书上东抄一句、西抄一句;而且他一般会推荐一本教科书作为学生的参考教材。听不懂他的课,可以看教材。

3.考试题目仅包括概念分析、简答、论述、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这几种老套路题型,没有案例。

4.考卷评阅。任课教师在考试后不解释试题上出的题目,有的甚至不管你考得怎么样,只要你去听他的课,考勤分够了,卷面不及格也会给你打成及格。所以学生及格,也没有惊喜之状。

二)传统法学教育暴露许多问题,无法适应社会发展。

1.法学教研理论脱离实际。一些教师讲的内容,法条都已修改了四五次。可他还只知道修改前的最初内容。教师应密切关注立法动向,不必拘泥于旧教材,对每次讲课前的一两天的政策法规的变动,应该予以关注。为师者,不能误人子弟。讲课不能只讲法律的历史发展,更应讲现行制度是怎样规定的。学生手中最好有一册册最新法条的单行本。

2.重视考勤,尊重师长,形成循规蹈矩的思维,难有独创精神。因为教师重视听课率,愿意在白天到图书馆去的学生就少了,晚上去谈朋友的情侣就多了。只要听课笔记做得好,就能通过平时的考试,甚至有的会考试的人还能凭此考上研究生,从而继续深造。但学历再高,搞起研究也只能模仿英美,兼抄大陆。台湾学者因使用汉字,故成为他们争相抄袭和剽窃的对象。这样一种法学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可想而知。如据法制日报载,学完国际私法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都不会办涉外民商事案件。

3.学生在毕业时无法找到理想工作,就业率低。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在不少大学校园里都是排倒数一二位。所以考公务员、考研、考司法考试的特别多。但这些考试难度都很高。如果想进入企业或律师事务所从事法务工作,供需交流会上通常是僧多粥少。所以改行去从事保险、行政文员、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文化传播的特别多。据焦点访谈介绍,有的甚至自欺欺人,与人才市场商量,让人才市场搞一个用人单位的公章盖在就业协议上,学校也美曰其名“他就业了!”而这样的学生则继续“北漂”。

三)传统法学教育的改进办法。

1.应提高法学院的准入门槛。朱苏力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中讲到这样一个例子,进入美国法学院的学员以前一般都从事过其他行业甚至是理工行业工作。这样一群有过社会经验的人学习法律,自然很容易培养成法学界的精英之才。因为法学是狭隘的,只有与其他学科交融才能进一步壮大发展。据法制日报载,今年上海地区司考总成绩前三名的考生都不是法律专业出身,真是“游击队战胜正规军”。

2.应将司法考试通过率与法学院业绩考评联系起来。现在办法学院的.大学太多,应当将应届毕业生司考通过率作为法学院业绩考评的一项内容。司考通过率过低的大学应当停办法学院。法学院也应将司考培训作为对学员的一项免费义务。

3.应让英语过级与学位挂钩的校规有所松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占去了法学院学员三分之二的学习时间,有的名牌大学甚至规定,不通过四级就拿不到本科学士学位证,不通过六级就拿不到硕士学位证,不通过八级就拿不到博士学位证。目前,武汉理工大学的毕业生已就此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母校。虽然四六级改革为不影响学生找工作,已将其成绩只打入在校的成绩单,不再发什么四级证、六级证。但为了方便法学院学生能有更多时间花在本专业的学习上,我们还是希望这种苛刻的校规有所松动。

4.学院应多请专家讲学、多开研讨会、多分析案例、多关心学生的实习,多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不应一味只想着收钱。一些不知名的学校尚且知道毕业前的社会实践要由教师带队联系单位,可有的名牌大学连模拟法庭都懒得开,更不要提为学生社会实践和就业推荐分忧了。

5.教师的教学艺术上也应有所改进。前面提到了传统法学教育模式中,大部分教师都在讲,学生只是听,这种方法不好。于是,有的教师就标新立异,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自己根本就不讲什么具体内容。这也不好。讲授法和发现法都是两种基本的教学方法,应视情况灵活运用,不应走极端。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己之见,如有不周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 王泽鉴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7月第一版

2.《教育心理学》(修订本) 邵瑞珍主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6月第2版

我国法学教育 篇3

摘 要 诊所法律教育自进入中国国门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诊所法律教育的引入是顺应中国法学教育改革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但中外法律历史、法律思想和法律特点大相径庭,引入诊所法律教育的必要性和究竟应如何解决诊所法律教育现存的问题,使其真正为中国高校的法学教育服务?这一系列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 诊所法律教育 必要性 问题 解决措施

诊所法律教育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教学方法,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诊所式,即学徒制,是一种让未来的律师在执业律师的办公室“阅读法律”的学习方法。它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被引入中国高校的法学教育,目前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中国的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诊所法律教育的课程。

在中国,诊所法律教育是指:法学院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在有律师执业资格的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困境中的受援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为他们提供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并亲自为他们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服务,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法律的深入理解,培养其法律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观念。

一、中国高校法学教育引入诊所法律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高校法科生的就业现状看其引入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扩招的步伐一步步深入,全国各大高校的法学院也在一步步扩大,全国390多所院校都开设了法学本科专业,每年大量的法科生走出校园迈入职场,但从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法学毕业生普遍就业较难。很多律所、法院、检察院也反映,高校的法学毕业生们普遍呈现理论知识较强,实践能力薄弱的特点,毕业生进入工作单位很难直接投入工作,单位的培养成本较高。所以尽管目前法学毕业生的人数众多,但真正的实用人才却是奇缺,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法学教育加强实践性,培养更多的实务型人才,而不仅仅是会背课本的“复读机”。

(二)从传统法学教育的弊端看其引入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的法学教育一直都是“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坚持“教授——接收”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很多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磨灭,在此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理论功底较扎实,但实践能力都十分匮乏。法学教育自身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的特点决定我们的法学教育必然要引入诊所法律教育。诊所法律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目的、以法律援助为手段,采用案件讨论、角色模拟、单独指导、在实践中学习等方式,在会见、咨询、事实调查、谈判、调解、法律文书写作、诉讼技巧等诸多方面培养学生作为“法律人”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思考的能力,这是诊所法律教育区别于其他课程的基本特征。

(三)国外的成功案例为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就在法学院设立法律诊所,著名的哈佛大学等全球知名院校的法学院无一例外的采用了这一模式,诊所法律教育为美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法律人才,也成就了美国的法律发展,美国作为诊所法律教育的成功案例,对我们有巨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为中国的法律发展做贡献。

(四)从诊所法律教育的社会价值看其引入的重大意义

研究诊所法律教育的社会价值就要从其案源入手,法律诊所中学生处理的案件一般都是法律援助案件,而现在的中国法制建设中法律援助工作正是一个亟待完善的部分,很多当事人因为交不起代理费而最终丧失了维权的机会,社会呼吁更多的法律工作者投入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而现实是真正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法律人确是极少数,导致法律援助资源不足,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而通过法律诊所这个平台,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交不起代理费的当事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既增长了知识,也为社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对于培养学生们的高尚法律职业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的诊所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不足

在目前已经开设了法律诊所课程的高校中,法律诊所课程的教师多半是兼职的,他们大多数是从法院、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中被聘请来的客座教授,而真正的法律诊所对教师的要求应是专职教师,他们能指导学生完成一个案件的全部过程,而很显然这些忙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是力不从心的。同时法律诊所的教师自身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极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现在高校中的教师多是从学校到学校,他们大多缺乏“实战经验”,他们即使同时在律所兼职,也很难达到上述要求。

(二)法律诊所地位不明

从法律诊所的法律地位来看,它既不是律师事务所也不是法律援助机构,只能是以公民的身份代理当事人的案件,在这种情况下法律诊所就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古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法律诊所的这种地位既导致其案源不足,也导致了其在案件处理过程中权利受限,无法真正发挥其作用。因为归根结底,法律诊所也只是学校中的一个实践基地,办案人员又多是学生身份,对其权威性和专业性的质疑也就不可避免了,这诸多原因就导致法律诊所在代理案件的过程中被迫变成了“弱势群体”

(三)经费紧缺

已经开设了法律诊所课程的各大高校的经费多是来自外国基金的资助,资金不足严重限制了诊所法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现实是法律诊所代理的法律援助案件是没有代理费收入的,而每处理一个案件又还要支出交通、通讯等必要费用,法律诊所应该是一个社会公益性组织而不是营利性机构,可是在这种只出不进的状况下,诊所法律教育也举步维艰,一旦外国基金的资金链断裂,我们的诊所法律教育即刻就将破产,更别提什么发展了。

三、解决诊所法律教育困境的措施

(一)聘用专职教师

建议开设法律诊所课程的法学院都应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里聘用一些法务人员,专职担任法律诊所的指导教师,他们应是一些具有高尚职业素养,愿意为中国的法制建设贡献自己微薄力量的人。我们为他们提供优厚的条件,让他们享受和高校教师同等的待遇,这样在经济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就能全身心的投入法律诊所的教学工作,将他们的经验传授给广大学子们。

(二)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联系

法律诊所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无法成长为一个专业的法律机构,只是高校的一个实践基地,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可是在办案的过程中它又不可避免的要走出象牙塔,和社会打交道,可能遇到的困难就可想而知。面对这种困境,法律诊所就只有转换思维,调整发展方向,转而加强其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合作,获得这些机构部门的支持,用事实证明法律诊所的专业性,在社会中树立法律诊所的权威,让更多的当事人放心的把案件交给法律诊所,一旦法律诊所的权威被树立起来,其在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也就会越来越小,工作的开展也就会更加便利。

(三)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设立法律诊所作为高校法学教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资金理所当然应该来自于教育部。教育部应对设立法律诊所的高校设立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全力支持高校的法律诊所发展,真正做到自给自足、自力更生,摆脱国外基金对中国高校法学教育的限制,同时也避免了国内优秀法律人才的流失,真正走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人才培养道路。同时高校还应广泛募集社会资金,扩大资金来源,从金钱上为法律诊所的发展保驾护航。

诊所法律教育模式自进入中国以来就呈现迅速发展之势,特别是入世后中国和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中国的诊所法律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对实践型法律人才的需求也是如饥似渴,但中国的诊所法律教育并不成熟,还处于一个摸索前进的阶段,还有很多问题亟待我们去解决,如何更好的发展中国的法律诊所教育,使其为中国的法学教育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需要我们所有法律人的共同努力,中国的法学教育离不开诊所法律教育,我们期待它的成熟与绽放!

参考文献:

[1]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简明大英百科全书.北京:中华书局印行.1989.

[3]甄贞.方兴未艾的中国诊所法律教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4]李敖.互动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透视我国高等教育的过度教育 篇4

一.过度教育的内涵及其表现

1.过度教育的内涵

“过度教育”这一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美国教育学家弗里曼 (Freeman.R) 于1976年在《过度教育的美国人》一书中指出, 美国教育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在于教育的供给超过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即过度教育[1]。随后, 曾满超和莱文 (Tsang&Levin) 提出了教育过度概念的三个外延, 他们认为只要符合以下三者其一, 就属于过度教育: (1) 相对于历史上较高水平者而言, 其经济地位或收入比以前下降; (2) 受教育者没有完全达到他们职业目标的期望; (3) 劳动者掌握的技能远超过所从事的职业岗位需要[2]。有国内学者认为, 与以往接受教育较高者比较, 目前受过较高教育的劳动力供给过度增加和经济地位明显下降, 与其事业成就期望存在明显差距, 导致高能低就, 当劳动者接受的教育水平高于工作所需要的教育水平时, 就称为过度教育[3]。

2.过度教育的表现

一是高校毕业生多, 就业压力大。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 十年来, 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由2004年的280万猛增到2014的727万, 据预测, 2015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750万。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已跃居首位, 但GDP的增幅远落后于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 劳动力市场无法吸纳众多劳动力, 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与高校毕业生实际需要不相匹配, 导致目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其中更伴随着大学生从事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 工资起薪下降甚至“零起薪求工作”等反常现象。

二是知识性失业。是指接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并具备相当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通常表现为两种形式:1.具备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的劳动者没有工作机会, 属于显性失业;2.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从事大多数普通人都能胜任的基本工作, 即人才高消费, 属于隐性失业。2012年各大媒体曾争相报道“哈尔滨三千大学生争当清洁工:为了编制宁扫大街”, 万人报名者中有近3000人拥有本科或以上学历, 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 一边是“体制内”稳定、前景好的诱惑, 于是本科生、研究生争抢清洁工职位的现象, 也就不难理解。除了此类自愿低就业群体, 还有相当非自愿低就业群体出于家庭或个人的考虑, 不得已从事一些较低层的工作。

三是被迫继续深造。随着我国高校扩招, 近十年研究生报名人数均在百万以上, 2013年达到历史最高176万人。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来说, 本科毕业生具备的专业水平和技能足以胜任绝大多数工作, 相当一部分考生考研并非出于对学术的追求, 而是想通过读研暂时缓解就业压力, 未来获得理想工作, 因为劳动力需求方会对拥有高层次文凭者支付较高的报酬, 这种报酬或者表现为较高的起薪, 或者表现为在整个生命周期内较高的工资收人净贴现值。

二.过度教育成因分析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 教育结构均衡性失调导致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现象同时存在,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剧了二者的矛盾。结合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以下主要原因导致过度教育的形成。

1.劳动力市场吸纳知识能力有限

人力资本的潜能发挥取决于劳动力和同期经济发展水平的适应程度, 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 产业结构上必将长期以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为主, 并且制造业集中在产业链的低端, 因此对于一般劳动力需求量较大, 对于掌握高新技术人才需求量较少。新结构主义科学家皮奥里 (Michaeil.Piore) 将劳动力市场分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 一级市场具有待遇高、工作条件好、升迁机会大等优越性, 二级市场则反之。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一级市场的工作岗位有限, 对于无法被一级市场接纳转而到二级市场就业的高学历者, 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报酬上的收益, 而是造成了知识贬值与人才浪费。

2.经济结构快速调整以致教育结构性失衡

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出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 但目前我国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对高等教育结构产生了较大影响, 教育结构性失衡是教育产品供给偏离社会经济发展直接需求导致的结构性矛盾[4]。中国高等教育结构性失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科专业结构失衡, 部分高校学科和专业设置较为传统和单一, 不能随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出的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距, 有的专业毕业生闲置, 有的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导致劳动力供求结构性失调。二是人才层次结构失衡。从供需关系来看, 市场对各级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结构, 社会在需要掌握高深知识和新型技术人才的同时, 更需要普通工人和技术人员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产品和生产力, 因此, 专科、本科、研究生培养规模应达到合理比例。由于盲目追求高学历以及社会供需关系需要, 导致人才过剩, 许多研究生不得不从事本科生能胜任的工作, 本科生从事专科生能胜任的工作, 劳动者实际能力远高于工作需。三是区域结构失衡。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吸引着大量人才, 同时偏远地区和农村则因人才稀缺而发展缓慢, 城乡二元差异以及劳动力的流动趋向造成了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压力大、人才供给过剩、被迫升学等过度教育现象。

3.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 个人对教育的盲目投资

21世纪出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 高校招生规模以年均约30%的速度不断递增。随着高校入学门槛降低,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在物质充足的情况下, 人们逐步转向对精神的追求, 更多家庭和个人对教育进行大量投资, 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扩大。大众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获得一级市场就业机会的观念直接推动高等教育被动扩张, 扩张速度远大于劳动力市场对高级人才需求量增加的速度, 造成教育产出与市场需求极不匹配。

三.过度教育的影响

过度教育对经济社会正、负面影响兼有, 相比而言, 负面影响更大。正面影响主要有:1.提升了追求高学历者的知识文化水平;2.在特定时期可以适当缓解就业压力;3.拉动教育需求消费。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1.过度教育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国家与个人投入大量教育资金培养出的高学历劳动者从事着低学历者足以胜任的工作, 是对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2) 过度教育降低了劳动者的实际收益。接受过同等教育的人, 现今的实际收入比以前拥有相同学历者有所下降, 个人付出时间、金钱、精力获得高学历后的收益与投入不成正比。 (3) 过度教育影响劳动生产效率。人力资本理论认为, 只有当劳动者的实际能力与岗位需求的能力相匹配时, 最有利于个人能力的发挥, 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劳动者职业特征包括两个方面;职业的物质属性和职业的社会属性。研究显示, 在职业的物质属性同等的情况下, 处于过度教育背景下的劳动者会因为工作需要达不到达到自己的预期标准, 无法发挥个人能力而降低对工作的满意度和成就感, 容易造成情绪波动、积极性降低、一心想寻求其他工作等不良影响, 职业的社会属性得不到保障必然造成劳动生产效率的降低。

四.针对过度教育问题的建议

“过度教育”问题复杂而且系统, 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这一问题, 因此需要国家、高校、社会、及个人的力量共同配合才能更好解决。

1.国家加强调控

作为市场需求与教育供给的调控者, 国家对人力资本市场的供需具有导向作用。首先要根据当前经济发展与市场需求, 合理扩大或缩小高校招生规模, 以保证人才输出与需求吻合。其次要注重经济发展, 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吸纳劳动者, 保证各层次的劳动者均有用武之地。再次, 加大去对偏远地区的高校和就业劳动力的财力与政策支持, 调整高等教育的区域结构, 控制毕业生合理流动。最后, 国家有必要建立过度教育的预警机制[5], 宏观调控劳动力接受教育的程度, 降低“大材小用”、个人对教育盲目投资等现象。

2.高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 应当科学地预测人力资本市场, 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合劳动力市场需要的人才。一是要调整专业及课程, 缩减市场接近饱和的专业,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逐步增加新兴的专业以迎合市场需求。二是要加强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这不仅是高职高专的培养模式, 本科阶段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多途径、多渠道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使学生更快适应工作。三是要做好专业选择指导工作, 给学生一定时间了解并适应所选的专业, 并出台相应转专业的政策, 防止学生几年来学的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 不愿意从事相关职业, 白白占用教育资源。

3.用人单位更新观念。

筛选理论认为, 求职时, 雇主在对雇员能力不了解的情况下, 偏向通过教育背景来判断其能力高低, 进行筛选。因此一些能力突出但学历不高的劳动者往往被拒之门外, 用人单位应转变以“学历论英雄”的观点过度追求高学历人才, 要平衡文凭与能力, 适才而用, 避免人才浪费。同时, 对于操作性要求高的企业, 应加强校企合作, 在校学习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进入企业实习, 强化职业能力, 这样不仅方便学生就业, 也为企业节约成本。

4.个人合理选择就业或升学

首先, 大学生要选适合自己的专业, 在大学期间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并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培养动手能力, 随时准备好应对劳动力市场的风险。其次, 提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面对就业难的压力, 及时调整好心态, 遇到适合的工作, 合理就业, 先就业、再择业。最后, 避免跟风考研, 要认真分析自己是否是出于对更高层次的知识追求而选择深造, 可以先工作一段时间,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自己还存在哪方面知识的不足, 再选择返校深造, 积累的实践经验能为将来的课题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Richard B.Freeman.The Over-educated American[M].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6.

[2]Tsang M.C.Levin H.M..The Economics of over-education[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1985, (4) :93一104.

[3]刘志业.栾敬开.李卫东.教育过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3, (4) :25.

[4]王华春.赵蕊.杨丙见.浅议局部“过度教育”的成因与对策[J].江苏高教, 2010, (2) :10

谈谈我国教育发展教育学论文 篇5

科教兴国是我国长远的国家发展战略。这一点国人都很拥护。可是作为一个接受十五年教育的受教育者,本人深感现存教育模式还急需改革完善,以更好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目前的素质教育有形无实,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从小学入学到高中毕业,中国的学生太苦,这期间可以说被逼无奈的受着身心的双重摧残。而这摧残者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父母和呵护自己成长的老师。连一些偏僻的山村孩子都不放过,更何况熙熙攘攘的大城市。小学三年级就有了做不完的语文数学题,语文的字词要反复抄写,课文要背。数学有五花八门的练习。其他科如科学、自然、社会、美术、音乐、体育都成了语文数学的陪衬。因为语文数学在三年级四年级就有可能抽考,五年级有毕业考试,而抽考会考就要给老师排名,成绩低了领导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就会旷日持久,铺天盖地。升入初中后主课增加了,尤其英语的重要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其实根本原因是上面规定的高中录取率太低,一半多的学生无论你怎么努力,都会被无情的拒之于高中大门之外。被拒之于高中大门之外的学生,为了注定失败的希望,他们更多的受过老师的批评,家长的埋怨,他们的眼睛照样近视,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照样被扼杀,他们年轻的气息照样被消退,他们灿烂的大学梦照样被破灭。到底该怪谁?应试教育要成绩,应试教育要考试,说穿了老师为成绩在摧残学生,家长为了大学的荣誉在摧残子女。我国人口多,工业不发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即使上了大学工作也无法保障,这都是事实。升入初中到高中毕业的几年中,学生几乎一年四季都是披星戴月起,暮色茫茫归。在校时间远远超过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时间。考完月考有抽考,月考完了又会考,学生的好坏成绩就一锤定音,考上高中考上大学就是好学生,否则什么都不是。不如进一步改革我国教育模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之路。

我认为小学阶段应该让孩子感受到生活是快乐的,学习是愉快的。小学阶段应开足音体美课程,多多开展音乐、体育、美术的实践课,重视自然、社会课,语文、数学课的内容应量少、简单、易学,并规定只有课内作业,不准有课后作业。小学生的课后作业是和小伙伴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家庭作业是看动画片,和小伙伴玩。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长身体,形成世界观的时候,因此,要开足体育课,展开各种行式的体育活动,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要结合品德课、历史地理课、语文课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亲人的情感。要教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讲社会公德。要让学生认识国情,认识到学知识,学本领不是为考大学,学好知识本领就能找到工作,就能养家糊口。

高中的招生规模应再放宽。不是把一半以上的学生拒之门外,而是应让百分之八十以上想上学的学生继续上高中。高中所学的知识毕竟比初中所学的知识要更广泛、更深入、更系统些。高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增强了,有些初中阶段没理解透的数理化知识随着理解力的增强就会迎刃而解。高中阶段分开文理科还是比较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学业基础与爱好选择学文科还是理科。应该把国家投入办中等职业教育的钱集中用在办好高等职业教育上,并且加大对读高职学生的补助力度,鼓励学生高中毕业后上高职,学得社会所需的技术,让绝大多数学生花少量的钱学到更多谋生的技术本领。学生上了高中再读完高职,所学知识技能可想而知要比中职生强多少倍,况且六年时间客观上还能缓解短期内就业压力。

大学的门槛应更高更难迈些。近十几年来高校不断扩招。一个家庭倾其所有供给学生上大学,毕业以后还是忧心忡忡,害怕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工作。许多家庭因学生上大学而债务累累,贫困不堪。高等学校应该把精力放在基础教育师资高职教育师资培训与科技研究方面,确保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确保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这样才能把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当然坚持不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长,把各行各业都搞好才能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减轻应试教育给学生老师带来的巨大的身心各方面的压力与摧残。

从美国教育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篇6

一、现状考察

1.校舍建设

美国中小学校园都不大,校舍也都是二、三层高的建筑,从外观看一点也不豪华,但进入校园,则都是精装修加精细化管理的精致环境。校园整体色彩经过特别设计而体现办学理念;校舍地面一般为花岗岩或塑胶,仿佛都上了腊似的整洁而光亮;墙面一般为油漆或面砖,做工特别精细,连面砖与面砖之间的水泥缝隙都特别精致;栏杆一般用生铁和木头,没有发现一所学校的一个地方有生锈和油漆脱落现象;厕所都相当于国内四星级以上宾馆的标准,连厕所角落的面砖好像都经过专门设计;垃圾筒都很独特而与校内建筑风格成一体。

几所学校都有体育馆,均设计在地下一层加地面一层,体育馆空间可分可合,有多种功能,可用作体育课、体育竞赛、文艺演出场所。图书馆、阅览室面积都很大,特别休闲而有品味。阅览室都配置可上网的电脑,打印机也都对师生免费开放,连登记都不用。

教室一般相当于我国两个标准教室面积。教室里投影仪、书柜等应有尽有,一般都有好几台能上网的电脑。小学教室布置得特别丰富,甚至有些“花哨”,以展示学生作品居多。中学教室根据学科特点布置,一般一半为学习室,一半为功能室,如科学课教室,前面为学习室,后面为实验室。

2.课程教学

小学一般设语文、数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学科。没有统一的教学进度,学生学习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各学校基本上都规定要有1/3以上时间用于基础知识学习,其他时间可用于社区考察、研究性学习等。我们看到几所小学的课堂,一个班20个左右学生,都分成六七组,有的操作电脑,有的看书,有的讨论,有的写字,以不同形式学习。有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全班一起讨论。

初中、高中课程较多,一般由学生自主选择。如一位高中副校长介绍,该校共有70门课,老师要教5个班,每天兼任5节课,每节课45分钟。每个教师有一个教室,学生没有固定教室,教师在自己的专用教室上课,学生不断地走班。每个学科有多个不同的老师,一个学科设置高级班、中级班、特殊帮助班等,按不同水平组织教学。学生走班在辅导员帮助下由自己申请,由教学主任按申请人数情况协调。一般每个学生都有一张不同的课程表。

中小学课程标准要求比较低,特别是数学和科学,学生兴趣普遍不好。教师中很少有人希望教数学、科学,因为“非常有挑战”。学校也提供很多经费给学生学数学和科学,但学生总是很少响应。相比而言,私立学校特别注重基础学科教学。我们考察的一所特许小学,校长介绍学校主要特色有技术、工程、建筑、数学、科学五项重点,学生家庭作业要两小时以上,特别是加强数学和科学学习,经常考试,考不好就调查老师;学校在当地很有名。

3.教师管理

教师由校长聘任,完全是双向选择。教师聘任后试用期满就转为固定教师,校长不能随便辞退,除非严重违反校规。教师工资按学历和在校工作时间确定,每个州都有标准,由学区按州定标准全额拨款发放,学校不能另外加福利和补贴费。

教师得绝对服从学校的工作分配。除正常教学工作外,每周规定一定量的义工时间,视学校情况安排。值日、为学校整理档案等都是属于义工内容,教师可以自己选择做不同形式的义工。教师有选择教学方法的自由,有加入任何工会的自由,如果受到来自校长的不公平待遇,由工会组织维护权利。如果教师严重违反校规,校长可作出辞退教师的决定,但该教师加入的工会组织会派人对校长的决定进行调查,如果工会不同意,会帮助教师向法院起诉,最后由法院裁决。

教职员分管理人员、学科教师和辅导员。管理人员如校长、教学主任等,一般不兼课。学科教师只管教学,办公室就在教室一角。辅导员相当于班主任,只是不兼课,一般管100个左右学生。我们问一位校长,为什么辅导员不兼课?校长回答,“如果辅导员也兼课,那么学科教学中出现侵权行为由谁负责?” 问另一位校长,为什么校长和教学主任不兼课?校长回答,“管理和教学完全是两码事,如果校长想上课,为什么不去当教师?”

学校对教师有考核,但一般很宽松。如果教师没有违反校规,教学质量再差学校也没办法处理。学校没有结构工资,教师考核也不能与工资挂钩。甚至学校没有先进评比,没有评职称。他们认为评名教师、优秀教师等,是对其他教师的不公平甚至歧视。一般教师每学年有两天左右进修的权利,但教师可以放弃,学校不能想当然地对教师进行额外的培训,这会“侵犯教师休息权利”。

4.学生管理

与高校明显不同的是,几所中小学全部实施全封闭管理。操场一般在社区,也有铁丝网围着,学生上学时间归学校使用。校舍都是全封闭的,以建筑代围墙,进出口门紧闭,外人不可随便进校园。奇怪的是,校舍内几乎所有走廊上都用玻璃封闭,教室内所有窗户都封闭而不能打开,室内靠空气转换机换气。我们戏称连鸟儿飞到校舍内的机会都没有,当然也不可能发生学生爬围墙、爬窗事件。

各中小学对学生管理特严格,大家都很感惊讶。每所学校都有惩罚学生的措施,如罚打扫卫生、搬书等。校长甚至可以决定对学生关两小时以内的禁闭,决定学生停课九天,决定长期开除学生。我们考察的某高中,因学生吸毒者多,该校教师厕所上锁,每个学生厕所都由义工教师管理,规定每班每次只能一人上厕所,上厕所时到学科教师处拿登记表,交到厕所门口的义工教师处再登记。我们问校长,这样管理何谈人权?校长回答,“我们这么管深得家长依赖,一些学校没有这样做,吸毒的学生更多。”

5.课外管理

学校只负责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教学,其他工作则由社区委员会组织的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一般中小学上午8点多上课到下午2点多放学,放学之后学生由社区机构或人员安排开展活动,学校不用再管。新泽西州规定,14周岁以下的孩子不能单独在家,不能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在路上行走,所以,学生上学、放学要么家长接送,要么校车接送。校车由社区委员会向专门的校车公司租用,学校不用负一点责任。学生都统一在校用简便中餐,由社区委员会收费并安排义工管理。学校的后勤人员也都归社区委员会管理,如米德尔顿一些高中,每天都会由社区安排20多位清洁工搞卫生,学生不用值日,教师也不用管卫生。

二、剖析与反思

美国教育与我国教育存在较大差异。客观分析,美国教育有独特的亮点。

1.学校管理自主权较大

中小学由社区委员会设置和管理,而社区委员会的服务性质,决定了对学校管理相对宽松。联邦、州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没有直接的管辖权。在相对宽松的行政管理和相对完善的法治环境中,学校没有受到过多变化莫测的教育政策的影响,基本上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决定,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校本管理”。其主要优势体现在高效率,易创特色。同时,经费由社区委员会筹措的机制,社区委员会和家长对学校的年度评估,使得学校更能体现服务社区的思想,更在乎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这里基本上少有市场。

2.尊重学生人性

校园设备处处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如校园里随处可见直饮机,出水口都朝上,学生不用茶杯只要按一下开关即可饮水,既卫生又方便;教室的电插座从天花板下来,用时拿下来,用后会缩回到学生手够不到的地方;教室的灯光精心设计,灯光不会直接照到人的眼睛。特别是辅导员与学科教师分设,从机制上体现对学生人权的尊重。辅导员主要任务不只是解决学生纠纷,还负责对学科教师教学的监督。从小学开始,辅导员就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特点,设计学习方案,包括选择课程,学习方法指导等;小学高段开始到高中,辅导员会指导学生进行人生规划设计,指导学生如何有选择的学习从而达成人生规划目标,这些对学生成人和成才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辅导员不只是在校内给予学生应有的关爱,而且担当起对家庭、社区是否关爱孩子的监督重任,如发现家长违反相关法律侵犯孩子的权利,辅导员会出面解决甚至控告,这样使孩子们的基本权利更容易得到尊重。

3.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课堂分组,并以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重视动手能力培养,尤其是,学校倡导研究性学习,更多时间引导学生到社区做研究,这些都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一所学校的四年级学生就被安排去博物院做项目,每天要花一小时左右。小组分工负责,学生需要多种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将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中,还要阅读,要研究。长期为之,学生研究意识和能力比较强,学生普遍比较自信、比较乐观。

但是,美国中小学教育也存在较大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两点。

其一,近1/3学生不能完成高中学业,学生心理和道德问题令人担忧。因学科教学时间少,教师对基础教学随意性比较强等,学科教学质量两极分化严重。近几年,全美居然有1/3左右的高中生不能毕业。我们从到肯因大学看望温州培训班学员的美国联邦参议员朗斯先生的言谈中获知,美国政府正对这么多不能完成高中学业的学生研究应对措施。新世纪初,前总统布什签署《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规定全美每年抽不同年级统考。每个社区对该法都很重视,每年统考后将教师排名公开,借此提高教学质量,但实际效果不佳。我采访的一些教师,基本上对该法持怀疑态度,主要原因是“孩子们太爱自由了”。与学科教学问题相对应的,学生心理问题突出,相当部分学生道德面貌出现严重问题。我们考察某高中时,从华人学生的访谈中获知,学生吸毒者不在少数,后得到该校校长核实,校长、教师对该现状感到困惑和担忧。

其二,由社区为主承担教育经费的机制,造成教育的严重不均衡。美国义务教育经费相当多的部分由社区地产税承担,尽管学生入社区学校不收费,但实际上家长因为孩子入学而承担的税收多得惊人。在新泽西州一个社区,大约100平方米的房子每年要承担的地产税为1万美元左右,相当于个人平均年收入的1/5。因为教育经费由社区负责,一些好的社区学校条件就很好,而相对贫困的社区学校,就显得薄弱而无竞争力。突出的问题是,教育贫富不均,富人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穷人的孩子只能屈就于薄弱学校。

三、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1.建立职权责统一的学校管理体制

与美国学校相比,我国学校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学生方面,学生从进校门到出校门,从学习到生活、安全管理,甚至延伸到课外的作业,社会实践活动,上学、放学路上的安全,学生间打架斗殴的伤害,学生伤病的发现和救治,都是学校责任。教师方面,从教师的工作安排,到思想教育、廉政建设、劳保福利、身心安全,都是学校责任。而作为独立法人的学校,财权、人事权等许多权利,则一直以来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代为行使。学校作为政府的事业单位,有限的权利和无限的责任极不对称。在美国,校园发生枪击案,校长一般不会受到处理,家长也不会到学校闹,而是由法院对作案者进行制裁,这在我国则不可思议。

我国基础教育千校一面的情况与高度计划管理体制有关,一般而言,学校只对上级负责,而对社区、对家长的意见最多仅作参考而已,这不利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美国是小政府大社会,政府宏观管理,实际上由社区承担了相应责任;而我国则是由政府包办一切,由政府承担全部责任,政府将无限责任下嫁到学校,学校只能承担不应该的无限责任。学校怕承担责任,常常出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不作为现象。

当前,实施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校本管理”体制应该是可选择的方案,对微观的教育行为措施,政府应该逐步放手,只有“放”才能“活”;而学校也应该寻求特色办学,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2.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和后勤服务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社区组织作为群众自治的组织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最基层的组织,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应该承担居民的生活管理任务,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就社区教育而言,我国社区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相应的场所,而美国各社区均有极其宽阔的活动场地。从我国国情出发,社区也可承担起放学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责任。如成立社区教育服务部,让放学后的学生在一起参与游戏和实践活动等,也可以组织社区内学生一起做作业,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社区教育服务经费由受益的学生家长分担,也可接受捐资。同时,鉴于当前农村校网布局调整后的学生食宿问题和城市双职工带来的孩子中餐问题,以及学生交通安全问题,应该由社区承担起服务责任,经费同样应由受益方家长按成本分担。我认为,现在这些责任由学校承担,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由学校承担学生食宿、交通等后勤任务,实际上是由政府承担后勤服务的无限责任。从管理规律来看,政府作为协调者更有利于社会稳定,如果政府将所有的后勤责任全部由自己直接负责,或者由代表政府的社会事业单位负责,许多时候特别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政府应该培育社区后勤机构,社区机构由社区代表决策而共同承担风险,政府负责监督和危机处理,这是明智之举。当前,发展社区教育和社区后勤服务机构,应该成为当务之急的大事,如果等以后由学校承担全部后勤任务形成常规后,再回过头来做社区教育和社区后勤服务,则会出现更多困难和问题。

3.加强学生生存教育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课程改革,突出倡导研究性学习、张扬学生个性等,这应该值得探索,但要避免走极端。从美国教育教学方式和质量来看,全面推行研究性学习,张扬学生个性,以牺牲相当部分学生的学业为代价而不可取。我国教育以相对少的投入,承担相对多的学生教育任务,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经验。学习“他山之石”,不可妄自菲薄,更不可全盘否定传统。

当前,在课程改革中,两方面应该加大力度。一是要加强对学生人生规划引导和生存的教育。这是学生发展最需要而我国教育最缺乏的。当前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实,跟这有关。只有引导学生成为创业者的教育才是最伟大的教育改革。二是在学习方式上要切实克服由教师全面包办的情况。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一定的课程选择权和自主学习权,尤其是对在某一方面有一定天分的学生,要解放他们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学得更好。美国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要求很低,因此,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也造就相当部分学生的超强学习能力,许多学生到了大学表现出特别有潜力。而我国,则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指导思想下,提高全体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因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也剥夺了相当部分优秀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只有让一大批优秀学生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这些学生中才会出现新时代的科技精英,才会成为推行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对学习能力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则发扬我国传统教育的经验,让他们学有所得。只有这样,我国“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教育目标才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

作者系浙江省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校长、浙江省督学

我国法学教育 篇7

创业教育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和尝试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引导受教育者释放个人潜能, 实现自我价值, 具备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社会中做出独特的、有创造性的贡献。我国创业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 至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国外创业教育可以为构建中国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路提供参考。

1 国外的创业教育

1.1 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

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走向成熟, 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即培养具备企业家素养的创业型人才, 使大学生具备开办小企业所需的一系列专业知识、技能和创业者的精神品质, 实现毕业生成功就业或创业, 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资源。澳大利亚创业教育要求师资能力全面, 注重创业教育研究能力以及研究成果的转化。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分为三类, 即普通大学创业学专业课程体系、普通大学普及性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各体系特色明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分别遵从以普通大学创业学学科建设为目标的发展路径;以提升普通大学学生创业素养和创业能力为本位的发展路径;以拓展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学生的就业面为中心的发展路径, 共有专业、普及和培训三种模式, 为其创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奠定基础。

1.2 德国的创业教育

德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创业教育进行激烈的讨论, 进入21世纪后开始迅猛发展。德国创业教育以大学生具备创业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和精神为培养目标, 在德国进行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 主要有创业生涯成功、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主, 或是经济学的老师担任。德国的创业教育不是针对全体大学生, 而是以具有创业潜质的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在教学过程中, 以经典教学模式为主, 以创业学习模式为辅, 前者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路径, 其内容主要涉及:教师传授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知识, 让大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再决定是否自主创业, 大学生所学内容都是预先设定的, 不允许犯错误和模仿;后者以对策为驱动的研究路径, 其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不再作为被动学习者, 而成为参与者, 参与创业实践活动, 学习内容不是预先设定的, 没有指定创业教育教科书, 而是根据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来选择学习内容。学习的环境也比较宽松, 没有授予评价等级的压力, 并且允许模仿和犯错误。

1.3 加拿大的创业教育

加拿大的创业教育发展自20世纪80~90年代, 其教育目标分为两类, 一类是人才理念, 以培养创业者为指向, 培养能够制造出更多能创造工作岗位的人, 使受教育者成为自食其力、自谋职业的社会成员;另一类是素质理念, 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创业素质、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 使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工作的要求和社会的变革。德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的创业教育学术水平, 同时还要求具有实际创业经验, 鼓励创业教育的教师兼任企业的技术顾问或者自行创业, 随时了解市场动态。加拿大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主要有商学院模式、综合性大学模式及社区学院模式三种。

1.4 美国的创业教育

美国的创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逐步发展完善, 美国创业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的价值取向, 分别是以培养企业主为目标的低层次功利性创业教育和以提升创业者意识和素质的高层次非功利性创业教育。基于这样的创业目标, 美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树立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发展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心理品质。美国政府对创业教育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具体表现在美国政府对高等学校师生创业的政策支持, 主要包括在特定行业创建基于技术的公司, 和为所有公司提供所需要的资金、组织和技术资源。

1.5 日本的创业教育

日本教育界和产业界对创业教育的理解有所不同, 其吸收了美国创业教育的精华, 并融合了欧洲的创业教育模式。日本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社会挑战能力和冒险精神的资质能力教育, 通过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 唤起学生的创业意识, 使其掌握创业的技能。日本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模式分为四类:以掌握实际的管理经验为主的创业家专门教育型;以掌握系统的经营知识、技能为主的经营技能综合演习型;创业技能副专业型;以培养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为主的企业家精神涵养型。

2 对构建中国创业教育模式的启示

2.1 重视创业教育

将创业教育视为新的经济形势下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向之一, 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 使学生在新的经济形势下, 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 积极利用国内外技术、资金和市场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作贡献。

2.2 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可有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 教师成分应多样化, 可以是理论基础深厚的学者型教师, 也可以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型教师, 在教师队伍中开展多方的交流与合作, 将其打造成能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教育团队, 提高创业教育的有效性。

2.3 慎重选择创业教育对象

不是所有学生都想创业, 也不是所有学生都具有创业的潜质, 应通过科学的筛选, 把既有梦想又有潜质的学生作为教育对象, 有针对性地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创业教育, 以做到有的放矢, 避免盲目开展。否则容易使部分学生陷入迷茫, 不知道该不该去创业, 或是在创业和就业之间徘徊不定, 同时也造成部分创业教育资源的浪费。

2.4 创业教育模式的多样化

中国领土辽阔、高校众多, 不同地区、不同高校的情况不尽相同, 各地区、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 形成不同的创业教育模式。一刀切、僵化单一的模式本身与创业教育的本质是背离的, 只有多样化的模式才能培养出独特的、多样的有创造性的人才, 才能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3 结语

国外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为中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在吸收其精华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本土化的工作。创业教育是为适应多变的经济社会而提出的, 中国的经济形势与国外有很大的差别, 中国的教育环境与国外的教育环境也不尽相同, 只有立足于本土才能构建适合中国经济形势和教育环境的创业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景坤.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0.

[2]杨茂庆, 袁琳.基于德国经验的中国大学创业教育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0 (32) :84-88.

[3]张彦波.加拿大高校创业教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 2010.

我国法学教育 篇8

关键词:家庭,基础教育,家政教育,探究

一、家政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家政教育是以家政学课程为核心, 以家庭日常生活为切入点, 教会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技巧,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家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涉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家庭理财、营养健康、家庭人际关系、爱情婚姻关系等实用性知识以及室内艺术设计、烹饪、插花等操作技能技巧。家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其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独立生活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为今后享有高品质的生活奠定基础, 最终达到提高全社会家庭生活质量的目的。

二、我国家政教育的传统与发展现状

中国有着“家为国本”的传统思想, 家政教育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的家政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 母亲教授给女儿生产技能和立身处世之道等。1907 年光绪帝颁布“女子学堂课程”, 中国开始了正规化的家政教育, 家政教育由家庭教育转向学校教育, 正式列入学校课程。1911 年引进家政学, 1919 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设立家政系, 开辟了我国家政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其后, 燕京大学、河北女子师范学院等11 所大学相继开设了家政系, 并出版了家政学的教材和书籍, 家政教育被列入高等教育的行列。后来, 家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高校中被取消。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家政教育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目前在高等教育阶段, 吉林农业大学是第一所开设家政学大学本科教育的正规高等学校,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和聊城大学等都相继开设了家政学专业。在基础教育阶段, 浙江省从1988 年开始进行家政教育探索、试验。以浙江衢州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为例, 该校家政教育的主要途径有三:一是主要途径, 即专门的家政活动课和“生活与劳动”课中的家政教育。二是渗透途径, 即学校各项活动中渗透家政教育和社区活动中渗透家政教育。三是实践途径, 即家庭为主的家政教育实践和社区为辅的家政教育实践。家政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家庭理财、饮食卫生和手工制作。

三、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政教育实施探究

(1) 建立完善的家政教育体系。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家政学协会的联合调查表明, 全世界范围内已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家政教育课程。以邻国日本为例, 1980 年日本开展第三次教育改革, 在小学的家政教育方面, 更加注重学生“实践和体验”的学习, 在初中增加了手工制作、计算机、生活自立和家庭功能都能方面的学习内容, 高中阶段在必修的基础上设置“家庭综合”“生活技术”“家庭基础”三个选修科目。日本建立了完善的家政教育体系, 三个阶段的家政教育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具有连续性和一贯性, 使日本基础教育阶段的家政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2) 培养可以承担家政教育教学任务的合格教师。由于当初家政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被撤销, 近些年家政教育发展缓慢, 造成家政教育领域的教师数量极其匮乏, 这也是制约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大规模实施家政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家政教育的教师必须是具备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从我国家政教育的师资现状来看,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培养:一是对现有的劳动技术课教师和班主任进行培训, 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家政学理论知识和生活操作技能, 承担起短期的家政教学任务。二是改革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 增设家政学专业, 不仅可以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家政教育提供长期的师资力量, 还能够缓解我国家政产业中人才供不应求的状况。

(3) 编写、出版家政教育所需教材。关于家政教育的教材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途径寻求解决:第一, 充分利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已开设的课程。第二, 借鉴国内外基础教育阶段家政教育的内容进行教材编写。

(4) 提供实施家政教育必要的硬件配置。家政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技能。由于家政教育的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等特点, 对课程的实验室、工具和设备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较高要求。在有条件的地区可投入资金购买课程所需要的配置, 也可开展校际间的合作, 即邻校合力创办实验室共用。家政教育的教学内容涉猎广泛, 在条件不允许的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暂时选择一些对课程硬件配置要求少的内容进行教学。

四、结束语

总之, 家政教育在我国由来已久, 现阶段已有部分省份和地区在家政教育进入基础教育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同时, 随着十八大精神的不断贯彻和教育规划纲要的不断落实,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家政教育也会出现一片繁荣的景象。

参考文献

[1]黄艳梅.家政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不可忽视的领域[J].教学与管理, 2003 (22) .

[2]李玉.家政学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3]施燕红.小学家政教育的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 2003 (12) .

我国法学教育 篇9

学生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引发了一轮社会, 学校, 家长对学生网瘾的担忧, 然而硬性克制学生的效果并不明显, 在叛逆期的学生只会越来越逆反, 与其在行为上截流, 不如在思想上引导。将游戏引入课堂, 利用教育游戏进行教学活动, 不是教学生如何远离网络, 而是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如何更好地利用游戏学习。

教育游戏既具备教育性又具备游戏性。教育游戏针对的对象是学生, 是以培养学生某种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为目的的。教育游戏要有多元的教育内容, 要符合新课改提出的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要以提高学生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中心。游戏作为教学策略是教育的另一种调剂, 将看似严肃的教育内容用愉快的游戏方式呈现出来, 进行悦趣化学习[2]。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等方面因素, 目前教育游戏的应用是从三方面的主导下进行的。

一、以家长为主导的教育游戏应用

一般的家长是不会允许学生上网游戏的, 但目前一些新潮的家长认为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孩子无法脱离网络社会, 与其是孩子偷偷摸摸了解网络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不如自己帮着孩子挑选一些健康绿色的网络游戏供孩子使用。比如:《盒子世界》、《摩尔庄园》。这两款都是适合低龄儿童使用的绿色游戏。在这个世界里所有的玩家都是儿童, 为儿童提供了一个虚拟空间, 他们可以互动游戏、相互交流、互帮互助, 很多家长都陪孩子玩这款游戏, 认为有利于孩子在梦幻的世界里快乐、健康的成长。摩尔庄园还对上线时间是有要求的, 防止了孩子沉迷于游戏。另外, 手机智能功能也为孩子提供了使用教育游戏的平台, 《乐萌学堂之家有小宠》是一款手机教育游戏, 目前推出的是小学版本。游戏中有一个可爱的小宠物, 孩子通过玩其中的学习游戏可以是宠物快速成长, 小宠物还会提醒孩子该学习了, 游戏还有时间设定, 当孩子超出设定时间游戏自动停止, 孩子只有明天再玩。

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游戏应用

教育游戏应用于课堂的教学还在试水阶段。如何将游戏和教学很好的融合是目前各个学科的教师在探索的问题。教育游戏好坏对整个教育游戏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能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选择制作精美但主题没有教育内容的游戏, 也不能一味地追求教育目的, 而忽视游戏的整体感觉。比如信息技术课, 可以为教育游戏提供一个很好的硬件环境, 但使用哪种教育游戏来为教学服务还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 很多信息技术课教师只在讲授打字时会常常使用金山打字通这款教育游戏, 金山打字通包含里五款打字游戏, 可以从全方位帮助学生提高打字水平。

三、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游戏应用

《幻境游学》[3]是一款专门针对英语学习研发的教育游戏。这里面有不同的游戏版块, 包含了20余款游戏, 其中有9款2D游戏、10款3D游戏、4款Flash游戏, 真正做到了趣味与教育相结合。《幻境游学》于2007年获得国家教育部关工委社区教育中心“2007年最佳英语学习软件”认证, 在校园也掀起了游学热潮。

目前教育游戏在我国发展缓慢, 虽然很多专家学者都对教育游戏充满兴趣, 而且少数的游戏厂商在尝试教育游戏的设计, 但没有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扶持, 教育游戏的发展前景仍不明朗。要用开放的思想对待教育游戏, 可以通过三个渠道寻找到好的教育游戏, 一是加大对教育游戏的关注度, 鼓励游戏厂商和学校合作生产出符合学生使用的教育游戏;二是引入国外比较优秀的教育游戏, 比如韩国使用的《劲舞团英语》;三是在众多现有的网络游戏中挑选一些符合教育大纲的游戏, 比如帮助学生提高使用鼠标的熟练程度, 除了可以使用《扫雷》这个Windows XP系统自带的游戏, 还可以选用学生喜欢的《找茬》、《连连看》、《鼠标射击》等小游戏。如果练习键盘输入除了可以使用《金山打字通》, 还可以选择《键盘钢琴》这类的小游戏, 通过键盘琴谱输入相应的按键就可以弹奏美妙的音乐。教育游戏的设计基础就是整个社会环境, 因此只要抓住某一教育点就能在游戏中找到契合的地方, 就能为教育游戏开辟一片天空。

摘要:教育游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策略正逐步被社会、学校和家庭所重视。教育游戏集教育性和游戏性于一身, 用娱乐的方式进行学习活动, 充分地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内涵。目前, 教育游戏的应用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

关键词:教育游戏,教育游戏的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

[2]祝智庭, 钱冬明.第十三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GCCCE2009) 综述[J].远程教育杂志, 2009, (4) :3-5.

我国法学教育 篇10

日本是一个十分重视农业教育的国家。日本的农业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对日本农业教育的的研究不仅有益于我国的农业发展,也有益于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这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本文在综述日本农业教育的基础上对此进行借鉴,以有利于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增转添瓦,走出一条新型化的农村教育之路。

一、日本农业教育

(一)日本农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日本农业教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日本文部省(教育部)规定,农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学习有关农业各个分支的基础知识,技术,理解农业的意义和任务,同时培养主题农业发展的能力和态度。”日本农业教育很有特色,它除了正式的农业教育如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之外,还包括一些如成人教育,终身教育,国民教养等一系列具有培训性质的交叉教育任务。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因为从地方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具有培训性质的农业教育对于地方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日本农业教育除了培养一些专门的农业人才之外,还具有培养农业后继人才的性质。培养具有正确的农业观和劳动观,能够从农业体验中感悟到农业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农业学习能够体验生命的喜悦,富有同情心,体会到劳动的价值观。提高国民对于农业的认识和理解,在城市和农村界限模糊的今天,为非农业人口提供了一种接受农业教育的机会。

(二)日本的农业教育体系

日本的农业教育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属于文部科学省系统(教育部)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另一部分是属于农林水产系统(农业部)和各县管辖的农业大学校。文部科学省(教育部)的农业教育主要针对高中和大学教育进行。日本文部科学省(教育部)所管辖的大学包括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在这三种学校中都设置了农业教育,主要指各个大学的农学部。高中也有相关的农业教育,主要指农业高中和普通高中里面的农业课程。

农林水产系统(农业部)和各县管辖的农业大学校主要指一些农业研修机构和培训部门。农林水产省农业者大学校主要招生对象是一些高中毕业后具有一年的农业实践经历的学生。各县管辖的县立农业大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私立农业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这些农业学校为初次从事农业者讲授一些必要的农业管理和经营知识。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而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三)县立农业大学校

日本农业教育体系如上所述,具有与日本国情相适应的教育特色,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农业教育体系中的县立农业大学校。因为县立农业大学校最具有特色,对于我国的农村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县立农业大学校的服务宗旨是培养具有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知识的人才,为本地的农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这类农业学校主要开设关于现代农业技术,农业经营以及农业管理知识的课程,是进行农业实践的培训和进修机构。农业大学校中主要设立三类部门,分别是“培养部门”,“研究部门”和“进修部门”。这三类部门具有不同的作用,“培养部门”对高中毕业生实施两年制的实践性的进修教育,学习期间采取全部寄宿制管理。“研究部门”的教育对象是“培养部门”的毕业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培养能够适应灵活变化的经营环境,具有良好的经营能力的人才。学习时间一般为1-2年。“进修部门”根据农业工作者在农业实践中的具体实际需要进行短期的培训教育,学习时间一般较短。学校的招生人数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培养部门”,“研究部门”和“进修部门”一起构成了对农业工作者实施终身教育的培训场所。这是农业大学校对社区开放的一种途径,在当今提倡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之下,这种具有终身教育性质的教育培训机构,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日本农业教育对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

(一)在农村开展学前教育培训

我国存在着城乡二元化结构,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在一开始就存在着差别。也就是说从学前教育开始就存在着差别。很多农村的孩子因为没有机会接受比较正规的,良好的学前教育,所以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所接受的教育在一开始就存在着差拒。因此在农村开展学期教育培训就显得很有必要。可以在农村开设像日本的农业大学校那样的培训机构,召集育龄妇女进行培训,讲授基本的学前教育知识。这样农村母亲便可以较好地对孩子实施学前教育。缩短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所接受的学前教育的差距。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由村来负责这样的培训项目。就如日本县立农业大学校的实施一样,必须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招生对象和招生专业。所以农村学前教育培训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调整。由村来负责这样的培训项目会更具有灵活性,可以详细统计育龄妇女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特点加以调整培训项目,从而更好的实施学前教育培训。

(二)在农村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培训

中国的农村建设之所以发展缓慢,依然处于落后状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人口不具有自我建设的能力。政府投资农村建设是必要的,但是积极开发当地的建设潜力也很关键。所以对农村人口实施全面教育是很必要的,尤其在农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能起到开发农村自我建设能力的作用。

日本的农业教育体系中就有关于农业技能的培训机构。上文所述的县立农业大学校便是最好的例子。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教育经验,在我国农村开设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当然,这种进修机构不只进行农业培训,而是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技能实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现代养殖业,现代种植业,以及基本的法律培训等。因为农村要开展自我建设,便需要建设的知识和能力,这些知识在农村建设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眼下有很多农村人口外出打工,以此维持生计,因此导致很多农业人口脱离了农村建设。所以要对农村人口进行正确的指导教育,通过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了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能力,以此推动家乡的建设发展。而不是脱离了本行,外出务工,使农村由于缺乏建设人才而更加落后。正所谓“人才辈出,山河依旧”。

(三)农村青年的继续教育

日本农业教育中除了包括一些正规的农业教育之外,还承担着实施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以及国民教养的交叉任务。因此,我国的农村教育也可以担负起农村青年接受继续教育的任务。在提倡终身教育的今天,很多城市都建立了成人教育学院,老年大学。很多大学也设立了继续教育学院。但是农村青年却很少有机会接受这样的教育。因为很多农村青年在接受了九年义务教育之后便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因此实施农村继续教育势在必行。

眼下我国提出了培养新型农民的教育目标。新型农民即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从经济学角度看,新型农民就是“农商”。也就是说,新型农民不仅会生产,而且懂得如何经营农业。培养新型农民的教育目标是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提出来的。因为不管现代的农业技术多么发达,农业生产率多么高,如果农民自己不能掌握这些生产技术,自己不懂得如何去经营自己的农业事业,那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变成了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在农村继续教育的进程中加快培养新型农民的步伐,让我国的农民真正变成农村的自我建设者。

以县为单位,尽可能在每个县设立青年继续教育培训机构。政府应该积极扶持农村继续教育机构的建设,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同时也应该尽可能获得当地企业的支持。继续教育机构中所设课程既有公共课程,也有专业课程。要根据每个县的不同发展情况设置不同的课程,并尽可能的降低学费标准,努力扩大农村继续教育机构的可行性,使之能够真正的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摘要:日本是一个十分重视农业教育的国家,日本农业教育在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教育体系等方面都很具有特色。本文介绍了日本农业教育的特点,并将日本农业教育的办学经验和我国农村教育积极的联系在了一起,希望能够从日本农业教育中得到启发,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转添瓦。

关键词:日本,农业,农业教育,农村教育

参考文献

[1]闻竟.日本农村义务教育对中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8(2).

[2]陈君.日本农业普及教育的发展及其借鉴.[J]日本问题研究,2009(1).

我国法学教育 篇11

关键词:杜威 实用主义 职业教育 影响

随着全球的新技术革命,劳动力结构从传统粗放型转向现代集约型,对高质量的劳动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当前对于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为什么办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等方面,仍存在不同的观点。因此,探讨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引入先进的理念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作为新教育的拓荒者,所提倡的教育理论对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

杜威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当时欧美社会的深刻变革是分不开的,其鼓励探究与创新教育思想的形成也是建立在对社会变革、科学发展和教育冲突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在杜威看来,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人类社会不仅改变了政治疆界、扩大了生产规模、加速了人口流动,而且人们的各种生活习惯、道德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革的重要结果就是促进了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一方面,随着生理学及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的进展、进化论思想的出现、科学实验方法的使用等,强调发展及变化和重视探究及实验成为西方科学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为杜威教育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杜威教育思想正是这一时期科学探索精神广泛影响的产物。另一方面,美国实用主义哲学也形成了与以往哲学不同的特点。实用主义哲学是一种强调行动和鼓励探究的哲学,主张观念与行动的统一,并在二者的结合中把观念能否产生效果放在首位。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杜威教育思想渗透了强调探究和创新,形成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新特征。主要表现为:1、教育是生活的必需,没有教育,人类生活就要停止;教育是社会生活延续的工具;教育具有传递经验、交流经验的作用。2、教育必须利用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离开环境就没有教育;社会环境对学生具有指导作用;学校是一种典型的特殊环境,能够影响学生的智力与道德倾向。3、教育即生长。有三个维度:一是不能把生长看做是朝着一个固定目标进行的运动,而应把生长本身看作是目标;二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三是生长的能力一方面有赖于自己的可塑性,另一方面依靠别人的帮助。

杜威的教育思想的形成与他对传统教育“知行分离”现象的批判是分不开的。知识“旁观者理论”把认知主体与认知对象相隔离,强调认知是一种认识“对象”呈现给认知者的事情,教育上逐步形成了以知识为中心,学习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与行为相分离等弊端。杜威认为,知识和行为应当合一。如果一个人所学的知识不能影响其行为,行为又不能源于其所学的知识,那就会养成一种轻视知识的习惯。从“知行合一”思想出发,强调学校应当把单纯的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转移到活动上来,通过运用所学知识逐渐发展相应的能力。通过对“知行分离”现象的批判和“知行合一”思想的阐述,杜威提出了知识与行为相结合以及强调个体在获取知识上的主动性,为通过探究活动而获取知识和经验提供了指导思想。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这个词是从训育与牵引两方面来的。据此可知,‘教育’的基本含义有二:一是引出,即它是一种内发的活动;二是内发有一定方向”。可见,教育的功能在于“引出”,同时让“内发有一定方向”。没有学生的自主参与,没有学生自己的内发,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应该体现出教育的一般特征。

德语中职业为“Beruf”,意为“天职”,表述了对奋斗目标的追求,有精神层面的内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呈现出专业非业余的特征;而工作则是指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也泛指机器、工具受人操纵发挥生产作用,含有休闲、非专门化的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为了生存的就业教育,其存在取决于社会劳动力资源补充的需要,既体现出职业岗位的需求,也体现出人们的从业需求。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为显著特征的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不单是学历教育,还囊括高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培训。高等职业教育在内容方面应该拓展到考虑未来职业人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养与能力的培养,即对职业规划设计与职业素质的培养。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所有人,为不同需求的人提供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构建于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拓展定位层面,即所需专业训练的工作岗位是连续性的,而非某一特定岗位的技术。所以,作为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时应该考虑到学生未来的需求,而不是简单地將学生入学时甚至短期内的职业倾向作为判断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以“职业人”而非“工作人”作为培养目标。

三、杜威教育思想对高职教育的影响

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基础观发生变化。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许多问题的发生都与对教育的基础的理解有关。高职教育中“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即 CBE,也称为“能力本位教育”、“实际能力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被提出是在1897年。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评论家约翰•杜威在其纲领性的著作《我的教育信条》中写道:“教育最根本的基础是在于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沿着现代文明所由来的同一的,总的建设路线而活动的。”在《明日之学校》一书中,杜威说:卢梭“认定教育应当根据受教育者的天赋能力这种主张却是现代一切发展教育事业的努力的基调。”可见,教育应当以“受教育者的天赋能力”为基础。尽管杜威和卢梭都没有直接提及“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但他们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却是极其相似。

二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方法发生变化。杜威认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从做中学”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也就是知与行的结合,这是职业教育产学结合模式的理论基础。所谓产学结合,目前权威的解释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形成的一份题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和培训:21世纪远景》的建议书中的说法:必须在教育与职业界之间建立一种新的伙伴关系,以满足在教育与产业部门以及其他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形成协同作用的需要;以促进一般能力、职业道德、技术的和创业的能力培养;以传授人类的价值观和培养有责任感的公民。与杜威的经验主义哲学立场相一致,一切真实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一切学习都来自经验。因此,杜威所主张的“从做中学”,实际上也就是“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他提出要以生活化的活动教学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创立了“五步教学法”:1、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2、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3、要占有知识材料,从事必要的观察。4、必须有条不紊地展开解决问题的方法。5、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检验其观念,使这些观念意义明确,并验证其有效性。杜威认为:“在教室中•••在仅是教科书和教师才有发言权的时候,发展智慧和性格的学习便不会发生;不管学生的经验背景在某一时刻是如何贫乏和微薄的,只有当有机会从其经验中做出一点贡献的时候,他才真正受到教育。”杜威强调的教育方法是要突破学校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唯一场所的陈旧观念,突破职业教育的学校模式,将职业教育延伸到学校之外,构建多渠道、多形式、多场所的开放性的职教模式。这个思想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要求教学“有更多的实际材料,更多的资料,更多的教学用具,更多的做事情的机会”,逐步养成学生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寻找课题、积累资料的兴趣和习惯,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培养综合职业能力。

三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发生变化。教育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对人的培养,通过培养人来为社会服务。教育的这一特点贯穿古今中外以至未来的一切教育之中。长期以来,人们将大量精力花费在论证如何理解教育目的这个概念本身,而没有充分强调教育目的应该是什么这个实质性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注意教育目的是什么,而往往忽视教育目的应当是什么,即教育目的的指向问题。纵观教育发展史,关于教育目的曾经出现过个人本位论、能力本位论、人格本位论、文化本位论等诸多类型的观念。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我们可以有任何数量的目的,这些目的都是前后一贯的。事实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了大量的目的,这些目的在当时当地都具有巨大的价值。”“在不同的时代,有许多目的曾经被使用过,如完全的生活、更好的语言学习方法、以實物替代文字、社会效率、个人修养、社会服务、个性的全面发展、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纪律、审美的沉思、实用等等目的。”由此,教育目的的多样性显而易见。至于教育目的应该是什么?杜威也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和描述,着重强调教育目的必须关注受教育者的“能力和需要”,必须关注“解放和组织他们的能力所需的环境”,必须关注“一般的和终结的目的”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杜威选取了在教育理论中流行的三个比较重大的教育目的论:自然发展论、社会效率论和文化修养论作为样本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一般的或概括的目的,只是研究特殊的教育问题的观点。因此,要检查任何大的目的叙述有何价值,就要看这个目的能否迅速地前后一致地转化为另一个目的所提出的进行程序。”在杜威看来,这三种典型的教育目的论“并不是截然相反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由此,应该把它们协调起来,不要偏于某一个而遗弃其他的。”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目的观的第一突破与必要选择。对于现阶段我国提出的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使“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杜威教育思想是在自然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应对美国当时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发展的广阔前景而产生的,其职业教育理论在解决传统职业教育面临的职业训练与社会发展的脱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86

[2]杜威.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26 27

[3]顾振华.论高职教育中产学结合的系统观——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影响之三[J].职教论坛,2004,(15)

[4]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16 19

[5]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65

作者简介:

王 睿,女,(1973.03-),华东交通大学学士,郑州大学硕士,现任教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浅议我国教育目的 篇12

所谓教育目的,通俗地讲就是教育想得到的结果。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从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想得到的结果”这个角度看,要进一步具体理解和把握教育目的,就需要结合教育价值来加以考虑,因为“教育目的是对教育价值的具体化和现实化”,“教育目的就其本质而言与价值有关”。“教育想得到的结果”往往也会体现教育主体的价值观念。对教育价值的理解,关键在于对价值的理解。从哲学的一般意义来讲,“价值是一种体现在主体与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的关系”。教育的价值主体有处于教育活动之外的各阶级、阶层、民族、党派、国家等,有处于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教育价值的客体是教育本身的功能属性,这些属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育价值主体的需要,从而使教育价值得以体现。因为教育价值主体的具体性、历史性,以及教育价值客体的多样性,从教育价值的角度看教育的目的,可以发现教育目的不但是具体的,也是现实的,同时又是不断变化的。教育本身是人类的一种特有活动,其最根本的特点是培养人,是通过培养人来维持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社会。因此,教育目的只能来源于教育本身,是针对受教育者个人的,尤其是指向身心发展水平的内容。换句话说,教育目的的本质就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二、我国几种“教育目的”表述的反思

我国的教育目的有过一系列的表述。1957年毛泽东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又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我国的教育目的。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四有、两热爱、两个精神”。1993年2月,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对有关教育目的的规定是“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等。纵观我国建国后的一系列教育目的,主要有两个不足之处。

(一)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对个体个性发展缺乏实际的重视

对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目的的理解,我们通常这样认为:教育受制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及其相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新制度,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在目标和方向上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满足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实际上也就满足了生活在社会主义时代的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再加上我国一直以来就重集体、重社会、轻个人的文化传统,导致我们在理解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目的的时候,在有意和无意中就把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放到了首位,体现在教育目的上的表述就是“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而人的发展更多地成了伴随社会发展的结果或附属产物。我们不能否认,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条件,使人的全面发展有了实现的真正可能。但现实情况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对人才要求的规范化、标准化和专业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还存在不一致性,而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在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仍然还存在着某些不一致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过多地强调教育为社会服务,就意味着我们在教育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缺乏足够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二)教育目的过于概括,不利于指导实践

无论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还是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纲领性的文件中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都很简短扼要。以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为例,其中关于教育目的的表述主要集中在第一章第五条,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句话内涵很丰富,但文件中没有对其内涵作进一步的阐述,所以在具体实践中教育工作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指导自身的实践,这种理解难免会存在不一致性,甚至有些理解还可能出现偏差。在实践中,如果以不同的理解来指导实践,我们的教育就很难形成合力。而以错误的理解来指导实践,则必然会给我们的实践带来危害。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复杂的社会活动,周期很长,我们需要制定一个明确的教育目的,这样才能给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和教育影响指出共同遵循的方向,并激发受教育者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应突出以下几点

(一)突出“以人为本”

在教育发展史中,曾存在两类教育目的观,一类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观。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目的的确立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教育目的主要在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集体意识和社会价值观念强加给人,使人社会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公民。另一类是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观。这种观点认为,教育目的的确立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教育目的主要在于根据人发展的天然需要,排除现实社会对人发展的干扰,通过启发、引导这种天然需要,使人的本性得到完善的发展,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两种观点各执一词,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它们都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也存在局限性的一面。两者在相互争辩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现已倾向于融合和统一。现在我们强调要突出“人”在教育目的中的核心地位,也即强调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是期望我们对此引起重视,力图克服当前我国教育目的过于强调社会本位所带来的不良影响。这些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我们强调教育要为社会发展服务,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结果是社会需要哪方面的人才,我们的高等教育便大量设置哪方面的专业;社会需要高学历的人才,我们的基础教育便拼命地鼓励学生升学;社会看重学生的能力,我们便不断地要求学生去考这个证那个证,而忽略了具体个体的性格、兴趣爱好的差异,忽视了道德素质的培养,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等等。结果,我们的教育逐渐远离了培养“人”的目的,而仅仅是培养一批一批劳动力,他们拥有知识,却没有文化,有了技能却缺乏完整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道德培养上要突出知行合一

一般而言,人的道德素养包含四个方面,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其中,“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而道德情感又影响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产生道德动机,并可引发出一定的道德行为、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使之贯彻始终,成为道德行为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践行与否是判定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素养的唯一客观标准。道德行为能力的形成是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道德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多地强调了道德认识的提高,却忽视了与之相应的道德情感的熏陶和道德意志的锻炼,而这两者分别能为道德行为的发起提供强大动力,能对道德行为进行调控。因此,我们培养的受教育者往往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却无法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导致德育的实效性降低。

(三)突出创造能力的培养

所谓创造力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这里的产品既指思维成果,也指物质成果。2002年曾有一项面向全国青少年关于创造能力情况的调查,其中自评是有自信心、好奇心、敢于质疑和意志坚强等初步创造人格特征的被调查者只占整个被调查者的4.7%;而自评具有想象力,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初步创造特征的被调查者只占整个被调查者的14.9%。创造力本身是个体个性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不断获取新知、超越现实的动力之源。江泽民主席就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不仅是现代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不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张翼根.教育是什么[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3][英]约翰·怀特;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王道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5]王坤庆.现代教育哲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上一篇:建筑大学毕业论文下一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