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英语创新教育

2024-08-23

我国中学英语创新教育(共12篇)

我国中学英语创新教育 篇1

一、会展业发展对会展人才的要求

“十二五”期间我国会展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 并呈现出新的特点。会展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会展人才, 所以快速发展的会展业对会展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将提出新的要求。

第一是实现会展人才规模化。会展业的快速持续发展需要大量的会展人才来支撑, 所以必须实现会展人才供应规模化。第二是会展人才专业化。会展人才必须能够把握会展行业的前沿理论, 精通会展专业技能和知识、运作模式和操作流程。第三是实现会展人才综合化。会展业涉及多个业态, 会展人才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宽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等综合能力, 以适应不同主题会展的要求。第四是实现会展人才国际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会展人才需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对外交流能力, 熟悉国际商务知识和国际惯例, 能够进行国际沟通。第五要实现会展人才社会化。会展人才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团队协作、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并且勇于探索。

二、我国会展教育存在的问题

会展教育承担着会展人才培养的重任, 但是目前我国会展教育却存在着许多问题, 大大影响了会展人才的输出数量和质量。

1. 会展教育起步晚, 学位体系不健全。

我国会展学历学位教育始于2002年, 起步晚, 发展慢, 至今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学位体系。由于研究型高校、应用型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定位不明确, 学科体系不健全, 专业设置不合理, 培养方案和目标不具体, 因此培养出的会展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

2. 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 人才供应结构不合理。

由于缺乏市场调研, 培养目标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 又缺乏对会展理论及运作方式的专门研究, 因此教学内容不明确, 很多高校选用的教材陈旧落后, 根本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一方面会展人才无法胜任实际工作, 另一方面人才供应结构不合理, 尤其是应用型的会展人才奇缺。

3. 专业教师匮乏, 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低。

由于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在会展教育领域投资少、立项少, 因此很少有人愿意投身于会展教学与研究, 导致会展教师是从经济、外语、旅游、历史、社会学、广告、管理等专业转过来的, 属于半路出家, 所学专业并不对口, 再加上他们缺少从事会展操作的实践经验, 讲课时重理论轻实践, 培养出的学生根本无法胜任本职工作。

三、我国会展教育创新途径

为了保证我国会展业在“十二五”期间健康、稳定、快速地发展, 我们必须尽快进行会展教育创新, 构建科学合理的会展教育体系, 以便为会展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1. 教学理念创新。

高校必须树立以下的教育理念: (1) 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要根据会展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确定会展教育培养目标, 我们要培养的是专业化、国际化、综合化、社会化、创新型、复合型和开放型的会展专业人才。必须通过市场和行业调研, 了解会展专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市场需求, 确定我们的教学内容。 (2) 实用主义教育理念。教育是为现实的社会经济产业需要服务的, 只有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价值的教育才能得到社会认可, 所以会展教育是为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服务的, 要根据会展行业的特殊性, 培养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会展人才。 (3) 教学标准双重性理念。高等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人才, 这个素质有两层含义, 一是必须遵守通用标准, 对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持续学习能力进行通识型教育;二是必须遵守行业或企业标准, 对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应用型教育。 (4) 多维培养的理念。把人才培养的短周期性和教育的长远性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能够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 还能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 乃至整个行业发展的需要。 (5) 开放的理念。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教育也随之国际化了, 所以从事会展教育的高校要具有开放的理念, 要开展同国外高等教育机构、相关国际组织及著名会展企业的合作, 学习和借鉴它们先进的办学经验和教学体系。

2. 教学内容创新。

要做到以下几点: (1) 重视市场调研。在确定教学内容之前专业教师必须做大量的市场调研, 对会展市场的前景、客户心理、企业参展的动机、影响因素和企业需求等进行分析和研究, 确定会展人才的知识结构, 从而确定会展教学的内容。 (2) 按照本校的教学理念和定位, 结合会展人才市场需求确定教学内容。一是创新专业教学内容, 包括专业基础课, 即会展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前沿理论、行业动态、运作模式和操作流程等;以及专业方向课, 即根据将来从事的工作 (如:会展管理、会展策划、会展营销、会展展架设计 (搭建) 等) 开设相应的专业课程。二是创新辅助教学内容, 包括提高文学、文化修养的课程、语言课程、计算机和网络技能课程以及艺术类课程等。还要根据时代的特征, 比如说为了顺应低碳经济和绿色会展的潮流, 开设相关课程。三是创新实践教学内容, 要根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修订实践教学大纲, 设置实践课程, 制订教学计划和指导书, 确定教学内容、实施过程和评价体系。

3. 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

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理论教学创新。加大“案例教学”的力度, 通过案例增强学习的真实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邀请“会展专家进课堂”, 定期举办专业或学术讲座, 通过这些社会知名企业的工作人员或资深从业者的言传身教让学生了解会展的行业动态和专业要求, 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通过提出讨论议题和要点、设置障碍、启发思路、引导争论等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 提高他们在运用理论知识方面的能力。 (2) 实践教学创新。会展业属于服务业, 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所以培养出的会展毕业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 而且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所以要逐步提高实践课程的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采用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 理论课与实践课交叉进行, 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 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互补。 (3) 国际合作办学。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能够具有国际会展的先进理念, 鼓励高校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会展教育成熟的会展大国的相关高校合作, 采用3+1或2+2的培养模式, 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到国外学习, 学习国外先进的会展组织和管理理念, 学成回国后引领国内会展行业的发展, 做到真正与国际接轨。也可以聘请国外著名会展专家来校内给学生做讲座或指导, 让学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国际会展。

4. 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创新。

为了改变专业教师匮乏, 整体素质低的现状, 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1) 提升现有专业教师的素质。鼓励现有专业教师走出校门, 继续学习和深造, 如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 出国培训或考察, 带领和指导学生团队参与会展专业技能大赛, 利用假期到企业锻炼或者去大型会展机构工作, 等等, 一方面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 另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和操作技能。 (2) 引进新教师, 为师资队伍注入新鲜血液。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的教学名师、专家和教授来本校任教, 带动本校的学科建设;也可以邀请国内外的会展专家、资深从业人员来校任教, 或者担任兼职教师。

总之, 只有不断地进行会展教育改革和创新, 才能紧跟会展企业和市场对会展人才的需求, 我们培养出来的会展人才才会被会展行业所认可。

参考文献

[1]苏彦朝, 石宏伟.我国会展教育不能满足会展企业需求的原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7, (4) :184-185.

[2]刘学莉, 徐虹.我国会展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 (1) :80-84.

[3]黄玲.我国会展人才培养现状及创新模式思考[J].统战理论与实践, 2007, 37, (3) :51-53.

[4]周国忠, 章笕.高职院校会展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能力培养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11) :103-104.

[5]魏雅莉.应用型会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 2011, (2) :66-68.

[6]周霄.高校会展专业教育实践性教学环节初探[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5) .

我国中学英语创新教育 篇2

创业教育思想最初源起于美国。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赖斯•迈斯开设的“新创企业管理”课程拉开了创业教育的序幕。经过不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深度融入美国高等教育之中,对于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之下,虽然我国创业教育的思想古已有之,但创业教育正式付诸实践却要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算起。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号召各国把培养学生的事业心与创新精神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此后,有关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逐渐增多。

5月,清华大学举办首届创业计划大赛,标志着创业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开始。同年6月,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首次提出要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

5月和8月,教育部又分别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3号,以下简称《意见》)和《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教高厅〔〕4号)两个文件,促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以来,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36号)等文件的指导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成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二.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双创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面向全国130余所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调查和学情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受到政府的重视、引导与推进,近七成高校年投入创新创业教育建设资金在百万以上。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和鼓励,我国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正在呈现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校配合、协同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

相关调查也显示:随着20之后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大多数高校均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多数被调研高校已经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其中,62.9%的高校建立了由校主管领导参与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和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近80%的高校出台了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规章制度,70%以上的高校进行了相关教学改革,93.8%的高校参与到多类型的创新创业大赛中。

上述数据反映了我国近年来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三.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瓶颈性问题

在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双创教育工作存在的发展理念滞后、工作机制单一以及教学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20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在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届本科生中,只有不到一半(46.2%)的创业者3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即使在浙江等创业环境较好的省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这与欧美国家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水平(约为20%)仍有较大差距。国内横向比较也发现: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于社会创业平均成功率,大部分的“大创牌”企业夭折于初创期,熬不过3年。

在高等教育从追求数量增长转变为追求质量提升的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点,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在式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从谋求数量扩张向追求质量提升转向,进而实现自身发展的全面升级。

式发展理念及其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一. 式发展理念的定义

作为一种发展观,式发展理念认为,高等教育发展应以质量和效益为主要目标,通过体制创新、结构优化等措施,提高教育效率,实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以及公平等要素的协调发展。有学者指出,式发展是“利用现有内外部资源,挖掘现有潜力,优化资源配置,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师生综合素质,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突出特色,树立品牌,注重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

相对于外延式发展,式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将其作为发展的“生命线”;更加注重创新和特色,将其作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更加注重要素优化,将其作为发展的不竭动力;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将其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式发展的理念已经上升为一种教育发展战略,引起了广大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二. 式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嬗变

1982年3月,颜维进在《经济管理》上发表《积极稳妥利用外资,加强现有企业改造》一文,提出了“式”的概念。1988年,北京科技大学高教所毛祖桓发表文章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一样,应以式的发展模式为主。”

1992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电力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办公室发表文章认为,所谓“式”发展是指“通过挖掘现有学校的潜力,提高现有学校的内部效率,加大现有学校的招生数量来实现高等教育总体规模的扩大。”

此后,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实践的发展,“式发展”的逐渐从指向于“扩大招生规模”转变到“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当前,学术界关于教育式发展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教育质量提升为核心。相对于外延式发展,式发展的关键在于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二是以结构优化为动力。通过充分发掘现有资源的潜力,借助于结构间的优化与互动达到发展目标。三是以人才培养为指向。式发展归根结底是指向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发展,它通过“发展事业”进而达到“发展人”,脱离了人的发展,事业的发展也就没有了意义。

三. 式发展理念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良好教育需求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具体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当前的“矛盾”可以描述为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对优质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同当前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较好满足大学生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而式发展理念对于解决当前这一矛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发展目标上看,式发展是着眼于追求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发展,且突出强调人的发展在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从动力机制上看,式发展的动力源于教育活动相关要素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突出强调系统作用的发挥;从差异化角度看,式发展更加注重对差异化的尊重,强调各类高校要基于各自的办学传统与专业特色推进相关事业的发展。

总之,式发展理念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式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推进必然以式发展理念为指导。

式发展理念视阈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向

一.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由“功利价值”向“育人价值”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纷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这一思想对于教育领域正确处理事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前,人们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要么过于强调创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要么将其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可选项目”,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功能一定程度上被遮蔽和掩盖。

基于式发展理念,我们不仅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当成解决实践领域各类问题的重要内容和方式,更要将其上升到提升国民素质和创造力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将其作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关键突破口,将关注点从“功利价值”“精英式”以及“片段化”向“人才培养”“全纳式”和“终身化”转变,将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作为发展的最高目标,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变化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向的根本性转变。

二.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由“项目思维”向“体系构建”转变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高度复杂的系统性工作,要求各类教育要素的深度参与和介入。

当前,要在已有办学体制和工作机构设计的条件下,充分调动学校潜在教育资源,发挥要素功能实现的最大化。

一是高校要理顺工作机制,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创新创业工作机构,将创新创业工作置于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和服务学校发展战略的高度统筹推进,探索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

二是要建立就业、教学、学生工作、团委、科研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创业教育协调机制,对全校创新创业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从“全员育人”的角度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工作的长效发展;

三是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与各类校外企业的深度合作,要调动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通过制度建设、聘任与晋升绿色通道等方式鼓励广大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

在效果评价上,要着重探索数量与质量、整体与个性相结合的立体化评价体系,要以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为基础,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氛围,为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打下基础。

三.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由“课外活动”向“课堂教学”转变

205月,教育部下发的《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一文件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工作方向。

此后,国家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切实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以提高双创教育的系统性。从当前来看,高校要着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通过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创新创业必修和选修学分等形式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二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要在建设好“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等现有创业课程的同时,重点从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以及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三个方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中学英语创新教育 篇3

一、 美国的教育创新

人类的教育方式已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填鸭式,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第二阶段叫启发式,它正是现在世界各地学校普遍采取的教育方式,即由老师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来学习和掌握知识。自控式教育 是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他控式教育”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控式教育”,被认为“将是一场思维和教育的革命”,是第三阶段的教育方式。自控教育与前两种教育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前两种教育方式都是以老师为主体,老师是控制的一方,学生是被控制的另一方,所以也叫他控教育。它是把传授知识和技能作为主要的目标;老师传授,学生接受;教师灌,学生填;教师问,学生答。自控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自控教育中起引导、辅助、学友的作用。在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练习、认识、学会自己控制自己,把培养能最佳自控,从而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克服困难去进行创造的人才作为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创新素质的教育模式。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提交的《学会生存》报告将人的创新素质的培养作为很重要的目标提出来,将人类的学习可分为维持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两种,传统教育单纯使用维持性学习手段,已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美国、法国 、芬兰等欧美发达国家基础教育都十分重视创新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美国基础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更为突出。1986年5月,美国卡耐基教育和经济论坛制定的一份文件指出:“我们的经济越来越依赖那些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系统运转方式能够很好地凭直觉掌握的人才。”它是传统教育所无法培养出来的,这种人才必须具有综合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具有数学头脑且能用数学方法解决各种困难的能力;具有在别人还在迷惑不解时便已看出端倪的能力;具有赶在竞争对手前面开发新产品、新服务项目和解决新问题的创造能力;具有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与人相处共同完成工作的能力。以上四种能力的综合,也是四种全脑思维偏好的整合效应,即成为凭直觉掌握的高创造性思维品质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使人的创造潜能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此,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制定了《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这是一个关于科学、数学和技术基础知识的研究报告,其目的为了使美国当今儿童——下世纪公民为适应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临近地球时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这个计划将帮助他们如何生活,即如何思考、如何学习,如何创造,这是通向新世纪的桥梁。为了实现这个计划,1991年布什总统还制定了《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这是为了消除在知识和技能方面差距的九年改革运动,这是一个全民改革运动。这种改革产生在逐个社区、逐个学校中。战略认为,只有当人们开始明白他们必须为了自己和他们的孩子们作些什么并着手去干时,教育改革才能产生。这个长期战略包括六项雄心勃勃的教育目标和同步实施的四部分策略。这六项目标是:第一,所有儿童入学时乐意学习;第二,中学毕业率将至少提高到90%;第三,每所学校要保证所有儿童会合理用脑以及在现代经济中谋取有创造性的好职业做好准备;第四,美国学生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面的成绩居世界首位;第五,每个成年美国人将能读书写字,并将掌握在全球经济中进行竞争和履行责任;第六,每所学校将没有毒品和暴力,并将提供一个秩序井然的益于学习的环境。而四个部分策略就如同四列火车在四条平行的铁轨上并驾齐驱:第一,为今日的学生——更好和更负责的学校;第二,为明日的学生——新一代的美国学校;第三,为其余的人(昨天的学生/今天的劳动者)——一个全民皆学之邦,可以进行学习的社区。可见,美国教育创新的核心是由他控教育向自控教育模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创新素质教育。其教育战略目标和策略均符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教育不是为了谋生,教育是为了创造生活。传统的教育把知识看成心智内容的根本,而不是自控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成长。由此造成误把知识学科当成教育的目的,而不是教育的手段,使他们的学习变成记忆特殊的术语或技术,而不是去关注学科真正的内容和其中的精神以及如何将它们运用到更宽广的真实生活中。

从教育目标不是为了谋生而是为了创造生活的理念看,课程设计应为知识的应用,而非知识的记忆和堆积。在知识的应用中我们发现真实而重要的问题不能靠单一学科知识来解决。另外,在处理生活中面临一些问题和困惑的情况时,通常我们不会去考虑学科界限,而会应用一些适合的或相关的知识来处理问题或情景。所以,我们所了解和应用的知识并不是在学校中界定的不同区隔的知识,而是整合在真实问题和议题情景中的知识。知识、技能并不是决定因素,控制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爱迪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连小学都没念完,但他在发明创造上取得绝世的成功。传统上人们把爱迪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的座右铭理解为勤奋。其实不然,按照陶同先生《大智慧——思场流控制学》理论,这是他坚定不移地控制自己思维指令和自己的行动,去从事发明创造,他能最佳地控制自己的思场,不会的知识能学会,不会的技能也能学到,……。爱迪生之所以有众多的发明创造,原因在于他掌握了控制自己思场流的方法,最大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来为社会服务,这可通过自控式教育的训练而习得。

二、美国教育创新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在这场世界性的人才竞争与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我们也必须反思我们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品质能否满足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服务。诺贝尔奖是当今社会最能代表创新成果的奖项,从1901年设立到现在已经评了98次,有677人(其中男性651人、女性26人)和16个单位获奖。但是,中国籍的公民竟没有一个获奖者,而美籍华人获诺贝尔奖的却有六个。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在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有14·9%;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世界上最强的,中国孩子的创造力在世界的排行中成为倒数第五位。中国现行的教育机制,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从社会到家庭,绝大部分仍然以分数、以升学率,甚至以升入何种学校的分数线为终极评价核心,这导致绝大多数学校不得不搞应试教育。学生以分数为命根,教师没有创新精神,学生缺乏创新意识。我们的国家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可是我们的教育却仍在漠视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他控式教育模式的后果,不仅中国的各级教育要负责,而基础教育更要负责。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必须摆脱应试教育,高等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各级教育培养模式必需由"他控式教育"迈向“自控式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符合国家需要的培养创新型人才。

我国中学英语创新教育 篇4

国际合作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其主要是引进境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材与课程等,培养一批优秀的复合型人才[1]。然而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还存在的不足,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教育结构的办学水平,本文就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模式创新进行深入探讨。

二、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的特点

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时代性特点,当前人们为了能够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不断的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使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为了满足对于学习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部分。然而由于有效国家的教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通过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形式,以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这就是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的时代性特点。二是多样性特点,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的发展表现形式多样,其中包括授权办学,国外高校直接办学,以及国际教育项目合作。三是不均衡性特点,其不仅体现在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差异,而且其发展的速度也不同,另外,对问题的重视程度也有着一定的差异。

三、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模式创新

(一)交流模式的创新

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的交流模式也可以称之为交往活动。国际合作的两方进行对话与交流,最终达成合作,其体现了资源与利益的共同享受,其文化与教育成果得到更新。因此,当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交流模式为“主体—主体”。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应是双向的,然而实际中确是单向的。因此,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不提倡“主体—客体”的形式,只有在两方平等、互利的情况下,才能够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融资模式的创新

教育资金是教育事业的主要部分,其直接关系到教育是否成功[2]。因此,要想使教育机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资金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实施过程中,不仅有公办高校,还存在着有民办教育机构。因此,对于融资模式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当前形势来看,一般都在通过政府注资、学费收取,捐赠,产学研结合等融资模式。因此,需要对融资模式进行创新,其中可以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其次,为高校的融资创造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并完善收费政策与学生资助体系。

(三)管理模式的创新

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是教育中的管理制度体系,其对教育事业来说有着重要意义[3]。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中要体现良好的价值观,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形式。例如,在大学管理模式当中渗入以人为本的管理形式,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大学教育的自主与平等,从而使学生奋发向上,不断提升自我。另外,将“自由”渗透到管理模式中,实现大学生自由的学习,与大学生独立的精神相符合,从而实现真正的意义。

(四)教学模式的创新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不足,其中有包括教学目标过于单一,教学手段较为传统,一般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无法使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将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引入到教育中,其主要是让师生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以此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另外,分层教学模式也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针对于不同层次采取有效的方式,这样能够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得到提升,以此使全体学生的水平不断提高。跨文化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网络的形式的达到的,其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交流、学习的平台。

(五)构建高效的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的建设是实现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因此,国际合作教育不仅需要中方教师,还应当引入外籍教师[4]。对于教师的需求来说,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还应当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保证教育的质量。比如,武汉理工学院在师资队伍的建设当中,中方教师都是国内名校的博士以及硕士,并适时对教师进行培训,以合作的方式将教师送往西方进行培训,加强教师对各国的文化学习,使教师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为合作办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此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合作的更好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国际合作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为了使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模式得到创新,本文主要从交流模式的创新、融资模式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方面进行分析。因此,只有选择合适的国际教育合作对象,选择正确的国际高等合作教育模式,加强国际合作教育的内部管理,构建高效的师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教育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乾梅,谢仲文.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西部地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广西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0:47-51.

[2]高雪莲.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高等农业教育,2007,01:85-87.

[3]王培强,杜桂萍.关于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问题的思考[J].航海教育研究,2005,02:12-14.

我国中学英语创新教育 篇5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探析

本文以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作用重大为出发点,阐述了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些有力措施.

作 者:陈红喜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09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年,卷(期):“”(24)分类号:G71关键词:产学研 合作教育 培养 创新型人才

试论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 篇6

【关键词】高校 思政教育 创新

一、当代大学生思政现状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中,知识面广,眼界也较为开阔。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受潮流影响较多。大学生中,普遍的思想政治都是健康的,进取的,积极向上的,但是个性化的发展,非主流的意识也使得一些学生的思想存在误区,思想比较消极,对任何事情都不太关心。有些学生政治信仰不明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与主流观有出入,比较模糊不清。

当前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并且在中小学时期都接受应试教育,因此学生普遍存在不够独立,自我管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等问题。一步入社会就会觉得落差特别大,很难适应社会的压力和高节奏的生活方式。还有一部分学生,信仰不够明确,是非观念模糊,自我独立判断的能力弱,从而缺乏独立的主见,缺乏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

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喜欢网络,在虚拟世界里转换不同的身份,还有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享受在游戏中实现自我价值,找寻成就感,而对现实社会知之甚少,交际能力差,也害怕困难,没有担当。

此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老师讲述政治理念,思想观念为主,多以单项灌输为主,在教育过程中缺乏人本意识。教育手段的单一也使得思政教育举步维艰。很多学校都忽视了对思想政治理念的更新,仍然采用一直沿用至今的老思想观,不融合新的元素,这让学生感觉思想政治教育与他们的生活很遥远,并且很多学生也认为这些内容已经过时,没有再学习的必要。

由此可见,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也任重而道远。

二、新形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思想环境。因此西方的文化、政治、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我国原有的政治思想和文化,这一大背景也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提供了广阔的方向。然而,全球化中很多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与我国的意识形态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是冲突。而市场经济高速运行带来的竞争压力也不可小觑。这些都对学生在思想教育上产生一些影响。

在现今的高校校园里,网络文化广泛受到学生的青睐,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网络已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网络文化也有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有积极文化和消极文化。积极的网络文化能促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能为大学生带来正能量,而消极的网络文化则是危险信号,将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网络传播快,自由化,虚拟化,使得网络的很多价值观被大力宣传,比如:色情,拜金,享乐,暴力等。这些都會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给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带来负面挑战。网络中存在的虚拟世界让很多沉迷网络的同学得到自我化,满足感,这些让他们对现实的生活缺乏兴趣,也必然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三、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顺应新的社会形势,掌握新的教育特点,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和模式是我们迫切需要的改变。

首先,教师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眼界开阔,提高自身的素质,为学生起榜样作用。我们要充分相信榜样的力量和现实生活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这个社会高速发展,信息迅速传递的时代,学生受社会大背景的影响,生活节奏变得快速而浮躁。这时候,教师应该坚定信念,让学生保持一颗宁静的心,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摒弃空洞的说教理论,立足于学生自身,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

其次,要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拓宽教育途径,发挥可利用资源的作用。在我国各高校中,各院校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人,也是最能及时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人。因此,辅导员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处于重要地位,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这一点。首先,要求辅导员老师提升自身素质,塑造独立的人格,要求辅导员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从而可以“对症下药”。辅导员老师的思想和素质也将会使学生耳濡目染。

其三,全社会和高校应该联手为高校创造一个良好的思想、学习氛围。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加强高校和社会的联系,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开放化、社会化。这样可以很好地使同学了解社会,更好地在将来工作时与社会接轨。也能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在网络面前变被动为主动。这种社会与高校联手的教学模式,可以创造出“1+1>2”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还不理想,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是一项严谨而持久的工程,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合作。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需要每一个高校工作者鼎力支持,不忘责任和使命,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各种挑战,抓住机遇。不断的改革更新,努力做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杨业华,刘红霞.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研究综述[J].理论探讨,2004(5).

我国中学英语创新教育 篇7

一、教育类期刊经营的基本模式

(一) 以纸质实体刊物为主的传统经营模式

纸质实体刊物是期刊形成和发展的最基本形式, 是期刊传统经营模式的最基本载体。对于教育类纸质期刊来说, 由于其自身的牢固性、权威性、独立性特征, 一直成为人们获取教育信息、共享教育资源的主要途径。教育类纸质期刊的牢固性主要是指其拥有成熟的创作团队、稳固的信息资源、既有的品牌效应和稳定的读者队伍, 这些往往是在长时间积累中形成的, 其他形式的期刊媒体很难在短时间将其超越。权威性主要是指其发布者、发布渠道相对于纷繁复杂的网络媒体更专业和权威。独立性主要是指纸质期刊不受电源、网络、阅读器 (含相应的软件) 等外部设备的限制, 只要拥有纸质材料便可实现阅读活动。期刊是通过生产流程产生的可以交换的劳动产品, 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 因此, 最传统的盈利方式是销售期刊这一物质实体, [1]这也是所有期刊最基本的发行方式, 教育类期刊也概莫能外。在发行方面, 教育类期刊的发行主要由邮发和自发两种形式构成, 其中邮发是其最主要的发行渠道。在办刊经费来源方面, 主要由政府经费拨款、审稿费、版面费、专栏费、赞助费和广告费等组成, 而后四种特别是广告费是支撑期刊逐渐走向市场化运作的重要收入来源。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和期刊业面临改制转型的今天, 做好自身定位并多渠道筹措办刊经费是包括教育类期刊在内整个期刊业面临的重要难题。

(二) 以网络电子期刊为主的新型经营模式

电子期刊又称互动期刊、网络期刊, 它兼具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双重特质, 包括期刊电子版和电子期刊两种类型。期刊电子版通常是指将已发行和印刷出版的纸质杂志制作成电子版形式, 内容基本相同;电子期刊则完全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而进行编辑、出版和发行的杂志。[2]作为应用日益广泛的新媒体, 教育类电子期刊逐渐打破了传统期刊媒体的发行和传播形式, 更加贴近生活的同时, 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教育生活的更高要求。教育类电子期刊摒弃了传统纸质期刊存储不便、阅读有限的局限, 使用者可以借助网络技术进行存储和即时阅读, 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快速查询, 这也使得电子期刊成为现代人阅读的最佳选择。另外, 电子期刊也有节约资源和复制、传播速度快等传统期刊所不具备的优点。教育类电子期刊的发行主要由出版社自行发行和中介服务机构或代理商发行。自行发行主要是由出版社通过纸质文档上传网络或单纯利用网络技术制作电子期刊, 不需任何中介组织;中介服务机构或代理商发行主要是将来自不同机构、出版社的刊物进行统一汇总, 建立庞大的电子期刊网络平台, 用户一般通过支付费用进行阅读。在办刊经费方面, 主要由广告费和用户阅读费用组成。广告费一般是指由出版机构在期刊页面或所在网站登载广告向企业收取的费用, 阅读费一般是指通过有偿浏览形式向读者收取的费用。

二、教育类期刊经营体制的现实困境

教育类期刊具有鲜明的教育特性, 既包括专业性期刊, 又涵盖综合性期刊, 其受众主要包括广大教师、学生、家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教育理论研究人员。目前, 我国公开出版的9400多种期刊中, 49%是教育类期刊, 每年全国杂志总印数的40%以上是教育类期刊, 承担着指导教育工作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舆论引导职能。[3]然而,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在期刊业面临转制和改制的大背景下, 教育类期刊还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市场化经营体制, 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 办刊理念陈旧, 期刊定位不准确

办刊理念是教育类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是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前提。目前, 我国教育期刊普遍存在办刊理念陈旧、竞争意识不强的现象, 出版机构往往跟随社会现有热点而变化不定, 没有形成明确的办刊取向。由于有些出版机构不重视出版规律的探索, 使得整个刊物人云亦云, 办刊宗旨不明确, 缺少个性和特色。同时, 由于出版机构缺乏统筹意识和全局观念, 未能对刊物整体发展进行科学分析, 不能推出一批精品化的专题和栏目, 加上教育期刊采编人员素质不高, 专业性欠缺, 致使期刊整体质量不高, 甚至出现错误。这些因素的存在, 都使得教育类期刊很难在短时间走出经营低谷。

办刊理念的陈旧直接导致了期刊定位的不准确,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部分刊物没有明确期刊定位, 内容存在大量交叉部分, 缺少新意;一部分刊物随意更改期刊定位, 没有长远目标。教育期刊的定位包含很多方面, 其中受众群体的定位则是其最重要的环节, 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期刊的编辑取向或发展方向, 决定了期刊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也就决定了期刊的竞争力。[4]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出版机构未能将按不同读者的年龄特征、文化程度等外在因素, 以及自身兴趣、求知需求等内在因素进行市场需求划分, 从而得不到读者的充分认可, 失去了市场竞争中的基点。

(二) 品牌效应不强, 规模经营不明显

目前, 我国教育类期刊无论是在外在包装上, 还是在具体内容上都存在很大程度的相似和雷同, 缺少鲜明个性和品牌效应越来越成为教育类期刊向前发展的瓶颈,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 期刊的名称缺少独创性。大多数教育类期刊名称缺少新颖性, 针对性不强, 不能较明显地反映其市场定位和读者定位。其次, 期刊的内容缺少实效性。无论是理论研究类期刊, 还是实践应用型期刊均存在内容陈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使读者不能最大程度上从刊物上获取有用信息。最后, 期刊的包装缺少创意。在封面设计上, 大多数教育类期刊设计古板, 不能在短时间内吸引读者注意, 在装帧设计上, 有的刊物制作粗糙, 不仅不能彰显刊物自身特色, 而且有时达不到刊物应有的基本水平。

在期刊管理方面,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行政手段为主, 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辅的宏观调控管理模式。虽然政府对期刊业实行一些财税优惠政策, 如增值税先征后返来支持期刊业发展, 但是整个教育类期刊业还没有完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靠政府支持和补贴的出版机构还占相当比重。我国是出版业大国, 期刊出版总量仅次于美国和英国, 但是其产业规模却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目前, 我国的教育类期刊出版机构还处在单兵作战的状态, 期刊基本被分割在不同的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 造成教育类期刊业的各自为政。尽管我国开始逐渐出现集团化的运作模式, 但是达到教育类期刊的规模化经营尚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三) 发行体制僵化, 市场运作不规范

发行是期刊走向市场的主要通道, 也是期刊经营的基本环节, 对期刊市场培育和规模化经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 我国教育类期刊的发行主要是邮局发行为主、自办发行为辅, 其他形式如网络发行、提前预定和市场零售只占有很少份额, 其发行模式单一、呆板, 并具有垄断性和封闭性等特点。在具体发行过程中, 由于受中间环节的影响, 发行过程存在诸多问题。在邮局发行中, 由于邮局发行费过高, 使得诸如学术性等原本利润微薄的期刊, 在整个期刊经营中更显得捉襟见肘;在网络发行中, 网络出版集团利用教育类期刊的资源优势获取超额利润, 对纸质期刊的网络发行积极性造成严重打击。教育类期刊发行体制的僵化和不完善, 不仅不利于先进教育知识和思想的传播, 对期刊业自身发展也是个重要障碍。

长期以来, 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发行模式, 一方面对教育类期刊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 另一方面也为教育类期刊滞后于社会和市场发展埋下隐患, 使得出版业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比较不完善的产业之一, 其主要表现主要包括广告经营意识淡薄和设计落后两方面。在经营意识方面, 很多出版机构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对整个出版业的冲击, 未能正确认识到广告经营在期刊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在广告设计方面, 图案色彩单调、缺少创意, 对广告受众群体缺少了解, 致使整体设计不能起到良好的宣传和引导目的。此外, 由于出版机构对产品市场缺少了解、对广告效果不进行追踪回访, 不能制定出一套具有针对性强、专业化高的广告设计方案, 严重影响了期刊的盈利和生存空间。

三、教育类期刊经营体制的创新策略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教育类期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 没有形成较有影响的主流媒体, 市场化运营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全国期刊业面临转制或改制的冲击下, 教育类期刊能否成功转型完全取决于期刊自身是否能够抓住机遇, 融入期刊市场而有所作为。建设专业化、尖端化和多元化的教育类期刊不能一蹴而就, 是多种内外部因素共同融合的过程, 需要精心运作、整体协同, 并提出有效的创新策略。

(一) 树立专业品牌意识, 实施期刊精品战略

虽然教育类期刊约占我国总期刊数的1/2, 但是精品且具影响力的品牌不多, 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迫切需求。打破教育类期刊传统经营模式, 使其迅速走入市场, 在尽快树立专业品牌意识的基础上, 实施期刊精品战略, 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在经营理念上, 期刊经营者既要提升办刊理念, 也要提升市场营销意识。在办刊理念方面, 要根据市场需求, 特别是期刊受众群体的需要, 在坚持期刊办刊宗旨不变的基础上求变求新。在市场营销意识方面, 经营者应根据现代企业的需求对机构进行调整和重组, 编辑人员在强化营销意识的同时, 还应不断加强期刊策划意识、宣传意识的培养。

如果说质量是期刊的生存保障, 那么精品则是期刊在市场竞争中长久不衰的关键。教育类期刊实施精品战略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 创立和保持自身的个性和风格。教育类期刊种类繁杂, 要想在同门类、同级别、同受众群体中保持竞争优势, 具有独特的期刊风格和经营特点是提升销售量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 具有独特的选题和策划。期刊能否在市场中受到读者的青睐,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期刊的内容, 而内容则主要依靠选题和策划。具有个性化的选题和策划不仅可以增加期刊的销售份额, 也可以提升期刊的整体形象。

(二) 优化经营管理体制, 建设优质人才队伍

目前, 我国教育类期刊主要依托于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经营管理, 受计划经济体制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本身固有弊端的影响, 使得期刊经营管理体制僵化沉重。打造教育类期刊精品, 除改善期刊内部建设外, 也要为期刊生存和发展提供优质的外部环境, 而高效、规范、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是期刊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因素。建立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的期刊管理体制, 必须打破我国目前教育类期刊垄断经营、条块分割的市场秩序, 加强政府对教育类期刊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 为经营者创设良好的市场条件, 为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媒体市场。[5]

高素质、高水平采编队伍的缺失一直是困扰我国教育类期刊长远发展的潜在因素, 现有采编人员有相当数量出身于非编辑专业, 并且对教育问题缺少专业认识, 在具体的装帧设计、版式式样、栏目设置、选题策划、内容取舍等方面的操作水平不高, 严重限制了期刊整体质量的提升。优化教育期刊的经营管理体制, 要切实将期刊编辑工作推向市场, 打造一支市场意识过强、专业素质过硬、统筹能力过关的采编队伍。明确采编人员的工作职责, 进行分工细化, 提升期刊出版的精度和深度。同时, 不断加强对采编队伍的培训, 根据政策变化、期刊发展及市场需求调整期刊编辑和出版策略, 提升专业队伍的思想建设和技能培训。

(三) 拓展多元发行渠道, 规范期刊市场运营

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 单靠一种发行方式不仅无法满足期刊市场需求, 也严重限制了期刊的发展空间, 建立现代教育类期刊经营体制, 拓展多元化的期刊发行渠道势在必行。第一, 完善网络发行渠道。通过对出版机构专业网站的建设, 开设网络订购平台和期刊浏览权限, 以最便捷的方式满足群体和个体的不同需求;第二, 增设期刊订户系统。由出版机构通过本身广告或直投广告向读者征求订购意见, 读者通过邮局或信用卡将订费汇往出版机构账户。这种方式不受批量订购的限制, 能够最大限度满足个人用户的阅读需求;第三, 拓展手机订购业务。随着3G手机的广泛应用, 手机也从单纯的通讯工具向移动多媒体发展。作为新兴媒体, 出版机构根据期刊自身特点向不同群体征订手机业务。

随着教育类期刊不断被推向市场, 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社会效益优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筹兼顾的前提下, 为实现教育期刊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日益明朗, 实行市场化的运营体制也是大势所趋, 培育期刊市场主体、提高期刊营销手段、实现期刊跨媒体经营是完善这一机制的重要途径。在培育市场主体方面, 教育类期刊应尽快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逐渐积累市场影响力、增加市场占有份额, 使教育类期刊拥有真正属于自身的主体市场并逐渐扩大;在提高营销手段方面, 不仅应加大期刊广告宣传力度, 在宣传策略和宣传模式上也应更加科学高效, 以全新的广告理念、准确的广告定位、独特的广告设计提高期刊形象, 增强期刊影响力;在跨媒体经营方面, 通过与电视、网络、手机等其他媒体形式搭建期刊经营平台, 以高新技术为手段, 实现多媒体间的良好互动。

摘要:本文在介绍教育类期刊主要经营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探讨教育类期刊在办刊理念、品牌效应、发行体制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发展的现实困境, 着重指出教育类期刊建立现代经营体制, 应在树立专业品牌意识的基础上, 实施期刊精品战略;建设优质人才队伍, 不断优化经营管理体制;拓展期刊多元发行渠道, 规范期刊市场运营机制。

关键词:教育类,期刊,经营体制,创新策略

注释

1[1][2]苏振华, 杨振和.我国期刊运营模式现状及创新分析[J].价值工程, 2011 (32) :18-19.

2[3]高静波.教育期刊的战略发展分析[J].新闻界, 2008 (6) :19-120.

3[4]古四毛.教育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要点[J].中国出版, 2008 (2) :38-39.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创新思路 篇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已经对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次金融危机又彰显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基本上还是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 高校的自主权较小, 因而高校的自主性、创新性、灵活性不足, 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因此, 按照教育相对独立的特殊性要求和教育内部关系规律, 切实形成政府、社会、市场与高校的良性互动运行价值;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范围内充分给予高校自主权, 使高校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法人单位, 能够使它们自主地进行改革管理, 从而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在高校内部, 要切实按照高校的运行机制要求改革高校的管理制度, 形成政府管理、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学生参与、社会监督的自由、民主、开放、高效、秩序、活力、发展的高等学校。教育有教育的规律, 教学有教学的规律, 科研有科研的规律, 教师发展有其专业发展的规律, 大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也有其特殊的成长与发展的规律。因此, 应该切实按照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 通过高等教育制度的创新来更好地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多样化人才。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作为科技创新的孵化器和动力站, 也是克服金融危机的根本力量。也就是说, 每一场大的危机必然伴随一场高等教育的改革;每一次经济的复苏, 也都离不开高等教育的创新。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中国高等教育的应对策略与改革措施应该是全面的。我们要防止机械、被动地跟在“危机”的风向标下转动, 而应该充分发挥教育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反作用, 根据高等教育自身的特殊规律, 发挥其应有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通过制度改革与创新, 实现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 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创新思路

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一向是重学轻术, 人们大都片面地强调高校是学术性的机构, 是开展学术研究、培养科学研究人员, 为学术研究服务的机构。从而, 形成了过分狭隘地集中学术准备, 课程过于偏重理论, 注重考试、注重学术训练, 与社会生活实践脱离。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虽然经过改革改变了建国后学习苏联所形成的狭窄、单一的专业化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但以培养知识型、理论型、专门型人才为主的目标模式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金融危机对人才类型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已经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不适应性。当前大学生的就业难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大学生的就业难并不是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人才过剩了, 社会不再需要人才了, 而是进一步凸显了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矛盾: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找不到所需要的大批多类型的合格人才;另一方面我国的高等教育又在不断地培养出和培养着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大量的毕业生。

高等学校既要培养一大批学术型、精英性的拔尖创新人才, 更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的职业技能人才。然而, 当前我国学术型大学所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对拔尖创新型精英人才的需求, 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社会实践能力、社会适应性差、心智能力低下、人文精神与创新精神缺失。应用型本科院校本应该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 但现实却是这些高校却变成了低层次的学术型大学培养人才类型的复制品, 不能根据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来确定培养目标与设置专业、课程。而职业技术高校本应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职业技能型的劳动者, 结果培养的人才却是知识不够用, 实际动手能力差, 职业岗位技能训练不专不精, 不能满足我国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1.要注重学思结合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2.要注重知行统一

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大学生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 增强大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开展各种课外、校外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社团组织指导,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3.要注重因材施教

关注大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发展每一个大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次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 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跨专业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 创新大学生、研究生培养方法, 探索高等学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总之,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来培养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 以实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教学制度体系的创新

每一种类型的高校都应该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来调整各自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制度体系。

1.学术型大学

应进一步立足于培养拔尖创新型精英人才的目标。从学术型大学的本质特征要求来说, 学术型大学应以培养学术型精英人才为目标, 以学术价值为本位, 以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为重点, 所培养人才应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 应该是建立在宽厚扎实的知识基础上的高精尖的专业人才。学术型大学要树立注重知识、能力、情意等综合素质并重的整体性的质量观, 也即人才培养应以通识教育为主, 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教育的发展性质量观;注重学生对人类文明的继承, 注重学生的心智训练和良好个性特征的养成;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教育, 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和人类终极的价值观;注重文理交融培养通识人才。

2.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按照培养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要求。注重人文教育, 并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专业能力、专业伦理和创新精神,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能力、情意等素质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广泛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3.职业技术型高校

在职业岗位技能知识够用的基础上, 应强化岗位技术技能训练, 以培养岗位知识、技术、技能、情意等全面发展, 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强而又富有创新精神的新型职业技术技能特色人才为目标。总之, 每一种类型的高校都应切实调整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以与其所要培养的人才目标、人才规格相适应。

就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而言, 金融危机将使过去一直存在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的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 这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另外, 金融危机带来了国内外创业投资开始进入网络教育、职业教育, 类似动漫制作、软件设计、数字影视、网络工程、环境艺术等传统教育无法提供的专业服务将快速发展, 证券、保险、投资等金融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仍有较大的空间, 但低端人才会受到较大抑制。同时, 教育资源的整合, 国际、国内合作办学的模式可能将在我国进一步普及。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 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出台的钢铁、汽车、石化、纺织、轻工、电子信息和物流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和产业结构调整。各城市的经济功能定位和产业结构加快调整, 行业企业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科技含量、促使产业升级和转型, 加速改变过去粗放式增长的经济方式, 调整传统经济体制形成的结构性矛盾。以钢铁、汽车、石化、轻工、装备制造为主的现代制造业, 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办公家电设备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 以金融保险、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环保科技等为主的生产性现代服务业, 以商业物流、旅游餐饮、交通运输、体育娱乐为主的公共服务业, 以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广告会展为主的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发展, 以中心城市为纽带的区域经济圈的产业关联度逐步加强, 人力资源配置和职业教育共享机制延伸、辐射作用增强, 并将引发新一轮的技能人才需求和职业教育结构调整, 其中对复合型、创新型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增幅最大。这些都将迫使我国高等教育加快改革发展步伐, 主动调整办学方向、专业结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 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应对危机, 迎接新一轮经济复苏。

唯有注重高校特色个性化的建设, 才能形成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为了办出特色, 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每所高校, 应当研究客观环境、社会需求、自身特点和优势。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办出特色, 要在各自层次和类型中争创特色、争创一流, 切忌盲目随大流与急功近利。比如, 同样是注重通识教育, 但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课程的结构、层次、编排、实施要求在不同类型的高校都应该是不同的;同理, “学分制”也应该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高校中有不同的运用方式。

四、教师专业发展制度的改革

经济危机导致国外大量高层次人才的失业, 尤其是海外华人学者和留学生纷纷回国寻找工作;同时, 国内部分企业的停转关闭也使得一批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重新寻找工作。这就为我国高校教师的吸纳与更新提供了很好的人才市场。许多重点大学已经开始大量引进海外归来的人才, 而许多职业技术院校更应该抓住机遇, 大量招聘这些重新寻找工作的工业企业中的技术技能人才, 以弥补高校自身大量“双师型”教师人才的匮乏。但同时也要注意对原有的和新引进的高校教师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和教师职业伦理道德培训, 强化高校教师的服务精神、自律精神、创新精神。要使高校教师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引领大学生成为创新型人才。大学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学术人、学者、研究者, 有其独特的专业发展的规律, 应该遵循大学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规律, 坚持教学自由、学术自由、教授治学、同行评议的原则来改革目前制约大学教师发展特别是青年教师发展的制度障碍。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2]肖化移, 韩军.金融危机形势下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及应对建议[J].职业, 2009, (14) .

[3]卢国良.金融危机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4) .

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机制创新探析 篇9

一、网络教育是我国新型教育的重要模式

网络教育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Internet)技术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是新生事物,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是指在先进理念指导下,运用网络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加强师生交流,加强师生协作研讨,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教育方式。概括起来就是:网络作为教学的工具,网络作为教学的资源,网络作为教学的环境。网络教育具有以下功能与特点。

(一)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性。

网络教育运用卫星网络系统或是视频会议系统或是基于网络之上的直播系统,通过网络化的远程教学管理系统、授课系统(实时/非实时)、学习系统、辅导答疑系统、作业评阅系统、考试评价系统、交流讨论工具、虚拟实验系统及电子图书馆等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各种优秀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跨越了空间距离的限制,使教育成为可以超出校园范围向更广泛的地区辐射的开放式教育。开展网络教育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教育资源优势,把学术造诣高的教师的教学成果通过网络传播到每个网上大学学员当中,实现了分布在全国各地教学中心的学生与高校学生同听名师一堂课,同享名师之作,使不同地区的学生同样可以接受高水平的教育,真正实现名校名师名讲堂,进一步促进了地区间的教育交流。

(二)网络教育具有交互性。

网络教育具有人机交互性和人际交互性,便于学习者利用媒体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教师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讨论、答疑和协作。这种方式拉近了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可增加教师、学生之间的了解与帮助,体现相互协作。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由于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再现虚拟现实,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这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网络教育是以增强网络学习的交互性为主,在学习中突出协同学习。

网络教育的“交互性”特点也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也就是说,网络教育的情景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还能创建互动学习社区,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

(三)网络教育促进学习的自主性。

网络教育对高等教育教学的一个根本变革是实现教育观念的转变,即从传统教育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网络教育的“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对学生“灌输填鸭式”的被动教学演变为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学员有了更大的学习自由和空间,他们可以利用网上的资源自主地进行探索或与同学协作学习,同时接受高校教师的指导、帮助。网络教育要求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动力性,树立良好的学习自觉性和自主学习观念。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积极主动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选择最适合自己习惯的学习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学习。同时,在学习中还可以通过多种媒体进行自我考试,测定成绩,具有较强自主特征和个性色彩的学习,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而且网络的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了人的所有感官功能,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学生在想象力的推动下,思维高度活跃,就容易产生创新意识。

(四)网络教育的平等性。

网络时代使以往的交往模式发生了深刻、根本的变化,世界性的普遍交往已成为一种现实,交往方式也由单向性向交互式转变。网络时代是一个普遍交往、平等交往的时代。网络时代的师生交往也将日益平等化、普遍化。在网络教育中,没有现实中的校园,那是真正没有围墙的学校,地理上的界限变得模糊和消失了,生活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人们可以一同上学,甚至不同国家的人们可以一同上学。师生交往权威趋于模糊或消退,交往关系更趋于平等、宽容与和谐,教师不再是至高的权威,而是以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魅力等去感染学习者,建立起自己的崇高威信,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奇特效果影响学习者,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普遍交往的关系。

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其各行业的渗透和应用,网络教育将成为我国一种速度更快、传播空间更大的新型教育形式,与课堂教育、广播教育、电视教育一同构成多元的教育手段。运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实行远程网络教育,将突破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具有覆盖面广、全方位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服务的优势,对人力资源开发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都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符合我国国情,是发展教育最具潜力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毫无疑问,网络教育是我国新型教育的重要模式。

二、当前网络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网络教育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与欧美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

实现网络教育的前提条件是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这些配套设施价格还比较昂贵,在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因经费问题而不能实现网络教育。而在一些大中城市,计算机的普及率偏低,网络传输速度太慢,网络教学信息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也不能保证。近几年我国许多地区和学校在教育信息化的规划、投资、决策、管理中,出现了不少误区和误导。比如,将教育信息化变成游离于现行教育教学过程之外的一种投资行为和硬件、设施建设;地区、学校之间互相攀比又互相封锁,设备、信息、人才资源不能共享,造成有限资金和资源的极大浪费。有些地区在网络教育建设时没有充分地调查研究,导致购置了一些不必需的设备,或者重复购买,造成资源的浪费。以上这些都不利于推动网络教育的发展。

(二)支持服务体系不完善。

网络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主要是指远程教学院校及其教师等为网络学生提供的以师生或学生之间的面授和基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为主的各种信息、资源、人员和设施的支持服务的总和。其目的在于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网络教学过程是处于时空相对分离的教师和学生,通过若干环节,以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的。但目前这个系统还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三)师资力量不足。

网络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懂得如何教学,而且要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开发和设计教学课件,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辅导、讨论和评价。目前使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教师大多是传统高校的教师,几乎没有专门从事网络教学工作的教师,适应网上教学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学的老师不懂技术,而懂技术的计算机高手又不懂教学;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教学实施与课程开发是脱节的。这些因素限制了网络教育的发展,也不能真正发挥网络教育的作用。

(四)网络资源有限。

从表面上看,目前网络知识的数量很多,但真正适合于学习的网络知识较少,并且这些有限的网络资源水平也参差不齐。从事网络教育的单位资源建设水平也不一致,技术水平、设计理论水平均存在较大的差距。网络课程资源重复且不能共享,网络教育机构自行设计制作自用的课程资源,几乎是各做一套,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极大浪费,在课程资源的建设上做不到相互取长补短,存在一种无序的状态。

(五)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不足。

我国网络教育起步较晚,在其跨越式的发展历程中理论研究还很不够。全国范围内真正从事网络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机构不多,网络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还很欠缺,不能适应电视教学特别是远程网络教育发展的需要。各网络教育学院自身从事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也不够,绝大部分网络教育机构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日常的管理,从自身出发开展网络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较少。我国的网络学院或学校投入了很多的人力和财力,但效果如何尚不清楚。换句话说,没有对网络教育进行正确的评价。其实,评价与反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网络教学的评价方式仅限于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作业和考试),也很少有人对学习者、教师和软件开发技术人员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三、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机制创新的措施

网络教育的前途是无限的,网络教育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但网络教育有着与传统教育形式截然不同的自身特点。正是这些本质特征造成了网络教育的不足。网络教育的方向应该扬长避短,发挥固有的优势,弥补内在的不足,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寻找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道路。

(一)加强网络资源的建设与规划。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是网络教学的核心。网络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利用和传统教育资源数字化重组和整合,关系到远程教育发展的持久性。在充分利用好现有各种教学媒体的同时,应加快开发计算机网络等新的教学媒体,尽快建成一批适应学生自主学习和个别化学习需要的高质量的多种媒体教材。因此,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购置要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量力而行;此外教育部门也可以对资源的分配和管理进行宏观调控。对于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也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出发,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设备的特点,设计出经济实用的课程软件。网络课程的软件还要更多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反馈,不断完善和改进。

(二)加快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网络教学设施建设。

目前,西部高校的网络环境、网上资源建设相对滞后,严重缺乏熟悉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的师资。对此问题,国家投资9亿元的西部高校校园网建设工程已经启动。信息技术教育领域投入巨资,新中国成立以来还是第一次。加快西部地区校园网建设是西部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第一步,此后还将进入数字化学习和数字化校园建设阶段。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和校园内网络教学使高等教育到达县城,使西部所有的学生都能随时得到全国一流的教育。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关键,网络教育为教师带来新的挑战。从事远程教育教学的教师应尽快改变职业角色,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学习新理论、新技术,自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训练,掌握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所以,老师们应该不断通过“充电”提高,学习新的教育技术技能和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学校也应该为老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或者让老师出国进修,了解国外网络教育的新理念和新动态。

(四)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及能力的培养,适当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实践;

加强对学生新知识、新技能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情感教育,对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在其他媒体教学的辅助下,把多媒体当作一种教育技术手段,适当地开展多媒体课堂教学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

(五)加强网络教育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既包括对教育技术研究,也包括对网络教育环节中诸多因素的分析,比如,与学习者有关的特点、心理和动机,与教师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以及不同网络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特点和作用等。建立健全网络教育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机制,对网络教育进行绩效评估,以此推动其更好更快发展。

四、结语

网络教育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网络教育开创了新的教育与学习的环境,给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更重要的是它突破了学校与现实社会间的藩篱,带动了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家庭间的互动与合作,达到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教育最高理想。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必将促进网络教育的迅速发展。纵观当今世界,网络教育已经同成人教育、在职培训、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密不可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教育不再是奢侈品,而是个人和国家在激烈的全球竞争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和必然。因此,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相继开展了网络教育。人口众多,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国情,决定了网络教育在我国有着广阔和辉煌的发展情景。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教育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巨大潜力有待开发,我们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从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实践,勇于探索,使网络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网络教育是一种基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具有鲜明的特征和功能,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符合我国国情,是发展教育最具潜力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部地区网络教育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及能力的培养和加强网络教育的研究,是克服制约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的问题和困难有效途径。

关键词:网络教育,新型教育,问题,机制创新,趋势

参考文献

[1]林娜.浅析我国网络教育的现状和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4):219-221.

[2]何修竹.网络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8(3):47-49.

我国中学英语创新教育 篇10

一、创业教育概念引入初期的自发探索阶段特点分析

1. 教育理念维度分析。

1989年柯林·博尔在其提交的《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创业教育的概念, 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1]。我国随后在1990年成立了协调组, 并以6个省市为项目单位, 正式开展创业教育的实验和研究。但在此阶段, 仅有部分政府部门和少数高校意识到了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体对于要不要开展创业教育还有争议。

2. 政策法规维度分析。

正是由于此时创业教育仅得到了部分政府部门的认可, 因此虽然在政府行政部门的会议及文件上开始出现有关创业教育及促进创业的论述, 但一是主要集中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 其他政府行政部门很少涉及, 二是引导、鼓励性的语句多, 没有落实相应的配套政策。以1998年共青团中央发布的《共青团工作跨世纪发展纲要》和1999年教育部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为例, 前者提出“增强创业意识, 提高创业能力”, 后者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 对于创业教育如何开展并没有详尽的论述。

3. 学术研究维度分析。

笔者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以“创业教育”为主题词, 对2002年以前发表的论文进行关键词匹配检索, 共检索出论文105篇, 其中1999年仅有5篇。不难发现, 此时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 不仅相关学术论文数量偏少, 而且没有出现相应的研究成果。

4. 实践事件维度分析。

此阶段的实践尝试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 即高校层面和政府层面。在高校层面, 1998年清华大学借鉴1983年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做法, 发起了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 在实践型创业教育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此项赛事随后演化为“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并一直持续至今。在政府层面, 2000年教育部确定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等10个创业园为国家创业园示范建设试点, 开始尝试开展创业示范点建设。

二、政府行政部门引领下的多形式探索阶段特点分析

1. 教育理念维度分析。

从1999年起, 我国高校开始扩招, 2002—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批专科生和本科生相继毕业,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逐渐显现, 面对此种情况,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要靠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来解决就业问题。从此, 要不要开展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无需再讨论的话题, 探讨的内容逐渐转为如何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2]。

2. 政策法规维度分析。

相比前一阶段, 此时的政策法规出现了三个明显特点:一是200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鼓励和支持开展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 对创业教育从法律的高度给予了认可。二是政府各行政部门联合下发文件的情况明显增多, 开始形成创业教育的合力。例如2005年发布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就是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10个部委联合发布的。三是关于创业的扶持、激励政策开始不断出台。以2007年下发的《关于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为例, 该通知明确规定“可按70%抵扣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

3. 学术研究维度分析。

随着人们对创业教育必要性的逐渐认同, 从2002年开始, 我国对创业教育的研究不断增加。笔者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仍以“创业教育”为主题词, 对2003至2010年间发表的论文进行关键词匹配检索, 共检索出论文2782篇, 其中2010年的论文数量达到875篇。另外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研究的范围不断拓宽, 研究的内容不断深入。以2009年的研究论文为例, 论文研究内容涉及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体系、创业基地建设等多个方面。

4. 实践事件维度分析。

从2002年到2010年, 无论高校层面还是社会层面都在政府行政部门的引领下对创业教育开展进行了积极地尝试。在政府层面, 首先从国外引进了2项创业培训课程即SYB创业培训和KAB创业培训, 一直沿用至今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其次致力于创业教育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2009年4月1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在中南大学成立, 作为隶属于我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全国性学术团体, 创新创业教育分会致力于深化、普及和开展创业教育, 分会的成立也标志着我国创业教育研究不断走向深入。

在高校层面,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等9所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 拉开了我国大学研究与实践创业教育的序幕。在社会层面, 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媒体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的号召, 开始注重营造浓郁的创业文化氛围, 多档创业教育主题节目应运而生, 如2009年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隆重推出的“青年创业⿷中国强”大型电视活动和201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在黄金时段举办的“创业有道”系列电视讲座。

三、整合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理念突破阶段特点分析

1. 教育理念维度分析。

2009年“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调研通过专家鉴定, 结果显示高校毕业生从事的创业项目中, 大部分是技术含量偏低的生存型创业, 真正参与高科技创业仅占创业人数的17.11%[3]。另据麦可思的一项调查显示, 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仅占毕业生总数的1.2%, 远低于发达国家20%~30%的比例[4]。上述两项调查结果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创业教育的理念, 并最终促使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产生。该理念将创新的元素融入创业教育, 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更正了“创业教育是只针对少数有创办企业潜质的学生开展的技能性教育”[5]及“定位于培养少数创业明星的创业教育理念”[6]等片面观点, 将创业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 政策法规维度分析。

此阶段的政策法规呈现出明显的标准化特点。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以文件的形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予以明确。2012年教育部下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创业基础”教学大纲 (试行) 》, 对“创业基础”课程的性质、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要点均作了明确的规定。

3. 学术研究维度分析。

在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突破之后, 研究成果不断展现。前一阶段关于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体系、创业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果, 如温州大学“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体系”[7]等成果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另外, 这一阶段出版的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著作与教材明显增多也从侧面证明了研究取得的成果。

4. 实践事件维度分析。

2010年教育部成立了“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以进一步推动创业教育的学科专业化发展。在高校层面, 2011年中央部委所属的109所高校启动实施了16300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 为践行“让全体学生成为创业教育的受益群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做了积极尝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随后于2012年推广至全国所有高校。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目前已经经历了创业教育概念引入初期的自发探索阶段、政府行政部门引领下的多形式探索阶段和整合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理念突破阶段3个阶段。但我国目前仍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并且就业形势依旧十分严峻,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支点, 在未来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发展。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已经整整走过了25年的发展历程, 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本论文将上述三个发展阶段的特点从教育理念、政策法规、学术研究、实践事件四个维度进行了归纳总结, 以期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将来更好地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阶段,特点,维度

参考文献

[1]柯林·博尔.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J].教育研究, 1990, (7) .

[2]施永川.大学生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21) .

[3]石国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M].北京:研究出版社, 2010:223-224.

[4]施永川.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发展历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3, (4) .

[5]张冰, 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念之辨[J].高教探索, 2014, (3) .

[6]雷家骕.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应做的调整[J].青年探索, 2011, (1) .

[7]黄兆信.以岗位创业为导向: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教育研究, 2012, (12) .

我国中学英语创新教育 篇11

创新创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一项重大战略。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有意义。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仍旧处在起步的阶段,仍旧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着从教育理念这个角度分析中国在创新创业教育这一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创新 创业 教育

一.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政策法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模式、培养计划、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育氛围等。但是教育的理念却决定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整个发展方向。

理念是指对目标及实现方法的基本观念。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宏观和全局的认知和把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基本理念。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规律的理性理解,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原理。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创新创业已经自然地融入到了教育中去并且贯穿教育活动的始终。反观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比例极低,成果效果不明显。现在,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很多创新创业竞赛,开设不少创新创业课程,推进各种创新创业研究,但与当前世界水平比起来还处于起步的阶段,积累、经验和实践都还不到位,对创业教育教学模式、课程设计还缺乏深度认知和把握,在研究队伍、平台、内容、方法等方面还存在问题,缺乏体系。其根源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存在着问题。

二.我國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问题

功利化、简单化倾向严重是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误区一:创新创业形式主义严重

虽然在我国,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但很多校主管部门以及学生本人都把创新创业功利化的局限于创办创业园。创新创业教育被简单地与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就业指导课划等号,被简单地理解成如何引导学生创办企业,被当作减轻来自就业方面压力的手段,形式主义严重。举大学生创业园为例,它应该是以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开始创业的平台,但被资金和其他条件限制,大多数大学生被排除在外。再举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为例,虽然其已经作为高等院校都开展的课余活动内容,但绝大多数创新创业计划缺乏可行性、实效性、操作性。

误区二:狭隘化倾向严重

中国当前的创业教育体系是薄弱的,很多的人错误地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学校的事情。现在,除了中国少数的一些省市,中国政府没有出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鼓励政策,基本没有社会风险投资机构主动推进与大学生的合作。大学生在创业之前的实习基地还有模拟演习不够,需要全社会的帮助和全社会的支撑。很少有用人单位愿意提供让学生学习实际经营管理的机会。高校、企业、其他组织、政府都还未形成一个多极互相协力的配合模式。形成了高校中狠抓创新创业之风,学生创业以后在社会找不到立脚点的局面。

误区三:简单化倾向明显

将创新创业教育看成就业培训,主要表现在误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招生就业部门的工作,高校学生毕业前的岗前培训。这种面向创业革命的创新人才培养与训练,实际上是开发高水平人力资源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并不简单是使应届毕业生可以成功创业的教育,并不是社会上以解决生存为目的的就业培训。对比国外的创业教育体系,我国大多数大学都没把创新创业教育看作高等教育主流中的一部分。在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等这些方面没有形成共识。在教学方式还比较单一,基本是课堂讲授加案例讨论,而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创业能力的教学方式还很不够。在师资队伍这样的方面也1顷向于守旧,缺乏实践的经验,负责创新创业教学的教师本人都没有在企业任过职或者进行过其他创业活动,这方面的学术研究也不够系统化、深化。举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的例子,大部分高校仍然使用课程实验、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这三样陈旧的方式,没有把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内进行管理。从学生自身讲,他们对创新创业活动的理解也主要是“经营活动”和“社会实践”,大多数都把锻炼才干和盈利作为事创新创业活动最主要的目,并没有从发展自身的能力并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创业的角度对创新创业进行深入的理解。

误区四:与义务教育脱节严重

从小学开始的升学考试不包含创新思维内容,到了高等教育突然要求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中考与高考的考试方式注重分数,注重考查基本能力与概念,对创新能力的考查几乎没有,教师势必无法将时间和注意力分给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信息的教师,比照连体育课的时间都用来补数理化的高中教师,其学生在竞争激烈的高考中势必分数偏低。高考分数与高校录取又是社会和家长群体对学生考量的唯一标准。在义务教育忽视创新思维的情况下,高校的学生缺乏创新思维的训练与基础是为必然。高等教育突然要求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也是不可能的。

三.重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如果没有开展创新创业教育,21世纪就不会被称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还刚刚兴起,并且日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领域,但与很多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还是非常非常明显的。所有的观念都先于语言和行动,必须在思想上端正对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深入、才能成功,因此必须要重塑中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1.正确定位创新创业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是高等学府人才培养和教育引导的根本要求。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全面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具体实行到每所高校,是指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确定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国内有些大学借鉴国外的成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逐渐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创业方式。如北京大学的“方正科技创业模式”、清华大学“同方科技创业模式”、南京大学的“学生科技创业中心”和“学士后流通站”等。

再如由沈阳建筑大学学生徐君创立的沈阳高校电商联盟。旨在打造东北最大的高校电商社群,构建一个集创业经验线上分享、思维碰撞线下交流、项目指导支持、项目运营托管等多元化的社交平台。众所周知,东北的创业氛围远没有北上广地区那么浓厚,不是因为这里的人不敢冒险去创業,而是整个创业环境的影响,使得绝大部分创业者选择离开东北,在北上广开始创业。创业环境的好与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这样一个圈子。首先得能够吸引对创业感兴趣的人参与进来,其次能够给予那些初创者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再者需要能够实现资源对接,最后对于成形的创业项目能够提供场地之类的支持。有了这样的一个圈子之后,圈子就像一块磁铁,创业者们就像金属铁屑,凝聚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沈阳高校电商联盟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目前沈阳高校电商联盟的社群用户已经突破3000人,覆盖了沈阳21所高校,定期举行线上分享会和线下交流会,对刚刚有创业想法的新人也都提供了答疑,另外已经帮助了上百人对接资源。大学生创业,第一没是有资金,第二是没有经验,这样会很难开展下去。而一个帮助大学生创业的平台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实现愿望。这也是沈阳高校电商联盟的初衷。目前而言,东北并没有这样的一个平台能够给创业者们提供良好的创业指导和支持,所以沈阳高校电商联盟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某一个方面讲,沈阳高校电商联盟和北京中关村的创业大街、3w咖啡相似之处,做创业项目孵化只是沈阳高校电商联盟里面一个很小的业务。在沈阳,和沈阳高校电商联盟性质比较靠近的平台有4u青年空间、青创空间、校咪咪等,竞争的压力还是存在的。不过不论是规模,还是运营时间,沈阳高校电商联盟都走在他们前面。

2.把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深化、具体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素质教育的提出,适应了国际竞争的新环境,也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修正。“应试教育”由于重教不重学、灌输不启发、复制不创新,其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一种提高受教育者各种自身素质的教育模式,包含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诸多方面。

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在努力专注于建设自主型创新型国家的当下已成为我国教育的目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这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素质教育基础上,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最有效方法,综合体现出多种实践能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是以培养大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能从根本上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国推进素质教育必然性的选择了创新创业教育。

4.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正规教育相融合

我国中学英语创新教育 篇12

一、对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介绍

(一) 关于民族音乐教育的解释

根据民族音乐的定义来划分民族音乐, 可以分为两种解释, 一种解释是说中国各民族或特定的文化和社会集体共同的劳动成果并且被遗留下来的音乐总体。另外一种解释是指在各民族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的一种可以代表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从某种意义来说, 民族音乐是来自于各个民族共同的的创作, 它代表了最富有生活气息以及民族形象的音乐文化, 而且也是具有特色的、最完整的人性内涵和的象征, 同时也为人类的音乐艺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关于民族音乐的教育, 主要通过在音乐课堂给学生传授和指导相关的民族音乐知识、技能, 那样就就可以使民族音乐进行创新和发展。从而实现创建和创新民族音乐文化的目的。

(二) 民族音乐教育的基本特点

1.民族音乐在中国教育事业上处于重要地位

民族的教育以及音乐教育是民族音乐教育的两个指导方向。在中国教育事业中, 民族教育也是最关键的一个部分。同时音乐教育在开发智力和养成性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各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不断沉淀, 产生和发展了各民族间独特的艺术和深藏的文化底蕴。这些音乐作为各民族文化的典范, 同时也为中华文化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2.民族音乐教育内容具有独特性

民族音乐可以显现一个民族的特征, 它是作为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中国民族音乐的种类很多, 由于各民族在生活环境、生活习俗、语言文字、民族信仰等方面存在区别, 所以也就造就了各具特色的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民族化和地域化差异。比如新疆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最为盛名, 喀什民族音乐节奏明快, 而且调式丰富;刀郎色彩区的民歌很粗犷, 保留着古代从事游牧的刀郎人的牧歌情调, 因其世代居住在大草原上, 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 性格豪放、爽直, 胸怀如大草原般辽阔宽广。

3.民族音乐教育在教育上也发挥独特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来看, 一个民族的音乐史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历程, 因为民族音乐将民族文化的传承、宗教信仰的变迁以及民俗习惯的改变等不同的内容可以全面的体现出来。人们在学习民族音乐、欣赏民族音乐、传承民族音乐的时候, 可以将自己融入音乐中, 同时真切的体会到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底蕴, 而且还可以增强民族意识, 弘扬民族精神。民族音乐可以看做是一个民族发展历史的缩影, 因为各民族的音乐是各具特色的, 可以通过不同的民族音乐活动, 将不同风格民族音乐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加深对本民族以及其他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自身的审美品位, 而且有助于各民族之间形成共同的文化观念, 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建立团结互助的关系。

二、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一) 民族音乐教育重视不够

由于工业文明观念不断的深入人心, 西方音乐对我国在民族音乐的教育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而导致在我国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际教材中都没有系统性的学习民族音乐以及形成文化观念。虽然民族音乐教育的内容在中、小学教学大纲中也有体现, 但是“欧洲中心论”带来的影响, 导致西洋音乐在歌曲、乐理、欣赏等方面始终占据重要的位置, 而民族音乐只是一种配角。甚至很多师生对于中文的理解都存在误区, 更不用说了解或熟悉民族音乐的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了。声乐技法课作为师生的必修课, 基本上是美声唱法一统天下, 民族唱法、民族器乐仅仅列为选修课。

(二) 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化

我国的高等师范学院在音乐教育上普遍推行着以“欧洲音乐为中心”的教育体制, 在这种条件下培养的音乐教育人才, 往往缺乏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相反很多人都精通西方音乐文化。被系统培养出来的老师一般都是借助西方音乐教材, 来开展对学生的教学工作。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校音乐教学产生了影响, 很多处于音乐教学一线的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钢琴、声乐、西方器乐为教学内容, 而对于民族音乐的研究的教师则特别少。即使是一些从事于民族音乐教育的工作者, 他们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接受的音乐指导也是以钢琴、声乐以及相关理论为主要的学习内容, 对于传统的民族音乐的学习只是轻描淡写几句话。

(三) 对中西音乐教学的位置不正

改革开放后, 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了较大变化, 同时民族音乐也逐渐走向世界, 西方各种音乐进入中国, 使中西方音乐得到了最大的融合。从音乐传播的规律来看, 传播的方式可以分为双向和多向两种, 中西音乐文化也是实现了互动、互促的交流关系。但是就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现状来看, 西方教育常常处于一种优势位置, 我国的民族音乐则逐渐的被人们忽略。然而在西方国家, 很多音乐爱好者却对我国民族音乐十分感兴趣, 在他们眼中, 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可以独立成一种音乐体系, 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相反, 中国人却不以为然, 国人对待我国民族的音乐态度, 很难使我国民族音乐得到发展。由此看来,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 强调本土民族音乐的重要地位, 正确的看待外来音乐文化, 学会推陈出新, 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和创新, 避免民族音乐走向衰亡的局面。

三、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和创新思考

(一) 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文化观念

民族音乐文化观念在民族音乐不断的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民族音乐是需要注入新的活力, 才能够使它在中华文化在生生不息。教育部门需要加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管理, 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 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同时学校作为民族音乐文化创造的舞台, 需要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工作, 鼓励音乐教师进行音乐交流, 不断的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 突破传统的民族音乐教学的模式。作为民族音乐教师, 需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 在音乐发展中学会取其精华, 取其糟粕, 积极的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

(二) 增强音乐教学的师资力量

强大的教师队伍在我国民族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每个音乐教师都会参与其中, 从而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由此可见, 能否培养出具有民族音乐素质的教师决定着民族音乐的传承能否成功。由于在音乐教学活动中, 音乐教师常常处于一种主导地位, 为了更好的对中国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和创新, 需要加强音乐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 同时在教育领域需要支持民族音乐教师的学习, 鼓励和倡导他们积极的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知识, 增加对民族音乐教师的师资培养, 因为在对学生教学的过程中, 音乐教师的专业态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和掌握民族音乐知识的兴趣, 可以引导他们更好的学习。

四、结语

中国的民族音乐艺术是世界上非常特别的一种艺术形式, 随着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和传承, 创造了多种多样的的民族音乐文化, 形成了丰富的民族音乐体系。民族音乐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基础, 只有不断推陈出新, 继承和弘扬中国民族文化, 才能使中华文化长久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权美兰, 徐慧颖.论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3, 01:132-136.

[2]肖学俊, 韩芸霞.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类型及策略[J].人民音乐, 2012, 02:60-62.

上一篇:口腔修复膜下一篇:记忆中的星星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