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策

2024-10-24

我国对策(精选12篇)

我国对策 篇1

一、我国住房保障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政府部门近年来的努力, 中国的住房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不仅解决了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而且对平抑房价、扩大消费和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显著作用, 但住房保障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

(1) 购买对象界定不清。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对象是中低收入家庭, 界定中低收入家庭有几个难点:第一, 家庭收入很难准确计算, 因为工资以外的其他收入是隐性的;第二, 单位开出的收入证明可信度差;第三, 人们的收入是动态的, 若收入增加, 不会积极腾退经济适用住房。

(2) 建设标准失控。近些年来有些地方出现了打着经济适用住房的牌子建设豪宅的现象, 致使经济适用住房的户型越来越大, 建设标准越来越高, “贪大症”严重。

(3) 销售价格较高。根据有关文件的规定, 新建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构成应保证“3%以下的利润”, 但是一些地方的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远远高于这个标准。

2、廉租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

(1) 廉租房对象的界定问题。现行廉租对象主要是具有城市户口的困难家庭, 而排斥了“夹心层”、流动人口等住房弱势群体, 不利于体现公平原则。

(2) 收入线划分标准问题。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和个人收入申报机制, 因而划分居民收入线的基础很薄弱。

(3) 廉租房资金来源问题。目前的资金来源渠道包括住房公积金增值收入、财政预算、直管公房出售或出租收入、社会捐赠等。但在实际运行中, 公房基本上都已经出售给了个人, 能够用来出售的公房很少。与众多家庭急迫的廉租住房需求相比, 廉租资金的落实是目前廉租住房进展缓慢的一个瓶颈。

(4) 廉租房房源问题。目前廉租住房主要有四个来源:政府出资收购、社会捐赠、腾空的公有住房、政府出资建设的廉租住房。目前各地普遍存在房源少的情况。

3、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1) 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与资金属地管理之间的矛盾。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状况受房地产经济发展水平、群众住房消费取向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的地区贷款规模持续扩大, 甚至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 有的地区刚好相反, 贷款规模较小, 归集上来的资金大量沉淀。但是住房公积金实行属地化封闭管理, 地区间的资金不能相互调用。

(2) 建立制度的根本目的与政策实际覆盖面之间的矛盾。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初衷是通过长期、稳定的储蓄, 发挥资金互助功能, 解决广大中低收入职工的住房问题。然而, 不少中低收入职工并未缴存公积金, 这就使得最需要政策支持的人群反而处于政策覆盖面之外。

(3) 资金来源单一与资金广泛使用之间的矛盾。目前, 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资金来源仅限于缴存人按月缴存, 属于分散性的小额资金流入, 而归集的资金在发放贷款的同时还必须满足职工住房公积金提取的需要, 属于集中性大额的资金流出。

二、发达国家住房保障制度的经验和启示

1、美国经验

1934年, 美国国会颁布了《国家住房法》 (N ational Housing Act) , 并成立联邦住房管理局 (FHA) 和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 (FSLIC) 。美国的住房保障体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政府直接出资或补贴有关组织建设保障性住房。政府出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以公共住房为主, 公共住房项目起始于1937年, 由联邦政府负责出资, 各级地方州政府负责建造、管理和分配, 公共住房产权归地方政府住房局。另外, 联邦政府鼓励开发商和私人投资者开发廉价出租房, 并为其提供补贴和优惠政策。

(2) 建立抵押贷款保险保障体系。为缓解住房紧张问题, 美国联邦政府分别于1932年成立了“联邦住房银行抵押贷款系统 (FHLB) ”和1934年成立“联邦储蓄贷款保险公司 (FSLIC) ”, 由FHLB负责提供低息贷款给中低收入家庭以及建设公共住房的开发商;FSLIC组建的“互助抵押贷款保险基金”则负责针对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抵押贷款保险。与此同时, 美国国会也成立了由美国政府提供信用支持的房利美和房地美机构。而以上这些机构提供的贷款都具有抵押贷款形式多种多样、住房抵押市场完善的显著特点。

(3) 租房补贴体系健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施行租房补贴政策, 该补贴政策的核心是向低收入者发放租房券, 低收入者可以在租房时使用该券用于支付超过税前收入30%的房租。其租房补贴券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 补贴项目的标准并不由市场来设定, 而是由住房管理机构设定, 该标准设置出可以允许的当地最高房租;第二, 允许住户在其房租花费超过30%或者低于其收入30%之间选择;第三, 住房管理机构被授权许可设定支付标准为地方公平市场房租的90%~110%之间, 最多不可超过120%;也可以在相同地区设立多重标准, 以反映房租水平的内部变化———地价高的地区获得较高的支付标准, 而地价低的地区可以获得较低的支付标准。美国的租金补贴主要有砖头补贴、房东补贴与现金补贴。

2、新加坡模式

新加坡的住房保障制度建立在其完善的公积金基本制度之上。住房公积金是新加坡政府发展住房的主要资金来源。

(1) 法律制度保障。新加坡分别于1960年和1966年颁布《建屋与发展法》及《土地征用法令》, 依据以上法令, 政府以远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取得了大量的房产所需用地。而为了打击私人炒房行为, 政府规定新购买的住宅在5年之内不得转手售卖, 也不能用在商业经营方面。每个家庭只能拥有1套房产, 如果需要再购买新的住宅, 现居的旧住宅就必须要退出来。严格有效的法律制度确保了新加坡的住宅用地使用率极高, 住房市场稳定有序。

(2) 住房公积金制度。新加坡政府于1955年在全国强制施行公积金制度:凡是在新加坡工作并且有工资收入的人都必须和其企业一起按照个人工资收入的40%~50%上缴给中央公积金管理局, 上缴的公积金则由中央公积金管理局统一管理分配。

(3) 动态的住房保障体系。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为实现公平有效的分配住房资源, 政府对购买条件、购买程序以及住房补贴等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购房标准政策及不同时期生活水平的浮动进行动态调整。通过这种动态调整, 就使得一般收入的家庭都有资格也有能力购买政府提供的公共保障住房。通过对组屋购买条件的限制, 有效地建立了组屋保障市场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同时也保证了正常房地产市场的欣欣向荣。

三、我国城镇住房保障改革的对策思考

1、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改革的原则

(1) 适度保障原则。基于发达国家住房保障的经验, 政府对居民住房的保障只承担有限责任, 而不是无限放大的责任。住房消费属于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范畴, 也就是说, 大多数人应该通过自己的收入来解决住房问题, 这样政府就可以通过税收财政资金, 通过经济的二次分配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 解决其基本的生活需要, 体现住房消费的适度公平, 体现“最劣者受益最大化的原则”。

(2) 动态调整原则。鉴于住房保障制度的阶段性, 住房保障体系中的各类住房供应比例也应该是动态的, 即住房保障的范围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政府的承受能力、各阶层居民的消费结构等密切相关。住房保障的模式也应该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地调整。

(3) 市场导向原则。我国在20多年来的住房制度改革中逐步实现了住房市场商品化的目标, 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因此在构建城镇住房体系时要确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基本原则, 在建设公平的住房保障体系的同时也要向住房商品化市场要效率。政府要发挥出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以市场机制配置住房资源为主体, 并通过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和法律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 实现住房供给和住房需求的平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确保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2、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1) 加强政府责任意识。目前, 我国住房保障的政府责任缺位不仅是制度设计和操作问题, 更主要是缺乏思想层面的高度重视。强化我国政府对社会中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的责任意识, 无疑是制度完善的必要前提。只有明确了政府责任, 增强政府的责任意识, 才能在住房保障各项工作中狠抓落实。首先, 要权责明晰, 分工到位。其次, 要加强教育, 提高行政人员素质。

(2) 完善住房保障立法。通过制定专门的住房保障法律保障居民享有住房是国家和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法制的完善为政府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外在强制力。目前, 我国应该尽快制定《住宅法》、《住宅保障法》, 并加强配套法律体系的建设,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尽快用宪法的权威性保障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顺利进行。

(3) 健全财政金融体制。在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 不仅要建立保障住房建设资金的“运用—评价—回收—再运用”管理体系, 而且要不断开拓新的资金来源渠道。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必须以公共预算资金为主, 多渠道筹措资金, 例如以财政投入为基础建立住房专项基金、利用公积金增值收益、接受社会捐赠等;也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要求从事房贷业务的金融机构每年提取5%~10%的房贷利润作为廉租房的保障资金, 从而保证保障住房建设资金的来源。

(4) 健全政府决策体制。首先要完善决策制度。建立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决策制度, 对住房保障相关政策的决策, 在经过集体讨论的同时, 又必须分工负责, 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完善听证制度, 使决策者的决策公开透明, 积极吸纳群众意见, 同时健全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其次要扩大决策参与范围, 包括让决策咨询机构参与决策, 扩展公民参与决策的途径和机率。

(5) 提高行政执行效率。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驾驭力度。从要求、措施、督查和考核等方面营造地方各级政府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制度体系。要以一个合理的考核问责制, 激发地方政府有所作为, 在住房保障政策体系中真正获得实际的绩效。

摘要:在住房保障建设过程中,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存在购买对象界定不清、建设标准失控、销售价格较高等问题;而廉租房在收入线划分标准、房源等方面也存在问题;住房公积金在资金使用及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本文借鉴美国、新加坡等国的经验, 提出我国城镇住房保障改革应遵循适度保障、动态调整等原则, 加强政府责任意识, 健全财政金融体系。

关键词:住房保障,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住房公积金

参考文献

[1]徐滇庆:经济适用房的八大弊端[EB/OL].http://www.soufun.com, 2005-07-14.

[2]万婷: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性研究[J].中国房地产金融, 2006 (3) .

[3]第43期全国市长研究班第一课题组:县级市住房保障现状、问题和对策[J].城市住宅, 2008 (3) .

[4]王芳:当前住房公积金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思路[J].中国房地产, 2004 (4) .

[5]余海英:浅谈住房公积金风险控制及防范[J].时代金融, 2006 (12) .

我国对策 篇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问题没有作出详细的说明。课程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许多教育革新的失败,主要的原因不在于革新计划的科学与否,而在于实施,为了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使课程实施达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可以来取以下对策。

(一)加强课程实施政策的指导

我国目前正处于课程转型时期,在课程管理体制上,从中央一统型向三级分权型转化。在课程结构上,从一统的课程结构向多样化的、有弹性的课程结构转化。在整个课程研制过程中,我们不仅要重视对文件课程研究、实施中的课程的研究,更强调对课程实施政策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和政策指导仍具有重要意义,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课程实施政策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适合我国国情的实施政策会推进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程,它将直接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效果。

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课程实施政策时,要考虑到如下因素:课程实施除了忠实观以外,容许相互调适观存在,即地方、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改革大前提下,能自由调整以适应个性化需要;加强地方政府对学校课程改革的支持,保证对课程实施的经费和人力投入;推行教师聘用制和校长聘用制;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加强对实施过程的指导与反馈等等。

(二)实现“从内容到经验”的转换

如前所述,我国的各科教学,比较注重学生系统知识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上静听,知识成了外在于学生主体的客体,是由教师灌输进去的内容。这样一方面学生不愿学,教师也对学生这种厌学情绪无可奈何。实际上,我国的教学论依然遵循了哲学的认识论,教学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这种教学认识论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也有其局限性,其预设的前提是知识是客观的、普遍的,这是一种现代的知识观,该种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对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反映,不代表任何个体和集团的利益,是可以为所有人造福的,是人类的公共财富,因此在价值上是中立的。但后现代知识观认为,知识并不是价值中立的。也就是说,知识并不是价值无涉的,也不是客观的,它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主观反映。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学习者与教学环境作用而形成的一种个人经验。课程不是先行于学生,外在于学生的知识体系,而是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融为一体的,两者合二为一。课程与学习者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互动的。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人、占有者和参与者。只有学生以某种形式与知识发生了相互作用,课程才真正存在,知识成为课程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参与。这就要求教学必须建构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教育心理学认为,有效的学习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1)外部条件。主要包括教材和教师提供的有意义的、经过组织的信息;(2)原有的知识技能,贮存于长时记忆的原有知识、技能是新的学习的重要内部条件。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根据统觉论,认为新知识必须融汇于原有的统觉内,才能习得。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家都十分强调原有知识在新的学习中的关键作用。(3)学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有了适当的外部条件和原有的知识基础,如果学生不进行主动加工,新的学习仍然不能发生。

在课程实施中必须从过去的以内容传授为主的教学转化为对话式、启发式的教学,教学必须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教师要将课堂教学经过认真的组织,以适合学生进行信息加工。将外在于学生的知识变成学生的一种个人知识,成为学生的一种个人体验。这是我国课程实施中必须加以明确的问题。

(三)强调课程实施主体的价值

课程实施中,师生双方参与课程的发展是课程实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奥利瓦教授,曾精辟地指出:“正像课程专家先在我们称之为课程——教学连续统一体中的课程领域起作用,继而在教学领域起作用一样,教师先在教学领域起作用,继而在课程领域起作用”。课程研制过程不仅涉及课程的行政工作者、决策者、课程、教材编制者,同时也涉及具体实施该课程计划的教师,在任何一项课程变革计划开始实施之前,教师要接受有关指导、咨询甚至参与课程的开发。如果教师拒绝学习课程方案,课程实施就失去了前提。教师在课程实施和评价阶段,教师是直接参与者。有研究报告指出,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可使教师更好地实施其参与发展的课程。加强教师的培训,使教师熟悉新教材,理解改革的思路,这也是课程实施得以成功的一个因素。因此,在美国十分重视教师参与开发、设计与实施课程计划,并将教师的培训工作看作是一个重要手段,认为这是一个学校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之一。

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没有学生的参与,整个课程实施无法如期完成,(四)加强沟通与对话,协调各方面影响

课程实施是一个整体行动,单靠教师执行课程方案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必须加强教育行政领导与校长、校长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等的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达成对课程方案的一致理解,形成改革的共识,课程实施才能有效开展。因为任何课程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以前的做法的一种扬弃的过程。不改变校长、教师以及学生的观念,课程实施不能落到实处。任何变化,不但要经历发起、动员、采用到实施的阶段,还必须制度化,持续化,整合成为学校的常规。课程实施要制度化,必须协调各方面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学校的文化传统,也可能是校外的,也可能是教育行政上、教师或学生方面的,等等。这就要求校长在课程实施中发挥统筹作用,学校校长的办学理念直接影响课程实施,如果校长对课程改革表示支持,并给予关注与鼓励,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困难,课程改革将能有效地进行。反之,则不利于课程改革。

(五)构建良好的学校文化环境

课程实施靠教师来操作,学校是否具备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效果,关键是学校有一个共同合作的文化环境。校长、教导主任、学科负责人、任课教师是否达成共识,将影响课程实施的运作和结果。教师文化对课程实施也有一定的影响。有人对教师文化作过深入的分析,认为教师中存在四种不同的文化:(1)个人主义文化。奉行独立成功观和不干涉主义。对于自己,教师通常孤立地从经验中学习,把求助于他人视为无能;(2)派别主义。表现为派别内的紧密联系和派别间的漠不关心,以至竞争对抗,课程分科、年级制度以及校长的专制等都是滋长派别主义的温床;(3)人为合作文化。是一系列正规的、特定的官僚程序的产物,它可以作为自然合作文化的前奏,但是本身具有许多局限性。(4)自然合作文化则是教师自发、自愿的产物。

因此,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听课、协同备课,召开教研会,都有利于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六)重视资源建设

受传统的“课程即教学内容”课程观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阶段过于重视教科书,重视课程知识传递,课程发展以“一纲一本”为主,偏重于书本,视课本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课程资源,学习局限于书本。这种观念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与发展。随着课程教材制度的改革,出现“多纲多本”的教材开发制度,这为课程实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课程资源与课程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最起码条件和支持。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校内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在课程实施中占据主要地位,校外的课程资源更多地处于一种辅助地位,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的建议,“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的资源;要加强校外课程;帮助学生与学校以外的环境打交道”。在课程实施中,我们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教材不是课程资源的唯一来源,学校的教师、实验室、专用教室、图书馆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任何一项课程改革要得以实施,必须有相应的课程资源的保证,否则课程实施将难以达到应有的水平。参考文献:

[1]Fullan,M.“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in Lewy,A.(ed.)(1991).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Oxord.Pergamon Press.p.378—379. [2]马云鹏,唐丽芳“课程实施策略的选择”[J]《比较教育研究》,2002(1). [3]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4]陈至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1.1.7(1). [5]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00—124. [7]丛立新“知识、经验、活动与课程的本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4).

[8]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46.

[9]Oliva,P.F.(1992),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3rd ed.).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p.18.

[10]王建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理念、效果与局限”[J].《课程·教材·教法》,2000(5).

[11]Marsh C.J.(1997).Perspective: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1.The falmer Press.P50—52.

[12]李子建,黄显华《课程范式、取向和设计》(第2版)[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313.

[13]冯生尧,李子建“香港课程实施影响因素之分析”[J],《全球教育展望》,2001(5).

[1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15]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3.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对策 篇3

【关键词】 观光农业 存在问题 对策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指为能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享受而开辟的可吸引游客前来开展观(赏)、品(尝)、娱(乐)、劳(作)等活动的农业.观光农业以农业为基础,以旅游为手段,以城市为市场,以参与为特点,以文化为内涵。

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1.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特点

1.1是观光农业以观光、休闲功能为主,包括观赏、品尝、购物、农作、文化娱乐、农业技术学习、森林浴、乡土文化欣赏等。

1.2观光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具有“农游合一”的特点。观光农业区往往靠近旅游景区或景点,观光农业项目是旅游业项目的组成部分,旅游者通过观光农业可以获得丰富的农作体验和田园风光的享受。

1.3是观光农业多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省区和大城市效区,以及特色农业地区。

2.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观光的季节性成为园区发展的瓶颈

观光农业园的季节性很强,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差别。往往是旺季车水马龙,淡季门庭冷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由于气温和气候的缘故,春季和秋季是观光农园的黄金旺季,一般情况下每天可以接待几千人,但是,夏季和冬季的情况就不是很好,有的时候甚至只及旺季的1/3。

2.2园区间单纯模仿缺乏生命力

很多投资者缺乏制定周密的发展规划和市场调研,设置旅游景点往往不相协调,多数重复、雷同,缺乏特色,因此,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有的地区没有把观光农业看作是建立在农业经营基础上的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产业,特别是很多景点的投资者为当地居民,当他们认识到身边的环境资源能作为“摇钱树”的时候,便按照自己的理解单纯模仿别人的模式仓促上马,省略了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资源评估,例如:在河南与陕西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叫“磨滩”的小山村,这里满山都种有柿子树,到了秋天树上就挂满了灯笼似的柿子,可以说是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观光农业的自然条件,然而,当地村民由于缺少旅游开发的相关知识,盲目地对外开放,只赚取了少数的门票和住宿收入,就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这种单纯模仿,不重视可持续农业效益的做法,其投资理念已误入歧途,可谓“一条腿走路”,必然步履维艱。

2.3缺乏政府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

观光农业在我国可以说是一个新兴产业,对于这一产业,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政策体系和扶持手段。正是如此,许多地方并不是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观光农业,而是靠门票却不是靠农产品和旅游服务实现效益。此外,许多地方认为只要增加投入,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就可以为观光农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却不然,如果投资主体不解决,仅凭乡镇或县区自筹资金显然是杯水车薪。

2.4缺乏科学的统一规划和有效地宏观管理

目前,大多数地方市级及区县级都没有制定观光农业的总体规划,也没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管理办法,观光农业的发展基本上还是以乡村和企业自主开发为主,布局不尽合理。虽然有些地区的建设、农林、水利和旅游部门都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标准来评定景区景点的等级,实施着各自相应的管理办法,但这样又往往形成了多头管理,几个部门都各自做规划,缺乏宏观控制和指导,加上投资者自身缺乏发展规划能力,导致投资决策的明显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

3. 发展对策

3.1提高认识,大力扶持

要认识到观光农业是推动农业转型、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其在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繁荣农村经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部门要重视其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制定相关政策,争取在品牌支持、信贷、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特殊的支持和政策的倾斜。

3.2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彰显特色的原则,打造特色品牌,以创新的理念、求新的思维指导发展,形成经济、社会、环境三赢的局面。

3.3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贯彻开发与资源保护、生态和经济效益、近期与远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在整体规划指导下,对近期、远期的主要任务,可开发的景点、景区的定位、旅游市场细分,以及开发成本、效益调查进行分析,并邀请专家进行论证。

3.4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涉及旅游、发改、国土、规划、林业等部门相互协作,形成工作体系,整体推动观光农业发展;完善投融资体制。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实现多元化、合作化发展;制定发展标准。建立规章制度,从项目审批、人员上岗、安全和卫生保障、价格制定、经营管理等方面按章办事。四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及服务水平。五是根据规范标准,定期进行评估,实行优者奖励和持制度。

3.5 打造品牌,提升品位

准确定位,注重项目策划和创意,建设一批有特色的精品示范区,不断提高项目的知名度;注意塑造品牌,选择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树立自己的品牌;加强营销策划。对开发的观光项目要经常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扩大影响,以提高项目效益。

参考文献:

[1] 卢云亭, 刘军萍等著. 观光农业[M] .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5. 50- 53.

[2] 王应君,李根林.发展观光旅游农业的探索[J].河南农业科学,2005(7):13-14.

[3] 牛宇闳. 观光农业的兴起、发展及未来. 观光农业[ M] .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5. 151- 152

[4] 宋明.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问题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2):1-3.

作者简介:郝天军,男.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王新利,男.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过导师。

我国光伏企业发展对策 篇4

“太阳能是所有可再生能源中, 在未来最有可能成为主导能源的”,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洪华教授说。但是, 目前光伏发电成本高于常规发电厂, 光伏产业还处于初期成长期, 其快速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和推动。光伏发展较快的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是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发展的, 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鼓励国内光伏市场的发展。本文就现阶段国内的光伏政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结合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存在的具体问题, 对国内光伏企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二、我国主要光伏政策分析

(一) 国内主要法律法规

1、2005年2月28日, 我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并于2006年1月1日正式施行。

2、2009年12月26日,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 于2010年4月1日正式施行, 鼓励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 实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 鼓励单位及个人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3、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鼓励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等节能建筑材料和节能设备, 安装和使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 实行税收优惠等扶持政策。

(二) 国内主要产业政策

1、2006年2月9日, 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 太阳能发电被确定为我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优先主题。

2、2007年4月11日, 国家发改委发布《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指出“太阳能利用作为资源潜力大、技术基本成熟的可再生能源之一, 应当重点发展, 以规模化建设带动产业发展”。

3、2007年9月4日, 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将太阳能发电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指出要做好太阳能技术的战略储备, 建设若干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电站。

4、2008年3月3日, 国家发改委发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规划到2010年城市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将达到5万千瓦, 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30万千瓦, 并进行兆瓦级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和万千瓦级太阳能热发电试验和试点工作。

5、2009年3月26日, 财政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 支持开展光电建筑应用示范, 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 国家财政支持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 加快光电商业化发展。

6、2009年7月16日, 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 要求各省财政、科技、能源部门要抓紧制定金太阳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并于2009年8月31日前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

7、2009年11月9日, 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做好金太阳示范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 要求加快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

8、2010年4月12日, 财政部发布《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通知》, 同时进一步明确了金太阳项目的国家补贴标准。

9、2010年9月21日, 政府已经宣布太阳能推广新的支持策略, 设立13个特别区域作为示范项目的开发区域, 计划从2012年开始每年国内新增1000MW太阳能光伏发电, 到2020年, 实现总装机容量20000MW的目标。

10、2011年8月1日, 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全国统一上网电价的规定。指出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 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12月31日建成投产、发改委尚未核定价格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 (含税) 。

11、2012年2月24日, 工信部公布《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将支持光伏骨干企业做优做强, 力争到2015年多晶硅领先企业达到5万吨级, 骨干企业达到万吨级水平, 光伏组件成本下降到7, 000元/千瓦, 发电成本下降到0.8元/千瓦时。

12、2012年8月6日, 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提出加快太阳能发电技术进步, 启动国内市场, 逐渐形成规模化应用的格局。

13、2012年9月14日,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通知》, 在广大城镇和农村的各种建筑物和公共设施上推广分布式光伏系统, 鼓励国内光伏市场向纵深发展。

14、2012年10月26日, 国家电网公司在京召开发布会, 向社会正式发布《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这是国家电网公司为促进国内光伏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向社会做出郑重承诺的标志性会议。

15、2012年12月19日, 国务院确定了五条措施, 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秩序、开拓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政策支持等方面扶植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除国家政策之外, 江苏、浙江、北京、四川等省也先后出台支持本省光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例如, 江苏省出台的《江苏省光伏发电推进意见》、浙江省出台的《关于加快光伏等新能源推广应用于产业发展的意见》等。

(三) 国内政策分析

1、光伏发电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其未来开发利用产业链长, 配套和支撑产业多, 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 已得到国家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2、逐步规范产业发展, 防止光伏产业盲目扩张, 引导企业合理布局, 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形成产业集中优势。

3、建立国家级的技术创新和研发中心, 不断加大自主知识产权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力度, 提升光伏发电产业技术水平, 减小对国外技术和装备的依存度, 支持企业持续创新, 提高光伏产业市场竞争力。

4、制定光伏发电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和设计规范, 建成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标准体系, 为光伏发电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5、国家正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应用, 结合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 推动国内光伏发电系统在公共机构、商业机构中的广泛应用, 作为破解光伏应用困局有效途径。

6、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光伏产业, 并投入大量资金, 但如果光伏产业上游成本不能降低, 巨额补贴都给了国外企业, 这显然不是政府扶持本国光伏行业的初衷。这也是具体上网电价补贴细则还未出台, 更强有力的政策出台还需要行业有更加清晰的技术突破和发电成本降低。

三、当前国内光伏企业发展对策分析

(一) 国内光伏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能过剩。在美国“双反”和欧债危机, 全球经济下滑影响下, 光伏产能过剩日益加剧。国内光伏产品的严重过剩, 导致企业间相互杀价, 一些企业在亏损状态下仍大量出口, 形成恶性竞争, 破坏了企业的正常生存环境。

2、产业发展不平衡。目前, 中国光伏企业主要集中在硅片生产、光伏电池生产和光伏组建生产, 而硅原料生产和光伏发电应用环节处于劣势, 产业链发展不协调, 呈现出中间强、两端弱的结构。

3、技术水平低, 产品缺乏创新。我国光伏产业尚未建立起全面的研发和创新体系, 缺乏高新制造产业支撑, 许多生产设备基本依赖进口, 我国光伏企业多数还是“代工车间”。

(二) 我国光伏企业未来发展对策分析。

我国光伏产业的确是遭遇了空前的压力和挑战, 但是国家已经出台了扶持光伏产业的一系列政策, 国内光伏企业应当抓住机遇, 转变运营模式、提升技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走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1、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推动市场重组。中国光伏整合未必是坏事, 它将促使资金和技术更加集中, 在适当时机进行洗牌, 反而会使相关行业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批实力雄厚的企业脱颖而出, 将凭借先进的技术和成功运作成为光伏领域的翘楚。

2、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 避免恶性竞争。开展企业合作, 共同分享市场和技术。同时, 在国内光伏行业里培育一批优秀企业, 进而带动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制造最好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 缔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品牌。

3、加大技术研发, 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 我国光伏企业的自主研发实力普遍不强, 技术瓶颈已严重制约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因此, 我国光伏产业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创新, 从源头上降低光伏电池成本, 从而不断完善自主产业链,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综合竞争力。同时, 鼓励有实力的光伏企业参与国家电网及相关科研院所在智能电网技术和规模储能技术等方面的研发, 破解接纳光伏电力并网的技术瓶颈, 加快光伏应用推广。

4、转变经营模式, 降低生产成本。经过竞争淘汰, 资金和技术将进一步向大型企业聚集, 促进这些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光伏产业链, 进行垂直一体化经营, 国内已有部分企业通过建立电站消化自身过剩产能。通过建立完整产业链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确保产品质量, 提升抗风险能力, 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5、积极开拓国内光伏市场。当前国家正大力扶持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推广, 这是国内光伏企业发展的又一巨大契机。企业应当借此机会推进民用光伏应用产品创新, 积极拓展国内光伏应用市场。

6、参与行业标准体系建设。我国的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正在推进, 目前在光伏电站并网技术标准方面发展较快, 目前已颁布的并网标准有:GB/Z19964-2005《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20046-2006《光伏 (PV) 系统电网接口特性》;GB/T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SJ/T11127-1997《光伏 (PV) 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等。企业通过参与行业保障体系建设, 将更有利于光伏产品应用市场的规范化, 引导行业更好更快发展。

7、做好人才队伍建设。光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 人才储备量相对较少, 当前应努力做好人才队伍培养工作, 形成稳定的人才梯队供应体系。企业还可以与高校开展“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 走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

四、小结

发展光伏新能源产业是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双重危机的重要途径, 光伏产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已得到国家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我国光伏产业业近年来取得了较大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 国内光伏企业应当抓住机遇, 积极转变运营模式、提升技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推动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 我国光伏产业在国家政策和资金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大发展, 但作为新兴产业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对当前我国光伏行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 探讨制约行业发展的新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光伏企业,光伏政策,对策

参考文献

[1]赵争鸣.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 2008.73.

[2]张兴科.光伏发电产业亟需政策扶持[J].能源技术经济, 2011.12.

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与对策 篇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人口的增长,我国城市人口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主要表现在:

1.劳动力供给增多,总量压力不断加大。一是失业人口增多与待业人口的积累,使得劳动供给量逐年增长,二是伴随在校生的毕业,使得新增劳动量不断增多,由于两方面的影响,导致总量压力不断加大。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增加的就业岗位相对减少。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机会有限,加上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减少,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在相对减少。

3.再就业总量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其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求职者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青年失业人员增加。二是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困难,再就业率偏低。

4.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会增加结构性失业。由于企业结构的调整,进行资产重组、减员增效,甚至破产,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人员增加。在这样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未来就业形势很有可能有以下四大趋势,具体如下:一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长期存在。二是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压力依然很大。三是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四是来自新成长劳动力和农业劳动力向城镇及非农领域转移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失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个人认为现在就业问题严重的原因是:

一、下岗再就业人数较多,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新增劳动力人口增多(也就是高校毕业生较多)。

四、人口的不断增长。

失业是常见的社会问题,对于失业的治理,个人认为可以从两方面进行: 长期:首先加快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过程中的失业问题。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并重是实现扩大就业的治本之策。第二适当降低劳动力供给,通过计划生育适当控制人口,降低劳动供给量,适当控制扩大普通研究生、本科生的招生规模,扩大高职的招生规模,提高专业人才的培养;第三,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最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促进就业的持续增长。

短期:第一,努力倡导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第二,统筹城乡就业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就业的冲击,第三,继续利用当前有利时机,深化国企改革与劳动力就业制度,增加就业岗位,第四,加强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消除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障碍,促进大学生就业,第五,通过经济与政策手段鼓励创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最后,改进劳动力市场的宏观管理,建立适应国情的就业管理指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由政府引导就业。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与专业知识,提高自我的不可替代性,努力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 篇6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246-02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完整及时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会计实务中,有两类表现形式,即“假账真算”和“真账假算”。所谓“假账真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虚假的,而会计处理是真实的,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如虚开发票、编制虚假预算等。所谓“真账假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真实的,会计处理方法是违规的,以致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如不合理地利用会计政策等。会计信息是本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依据。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保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依据。

1.降低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质量,影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会计信息的影响渗透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含投资、融资、利益分配的决策、计划或控制等。国家和地方财政收支预算都是在上年财政收支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下一年预计的新增收支内容而确定的,会计信息失真将导致国家或地方财政收支预算的编制出现方向性错误,影响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合理配置。

2.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给国家造成损失。会计信息失真仅仅是一种表现,其实质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配,通过虚假会计信息来偷税、漏税,侵占集体权益,势必会危害债权人的利益,造成单位或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使国家税收减少。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有经济原因也有文化根源。

(1)受利益的驱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2)企业改革不彻底,经济体制不完善

(3)缺乏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4)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

(5)法律环境不够完善

(6)会计准则本身的可选择性导致的合法信息失真

三.我国目前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1.财务账目管理混乱,凭证和成本费用核算失真严重.会计信息生产过程的内部操作性进一步促进了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一些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不健全,会计人员的配备不合理,岗位轮换制度不遵守,记账凭证填制、账簿记录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等,造成账目混乱,数据差错严重。我国会计法规规定,企业应设置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人员。现实生活中除了部分小企业采用代理记账外,多数企业都设置了专门的会计机构,并配备了相应的会计人员,把整个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置于企业内部,这就为会计人员制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提供了方便条件。

2.会计报表编制失真,税金核算失实。现行会计制度存在一些缺陷,使得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不能向报表的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会计计量本身存在着不确定性。还有会计政策的不确定因素,表现在同一经济业务规定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供企业选择。

四、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

1.完善现行法律法规,增强法律的震慑作用

会计法规是保障会计工作秩序的武器,要不断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建设,制定具体、明确的处罚标准,不能太原则,要易于操作。另外,笔者认为现行的法律法规条款中对会计违法行为的有关责任人的制裁仍不够严厉,应加重处罚力度,这是充分发挥会计法规作用的关键。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尽快建立民事赔偿机制,促使违规成本高于违规收益,无论对公司本身还是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说,当违规成本高于违规所带来的收益时,自然会减少违规行为。

2.深化会计管理体制的改革,使会计工作摆脱行政干预

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和部署,抓紧推行会计委派制,由所有者委派财务总监,领导会计工作,财务总监对所有者负责,会计人员对财务总监负责,对账、证、表相互核对与审阅,割断“长官意识”对会计行为的渗透。另外企业要理顺厂长(经理)负责制与会计职能独立的关系,将会计机构从企业行政隶属关系中独立出来,给予会计机构一定的理财权、人事权,使会计人员的利益得到保障。

3.在企业内部,制定会计人员责任制

内部监督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规范,建立完善规范的内控体系,是实施自动防错、查错和纠错,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重要手段,能有效起到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因此,要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到岗位有职责,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从制度上确保财会人员行为的规范。

4.建立健全会计监督机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手段

新《会计法》已经将内部审计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审计监督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强有力的监督机制。虽然我国有不少监督机构,像财政、税务、审计等,但监督机关之间存在各自为政、重复监督、执法尺度不一现象,严重削弱了国家监督的力度。因此,完善外部监督机制,首先要强化国家监督,实行年度会计报表由中介机构审计验证制度,审计结果与评价意见要公开披露,建立对国有企业的定期审计制度。其次,要加强各监督机构间的协调,避免相互间的推诿、扯皮现象。

5.强化继续教育,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

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其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因此《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这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还要建立一套统一的,具有刚性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尤其要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处罚力度,以此来约束和管制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使从业人员明确,一个财会人员不仅要具有高超的会计水平,更要品质好、思想过硬,真正与企业共命运,要严格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实事求是的提供会计信息。

6.不断完善现有的会计准则,

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中的内容需要不断完善,尤其是对于一些实际中遇到的新问题,要进一步研究并尽快出台新的具体会计准则,这对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意义重大。如对一些重要表外信息、无形资产及一些重要的非经济信息的处理,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规定,以后再根据实际使用后的反馈信息作进一步的修订,使之切实可行。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生命,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更加深入的融入全球市场经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必然越来越高。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市场经济不完善、相关人员的目标差异、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审计手段的局限性等都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因此与会计造假行为作斗争既是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要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放矢”或“对症下药”,要不断分析其存在的内在原因,注意多种治理措施的综合运用,遏制会计失真现象的漫延。应以会计法制建设为核心,坚持以真实性为基础,拓宽审计业务内容,加强对作为会计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本身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审计,辅以深入细致的行政管理,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经济秩序,结合加强惩治腐败,以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好转。

参考文献:

[1]王峰声.试论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甘肃农业,2006,

[2]刘立国,等.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会计研究,2005,.

我国对策 篇7

一、欧盟对我国实施“双反”的原因

(一) 近年来中欧贸易摩擦的增大。

我国是频繁发生贸易摩擦的重灾国, 与欧盟的贸易往来也不例外。我国对欧盟各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大。随着中欧合作关系的逐步密切, 欧盟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双方贸易量的高速增长不可避免地引起贸易摩擦。中欧贸易摩擦的一个重大原因在于欧盟认为在中欧贸易中, 我国对欧盟的出口过多, 相对来说欧盟对我国的出口较少, 导致欧盟长期贸易逆差。贸易摩擦的频繁出现, 说明我国和欧盟都在持续发展。贸易摩擦并不意味着冲突甚至是贸易战的出现, 只是在贸易当中存在一些需要共同努力来解决的现实问题。

尽管贸易摩擦是贸易关系密切的证明, 但欧盟方却不得不开始考虑己方的利益。据我国海关统计, 2005年, 中国对欧盟出口额达1800亿美元, 欧盟对中国出口额达600亿美元;2010年我国对欧盟的出口额为3112.5亿美元, 而欧盟对我国的出口额是1684.8亿美元。尽管双方出口额的比例变化不大, 但一再拉大的出口差让欧盟感到单单依靠反倾销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 促使欧盟决定加大对我国采取的贸易救济措施力度。如果说早期采取的反倾销措施仅仅是针对我国的某个企业公司, 那么现在所采取的反补贴措施则是将打击对象上升到了我国政府部门的地步。

(二) 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即将失效。

我国一直作为被欧盟实施反倾销措施的第一大国, 原因在于欧盟反倾销的相关规定以及《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规定。

根据欧盟的反倾销条例, 384/96号规则第2条第7款, 在进口商品来自“非市场经济国家”, 其正常价值应根据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相似产品的价格或其结构价值或者该国向其他国家包括向共同体的出口价格来确定。

我国在《中国入世协定书》第15条对非市场经济地位做出了承诺:一是若中国能证明该产业或部门具备市场经济条件, 则在补贴和倾销争端中可采用中国的成本或价格;否则将实行第三国成本或价格以做比较;二是衡量中国是否具备市场经济地位, 主要依据世贸组织进口会员国的国内法, 而非中国国内或国际相关法令标准;三是该条协议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日起生效, 最长有效期为15年。

上述条款意味着, 欧盟利用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将我国置于用其他“替代国”来认定我国出口价值的境地, 为欧盟对我国采取反倾销措施创造了一条捷径。在此次欧盟对我国铜版纸采取的“双反”措施中, 欧盟也选取的是生产成本明显偏高的美国作为替代国, 这对我国极为不利。因为非市场经济地位之一概念在WTO规则中没有具体的解释, 因此欧盟机构对此概念及标准就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 这也是为什么欧盟对我国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力度居高不下的原因。

我国承诺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于2016年到期, 只要期限一到, 欧盟便无法轻易地利用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地位以及“替代国”的选择, 轻易造成认定我国倾销的局面。因此, 此次欧盟实施“双反”措施, 是有将贸易救济措施的重心转移至反补贴措施之意, 为了将来无法对我国适用非市场经济地位而进行过渡, 便于开启另一项贸易措施。

二、欧盟“双反”的威胁

目前, 欧盟对我国采取的反补贴措施仅仅处于试探阶段, 因为铜版纸并不是一个关系我国经济命脉的行业, 并非我国重点出口商品, 似乎不会引起我国大规模的抵制行动。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会面临反补贴调查的是我国政府和相关政策, 欧盟的调查难免会对我国的经济政策和总体经济战略带来影响。一旦反补贴措施被滥用, 还会导致我国产品出口难度进一步增大, 对我国的经济造成严重的损害。

(一) 欧盟反补贴的趋势。

尽管目前欧盟对我国的反补贴仅处于试探期, 且仅是针对我国的非中心产业, 但钢铁、塑胶、机械、纺织品等其他领域很可能遭到欧盟接踵而来的反补贴调查。根据对欧盟反补贴调查涉案产品行业分布的分析, 欧盟反补贴调查的涉案产品分布从高到低为纺织产品、冶金金属、化工产品、电子产品、杂项制品、农林业与造纸、医药产品。其中纺织产品遭受欧盟反补贴调查25起, 占全部案件的40.98%, 其次为冶金金属15起, 占全部案件的24.59%。这与欧盟反倾销调查的涉案产品分布大体是一致的, 即重点分布于纺织产品、冶金金属和化工产品, 这些都属于我国的重要产业。从欧盟反补贴调查与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的比较中可以发现, 遭受反倾销调查的产品很可能同时或再次遭受反补贴调查。欧盟反补贴的趋势可能对我国造成不利的影响, 如果说此次欧盟对我国铜版纸的反补贴措施仅是一次“试水”, 那么接下来欧盟极可能采取更大的动作, 而我国的经济命脉势必会受到冲击。

(二) 欧盟反补贴调查机构的对“双反”实施的作用。

欧盟负责反补贴调查的机构是欧盟委员会, 欧盟委员会有权决定是否立案, 决定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接受价格承诺或终止调查。相对欧盟委员会的权限, 美国的反补贴调查必须由两个机构负责:商务部负责调查补贴是否存在、国际贸易委员会负责调查是否造成损害或损害威胁。不难看出, 欧盟单一的反补贴调查机构将补贴与损害的调查裁决权都赋予欧盟委员会, 这样固然是提高了案件调查和裁决的效率。但这样的集权现象易导致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相比美国而言, 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出现不公平现象的可能性更大, 对我国的威胁自然也更大。

三、我国应对欧盟“双反”的对策

无论是我国在补贴政策上的漏洞还是欧盟“双反”措施本身的威胁, 都可能使我国产业面临欧盟贸易保护措施新一轮的冲击, 甚至波及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 我们应当拿出一套有效的“双反”反应对策略, 保护自身利益并对抗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

(一) 政府应当积极应诉。

政府应当配合欧盟的反补贴调查, 且相关法律工作者应当仔细研究欧盟的反补贴条例, 并针对欧盟采取反补贴调查的证据及理由, 找出不符点, 提出我方的证据, 加以驳斥。例如在铜版纸一案中, 欧盟提出, 我国的商业银行系国有, 因而把其向铜版纸生产企业发放的贷款也划归为政府补贴。诚然我国的银行体系仍不够健全, 但不容否认的是, 这些国有银行都是市场化运作, 并非政府部门。欧盟还声称我国的政府向企业提供大量廉价土地来使用, 但欧盟还不认可我国是市场经济主体, 也就是说我国没有土地市场, 以价格的高低来评判我国政府的土地补贴是不合理的。

(二) 寻求救济途径。

一旦被确认征收反补贴税或反倾销税, 我国应当将案件诉至WTO, 坚决维护自身的利益。贸易救济措施的实施具有很大的区域保护性质, 并非都是合理的。例如, 2006年美国对标准钢管、矩形钢管、非公路用轮胎、复合编织袋等四种产品采取“双反”措施, 但我国积极上诉, 世贸组织上诉机构经过审理, 认定美国商务部在这个问题上使用了错误的法律标准, 缺乏相应的事实依据, 违反了世贸规则。与欧盟相同, 其将中国商业化运作的国有企业认定为“公共机构”, 并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提供原材料构成政府“财政资助”。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向上诉机构提出合理的依据, 争取得到公正的判决。

(三) 政府调整补贴政策。

我国政府需要调整现有的经济政策, 以适应欧盟反补贴条例的规定。我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摩擦有增无减, 欧盟为了保护自身利益, 利用规则将矛头对准我国政府。实际上我国某些地方政府在补贴方面确实有违背《SCM协议》之嫌, 应当做出一定的调整, 避免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参考文献

[1].邓宗豪.中欧贸易摩擦及其发展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9

[2].郭柯, 王易敏.欧盟的反倾销法对中欧贸易的影响[J].生产力研究, 2005

[3].戴启秀.欧盟反倾销法及其对中国实施类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4].刘勇.WTO《反倾销协定》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

[5].赵燕菁.欧盟反补贴直指中国竞争力核心[J].瞭望, 2011

[6].杜越, 孙加燕.论我国补贴制度的完善[J].江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7].黄文旭.欧盟反补贴调查的趋势及我国的应对策略[J].南昌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8].张琼芳.WTO框架下欧盟、美国补贴与反补贴规则之比较[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9].王永杰.论补贴的专向性与我国的补贴政策调整[J].江苏商论, 2007

我国对策 篇8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经济影响,相关对策

近些年来,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投资环境持续向好, 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不断加强。所以国际资本以不同的方式纷纷涌入中国。而对中国而言, 国际资本流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中国可以利用好国际资金发展经济;另一方面, 大量涌入的资金对我国的利率、汇率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并且对货币政策有一定程度的削弱, 进一步加深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甚至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因此, 对于国际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好国际资本的研究对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1 当前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

20世纪90年代后, 经济全球一体化和金融国际自由化不断发展, 与此同时, 国际资本在国与国之间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 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全球资本流动规模的考察有绝对量和相对量两方面。从绝对水平来说, 近些年, 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总体呈增长趋势。相对量是指全球国际收支中的金融项目余额占全球名义GDP的比重, 近20年来, 从相对量上看, 全球资本流动水平虽有波折, 但总体趋势更加活跃。

在流动方式结构方面, 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金融创新, 国际资本流动中如票据贴现与展期、货币利率互换等各金融工具使长短期资本投资相互转化变得更为方便快捷。短期投资性资本由于金融创新而变得更加活跃, 加快了流动速度, 缩短了周期。

许多发展中国家为了加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对于资本市场不断建设和完善, 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改变了国际资本的流动结构, 使直接投资减少, 国际证券投资增多。在过去的10年里, 机构资金对全球资本流动尤其是对全球证券投资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其中机构资金主要集中于债务和银行跨境业务。

2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大, 在现代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 中国也加入到世界经济的队伍中, 国际资本在此期间也不断进入中国,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2.1 国际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大量国际资本流入会使国际收支发生很大变化, 外汇储备项目也急剧增加。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的汇率制度, 在大量资本涌入时, 为了减轻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 政府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币投放本币, 增加外汇储备以稳定汇率。投放的大量的基础货币通过乘数效应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主动性减弱。汇率的稳定是以改变中央银行的资产结构和对货币政策的削弱为代价的。

近些年来, 我国国际收支中的持续贸易顺差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和基础货币的投放量不断增加, 基础货币的供应依赖外汇储备的多少, 增加了很多基础货币的被动供给, 使得传统渠道商业银行贷款的重要性降低, 我国货币政策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加大, 使其有效性减弱。

2.2 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币值稳定性的影响

国际资本寻找可能的投资机会流入中国, 这些流入的国际资本进入我国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 进而会抬高其市场价格, 使市场的稳定性受到破坏。

当国际资本流入引起的货币增长超过我国的经济增长时, 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对不断涌入的国际资本, 中央银行相应地采取了对冲措施, 增加基础货币投放, 增加的货币供给量超过了经济的增长速度, 使物价持续上涨。另外, 在外汇市场上对于人民币需求供不应求, 外汇供过于求, 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压力。尽管对此我国采取了一些措施, 但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3 国际资本流动增加了我国金融风险

资本流动具有不稳定性, 可能在短时间里出现在速度、方向、规模方面的变化, 所以国际资本流动可能会对我国的金融体系造成很大冲击, 增加金融风险。在我国监管机制、银行体系建设还不健全, 不能很快地解决好资金的调拨的情况时, 可能会引发金融危机。

国际资本频繁流动破坏了外汇市场的稳定性, 引起汇率的波动。另外, 由于国际资本的流入增加货币供给,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会引起利率的下降。当国际资本以股票投资流入一国时, 会引起该国股票价格上涨。

国际资本的流入会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 也会使我国市场的稳定性遭到破坏, 国际资本流入影响汇率、利率、货币稳定性, 也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主动性。

3 我国利用外资的相关对策

面对国际资本流动, 我国的政策取向应该是有效地利用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利益, 尽可能地防范和化解国际资本流动引致的风险。对此, 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3.1 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和控制货币的供应量

当大量国际资本涌入, 外汇市场供求失衡。在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为了保持币值的稳定, 央行需要增加对基础货币的发行。发行的基础货币以货币乘数效应作用于国民经济, 使基础货币的发行具有很大的被动性, 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为了减轻这种影响, 中央银行可以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相应的冲销操作。央行可以针对国际资本的流动量, 控制冲销操作的规模。对货币供应既可以大幅度调整, 也可以只是进行微调, 当经济需要时, 也可进行逆转操作, 以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

3.2 提高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

为了更好地利用外国资金, 我国应在对外开放的基础上, 对流入流出的国际资本和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监督, 尽可能降低国际资本流动所引起的金融风险, 维持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的稳定。

在中国逐步开放资本项目的情况下, 由于一些相对较弱、发展不足的金融市场很难承受由于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冲击。加强风险监管的力度, 构建宏观的风险管理框架, 建立动态主动的监督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风险监管不仅能够在数量上控制国际资本的流入, 还可以区分出国际资本的性质和期限, 能够有针对性地增强监管效果。建立一个综合监测系统, 针对国际资本流动的资金规模、内部结构、流动方向、投资方向和交易的媒介进行监测和总结, 这样一来, 就可以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与此相对应, 过去我国主要在数量方面进行监管, 而没有对流入的外国资本进行结构和性质的区分, 并不能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监测、预警和管理体制, 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督更加规范、明确, 有利于及时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 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国际监管合作和金融监管政策的协调就显得尤为必要。因此, 我国在制定有关国际资本的监管法规时, 应尽量消除与国际监管要求的冲突, 与外国监管机构信息分享, 进行监管合作。

3.3 重视疏导、合理引导国际资本流向

国际资本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强不断涌向中国, 短期国际资本大幅度波动, 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因此, 应该提高对各类热钱的鉴别和监控能力, 采取一些防御性的措施, 建立应对方案, 限制短期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

为了防止大量热钱在中国套利、套汇、套取资本溢价, 我国应该在原来的汇率制度上增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弹性, 对人民币汇率的浮动范围有所扩大, 与此同时, 还应借助国际合作。这样, 既维持了汇率的稳定, 又不会对经济造成很大影响。除了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管理, 还要加强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 因为短期资本会由于物价和资产价格预期上涨大量涌入。因此, 这需要把货币政策控制在稳健并适度宽松的水平之上, 抑制投机炒作, 通过增加供给消化过多的货币, 防止价格上涨。

另外, 要化短为长, 加强对中长期资本市场的开发, 吸引中长期投资, 这不仅符合产业结构调整, 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也可以防止短期资本的泛滥。

参考文献

[1]段丽媛, 车燕妮.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J].财政与金融, 2007 (21) :40-42.

[2]王军.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对我国的影响及其防范[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1) :19-22.

[3]傅钧文.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及其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 2012 (12) :25-27.

发展我国县域经济的对策 篇9

一、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县域经济发展

目前,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其核心内容有两条:一是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二是强调全面发展, 实现经济增长的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保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我国县域经济应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三大战略原则:一是资源经济的比较优势原则。由于县域经济最大的比较优势是自然资源, 因而理应在经济起步阶段扬长避短, 以发展资源工业为突破口, 以便迅速取得突破性发展。二是落后经济的后发优势原则。县域经济在工业化历史进程中落后, 但辩证地看, 落后也有优势。首先, 由于落后, 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 生产要素物美价廉, 具有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其次, 后发者有先行者的经验可以借鉴, 免去了自己摸索的过程, 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 也可少走许多弯路。再次, 由于社会经济的进步, 后发者处于较高的发展起点, 可以获得更有利的发展条件。最后, 后发者较少受到传统的束缚和旧技术结构的制约, 既有竞争的压力, 又有追赶目标, 有更强烈的上进心和积极进取精神。三是知识经济的以人为本原则。通过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取得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改善人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 努力降低经济发展的资源成本、生态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 走出一条经济与资源、人口、社会、环境及生态相互协调的发展道路。

二、要在制度和政策上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国家扶助县域经济发展, 根本性的措施是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保障性的制度环境和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首先, 要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解除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 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县镇行政管理及公务员薪酬制度等方面, 县域应该与城市接轨, 逐步实现无差别的“国民待遇”。其次, 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土地流转制度, 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和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 探索农村土地资本化, 赋予农民土地经营产权,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再次, 需要在深化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 在财税政策、产业政策、金融和信贷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上向县域经济倾斜,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刺激县域经济发展, 增强县级财政的自给能力和发展能力。最后, 国家在交通、电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上, 也需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

三、各地区要培育支柱产业

能否培育出具有带动全局作用的支柱产业, 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由于各县域情况不同, 条件各异, 所以在推进县域工业化的过程中, 各县域要发展具有优势和自己特色的工业部门, 走特色经济之路。一是要充分发挥县域农副产品丰富和劳动力廉价的优势, 把大力发展农产品的加工、储藏、保鲜、运输, 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深度, 实现农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作为县域工业发展的重点。二是要培植龙头企业, 完善产业链, 使“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成为农副产品深加工的主线。要以生产高质量的绿色食品为中心, 积极采用生物技术和工程化食品技术开发新资源、新产品, 向方便营养、安全卫生、天然保健的方向发展。三是要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市场需求和当地实际, 加快县域原有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 对那些浪费资源、污染严重、质量低劣、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益低的小企业, 通过生产要素的整合和重组及时进行改造和转产, 促进县域工业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质量, 提高县域工业竞争力。四是要逐步提高产业聚集水平, 实现集约化发展。县域工业发展一定要进园区, 发展园区经济要以资源引项目, 以项目引资金, 采取园区招商、规划招商、重点项目招商、产业招商等方式, 把工业企业聚集到园区,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推动形成集群经济。五是要抓住非公有制经济准入放宽的机遇, 引导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向交通、能源、供水、供气、道路、环保等行业和教育、文化、医疗、信息、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推进, 开拓新的发展空间。

四、要壮大民营经济, 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完善我国法务会计的对策 篇10

比较中外会计学者对法务会计内涵展开的探讨, 可以看出, 基本理论研究的完善最为根本, 没有明确的基本理论, 法务会计的发展将成为无源之水。为完善基本理论, 我们可以从法务会计的涵义、假设条件与原则三方面来完善法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研究。

1、明确法务会计的涵义。

对于法务会计的理解, 尽管存在着不同的定义, 但各研究学者也有一定的共识。首先, 明确法务会计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理论和法学理论。其次, 弄清法务会计反映的对象是法律问题, 并对特定法律问题进行会计反映。再次, 综合运用会计知识和审计技能, 对法务会计涉及的内容进行综合评定。最终实现提供诉讼支持, 接受法律事项当事人的委托, 向法庭提供专家证言, 为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服务的目的。

2、确定法务会计的假设条件。

法务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一个分支, 其会计假设与现代会计基本一致, 但法务会计假设在其内涵和外延上有所侧重。首先, 明确法务会计待处理的法律事项, 根据法律事项来确定法务会计业务的空间范围, 故将法律事项假设作为法务会计的空间范围假设。其次, 明确法务会计处理法律事项涉及的财务事实以及业务中的纠纷金额, 可采用货币计量规定法务会计的计量单位。

3、构建法务会计基本原则。

法务会计必须遵守客观性, 相关性, 及时性, 合法性, 独立性原则。

二、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 首先要明确法务会计的执业所需的知识体系, 作为法务会计人员的评定标准, 也就是明确具备哪些知识的人才可以成为法务会计;其次应明确法务会计人员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 也就是明确法务会计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再次应明确法务会计的职业道德, 使法务会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完善服务质量。

1、明确法务会计人员的执业所需知识体系

2、明确法务会计人员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

3、明确法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从职业道德来看, 由于法务会计的监督性质, 决定了法务会计执业人员应有更高水平的职业道德要求, 主要有:职业胜任能力、合理的职业谨慎、计划、监督和复核、对信息的保密、收费问题。

三、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鉴于我国法务会计组织机构不独立而引起的问题的重要性, 必须加快法务会计组织机构的建立健全, 使法务会计组织机构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 我认为首先要健全法务会计的资格认证机构, 其次就是要建立法务会计的服务机构并明确其服务范围, 再次建立中国法务会计师协会, 协调行业内、外部关系,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1、健全资格认证机构。

在2006年建立的国际注册法务会计资格认证专家委员会的基础上, 进一步具体落实法务会计的资格考试工作, 设立考试科目, 建立法务会计的资格认定制度, 以及资格考试的组织、职业规范的指定。

2、建立独立的法务会计服务机构。

逐步将内设法务会计机构从其直属司法技术部门分离出去, 将附设法务会计机构逐渐整体从司法机关、社会中介机构中分离出去, 形成独立的法务会计服务机构。在法务会计领域所专门设立的法务会计服务机构, 应与律师事物所、会计师事物所、税务师事物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相区别开来。对于涉及诉讼、仲裁的审查、检查和鉴定业务作为法务会计服务机构的法定业务, 不允许其他单位承办, 同时也不允许法务会计服务机构涉足非诉讼、非仲裁的审查、检查和鉴定业务。

3、建立中国法务会计师协会。

中国法务会计师协会设有协会权力机构和常设执行机构。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为本会最高权力机构。其职权主要有: (1) 制定、修改协会章程; (2) 讨论决定本会工作方针和任务; (3) 制定、修改会费管理办法。中国法务会计师协会设秘书处, 作为协会常设执行机构。秘书处具体落实会员代表大会的各项决议、决定, 承担协会的日常工作。

四、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1、制定法务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

法务会计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比其他专业人员的要广得多, 而目前我国实行的会计专业考试缺乏对法务会计专门知识的考察, 无法对法务会计人员的知识进行鉴定, 这样会影响法务会计业务的开展及质量。因此, 有必要借鉴美国开考注册舞弊核查师的方式, 设立专门的法务会计资格考试, 以保证法务会计人员的基本技能, 其考试科目应包括会计、审计、法律等方面的有关内容。不仅要加快健全法务会计的资格认证机构, 而且在法律法规方面还要加快制定法务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

2、制定法务会计鉴定业务的标准。

法务会计要对经济事项所涉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作出判断, 提出意见, 就必须有一个判断是非、优劣的准绳, 这个准绳就是法务会计鉴定标准。简言之, 法务会计鉴定标准是提出法务会计鉴定意见、作出鉴定结论的客观依据。法务会计鉴定标准包括以下三种: (1) 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

(2) 规章制度。包括被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被查单位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

(3) 业务规范、技术经济标准。其中的技术经济标准, 根据制定的适用性和制定的单位不同, 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企业标准。经济案件的诉讼活动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以及行政诉讼三种, 其种类不同, 法务会计鉴定适用的标准也不同。经济犯罪案件的法务会计鉴定标准主要是有关的经济法律、法规以及规章;经济纠纷、经济行政案件的法务会计鉴定标准, 主要是财务会计法规、业务规范和技术经济标准等。

3、加强法务会计建设的宣传。

研究法务会计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让法务会计这个新兴行业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加大宣传力度, 使法务会计深人人心将是法务会计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有力推动。只有被社会广泛关注时, 才能达到最快的发展速度, 只有重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当法务会计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时, 更多的力量将投入到法务会计的建设中, 只有大力投入才能得到丰厚回报。在法务会计的宣传工作中, 不仅业内人士要充当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理论和成功实践典范、积极开展法务会计的学术交流活动等, 有关部门也应该为法务会计的宣传助一臂之力, 媒体的配合报道也将为法务会计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参考文献

[1]、戴德明, 周华.法务会计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1, (3) :1-5.

[2]、谭立.论法务会计的含义辨析[J].财会通讯 (学术版) .2005, (12) :77-79.

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发展对策 篇11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探索中国式城市公用事业发展之路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增加,我国对世贸成员方在各方面体现最优惠待遇和透明度原则,使外来资本及外来的管理模式对我国形成了更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为我国公用事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新的理念。在城市公用设施建设,巾,我们也应该树立开放的经营思想,用城市经营理念去开发城市公用事业。应该将城市看作一种资产,城市经济从本质上讲属于一种商品,它是国家最大的有形资产,完全可以运用市场的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载体的自然生成资本(如土地)与人力作用资本(如路、桥)及相关的延伸资本(如路、桥的冠名权)等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最大限度的盘活存量、吸引增量,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建市场化之路,实现城市的自我滚动、自我积累和自我增值。这样,公用设施就不再是单纯的建设,而主要在经营。可以将市场经济巾的经营理念、经营机制、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等多种要素引入城市建设,把城市建设推向市场。为了达到这一日的,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途径。

1、认真贯彻党的关于我国城市公用事业的政策,推进公用事业的市场化。积极引入外来资本和民间资本,扩大融资渠道,大力支持各种经济类型在公用事业的尝试和发展。即一切有利于公用事业发展的资金、一切有利于公用事业发展的经营方式都要敢用、善用。

2、探索各种资本进入公用事业的营运模式。随着我国公用事业进入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全国各地也陆续出现了一些民间资木、外来资本进入公用事业的纤营模式。其中不乏成功的范例,例如上淘竹园第一污水处理厂项目,四川邛崃自来水公司项目都是采用BOT(建设一运营一移交)模式取得成功;又如四川邛崃的天然气项目采用TOT(移交—运营一移交)的经营方式;PPP(公众、私人、合作)经营方式;以及中外合资(如法国昭和水公司和奉贤自来水第三水厂合资成立上海首家中外合作昭合自来水公司)、直接并购(如威望迪和天津市合作兴建的天津凌庄水厂)以及纯民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各地应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当的方式引进资金,引入先进的经营方式发展当地公用事业。

3、对于按国有国营方式经营的公用事业单位要促使其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彻底将企业与政府脱开,让企业真正成为经营的独立法人。这样不但能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促进企业真正进入市场,了解供求变化、把握市场运行规律,以谋求企业发展。

二、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主义企业监管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化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研究政府对公用事业的监管方法,对保证公用行业的良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1、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在我国,政府监管仍是人们不断探索的新课题。建立统一的监管机构,彻底割断原有的政企关系,仗监管机构致力于监管活动,便于配备和培养高素质的监管人员,便于研究探索各类监管措施和方法。同时,也有利于对各行业,各单位执行统一的监管政策,这在公用事业市场化的初期是非常重要的。

2、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特许经营制度。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各地应结合自身情况制订可行的市场准入制度和特许经营制度。市场准入和特许经营应规范进入条件、进入程度、经营责任及经营保障,这样既能保障公共利益,又能保障投资经营者的利益,才有利于公用事业在一个良性状态下发展。有了法规、制度,政府监管就有了依据,竞争就有了公平的环境,经营就有了规范。

3、加强对监管方法的研究,探索适应中国的监管方法。首先,应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对公用品价格的监管是监管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我国在1998年颁布了《价格法》,建立了听证会制度,由企业、消费者、各利益集团在听证会上表达自己意见,政府在此基础上确定价格。应该说价格听证会制度是价格监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措施。在听证时,应解决诸如那些公用品价格要听证,那些人或企业、或团体参加听证,如何保证企业真实信息的披露、价格确定的依据、政府定价原则(听证结果对政府定价的影响)等问题,也就是规范听证行为。其次,政府要注重公用事业对社会安全影响的监管。由于公共产品的基础性和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性,使其生产的正常与否往往会影响社会安全。比如2003年上半年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停电事件,对社会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又如国内某地发生的有人向自来水厂投毒事件,对当地人民的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又如企业的排污又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等等。因而关注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监管对经济发达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地区尤为重要。再次,加强对公共产品质量、服务、安全的监管是政府监管的新领域。除了关注公用产品的价格,更要关注这个价格下所提供的公用产品的质量。比如在低廉的价格下提供不卫生的自来水,就冲击了价格监管的意义。由于这类企业的自然垄断性质,因而对其服务质量监管,对于公用品使用安全性的监管同样的重要。随着公众对公用品数量、质量、服务、安全性等方面要求的提高,这方面的监管愈来愈占有重要地位。

三、统一、协调、经济地建设城市公用设施

1、在城市公用设施建设中要统筹规划,均衡发展,适当超前。要从城市发展的全局出发,制订城市公用设施的发展规划,要组织协调公用行业各个部门的建设行为,消除瓶颈现象,也要避免个别设施的超常建设。同时,规划建设时要比缄市发展适当超前,留有发展余地和改造空间。

2、应组织建设城市公用的地下管网通道,避免通道的重复建设和相互干扰。可以成立城市地下管网通道管理公司,专门负责对地下公用管网通道的建设。公用事业各管网(水、电、电信、天然气、煤气等)均付费使用,既能节约建设费用,又便于统一管理,还有利于维护缄市的公共环境。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对策分析 篇12

1.1 基尼系数不断上升

在经济学家看来,衡量居民收入差距有多个指标,而基尼系数是国际上公认的判断收入平均程度的最基本标准。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统计学家基尼,根据美国统计学家洛伦兹发明的洛伦兹曲线而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指标。根据基尼的测算,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1间,其数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状态越趋于平均。按国际标准,基尼系数处于0.2以下为收入高度均等;0.2~0.3之间为收入相对均等;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基尼系数超过0.4时,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比例超过40%时,收入差距偏大;基尼系数超过0.5时,表明收入分配出现两极分化,它会引起众多的社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基尼系数反映出来的收入差距,总的来说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测算,1978年我国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16,这说明当时我国属于个人收入差距比较小的国家。而1990年基尼系数已达0.343,2000年为0.417,2002年为0.458,2004年达0.465,2005年逼近0.47,可见从2000年起,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警戒线。不但高于所有的发达国家,而且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表明虽然经济有了发展,但社会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1.2 城乡差距是中国贫富差距的重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然后逐渐缩小,再到加速扩大的过程。二元的经济结构是我国特有的国情。中国有13亿人口,其中80%以上是农民。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封闭制约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别是流向城镇就业无疑会有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的行政管理制度对于农村劳动力的歧视性和排斥性,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就业面临着艰难和风险。这也是中国城乡差距没有出现一种下降趋势的重要原因所在。除显性的收入差距外,城乡居民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隐性收入差距,城镇居民享有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比如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而农民除少量救济优抚外,基本不享受国家补贴,却还要承受各种额外负担。

1.3 我国的开放策略

开放策略是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地、经济特区到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模式。由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原因、政策差异等诸多因素导致我国东、中、西部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进入90年代后,差距迅速拉大,到1997年东西部地区职工收入比达1.4:1,东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差距扩大更为明显,从1980年的1.46:1扩大到1997年的2.5:1。

1.4 行业间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上升

有些垄断性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使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总体上呈扩大趋势。1987年我国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38:1,到2002年,这一差距扩大到2.99倍,2005年我国职工平均工资最高行业约为最低行业的6.27倍,而且近两年来,这种行业收入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2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

2.1 历史原因

国家长期的政策倾斜、资金投入,使得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上的“马太效应”现象凸现。五十多年的发展不但没缩小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距,相反,由于良好的经济资源、配套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政策、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等原因,使得东部地区和落后地区在新一轮发展中的经济状况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

2.2 经济原因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结构、质量的不平衡和差异化,是造成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我国二、三产业发展速度一直高于第一产业,造成城镇居民收入增加速度快于农村居民。在农民收入中,劳务经济所得已占农民纯收入一半以上,各地劳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扩大了农村居民收入的分配差距。

2.3 自然原因

地处沿海的发达地区,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基础设施较好,在改革开放中,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经济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加大。

2.4 政策原因

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城乡分治的社会经济管理制度。城乡之间,现行政策很多方面是不平等的,城市偏向明显。城乡户籍政策、就业政策使城乡居民就业机会不均等;城市福利补贴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变相增加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农村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影响和限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 解决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对策

3.1 加强再分配过程中的政策调节

过去的收入分配差距须由再分配过程来调节,要充分发挥再分配过程的政策调节功能。包括以下的两方面:

(1)改革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

加强政府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转移支付调控力度,中央的财政支出要规范化,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规模,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差距,地区之间调节,以市场为基础,依靠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来实现。国家和各地区转移支付的资金,应当主要用于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农村基础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障,同时要坚决防止挪用挤占。

(2)充分发挥税收对收入的调节功能,缩小贫富差距。

3.2 运用法律手段,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打击力度,从重从严惩治非法收入,对侵吞公有财产、走私贩私、偷税漏税、收受贿赂、权钱交易等非法行为,必须依法严惩,以法律的震慑力制止非法收入,维护经济秩序,为公平分配创造条件。

3.3 完善税收制度以增强政府的收入调节能力

应尽快实施个人实际收入申报制度和实际财产申报制度,以扩大所得税的征收来源;在税率方面,应实行相对高额得的累进税率;在税种方面,应加快遗产税、赠与税的实施。这样,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放入方式,增强政府的收入调节能力。

3.4 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需要

贫困人口基本生活需要能否被满足,是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底线,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和城镇困难企业,另外,无收入或收入较低的老年人、残疾人、下岗人员、离退休人员等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政府对这些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帮助和救济,例如:开展再就业工程和相关的职业培训、落实养老金保险制度和失业救济制度等使特困人员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丁任重.“倒U假说”与我国转型期收入差距[J].经济学家,2003, (6).

[2]杨灿明.转型经济中的宏观收入分配[J].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3]邓超红.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原因和对策分析[J].经济师, 2006,(1).

上一篇:磷脂酶C下一篇:中国的数字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