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光纤通信发展对策

2024-06-06

我国光纤通信发展对策(共12篇)

我国光纤通信发展对策 篇1

当前,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大踏步发展, 电力通信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力通信系统和电网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电力通信系统在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电网的生产控制、经营管理等所有环节都需要建立在强有力的电力通信系统基础之上。尤其是智能电网的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加大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 是应对电力事业未来挑战的关键之一。因此, 研究新的形势下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对策, 将各类新型的现代通信技术应用于电力事业中, 已经成为电力通信工作者共同的目标。

1 电力通信发展现状分析

新中国成立之初, 我国电力通信事业发展非常薄弱, 主要的电力调度通信采用公网通信为主。由于公网通信难以适应电力调度的基本需要, 明线电话、载波通信和电缆通道也逐渐在电力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且电力通信设备基本可以完全自主生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电力通信事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各种新型的现代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事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进入八十年代以来, 基本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电力载波通信系统。但由于大电站、大机组和超高压输电线路的不断增加, 电网规模也日益庞大, 对电力通信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越来越高, 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和数字程控交换机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力通信专用网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展:1981年建成了亚洲第一条一千公里以上的PCM480数字微波线路——京汉微波。1982年, 山西太原供电局开通了国内最早的电力光纤通信网。无线通信也在电力通信中得到了大量推广。

进入新世纪年代以来, 我国电力通信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 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得到应用, 传输网和交换网得到进一步完善, 互联网、监测网、支撑网也逐步建立, 继电保护、电力自动化等都普遍使用了光通信技术, 摆脱了过去低宽带、长时延、可靠性不高等缺点。

制定了电力通信长期发展规划的政策和文件, 建立了完善的电力通信系统的规章制度, 对未来一段时间电力通信系统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 培养了一大批熟悉通信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的人才。

2 电力通信系统的主要业务

电力通信系统的通信业务根据功能和特点可以分为电网运行业务和电网管理业务。这些业务由于自身特点不尽相同, 对通信的要求可能有所差异。

2.1 电网运行业务

电网运行业务是电网安全稳定生产的关键环节, 主要包括运行控制业务和运行信息业务。

运行控制类业务主要包含继电保护、安全稳定装置、电力系统自动化等业务。这类业务对通信可靠性和传输时延要求极高。如继电保护业务要求传输误码率低于10-8, 通信传输时延低于12ms, 对通信路由和通信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如若通信技术没有达到要求, 可能会导致继电保护发生故障, 进而影响电网安全。继电保护业务主要采用2M的专用光纤或电力载波等技术, 对于部分220KV的线路还需要使用特制的高频收/发机。

运行信息业务的覆盖范围较广, 主要包含电力生产技术、保护管理信息、性能监测装置、电力市场交易、稳控管理信息、电力调度管理和计量自动化等。运行信息业务对通信的误码率也较高, 不能超过10-6, 对通信的延时也相对较低, 可以在200ms以内, 通信方式主要采用专网通信, 并可以采用公网通信作为补充。

2.2 电网管理业务

电网管理业务主要包括管理信息业务和办公信息业务, 电网管理业务对通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管理信息业务是电力企业健康运营的支撑系统, 主要包含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党群系统及信息支持系统。管理信息业务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 而可以容忍几秒钟的时间延迟, 误码率不能超过10-3。根据这一特点, 这类业务一般采用专网通信为主, 并辅以公网通信。

办公信息业务主要是指企业内外的通信需求, 如办公电话、视频会议系统、Internet业务、移动办公等。这类业务由于种类不同, 对通信系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 视频会议系统要求通信速度最高可达2Mbit/s, 时延不超过10-3, 另外, 对通信的安全性也较高, 必须严格保证信息不能被恶意截取或修改。而其他的业务则对电力通信系统的要求大致相同, 速度在0.5Mbit/s内都是可以的。这类业务一般全部都使用电力专网通信, 而与外系统进行互联时, 则采用公网通信。

3 电力系统通信的特点分析

相比于公用通信网以及其它通信专网, 电力通信系统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3.1 电力通信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电力事业是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所必须的物质基础,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营是电力工作的核心。由于电力生产和传输难免会出现运行状态发生突变, 电力通信系统作为电力系统健康稳定运营的重要支撑, 必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来保障电力系统的各项信息的快速有效的传输, 以确保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

3.2 电力通信系统所传输的信息种类复杂, 实时性高。

电力系统中, 所传输的信息种类繁多, 如继电保护信号、电力检测信息、计算机信息、商业管理信息以及话音信息等等, 这些信息大都对实时性要求较高, 对时延要控制在可以接纳的范围内。

3.3 电力通信系统应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 事发的发电厂或变电站的通信业务就会变得非常重要。因此, 电力通信系统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应能够承受这种冲击, 即使现用设备出现了故障, 各种应急和备用通信设备依然可以起到信息传输的作用, 以便电力部门的技术人员可以尽快修复设备。

3.4 电力通信系统的覆盖范围广, 通信网络结构复杂。

我国幅员辽阔, 发电厂、供电局、变电站和电管所等等电力部门之间都应有电力通信服务, 尤其是有些偏远地区, 人烟稀少, 通信设备的维护距离较远, 甚至为上百公里。同时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电力通信系统有着多种通信技术并存, 不同性质的通信设备的接口方式和通信协议各不相同, 不同通信技术在转接的时候还需转接设备, 这使得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非常复杂。

3.5 我国电力通信系统的无人值守机房居多。

由于电力通信系统中通信节点较多, 不可能所有的电力通信站点都设有工作人员值班。在实际操作中, 除了通信中心枢纽站外, 大多数通信站点是无人值班的, 在电力通信系统没有发生故障时, 这个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而当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护时, 则会带来诸多的不便。

4 我国电力通信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电力通信系统的标准多样, 急需进行改进。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我国电力通信系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不能忽视的是, 当前我国电力通信系统中存在着多种通信技术, 电力载波通信、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都广泛存在, 而且通信网络结构较为复杂, 基本上由星型和树型相结合的复合型的网络结构, 不同通信技术之间的传输转换工作一直是一个较大的负担, 在新技术更新发展速度如此迅速的今天, 电力通信网络的管理标准不完善对电力通信网的整体全面发展影响较大。因此, 构建电力通信系统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对电力通信事业的发展必然能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4.2 电力通信系统的干线传输容量不足。

当前, 我国电力通信系统中只有极少数的地区的电力通信网主干线通信容量可以达到140Mbit/s以上, 绝大部分的容量只有34Mbit/s, 这一传输容量已经跟不上电力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 造成了网内节点间的通信紧张, 对新业务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限制。另外, 由于受管理体制的制约, 电力专用通信网的主干容量却没有被充分得到运用, 这都较大的困扰了电力通信事业的发展。

4.3 地区发展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电力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存在差异, 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平衡的现象。有的地区的电力行业早就已经实现了电力通信的数字化和全光通信, 而有的地区的电网依然采用模拟通信, 传输线路多为普通电话线, 甚至有的偏远地区的变电站连最起码的调度电话都无法保障, 这种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差异应该有所改变。

5 加强我国电力通信事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5.1 加快光纤传输网的建设力度, 全面建设电力通信全光网络。目前, 光纤传输技术以其特有的大容量、高速度、保密性能好等优点, 已经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快速发展的电力通信需要, 原有电力光纤通信网和电力载波通信网存在着容量不足的现象。因此, 务必要加大投入, 对主干光纤传输网加大改造和建设力度, 建立全光网络, 逐渐将电力通信系统中落后的技术逐渐更新替换, 全面建设电力通信的全光通信网络, 将电力通信系统建设成为高效率、安全性强和稳定性高的通信系统。

5.2 加大对电力通信事业的科技创新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现代通信技术发展非常迅速, 但由于种种原因, 并非所有先进的通信技术都适用于电力通信系统。因此, 采用适用于我国电力通信系统的通信技术, 与现有电力通信系统能够良好融合, 同时鼓励科技创新, 将宽带IP、NGN等技术运用到电力通信系统建设中, 力求电力通信系统又好又快发展。

5.3 要高度重视电力通信电路的建设质量, 确保现在电力通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随着电力事业发展对电力通信系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定要努力加强保障电力通信系统的高质量, 杜绝误码率高、监控系统不通等问题, 避免地方保护等因素的影响, 在电力通信系统的建设过程中, 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 做好检测和监管工作, 对已完成的通信系统进行严格验收, 确保电力通信系统的建设质量。

6 小结

电力通信系统在电力事业中具有非常高的战略地位。当前, 我国电力通信事业正处于稳步上升发展时期, 电力通信工作者应抓住当前良好的发展时机, 认真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将科技含量更高、技术更全面的成果应用到我国电力通信系统中, 为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和全国人民带来便利和服务。

参考文献

[1]巫艳.浅谈中国电力通信的发展[J].科技资讯, 2011, (21) .

[2]王二平.关于电力通信的发展[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32) .

[3]胡钢.对地区电力通信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北电力, 2009, (5) .

[4]吴鹤宇, 陈曦.我国电力通信网的现状及其发展[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4) .

我国光纤通信发展对策 篇2

伴随着我国通信行业市场竞争力的逐渐增加与国产设备开始走向全球竞争市场,核心技术不足与自主创新能力缺乏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变成了阻碍我国通信行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冲突。伴随着我国通信设备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加大的情况,遭遇的知识产权壁垒现象逐渐增加,为此得付出更多的相关知识产权费用。同时也引发了产品附件费用并不高的现象。在“十五”期间,我国手机生产的年均增长速率达到了42%,手机生产数值是三亿部,然而因为缺少关键技术与自主研发的能力,导致手机的芯片等核心部件都得依赖于进口,从而让产品的附件值往往较低。

1.2我国的通信网络设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

我国电力通信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篇3

摘 要:近年来,电力通信新技术正快速发展,作为保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支柱之一,电力通信网在我国电力企业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我们必须正确客观地认识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并就其发展方向提出宝贵建议。本文从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历程、面临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对其做出了阐释。

关键词:电力通信;发展历程 ;发展现状;发展方向

为了更好地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优质运行,从而产生了电力通信网。我国的通信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技术陈旧到如今先进技术的运用,从单一到多种通信手段共用覆盖的发展过程。

1.电力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发展非常迅速,经历了一个从明线和同轴电缆到光纤传输、从纵横交换到程控交换、从模拟网到数字通信网、从定点到移动通信以及从主要面向硬件到主要面向软件技术的发展阶段变化:

(1)四十至五六十年代:电力通信的发展始终与电网的发展相同步,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在我国,四十年代,主要以东北输电线为主,除城市外的其他地区都较为孤立。随着五六十年代我国用电量的明显剧增,东北电网又向华北地区扩散,建立了华北电网,但我国的公网通信仍然比较落后。

(2)七十年代:七十年代初期开始,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开始在一些信息需求量大和重要部门采用微波通信;到末期,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又有了进一步发展,电力线载波通信占主导地位,其它有小容量(120路以下)FDM模拟微波、邮电多路载波、电缆及架空明线等,我国的电网已经扩大到拥有华北、东北和华东三大电网,部分地区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通信网络。

(3)八十年代:八十年代是我国电力通信的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出现了数字微波、光纤通信和程控交换机等,大电站、大机组、超高压输电线路不断增加,电网规模越来越大。承接七十年代末的电力系统数字化网络的建设,所以在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建设电力专用通信网。

(4)九十年代:九十年代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发展较快,有了进一步提高,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更快更灵活。

2.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现状

2.1电力通信网常见的业务形式

在我国,电力通信网的专业性极强,它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现代,电力通信网的业务形式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其常见的主要的业务形式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电网安全监视和稳定控制方面

在我国各个城市中经常出现电力系统崩溃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力网络结构过于薄弱,而且使用极不合理。对此,许多地区在电网的安全监视和稳定性控制方面给予了不少投入。

2.1.2环境保护方面

在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的今天,对各个领域的各种排放物的监控要求正不断提高,目前,我国电力通信系统在对部分火电厂、核电站的废气、烟尘、放射线等的排放上已形成全面的监测系统。

2.1.3在气象与新能源方面

电力通信系统目前在气象监测方面正发挥着日益增大的作用。同时,它在新能源方面的作用也正不断突出,对太阳能、风能、潮汐等新能源的发电技术研究正是今后国家电力进程的一个长期方向,因此电力通信系统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也是今后电力通信网络的业务方向之一。

2.2我国电力通信面临的主要问题

2.2.1电力通信网络管理标准不完善

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络,其标准和体制虽然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但在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要求下,其通信网发展的标准和规范都极不完善,规划等制定和更新也不及时。

2.2.2区域发展导致电网发展水平出现差距

在我国,各地受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贯彻落实程度和科技运用程度的差异,每个地区的电力通信发展水平极不平衡。

3.电力通信未来发展方向

3.1加快光纤传输网的建设方面必须加大投入

在全面网络建设我国部分地区的电力通信系统中,电力光纤通信网存在着纤芯容量不足、设备容量小的情况。因此很有必要加大投入在加快传输网的建设上。要对该地区主干光纤传输网加大改造和建设力度,吸引投资,以点带面,在工程建设上做好工作。而且,要在电力通信和动作流程中加大网络的全面、系统建设。

3.2加强技术性研究、加大科研力度

我国的电力传输技术有待提高,要在维护已有的传统传输模式的基础上,加强改造和新技术的研发,增加业务管理力度和方面,在研究和建设电力通信网络的同时,要鼓励科技创新,多角度加大经费投入和科研技术的研究。

3.3积极建设宽带等多业务数字网络

平台

在电力通信规划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地建设宽带多业务数字网络平台,在语音、图像、数据、媒体、新闻等各业务领域为现在和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确保业务

质量。

3.4严把电力通信电路的建设工程的质量关

在我国电力通信发展速度飞快的现状下,要努力减少和解决通信电路误码率高、公务监控不力、监控系统不通等系列问题,杜绝电力通信网络工程中的低质量工程项目的出现,严格把好质量关。各个地区应避免“地方保护”、“门户观念”对工程选择和决定的不良影响。

4.小结

电力通信处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做好电力通信行业的发展,必须有坚固的电网结构、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完善的金融、法制体系作支撑。我国的电力通信技术目前正处于稳步上升发展时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电力通信行业要积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在技术和装备上不断改进,将科技含量更高、技术更全面的成果广泛实施,使我国的电力通信行业更加发展

壮大。

参考文献:

[1] 刘晓洁.论我国电力通信的现状与发展[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4, 15 (01):45-46.

[2] 李勃.浅谈我国电力通信的现状与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05 (27):77-78.

我国光纤通信发展对策 篇4

一、当前我国通信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价格偏高

近5年, 中国的宽带接入带宽在世界的排位下降, 且资费偏高, 消费者对此有所不满。大多数公众认为我国通信市场运营中存在着很多不合理收费现象, 例如, 手机和固定电话月租费、电信商擅自开通服务收费、手机漫游费、手机双向接听费等等。如果是移动的用户互相通话的话费要比移动和联通的用户之间的话费低, 这就会使某些消费者比别人支出更多的费用, 这种不合理的定价应当尽早消除。

2、管制面临新的挑战

随着通信市场网络、广播、计算机等技术的融合, 一些国家已及时调整了监管体制, 这对我国通信市场的管制体制也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 互联互通信息安全、资费等问题也是通信市场管制必须解决的问题, 通信市场需求的变化对通信监行业的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违法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被列入刑法惩治之前, 一些地方的电信商在出售用户信息, 这表明我国通信市场的监管还存在着重要的问题。我国通信市场的管制还是面临着法制不健全、措施不到位、管理不系统等问题, 无法适应通信市场发展的需要。计划经济时期电信管制与经营不分的管制模式对今天的通信市场还存在着不利的影响, 我国通信市场管制的独立性还有待加强。

3、有效竞争体系仍未形成

从我国通信市场的形成过程看, 最初是1994年成立联通打破了电信部完全垄断的局面, 1999年又成立了中国移动, 再到2002年成立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 2008年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 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 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 最终形成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 中国电信三大寡头通信运营商并存的市场格局。在固话业务市场, 南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北方网通占优势, 各自进入双方市场形成竞争仍不够。在移动市场, 尽管联通近几年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中国移动构的绝对优势仍非常明显, 中国移动的存量用户规模和高端用户占比高的双重优势。从整体来看, 我国通信市场有效竞争仍未形成。

4、服务问题仍广受关注

目前公众对通信服务的投诉在全国各种投诉中居高不下, 其中服务质量和资费争议投诉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各运营商推出的资费套餐数量众多, 计算相对复杂, 服务热线客服人员向消费者解释和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不少人们在通信过程中出现互连互通、连而不通和接通时出现通讯不畅等问题。宽带接入业务宣传和服务问题集中在网络不稳定和上网过易掉线等问题。

二、促进我国通信市场发展的对策

1、降低产品价格

随着我国通信市场改革进程的加快, 通信资费问题的决策权最终会由政府交到企业手中。2012年, 我国将推动实施“宽带中国”战略, 以提速度、广普及、惠民生、降价格为目标, 实施宽带上网提速工程。通过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 从而发展和扩大通信网络覆盖范围。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在业务的价格、品牌等各个方面展开了竞争, 这为移动通信资费下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通信市场实行透明的价格, 明确告诉消费者资费明细账单, 才会让消费者放心的使用这种品牌。

2、完善通信市场监管体系

目前, 我国移动通信全面超越了固网, 数据业务量也已超越语音业务量, 在移动通信增值业务领域出现了“短信陷阱”、不良信息等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我国通信市场发展的近20多年来, 我国通信业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 有力支援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宏观战略。我国通信监管体制在向“以人为本”努力的同时, 监管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通信市场的监管手段有以下几种: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强化行业自律和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等。行政手段在可预见的未来仍是不可或缺的, 这也是我国通信市场监管的主要手段。

3、鼓励产品差异化

目前, 我国一些通信企业的产品在功能上都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随着技术的发展成熟, 和其他公司的效仿, 通信企业领先的优势已经越来越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元文化背景促使通信行业进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的通讯产品不断出现和升级。因此, 要用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就要在产品上有所创新, 推陈出新, 创造新的品牌吸引客户群体。

4、提高通信行业的服务质量

服务行业的任何企业只有在客户中树立良好的口碑, 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通信行业属于服务行业, 客户对通信行业服务质量的衡量是体现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 因此通信企业要全面满足客户的要求。在发布广告时应尊重客户的知情权, 避免让客户后知后觉。在通信企业内部, 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来了解客户的需求。要全面提升通信行业的服务质量, 必须统一整合、完善一线服务流程。

通信业作为服务行业的代表, 服务质量的高低也关系着企业效益的好坏。我国通信市场服务质量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 通信企业应从平时便加强对员工素养的培训, 优化各项业务与服务的流程, 提高企业的整体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晓丹, 刘广.日本电信产业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借鉴[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我国通信行业发展及就业情况分析 篇5

近年来随着3g增值业务进入高速发展前的预热期。从通信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增值

业务种类和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展增多,增值业务爆发的基础进一步巩固。

一、发生的变化

1、网络普及化,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多地方使用网络,越来越多事情可以通过网络解决。

2、无线3g化,3g无疑是通信行业趋势,可视电话,高速下载,手机将变电脑

3、通信光纤化,光纤将取代铜缆,不但降低价格,还可提高速率

4、三网融合在以广电为主导的基础上取得突破性成就。三家电信运营商在三网融合问题上的发言权减小,广电主导,视频产业进一步集中于广电系列的企业,cctv和歌华有线等企业获得新的发展机会。

5、统一通信得到广泛应用。个人、企业普遍接受统一通信的理念并实施于工作生活之中。

6、电子支付和电子商务迎来新的发展期。电子商务进一步规范,电子支付在手机支付、网络支付技术的普及下迎来新的发展阶段,电子货币成为泛在形态。

7、有线宽带进一步扩充。全国出现20m甚至100m的广泛接入试点城市。

8、wlan网络覆盖全国,通信行业发展趋势成为普遍服务的一部分,并得到国家政策扶持,成为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技术进步显著

(二)民族企业发展壮大

(三)产品结构向高技术调整

(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二、发展方向

1、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通信行业是嵌入式软件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手机用嵌入式

软件几乎占整个嵌入式软件应用规模的 60%。我国目前嵌入式软件人才缺口每年为 20 万人左右。

2、移动商务软件开发: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使移动商务兴起,能源、教育、交通、娱乐、制造、政府、金融、物流等行业都是移动商务的需求大户,移动商务软件开发工程师将会成为抢手货。

我国移动通信新技术的发展探索 篇6

关键词移动通信新技术

1移动通信的概念及特点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的一方或双方可以在移动中进行的通信过程,也就是说,至少有一方具有可移动性。可以是移动台与移动台之间的通信,也可以是移动台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移动通信满足了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进行通信的愿望,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后,移动通信得到了飞速的发握。

2阐述1G、2G、3G系统的特点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为模拟移动通信系统,以关国的AMPS(IS一54)和英国的TACS为代表,采用频分双工、频分多址制式,并利用蜂窝组网技术以提高频率资源利用率,克服了大区制容量密度低、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虽然采用频分多址,但并未提高信道利用率,因此通信容量有限:通话质量一般,保密性差;制式太多,标准不统一,互不兼容:不能提供非话数据业务;不能提供自动漫游。因此,已逐步被各国淘汰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为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当前移动通信发展的主流,以GSM和窄带CDMA为典型代表。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采用数字技术,利用蜂窝组网技术。多址方式由频分多址转向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技术,双工技术仍采用频分双工。2G采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使系统具有数字传输的种种优点,它克服了1G的弱点,话音质量及保密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可进行省内、省际自动漫游。但系统带宽有限,限制了数据业务的发展,也无法实现移动的多媒体业务。并且由于各国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全球漫游。近年来又有第三代和第四代的技术和产品产生。

3新技术的探索

站在技术的角度来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脱离纯技术驱动的摸式.正在走向技术与业务相结合,互动的新模式,从世界范围内,预汁在未来十年,从市场应用和业务需求的角度看,最大和最深刻的变化将是从语音业务向数据业务的战略性转变,这种转变将深刻影响通信技术的走向。从技术角度看,将呈现如下趋势:

传输速率在低速移动和固定情况下达20Mbit/s,在高速移动情况下达2Mbit/s;容量达到3G系统的5~10倍,传输质量相当于或优于3G系统;小区覆盖范围等于或大于3G系统; 在不同速率间能够自动切换,以保证通信质量;网络的比特成本低于3G系统。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是从2G和3G的关键技术演进而来的。因此改进后的3G关键技术也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

3.1智能天线

智能天线是一个由多组独立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系统,该阵列的输出与收发信机的多个输入相结合,可提供一个综合的时空信号。与单个天线不同的是,天线阵列系统能够动态地调整波束的方向,以使每个用户都获得最大的主瓣,并减小了旁瓣干扰。这样不仅改善了SINR,还提高了系统的容量,扩大了小区的最大覆盖范围,减小了移动台的发射功率。

3.2IP技术

新一代网络将会建成一个全IP的系统,这不仅包括核心网的IP化,还包括无线接入部分的IP化。前者的焦点在于对原有核心网的改动程度、改造成本、网络的后向兼容性等。后者的难度比前者要大,但良好的IP接入可以保证技术发展上的协调一致性;可以实现基于IP包的统计复用技术,从而降低传输成本;可以实现全带宽利用度;使统一的网管和运营成为可能等。

3.3OFDM

OFDM技术其实是MCM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窄带调制和传输,这样减少了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频率选择性衰落是平坦的,大大消除了符号间干扰。

3.4软件无线电

软件无线电是指研制出一个完全可编程的硬件平台,所有的应用都通过在该平台上的软件编程实现。换言之,不同系统的基站和移动终端都可以由建立在相同硬件基础上的不同软件实现。该技术将能保证各种移动台、各种移动通信设备之间的无缝集成,并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

软件无线电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将根本改变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实现有线网与无线网融合并能容纳各种标准、协议。提供更为开放的接口,最终大大增加网络的灵活性。

3.5M-QAM

IMT-2000中定义的未来个人通信,是多种业务的综合。不仅包括传统的语音服务(96kbit/s),还包括多媒体业务(384kbit/s和2Mbit/s)。若在这些高速数据传输中采用一般的调制技术,则会急剧增加信道带宽从而使频率紧张的状况进一步恶化。因此,采用高频谱利用率的调制方式,是解决有限的频谱资源与高速率多媒体业务这一对矛盾的有效方法。而m-QAM(正交振幅调制)就是这样的一种技术。

3.6多用户检测

多用户检测是针对CDMA中多个平行传送信号的高效检测程序,它在TD-SCDMA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多用户检测技术可以使CDMA系统的频谱效率大大提高。

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必须抵抗两种类型的干扰。第一种是由于不同的用户同时共享同一频段的带宽(各个用户之间由于其对应的地址码之间存在相关性)而产生的MAI,第二种是由于信道特性的不理想而引起的ISI。 如果每个用户相对于其他用户的干扰能够被消除,那么系统容量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并且理论上能够消除远近效应。多址干扰是限制CDMA系统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用户数目不多时,多址干扰一般都很小。但是随着用户数目的增多,多址干扰会越来越大。为了更有效的抵抗远近效应和衰落以提高系统容量,在80年代初提出了多用户检测技术以消除多址干扰,同时也可以采用维特比算法等均衡方法来抗符号间干扰。

3.7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业务将会占有很大的比例,且上下行是非对称的。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便是一种能够有效的提供多用户高速下行数据业务的新技术。HSDPA由H-ARQ、MIMO等一系列技术组成,这些技术能将下行速率提高到8Mbit/s以上甚至达到20Mbit/s。

MIMO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4.4Mbit/s至21.6Mbit/s),同时也能提高系统容量。然而,MIMO天线会造成移动台和基站的复杂度增加。研究表明,配有4付天线的移动台的复杂度是单天线的2倍。

为了充分利用MIMO的信道空间,人们提出了不同的空时处理方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BLAST。采用BLAST技术可以利用在传统传输中不可避免的有害的多径提供的空间并行性来极大地提高比特率。在采用BLAST的系统中,多径越多越好,这是与传统思想显著不同的一点。但是,BLAST系统一般只适用于信道极窄的情况。如果接收端采用MIMO-DFE技术,则BLAST也可以适用于频率选择性信道等更一般的情况。

4结束语

电信业,无可置疑地是全球最受关注的产业之一。纵现当今世界,没有哪一个行业或产业像电信业这样发展快、利润大.变化多。电信业是人们公认的,市场巨大、利润丰厚的行业。未来的市场,就是争夺用户的市场,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是为此。

我国通信工程产业对策分析 篇7

我国通信工程专业是源于电机系电机工程专业, 并由有线电、无线通信、电子技术等专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产业。在20世纪的初期, 我国的多所大学就曾经先后建立过“无线电门”和“电讯组”, 建国以后, 我国高等学校在苏联高等教育的基础上, 对各高校的电机系和电机工程专业进行大规模的调整, 为现代通信工程技术的人才培养积蓄着雄厚的力量。

通信工程在我国真正地进入快速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 这个时期从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吹过来的信息革命这股飓风, 为我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 也是从这时起, 通信工程专业有了它现在的名称。大量的技术成果如:晶体纤维生长与晶体光纤器件的研究, 光纤高温传感器、光纤环形腔的细度及环形激光器的研究, 窄线宽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及相关技术等都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2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人类社会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全方位的深刻变革, 网络通信已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军事、经济及科学等各个领域, 它改变了传统的事务处理方式, 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 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因此, 信息在网络通信中的安全性、可靠性日趋受到通信网络设计者与网络用户的重视。

鉴于信息安全开始对国家安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需要准确认识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与表现方式, 清晰了解保障信息安全所依赖的信息网络化的客观规律, 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以便真正发挥作用, 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通信工程中的网络通信安全。网络通信安全一般是指网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实用性、占有性, 从技术层面上来看, 反映在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四个不同的层面中。而现在网络通信的安全问题可以大体分为:内网通信安全和网络间信息传播安全两个方面。

3解决对策

3.1内网通信安全

3.1.1 采用安全交换机

由于内网的信息传输采用广播技术, 数据包在广播域中很容易受到监听和截获, 因此需要使用安全交换机, 利用网络分段及VLAN的方法从物理上或逻辑上隔离网络资源, 以加强内网的安全性。

3.1.2 操作系统的安全

从终端用户的程序到服务器应用服务、以及网络安全的很多技术, 都是运行在操作系统上的, 因此, 保证操作系统的安全是整个安全系统的根本。除了不断增加安全补丁之外, 还需要建立一套对系统的监控系统, 并建立和实施有效的用户口令和访问控制等制度。

3.1.3 使用代理网关

使用代理网关的好处在于网络数据包的变换不会直接在内外网络之间进行, 内部计算机必须通过代理网关, 进而才能访问到Internet, 这样操作者便可以比较方便地在代理服务器上对网络内部的计算机访问外部网络进行限制。

3.1.4 使用密钥管理

在现实中, 入侵者攻击Internet目标的时候, 90%会把破译普通用户的口令作为第一步。以Unix系统或Linux系统为例, 先用“fjnger远端主机名”找出主机上的用户账号, 然后用字典穷举法。

如果这种方法不能奏效, 入侵者就会仔细地寻找目标的薄弱环节和漏洞, 伺机夺取目标中存放口令的文件shadow或者passwd。然后用专用的破解DES加密算法的程序来解析口令。

在内网中系统管理员必须要注意所有密码的管理, 如口令的位数尽可能的要长;不要选取显而易见的信息做口令;不要在不同系统上使用同一口令;输入口令时应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口令中最好要有大小写字母、字符、数字;定期改变自己的口令:定期用破解口令程序来检测Shadow文件是 安全。没有规律的口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3.2网络间信息传播安全

所谓的网络信息传播安全主要是指网络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应保持信息本身的完整性、可用性和机密性。信息网络的通信是由通信协议堆栈完成的, 通信协议大致可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链路层和物理层, 采用通信协议分层的方式对网络通信进行安全控制可满足信息网络安全通信的需要, 保障信息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接下来, 我们就保证信息传播安全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探讨。

3.2.1 采用数字签名技术

所谓“数字签名”就是通过某种加密算法生成一系列符号及代码组成电子密码进行签名, 来代替书写签名或印章, 对于这种电子式的签名还可进行技术验证, 其验证的准确度是一般手工签名和图章的验证而无法比拟的。它能验证出文件的原文在传输过程中有无变动, 确保传输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这样数字签名就可用来防止有人修改信息等情况的发生, 可以进一步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 强化身份识别功能和不可抵赖性, 同时数字签名技术还可以提高交易的速度和准确性。

3.2.2 数字集群系统网络技术

数字集群系统的信息安全主要涉及用户鉴权、加密、分级用户管理、日志管理、虚拟专网。数字集群系统分为专网运营和共网运营两种方式, 数字集群网络对于网络的容量、通信覆盖率、呼叫建立成功率等都有更高的要求。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经常应用于应急通信, 因此其业务量具有突发性, 拥塞控制对于数字集群通信网络也就尤其的重要。拥塞控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数字集群网络的网络结构还具备更高的抗灾变能力, 对于重点地区进行基站的双覆盖, 由于数字集群系统担负着应急通信的重大使命, 因此通常其社会效益要重于经济效益, 因此有必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提升网络的可靠性。

3.2.3 采用量子密码信息加密技术

量子密码术是密码学与量子力学结合的产物, 这种加密方法是用量子状态作为信息加密和解密的密钥。量子的一些神奇性质是量子密码安全性的根本保证。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三大类量子密码实现方案:一是基于单光子量子信道中海森堡测不准原理的方案;二是基于量子相关信道中Bell原理的方案;三是基于两个非正交量子态性质的方案。

量子密码的研究进展顺利, 某些方面尤其是量子密钥分发已经逐步趋于实用, 面对未来具有超级计算能力的量子计算机, 现行基于解自然对数及因子分解困难度的加密系统、数字签章及密码协议都将变得不安全。而量子密码术则可达到经典密码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可以说, 量子密码是保障未来网络通信安全的一种重要的技术, 我们即将进入到一个量子信息时代。

4结语

通信工程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我国通信事业的未来, 我们只有正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使我国的通信事业达到新的巅峰。

摘要:讨论了我国通信工程产业建设和发展的现状, 概述了在研究开发方面, 推广应用方面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就;重点对通信工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通信工程,发展现状,网络安全,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先红.数字签名原理及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张镇九, 量子计算和通信加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张焕国, 刘玉珍.密码学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浅析我国光纤通信发展现状及前景 篇8

一、光纤通信的概念及特点

(一)概念

光纤通信是利用光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从原理上看,光纤通信的基本物质由光源、光纤和光检测器构成。光纤是用玻璃材料构造的光导纤维,绝缘体性非常好,不会有接地回路的问题;光纤之间基本没有串绕现象,信息传输安全性保密性好;光纤的芯很细,传输系统所占空间小,节省空间。在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波频率的频率高,光纤的损耗低,故光纤通信的容量要非常大。

(二)特点

1. 频带极宽,通信容量大。

光纤大约可以利用50000GHz传输带宽,光纤通信系统的容许频带(带宽)是由光源的调制特性、调制方式和光纤的色散特性决定的。比如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通常采用密集波分复用等复杂技术,来解决终端设备的电子瓶颈效应的问题,使光纤带宽发挥应有的优势,进而增加光纤传输容量。目前,单波长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一般在2.5Gbps到1OGbps。

2. 损耗低,无中继设备,传输距离长。

目前通信中使用的石英光纤损耗是所有传输介质中最低的,可低于0~20d B/km;而非石英系统光纤损耗更低,理论上损耗可低至10-9d B/km。因此,光纤通信系统跨越的无中继距离更远,使中继站数目的减少,这就降低了系统成本和复杂性。

3. 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光纤原材料是由石英制成,绝缘性好,不易被腐蚀。故光波导对电磁干扰有很强免疫力,它不受雷电、电离层的变化和太阳黑子活动等自然电磁的干扰,也不受人为释放的电磁干扰,这对于通信材料来说,是个很大的优势。

除以上特点之外,还有光纤径细、重量轻、节约空间、易于铺设;光纤的原材料资源丰富,成本低;温度稳定性好、寿命长。由于光纤通信具有以上的独特优点,使其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二、光纤通信的应用

(一)广播电视网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广播电视领域,光纤作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载体,以光纤网络为基础的网络建设的格局已经形成。光纤传输系统具有传输频带宽,容量大,损耗低,串扰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传输过程中不会有中继引起的噪声,而影响信号质量,更不会因为接收时信号延时较大,而轻易受干扰。光纤传输系统具有这么多优势,已经成为城市最可靠的数字电视和数据传输的链路,也是实现直播或两地传送最经常的电视传送方式。

(二)电力通信网中的应用。

随着光纤在通信网络中的广泛应用,我国很多地区的电力专用通信网也基本完成了从主干线到接入网向光纤过渡的过程。目前,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网已经成为我国规模较大、发展较为完善的专用通信网,其数据、语音、宽带等电信业务及电力生产专业业务都由光纤通信承载。

三、光纤通信的发展前景

目前,中国光纤通信行业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是决定光纤通信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抓住机遇,把握好发展方向,对于中国光纤通信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和传输距离远等特点优势,这种优势是其它的传输介质所不能企及的。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以特点来支撑先进技术的开发,以市场需要来引导发展方向。其次,在当前的金融危机影响下,各国都在加紧基础设施建设,来提升经济增长。宽带基础建设也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我国政府也明确提出,在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中,要以光纤接入网络建设为主,以网络建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作为在我国扩大内需的重大投资方向,将为光纤通信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何淑贞,王晓梅.光通信技术的新飞跃[J].网络电信,2004(2)

[2]毛谦.我国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J].电信科学,2006(8)

[3]王磊,裴丽.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J].中国科技信息,2006(4)

我国光纤通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篇9

1. 光纤通信的特点

我国的光纤技术是从20世纪70年代进行研究的,现在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的网络建设的需求,而且也正在走向国际通信网络的建设中。光纤通信的发展如此迅速主要是因为光纤具有以下特点。

(1)宽带信息容量大。

光纤通信容量大,并且光纤的传输宽度比电缆线或者铜线的宽度大很多,但是对于单波长的光纤系统,由于终端的设备受到很大的限制,往往发挥不出来光纤的传输宽度的优点。所以需要科学的技术进行增加传输的容量。

(2)损耗低,可长距离传送。

光纤通信的损耗率比普通的通信损耗率要低得多,光纤不仅损耗低,而且也可以进行长距离的通信,目前最长的通信距离可以达到万米以上,因此光纤通信更加实用于社会网络信息量比较的地方[1]。并且光纤通信性价比比较高,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3)抗电磁干扰能力强。

光纤主要是由石英作为原材料制造出的绝缘体材料,这种材料绝缘性好,而且不容易被腐蚀。光纤通信最重要的特点是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并且不受自然界的太阳黑子活动的干扰、电离层的变化以及雷电的干扰, 也不会受到人为的电磁干扰。并且光纤通信还可以与电力导体进行复合形成复行型的光缆线或者与高压电线平行架设, 光纤通信的这一特性对强电领域的通信系统具有很大的作用。光强通信因为可以不受电磁脉冲的效益的干扰, 光纤通信系统也可以运用到军事中。

(4)安全性能和保密性好。

在以往电波的传输中,由于电磁波在传输的过程中有泄露的现象,因此会造成各种传输系统的干扰,并且保密性不好。但是光纤通信主要是利用光波进行传输信号的,光信号完全被限制在光波导的结构中,而其他的泄露的射线都会被光纤线外的包皮吸收,即使在条件不好的环中或者是拐角处也很少有光波泄露的现象[2]。并且在光纤通信的过程中,可以使很多的光纤线放进一个光缆内,也不会出现干扰的情况。因此光纤通信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和保密性,并且光纤通信的安全性能也是非常高的。

光纤通信除了上述的一些具体的特点外,还有很多的优点,如光纤的原材料成本低,资源丰富,光纤柔软、重量轻、容易进行铺设,并且光纤的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并且光纤的通信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不仅可以用于电力通信中,而且在工业领域和军事领域以及其他的领域中用途是非常广泛的。

2. 光纤通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很多的波折和困难,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光纤通信已经掌握了光纤、系统以及器件等等各个方面的重要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在国际上也是比较先进的国家。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光纤通信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不仅涉及到海底通信、长途干线以及局域网等等,而且在国际上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1)单模和多磨的光纤。

随着我国通信技术和通信设备的不断发展,对长距离的网络信号的传输运用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当前我国所采用的光纤通信主要是单模和多模光纤,单模光纤主要应用于长距离的传输,并且适合在多个不同的地域应用。多模光纤的价格比较低,传输的距离相对倒模短,主要应用于中断距离的传输信号的场合。

(2)光纤接入技术的应用。

光纤接入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信息的传输的高速化,而且满足人们的需求。光纤接入技术是高速信息接入用户中的关键措施,在光纤接入技术中,由于光纤到达的地理位置不同有不同的应用,比如FTTC、FTTH、FTTB等就是根据用户的程度进行定义的。其中FTTH是光纤接入技术中最后一种方式,他可以给用户提供全光的接入技术[3]。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宽带的特性,给用户提供不受任何限制的宽带。这种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从2003年投入使用的,目前已经在全国的30多个城市内建立实验网。不仅包括商用、网吧、居民用户等,而且还包括企业主导、运营业商主导以及房地产开发商主导等等,通过试验发现应用这种光纤通信技术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3)光波复用技术的应用。

光纤通信的复用技术的应用已经从电时分系统(ETDM)的应用发展到光时分复用(OTDM)系统、光波分复用系统(WDM),光码分复用系统(OCDM)以及光频分复用系统(OFDM)等等方向发展应用。

(1) 电时分系统的应用。

电时分技术主要应用于同步传输系统SDH以及准同步传输系统PDH中,电时分的速率从STM-1 (155Mb/s)逐渐发展到STM-256 (40Gb/s),并且电时分系统技术的STM-64 (10Gb/s)已经广泛应用于商务中。

(2) 光时分和光波分复用系统的应用。

光波分复用系统是在一根光纤线中同时进行传输多种波长光信号的一种技术,光波分复用技术的本质主要是在光纤上进行光频分复用。主要是因为光波通常运用波长进行描述、控制以及进行监测。在光波分复用技术的发展中以及每一个光载波占用的光源发光频率精确、频段很窄的情况下,使用光频分复用更加恰当。目前,人们把信道间隔较小的WDM称作是密集波分复用的DWDM,这种系统主要是在1550mm的被长段或者用8、16等更多个波长在一对光纤中形成的光通信系统,每一个波长的间隔为1.6mm、波宽为200GHz、波长为0.8mm,波宽为100GHz等等或者更短、更窄的宽带[4]。

(3) 光码分复用系统。

光码分复用系统主要是采用光纤信道,对信息进行编码主要是单极性扩频码序列,这种技术可以使低速率的数据信息复用转变成为高速率的光脉冲序列进行复用或者传输,从而可以实现多个用户共享信道、高速率透明以及随机异步接入的通信方式。光码分在光纤通信领域中应用是非常有用的。在光纤通信中,这种技术把CDMA通信技术以及光纤通信技术的优点和特长融入在一起,不仅具有很强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而且也可以使用户随机异步进行接入网等等优点[5]。如果将OTDM与DWDM的通信技术进行联合使用,不仅可以有效的发挥各自的优势,而且可以使总速率和总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3. 光纤通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虽然有很大的进步发展,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光纤技术依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在未来的高科技时代中,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光纤性能不断的改善。

在当期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主要是采用石英作为原材料进行制造的光纤,但是石英光纤的发展以及达到0.2db/Km,已经接近理论的数值,因此石英光纤不可能再达到0.1db/Km以下,所以,人们正在进行探索采用重金属氧化物、氟化物以及卤化物玻璃纤维不仅可以达到0.7db/Km, 而且可以将之0.02db/Km,并且这些光纤原材料可以将光纤技术向超长波进行转换[6]。从而可以使一次传输距离不仅达到上万米,而且可以达到更长的传输距离。这一技术的发展将会对建设、规划部级以及网际通信网络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光纤通信容量不断的扩大。

目前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的容量可以达到120Gb/s,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果将多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同时在一个光纤上进行传输,不仅可以有效增加光纤的传输容量,而且可以增加光纤的使用效率。由此可见,我国光纤通信技术正朝着大容量的通信技术发展。

(3)新一代的光纤接入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IP业务和通信业务量的不断增长,人们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语音服务业务,而且要求具有高保真音乐、高速数据以及互动视频等等一些多媒体业务。这些多媒体业务不仅需要宽带的主干进行传输,用户更是关键因素。通过进行研究光纤接入技术,可以解决未来互联中多种业务的高效的接入。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主要是进行研究宽带无源光网络的技术以及实现技术与动态宽带分配方案、实用化技术与具有高性价比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测试技术与相关性能指标等等新一代光纤技术的接入[7],从而可以掌握具有独特的宽带光纤接入核心技术。

(4)实现光联网技术。

智能化光网络的是发展的新一代的光网络技术,光联网技术代表着光纤通信的发展方向,通过进行研究智能化光联网的技术,不仅可以解决未来互联网在光层上的灵活性和动态以及高效的问题。在进行智能化光联网的研究发展过程中,重点进行研究核心技术和A-SON技术以及进行研制节点设备。并提出规范,完成组网以及系统的实验,并且在测量技术方面主要进行研究ASON的性能评估方法以及总体技术要求和相应的测试。从而完成光节点、光接口以及光网络等不同的光层面的性能测试、协议测试以及联网和功能测试等。光纤通信技术的作为我国信息技术的重要研究之一,通过不断的研究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将会在未来的信息时代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不仅使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在国内广泛使用,而且要将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化。

参考文献

[1]王锐.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特点及现状[J].科技广场, 2011 (7) :76-78.

[2]曾雪云.浅谈我国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科技资讯, 2010 (34) :1.

[3]黄长风.光通信技术现状和发展[J].中国房地产业, 2011 (9) :410-413.

[4]王海潼, 孟杰.对光纤通信现状与未来的思考[J].现代电子技术, 2003 (16) :5-7.

[5]刘中兴.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世界家苑, 2011 (6) :196-197.

[6]郭仁东.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 (23) :1054-1056.

我国光纤通信发展对策 篇10

1 我国光纤光缆发展的现状

1.1 普通光纤

普通单模光纤是最常用的一种光纤。随着光通信系统的发展, 光中继距离和单一波长信道容量增大, G.652.A光纤的性能还有可能进一步优化, 表现在1 550rim区的低衰减系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光纤的最低衰减系数和零色散点不在同一区域。符合ITUTG.654规定的截止波长位移单模光纤和符合G.653规定的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实现了这样的改进。

1.2 核心网光缆

我国已在干线 (包括国家干线、省内干线和区内干线) 上全面采用光缆, 其中多模光纤已被淘汰, 全部采用单模光纤, 包括G.652光纤和G.655光纤。G.653光纤虽然在我国曾经采用过, 但今后不会再发展。G.654光纤因其不能很大幅度地增加光纤系统容量, 它在我国的陆地光缆中没有使用过。干线光缆中采用分立的光纤, 不采用光纤带。干线光缆主要用于室外, 在这些光缆中, 曾经使用过的紧套层绞式和骨架式结构, 目前已停止使用。

1.3 接入网光缆

接入网中的光缆距离短, 分支多, 分插频繁, 为了增加网的容量, 通常是增加光纤芯数。特别是在市内管道中, 由于管道内径有限, 在增加光纤芯数的同时增加光缆的光纤集装密度、减小光缆直径和重量, 是很重要的。接入网使用G.652普通单模光纤和G.652.C低水峰单模光纤。低水峰单模光纤适合于密集波分复用, 目前在我国已有少量的使用。

1.4 电力线路中的通信光缆

光纤是介电质, 光缆也可作成全介质, 完全无金属。这样的全介质光缆将是电力系统最理想的通信线路。用于电力线杆路敷设的全介质光缆有两种结构:即全介质自承式 (ADSS) 结构和用于架空地线上的缠绕式结构。ADSS光缆因其可以单独布放, 适应范围广, 在当前我国电力输电系统改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已能生产多种ADSS光缆满足市场需要。但在产品结构和性能方面, 例如大志数光缆结构、光缆蠕变和耐电弧性能等方面, 还有待进一步完善。ADSS光缆在国内的近期需求量较大, 是目前的一种热门产品。

2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传输技术波分复用技术

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技术波分复用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 在未来跨海光传输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波分复用系统发展迅猛, 目前1.6 Tbit/的WDM系统已经大量商用, 同时全光传输距离也在大幅扩展。提高传输容量的另一种途径是采用光时分复用 (OTDM) 技术, 与WDM通过增加单根光纤中传输的信道数来提高其传输容量不同, OTDM技术是通过提高单信道速率来提高传输容量, 其实现的单信道最高速率达640 Gbit/s。

2.2 光孤子通信

光孤子技术未来的前景是:在传输速度方面采用超长距离的高速通信, 时域和频域的超短脉冲控制技术以及超短脉冲的产生和应用技术使现行速率10~20 Gbit/s提高到100 Gbit/s以上;在增大传输距离方面采用重定时、整形、再生技术和减少ASE, 光学滤波使传输距离提高到100 000 km以上;在高性能EDFA方面是获得低噪声高输出EDFA。当然实际的光孤子通信仍然存在许多技术难题, 但目前已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使人们相信, 光孤子通信在超长距离、高速、大容量的全光通信中, 尤其在海底光通信系统中, 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2.3 全光网络

未来的高速通信网将是全光网。全光网是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 也是理想阶段。传统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间的全光化, 但在网络结点处仍采用电器件, 限制了目前通信网干线总容量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真正的全光网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全光网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开放性、兼容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并能提供巨大的带宽、超大容量、极高的处理速度和较低的误码率, 网络结构简单, 组网非常灵活, 可以随时增加新节点而不必安装信号的交换和处理设备。当然全光网络的发展并不可能独立于众多通信技术之中, 它必须要与因特网、ATM网、移动通信网等相融合。

目前, 全光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 但它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发展趋势上看, 形成一个真正的、以WDM技术与光交换技术为主的光网络层, 建立纯粹的全光网络, 消除电光瓶颈已成为未来光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 更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 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级别, 更是理想级别。

3 结语

光通信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平台, 在未来信息社会中将起到重要作用。虽然经历了全球光通信的“冬天”但今后光通信市场仍然将呈现上升趋势。从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来看, 光纤通信也将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主流。人们期望的真正的全光网络的时代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如愿到来。

参考文献

[1]辛化梅, 李忠.论光纤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04) .

[2]毛谦.我国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前景[J].电信科学, 2006, (8) .

我国光纤通信发展对策 篇11

今年,是我国内地大规模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正式商用20周年。20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这20年带给了我们什么?

据统计,我国从1987年开通移动电话业务到1997年用户达到1000万户,用了整整10年时间。而从1000万户增长到2001年的1亿户,只用了不到4年时间。今天的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4.87亿户,成为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GSM和CDMA网络容量全球最大的国家。而过去,移动电话在中国被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

20年,6.3亿秒,平均每1.2秒就增加一个新用户。20年巨变,让世界惊叹!而这种改变,不仅仅是移动通信行业自身的改变,而且深刻影响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辐射到与信息相关的各行各业,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

虽然取得这么多的成绩,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通信产业在过去20年快速发展后,又进入了一个关键的阶段。我们既面临着一些机遇,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

第一,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把握发展机遇。当前我国电信业面临着很好的发展环境,我国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2020年的奋斗目标,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全社会对通信网络的技术和服务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特别是十七大对信息产业与信息化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使命,这也为包括移动通信在内的电信业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同时,当前电信技术业务移动化、宽带化、IP化和多媒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移动通信技术处于网络技术演进的关键时期。

第二,我们要积极参加信息化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十七大报告中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并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命题,赋予了电信业新的职能和使命。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实时性、移动性、互动性的要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移动通信运营企业要抓住信息化全面深入推进的大好机遇。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部署,加强移动通信技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推动利用移动通信技术改造提升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积极促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撑。

第三,我们要大力推行转型与创新,促进移动通信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目前转型与创新是行业发展的主题,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移动通信基础运营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技术业务创新,加快推进从传统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不断提高综合实力,要把握电信技术业务移动化、宽带化、IP化、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树立信息化大行业的观念。在不断完善网络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产品研发创新、系统集成创新、产品与服务支撑创新,积极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加快数据多媒体业务的发展,深入业务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把融合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推出纵向和横向的产业合作,加强设备与提供应用服务、系统集成等各环节的全面深入合作,构建更加紧密成熟、完善的产业价值链,带动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整体发展和繁荣;要加强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继续集中力量在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的重点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掌握更多的知识产权,带动我国移动通信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

我国铁路通信发展与分析 篇12

中国的铁路通信通过几十年持续的积累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从早期通信技术手段单一, 铁路通信发展的缓慢, 到由于改革, 通信技术手段不断丰富, 建国五十多年中国铁路通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 铁路通信作为铁路内部产业已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同时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也为铁路通信改革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面对国内对铁路通信提出了满足铁路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困难和挑战, 以求得生存和发展, 并加强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 本文对我国铁路通信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二、我国铁路通信的发展

建国五十年来, 从小到大发展, 进入八十年代, 中国铁路通信有了很大发展, 但同国际水平相比, 尚有较大差距, 随着陆续与国外合作, 先后兴建了北京贝尔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 产品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有些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使中国铁路通信产品和装备达到了国际90年代初水平, 如多芯光缆、漏泄光缆等。至1999年底, 全路的光缆线路总长达到38985km, 铁路通信网基本形成干线传输、交换网数字化。到了21世纪开始的近几年,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 通信技术的应用范围空前扩大, 全球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比如以GSM-R技术为例, 其是基于成熟、通用的公共移动无线通信系统GSM平台之上, 专门为满足铁路应用而开发的数字式移动无线通信技术, 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是一种基于目前世界最成熟、最通用的公众移动通信系统GSM平台上的、专门为满足铁路应用而开发的数字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GSM-R对提高铁路的安全运输和工作效率,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在青藏铁路通信中采用了专用GSM-R系统, 解决了冻土地带信号传枪问题, 减少了维护工作量, 又比如大秦线是重载运输专线, 山区多。我们在GSM-R网络电路交换业务的基础上, 自主研发了机车同步操控地面应用节点、车载通信的相关设备, 提高了经济效益。胶济线提速工程中GSM-R系统业得到了应用, 并克服了外界干扰, 优化了GSM-R无线基站分布, 创造了在繁忙干线运营GSM-R的新经验。GSM-R的基础GSM系统已经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 GSM-R能够满足铁路应用对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GSM-R与固定通信网的发展是紧密关联的, 与先进的网络技是同步发展的。因此, GSM-R也可以向WCDMA-R平滑演进。在大力建设我国GSM-R网络的同时积极探讨GSM-R网络向3G的演进方案, 随着我国铁路通信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通信科技进步在推动我国铁路发展,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运输成本, 相信铁路通信必将对我国铁路现代化发挥更大作用。

三、中国铁路通信的机遇挑战与发展策略

在机遇方面, 通信和信息产业在近十年来得到了革命性的发展。随着通信网的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 现代的通信网络变成了由计算机控制的网络, 通信信息业的迅速发展, 首先为中国铁路通信改革带来了机遇, 2008年以来, 中国电信运营市场整体运转良好, 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8203万户, 在这样一个环境和市场下, 铁路通信要积极参与进去, 并在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 才能得到较快发展,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铁路通信信息产业化也是开发铁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要和提高铁路运输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于此同时中国铁路通信也面临着挑战, 在通信信息产业化的道路上刚刚起步的中国铁路通信, 面对的是内外两个市场。铁路内对铁路通信提出了铁路现代化、信息化的要求, 而铁路外市场则是充满竞争压力的市场, 所以清醒认识挑战是铁路通信求得发展的基础。铁路通信自身也面临困难, 如铁通是一个独立的面向社会经营实体, 对自身现有网络改造更新将是长期的任务, 自从加WTO后, 虽然现在外国电信企业还没有大规模进军国内市场, 但这必将给我国的电信企业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

在发展策略方面, 铁路通信的发展, 首先要立足铁路市场, 促进铁路现代化进程铁路是铁路通信信息产业现有的最大的客户, 铁路通信信息产业发展所依赖的路权优势、信息源优势是铁路通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实现铁路的信息化立足铁路市场, 首要任务就是要满足铁路信息化的要求, 为此, 铁路通信信息产业要加快数据网的建设同时, 要积极发展相关的计算机技术, 并利用铁路丰富的信息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基础光纤传送网, 积极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注意加强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加快人才队伍的培养, 铁路通信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育, 技术创新是核心, 同时要建立人才资源库, 加强与国内外高级人才的交流合作, 并培养铁路通信自己的高科技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不拘一格引进人才, 留住人才。

展望未来, 随着铁路运输生产朝高速、重载等现代化方向发展, 特别是在有线通信子网和无线通信子网的基础上, 按照现代化铁路通信的技术要求, 建立以列车运行自动控制为核心的列车自动控制与行车调度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专家们认为, 它应由列车运行自动控制、列车调度信息管理和综合数字通信网3个系统组成。为了满足上述3个系统的需要, 今后铁路通信势必发展由新结构、新技术组成的各种信息化通信网络。铁路有线通信子网将以大容量高速率光纤组成的全光网为核心网络, 其传输复用技术也将向光的波分复用 (WDM) 和密集波分复用 (DWDM) 发展, 其传输速率也可望发展到高达40 Gb/s, 而且可以集成一个智能的自动变换式光纤网络 (A-SON) , 以有利于铁路多种模式的端到端通信业务。铁路无线通信子网将以具有多媒体、接口开放互连等多样化功能的第三代移动系统 (IMT-2000) 为发展方向, 其无线传输技术 (RTT) 也将向能够兼容GSM系统的GSM-R过渡, 甚至直接朝我国自行开发研制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TD-SCDMA发展。新一代的铁路无线通信子网还可以满足抗干扰、抗衰落等技术要求, 辅以卫星通信等无线通信手段, 更可以适应未来发展铁路各种增值新业务的需求。

四、结语

铁路通信是实现铁路现代化、信息化的基础设施, 铁路通信所在行业处于世界新技术的前沿, 其自身的发展也要顺应世界通信信息产业的发展。所以铁路通信业要根据我国具体情况, 抓住机遇, 面对挑战, 推进体制创新, 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我国铁路通信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对我国铁路通信的发展现状做了初步的阐述, 并探讨了相关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家才.铁路通信信息系统的几个环境问题[J].铁道通信信号, 2008.

上一篇:检验差错下一篇:高危急性胆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