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思考

2024-07-24

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思考(精选8篇)

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思考 篇1

2.1我国通信技术的创新体制架构

从全球所有国家通信技术发展和创新的经历来看,可以从中总结得出以下几点经验。首先,制定国家ICT顶层战略部署和行动计划;其次,紧密的把握住技术更新换代的重要机遇期,选取战略目标;然后,政府带头组织重要项目,完成重要信息通信技术的突破;再然后,把应用放在首要关注的位置,通过市场做导向推动科技的进步;再然后,利用知识产权与技术规范达到通信科技的优势;最后,相当重视对于人才的培养工作。大致的架构如图1所示。

2.2增强企业在通信技术创新中的主要作用

国家要加大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扶持力度,营造积极的政策鼓励氛围。企业需要加强在科技研发方面的相关投入,不停的提升自主创新水平。运营商在通信业务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发货出关键作用,在通信技术创新中完全的发挥应有指引与互联网验证示范作用。制造商在通信业务创新过程中负责带来技术上的支持,同时把业务创新当作指引,在通信技术创新与产业化中形成关键性的效应。科研组织在通信技术创新过程中要起示范与公众服务的作用。高等院校则负责产生根本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作用。

2.3增强政府在通信技术创新中的指引作用

主要包含了政府制定与施行通信行业发展政策、技术发展政策、通信科技发展战略和计划,制定与发行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与关键产品详单,组织施行规范和知识产权战略,对重要的通信技术创新施行战略性的政府投资,创建与完善自主创新产品的政府购买制度与企业购买支持制度。利用增强政府主导,加速推进产业应用,完成通信技术创新的要求,指引创新的方向。新和互联网应用当作首要出发点,加强运营商和制造商的密切关联,激发且统一生产学校研究的技术创新资源信息,根据市场化效益分享体制进行共同合作的技术研发,组织技术试验和互联网示例。打破核心科技、探讨制定的标准,完成知识产权,构造产业联盟与技术联盟,完整产业链的构建,一步一步的完成政策的指引、市场化运转、生产学校研究的高效合作的通信技术创新利益整体。

2.4加强我国通信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我国通信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是要进一步的对体制机制进行改革。要继续推动科技创新的体系与制度的改革,利益改革来改善技术资源的调配,完全表现出政府在创新中的指引作用,增强企业在创新中的主动地位,协调统一创新的资源,创建一个以企业为核心、市场做指引、生产与学校研究想结合的计算创新体制,达成通信科技创新效益结合体。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通信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任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自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为此必须认真探讨出通信技术创新的方法,包括政府与企业自身做出改进,从而促进我国通信行业的发展。

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思考 篇2

关键词:科技,创新,教育,实践

新世纪伊始,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 经济社会日益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 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成为推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的根本是人才, 科技创新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科技创新人才是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 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和民族发展的希望。因此, 科技创新教育具有关系国家兴衰成败的重要战略意义。在“科教兴国”和现代化建设战略实施过程中, 科技创新教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科技创新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1、科技创新教育是经济繁荣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经济迅速发展和繁荣来自于不断地科技发展与创新, 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的关键, 创新人才的培养靠的是科技创新教育。以技术创新理论而闻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是产业演变、经济周期发生的根源, 那些根本性的技术创新要冲破一定的壁垒后才能完成, 而一旦这一壁垒被冲垮, 则后继的创新将接踵而来形成创新群, 从而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推动作用[1]。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特征是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带动经济发展。历史上历次科学技术创新显示, 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创新人才是经济迅速发展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由此, 科技创新教育成为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2、科技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必要内容

素质教育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能否得以实现的一项重要工程, 科技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一种不可缺少的地位。众所周知,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发展的源泉。科技创新是人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科技创新需要创新人才。没有科技创新教育, 就无从谈起科技创新思维、科技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因此, 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 提高民族的科技创新素质, 加强和完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全面教育, 是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科技创新教育是增强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

日趋激烈地国家经济和科技竞争实质上是科技人才和创新教育的竞争。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与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有效途径。发展科技创新教育、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新世纪我国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重要战略举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 也为科技创新教育迎来了春天。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 合理配置科技教育资源, 科技创新教育必将为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和追赶世界科技潮流作出更大贡献。

二、我国传统科学教育的缺点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把科教兴国、教育为本作为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根本战略, 大力加强教育设施建设和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职业技能教育。为加快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赶超先进发达国家的科技潮流, 不断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创新, 建立和实施了各种科学基金、科技计划、重大基础研究和知识创新工程项目。但是, 迄今为止我国在众多领域仍然缺乏开创新领域和国际领先的独创性研究成果。创新人才缺乏是当前我国科技发展中的严重问题, 科技创新教育观念与方法的薄弱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现实。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更加凸显了我国传统科技创新教育的不足与缺点。

1、坚持“精英主义”教育, 轻视兴趣、心理需求等人的自身需要

在我国传统思想中, 读书向来是“安身立命之本”,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千锺黍, 书中自有颜如玉”, 读书教育是为了某种生存的需要, 而不是一种自身的乐趣。当前, 千万莘莘学子更是伏案攻读, 以期跨过升学“独木桥”, “考大学”“考研”“考博”的热潮在国内越来越热。教育的目的轻视了兴趣、成就、心理需求等人的需要, 在教育中把人当成了工具, 造就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在科学技术教育学习中, 人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内在的严重创伤, 一旦学习完成了既定的目标, 厌学情绪就会冲垮学习科学技术的冲动, 销蚀内心科技创新的兴趣, 更难以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品质。

2、重视培养接受与知识再现能力, 轻视独立思考和创新批判精神

传统教育对继承前人知识非常重视。师承古训历来备受推崇, 教师注重传授知识, 学生注重接受、再现、继承知识。课堂上, 老师们循循善诱“满堂灌”, 唯恐学生们不能全部接受, 学生们如饥似渴抄笔记记忆背诵, 而课堂讨论往往沉默不语, 害怕出错, 担心尴尬。“高分低能”一直是社会所声讨, 国家要改革的严重教育问题, 却没有无言的升学考试指挥棒指挥有效。这种教育方法显然适应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需要, 但不能有效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 难以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批判精神的国家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3、重视学生的一致性, 轻视个体差异性

传统教育内容统一、方法单调, 学生学习被动、负担沉重。整齐划一的教育规格要求和升学获奖目标考核, 学生成了分数和书本的奴隶, 个性受到压抑, 严重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学习功利化而缺乏内在求知欲, 循规蹈矩缺少标新立异, 谨小慎微缺乏敢想敢干。学生们在科学技术学习过程严重缺乏主动参与、思考、探索、创造的创新意识, 仅停留于一个又一个知识点的识记、理解与再现。学生们的个性没有得到全面发展, 个体差异没有得到有效区分, 自身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创新潜能没有激发出来, 创新能力受到严重挫伤。

4、重视科学教育, 轻视人文教育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 课程往往被人为地划分为主科与副科、核心课与选修课。科学教育的课程较多地受到重视, 人文素质类课程往往搁置一旁。殊不知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它一方面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另一方面它也给人来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科学教育的重视无疑具有严重的趋利性、工具性色彩, “唯科学主义”带来“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而会造成对人的“物化”和奴役。人文教育注重个人人文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关注自我, 关心他人、社会以及人类的利益与未来。人文教育的缺失不仅危及科学发展的方向, 而且危及民族国家的存亡与人类的兴衰。

三、切实转变科技创新教育的观念

科教兴国, 创新先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较高素质的科学技术创新人才, 把先进科学技术尽快地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是推动我国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赶超先进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改革我国传统的旧的教育模式, 实现教育观念创新, 才能培养出顺应时代潮流,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各种科学技术创新型人才。

1、加强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与兴趣培养

现代创新教育理念要让受教育者充分获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权和主动机会, 以培养其独立思考与发掘问题的能力, 从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改变教师在课堂中以真理自居讲授、学生听受的教学模式, 建立教师组织课堂, 学生充分讨论的形式, 并且教学讨论不过分重视讨论的正确答案, 而重在培养受教育者对问题的思考、讨论以及过程中的分析、解释、阐述、论辩等能力。在这样的学习中受教育者获得了主动的学习空间, 发展了学习的兴趣, 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发掘了自身的创新潜力, 培养了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增强了战胜问题和困难的信心, 增加了追求更高科技知识的兴趣与勇气。

2、增加教育过程中互动性上接第243页

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师, 要实现教育创新首先要强化教师的科学知识、技能、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其次是教师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 营造创新的教育环境, 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尊重鼓励宽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行动, 培养敢为人先的创新型人才。通过改进教学方法, 增加教育过程中的互动性, 把提高创造思维能力的目标落实到教学过程中, 在主动、扎实、灵活的教学过程中贯彻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等科技创新素质教育。互动的教育模式激发了受教育者的生机活力, 鼓舞了他们不断向历史和现实挑战的勇气, 唤醒了受教育者自身创新的兴趣同时感受科技创新的无限魅力。

3、增强科技创新的实践性

科技创新教育的重点在于受教育者实践创新精神的培养。在创新教育的过程中, 首先受教育者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的全过程, 带着好奇心和兴趣融入知识的讨论和探索中, 以理性的批判精神审视已有的知识和理论, 并发挥自己的创造个性向未知的领域进行挑战。其次, 在教育者的鼓励、鞭策、引导下, 利用各种科技实践活动的条件和场所, 放手实践, 促进受教育者对知识理论的掌握和对新知识的探索, 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和正确的科学价值取向, 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

4、在科技创新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

人文科学教育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科技创新的人文精神为真理的开拓探索提供了正确的道路, 并推动科技创新向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前进, 而丧失人文精神的科技发展一方面将阻碍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 另一方面将把科技发展引入歧途。为人类献身的高尚道德信念和责任感等人文精神在科技创新中不断焕发着激励作用, 形成科技创新发展的永恒动力。因此, 新时期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人文教育。由此, 我国科技创新教育必将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开拓进取, 为实现我国科技跨越式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繁荣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思考 篇3

关键词:科技创新成果;推动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03-2

0前言

農业经济发展关于農业发展问题,在诱导的创新理论中表示,历史上就存在很多農业增长的途径,不同的国家因为各自不同的需求和特定的基础因素,发展出形态各异的農业增长道路。例如劳动力相对匮乏而土地面积相对丰富的国家应该走机械技术进步的道路;而劳动力比较充足但是土地资源匮乏的国家则是选择生物和化学技术进步的道路。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就会意识到在发达国家大行其道的農业技术不一定适合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否则就会因为基础条件的限制导致无效率的浪费。

新兴的市场需求诱导创新理论认为,市场需求中最重要是有效配置,通过市场的需求来决定创新的努力方向,使各种产品的数量与产出销售额能够彼此协调,由此可见:1.产品的技术更新与其他经济行为是相同的,都以达到预期的收益为目标,因此是一种经济活动;2.预期收益的多少是由该项发明产品的预期销售额所决定的;3.在農业技术中,如果需要合理的推广和使用,市场盈利性是一个起到主要影响的因素,使用新型的科技发明后,预期的销售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目前在市场的销售额。

近年,有些学者认为中国農业技术进步目前仍然是诱导性的。就是运用上述两种理论对中国農业科学技术进步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结果。从要素稀缺性来看,作为生产者的農民仍然为追求产出最大化而寻求相应的技术发明。虽然在中国的農村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还不够完善,要素的价格没有能够明确的体现出要素的匮乏程度。从市场需求来看,農产品的价格和需求数量因为政府市场政策的限制,也不能体现市场需求的要求,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还受到遗留下来的统购统销价格体制和行政命令对生产过程的干预,但是作为利益最大化的主体,農产品生产规模仍然能较好地反映市场需求规模,因而做为農业科研单位依然可根据農民的实际需求规模选择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技术创新——科技成果创新。

1如何搞好科技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

我国農业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迎来了第二个蓬勃发展的阶段,我国農业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影响,其利弊的如何,决定权相信还是在于中国的農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自从进入到二十一世纪这十年来,我国的粮食生产成本,以平均每年10%的增速发展,导致粮食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在这个情况下,如何能够搞好科技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成为降低農业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中国目前阶段農业经济发展问题的瓶颈所在。

1.1创新的科技成果,在我国转化有比较大的阻碍

其原因,在于从事農业的劳动者太多,而文化水平普遍又处在比较低的水平,科技创新有成果,但沟通、推广难,效果差。虽然通过媒体的宣传对于農业科技成果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国農业科技推广机构和農业科技信息持有者尚未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和传播特点,農业科技成果的创造者和传递者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沟通传递机制,最主要、最有效的传播方式仍然是農业科技推广机构与農业生产者面对面的沟通难。加之由于近年来面对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原本效果不错的農业科技推广体系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在知识经济大潮到来面前,与日新月异的新知识、新技术大量涌现的新形势相比,農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農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的问题日趋严重。

第二点,科技的传播渠道建设障碍。目前,農村的网络用户比较少,加上现在用户的入网费用的走高,限制了相关知识在農村通过网络的信息传播。我国農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很快,但网上资源匮乏,同时,農业信息网络技术落后,信息更新不及时,信息传递不够迅速,这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了信息网络发挥作用。无法实现创新科技传递和转化,再加上目前我国在農业科技创新方面,以政府主导的体制内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虽具有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但其成果距离市场较远,往往不能形成有效的生产力,而且市场化导向不够、科技创新的市场细分不足、公共研发资源普遍存在着歧视性使用等。

1.2農业经济体制.制度改革是促进科技信息推广的关键所在。

通过提高创新科技在農业生产中的应用,是目前增加農民收入、增速農业经济发展的目标。既要改革農业科技推广体制,促进農业科技信息的传播,这是有效提高科技转化的重要手段。同时又要进行制度创新,建立推广项目的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公开公平的農技推广项目招投标竞争制度。改革農技推广项目的拨款制度,同时调动農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使農技推广工作得以发展进而促进農业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改善農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个人发展条件,解决其长远发展的后顾之忧。

農技推广新机制和服务新模式的建立,充分提高了基层農技推广机构和農技人员的科技服务能力,增强了農牧民科技务農意识,形成了“包村联户、包产量、包技术、包售后服务”的新型服务形式和利益联结共同体的科技服务模式。

在这样体制和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農业科技信息传播效率。这就需要采用多种信息手段,根据国情的不同,采取信息技术的使用性与先进性的有机结合,从各个角度传播農业科技的信息。并要通过各种盈利方式,增速農业的信息网络建设,加大農业——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的投融资力度,加快農业科技信息服务的网络化,促进和加强農业科技成果的在线推广。在信息传播中为了避免无效和错误信息的出现,导致農业生产者对信息产生不信任而使科技成果的应用受阻,必须建立并实施信息的准确、规范,实现标准化和统一性的有机结合。

1.3必须看到科技创新成果在農业发展中的运用和转化是有许多有利因素的。

農业经济多样化发展,必将为创新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新的契机,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带来强大的需求之风。通过加强与農发办在贴息贷款项目方面的合作,发挥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支農合力,积极支持一批实力较强、规模较大、效益理想、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国家级、省级農业龙头企业和部分优质地市级農业龙头企业发展,促进農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新的提升。

2農业科技中介机构建设和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完善農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推进農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農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推进農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多元化发展,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農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推进農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農产品营销网络,抓紧建设一批特色化、规模化的農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和国家重要的稻谷、生猪、食用油等战略储备基地,构建供销系统農资储备配送网络和農产品加工购销网络。支持農产品生产基地与大型超市、学校等对接。

另外,提升農业企业的创新能力,首先要面向農业企业设立全国性科技创新财政专项,以基金形式专门扶持農业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同时要着力建设为農企科技服务的公共平台,引导和帮助農业企业逐步以自身为主体,开展与相关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构的联合攻关,解决自身实际科技问题,快速提升自身科技创新实力,以便创新成果的就地转化。创造性解决農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对農业企业科技投入允许进项税额抵扣,将農业科技税收政策的优惠环节进一步前移,大力扶持积累和研发环节,对農业企业税后利润的科技投资实行退税制度以及扩充農业科技税收的税种体系等。

参考文献

[1]王贵宸,等.農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農村经济与社会,1992,(3):1-8

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思考 篇4

在自然科学的应用研究方面,我们也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就导致我国企业发展缺乏技术优势,缺乏核心竞争力.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科技投入的规模较小、结构欠合理,企业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率不高,科技人才流失严重,科技市场发展迟缓.对此,国家应该要用法律来保障科技投入的比例;政府要加大对科技投入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科技投入的管理;重视科技投入的.多元化;要加强对技术市场的管理和调控;要注意培养和引进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技术专长.

作 者:乔桂银  作者单位:中共南通市委党校,江苏,南通,226007 刊 名:内蒙古社会科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25(2) 分类号:N01 关键词:科技投入   专利   人才  

发展我国民办职业教育思考 篇5

改革开放以来,与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相适应,我国的民办教育也获得了极大发展,特别是各级各类民办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作为教育体系中的职业教育,其民办形式与类型,近几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民办职业教育中,民

办职业中学有689所,民办中等专业学校达1036所,民办职业高中在校生已有17.7万人,占全国职业高中在校生的4%。但与其他教育相比,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较为缓慢,有些混乱,其发展与其他教育相比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认真研究我国民办职业教育问题,总结其发展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民办职业教育的举办,在我国职教法中已作出了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可以说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社会需要基础上已经有了法律上的保障,所存在的问题在于缺乏理论上的研究与实践基础的验证。关于我国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也存在着诸如能否营利、对民办职业学校管理薄弱诸类问题,在此我们不作太多的议论,仅就民办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进行研究。

一、民办职业教育的性质与任务

在探讨此问题前,首先应明确民办教育的概念及应用领域。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办学主体是否具有政府权能为标准而将学校划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公立学校指由政府直接举办的学校,私立学校指由非政府机构举办的学校,包括不具有政府权能的社会力量。在此我们也认为,民办学校即私立学校,所有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都可称民办教育。按照国际习惯一般将民办教育称为私立教育较为合适,在中国则以民办教育较符合国情与教育发展形势。故在一般描述国外民办教育时冠之以私立教育,而在研究中国情况时则以民办教育统称之。

国际私立教育发展与成熟的历史研究表明,教育的民主化与法制化;教育的自主性与公共性,二者是保证私立教育存在与发展的最基本条件。教育的民主化将普及教育、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广泛的民办教育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一系列法律制度的建立,则促进和保证了私立教育存在的合理性及合法性;而教育的自主性和公共性,则为私立教育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基础。这些属性,保证了私立教育在欧美等国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与公立教育相比日益显示出其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如美国私立教育已逐渐从昔日的宗教教育为主发展为与公立教育同等教育目的与内容、在教学及管理上独具一格的学校。日本私立教育的产生及内容更多地受西方教育民主思想的影响,通过法制化手段保证及促进了私立教育的发展,使教育从贵族阶层的特权普及入一般民众社会,实现了教育的大众化。但是无论何种原因,可以说,私立教育的产生与发展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基础上,社会的需求最终促成了它的存在与发展,补充公立或国办教育之不足,提供公民接受各种教育的机会与权利,其性质与任务也是紧紧围绕社会需求而定的。所不同在于,如果说以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私立教育以进行知识传授及普及教育,满足不同社会阶层的教育需求为主,而现代社会的私立教育则更多地倾向于满足个体需要,追求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内容与要求。这也反映出现代社会对教育系统的价值与内容的重新认识与定位。可以说,私立教育的性质与任务是随着不同的社会发展与需求而进行变革,以保证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

二、私立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层次与规模

从世界教育发展历史来看,公、私立并举的教育体制作为一种教育形式古已有之,它是人类社会传递文化遗产的一种工具,仅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时期发挥的作用不同而已,世界各国的教育体制中各级各类学校都是由国立、公立、私立三类学校构成。从教育类型来看,各类教育中都存有私立学校,但相对而言,属于普通教育内容的私立教育比私立职业教育易得到发展,因此,世界各国教育体制中属普通和高等教育之私立教育较为发达;从各类学校发挥的作用来看,传播宗教知识内容一直作为私立普通教育机构的主要教育教学内容,这也就限制了以传授技能与技术为主的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对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现实要求,如教学内容与手段的限制。何种类型与层次的私立职业教育发展最为合适,或那一层次的教育最适合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认真学习发达国家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发现在大多数国家的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由国家承担,而中学后或培训性质的职业教育则大多数为私立的职业教育,如美国,由于其教育体制中完全的或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职业中学相对较少,因此所有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均是在公立中学实施,这类公立中学设有一定数量的职业课程。而属高中后非学术性、非学历教育的职业培训学

校则大多为私立性质,据统计在美国这类学校目前已达7071所,其中私立6514所,占有92.8%;同时由于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的中学毕业生都将在毕业后继续接受教育,因此在美国除为继续进行学位课程的公立性的社区学院外,大量的是属于私立性质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据统计这二类机构的比例为1比6,也就是说在美国属于中学后教育阶段的职业

教育大多数为私立的。日本的情况也是如此,据有关统计资料,到1992年底,在日本属于高中后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中最为发达的是私立高等专科学校和专门学校,共有2494所,占总数的86.7%,另有私立短期大学499所,占84.4%。总结美日二发达国家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经验,是否可以这样理解,私立职业教育或培训在非学历教育和中等层次之上发展较为合理并能获得较大的价值;在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或在属于职业技术培训内容方面更易获得发展。美日二国私立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私立高中后职业教育与培训是职业教育的内容主要承担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

三、民办职业教育与企业办职业培训的关系

关于此问题,主要的模糊认识在于①企业教育是否也是民办教育,特别是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后,企业的办学行为与办学主体与企业的所有制间的关系问题;②如果企业办学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范畴,但现实的反映表明它又不等同于纯粹意义上的民办职业教育,其与民办职业教育的不同点在何处;③如果企业教育随着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作相应的改革,企业作为民办教育如何发展;④我国企业教育与国外企业教育的不同,也就是企业教育不能成为企业内的独立存在体,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的前提下,其民办意义体现在何处。

对此类问题,本人认为,①企业职业教育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这是由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业正在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和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变化,决定了其所从事的职业教育的性质,私营企业、个体企业、合资企业所进行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当然属于民办职业教育或私立职业教育,必须明确的是,企业教育尤其是企业开展的培训,是以企业发展为本,企业教育的目的在于提供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人才,以满足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需要。企业教育成为企业发展行为,企业教育与企业生产与经营纳入同步发展轨道,这样企业教育行为也属于企业的一种经营行为。但是企业办学由于企业性质的复杂性,使得办学主体及性质也呈现出多种特性。在企业教育类型上,从国外情况来看,有企业与企业联办,企业与社会联办,企业委托其他企业、行业、社会办等,企业给予经费资助或提供教学实习场所。

②企业职业培训属于民办职业教育,而且随着职业教育多样化的发展,企业开展的职业教育将成为今后民办职业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组成部分。理由在于国家对于民办教育的鼓励与支持政策和企业职业培训发展为民办职业教育的社会必然性。1997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其中明确指出社会力量是指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这样企业所承担的教育形式在法律上已成为社会力量办学的组成部分。另从我国国情来看,能够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任务及职业培训的机构,大多数是一些企业或由行业组织的培训机构,可以说,企业办学一直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大特色,但企业的改革冲击最大的也是企业办学这一领域,如何在企业所有制形式转变过程中,使企业的办学适应企业转变需要并及时作相应的改革,是企业教育继续存在与发展的关键。目前企业教育向民办教育体制转变,并与其它培训机构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四、民办职业教育与政府的资助

目前,世界上大多国家的私立学校大多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接受政府资助,政府在经费上的资助,使私立学校具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这也是维持和发展私立学校的必要条件,同时政府通过对私立学校的资助,有效地实现对私立学校发展的控制,保证私立学校成为国民教育的一部分并发挥作用。可以说,政府的扶持政策与财政资助,是私立教育发展的保障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私立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国外政府对私立学校的资助包括低息贷款、税收优惠、政府资助,在日本最为著名的为1970年的《私学振兴财团法》和1975年的《私立学校振兴援助法》,自此,政府对私立学校的经常费用补助金,最高达学校经常费用的50%。另有一种形式是通过对民办学校学习者进行资助的方式来实现的,例如美国联邦政府主要以学生贷款、奖学金、专项补贴等方式进行资助,这种资助保证了有才华、但受经济困扰的学生能够接受平等的、较好的教育机会与权利,学校则通过稳定生源、质量提高而间接受益。

但是必须明确的是,国家对私立教育的资助,是私立教育获得与公立教育发展的同等条件,承担相同的任务,且政府有足够的财力与物力来扶持私立教育发展,并通过资金资助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如果在不具备这种条件的情况下,政府如何发挥在私立教育中的管理职责,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五、民办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与形式

私立教育在实行自由经济的资本主义国家获得了很快的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经济驱动,东西方经济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我国如果实行真正意义上的纯私立教育只能是少数,民办教育的发展还是应该立足于中国国情与现实需要。对于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可能还是以通过对现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形成办学主体多样化的形式而实现,诸如国有民办、民办公助、政企联办、依托名牌学校来办、中外合资办学等多种类型。在这方面,我们也进行了一些试验与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绩,如浙江省开展的公办职业学校改制试点,实行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与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加强企校联合,推行“国有民办”相结合。宁波在职业学校推行的“国有民营”改革试点,在办学质量较高,效益较好的国有学校实行民办运行机制,逐渐减少政府投入,增强学校活力。温州市所属瓯海区301所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中,属于国有民办的3所,民办公助的138所,企业家合作办学的18所,部门、社会团体办学的11所、私人办学的131所。而江西省则探索出了一条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出路,如新余市职业教育实行的“一校两制,校中设校”的模式。可以说,目前我国民办职业教育在改革原有单一办学模式的过程中,已经探索出一些发展的途径与模式,民办职业教育已成为当地发展职业教育的生力军。民办职业教育发展实现了与办学体制改革的紧密结合。

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思考 篇6

摘要:海洋经济是人类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获取海洋产品的经济活动.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迅猛,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文章认为,海洋经济实质上是海洋生态经济,是陆地生态经济向海洋的延伸;海岸带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海洋经济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应开展海洋资源与环境价值核算,调整和修正海洋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以反映海洋资源的.耗竭和环境退化;应加强海洋经济省的建设;海洋经济的发展要注重观念、运行模式、新技术和机制等的创新,强调平衡发展战略与非平衡发展战略的有机结合.作 者:陈东景 李培英 杜军 CHEN Dong-jing LI Pei-ying Du Jun 作者单位:陈东景,CHEN Dong-jing(青岛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山东,青岛,266071;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

李培英,杜军,LI Pei-ying,Du Jun(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61)

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思考 篇7

一、正确认识船舶配套业的产业地位

在船舶工业中,船舶配套业的定义是指生产和制造除船体以外所有船用设备及装置的工业,它与船舶总装业、船舶修理业共同组成了完整意义的船舶工业。在船舶生产的产业链条中,船舶配套业完成了对船舶高技术、高附加值载体—船用设备的生产,实现了船舶产品的价值形成,因此,船舶配套业是船舶制造业、船舶修理业发展的重要工业基础,是船舶产品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的集成平台和扩散平台。船舶配套业的产业地位决定了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对于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1.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是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和强国的重要基础

日、韩等世界造船大国的经验表明,没有发达的配套业,不可能有强大的造船业。日、韩在发展造船业的过程中均极力推进配套业发展,日本的国产设备装船率超过95%,韩国也达到80%以上。强大的船舶配套工业,奠定了日、韩造船业霸主地位的基础。要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迫切需要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做支撑。

2. 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是增强我国造船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提高国产设备的装船率,可以大幅减少船厂的设备采购费用,降低造船成本,提高船价竞争力。另一方面,努力实现绝大多数船用设备国内配套,有利于保证造船企业的生产进度,实现均衡生产,改变受制于人的被动状态。

3. 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是提高我国船舶出口实际创汇率的源泉

船舶产品是我国打入国际市场的大型机电类出口产品之一,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提高出口船国产设备装船率,可以防止大量外汇因装进口设备而外流,增加实际创汇值,改善造船企业的经营状况,增强我国船舶工业的出口创汇能力,真正体规船舶工业作为外向型出口产业的作用。

4. 加快发展船舶配套业,是发挥我国造船业带动作用的必然要求

船用设备产品种类繁多,涉及的行业众多,通过配套业与造船业的协调发展,可以促进一个庞大的机电设备配套产业群的发展,从而真正发挥造船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船舶产品的技术密集特征,主要集中体现在船用设备上,船舶配套产业群的不断升级,对于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新形势要求我国船舶配套业必须加快发展

1.世界新船需求稳定,国内造船持续增长,为配套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根据国内外研究机构的预测,未来5至10年,世界船舶市场仍将保持相对稳定的发展势头,年均新船需求量将达到5000万载重吨的需求高位。其中,随着中国国内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今后10年中国船舶市场对新船的需求将保持强劲态势。2006~2010年,我国国内新船年均需求量将达到620万载重吨,2011~2015年,国内新船年均需求量将达到840万载重吨。

国内外船舶市场的发展潜力,也将随之带动船用配套市场的旺盛需求。专家预测,未来5年世界船用设备年均需求量市场总值将超过230亿美元。若考虑船队修理等需求,全球船用设备市场总值将达到250亿~260亿美元。就国内市场而言,2010年我国造船产量预计产量将达到1500万载重吨,若按总船价1000亿元人民币和船用设备占总船价45%~55%的比例估算,2010年国内船用配套市场容量将达到450亿~550亿元人民币。国内外造船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及与之相辅相成的船用配套市场旺盛需求,为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严峻的竞争形势,使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不容乐观

从国际配套产业竞争格局与发展态势看,在今后较长时期内,欧洲、日本、韩国都将是我国船舶配套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与日、韩、欧洲船舶配套业相比,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水平与上述三者有着相当大的差距,产业竞争形势十分严峻。

近年来,日本、韩国、欧洲纷纷针对我国造船业与船用配套工业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船舶配套业发展战略。一是利用其在产品质量、技术、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由转让技术、合资合作转向在中国独资建厂或直接向中国出口产品,扩大国外产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二是通过提高引进技术门槛,提高合资合作的控股比例,使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来源紧缩的不利形势。

3. 解决难点是创新发展的首要任务

目前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的难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大型船用配套生产设施能力严重不足

我国的船用配套生产设施,特别是骨干企业,大都是为军船生产建设的,规模小,能力弱。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引进技术生产民用船舶配套产品,当时都是按万吨级左右船舶、年产几十万吨的需求配置的资源,在生产方式上,是多品种、小批量,基本没有大型船用配套设备的生产设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船舶需求向大型化、高速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由于我国大型船用配套生产设施不足,一些技术取得突破的优势产品无法进行规模生产。以低速柴油机为例,2005年我国的总产量仅为142万千瓦,而预计到2010年,需求量将达到500多万千瓦;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在其他一些配套产品生产中也普遍存在。

(2)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弱,技术更新问题严峻

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和企业在船用设备领域的科研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装备更新投人严重不足且不连续,多数企业本对改革开放初期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以形成自主研发能力,或未进行新一轮的跟踪技术引进,生产企业远未成为船用设备技术创新的主体(许多企业没有研发机构和研发人员),科研院所的科研与生产脱节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船用设备产品总体技术水平大大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3)缺少实际有效的政策性支持

日、韩船舶配套业发展经验表明,船舶配套业的快速发展与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密不可分。正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船舶配套业在20世纪80年代曾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90年代以来受重造船轻配套思想的影响,在实践中对船舶配套业发展关注不足,促进配套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导致船舶配套业发展目标屡次规划、屡次落空,使得配套问题成为多年的“顽疾”。

(4)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开放不足

我国船用配套业体系相对封闭,主要依靠船舶工业集团和船舶重工集团下属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地方企业所占比重较小,缺乏活力和动力。部分国有配套企业改革滞后,经营状况不断恶化。行业内、外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体系不健全,多数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精”,这种不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严重制约了我国船舶配套业的发展进程。

(5)没有全球服务网络,产品缺少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路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全球服务与营销网络,国内企业能够装船的产品只能依赖于国外厂商提供的全球维修服务网提供售后服务,为此,企业不仅在经济上受到一定损失,更重要的是不能及时、正确地了解产品在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改进和提高生产工艺和技术。而我国一些自行设计制造的、已达到了装船要求的配套产品(如甲板机械、锚链、螺旋桨、灭火装置、平台陀螺罗经、计程仪系列等),由于缺少服务网络,无法做到全球化,较难被国内远洋公司和国外船东接受,使国内产品无法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三、树立创新理念,突破束缚

1. 确立创新发展思路

在当前形势下,船舶配套业的发展思路应当坚持:转变观念,完善政策,扩大开放,加快融合。转变观念,就是要突破传统的“国产化”概念的束缚,以“本主化”扩充“国产化”的内涵。完善政策,指政府对船舶配套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予以支持。扩大开放,就是要打破船舶配套工业原来封闭的生产体系将国内国际竞争引入船舶配套业,面向全国乃至世界进行配套设备工业重组。加快融合,就是使我国船舶配套业及企业逐步融入全球船用设备生产销售体系中去。

2. 建立创新发展模式

建设世界第一造船强国,必须同时建设与之相适应的规模化的船舶配套业。大规模、大发展、大形象是船舶配套业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同步发展,加强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发展道路。

四、我国船舶配套业创新发展的实施路径建议

1. 设立机构,加强行业组织管理

借鉴日本、韩国发展配套业的经验做法,设立船舶配套行业管理专业机构,具体行使船舶配套行业管理职能。包括:研究制定提高国产船用设备装船率实施方案及相关法律法规;确定重点扶植的企业、遴选具体实施国产化的重点产品;科学规划船用设备生产基地建设;搭建配套企业与造船企业、原材料供应企业的沟通平台,以及国内配套业对外发展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2. 加强配套业与造船业、修船业的紧密协作,共同推进船用设备国产化进程

一方面,配套企业要通过多种发展方式,在产品技术性能、质量、交货期、供货方式、售后服务等方面不断改进和提高,尽快达到进口设备的同样水平,满足造船企业的需要;另一方面,造船企业要把提高国产船用设备装船率当做企业兴衰大事来对待。不仅要提高对国产设备的信任度,说服船东积极采用我国国产设备,借鉴韩国造船企业做法,与配套企业建立联盟、签署长期合作协议,从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入手,为尽快提高国产设备的装船率助力。如以投资入股、联合研发、经常的信息交流、出资设立船舶配套新产品研究开发基金等方式,促进配套企业发展。同时,强化产业供应链建设,促进配套业与造船业、修船业协调发展,建成产、供、销通路发达的产业集群。

3. 促进船用设备企业重组整合,组建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公司

顺应世界船用设备企业跨国界联合、兼并的趋势,借鉴国外船舶配套企业实行专业化经营的经验,以主要专业厂为基础,以产品为纽带,将一些专业相关、产品类同的中、小配套企业归并重组为若干专业公司。集中财力、先进设备和人才开展高水平专业化生产。通过发展专业化生产,增强关键产品的研制能力,培植国际知名品牌,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消除行业内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最终目的是提高船用设备产业集中度,培育可与国外强大竞争对手抗衡的“龙头”企业。

4.建设研发平台,突破关键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对国外配套业成熟的技术体系而言,我国配套业自主设计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较弱,因此,要提高船用设备的国产化,必须组织和整合现有科技力量资源,建立产、学、研三方加入的科技研发平台,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同步发展,突破关键技术对我国国产船用配套产品生产的发展束缚。

5. 建设全球售后服务网络,为国产船用设备进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为将更多的国产船用设备打入国际市场,同时及时了解用户需求、宣传产品、跟踪技术发展方向,我国船舶配套企业应着手多途径、多方式地建立产品全球售后服务网点。使我国生产的配套产品融入全球制造、销售、采购和售后服务体系,成为全球供应商,提高装船率。

6. 重视市场研究,培养营销人才,增强配套企业开拓市场的能力

提高我国科技投入绩效的战略思考 篇8

[关键词]科技投入绩效战略

近年来提高科技投入已经成为我国提升竞争力的国家战略,我国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但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目前的科技投入总量所能支撑的只是以跟踪、模仿为主导的科技战略,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要想实现中国科技的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投入必须有倍增性的增长。但问题在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增加科技投入。因此,在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合理地配置科技资源,使科技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应是科技资源配置和政策研究的重点。基于以上考虑,今后在研究加大我国科技投入强度的政策环境和重大举措的同时,还要创新我国科技投入机制,切实提高我国科技经费使用效益。

一、构建政府引导型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当前进一步加大我国科技投入总量和强度的现实途径,首先就是必须构建政府引导型的全社会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在该体系中,应树立政府引导型全社会科技投入新方略,并在政府直接投入部分体现加大力度、适当超前、重点支持的方针,使政府职能和责任合理定位,明确规定政府在科技方面的事权,实现政府、企业、金融体系、第三部门在市场资源配置基础机制之上的科技投入合理分工,形成合力、共促发展。

1、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是符合科技投入规律和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战略选择

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的科技投资活动不断增加,到2006年,政府资金投入比重为23.10%,企业自筹资金比重达65.52%,金融机构投入也明显下降,其他民间资金开始踊跃投向科技创新领域。目前,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资金来源。但这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不利的。首先,借鉴国际经验,现阶段我国政府应当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从国际经验看,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R&D/GDP比值的增长模式总体上呈现为s型:在人均GDP小于400美元的初级阶段,R&D/GDP比值一般都在低于0.8%~1%的水平徘徊,增长曲线类似于字母s的下半部;在人均GDP在400-2100美元左右的发展中期,经济对科技的需求最旺,R&D/GDP比值上升也最快,5-10年内增长到2%左右,曲线类似于s的中段;在经济发展到人均GDP大于2100美元之后,R&D/GDP比值大多只保持缓慢或波动式增长。在R&D/GDP比值s型增长曲线的前两个阶段,即人均GDP小于400美元的初级阶段和人均GDP在400-2100美元左右的发展中期,绝大多数国家政府的科技投入占全社会R&D投入的比重都在53%以上,表明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根据这一经验,相对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而言,我国政府的科技投入显然偏低;其次,虽然目前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投入的主体,但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令人担忧。我国企业IK&D投入的重点是产品和技术开发,基本不进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比例也很微小,任其发展,企业的开发活动就会呈现“无源之水”的局面。因此,现阶段,不宜过分强调企业是科技投入主体这一指标。

2、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的现实需要

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可以较好地分散风险,避免风险积聚到同一主体。国际上采取多元化投入模式的国家,其民间的科技投入和境外的科技投资都很活跃,而且政府投入占比相应也较高,政府也分担了部分风险,并且起到了科技投入导向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仍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还有待完善的情况下,企业投入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着巨大风险。多元化投入模式正好符合当前我国以政府政策为导向、外资大量涌入、企业和民间经济发展迅速,但风险防范能力比较薄弱的现卖情况。

二、优化科技投入结构

科技投入包括投入经费的绝对数及投入结构的协整度,二者相辅相成,一脉相连。离开了经费投入的绝对数,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只能是无本之木,再好的结构体系也实际意义。当然追求绝对量的增长而忽视投入结构的优化,就会造成资金浪费,各部门、各科技研究领域“肥瘦不一”,也不能真正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当前优化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结构的对策主要有以下方面。

1、加强基础研究尤其是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高度关联的战略基础研究的投入强度

近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在整个研发经费中的比重一直徘徊在5%~6%,而大部分OECD成员国家及其他6个观察员国家的基础研究经费在R&D经费总额的比重最低也在10%以上,大多数国家在20%左右。基础性研究经费不足已经造成了我国基础性研究水平出现下降趋势,而基础研究的薄弱又直接导致我国的科技发展后劲不足,创新能力减弱,难以支撑我国实现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因此,要大幅度地提高基础研究的比例,但主要应增加战略基础研究的投入,在我国有优势的若干重点领域有所突破,以保证国家战略目标和利益的实现和部分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2、继续加大对前沿技术研究投入的支持

前沿技术是指高技术领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是未来高技术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家高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体现。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几乎都把其放到政府科技投入的重要地位。我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部署了8个技术领域的27项前沿技术。目前我国在前沿技术的投入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今后,在加强我国科技基础研究投入的同时,还必须增加财政前沿技术领域的资金投入,包括增加专项拨款,保证专款专用;设立专门基金,投入重点项目;提供贷款担保等,使政府科技投入作为诱导,发挥乘数效应。

3、加大对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经费投入

构建一个开放共享、优化高效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对推动我国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科技基础条件落后的一大原因与经费投入欠缺有关。一方面,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经费投入总量不足。因运行费、维修费用不足,导致仪器设备闲置、故障率高,设备状态不好等问题;另一方面,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在科技投资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却存在共享力度不大,科技资源重复建设和重复引进以及共用性差等问题。因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首先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加大投入的力度和经费管理力度,同时,还要强调投入策略的创新,切实通过建立良好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形成合理的资金投入结构,取得更好的投资效益。

4、坚持政府在社会公益研究投入中的主体地位

在市场经济国家,在,政府无一例外都是社会公益研究领域投入的主体。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生产结构、消费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这对社会公益研究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科技活动过分强调产业化,对社会公益研究重视不够,公益研究投入在科技投入中所占比重很低。今后,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科技投入的结构应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方向进行重大调整,坚持政府在社会公益研究中的主体地位,逐步增加对社会公益研究的投入,以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追求。

三、创新政府科技投入管理体制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为提高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都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经费管理体制。近年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和财政支出改革的要求,财政部门和科技行政部门对财政科技投入经费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当前的财政科技投入经费管理体制仍存在需要继续完善的环节。

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科技投入的统筹协调机制

当前我国财政科技投入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分散,政府和准政府部门里有多个拥有直接科技投入预算权的部门,缺乏“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由于科技投入管理体系的多层次性,导致科技投入过程中相互交叉的现象经常出现,有的领域重复支持,造成资金的浪费,而有的领域却缺乏有效的支持,造成发展严重受限。科技投入的多层次和分散化,以及科技活动的复杂性特点,客观上要求建立科技投入的统筹协调机制,对科技预算实行协调管理。要按照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统筹各个部门的科技预算,对科技投入的方向和具体领域实行总体规划和调控,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使科技投入能够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相匹配。

2、逐步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上一篇:国庆节的结婚祝福语下一篇:医院治安防范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