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通用12篇)
我国大学生 篇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14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更是专题研究部署依法治国, 将依法治国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大学生而言, 承担着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光荣职责, 因此必须具备较强的法治意识。大学生的法治意识高低影响着我国依法治国进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什么是法治观念
所谓法治观念, 是指人们对于法律的认识和看法, 包括其性质、地位、作用等方面, 也就是借助法律的手段管理国家、经济和社会的观念。同时, 也指人们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形成于人脑的一种内在约束, 是人们将自己的实践和法律要求相互融合的结果。[1]法治观念的塑树需要以法治教育为基础, 因此, 大学生法制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二、目前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分析
很多高校都十分重视法治教育, 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在进行法治教育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的存在, 仍存在着各种问题和不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法治教育缺乏科学的定位。目前, 一些高校领导将主要精力和关注点放在重点学科建设上, 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度不足, 对高校法治教育缺乏应有的研究, 没有找准法治教育应有的定位, 这就造成了在开展对大学生的普法教育时, 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向大学生灌输法律知识, 而没有将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作为己任, 在高校这种不科学的法治教育定位下, 大学生具备了法律知识, 但缺乏法治信仰。
二是法治教育内容相对陈旧, 更新不及时。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法治教育时所选用的教材没能及时更新, 有的法律已经修改了, 法条内容和观点都变化了但是由于沿用原来订购的老教材, 致使法治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此外, 高校教师在进行授课时, 往往注重义务而轻视权利, 重视内容目标忽视过程目标, 很难做到以案说法, 大学生对对抽样的法律条文的理解很难到位, 不利于其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形成。
三是法治教育的形式过于枯燥单一。目前, 很多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时往往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 通过向学生灌输枯燥的法律条文来完成法治教育的目标。这种传统的授课形式仍以教师为课堂的主角, 学生仍是被动地学习, 师生间缺乏有效地互动。这种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和塑树法律意识的积极性, 也难以确保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教学效果。
四是高校法治教育师资力量与法治教育的形势不相适应。当前, 国家高度重视依法治国, 把提高国民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作为重要任务来抓。但是一些高校的法治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较差, 缺乏专业系统的法律知识体系, 理论功底不够深厚, 实践经验也很缺乏, 法治教育师资力量如此薄弱势必会影响到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效果。高校法治教育的这种师资状况与目前国家大力研究推行依法治国的大背景是不相适应的。
五是法律素质未被列入素质教育之列。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认识过于片面, 认为综合素质只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没有将法律素质列入素质教育之列。这也是很多高校对法治教育重视度不足的原因所在。
三、增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随着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的深入推进, 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针对目前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 笔者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效果的有效对策。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加强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教育。在现代法治社会里, 以法律知识、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为基础的法律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参与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础。[2]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法治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法治观念, 杜绝“马加爵事件”发生在大学生身上。
二是科学准确地进行法治教育定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 应通过多种教育形式来提高大学生的法治素质, 使大学生具备遵纪守法的自我约束能力, 形成自己的法律信仰。因此, 高校法治教育应定位在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上, 使得大学生通过学习, 能够守法, 也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从这个角度上看, 高校开展法治教育仍要以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为基础, 让大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依法治国现状和形势, 通过加深认识帮助其牢固树立自己的法律信仰。
三是对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及时更新、调整。高校教育主管部门应当组织人员对现行法治教育的教学大纲进行调研, 并根据调研结果进行调整。[3]高校加强对教材的关注, 一定为学生选用最新的教材, 避免陈旧的内容影响学生法律知识的获取和法治意识的塑树。同时, 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形式, 在进行基础授课的同时, 利用法律知识深入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四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高校应为法治教育教师创造尽可能多的学习培训机会, 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师素质, 使他们能够切实承担起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任务, 较高的政治素质、渊博的法律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为大学生呈现精彩的法治教育课程, 为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信仰作出贡献。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将依法治国推向了新的高度。法治教育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将会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 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其进行法治教育是提高他们法治观念、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保证,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教育,观念,途径
参考文献
[1]邓姝然.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研究.职业教育, 184.
[2]董升太.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1月.第33卷第1期:110.
[3]杨健燕.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8:36.
我国大学生 篇2
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朱晓明;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没有固定的模式。它以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品质、科学文化知识和身体、心理与技能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和发展个性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竞争需要实力,而实力源于人才,人才得益于教育。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应把重点放在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人格的教育上。大学生素质教育,既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又要造就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因此,首先要构建大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其次要优化大学生的智能结构。文章论证了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的思想,分析了当前我国在大学教育中提倡素质教育思想的迫切性及必要性。尤其针对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具体操作的方案,在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对如何提高我国高等院校开展素质教育作了探讨和研究,为我国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大学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为探讨应激对不同特质焦虑者注意功能的影响,评价渐进式肌肉放松和自生训练两种应激管理技术改善应激时高特质焦虑者注意功能的效果,为应激管理提供参考,我们进行了本研究。研究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应激对不同特质焦虑者注意力的影响研究:以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为应激源,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测量高特质焦虑组和非高特质焦虑组学生对照期和应激期的注意力。结果对照期高特质焦虑组的P300波幅和潜伏期与非高特质焦虑组无差异(P>0.05),应激期高特质焦虑组P300波幅明显低于非高特质焦虑组(P<0.05),P300潜伏期明显长于非高特质焦虑组(P<0.05),表明在CET-4这一应激源下,不同特质焦虑学生注意稳定性和注意转移能力的变化不同,提示高特质焦虑者为应激管理的重点人群。第二部分是应激管理对高特质焦虑者注意力的影响研究:将30名将参加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的高特质焦虑学生随机等额分入对照组、渐进式肌肉放松组和自生训练组,并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随机测量15名学生(5名/组×3组)对照期的注意力。之后,对渐进式肌肉放松组和自生训练组学生分别进行为期12周的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和自生训练,...
浅析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措施
一、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难,难就业”,进入 21 世纪后,随着我国高校的持续扩招,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大学生就业成为名符其实的“问题”。我们需要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原因,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
1.大学生总体上“供过于求”现象的持续存在。分析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时,我们都会不可避免的首先想到大学生就业市场上“供过于求”现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01 的统计显示,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不可否认,全民文化素质得到了提高,但是由此产生的后果——大学生数量的激增,增加了我国劳动力市场吸纳大学生的压力。
2.大学生陷入结构性失业的僵局。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也将长期存在。主要有以下几种的表现:首先,城乡区域先天性差别。其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影响。最后,高学历比不过高技能。总之,由于城乡地域差异,大学生崇尚在沿海大城市就业。产业结构调整促使新兴的用人单位更加喜欢使用高技能、低学历的实用性人才。这就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和社会对劳动力需求的结构不相适应,从而使高校毕业生陷入了结构性失业的僵局。
3.大学生有业不就。“失业大学生为什么不能填补连年的用工荒?”这是新浪《新闻观察》根据市场调查得出的疑问。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不仅存在于外部社会,还存在于大学生自身,“有业不就”这种择业观念的走形就是其中之一。“宁愿发达城市一张床,不愿经济欠发达地区一栋房”。城乡地域差别,造成了我国大学生人才分布普遍不均衡,这是因为东强西弱的整体国家经济发展态势,使东部沿海城市更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这就导致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大学生人才供过于求,竞争环境激烈,而二、三线城市特别是三线以下城市大学生人才却是供小于求,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其中的民营企业更是求贤若渴,更别说其他乡镇企业了。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措施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1) 消除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当前我国建立起了比较系统化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制度,为大学生最大限度的就业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但是由于当前我国在经济产业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一些配套制度还没能够及时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的充分就业。首先,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其次,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目标。对于广大高校毕业生来说,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尤为重要。一方面,促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把户籍制度、人事制度改革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相统一,建立完整的服务于大众的社会保障体系。(2) 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习近平在视察天津人才市场时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经济增长是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最有效的保障,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政府的责任在于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千方百计的增加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以经济发展拉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想方设法的创造出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3) 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不规范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给政府本就急迫的就业工作又平添了几分难度。政府需要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规范化建设扫清障碍,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实时监控,不仅在制度层面上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性,而且还要针对在招聘过程中的失范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2.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形式新任务,高等学校可以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就业理念的转变、大学生就业技能的提高等方面适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在实现高等教育强国进程中迈出有力的一步。(1) 提高人才质量。高校作为最前沿的人才高地,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所培养大学生的质量。在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华丽转身那一刻起,能够把学习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能够把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具有高尚品德和职业操守的大学生才能够达到社会要求的“质量”。(2) 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强调过这句话。在传统经济时代,就业靠的是体力;工业经济时代,就业靠的是脑力;在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就业靠的是能力。我们可以看出,时代在进步,实现就业的依靠力量的方向在改变,但归根结底还是主要依靠自身的作用去实现就业。在一个岗位上,谁的自身综合能力强,谁就能胜任。
3.构建公平的用人竞爭机制。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用人单位最直接参与大学生这一重要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其用人观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竞争机制是否公平。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效益观,才可能构建公平的竞争机制,才有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大学生的公平就业。(1) 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在当前高校毕业生这一人力资源结构性过剩的严峻形势下,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将直接影响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而由于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缺乏稳定的劳动力价格机制,导致人才高消费等现象经常出现,造成了对人力资源的高度浪费。(2) 构建公平的竞争机制。十八大提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是党在新时期下提出的又一听民心、顺民意的新任务。
4.鼓励大学生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新时期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途径,短时期内,迅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大学生也在有关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偏爱“自主创业”这种就业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也特别强调支持青年人走创业的道路,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为高校毕业提供保障、搭建平台。
三、结语
大学生就业这道世界性难题的解决不再一朝一夕,但只要各方共同努力,就有望得到局部和阶段性的缓解,并逐步形成以人才培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然后社会全面发展又带动新一轮人才需求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孙玲.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研究[J].黑河:黑河学刊,2011(4).
[2] 杨程.大学生就业现状[J].商业文化,2012(1).
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篇4
1.1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变迁
(1) 指令性计划下的“统包统分”阶段。
当时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背景下, 国家根据政治形势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确定了“地方分配、中央调剂”的分配原则。国家制定招生计划, 承担学生所有费用, 学生毕业后由国家按计划统一分配工作, 即“统包统分”制度。
(2) 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进入到了指令性计划下的“统包统分”向“双向选择”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了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制度, 以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为主要特征, 这个阶段迈出了大学生就业政策改革的关键一步。
(3)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我国开始了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自主择业阶段。在这个阶段中, 不仅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才, 大学毕业生在自己的职业选择上也有了更广泛的空间和自主权。这种开放的择业模式, 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会, 促进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1.2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2.1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
中国高校教育的连年扩招, 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多, 大由于我国现在的教育体系多以理论教育为主, 缺乏与实践的结合, 较少对学生进行创业方面的指导, 因此, 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不能满足与人才市场的需求,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
1.2.2 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刚毕业的大学生不愿到偏远穷困地区和技术含量低的岗位去就业, 且认为专业不对口难以发挥优势, 不能学有所用。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只把精力放在寻找收入较高、地位较高的大单位和大城市的工作岗位, 形成了就业难的假象。同时很多大学生就业思想太古板, 过于传统, 都认为毕业就要找到好工作, 择业观念不强。再者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识也不强, 在当前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 大多数大学毕业生从未想过创业, 创业意识和创业动机均较弱。
2 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1 大学毕业生及其家庭就业期望值与现实反差较大
大学生虽然思想活跃, 但受传统国民思想的影响,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存在偏差。学生在找工作时, 期望值过高, 想方设法进大城市、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不愿意到一些国家需要并且也需要人才的私营企业、中小企业、乡镇地区择业。挑选工作时, 对地区, 单位, 职位, 晋升空间, 薪酬待遇等都有较高要求, 造成了某些急需人才的单位找不到人, 人数已足的工作挤破头的“错位”现象。此外, 由于80后的大学毕业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从家长的角度出发, 家长担心孩子吃苦受累, 也不愿意或鼓励他们到偏远地区或中小私营企业去工作, 无疑也缩小了大学毕业生择业的范围。
2.2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需失衡
首先是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 增长过快, 当前大学毕业生已呈现出膨胀的趋势。2000年之前我国大学生每年毕业生人数还不到200万, 而2010年之后每年毕业生人数都超过600万, 且呈现逐年增加态势。然而高等教育的教育结构确没有跟上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高等教育已不能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其次是用人单位的需求与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存在差距。人才市场上的用人单位出现了盲目追求高学历, 不断提高用人标准的现象, 不仅在学历上要求过高, 还要求应聘者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这对应届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再者,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往往不能达到任用人单位的要求。受到我国一直以来的传统教育影响, 多数学生死读书, 缺乏基础技能, 基本操作能力较差, 而且由于高中时期的文理分科, 多数毕业生存在着偏科的现象, 自身的知识面不够宽广, 只熟悉自己的专业知识, 限制了其在用人单位的发展潜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2.3 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责任缺失
我国政府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责任的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首先, 缺乏相对完善的相关法律和制度, 存在不合理的就业和管理体制;其次, 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大学生的失业保障、就业福利保障以及维权保障等方面均存在较大漏洞;再次, 对于政府的政策也存在执行力度不够的情况。政府之间互相推诿, 政策执行过程中不透明的现象时有发生;再次, 缺乏完善的就业市场机制和有效的就业市场监管。
3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3.1 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首先,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竞争能力, 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 转变为复合型人才。其次, 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要改变工作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 不要认为在中小企业, 偏远地区工作就丢面子。应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放下架子, 为给自己设定一个更合适的就业目标, 放宽就业地区和行业, 并不难找到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另外, 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爱好以及成长背景等, 做出一份合适的职业生涯计划书, 确定明确的就业目标, 并努力发展自己的工作技能, 扩宽知识面, 才能在未来择业中有更广阔的选择和更高的就业成功机率。
3.2 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应紧跟时代需求
高等教育在办学理念上, 一方面要结合社会对创业者基本素质要求的动态变化进行教学理念的跟进, 另一方面也要立足于长远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将专业设置和课程完善贯穿于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进程之中。故在高等教育办学中应大力推进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改革, 例如:在办学理念上, 高校应加强同密切同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的联系, 深入市场调研, 掌握人才市场对人才技能, 学生发展的要求, 针对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在专业设置上, 也应充分考虑师资水平、办学规模、市场需求等, 改变“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 重专业、轻基础, 重知识、轻能力, 重分化、轻综合”的现象, 在实际教学中, 则应加大实践环节、创业环节的设计, 提高大学生全面素质, 提早培养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3.3 政府应加大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的支撑力度
首先, 要健全适度的社会及保障制度。当务之急就应该调整相关的大学生就业政策, 逐步建立完善的以大学生个体为对象的就业保障体系, 从而去除因社会保障问题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空间更加宽广, 保证大学毕业生合理择业, 从而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其次, 在毕业生择业过程中, 应由政府主导的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例如:政府应鼓励高校与就业单位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培训机构, 帮助学生分析就业政策和自身的就业能力及优势, 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再如政府相关部门也应全面的对大学毕业生实施培训;同时, 也应该鼓励大学毕业生就业培训组织的建立, 多方位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提供支持与帮助。
3.4 用人单位应客观、公正招聘
用人单位应消除性别、学历等偏见, 严格按照招聘岗位的性质、特点和对人才的要求做好用人的规划, 招聘人才, 同时要鼓励大学毕业生将就业目标和用人单位长远发展联系起来, 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引进计划, 合理配置人员。再者, 用人单位也应给即将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招聘及培训信息, 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这一人生关键时刻把好关、引好路。
摘要:首先介绍大学生就业的理论概述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大学生就业的整体现状;重点阐释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最后针对这些问题, 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几个方面提出合理的对策及建议, 以改善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高等教育,政府扶持
参考文献
[1]王绍玉.跨越转折——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报告[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12.
[2]郁辉.当代大学生社会观调查研究[J].中国市场, 2012, (01) :78-79.
谈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篇5
摘要„„„„„„„„„„„„„„„„„„„„„„„„„„„„„„„„ 1 关键词„„„„„„„„„„„„„„„„„„„„„„„„„„„„„„„ 1 谈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2
一、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再认识„„„„„„„„„„„„„„„„ 2
(一)政府加强统筹规划,宏观调控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基础„„„„„„„ 2
(二)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 2
(三)用人单位招聘制度的变化„„„„„„„„„„„„„„„„„„„„ 2(四)民营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的重要渠道„„„„„„„„„„„„„„„ 2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3(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因素„„„„„„„„„„„„„„„„„„„„ 3
(二)大学生自身因素„„„„„„„„„„„„„„„„„„„„„„„„ 4
三、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途径„„„„„„„„„„„„„„„„„„ 6
(一)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6
(二)缩小地区差距,扩大就业空间„„„„„„„„„„„„„„„„„„ 7
(三)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专业设置,提供有效供给„„„„„„ 7
(四)加强大学生生涯辅导工作,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 7
(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 8
(六)构建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就业工作体系„„„„„„„„„„„„ 8
四、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9
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10
(一)深化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科学就业观 „„ 10
(二)教育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 10
(三)完善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服务 „„„„„„„ 10 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直接影响高校生存、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影响大学就业的因素很多,在社会因素中来自政府、高校、用人单位三个方面的问题和大学生自身的因素都影响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从加大政府规范力度,完善就业市场,改革教育体制,转变就业观念四个方面入手,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教育体制;就业市场
谈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再认识
(一)政府加强统筹规划,宏观调控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基础
按我国目前的情况,国民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新增几十万个就业岗位,可见我国经济的快速 发展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同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积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大学生“就业优先”的思想,工作重心从以前的就业管理转变到就业服务上来,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良好的舆论氛围,减轻了大学生的精神压力,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宽松、公平的环境。
(二)不同专业的就业形势
外语专业的、懂得世贸组织规则经济类的、管理类和财会类的学生将继续抢手;随着IT业的逐渐复苏,社会对 计算 机类、电子 类专业的学生会有更高的需求,学生的就业可能比较乐观;中文专业学生适应面广,有一定的功底,社会提供了许多岗位:记者、秘书、管理等,都适合他们去做;社会 科学 等专业的学生,报考公务员可以解决一部分这类学生的出路,但由于公务员岗位竞争十分激烈,因此就业不太乐观等。各专业毕业生就业水平虽然会不平衡,但是社会对不同的专业的需求量会有所变动,如果能放低期望值,愿意到西部、到基层去,都可以找到工作。
(三)用人单位招聘制度的变化
大部分用人单位更多的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来选择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这样一种环境,无疑将给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四)民营企业成为吸纳毕业生的重要渠道
民营企业有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成为接纳毕业生就业的一支新生力量。随着个体、民营经济的继续发展,其需求岗位必然将进一步增加。这就要求广大毕业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不仅要将目光放在大公司、大企业上,还要适应形式要求,投身到充满生机活力的民营企业中去。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因素
1、政府方面。造成大学生就业歧视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这方面的关注程度不够,就业方面的制度远没有欧美国家那么成熟和完善,尤其是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和法制化建设还没有完成,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就业歧视现象缺乏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的硬约束。
2、高校方面。当今世界正由工业化社会向市场、信息化社会迈进,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整个世界如同一个地球村,这就决定了现代大学必须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第一,目前高校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缺乏对市场信息的准确预测和科学论证,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第二,高校对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质量不过硬。高校内部管理机制仍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师资多是过去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因此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力度自然不够,从而导致大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第三,“重人口,轻出口”的现象也普遍存在。高校招生与就业工作密不可分,它的运作规律就像工厂生产的产品推销不出去,生产再多再好也是积压品。由于就业工作滞后性,高校在招生时就应根据经济发展、社会人才需求信息相应地调查招生数量、设置专业,适应四年后的就业工作。但目前许多高校招生和就业工作隶属两个不同的部门,这很不利目前就业工作的市场化,极易造成社会不需要的专业盲目招生,而急需要的专业招生规模不大,这就为大学生毕业时可能失业埋下了隐患。
3、用人单位方面。第一,用人单位观念上存在一定误区。有些用人单位盲 3
目追求高学历,在各高校举办的多场招聘会上,有的单位员工自身不足百人、年销售额不足50万的中小型企业也提出非硕士不用的要求;有的很少涉及涉外业务的用人单位也提出要求学生必须拥有全国英语六级证书;与全国大多数企业的情况一样,有很多企业对应聘的学生提出必须要有工作经验等的要求。第二,“双向选择”过分倾斜用人单位自主权。近年来,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国家垂直管理的金融、邮电、税务、电力等部门,在工资、住房、奖金、福利等方面的待遇大大高于当地水平。因此这些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选择时倍受青睐,出现几百名大学生应聘一个职位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随着用人单位择才自主权的不断扩大而愈演愈烈,现在有的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已出现变相的权权交易和权钱交易等不正之风;有的用人单位片面追求眼前高收入、高效益而忽视长远发展目标,拒收毕业生,这就造成未来新~轮的人才断层现象。
4、地域方面。地理不平衡性。中国 地域宽广、人口聚集不均、地区各种因素差异决定着我国就业形势的差异性,人才需求也因而有一定的差异。
5、市场管理体制方面。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体制有待于健全完善。毕业生就业制度由“统一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一个改革性的大飞跃,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各种刺激。“双向选择”从不利因素上讲,给那些拉关系走后门的人开了“绿灯”,解决了工作问题。“择优分配”在“双向选择”中难以有效实行。虽然学校通过评选优秀毕业生或提供信息,主动推荐等做了一些工作,也能体现到部分毕业生,而那些通过关系到好单位的毕业生无须与其他学生竞争,这样就造成毕业生素质好差与用人单位好差及需要脱节。
6、结构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庞大的就业力量,客观上造成大学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大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速度,供需矛盾突出。
7、环境因素。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放松。家长、教师、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都是非常广泛和深刻。家长对子女的关心教育容易停留在学习成绩上,而对子女的道德品质培养、心理辅导、劳动教育等有所忽视,这些弊端影响学生在择业上,贪图安逸,讲究功利实惠;学校在教育指导思想上重智育、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不敢严格管 理学 生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使一部分学生走向社会后,政治 方向模糊,把文凭和学位当作换取名誉、享受地位的条件,引起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不满。
(二)大学生自身因素
1、观念因素。在当前大学生的心目中,就业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大学生的金钱观念,功利意识大大增强,在择业时出现重实惠轻理想、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多数大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择业,不能根据实际进行就业目标的调整,不能认同自主创业和多种形式灵活的就业,在择业问题上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就业观。理想与现实脱节。一些学生认为读了大学就理所当然当国家干部,就应该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片面认为留在大城市、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味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其实,现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还是很需要大学毕业生的,比如说基层单位、中西部地区的技术工作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毕业生也并不过剩。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观念问题。部分学者将大学生就业难归结为结构性失业,认为大学生不愿意去中小城市、县城,特别是西部地区,大学生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的要求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差距较大,换句话说依然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问题。不论是农村学生还是城市学生,北京、上海、深圳绝对是最具诱惑力的前三个就业地点。但是,城市再大,它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是有限的。
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回报期望过高、就业盲目性大。有的学生还无法接受就业制度的改革,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自己的能力;有的学生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使自己陷于不战自败的困境中;有的学生在获取职业信息和职业目标的筛选能力上不强,常采取不切实际的从众行为等。很多大学生并不了解因为扩招、下岗工人多而再就业等多方面原因带来工资标准降低,进入大城市、大企业的要求更高、机会更小等就业行情,因而在就业中没有目的性,不但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也浪费了就业机会。
2、心理因素。不健全的人格特征导致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第一,焦虑与矛盾的情绪。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 5
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在择业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焦虑矛盾的心情,他们希望自主择业又不愿意承担风险;渴望竞争又缺乏勇气;胸怀大志又不愿正视现实;重事业重才智又在价值取向上重物质重利益;既崇尚个人奋斗又有较强的依赖感等等。第二,自傲与自卑的情绪。有的大学生对自我评价过高,过高地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在择业中好高骛远,自命不凡,眼高手低,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不塌实的印象。相反有一些大学生因学历、成绩、能力、性格方面的某些缺陷和不足而丧失勇气,悲观失望,抑郁成疾,不思进取,不能充分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第三,依赖与等待的情绪。有些大学毕业生等靠思想严重,缺乏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
3、职业规划因素。职业规划能力比较欠缺,很少有大学生对自己做出详细的探查,明确自己的素质、能力、个人特长、兴趣、学习、工作方式及对工作环境的喜好等,依次做出决定和计划。
4、实践因素。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低,创新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在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应试教育观念在较大程度上依然居主导地位。学校培养高分低能、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许多高校依然存在。大部分高校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上自觉意识不浓,条件不完善、渠道不通畅。
5、礼仪因素。部分大学生文明礼貌欠缺,不注重细节。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评判好与坏、对与错,在生活中表现得自私、封闭,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与大家不能很好的合作。但是,现今的用人单位几乎都特别注重团队合作,因此很多学生失去了机会。
三、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途径
(一)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岗位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长。从1999年起,我国大学招生规模连续扩大,自01年起六年间毕业生增长了近4倍,与此同时,需求则保持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的增长明显 6
高于社会需求的增长,造成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可见,要想根本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最有效的途径。
(二)缩小地区差距,扩大就业空间
劳动力具有“逐利”性质,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 经济 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大,造成我国大学生在东部大中城市的集聚,形成人才相对过剩的区域结构性失业。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促进 农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和西部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降低大学生就业选择的机会成本。这样,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由于收入差距的缩小,大学生愿意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而不愿意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处于失业状态。另外,就业空间的扩大为大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也会降低大学生过度教育率。
(三)构建 科学 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专业设置,提供有效供给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暴露出了高等教育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高校学科建设没有真正符合市场运行 规律,没有很好与市场接轨,对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能力和应变机制不强,这些都直接或间接的 影响 了大学生就业。
改革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与市场的联系,构建与 时代 发展、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教育体系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对高等教育提出的现实课题。
(四)加强大学生生涯辅导工作,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
1、加强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追求上更多的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考虑自己多一点,考虑别人少一点,容易造成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缺乏敬业精神,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缺乏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差,而这些往往是用人单位非常看重的。因此,在高校的教育中,应加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过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遭遇挫折、历经磨难使正常,大学生要向正确面对,必须保持健康的心态,科学地认识问题,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使大学生将来能真正满怀希望的投入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必要一环。
3、加大学生的专业教育,提高专业素质。在当代大学生中,许多学生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潜力和前景,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认识不到位,造成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够牢,不够深,不够广,给将来的工作带来障碍。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要与专业教育结合,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性地开展专业发展现状、专业前景分析等专业教育活动,提高大学毕业生的竞争能力。
(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
由于社会用人制度的不完善,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还存在着社会资本的作用大于人力资本的作用的现象,不但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滋生腐败,也不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劳动力市场机制,加强监督、健全机构,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长久之计。
(六)构建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就业工作体系
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尚不够完善,直接为大学生择业提供长期服务的机构很少,大学毕业生流动渠道不畅,制约了大学毕业生的最优化的配置。因此,构建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就业工作体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那问题的有力保障。
1、建立以公益性为主的社会服务机制,如建立毕业生信息共享 网络,健全信息化就业工作系统,健全社会化的就业中介组织。
2、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改革就业机制,出台促进大学生就业、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和 法律 法规。如户籍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专业职称评聘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等,以解决大学毕业生后顾之忧,鼓励大学生到非公有经济领域寻求就业机会。
四、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加大政府规范力度。建立和完善就业领域中的各种法律规范,规范和制约用人单位的用人政策,防止其用人自主权无限制的扩大,消除各种就业歧视。建立完善的覆盖全社会和整个劳动力市场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向全社会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覆盖速度及统一社会保障的标准。推行保障社会化、统一全社会基本社会保险的标准,建立与劳动者工作所在单位、地区以及劳动者身份无关的养老、医疗、事业等个人帐户制度,从根本上彻底打破统一劳动力市场所必须跨越的“社会保障壁垒”,为大学生跨地区、跨行业就业解除后顾之忧。
2、改革教育体制。高校改革的方向是“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让高校进入市场,促使高校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来培养人才。既要考虑当前的社会需要,也要考虑国家长远发展的人才需求。同时,学校应该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实行厚基础、宽口径的新专业格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在专业教育中,要加强综合性教育,拓宽基础学科范围,淡化专业方向,不断研究和追踪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新发展,提供最必要、最先进、最有效的基础课程,增加课程的弹性,体现不同学科交叉、渗透、融合而推动专业发展的时代特征,解决专业课程过于讲求学科自身结构的问题。
3、转变就业观念。大学生要改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勇于自主创业。调整择业心态,克服心理障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调节个人情绪,正确对待挫折,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有效地排除各种不健康的心理,避免心理冲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赢得就业市场的竞争。面对新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应当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形势,主动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正确处理社会需要和个人选择之间的关系,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国家的需要,自觉端正并强化健全的利益观。抛弃职业等级观念和“官本位”思想。树立竞争意识,加强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新知识,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专多能的符合型人才。
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
高校毕业生毕业分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望与发展。搞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因此,高校的教育和指导也应该是广泛的,将就业指导和教育结合起来,不仅为毕业生传递信息,起到“媒介”作用,更重要的要教育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补充自己,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
(一)深化就业指导,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树立科学就业观
教育学生正确理解毕业分配政策的内涵。强调市场经济下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并不意味排斥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的政策界定了择业的目标和出发点: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面向基层,充实生产、科研第一线,学以致用,人尽其才。高校应以理想信念 教育 为核心,加强国情与艰苦创业精神相结合,教育和引导广大毕业生,坚定树立 科学 的、务实的事业观和奋斗观。学校要引导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确立就业目标,教育毕业生摆正个人和集体、个人和国家的关系,要有知难而上、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在现实中降低自己的期望值,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最能发挥个人才智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二)教育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生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个人修养,才能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欢迎。因此,学校要让大学生清楚:市场 经济 的需要和 发展 的趋势只能使竞争越趋普遍和激烈,优胜劣汰,谁也回避不了,必须使个人适应这个要求。市场经济中,复合型、应用型和开拓型人才适应性强,需求量大,学校和家庭共同教育和引导毕业生要以这些人才的标准加强学习和锻炼,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行为准则,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三)完善就业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服务
1、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化、专门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教育毕业生对自己认知,对社会认知,对职业的知识、性质、特点、发展前途、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及市场需求等应有全面的了解;学校要帮助毕业生了解自己的特长、兴趣、心理承受力、合适的职业类型等,逾越自己条件或对自己缺乏信心都会使择业失败。
2、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增强心理调控能力、受挫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学校和社会通过 网络、电话、邮寄等多种沟通方式相结合,使信息畅通无阻,保证大学生以很快的速度得到适合自己的信息。
4、要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实现各种就业渠道相互贯通、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行见习、实行、参观考察、提供模拟招聘会和面试机会。
总之,当代大学生要正视现实社会的严峻性和挑战性,强化竞争意识和开放意识,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时时注意把自己打造成适合社会的合格成员。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促进个人的成功并不断发展完善。
结论
随着我国 经济 的高速 发展,社会 经济结构在不断的变化,高等 教育 的规模迅速扩大,流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急速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不断加剧,高等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 问题,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愿望,也是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战略,更是学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分别从供给、需求和供求匹配的角度对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进行 分析,找出就业难的原因所在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参考文献 :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研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发展趋势不断转好,但是大学生创业的数量与质量却仍然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究其根本原因,不难发现,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的范围、质量,与上述国家相比有所欠缺。因此,加强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视,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模式,是促进我国大学生创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的政策问题
2008年《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将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的目标确定为“加强创业意识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以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为目标,不注重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实质上不利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的提高,是一种相对狭隘的教育方式。除此之外,政府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但是这些文件规定模糊,并未明确在创业教育内容、形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的统一性最低标准,导致执行力低下,至今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参差不齐,有些高校甚至严重缺少创业教育。
综合我国创业教育相关政策以及政策实施中的实践性问题,我国现今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主要存在几种问题:
1.创业教育支持体系不完善
现今高校的创业教育与育人工作相互脱离,主要由学工处、就业中心或团委负责,对创业教育的支持和关注明显不够,且高校并未将社会上的投资引入到创业教育资源建设上,导致创业教育资源不足。
2.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我国许多高校还尚未将创业教育纳入学分管理,只是在经济类相关专业安排创业相关课程,并未开设针对全校性的普遍性创业教育课程。
3.创业教育内容狭窄
现高校所推行的创业教育,主要偏重于创业意识教育、企业管理、创业入门等创业相关实用性内容,然而忽略了在企业家素质、创业法律知识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4.创业教育形式单一
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只限于课堂教师教学,未与社会企业、部门等相关组织和人员进行对接,进行实践化创业人才的培养。
5.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较弱
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导师未进行过实践化创业,实践经验不足。且多数高校尚未与社会对接引入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社会导师进行教育合作。
二、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的经验借鉴
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对创业教育都非常重视,尤其是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在创业教育各个方面都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制度。
1.机构设置
多数国家都建立了专门引导和管理创业教育的机构,且其分别由不同的职能。英国的科学创业中心负责加强创业教育社会推广来发展创业教育,美国的创业教育中心则主要负责制定和落实有关创业教育的国家计划。
2.资金支持
主要分为国家资助和社会投资两种资助模式。国家资助指主要由国家提供创业教育基金或者直接拨款给高校,作为对教育资源优化的资金基础。社会资助型指的是主要由私人、基金会以及其他社会支持对象提供创业教育发展的资金基础。资金支持系统的优化是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3.课程设置
主要有技能实践型、意识核心型、针对教育型三种基本模式。技能实践型以美国为代表,创业教育内容涵盖了创业发展、创业融资、企业管理等多种创业实践技能,以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日本更注重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意识培养,在美国的教育基础上强化了企业家素质和法律知识的内容,强调了创业过程中企业家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4.师资力量
大部分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都强调创业导师的实践素质。美国、日本等国采用将精于理论的创业导师进行实践再培养的方式,选拔一批理论实践兼修型的创业导师。澳大利亚则采取了实践导师聘用的方法,邀请校外有创业实务经验的人来担任兼职教师。
三、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合外国的优秀经验和我国现今创业教育的现状,我国应当实现从创业意识教育到创业能力教育的目标转移,注重大学生全方面创业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其创业成功率,实现长远意义上的创业就业。为了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应当主要重视完成以下举措:
1.确立创业教育最低标准
国家的法律政策应当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创业教育基本内容作出硬性的最低标准规定。高校创业教育至少应当包括创业入门、创业发展、创业融资等几项内容,兼顾创业理论与实践。同时,应当融合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网络课堂等教学方法,并加强针对性课程的开设和社会导师的聘用。
2.积极开展创业相关竞赛
我国应当在增加竞赛开展主体、丰富竞赛类型、加强竞赛审核这三个方面加强对创业竞赛开展的促进与管理。应当积极开展相关创业竞赛,鼓励行业组织、企业等民间力量开展创业竞赛。开展竞赛的各主体应当拓宽思维,针对创业计划、创业实践、高新技术创业、网络创业等不同内容开展多类型、高水平、符合大学生创业需求的创业竞赛。加强创业竞赛宣传,各主体应当采取资金支持、服务提供、硬件赞助等一系列符合大学生创业需求的激励手段来吸引大学生生参与创业竞赛,提升创业热情。
此外,还应当通过提高基地覆盖率、促进优化基地设施、加强基地培训等方法优化创业基地建设。引导教育部门和社会主体对创业教育质量加强评估,以形成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推动力,促进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探究》,载《中国高教研究》,2012年10月第1期.
[2]徐华平.《试论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载《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1月第3期
[3]郭丽君,刘强,卢向阳.《中外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的比较分析》,载《高教探索》,2012年8月第1期.
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探讨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消费行为,对策建议
1 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目前开发现状
1.1 产品不符合大学生的需求
我国旅行社产品在设计上大多数是景点和交通的简单组合, 共性的东西较多, 加之长期形成的以观光类旅游产品为主, 产品缺乏特色。旅行社向大学生推出的旅游路线没有体现出大学生的特色。因此, 导致了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仍处于停滞阶段。
1.2 旅行社的推广方式不被大学生接受
现阶段旅行社产品的推销方式主要采用报纸、人员推广等形式, 由于大学生在学校中主动买报的人很少, 浏览新闻、信息等主要采用因特网、广播、人际传播等形式, 而旅行社缺乏有效的宣传和推广途径, 只是采用简单的电话咨询和报纸宣传, 很难满足大学生的要求。
1.3 大学生对旅游企业的产品与服务信任度低
相对于旅行社认为大学生旅游风险大而言, 涉世经验较少, 甚至对有些生活基本常识和旅游常识掌握较少的大学生, 自我保护意识很强, 很难对某家旅行社在短时间内产生信赖感。
1.4 对旅行社的产品价格接受度小
旅行社的价格一般以团体包价为主, 行程大多是旅行社设计的常规线路, 价格为一个总的价格, 灵活性较差, 直观上让学生很难接受。
2 大学生旅游消费行为特点分析
2.1 强烈的外出旅游欲望
大学生体力充沛、精力旺盛, 思维活跃, 好奇心强, 对旅游怀有极大的兴致。而且大学生的在校活动范围往往局限于三点一线, 这种狭窄的活动空间使学习生活变得单调、枯燥。而旅游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 也可消除学习所带来的各种紧张和压力。因此, 他们有强烈的外出旅游愿望。
2.2 旅游时间比较集中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学业, 因此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旅游。寒暑假、双休日、传统节日短假期及 “十一”黄金周是大学生旅游的集中时间。
2.3 出游方式呈现多样性
现在大学校园内通过网络寻找一道出游的同学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在一起费用均摊、快乐同享, 不但能拓宽自己人际交往的层面, 在选择上又有更大自主权。另外假期单骑远征、情侣自助游等其他的旅游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出游方式的多样化反应了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明显。
2.4 旅游消费水平较低
大学生仍属于消费一族, 他们的费用大多数来自于家庭。旅游消费对于大学生而言在现阶段仍是属于奢侈消费。他们渴望外出旅游, 但由于经济来源的制约, 消费能力不高, 因此, 他们一般对旅游的条件要求不高。
2.5 出游顾虑较多
大学生旅游愿望非常强烈, 但因其长期生活在学校和家庭的范围内, 缺乏旅游经验, 社会实践能力较弱, 出游顾虑较多。尤其女生作为其中的弱势群体, 对安全等问题考虑更多。旅游企业如果能够解决好这些顾虑, 大学生出行将更依赖于旅游企业。
3 开发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对策和建议
3.1 各级政府、教育管理部门, 高校对大学生旅游给予政策支持
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意义不仅在于其对旅游业经营收入的放大功效, 更在于旅游对于青年人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不同文化环境的认同以及对全民旅游理念的推动。但是现在我国的一个特殊情况是,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担心发生伤亡事故, 自己要承担责任, 对学生自助旅游持不支持、不反对、不组织的态度, 这是中国大学生旅游开发中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学校应该把学生旅游当作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 对学生旅游组织者的正当活动给予支持并加以指导, 鼓励他们在组织学生旅游的活动中锻炼组织能力, 培养团结精神。
针对大学生旅游中担心的安全问题, 一方面需要社会的法制体系进一步健全, 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 国家也可出台一些旅游法, 或与旅游有关的法律法规, 规范旅游者与旅游单位的行为。同时旅游景点景区的管理也要进一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3.2 以多种优惠方式拓展市场
(1) 建立青年旅馆。
青年旅馆是适宜青年旅游者的专业化旅馆。主要面向出外旅游的学生或其他社会青年, 为其提供卫生、安全、经济的住宿场所。多数酒店以房论价, 而青年旅馆则以床论价, 一个床位的价钱一般为三星级酒店房价的十分之一左右, 室内设备简单但整洁环保, 为避免污染环境, 一般不提供一次性用品, 而使用公用浴室、洗手间。这种旅馆在国外已非常普遍, 如澳大利亚的青年旅馆价格便宜, 约每晚15澳元, 仅为一般房价的1/ 6 左右。在中国, 青年旅馆的发展速度很快, 但与广大背包自助旅游的青年、大学生的愿望与潜在需求相比较, 其总体规模和服务水平尚有不小差距。
(2) 推出经济型旅游套餐。
旅游企业可以推出经济型旅游套餐, 在特定的时候制定特殊的优惠价格, 以吸引学生市场。在旅游淡季, 旅游企业可以通过降价优惠、与学生社团联合倡导推出户外运动等措施吸引学生出游。
(3) 社会各个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大学生旅游消费中存在的经济问题, 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这不仅有待于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同时与旅游相关的交通部门也可适当地提供一些让利活动, 如不要把学生半价票局限在家庭所在地与学校之间, 大学生到旅游景点也可以凭借学生证享受半价优惠。景区也可以提供半价门票, 适当减轻学生的负担。国外的一些作法值得借鉴:英国为鼓励学生旅游, 特规定凡25岁以下的青年人乘火车可以买半票。德国法律规定26岁以下的学生坐火车可以得到特价优惠, 博物馆或其他文化场馆设施也有学生特别票价, 学生们持学生证, 交一张照片和9欧元就可从学生后勤处办理一张国际学生与大学生证 (ISIC) , 凭此证可以坐飞机的特价, 还可以便宜地在国内国外的青年旅馆过夜。
3.3 开发面向大学生的旅游产品
(1) 服务于课堂的认知旅游。
如文物古迹考察、建筑风格鉴赏、动植物品种辨别、计算机应用网络管理实务以及各种工艺流程操作等, 这些内容在一线进行教学要比课堂讲授好得多, 学校既节约了设备购置与管理费用, 也保证了教学设备的先进性、学习场景的真实性、教学活动的趣味性。
(2) 服务于企业的商务旅游。
服务于企业的产品推销、市场调研式的商务旅游, 也正在成为校园的时尚。大学生的商务旅游可以细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使校企实现资源共享。
(3) 工业旅游。
就是以工业企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 它以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工作生活场景为主要旅游吸引物, 通过让旅游消费者了解工业生产与工业操作等工艺生产过程, 在满足旅游消费者基本旅游需求的同时, 获得更高层次精神享受的过程, 是工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
(4) 专题修学游。
它以某一个专题为考察学习目标, 或考察某地风俗文化, 或了解一门学科, 或学习一种语言, 或参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修学游应突出一个“学”字, 要求参加者对所学内容先有一定了解, 线路设计上应突出专业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出国参观知名高校, 与当地学生一起听课、用餐、交流, 了解异域文化, 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也是修学游的重要形式。
(5) 就业考察游。
针对学生比较关心的就业问题, 旅行社可以设计以就业培训、就业考察, 开拓眼界为主题的寒暑假就业游, 到知名企业考察工作环境。通过这种专题旅游, 让大学生全面感受城市的环境文化氛围, 了解城市的消费水平、生活水准、发展趋势以及心仪单位或行业的工作环境、收入状况等等。
(6) 体育旅游。
大学生活泼好动, 特别是男生, 多数酷爱体育运动, 大力倡导有关的体育运动, 除了竞技体育外, 还应开展具有健身和娱乐性的滑雪、滑草、水上体育、海底潜水等旅游活动, 相信在大学生中一定很有市场。
3.4 针对大学生的特点, 树立新的营销理念
(1) 在大学内创建旅游品牌, 播种旅游文化, 培养长期市场。
大学生旅游消费者与社会旅游消费者相比有一个独特的区别, 就是对某商家及其产品的认可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和承接性, 可以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新老学生中长期存在, 也就是说只要某商家将几个品牌旅游产品做好, 就会形成每年的稳定利润源。但如果真想将大学生旅游市场做大、做好、做久, 只有较好的品牌效应还是不够的, 在打造品牌之后还应在大学校园内扎扎实实的播种旅游文化, 使旅游这种活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学习方式和一种精神体现。当品牌效应和文化效应开花结果之时, 就是大学生旅游市场形成之日。
(2) 借助网络及其它媒介的影响, 扩大营销的广度和深度。
除了传统的宣传媒介之外, 旅游企业可以利用大学生偏好网络、追求新奇的特点, 构建高校旅游网络, 进行网络动态营销。许多学生喜欢通过网络来查找旅游目的地。虽然现在全国有不少大学生旅游网, 但大部分为非营利性自发组织, 传统旅游企业还未与网络完全接轨, 总体发展水平偏低, 尤为重要的是缺乏学生专栏。因此旅游企业可以在各高校网络建立友情链接或建立网站, 组成一个高校旅游网络, 在不同时段结合各地推出的旅游项目在网站上推出以时尚旅游、户外运动等为主题的网络动态营销活动, 以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同一市内的多家旅游公司也可以合作建立一个专门面向大学生的专业旅游网站, 在网上发布旅游信息, 建立论坛, 为大学生外出旅游提供专业的参考, 共同将大学生旅游市场这块蛋糕做好, 形成多赢局面。
另外, 开展宣传促销, 不仅要针对大学生, 而且要针对家长, 这符合当前经济还未独立的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提高家长的旅游意识, 无疑可起到促进大学生外出旅游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枕涛.大学生旅游:被遗忘的商机[N].中国教育报, 2002-04-30.
[2]霍力.杜文广.大学生旅游消费心理分析[J].商业研究, 1997, (3) .
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分析 篇8
就当前来看, 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所需经费主要由国家拨款和学校自筹来实现, 而社会捐助资金仅占贫困生资助经费的很小一部分, 这已成为我国很多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想要构建健康有序、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 这就需要国家和学校在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深入参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近几年来, 虽然现行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学生的经济困难, 但在实践中, 由于受政府的财力所限和业已进行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真正能用作贫困家庭学生的解困资金非常有限, 不能满足资助工作的实际需要, 难以从根本上有效解决贫困生资助的问题。因此, 要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 充分发挥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非营利组织的作用, 积极引导和鼓励多方社会力量参与捐资助学活动。
虽然目前已有包括一些爱国侨胞在内的多方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捐资助学, 在高校设立了若干种社会奖助学金, 但尚缺乏有力和有效的激励机制, 资助的力度不够, 受资助面过小, 捐助的广度和深度均还远远不足。地方政府在制度建设上缺少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进行捐助的政策, 大多数企业和个人缺少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捐助热情, 企业和个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捐助总量还非常少。“我国社会力量对高等教育经费的贡献及对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贡献均不到1%。”除了资助力量薄弱之外, 各种贫困生资助方式涉及到不同的资助主体的运作还各自为政, 缺乏合力, 缺乏统筹的方法和有机的整合, 从而造成资助资金出现交叉重复、资助不够准确等情况, 使资助出现了偏差和不公平现象。社会力量参与贫困大学生资助不仅仅是奖学金、赞助、捐赠等形式, 也可以表现为为贫困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 帮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但是从实践来看目前这一社会参与的形式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加之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因素社会提供给贫困大学生的岗位相当有限, 而且其岗位大多属于家教、促销、市场调研之类的临时性岗位。另外在调查时还发现有些社会机构在市场化浪潮中“利欲熏心”, 利用大学生的弱点欺诈大学生, 榨取其廉价劳动力, 这更是给贫困大学生解决顺利成长的问题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2从贫困大学生资助资金的分配来看, 其结果不均衡
我国的社会资助主要集中在一些重点名牌大学, 像一般的普通高校很难获得长期稳定的资助资金。尽管在理论上来说贫困大学生资助的目的是为了使每一个贫困大学生可以公平享有资助的机会, 比如在资助制度上就制定了关于总体资源的流向上数额及比例上的规定,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 由于资助资源流向 (特别是社会和个人资源) 最终更多地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和重点类院校和就业情况良好的院校, 这些学校的名牌效应、级别效应、区域经济以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等, 都会影响社会力量捐赠部分的资源流向。尽管一些普通高校在当地有一定知晓度, 其毕业生就业情况也较好, 但从整体的情况来看, 仍然远不及重点名牌大学。重点名牌高校良好的自身发展水平可以吸引到大量的政府拨款、社会投资和个人捐资, 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校、实力较强的学校和重点大学的贫困大学生可以依靠学校从多领域、多渠道吸纳到资金来获得比一般普通高校更多的经济资助和物质保证。另外重点大学由于其本身的学习和生活资源处于优化配置状态中, 这就使得该校贫困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开支比普通高校的贫困生低, 这样在实质上就造成了贫困大学生资助的校际之间的不平等。相对有限的社会资本集中配置到少数名校, 使得大量的一般本科院校在处理贫困问题时捉襟见肘, 社会资助缺乏也使得其大学生贫困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 贫困大学生资助一方面必须解决总量不足的问题, 另外一方面必须注意资助分配上的公平性, 使资助在机会与数量的分配方面达到贫富均化, 这也是贫困资助工作中一直存在且需要着力去解决的难题。我国高校提出“不让一名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口号, 并推出一系列资助措施, 号召全社会共同关注贫困生问题, 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完善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整合多方资源优势, 从生活、学习和心理上多方面关心贫困大学生, 将有利于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 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 也是构建社会主要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摘要:提出贫困大学生资助过程中存在资助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的问题, 并从资助资金来源和资助资金分配两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资助,经费
参考文献
[1]丁云祥.我国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5) .
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分析 篇9
一、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1、利益趋动性与功利性明显
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三种类型的动力机制, 分别是信念型、分配型和服从型。信念型政治参与是指大学生为了某种理想而参与政治活动;分配型政治参与是指大学生为了某种现实的利益而参与政治活动, 参与的“功利动机”明显;服从型政治参与是指大学生因受到他人或组织命令、动员而参加政治生活。在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受社会上“经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 部分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也多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也就是说, 有的大学生只有在行动的收益大于投入时才会考虑参与政治。
2、政治认知与政治行为存在偏差
大学生政治参与包括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行为两个方面, 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 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政治参与。就目前来看, 大学生往往政治参与意识较强, 对社会能够有正确的政治认知并做出正确的评价, 但实际参与行为投入较少。他们既对社会丑恶现象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又缩手缩脚, 摆出旁观者的立场。例如在看待腐败的问题上, 大学生对腐败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 但在实际生活中, 对“轻度腐败”又在一定程度给予接纳和认可, 明显表现出对权力的崇拜。
二、大学生政治参与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政治是经济基础的集中表现。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不断地发展完善当中, 一方面,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及效益性有利于人们公平理念、政治参与意识的加强, 大学生更要求权力运行的民主化, 透明化;另一方面, 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也难免会对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使得其政治参与的动机不纯。
2、政治体制的局限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总体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但是达到高质量的人人参政议政的民主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我国宪法规定, 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 但是缺乏对人们行使权利的具体保障和具体程序。大学生对社会的政治权利运用仍缺乏足够的了解, 致使有些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参与政治。即使进行政治权利运用, 也对其意义和价值认知水平不够, 政治参与的实践能力尚待提高。
3、传统政治文化消极层面的影响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对人的行为起着巨大作用。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形成和政治参与的提高尚处于发展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分守己、和为贵、与世无争等政治哲学残存势必造成部分大学生对政治的冷漠。家庭中家长情不自禁的包办剥夺了子女应有的政治上和心理上的成熟, 政治教育方法的陈旧落后时常引起青年大学生的厌烦和抵触。这种氛围自然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主动政治参与的热情和举动。
4、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大学生怀抱着求知济世的理想来到知识殿堂, 受着良好的高等教育, 他们理应比一般人更有机会和条件学习和实践政治技能。然而, 求学期内缺乏必要的经济来源, 有限的经济地位影响着他们的参与热情。另外, 随着高校扩招,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现实的生存竞争压力使功利主义在青年学生中普遍盛行, 他们的政治参与程度以及方式难免会以自身利益为衡量标准。
三、完善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建议
1、完善大学生利益表达机制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中。这要求各级党政机关积极拓宽民主渠道, 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条件。如通过邀请高校部分学生参与政府决策, 人代会中大学生作为特邀代表列席政府会议, 法院邀请高校学生旁听等, 使广大学生拥有更多表达其政治愿望的机会, 进一步了解政府为人民服务的过程, 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2、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教育和引导
对于大学生来说, 他们正处于世界观基本形成和初步定型时期, 可塑性大, 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把政治参与知识的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轨道, 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参与知识教育, 提高学生加强政治参与的自觉性。同时, 加强实践教育环节, 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作为高校, 尤其要注重民主管理这一实践教育活动。如学校共青团、学生组织的管理活动和选举活动、学校校长接待日活动、校长信箱, 让学生自己来讨论和制订一些管理制度等。
3、大学生要加强自身建设
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深切认识政治参与的积极作用, 努力克服政治参与中遇到的困难, 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主动回应民主政治化和政治参与法制化的前进趋势。虽然青年一直是新观念、新思潮的实践者、宣传者, 具有较少保守思想, 但是那种“不在其位, 不谋其政”的思想在青年当中还占有一定的市场。所以, 当代大学生要突破顺从政治文化的影响, 打破“权威奉行”的政治心理, 主动担负政治参与的义务, 努力培养自身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陈婷:《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思考》, 《华中师范大学》, 2007年。
[2]袁金辉:《论当代青年的政治参与》, 《当代青年研究》, 2005年第1期。
[3]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102。
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对策 篇10
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特征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以实物消费为主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是以实用消费为主, 即为满足参加体育活动最基本的需要且以耐用品为主。如体育运动器材、体育运动服、运动饮料等。同时这些消费品的品牌, 款式、线条、色彩、时代感和个性感, 自然会受到青年学生的青睐。这类体育消费兼有运动和日常生活两方面效用, 运动服装的名牌效应也决不亚于世界时装潮流。另外还有一些小型体育用品及体育报刊杂志, 如中国体育报、足球报、围棋天地、健与美、新体育等体育刊物, 这些刊物制作精美, 信息资源和专业知识丰富, 使处于信息时代的大学生能全面了解国内外的体育动态, 体育运动发展趋势和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
体育消费产品呈现多元化, 拓展性强的特点
高校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包括购买运动服饰、体育用品及器材、办理体育锻炼卡等的费用。此外诸多体育消费均属于互补性商品或者关联性商品, 一种体育消费或者一次体育消费将引发种类更为繁多、活动更为频繁的体育消费。如对于篮球爱好者而言, 其所消费的不仅仅是篮球的购买, 同时还包括运动服、运动鞋、篮球俱乐部、篮球比赛等。同样, 对于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消费活动必须建立在团体活动的基础上, 因此一旦该类体育消费热潮形成将引发更多的人参与体育消费。
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多元化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也不例外, 具体而言,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动机可以分为:健身要求、娱乐休闲要求、学习健身方法和技能要求、了解体育信息、课时要求等。调查表明, 强身健体是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首要价值取向。体育消费还是大学生的一种社交手段, 运动项目是培养和发展合作意识的有效工具, 因为交流需要双方能有共同感兴趣的内容, 不论是独自运动项目还是集体运动项目, 都能从共同的媒体中获得彼此的信息, 达到互相了解的作用。大学生非常愿意通过体育锻炼扩大自己的社交面, 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 体育锻炼对人体心理的影响是积极的, 能有效地改善与控制不良情绪的发生。
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性别差异较大
男性大学生在体育实物消费水平与体育劳务消费水平上都比女性大学生高, 且以体育实物消费水平上的差异程度更大。女性大学生由于受生理上差异及传统观念的影响较深, 使得她们对体育消费需求的程度不及男性高校学生强。女生比男生更注重体型健美的锻炼及自我形象、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即女生追求的锻炼效果是苗条的身材、卓越的气质, 男生选择非收费性体育项目锻炼的比例比女生多, 更多追求的是健美的身材。男性比较关心体育信息, 观看体育比赛, 参加的多是篮球、足球等项目, 愿意为此付出时间与金钱。消费观和价值观的不同, 使得他们对参于体育活动的行为方式也有所不同, 对体育消费的投入不同。
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
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与家庭经济收入相关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是受他们的经济水平而定的,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家庭的支持, 另外一部分是学校发的奖、助学金和打工所得。而且家庭经济收入情况从整体上也制约着体育消费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很正常, 花钱买健康是值得的”, 一部分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的体现, 是一种时尚”, 总体上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是持一种积极态度的。随着大学生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支付能力的增强, 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的结构会更趋向合理化, 大学生对有形的体育产品的需求会渐渐向无形的体育劳务产品的需求发展。
我国大学生目前的体育消费仍以实物型消费为主, 但劳务型体育消费的比例正在提高
众多的调查研究表明, 全国大学生的实物型体育消费明显高于劳务型体育消费。大学生体育消费在体育服装及运动营养两项上的支出是主要的, 大学生体育实物消费水平明显高于体育劳务消费水平, 体育实物消费与体育劳务消费的比例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以劳务、信息型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必将成为我国体育消费发展的总趋势如看电视、听广播、看报纸和书刊、观赏班级比赛等。
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与体育锻炼习惯相关
体育锻炼习惯是制约体育消费水平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爱好体育锻炼的学生必然要为体育锻炼置备一些锻炼工具, 如球拍, 篮球, 足球及运动鞋等, 而没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就没有这部分消费需要。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学生对健身需要和转化为体育消费行为的纽带, 体育锻炼习惯的好与坏, 与学生对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有着趋同关系, 对体育消费的认识, 体育消费水平有显著的影响。有良好锻炼习惯的同学在体育消费水平方面要远比没有良好锻炼习惯的同学高。
大学生体育消费与学校及周围的体育设施有关
体育休闲娱乐项目的多少、活动场地紧张等客观因素也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的数量与学校设置的体育设施相比是明显供不应求的, 比如学校的篮球场上, 经常都是人满为患, 很多同学跃跃欲试却无奈场地有限。体育与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一样, 是学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发展需求但由于学生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普遍向教育、卫生等领域倾斜, 对体育公共服务投入不足、体育发展缓慢明显落后。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作为影响开展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学生对体育服务的需求已经从简单的兴趣爱好层面上升到人的全面发展基本要求, 需求的紧迫性和普遍性迅速上升, 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我国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受到学习压力的制约
体育消费时间少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另一因素。由于我国目前的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阶段, 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 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专业知识上。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和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增大, 真正用于体育锻炼方面的时间就相对地减少, 体育消费水平相应就低了。
提高我国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对策
培养大学生科学的体育消费观念
积极的体育消费态度是高校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充分条件, 所以在高校学生体育消费态度的转变与引导上要尽量做到多渠道、多视角, 从整体上改变其对体育消费的看法。向大学生宣传“健康理念”, 使他们认识到健康不仅指身体上的强壮而且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 而体育锻炼的生理功效和心理功效恰恰能满足大学生的健康需要。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投资”的认知程度,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劳务消费水平, 缓解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明显失衡的现象。
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及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在大学生就学期间, 教会他们科学锻炼的方法, 灌输“健康第一”和为健康投资的理念,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除学校正常体育教学及课外活动外, 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器材, 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和主观能动力, 对学生较感兴趣, 时下较为流行的体育健身休闲内容, 进行专项技术辅导, 一来可以发展学生的兴趣与个性;二来可以让学生逐步养成体育消费习惯。
根据大学的具体情况, 合理安排参加体育锻炼、进行体育消费的时间
保证体育锻炼时间是促进体育消费的有效手段, 另一方面高校应引导学生通过体育锻炼缓解学习和就业压力, 保持身心健康。可以根据大学生课程设置的相对规律性, 以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 合理安排各种体育场馆和体育项目的开放时间, 以吸引和促进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体育消费。
加大对校内体育场馆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我国大学生理财现状的成因分析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个人理财;影响因素
大学生群体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其消费理念、消费模式和消费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学生学会投资理财,修足“理财学分”,不仅是为丰富大学生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为大学生走出校门后的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积聚能量。
一、大学生理财的特点
(一)筹资能力有限。大学生可支配收入的来源主要是父母提供的生活费,收入来源单一,即使有部分学生有勤工俭学或兼职收入,但大部分额外收入取得时间不固定,且数额不高。因而,大学生筹资能力有限。
(二)理财时间有限。当今大学生把主要精力仍放在学业上,将大部分时间分配给了学习或休闲娱乐,鲜有同学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资金管理上。面对学习、考证、未来就业等诸多压力,大学生时间安排紧张,理财时间有限。
(三)理财知识有限。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手中没有闲钱,无需理财,混淆了理财和投资的概念,因而对理财知识的学习重视不足。理财知识的缺乏会使大学生在消费、投资时无所适从,导致非理性消费和冲动投资的情况出现。
二、我国大学生理财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理财产品的影响。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金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但在我国,几乎所有银行都没有把在校大学生纳入投资理财产品的客户群,更别说为在校大学生专门设计产品了。据调查,银行推出的大部分理财产品都是5万元起,单单是投资的高起点就把在校大学生拒之门外了,因而,大学生即使有投资理财意愿也不易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尽管“余额宝”等互联网理财产品已经逐渐在校园里走红,但是其他类别的投资理财产品还没有有效地延伸到大学生的生活领域,大学生对投资理财产品了解不多,面对的投资理财选择较少,所以真正进行实质性投资理财行为的大学生更是少之又少了。
2、消费思潮的影响。当今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想和享乐主义思潮泛滥。国际上知名的民意调查机构Ipsos曾经发布过一份关于金钱观的全球性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在20多个国家中认同“金钱是个人成功最佳象征”这一观点的被调查者中国人占到了69%,而美国只有33%。在我国,存在较严重的奢靡之风、浪费之风和攀比之风,缺乏绿色、理性、健康的消费环境。大学生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社会上的许多商家利用大学生不成熟的消费心理,用精品的包装或礼品吸引大学生,导致诸多大学生冲动消费,追求面子消费而忽略了理性消费。
3、传统文化的影响。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受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影响,社会大众仍认为学生就应当以学业为重,把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作为首要任务,而理财、投资、赚钱不是学生应该操的心。这种传统思想使得大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只顾埋头苦读,无法抬头看天,从而缺失了在大学时期从事理财活动的机会,进而导致理财能力偏弱。
(二)家庭因素
1、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作为一个社会单位,在人的成长阶段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子女的諸多观念和习惯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中国一家银行研究所曾进行一次调查,问孩子们这样一个问题:“在养成消费、管理金钱等各项习惯的过程中,谁对你的影响最大?”结果显示,大多数孩子选择了“父母”。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在中国,绝大多数父母还抱着“再穷不能穷孩子”的想法,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父母对子女的有求必应使得女子缺乏对金钱的正确认识,体会不到赚钱的艰辛,因而产生了诸多不良的消费习惯,没有节约意识,难以形成正确的消费观,更不用说攒下钱来进行理财了。
2、家长教育的影响。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局限和理财意识的缺失,导致当今大学生在家庭理财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空白区域,以致学生理财能力不足。不单单是大学生,许多大学生的父母也并未对理财树立正确的认识,甚至在不少家庭中极少出现理财或投资行为。即使一些家庭存在某些理财行为,由于家长本身所受教育程度不同,家长本身的观念和素质不同,导致他们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会出现一定偏差,而这种偏差又直接导致了子女的金钱观、价值观偏离,出现无计划消费、铺张浪费等不良习惯。
(三)学校因素
如果“家庭”这个学生的第一课堂无法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理财意识,那么“学校”这个大课堂对学生理财能力的培养责任就更大了。但目前,我国的众多高校在理财教育培养上没有形成和大学生良性互动。
1、理财课程普及度低。除了部分财经院校或经管类专业开设专门的金融理财课程外,我国其他大部分非财经类院校或非财经专业缺乏针对大学生理财的专业基础课,开设的理财方面的公共选修课也很少,没有形成校园里良好的学习理财的氛围。更有甚者,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大学生还不适宜涉足理财领域,没有必要增加理财课程的比重。高校理财课程的普及度低,课程设置和成绩考核只看重学生的所学专业,会导致大学生财商教育缺失。对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忽略,对大学生投资理财行为培养的不重视,将阻碍大学生理财前进的步伐。
2、理财教育形式单一。受课程设置、考核办法、师资水平等条件限制,大学生理财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灵活性,在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与时俱进。担任相关理财课程的教师常常说的多,实际操作少,教授的知识实用性偏低,导致很多大学生无法学以致用,因而降低了对理财的兴趣。同时,相关理财课程的最终考核方式一般仍局限于书面考试,更加剧了理财知识与实践的脱离。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内因,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根据和源泉动力,社会、家庭以及学校对大学生理财的影响仅仅是外因,而真正阻碍大学生理财脚步的还是大学生自己。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理财不断推进的脚步。
1、自我约束力不强。大学生心智不够成熟,缺乏自我约束力能力,面对消费选择时容易冲动任性;缺少主见,消费时有随大流现象;攀比心强,消费需求旺盛。同时,大学生投资心理不够稳定,有的过于保守,有的过于激进,不能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作出适合自己的投资选择。
2、理财执行力不够。当下很多大学生谈到理财时往往都很有激情,坚信理财很重要,但可惜多数时候都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在理财习惯养成的漫漫长路上激情有余、坚持不足。尽管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日常消费中存在无规划、不合理的情况,但仍无法做到坚持记账或编制预算来控制消费,理财执行力不够。
明确大学生理财现状的成因,对症下药,才能为大学生理财的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推进我国大学生理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发昌.大学生理财意识和技能培养初探[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 篇12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及重要性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 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 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 并结合时代特点和被规划者的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根据这一定义, 引申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就是指大学生结合自己的个人特质、自身特点、专业和兴趣等制约因素, 考虑社会环境的需要, 确定职业方向, 选择职业生涯目标与道路的过程。
(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1. 有利于大学生明确目标。
职业选择是人生价值的初步定位, 选择一个理想职业, 对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只有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 科学地评价与认识自我, 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职业目标, 并且依据职业目标去规划自己的学习和实践, 为获得理想的职业早做准备。
2. 有利于大学生增强竞争力。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能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设计未来, 形成个性化的自我培养与锻炼的教育方案, 为将来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打好基础。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没有普及。
职业生涯规划对社会、高校和学生个人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但由于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 加之社会知识环境和整个就业指导氛围的影响, 社会各界对职业生涯规划本身及其作用的认同很不乐观。在一项对南京财经大学在校学生所做的调查中显示, 仅有17.8%的学生认为自己制定了十分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 而60%的学生表示没有进行长远规划, 只有短期目标, 22.5%的学生则没有考虑。而在对高校方面进行的调查显示, 只有10%左右的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课程或讲座, 近一半的高校无专门的课程但偶尔有讲座, 还有40%左右的高校什么工作都没有。这些调查结果反映出, 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还未有效地普及, 高校学生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 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正确完善的指导。
高校应承担起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责任, 但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体制和指导队伍建设等工作还不够完善。多数高校仅为高年级学生提供一些就业政策咨询和招聘信息, 举办一些关于应聘技巧和就业包装的讲座等, 而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辅导和咨询等更全方位的服务还没有全面展开。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从入学初期就开始, 要让大学生一开始就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应该掌握的知识有所思考, 而不是根据教学计划和各种考试来安排自己的大学生活。此外, 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基本上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 而主要制订教学计划的部门对就业问题又缺乏深入的了解, 使得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培养计划显得过于笼统和单一, 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三) 职业价值观模糊不清。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没有职业规划, 少数即使有职业规划也大多不规范、不系统, 缺乏可操作性。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自我评价和职业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 对自己的个性、兴趣及能力特质评价不准确, 缺乏对行业的了解和分析。目前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大学生在具体择业时, 将眼前的薪金待遇问题等当做优先考虑的因素, 而并没有把个人发展空间或者未来的发展前景排在首位, 一味地偏向于大中型城市, 在行业的选择上也将政府机关、外企和银行等高福利、高收入的工作单位放在首位。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大中城市人才过剩, 就业困难, 而小城市和偏远农村的岗位大量空缺, 甚至出现无人问津的现象。这种过于注重条件待遇的模糊的职业价值观, 导致大学生不仅不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工作, 反而加重了求职就业的压力和负担。
三、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措施
(一) 扩大宣传力度, 推广普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念。
首先, 高校自身要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发展、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 并把它作为一项实实在在的工作来开展, 因此, 高校作为教学育人的主要阵地, 要担起教育重担, 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建立贯穿大学四年的生涯发展规划教育体系, 并通过课堂教学、专家讲座, 利用校园广播站、校园网、宣传栏等载体, 多种途径大力宣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强化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让他们自觉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同时在全校教师中普及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让更多的人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项系统工程, 使其成为全校乃至全社会的普遍共识。其次, 要使学生认识到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帮助他们清晰地认识自我和进行职业分析, 解决他们择业和就业的定位问题, 最终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同时, 对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 从而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中来。最后, 高校之间也需要做好沟通和交流工作, 互相汲取经验, 借鉴方法, 更好地促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持续开展。
(二) 建立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 负责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与教育。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专项经费, 用于开设课程、人员培训、调查研究和业务工作等各方面的支出。
1. 合理安排时间, 实行全程辅导。
大学时期是学生毕业起跑的助跑期, 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活的过程中,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组织开展与学生各个阶段发展相适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一年级为生涯探索期教育。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让学生初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利用科学系统的测评工具,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并根据社会需求, 结合所学专业和个人爱好制定未来职业发展规划, 帮助学生尽快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二年级为生涯准备期教育。应注重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倾向、职业能力的测试, 帮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方向,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 选修和辅修与未来发展相关的知识内容。三年级为生涯定向期教育。此阶段需加强专业方向与就业形势的教育, 让学生充分认识本专业工作领域的特点, 结合自身优势, 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能力, 并调整其职业目标。四年级为生涯预备期教育。此阶段着重对学生进行择业、考研等方面的指导, 引导毕业生进行角色转变, 尽快适应社会。这个阶段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 对学生进行求职技巧培训, 开展模拟面试等, 让学生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
2. 加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既是一项神圣的事业, 又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为保证做好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需要建立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 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人员应具备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 做到专业化、专家化。一方面, 引进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开发的国内外专家, 通过兼、聘的方式来校授课、做讲座。另一方面, 学校要通过国内外进修的方式, 努力培养自己的专业师资队伍, 挑选专业知识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 并且职业化。同时, 还应该加强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和交流, 协调国家、社会各方面的资源, 共同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
(三)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应发挥其主体作用, 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首先要调整不良的心态, 树立科学的义利观和价值观, 积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大学生及时调整协调关系, 摆脱消极因素的影响, 积极进取。其次, 通过引入职业测评体系, 使大学生通过职业测评, 了解自己在能力、动机、兴趣及个性等方面的特点, 弄清自己的优势特长及不足, 再依据社会需求及所学的专业, 确立务实、可行的职业方向, 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树立职业理想。这样, 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规划大学生活, 增强他们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进而做出相应的努力, 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高校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为大学生就业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做好人生的定位, 确定职业目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全面、有效实施, 必将有利于大学生明确目标、自我实现, 有助于高校树立自己的品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隆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 2007 (5-6) .
[2]吕红胤, 等.高校实施分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 7 (4) :98-99.
[3]宋荣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06, (20) :57.
[4]高小欣, 孙飞.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理性就业的关键[J].科技资讯, 2006 (32) .
[5]职业生涯规划第一步, 大学四年应如何规划[DB/OL].http://www.people.com.cn, 2003.09.03.
【我国大学生】推荐阅读: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09-03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05-11
我国高中学生历史教学07-05
我国老年大学发展论文10-05
我国重点本科大学多少所07-03
我国小学生家庭教育06-26
当代大学生是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行05-30
国外高校学生资助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05-20
南开大学论文:我国家庭财产保险的现状分析05-22
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