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生家庭教育

2024-06-26

我国小学生家庭教育(共12篇)

我国小学生家庭教育 篇1

在我国,合唱音乐从20世纪初到建国前是形成期,是合唱音乐在我国生根发芽阶段。这个时期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合唱音乐与欧洲合唱音乐不可能完全一致,有自己独特的特点。1898年由维新运动所引发的“学堂乐歌”运动,突破了合唱音乐宗教化的局限性,加速了合唱音乐在我国形成。1914年的“五四运动”是合唱音乐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大量的合唱音乐作品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1931年到解放前合唱音乐得到新发展,宣传抗日救亡的歌曲层出不穷,多样化的演唱形式和风格不断涌现。建国初到“文化大革命”, 这阶段的合唱音乐发展跌宕起伏,到“文革”时期政治色彩浓厚。“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增多,合唱音乐来到了一个繁荣的时期。而伴随着合唱音乐的发展,小学合唱教育也跟随者不断发展,总结出各个时期,体现各个时期的特色,为我国合唱音乐发展指明了道路。

一、学堂乐歌时期的合唱教育

合唱音乐是从欧洲传到我国,在我国已经发展一百多年,对于我国早期合唱音乐的兴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欧洲基督教音乐的传入和我国“乐歌运动”的开展,“学堂乐歌”在内容及音乐上适应了我国的需要,所以它能够在20世纪初形成并风行全国。二十世纪初,维新运动兴起以后,很多有志的知识分子们都到异国求学新知,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学堂乐歌”的发展。这时候的合唱艺术发展,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及其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学堂乐歌”期间是学习欧洲文明和富国强兵、改良国家、抵御外辱的爱国主义思想上符合了当时反帝反封建的人民群众革命要求。早期“学堂乐歌”教学主要是采用日本乐歌和欧洲歌调。特别是日本,清政府曾派遣了提学史黄绍箕到日本了解音乐教育情况,“学堂乐歌”在音乐方面直接而深刻受到了日本学校歌曲的影响。另外一些歌曲是以我国传统音乐配词,例如《采茶女》、《茉莉花》等。

“学堂乐歌”当时大部分采用齐唱的手法,形式简单, 但是却奠定了多声部合唱的基础。李叔同和沈心工就是当时出现的比较杰出的乐歌创造人物,沈心工的典型作品《鹑鸽鸽》是以两个二声部所组成的合唱曲,《光福之柏》是以二声部的伴唱与一个高声部的主旋律相结合的作品,《巢中鸟儿啼》是以二声部合唱或重唱并运用复调模仿手法写成的。沈心工还自己整理一部专集《心工唱歌集》,同时还有用于教学的唱歌集《学校唱歌集》、《民国唱歌集》等等,沈心工的作品对于乐歌运动的开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叔同当时的作品以青少年的学校生活为主,《春游》、《西湖》、《采莲》等都是三部合唱曲,《归燕》、《莺》、《送别》都是四部合唱,这些歌曲都比较注重文辞的生动秀丽、曲调流畅优美,在艺术形象和声调音韵上的完美结合。

“学堂乐歌”在于音乐教育事业方面对我国音乐艺术的贡献突出,在群众中流传的作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质量。另外,“学堂乐歌”为以后创作许多的革命歌曲提供了音乐方面的素材,在其内容和政治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军歌与工农革命歌曲的演唱创作都与之有较大的关联。同时,“学堂乐歌”推动了合唱音乐在我国的发展。使得欧洲音乐的模式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得以跨越,以爱国为目的的群众歌咏活动在生活中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近现代的小学合唱教育

对于我国合唱音乐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的活动是五四运动的开展,这个时期让我国合唱事业彻底在中国大地生根,五四运动是一场新文化运动的革命,新思想新道德新知识新文化在进步的知识分子中得以提倡。我国一些音乐组织和社团正在这个新文化思潮的影响下相继涌现,这些组织和团体为中国合唱音乐打开了窗户,让更多人学习和了解合唱,虽然当时只是一些业余的组织,却带动了一些专业的教育出现在校园。一些高等院校开展一些音乐科目,指导和培育专门音乐人才。

一大批适合教学和课堂的歌曲被创作出来,也解决了当时教材缺乏的问题,合唱在校园发展开始有声有色。五四运动为课堂音乐教育奠定了基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抗日时期合唱教育发展带来了思想基础。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合唱教育

在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称之为最动荡不安的时代, 1931年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抗日救亡运动歌曲在思想和行动上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些“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左翼音乐工作者联盟”等相继出现,聂耳、任光、萧声等音乐家创作大量爱国歌曲,这些歌曲给群众很大的鼓舞。混声四部合唱《抗敌歌》和《旗正飘飘》是黄自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写的,体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过热情。一些爱过音乐者纷纷从国外回来,积极活跃于中国的乐坛。而以李抱忱最为热心教育,十多所大、中学合唱团的联合大合唱演出活动都是他曾促成的。在持续八年的艰苦抗战中,推动了我国合唱音乐的发展的是高涨的全民族抗日斗争情绪,加之合唱活动的广泛开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近代大型合唱曲取得较高艺术成就的典范。这个时期的歌曲合唱,标志着我国合唱艺术走向成熟。这时期的革命根据地是民主自由向往之地,当时的音乐合唱作品体现了青年不为艰难,勇于牺牲,军民同甘共苦的精神。

(二)新中国解放时期的合唱教育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社会进入和平建设时期,音乐艺术百花齐放,合唱音乐在这时期得到长足发展,这个时期,中小学教育开始进行音乐教育。这一时期的合唱音乐作品以歌颂祖国,表达千百万群众对新时代、新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为背景,作品以群众歌咏为主,主题和创作技巧上更多地采用了多声部音乐的表现手段等。如施光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王萃的《歌唱祖国》,李劫夫的《我们走在大路上》,刘炽的《我的祖国》、《祖国颂》,朱践耳的《接过雷锋的枪》等。

为了适应少年儿童心理、生理上的特殊要求,也为了小学教育的发展,一些作曲家创作了齐唱、领唱与合唱的曲目, 以李群的《我们的田野》、寄明的《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刘炽的《让我们荡起双桨》,马思聪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等贴近小学教育,能够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三)八十年代以来的合唱教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在改革开放鼓舞下,音乐加强了与国际交流,走出了“文革”的阴影,中国合唱艺术创作出现了繁荣时期,优秀合唱音乐作品数量多,题材广泛,是前所未有的。

小学音乐合唱教育在这个时期有更多适合他们的德育美育教育作品,童声音乐大量在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出现,鲍元凯创作的《景颇童谣》、何振京创作的《猫头鹰》、陆在易于1986年创作的《朝霞》和1990年创作的《回来吧 ! 可爱的云朵》等都深受少年儿童喜爱。

随着合唱艺术发展,为了更加体现合唱艺术的价值,出现了表演形式,大量音乐乐器和多媒体场景运用,各种口哨、打哆嗦、拍手跺脚等表演的表情动作加入,使得合唱更丰富多彩起来。

总之,随着经济和交流的不断发展,合唱音乐教育在新一代的少年儿童中不断得以发展,国际比赛和交流会更加促进其发展,也会拓宽教育的空间。

摘要: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合唱教育是艺术教育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道德素养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的合唱教育的发展历史与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比较,显得非常短暂,中国的合唱教育经历了近百年的曲折行进道路。在这段历史中,合唱教育的发展,也体现了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的步伐。

关键词:小学,合唱教育,历史

我国小学生家庭教育 篇2

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朱晓明;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没有固定的模式。它以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品质、科学文化知识和身体、心理与技能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发展个性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竞争需要实力,而实力源于人才,人才得益于教育。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应把重点放在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人格的教育上。大学生素质教育,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又要造就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因此,首先要构建大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其次要优化大学生的智能结构。文章论证了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的思想,分析了当前我国在大学教育中提倡素质教育思想的迫切性及必要性。尤其针对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具体操作的方案,在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对如何提高我国高等院校开展素质教育作了探讨和研究,为我国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探讨应激对不同特质焦虑者注意功能的影响,评价渐进式肌肉放松和自生训练两种应激管理技术改善应激时高特质焦虑者注意功能的效果,为应激管理提供参考,我们进行了本研究。研究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应激对不同特质焦虑者注意力的影响研究:以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为应激源,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测量高特质焦虑组和非高特质焦虑组学生对照期和应激期的注意力。结果对照期高特质焦虑组的P300波幅和潜伏期与非高特质焦虑组无差异(P>0.05),应激期高特质焦虑组P300波幅明显低于非高特质焦虑组(P<0.05),P300潜伏期明显长于非高特质焦虑组(P<0.05),表明在CET-4这一应激源下,不同特质焦虑学生注意稳定性和注意转移能力的变化不同,提示高特质焦虑者为应激管理的重点人群。第二部分是应激管理对高特质焦虑者注意力的影响研究:将30名将参加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的高特质焦虑学生随机等额分入对照组、渐进式肌肉放松组和自生训练组,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随机测量15名学生(5名/组×3组)对照期的注意力。之后,对渐进式肌肉放松组和自生训练组学生分别进行为期12周的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和自生训练,...

浅谈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方向 篇3

【关键词】教育现状;发展方向

一、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英语是世界通用的国际性语言。开设英语课程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的外语水平。小学是发展各种能力的黄金时期,所以给小学生开设英语课程很有必要。目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发展速度太快,但绝大部分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起步晚,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再加上小学英语教学并没有得到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小学时期的英语教学,很多都是按部就班。为了学习而教学,课堂缺乏新意。在老师们的指挥下,学生们机械化的学习,导致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受到限制。因此,语言学习的真正意义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1.小学全面开设英语教学太迟,准备工作不足

我国从1999年全面开设外语教育,到目前为止也就近十多年历史。在无准备、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我国开设了小学英语课程。没有规律可循,没有成功经验,甚至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我国全面开设了这门课程。这种情况下,小学英语课程学习等同于一次实验过程。

2.学生水平不一,教学很难得到统一

在我们国窖,开始英语课程是可选择的,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并且在学习时间上也各不相同。国家要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早开始,一般是从三年级开始,但是也有部分区域,英语课程是从小学一年级开设的,甚至有的从幼儿园就开始了。我是初中开始接触到英语的。开设的年级层次不齐导致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功底差异明显,这也增大了任课老师的教学难度。课程开设难度过大,基础差点的学生跟不少,这样会挫败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当然,课程开设的简单,基础好的同学会觉得讲得过于简单,因而不大愿意听讲。所以,妥善处理好英语基础等级差异很有必要。

3.小学英语教育不受重视,教学方式过于机械化

在我国,小学英语教学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大多采用按部就班的方式,为了学习而教学,课堂缺乏新意。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机械化的学习,思维能力等受到局限。另外,小学的英语教学大多以单词教学为主,老师们将一堆生硬的由字母构造成的单词来教育学生,学生则以字母拼接的方式学习单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仅没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反而让他们对英语这门课程感到反感。

二、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未来的发展

英语已经成为一门世界性的语言。在当今的世界发展格局中,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拒绝学习英语就意味着切断同外部的联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猛发展的网络时代告诉我们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应该确立好我国小学英语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由以下几点。

(1)英语教学应当从娃娃抓起,英语教学应当得到教育部门的积极支持,有完善的教學设施,有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教材,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和方针,设计出合理的教学理念。

(2)首先,培养出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是必要条件。教师应当具备较好的语言功底,有较好的语感,特别是语调。定期召集教师进行培训,包括艺术修养,教学理念,口语水平等,从而壮大师资力量。

(3)对于小学生这一年龄阶段,我认为课时在每周四节课较为合理,每节课的上课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多开展各种形式的趣味活动,贴近生活,让学生产生兴趣,在活动中学,在学中玩,学生与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培养出语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上课的积极性。

(4)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都还不太成熟,教师应当充分注意小学生心理特点,与他们为友,多以鼓励的方式教学,常与学生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宽容他们的错误,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遇到疑惑时,教师更应耐心为他们进行讲解,纠正学生的发音,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语感。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总结,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制定出更好更合理的教学方案。

三、总结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英语作为全球性的交流语言,加之发达的网络时代,我们很难想象未来的人们失去英语将会怎样。中国的英语教学在小学中开展较晚,很可能会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创新,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把英语作为“第二母语”来教,让学生保持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师生之间加强交流,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未来的路任重道远,总之,如何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如何把英语融入他们的生活,还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和摸索。

参考文献:

[1] 刘根平.人民教育2008年20期.中国教育报刊社,2008年10 月18 日

[2] 王初民.现代外语.《现代外语》编辑部,2008年8月

[3] 唐鹏.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的几条原则[J].教育革新,2008,(7)

[4]《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2年第3—4期

[5] 张彦英.英语游戏教学的应用[J].吉林教育,2008,(11).

[6] 佘萍.也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景创设[J].新课程.(小学版),2009,(1).

[7] 李萌.浅谈英语游戏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08,(10).

作者简介:

浅谈我国小学教育中的立体教育 篇4

一、立体教育法

立体教育法是指教育过程中能加强教育维度感和层次感的教育方式, 它是通过对学生各方面的单一教育方法进行总和, 形成一种完整的、全面的、三维一体的一种立体空间教育模式。它是综合式的教育形式, 但不是对原有平面教育法的简单综合, 而是将原有平面教育法的有机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空间立体教育方法。

二、课堂外的立体教育

(一) 家庭教育。

家庭是教育的开端, 是单一教育环境, 受到单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它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初始地。家庭教育时期的儿童在心理发展上还处于初级阶段, 儿童主要以模仿为主, 他们通过模仿父母或其他成员来完善自己的行为。在这时期, 父母就是儿童最好的老师, 和睦的家庭环境和恶劣的家庭氛围对儿童的影响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只有父母能端正自己的行为, 以身作则, 才能对孩子起到良好教育的目的。

(二) 学校风气。

不同学校的校园风气和学习压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学校是儿童真正接受教育的初始场所,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浓厚的校园学习风气对学生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作用, 而恶劣的校园环境只会残害一颗颗童真的灵魂。学习风气的好坏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具体体现, 良好的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方法都会在学校的校园风气中体现出来。

(三) 社会模仿。

儿童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都还处于相对低级的状态, 他们的思想和行为都受社会从众心理影响而模仿于所生存的社会环境[2]。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型社会, 一个社会就是一个大型家庭。家庭、学校、社会构成了儿童的一大生活环境。家庭教育, 学习风气、社会模仿都是学生课堂外的主要学习的课程资源, 如果他们脱离其中之一, 都不可能在学习或发展上取得和谐、全面的效果。只有把它们三个科学结合在一起, 建立在良好的先天遗传素质之上, 形成一个三维一体的立体教育环境。家庭、学校及社会共同构建一个完整而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 才能达到立体教育的思想高度。

三、课堂内的立体教育

(一) 文字教育——抽象思维。

文字是知识的表示符号, 它在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中, 只是作为知识的一种载体, 它具有单调性和复杂性。单调性指的是它不像图案画面那样多彩美妙而体现出枯燥性、抽象性;复杂性是指每个文字写法和表达意思都不一样, 学生不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在教育过程中, 最广泛、最常用的就是文字教育, 文字是具体的符号, 把文字的组合抽象成一种知识体系, 又把知识通化成文字表现出来。我们把这种通过文字把知识表现出来的教育方法叫做通化教育法。通化教育法就是一种教师主要以讲和问为主, 学生主要以听和答为主的教育交流方法。

(二) 图像教育——形象思维。

图像的表示方式很多, 它不像文字那样单调, 图案丰富, 小学生容易对它产生兴趣和被它吸引。图像教育法在新课本得到充分的体现。图像教育不单就是简单的图画表示, 它还包括多媒体教育设计、动漫教育, 这和单纯的文字教育相比, 不仅能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开拓学生的学习视角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 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实物教育——动手能力。

我国小学生家庭教育 篇5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非常重要,品德的教育和学习上的教育尤为重要,当今社会中学生教育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加入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去,尤其是升学教育,在这个社会中很多事情看数据看分数没有人看质量,总是感觉分数上去了,数据上去了升学率就上去了,升学率的问题在教育中被无限地抬高,道德教育却无人问津。在我国教育中我们教育学生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培养优质人才,德智体美全面性的人才,现代教育把分数看得太重把品德教育放得太低了,我们国家的教育特别重视学习上的知识,而缺乏加强学生的自我能力,在我国教育部的调查中,我国义务教育当前用的是教与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也发现了被动教学缺点。我们把教学建立在了人的客体性、被动性的基础上,但是他们疏忽了人的主动性吸收知识、探讨学习。在教育学生的方面我们真正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好,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感情,实现学生自己长远的发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习上的知识而轻视学生自我能力的教学方式方法已经偏离教育的本质了。对于老师、家长一味地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考试考高分就是学生当前学习的目标,这种方式显然有点偏离教育的轨道,忽视了学生个人本身内在的积极性和自己能力的激发。所以我国教育一定要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把学习教育放在第二位,提高学生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情操,让学生学会尊重每一个人,详细来说就是培养学生适应这个社会的观点和道德素养,让学生有一个好的价值观和文明的行为,学校与学校之间差异非常大,有的学校培养方式不一样,比如东北师大、杭州师范高等大学作为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又以首都师范高等大学、天津师范高等大学为代表的分学科的培养模式,以上海师大、华南师大为代表的中立性模式,已经非常有影响了,并且制约着我国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性培养人才的模式,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好,但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差异非常大,从而影响到了这个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式方法。笔者对江苏省的十几所高等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正在用的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这十几所高等院校既有“211”院校还有一般化的本科高等院校。

包含全国第一个开小学教育专业,也有经验丰富的高等师范大学,也包括办学历史时间不长,依赖于别的院校模仿借鉴的高等院校,这些高等师范大学相互比较的结果让大家都非常的担心害怕,有的甚至夸张地表现出没有目的、随心所欲的特征。对于这个专业的有所认知模糊不清,相对于现当代的小学教师培养方式方法和标准缺乏深层次、体现实践特质研究,对小学教育教学整体现状了解甚少,甚至以局部代替整体,这是许多样本的共性与主体呈现。

上边说的这些认知和行为的不一样,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总结起来主要有4个方面的限制,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性是长期的和动态的。我国的小学教育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十几年的探索,并不可否认小学教育这个专业,还是一个需要反复总结,一直要去完善的一个学科专业,从小学教育发展的过程来看,这个专业涉及了很多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有宏观、客观、微观,这些要素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系统。

2我国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定位的向度及影响向度

专业的建设也不能一蹴而就,得有一个整体的结构,并且适合长期运作。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专业既不是中等师范相对应的教育那么简单,也不是跟传统的那种本科师范类专业一样,这个专业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专业,跟我国最基础的教育一样,如果底子没打好则无法完成。

到底该如何突出这个专业的特性,形成一个完整的联系体制,但是这个也不是一个短时间就能完成的,这个必须要有经验,实现对历史的继承,这个也更需要一个创新型的想法,实施一系列的改革和新的`尝试,从另一个对比的角度来看,国外几个国家的高等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起步非常的早,他们的培养方式和体制有一些可以去借鉴,也可以去参考但是不能完全照抄。从事实方面来看,中国和西方那些国家的专业性理解肯定是有不同。。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情况,所以也有不同的差别,在体制上和培养的模式上不会完全一样,只有中国的方式才可以表现出来研究这个专业的实践的意义,小学教育属于我国的基础教育,要改革最基本的教育,需要我国这些高等院校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况去改革、发展、顺应这个社会,不断完善、发展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的本体,发展好这个专业的最基本的特质,自从小学教育吸纳到高等教育这个体制里来之后,我们国家的最基本的教育就在改革,改革的范围和进行的程度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这种改革肯定会有争议,但是对于这个专业的正面影响却不能忽视,在学科建设方面,政府给予资金上的支。

希望把学习的条件提高,还有一个是在非常正规的一个专业的设计团队方面,在量上可以相对满足当前我国教育的需要,在我们国家,小学老师的学历相对于以前已经很高了,在专业、年龄的体制都很合理。在小学教育管理方面,管理体制,政府行为的越位,缺少一步步的转变,在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类的学校,他们办学的重要地位,都是非常突出的,在社会上的监察效果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以上一系列情况,将会导致小学教育这个专业培养的人才,和培养的规格大幅度提升,这种也有局部因素的影响。我们国家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必须要严正以待的大问题,这种不平衡可以分为区域不同、城乡不同、学校不同,这个也可以进一步理解为设施、教师队伍和学生的生源条件的差距性,小学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有很多别的原因。

因此导致的结果是,我国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公平公正性将面临非常严峻、长期和多层面的挑战,还有一些地方、学校老师资源,表现出来非常有个性的特点。在坚持培养教师的专业方向,避免向外扩展由一元到多元,坚持培养小学老师,强调这个专业的目的性,反对别的方式和多元的情况,以上这些情况,并不是主观表现出来的,而是根据专业的性质,来培养小学教育专业是本科的层次培养小学老师。我国建立之后,小学老师培养的这份工作都是由师范院校承担,这种培养方式虽然可以缓解小学老师师资力量的问题,但是培养的小学老师水平、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发展的潜力不是很大。我们国家高等教育模式的扩大和教育方式方法和构架的调整,让一些高等学校学习别的国家的成功例子,开始让小学教育这个专业提高培养的层次,我们国家的教育是特别重视学习上的知识,而缺乏加强学生的自我能力,在我国教育部的调查中。

我国义务教育当前用的是教与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也发现了被动教学缺点。我们把教学建立在了人的客体性、被动性的基础上,但是他们疏忽了人的主动性吸收知识、探讨学习。在教育学生的方面我们真正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好,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感情,实现学生自己长远的发展。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习上的知识轻学生自我能力这些教学方式方法已经偏离教育的本质了。对于老师、家长一味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考试考高分就是学生当前学习的目标,这种方式显然有点偏离教育的轨道,忽视了学生个人本身内在的积极性和自己能力的激发。在中国学生学习的唯一衡量学习好坏的标准仅仅是看学生考试的分数,但是从来不看学生个人的能力,也不看学生的积极性,只是通过成绩这样的标准很容易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学习的心都受到打击,让学生有一种反正我考不好分数就自暴自弃的学习结果,这样的衡量标准也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到现在为止我国开设小学教育专业,通过上边的情况,我国小学教育这个专业的设置并没有改变小学老师培养这个宗旨,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小学老师的文化水平和层次,顺应教师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5):25-30.

[2]徐文彬,吴永军.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经验得失与未来发展[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12):130-133.

[3]马云鹏,解书,赵冬臣,等.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模式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4):73-78.

[4]李淑芬,刘国权.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10):14-15.

[5]徐文彬,王爱菊.高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研究现状及其未来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2007(12):75-80.

我国小学生家庭教育 篇6

【关键词】国外大学生 创业教育 经验 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09-02

1.前言

现阶段美国、日本以及法国等经济发达国家均具有十分完善的创业教育事业,其主要体现在上述几个国家的毕业生创业率最高可以达到毕业生总人数的30%左右,相比而言,我国大学生创业率仅仅能达到毕业生总人数的1.5%左右,这也充分暴露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事业在发展中存在严重的滞后性,这一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我国社会经济在未来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应引导国内大学生创业教育积极向国外发达国家进行学习,并不是将国外一些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照搬回国内,而是要结合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需求来对其进行本土化和创新实践,确保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水平可以迈向一个更高的水平层次。

2.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经验总结

2.1创业教育体系

当前创业教育体系总体发展十分完善的国际有美国、日本以及瑞典等国,其主要体现在这些国家的创业教育基本贯穿了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美国作为一个创业氛围十分浓郁的发达国家,正因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先进性,才使很多国民都具备极强的自主创业意识。美国创业教育体系中不仅将大学生、研究生作为其主要教育对象,在初级教育阶段和中级教育阶段也开始施行了较为正规的创业教育,以美国高级商学院联盟为主导的一些院校均建立了高度成熟的创业教育体系。瑞典创业教育已经覆盖除小学以外的所有国民教育体系中,学生自初级教育阶段便要接受专业的、系统的创业教育;日本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于20世纪50年代将创业教育引入国内,其在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总结、借鉴、吸收国外创业教育,使其形成了当前国际上水平较高的创业教育体系。

2.2创业教育组织

对于我国教育系统来说是创业教育工作中培养潜在创业者的主要阵地,但是对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来说其教育系统不仅是最大的创业教育机构,同时在教育系统内部也衍生出了大量专职、兼职的创业教育机构,并且其在管理机构与服务机构等方面的建设也十分完善。例如,当前美国由不同层次的教师组织和学生组织来组成了其十分完善的创业教育组织,这些创业组织不仅为国民创业教育提供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同时也要担负着创业教学信息交流、教学方法创新等多样化的相关研究。英国政府通过设立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来指导和推动国内创业教育组织的发展;日本横滨国立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均创立了不同的创业教育模式,这些创业教育模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均具有先进性、系统性这一特征。

2.3创业教育课程

我国大学生创业课程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方法论等,均是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直接引入或套用的,这些创业教育课程在具体实践中很难满足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需求,而国外已经走入成熟阶段的创业教育体系有效推动了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国外创业教育课程不仅重视对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态度、创业知识等息息相关内容的培养,并且其比国内创业教育课程更加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例如,美国相关机构调查数据显示,其创业教育课程总数已经超过了2000门,在课程体系上涵盖了创业构思、创业融资以及创业管理等多个领域;英国大学生创业项目通过多种形式来给予参与自主创业活动的大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并且其还为参与创业教育培训的大学生提供与创业者直接交流与讨论的机会,在该种模式可以有效推动英国创业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2.4创业教育支持

现阶段很多发达国家在创业教育支持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十分完善,可以包括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资金、政策、服务、舆论等方面的系统支持,例如,美国科尔曼基金是全美第一个为创业教育事业发展而提供资金支持的组织,英国主要采用提供发展债券的方式来为创业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并且通过启动高等教育创新基金等方式,来推动各大高校内部积极开展大学生自主创业活动;日本国会通过颁布《大学生技术转移促进法》,以法律法规形式来推动日本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事业的发展;新加坡政府每年都会为各大教育组织开展创业教育工作提供资金支持。

3.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给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3.1建立科学、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

现阶段国内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主体以各大院校就业指导课堂教学形式为主,虽然有一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KAB、SIYB、YBC等创业教育项目,但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之前的创业教育依旧处于真空状态,所以对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事业来说要进一步推动其教育体系的完善,要将创业教育工作有效贯穿于大学阶段之前、大学阶段以及大学毕业以后,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拉近我国创业教育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

3.2建设多级创业教育组织

现阶段我国各级创业教育组织机构的整体分布方面过于分散,在整体发展水平方面也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自主创业需求,很多创业教育组织在发展中过于依赖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在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也没有形成规模化,这种过于分散的创业教育组织难以形成良好的竞争力。因此,我国政府要扶持具有技术优势的高校内部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快速发展,使这些创业教育组织在发展中可以形成面向市场的专业化的创业教育组织,并要成立创业教育管理协会的方式来对各级创业教育组织进行审核、监督以及管理。

3.3研发适合国情的创业教育课程

虽然国外成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具有系统性、先进性等特征,但是并非所有国家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均适合我国国情要求,再加上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创业教育课程过于注重理论教育,严重忽略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因此,我国创业教育组织要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汲取国外相关领域成熟经验进行创新。各大高校要结合创业教育需求来开展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在教训内容设置方面要重视案例教学、模拟创业实训教学等,只有推动创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的融合发展,才能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升至一个新的水平层次。

3.4加大创业教育的资金、政策支持

我国当前国情下很难有国外基金会一样的组织来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充足资金,所以就创业教育资金支持方面政府依旧要扮演主要角色,政府财政不仅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同时也要通过宏观政策来为创业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环境,并要主动引导社会力量来支持各级高等教育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只有政府、社会以及高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参与才能推动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确保中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事业在未来发展中可以上升至国际一流的水平层次。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创业教育组织、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课程以及创业教育支持等方面十分落后,国外发达国家的整体创业教育事业发展已经进入高度成熟阶段,均对我国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很多发展经验与启示意义,所以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事业在发展中应注重国外成熟经验体系的引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胡松年.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4)

[2]王青山.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及借鉴[J].实证研究.2012(10)

[3]梅强.日本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及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3(4)

作者简介:

我国中小学英汉双语教育反思 篇7

一、双语与双语教育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 意思是:“Two languages” (两种语言) , 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 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历史文化背景条件, 进行交流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这两种语言中, 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 另一种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

双语教育源自20世纪6O年代北美一些移民国家或多元文化国家为了使外来移民或难民更快融入当地社会 (解决就业、教育上的语言障碍问题) 而采取的用两种语言作为课堂媒介的教学。从历史上来看, 我国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有了双语教育, 一些教会学校的数理化等学科引进英语教科书, 用英文授课。作为新时期的我国双语教育是指采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 帮助学生在有意和无意之间学会两种语言的使用技巧, 并对“教育语言”和“语言教育”进行概述, 认为“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学校教育体系学习语言课程, 这些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和训练学生掌握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而“教育语言”是被用作媒介语言来传授知识的某一种具体语言, 双语教育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他科目 (非语言) 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两种语言的目的。

二、目前我国中小学双语教育状况

我国实施双语教育最直接的、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 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我国目前开展的双语教育实验强调在非语言学科课堂教学中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 目的在于通过用英语教学非语言学科, 为学生提供较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 营造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加强英语语言信息的输入, 使学生在无意识的英语语言情景中加快英语语言习得的速度, 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并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与其他学科的学习成绩, 以此改变我国学生因为缺少英语语言习得环境而导致的“英语教学费时费力而不高效”的现状, 弥补我国英语教学语言信息量尤其是英语专业词汇信息输入不足的缺失, 进而培养有利于我国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双语双文化专业人才。

1. 发展及趋势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 尽管对英汉双语教学班应该如何开设和评价双语课程等问题尚无定论, 双语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特点、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也都还处于实验与探讨阶段, 但我国的双语教育实验毕竟已经开展十多年。在这十几年间, 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一些可喜的变化和趋势。

(1) 地域扩大

我国的双语教育正在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 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发展。据笔者调查, 目前双语教育实验至少已经覆盖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河南、安徽、湖南、湖北、广西、山东、吉林、天津、河北、浙江、辽宁、黑龙江、山西、重庆、四川、陕西、新疆等24个左右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2) 学科种类增加

开展双语教育的学科种类增加。到目前为止, 双语课程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政治、音乐、体育、美术、生物、信息技术等大部分学科。

(3) 双语教育实验学校成立

开展双语教育实验, 提升各地区教育国际化水平, 是实现各城市国际化的必然要求。据了解, 目前仅江苏南部地区各城市已经有近两千所中小学正式开展了双语教育实验, 各校注重结合实际, 积极探索个性化的教学形式, 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

(4) 双语教材、杂志编写发行

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武汉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等出版机构先后组织力量出版发行了一系列双语教材。以上海教育出版社为例, 它利用自身优势, 适时创办了国内第一份双语报《语言文字周报小学生阅读版 (双语) 》。这份报纸主要面向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预备班学生, 内容新颖、活泼, 试刊号与读者见面后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 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教学模式

双语教育模式是双语教育政策法规、双语教育目的、语言观及语言价值取向等因素的综合体现。恰当的、有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双语教育模式的建构对我国双语教育实验的成败至关重要。现阶段, 我国英汉双语教育的模式仍以借鉴或引用国外先进双语教育模式为主。主要以以下几种模式为代表:

(1) 过渡式教学模式 (t ransit ional bilingual educat i on)

学生入学之初部分或全部使用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 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学校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式双语教学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一些不具备实施高水平双语教育的条件的学校。一般承担此模式双语教育实验任务的教师要在教学中分三个层次落实此模式, 即:简单渗透、部分整合、全面双语思维。这一模式比较切合我国双语教育实验的实际, 具有我国特色, 目前我国中学双语师资还不能达到大比例英语授课的水平, 多数学生也不能接受英语比重过高的学科教学, 因此,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穿插中文, 并运用各种非语言行为、直观教具、多媒体等帮助学生理解学科知识, 目前这一模式在我国的中小型城市运用较广。

(2) 沉浸式双语教学 (immersion program)

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 这种模式被称为全英语沉浸式双语教学 (immersion program) 。我国全英语沉浸式双语教育实验模式是对加拿大法语沉浸式双语教育模式的学习与借鉴, 目的在于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浸泡”在英语语言环境中,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 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英语水平。这种双语教育模式在我国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西安等大城市一些有条件的幼儿园、小学或中学实施。

(3) 半英语沉浸式双语教育 (half-English immersion program)

双语教师同时使用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进行双语课堂教学的双语教育模式被称为半英语沉浸式双语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 双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两种语言的比例往往是根据双语教师与学生的英语水平及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决定的。两种语言可以平分秋色, 也可以有所侧重。

(4) 维持性双语教学 (maint 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维持性双语教学是指学生入学时使用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 (home language) , 然后逐渐使用学校语言 (school language) 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 其他学科仍使用“home language”教学。这种模式被称为维持性双语教学 (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这种模式在我国双语学校初中教学中运用较广。这种模式要求双语教师在双语教育课堂教学中将汉语的使用比例适当降低, 而将英语的使用比例适当提高。

三、当前我国中小学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 双语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但随之而来的, 是在双语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困惑。如何处理好出现的这些问题, 成为双语教育深入开展下去的关键。

1. 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落后

目前来看, 我国很多双语学校徒有虚名, 最为典型的是把双语教育理解、操作为增开一门外语 (英语) 课, 并适当增加课时, 第二语言的使用频率远远不足。甚至有些学校误以为, 只要在课堂上说了外语就算是双语教学了。老师用英语表达的往往只是“Who can answer this question?”“Please take out your workbooks.”等课堂用语, 而习题解析、计算方法等学科知识内容都是用汉语讲授的。相当一批学校开设双语教学班的指导思想不甚明确, 有的是“从众”、“跟风”、“翻牌”, 有的想形成办学特色, 有的为增强办校竞争力, 有的为创收, 等等。真正研究英语教学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起什么作用, 研究学生同时学习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和规律的, 为数甚少, 更未见有分量的理论或实践成果发表。

2. 双语师资严重缺乏

推行双语教育, 首先需要解决师资问题。目前我国双语教师缺乏已成为制约双语教育发展的瓶颈。尽管一些大城市的中学教师均是本科学历, 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学历, 小学教师都是专科以上学历, 多数已达到本科学历;但是, 这些教师中能够用英语进行交流者却极少 (英语教师除外) , 更不用说用英语授课了。另一方面, 我国中小学教师很多接受的是传统教育, 有扎实的学科功底, 但缺少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学科教师不能全面驾驭英语, 英语教师缺乏丰富的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知识。但双语教育却要求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系列知识结构, 扎实的英语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 并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禁忌习俗、词语概念和体态语言等有关知识, 唯其如此, 才能更好地避免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解, 顺利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做到语言得体, 理解正确。可见, 双语教学者必须是一位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而教师队伍中真正称得上复合型教师的为数甚少。

3. 双语语言环境局限

没有充分的双语教育环境, 双语学习活动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必然会受到影响。双语环境与氛围大体包含三个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和家庭层面。从双语教育的社会环境看, 在我国汉语既是第一语言也是官方语言, 英语只算是一门外语, 还不属于第二语言。因此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极少应用英语。使用英语的大众媒体也是屈指可数。从学校层面来说, 在中国, 目前除了在沿海发达城市的一些学校, 大部分孩子都是从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唯唯呀呀地学习ABC, 而且除了在课堂上能接触一点点英语外, 他们几乎没有机会更深入地掌握英语。英语作为学生的基础课程, 每周所安排课时是有限的, 学生课外使用英语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从家庭层面来说, 我国中小学生在家庭内部与其他家庭成员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不多, 而他们在生活中和讲英语的外国人接触的也不多。语言本来就是一种交流的工具, 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交流才能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目前我国发展滞后的语言环境必然影响双语教育的效果。

4. 缺乏合适的本土教材

现今中小学双语教材可分为国外引进教材、自编教材和翻译教材三种。三类教材虽各有其优点, 但其缺点更明显, 最突出的问题是它们的系统性和适应性较差。采用翻译或改编国外教材的做法, 相对来说比较省时、省力, 语言也比较规范, 但教材内容并不太适应中国国情, 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在知识呈现与叙述方面亦比较繁琐, 加上价格昂贵, 学生经济上难以承受。学校自编教材, 除了极少数学校自编了体系完整、衔接配套的双语教材之外,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自编教材属“活页教材”的性质, 其编写过程基本采用了“剪刀+浆糊+复印”的方法。

5. 教育部对双语教育缺乏统一的目标要求和指导

虽然汉英双语教育的提出和实践已经近20年, 但目前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双语教育的概念, 对双语教育认识还很不统一。当前各地使用“双语”冠名的学校很多, 以“双语”冠名的班级更多。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是强化英语教学, 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旨在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 更有的学校将“双语”变为其“尖子”班的代名词。在社会上出现了滥用“双语”作为争取生源, 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倾向。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绍杰教授说:“从语言教学角度讲, 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 教学形式通常是学生看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 教师授课则全部用外语, 即学生在视觉上接触的是汉语, 听觉上接受的则是外语。”也就是说, 全面地用英语讲课,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接触到的术语和单词, 这是双语教学的标志。至于课堂上评价或指令性语言的英语会话, 学生在平时的英语教学或活动中就能学到, 不是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目前多数中小学的双语教学仍处于不成熟阶段, 就课堂教学而言, 有的人用教学语言和板书中夹杂两种语言文字所含的比例来衡量双语教学的好坏, 双语教学只是当作一种形式;还有一种做法是, 强调英语教学, 不重视汉语教学, 或只强调汉语教学, 不重视英文教学, 把双语教学轻描淡写, 等等。没有统一的目标要求导致没有一个统一的政策和总体规划。各地对双语的要求不一致, 考到高一级学校后, 学生的水平不齐, 无法统一进行教学。为此, 国家有必要对我国的双语教育制定专门规划和政策法规, 加以保护和正确引导。

四、解决我国英汉双语教育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实施双语教育”是教育国际化的直接体现, “实施双语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学习, 而且还牵涉到双文化浸润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和推广双语教育, 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需要有政策、师资、整个教育大环境等诸多因素的配合。在目前的形势下, 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 我国中小学双语教育问题的对策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 教育理念的变化

教育理念的变化是当前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外语教育是双语教育的基础, 双语教育是外语教育在学科教学的延伸。传统学科教学与英语是完全无关的, 要在学科教学中, 确立起英语作为媒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外, 双语教学不单纯是我教你学, 而要以英语交际为实质, 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协商的交际关系, 以英语为媒体, 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主动积极地参与双语教学活动, 以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的教学氛围。

2.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实施高质量双语教育的关键。基于我国双语教育实验的实际需求与外国实施双语教育的经验, 我们认为, 我国的双语教育实验需要的双语教师必须是具有较高的双语能力与多元文化知识的非语言学科教师。进行双语学科教学的教师除了要熟练运用本学科的知识、自如地驾驭英汉两种教学语言, 还要针对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 熟练运用课堂控制技巧, 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因此, 培养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教师非常重要。具体可以采取下列几种途径解决双语师资短缺的问题: (1) 在高校中开设双语学科专业, 改善师资培养方式; (2) 人才市场调节、招聘合格的双语教师; (3) 聘请熟悉汉语的外籍教师担任双语教师; (4) 培训转岗、出国培训双语教师;等等。

3. 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语言学家认为, 语言的现实表述是一个信息交换场, 它有“听、说、读、写”四种表述形式, 故是一个四重场。而它又可以被划分为若干子场, 就英语来说, 可分为“生活英语场”、“科技英语场”等等。如果没有这些语言环境, 语言学习就难以奏效。因此, 在整个社会还缺少英语环境和文化历史背景的状况下, 要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环境 (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 的创设是十分重要的。

4. 课程教材的改革

课程教材的改革是当前实施双语教学的难点。目前英语教材的编定基本上是以英语的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为主旨, 很少有学科类的英语教材, 而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 就必须编制各学科的英语教材, 这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既要求地道的英语, 又要求科学的知识体系, 既要编排英语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 又要注重学科的思维性和新颖性, 既要斟酌文字叙述, 又要配合适宜的图片、照片, 目前在资金、人才、知识来源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另外, 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决策权在国家教育部, 教材的编定由国家统一安排, 地方、学校无权改变课程教材, 虽说为了鼓励课程的多元性, 国家允许部分地区、学校自己编写相应的教材, 但是有确定的大纲限制。而要真正实施双语教学, 就必须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编制适合本校学生的学科英语教材, 使学校课程形成动态平衡, 以有利学生的个性发展。

5. 评价机制的改革

双语教育实验评价是实施双语教育实验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国双语教育尚处于实验阶段, 还未完全形成比较适合我国双语教育实验的评价体系, 以致很多学校在双语教育实验的评价中步入误区。正确的双语教育评价能够客观地反映双语教育的实施情况, 有助于人们比较理性地判断双语教育的成效与缺失, 为双语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导向, 为制定新的双语教育计划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国家普遍把评价作为双语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一般而言, 双语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涉及五个方面: (1) 学生双语技能与各科学业成绩的综合评价, 即对学生参与双语教育计划之前与参与双语教育计划之后的双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及各科学习成绩进行的比较评价; (2) 学生的学情评价, 即对学生参与双语教育的积极性、对双语教育的价值认识以及对待双语教育的态度等各方面情况的评价; (3) 双语教师的评价, 即对双语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机智与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4) 影响双语教育结果的各种社会因素的评价, 即对社会环境、各种双语教育资源与学生家长对双语教育的态度等各种因素的评价; (5) 双语教育计划自身的评价, 即对双语教育计划自身的可行性与价值等进行的反思、分析、判断等。因此, 只有逐步形成较为完善和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育评价体系, 才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我国双语教育的质量, 推动双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olin Baker, Sylvia Prys Jones, Encyclopedia of 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M].Philadelphia: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8.

[2]Miguel Siguan, William F Mackey.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M].London:Kogan Page Ltd., 1987.

[3]John A Buggs.A Better Chance to Learn:Bilingual Bicultural Education[M].New York:Clearinghouse Publication, 1975.

[4]Colin Baker, Founda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M].England: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3.

[5]C J Dodson, Bilingual Education:Education, Assessment and Methodology[M].Cardiff: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1985:145.

[6]John A Buggs.A Better Chance to Learn:Bilingual Bicultural Education[M].New York:Clearinghouse Publication No.51, 1975.

[7]王斌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浅析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篇8

一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

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的确立是为了保证教育公平, 使一部分家庭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经历三个阶段:全员享受助学金、部分享受奖学金、奖学金与贷学金相结合。最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了“奖、勤、助、贷、补、免”六位一体的高等教育资助形式。具体包括:奖学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补助、减免学费。资助范围包括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 但就我国目前资助金额而言, 其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和学习需求。

2013年,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4488.22亿元,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0%, 较上一年增长了0.02个百分点。而据资料显示, 2005年经济发达国家的政府性教育经费占GDP的平均比例为5.5%, 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比例为4.7%。可见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较少, 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力度, 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

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以助学贷款为主,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从发放录取通知书时就已经开始。新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会收到一份《高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会根据《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认定, 程序一般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按照班级或者专业的人数分配资助的名额;二是由班级或专业的认定评议小组根据学生提交的《高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日常消费来提出贫困生名单。贫困生的认定工作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

1. 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法律规定集中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 但法律条文多为概括性, 缺少相应具体的实施条例, 我国具体指导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是部门通知、方法等。例如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由试点、推广到成熟的过程中, 高校进行工作的依据主要有:1987年国家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实行贷款制度办法》;1999年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 (试行) 》;2002年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切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由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但我国并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规定, 而美国重要的教育资助政策的出台, 联邦政府都有相应的资助立法, 在美国, 教育资助制度与教育立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而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并没有法律的保障。

2. 学生资助面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加之高校收费额度的增加, 我国低收入经济困难的家庭学生面临上不起大学的难题, 同时中等收入的家庭也因为大学学费而担忧,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申请对象仅仅针对部分低收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受惠学生少。造成这样的情况与我国高校学生资助金额少有密切的关系。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比例, 我国投入的财政性教育经费较少, 这就严重影响了资助高校学生的人数, 也就将资助范围限制于低收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3. 资助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的还款负担率偏高。据资料显示, 就校园的助学贷款而言, 普通本科生毕业后第一年的还款负担率可以达到26%, 这要高于国际10%的标准。这就说明我国助学贷款制度的不完善, 其中主要体现为学生还款年限短。我国高校学生助学贷款中, 校园助学贷款的还款年限为8~10年,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还款年限为12~14年。而美国的学生还款年限最长为30年, 日本最长为20年。相比发达国家, 我国还款年限较短。同时考虑到还款人的需求, 我国高校助学贷款的还款年限也需延长。调查显示, 2014年全国本科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工资为2443元。如果在二线城市生活, 除去日常开支, 不包括社会交往、谈恋爱的开支, 那么应届毕业生还可以剩下1000元。因此, 我国高校学生的助学贷款制度应充分考虑学生需求, 根据现实情况适时调整、延长还款年限。

三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优化措施

1. 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立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改革, 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已基本形成, 但还不成熟。需要通过法律对高校学生资助对象、资助性质、贫困生认定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 明确权责义的主体和相关内容, 明确资金的来源、使用和管理。通过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的立法工作, 可以提高高校对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视, 可以使资助政策更加稳定、固化, 使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相关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从而提高学生资助的办事效率, 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再因为学费而担心不能上学, 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公平。法律制度是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建立的基石, 是顺利、高效实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有力保障, 同时它也是国家意志在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事业上的体现。伴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思想和依法治教观念的不断深入, 我国更应加快高等教育资助的专项立法的步伐。

2. 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群体

我国现行高校资助体系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和银行贷款。我国享受高校学生资助的大部分为低收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受资助群体少, 为此应扩大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群体。首先, 我国政府应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 只有这样,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才会惠及更多的贫困学生, 甚至是所有贫困学生,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其次, 我国应扩大学生助学贷款的资助群体。不仅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享受助学贷款, 对于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和家庭相对富裕的学生也可以享受助学贷款, 使助学贷款资助群体可以变成所有高校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缓解中等收入家庭的经济压力和改善学习条件, 同时也可以鼓励相对富裕家庭孩子的自我奋斗精神。

3. 采用新的还款方式, 延长助学贷款的还款年限

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的还款方式, 采用按收入比例偿还和分期付款相结合的还款方式。按收入比例偿还即规定贷款学生在毕业后月收入或年收入达到一定金额时再按着一定比例偿还贷款。分期付款就是贷款学生毕业后在规定的一定年限内偿还清本金和利息。采用两种还款相结合的新还款方式, 既延长了还款年限, 又减轻了贷款人毕业后经济和心理压力。同时新的还款方式可以与社会保障政策相结合, 既催促贷款学生准时还款, 又减轻了高校、银行的追款压力, 也有利于激发在校生对助学贷款的热情。

4. 加大宣传, 改变教育观念

高校收费制度改革, 使我国许多家长感到财力的单薄, 尤其是在偏远地区, 有些家长会选择让孩子辍学、弃学。因此, 我国各级政府、高校和新闻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 让家长和学生改变教育消费观念, 积极宣传教育收费的合理性, 积极宣传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让学生和家长对此有正确的认识, 能真正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 不再因为经济问题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 让学生在大学中不断充实自己,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才是我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作用的体现, 能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公平。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改革, 已逐步成熟, 但仍存在缺乏相应法律保障、资助面窄、资助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四个优化措施: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立法、扩大学生资助群体、延长还款期限、采用新型还款方式, 希望为我国高等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

参考文献

[1]王美林.浅谈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改革[J].教育与经济, 1996 (1) :63~65

我国中小学教育考试形式研究 篇9

我国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我国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教育法》将国家教育考试定位为一种行政行为, 因为举办国家教育考试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国家教育考试行为具有职权性、单方性, 考生和国家间的权利义务存在不对等性等特点, 都说明了国家教育考试行为是公权运行的一种, 是一种行政行为。由此可看出, 考试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国家通过法律形式来确定其地位的重要性, 保证了我国的教育考试“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2 我国教育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 考试片面追求分数, 倾向应试教育考试制度, 使得考试激励功能发生偏离。如今考试目的主要表现在对分数的追求。就教师来看, 考试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 也是最后一个环节。考试也是评判其教学质量好坏的一个标尺, 直接影响着其利益。就学生来看, 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其升学、奖学金的评定、评优、顺利毕业。对管理者来说, 学生成绩就是他们升级、休学、退学、延长学习年限等学籍异动的依据,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就是加强对学生考试的管理。最后造成老师为了考试而教学。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 管理者为了考试而管理。这样就夸大了考试的评定功能, 忽视了考试的诊断和反馈功能、预测功能及激励功能, 使考试没有发挥本身应有的功能。特别是对考试激励功能的扭曲, 使得考生和教师都注重追求分数, 使考试激励机制注重成绩, 不利于考生的全面发展。

(2) 考试内容不科学, 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动性及个性发展。传统的教育注重传授知识, “教”“学”“考”都以知识的再现为主, 而考试内容多注重理论知识, 强调对书本知识的机械记忆和理解。“上课记笔记, 下课背笔记, 考试默笔记, 考完全忘记”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只是学习到了已有的理论知识, 但在知识的创新能力, 学习的主动性上比较缺乏, 学生的个性也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 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3) 考试形式过于单一, 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前我国的考试制度中, 我国的考试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仍处于经验性阶段, 规范性程度低, 考试形式单一, 不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实际能力。基本上所有的学校都采用书面闭卷的方式, 偏重于笔试, 形式简单, 题型单一, 以检测学生记忆知识的数量为重点。但笔试有着其自身的缺点, 如考试面较窄, 代表性较差, 无法考察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和社会的发展脱轨, 学生无法满足社会多人才能力发展的需求, 最终导致学生和社会都无法找到满足自己的工作和人员, 造成一个双输的局面。另外, 现在的学校考试多集中在期末, 造成了学生“平时不学习, 临时抱佛脚”情况。这样不利于对知识的理解。

(4) 考试制度中存在着考教合一的现象。在我国的考试制度中, 考教合一的现象是很平常的, 常常是同一个教师既教学也参与考试题型的设置, 缺乏监督和制约, 容易产生循私舞弊现象, 也容易造成考试的不平等性及教学和考试中的主观性。出现“考试围着教学转, 教学围着授课老师转”。因为缺乏监督和制约, 有些老师为了追求高合格率, 在出题中有意降低试题难度, 使得考试成绩无法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总复习时进行定向复习, 使学生成绩不呈现正态分布, 学生成绩差距不能拉开, 而没有进行定向复习的教师就有可能出现学生的考核合格率低。而在复习的时候会出现教师泄露考试内容的现象, 这对于那些不是该教师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5) 考试成绩的评定方式不合理。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考试成绩评定方式多采用百分制, 并且存在着一次性的打分方式。百分制的评分方式使得成绩划分为及格和不及格两个极端, 而在60分及格以上的没有任何划分, 造成了许多学生的“六十分万岁, 多一分浪费, 少一分流泪”的心理。而一次性的打分方式很难客观评定一个学生整体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这种打分方式从本质上来说是变相地促使了学生平时放松, 考前恶补的行为, 甚至产生考试抄袭、作弊现象, 这就违背了学校培养合格创新人才的初衷。

(6) 考试制度的反馈体制建立不完善。现在很多中小学多将考试仅看做是对一段时间的教学质量的检测, 而忽视了教学考试的反馈作用, 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考试反馈制度。将考试结果用来做对学生好坏的划分依据, 但却忽视了结果所反映的教育工作中的问题。考试数据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这对中小学的教育发展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并且由于数据利用的片面性而使得对学生的评价造成一定的片面性, 这与国家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违背。

3 完善我国中小学考试形式的建议

3.1 改变考试观念, 树立科学的考试观

我们应该要积极改变考试观念, 培养现代科学的考试观, 即考试制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传统的考试观念注重知识的掌握, 即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 或者更具体一点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考试当中的知识, 从而使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而现代的考试观认为,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整体素质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理想和学风教育的, 帮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要结合当前的实际, 采用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的考试手段, 师考试成为一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工具。例如, 增加开卷考试的门数, 加强试题的开放性、现实性使学生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学因此我们应该要积极改变考试观念, 培养现代科学的考试观, 即考试制度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传统的考试观念注重知识的掌握, 即考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 或者更具体一点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考试当中的知识, 从而使学生取得好的成绩。而现代的考试观认为,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整体素质全面发展而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理想和学风教育的, 帮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要结合当前的实际, 采用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的考试手段, 师考试成为一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工具。例如, 增加开卷考试的门数, 加强试题的开放性、现实性使学生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学习和发展。

3.2 改革传统考试方式, 建立科学的考试系统

要完善考试制度, 改变传统的考试内容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应该对考试内容做不断的修改和变通, 以迎合学科发展与思维创新的要求。可以扩大考试范围, 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学大纲, 还可以扩展到相关书的有关内容, 最大限度的扩展学生学习的知识面。在考试命题上可以将相关的科目加以融合, 以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客观题必须占有一定的比例, 但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的主观题可以适当的增加。考试的答案可以更加开放化, 无标准答案, 学生可以根据试题的要求, 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 根据自己的理解, 进行试题的解答。答题的方式也可以开放化, 不只局限用文字的形式进行表达, 表格或图形都可以作为答案的一种形式。

3.3 从单一考核模式向多样化考试模式转变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考试必须要符合当前的实际。首先要打破单一考试模式的垄断局面, 实行多样化考试。可以通过闭卷考试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开卷或半开卷考试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采用实践考试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成果交流和评价来考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创新能力等。除此之外, 对考试时间的比列设置应该更加科学化。现在很多学校逐渐开始弱化期末考试的重要性, 有的学校将平时的学习测验纳入考核成绩之中, 将期中考试、平时的课堂小测验、出勤率及课后的学习情况, 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这种科学的考核方式使得中小学考试由终结性转向形成性, 有效发挥考试的诊断、调节、激励等功能。

3.4 建立数据库, 实行考教分离

对于考教合一现象, 建立试题库和实行教、考分离是必不可少的。所谓的考教分离是指教育活动和考试活动由不同的教师承担, 使考试更具客观性, 公平性。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考教分离有助于教学水平、教学能力得到公正的评价和充分的展现。而这种方式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核, 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教师的业务考核和聘用。这就给教师了一种压力, 而这种压力也恰恰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 同时也制约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随意性, 使之严格的按照教学大纲教学, 保证了教学目标的完成。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教考分离可以加强考试的公平性, 促使学生认真学习, 消除侥幸心理。总的来说教考分离, 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考风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5 改进考试成绩评定方式, 科学评价学生素质

改革中小学的考试评分方式是保证教学初衷的重要手段。正确、公正、客观、合理地评定学生成绩, 对培养创新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采取百分制、五分制及等级制相结合的评分制度。例如, 在百分制的及格人群中可以分为多个等级:60-69为D、70-79为C、80-89为B、90-100为A。这样可以使得及格的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等级而努力学习。而对于那些没有及格的人则不分等级, 可以保证学生的自信心不受到打击。现在又许多的中小学已经注意到评分方式这个问题, 很多的高校已经采用了将平时成绩, 期中考试, 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评分方式。这种评分方式是很科学的, 它将学生的成绩以平时的成绩和考试的成绩相结合, 理论和实际能力相结合, 更全面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 在改卷的过程中, 我们不一定要局限于一个正确答案, 答案可能多种多样的“开放性”试题, 只要学生有独到之处和新的见解, 评分时就应予以鼓励, 不应过于强调面面俱到, 使得评分制度更加人性化。

3.6 提高中小学教育考试的反馈功能

教育考试的反馈功能是提高我国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 因此建立完善的教育考试反馈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可以建立考试结果数据库, 每次考试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发现其中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方式等内容的问题和缺陷, 然后“对症下药”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我国教育发展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世忠.制度视阈下了中国教育行政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 (11) .

[2]于信风.考试学引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 .

[3]郑兆领.素质教育考试制度设计[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5) .

[4]陶愚川.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 (近代部分) [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12) .

我国小学生家庭教育 篇10

日本教育界“宽松教育”的理念发轫于上世纪中后期。面对上世纪中期日本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竞争压力过大、教学形式墨守成规等弊端, 日本教育界于1998年出台了《学习指导要领》。该要领规定, 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 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着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 进而增强个人的“生存能力”。“宽松教育”的措施主要是:精选和调整教学内容, 压缩课时, 将约1/3的教学内容删减或上调到高年级;调整课时比例, 缩减必修课, 扩大选择学习幅度, 新设综合学习时间;扩大学校对教学的裁量幅度;实施1周5日制等。

所谓“宽松教育”, 就是给学生宽松的时间, 让学生自由发展,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育其生存能力, 并以此来实现学校教育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具体而言, “宽松教育”要达成以下两个目标:1.学生层面的目标, 即提高学生的素质——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和善于创新等“活”的能力;2.学校教育层面的目标, 即实现学校教育的灵活、多样。“宽松教育”实质上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自我发展的主人。

二、日本宽松教育的实施与调整

自1996年7月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在中小学实施“宽松教育”的教育改革建议后, 日本文部省即开始根据该报告建议, 着手对规范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国家教育课程标准《学习指导要领》进行修订, 并于1998年12月完成了战后第六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新《学习指导要领》经过3年的过渡期后, 将于2002年开始在日本的小学、初中全面实施;高中阶段的新《学习指导要领》则要从2003年开始执行。2008年2月15日, 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与199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相比, 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最大的变化是, 基本舍弃了旧要领中“宽松教育”的概念, 改为着重强调提高学生的实际学力, 规定要在中小学加强语言、数理、外语、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等科目的教育和学习。为此, 实施的措施主要有三:一是增加课时。二是增加和调整学习内容。新《学习指导要领》全面实施后, 为落实2006年底新修订的《教育基本法》中对中小学生加强尊重传统与文化、“公共精神”和“爱国”教育的要求, 国语和社会等科目的课时和学习内容也要相应增加。三是减少了综合学习时间。小学从430课时减少到了280课时, 初中从220课时减到190课时, 删除了原有155~280课时的选修科目。

为什么日本的基本教育理念会在十年左右发生如此重大的调整?原因包括:第一、社会经济的持续下滑引发的社会竞争压力加大, 家长和学生对接受教育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在上世纪中后期特别是中期, 日本的经济发展一帆风顺。日本国民在经济繁荣时期认为有必要调整教育目标, 反思由一味刻板追求升学率造成的学生爱好缩水及思想、视野偏狭等问题, 认为宽松的教育氛围和配套措施能够架构起有利于培养不仅有才而且有德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体系, 从而大面积提高国民综合素质。这一目标从对综合学习时间的高度重视和详细规定可见一斑。而随着日本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日本国民对于现代教育的基本功能——培养熟练的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熟练技术工人的——逐渐重视起来。“只有掌握过硬的技能, 才能在将来的市场化生存中谋求一席之地”的观念重新流行,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强度、苦练基本技能”成为日本国民对抗经济领域“失落的十年”的有效的手段和无奈的选择。第二、东方文化传统使然。作为深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 教育在日本被赋予传道的重大使命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宽松教育提倡的快乐理念、轻松理念、自然理念和传统儒家思想中“文以载道”的思想冲突, 这是发端于西方的现代教育模式在东方文化氛围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 儒家文化一贯强调教育的社会规范维护功能, 长久以来教育都被视为一种负载重大社会文化功能的社会组织形式。宽松教育是源自西方的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逻辑趋向, 是发端于西方的现代化、现代主义在教育领域的折射。作为向西看的经济大国, 日本力图在教育上也向西方看齐, 宽松教育的理念正是在这样一种心态下萌发的。孰不知, 经济的全盘西方化与文化的东方化底蕴之间的鸿沟并非可以被一厢情愿式的教育规划抹煞, 反而在宽松教育被提出之后将这种反差更加醒目的衬托出来。

三、我国中小学教育向宽松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向宽松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舆论氛围。第一、针对中小学生的作业问题, “减负”已经成为标准答案。在众多媒体的想象和加工下, 铺天盖地的渲染中小学生作业量的宣传报道已经成为眼下寒暑假前后众多媒体的保留节目, 似乎学校和中小学生之间、教师和中小学生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 每年非要围绕作业这一问题展开生死攸关的拉锯战。而真正应被关注的教育问题, 往往被掩盖。这种转移焦点的做法如果不是出于无知, 就是出于无奈——由于对于教育公平问题、教育资源问题等根本问题难以置喙或不敢于置喙, 于是只能抓住学校、教师这两个泛指的概念、处于守势的群体做文章, 以博取关注度。实际上,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法规和各省市出台的教育规章制度, 对于中小学生的作业量有较为详细的规定。如果说存在中小学生作业量大的问题, 应该也不是学校和教师故意为之, 而是家长和学生迫切要求的结果。媒体和家长及一部分学生一味指责学校的做法违背了事实。第二、出于爱子心切的心理, “培养个性、发展特长”已经普遍成为家长们对教育的主要期待之一。学校的正规教育在社会各种特长、技能培训班的比照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为了回应家长和学生的迫切要求, 许多中小学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在勉力办好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前提下做大量以发展学生特长为目的的教育工作。第三、许多教师对中小学教育的认知出现了偏差。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是教育、培养学生同时更是教育、培养孩子的系统工作。作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养成的基础阶段, 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体系绝大部分能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养料。在教材编订、教学方法、教师培训、教学效果评定等一些列方面,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为之规划、制订了大量细致的规定。按照大纲要求认真施教, 完全能够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可是现今有的教师或是出于个人经济收入考虑, 或是受社会舆论长期的误导, 理解上出现了偏差, 认为应该在中小学教育的课堂内外, 解放学生天性, 培养孩子个性。孰不知, 中小学生的天性是爱玩的, 个性是在严格的教育中养成的, 放纵学生, 往往会起到不好的效果。

四、适度宽松的中小学教育在我国实施的前景

既然宽松的中小学教育并不适合我国国情, 那应该实行怎样的中小学教育呢?实际上, 考虑到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 也即考虑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和国民素质现状, 实行适度宽松的中小学教育是较佳的选择。所谓适度宽松的中小学教育, 指的是根据我国的经济实力、社会发展水平和国民素质现状,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对现行教育教学大纲进行微调, 适度强调中小学教育的学校自主权、学生选择权, 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营造融洽的教育教学环境。如此一来, 既回应了家长、社会舆论的指责, 又能够适应社会发展, 与时俱进。适度宽松的中小学教育在我国的实施, 将极大促进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工作, 有利于宽严结合的培养学生, 有利于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 能够节约人力物力, 有利于教育公平规范, 能够减轻家庭负担。对于学生而言, 可以一心一意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 在人生的初级阶段练好内功, 不被外界的各种价值评判标准过早的打上印记, 从而为自己的人生保留多种选择。经过适度宽松的基础教育培养成长起来的学生, 充分吸收了人类各种知识的精华, 而不是偏好一门, 从而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身心健全的文明人。

摘要:2008年2月15日, 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新的《学习指导要领》。与1998年的《学习指导要领》相比, 新的《学习指导要领》最大的变化是, 基本舍弃了旧要领中“宽松教育”的概念。我国中小学教育存在向宽松教育发展的趋势和舆论氛围。宽松的中小学教育并不适合我国国情, 实行适度宽松的中小学教育是较佳的选择。

我国小学生家庭教育 篇11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平;家庭文化背景;特殊需求

教育公平是大部分国家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政府对教育公平发展一般有两个基本认识:其一,保证国家的每个公民接受一定年限的基础教育,使其获得基本知识与能力,能够在社会中生存下来;其二,保证国家的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不受社会经济状况、阶层、民族、地理位置、身体条件的影响,对于义务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而言,则采用公平有效的入学标准,除此标准外,学生不受其他条件的影响。2015年,我国教育部发表了《关于做好2015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更多的寒门学子能够进入高等学府,但公平的入学机会背后仍然存在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进入高校后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而早在1968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教授就在他的报告里提出:影响教育公平的不只是学校教育制度,更重要的是不同社会阶层的经济地位及其文化背景。

一、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的探讨

文化背景即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积淀,是主体较稳定的价值取向、思维模式、心理结构的总和。学生的家庭文化背景在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影响不容忽视。

一方面,贫困地区与城市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交通、信息、经济发展、文化传统与新观念的迥异,使得群体之间的文化素质大相径庭。贫困地区人群中“女不如男”和“传宗接代”的性别歧视,“读书无用论”和“读书不如赚钱”等陈旧落后思想都限制了其子女接受教育。而城市地区则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和“男女平等”等思想使得城市地区对其子女的教育更加重视。这是导致农村学生教育不公平现象间接和主观的原因。

另一方面,农村与城市地区的家庭成员在学历上出现明显的失衡。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课题组近期发布研究结果:在城市,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6倍、55.5倍、281.55倍和323倍。这就意味着多数农村父母没有能力在课后给其子女进行学习上的辅导。然而,在初等、中等教育阶段是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高峰期,需要接受更多来自家庭的文化熏陶和思维训练。

二、学生家庭文化背景在教育活动中的影响

怀特海曾借用大主教坦普尔的话来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看法:“人们18岁时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后来会如何发展。”而大学里学生如何的发展无疑是教育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

1.课程设置的影响

在大学公共课设置中,英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而言,班级由来自农村的学子和城市的学生组成。面对同样的课程、教学进度、学习环境,其双方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对于城市学生而言,他们从小就接受了高质量的英语训练,特别是在口语和听力方面远超来自农村的学生。但在同一个学习环境里,这些学生避免不了要配合水平较低的同学而放慢自己的学习进度甚至重复学习早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于他们而言求知的欲望将大幅度减弱。奥谢曾说: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阻止一个在智力或性格与体力上属于强者的人取得凭天赋能力所取得的成绩,其不公平、不民主和犯罪的程度正如一个弱者在与同伴竞争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一样。对贫困者来说,“反向歧视”是一种纠正过去不利做的一种尝试。这种理论认为,必须给学生增加机会,直到他们把握住机会为止。若忽视這群学生在公共课大班级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状态,对他们而言这种教育是强迫进行的是一种不公平的教育待遇。

2.社团活动的表征

在中学阶段,从智力培养方面来说,学生们一直伏案专心于自己的课业;而在大学里,他们应该站起来并环顾周围。正因如此,如果大学的第一年仍然耗费在用旧的态度重温旧的功课,那是致命的错误。大学,已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地方,也是学生领悟生活、感受人生的场所。在学校,学生主要通过寻求友谊来满足彼此的心理需要来共同体验人生。高校社团便是交友和课外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因彼此之间兴趣、家庭文化背景等因素的相近或相似而结成非正式群体,在这一群体中,每个个体都能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和城市学生生活经历、家庭文化背景存在差异而更愿意选择和自己一样的学生为伴,以获得认同感和自信心。而城市的学生也更倾向与自己价值观、信念及人格特征相似的人结为团体。除此之外,社团的招新标准与经历要求使许多农村学子望而却步---他们渴望加入但又因没有特长而提前结束社团生活。

三、特殊教育需求的合理性

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使用一般或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组织形式和设备由专门教师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青年进行的教育,这种教育既要达到与普通教育相同的一般的培养目标,又要达到其特有的特殊培养目标。由于对特殊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特殊教育学也可以有两种理解。广义的指研究有各种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教育的现象与规律的科学;狭义的多指研究各类残疾儿童教育现象与规律的科学。本文在借鉴特殊教育广义的基础上提出给予高校学生特殊教育需求的建议,即在高等教育的阶段把学生看成“特殊的群体”而不是规格统一、要求统一的物品;有针对性的对待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学生,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和高校学生的发展。

有人指出特殊教育主要针对的群体是特殊儿童对于正常学生的教育而言似乎没有相同之处。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古代的孔子就云:“性相近,习相远。”我们每个人在后天的发展过程中因其环境、教育的不同而有其个性,有其特质,异于他人。近代发展的教育心理学中也提出了:人的发展阶段具有差异性。换句话说,每一个正常发展的学生都存在不同于其他人的一面,都有特殊教育的需求。高校中的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因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性就如同特殊儿童身体上的特殊,需要针对这种差异给予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在这个多样化的环境中,特殊需要教育适用于每一个学生,适用于每一个的教育发展阶段。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殊教育需要的内涵和外延将会丰富和广泛,并与人权、平等和公平等问题密切联系。特殊教育需要,这必将成为一种教育的趋势。

四、基于特殊教育需求的解决路径

通过对特殊教育需求的分析和思考,不难看出只有提供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育,只有配合学生的学习节奏和步伐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因此,基于特殊教育需求理论提出两种解决高校学生家庭文化背景与教育公平问题的路径:(学习上)独特的课程设置和(生活上)互助的社团活动。

1.独特的课程设置

“在大学教育中,综合运用精神应占主导地位。大学的课堂应该面向那些对细节和过程都已经熟悉的人;换句话说,所谓熟悉,至少是指他们先前进行过的训练非常适合这些细節和过程,因此很容易掌握它们。”但农村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由于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利因素使得他们缺乏这种熟悉,尤其是在英语、计算机等现代气息比较浓厚的课程上。因此,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到这群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采取教育补救措施使学生尽快跟上高校的教学节奏。独特的课程设置则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特色的课程表。

2.互助的社团活动

社会心理学指出:当双方的需要、角色及人格特征出现互补关系时,所产生的的吸引力是非常强大的。一方面,农村学生多数为特长发展滞后但生活经验丰富;另一方面,城市学生普遍多才多艺但缺乏社会锻炼。根据双方不同的需要社团在其自愿和协调下组成互助小组,相互帮助共同学习。这样的社团不仅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平台使双方平等交流、学习发展,而且在心理上也避免了冷漠、孤僻、自卑、高傲等一些不良症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ior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Education[R].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 Bank, 1995.113.

[2] Coleman, J.S. Campbell,E.,Hobson,C.F.,et al.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R].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66:1-35,575-587.

[3] [6] [8]艾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著,庄莲平,王立中 译.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2.1-2.

[4] [5] 约翰·S·布鲁贝克 著,王承续等 译.高等教育哲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70-71.

[7] 张晓琳.英国特殊需要教育的发展历程简述[J].绥化学院学报,2013(1):155-160.

我国中小学生灾害教育研究现状 篇12

一、关于灾害教育的界定

关于灾害教育界定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少。灾害教育从英文看有多种表达:Disaster educatio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ducation或Education for disaster reduction, 国内研究者认为“灾害教育”的称谓最合适。

李景霞和张英在其《中学的灾害教育》中提出:“灾害教育是为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以培养灾害意识为核心的教育, 受教育者能掌握一定的关于灾害本身及减灾防灾的知识与能力, 树立正确的灾害观, 以便能正确看待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进行减灾防灾活动。”我们认为该定义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关于灾害本身及防灾、减灾、救灾与备灾的知识、能力与态度, 树立正确的灾害观, 正确看待灾害本身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正确地进行相应防灾、减灾、备灾、救灾活动, 它有着深刻的实践性、仿真体验性, 并有着丰富的教育内容与价值。此定义为后续研究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平台。

曾玉君和王吉春在《论学校灾难教育的内涵及实施》中提到相关的概念“灾难教育”, 并将其界定为:“灾难教育是指使学生了解灾难常识, 掌握灾难应对与救助技巧, 提升应对灾难的能力, 并激发学生灾难意识的活动。内容包括环境保护、灾难基本常识、灾难应对技巧与灾后救助、心理健康等方面。”

但以上的防灾教育和减灾教育从其内涵来看涵盖不了灾害教育的全部目的和内容, 后续研究者还需要从知、情、意、行等多个维度进一步完善“灾害教育”的确切涵义。

二、中小学灾害教育的研究方法

近年来, 国内中小学灾害教育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从灾害学和教育学的角度, 理论层面地阐述中小学灾害教育的重要性, 分析其影响因素和对策, 如陈霞等的《试论灾害教育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祁钰的《灾害教育离我们有多远》, 张英等的《灾害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初步思考》, 等等。二是从灾害知识掌握程度的视角, 应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中小学生掌握防灾避险知识和技能的基本情况, 并针对欠缺之处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如王强等的《南京中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避险能力的现状调查》。三是实施组织逃生避险演练等模拟训练活动, 或辅之以个案访谈法, 实证地探讨中小学生防灾避险能力的状况和相关的影响因素, 如《中学灾害教育及其校本化实施研究》等。

就问卷调查法而言, 绝大多数是针对灾害知识、灾害意识和防灾避险行为能力进行的调查, 有部分研究者对灾害知识学习的渠道进行了问卷统计分析, 另外有个别研究者如王强进行了体适能肺活量和防灾避险的实际运用能力自制问卷的调查。

三、中小学灾害教育重要性的研究

关于中小学灾害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学者的观点比较一致, 普遍认为:灾害教育已经成为这个时代重要的研究课题且需要提高包括中小学生在内的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

最早是宗文的《时代呼唤灾害教育》中提出通过发展灾害教育, 提高全民族的灾害意识和有关科技知识水平, 已成为时代的大势所趋;同类文章汪泓宏的《时代的趋势─发展灾害教育》 (《中国减灾》1996, 02) 论及灾害教育是时代所需;秦志英和龙良碧的《中学地理教师培训的新内容———中学地理教学中灾害教育和旅游教育的重要性》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1, 02) 主要论及灾害教育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四、中小学灾害教育现状的研究

关于中小学灾害教育的基本状况, 国内研究者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 中学生对防灾减灾及灾害教育的态度上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但应对灾害的能力比较薄弱。另一种观点认为, 整体上中学生灾害教育的状况令人担忧。

董一峰在其硕士论文《中学地理灾害教育研究》中对无锡市8所初高中3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相似的结果:学生有了解和学习灾害的主观意识和愿望, 但是灾害意识不强, 对身边可能发生的灾害较为陌生, 应对灾害的知识储备不够。于秀丽在其硕士论文《中学地理教学中防灾减灾教育的探讨》中对白城市6所初高中学校的600名学生进行了防灾综合素养的调查, 结果显示中学生对防灾减灾的态度是积极和正面的, 并且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灾害知识, 但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性灾害的能力较为薄弱。王波在《我国中小学灾难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研究得出灾难教育的研究滞后、师资培训薄弱、缺乏制度性系统性和学科整合等一系列令人担忧的现状。

另外, 还有部分研究基于调查资料, 横向对比了不同地域或不同层次的学生灾害教育状况, 探讨了造成差异的原因和影响灾害教育的不同因素。

五、中小学灾害教育对策的探讨

中小学灾害教育对策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理论探讨层面。研究者们分析目前中小学灾害教育的不足, 探讨了应遵循的原则, 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李景霞和张英在《中学的灾害教育》中认为:“灾害教育可以参考环境教育在中学的开展方式—————以渗透的方式融入各必修科目中, 此外, 可以根据灾害教育的特殊性, 开展仿真模拟体验与集体防灾演练, 进行有关防灾减灾知识讲座等课外活动。”温永泉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实施灾害教育探究》一文中指出实施灾害教育的主要途径有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专题报告。

关于中小学灾害教育对策的探讨, 研究者们的观点归结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制订中学灾害教育指导纲要及学校灾害训练计划, 以保证灾害教育的落实。 (2) 开展灾害教育师资培训、展开防灾素养的调查分析来推进灾害教育的研究。 (3) 整合不同的师资力量、学科资源, 综合渗透且开设灾害教育选修课。 (4) 开发设计灾害教育教学资源, 并完善灾害教育数字化资源库。

六、我国中小学灾害教育的发展趋势

根据国内灾害教育现状和需求及现有的灾害教育研究, 本文推测我国中小学灾害教育的发展趋势可能趋于以下几个方向。

1. 灾害教育的方式将结合本地特点趋于多样化。

各地域、各中小学将结合自身特点和潜在发生灾害的不同灾害类型, 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 对中小学生进行灾害教育。比如山区中小学可以采用讲解、校内演练和实地仿真模拟训练的方式开展洪水、泥石流等具有当地地质特点的灾害教育。另外, 多种多样的培训、灾害知识竞赛、网上远程教育等方式将更广泛地被应用到灾害教育中。

2. 灾害教育将逐渐被正式纳入学校课程。

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可能会根据灾害频频发生及灾害教育现状迫切需要提高的现实, 编写灾害教育材料、灾害教育教材及相关培训资料, 以满足中小学灾害教育的需求并逐渐以选修课、思想教育、技能培训等性质的课程纳入学校教授课程。

3. 灾害教育师资培训将逐渐为中小学教师进修部门所重视。

承担灾害教育重任的中小学教师目前普遍存在灾害风险知识结构单一、观念陈旧、防灾避险能力较差等情况。因此, 要改变不容乐观的师资现状, 就要在师资培训中实施灾害教育, 有必要时可设立灾害教育资格证等考核标准来鞭策师资力量的提高。

整体而言, 我国中小学生灾害教育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各研究者都已经充分认识到灾害教育研究的重要性, 但目前实证研究较少, 而且主要是对灾害教育现状的调查, 并缺乏基于实证研究资料的有深度的理论探讨;研究方法单一, 主要集中于问卷调查;仅有个别研究能从多角度分析影响灾难研究的因素和指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指导策略。我们在灾害教育的有效手段、具体策略和实证研究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 如何在中小学教育中实施灾害教育成了近些年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国内关于中小学灾害教育的相关研究为依据, 从灾害教育的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等方面综述了国内中小学灾害教育的研究现状, 为提高我国中小学灾害教育的研究水平提供借鉴。

上一篇:企业海外并购下一篇: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