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

2024-10-03

我国社会(通用12篇)

我国社会 篇1

1 社会冲突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战以后, 即40年代中后期和50年代, 美国的社会经历了相对的秩序稳定、经济繁荣、科学进步的历史时期, 也就是美国的黄金时期, 使美国赢得了国际霸主的地位。此时美国的成就和显耀的国际地位暂时掩盖了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的剥削、压迫、社会不平等、社会矛盾和冲突现象。到了60年代, 这是全球性大动荡的年代, 当美国人还沉浸在歌舞颂平之中, 陶醉于自己的成就与地位时, 东西方对峙的冷战状态, 民族解决运动的高涨, 第三世界的兴起, 欧洲和日本发展的壮大, 已在危及着美国的霸主地位, 加之美国自身社会内的冲突、矛盾日益剧烈, 各种反动运动层出叠现, 就此, 不同的人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但大多数人是抨击现实, 摒弃保守主义, 积极主张社会变革, 社会冲突理论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思潮下产生的。

2 社会冲突理论的思想渊源

社会冲突理论正式的形成虽然较晚, 但其若干重要的观点在古代时就有哲学家、政治家们所提出, 可以说冲突论是各种理论中最富有成果的一种理论。

我们都知道, 每个社会都有它的各种冲突, 每个社会都有人必须面对的冲突, 另外, 冲突理论内部还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传统。一种是冲突理论家认为, 作为社会学家有批判社会的道德义务。他们甚至相信从原则上讲一个不再以冲突为基础的社会可能会存在。即“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第二种传统正与之相反, 认为冲突是社会生活当中一个不可避免的、永久性的部分。由于前者拒绝将判断与分析割裂开来即把价值与事实相分离, 而后者则是建立一种具有与自然科学目的论准则相同的社会科学, 因此, 人们把前者称作冲突理论的“批判学派”, 而后者被称作冲突理论的“分析学派”。

其中, 第一种传统是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法兰克福学派、C·怀特、米尔斯等为代表, 他们大多深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而坚持第二种传统的冲突理论家如R·达伦多夫、L·科塞、R·科林斯等。他们主要受韦伯的思想的影响。

马克思被现代冲突理论界推崇为始祖, 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冲突论的同义语, 在冲突论者看来, “马克思的理论主要包括三大基本假设, 即经济组织决定所有其他社会组织;每个经济组织里都含有阶级冲突的成分;无产阶级因受压迫而逐渐产生共同的阶级意识, 以反对资产阶级的剥削。”美国社会学家柯林斯认为马克思的冲突论思想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演化理论, 它为冲突理论的传统获得令人满意的政治效果, 而另外一个是所谓的“分层理论”, 为分层冲突理论奠定了基础。

齐美尔把冲突视为一种交往形式, 他认为冲突是一种最具活力的互动, 他反对把冲突视为破坏性的、暂时的、阶段的概念, 和平与冲突同为社会现实的事实, 没有哪一个是固定的建设性的或破坏性的。与这种纯粹的否定性相反, 冲突包含各种积极的东西。然而它的积极面与消极面是联结在一起的, 在概念上能将它们分开, 在经验中则不行。正是从齐美尔那里产生了现代冲突理论的安全阀思想与积极功能的认识。

韦伯对冲突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重大贡献。“韦伯认为人都享有自我利益。社会共同利益的存在也只能是建立在个人自我利益基础上, 经济基础并不是决定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唯一条件的观点。他认为宗教、教育和政治党派与经济因素具有同样的作用。”另外, 韦伯认为未来的人类社会进化到一种完美、无冲突、和谐的境地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韦伯的冲突论强调的是冲突存在的必然性和长期性。他的三位一体的多元分层论为现实的社会分层提供了指导性的意义。

60年代以来, 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一个高潮期, 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社会冲突论者, 如米尔斯、科塞、里斯曼、兰斯基和柯林斯等, 此外, 法兰克福学派和原联邦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也对社会冲突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社会冲突理论的现实作用

3.1 社会冲突理论的社会作用

科塞的冲突理论强调的是冲突的积极方面, “即社会的整合和稳定作用。他认为, 冲突对解决西方社会学中的社会秩序问题, 不但不应被排除, 而且应该完全承认社会冲突能为现存社会制度服务。”科塞功能冲突论中最重要的是他的这样两种现象:“一是认为冲突是一种社会过程, 它对于社会结构的形成、统一和维持可以起到一种手段作用, 二是冲突可以激励社会革新, 导致社会变迁。”

3.2 社会冲突理论的安全阀制度

科塞注意到安全阀体制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 “首先, 他发现社会结构越僵化, 安全阀体制就越重要。而僵化的社会不允许有冲突;如果再取消发泄敌对情绪的途径, 造成敌对情绪的积累, 一旦爆发必然造成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威胁。”其次, 科塞最重要的一个观点是, 他强调安全阀体制必须在社会结构当中加以制度化。他认为安全阀有两方面的作用, 好的方面是发泄累积的敌对情绪, 不好的方面是发泄了情绪, 问题不能解决, 不能消除敌对的根源。他希望安全阀体制在社会结构中制度化, 这样使统治者可以得到社会信息、体察民情;各种群体的人可以发泄敌对情绪, 避免灾难性冲突的最终出现。

社会冲突理论继承和吸收了韦伯、齐美尔、帕雷托等社会学先驱有关冲突的思想, 并借用了马克思在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时使用的一些概念, 激烈地抨击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均衡模式, 发展出一种用来考究和解释现实社会发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斗争的社会冲突模式。一些冲突论者虽然把马克思尊为理论先驱, 大量借用马克思使用的概念、术语, 但在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在对冲突产生的根源、社会条件、社会作用及社会后果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上, 都同马克思的思想有着本质区别。例如, 达伦多夫则用权威地位取代了马克思的所有制概念。“社会冲突理论的特殊重要性在于, 它率先打破了结构功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从而形成多流派、多传统相互竞争百家争鸣格局, ”这对于繁荣和发展社会学理论无疑是有益的。

摘要:社会冲突理论在美国是作为对结构功能理论的反思和对立物提出来的。本文依据冲突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追溯社会冲突理论的渊源并对其主要思想做出评价, 主要针对科塞的功能冲突论和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做以简要的分析及评价, 这对于繁荣和发展社会学理论是有益的。

关键词:社会冲突,安全阀,社会模式

参考文献

[1]贾春增, 外国社会学史, 北京[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P247, P250, P266。

[2]黎民, 张小山主编, 西方社会学理论[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P167。

我国社会 篇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章规定了社会团体法人是我国四类法人(机关法人、企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事业法人)之一。

国家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国家军事机关。

社会团体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目前的社会团体都带有准官方性质。中国有全国性社会团体近2000个。其中使用行政编制或事业编制,由国家财政拔款的社会团体约200个。在这近200个团体中,全总、共青团、全国妇联的政治地位特殊,社会影响广泛。

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民团体(8个): 中华全国总工会(全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共青团)、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全国妇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免予登记的社会团体(14个):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法学会、中国红十字会、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欧美同学会、黄埔军校同学会、中华职业教育社。

社会团体中除了人民团体以外可称群众团体。

企业单位:一般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

事业单位: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学校等,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医院等,还有一种是自收自支。企业分类

(一)以投资人的出资方式和责任形式分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

(二)以投资者的地区不同分为: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三)按所有制结构可分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和私营企业和外资。

(四)按信用等级可分为:人合公司、资合公司、人合兼资合公司。

(五)按规模可分为: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 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是一个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没有自己的法律人格,其民事或商事活动都是以独资企业主的个人人格或主体身份进行的。

个人独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区别:个体工商户是从事工商业经营的自然人或家庭。自然人或以个人为单位,或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工商业经营,均为个体工商户。根据法律有关政策,可以申请个体工商户经营的主要是城镇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和农村村民。国家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不能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个人独资企业是经营实体,是一种企业组织形态 个体工商户则不采用企业形式。不具有组织体的属性。

个人独资企业和一人公司的区别:一人公司是指只有一个股东的有限责任形式的公司,即公司的投资人为一人,由投资人独资经营,但投资人对公司债务仅负有限责任。我国新修改的公司法规定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和法人都可以出资设立一人有限责任公司。除自然人和法人出资设立的一人公司外,我国公司法上的国有独资公司也属于一人有限责任公司,只是其股东地位特殊而已。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一人公司的投资人(股东)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负责,即负有限责任。

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根据国务院的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对投资者个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公司制企业又叫股份制企业,是指由两个以上投资人(自然人或法人)依法出资组建,有独立法人财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企业。根据现行中国公司法(2005),其主要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类公司均为法人,投资者可受到有限责任保护。

有限责任公司:指依据公司法由全体股东共同出资设立的,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人数有一定的限制,必须是50人以下;

2)股东以各自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财产责任;

3)有限责任公司不公开募集资本;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依法成立的,其全部资本分成等额股份,通过发行股票筹集公司资本,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公司发起人游人数限制,2~200人

2)公司资本分成等额单位,称之为股份

3)股份以股票形式发行

4)股份有限公司一般规模较大,是典型的资合公司,在设立程序上也比较复杂。

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三人至十三人。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

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经理对董事会负责。

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执行董事可以兼任公司经理。

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监事会设主席一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

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可以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股东会的部分职权,决定公司的重大事项,但公司的合并、分立、解散、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和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决定;其中,重要的国有独资公司合并、分立、解散、申请破产的,应当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后,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股份有限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五人至十九人。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股份有限公司设经理,由董事会决定聘任或者解聘。股份有限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监事会设主席一人,可以设副主席。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兼任监事。

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公司股东且不在公司中内部任职,并与公司或公司经营管理者没有重要的业务联系或专业联系,并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的董事。

公司制企业的优点

1.无限存续

一个公司在最初的所有者和经营者退出后仍然可以继续存在。

2.有限债务责任

公司债务是法人的债务,不是所有者的债务。所有者的债务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公司制企业的缺点

1.双重课税

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其利润需交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利润分配给股东后,股东还需交纳个人所得税。

2.组建公司的成本高

公司法对于建立公司的要求比建立独资或合伙企业高,并且需要提交各种报告。

3.存在代理问题

经营者和所有者分开以后,经营者称为代理人,所有者称为委托人,代理人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伤害委托人利益。

外资企业是一个总的概念,包括所有含有外资成分的企业。外资企业分为三种类型,即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三类外商投资企业,称三资企业。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其主要法律特征是:外商在企业注册资本中的比例有法定要求;企业采取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形式。故此种合营称为股权式合营。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其主要法律特征是:外商在企业注册资本中的份无强制性要求;企业采取灵活的组织管理、利润分配、风险负担方式。故此种合营称为契约式合营。一般可分为两类:具备法人资格的合作经营企业和非法人的合作经营企业。合作与合资企业不同:合作企业是契约式的合营企业。是一种可以有股权,也可以无股权的合作式经济组织。

全民所有制企业又称为国有企业,但广义的国有企业还包括国家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全民所有制企业只是国有企业的一种。

私营企业包括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私营股份有限公司、私营合伙企业和私营独资企业。以公司信用基础为标准,公司可以分为人合公司、资合公司以及人资兼合公司。人合公司以公司股东的个人信用作为基础;资合公司以由公司股东分别出资而形成的公司财产作为信用基础;人资兼合公司则同时具备上述两种性质的信用基础。

人合公司:无限责任公司是最典型的人合公司。

中国没有无限责任公司,我们国家认为,凡称为“公司”的都应当是责任独立的法人,“无限责任”这一概念与公司的“责任独立”是冲突的,所以我们国家没有“无限责任公司”这一称谓,只有与之对应的“普通合伙”。

我国社会结构的重建 篇3

关键词:社会结构;橄榄形;重建

中图分类号:C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7-0030-01

一、我国的社会结构

(一)何为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这个术语在社会学中经常出现,从广义方面来讲,它可以指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多方面的结构状况,从狭义方面来讲,它在社会学中主要是指社会阶层结构。具体地来说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社会结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包含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是核心。社会结构具有复杂性、整体性、层次性、相对稳定性等重要特点。

(二)我国的社会结构。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变化的推动下,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动。社会阶层结构,已经从“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结构,转变为由国家和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科技专业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业人员、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失业半失业人员等十个阶层构成的社会阶层结构。

二、社会结构的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这么一个形势: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政治基本比较稳定,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文化繁而不荣。在这么多的矛盾当中,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平衡这一矛盾处在核心和急需解决的位置,这也就使得社会结构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

就这个问题而言,这是当前中国最大的结构性矛盾,也是产生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原因。这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太快,社会结构没有及时跟上它的步伐,没有及时的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因此社会结构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这也就出现了一些列的社会问题,如社会事业很薄弱,体现为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养老难等问题。如果这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就会出现有些社会学家说的“社会利益格局定型化”、那就是“金字塔”的固化,或“社会结构断裂”的局面,所谓的断裂就比如,生活在一个小区里,有的人是高官,有的是企业老板,有的是普通白领甚至有的人是为这些家庭而服务的家政人员,他们之间永远没有共同的生活圈子。

(二)社会结构的“金字塔”形。

一个理想的现代社会机构,应该是公正的、合理的、开放的。我国的社会结构是“金字塔”形,在这之中的三个阶级的比例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年薪百万的人才属于中产阶级,但是这个比重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是比较少的。根据有关数据,现在我国的中产阶级的比重大约达到了23%,和预期的、正常的40%比重还差了一大截。按照每年中产阶层以1个百分点增加计算,还需要十年左右才能达到这个水平,这时,我国的社会阶层就差不多稳定了。中产阶级所占的比重少导致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还没有发展成为橄榄型的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三、社会结构的重建

由于我国的“金字塔”形状的社会结构越来越严重,也出现了一些列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大,分配不均,住房难,看病难,官民关系紧张,贪污腐败问题日益突出,等等。面对当今社会结构所引起的一些列社会问题,应该加快提出社会结构的调整、重建方针使其朝着“橄榄形”变化,对于社会结构的重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扩大中产阶级的比例。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落实,主要目标也是扩大中产阶层的比例。目前,依我国目前的发展状况,我国中层阶级还在发展中,没有完全的定型,为了使它成为主要的部分,不仅需要市场经济的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还需要社会政治制度提供基本条件。完善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以初次分配为主体,二、三次分配为调节和补充的主次有序、调节有效的收入分配政策体系,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实现优胜劣汰,破除行业垄断,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最根本利益,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怎样使得老百姓过的好,那就要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和西方国家相比,可谓相差甚远。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四个部分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的最基础的部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立足于提高保障水平、增强保障能力、逐步实现全面覆盖的目标要求,以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做好各项社会保障工作。

(三)增加社会事业的投入。

社会事业是社会发展的载体和硬件,社会事业投入的多寡与社会病的发病率成反比。为了降低人类社会病的发病率,只能这样硬性规定。事实上,在西方的发达国家,有不少社会秩序比较好的国家,他们在社会事业的投入上都是高于50%的。但是,相比他们,我们国家的社会事业投入不仅比重少,而且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也不紧密。

(四)社会组织需要壮大。

我国的国家建设有一条基本经验,那就是中央在决定了战略任务以后,都必须在组织上落实,要有组织、有干部去贯彻执行才能实现。也就是说,社会事业是要人去做的。人一旦组织起来,其力量会呈几何级数上升。如今,中国的各类社会组织如雨后春笋,七、八年间就翻了一番。可是,以每千人拥有的社会组织的数量同别的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政府要积极主动的地扶植社会组织茁壮成长。

四、结束语

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可持续,我们不能放任社会机构的畸形发展,必须要进行社会结构的重建;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老百姓真的能当家做主,真正的能享受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业有所就”过上好的生活,必须要进行社会结构的重建;为了使我国的国家地位在国际上屹立不倒,处于良性的发展大国,必须要进行社会结构的重建。

参考文献:

[1]孙立平.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二期

[2]蓝宇蕴.论阻碍我国社会结构健全分化的主要因素.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第三期

[3]田毅鹏.社会重建的真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9月,第五期

我国社会 篇4

中国的社会转型发端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因为,自此持续了数千年的自然小农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商业和科技、教育逐渐产生,封建君主制制度日趋灭亡。 学者们把从1840年至今的转型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1840-1949年为第一阶段, 是低速发展阶段, 从性质看是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2)1949-1978年为中速发展阶段;(3)1978年至今为高速或加速发展阶段,从性质看第二、三阶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

由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前两个阶段, 其速度表现为低速和中速, 因而对整个社会和体育领域影响的广度、深度和强度都不及第三个阶段。 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2、社会转型对人们体育观念的影响

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因此,必须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文化也同样处于转型的过程中。 而随着文化的转型,人们体育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 正如捷克斯洛伐克学者计算,开展体育运动而降低患病率所节约的医药费,相当于该年体育运动经费的十倍,即增加一元的体育经费,可节约十元医药费。 在文化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文化发生改变,渐渐认识到“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家庭和个人都不断增加体育的投资,体育健身服务的需求更显著增加,对健身意识明显增强。

3、社会转型期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

3.1、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会带动所有社会元素的变化, 而社会体育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哲学上说,发展就是事物不断进行分化与整合的过程,而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社会体育分化的催化剂,而且也是社会体育整合的基础。社会体育的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多层次的体育生活参与模式, 充分调动了不同阶层的人们体育参与积极性和参与行为。在一定的动力作用下,社会的每个成员或群体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社会体育才能不断发展进步。 但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并不高,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制约了社会体育为人们提供参与条件,导致人们参与社会体育积极性不高,制约了社会体育的发展。 而随着社会转型的进行,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也将随之而提高,因而社会体育也会随着社会转型的进行而发展。

3.2、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制度代替了传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经济生活单一化、利益主体同质化,形成了社会经济生活多元化、经济利益分殊化。在经济生活多元化的社会里,社会个体利益的自主性、排他性,导致利益主体异质化。 因此,市场经济机制的作用加速了社会体育的发展进程。

3.3、政府的宏观调控

新中国建立以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人们的一切活动都要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时我国实行的是依靠政治力量进行强制地社会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对社会生活实行全方位的管理,这使得人们无法也不可能离开他所就业的社会组织,社会体育的功能也受到了遏制。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以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的确立以及政府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改变, 社会体育发展的条件具备了。 随着社会转型的进行,社会体育也进一步发展,但因转型期体制的不完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了社会体育发展过程的无序与不合理。因此,此时政府宏观调控就对社会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4、社会转型与社区体育的兴起

社区体育是社会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区体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群众体育发展的大背景。 因此,我们在社区体育兴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高速发展的关系密切,这是社区体育兴起的前提条件。 随着社会转型的进行,我国群众体育迅速发展的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 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体育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条件;(2)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使个体和家庭参加体育活动有了经济保证;(3)工作时间减少,闲暇时间增多,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有了时间保证;(4)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体力消耗减少,营养过剩,文明病发病率升高,亚健康人群扩大, 公费医疗制度改革,增强了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迫切性。(5)国家重视体育的发展,加大体育投入,倡导国民参加体育运动,对人们参加体育活动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6)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与筹办,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中国社区体育的兴起是中国社会体育发展适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城市社会体育一直由单位、行业、系统组织开展,社区体育基本上没有得到发展。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城市多年来严重的“单位社会化”现象所致,“单位社会化”现象使单位变成了一个“大而全”、“小而全” 的综合型社会单位,造成了单位功能泛化,效益低下。同时,“单位社会化”现象又变相剥夺了社区的职责,使社区功能萎缩,人们的社区意识淡薄,社区归属感差,反过来更加依附单位,造成恶性循环。 但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以往根深蒂固的“单位体制”现象发生了变化,单位再也不能象计划经济时期那样时常占用工作时间组织体育活动了,一向以“条条管理”、“单位管理”为主的社会体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而人们的体育需求却在不断增长,当人们的体育需求难以在单位得到满足时,其体育利益取向就开始由单位转向社区,社区体育也因此而得到发展。

5、社会转型对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的影响

长期以来, 我国的体育事业被认为是一项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主要依靠国家拨款发展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实行的是举国体制。 政府一边提出《奥运争光战略》,一边提出《全民健身纲要》。 我国体育是人民的一项事业,社会体育是一项民生工程,然而我们竞技体育资金是政府投入而不是市场,政府该对社会体育投入资金却往往是口号与宣传,资金投入不足。 在“双目标制”政策性条件下竞技体育是主导,社会体育是附属。 所以当前我国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和诣的,矛盾是存在的。我国长期以来竞技体育资金的投入远远高于社会体育资金的投入。

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入,我国社会政治、市场经济运作的进一步规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条件下,广大人民对金牌意识将会逐渐淡化,休闲、健康、娱乐,体育的人文主义精神和体育的文化意识将会不断的增强,将掀起社会体育热潮。 作为一个整体的体育事业,如果离开了竞技体育,就失去了先导和魅力,如果离开了社会体育,就失去了根基和支柱。两者既不是天平的两端,也不是机械的拼合,而是“相互依靠、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因此,在社会转型期,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应是融合互补的。社会体育公共物品的提供需要和依靠政府投入补充, 竞技体育依靠市场融资、企业、民间、社群组织运作,按照市场规律运行,走职业化的发展道路,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融合互补。

6、结论

中国的社会转型分为三个阶段,当前中国社会的转型,主要指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思想文化发生改变,体育健身服务的需求更显著增加,对健身意识明显增强;转型期社会体育的发展主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市场经济的发展及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影响;社会转型促进社区体育的兴起与发展,进而促进社会体育的发展;社会转型期,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发生了变化,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融合互补。

摘要:为深入探讨社会转型对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转型的特点及其对人们体育观念的影响进行研究,指出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社会转型促进社区体育兴起及其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变化。

我国传统社会历史体系论文 篇5

一、东西方文化二元对立论

文化民族主义看来,东方文化等于亚洲文化,亚洲文化等于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就等于中国文化,在对西方文化的强势主流地位发动过挑战的过程中,文化民族主义犯了文化沙文主义和“中国文化中心论”的错误,在这种社会思潮看来,未来的世界将只存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两极,而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是没有份的,而且它顽固坚持,中国文明始终走在世界历史的前面,近代的落后完全是西方的侵略造成的,这种侵略不知是军事上和经济上,更根本是在文化上,所以西方文明本来就应该对中国的落后负全责,现在中国文明复兴了,西方文明当然要力争再次摧毁他,所以东西方文明之间必然只有对立,文化民族主义凸现出这样一种大众心态:处处时时都存在着居心叵测的敌人,必须时刻充满火药味的去防范和打击。

二、中国文化天然优越论

文化民族主义坚持这样的看法:西方文化是主张对抗的,当今世界实际上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当道,它必然导致世界的混乱和无序,而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文明,是主张和谐、协作的,“天人合一”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这种观点确实体现了西方文化的一些问题,但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仍是基于前述的曲解和二元对立观念的。

三、中国文化自然优胜论

这是根据前面的逻辑得到的最终结果,也是危害性最大的观点,因为中国文化优越,所以伴随着世界危机的加深,世界最终必将在中国文明与西方文化的二元对抗中选择中国文明,因此对中国文化就不需要进行什么反思和改进,如果一定要做什么工作的话,就是大力弘扬。

貌似对中国历史文化忠诚的文化民族主义不能够对中国历史文化最初正确的看法,他不承认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复杂性和历史性,不承认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是被宋儒污染过的,是经历了明清两代几百年自闭和与世隔绝的,他自身就是对他所维护的歪曲,所以,正确在全球化潮流下认识历史,改造文化,必须摒弃文化民族主义。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历史研究,主要是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思考,在儒家的话语范围之中进行对历史的描述和分析,这种工作我们已经做得够多了,近年来这种方法和观念又以新史观的面目重反于世,理应被抛弃,因为儒家观念的唯心史学已经走到头了,他不能再拿出有用的的`东西,而且他坚持维护一些应该被揭露和批判的封建观念,这应该是不能被允许的。

当前的中国主流史观,是使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中国历史,这是一种现代的史学观念,阶级分析和经济基础研究是被广泛接受和承认的,这是应该坚持的东西,但有些是必须要改进的,马克思当年曾试图将马克思主义发展为科学,但没有能成功,因为它不能否定自己学说中确实存在有道德诉求的成分,体现在史学上,有造成失真和偏跛的可能,此外,历史唯物主义要求的是,实事求是地获知历史真实再用诸种方法去分析,而今天的中国史学界,往往是先入为主的确立了某些观念,在去获取史实,期间还不免掺杂现实利益考虑的成分,这明显是具有危害性的。

正确地在全球化潮流中反思我们的历史文化,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文化交融和冲突中保存和真正的弘扬我们的传统,是全球化后的主流文化形态中中国文化能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发挥更大的作用,李慎之所谓的“东方全球化”才又到来的希望。否则,任由现在历史思潮混乱下去,必将造成全球化环境下一个统一化民族精神的丧失,和民众文化意识与社会存在的严重脱节。

我们要做的,是首先正确的分析西方文化的真实面貌和中国文化的不足,因为这两种东西是中国人常常有意无意不愿认识的,在获取了正确的认识基础上,摒弃盲目自大和二元对立的观念,承认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一样,存在有普适价值的成分,民主、自由这些普适的东西我们必须要吸收,否则就不能真正地融入世界,更不能反过来去用“仁”的精神影响世界,我鼓励将人文及社会学科广泛和探索性的运用到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探讨中去,实现对历史的真正认知,实现一个人性化、真实的历史观念,而非充满了权威和样板。

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应该在人群中得到普及,大众化的历史思维和探讨才应该是中国历史研究的希望所在,全球化实现的过程中,中国人民整体的正确的民族文化意识得到提高,才有希望对外来的强势美国化西方文明进行本土吸收,实现即与世界一致,又能保存自己的传统。

我国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篇6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推进。从2007年春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并为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上半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20.5亿元已经下拨,改革惠及近1.5亿农村中小学生。新机制实施后,初步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切实减轻了农民教育负担,辍学学生重返校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历史最高。同时,加强农民工子女入学及留守儿童教育,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强化政府责任,落实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学政策,减轻了农民工的负担。

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建立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机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扩大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特别是办好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加强县级职教中心和为困难家庭学生提供补助,为更多的农民子弟提供初中后的教育机会和就业能力。今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规模比2006年增加50万人。同时,中央投资19亿元,推进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县职教中心建设,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健全助学政策体系,完善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制度,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奖、贷、助、补、减”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今年秋季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计划招收免费师范生1.2万人,实行定向招生,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二、不断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努力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加强农村卫生。今年国家安排27亿元专项建设资金,继续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服务网络,改善农村基本卫生服务条件。

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各地积极调整城市现有卫生资源,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截至目前,全国98%的地级以上城市、93%的市辖区和一半以上的县级市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社区卫生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框架逐步形成,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社区卫生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城乡基层卫生机构服务量明显增加。

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试点覆盖范围主要是城镇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人均筹资水平不低于80元,政府每年按不低于人均40元给予补助。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在全国所有含农业人口的县(市、区、旗)初步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发展到占全国县(市、区、旗)总数的65%。

加强公共卫生。建立公共卫生机构与医疗机构、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的合作机制,完善城乡公共卫生安全网。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我国已成为国际上通过计划免疫防治疾病种类最多的国家。

加强医药监管。各地加强医院质量监管,推行临床诊疗规范,加强医药价格管理,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国家正在组织研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将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三、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事业,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试点,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民书屋”工程,整合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广播影视事业加快发展,已基本建立起以县为中心、乡镇为基础、面向农民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较快,从业人员已是传统文化产业的两倍,文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文化产品“走出去”初见成效。广播影视产业繁荣发展,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超过1300万户。

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加大社会救助力度

推进农村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已经基本覆盖全国范围,“少生快富”工程惠及7万多个家庭,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

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推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性文件,6月份农村低保对象达2067.7万人,同比增长115.7%;累计支出低保金30.8亿元,同比增长102.6%。农村五保供养人数达到503.1万人,同比增长13.5%。全国城市低保对象2235.5万人,同比增长0.3%,人均支出92.0元/月,同比增长22.7%,保障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我国社会创新意识的重塑 篇7

创新意识的内涵与历史形成过程

所谓的创新意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主动开展创新活动的观念和意识, 表现为对创新的重视、追求和开展创新活动的兴趣和欲望, 是理念和思想状态活动。在马克思看来, “创造是一个很难从意识中排除的观念。”“任何一种不是天然的存在的物质财富要素, 总是必须通过某种专门的、使特殊的自然物质适合于特殊的人类的需要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由此可见, 创造意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 人类利用这种能力自发和随机的改造着自然, 建设人类社会。但是由于意识的历史实践性, 决定了创新意识并不是一个静态的抽象物, 它会随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而动态的提高。

从创新意识固有的属性来看, 它具有一个庞大的体系。既然有体系, 那么创新意识就必然有层次的划分。意识也有无意识与自觉之分, 有高级与低级之别, 并且存在层层递进的关系。具体来讲, 创新意识有以下六个层级:一是创新需要: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一旦在原有的常态思维和方法遭到不顺和困难时, 就会产生不满足、遗憾等心里不平衡状态, 就需要寻找新的方法和手段革新旧的方法和手段, 这种意识就是创新需要的意识,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意识”, 需要意识是创新的最初动因和原动力;二是创新的动机, 是指能引起和维持主体创新活动的心理过程, 是形成和推动创新行为的内在动力, 也是产生创新行为的前提;三是创新兴趣, 它是一种积极地情绪和态度, 能够使主体主动地寻求认识事物的方法和手段, 创新兴趣源于创新需要, 是创新动机的进一步发展, 是从事实践活动的强大动力之一;四是创新理想, 创新理想是创新意识的理想层次, 表现为人类对创新实践的奋斗目标的持久向往和追求, 它能够调动起人类的全部情感、意志、理性和智慧, 是创新实践更为强大持久的动力。培养创新理想, 关键是要将短期创新理想作为长远创新理想实现的基础, 将个人的创新理想融进群体和社会的创新理想中。同时创新理想的实现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必然要经历风险曲折, 因此培育坚定地创新信念就显得尤为重要;五是创新信念, 它是人类“知、情、意”高度统一的创新意识, 又是创新理想得以实现的支撑力量;六是创新世界观, 创新世界观是由一系列创新信息组成的人类的逻辑系统, 是创新意识的最高层次, 但又必须建立在前面所述的创新意识的层次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和完善。

人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一个“自发”发展的自然状态, 那么, 人的创新意识也随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才得以形成并发展。“历史表明, 社会物质生活愈是向前发展, 就愈易造成对高度发展的社会意识的迫切需要,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发展的作用也就更加重要。反之, 社会意识的高度发展, 又转过来促进社会存在的迅速进步。”到了近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革命一波又一波的推进, 创新意识才逐步摆脱自发的状态, 作为人类的认识客体纳入到了探索研究的视野, 而成果又反过来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创新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促成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下创新意识的重塑

21世纪的头二十年, 虽然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 但世界多极化继续演进, 世界经济保持增长, 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的主题,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为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提供了可能;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重组和流动进一步加快, 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多年改革开放形成的综合国力和市场经济体制, 为我们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体制保障。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牢牢掌握加快我国发展的主动权。

我国目前无论从政府还是公众对社会创新意识都有了普遍的认识, 一个有力的例证就是:有关“创新”、“创造”、“创新意识”等名词大量出现在各类宣传报道和政策文件中, 这就表明了人们已经对创造理论有了基本认同。在国家层面, 不断加大对科教领域的发展性投资, 努力实现“科教兴国”战略, 并辅以一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对创新的实践以保护, 也有具体的组织机构对此进行落实。创新战略形成于开放之后, 历经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三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推进, 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指导的科学技术创新观和人才培养观。

创新意识在我国快速发展的30多年中, 虽然取得丰硕的成果, 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与世界上先进的国家相比, 还是存在巨大的差距。这里面固然有发展基础的差别的客观原因, 但也有创新在理论上的不足:创新意识总体薄弱, 理论大多停留在思辨层面, 验证性研究和实践层面发展滞后, 创新意识的自发性不够也就是说自我创新能力的水平还很低;除了理论上的缺陷, 在制度和机制层面:主要表现在创新组织不健全抑或职能发挥受限, 无法完成科学循环。面对这些不足, 要求我们在承认社会创新意识薄弱, 创新素质缺乏创新能力总体不强之外, 还要着重注重创新意识的普及教育以及发生深层次的转变:变意识为素质。

在我国重要发展机遇期的新的历史时期, 国际、国家、社会都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不仅要解决自身的生产发展问题, 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例如此次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中国发挥作用的最好契机。义务与权利相统一, 承担义务的同时扩大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话语权与影响力。要延续这种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可持续性, 就必须做好自己, 增强综合竞争力, 延伸科技创新观到科学发展的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创新观, 实现社会创新意识的重塑, 主要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 改进完善生产方式给创新意识的重塑提供精神支持。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给我们提供了分析的基础, 若要想创新意识在全社会得到认同并且发挥其作用, 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考量我国现在社会的状况, 改进完善生产方式要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速改变小农经济在我国仍然占有相当大比重的现实, 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和农业化现代化。现阶段, 我国的生产方式与西方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其中农业生产水平差距最为明显。从下面一组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数据中就可见一斑, “在我国农业劳动力占44%, 英国则为2%, 美国与德国为3%, 韩国最高也不过17%”。另外, 小农经济的分散生产, 分工简单, 相互之间合作需求不高, 生产工具原始落后, 农业商贸活动规模化程度低, 这些直接影响到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劳动者既农民, 造成他们长久以来的许多性格上的缺陷:愚昧、守成顾旧、盲从、安土重迁、效率和竞争意识淡薄等。而这些缺陷都与新时期对创新意识的要求或者说创新本身的题中应有之义背道而驰。所以, 要实现全社会创新意识的重塑, 改变基础生产方式是客观的需要和普遍的认同。

二是加速经济体制的彻底转型, 给社会创新意识的重塑提供强大的制度保证。虽然现在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 但是正是由于我们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特色”就给出了很多的含义:说明计划经济或者说其影响仍然将长期的存在, “顺从”就是计划经济最重要的特点。而创新就正好相反, 要求“革旧”与“造反”的品质。

其次, 提高创新意识的理论化水平。虽然中国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从不不乏创新精神, 从古至今都有创新的传统。但是在近代以后, 特别在与西方社会经历了工业革命一波又波的洗礼后, 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 中国与西方都有着巨大的差距, 这从中西产业结构类型就可看出差距。要完成历史赋予的厚任,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必须要实现理论的与时俱进, 更好地完成理论的指导作用。在理论领域的“拿来主义”可以更好地被我们所利用, 就像日本当年学习西方一样, 择其创新理论的精要, 尽快在理论水平上赶上西方, 避免理论一直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改变我国的创新理论一直处在文化启蒙阶段的现状, 更多地关注创新的现实问题研究, 提高理论的验证性。当然, 我们不能一味的照搬照抄, 要做到消化吸收, 完成理论的本土化改造, 实现西方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国家创新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网络, 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网络。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创新是生产中最强大的动力, 而组织则帮助支持发挥作用”, 随后又有很多经济学家发现, 创新不是一个简单的从新思想直接到最后的生产部门, 而是企业内的研究与发展部门、生产部门和营销部门, 以及企业与企业外的研究与发展机构、高等学校及其他企业互相作用的结果。不仅如此, 政府、金融、法律、文化等因素也都是影响创新的重要变量。在这里, 政府则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从事创新研究的人员居世界第二位, 其中企业研究和发展人数则位居第四。但是从系统整合角度看, 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企业作为社会创新主体地位的合法性还未得到普遍的承认, 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至今还未真正形成, 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体制问题仍然成为问题困境, 创新系统面临的外部环境不甚理想。面对以上各种问题, 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在体制改革方面, 要进行全方位的调整, 包括经济、政治、科教领域的改革;政策法规方面, 要制定一系列激励、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人才与创新主体之间的政策等。这些努力可以使科技资源或者说创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 通畅创新主体之间的沟通渠道, 创新的主体地位明确, 从而更好地发挥创新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 解构中国传统文化, 培育新型创新文化。最后, 要在我国形成现代创新意识, 必须把创新根植于我国的文化当中去, 这样才可以完成创新意识的本土化抑或说是创新意识的民族自觉化。

张岱年曾经说过:“创造是文化的生命。一个民族的文化, 如果停止了创造, 也就归于衰竭了。”由此可以看出, 文化与创造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借鉴了西方先进的创新理念, 这些先进的思想“舶来”之后就与现有的传统文化不相适应, 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我们现在的文化虽然经历了一个世纪的现代化, 但是几千年的传统根深蒂固, 我仍然受着传统的束缚。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与创新的本质要求却背道而驰, 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小农经济, 而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乐于满足、安于现状、重视经验清革新等特点严重阻碍了创新意识的本土化。

我国社会 篇8

一、从社会政治经济因素分析女性犯罪原因

( 一) 社会政治体制角度引发的犯罪原因

社会收入分配不公, 呈现两极分化态势。人民的生活水平由自身的经济基础决定, 当前社会上出现的富人尊贵奢华、穷人举步维艰的现象, 这正是社会收入分配机制不公造成的。特别是针对女性, 在社会上处于较弱的地位, 在收入上的大部分没有比男性高, 再加上生活家庭的压力来源, 使生活上也出现两极分化, 这就很容易使低收入人群产生严重的心理失衡。尽管国家在养老保险、合作医疗、住房保障、教育公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是, 现实生活中, 贫富两极分化的态势并未有效遏制, 社会低收入人群的心理落差并未有效弥补, 贫富两端的观念冲突和行为差异无法有效去除, 长期以来积累的对富人的仇视和对社会的不满就很可能通过犯罪的方式得到宣泄和释放, 从而获得情绪解放和心理满足。当然, 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发生在穷人对富人之间, 男性和女性中间也时常发生, 作为社会较弱群体的女性, 其犯罪原因之一也是由于社会收入分配不公, 从而造成两极分化的现象, 以此引发其对整个社会的情绪不满和心理压抑, 他们将反过来把这种不满和压抑报复性投向社会。[1]

( 二) 社会经济角度引发的犯罪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 社会发展的速度日益增强, 因而社会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调整, 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性慢慢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女性逐步从传统家庭主妇的社会角色中脱离出来, 积极参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但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褪去传统女性家庭观念和铸就现代女性的同时, 也带给她们新的不适应。在这种社会角色的转换中, 引起的不可避免的冲突或失调成为了女性犯罪的社会根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刺激, 物欲的引诱, 导致人们对金钱的过度崇拜。在过去的中国社会, 女性一直都处于从属地位, 进入了21 世纪, 由于男性、女性的自身本性差异决定了他们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大不相同, 分工不同, 而社会却以对男性的要求来对待女性, 要她们能发挥理想的作用。但是, 往往在现在社会中, 往往提供给女性的机会远远不如男性, 例如, 企业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 大多时候都表明不招收女性, 而且很少有女性在工作单位的高层群体中工作, 待遇也远远不如男性,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 为了生存, 为了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 女性不得不付出比男性超过一倍的努力, 提高自己的水平。但是一些女性在努力未果的情况下, 产生焦灼的情绪, 就会出现一些行动上、思维上的偏激, 情绪失控, 踏上了犯罪的道路。或者在贪图享乐等心理的支配下, 插入别人的家庭, 破坏别人的家庭, 诈骗钱财、卖淫、贩毒, 最终走上一条违法犯罪的不归路。

二、从社会家庭个人因素分析女性犯罪原因

( 一) 形成女性引起犯罪的性格特点

长时间的社会的大背景下, 从性格特征分析角度,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产生情感、注重情绪, 多处愿从情感中表达, 因此往往也会发生脆弱、不稳定等现象。情感对女性在行为的选择、动力、控制方面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2]不仅如此, 还表现出“易感性”特点, 即容易外界或别人情绪的渲染而对自己的情感产生作用。女性多数情况下犯罪, 多数处于从犯、共犯行列, 多数是由于感情上的问题加入到诈骗, 贩毒等违法犯罪团伙中。由于比较注重情感, 往往在事情败露以后, 容易犯包庇、窝藏罪。女性在情绪上很容易受到刺激, 加上女性生理方面的一些因素, 使其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国外学者研究表明, 女性犯罪的发生与女性独特的心理特征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如日本学者松本良枝指出, 女性的所具有的欺骗性和虚荣心同时女性具有很强依附心理, 缺乏足够独立的判断能力, 很多女性就是因为轻信他人, 受他人蒙骗, 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3]

( 二) 形成女性引起犯罪的家庭特点

以往的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社会婚姻信念慢慢只能作为遥不可及的神话, 社会在变化, 经济在发展, 矛盾也随之剧增, 离婚率在近几年的数据显示中, 呈递增状态。女性特别看重家庭对自己的归属感, 如果家庭不温暖, 极易对女性产生很不好的影响。据统计, 全国范围内每100 对夫妻结婚的同时, 就另外有10 对左右的夫妻办理离婚手续。[4]特别是在特大城市中, 离婚率始终处于日益递增的状态, 离婚, 女性必然是受到伤害较大的一方, 并且对于离异家庭的子女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分析表明, 大多数卖淫妇女从小生活在没有父母亲, 或父母酗酒, 或经常吵架的家庭中, 家庭温暖感严重缺失。长期生活在争吵的氛围下, 她们学会抽烟、酗酒、打架。而酗酒、吸毒又是妇女卖淫的助长剂。有些女性从小离家出走, 流浪和乞讨的现象有增无减。这些都是导致女性走向犯罪的不可缺少因素。

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出现在现代社会中, 社会男女地位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难以改变, 这也是出现家庭暴力的主要原因, 女性走上犯罪之路, 特别是暴力等犯罪, 家庭暴力是诱发的根源。传统的固化思想, 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让很多女性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缺失父母所带来的亲情, 扭曲的人格因此得以产生, 还有一些不能自立的女性, 他们往往依靠男性生活, 在家中地位低下, 常常受到家庭成员的虐待, 但由于受到封建传统伦理观念的束缚, 忍气吞声是她们的经常做法, 当忍耐达到一定程度, 超出身体和心理上的一定范围时, 这些女性就会走上疯狂报复的犯罪道路, 异常的家庭结构: 其一表现在非婚家庭中, 非婚家庭包括未婚同居外遇同居等畸形家庭结构, 包二奶等婚外情所组成的异常家庭结构则具有更大的不稳定和危害性这种家庭即对合法家庭一方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其本身家庭结构也极其松散, 合法妻子和情人之间发生的矛盾突出极易产生犯罪行为, 其次, 主要产生在离异家庭中, 未成年子女和女性的受伤害程度多于男性, 部分女性在家庭破裂后, 身心受到沉重打击, 容易对男性产生偏激的心理, 因此产生打击报复的心理, 走上不可回头的犯罪之路。

三、结论

社会往往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 而法律的制定往往要考虑多方面的社会因素, 以社会为基础的, 犯罪原因亦是如此, 我们在分析某一犯罪的构成原因时, 要紧密的与社会因素相联系, 将社会学因素与犯罪学因素有机统一, 从犯罪社会学的角度出发, 才能更好的寻求根本原因, 找到解决与预防的途径。女性的犯罪具有很深的社会背景, 在一定程度上说, 女性犯罪多是社会环境因素的产物, 与人与人之间社会化与社会结构都是紧密联系的。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 女性的犯罪概率也是不同的, 只有社会给与女性更多的重视与关注, 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女性犯罪的原因, 才能真正的找到女性犯罪的规律, 特点, 走向与趋势, 这样才能找到真正预防的途径。

摘要:女性犯罪的问题近些年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女性犯罪率的逐年递增, 其上升速度甚至超过了男性犯罪, 这一重大的比例变化, 不禁发人深思。由于女性在生养和教育后代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角色, 女性的状况如何与国家的建设及其发展有着直接必然的联系, 因此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去探究女性犯罪的原因势在必行。本文把社会结构大致分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个人家庭等社会方面探讨女性犯罪的根本原因, 只有对女性犯罪原因有了明确的社会认识, 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有效遏制和减少女性犯罪的办法, 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女性犯罪,社会原因,社会结构

参考文献

[1]张潘仕.女性犯罪初探[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8.

[2]赖修桂.浅析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7 (3) .

[3]孙晶.我国女性犯罪原因的社会学研究综述[J].南都学坛, 2007 (4) .

浅析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篇9

当前,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国社会也从农业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迈进, 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成分并存的格局。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 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制约因素。1978年以来, 为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 社会保障立法的步伐不断加快。1994年开始, 国务院组织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试点。1998年11月召开的全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会议上, 提出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的决定 (征求意见稿) 》, 建立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的机制, 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以及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切实保障了职工基本医疗。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 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是应该坚持补救型模式。所谓补救型, 简而言之是国家的作用不是万能的而是有限的, 不是大包大揽而是提供底线的, 不是主导的而是引导的, 不是普救式的而是补救式的。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需要一个渐进过程,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 要坚持低水平、广覆盖、多层次的基本方针。国家对社会保障措施也逐步由全部包揽向“国家、单位、个人”三方负担转变, 由“企业自保”向“社会互济”转变, 由“福利包揽”向“基本保障”转变, 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转变, 由“政策调整”向“法律规范”发展。

二、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要面对的矛盾及存在的问题

1.“人多钱少”的现象。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 在世界属于低收入国家。为了最大可能的缓解钱少与人多的矛盾, 一是要想办法节流, 如尽可能减少管理费用开支;二是要在开源上做好文章, 资金来源多渠道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之一。为此,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社会保障模式由国家型向保险型转变, 二是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由现收现付制向国家积累制转变, 三是由被动地实施社会救济向积极地推进再就业工程转变。

2. 用工与养老的矛盾。

我国劳动部于1998年制定了《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计划》。该计划规定了三年后所有的劳动者将不分身份区别, 在统一制度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但是, 现在还有一些临时用工企业总是想方设法逃避为雇员缴纳养老金。特别是在《劳动法》实施监管不力的地区, 对打工者“只榨青春不养老”的现象并不鲜见, 养老保险制度几乎形同虚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我们必须从明确养老属性、强制企事业单位和雇主缴纳与唤醒劳动者自我保障意识三方面着手。

3.“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法规, 很多是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问题时的应急产物,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例如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国企改革, 面临破产、职工安置等现实问题使资产重组、企业改制、破产兼并举步艰难时, 才开始考虑到是失业保险立法的时机;抗洪救灾时遇到救灾无秩序问题时, 才感到缺少救灾立法等等, 立法行动总是落后在经济发展的后面, 处于一种被动状态。由于社会保障立法滞后, 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障争议案件的处理, 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这就要求应当把社会保障立法作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抓紧制定社会保障的基本法律。目前, 通过立法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社会保障的核心法律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 因此, 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尽快制定颁布社会保障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法》, 同时, 由国务院尽快制定和颁布与该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条例, 以保证社会保险工作有法可依。

4. 社会保障实施机制的薄弱。

社会保障的实施机制包括行政执法、争议解决的仲裁活动及法律监督程序等。实施机制较弱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法律中缺乏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的规定。建议在人民法院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庭, 专门从事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案件, 使当事人在其社会保障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获得有力的司法保护。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障领域里犯罪案件, 应当依法及时审理;对拒不缴纳法定的社会保险费、拒不履行支付保险金义务、不正当使用保险基金、贪污、挪用、侵占保险基金的行为人, 应当依法分别追究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三、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社会保障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针对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第一, 从立法角度看, 社会保障基本法的制度应提到全国人大立法的议事日程上来。目前, 通过立法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当然由于我国目前城乡存在着二元结构, 基本法的制定应该较粗、较简, 然后国务院依据城乡有别原则制定和颁布与该法相配套的一系列条例, 从而可以由粗到细, 由简到繁, 逐步实现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科学化、合理化, 以保证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依。同时, 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内容应当与其他法律部门的立法内容相衔接, 以保证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为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制裁挪用、挤占社会保险基金的违法行为, 建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关于制裁挪用、挤占社会保险基金的违法犯罪行为补充规定。第二, 健全社会保障的司法机制。完善的法律制度必然要包涵着健全的司法机制, 因为健全的司法机制是解决纠纷的法律武器, 为法律制度的健康运行提供最终保障。当然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也不例外, 需要健全的司法机制。建议在人民法院设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庭, 专门从事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案件, 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伤害时获得有力的司法保护, 在条件成熟后, 可借鉴国外普遍实行的专门法院审判方式, 建立我国专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法院, 在审判中充分体现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的特殊性, 现在, 有些地方在人民法院已设立了社会保障法庭, 对欠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采取强制的司法措施, 追缴社会保险费。充分运用司法机制在保证社会保障法律实施方面具有的强制性和震慑作用。第三, 国家应重视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无论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立法、司法还是其贯彻执行和广大公民的遵守, 都离不开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辛勤工作, 因此, 我国必须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工作。可是目前, 社会保障法学专业以及涉外社会保障法学专业的研究人员奇缺, 学科建设落后, 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重视。通过多渠道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学科建设, 为完善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度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已是当务之急。另外, 加强对现有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及政策的宣传也很重要, 这一点在广大农村地区显得尤其突出, 许多农村的农民想参加社会保障, 但由于不知道相关法律与政策或对当前的政策持怀疑态度而望而却步。因此, 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宣传也迫在眉睫。所以一定要加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的步伐。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社会保障机制的起源和发展, 以及在国家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同时也概述了我国社会保障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 进而推动社会保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所起的调节作用和维护社会稳定中所起的安全作用, 推动和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 为构建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现状,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马兰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J〕.经济研究参考, 2001 (23)

浅析我国公司社会责任 篇10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缺陷,完善

1978年11月, 中国开始改革开放的进展, 之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达30年之久, 令全世界瞩目。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009年超过日本, 仅在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公司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但是我国公司在为中国经济贡献重要力量的同时, 也引发了大量社会问题2, 其中公司导致的社会问题尤为突出。

伴随着飞速发展的经济的, 是我国自然和社会面临的众多挑战, 而对于这些社会问题公司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同时, 一些公司运营过程中, 存在过度开发资源, 导致资源存量锐减, 破坏生态环境, 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

公司的这些行为, 使本应促进经济发展的公司, 反而变成了社会的负担, 并且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如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 三鹿集团不顾自身的社会责任, 一味追求自身利益, 导致奶粉中被添加了大量的三聚氰胺, 上万婴幼儿的生命身体健康遭受伤害, 影响极其恶劣, 后果极其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公司社会责任很重要。

营利是公司设立的主要目标, 其在运营过程中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如果公司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漠视自身社会责任, 会引发诸多重大社会问题, 因此公司重视并履行自身社会责任至关重要。笔者的看法是, 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须承担的维护社会长远利益的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 更多是道德层面的要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短期内可能导致成本增加, 对公司盈利产生影响。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 促进企业创新, 并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赢得良好外部环境。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现状及及法律规定中的缺陷

1. 立法内容不够具体, 规定关于原则化

我国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我国立法仅提出公司运营时应承担社会责任。对于公司具体的权利和义务却没有提及, 无疑公司社会责任内容十分庞杂, 不是公司法中这么简单几个条款就能够完全阐述。目前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散见于众多法律规定中, 并没有形成相应的法律体系, 公司社会责任缺乏系统化规范来约束和保障。

2. 缺乏相应的制裁措施和完善的诉讼机制

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的落实, 需要对违反公司法定社会责任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公司法的规定缺乏公司违反社会责任相应法律后果的规定, 未明确公司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过于抽象且缺乏执行力。我们知道不能有效落实的法律制度无法实现立法的最终目的。当某个主体的权益被侵害时, 法律只有通过对侵权者进行惩戒, 同时要求侵权者对受害者进行适当的补偿, 权利才能得到有效地保护, 因此法律救济是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的关键。我国公司法相关规定缺乏违反公司社会责任的救济程序和救济方式的相关规定, 笔者认为这是相关规定无法切实执行的关键所在, 完善救济的法律规范是我国公司法规定面临的重要课题。

3. 公司治理结构缺陷

公司运行需要对公司营运事项进行决策, 同是对公司信息进行公开和监督, 这三项内容是公司治理的主要内容。因此, 公司社会责任的实现需要优秀的公司治理结构。如果没有好的治理结构, 公司决策时就无法确保公司社会责任的落实, 公司只会追求个人私利, 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确保公司重视自身社会责任, 让公司监事会对公司运营有效监控。通过法律约束和内部监管对公司有效监督。

二、健全公司社会责任法律法规的建议

1. 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

既然我国法律规范并未具体规定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及违反我们不仅要完善法律规范, 也要设立切实有效的程序保障法律规范落实。公司相关规范必须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进行清晰的界定, 同时改变相关法律规定散见于众多法律规定的现状, 有必要在在一部法规中予以完整地总结归纳。

2. 健全企业社会责任的惩罚制度, 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加强监督

明确规定公司违反社会责任的一系列惩罚措施, 可以通过民事、行政、刑事等制裁措施来追究公司责任, 加强对公司遵守相关社会责任法律法规的监督。

3. 建立公益诉讼制度

当公司违反社会责任,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时, 建立健全的公益诉讼制度。其他的法人、自然人或社会团体为维护公共利益而向人民法院对这些公司提起诉讼, 追究这些公司的责任。为了真正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追求社会公正、公平, 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公益诉讼制度来追究在社会经济活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司, 用法律的武器来确保公司承担自身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2]刘连煜.公司治理与公司社会责任[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我国社会 篇11

摘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面临着收入分配不均衡、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社会保障问题严重以及教育问题仍客观存在等民生问题。导致社会民生问题多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也包括社会规范缺失等因素,还包括服务型政府建设任重道远等原因。对此,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从而提高解决民生问题、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相关举措的实效。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民生问题;服务型政府

【中图分类号】D63

【基金项目】重庆社科规划培育项目“基于‘维稳的民生诉求协调机制研究”(2013PYZZ12)

一、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民生问题多发

(一)收入分配不均衡,且呈现拉大趋势

收入分配问题是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的重大问题。对于收入分配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问题集中表现为收入分配格局不均衡、民众收入差距较大且呈加大趋势等方面。当代中国社会收入分配问题主要表现在职工收入总额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城乡居民间、区域间、行业间收入分配格局不平衡。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宏观调控工作的有效开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是差距比例仍然很大。城乡居民收入不平衡,导致一少部分人占有着社会大部分财富,致使我国国内消费需求,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影响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地区之间收入分配格局不平静,即区域间存在严重的待遇落差,导致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二)社会就业形势严峻

就业问题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面临的重大问题,是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交织在一起,我国就业形势的复杂与严峻程度、政府扩大就业的任务十分艰巨。目前我国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一是表现为失业率较高。根据“五普”统计测算,我国的城镇失业率已经达到8.27%,超过了国际通行的7%的警戒线。二是存在就业歧视。当前,我国社会就业歧视主要表现为性别歧视,这主要是表现为对女性的歧视;健康歧视,即对部分身体健康存在一定问题的人进行排斥,使其丧失宪法赋予的平等就业权利;学历歧视,即很多单位在招工过程中,原本低学历就可以胜任的工作却往往招收高学历的毕业生;待遇歧视,即在同一单位中划分不同待遇等等,这大大提高了就业门槛,对劳动者就业心态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第三,我国社会还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压力,给社会就业形势的改善带来巨大压力。第四,当前我国社会就业问题还存在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随着高校扩招工作的不断推进,高校教育已经从原先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再加上产业结构性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大学毕业生失业率为,且存在持续上升趋势。

(三)社会保障体系建构不足

对于社会发展来说,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社会变革带来阵痛的重要法宝,同时也是党和政府改善社会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覆盖面与水平均较低,对于这方面的具体表现则包括:“部分群体未被纳入制度覆盖范围;不依法参保、参保后欠费的现象比较常见;社保经办服务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全覆盖的客观要求;部分企业和个人参保意识不足,积极性不高等”。[2]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覆盖率一般都达到80%以上,但是我国社会保障覆盖率远未达到这一水平,这严重制约着社会保障对于安抚社会变革带来阵痛作用的发挥。同时,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这主要表现为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即乡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等。

(四)教育不公问题突出

教育与人们的职业选择、收入提高以及生存状况的改善等紧密相关,同样引人广泛关注。对于当代中国的教育问题,之前网上热炒的《泪》这一凉山州“最悲伤作文”就是当前我国教育投入不足、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集中体现,反映出贫困边远农村地区“孩子孤苦悲凉的命运”、“她的身后许许多多同样悲凉需要帮助的孩子们”以及“好不容易进入公众视野的关于扶贫救助的讨论”[3]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存在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广大民众对于优质教育的巨大需求与教育资源难以满足这一需求之间矛盾的客观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根据1993年颁发的《中國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我国在20世纪末教育财政支出应当占据国内生产宗旨的4%,但实际上直到1999年,对于教育的财政支出所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仅只有2.79%,由此引发教育问题多发。近年来,我国教育投入状况有所改善,但这些投入并不能满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且教育投入的增加并没有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公,这主要表现在东中西部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以及“重点中学”对教育资源的独占等等。

二、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民生问题多发原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凸显

与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推行的平衡发展战略相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调整了社会发展战略,即允许一部分人、一些地区率先富裕,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构想的提出与实践。在这一发展战略调整的影响下,东部沿海地区因历史、区位、政策等优势而率先发展起来。而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社会贤达、经济能手等通过个人诚实劳动也迅速走向富裕,这使得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得到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地区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利益主体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使得社会利益分化日益凸显。同时,社会利益分化日益凸显也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联系紧密。我国推行改革开放,主要就是实现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效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使得过去强调平均主义式的利益分配格局得到彻底打破,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利益的分化。

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分化主要表现为贫富分化,这给社会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因为利益是“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分化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加大,这是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然结果;第二,城乡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加大,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因外出务工、村民个体经济经营好坏等因素而不断拉大差距,城镇居民则是在原先经济积累、国企体制转型等综合影响下而不断加大;第三,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这既与地区历史、区位等客观因素相关,又与经济、政策等主观因素紧密相关;第四,行业间利益分化加剧。此外,当前利益分化还与所谓的“隐性收入”、“工资外收入”、“第二职业收入”、“实物收入”、“业务待遇”等联系紧密。endprint

(二)社會秩序尚未达到规范与和谐

社会转型期往往就是社会秩序存在一定程度紊乱的时期,这主要表现为法律、道德等规范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严重下降,甚至是完全丧失约束作用,严重背离了社会和谐。社会秩序不规范是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与标志性现象,具体来说,我国社会秩序不规范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规范真空”、“规范迷乱”、“规范软化”等等。

当前,社会秩序规范度不足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都有显著表现。在政治领域,权力腐败是秩序失范的重要表现。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发展中不正当竞争的广泛存在、市场主体行为的盲目性以及非法交易仍拥有一定空间等等。在社会领域,民事纠纷案件的大量增加,反映出社会成员在利益分化过程中因利益纠纷而产生较多的矛盾纠纷,同样也反映出民众行为失范的增多,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此外,在教育领域中优质资源的垄断、高收费与乱收费的客观存在等,也是社会秩序不规范的重要表现。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

民生问题不仅是一个仅靠经济就能解决的问题,经济并不能直接汇集民生,需要政府政策调控。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资源主要投放在经济领域,使得经济建设取得了极大的提升,但是社会建设明显滞后,政府在社会建设中的公共服务投入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上明显不足。如此造成了我国当前主要表现为公平正义失衡的新型民生问题凸显出来。原有民生问题如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消解的同时,又跌价了新民生问题,政府体制改革的失衡是民生问题突出的重要原因。党和政府强化服务意识,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基本服务的投入和执行效率上任重道远。

三、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民生问题应对措施

(一)践行包容性发展,推进社会利益协调

解决民生问题,最为关键的就是消除贫富分化,实现不同地区、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协调,而这最为根本的措施就是依靠发展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这对于民生问题的改善乃至于解决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即做“大”蛋糕,为“分”好蛋糕,实现民生幸福奠定物质基础。但是经济发展并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充分要件,发展的科学性以及发展的成果所能惠及民生的公平性才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充分条件。包容性增长作为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观念与发展方式,集中体现了其民生的特质。包容性增长强调发展的协调、可持续性,发展不仅是经济的增长,而且扩展到政治和社会领域。包容性增长注重增长成果的共享性。有其关注发展成果能否惠及弱势群体的利益,重视弱势群体的民生问题如资源的分配、能力的提升、需求的合理满足等,本质上属于惠及民生的增长观念和增长方式。

(二)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注重民生问题的层级性

在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改善乃至于解决民生问题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是我们并不能认为经济发展就完全可以改善民生问题。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结构很不均衡,其中社会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并不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此,在持续推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民众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健全。此外,在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改善民生问题,不仅需要解决民众最为基本的生存性需求,更需要注重满足他们的发展性需求。由此,注重满足民众精神需求,着力提高民众幸福感,就显得十分必要。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这就包括他们享受优质教育文化资源的需求、谋求个人发展的需求以及积极进行政治参与的需求等等。

(三)强化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

民生问题具有公共性的根本特质,民生问题的解决必须强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着力推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工作。对此,政府首先就需要实现公平公正的提供公共产品,这主要是涉及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司法公正等方面的资源,这些资源基本上涉及到了公民生存、发展需求的各个方面。近年来,经过党和政府相关工作的大力开展,我国政府公共产品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地区、行业、城乡等之间并没有实现平衡发展,民生问题的改善状况所存在的差距较为明显。对此,政府就必须充分发挥自我在调节资源分配的主体性作用,需要强化自身公共服务职能,健全公共财政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覆盖面,尤其是强化对农村、欠发达地区以及特殊群体的公共服务工作,以改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司法等方面所存在的民生问题,提高民众的生活幸福感。

强化政府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能,还需要推进改善民生制度的发展与健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民众均从改革中获得巨大实惠,但民生问题仍然凸显,这除了社会发展方略调整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制度与政策的因素也是不可以忽略的。以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民生问题为例,形成以及加剧这些问题的因素并非资源短缺,而是社会制度缺位或者难以奏效所造成的。由此,推进改善民生制度的健全,尤其是制定契合公平正义的社会政策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说,推进国民教育体系的健全必须坚守教育的公益性,即学有所教;推进分配格局的协调发展就需要更为注重公平,坚持合理调整,即劳有所得;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就必须注重覆盖面的问题,即老有所养;健全医疗卫生制度就必须实现病有所医、解决住房难的问题就必须实现住有所居等等。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调动广大民众在推进改善民生制度的健全过程中的积极参与性,推进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建立与健全、注重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 赵巍巍.我国社会保障全覆盖面临什么问题?[J]. 劳动保障世界,2014(11):20-21.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思考 篇12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褒扬诚信, 惩戒失信”, 2014年6月14日, 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 (2014-2020) 》, 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当前, 我国的经济组织方式正经历着根本性的转轨, 以契约化交易为基础, 以健全、高效的法律体系和执法体系为依托和补充的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而原先植根于人格化交易的“身份信用”体系则因市场半径的急剧扩大而日益丧失其规范性作用。在这种特殊的经济社会背景下, 如何继承传统的信用道德资源促进我国信用体系的顺利转轨, 如何构筑适应我国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 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而且紧迫的研究课题。

二、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们主要运用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作为中国社会公共信用综合指数的评价指标, 其中“中国信用小康指数”主要从政府公信力、人际信用、企业信用等方面进行测评。从表1可以看出, 本年度我国政府公信力、企业信用分别比上年提升了5.71和16.58个百分点, 人际信用却下降了3.42个百分点, 呈现出10年内最大的降幅, 但是社会公共信用整体上提升了5.7个百分点。 (表1)

我们分别对10年间我国不同层次的信用变化进行分析。其中, 政府公信力一直处于上升区间, 从2005年刚刚及格的60.5上升到了2014年的74.1, 政府公信力指数的平均值为64.53, 总的增长幅度为22.5%, 每年的平均增长幅度为2.07%。可见, 这与政府在公开透明、依法行政、打击腐败、功能转型等方面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分不开, 但是如果政府变革的速度跟不上公众意识觉醒的速度, 政府公信力就会呈现出下降趋势。但是, 目前政府信用问题仍然存在, 在作为一般市场参与者的场合, 少数地方政府和部门在政府采购等环节, 存在制度不规范, 或者有制度不能完全执行, 草率甚至寻租现象, 在政府作为公权力行使者环节, 少数地方政府和部门存在政策缺乏连续性, 缺位错位情况, 特别在实施涉及群众利益行政行为过程中, 少数地方政府承诺不能兑现, 诚信缺失, 造成了较坏的影响。所以, 我国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各项改革, 让人们进一步的得到改革的红利, 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

企业信用在2005~2008年间出现小幅度下降, 在2009年呈现出一波增长势头, 而2012开始进入了增长区间, 特别是在2014年增长幅度创历史新高, 十年间企业信用指数的平均值为55.81, 处于不及格的水平。但是, 企业信用平均增长幅度为2.53%, 总体增长幅度为27%。可见, 一方面与政府的不懈努力分不开, 我国政府通过前期不断地推进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 逐步培育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意识, 使更多的小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诚实守信、守法经营、规范管理, 并为其提供各方面的资金支持, 最终于2014年2月“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很多企业自身的信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主要是面对我国宏观经济整体结构上的进一步调整, 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等, 以及我国金融市场中IPO注册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直接融资的占比将会呈现大幅度提升的趋势下, 各家企业都提前布局, 不断提升自身的企业信用。但是, 我国现阶段企业信用体系仍存在很大问题, 如立法和执行环节存在很大漏洞, 征信资料尚未放开, 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资料未能实现共享, 征信企业和中介组织不发达等等。

资料来源:2005~2014年中国信用小康指数整理和计算而得, 其中社会公共信用指数是由政府公信力、人际信用和企业信用加权得到, 三者权重分别是40%、30%和30%

值得注意的是, 人际信用指数的平均值为67.31, 高于政府公信力和企业信用, 但是人际信用变化率在2008年开始进入增长区间并在2013年达到历史最高的3.24%, 但是2014年该变化率突然下降了3.42%, 10年间中国人际信用整体增长率为2.26%, 平均每年的增长率为0.24%, 与企业信用和政府公信力整体变化率相比, 人际信用变化率只占其9%和11%。可见, 随着我国政府与企业信用的不断提升, 我国人际信用一直处于一种较差的环境下, 而社会环境的急功近利成为主要的“杀手”。而整体上, 我国社会公共信用从2005年及格的60.2提升到2014年的70.2, 该指数的平均值为62.77, 基本处于及格线, 但总体增长幅度为17.1%, 平均年增长率为1.61%。可见,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我国商业环境的改善、同时企业的商业伦理意识和公民的社会公共意识的不断提升, 我国社会信用的建设还是取得了一些成绩的, 同时也将面临着更大的改革压力。

三、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构建对策建议

根据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 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采用政府推动与市场培育相结合的思路, 积极探索政府推动, 循序渐进, 市场化的原则, 最终建立涵盖国家、地方和行业三个层次, 政府为主体, 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为补充, 实现联合征集、权威评估、信用公示的社会信用体系。

(一) 政府信用的构建。

建立政府信用体系, 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一是制定规则、搞好规划、培育市场需求和服务主体、加强协调监管、提供基础服务;二是牵头并动员社会力量持之以恒地开展全社会的诚信教育和制度化规范宣传, 使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信用道德文化蔚成风气。提高政府公信力, 推进政府诚信建设, 以党政机关的诚信服务带动全社会的诚信建设。以诚信办事、诚信服务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也是各级党政机关加强诚信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 企业信用的构建。

企业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企业信用本来就已经包含个人信用的内容和因素, 企业信用建设好了有利于推动个人乃至全社会信用建设。

1、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强化企业信用意识。

政府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外部平台, 企业还应进行自身的信用管理建设。建立诚信经营管理理念。

(1) 完善企业信用信息联合征信体系。建立工商、税务、物价、统计、技监局、海关、外汇管理局、金融、公安、财会、信息产业局等行政执法部门等多家单位联网形成的企业信用信息网是由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企业信用信息联合征信体系。

(2) 改善企业信用状况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当务之急。一方面要以强化约束监督, 促进诚信经营为目标, 建立以信用信息征集、信用状况调查、信用评价、信用自律和失信惩戒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外部信用制度;另一方面要培养和树立企业的信用风险意识, 加强内部信用风险管理, 防范来自外部的信用风险。

(3) 有关政府部门积极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 不断提高监管水平。金融管理、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分别建立信用登记系统、红盾信息网、CTA工TS税务管理系统、企业质量档案和质量信息库, 不断完善企业信用评价、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等信用制度, 科学评定企业的信用等级, 提高市场经营主体的资信透明度。同时, 还利用举报投诉系统、不良行为警示系统和监督处理系统, 向全社会公布企业不良行为, 促进企业守法经营。

2、净化企业外部信用环境, 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1) 加强生产和流通等经济领域的诚信建设, 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生产企业要把诚信建设的着力点放在严格生产标准, 完备生产条件, 确保产品质量上。流通行业要在继续改进服务态度、完善售后服务的基础上, 着力解决好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问题。不断增加示范街、示范店的数量, 同时把活动向批发市场、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延伸, 进一步扩大活动覆盖面。

(2) 加强服务行业的诚信建设, 努力做到规范服务、优质服务。各类服务行业要根据诚信建设的要求, 全面推广规范化服务, 制定出适合自身工作特点、简明具体、易于操作、便于考核的规范化服务标准和保证措施, 落实到每个服务企业和每个服务人员。

(3) 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的诚信建设, 促进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积极探索在各类中介组织中加强诚信建设的有效方式, 把发挥政府部门的管理作用同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结合起来, 加强对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引导他们自觉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经营服务活动。

(三) 个人信用的构建

1、在重点行业重点人群中进行个人信用建设。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构建社会诚信奖惩信息平台:建立了失信约束监督机制和过错追究制度、责任赔偿制度、违规违纪警示制度。逐步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全国正在建立人口基础数据库试点, 为全社会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健全个人信用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积极引导人们维护自身诚信形象。要特别注重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和诚实守信品质的宣传教育, 从娃娃抓起, 要从孩子懂事开始, 深入浅出地进行诚实守信品德的宣传教育。

(四) 中介组织信用的构建。

政府应认真抓好中介组织的诚信建设, 按照法律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方式, 研究制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的管理办法, 促进其守法经营和公平竞争;促进信用中介服务机构进行市场化运作的社会信用信息调查、资信评级和信用管理服务制度建设。另外, 政府部门还应为中介组织积极开放公用信用信息披露系统, 促进并规范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钟楚男.个人信用征信制度.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

[2]叶永刚, 张培.中国金融监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金融研究, 2009.4.

上一篇:微多普勒特征下一篇:胎心监护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