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

2024-06-26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通用12篇)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 篇1

音乐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人类对音乐的感悟没有国界。好的音乐能够征服每一个国家的人, 能够打动人的心灵, 为忧伤者抚去心头的痛苦, 为孤寂者带来祝福的笑语, 为有情人传递爱的消息, 为失意者扬起奋斗的风帆。冼星海说得好:“音乐, 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 是生活的一股清泉;音乐, 是陶治性情的熔炉。”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美育的重要内容, 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音乐教育通过传授学生音乐知识和进行技能训练, 用富于情感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陶冶学生的情操, 丰富学生的情感, 发展学生的智力, 活跃学生的思想, 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实现学生的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 音乐教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就把音乐列为“六艺”第二;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收录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歌谣和祭祀舞曲等等;汉代的编钟举世闻名;“琴、棋、书、画”更是衡量文人雅士品位高低的标志;俞伯牙钟子期与《高山流水》、嵇康与《广陵散》、霸王别姬与《十面埋伏》、瞎子阿炳与《二泉映月》等音乐故事千古传诵……这一曲曲动人的音乐, 这一段段与音乐有关的优美的传说在音乐星空中熠熠生辉。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 各级财政投入的增加, 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党和各级政府对音乐教育的重视, 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广大音乐教育工作的努力, 直接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的迅猛发展。概括起来, 这些成绩主要表现在:第一,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大都将中小学音乐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之中, 改变了无专人管理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那种自发状态。第二, 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法律法规。第三, 各级各类学校中音乐课的开课率稳步上升。第四, 培养了一大批中小学优秀音乐教师, 建立了一支优秀的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第五, 将音乐活动纳入学校第二课堂体系, 促进了学校音乐活动的开展, 有效地推动了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第六, 出版编写了一系列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的中小学音乐教材。

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但是这种发展是不均衡的。总的来讲, 经济发达地区音乐教育发展速度比贫穷落后地区要快, 大中城市的音乐教育发展速度比广大农村、城镇要快。在很多农村中小学校里面, 音乐教育是可有可无的, 音乐课不开或者虽然开设也没有开足开好, 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 也没有专用的音乐教室。音乐课常常被挤占, 为其他学科让路。音乐课几乎就是唱歌课, 只能是跟着老师听听歌曲或者唱唱歌曲, 谈不上学习音乐理论知识和学习乐器, 更谈不上参加合唱团、乐队的训练和演出了。

农村音乐教育落后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 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相对不足, 学校的不重视等等。但是, 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是农村孩子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应该采取多种措施, 促进农村音乐教育的跨越发展。

第一, 加强舆论宣传, 提高各级领导的思想认识, 真正重视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培养孩子的韵律感和平衡感, 可以帮助孩子开发智力, 增强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在音乐演出中, 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团结协作能力, 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合作, 如何合作, 学会合作。所有这些都有助于帮助孩子塑造完美人格。因此, 全社会要站在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 站在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 来认识音乐教育, 宣传音乐教育, 形成全社会都重视音乐教育的的氛围, 把音乐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 加大音乐教育投入, 重视音乐教师培训,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学校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阵地。音乐教师就是学校音乐教育成败的关键。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音乐教师的培养, 优先聘用专门音乐院校的毕业证担任音乐教师, 为学校音乐教师的进修培训提供便利条件,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同时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修建专门的音乐教室, 加大购买钢琴等乐器的力度, 加强开展音乐教育所需的硬件设施建设。

第三, 完善教育法律法规, 为学校音乐教育的开展提供法律保证。国家应该完善法律法规, 从法律角度要求学校保证音乐课的开课节数、音乐教师的配备数量、乐器的配备等等, 便于学校依法办事, 保证学生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 促进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四, 发挥网络优势, 共享音乐资源。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 使农村中小学校也具有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能力。网上丰富的音乐资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提供了充足的教材。因此, 充分发挥网络音乐资源优势, 有利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第五, 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各级各类学校, 音乐社团应创造条件, 适时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 如合唱节、专场演出、音乐讲座、艺术节等, 争取办出特色, 办成传统, 通过音乐活动的开展, 推动广大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 篇2

【摘 要】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本文从基础教育的发展体制、教材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理念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中小学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公民教育 基础教育 综合课程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这既为加强公民教育指明了方向,也界定了公民教育的内涵。归根结底,公民教育也就是如何培养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的问题,而培养合格公民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中小学校进行公民教育。

但是,中国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起步晚,底子薄,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阻力,目前还未能形成一个成熟完善的模式。因此,事实求实地分析中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并且寻找对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公民教育发展的弊端

近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理论界,都已经认识到在中小学进行公民教育的必要性。但是,中国毕竟有着数千年的“臣民教育”传统,真正的公民教育还刚刚起步,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

1.基础教育发展畸形,公民教育带有明显的形式化倾向

虽然《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规定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应该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但大部分地区教育部门的领导对“素质教育”还缺乏认识,脑子里“应试教育”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把“应试”作为衡量中小学校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的尺子。正是在这个尺子的影响下,各个中小学校都片面强调诸如数学、物理、化学这些自然科学学科,把公民教育的相关课程作为“副科”搁置起来,相关课程形同虚设,公民教育自然也就流于形式。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学校和教师顺理成章地把提高公民素质的艰巨任务放在学生自己的头上,认为中小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具备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须的道德、法律、政治素质,完全忽略了青少年自觉性差的客观事实,把提高公民素质和强化公民意识的希望寄托在中小学生的自身的道德内省上,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误。

2.公民教育混同于道德教育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体制中,倾向于把公民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从而把公民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对中小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问题上来,认为教育青少年遵守一定的道德规范就是完成了公民教育的任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忽视公民教育的其他方面,片面地用道德教育代替公民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权利义务教育以及政治教育被严重忽视,这样的混同导致了中国的青少年一代,虽然有着很高的智商,但是却缺乏一个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法律知识欠缺,没有权利义务意识。

3.教材内容偏重理论,枯燥无味

中国的中小学公民教育的相关课程所用的教材,大多偏重理论,内容枯燥无味。以历史课为例,其教材本应包含有许多引人入胜的故事、有血有肉、性格鲜明的人物;也应该包含有很多色彩鲜明的图画以及历史文化资料,可现行的历史教材主干内容却是史实加结论,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经过了专家严密分析和论证的带有定论性质的历史理论。这些理论的主要特征就是概念化、教条化、抽象化,这些理论对头脑还过于简单的中小学生来讲,无疑是“天书”,他们小小的脑瓜根本理解不了这些高深的理论,历史课也就很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公民教育本身的目的也就很难达到。

二、公民教育的对策

在我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尚处在起步阶段,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弊端。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有关中小学公民教育工作的探索和研究,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提高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水平和效果。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1.教育目标由道德人向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转变

长期以来,中小学校在实践中都把公民教育等同于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的目标偏向于培养道道德人。根据桑希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人塑造浅论》一文中的解释,所谓道德人是以追求道德完美为主要价值取向,按照道德法则行事的人。中国的中小学公民教育,把教育的目标定位为道德人,试图培养出一个个品格高尚、道德上绝对纯洁的人,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误,不仅不符合人性,而且在实践中多归于形式,最终陷于虚无境地。在公民教育的目标由道德人向全面发展的社会人转变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是经济人和道德人的统一,是既遵守道德规范又:知识渊博、既有政治敏锐性又有经济头脑、既有深厚的自然科学功底又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既与时俱进又脚踏实地、既尊重集体又极具个性、既追求物质利益又具人道主义的人,是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均衡发展,各种潜能都最大限度发挥的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具备了一个合格公民所必备的各种基本素质,是公民教育目标的最终阐释。

2.课程设置由分科向综合化、系统化转变

以往的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设置采取分科型,通过历史、政治、地理等课程进行。分科型课程设置有其优越性,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可以保证教学的完整性,因而也就可以保证国家精英人才的培养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分科型课程设置因其各自独立的内容体系又使得各学科之间严格分开,将本来系统的知识分裂开来,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必须对分科型课程设置进行改革,改革的方向就是由分科型向综合型课程设置转变。综合型课程设置是针对分科课程的课程划分过于精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缺陷提出来的,它能够摒弃原分科课程设置中陈旧的知识,对其进行更新,并且减少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学科的数量,便于减轻学生的负担,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教育部门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课程设置方面的转变,1991年,上海开始在杨浦区10所中学进行《社会》综合课的实验,这无疑标志着我国开设综合课程的趋势正在日益增强。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 篇3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一、实施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分析

小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以后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要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是重要一环。小学音乐教育取材广泛、生动灵活、富于激情和想象力,通过改变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有更深的情感体验,对音乐也能产生更浓厚的兴趣。音乐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地、不间断地过程,因此必须从小抓起,培养孩子的基本音乐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新人起着重要作用。可见,加强小学音乐教育意义重大。

二、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音乐教学不够重视

我国一直以来教育的重点就在语文、数学、英语这几门课程上,小学教育也是如此。由于以分数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思想仍较为严重,大多数学校和教师对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采取轻视的态度,很多家长也对素质教育没有清晰地概念和重视度,导致学校、教师和家长等都对小学音乐教育不够重视[1]。大多数学校每周都只安排一节音乐课,还往往被语文、数学等主干课程占用,这种课时量安排最直接地反映了学校对小学音乐教学的忽视。

2.缺乏优秀的师资队伍

对学生的培养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成果,优秀的师资力量必不可少。由于对音乐教育普遍不够重视,一方面,专门的音乐人才比较欠缺;另一方面,很多学校不重视音乐教学,不愿花费资金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资源配备上也不健全,例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简单的音乐器材也没有,几乎不会在音乐课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此外,在师资力量较差的学校中还存在其他任课教师兼任音乐教师的情况,教师也因音乐课不是重点课程这种思想而轻视音乐教学。

3.音乐课堂枯燥无味

小学阶段,学生对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理,喜欢猎奇和新鲜事物。音乐课本是生动有趣、灵活多变的课堂,但现今的小学音乐教学缺乏趣味性。这是因为,其一,是音乐课时间被分给其他课程,学生又被限制在语文、数学等的学习中;其二,是简单死板的教学方式,例如课堂上就带着小学生唱一首歌曲,而太深刻的东西小学生并不能接受和理解,因而小学音乐教学就显得枯燥乏味,心智不成熟的小学生也不愿集中精力投入学习,从而享受不到音乐课带来的快乐[2]。

4.音乐实践活动单一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大多学校只是进行简单的课堂教学,由于师资力量欠缺、音乐设施不完善,小学音乐课堂上实践活动较少,教学形式以跟唱为主,也因时间和空间地限制,不利于开展大型实践活动。此外,课外关于音乐的实践活动也很少,学校多数仅在“六一儿童节”、“元旦节”等重大节日才组织一次联欢会,关于音乐的表演多采取大合唱、小合唱或独唱的形式进行,缺少专业的、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

三、解决我国小学音乐教育问题的对策

1.增强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视程度

小学教育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要解决我国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要任务是树立起科学的新课程改革观念,进而转变学校、教师和家人的思想观念,提升对小学音乐教育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只有先在思想上给予重视,才能为具体措施的开展奠定基础。小学教育不仅仅是语文、数学等课程的教学,而应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为宗旨的素质教育。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力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要解决我国小学音乐教学面临的困境,必须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师资队伍。第一,就教师方面而言,音乐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程,聘用专业的音乐教师来教授则尤为重要,尽量减少其他任课教师兼任的情况。专业的音乐教师在音乐方面有较深厚的功底和专业知识结构,他们专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对提升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意义重大。同时也提高了对音乐教师的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重点和课程标准等能有准确地把握,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也能充分考虑,从而激发课堂教学气氛,为人师表,做好引导和教学工作;第二,就学校资源方面而言,学校应增加和更新学校的教育基本设备,多购买钢琴、吉他等音乐器材,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为顺利开展音乐教学提供完备的设施条件。

3.不断丰富和发展音乐课堂教学

我国当前小学音乐课程安排较少,这不利于有效开展学校的音乐教学活动,因而需要在小学课程中增加一些音乐课,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采取多种方式丰富小学音乐课堂。第一,要严格遵守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减少占有音乐课时间情况地出现,为小学生保证足够的音乐学习时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观念,以知识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身份来启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音乐课上,改变跟唱的教学方式,可以采用表演歌曲,演唱歌曲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调动小学生的情感,如《外婆的澎湖湾》这类歌曲,可以引发学生的情感投入,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第二,在基本的乐理、视唱和练耳等教学方面突出时代性和民族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时不应仅限于国内作品,音乐是无国界的,知识是无国界的。音乐知识也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带学生赏析丰富的、优秀的国内外作品[3]。

4.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的学习不应限制在课堂上,学校可以组织大量的课外练习,不仅仅在重大节日时才开展活动[4]。音乐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开展一些小型的音乐实践活动,例如,可以轮流让学生亲身学习音乐器材的使用,给学生示范演奏,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也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实践。还可以在课堂上组织组织合唱、独唱等多种实践方式,鼓励学生上台表演,提高小学音乐教学效率。

结束语

新课标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给小学音乐教学带来巨大冲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采用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是新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小学音乐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红.浅谈我国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3:245.

[2]于乐洋.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赤子(上中旬),2014,13:85.

[3]崔思琪,史建华.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音乐时空,2015,07:74+54.

[4]熊明明.试析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成功(教育),2013,09:107.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 篇4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音乐专职教师数量不足, 师资力量单薄

从实际调查的情况来看, 我国农村中小学专职音乐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以地处中国中部地区的江西省南康市 (县级市) 、宁都县为例, 南康市目前有初中38所, 总共只有专职音乐教师12名;中心小学29所, 仅有专职音乐教师5名。村完小309所, 连一名专职音乐教师也没有;宁都县目前共有初中24所 (内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 , 共有专职音乐教师9名;有中心小学22所, 专职音乐教师8名;村完小319所, 没有一名专职音乐教师。客观地讲, 南康市和宁都县在江西的经济状况均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而专职农村音乐教师数量却是这样一个现状, 西部老少边穷农村地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从全国范围来看, 我国农村现有中学9.3万所, 拥有音乐教师2.8万人, 按每校1名计, 尚缺6.5万人;有82万多所小学, 学生1.337亿人, 音乐教师6.9万名, 其比例仅为1940:1。这些统计数据反映出农村音乐教师队伍十分薄弱的现状。

农村音乐教师不但数量少, 而且学历水平低。在桂东南及桂北地区随机调查的71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中, 学历结构分布情况为:本科学历者12人, 占16.9%;专科学历者37人, 占52.1%;中专学历 (在读专科) 19人, 为26.8%;中专以下3人, 占4.2%。”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学历的总体水平。

(二) 音乐教学设备简陋, 音乐教育资源匮乏

目前,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偏低, 在中西部农村有些地区, 学校公用经费为零, 甚至出现负债现象。据统计, 到2003年, 全国农村中小学“普九”欠债总额约为500亿元。以湖北省监利县为例, 截止2003年, 该县中小学共负债10615万元, 其中县直中小学负债3880万元, 乡镇公办中小学负债6281.8万元, 村办小学负债453.2万元。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是可以预期的。根据国家教育发展中心的抽样调查, 样本小学按教学大纲开出所有课程的占87, 2%, 课桌椅残缺不齐的占37.8%, 实验教学仪器不全占59.5%, 教室或办公室有危房的占22.3%, 购教具、墨水、纸本、粉笔不足的占32.5%。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设备设施陈旧, 不少学校缺少诸如五线谱黑板、教学挂图、录音机、录音带、风琴、手风琴等必需的教学设备, 而购买打击乐器、管弦乐器、录像机、钢琴等昂贵音乐教学设备, 只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求罢了。

(三) 音乐课地位低, 教学内容单一

在农村, 有很多学校没有开设音乐课。条件较好的农村中小学虽然能够正常开设音乐课, 但由于学校领导不重视, 音乐课成为可有可无的“副”课, 课时常常被无端挤压, 特别是到了期中、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左右, 音乐课已基本停课, 让位于语文、数学等“主”课。而在毕业班级, 绝大部分农村学校的音乐课被取消, 开课率几乎为零。音乐教师上课内容单一, 即教唱流行歌曲。教师既不需要讲授教材内容 (有的学校甚至缺乏音乐教材) , 也不需要进行音乐实践教学, 更不需要指导学生音乐欣赏与器乐演奏。在农村学校, 一个普遍的现象是, 音乐课就是“唱歌课”:信息畅通一点的学校, 教唱诸如周杰伦等青春偶像派的最新流行歌曲或网络歌曲;信息闭塞的学校, 教唱一些诸如《恰似你的温柔》等过时的流行歌曲。学生不懂识谱、唱歌走调、不懂音乐欣赏、不会弹奏简单乐器, 是农村学生中见怪不怪、司空见惯的现象。

我国音乐新课程标准已经将音乐课列为九年义务教育的必修课, 全面规定了音乐教育的各项任务, 明确分配了唱歌、器乐、欣赏、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等各项教学内容在各学段教学时数所占的比例。《标准》从四个方面提出了音乐课程的价值, 即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显而易见的事实是, 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实施现状与《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二、对策与建议

(一) 实行“免费师范音乐生”制度, 加快培养农村音乐师资

我国每年培养的音乐专业毕业生数量不少, 而农村音乐教师却是如此匮乏, 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音乐专业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如何改变这种现象, 以建立农村学校高水平的音乐教师队伍, 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从全国的范围来看, 我国基本上每一个地级市都设立了一所师范学院或师范专科学校, 这些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本省, 其中本市的农村生源占主要份额。因此, 笔者认为, 加快培养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 这些地方师范院校应该发挥主要作用。

建议在全国范围内的地方师范院校中实行“免费师范音乐生”制度, 为农村输送专门音乐教师。享受免费教育的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将免除学费, 免缴住宿费, 并补助生活费。这笔经费由中央财政统一安排。免费师范生需回到生源所在地的农村中小学任教音乐8年以上。实行这种制度, 一方面, 可以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又愿意为家乡的农村教育服务的学生提供平台;另一方面, 可以解决农村音乐教育师资匮乏的困境。

此外, 要建立长期的农村音乐教师培训制度, 加强对在职农村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可采用培训班、进修班、研讨班等形式, 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使其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 满足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

(二) 建立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单列”制度, 改善农村音乐教学设施

目前, 我国农村教育实行“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财政管理制度, 农村中小学投入责任主要在县级政府。为弥补县级政府办学资金不足, 中央政府实行财政“专移支付”制度, 其中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 专门针对某一领域进行的资金划拨, “戴帽下达”, 规定了资金的使用范围。在现行“财政分权”的财政体制下, 我国地方政府,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财政仍然不富裕, 农村音乐教育的发展需要得到中央财政的大力扶持。建议国家建立中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专项转移资金单列”制度, 把农村音乐投资专项转移资金和其他的专项资金独立出来, 保障农村音乐师资培训专项资金供给。在实行该制度时, 要加强对该项专用资金的使用及其结果进行监督, 对学校的审计要经常化、制度化、公开化, 防止该款项被挪用,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而逐步使农村中小学音乐设备、设施得到改善。

(三) 构建“农村中小学音乐达标”制度, 提升农村音乐教育质量

农村音乐课程变为纯粹“唱歌课”现象, 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学校、家长、音乐教师等原因之外, 没有制定科学的农村音乐课质量评价体系, 是另外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一方面, 音乐课不是中考科目, 缺乏外部评价的压力;另一方面, 在学校内部, 音乐课也无需考试, 缺乏内部评价的制约。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 篇5

一、电化教育的意义

电化教育的内在发展意义在于对教师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促使科学技术与教学理念之间形成有效融合,对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随着时代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农村教育中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教师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的进一步拓宽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支持。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的作用性以及价值性由此充分体现,对满足农村中小学生课堂教学的内在需求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持,同时也对教师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的困境

1.学校领导的电化教育培训理念滞后。从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发展的基本现状来看,问题最为突出的即是教育培训理念存在滞后性。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的作用在于增强教师新传播媒介的有效应用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扩充教学信息量,以此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及效果。然而当前农村中小学主要是学校领导下的电化教育培训,在培训理念、培训方式上都存在着滞后性,跟不上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的需求。

2.城乡教师电化教育培训不平衡。从城乡教师电化教育培训基本现状中可以有效总结出,城镇学校的教师电化教育培训力度较大,并且培训教师的专业性以及专业能力相对较高,而乡村教师所受到的电化教育培训的力度明显不足,专业性以及专业能力也难得到有效保障。形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程度较低,对新媒体在学校课堂教学中所起到的根本作用了解较少。同时,在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的范围小,时间短,参与人数少,培训程度也是比较浅显的,这是导致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的困境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对此,突破其困境的具体途径应从这一方面展开相应地思考。

3.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的课程资源不完善。在电化教育培训的课程资源方面,农村中小学是比较匮乏的。由于农村大多地处偏远、闭塞地区,资源流通相对较少,课程所涉及到的往往仅仅是多媒体应用,这一部分课程资源是新媒体教学的最基础的构成部分。从当代中小学硬件资源发展进程来看,像电子黑板等相应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对于这一方面的内容并没有充分涉及。这样,在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单一性由此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课程资源不能有效地保障教师培训效果,不能形成有力的影响,从而致使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存在困境。

4.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紧缺,工学矛盾。从中小学师资配备角度来看,农村中小学教师资源相对紧缺,教师数量明显不能满足于教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教师工作量相对较大,工作负荷较强。在这种形势下,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就存在一定的矛盾,一边是繁重的日常教学工作,而另一边则是电化教育培训,教师在工作中往往只能满足或者不能满足一边的工作需求。这是当今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困境出现的重要因素,而这一因素对电化教育培训质量所产生的影响往往也是巨大的。

5.农村中小学的远程培训观念相对滞后。远程培训作为提高电化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对培训资源形成积极共享的优势,可以有效缓解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问题。但是目前农村教师在远程教育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或者存在着陌生感。电化教育的开展,本应对此作出改变,然而农村地区的电化教育不到位,对于远程培训的观念认识程度不高,一些教师认为远程培训所具有的可信程度不高,因此参与远程培训的积极性很难调动,以此导致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开展力度以及开展形式并不能够得到有效保证。这一方面已经成为当今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的具体现状所在,同时电化教育培训效果所具有的积极层面并未得到体现,消极负面作用却由此不断生成。

6.资金保障机制不健全。在电化教育培训的有效开展过程中,资金保障可以说是关键性因素,只有形成系统、完整的资金保障机制,才能使电化教育培训免除后顾之忧。但是在农村,这个资金保障体系并没有得到相应完善。首先,教育管理部门没有设置电化教育专项基金,虽然也会有资金投入到农村中小学的多媒体设备上,但是对于电教站的投入缺乏足够的力度和重视度。很多电教站都没有先进的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传播。其次,很多学校管理者认为电化教育培训只需要对基础方面进行相应地开展就能够满足需要,资金的投入以及电化教育资金的具体规划并没有得到具体明确,保障机制构建方面还存在诸多的漏洞。从这一角度不难看出,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发展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在于资金保障机制构建的完善与否。

三、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困境的突破策略

1.端正学校领导的电化教育培训理念。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理念的转变,作为推进电化教育发展的根本前提,也是改变当今农村中小学教师电化教育现状的核心要素所在。有针对性地端正电化教育培训理念,强化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开展力度,可以适当地满足农村中小学生发展的切实需求,对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形成有力的促进作用。从这一角度出发,为了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村中小学可以专门成立由学校行政、电教组长为主的电教领导小组,由各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学校电教教研组。加强组织管理力度,将信息化教育技术工作明确列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把现代化技术的运用与管理工作置于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位置。学校领导只有切实加强领导与管理,端正电化教育培训理念,才能确保该项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2.实现城乡教师电化教育培训的公平。城乡中小学教育一体化发展思想作为推动农村中小学建设与发展的核心理念,对教师电化教育培训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培训教师能力、素质以及配备方面都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以满足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发展的需要。在教师能力方面,强调培训教师所应具有的专业能力,对其培训内容以及专业培训范围进行有效地研究,并且针对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有效提升,为培训过程提供有效地保障。同时,要对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师资进行科学、合理地配置,满足农村教师对于新媒体应用能力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保障培训力度以及培训频率的合理性,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多媒体教学操作能力的不断提升,与城市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水平之间逐步缩小差距,真正地实现城乡中小学电化教育形成均衡化、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切实有效地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城乡教师电化教育培训的公平性能够得以体现。

3.整合优化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对电化教育资源形成有效共享的关键。针对电化教育培训内容以及途径的开发,对已有的先进课程资源进行有效优化,将其较为传统的教育培训内容进行合并,使其培训过程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这一层面来看,这是对软件教学资源形成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并且能够结合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对教师的内在需求进行充分满足,开展电化教育培训能够有效结合教师具体的.目标及水平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内容构建,对教师传统电化教育思想进行有效转变,营造出良好的培训氛围。而针对课程资源的整合主要根据培训内容所具有的发展价值进行有效删减,将较为传统的内容进行具体合并,使得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内容不断丰富,满足新媒体课堂教学应用的根本需求,对教师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提供软件资源的有效保障。

4.解决农村教师培训中的工学矛盾。农村教师培训中工学矛盾的具体解决方案在于对教师数量进行必要的扩充,使得教师结构配置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为教师自身的教学压力有效减轻提供根本性支持。教师工作压力的消除能够减轻工学矛盾,使教师对于电化教育培训的参与能够产生积极作用,并且对于教学与培训工作开展的平衡性不断加强,促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对于电化教育培训的了解程度不断提高,增强电化教育培训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在实践中对于培训内容能够得到有效应用,促使教师教学效率不断提升,对其培训工作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加强,实现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满足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

5.加强农村中小学的远程培训。从远程培训所具有的优越性角度出发来看,其能够对电化教育培训资源形成多方共享,合理减少培训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使得培训模式以及培训途径得到不断拓宽,有效地转变了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所存在课程资源以及培训师资不足的根本现状。先进的培训资源传播过程主要通过网络传播途径进行有效开展,并且能够对其借鉴功能进行有效完善,推动培训资源流通性不断增强,满足不同地域电化教育培训的具体需要,并且对传统的培训形式进行有效转变,提升电化教育培训所具有的针对性,让农村中小学教师在第一时间内能够认识到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加强教师自身对培训工作的参与性与主动性,以此对培训模式以及培训手段形成有效拓展,使得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过程所具有的价值能够得到最大化挖掘。

6.建立稳妥的培训经费保障机制。资金的有效投入是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开展的根本性保障因素,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的科学构建也是资金投入有效性及准确性的关键所在。从培训经费的管理角度来看,内在监督机制以及评价机制的构建作为核心要素,将教师监督与评价作用进行有效发挥,促使培训经费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培训经费分配的合理性也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对转变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现状提供坚实而又充分的保障性条件,促使农村中小学电化教育培训工作开展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保障。

从农村中小学课堂教育发展层面而言,教师多媒体教学应用与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而电化教育培训则是对其能力进行有效提升的关键。随着教育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中小学相关领导以及教师对电化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还应得到进一步加强,以此推动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唐夏芸。我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化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2]谢艳梅。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宗敏。湖北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探析[J].软件导刊,2006,(10)。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 篇6

一、灾难教育的意义

灾难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现象,对于灾难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兴衰。“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中指出:“教育是减轻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有效的灾难教育(dissaster education)能减轻灾难对人类损害的程度,让我们更加珍惜生活和生命,充分调动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和优化生存环境的自觉性和热情;同时灾难教育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防灾避灾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及可持续发展意识,提升其道德情怀。

中国是世界上灾害多发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我国开展灾难教育具有无比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与美日等国家相比,我国学校灾难教育的开展明显滞后,2008年的汶川地震再一次提醒我们:灾难教育要从学校教育抓起,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灾难教育势在必行。

二、我国中小学灾难教育存在的问题

1、灾难教育缺乏制度性、系统性

古人云“灾异之生,常出于人之所不意,诚素有其备,虽甚灾不足为忧也。”灾难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灾难降临时仅靠“急中生智”与“随机应变”的自我保护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到“诚素有其备”,系统的、规范的常态化灾难教育必不可少。然而,我国目前的中小学灾难教育缺乏制度性、系统性,灾难教育完全被边缘化,没被纳入素质教育范畴,一些学校甚至把灾难教育看作是影响升学率的“包袱”,教师在课时上偷工减料,授课中“蜻蜒点水”,少数学校的灾难教育活动仅仅是为应付上级领导检查的应景之作。

汶川大地震中,安县桑枣中学2200多名师生在地震中却无一伤亡,被世人誉为“桑枣奇迹”。这一奇迹源于该校制度化、系统化的灾难教育。自2005年起,桑枣中学每学期都要组织全体师生进行一次突发事件安全疏散演习,演习预案的制定具体细致、周到全面,疏散演习中各班撤离的顺序,逃生的速度、路线,教师的站位甚至指挥口令内容均有明确规定。经过三年的演练,灾难教育内容通过行为细节的反复演练形成了每个学生的行为能力。当大地震发生时,全校师生仅用了1分36秒的时间,便井然有序地全部撤到操场上。

2、灾难教育技术落后,“重知轻练”

灾难教育开展比较成熟的欧美、日本等国家非常注重灾难教育的技术手段,注重灾难教育的多样性、创新性和科技性。我国灾难教育的开展相对缓慢,多数还是停留在“课堂提醒、壁报展览”等这些老套的形式中,缺乏创新和技术含量。在课堂上,教师的灾难教育教学模式单一,照本宣科,缺乏最基本的课堂师生互动。

灾难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一个重要的议题是要把各项教育措施落实到每个学生个人层面。灾难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知识和信息,还要鼓励学生自我教育,了解灾害危险性,收集减灾情报,增强灾害意识,并躬身实践,掌握一定的应对灾难问题的实际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我国现行的学科教学主要关注学生认知目标的达成。注重对系统学科知识的掌握,忽视应对灾难的技能训练,没有学以致用,“重知轻练”的现象依旧突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曾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天津、山东、福建、河南、吉林、陕西、甘肃、四川等8省市学校灾难教育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6640份,访谈1176人,38.1%的教师报告学校从未开展过灾害预防演习活动;55.6%的中小学生从未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灾害预防演习。

3、灾难教育缺乏学科整合,灾难教育雷同化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中关于灾害的知识点,都是散见于各科教科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孤立的、割裂的、缺乏有机的联系;学校各分支学科也是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中授课,学科之间缺少必要的整合性,没有形成体系。

学校灾难教育也是千篇一律地围绕地震、火灾等开展,灾难教育的雷同化现象突出,甚至媒体对学校灾难教育的宣传报道,见得最多的也是学生在模拟火灾中逃生等少数几个镜头。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种类多,因此,灾难教育既要注重共性,又要开展具有地域特色的灾难教育。比如我国西南地区,这里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同时地质灾害具有综合性、衍生性与连锁性的特点,因此这些区域的中小学灾难教育方案要突出本地域特色。

4、把灾难教育等同于生命教育、逃生教育

著名教育学家袁振国说过:“教育的过程是精神享受的过程,是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是体验和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感悟自由精神的过程。”通过灾难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生存教育、死亡教育和挫折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的内涵,懂得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很多教师认为灾难教育就是生命教育,灾难教育的目的就是使青少年在灾难来临时保护生命,及时逃生。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很多学校把灾难教育等同于生命教育、逃生教育。这显然不是灾难教育的全部,是对灾难教育的歪曲。

5、灾难教育的研究滞后,师资培训薄弱

笔者在中国知网和维普网上分别以“灾难教育””为题名或关键词,对近20年间与灾难教育有关的研究论文进行检索,发现有关灾难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仅有十几篇。可以看出,我国对灾难教育尚未予以足够重视。灾难教育理论研究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中小学灾难教育的有效开展。

另外,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中小学灾难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此相关的教材开发、师资培训等明显滞后于我国灾难教育的现实需要,特别是灾难教育教师的缺乏、教师缺乏培训等成为制约我国学校灾难教育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在我国的县镇和农村中小学校,教师普遍缺乏灾难教育的知识和技能。

三、我国中小学灾难教育的解决对策

1、建立学校灾难教育的长效机制

灾难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灾难教育应该成为持之以恒的常识教育。学校应制定灾难教育的教学目标、指导纲要以及学校灾害防救计划。同时,建立正确的灾难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以保证灾难教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的各种灾害演习模拟,应将其作为一项制度来实施。

汶川地震后,教育部曾发出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收看央视经济频道9月1日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这种倡议性的通知。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力,在实践中很容易打折扣。国家应将“倡议内容”以法规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把灾难教育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教学和对领导的考核范围,并加强对中小学灾难教育的监督力度。

2、灾难教育要注重创新性与实践性

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几个月后,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发布了一款游戏名为“粮食部队”(Food Force)的视频游戏,游戏背景是名为Sheylan的虚拟岛,此地受到干旱灾

难和战争破坏,数万居民无家可归,迫切需要食品。游戏教育孩子如何在重大人道危机中应对分发食物的挑战。这是联合国组织首次发布的人道主义主题视频游戏,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很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灾难教育应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教育,如教师编辑灾害演示多媒体软件、组织学生编写专题黑板报、观看灾难题材电影、写观后感、参观灾害遗址、参加校外防灾演习活动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灾害教育有着深刻的实践性和仿真体验性,应改变过分注重认知目标达成的现状,强化学练结合,学以致用。学校应定期开展紧急疏散、灾害救助、逃生自救及生存训练等方面的应急演练,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不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演练计划和保障措施,并及时对演练活动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整改和完善,使演练预案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整合学科资源。加强校本课程开发

灾难教育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灾害教育,应将灾难教育融合到课程计划和教学中,渗透到相应学科的适当章节中。比如物理课中的《重力》教学,可以引入山地滑坡的防灾减灾教学,《惯性》教学中,可以加入车辆驾驶安全相关的内容教学;另外,还可以通过版本优化来组织灾难教育素材,单以小学语文授课为例,目前,人教版、北师大版、上海版、苏教版等多种小语版本并行,其中关于灾难的课文大多不叠合,多个版本优势互补,能更丰富地、多层次地展示灾难教育的内容。

根据我国地域辽阔,灾害频发且地域性明显的特点。学校应加强灾难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根据学校周边存在的各种灾害和危险,编辑具有乡土特色的灾难教育教材。在韩国,各市地都有安全教育教师研究会,他们定期召开研讨会,组织灾难教育教师就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等进行切磋交流。

4、在灾难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道德教育

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人生问题的教育,其主要内容是帮助青少年重建对生命的神圣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协调好生命与生活的关系,正确处理现实中的一些问题。上世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面向二十世纪的教育发展趋势一文中就指出:教会学生生存,灾害危机意识教育是教育学生学会生存的基础性教育工作。在灾难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是灾难教育的应有之义。教师在灾难教育中应有意识地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从小知晓生命的可贵、意义和价值,懂得如何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其次。灾难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灾害哲学意识、灾害心理意识、灾害思想意识,还可以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责任感、正义感,团队精神与爱国心。每一次灾难都是一堂道德教育课,教师应善于从灾难中挖掘道德教育素材,引导学生感悟真善美和灾难中展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像温家宝总理多次提到的多难兴邦,地震中的感人故事都可以成为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的活材料。

5、加强灾难教育研究,提升教师灾难教育素养

学校灾难教育的开展离不开灾难教育理论研究的支持,为促进我国灾难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应全面调研和分析我国学校灾难教育培训的现状与问题,研究有关法规政策和“发展瓶颈”,规范和完善相应的学校灾难教育制度。针对目前灾难教育研究不足的现状,举办国家级、省级等不同级别的灾难教育研讨会、设立各级灾难教育研究会,在相关学术杂志中开始灾难教育专栏等都是积极可行的举措。

灾害教育课程目标能否实现,最终要落实在教师身上,取决于教师的灾害教育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国家应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大学中开设灾难教育专业,为国家培养急需的灾难教育人才;同时,对学校中的灾难教育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并将培训内容纳入教师的评价体系和学校领导的考核范畴。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 篇7

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民歌传承传播的重要阵地

在当代, 众多民歌或传统音乐工作者都呼吁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保护和传承民歌中的作用, 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要求音乐课应弘扬中华文化。但笔者认为不论是传承还是弘扬, 是否都应设定一个范围?对此, 笔者认为若通过学校教育来进行民歌的传承, 农村中小学才是“前沿阵地”, 更是“主阵地”。

首先, 农村的中小学数量最多, 学生最多, 8 5%以上的学校及7 5%左右的学生都在农村[2]。这就使得农村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必然成为民歌传承的主力。其次, 现存的原始民歌仅存于农村。在当代, 我们还能在工业化的城市里听见劳动号子吗?还能在茂密的高楼大厦中听见山歌吗?还能在人潮人海的自由市场听见小调吗?听不见。唯有尚未完全被现代化的农村还能偶尔听见几句, 且大多数还是在官方的保护下才得以存活。那么, 生在农村, 长在农村的青少年学生是否可以更好地进行民歌的传承呢?农村中小学校的区位因素是否也比城市学校更胜一筹呢?此外, 若真将民歌的传承纳入义务教育中, 农村的中小学生传承民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要比城市的学生好得多。因为我国的绝大部分农村的自然环境被破坏的程度要比城市被破坏的程度低得多, 很多传统节日和风俗仪式也比城市保留的要多、要全面。

从上可见, 若真通过义务教育手段进行民歌的传承, 农村是绕不过去的, 且必然成为传承之“主力”。《孟子·公孙丑下》载“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在此, 民歌和农村中小学的自然环境一致即“天时”, 民歌和农村中小学地理环境的一致即“地利”。但唯“人和”尚不尽人意, 此“人和”即指下文将述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民歌传承传播的瓶颈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 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也就是说, 在义务教育的所有课程中, 音乐课应与其他所设课程划等号, 而且还应肩负美育重任。故从某种程度来说, 音乐课的重要性应高于其他学科。但是, 在我国农村地区的很多中小学校, 音乐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句空话。

首先, 少课。很多农村中小学都未将“音乐课”当一门必修课, 大多将其视为“副课”类。如在皖北地区, 大部分学校一周只有一节音乐课;一部分学校没有开设音乐课;一部分学校即使开设了音乐课, 也常常被其他课占用, 特别是到了期中、期末考试前期, 这种现象更加普遍。而在初中毕业班级, 绝大部分农村学校的音乐课被取消, 开课率几乎为零[3]。而在皖西地区, 仅有17.2%的学校基本能够按课表上音乐课, 且学生普遍反映音乐课常被其他课所占用[4]。其次, 少人。音乐教师本是音乐课的主要参与者, 但在广大农村中小学中, 可以说音乐师资奇缺。如陕西省旬邑县共有中小学校3 5 1所, 其中除县城内一所小学配有专职音乐教师外, 其它学校的音乐课均由别的学科老师兼任[5]。而在湘东地区的偏远农村也是如此, 小学的专职音乐教师甚至为零[6]。此外, 少器。音乐教学的硬件主要集中于音乐教室、乐器等场地设备。这一点也是很多农村中小学难以做到或者由于经费原因根本就实施不了的。如吉林省东丰县农村就有9 6%的学校未达到国家规定的音乐教学器材配备的第3类标准[7]。

综上可见, 广大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可谓“惨不忍睹”, 呈现一种少课、少人、少器的局面。那么, 这种局面能有效的传承民歌吗?毋庸置疑, 不能。上课少或者不上课怎么传承?没老师教或者老师教不好怎么传承?故笔者认为目前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是“泥菩萨过江, 自身难保”, 连最起码的“以审美为核心”的准则都未做到, 怎能做到传承民歌呢?

“因事制宜”——民歌传承传播的思考

上述提到目前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很不容乐观, 很多都未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那么, 笔者认为是否可以“因事制宜”, 在少课、少人、少器的现状中探索出一条既有利于传统音乐的传承, 又能完善农村音乐教育不足的新路呢?

一、能否将传统音乐的传承 (以民歌传承为主) 纳入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中, 并列于《新课标》要求的以审美为核心的高度呢?从前文可见, 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困境重重, 很多农村的音乐教育工作都未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但民歌的传承又必然选择了农村。既然如此, 为何不能将本具有民族文化精神和传统审美的民歌作为农村音乐教育的重点呢?此举不仅可以保持审美准则, 又可切实可行的做到民歌的传承。当然, 鉴于目前农村音乐课可有可无的局面, 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管和学校领导教师的重视, 否则也是空谈。

二、在师资匮乏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 是否可“因事制宜”, 将农村歌师、民间歌手或民歌传承人纳入音乐师资体系呢?这不仅解决了师资问题, 也使得民歌手能获得一笔收入, 且积累了民歌传承的经验, 同时, 更将民歌的教育传承变得专业化。如贵州省黎平县的侗族大歌, 本身就有儿童向歌师学习侗歌的传统, 且侗歌也有它内在的艺术精髓、规范的形式和一整套相适应的科学的演唱方法。但由于多元音乐文化向农村的不断渗透, 造成了很多青少年有了“传统是落后的, 新潮是先进”的错误认识, 更使得在演唱传统的侗歌时, 往往因使用美声唱法来演唱, 使得侗歌不伦不类[8]。故笔者认为为何不能“就地取材”, 将民歌手们纳入农村音乐教育的师资体系中去呢?

三、在专业音乐教室短缺的情况下, 是否可“因地制宜”, 不用专业的音乐教室, 将原始的“以天为幕、以地为台”的自然环境作为音乐的教学场地呢?在少乐器或无乐器的情况下, 是否能以民歌的教学和传承为上课的主要内容呢?此法不仅可缓解少器的现状, 也可进一步促进民歌的传承。也许有人质疑以民歌教学为主要内容是不可行的, 但在笔者看来, 在少器的现状下, 唯有歌曲形式才是音乐教学的重要体裁, 且对于学生和学校的经济承担能力而言, 歌曲是“零成本”。而对于民歌本体来说, 它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 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 且孕育出了其他民间音乐体裁以及专业音乐形式[9]。故笔者认为为何不可“因地制宜”, 将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场地搬至广阔的山水田园之间呢?为何不可“因事制宜”, 将民歌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呢?

综上所述, 若要真正望学校教育能为民歌的传承发挥重要作用, 难度的确很大。特别是以当前的农村音乐教育体制和现状, 是不可行的。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对于民歌的教育传承, 也是如此, 不能说传承就传承, 弄不好只是一场空。当然笔者的三点思考也不成熟, 通过学校教育来进行民歌的传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 因为它牵涉的不仅仅是民歌, 还有音乐教育问题。然笔者坚信通过学校教育来传承民歌等其他传统音乐体裁, 是我国传统音乐传承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必须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同时也要敢于探索, 打好我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这张牌, 争取早日将民歌的教育传承理念付诸于实践, 以更有效地弘扬我中华文化。以上均为笔者拙见, 恳望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0.268.

[2]成露霞, 侯轶男.农村音乐教育中的问题及对策.社会科学论坛, 2007, (08) .

[3]张晓琳.农村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和对策——对皖北地区的个案研究.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0, (06) .

[4]金世余.皖西地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7.

[5]张向侠.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思考.交响, 2001, (01) .

[6]罗伟胜.湘东地区偏远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湖南师范大学.2010.

[7]朱嘉惠.义务教育阶段农村音乐教育现状及对策个案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

[8]崔玲玲.对民歌传承活动的考察与思考——贵州省黔东南黎平县部分地区侗族大歌现状.人民音乐, 2006, (03) .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 篇8

1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创业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后,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而言,教育模式较为简单。大多数学校只是将创业教育停留在就业指导层面上,在课堂教学上没有把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传授有机结合起来, 而且相关课程课时较少、教学方法落后、途径单一,很难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创业心理、鲜明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在活动上,大部分高校主要依靠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创业讲座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没有建立系统的创业意识教育和素质培养体系,很难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无法在校园内形成创新、创业的浓郁氛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创业教育走向大众化将成为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它也将使我国从就业型人才教育转变成创业型人才教育的一个突破点。

1. 1新经济时代需要创业教育

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包括人文和科学素质,还包括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学校要改变过去只强调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更应着力于培养具有强烈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对受教育者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以外,更应突出强调对创业活动所需的创新意识、战略眼光、自信心、意志力、勇敢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塑造。

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社会对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企业家队伍的培育要求,使得创业教育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一个民族的创新、创业素质直接决定了未来竞争力。学生是下一代的经济人,培养学生积极的创业精神,提高学生良好的创业能力,对于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国家战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2素质教育需要通过创业教育实现

1. 2. 1创业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创业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指创办企业,把 “创业者”称为 “企业家”,把 “创业”视为 “创办自己的企业”,这是国际上对创业的最普遍的理解。广义的创业指开创事业,与此相应,就是把 “创业者”视为开创事业的人。本文中提出的创业教育,是指广义的创业和创业教育,即开创事业和与此相应的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同时通过开设创业课程、建立创业资金、 提供创业咨询等方式使学生具备创业能力。

1. 2. 2创业政策扶持是创业教育的保证

在国家颁布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素质教育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际上就是开创事业的精神和能力,即 “创业素质”。

1. 2. 3创业教育是对现行学校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创业素质与以往素质教育中常讲的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及创新素质等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较高层次的素质,其构成除了一般素质教育中共同部分外,还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结构、创业能力和创业品格等方面。创业教育是对现行学校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和发展。

1. 2. 4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

创业教育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帮助学生树立创业志向、发展创业品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范式。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是高度一致的, 培养未来人才的创业能力是顺应时代要求和世界竞争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它使素质教育更具时代精神。

1. 2. 5素质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而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中的核心问题

创业能力是创业者进行创业的基本素质,是一种核心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充分条件。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以下几种主要能力: 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1. 3创业教育是破解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持续数年的高校扩招,使高等教育规模大大增加,随之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人才招聘市场的火爆到公务员考试的惨烈竞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就业还是创业的话题再次引发争论。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自己,了解就业形势和劳动力市场现状;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实现从被动就业向主动创业的观念转变; 帮助学生选择创业方向,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良好的创业精神,做好创业的心理准备。这既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2创业教育纳入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是我国教育的发展趋势

目前,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内容涵盖了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截至2005年年初,美国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并且已经形成一套比较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教学、研究体系。在过去的20多年中,创业学成为美国大学,尤其是商学院和工程学院发展最快的学科领域。在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创业教育基本都推广到初中。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首先从学校开始,将创业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把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创业型人才培养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实践证明创业教育需要从小灌输

尽管国家和学校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诸多支持和优惠政策,但是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仍令人担忧。经济不景气,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创业便成热门话题。然而有关数据显示,从2005年以来,广东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数量约占当年高校毕业生的1% ~ 2% 。以2008年为例,应届高校毕业生中选择自主创业的仅占1. 2% 。而在西方发达国家, 这个数字为20% ~ 30% 。而在创业的大学毕业生中,成功的人又是凤毛麟角,大学生创业成了一个沉甸甸的话题。几乎能创业成功的人不管能力还是口才思维都比平常人更胜一筹,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是一般人可以胜任的,它需要创业者具备各种各样的能力。创业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创业的能力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所以创业教育需要从小抓起,在笔者看来创业教育需要经历3个阶段: 小学是启蒙,中学是发展,大学是成熟。

4将创业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的方法

中小学正规教育中的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等科目是一种注重知识型的课程,而创业教育是一种注重能力型的课程。两者是可以相互结合在一起的,知识和能力方面一起培养适应了当今经济发展要求,也是教育要倡导的素质教育。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开展中小学教育领域内的创业教育,以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志向为主要目的。小学阶段讲授创业者的经历,使小学生从小接受创业者的熏陶; 中学阶段讲授市场经济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二是普及高等教育领域内的创业知识教育,大学阶段以培养创业实用型人才为主,系统学习创业知识。三是研究生阶段主要培养高科技创业型人才和创业研究型人才。四是推进高等教育阶段的创业实践教育,以促进创业理念、创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的结合为目的。

5结论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应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循序渐进,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体系,不能一味地照搬国外的经验。创业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应进一步加强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大力推动创业教育实践,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实现 “创业型经济” “创业型社会”的建设目标,实现创业教育全民化。

摘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但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的却很少,成功率也很低。创业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的教育过程,是需要从小培养的。本文就创业教育应纳入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作了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词:创业教育,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刘丽娟,李晓东.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J].长春大学学报,2009(2).

[2]叶远帆.创业教育探析[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6).

[3]毛杰,李翅.大学生创业教育普及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 篇9

一、国外较有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介绍

1、达尔克洛兹音乐教育体系

瑞士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洛兹创立, 教学方法以体态律动、节奏性视唱、即兴创作最具特色。

2、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 被公认为对世界近现代音乐教育改革产生深远影响的最重要的体系之一, 以“引导创作”为教学方法的核心。

3、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

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佐尔凡·柯达伊创立, 以爱国主义思想为线索, 重视音乐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重视合唱教学, 重视音乐的启蒙教育。

此外还有日本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前苏联卡巴列夫斯基的新音乐教学大纲、美国卡拉博·科恩教学法等等在世界音乐教学领域都是非常有影响的。

在开展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音乐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安排等, 归根到底都取决于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 音乐教学方法的优劣与音乐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益的高低是成正比的。纵观以上国外音乐教育体系中的教学方法, 我们可以看到, 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在寻找科学的、适合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方法, 并重视研究如何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自学能力, 发展智力等。

二、国外教学方法借鉴

在了解国外音乐教育体系基础上, 结合我国中小学生的成长特点, 在教学中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

1、要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感情

首先要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 建立起对音乐持续的爱好。因此, 许多教学法都是从兴趣入手, 创立良好的音乐环境, 诱发孩子进入音乐殿堂。例如:上面提到的柯达伊教学法中的节奏时值字节读法, 给节奏配上音响, 再加上图画, 即形象直观、又富于动感, 为学习音乐创造了良好的心理环境。还有奥尔夫教学法中的一些游戏活动, 在孩子们亲身体验创作音乐的同时, 培养了对音乐的感情。我国的音乐教育在培养对音乐的情感方面还比较欠缺, 对孩子们的个性发展引导还有许多不足, 在教学中我们是可以从国外这些好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中得到启示的。

2、关注音乐的早期教育

在音乐教学体系中, 这是一个普遍被音乐工作者关心的问题, 在上述音乐教育体系中都有所提及, 也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指向。音乐是最好的启蒙教育, 实践表明, 音乐可以帮助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一个智力与身体的平衡发展, 进而达到一个健全人格教育。因此音乐的早期教育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可能的。让孩子们从小就生活在良好的音乐环境中, 耳濡目染, 不仅可以达到音乐的心领神会, 而且在其他能力上也有触类旁通的辅助。

3、教学中明确音乐教育是对人的培养

奥尔夫教学法、铃木教学法和柯达伊教学法都强调音乐对人的培养, 而在我国传统的中小学音乐教学中, 传授音乐被放在了首位, 以“教音乐”为宗旨。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原有音乐教学目标的不足, 首先从构成上分析“音乐教育”是一个偏正词组, 其中心词是教育, 而音乐只是它的修饰限制成分, 简单地说就是音乐是手段, 教育人才是目的, 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通过音乐而进行的教育;其次, 从现代美育培养的目的来分析, 也更明晰地让我们认识到, 在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中, 音乐是作为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 在孩子认知世界、感知社会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人们在对儿童及青少年的培养方面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艺术教育是使人类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是美国人的观点, 也是世界各国人们的共识, 因此, 从音乐教育中汲取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是有益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的。

4、重视“自然发展”的音乐教育理论

以上的国外教学法对此观点都非常赞同, 即选择适合儿童及青少年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 从儿童和青少年好玩、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 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以语言、动作、舞蹈、表演、音乐游戏等方式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形式去解释、再现音乐, 以极其自然、巧妙的方式将学生引入音乐的学习, 从而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这些做法较之传统的以强制的手段, 用灌输式、填鸭式教授学生唱歌, 强迫学生死记硬背乐理知识, 扼杀、窒息学生音乐兴趣和才能的方法, 有本质的不同, 教育应该遵循自然法则, 全面和谐地引导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成长。

5、着力于学生创造力的引导

在知识的汲取上, 不论面对什么学科都有一个共性, 就是要在学习中探究更广阔的空间, 学习的目的是使人类文明不断向前行。同样, 在中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列举、启发、引导等方法发掘孩子们的潜力, 使他们在创造中充分感知美和表现美。这一点是前面我们介绍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中都着重提到的, 都非常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从即兴表演、作曲、打节奏、编歌词等等方法的运用上来引导学生个体思维的开启, 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还在娱乐中拓宽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在具体音乐教学中, 学生创造力的引导这一细节上我们还应该再灵活些、多学些国外好的教学方法。

此外, 我们在借鉴国外音乐教学方法的时候, 还应该把不同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运用在不同的知识引导上, 例如:在低年级的视唱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达尔克洛兹的一线谱、二线谱、三线谱;在训练学生音程感的教学中, 可以使用柯达伊的手势唱名法, 这种方法形象、直观、富于动感, 便于学生掌握音准, 与音调唱名共同使用, 使调性记忆更准确、巩固;在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教学中我们可采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多声结构, 这种结构质朴而自由, 织体清晰, 层次分明, 手法简便, 易记易奏, 便于学生即兴演奏;在中年级的器乐教学中, 可以采用铃木强化教学法, 通过集体教学的形式, 使乐器教学获得成功;在欣赏教学中可以使用奥尔夫的图形谱, 把音乐变成可以看到的, 让孩子们不再是被动的听众, 而是音乐创作的积极参与者。

总之, 好的音乐教学法, 应有以下特点:既能适合特定的教师, 又适合特定的学生;既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又能教学生如何学;既符合音乐艺术规律, 又符合教育规律;既能不断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又能做到寓教育于乐。只要我们明确音乐自身的规律和我国音乐教育的目标, 从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实际出发, 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必将使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体系的完善、教学方法的科学运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曹理, 缪裴言.中学音乐教学论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2]马达.20世纪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我国中小学英汉双语教育反思 篇10

一、双语与双语教育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 意思是:“Two languages” (两种语言) , 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 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历史文化背景条件, 进行交流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这两种语言中, 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 另一种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

双语教育源自20世纪6O年代北美一些移民国家或多元文化国家为了使外来移民或难民更快融入当地社会 (解决就业、教育上的语言障碍问题) 而采取的用两种语言作为课堂媒介的教学。从历史上来看, 我国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了双语教育, 一些教会学校的数理化等学科引进英语教科书, 用英文授课。作为新时期的我国双语教育是指采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 帮助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学会两种语言的使用技巧, 并对“教育语言”和“语言教育”进行概述, 认为“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学校教育体系学习语言课程, 这些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和训练学生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而“教育语言”是被用作媒介语言来传授知识的某一种具体语言, 双语教育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他科目 (非语言) 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两种语言的目的。

二、目前我国中小学双语教育状况

我国实施双语教育最直接的、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 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育实验强调在非语言学科课堂教学中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 目的在于通过用英语教学非语言学科, 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 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加强英语语言信息的输入, 使学生在无意识的英语语言情景中加快英语语言习得的速度, 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并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 以此改变我国学生因为缺少英语语言习得环境而导致的“英语教学费时费力而不高效”的现状, 弥补我国英语教学语言信息量尤其是英语专业词汇信息输入不足的缺失, 进而培养有利于我国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双语双文化专业人才。

1. 发展及趋势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 尽管对英汉双语教学班应该如何开设和评价双语课程等问题尚无定论, 双语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特点、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也都还处于实验与探讨阶段, 但我国的双语教育实验毕竟已经开展十多年。在这十几年间, 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一些可喜的变化和趋势。

(1) 地域扩大

我国的双语教育正在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 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发展。据笔者调查, 目前双语教育实验至少已经覆盖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河南、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山东、吉林、天津、河北、浙江、辽宁、黑龙江、山西、重庆、四川、陕西、新疆等24个左右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2) 学科种类增加

开展双语教育的学科种类增加。到目前为止, 双语课程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音乐、体育、美术、生物、信息技术等大部分学科。

(3) 双语教育实验学校成立

开展双语教育实验, 提升各地区教育国际化水平, 是实现各城市国际化的必然要求。据了解, 目前仅江苏南部地区各城市已经有近两千所中小学正式开展了双语教育实验, 各校注重结合实际, 积极探索个性化的教学形式, 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4) 双语教材、杂志编写发行

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武汉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先后组织力量出版发行了一系列双语教材。以上海教育出版社为例, 它利用自身优势, 适时创办了国内第一份双语报《语言文字周报小学生阅读版 (双语) 》。这份报纸主要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预备班学生, 内容新颖、活泼, 试刊号与读者见面后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教学模式

双语教育模式是双语教育政策法规、双语教育目的、语言观及语言价值取向等因素的综合体现。恰当的、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双语教育模式的建构对我国双语教育实验的成败至关重要。现阶段, 我国英汉双语教育的模式仍以借鉴或引用国外先进双语教育模式为主。主要以以下几种模式为代表:

(1) 过渡式教学模式 (t ransit ional bilingual educat i on)

学生入学之初部分或全部使用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 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学校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式双语教学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一些不具备实施高水平双语教育的条件的学校。一般承担此模式双语教育实验任务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分三个层次落实此模式, 即:简单渗透、部分整合、全面双语思维。这一模式比较切合我国双语教育实验的实际, 具有我国特色, 目前我国中学双语师资还不能达到大比例英语授课的水平, 多数学生也不能接受英语比重过高的学科教学, 因此,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穿插中文, 并运用各种非语言行为、直观教具、多媒体等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 目前这一模式在我国的中小型城市运用较广。

(2) 沉浸式双语教学 (immersion program)

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 这种模式被称为全英语沉浸式双语教学 (immersion program) 。我国全英语沉浸式双语教育实验模式是对加拿大法语沉浸式双语教育模式的学习与借鉴, 目的在于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浸泡”在英语语言环境中,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 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英语水平。这种双语教育模式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西安等大城市一些有条件的幼儿园、小学或中学实施。

(3) 半英语沉浸式双语教育 (half-English immersion program)

双语教师同时使用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进行双语课堂教学的双语教育模式被称为半英语沉浸式双语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 双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比例往往是根据双语教师与学生的英语水平及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决定的。两种语言可以平分秋色, 也可以有所侧重。

(4) 维持性双语教学 (maint 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维持性双语教学是指学生入学时使用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 (home language) , 然后逐渐使用学校语言 (school language) 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 其他学科仍使用“home language”教学。这种模式被称为维持性双语教学 (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这种模式在我国双语学校初中教学中运用较广。这种模式要求双语教师在双语教育课堂教学中将汉语的使用比例适当降低, 而将英语的使用比例适当提高。

三、当前我国中小学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 双语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随之而来的, 是在双语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困惑。如何处理好出现的这些问题, 成为双语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的关键。

1.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来看, 我国很多双语学校徒有虚名, 最为典型的是把双语教育理解、操作为增开一门外语 (英语) 课, 并适当增加课时, 第二语言的使用频率远远不足。甚至有些学校误以为, 只要在课堂上说了外语就算是双语教学了。老师用英语表达的往往只是“Who can answer this question?”“Please take out your workbooks.”等课堂用语, 而习题解析、计算方法等学科知识内容都是用汉语讲授的。相当一批学校开设双语教学班的指导思想不甚明确, 有的是“从众”、“跟风”、“翻牌”, 有的想形成办学特色, 有的为增强办校竞争力, 有的为创收, 等等。真正研究英语教学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起什么作用, 研究学生同时学习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和规律的, 为数甚少, 更未见有分量的理论或实践成果发表。

2. 双语师资严重缺乏

推行双语教育, 首先需要解决师资问题。目前我国双语教师缺乏已成为制约双语教育发展的瓶颈。尽管一些大城市的中学教师均是本科学历, 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学历, 小学教师都是专科以上学历, 多数已达到本科学历;但是, 这些教师中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者却极少 (英语教师除外) , 更不用说用英语授课了。另一方面, 我国中小学教师很多接受的是传统教育, 有扎实的学科功底, 但缺少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学科教师不能全面驾驭英语, 英语教师缺乏丰富的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知识。但双语教育却要求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系列知识结构, 扎实的英语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 并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禁忌习俗、词语概念和体态语言等有关知识, 唯其如此, 才能更好地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 顺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做到语言得体, 理解正确。可见, 双语教学者必须是一位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而教师队伍中真正称得上复合型教师的为数甚少。

3. 双语语言环境局限

没有充分的双语教育环境, 双语学习活动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必然会受到影响。双语环境与氛围大体包含三个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家庭层面。从双语教育的社会环境看, 在我国汉语既是第一语言也是官方语言, 英语只算是一门外语, 还不属于第二语言。因此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极少应用英语。使用英语的大众媒体也是屈指可数。从学校层面来说, 在中国, 目前除了在沿海发达城市的一些学校, 大部分孩子都是从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唯唯呀呀地学习ABC, 而且除了在课堂上能接触一点点英语外, 他们几乎没有机会更深入地掌握英语。英语作为学生的基础课程, 每周所安排课时是有限的, 学生课外使用英语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从家庭层面来说, 我国中小学生在家庭内部与其他家庭成员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不多, 而他们在生活中和讲英语的外国人接触的也不多。语言本来就是一种交流的工具, 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交流才能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目前我国发展滞后的语言环境必然影响双语教育的效果。

4. 缺乏合适的本土教材

现今中小学双语教材可分为国外引进教材、自编教材和翻译教材三种。三类教材虽各有其优点, 但其缺点更明显, 最突出的问题是它们的系统性和适应性较差。采用翻译或改编国外教材的做法, 相对来说比较省时、省力, 语言也比较规范, 但教材内容并不太适应中国国情,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在知识呈现与叙述方面亦比较繁琐, 加上价格昂贵, 学生经济上难以承受。学校自编教材, 除了极少数学校自编了体系完整、衔接配套的双语教材之外,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自编教材属“活页教材”的性质, 其编写过程基本采用了“剪刀+浆糊+复印”的方法。

5. 教育部对双语教育缺乏统一的目标要求和指导

虽然汉英双语教育的提出和实践已经近20年, 但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双语教育的概念, 对双语教育认识还很不统一。当前各地使用“双语”冠名的学校很多, 以“双语”冠名的班级更多。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是强化英语教学, 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旨在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 更有的学校将“双语”变为其“尖子”班的代名词。在社会上出现了滥用“双语”作为争取生源, 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倾向。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绍杰教授说:“从语言教学角度讲, 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 教学形式通常是学生看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 教师授课则全部用外语, 即学生在视觉上接触的是汉语, 听觉上接受的则是外语。”也就是说, 全面地用英语讲课,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接触到的术语和单词, 这是双语教学的标志。至于课堂上评价或指令性语言的英语会话, 学生在平时的英语教学或活动中就能学到, 不是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目前多数中小学的双语教学仍处于不成熟阶段, 就课堂教学而言, 有的人用教学语言和板书中夹杂两种语言文字所含的比例来衡量双语教学的好坏, 双语教学只是当作一种形式;还有一种做法是, 强调英语教学, 不重视汉语教学, 或只强调汉语教学, 不重视英文教学, 把双语教学轻描淡写, 等等。没有统一的目标要求导致没有一个统一的政策和总体规划。各地对双语的要求不一致, 考到高一级学校后, 学生的水平不齐, 无法统一进行教学。为此, 国家有必要对我国的双语教育制定专门规划和政策法规, 加以保护和正确引导。

四、解决我国英汉双语教育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实施双语教育”是教育国际化的直接体现, “实施双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学习, 而且还牵涉到双文化浸润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和推广双语教育, 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需要有政策、师资、整个教育大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配合。在目前的形势下, 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 我国中小学双语教育问题的对策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 教育理念的变化

教育理念的变化是当前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外语教育是双语教育的基础, 双语教育是外语教育在学科教学的延伸。传统学科教学与英语是完全无关的, 要在学科教学中, 确立起英语作为媒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外, 双语教学不单纯是我教你学, 而要以英语交际为实质, 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协商的交际关系, 以英语为媒体, 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主动积极地参与双语教学活动, 以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的教学氛围。

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实施高质量双语教育的关键。基于我国双语教育实验的实际需求与外国实施双语教育的经验, 我们认为, 我国的双语教育实验需要的双语教师必须是具有较高的双语能力与多元文化知识的非语言学科教师。进行双语学科教学的教师除了要熟练运用本学科的知识、自如地驾驭英汉两种教学语言, 还要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 熟练运用课堂控制技巧, 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此, 培养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非常重要。具体可以采取下列几种途径解决双语师资短缺的问题: (1) 在高校中开设双语学科专业, 改善师资培养方式; (2) 人才市场调节、招聘合格的双语教师; (3) 聘请熟悉汉语的外籍教师担任双语教师; (4) 培训转岗、出国培训双语教师;等等。

3. 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语言学家认为, 语言的现实表述是一个信息交换场, 它有“听、说、读、写”四种表述形式, 故是一个四重场。而它又可以被划分为若干子场, 就英语来说, 可分为“生活英语场”、“科技英语场”等等。如果没有这些语言环境, 语言学习就难以奏效。因此, 在整个社会还缺少英语环境和文化历史背景的状况下, 要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环境 (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 的创设是十分重要的。

4. 课程教材的改革

课程教材的改革是当前实施双语教学的难点。目前英语教材的编定基本上是以英语的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为主旨, 很少有学科类的英语教材, 而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 就必须编制各学科的英语教材, 这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既要求地道的英语, 又要求科学的知识体系, 既要编排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 又要注重学科的思维性和新颖性, 既要斟酌文字叙述, 又要配合适宜的图片、照片, 目前在资金、人才、知识来源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另外, 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决策权在国家教育部, 教材的编定由国家统一安排, 地方、学校无权改变课程教材, 虽说为了鼓励课程的多元性, 国家允许部分地区、学校自己编写相应的教材, 但是有确定的大纲限制。而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 就必须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学科英语教材, 使学校课程形成动态平衡, 以有利学生的个性发展。

5. 评价机制的改革

双语教育实验评价是实施双语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双语教育尚处于实验阶段, 还未完全形成比较适合我国双语教育实验的评价体系, 以致很多学校在双语教育实验的评价中步入误区。正确的双语教育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双语教育的实施情况, 有助于人们比较理性地判断双语教育的成效与缺失, 为双语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导向, 为制定新的双语教育计划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国家普遍把评价作为双语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般而言, 双语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涉及五个方面: (1) 学生双语技能与各科学业成绩的综合评价, 即对学生参与双语教育计划之前与参与双语教育计划之后的双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及各科学习成绩进行的比较评价; (2) 学生的学情评价, 即对学生参与双语教育的积极性、对双语教育的价值认识以及对待双语教育的态度等各方面情况的评价; (3) 双语教师的评价, 即对双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机智与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4) 影响双语教育结果的各种社会因素的评价, 即对社会环境、各种双语教育资源与学生家长对双语教育的态度等各种因素的评价; (5) 双语教育计划自身的评价, 即对双语教育计划自身的可行性与价值等进行的反思、分析、判断等。因此, 只有逐步形成较为完善和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育评价体系, 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我国双语教育的质量, 推动双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olin Baker, Sylvia Prys Jones, Encyclopedia of 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M].Philadelphia: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8.

[2]Miguel Siguan, William F Mackey.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M].London:Kogan Page Ltd., 1987.

[3]John A Buggs.A Better Chance to Learn:Bilingual Bicultural Education[M].New York:Clearinghouse Publication, 1975.

[4]Colin Baker, Founda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M].England: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3.

[5]C J Dodson, Bilingual Education:Education, Assessment and Methodology[M].Cardiff: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1985:145.

[6]John A Buggs.A Better Chance to Learn:Bilingual Bicultural Education[M].New York:Clearinghouse Publication No.51, 1975.

[7]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 篇11

【摘要】 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就新时期我国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做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新时期;德育教育;中小学

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来讲,就承担起来了激发和营造出孩子学习兴趣和爱好的第一个育人环境,国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同时,很多家长也看到和感受到了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对于一些条件相对艰苦的家庭来讲,孩子的教育培训投资就成为他们彷徨不定的选择,在为了快速提升和解决就业的大思路下,很多家长选择了技能培训,作为培训的学校和部门来讲,这又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和解决了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且此举也符合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能培训的方针和政策。

一、通过树立良好形象来教育学生

很多时候其实给学生树立一两个典型的形象是对他们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现在大家所倡导的正面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就来源于这种典型形象教育,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他们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希望得到来自同学的羡慕的目光和看到贴满墙报的小红花,这是现在大多数小学老师都在使用的教育方法。调查也发现这种方法确实有效可行,孩子需要和身边的同学进行对比,需要自己在完成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之后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当然很多老师把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也直接过渡成了一种参照对比,这从某种程度来讲,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学生心理上的自卑感,从而越加恶化,开始害怕和厌恶学习,最后恐惧学习,所以树立良好的身边形象,是我们从德育教育手段实施中总结出的经验。在成绩考核中,教师应该适当应用,更不可成绩决定论来使孩子有了偏激的想法和激动。通过某一件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教师通过班里同学的表扬,通过每一位同学的独立发言和赞许,让大家都看到良好形象的事迹和举动,并以此来学习和监督,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大多数同学积极向上,另外也是对典型的监督和管理,敦促他更好的以身作则,并通过民主选举的方法,不间断的来维护和树立新典型形象,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成为班级中同学学习的楷模,这会极大的促进同学之间的学习、积极向上和班级荣誉感。

二、通过媒体来教育学生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的教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媒体来搜集和整理一些学生比较喜欢和关心的事物和动态,帮助孩子树立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并通过正面教导,使他们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上个世纪中期,基本上每一位学生的目标都是教师、人民解放军或者医生,因为孩子身边见的最多或者听的对多的就是这些人的事迹,也有很多孩子是在父母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中有了这些人的想象,事隔数十年之后,今天可能更多的孩子树立的自己心目中的形象的时候就是五花八门,什么行业都有,可能有飞行员,可能有律师等。

是社会的发展使孩子能接触和看到更多的行业和领军人物,记得有一个朋友就告诉我,他七岁的孩子因为经常在体育新闻中听到很多体育明星的名字,就非常崇拜他们,时常要拉着他们去给自己买一些体育用品,也希望自己将来可以成为一个体育明星。很多学生喜欢的动画节目或者科普知识的讲座也是他们学习和了解外界的介质,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积极的引导孩子来通过电视、网络媒体来进行德育教育。

三、通过身边故事来教育学生

身边故事的教育方法对于中小学生来讲,可能更可行有效,因为发生在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讲,都是亲眼目睹或者耳闻的,能完完全全的了解和掌握事情的来龙去脉,再加上父母和老师的分析和引导,让他们能更加真实的了解事实,辨别是非。曾有一位朋友就时常喜欢带自己的孩子去朋友家聊天,大家开始都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觉得自己去聊天就行了啊,为什么还要带上孩子去呢,这容易消磨孩子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对孩子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但是后来大家才发现,他通过这种方式有力的帮助了孩子了解身边的人和事物,学习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习不到的知识,使孩子知道身边的事情都做不好,身边的人都相处不好,将来如何在社会上和人搞好人家关系。

举一个最简单的实例我们来看,假如你身边有一个从小就非常调皮捣蛋不学无术的孩子,现在长大成人,成为社会的罪人,那么你对此会有什么感触,可能家长和老师说再多的实例都不及这一例对孩子更有震撼力,因为身边实实在在的东西能够让他看到实物发展的每一个阶段,让他们明白很多虚幻的例子感受不到的东西,通过身边真实的故事和人物来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孙建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中小学德育研究综述[J].新课程研究.2008

[2]付全常.浅谈小学德育教育与教学的关系[J].读与写.2008

[3]潘银苏.德育教育要回归生活[J].广东教育.2008

浅析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篇12

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进行的培训, 原则上每5年为一个培训周期。

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分为补偿性学历教育和非补偿性学历教育。

二、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 培训者动机存在偏差

1983年以来, 针对中小学在职教师中有相当数量的人不具有国家规定的学历的实际情况, 国家教委提出要针对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学历补偿教育。这种补偿性学历教育在提高农村教师文化知识水平和学历层次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使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基本上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达标的任务。但是在很多农村地区, 以自考函授方式开展的补偿性学历教育实际上只是一种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 不少教师为了获得高层次学历文凭, 以应付职称评定, 往往会选择一些较容易通过考试的科目来学习, 考的科目甚至与其所任专业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 这样的在职学习对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收效甚微。

(二) 教育经费紧张

1999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要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多渠道筹措, 在地方教育事业经费中专项列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人均基本费用标准。”

然而, 近些年从全国总体情况来看, 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在许多地方目前依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个别地区甚至出现经费“零运转”状态。由于上级无力拨款, 但农村中小学还不得不进行继续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只能个人负担教育经费, 但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本来就不多, 有时也不能够按时发放, 因此, 继续教育的经费问题就成为阻碍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一大难题。对山东省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进行调查, 发现有68.18%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最大的困难就是学费无力承担。在调查中还发现, 越是基层, 落实继续教育的经费越困难。

(三) 教育内容上理论与实践脱离

现有的继续教育内容主要是宏观、抽象的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 与中小学教学实践存在较大的偏差, 难以满足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的实际需求。而且, 现有的继续教育很多时候只是对教育理论作一个粗浅的讲授, 即没有引起教师对理论的思考, 也没有对理论作出适当的分解以切合教学实际。“很多情况下, 培训的方案是所谓的专家坐在书房里想出来的, 他们并不了解农村教师究竟需要什么, 也不清楚农村教师的困惑是什么, 培训的目标过分强调教师发展的应然需求而忽视了实然需求。”通过对山东济宁市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的调查我们发现, 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中有47.5%的人认为继续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内容与实践相脱离。

三、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 完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运行机制

要想推进整个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应当统筹规划, 所以要针对教师实际水平建立培训网络, 实行分级培训。在市、乡、校成立教师继续教育领导小组, 制定培训政策、进行实施。市里成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 乡镇应完善教师继续教育辅导站, 学校建立教师业务学习指导小组, 使市、乡、校三级职责明确、又有分工、又有合作, 三者合力办好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二) 多渠道筹措培训资金

制约我国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是经费问题, 要解决经费问题, 首先, 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资力度, 应明确规定学校从教育经费中抽取一定数量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其次, 应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政府、任职学校、培训者本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教师继续教育所需的费用提供资金。另外, 可以通过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捐助筹集资金。总之, 应通过各方面合力为农村中小学继续教育提供经费支撑。

(三) 使教育内容与农村教育实践相结合

合理选择教师教育课程内容, 满足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多样化需求。课程设置要实用, 科目安排要合理, 内容要新颖。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必须从农村教育的实际需要、兴趣、能力和经验出发, 不能只是一些长篇累牍的纯村理论, 这样的培训会使培训者失去兴趣。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也是为了帮助教师更新知识、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 所以培训教师应深入农村教育一线, 了解农村教育实际状况, 了解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及其相关的需要, 针对这些教育现状设计、开展继续教育, 使农村教师能够学有所用。

我们都知道“木桶理论”, 一个木桶有许多木板组成, 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八版长短不一, 那么, 决定这个木桶最大容量的是最短那块木板。如果把我国的教育比作木桶, 那么我国的农村教育就是最短的那块木板。为了加快我国的教育发展必须加快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我们必须让最短的木板尽快长起来, 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立.全国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预测与对策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刘丽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研究.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3.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模式.———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习提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最新中小学教师政策法规问答编写组.最新中小学教师政策法规问答.新华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精神医学的发展现状下一篇:航空货运发展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