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险研究

2024-09-26

我国社会保险研究(通用12篇)

我国社会保险研究 篇1

当前, 随着我国社保制度的逐步完善和健全, 我国社保体系已经在制度层面实现了城乡二元体的全覆盖, 社保人群也基本全部囊括, 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社保财政投入的力度不同, 等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使社会保险在省际间略有差异。为了更好的体现我国各省社会保险水平的差异, 本文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 选取的10个指标为:X1年末就业人数 (万人) 、X2平均工资 (元) 、X3失业率、X4社会保障和就业的财政支出 (亿元) 、X5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X6医疗保险参保率、X7工伤保险参保率、X8失业保险参保率、X9生育保险参保率、X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元) 。通过这十个指标衡量我国31个省市的职工社会保险的水平, 并通过因子分析找出主要的影响因子。用因子得分来区分各个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为可靠。

在这些指标中即反映了该地区的就业情况、平均工资反映了职工的收入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反映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同时财政支出反映了当地政府在社会保险方面的投入;五个险种的参保率反映了社保在各地实施的具体情况。这些指标包含了尽可能相关的多个方面, 能够在不同侧面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理论模型设定如下:

假设条件:有n个国家;一国p个衡量指标x1, x2, …, xp。有如下方程:

方程式中aij表示因子载荷, 其含义指第i个指标对第j个公共因子上的影响度。ft代表的是公共影响因子, 它的平均值为零, 标准差是1。ε则是x的特殊影响因子。

上述方程式变形为矩阵:Χ=AF+ε

其矩阵形式表达式为:

以下为因子分析步骤:

(1) 定变量, 找数据。

假设p维随机向量Χ= (x1, x2, …, xP) T, 用∑表示它的协方差矩阵, 则:

(2) 将数据标准化。

(3) 根据上述标准化的矩阵Z来求矩阵∑。

(4) 标准化后的变量协方差矩阵就是其相关系数矩阵R。求R的特征值并代入式中导出特征向量:

由特征方程式R-λI=0, 可得p个特征根λm (m=1, 2, 3, …, p) , 将λm按大小排序为λ1λ2…λp0, 再根据方程组 (R-λmI) Um=0, 求得λm所对应的特征向量Um, m=1, 2, 3, …, p。

(5) 提取主成分。

特征值大于1的值所对应的指标为主成分指标。而通常情况可以用。, 来确定k个主成分指标。

(6) 求贡献率并计算综合值。将初始变量进行线性组合表示因子变量。即:

求贡献率作权重:

运用SPSS19.0软件采用主成分法进行因子分析, 数据结果显示有3个因子的特征值大于1, 它们的方差贡献率累计达83.397%, 说明这三个因子能解释原先十个评价指标83.397%的方差, 也就是说这三个因子基本反映了原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 可以选取这三个因子继续进行研究。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结果如表1。

得出三个主要因子分别为:S1因子在5个险种的参保率上有较大的载荷, 可以定义为参保率因子;S2因子则主要在X2、X3、X10上有较大载荷, 可以定义为经济发展因子;S3因子主要反映了就业人数, 失业率, 政府社会保障与就业方面财政支出方面, 由于减少失业促进就业等工作也主要依靠政府促进, 所以S3可以定义为政府因子。三个因子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公式计算出各个城市的各因子得分, 同时以旋转后的贡献率为权重可以计算出总得分S。总得分进行排名结果如下:广东、上海、北京、天津、辽宁、江苏、浙江、海南、山东、新疆、四川、河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山西、湖南、河南、安徽、湖北、陕西、福建、重庆、宁夏、贵州、甘肃、江西、广西、青海、海南、西藏。总得分S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在全国的职工社会保险水平中的排名。选择ward法即离差平方和法, 将三个因子得分和总得分看成4个变量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过程如图, 结果如表3。

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 从因子总得分看, 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险水平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但是其排名与经济发展水平又有着明显的区别。社会保险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参保率、政府在社会保险上的财政支出这三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因子分析得出的这三个因子也是影响其最主要的方面, 总得分的排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的社保水平。从聚类分析看, 第一类地区的S1因子得分都较高, 参保率高, 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第二类地区S3因子得分普遍较高, 这些地区的职工社会保障水平在全国中等位置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大力投入;第三类地区在三个因子得分上都不突出, 多数地区总得分S处于较低水平。

(2) 但是从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的比较上可以看出, 不一定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 社会保险水平就低。经济发展与社保水平存在不协调不一致性。最为典型的就是新疆, 虽然是西部地区, 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但是在参保率因子上看新疆的得分较高, 这主要是因为新疆, 西藏等地区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较高, 国家给予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 社会保险各险种的参保率都较高。

(3) 政府的投入对一个地区的社会保险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政府加大财政在社保、就业等方面的投入能够提高该地区的社会保险水平。但是一些经济发展中等的地区, 特别是中部地区的省份, 巨大的社会保险方面的支出也给地方政府造成了巨大压力。这些地区的巨大财政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体制改革时的旧账, 许多国有集体企业未缴费的职工也享受了社会保险的待遇, 现在这些隐患不断凸显。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 在我国社会保险水平在地区间, 特别是各省之间差距明显。这一现实情况为流动性非常强的农民工在不同省市之间跨地区的参保和社保转移、续缴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障碍。问题突出反映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上, 地方政府为了减轻自身的财政压力, 往往为异地就医结算、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退休金的领取设置一定的门槛。这种差异还导致了其他问题, 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缴费低、监管较为松散的地区参保, 来节省社会保险的费用, 损害农民工的利益。农民工本身在一定程度上是弱势群体, 针对自身利益受损以及一些不合理性的现象, 其诉求也难以表达。因此, 各地社会保险水平的巨大差异也是农民工社会保险的重要问题之一。

摘要: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社会保险水平省际间的差距水平, 结果表明我国社会保险在地区间, 特别是各省之间差距明显, 这为流动性非常强的农民工在不同省市之间跨地区的参保和社保转移、续缴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障碍。

关键词:社会保险,省际差距,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冬梅, 袁艺豪.为什么社保改革后农民工参保率依然相对低?——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 2014, (10) .

[2]邢伟.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与整合[J].中国经贸导刊, 2013, (03) .

[3]甄鑫, 宋绍智.农民工养老保险转移接续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14, (35) :102-104.

[4]郑功成.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J].理论视野, 2007, (06) :8-11.

[5]卢驰文.农民工社会保险、城镇化与GDP增长的关系探析[J].农村经济, 2014, (1) .

[6]孟颖颖, 韩俊强.财富积累、风险规避与农民工社会保险需求——来自湖北省武汉市的实证研究[J].保险研究, 2011, (9) :38-46.

我国社会保险研究 篇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发展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在制度设计和安排上都体现了先城市后农村的发展理念,长此以往,形成了我国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众所周知,我国的城镇发展,无论是经济,还是其他,都明显比农村优越,社会保障方面则更是如此。随着我国农村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更甚之,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下,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就显得尤为关键。本文首先从理论视角考察了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渊源,其中包括了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社会公平理论、福利经济学和人口老龄化,另外,界定了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职能;其次,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旧农保的介绍是对新农保出台做了铺垫,重点分析了新农保的内容及其特征,并且就新农保的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然后,考察了世界上三种养老保险类型的国家,包括现收现付制的德国、福利型的瑞典、强制储蓄型的智利和新加坡,分析了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提出了可供我国借鉴的建议;最后,通过对我国新农保的分析以及对国外部分国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考察,提出了我国新农保发展的政策建议,法制建设是保障,完善制度细节是关键,政府职能的发挥是必要,资金的保值增值是目标,基层机构建设是基础。当然,任何一种制度的完善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建设也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如经济、政治或者其他不确定因素,仍然需要做新的调整和完善。鉴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工业化和城镇化程度并未达到高级阶段,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仍然任重而道远。【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职能法制建设基金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323.89;F842.6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21导论12-191.1选题背景与意义12-131.2文献综述13-171.2.1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3-141.2.2财政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作用14-151.2.3国外养老保险制度的借鉴15-161.2.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建议16-171.2.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综述171.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7-191.3.1研究对象17-181.3.2研究方法181.3.3论文框架18-192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理论综述19-242.1相关概念界定19-202.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20-212.2.1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202.2.2社会公平理论202.2.3福利经济学20-212.2.4人口老龄化212.3我国农村存在的养老方式21-222.3.1家庭养老21-222.3.2自主养老222.3.3社会养老222.4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的职能22-242.4.1立法职能22-232.4.2财政职能232.4.3监督职能23-243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24-333.1传统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回顾24-253.1.1探索阶

段(1986-1990)243.1.2试点阶段(1991-1992)24-253.1.3曲折发展阶段(1993-2002)253.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25-293.2.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背景分析26-283.2.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28-293.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29-333.3.1法制建设落后,政策存在不稳定性29-303.3.2“捆绑缴费”问题与普惠式的悖论30-313.3.3基础养老金标准偏低,难以达到真正的“老有所养”31-323.3.4管理水平落后,经办力量薄弱32-334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借鉴33-384.1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条件分析33-344.1.1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33-344.1.2工业化程度进入中后期344.1.3城镇化水平较高344.2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介34-364.2.1德国模式34-354.2.3瑞典模式354.2.4智利、新加坡模式35-364.3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借鉴36-38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景与展望38-425.1加强法制建设,健全相关制度细节38-395.2明确政府职能,扩大财政投入力度395.3提高保障水平,真正实现“老有所养”39-405.4完善筹资机制,实现基金保值增值405.5重视基层机构建设,加强账户基金管理40-42参考文献42-44致谢44-4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5

论我国社会女性社会学研究特点 篇3

【关键词】女性社会学;中国;性别;本土

我国女性社会学的研究近些年来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都非常丰富,但是中国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仍无法单独成为一门学科,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够成熟。

一、中国女性社会学定义

当前我国对于女性社会学的概念和定义还处于初探阶段,我国女性学的定义解读主要是利用社会学方法和理论进行的,研究的侧重点主要是对和女性相关的社会问题和现象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对社会关系当中女性问题机制的学科。笔者根据国内当前的研究成果将女性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要素概括如下:

(1)对于性别制度在研究成果当中是普遍存在的;

(2)在众多的研究成果当中女性主义及性别理论是研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3)众多的研究成果努力去进行性别和行动等的关系,并试图去构建一种整合的模式;

(4)我国关于女性社会学的研究较为注重对本土女性经验的解读,另外还将性别平等的实现最为根本目的。

二、我国女性社会学研究历程分析及阶段特点

从我国女性社会学研究历程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呈现阶段、理论化研究阶段、学科初建阶段、深化阶段。

1.呈现阶段

这一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到1995年,主要是对女性家庭、婚姻、就业以及形象问题的研究,该时期我国就业制度、婚姻法等的变化使得女性的婚姻及就业问题等更为突出,学术界针对该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另外该时期买卖婚姻等问题也是较为严重的,女性在买卖婚姻当中的主体也受到了更多的研究关注。

在呈现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对于女性社会学的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实际上并不能称之为研究;

(2)研究更多的侧重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这些研究基本上没有理论来支撑,对于各种因素和产生社会现象的原因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另外提出的建议可行性并不高。

(3)很多男性的研究成果当中存在很多明显的性别歧视的现象,而女性研究者则在研究成果当中对性别歧视的研究进行批判。

2.理论化研究阶段

对于女性社会学的理论研究时间为1995-2000年,该时期我国引入了大量的国外研究成果,国内关于社会性别的研究成果在不断的增多,并且开始从理论的角度去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当中既有根据对现实情况的调查,也有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机制的分析,出现了大量关于“社会性别”等理论的研究。

该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理论研究成果逐渐深入,并能够和本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2)形成了多学科的共同参与研究局面。

3.学科初建阶段

该阶段注重和西方知识体系、社会条件、历史传统为背景来进行女性社会学的研究和评判。我国女性社会学的初建最早始于“发展中国妇女”项目,其中王金岭的研究成果并认为是我国女性社会学进入到学科构建的标志。和西方的研究不同的是我国对女性社会学的研究多侧重于东西方的差异方面,总体上来说,我国对于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不管是理论层次还是经验层次上都略显稚嫩。

该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该阶段性别视角正式的被引入到了我国社会学的研究当中,并且将该理论应用到了其他的领域当中;

(2)我国女性社会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3)对于本土的女性社会学研究呈现出了积累式。

4.深化阶段

该阶段,在研究质量和研究深度上都有所加深,研究者认识到了生物性别领域,集中在了对学科名称的陈述和表达上,虽然研究的并不恰当,但是却体现出了我国学者对该研究的反思,在该阶段中国女性社会学成为了主流的名称。

该阶段女性社会学的研究主要表现出的特点如下:

(1)研究成果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且出现了主流化、学科化及本土化的表现;

(2)对于这种处于构建阶段的学科,是需主流社会学进行支持的。

三、我国女性社会学总体研究特点

(1)我国女性社会学处于全国妇联和国际交流双重的影响。从国际交流角度来看在1995年我国研究成果对国际研究成果的借鉴,另外对于女性社会学的建立最初源于国外机构的赞助。从国内来看,全国妇联一方面各种研讨及会议推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另外一方面阻碍了我国女生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

(2)研究逐渐的从隐性走向显性。2007年我国社会学学会女性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研究正式被确认,使得隐性走向显性,在该过程当中女性社会学的主流化和学科化更为明显和突出。

(3)研究侧重于对本土经验的研究。一方面有对本土出现的妇女问题的研究,另外一方面强调对于本土学科的建立。这些都使得研究更为深入,但是过分的强调本土化还容易造成理论发展的制约。

参考文献:

[1]祝平燕,夏玉珍主编.性别社会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我国中小企业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篇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早在2004年中小企业已经占了全国总企业比率的99%, 实数已超过1, 000多万家, 中小企业总产值占全国的60%、实现利税占全国的40%, 商品劳务出口额占全国的60%, 特别是城镇就业机会高达75%。很明显, 民营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中的新气力, 在宏观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 由于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发展快, 在劳动就业中, 社会保险存在许多问题。

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和员工都在逐步加深对社会保险的意识, 但还是有很多中小企业出现一系列的社保不买, 或少买滞后等现象, 因而引发了一系列劳动纠纷问题。那么, 怎样解决社会保险问题, 使企业雇主和员工能够在利益上达到一个平衡点, 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正是众多中小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我国中小企业概念的界定

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业, 简称中小企, 最早来自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smallbusiness”概念, 通常是指人员较少, 规模较少的企业, 一般是由个人集资组建而成。中小企业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我们一般从广义上来说是指除大型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由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社会环境关系不同, 对于中小企业的具体划分标准也不同, 一般按企业人数、资产总额等条件来划分。

三、社会保险的作用

(一) 对员工具有激励作用。

在现代企业中, 企业员工已经成为企业的发展主体。因此, 我们让员工内心拥有主人翁意识, 员工也因这个企业而感到荣耀。社会保险作为一种福利, 对于员工的工作, 不仅是提供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还是满足自身利益的一种基本方法, 企业的价值要靠员工来实现, 企业对员工的关怀也是一种激励, 特别是社会保险, 既是员工的一种基本权利, 也是企业的一种根本职责, 企业购买社会保险, 不仅激励了员工, 而且也履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购买社会保险在一定情况下, 是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但它的有效激励使企业员工发挥更大的价值, 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 加强社会保险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社会保险制度, 切实保障职工权益。

(二) 对社会具有调剂作用。

在中国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劳动者个体之间收入差距开始拉大, 而社会保险则顾及了众多群体的实际承受能力, 不会拉大差距, 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稳定。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保险是社会的稳定器; (2) 社会保险保证了社会劳动力的再生产; (3) 社会保险实现了社会公平; (4) 社会保险推动了社会进步。

(三) 对企业具有增值作用。

企业若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 对企业的整体效益具有很大的增值作用, 因为相对于那些没有购买社会保险的企业而言, 使得员工日后的生活有了保障, 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员工对企业的热爱, 对工作热情, 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具体的隐性增值和直观增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利于企业规避风险, 减少纠纷; (2) 有利于企业创造效益, 在一定程度承担了社会责任, 解决了员工后顾之忧; (3) 有利于降低企业综合用工成本。

四、我国中小企业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 雇佣双方对社会保险缺乏正确的认识

1、雇主对社会保险缺乏正确的认识。

由于我国工业革命起步较晚, 从计划经济转化到市场经济的时间还不够长, 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但仍不够成熟, 特别在法律机制方面缺乏专业了解, 对社会保险易产生误解, 认为购买社会保险只会加大人力成本, 又因为中小企业成立时间较短, 在短期内很难看到社会保险制度的好处。

2、雇员对社会保险缺乏正确的认识。

由于我国劳动者一方面普遍对社会保险的知识不了解, 所以对劳动风险和劳动风险损失补偿的意识不够, 没有考虑过社会保险是自己必须获得的保障权益, 没有购买社保的意识;另一方面在当今大的就业环境下, 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调, 就业压力严峻, 对于那部分有文化的员工, 特别是大学应届毕业生, 他们知道社会保险的重要性, 但面对激烈的就业环境, 能够找份稍微满意的工作已经很知足了, 不敢过于奢侈购买社会保险。

(二) 购买社会保险滞后。

目前, 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 办理社会保险经办手续会遇到很多不便, 有以下几种情况:

1、员工数目难以摸清。

我国中小企业分布地域广, 涉及行业众多;大部分中小企业不仅规模小, 在经营管理方面并不规范, 在应付市场方面抗风险能力较弱, 导致停业、歇业的现象较普遍。由于中小企业发展这种不稳定性, 使国家想查清楚参加社会保险的员工数目难度较大。

2、员工构成复杂。

主要表现在各个方面, 比如地域差异、工作性质差异、文化程度差异、工资收入差异、年龄机构差异、性别比例差异等, 有的来自农村, 也有的来自城市的;而来自城市的员工中, 又有下岗、停薪留职、病休、失业、退休重新返聘的这几种情况。与此同时, 还有许多中小企业里的员工有许多是兼职员工。这样复杂的员工构成让部分中小企业雇主有借口不参加社会保险或只给部分员工参加社会保险。

3、员工流动性大, 稳定性不高。

当前,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都还处于不成熟期, 而员工的自主选择性高, 因此会依据企业的经营现状或者自己的一些因素随时“跳槽”, 使得绝大多数流动人员都在中小企业。这些情况也使得中小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工作滞后。

(三) 职工参保率低。

我国中小企业的参保率很低, 基本都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有些企业只缴“一险” (养老保险) , 有些企业只缴“三险”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 能够遵守法律规定缴全“五险”的很少, 甚至有些企业公开表明“不给缴”。 (青岛市企调队对一批中小企业的专项调查表明, 中小企业职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比例均低于40%, 大部分中小企业职工没有享受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权益。)

(四) 职工参保费率高。

根据目前我国规定的企业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率来计算:20%的养老+8%的医疗+1%的失业+1%的工伤+1%的生育共达工资总额的32%, 32%的社会保险费, 使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上面临巨大压力。即使就目前很多企业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这三个主要险种的费率计算也达到了29%, 企业承担的费率也不低。这对一般的中小企业来说, 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一些企业之所以不愿意与劳动者签劳动合同, 就是怕要交过重的社会保险费用, 给企业造成人力成本增加。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微型企业, 反映的问题几乎都集中在过高的社会保险缴费是难以承受甚至无法承受的负担。

(五) 缺乏专业的社会保险管理人才。

目前, 一般的公司社会保险方面都是人力资源部门管理。但很多中小企业, 为了节约人力成本, 不仅没有专业的社会保险管理人才, 还没有专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人事工作由其他部门人员临时兼任。他们对社会保险管理专业知识并不很了解, 这使得企业关于社会保险的管理水平低, 社会保险的优势发挥不出它应有的作用;而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对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并不会考虑对社会保险进行规范的管理, 这也让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经常出现错误, 这对企业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实效不利。

(六) 社会保险监督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众多的社会保险问题, 不仅仅是因为雇主和员工的社会保险意识不强、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过重等原因, 还包括社会保险机制不完善。正因为保险机制不完善, 才给了企业逃避购买社会保险的机会。

五、解决措施

(一) 加强企业社会保险知识教育。

对于社会保险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国家应起带头作用, 对企业参加社会保险的好处要积极向企业宣传。让企业知道购买社会保险会增加员工的凝聚力, 鼓舞士气, 留住员工, 吸引人才, 甚至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社会声誉等作用, 让企业增加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还可以考虑将《社会保险法》法律法规发放到每个企业, 也可以组织企业免费参加关于社会保险知识的教学讲座。

(二) 加强员工社会保险知识教育。

对于加强员工社会保险知识教育, 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大社会保险知识普及教育宣传;另一方面员工需主动学习社会保险等知识, 能够理解社会保险是在维护自己的权益, 购买社会保险能够给自己带来哪些好处, 怎样利用社会保险法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等, 提高员工主动参保的意识。让员工明白购买社会保险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转变中小企业员工的思维模式, 普及社会保险知识, 提高全民参保意识。

(三) 完善政府社会保险体系

1、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

将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险体系建立起来可以为国家提供较准确的中小民营企业的目前工作状态的信息, 也为社会保险工作的进一步管理和落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适当的降低中小企业社会保险基数和缴费率。

按照目前社会保障法规定企业缴纳32%的费率来计算, 在人力资源成本中占的比率较高, 造成了人力资源成本总额的大幅度增加。而适当的降低中小企业社会保险基数和缴费率, 可以使企业运营成本降低, 减少企业的负担。

3、实行弹性缴费比率。

在我国劳动者的现状的基础上, 实行弹性的缴费比率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它是依据不同岗位的劳动年限和劳动报酬的不同, 实行弹性的缴费比率。同时, 还要根据员工收入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比率, 那些收入相对较低的员工的缴费比率要低于那些收入较高的员工群体。

(四) 增强管理部门监督执法力度

1、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监督机制。

国家必须强化监管社保缴纳的力度, 做好关于社保的立法工作。一些中小企业为了避免承担社保费用的责任, 在应聘员工时会采取很多干扰社保发展的措施。因此, 国家要认真地监督管理好这类企业的社保问题。增强管理部门的监督执法力度, 能够很好地把中小企业存在的关于社保不规范的问题处理好, 确保员工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这一福利。

2、提高社会保险机构工作和服务水平。

首先, 要健全社会保险组织机构, 为企业提供办理社会保险的平台和条件;其次, 有关机构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最后, 关键要设置群众举报热线。发动群众的力量才能真正做好对企业的监督工作。

(五) 完善企业本身社会保险体系

1、建立和完善与政府相匹配的社会保险体系。

解决社会保险问题, 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 企业也要积极响应政府部门的号召, 中小企业应该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险服务程序, 便于企业能够主动顺利地办理相关手续, 再按照规定的费率到当地地税机关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只有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险体系, 便于企业实施过程中操作, 便于政府有关部门严谨检查审核, 便于员工透明了解, 对解决中小企业社会保险问题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任用专业的社会保险管理人才。

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与社会保险发展的需要, 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可以配用专业的社会保险管理人员, 对于一般的企业, 至少也要配用专门的管理人员, 这些管理人员至少是人力资源专业方向的, 对社会保险与人力资源管理都比较熟练, 方可胜任和管理好企业的社会保险工作。只有熟练掌握了社会保险的法律法规和操作流程, 才能很好地建立公司的社会保险体系, 明确职责, 确定标准, 开展培训, 提高企业社保服务水平。

六、结论

我国社会保险与西方国家相比, 起步较晚, 20世纪50年代我国建立了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 20世纪80年代全国开始实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得到了改善和健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 各个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进本地区的社保工作, 也因此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 经济的高速增长, 保险制度与社会发展渐渐出现不相适应的状况, 政府和企业都应该考虑现行社保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应如何解决。所以, 中小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 要目光长远, 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作为有关社保的立法部门, 则应为员工群体谋取应获得的利益, 制定和改进社会保险的政策及细则让其更加具体化、成熟, 并建立健全社会保险体系。还要加大社保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 使每个人都有参加社会保险的意识, 共同维护社会保险的稳定运作。而作为享受社保的员工, 则应坚决维护自身的权益。只有多方面的共同合作, 现存的社会保险问题才会渐渐解决。

参考文献

[1]Moon Choi, Stefana I.Moldovan.Social Insurance and Social Justice:Social Security, Medicare and the Campaign Against Entitlements[J].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 2014.6.

[2]桂花.中小企业的界定原则与政策区别[J].商业时代, 2013.7.

[3]童星.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我国银行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 篇5

摘要:在金融领域中,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在国际社会中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已经十分先进,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而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尚处于早起阶段,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从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未来的发展动向来看,银行保险业在我国的发展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完善。

关键词:银行保险业务 银保合作 改进完善研究背景

银行保险即指指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向客户提供保险产品从而进入保险领域,也就是说行业与保险业相互之间为了谋求共同利益、共同发展,利用资源共享而建立业务关系。银行保险业务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为银行业和保险业开辟的新市场,是作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

一、我国银保现状

我国的银保业务开始于1995年,在保险公司的推动下,银行柜台尝试着销售一些养老金和定期寿险产品。由于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受到公众的认可但1996年起,利率下调,银保产品销售不断下滑。1996—1998年开始起步,主要在分公司层面进行合作,开展了有限的合作。在1999年后,银行保险突飞猛进,各家保险公司和几大国有银行纷纷开展银保业务。根据资料显示:从2002年起,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保费收入从2001年的50亿元,2005年已增长到 1200亿左右。2007年全国寿险公司通过银行代理实现保费收入1410.19亿元,同比增长42.8%,占总保费收入的20%。

在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是介于银行与保险业之间的有很好发展空间的新型中间业务。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银行保险可以增加代理方,通过银行的强有力宣传加大销售量,这是新的保险销售方式。对于银行来说,银行对外有很高的信任度,其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可以很好的拉动银行保险业务,更好的追求利润。我国的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较快速,主要采取销售协议模式,合作内容包括:代收保险费、客户信息共享、金融咨询服务等,其实质已经超过了销售协议的模式,更像是银行与保险公司共同形成的一种战略联盟,其中还是存在了很多问题。

(一)、我国银行保险存在问题

第一,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方式过于利益化,高额手续费。银行与保险公司虽然是合作关系,但对于个体来说最主要的还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也因此在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更非常激烈。在合作态度上,保险公司强烈些,银行方面稍弱些;保险公司迫切希望通过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来扩大业务规模和占领市场,银行只是简单地认为是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的一个渠道,且代理保险业务收入在银行业务收入所占比重较小,认为代理销售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求我做,重视程度不够。

银行和保险公司采取的是“多对多”的合作模式。因为我国的《保险法》放宽了限制,允许一个银行可以代理一家以上的保险公司业务,且银行代理的资源数相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还是较少的,所以各个保险公司集中精力竞争银行代理。保险公司之间的主要竞争靠的是手续费,我国的资本市场又不是很稳定,资金运用渠道相对狭窄,加上银行要求支付较高的手续费;有的保险公司为了扩张业务规模,不得以支付较高手续费抢夺阵地,进行不计成本的恶性竞争,陷入粗放型扩张状态,从而影响到产品的盈利性,降低他对股东的收益贡献,影响偿付能力,引发风险。这种恶性竞争甚至影响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在这种由银行在主打地位的银行保险合作业务市场中,对于银行来说更愿意与资金雄厚实力较强的保险公司合作以减少风险,因此那些实力较弱的小保险公司比较不容易与银行合作。“多对多”莫事导致了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不稳定性。其为了各自的利益在不断竞争,银行会主要选择在竞争中有优势的一方,而保险公司不是在努力推销自己的产品,而是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了银行代理的抢夺中,对于双方来说并不想要建立起一个互利共享的合作关系。

第二,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时间过与短促,合作方式过于单一。银行保险合作业务一般都是签订一年期的代理协议,且大多数都是签约数量多但真是合作的少,是一种缺乏长久合作的方式。因为有的银行觉得代理寿险业务会对自身主营存款业务产生冲突,所以就有银行会出现不代理或少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的行为。而有的保险公司也认为支付较高手续费造成业务成本过高,在面对亏损的压力下,保险公司不愿意与银行发展成长期的合作对象,也就没有长期合作的规划,甚至减少这种合作方法的业务。还有少数的银保管理层签订了代理协议,但具体经办保险代理业务是基层行和员工,致使业务根本无法全面开展。

在销售产品方面,产品和销售的方式都较为单一。保险公司大多数推出的是人身保险等,产品结构过于简单,保单设计不够全面,其功能无法满足顾客的差异化需求。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基本上是通过柜台销售,但是银行的积极性不高,对于销售银行保险业务不热情,柜台销售的业绩起伏比较大,银行销售产险公司保险产品基本上是利用信贷部门提供特有资源来销售保险产品。在当前在广大消费者对保险的消费意识不高、对保险产品知识缺乏的情况下,银行没有做到积极宣传的作用,而保险公司也没有把更多的产品资料传给银行,这回严重影响银保业务的销售。

第三,银行中的专业从业人员较少,银行保险业务的处理技术较低。任何专业领域都需要专业的从业人员来操作,因为专业人员更懂得业务的处理方法及流程,相对技术也更高一些。对于银行保险业务,要求从业人员有相关专业知识,了解保险业务与银行代理智能。如果从业人员只了解银行相关业务,那么他们就不会注重对保险业务的宣传,以及销售保险的技巧。如果从业人员对于保险业务的知识掌握较多时,有可能会盲目推销,只顾着推销保险业务,而忽略了银行保险业务的合作性,那样银保就失去了意义。银行代理从业务人员对保险业务知识了解有限,保险知识缺乏,特别是代理办理产险业务时,要涉及到承保前的核保、理赔时的核赔等保险技术方面的知识,完全制约了代理人员办理保险业务的能力,增大了银行开展代理保险业务的难度;同时可能产生误导隐患,丧失行业诚信,危害银行、保险、消费者各方利益,不利于银行保险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在侧重于保险业务的人员中,比较追求收益,凭借银行的信誉度做出承诺,而忽略了合作关系与减少风险。

对于银行保险业务的处理技术,在这现代科技发达的社会,通过联网来合作是一种高效快速方法。但是我国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同步度较差联网效率低,银行只能接受投保。而一切投保手续都要手工操作,如填单、缴费、签字等。这样就导致了,投保时间长,保单周转慢,容易出现管理交流等问题。保险公司内部缺少完备的与银行联网的系统,在售后服务方面效率低下。这也就导致了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关系实质的缺乏,没有体现出由银行保险公司合作代理的保险业务的快速便捷优势。

第四,监督管理对于银行保险业务环境的作用不完善。在金融领域,业务的形成往往会伴随着风险的出现。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业务带来了一些风险因素,像对于信誉承诺问题出现的风险因素,对于竞争可能会导致的风险因素等等。这些风险因素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损失,而且可能会影响银保业务的发展,所以就需要完备的制度规定。但在我国的银保业务相关法律体系中,并没有特别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保险法》中只有兼业代理方面的条款适用于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但随着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的进一步加深以及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发展,银行与保险公司双方之间已不是单纯的兼业代理关系。但是目前国内并没有关于银行保险业务系统而全面管理体系,这对于银保业务来说也还是一个严重的潜在风险因素。因此中国银监会和保监会等也在不断的改进当中。

据资料显示:2010年11月1日,中国银监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0]90号)。2011年3月,中国保监会、中国银监会在延续[2010]年4号文、[2010]年90号文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监管要求,联合下发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一系列监管新政,对银保业务的网点合作模式、业务销售模式、产品管理模式、队伍的功能定位等做了新的界定,对银保渠道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和主要风险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规范,给银保市场未来的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变化和影响。2011年4月15日,中国保监会召开了“贯彻落实《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视频会”,陈文辉主席助理做了重要讲话,要求各地监管机关和各家保险公司要充分认识出台《监管指引》的重要意义,充分理解《监管指引》的文件精神和重点内容,积极应对银保销售模式转变给公司业务发展带来的挑战,并对贯彻落实《监管指引》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

这些新政策帮改善了银保业务的市场环境,规范银保业务销售管理,稳固和提升了银保销售的平台,便于银保业务的发展与改善。

二、银行保险业务的发展

(一)对于银行保险合作发展遇到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一,加强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合作意识,建立长期合作模式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是现代竞争的新理念。在金融市场上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银行通过与保险公司开展合作,就是利用银行现有的机构、人员进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的业务。不需投资和垫付,还可以取得较低成本和较低风险的收入,使这成为银行利润的一项客观来源。而保险公司利用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可以充分利用银行广布的网点、众多的客户进行业务拓展,形成资源共享,利用较低的销售成本达到较高效率地市场覆盖率,利用银行拥有大量的客户信息资源以及较高的客户忠诚度,有利于保险销售产品宣传。所以银行保险业务首先应该是银行与保险公司长期的合作互利共享的的关系,因此银行与保险公司应该建立起深层次的合作关系。银行应该更了解保险公司的内部情况、企业绩效、产品推出、销售路径、售后服务等,在对保险公司充分认识后,筛选出适合合作的伙伴公司。保险公司自身也要有一个好的企业形象,合理的内部运作程序,以及有效率的对外销售和令顾客满意的售后服务等。在合作过程当中,银行与保险公司应尽量采取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模式,重点在于一家银行与一家保险公司的合作。这样才有利于双方的资源共享,完善银保业务处理流程,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当银行与保险公司采取合理合作模式后,高手续费的恶性市场环境就会有所改善,从而降低了银保业务的成本。银保合作在“信任、协作、互利、互惠”的准则下,在寻求深层次合作与发展时,银行可通过保险公司丰富的保险产品和专业的理财能力,不断提升对客户服务的附加值和客户的忠

诚度,可在现有兼业代理的基础上升华,衍生形成一种长期市场战略联盟。

总之,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在包厢公司在转变为依靠险种创新、提高服务质量的高层次竞争理念,以及银行认识到银行保险这一低成本、低风险的中间业务是未来银行业利润的重要来源,从而更新经营理念的同时,双方应该加快曾强合作的意识,通过合作内容上的深化,建立与银行之间长远的战略伙伴关系,创建互利共享的长久合作环境。

第二,加强银行保险业务的产品多样性、销售方式多样化。银保业务的销售主要目的就是,为顾客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及咨询,保证顾客的满意。所以在产品的推出时就要不断的创新改进,不仅要对产品创新,还要对服务改进提高,做到个性化服务。对于银保业务以及服务的创新,需要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共同合作、努力配合,开发出有保障的高质量产品。

完成银保业务的创新还只是第一步,还要改善销售模式,让销售方式多样化,针对不同群体的顾客,有一套完备的销售模式。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银行保险业务销售体系。新的销售模式就是要打破银行柜台的单一销售模式,通过一套专业工具为客户提供银保业务个性化服务,向公众普及银行保险知识、推荐银行保险产品、开展银行保险咨询。此外,还可以实施分层营销、联动营销、合作营销、客户营销以及产品营销等多种销售战略、通过新的销售方式,将银行保险带出银行柜台,与客户进行更多的双向沟通,提供适合的风险保障计划和个性化服务。

第三,提高银行保险业务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技术改进。银行保险业务需要的是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对银保从业人员的培训应结合我国银行保险业务的现有情况,以及国际社会上的银行保险运营情况,塑造出专业的从业人员,使客户能感受到在银行和在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一样享有专业化的服务。对银行保险业务外人员的专业培训就是要做到,销售人员可以向顾客推荐复杂的保险产品,不仅让顾客了解到银保业务的相关信息,还可以顺利的进行复杂业务得销售。

在加强银保人员的培养的同时,银保业务的相关技术也要不断提高。银行保险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强有力的支持,银行和保险公司在实现联网后才更有可能提高银保业务的规模和效率,这也可以说是银保合作的基础。运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操作平台,更加快速的处理业务,为客户提供方便、完善的售后服务。

第四,完备银保业务监管制度,完善银保业务市场环境。银行保险业务的完善需要加强监管制度,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我国银行、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从银监会和保监会两方面来说,实施两方之间的信息快速流通,部分资源的共享,可以为银行保险业务的进行创造一个更为规范的发展空间,指定银行保险公司之间的统一制度,也就可以建立一个安全完善的法律环境。从现行来看,已经远远超出监管制度范围;放宽法律环境是银行保险发展的内在要求,银行、保险业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要求改革现有法规。此外,银保合作的开展要求监管部门既保证保险业务的顺利进行,又要防止银行和保险公司盲目发展、违规操作。因此,监管部门必须协调配合,共同制定监管政策,共同维护金融安全。研究结论

在当前经济格局下,一体化经济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强化。银行保险业务就是把银行与保险公司联系在一起的市场业务。在金融领域里,银保业务的顺利运行需要合理安全的外部环境,还需要高效适当的内部环境。对于我国银行保险业未

来的发展,不仅需要适度的调整内外部环境,银行与保险公司的紧密配合长久战略关系,建立健全的银保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曼:《浅析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济南金融》2005

年第3期 文献综述:银行保险能使银行和保险公司双方获益,现在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并且非常有效的保险营销模式。目前,我国银行保险还处于起步阶段,分析银行保险的发展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

[2] 袁成:《影响我国银行保险业务发展的因素分析》,《河南金融》2007年

第2期 文献综述:加强监管协作、建立战略联盟、打造薪酬激励制度、加快产品转型创新、实行银保联网是解决银行保险业务健康发展的有效策略。

[3] 寇茜:《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保险研究》2005年第11

期 文献综述:银行保险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推动下,银行业务与保险业务相互渗透、银行资本和保险资本相互融合的产物,其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和保险业开辟新市场、提高利润率的重要手段。

[4] 周旸:《中国银行保险业务现状与探索》,《西南金融》2009年第9期 文

献综述:银行和保险两大金融巨人的业务融合带来了银保市场的繁荣新气象,银保合作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

[5] 赵金山、钟春平:《我国银保合作现状与改进建议》,《海南金融》2010

年第12期 文献综述:我国银行保险在快速发展之后处于调整时期,简单的产品一度满足了居民低层次的保险需求,但难以持续发展。

[6] 于敏、方子节:《对我国银行保险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经济问题探

索》2004年第3期 文献综述:通过对在宏观政策因素、银保系统因素和技术性因素上的这些问题的研究和对策的提出,能够促进银保合作的深入发展,从而推动整个保险行业的更好发展。

[7] 黄本笑、张婷:《发展我国银行保险的现实意义》,《商业时代》2004年

我国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现状研究 篇6

关键词: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管理体系

一、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概念及分类

(一)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的概念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管理是公共危机管理之一,一般包括重大刑事案件、重特大火灾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涉外突发事件、金融安全事件、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民族宗教突发群体事件、学校安全事件以及其他社会影响严重的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1]。

(二)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的类型

1.有关城市问题的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主要是指企业改制、工资拖欠、城市拆迁安置等问题引发的城市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2.有关农村问题的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主要是指农村因为土地的使用、土地纠纷、农民负担重还有村里引发的矛盾冲突。

3.有关民族的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我国个民族之间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因利益关系、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原因引起的摩擦和冲突,并由此引发的涉及民族的群体性事件。

4.涉及金融问题的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主要是因为非法集资和金融风波严重危害到部分群众利益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二、我国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管理的现状

突发事件影响党和国家的形象。国家和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影响着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如果政府和军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不力或不当,都会使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甚至对政府执政能力产生怀疑。突发事件是对政府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考验,对党和政府在民众心日中的地位有着重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己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尽管受经济发展和地域特点的影响,各个省市的管理水平略有差别。但从总体来看,我国地方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具有一些相同的特征:首先,地方各级主管部门都有了较强的应急管理意识;其次,在横向上地方各部门按职能分工负责,纵向上依据事件规模和范围分级管理,各个部门基本上建立起了相应的应急体系;再次,与应急管理相配套的应急法律体系也逐渐完善。

各地相继建立起专门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构。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己经逐步建立起专门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构,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日常工作来抓,使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逐渐走上了正规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如北京市正式实行了《北京市灾害事故应急处置总体预案》,组建了体现统一指挥、整合资源优势的综合减灾领导小组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决策和研究。

地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初步形成。2002年在非典的冲击下,国家迅速出台了《突发安全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安全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在宪法和法律授权的范围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确立了20多项制度和措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只由卫生系统一家单独处理卫生突发事件行动迟缓、手段匿乏的弱点,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和处置都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详细规定了从中央政府、省、市、县一直到街道居民委员会和村委会的责任。强化了政府部门处理此类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能力。

总的来说,我国较少发生影响社会秩序和正常生活的大规模突发事件,从政府到社会、到群众,普遍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就当前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体系而言,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较少,对突发事件防范意识不足,忽视群众应急管理技能的培训;社区或农村的基层干部综合素质也不适应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从根本上说,危机教育缺失导致公民危机意识缺乏,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冲击更为猛烈,社会整体缺乏足够的应对能力,更缺乏事后自我恢复能力。这是我国社会缺乏应对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整体水平的体现。

三、国外处置突发事件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拥有完善的法律法规

1995年9月,日本修改后的《灾害对策基本法》规定,作为国家紧急灾害对策本部部长的内阁总理大臣,在危机管理中有权直接指挥那些被指定为参与危机管理的行政机关,以及对各指定行政机关的首长发出必要的指示。另外,在发生突然灾害或紧急事态时,内阁总理大臣有权在内阁会议上发布紧急事态公告。2004年6月,日本国会参议院通过了《国民保护法案》等7个“有事相关法案”,它们与2003年获国会通过的《应对武力攻击事态法案》等3项“有事相关法案”一道,构成了日本完整的“有事法制”。

美国适用于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法案很多,除了《国际安全法》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全国紧急状态法》和《反恐怖主义法》。《全国紧急状态法》于1976年经国会通过,该法对紧急状态的颁布程序、颁布方式、终止方式、紧急状态的期限以及紧急状态期间的权力做了详细规定。

(二)重视机构间的沟通和协调

日本为了强化内阁府危机管理的中枢决策功能和协调功能,1996年6月,政府在首相官邸设立了“内阁情报集约中心”。该中心由警察、防卫、消防等部门的专家组成,实行24小时5班制,主要任务是随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收集和传送相关信息。1998年4月,日本政府在内阁官方新增了由首相任命的、拥有统一协调各个部门权限的“内阁危机管理监”,设立了“官邸危机管理中心”。

从国际上看,一些发达国家对建立强有力的应急管理体系协调制度也都相当重视。如美国的联邦应急管理局、俄罗斯的紧急情况部等,这些部门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中,在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与社会之间起到桥梁作用,是应急管理中的重要协调、执行机构。从实际效果来看,“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迅速启动“综合应急管理系统”,全力开展救难工作,使恐怖袭击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有效发挥了该协调部门的综合协调作用。

(三)构建了较为健全的网络应对体系

美国除了联邦和州政府两级应对主体外,志愿者组织、私人机构、国际资源也在危机应对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积极寻求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从更高层次,以务实的态度和有效的策略,建立全球性危机救助合作机制,这一点在应对恐怖主义危机时表现尤为突出。灾害的应急管理是一个综合、动态的过程,需要一个完整、有效、流畅的应急管理机制。要保证整个体系的高效运行,必须有相应的管理机制,即用于处理灾害的相应措施和规章制度。在此方面,世界相关国家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美国兰德公司就专门为美国FEMA设计了突发巨灾应急管理框架。该框架将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动员管理机制分为运行机制、预警机制、紧急处置机制、善后协调机制和评价机制等五部分。运行机制是为处理整个巨灾提供日常和紧急状态下的保障;评价机制贯穿整个应急管理过程之中;而预警、处置和善后协调则是应急响应、救灾和重建的实际工作过程。(作者单位:中共沈阳市苏家屯区委党校)

参考文献

[1]吴志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启动程序设计的最优化评价[J].中外法学,2003(4)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对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我国社会保险研究 篇7

一、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界定

弱势群体是一个分析现代社会的经济利益分配和社会权力分配的不平等, 以及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 是社会学、政治学、社会政策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按照国际社会学术界、社会工作和社会政策界达成的基本共识, 所谓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农村弱势群体是指目前在我国农村社会结构中, 参与社会生产和分配的能力较弱、经济收入较少的社会阶层。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标准, 需要国家、社会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弱势群体主要包括: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主要是由生理上的缺陷或生理的衰老所引起, 这类人群的贫困问题主要由政府、社会有关机构通过救济等方式去解决;社会性弱势群体是由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个人因素所引起, 这类人群的贫困问题只能通过政府扶持、政策调整、提高个人素质的途径去解决。在一定程度上, 农村社会性弱势群体的利益相对于被剥夺, 很可能由此产生敌视和仇恨心理而成为社会中潜伏的冲突危机, 从而构成危及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巨大社会隐患。可见, 通过加强农村弱势群体教育, 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增强其社会竞争能力, 使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能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 对于农村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13亿人口中有80%左右的人口分布在农村, “农业落后、农村贫穷、农民困苦”是一个当前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形成了收入差距巨大、层次十分明显的社会结构, 其中处于最底层的则是我国农村居民中为温饱所困扰的弱势群体,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元测算, 截至2008年年末,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尚有4007万人, 其中绝大多数是社会性弱势群体。他们的生存环境差, 生活质量低, 其状况令人担忧。

我国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活贫困。农村弱势群体通常都是经济上的低收入者, 经济收入低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 甚至徘徊于贫困线边缘。经济上的低收入也造成了弱势群体生活的脆弱性, 一旦遭遇疾病或其他灾害, 他们很难具有足够的承受能力。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决定了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贫困性, 既表现为生活水平的数量低下, 也表现为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在农村弱势群体的消费结构中, 困难户恩格尔系数明显比较高, 比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二是精神贫困。农村弱势群体由于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 便形成了一种特殊文化氛围的亚文化, 这种亚文化通过弱势群体成员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来体现, 他们往往甘于贫困、安于现状, 或者精神苦闷, 自暴自弃, 有的人由于在物质上失去了追求较高水准的条件, 转而追求精神领域的东西, 甚至是宗教或迷信方面的东西, 以便获得某种超脱和心理上的满足。这种亚文化会对周围的人, 特别是穷人的后代发生深刻的影响, 使贫困得以维持和繁衍, 甚至代代相传。三是心理脆弱。由于弱势群体在经济上的低收入性和生活中的贫困性, 使得他们在社会中的心理压力高于一般社会群体。他们没有职业安全感, 收入较低且不稳定, “常有衣食之忧”, 对生活前途悲观, 心理压力巨大。同时, 由于弱势群体在政治上的低影响力等造成了弱势群体在心理上的高度敏感性, 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 或者感到自己被社会所抛弃。他们有比较严重的相对剥夺感和较为强烈的受挫情绪, 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不满、苦闷、焦虑情绪, 难以自我调适, 容易对生活失去信心。

三、目前农村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 救灾救济制度日益完善,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 一些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正在全国积极推进。据卫生部统计, 截至2007年底, 全国已有2451个县 (区、市) 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农民7.3亿人, 参合率为86.2%。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在农村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对贫困农民家庭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救助办法, 传统的定期定量救济工作力度有限, 很多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营养状况堪忧。二是大多数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缺乏保障覆盖面比较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已经全面推开, 但受筹资水平的限制, 报销比例较低。医疗保障制度的缺失使得他们无法负担疾病费用, 形成因贫致病和因病致贫的恶性循环。三是进城农民工的合法权利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且难以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四是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还没有统一系统的解决办法。

四、加快建立农村弱势群体社会保险制度

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 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产物, 从本质上是与小农经济和农村社会不相容的。目前在我国大规模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具备经济实力。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农村养老保障仍应以家庭为主, 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等制度相结合, 对生活确有困难的, 可通过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解决。

二是要统筹解决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既要针对其自身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因人而异, 也要立足于现有的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对有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 在实现就业的基础上, 以企业职工或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城镇社会保险来解决其养老、医疗等方面的保障问题, 符合条件的还可按有关规定享受城市医疗救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对无劳动能力的失地农民, 若领取土地补偿费后生活仍有困难的, 在城市规划区以内的, 可优先考虑将其转为城镇户口, 并按规定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未转为城市户口的, 符合条件的可按当地有关规定享受农村特困户救助和农村医疗救助。

三是加快社会保障立法,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救助弱势群体不是对弱势群体单纯的同情、施舍和恩赐。一个国家能否建立妥善解决弱势群体的制度性社会机制, 是这个国家能否成熟的最重要的表现之一。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宗旨,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政府的神圣使命。因此要逐步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典, 为提高弱势群体, 特别是农村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提供法律保障。

摘要: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要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 必须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农村弱势群体问题。要正确界定农村弱势群体, 准确把握农村弱势群体生存现状, 深刻认识目前农村弱势群体社会保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努力探索建立完善切合农村实际的农村弱势群体社会保险制度。

关键词:农村,弱势群体,社会保险,对策

参考文献

[1]、买天.国家统计局: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4007万人[N].农民日报, 2009年2月27日.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研究 篇8

第一是银企信用关系恶化, 银行信用循环梗阻, 风险加剧。第二是信用供需脱节, 阻碍了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主要指新兴的经济主体 (如民营企业) 和新生的金融需求 (如消费信用) , 由于没有合适的信用方式和有力的信用制度支撑, 使银行过剩的金融资源与新兴的有效需求无法有效支接, 形成信用脱节和金融低效。第三是优良企业出现金融转移, 信用需求开始减弱。第四是为支撑信用循环, 国家信用空前回归, 社会信用领域日趋狭窄。第五是信用萎缩导致金融资源游离经济实体, 信用日益畸化, 金融风险不断堆积。信贷资金大量进入以国家政策为支撑的证券市场进行投机。信用恶化直接造成银行经营乃至整个经济、金融的萎缩、高险与低效。客观上, 社会信用与银行业务存在着高度的正向关联, 它们相互依存, 同盛共衰。由于当前信用恶化和减弱, 严重阻碍银行的业务经营。首先恶化了信贷资产, 加剧了经营风险。其次制约了银行的融资手段, 降低了资产盈利能力。信用环境恶化使银行融资方式保守、领域狭窄, 银行大量资金因脱媒而滞留体内, 不但资产收益率极低, 而且直接形成信用、经济的双重萎缩。再次畸化了银行信用行为, 催生出新的金融泡沫。最后束缚了金融产品的创新, 制约了银行创收能力。

2 分析我国社会信用恶化的原因

微观层面看, 信用关系是由授信者、用信者和信用工具 (如借据、合同、存单等各种契约性金融工具) 三大要素组成。主观上信用意识淡漠导致有钱不还, 或客观上信用能力不足造成无钱可还, 都直接造成信用的失效和恶化。造成当前社会信用恶化的主要根源有:

2.1 银企产权的模糊性和主体的同一性, 使银企债权俩务缺乏体制硬约束。

由于产权结构的单一性和主体的同一性, 银行、国企资产债权债务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存续性”和“抵消性”, 最后总可通过国家政策进行债务清理 (如呆账核销、俩转股、清理三角债等) , 即使形成损失也债有其主。

2.2 地方经济与银行条块利益的分割性,

造成地方政府、企业联合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日益严重。如政府企联手通过改组、转制等各种形式大肆悬空、逃废银行债务, 使银行的债权维护、保全工作层层受阻, 信贷资产大量流失, 银企关系不断恶化。

2.3 银行的授信能力相对带后, 形成大量的经营风险损失。

a.授前决策带后。b.授后监控乏之。c.授中管理存在缺陷。d.授信手段带后。

2.4 社会信用制度不完备, 无法满足有效的信用需求。

a.个人信用制度尚为空白。b.企业信用制度不健全。目前, 银行对企业建立了信用评级制度, 但这种制度尚未社会化、系统化, 评估依据的信息水平较大, 缺乏真实性和操作性。c.金融企业信用等级制度尚未空白。不利于银行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 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d.缺乏完美的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是解决用信者信用能力不足, 推动社会信用循环的有效途径。当前, 我国的信用担保制度极度残缺, 除国家信用 (国债) 、银行信用 (银行承兑汇票、存单、信用证) 、机构信用 (保险) 可作信用担保之外, 只能下条件苛刻的实物担保。

2.5 信用运行缺乏有力的法律及道德环境支持, 是违约失信行为大行其道。

a.信用立法尚为空白。b.信用执法不力。c.信用运行缺乏良好的道德支持。诚实守信的传统道德观念不断弱化, 信用运行缺乏有力的道德环境予以支撑和维护。

3 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

3.1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是使企业主体法人

化、人格化, 通过对经营权责的硬性制约, 形成企业守信经营的内生机制。a.深层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当前, 许多将股份制改造作为上市“圈钱”的主要手段, 企业体制行改而神未改, 国有股一股独大的产权结构不仅影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而且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的“瓶颈”。b.对国有商业银行产权进行改造。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率低, 竞争能力弱, 资产质量差, 已从分暴露出国有银行的产权体制缺陷。b.建立企业经营者引用的束制约。为规辟经营者人为造成的企业失信行为, 当务之急是要建立社会化经营者用登记制度。将企业信用视同经营者个人信用进行捆绑考核登记, 对违约及失信企业的经营者, 在以后个人任职、就业乃至申请信用援助时实行严格制约。

3.2 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银行授信能力。

a.优化内部授信制度, 强化授信责任。b.建立科学的信用准入机制, 尽力规辟企业制度、政策和市场风险。c.加强对企业的监控管理, 规辟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d.银行自身要加强信用评级和风险制度。要建立银行信用等级评估制度, 通过国内或国际权威资信评估机构对银行对银行信用等级进行认定。e.提高授信能力, 按市场需求和主体信用能力进行授信。一方面, 对国家产业政策倡导的投资领域, 要结合本地域经济特点来决策, 避免盲目跟从而引起新的重复投资;另一方面, 对新兴的经济主体和融资领域 (如消费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各种中间业务等) , 要主动适应市场, 积极研究、开发各种有效产品, 满足需求, 开拓新的业务和盈利领域。

3.3 建立个人信用及社会担保制度, 广泛链接信用需求。

首先, 要迅速建立社会化的个人信用制度, 满足消费信用需求.个人信用制度是通过构建社会统一的个人信用档案, 一信用记录生成个人信用级别, 作为个人在获得社会信用援助的资格证。其次, 要建立社会信用担保体系, 从信用保障的角度你补信用能力及其用意识的缺陷。

目前, 国家对建立社会化的信用担保体系进行了政策规范和引导, 有些地方也初步尝试试性地建立了一些担保体系的建立以社会化、规模化、规范化、法制化为目标,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担保体初建时期的启动作用。社会化的信用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 将极大地拓展银行的融资范围, 特别是将融资对象扩充到充满活力和前景的民营企业, 有效放大了银行的业务空间和盈利空间, 并实现银行融资重心的市场化转移。

3.4 依法、依政、依德治信, 全方位整治信用环境, 通畅信用梗阻。

首先, 要加大依法置信, 严惩赖债、废债行为。一是加强信用立法, 为信用法治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二是加强信用执法力度, 极大维护债权人利益。执法不力是失信行为大行其道的症结所在。使债权人特别是银行的债权利益得到法律保护。其次要依政治信, 全面整肃社会信用秩序。信用重整需要政府的全面参与和积极推动。一方面, 地方政府要加强信用自律, 规范行政行为;另一方面, 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重要角色和职能, 将建立健康有序的信用秩序作为发展地方经济、改善投融资环境的基础工程, 为整治信用秩序鼓与呼, 以信用工程的发起人和推动者的角色, 积极调聚各领域各部门及一切社会力量, 统一整治手段, 严厉制裁措施, 形成一张整治信用的社会之网, 让失信者无处立足。最后要加强依德治信。道德是约束人们行为最原始、最广泛的社会规范, 是铸信用自律的根本力量。让诚实守信的观念深入人心。一是要加强信用教育, 培育信用至上的全民意识和社会道德。二是要加强舆论的正确引导, 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使信用成为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尺, 重信履信成为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摘要:针对我国社会信用存在的问题, 分析其恶化的原因, 阐述了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信用体系。

我国社会保险研究 篇9

关键词: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制,社会监督

一、我国社保基金监管的概述

(一) 概念界定

1. 社会保险基金

社会保险基金是为暂时失去工作机会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提供基本生活, 由社会保险机构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建立起来的一种专款专用的社会后备基金。社保基金主要分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类, 其来源一般包括国家财政补贴、劳动者个人缴费和企业缴纳, 有时加上基金的利息收入。

2.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

是指由国家行政监督机构、国家建立或指定的专门机构、利害管理人为保障社保基金安全和完整, 依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 对相关部门如参保单位、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及社保基金的运行实施监督与管理, 以确保社保基金正常健康发展, 保证基金运营的合法、真实、有效, 最大程度地保障被保险人的合法利益。

(二) 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监管的成效

1. 社保基金监管法律法规逐步完善

1996年以来, 国务院和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先后制定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收支两条线暂行规定》《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暂行办法》等社保基金管理法律规定, 分别从采取基金收支分开、加强社保基金财务管理、实行财政专户保证专款专用等方面为社保基金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2011年实行的《社会保险法》对社保基金监管的主体和监管内容做出了具体的原则性规定, 对监管工作的展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社保基金监管途径初步确定

目前为止, 我国已经建立了法律监管、行政监管、财政监管、内部控制、社会监督并存的社保基金监管体系并且形成了多部门, 包括人社局、财政、税务、审计等众多部门在内协作机制, 共同对社保基金进行监管。2013年相继颁布了《关于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监督试点的意见》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要点》, 加强了对社会监督的重视。社保基金监管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保证了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 但由于时间与国情的局限性, 社保基金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 存在诸如法律监管缺乏依据, 行政监管独立性差, 财政监管不力, 内部控制技术支持不到位, 社会监督无制度保障等问题阻碍着社会保险事业的进一步壮大。这一切都要求加快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健全的进程, 完善社保基金监管, 使其更好地发挥其对基金的监管作用, 保证基金的规范使用, 造福人民与社会。

3. 各省市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相继成立

为了加强对社保经办机构的社会监督, 保证社保基金收支、运营的健康发展, 各省市逐步建立了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一般由政府领导担任主任, 有关部门和企业代表及专家构成, 其性质是一个议事协调机构。

4. 现场监督与非现场监督配合使用

为了实现对社保基金收支、基金运营和基金投资收益等情况的全面、动态监管, 根据2001年颁布的《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规定, 我国采取双管齐下的基金监管方式。一方面采用直接派遣工作人员到被监督单位, 通过监管人员的常规检查、专项监督以及对基金挪用案件的现场监督方式, 保证基金监管的真实与准确;另一方面利用报表以及社保基金监管的信息管理系统的非现场监督方式对有关机构的基金运行进行全方位的适时监管。

二、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 社保基金监管法律体系不健全

首先, 法律体系不健全, 立法层次低, 目前我国社保基金监管方面只有国务院、人社局颁布的一些行政规章, 没有更高层次的法律保障基金监管的有效实施, 也没有专门的社保基金监管法, 法律体系不健全。

其次, 政策法规内容不完备, 监管执行效果差。2011年颁布的《社会保险法》作为社会保险法律体系核心的部分, 对社保基金监管工作仅做了原则性规定, 对于监管工作的具体环节, 没有明确的规定, 实际监管工作中可操作性差。而其他有关社保基金监管的政策法规, 大多简单笼统, 社保基金监管的很多问题都没有涉及, 导致我国法律监管一定程度上形同虚设。

第三, 相关配套法律缺失。随着社会保险的发展, 财政、审计等部门也参与社保基金管理, 诸多部门和机构增加了基金监管的对象和内容。但是国家的立法并没有与社会保险发展的步伐保持一致, 相关法律对监管主体以及众多有关部门的职权和违法处理等没有规定, 基金监管部门、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之间没有明确的监督和被监督的主体划分, 并且处罚权的缺乏也使得基金监管约束力差, 严重影响基金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 社保基金监管主体模糊

目前我国各省市已经相继成立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 负责对社保基金的收支、运营等进行社会监督, 但大部分省市的社会保险监督委员会没有设立具体的办事机构, 也没有配置专职的负责人员, 实际的监管工作没有很好的开展。同时, 我国尚未成立独立的基金监管机构, 地方政府、社保部门既负责基金监管, 又负责基金运行, 社保基金的监管与投资运营没有分离。同时, 我国基金监管部门包括人社局、财政、税务、审计等众多部门, 部门间没有具体的分工与职责划分, 基金监管主体不明确, 同时各部门颁布的政策不一, 缺乏协调。再加上行政监管固有的垄断性和官僚主义导致监管失灵, 严重影响着行政监管的效率。

(三) 社保基金预决算约束力薄弱

2010年《试编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指出在全国范围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保基金预算制度, 2012年6月《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健全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制度。这些为完善我国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制度提供了契机并指明了发展方向。但由于我国社保基金预算制度实行时间短, 制度还不完善, 存在预算编报范围有限、预算执行力不足等问题, 基金预决算约束力薄弱。

财政支持力度不足。2013年中国财政支出近14万亿, 其中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有14417亿元, 同比增长了14.6个点。这表明了国家加大了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 但是从财政支出结构的角度考察, 社会保障支出仅占财政支出总额的9.4%的事实却告诉我们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依然严重不足。

(四) 社保基金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有待加强

社保经办机构的财务独立性与规范性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接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管理与监督,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 缺乏自己独立的财务体系。加上社保经办机构对基金的使用不够规范, 基金挪用、挤占现象严重, 社保经办机构对基金使用的审核与复查工作还有待加强。

社保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低。一提起社保部门, 很多老百姓的评价就是速度太慢, 态度太差。群众办事无头绪, 在办事大厅浪费时间和精力, 这点笔者通过暑假在合肥人社局的实习深有体会。

(五) 社会监督作用发挥不充分

社会公众的监督权利无保障。社会公众对社保基金的监督基本上是建议与举报, 而是否被重视和采纳完全取决于相关政府部门的态度。虽然现在网络发达, 群众可以通过网络对社保基金的使用有个大致了解, 并对违法行为予以揭露, 但这种监督既没有法律效力也缺乏法律保护, 是极其不稳定和没有保障的。

基金信息公开不到位, 群众监督意识差。当前我国社保基金信息公开情况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为信息公开不充分、不规范、不主动。我国社保基金管理以及经办机构作为基金管理的主要部门, 拥有社保基金的所有信息的掌握权, 但社保机构公开的信息却只是个人缴费情况, 对基金收支、投资收益等关键信息公布甚少, 这导致社会公众无法获取基金管理的实际信息, 并且相关部门对基金管理公开的信息内容和真实程度都有待考究, 社会监督缺乏准确信息作为依据。而且有些公众对自己拥有的监督权利无意识, 对有关部门的公示信息的相关内容也不理解, 阻碍了社会监督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国外有关社保基金监管的经验及借鉴

(一) 各国有关社保基金监管的经验

1. 智利的社保基金集中监管模式。

智利成立了专门的监督管理委员会, 负责对社保基金实行集中监管。委员会主要负责养老金管理公司养老金管理的规则制定、监控养老基金的收支和运营及相关的投资活动等。智利社保基金监管主体的单一性有利于保证社保基金的完整。但成立专门监管机构和机构专业化程度的有限也造成了管理成本过高, 达到缴费的20%的困境。

2. 美国的社保基金分散监管模式。

美国实行多个部门对社保基金分散监管的模式, 劳工部、国内税务局、养老金收益保险公司都是监督机构, 这些部门分别负责全国就业人员福利的监管、征收工资税、各州的失业救济管理的监管、养老金基金监管, 而社会保险基金托管委员会作为宏观的监管机构, 全面负责社保基金监管, 并主要对社保基金的财务进行监督。

3. 德国的民主自治社保基金监管模式。

德国历来主张民主自治, 德国的医疗、养老等各类社会保险机构均按照德国《社会法典》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实行独立的自我管理, 并且通过公开选举要求参保人和企业雇主共同参与决策。德国的养老金由专门的养老金保险机构管理, 养老金不参与投资只用于养老。

(二) 国外社保基金监管经验对于我国的启示

各国的监管做法各有特色, 都有值得我国学习的地方。总结各国的做法, 主要值得借鉴的做法有以下四点:

1.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社保基金监管的必要保障。

为了保证基金监管能够切实执行, 多数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 将监管行为制度化和规范化。

2. 充分利用政府的现有管理部门是发挥专业监管的有效途径。

美国实行的分散监管, 根据各部门的特点赋予各部门以不同的监管内容与职责权限, 能够有效的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危机, 充分发挥专业监管的优势。但分散监管带来的同时各部门间的监管协调与职权交叉的处理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3. 专门的基金监管机构是社保基金监管独立性的重要保证。

设立专门的社保基金监管委员会来独立行使社保基金监管权, 可以有效避免基金监管流于形式。

4. 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是基金公开透明运营的首要前提。

为了保证基金的透明运营, 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完善的社保基金信息披露制度, 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保基金的收支情况、投资状况及其他财务数据等。

四、完善我国社保基金监管的对策

(一) 健全社保基金监管法律体系

法律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与完善, 社保基金监管法律也不例外。要根据我国宪法与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 并结合社会保险法的颁布与实施, 修订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管理暂行办法》《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等, 实现对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制化。

加强基金监管专项立法。要在结合我国社保基金发展的现实趋向的基础上, 对现有的行政法规中有关社保基金监管方面的合理规定进行总结吸取, 尽快出台《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法》通过社保基金监管的专项法律明确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规范基金征缴、支付、运营等行为, 并对违法的行为处罚做出明确的规定。

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管法律。各部门要根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和职责制定适合自身的社保基金监管规定, 明确基金监管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

(二) 完善社保基金监管体制

要改革我国的社保基金监管体制, 将社保基金的监管权与投资运营分离。具体的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 即设立不同的机构分离现基金行政职能与管理职能, 将社保基金的监管权交由人社局负责, 而具体的事务由社保经办机构处理。同时要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如社保基金监督委员会来保障基金监管的客观、公正。

(三)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问责制

社保基金问责制关系到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及社会保障制度的透明度和民主化程度。要明确社保基金监管管理事故认定的责任标准和追究程序, 制定合理的处罚标准, 严格约束领导干部的主体行为, 对不依法管理基金、胡乱挤占挪用基金的相关责任人必定从严处罚, 保证领导干部的清正廉洁。

(四) 完善财政监管机制

完善社保基金预决算制度。扩大社保基金预算编报范围是社保基金发展的必然要求, 要在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医保七大社保基金的基础上, 进一步将所有的社保基金都纳入预算, 以便对社保基金进行全面监督。同时要严格规范社保基金预算执行, 要求各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预算执行程序和违反处理规则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加强社保基金预决算执行力度。

加强国家财政制度改革, 一是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国家财政一方面要在金额上增加对社会保险的补贴, 另一方面也要整体支出结构中提高社会保险的支出比例, 确保社保基金的数量和规模能够满足实际需要;二是专员办应成为财政监管的重要力量。

(五) 优化社保经办机构组织结构

社保机构垂直化的官僚性组织结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高效率、网络化、人性化社会保障服务的要求。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在进行业务流程的再造, 实行网络化的信息管理和提高以公众需求与满意度为导向的机构改革的基础上, 发展扁平状的、网络化、人性化的新型社保经办机构组织形式, 提高机构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一是要采用“前后台”的服务集成模式, 由前台直接面向公民承接服务请求和返回服务结果, 后台则负责处理实际任务。

二是要积极推进信息化进程。要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网络资源为内部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三是全面提高社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服务质量。

(六) 充分运用社会监督的优势

根据《2013年关于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社会监督试点的意见》和《2013年社会保险基金监督工作要点》要求的进一步加强社会的直接监督的文件精神, 通过多样化的社会监督途径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优势。

一是扩大公众参与权。社会保险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公开, 并且重大的社会保险改革方案和政策, 都要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和社会各方面意见, 可以有条件的开展社会听证会。

二是加强信息披露。现行有效的社会保险法规、制度、政策、标准、经办流程, 应按政务公开要求在政府门户网站等载体予以公布, 方便公众查询和监督。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支出、结余和收益情况, 要按规定向社会披露, 为公众监督提供信息渠道。

三是加强舆论监督。要注重发挥各种舆论工具的监督作用, 畅通沟通渠道, 如新闻媒体可利用自身优势, 积极宣传社会保险政策法规, 对发现的涉嫌社会保险基金违法违规问题, 及时调查报道,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我国社会保险研究 篇10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加快趋势,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0.2%;2008年,60岁及以上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2%;到200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超过1.67亿,占人口总量的12.5%,而其中60%以上老年人口在我国农村。因此,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人口面临问题的压力更大。农村中庞大的老龄人口给农民家庭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也抑制了农民当期消费水平。农村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成为基本公共需求,因此,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养老保险成为必然选择。

一、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机制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经历了由家庭养老到集体保障再到养老保险的演变过程。在农村家庭养老原有的社会经济基础及其功能日益削弱的情况下,农民未来所面临的养老保险需求,其模式变迁已成必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善以及对于养老保障需求的增加,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启动,但由于各方面的局限性,其保障范围仍然十分狭小,保障水平也不高。国务院于2009年9月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开始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核心是筹资方式转变,从而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更具吸引力。

(一)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筹资机制正逐步形成

对于农村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民政部于1992年1月1日制定并实施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它引入了城镇社会养老保险的规则,基金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经济辅助、国家提供政策扶持,规定农民60岁后达到退休年龄可领取养老金,个人缴纳要占一定比例,集体补助主要从乡镇企业利润和集体积累中支付,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主要是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的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体现。在这种筹资模式引导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筹集采取以个人缴纳为主,各地根据集体经济的实力确定集体补助的比例。财政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重点放在政策引导上。实践证明,在这种筹资模式下,国家和集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过小,大部分地区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缺乏集体补贴,政府实际上也没有资金投入,农民基本上是个人交费、自愿参加。这种状况不仅造成资金来源不足、降低了保障水平,而且影响了农民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加大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推广的难度,农村养老保险发展一度呈下降或停滞不前的局面。

国务院于2009年9月出台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09年在全国10%的县试点,到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新农保明确了以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筹资制度设计模式。农民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给予全额补助,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新农保与旧农保区别是明确了政府在农保中作为基础养老金供给者身份,使得农民养老金有了基本稳定的资金来源。

(二)自愿与激励相结合的养老保险筹资制度安排

原有农村养老保险一般仅限于一县范围内进行统筹,由于一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缴纳的保费很低,无法满足年老时的生活需要。原有《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规定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月交费标准设置有2、4、6、……20元十个档次,即使按照最高标准每月20元来算,足额缴纳40年,按照领取十年来计算,每月可领取养老金80元。在缺乏通货膨胀和物价指数调整机制的状况下,进入老年回报期后所得款额度低、保障不足,农民养老金40年后每月80元的保障金无法激励农民参与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尽管在养老资金筹集上,政府要求以“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但实际上多数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资金筹集上仅有农民个人缴纳部分,国家和集体给予资金微乎其微。所以,原有农保主要都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而政府出资责任缺失影响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同时,由于很多集体无力或不愿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给予补助,相当多的普通农民得不到任何补贴。集体和政府不给予任何补贴,保险成为农民的个人储蓄,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使得农村养老保险失去了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不仅明确了中央政府给予满60岁老人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55元全额补助,同时也确定地方政府应当对参保人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缴费给予补贴。有条件的村集体要对村民参保缴费给予适当补助,体现了集体的责任。个人养老保险账户建立使得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也有利于调动农民参保的积极性,从而改变原有农村养老保险标准低、政府公共供给缺位等激励不足。

(三)弹性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为农民提供了选择空间

从地区差异考察,我国由于地域广阔,加上历史、地理等各种原因,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尤其在农村,地区差别表现的更为突出,而且这种差别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1978年,中、西部的收入水平相近,与东部的差距也只有22%;到了1985年,各地区农民的收入差距开始逐步加大,并形成了东、中、西的收入梯度,东、中、西的收入比为1:0.74:0.63;到了2006年,中部与西部农民的收入差距为49.8%,东部与西部农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为137%。地区之间农民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贫困地区农民在除去基本生活支出后几乎没有剩余,能够参加养老保险的也只有经济发达地区收入较好的农民。

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之间存在差距,为了使贫困地区农民缴得起养老费,同时又对经济较好地区农民有吸引力,国家设计了不同的缴费标准,目前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弹性缴费标准可以满足不同条件农民的需求。

二、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建议

尽管新农保吸纳和借鉴了旧农保制度的优点及经验,也吸取了旧农保制度的教训,但是结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实力及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现状,该方案在资金筹集设计上以及试点推行中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修正。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法制建设

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广泛宣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把养老保险政策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农民宣传,让农民放心投保。同时,要加大政府引导组织力度,各级政府应把推进农保工作提高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治高度来抓。与此同时,必须确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法律地位。目前,我国正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虽然国务院出台了新农保工作的指导意见,并进行试点,但仍需从立法层面,加以立法来保障新型养老保险各级财政补贴资金保障机制、增长机制以及养老保障法律的监督机制,以确保社会养老保障基金的收缴、支付、运营的安全性和规范性,以更好地满足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建设的需要。

(二)逐步提高中央政府和地方财政补贴标准,实现城乡社会协调发展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基础养老金55元由国家财政全部承担,是新农保制度最大的亮点,也是吸引农村居民参保的重要政策。但是,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4760.6元,而新农保中每年660元的个人基础养老金补贴占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为13.86%,低于当前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低于20%的基础养老金替代率。在农民自己缴费为主的前提下,适当加大政府补助的比例,这样不仅能提高农民的保障水平、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而且也有利于新型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推广。中央和地方财政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建立持续的、科学有效的财政配套投入机制,确保参保人即使按最低缴费标准参保,将来其享受的保障水平也能达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三)多渠道筹集资金,实现养老基金筹集渠道多元化

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导致许多地方难以拨出足够的专款来补充农民养老保险,致使农民养老保险资金来源单一,甚至有些地方投保人出现“零账户”。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源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将难以长期实行,要确保政策的长期稳定与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1. 设置专门机构,投资运营养老保险基金

成立新型农民养老保险监督委员会,对农民养老保险政策执行情况和基金使用、管理、运营情况进行监督。目前,我国农村社保资金单靠利息收入,满足不了群众的养老需求,需要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社保资金增值保值拓宽渠道。在我国金融市场尚不成熟、资金投资收益率低、风险大的情况下,政府更应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通过市场化方式,公开招标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运营管理,并制定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政策,确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康发展。通过开拓投资渠道,既可以缓解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紧张矛盾,也可以使农保基金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2. 以征用的土地补偿费或转让承包土地收益作为社区补助养老保险基金

对于农村被征用的土地,把安置补偿费的一部分资金明确列为被征地人的养老保险所用,算出被征地人口补缴养老基金的总额,将基金总额从征地补偿费中一次性划出,为被征地人建立养老保险账户,纳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而对于年满60岁的农村老年人口如果愿意退出其经营土地,可以其耕地使用权作为养老保险的资产,只要在申请养老保险时能够出示使用权证明,并愿意将使用权上缴村集体的,可以用财政资金和村公益金发放养老金,发放标准由地方根据当地经济情况自定,原则上应超过老年人口耕种承包土地的收入。

3. 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为养老保险基金积累提供环境

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研究综述 篇11

【关键词】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多样化

随着医疗保险的发展,各种弊病不断暴露,尤其是“看病贵”的问题,人们对此怨声载道。抑制不合理医疗费用高速、大幅增长,成为大势所趋、医疗保障发展之必须,学者们力图从各个角度给出探索成果。

1 问题的产生原因

传统支付方式是由患者向医院支付后,再凭票证向患者所在单位进行报销。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后,这一支付模式变为主要由第三方机构(保险机构)代替被保险人向医院支付一定费用的支付方式。

如何抑制医疗保险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已成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大难题之一,而这几个问题都涉及到了医疗保险支付方式[1]。究其成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种:

(1)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下的道德风险与医生诱导需求。医生较之于大多数患者更了解病情,医生与患者之间信息不对称,而此时的医生具有双重代理身份,医生对患者提供更多的医疗服务以谋取更多的自身利益与为患者提供最优服务之间出现了冲突,患者出于健康的需求极容易被医生诱导需求[2]。且由于医疗知识存在高度专业性,医院具有卫生服务供给的排异特权,医疗服务需求方难以判断医疗服务提供方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否必须,病情的不确定性又使得医疗服务需求方难以预测支付费用[3]。同时,由于没有在医疗服务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形成利益相一致的目标函数,其医疗行为不在设想之内[4]。此外,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医生声誉机制,医生行为缺少道德声誉束缚[5],医疗服务需求方难以识别医生的医术、医德等。医院、患者,乃至第三方机构对医生行为不可监督,或者可监督,但监督成本过大。

(2)医疗领域具有不确定性,“医疗保健行业几乎所有的特征都是基于一般的不确定性” [6]。“医学不是一门严格的科学,而是一门不严格的艺术” [7],医生个体之间存在异质性以及外部因素等,都会导致医生在治疗的过程中治疗手段的选择与治疗方案的设计不同[8],难以监督和评估医疗服务提供方的行为,难以凭效果付费,评估与监督难度大。

(3)收费制度的缺陷,补偿机制不合理,医患冲突加剧。当前,在我国大多数采用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根据国内外经验表明,该支付方式尽管快捷方便,但不便于总量控制。同时,控制费用和补偿政策存在一定的矛盾,表现在医疗服务补偿机制不合理[9]。按服务项目付费确实有效地激励了医院的积极性,但是却伤害了患者的利益,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对疑难杂症难以起到基本保障作用,使医疗服务供求双方关系紧张[4],加剧医患冲突。

(4)医疗行为涉及主体多,同时受“病情”这一不确定因素影响,利益关系交错复杂,供需双方经济杠杆难以调解,难以达到帕累托最优。以医患关系之间的博弈为例,二者之间存在着非合作博弈,双方利益冲突具有产生“激励不兼容”可能性。

(5)医生人力资本未被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具有自发选择的特性,人力资源会自主选择评估以获取实现自己价值的途径。如果医生的人力资本评估低于预期,而这种资本的弥补又不能通过正常方式获得,不难推测的是,医生会自发选择通过其它方式来实现自己目标价值,或者不提供适宜的医疗服务,降低服务质量[10]。

2 目前主要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对比与学者观点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需要考虑供需双方的利益诉求。针对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学者们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分析,如实证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因为支付方式影响了对道德风险的抑制程度[13]。

2.1 医疗保险服务需方控制

目前,国内外医疗保险费用需方控制方法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种,见表1。

2.3 学者观点

近年来学者们通过对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引入预付支付,可以利用风险分担机制来抑制医生诱导需求行为,是医保费用过度增长的较好的方法。从后付制向预付制转换是大势所趋[12],从单一支付模式向混合支付模式转变也是必须的[12],預付制将是未来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方向。

针对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具体应当如何转换,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观点。

2.3.1 按病种支付方式与单病种限价

支持该观点的学者们认为,按病种付费的方法基于对不同病种医疗费用开销在源头上进行费用约束,推行按病种付费是一种可以有效抑制过度医疗,达到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手段[13]。其中,在世界上获得广泛认可的按病种付费典型代表是美国的疾病诊断分组(GRPs)支付方式。但是,疾病诊断分组(GRPs)支付方式受疾病分类、疾病系统管理以及我国实际国情等影响,以及缺乏对“医疗保险价格”观念的认识[14],在我国全面推广存在一定的困难。

于是,有学者提出,实施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方式需要与其它总量控制措施配合使用,这样可以有效约束按病种付费带来的医院故意过度医疗行为;可以先以某些具有代表性的疾病实行按疾病诊断分组(DRGs)付费的支付方式,逐步推广按疾病诊断分组(DRGs)付费[5];并提出单病种限价的支付方式,引入成本控制的理念[15]。

2.3.2 对按服务项目付费加以完善

按服务项目付费依旧有其可以生存的空间及其合理之处,不能全盘否定按服务项目付费,应当对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收费方式加以相应的配套机制,克服弊端,焕发新的生命力[10]。有学者通过实证调查发现,“总额与指标双控制”有助于降低医疗保险支出,病人负担减轻,且没有相互推诿拒诊的现象发生[16]。

2.3.2 总额预付制支付方式

有学者认为,医保总额预付是国家解决“看病贵”迈出的第一步[16],并以上海、北京为例,说明医保总额预付制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17]。

nlc202309030136

但有学者也通过实证认为总额预付的额度难以界定,预算过高会导致医疗服务过度增长,而预算过低则会对医疗服务需求方造成利益损害,并且总额预付制对监督机制要求较高[18],使得所有风险几乎由医院和医生承担,损害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利益。

2.3.3 复合式支付方式

每种支付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各种支付方式对不同的医疗服务行为所起到的影响程度不同[18],构建各种支付方式优势所综合起来的复合式支付方式,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

(1)以按“人头”付费为基础的复合支付方式

通过对现有的各种支付手段进行对比[21],以及将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与美国Medicare支付方式进行对比[19] ,“按人头付费”有效控制医疗费用总量,可以有效控制医疗保险费用的支出与增长。

(2)以總额预付制为基础的复合支付方式

通过对几种支付方式的比较,肯定总额预付费方式是最基本和有效的方法[17],不仅适合我国国情,还可以更有效地从宏观上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以收定支,减少基金不合理开支,促进收支平衡,微观上提出复合式的支付方式[4],以克服总额预付制激励作用不足。

(3)以按病种付费为核心的复合支付方式

虽然目前在我国实行DRGs付费有很大的困难,但可以先试点施行,或者在某些病种上先施行,尝试采用按病种付费与其它方式相结合,以便更好地控制过度医疗行为,以及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5]。

(4)混合分类支付方式

该付费方式的中心思想是由于各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病种以及医院分类,主张针对不同类型的疾病、医院分级,分地区、分类型实行不同的支付方式[19]。

2.3.4 其它观点

没有一种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是完美的,无法从更换支付方式这一途径上解决目前医疗领域中存在的“看病贵”的问题,应当完善医疗服务机构补偿机制[20],推动经办机构改革,清晰定责,以配合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才能有效改变现状。

4. 总结

近年来,医疗费用上涨日益严重。针对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调整,专家学者们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各抒己见,但是,无论是借鉴国外经验,还是根据各种支出方式的特点而设计出的支付方式不仅要符合我国实际情况,还需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由实践来检验。

目前我国各地区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医疗卫生服务状况不均一、病种管理体系等建立尚不完善、流动人口数量多且流动性强、医疗服务提供方成本管理意识不强等,复合的支付方式将是大势所趋。但其它支付方式在某些情况下施行难度大,按服务项目支付依旧有其存在的道理以及可取之处,不能矫枉过正,全盘否认,对按服务项目支付方式配套机制加以完善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克服医疗保险费用支出迅速膨胀的情况。在政策导向下,多样化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逐步试点、调整,循序渐进,以契合我国实际国情和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诉求,具体实施情况仍有待观察。

参考文献

[1] 王保真.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完善与配套改革[J].中国医疗保险,2012,(3):52-55.

[2] Nicholas S,Positive and negative factors in defensive medicine:a questionnaire study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J].BMJ,1995,(9).

[3] 王亚.从过度医疗看中国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改革[J].当代经济,2012, (7):38-39.

[4] 贾洪波,王玥.改革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支付方式的路径选择——基于新医改背景下的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5).

[5] 徐伟.国际经验对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机制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0,(2):34-35.

[6] K. Arrow, 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3, 1963, pp.941-973.

[7] K.Mepherson,International Differenees in Medieal Care Praetiees[J]. Health Care Financing Review, Annual Supplement,1989,pp.9-10.

[8] 吕国营.测量成本、可验证性与医疗费用支付方式[J].财贸经济,2009,(10):65-70.

[9] 马进,刘云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1,(11):11-13.

[10] 杨宜勇,邢伟,李璐.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供给者的激励机制[J].中国医疗保险,2008.(1):9-12.

[11] Sherman Folland,伦·C·古德曼,迈伦·斯坦诺 (Miron Stano).卫生经济学(第6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2.

[12] 刘君,何梦乔.医疗保险混合支付方式研究[J].保险研究,2010,(7):40-45.

[13] 栾瑞,高峰,曲松涛.医保患者医疗费用控制方式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10,(3):43-45.

[14] 官波.美国医保DGRs支付方式对我国医保支付方式选择的启示[J].卫生软科学,2004,(6):283-286.

[15] 陈晓阳,曾波涛.论医院实行单病种限价的伦理学价值[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1):49-50.

[16] 郭文博,张晶,陈健伟,等.医保费用“总额与指标双控制”支付方式的实施效果与启示[J].卫生经济研究,2011,(3):32-34.

[17] 答唯鹏.结合医保总额预付费解决看病贵的途径探讨[J].中国病案,2012,(2):34-35.

[18] 郑树忠,张超,梁鸿.上海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1,(7):526-529.

[19] 许怀湘.美国医保支付方式的演变及对中国医保支付改革的启示[J].中国医院,2012,(9):69-72.

[20] 杨敬宇.医保支付制度改革是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的核心[J].中国医疗保险,2012,(10):15-18.

我国保险营销策略创新研究 篇12

关键词:保险营销,营销理念,策略创新

1 保险营销的现状分析

1.1 经营主体不断增加, 监管健全化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截至2014年末, 全国保险机构比上年新增6家, 达到180家。20世纪80年代初期,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保险公司, 长时间在业内居于垄断地位。国内保险行业经过了30几年的发展, 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繁荣景象。保险行业属于金融行业范畴, 涉及社会公众利益这一特点要求必须实行监管。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对保险公司的进行外部监管, 拟定各项方针政策, 有利于净化保险市场环境,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2 保险市场前景广阔, 发展潜力大

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15年1-5月保险统计数据报告》显示, 原保险保费收入11666.41亿元, 同比增长19.46%。资金运用余额103054.77亿元, 较年初增长10.44%。净资产15716.23亿元, 较年初增长18.57%。这些数据有力地说明了我国保险行业竞争激烈, 市场广阔, 各项收入增长迅速, 经营效益逐步提升, 发展潜力大。

1.3 保费收入差距较大, 地区性明显

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2015年1-4月全国各地区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显示, 原保费收入全国合计为100251459.49万元 (包括集团、总公司本级) , 其中, 财产保险和寿险所占比重较大, 意外险和健康险占比较小。从整体上看, 各地区原保费收入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东部沿海地区对保费收入的贡献率最高 (约占全国原保费总收入的57%) , 中部地区次之 (约占全国原保费总收入24%) , 西部地区最低 (约占19%全国原保费总收入) 。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的差异性, 使得保费收入呈现阶梯式发展趋势, 见图1。

1.4 保险险种趋于单一, 同质化显著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投保需求的日益增加, 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就意味着保险市场行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保持较大的市场份额, 保险公司就必须实施“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转”的品牌战略, 可是, 就目前看来, 国内不同保险公司的险种比较单一, 创新力度小, 远远跟不上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主要表现为保险险种的趋同化现象较为普遍, 各大保险公司新推出的大多数险种, 美其名曰为“创新型险种”, 实质是如出一辙, 保险条款也毫无二致。在此情况下, 对银行代理网点的争夺成为各大保险公司扩大市场份额的另一重大举措。

2 保险营销的现存问题探究

2.1 营销模式单一, 经济效益低下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主要营销模式是:大项目型、银邮兼代型、个人营销型。其中, 个人营销型在保险营销成果中占比最大, 约占业务量总额的55%, 这就对保险业务员的综合业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然而, 国内保险营销由于发展缓慢、存在“职业歧视”, 且门槛准入低等问题, 同时, 保险公司的销售管理体系尚未健全, 缺乏对员工的定期培训、考核监督、绩效评估、奖惩安排等明细标准, 因此造成了保险公司和营销人员的相对隔绝状态。

国内基于传统的营销模式, 营销效率的主观能动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人员本身, 没有形成业务员、保险公司、顾客的良性沟通产业链, 缺乏多向互动, 往往会降低经济效益。

2.2 营销理念欠缺, 阻碍持续发展

保险营销理念是指保险公司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思想。传统的营销理念包括生产理念、产品理念、推销理念。在我国保险市场各项制度并不完善的前提下, 传统的营销理念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欲望。特别是现在盛行的推销理念, 若过度推销, 没有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出发, 仅仅考虑自身的业绩, 甚至采取不正当的手段, 极可能使消费者产生抵抗心理, 导致潜在客户流失, 最终不能适应企业的长期发展要求。在国内保险业向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发展的潮流下, 这种观念显然不能适应了。

2.3 业务员整体素质差, 流动性大

据统计, 目前我国保险行业的营销员约有300万人, 营销员在整个营销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但是, 从学历来看, 国内保险营销员学历普遍不高。据显示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保险营销员现状调查报告》, 截至2014年5月31日, 保险营销团队中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数占比66.34%, 大专及同等学历占比26.23%, 本科及以上占比仅7.43%。而从网络上展示的关于保险业务员的最新招聘信息来看, 普遍对工作经验和学历要求较低。门槛低、收入低, 待遇差, 不仅使得我国保险行业人才队伍素质低下, 更是造成保险业务员流动性大的直接原因。部分业务员把保险营销当做副业或是待就业的选择, 一旦找到更好的工作, 便会毅然辞职, 这会使客户的切身利益缺乏现实保障, 大大降低其消费热情。

3 保险营销的策略创新方案探讨

3.1 创新营销模式, 打造营销体系

当前国内保险公司采取的营销模式对销售成功的贡献率较低。在基于传统营销模式下, 保险公司还需要采取多渠道分销, 多家保险公司合作的方式, 联手打造营销体系。由于每家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特色业务和独特的企业文化, 在保持多方既定利益、市场竞争的前提下, 各大保险公司之间通过互通有无, 取长补短, 保证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 实现共赢, 最终达到“1+1>2”的效果。

此外, 在信息技术、网络通信、电子支付等支持下, 广播媒体、电话营销、网络营销等平台也成为各大保险公司的必争之地。网络营销成本低, 操作方便, 但是与此同时, 客户信任度低, 因此保险公司做好售后服务这一环节显得格外重要。售后包括理赔, 在事故发生并证实应当赔付后, 保险公司积极承担理赔责任, 不仅增强了顾客的消费信心, 而且顾客很可能利用其人脉圈为保险公司拓展更大的客户圈, 使其获得更多的客户源。

3.2 树立营销理念, 实现持续发展

保险公司的现代营销理念的关键要素包括:消费者导向、整体营销和消费者满意度。随着保险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保险公司应该树立“客户至上”的理念, 提供从前台到理赔的一体化服务, 为客户排忧解难, 形成业界口碑。做好整体营销工作也至关重要, 企业内部控制要求各个部门协调一致, 相互配合, 协同营销。在营销组合方面, 基于4P营销理论, 将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有机结合, 使各个要素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形成整体效应。同时, 结合4C营销理论, 从消费者需求出发, 尽可能的减少消费成本, 充分保障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的便利性, 贯穿始终的进行真情沟通, 真心服务。

从营销理念过渡到社会营销理念是保险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保险公司在追逐利益的同时, 应当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用长远发展的眼光, 制定出符合消费者、企业、社会共同需要的战略方针作为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

3.3 建立培训机制, 实施人才战略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究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面对当前保险市场人才相对紧缺的现状, 保险公司要想掌握控制尖端的人才, 在竞争中获得了主动权, 就必须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保险公司应向保险从业人员提供多渠道的磨练机会, 支持有为青年积极参与其中, 建立培训机构, 定期集中培训, 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各大保险公司通过集资建校, 开设网络课堂, 增强学员们的业务悉知、沟通、服务等知识, 开阔视野, 打造多支优秀的营销队伍。

为了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提高工作业绩, 保险公司需要将奖惩制度和严谨考核紧密结合, 健全选拔晋升机制, 确保职位和能力的对等性, 在良性竞争中体现公平。同时, 要构建立体化人才吸收体系, 实施人才战略, 广纳贤才, 为保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4 结语

全文以我国保险营销的策略创新为研究出发点, 基于保险营销的现状, 对我国保险营销的现存问题加以阐述, 并提出促进我国保险营销进一步发展的建议。在全球金融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 我们应该用明亮的双眼来观察世界, 用澄澈的心灵来审视自己, 立足长远, 统筹兼顾, 积极稳妥地推进营销策略创新, 才能延续企业的生命力, 创造出无限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范妍.保险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2]郭颂平, 赵春梅.保险营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上一篇:剧作中人物性格下一篇:基层医院: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