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中人物性格

2024-09-26

剧作中人物性格(精选5篇)

剧作中人物性格 篇1

一部剧作中,人物性格是艺术形象的主体,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剧作的核心和主要任务。许多作品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关键就在于作者成功地刻画了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一、剧作中人物性格的特点

文艺作品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剧作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同样如此。“高于生活”指的是剧作人物性格的高度概括性和典型性,既杂取众人,又是独特的一个人。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是多元化的,同一人的各种性格特征之间是模糊不清的,而在剧作中,作者通常使用夸张的手法,努力强化人物性格中的某一特征,使之更具典型性,使人物的立场和性格一目了然,这也同时反映了剧作中人物性格的鲜明性。正如《西厢记》中的红娘,作者要突出的就是她的“伶俐可爱”,通过这一性格特征,“红娘”的形象深深地印刻在人们心中。

此外,现实生活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剧作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正面人物不一定完美无缺,反面人物也不一定恶贯满盈,温顺的人未必不懂得反抗,坚定的人也难免动摇。具备了这两个特点,才能使人物真实可信,有立体感。《雷雨》刻画人物的成功之处即在于此。周朴园出身于封建家庭,在国外留过学,有地位、有教养,但他做了许多违背人伦道德的事,他冷酷、自私、专横、虚伪。在对待工人运动的态度上,他是一个贪婪、残酷的资本家;对于妻子,他是专制的丈夫;对待侍萍,他忏悔、内疚;对待儿子,他又是严父。正是如此丰富而又复杂的性格内涵,使周朴园这一人物有血有肉,深入人心。

二、对剧作中人物性格刻画方法的几点认识

1. 语言描写

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剧作中性格化的语言描写对于人物形象塑造具有深刻的意义,是刻画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不同的人物,作者要根据身份地位、思想特点、生活经历、情感和精神状态,选择个性特点丰富的语言,去展现不同的性格特点。

任何一部成功剧作的人物语言都因人而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某一人物的语言应适合那一人物的阶级、职业、思想、生活习惯、心理特点等,不同的人物绝不可能“异口同声”,作者只有掌握了每一个人物的性格化语言,才能正确把握情节发展,恰当地展开矛盾冲突,从而深刻揭示作品中蕴含的社会思想和时代主题。还以曹禺的著名作品《雷雨》中的周朴园为例,他的出身及受教育的经历,决定了他身上兼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和作风,因而他的语言基调是短促的、带有命令口吻的。当儿子周冲同情在工潮中受伤的工人,试图要与他讲理时,他只用了一句话便使儿子封了口:“我认为你这次说话说得太多了。”强迫妻子繁漪喝药时,他冷酷地说:“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榜样。”诸如此类满含着“我认为”和“应当”的语句,充分证明了周朴园既有封建主义又有资产阶级特点的性格特色。

2. 服饰、肖像、动作与心理描写

“服饰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功能。服饰描写能帮助揭示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凸显人物的性格,展示出社会环境或营造出相应的艺术氛围,并且从多层面反映相关的社会现实生活,是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有力艺术手段。”[1]因而,服饰对剧作中人物性格的刻画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与人物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剧作中刻画人物时,从来离不开对人物服饰的描写。肖像描写可以反映人物的身份和境遇,又与动作描写紧密相关,而动作行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教养及心理特征。因而肖像与动作是刻画人物性格必不可少的“工具”。心理描写是揭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可以深刻地展示出人物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心理描写如果方法得当、恰到好处,可以使人物性格展示得活灵活现,使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剧情。

3. 矛盾冲突与人物关系

剧作者设计剧中矛盾冲突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现人物性格。经验丰富的作者会通过各种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不同命运和结局,来展现他们特有的个性,冲突越激烈之处,人物性格特征也越鲜明,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表现得越充分。

在《西厢记》中,作者王实甫通过老夫人与张生、崔莺莺、红娘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张生、红娘与崔莺莺之间的性格冲突表现了各个人物独具魅力的性格特征,这两种矛盾冲突也构成了整部作品的主要线索。关汉卿笔下的多部名剧如《窦娥冤》《望江亭》《拜月亭》《救风尘》等,通过波澜起伏的矛盾冲突塑造了窦娥、张驴儿、王瑞兰、赵盼儿等经典的人物形象与性格。用精彩的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是这些作品与人物形象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必要提到的是,人物关系是一部剧作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是构成剧中矛盾冲突的关键,对于展现人物性格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一部剧作中,孤立的人物是没有的。某一角色,无论地位是否重要,都有众多其他人物与之相联系。人物往往在不同的人物关系中展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体现出性格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没有人物关系,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无法展现,剧作也就难以形成。

4. 特定的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包括剧情发生的年代、地域、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状况、经济发展情况等。剧作中人物性格的展现离不开时代背景,最鲜明的性格特征一定是带有时代特色的。《雷雨》是以20世纪2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为时代背景的,所以主人公周朴园的性格中兼有封建主义的腐朽和资产阶级的虚伪及残忍。《桃花扇》中的故事发生在明朝末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南明统治者耽于声色,弘光政权风雨飘摇,因而侯方域作为复社成员,虽胸怀报国之志,性格里却难免有软弱无能的一面,而身为青楼女子的李香君却深明大义,性格既温柔又刚烈。

三、剧作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意义

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在于艺术形象的塑造,任何不朽的文艺作品,都有独具魅力的代表性人物,如《雷雨》中的周朴园、繁漪,《桃花扇》中的侯方域、李香君、柳敬亭、史可法、左良玉、阮大铖等,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作品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其中人物的描写,具体来说,在于人物性格的刻画。

人物性格的刻画推动剧作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前文已提到,剧作的故事情节由各种矛盾冲突构成,设计矛盾冲突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体现人物性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文艺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同样决定着人物的命运。人物的命运和遭遇改变了,故事情节才能发展变化。所以说,人物性格推动着矛盾冲突的发生、发展,即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

人物性格深刻地反映着作品的主题。“所谓作品的主题,无非是对人的评价,对人性本质的认识。文学的倾向性,主要就体现在对作品中的人物的态度上”[2]。通过对侯方域、李香君、柳敬亭、史可法、阮大铖等人物性格的刻画,《桃花扇》总结了南明灭亡的历史教训。

人们因为一个角色而喜欢一部电影,通过一个典型人物记住一部作品,出色的人物性格刻画是一部剧作流传于世的最主要原因。

结语

本文通过对剧作中人物性格特点及刻画方法认识的探讨,说明了剧作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意义,为以后作者在剧作中刻画人物性格提供借鉴。

摘要:人物性格在剧作中是艺术形象的主体, 人物性格的刻画是剧作的核心和主要任务。作者成功地刻画具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形象, 才能使剧作取得巨大成就。本文探讨了剧作中人物性格的特点、人物性格刻画的意义及方法。

关键词:剧作,人物性格,刻画

参考文献

[1]文平.“衣如其人”——浅析鲁迅作品中服饰描写对人物性格的揭示[J].作家, 2010, (8) .

[2]高年士.论当代电影剧作的人物形象塑造[J].艺海, 2000, (3) .

剧作中人物性格 篇2

一、尊严与金钱的对抗 现实生活往往是残酷或不尽人意的谁都有他人难以理解的难处如果金钱和尊严不能兼而有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细细品味简的人生经历对于人们在尊严和金钱之间如何抉择有着一定意义上的启示。首先简自幼便成为一个孤女被抛掷给了冷酷无情的舅母———里德太太。在这里她饱受欺辱。一天还是小孩子的简看到一本英国禽鸟史的书觉得好玩就躲在窗帘后头入神地看被她野蛮的表兄发现便一把抢过她手中的书说“你没有资格拿我们家的书你是靠人养活的妈妈说过„你没钱你父亲一文也没留给你。‟你本该去要饭不该在这儿跟我们这样上等人家的孩子在一起生活跟我们吃一样的饭穿妈妈买的衣服�6�7�6�7滚站到门口去别站在镜子和窗子跟前。”1这话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那种没有钱就没有尊严可谈的观念这在当时的社会是普遍的。就像里德这样一个十四五岁孩子的头脑中此观念也根深蒂固他觉得简跟他们不一样还骂简是“耗子”是偷吃别人东西的耗子。他之所以这样鄙视简没有别的理由就是因为简没有钱是贫穷没有地位的下等人她应该去要饭她没有资格过上等人的生活。简到了寄宿学校以后这种观念的冲击更为突出。因为寄宿学校里都是些没有钱的穷孩子或者是根本没有父母的孤儿是这个社会上被鄙视的一群。老师鄙视他们主教、学校的负责人更鄙视他们随便地加以处罚。简只是由于不留神把写字板摔落在地上便被罚站在高凳上示众并不许所有学生和她说话。这对简来说无疑是对她尊严的无情践踏所以从小她就产生了为捍卫尊严而不屈服于现实的巨大勇气。其次磨难中顽强长大的简最终凭借优异的学业和出色的才华从寄宿学校毕业她很快谋到了一份家教的工作来到了桑菲尔德给当地富有的庄园主罗切斯特先生的女儿当家庭教师。在罗切斯特家的生活给她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际遇尤其是简和罗切斯特从陌生到了解然后相爱。罗切斯特起初的高傲冷漠并没有使简对他阿谀奉承谄媚讨好。面对主人说话时的专横粗鲁她依然保持自我不卑不亢。“我没吭声只是微微一笑那微笑既不显得很得意也不表示要顺从”。简给人们展示出了一个个性鲜明自尊自信的女性形象。那时社会中已经充斥了太多的物质元素金钱的作用和等级的观念也被大大地神圣化。面对贫困的现实又有多少人可以像简一样坚强地捍卫做人的尊严坚守内心那一片精神的净土对简而言她决不能因为“穷”因为身处逆境就丢弃了人格、丢弃了尊严、丢弃了良知。如果说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现实中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做到视金钱为粪土但若当一个人“穷”得只剩下钱的时候那将是何等的悲哀。试想一个浑身上下珠光宝气的行尸走肉又怎能比得上有高尚灵魂的穷人简仍然是原来的简在生活中选择了尊严自立这既是她面对残酷现实的抗争和自强也是她高尚灵魂的折射。再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简很有钱是否就一定能够获得人们的尊敬并且拥有尊严我们知道庄园主罗切斯特虽然不年轻帅气却是位很富有的绅士。漂亮的塞莉娜因他有钱而赞美他说“你有体育家的身材和气度所以我爱你”。罗切斯特信以为真。塞莉娜跟另一个男人却说他是丑八怪。他原以为只要有钱人家就会尊重他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为了钱有人当面总说好话实际上却会背后捅刀、诋毁或者蔑视你。由此可见金钱并不能买到真正的尊严。

二、叛逆精神———对平等自由的向往追求 人类的思想是最不应该受到束缚的叛逆也是最不该受到压制的。如果一个社会是兼容的就完全能把叛逆精神看作是一种合理看作是一种必然。否则这个社会本身就是一种不合理或者不能称之为健康的社会。人类的本性促使简对她的命运进行不屈不饶的抗争从而实现她对平等自由梦想的追求。首先简在罗沃德学校曾对海伦说“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地回击我肯定我们应该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不敢再这样打人。”“狠狠地回击”1这便是简的叛逆精神。骄横残暴的约翰把她看作丫头一样可是简不畏强暴怒斥这个迫害她的小魔王“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的皇帝”3。接着便和他扭打起来。其次当罗切斯特第一次看到简时他就感到有一种全新的东西———一种新的活力和新的感觉不知不觉传遍了他的全身。这种感觉和简所预见的一样。在罗切斯特假装要娶英格拉姆小姐从而试探简时简心中的哀伤和爱恋把她的情绪推向高潮“你以为我能够留下来成为一个对你来说无足轻重的人吗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任凭别人从我嘴里抢走我那一口面包把我杯子里的活命水倒掉我也能够忍受吗你以为就因为我穷、地位低下、相貌平凡而且身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一颗心了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的一样———我的心也和你一样富于情感如果上帝赐给我一点美再加上大量的财富我会让你同样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4。这段经典的表白道出了简内心中最诚挚最真实的感情它使人们产生共鸣。可以说简和罗切斯特相见、相识到相爱的过程里她的叛逆精神、自强自尊的品质无不深深地征服了他。再次我们不能否认简有自己的尊严在追求爱情上虽然她没有甜腻的赞美、温柔的话语但其感情足够真诚炽烈尤其是她从没有忘记平等的要求。简和罗切斯特谈到婚姻时曾义正词严地对他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就没有灵魂了吗你想错了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同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着肉体凡胎跟你说话而是我的心灵与你的心灵在说话就好像我们都已经离开人世两人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平等的”5。以上充分体现出简的叛逆精神、坚决维护妇女独立人格、主张婚姻独立自主以及男女平等的主张也可以看成她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平等自由的向往追求。

剧作中人物性格 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30—01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宏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在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我国的小说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史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在人物性格的描绘上、在细节的刻画上,都为后世做出了光辉的典范。中学课本所选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屈原列传》等都是史传文学的代表作品。对了解人物性格的塑造方式、理解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

人物性格对照有三种最基本的方式:一是不同人物性格之间的对照;二是同一人物性格表象与性格本质的对照;三是人物性格内部两种对立因素的对照。这三种方式,我们可以简称为性格外部对照方式、性格表里对照方式、性格内部对照方式。 现以《鸿门宴》为例简要分析。

一、性格外部对照方式

恩格斯在评论拉萨尔的《济金根》时曾说:“我相信,如果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损害的”。恩格斯这里讲的就是不同人物之间性格的对照,这种对照可以使彼此的性格“区别得更加鲜明”,相互起到衬托作用。这种对照,在艺术容量极小的作品中,往往只能是一对人物的对照或这样几个次要人物与一個主要人物的对照。而在艺术容量较大的作品中,则往往可以形成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种人物排列组合,又可形成几个子系统。《鸿门宴》中敌对的刘邦与项羽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照系统,主要有两个主帅刘邦与项羽的对照;两个谋士张良与范增的对照;两个武士樊哙与项庄的对照;两个间谍内应项伯与曹无伤的对照。刘邦狡诈善变,项羽轻信幼稚;张良沉着斡旋、随机应变,范增老谋深算、孤注一掷;樊哙看似鲁莽豪爽,实则心细如丝、智勇兼备,项庄欲进不能、欲罢不甘;曹无伤顷刻毙命,项伯见利忘义。这种对照使彼此性格互相衬托,互相补充,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

二、性格表里对照方式

这种对照方式是性格表象(性格的表面特征)与性格本质(性格核心)的对照。《鸿门宴》中樊哙的塑造就体现了这种对照。樊哙闯帐救主时,项羽初见此人时先惊后喜,惊其大胆持盾闯帐,喜其豪爽英武。及至樊哙覆盾切彘肩而啖之之时,对其已有赞赏之意,樊哙的质问,项羽终是“未有以应”。 历来评论鸿门宴者只谈张良之功、项羽之失,很少有人注意到樊哙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他利用项羽“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的心理,在莽撞言行的掩护下替刘邦辩解,使项羽深信不疑,缓和了剑拔弩张的气氛,刘邦借机脱离险境。后来,又是他说出“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话劝刘邦立刻逃走。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他的性格表象——鲁莽豪爽,与他的性格本质——智勇兼备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对照使这一人物形象完整丰满、栩栩如生。

三、性格内部对照方式

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一个具有独特构造的世界,都自成一个有机系统,形成这个系统的各种元素都有自己的排列方式和组合方式。 以项羽为例,他的性格就是一个复杂的对照系统。 过去有人在分析项羽时,常以“虞兮”之歌为例,说明项羽兼有风云之气和儿女之情,但这只是项羽性格整体中的一个性格组合单元,而且是性格表层的组合单元,并非项羽性格的整体结构。项羽性格整体中还有很多互相交叉的性格组合单元。钱钟书先生汇集《史记》中其他人对项羽的评价,找出项羽多种性格元素的两极对照。说:“‘语言呕呕’与‘喑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傈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妒能’,‘妇人之仁’与‘屠阮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项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性理,犁然有当。《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谈士每以‘虞兮’之歌,谓项羽风云之气而兼儿女之情,尚粗浅乎言之也”。项羽身上的“妇人之仁”、“屠阮残灭”等性格元素,不是线性的善恶排列,而是又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地形成一组一组的“相反相违”的对立统一关系,而这一组一组的性格元素又围绕项羽性格核心不断发生交叉组合,从而形成项羽复杂而有序的性格系统。从中我们也就找到了项羽这一历史人物经司马迁塑造后千百年来评论家们争论不休的原因——他既让人佩服又让人唾弃,他的失败既让人痛惜又让人觉得活该,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到他的悲剧性命运是由悲剧性性格所决定的。

金庸小说中的人物性格 篇4

西晋皇族欲向阮籍提亲,阮籍大醉三个月,媒人不得与言,废然而返。令狐冲拒绝当日月教副教主,情形与阮籍相似。只是令狐冲是正面跟任我行发生冲突,情势更加惊人。是以《笑傲江湖•拒盟》中任我行与令狐冲的言辞交锋,是金庸小说中最惊心动魄、最令人回肠荡气的一段对话。

令狐冲得上官云赠“寿比南山,福泽无穷”四字,忍不住嗤一声冷笑,“委决不下”之心,“突然一片明亮,再无犹豫”,说出两件事:一是决不能将恒山一派带入日月教,二是求教主将其女儿盈盈许配给他。而任我行也是非常之人,竟然全部答应,眼看可以两全其美,令狐冲却还是拒绝加入日月教,并决心与任我行“誓死周旋”,说得斩钉截铁,绝无半分转圜余地。“一时朝阳峰上,群豪尽皆失色”。

当时任我行扫平五岳剑派,“炙手可热势绝伦”,要恒山派全军覆灭只是举手之劳,但他 对令狐冲除了威逼,还有利诱,授以高位,视作接班人,许以女儿,答应传授消除异种真气的法门,应允保留恒山一派,可谓至矣尽矣,蔑以加矣,即使惊才绝艳如东汉蔡邕,恐怕也要为之感动,会像哭董卓似的要报答“知遇之恩”,令狐冲却不为所动,原因何在?

《绣花》一章中,令狐冲有段内心独白:“即以当世之士而论,向大哥、上官云、贾布、童百熊、孤山梅庄中的江南四友,哪一个不是奇材杰出之士?这样一群豪杰之士,身处威逼之下,每日不得不向一个人跪拜,口中念念有辞,心底暗暗诅咒。言者无耻,受者无礼。其实受者逼人行无耻之事,自己更加无耻。这等屈辱天下英雄,自己又怎能算是英雄好汉?” 推而广之,屈辱人,自己又怎算是人?令狐冲岂是这样无耻之徒?“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二十个字,用在令狐冲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书中写令狐冲,最出彩的两处,除《拒盟》一段,还有为救仪琳而与田伯光斗智斗勇的部分,尽管通过仪琳之口叙述,虽多方照应,技术上尚有可商榷之处,但令狐冲的潇洒倜傥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令狐冲其人,小聪明是有的,华山面壁后,剑法可算独步天下,湖底脱困,内功也极其深厚,但他一没有王重阳的雄才大略,不是统帅之才,二没有萧峰的天生豪气,有时倒与无赖相近,三没有郭靖的凛然正气,即使岳不群并派,也有点无可无不可。对华山派还有那一份血诚。这正是浪子的处境。他虽被开革出派,却一心梦想重入华山派。浪子总在流浪,却一心想家,浪子一心想家,却总在流浪。本文开头我以阮籍比令狐冲,正因在这一点上,他们也惊人相似。这里不能不提到嵇康,倒不是《笑傲江湖》之曲与他有关,而是他“非汤武而薄周公”,看似名教的叛徒,实际上是忠实的卫道士,他是时代的浪子,正如令狐冲是“江湖”的浪子。在秩序违背人性时,他们以挣脱和破坏秩序的方法维护理想中的秩序,这是浪子存在的意义。在小说中可以喜剧收场,在现实生活中,只能以悲剧了结。韦小宝:无耻惫懒 左右逢源

韦小宝这个典型的市井泼皮,是我所知道的最吃得开的人物。除了跟吴三桂势不两立以外,他从来没有一个永远的敌人;除了阿珂和郑克(土爽),谁都与他讲交情。从大清朝内禁到俄罗斯皇宫,都能直进直出,东北、西藏、蒙古、云南、台湾之收归版图,全有他一份大功,天下高手九难、陈永华、洪安通、少林众僧、桑结都与他关系非同一般,当时大名士顾黄吕查四人甚至病急乱投医要辅佐他当皇帝。现实生活中我遇到声称白道黑道都吃得开的人,往往很不恭敬地想到这个人物;提到历史上的众多英雄,我也会想到他。金庸将他写成这个样子,要有相当的魄力。如果韦小宝胆子够大,心计够深沉,说不定就揭竿而起了,不能成为朱元璋,也能像陈友谅,弄个草头王当当。本来这三人也和刘邦一样,是一路人物。当然他若这样干,对手是康熙,最终是要失败的。问题是他出身妓院,虽然混成一个叱咤风云的奢拦人物,最大的理想却还是回扬州开一所甚至几所大妓院。他身上那种无往而不利的无赖习气,令人很难忘记,从这个意义上说,《鹿鼎记》是一部气魄更大、更精彩、也更有意思的《堂•吉诃德》(塞万提斯)。我们想必对这位先生一口气娶了七个夫人印象不浅,这七个女子,有四个是从别人那里弄过来的,最费周折的是阿珂,那种死乞白赖死缠烂打恬不知耻,简直感天动地,而最令人羡慕的大概是他竟拥有温厚娇憨细腻忠心的双儿。《鹿鼎记》最大的败笔可能就在追求阿珂的过程中,与喇嘛斗法,虽有宝衣护身刀枪不入,可是宝衣没有气功,难以“反弹”,韦小宝胜得无理;“杀龟大会”以后耍弄郑二公子的种种笑剧,办法虽多,手法单一,实在无趣得紧。作为一个无赖,他对付人十分辣手。?从小打架,手段阴毒。神龙教让他当白龙使,他却炮轰蛇岛,救沐王府入宫行刺的三个人,让四名太监尝化尸粉,一剑无血冯锡范如此高手,也被他痛加折磨,调包斩首,郑克(土爽)更是被整得了无生趣。然而他虽与康熙是总角之交,在宫中气焰嚣张,却始终不过是一个弄臣,一旦真正介入朝野纷争,便被康熙玩弄于股掌之上,在平三藩这样的大事上,康熙也绝不敢让他做替身。这些地方,金庸的把握是非常精准的。

正如金庸所说,韦小宝身上也不是一无是处,他讲义气,而且讲到不贪图富贵,宁可“告老还乡”,这十分难得。这天下最吃得开的人最后弄成天下最吃不开,躲到大理,就是因为他太讲义气了。世事往往如此,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韦小宝秀于林的地方就那么一丁点儿,风也照摧不误。最后他一声断喝:“老子不干了!”大彻大悟,真有苏东坡“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的味道。慕容复:王霸雄图 尽归尘土

《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中的两个重要人物有着相似的经历和相似的结局,令人遗憾的是,金庸的创作在此也出现了相似的失误。这两人名叫慕容复和岳不群。

这两个人在江湖中同样享有令誉。岳不群被称为君子剑,气度闲雅,大义凛然,简直是江湖正义的化身;慕容复的家传武功虽骇人听闻,但他英俊潇洒,武学渊博,连四大家将也颇得萧峰好评。这两个人又同时是野心家和阴谋家,岳不群不露声色窃得辟邪剑法,夺得五岳派掌门之位,为人阴鸷险刻;慕容复神出鬼没四处奔波,梦想复国,弃王语嫣于前,杀包不同于后,可谓无情无义。

岳不群这个人物形象颇有典型意义,据说东南亚某国政要攻击对手时也用岳不群指称,可见其影响之大。《笑傲江湖》的大部分篇幅,岳不群在武林中以正面人物出现,他的阴谋都在无形中进行,如派遣劳德诺和岳灵珊去福州,收林平之为徒,将令狐冲开革出派,往往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这种不着痕迹的塑造,颇见功力。但在离华山途中被十五名蒙面高手伏击,败得轻易了点,嵩山顶上与左冷禅比武,又胜得轻忽了点,与金庸其他描写打斗场面举重若轻的笔法相较稍逊,两处都稍欠耐读。在小说的结尾部分,对岳不群的几次描写都因其命运定型而性格走样。在被任盈盈喂服三尸脑神丸前后,十分狼狈脓包,迹近无赖。其实按他的性格,虽然十分卑鄙,却远不是一个小丑,他的邪恶阴险是极为镇定从容的,但被处理得既带匪气又流于浮滑,显然过于草率。最后死于仪琳之手那一节,更是勉强,以他的老谋深算,死得如此容易,这与任我行之死一样,都有点偷懒。即使用自残躯体后心理变态解释,用阴谋败露后的秉性暴露解释,也仅能差强人意。

“南慕容”的名头十分可疑,如果它是慕容复的父亲慕容博闯下的,那么不可能与后辈“北萧峰”并举,而慕容复的武功则似乎不足当此声望。慕容复的复国梦并不损他形象,他的武功未臻一流,也不足以减他的潇洒。他的形象变化在少林寺大战。此战场面恢宏壮阔,自然是经典之作。玄慈的悲苦,萧峰的豪迈,段誉的迂阔,游坦之的凄厉,都刻画得颇成功,但慕容复在此变成一个绣花枕头稻草芯的世家子弟,并不是那个志在天下的英雄。与段誉相斗,徒见花哨不见智勇,与萧峰交手,更是在三招两式之间,一世英名毁于一旦。从此以后,他变得不堪一击:智穷力竭到去西夏国争当驸马,武功为鸠摩什轻易击败,人格在段延庆面前丧失殆尽,心理上最终以疯狂了结,也顿成小丑,还赔上一个阿碧。同样,华山派与慕容世家的实力也是很让人怀疑的。五岳之中,落墨较少的泰山、衡山两派,尚有耆宿如玉矶子和老将如刘正封在世,恒山派三位老尼也实力不弱,华山派虽然气、剑二宗内讧,但举派下山避仇之际,却是这样的势单力薄,与他的声望地位相差过大。慕容家世代奔波,除了有一个燕子坞和四大家将,实在看不出他们积聚了多少势力。

岳不群和慕容复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本来比较丰满,到了尾声,却因为变化突兀,反而大

郭襄: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她是金庸小说中最寂寞的人。

也许只有找不到对手的独孤求败、隐居华山侧的风清扬,这两人的孤寂内心、凄凉情怀才差可仿佛。

郭襄出生之时,正值元兵围攻襄阳之际,初履人世,便受尽磨难,被杨过抢走,落入赤练仙子李莫愁之手,饮豹乳,困死人墓,又险些在绝情谷遭毒手,后来一度又被金轮法王绑架。作为峨眉派开山祖师的郭襄,武功如何不知道,从其传人灭绝师太身上看,可能也是一代高手,况且她还和张三丰、无色和尚一起听过《九阳真经》。但在小说《神雕侠侣》中,她的武功不值一提,智谋也不过尔尔,她的智勇还不到她的父母的智勇加起来除以二,行走江湖是靠了父母的威名。但她行为言谈之中,神定气闲,从容不迫,自有一种只可远观的清芬淡雅。她的结局是出家当尼姑,开创了峨眉一派。

郭襄是一个落寞的人,她的结局只能是出家,因为她的眼界实在太高了。她的外公是目无余子的东邪黄药师,父亲是号称一代大侠的郭靖,母亲是机变无双的黄蓉,心仪之人又是神雕侠北狂杨过,就连她的敌人也是一代宗师金轮法王。她心地善良,人缘不错,有时甚至憨态可掬,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别人只怕也无以入她眼中,即使是琴棋剑三绝的昆仑三圣何足道如此人物,在她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你能要她嫁给谁去?母亲黄蓉的身世与她相似,但黄蓉更清醒,更入世,所以她嫁给了傻小子郭靖,恐怕普天之下古往今来只有李太白能与郭襄匹配(苏东坡只会说说健身气功,不会剑法,呵呵)。

郭襄用情之深之苦,在金庸小说中是无出其右的。她不会像李莫愁用杀人的方式渲泄,也不会如公孙绿萼一死了之,又没有仪琳从小就青灯黄卷的心如死灰,更没有令狐冲和段誉的运气,一个有任盈盈补缺,一个最终如愿以偿。她的情若浓若淡,其实是浓极而淡,丝丝缕缕,无以化解。相比之下,生死相许的爱情也许更容易些。因此,金庸小说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句对话,就是她在少林寺和无色互相打听杨过消息时说的:“郭襄望着远处山峰,自言自语:„几时方能见着他啊。‟”

郭靖黄蓉在桃花岛诀绝,黄蓉对自己说:“蓉儿,蓉儿,你可千万别寻死啊!”读到这里,令人涕泪沾襟,不可自抑。可面对郭襄,如在夜深人静之际,洞箫响起,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绝如缕,你只能悄悄合上书本,惘然自失,惆怅无比。

剧作中人物性格 篇5

关键词:王熙凤;性格;爽朗;能言善辩;狠毒

王熙凤,小名“凤哥”,又被贾母爱称为“凤辣子”,出身于四大家族之一的王氏家族,幼小时被家中当作男孩子教养,是贾政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后嫁于贾赦之子贾琏为妻,是荣国府的轴心人物。她姿容美丽,出场时总是满身锦绣,珠光宝气,第三回中,作者通过黛玉之眼对王熙凤的容貌服饰做了细致的描摹,“彩绣辉煌,恍若神仙妃子”。在第六十八回中,作者通过尤二姐的眼睛再次对王熙凤的肖像进行描画:“眉挽柳叶,高吊两稍,目衡丹凤,神凝三角。俏丽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美女,其性格也是很复杂的。

一、性格爽朗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一回王熙凤以她独有的张扬方式粉墨登场:“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如此出场不可不谓轰轰烈烈、精彩纷呈。无论是几位夫人还是迎春等贾府小姐,都一丝不苟的遵循着封建礼教的规范,就连作为长辈的几个舅母在此时也是中规中矩的,只有这一位王熙凤不符合大家风范,放肆的发出笑声。因为在这样的场合里,封建贵族的礼教并不允许有人行为放肆,但王熙凤却从一出场就用笑声来显示出她的放肆和性格爽朗。黛玉的心中自然会觉得是不是哪一位了不起的大人物来了,竟然这样的放肆不守礼数。果然,这一位无论是从家世还是样貌都属于上乘的贾二奶奶以其不一样的出场方式让人记住了她。

二、能言善辩,精明睿智

《红楼梦》里的女性大都是聪明伶俐,会吟诗作画的才女,说话免不了咬文嚼字,就连丫头们也是拿着腔儿,哼哼唧唧,越发现出王熙凤的与众不同,口齿爽快。王熙凤胸中应该说是欠缺文墨的,她的语言没有书卷气,然而却有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她不似黛玉说话那么真,也不似宝钗的虚探春的直,但她最懂说话的技巧,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妙语连珠,没有半点不适更不凡的是她能用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的语言营造气氛。第三十八回里,贾母带着一家人在盖于池上籍香榭欣赏风景,心里高兴,就说起小时候在枕霞阁玩儿,不小心失足掉进了水里,没有淹死,头上却崩破了块,现今鬓角上还有指头大小的一个坑儿。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人是无法对答的,可聪明的王熙凤却说出了篇不同凡响的话来:“王熙凤不等人说,先笑道那时要活不得,如今这大福可叫谁享呢,可知老祖宗从小儿的福寿不小,神差鬼使碰出那个窝儿来,好盛福寿的。寿星老头儿上原一个窝,因为万福万寿盛了,所以倒高出些来了。”

再如王熙凤和林黛玉初次见面,她一看到黛玉立刻夸赞道,“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儿,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短短几句,既称赞了黛玉的美貌,重点又落在了阿谀贾母的根本上,王熙凤这玲珑、老到的用心,恐怕傻子都能体悟到。

她在贾母面前装乖,打诨插科,想尽一切办法,使出浑身解数使贾母高兴,贾母正为贾赦讨鸳鸯的事发怒,她却说:“是老太太的不是,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似的,怪不得人不要。”明是说老太太的不是,但却使贾母听得浑身舒坦,喜心快意,她把贾母捧得团团转,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她,她是贾母的“开心果”、“顺气丸”,像如此有血有肉、有滋有味叫老太太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话,是只有王熙凤才说得出来的。

王熙凤言谈得体,在处理与不同阶层人交往时,话语得宜,行为得当。比如面对来投奔的刘姥姥,王熙凤既有谦辞:“我年轻,不大认得,也不知道什么辈数,不敢称呼。”接着又告难说:“外头看着轰轰烈烈,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不过是个空架子罢了……”同时又不乏人情味:“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才有照应才是,那么你又是第一次来,第一次张口,不好叫你空手回去,如果你不嫌少,这五十两银子暂且拿了去。”这样的行为与言语即显示出王熙凤居高临下的威慑力,又说明自己通情达理。

曹雪芹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和刻画了王熙凤的极细极深的心计,塑造了一个“有一万个心眼子”精明的风姐。风姐的聪明不是小聪明而是大智慧。她运筹帷幄,随机应变,能正确的“见风使舵”这用今天的观点来说是个“明白人”!

三、狠毒——口蜜腹剑两面三刀

第六十五回中,兴儿向尤二姐介绍和评价王熙凤时说她“心里歹毒,口里尖快。估着有好事,他就不等别人说去,他先抓尖儿;或有了不好事或他自己错了,他便一缩头推到别人身上来,他还在旁边拨火儿。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都占全了。”如此一段评论,让我们看到了王熙凤儿的利己主义和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以下几个实例又充分佐证了上述观点:

1.“弄权铁槛寺”(第十五回):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一纸之书指示地方官拆散一对相爱的未婚青年,并逼得他们双双自杀。

2.“毒设相思局”(第十二回):“癞蛤蟆”式的贾瑞,偶然触犯了她的尊严,她就略施手法,无必要地置之死地。

3.“诱害尤二姐”(第六十八、六十九回):她假装贤惠,把尤二姐骗入大观园,然后以最狡猾最狠毒的方法把已有身孕的尤二姐逼死,还要设法追杀她的前夫张华。

4.“逼死鲍二家的”(第四十四回):曹雪芹的人物命名并非杂乱无章程的,而是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意蕴,通常预兆着人物的命运。王熙凤的名字就体现了这种原则,不同于一般女孩子的红、香、柳、翠等艳字,相反取了一个男性化的名字。雄为”凤“,雌为”“凰”。另外,小说中以为说书先生为贾府女眷所说的《凤求凰》,其中的男性主人公也叫王熙凤,暗示了“王熙凤”是一个男性化的名字。由此按照曹雪芹的命名逻辑,可以看出王熙凤儿性格中的雄健刚强与王者之气。曹雪芹为她写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我们从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作者对王熙凤聪明才智的欣赏,对她德与行的批判,对她悲剧命运的同情。

【剧作中人物性格】推荐阅读:

剧作价值05-09

剧作结构09-07

剧作家07-14

剧作家协会06-14

电影剧本写作和剧作分析要领09-11

上一篇:医院就诊卡论文下一篇:我国社会保险研究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