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

2024-08-14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精选8篇)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 篇1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

摘要:随着全球气温逐渐变暖,在人类自然资源和能源日趋紧张的环境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在我国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走低碳经济之路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就从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内涵、目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对策选择3个方面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这“三低三高”为主要特征,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整个社会最大产出的“绿色经济”。对于我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还存在着高耗能、高排放、技术水平低下等问题。最后从技术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国际低碳技术合作与交流、政策创新4个方面对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进行了综述。关键词:低碳经济;政策建议;路径选择

[1]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政府于2003年在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提出。就其内涵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转变现有能源消费、经济发展及人类生活方式

首先,现在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能源消费方式为一次能源占绝大比重,而可再生能源及核能使用率比较低,这样的能源消费方式加速了环境恶化,同时也带来激烈的一次性能源争夺。低碳经济推行的途径就是在原有一次能源得到高效利用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如水能、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并同改善环境相结合。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的变化,更强调经济运行中“质量”的提升。其鲜明特征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升级等。低碳经济模式需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得以实现。最后,低碳经济得以广泛推广的另一重点就是转变现有的人类生活方式。人们在享受电气化、自动化、机械化技术提供便利的同时,导致人们依赖于大量消耗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动力技术系统。低碳经济不能仅仅被理解为发展新能源,也不能仅着眼于制造业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力,还应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

(二)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低碳技术的开发利用

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一个重要的支撑就是低碳技术。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技术。应该说,如果缺失了低碳技术支持,想要实现低碳经济就无从谈起。

(三)低碳经济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低碳经济意味着高投入和高成本的经济。虽然在短期之内低碳经济的经济增长效果不明显,还有可能出现高投入、低收益现象,但从长远考虑,低碳经济除了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带来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碳汇交易、碳信托基金以及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的产生,这些都是在低碳经济模式良好运行情况下产生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目前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虽然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环保的需要,发展低碳经济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导致高耗能和高排放

长期以来中国走的是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对资源和能源依赖性较强,单位 GDP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虽然我国早在“九五”计划中就提出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粗放式的发展方式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中国目前一次能源结构中约93%是化石能源,而二氧化碳主要是石化能源燃烧造成的,降低单位GDP的能耗可以减少CO2排放。2006年能源消耗总量达到了24.6亿tce,比2005年增长9.6%,2007年能源消费26.5tce,比2006年增长7.8%。21在“十一五”规划头两年的能源消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 40.5%的增长目标。伴随中国经济起飞,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对能源的需求和温室气体将持续增加,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将在今后一个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继续增长的趋势。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2007”预算:2003—2030年在参考情景和可选择政策情景下,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平均将分别增长3.2%和2.5%,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年均增长3.3%和2.2%。因此,中国经济的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仍靠高碳能源所驱动,对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和环境污染是个极大的挑战。

(二)高碳产业与贸易结构引起的排放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一、二、三产业比重失衡,工业特别是重化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部分企业工艺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有的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问题较为普遍。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仍处在低端位置,出口的商品相当一部分为高能耗、高污染的能源密集型商品。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引进了大量外资,而对环境标准要求过低,使中国承接了相当一部分发达国家重化工业的转移,将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和压力转移到中国,在成为“世界制造基地”的同时,不可避免加重了中国污染排放,在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部分地区已成为“污染避难所”。IFA估计,2004年中国国内出口生产蕴含的能源有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 亿吨,占中国排放总量的 3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引进外资的环境标准要求提高,就会减少引进外资数量,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三)技术水平低下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

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遇到的最大瓶颈,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制约经济发展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因素是科技水平低,低碳技术开发和储备不足。无论是废弃物处理、节能降耗技术开发,还是对资源深度开发,都离不开技术和设备投入,没有先进的技术工艺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无从谈起,因而技术发展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如在CO2处理器、工业废气净化装置以及固体废物处理装置等具有高科技水平设置的技术研究开发上能力较弱,多数需要进口;在电力部门,2007 年我国高碳火力发电量占发电总量的82.86%,仍占主要地位,火电技术改造尚未突破大幅度降低CO2排放量的技术瓶颈,而技术瓶颈的存在[2]

也使得清洁能源替代火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交通部门通过制定尾气排放标准来限制汽车CO2排放,各大汽车企业加紧研制新能源如混合动力汽车还普遍存在成本较高和推广困难,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是技术成本问题,虽然在许多情况下,中国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但大量的引进费用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也是制约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移的关键。

(四)节能减排的任务仍然艰巨

节能减排是指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国家要求“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但由于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靠大量消耗资源来实现,不仅浪费大,污染严重,而且资源利用率低。2006年全年万元GDP能耗实现自2003 年以来首次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增幅减缓,全年全国未能完成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虽然2007年两项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和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同比下降,但在经济增长情况下,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紧迫。2009年初,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保经济增长、促就业的政策,很多地方重工业建设的势头仍然强劲,一些地方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环境容量,产业结构重型化的格局难以改变,高耗能产业加快增长的内在动力未能达到有效遏制。同时,很多企业思想认识不到位,把发展循环经济片面等同于“三废”排放达标,这大大加大了节能减排的难度。2009年末,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 46—50%,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要实现这些目标要付出艰苦努力。[3]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措施

发展低碳经济符合我国的当前和长远利益,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巨大挑战,受到实现工业化和承担国际义务双重压力的推动。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针对我国实际,坚持政府主导和企业参与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对外合作相结合、近期需求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原则,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对症下药,走出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

(一)加大科技投入,科学技术是建设低碳型社会的根本动力

发展低碳经济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本身就是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最主要的因素是“第一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建设低碳型社会,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根本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要通过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的转变;要通过科技创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加强对煤炭的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加速发展天然气,发展水电,深入开发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低碳发展产业

按照十七大要求,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并将其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环保产业和生态产业,发展高新[5]

技术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努力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实现整个产业结构的低碳化。围绕节能降耗,推进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三)加强国际低碳技术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对于全球气候变化单靠一个国家是无法解决或完成减碳任务的,因为人类共同生存的地球和共同拥有的天空是不可能分割的整体,保护地球需要各国的共同行动。为此,胡锦涛同志指出“气候变化没有国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发达国家应尽的责任,也符合发达国家长远利益。我们应该树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观念,努力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赢,实现各国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共赢。”经济发达国家在过去长期发展过程中,对地球环境资源造成严重影响,也是现在污染物主要排放国,所以应带头减少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减少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产业,并有义务也有责任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保护资金和技术的帮助,因为地球只有一个,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财富。现在西方国家纷纷加强相互协调,英国政府等八个工业强国和欧盟一道研发遏制气候变暖的技术,实现碳减少目标,德国政府同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加强气候保护合作,近年来加强了与美国的合作,并发起欧盟与美国间的“跨大西洋气候和技术行动,”重点是统一标准制定共同的研究计划等,为节能减排作出了贡献。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应积极参与到世界气候变化体系中来,在促进节能减排中加强与经济发达国家的技术交流工作,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效能技术和再生能源技术,特别是加强欧盟和美国低碳技术合作。积极探索建立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管理培训机构之间,以及其他政府组织和协会之间的学术研究和合作伙伴关系,为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开发具体项目技术合作、经验交流及能力建设等形态的合作活动。

(四)制定相关政策,形成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深化体制创新,建立有效的创新体制机制,创造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为此,首先改革政府绩效考核制度,提倡绿色 GDP,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环境利用率等为基本框架的低碳经济评价体系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从企业到国家建立起一套绿色体系,包括企业绿色会计制度、政府和企业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消除不利于低碳经济发展,不利于转变发展方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障碍,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制度和方法,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其次,引进碳排放交易制度,进行税制改革,促进企业减排。在具体实施中减免税收,在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措施上,引导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企业自身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社会责任的一种行为,摒弃传统的义利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关系,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和新的企业义利观。企业将“利”与环保结合起来,在追求利润同时不忘环保责任,以推进清洁生产,减排降耗,节约资源和能源作为自己的责任。其三,建立健全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法律体系,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制定和修订有利于减缓[7][6]

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法等相关法规,制定与可再生资源相配套的法规与政策,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权力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庄贵阳.我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79-87.[2]谢军安,郝东恒,谢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与对策[J].当代经济管理,2008(12):1-7.[3]李胜,陈晓春.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41-44.[4]刘细良.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N].光明日报,2009-04-21.[5]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0(2):43-46.[6]范建华.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及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经济, 2010(4):122-123.[7]胡淙洋.低碳经济与我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8(1):11-18.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 篇2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发展低碳经济,调整能源、经济、产业结构,转换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按照我国政府的承诺:到2020年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承诺与目标的实现必定存在成本与代价的付出。科学地分析论证,选择成本、代价、风险最优,而效果最明显的路径与方法是推动我国低碳发展的重大课题,有必要从各领域、全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寻找可能解决的组合方案。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技术与制度的创新,具体表现在低碳技术与思想在国民经济建设发展与社会生产生活中规模化的运用,而标准化是推动和实现这一规模扩散的基础,是解决低碳经济这个复杂系统问题的重要工具。2011年是“十二五”开篇之年,是调结构、转方式的关键加速期,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如何发挥标准化在经济社会战略性和结构性降碳中的作用,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标准化的工作重点。

1 我国在低碳领域的标准化发展概况

我国的低碳标准体系以节能减排为主要依托形式,以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为路径,以发展循环经济为基本方向,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支撑低碳社会建设。

1.1 发展概况

(1)加快引进、转换国际先进标准。

2006年ISO发布温室气体管理系列标准(ISO 14064-1,2,3)后,国家标准委于2007年随即引入、转化上述标准,列入国家标准制定和修订计划,并于2009年初完成报批稿。2009年6月4日,英国标准协会和中国标准化研究院(CNIS)共同发布PAS 2050:2008《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及使用指南》中文版;2010年9月,双方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英国标准协会合作协议》框架下,就温室气体管理进一步深入合作,就碳中和标准引入达成协议。

(2)开展低碳与节能领域认证制度框架体系的研究。

建立碳排放和碳减排认证认可制度是国际通行做法。2010年9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认监委牵头启动“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课题——我国低碳认证制度建立研究”,通过对比研究国际低碳认证制度,结合国情和现状,分析我国低碳认证政策和技术需求,研究我国低碳认证制度框架体系的构建路径与建设重点,为相关部门制定我国低碳认证管理制度提供依据。

(3)围绕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制定标准发展规划。

2008年国家标准委会同发改委等15个部门、9个行业协会(联合会)在总结前一版本的基础上发布《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2008),围绕“两型社会”建设,制定了在节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废旧产品及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等8个重点领域的标准体系规划,确定了国标与行标的重点项目,提出了主要的措施和建议。

(4)建立以节能减排为目标的低碳标准化体系。

国家标准委先后颁布了36项《循环经济促进法》配套标准,46项《节约能源法》配套标准。制定六大类34项终端用能产品的能效标准,分5批对19类产品实施能效标识制度。通过强制性能效标准和标识的实施,空调、电冰箱的能效水平分别提高5.2%和2.98%,进一步强化和推动了低碳发展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目前,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领域的标准近1,500项。其中,国标650项,行标500项,地方标准350项,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框架已初步形成。2009年,国家发布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用系统的管理方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行为节能。2010年伊始,我国《节能自愿协议技术通则》国家标准通过了审定。同时,国家从2007年开始在大连、重庆、广东、苏州、河南鹤壁等5个区域及浙江蓝天、东北制药、江苏泰安等3家企业建立地方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单位。

(5)加强了碳排放的地方标准化体系建设。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保定等国内城市结合本地产业与社会建设提出了对应的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以标准战略、地方标准体系规划等多种形式将节能减排列入标准化工作重点。如:2009年底北京市环保与质监部门联合出台《北京市地方环保标准体系发展规划》,明确了7个重点领域,提出加强机动车排放、成品油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定。甘肃先后发布节能和新能源地方标准35项。2008年甘肃省编制了《2009~2012年循环经济地方标准体系规划》,计划制定、修订319项地方标准。湖南省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建设为契机,制定了“两型”园区建设、“两型”产业分类及核算、“两型”产业发展评价、“两型”示范企业认定、“两型”技术与产品认定、“两型”农村、“两型”示范镇和“两型”县城等8项标准构成的“两型”标准体系。

1.2 存在的问题

(1)认识性问题。

目前,关于低碳发展更多的还停留在理论基础与框架研究上,对于碳管理与碳排放的认识尚存不足。英国标准协会(BSI) 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近75%的中国企业节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只有18%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保护全球气候”。认识上的不足使我国在低碳建设与发展领域的标准制定多以节能为表现形式,缺少对以碳基指标为核心的碳管理、碳减排标准体系的研究。

(2)基础性问题。

标准的制定,要以充足的科学研究和试验验证为基础。碳排放领域的情况复杂,任务艰巨,而目前对低碳标准体系的基础研究重视不够和投入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对标准体系的理论内涵、构成内容和组织形式等概念性与结构性的问题,和碳标准与其他间接减排的标准体系间的衔接与转换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衔接性问题。

与碳减排相关的技术与标准形式多样,涉及的部门与领域广泛,部门与行业间各自为政制定的标准繁杂,标准间的衔接不足,以致于有些标准还相互矛盾,各标准体系的发展更新也不尽均衡,直接影响了标准对于市场的导向作用,不利于碳减排的长远目标。因此,有必要在低碳标准化管理机制上进一步探索新的方法,促进标准体系的完整性与协调性,增强标准管理的一致性。

(4)规划性问题。

城市是经济、社会活动的集中载体。城市化过程中,如何界定选择最优的城市规模与功能配置,如何在不影响城市发展与城市间联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交通、建筑、能源、物流等带来的碳排放,采取何种规划方式与城市管理手段促使公民与组织自觉地选择更环保的方式。最后,如何把这些经验、方法收集汇总,并抽象转换成可供移植、扩散的标准来指导低碳城市群建设,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 标准化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

低碳经济标准化是以技术创新为纽带,促进低碳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推动低碳技术的规模化扩散,进而推动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2.1 标准化是推动技术进步的动力

标准化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为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强调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使技术创新的成果加以推广,促进产品质量提升,进而提高技术转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

通过对“十一五”主要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变化与主要耗能产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变化的研究发现:实现经济增长中注重技术进步对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降低GDP能耗绝不应该排斥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和产品,应该着力于如何提高碳生产力,通过技术创新促进能源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降低产(行)业和单位产品能耗。根据IEA(2006C)的统计,我国普通钢、水泥、合成氨等高耗能产品的单位能耗比最先进国家分别高出50%、60%和33%,利用技术改造提高能源效率的空间和潜力巨大。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但油、气资源相对不足,利用技术创新提高燃煤效率,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降碳减排的有效途径。随着核电、风电等新型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非石化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不仅能够推动新的产业发展,也能在整体上促进碳减排。因此,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路径。

2.3 标准化是低碳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载体

标准是标准化的主要成果和表现形式,是技术和经验的重要载体,能够促进技术的创新、积累与扩散,是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与规模化运用的基础。首先,标准化能够加速低碳技术向生产力的转换;其次,通过标准化的转化平台,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取得系统和整体的协调,使技术创新成果符合现有的社会生产系统与技术框架的兼容性要求。科研与技术转化全过程在标准的指导下,可以实现过程的简化与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重复和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三,标准化、科技研发、成果转换的一体化发展,能够减少标准制定和标准化及成果转换过程中的投入,从而放大标准的贡献作用。专利与技术创新成果转换成标准后,经过“企业→行业→产业→国家”这一扩散过程,逐步的扩大影响范围,增加标准的受众和作用面,最后促进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提升,使得标准的贡献作用成倍增长;第四,产业的发展又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以获得更大的效益,老的技术总是被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所替代,新技术的出现又加快了标准更新的速度,而新标准的实施则拉动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发展。

3 对低碳经济标准化战略的建议

以低碳经济发展为核心的标准化战略,推动管理与技术创新的标准化,充分利用嵌入在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体系中的标准和标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标准化的系统性、动态性和持续改进作用,对于加快建设符合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战略

从国家、行业、区域3个层面研究制定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战略是推动低碳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低碳化,推动社会发展低碳化的重大决策,是指导和促进低碳技术标准化工作发展的宏观战略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充分考虑各地区资源与生产力水平要素的不均衡性与各行业的产业科技发展水平实际,注意突出行业、地方标准化在工程性与结构性降碳和区域低碳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2 重点加强对低碳经济标准体系的研究和构建

研究、构建低碳标准体系,编制低碳标准体系规划,搭建科学、合理、结构层次分明、内在联系紧密的标准体系框架表,是指导和促进碳管理标准化、碳减排标准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低碳综合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与纲领文件,对推动我国“两型社会”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3 加快低碳技术与产品认证体系的研究和构建

根据我国国情和发展现状,兼顾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双重需要,尽快建立中国特色的低碳认证制度,进而积极影响低碳领域“国际规则”的制定,有利于维护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国家利益;有利于科学制定和落实我国的碳排放指标,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3.4 推动低碳技术与标准一体化创新机制的发展

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行业协会承担标准化科研工作;鼓励拥有先进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发展研发-标准一体化科研模式,对于节能减排预期良好的低碳技术,国家与地方科技与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加大支持力度,推动研发工作与标准化工作的同步;鼓励拥有先进低碳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将企业标准转换成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加强对标准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鼓励企业通过主持或是参与标准的制定获取高额的利润。

3.5 加快标准化工作、保障、推进三机制的建设

积极探索与建立标准化科研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在不危及国家安全的一些领域,鼓励行业和产业的领军企业或行业协会承担标准化经费,主导行业标准的制定;建立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和选拔的长效机制;加强对标准化学科理论的研究,加快标准化学科建设;实施标准化知识普及工程;完善产品能效限额国家标准及其配套的认证认可制度;加强对高能耗行业单位能耗产品限额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执行,坚决限制高能耗行业产能。

3.6 加强低碳技术领域的国际标准化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及时发布国际先进的低碳技术标准信息和有利于促进碳减排的技术标准信息,及时转换与有效采用适宜于我国国情的国际先进技术标准;鼓励国内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专业领域的组织、个人参与国际低碳技术和有利于促进碳减排的技术研发工作和标准化活动;争取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与活动中反映中国的利益。

3.7 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标准子体系的建设

加强节能减排标准体系的建设。加快落实《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2008)、《国家技术标准战略发展纲要》和《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工程》、《关于贯彻落实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的意见》,围绕“两型社会”建设,推动节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废旧产品及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等8个重点领域的标准体系规划和建设;加强低碳城市标准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城市的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低碳标准体系的研究,推动城市的低碳化发展;配合低碳领域新技术产业化和产业链发展需要,加快低碳关键技术上下游支撑标准的研究制定,加快低碳技术产业标准链的形成,推动低碳新技术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摘要:本文对我国低碳经济的标准化发展进行了梳理规整,并提出低碳标准化战略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标准化战略,低碳经济,技术创新,产业化,技术扩散

参考文献

[1] 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等.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北京:国家标准化委员会.2008

[2] 英国标准协会.中国能源管理市场调查报告[R].北京:英国标准协会.2009.

[3] 何江,朱云,杨燕.论标准化对推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作用及规律[J].标准科学,2010,(9) :4-8.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 篇3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对外贸易 发展战略

为了解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世界各国在2009年12月7-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了全球气候大会。通过多次谈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最后达成了“哥本哈根”协议。本次大会的召开,促进了各国的对低碳经济的重视。

一、低碳经济简介

低碳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一系列经济形态的总称。它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采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都多种手段,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些高碳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实质上来说它是对社会现有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的调整。要想实现低碳经济其核心方法只能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当前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讨论的一个重点话题,世界各国也都在制定自己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全球经济低碳化趋势已经悄然形成,然而伴随低碳经济的发展,世界一些地方的碳贸易壁垒也已悄然形成,或正在形成之中。比如最近欧洲征收“航空碳税”,给其他国家带来了重大的损失。这种事情的发生严重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结构,面对当前情况,我国应积极研究低碳背景下,我国经济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以采取科学合理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低碳经济对我国贸易的冲击

中国经济当前仍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增长,消费结构升级等使得我国的碳排放量持续不断增长。具有明显的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的特点。由于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够合理,煤炭所占比重太大,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相比,我国的能源结构极不合理。所产出的产品大部分是高碳产品或服务。经济危机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了与低碳经济相关的碳关税的概念,若此项措施一旦实施,将给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在 世界低碳经济背景下,世界上出现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发展、碳足迹等一系列概念和政策,人类使用能源和发展经济的观点发生了大的变革,开始逐步摆脱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在经济发展中使用低碳技术,促进经济走上低碳发展模式,人们的生活也逐步向着低碳的方向发展。在此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面临着以下重重挑战:

(一)低碳经济削弱我国产品的比较优势

与发达国家的产品相比,我国产品的主要优势就是价廉物美,但这些价廉物美的产品大部分是高碳产品。当前世界正向着低碳化的方向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步走向低碳化,尽管人们现在低碳生活的习惯尚没有形成,但是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积极制定各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低碳政策、低碳法律等,通过各种手段降低高碳产品的竞争力,保护本国的产品和经济。将使我国的高碳经济产品的竞争力得到极大削弱。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新能源技术等低碳领域拥有较大领先优势,若全面实施碳排放政策,无异于让依然依高耗能、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中国退出国际分工。

(二)低碳经济与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存在着矛盾

我国实施的是出口导向性的外贸战略,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品。结合我国经济的产业技术升级、生产转型、就业、人才培养的的等一系列问题,可知当前对我国的产品结构做出快速调整是不现实的。我国学者宁学敏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我国出口贸易每增加1%,其碳排放就会增加0.66%,可见我国的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拉动效果明显,碳排放的增长不仅与我国快速扩大的内需和城市化需要有关,还与我国日益增加的出口贸易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应不断调整外贸出口结构,低污染、低排放、高附加值的产品的出口,从历年的外贸出口产品数据来看,我国的贸易结构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外贸出口质量让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由于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都将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人力资源跟不上,生产技术整体落后,高碳产品仍将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因此我国以高碳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和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仍将共存一段时间。

(三)部分国家构筑碳贸易壁垒,加剧贸易摩擦

当前各种各样的碳经济贸易壁垒已被许多国家提了出来,甚至被运用于实际的经济贸易之中,并且今后这种碳贸易壁垒也会越来越多,在不久的将来,各种以“碳关税”名义的各种贸易惩罚性措施会成为世界贸易博弈的一个重要措施。

例如,欧美等许多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品的竞争力,纷纷设想将贸易与气候变化挂钩,设置各种碳关税,或者绿色贸易壁垒。据有关专家测算,如果碳关税按照30美元/吨为标准征收碳关税的话,将导致我国进口总额下降约0.52%,出口总额约下降0.72,从而拖累我国经济增速下降0.021%,尽管看起来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不是很大,但是,碳关税一旦实行起来,很可能远不止30美元/吨。一旦欧盟启动碳关税,世界市场上的中国制造产品将面临高达26%的关税,到时中国的出口量可能下滑21%,给我过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近年来,各发达国家“以碳关税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事情层出不穷,这种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调查,我国83%的企业,42%的出口产品在2011年受到了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给我过经济造成了190多亿美元的损失,其中尤以牲畜和食品影响最大,随时高达100亿美元。在此情况下,以“碳关税”实施的各种绿色技术标准,嫣然成为了他们控制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工具和砝码,通过不断增加检查项目,提高技术标准,给我国产品提出了更高的产品要求,提高我国产品出口的阻力,降低了我国 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三、低碳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一)调整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应该不断的通过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产业机构调整等手段来减少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耗能污染的使用。大规模开发使用各种可再生能源和低碳能源,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观念和人们生存生活观念的转变,达到社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自然紧靠改善能源结构是远远不能改变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还必须积极对各种高耗能产业进行严格控制,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进行节能技术该做,对环境污染进行逐步治理,逐步在我国建立起低碳农业、低碳工业和低碳服务业,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低碳经济体系。因此,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做好法律制度、政策制度、税收制度的创新,为低碳产品出口服务

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的保障,要基于低碳企业的实际需要,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并通过一些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促进居民、企业、政府低碳意识的形成,以采取低碳行为。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建立健全各项低碳经济财政补贴或补助制度,引导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结构调整。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起财政预算,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为节能设立专项经费,并规定经费的增长额度和幅度。同时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税收体系,引导企业更多的进口能源和资源消费类产品,通过差别性的出口退税和出口征税政策,鼓励低碳产品出口,限制产品出口,从而推进我国整个低碳产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其他税收政策推动企业向着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后端的销售及品牌。推进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相关技术合作

随着各国不断履行自己的减排义务,与低碳产品、低碳技术相关的国际准则和标准日益成熟,并对各国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当前我国应不断树立起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参加各种多边环保条约,以保护资源和环境;另外,要充分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打破发达国家树立起来的绿色贸易壁垒。积极学习、利用准则,维护自身利益。除了使用之外,还要积极加入到贸易准则的制定中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防止中国陷入发达国家为中国设置的“碳陷阱”

之中,另外,在还要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的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在技术交流中来提高我国的低碳技术的水平。

(四)积极引入国外低碳产业,发展低碳技术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低碳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推广,以及对低碳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他们对我国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低碳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低碳技术,而且需要将各种低碳技术应用到各种实际生活中去,以促使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化。不可否认我国过去为了发展经济引入了大量的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企业,过去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但是,如今很多这些企业应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阻力。不利于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此背景下,我国应严格限制高碳排放项目的引入,积极引入国外先进的低碳产业,学习它们的先进技术,以促进我国低碳技术的发展。

(五)积极利用市场化机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自2005年以来,世界低碳交易市场得到了高速发展,其中全球碳交易额由原来每年4亿美元有望增加到2012年的1500亿美元。在意识到碳交易的巨大潜力之后,各国纷纷建立碳交易市场,为碳交易搭建交易平台。我国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建立完善中国的碳交易市场,提高碳交易层次,积极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在国际碳交易金融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并在参与过程中,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四、结束语

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在此背景下,我国作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我国应不断调整自身向着他、低碳经济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参与各种国际规则的制定、国家间的合作中去,把握住机遇,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顺应低碳经济下的对外贸易发展,实现低碳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胡鞍钢.中国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低碳经济论[M].北京: 中国环境 科学出版社,2008, 59.

[2]日本经济蓝皮书.日本经济与中日经贸关系发展报告[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闫云凤,杨来科.金融危机条件下我国出口贸易向低碳经济转型[J].当代财经,2010(1).

[4]李俊峰,马玲娟.低炭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节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2008(2).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 篇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强,企业跨国经营亦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当前,加快企业跨国经营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加入WTO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规模小、经营方式单一、技术和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必须全方位、高起点地实施企业跨国经营战略,如投资多元化战略、合作联盟战略、“本土化”战略、规模经营战略、组织管理创新战略以及提升核心竞争力战略.

作 者:翟芳玲  作者单位:济南市行政学院 刊 名: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JINAN MUNICIPAL COMMITTEE JINAN CITY COLLEGE OF ADMINISTRATION AND JINAN CITY ACADEMY OF SOCIALISM 年,卷(期): “”(2) 分类号:B0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跨国经营   经营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 篇5

摘要:绿色海洋经济是以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形式,它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体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立体框架。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作用。21世纪人类社会将步入一个全面开发海洋的时代,但是海洋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对绿色海洋经济的涵义及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等进行分析,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提出了推动绿色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及建议等,以供实际工作参考。

关键词:海洋经济 绿色发展 对策分析

1世纪人类社会即将步入一个全面开发海洋的时代,当前约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与人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海洋经济是满足人类社会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的物质需求和基础,但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诸如海岸线资源过度粗放开发、深远海资源利用不足、近岸渔业资源趋于枯竭、海洋污染现象日趋严重等,如何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有效解决环境资源保护问题,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它对于推动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作用。

一、绿色海洋经济涵义及现实意义

(一)绿色海洋经济涵义。海洋经济是指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具体包括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船舶工业、海盐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服务业等,它是直接和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其空间的相关服务产业和经济集合体。

绿色海洋经济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体现海洋经济绿色发展的立体框架,它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海洋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通过技术创新来改造传统海洋产业,在开发和利用中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不断推动绿色创新,旨在保护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海洋经济的现实意义。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经济以较快的增长速度向多方向扩展,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其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但是长期积累的资源环境与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粗放式的海洋经济增长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新形势和“一带一路”背景发展要求。

随着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海洋经济发展理念已经成为调整世界经济结构和全球资源与环境治理的重要指导思想,它需要将该理念进一步渗透和融入到海洋领域各个层面,以竭力控制和降低能耗,削减入海污染物排放,维护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与协调发展,提供更环保、更清洁的产品和服务,创造更多的社会绿色福利和发展空间,这是有效解决经济增长、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问题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由“蓝色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的重要战略举措。

二、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发展现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有了跨越式发展,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逐步提升。据《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为59 936亿元,比上年增长7.7%,海洋生产总值已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9.4%。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 22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7 04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9 661亿元,其占比结构分别为5.4%、45.1%和49.5%(见下页图1),可以看出,海洋产业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与提升。

在“新常态”经济运行背景下,我国滨海旅游业产值位居海洋经济总量首位,其占海洋总产值的35.3%;海洋交通运输业占海洋总产值的22.1%,位居第二;位居第三位的是海洋渔业,其产值占比为17.1%;海洋工程建筑业和油气业占海洋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8.4%和6.1%,比重位居第四和第五。可见,对于近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是目前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导。我国近海资源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运行模式,随着近海资源的开发力度逐步加大,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重,其粗放、掠夺式的开发利用方式将使得海洋资源供给面临更大的压力与风险。

(二)存在问题。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现实问题。据2015年3月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污染现象十分严重,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70%的海滩垃圾和59%的海面漂浮垃圾来源于人类海岸活动,主要分布在旅游休闲区、农业渔业区、港口航运区及作业区等,这些海洋垃圾多是以废弃塑料为主,尤其是在滨海旅游区更为严重,其难以降解和净化,将长期“诅咒”海洋世界,甚至长达数百年和千年以上。另据中国海关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从海外进口的废弃塑料总量逐年递增,从2002年的246万吨已增至2014年的663万吨。目前,我国塑料垃圾回收体系很不完善,国内的废弃塑料回收能力每年仅为1 000万吨,回收率只有20%。

联合国环境署的另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流入海洋的垃圾约是800万吨,其对海龟、海鸟、鱼类等海洋动物构成致命威胁,已经成为海洋生态环境的致命杀手。可见,海洋垃圾不仅影响到海洋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而且还对航行安全、涉海生产等作业造成严重隐患,各地海洋正沦为陆源最大的垃圾场。

(三)成因分析。当前,海洋污染主要存在四个方面原因:一是缺乏“绿色”环保意识,涉海经营企业把海洋当作无偿排污场所,缺乏投入治理成本和防治措施,无节制地在使用海洋资源和进行排污活动,最终形成了“外部不经济性”现象。二是绿色科技含量不高。目前,现代高科技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投入不足,仍停留在粗放式开发利用阶段,污染物的防治和治理问题缺乏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海洋绿色科技发展和社会贡献率低。三是绿色监管制度不健全。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未考虑到当前海洋环境容量,只要缴费仍可以继续排污,其对排污总量没有上限规定,征收的海洋资源税等未明确规定用于海洋生态补偿和环境治理。四是绿色评价体系不完善,对于海洋经济价值统计未扣除生态资源消耗和环境降级成本,不能科学、有效地反映海洋经济发展和环境资源利用状况,违背了社会生产的“谨慎性”原则要求。

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对海洋经济发展提出新要求

“一带一路”战略是总书记于2013年9月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它作为中国当前新的国际战略框架,给海洋经济发展带来了多重机遇与挑战。

当前,海上丝绸之路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基础,“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全面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它不仅可以巩固和拓展我国同东南亚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而且还可以将我国海洋经济逐步辐射到南亚和非洲等地区,能够扩大我国对外的影响力和国际合作能力。

21世纪将是人类挑战海洋的新世纪,如今谁的管理最科学、资源最节约、生产最环保、产品最绿色,谁就能率先赢得市场的竞争地位与主导发展权,海洋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后空间,势必导致海洋经济将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深水、绿色、安全”必然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趋势。“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和高起点,共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是全面带动我国沿边开放和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良好契机。此时,既面临着国家政策扶持,又要迎接竞争与挑战,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海洋经济发展对策,以提高我国海洋经济的社会贡献率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我国绿色海洋经济发展对策

(一)制定绿色海域发展规划。根据我国不同海域的资源禀赋、生态容量、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原则和要求,合理开发和利用各地海洋资源,推动绿色海域经济发展。一是打造北部绿色海域经济圈,该区域主要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海域组成,其海洋经济基础雄厚,是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可将其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绿色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海洋科技创新基地;二是培育东部绿色海域经济带,主要由江苏、上海、浙江等沿岸海域组成,该区域港口航运体系完善,海域经济外向型程度高,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可以培育发展成为绿色航运港口和现代物流基地;三是构建南部绿色海域经济链,该海域主要由福建、珠江口、北部湾、海南岛沿岸海域组成,海域面积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突出,是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区域,本着保护和开发南海资源以及维护我国海洋主权领土完整的原则及要求,不断推进绿色海域经济链建设。

(二)扶持绿色海洋产业成长。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遇,结合我国推动绿色发展的新政策,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新兴绿色海洋产业。一是加快推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拓宽海洋绿色养殖空间,大力发展现代绿色海洋渔业;二是适应国际造船标准和规范要求,大力推动大型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等主力船型的升级改造,发展节能环保和安全高效的绿色海洋船舶工业;三是开发具有高附加值和市场前景的海洋新药物及生物制品,推进海洋绿色制造业发展;四是促进海上风电永磁发电、海洋浮式风力发电、潮汐能和波浪发电系统等天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推动海洋绿色能源业发展;五是加大海洋高科技研发投入与转化,增强其对绿色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力,推动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

(三)培育绿色海洋消费市场。培育绿色海洋市场需要推动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就是一种要求消费者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消费理念及行为习俗,它能够引起社会消费方式和生产模式发生变革,对于调整和优化当前海洋经济结构等具有积极作用。一是全面开展绿色海洋产品认证,增强消费者对绿色海洋产品的认知度和信赖度;二是增加绿色海洋产品社会供给,帮助海洋生产者的绿色产品能够卖得出、售得好,不断激发其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责任性;三是给予绿色海洋产品适当价格补贴,以维持和推动绿色消费市场发展(详见图3)。

图3中d1代表社会初期对绿色海洋产品的消费需求,s1代表绿色海洋产品的社会供给。当消费者消费了绿色海洋产品后必然会引起该产品需求量增加,即需求曲线d1右移至d2处,此时绿色海洋产品价格上涨至p1,这时海洋生产者意识到有利可图便会增加该绿色产品社会供给,而当供给曲线s1右移至s2时,绿色海洋产品价格会由p1下降至p2,这时为了不使海洋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降低,政府应通过相应补贴措施来弥补其利益损失,以维持绿色消费市场正常运行。

(四)加强海洋资源绿色监管。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根据有关理论分析,如果排污收费标准高于污染治理成本,排污者一般会选择治理污染;如果排污收费标准低于污染治理成本,排污者就会选择交纳排污费,而在现实中排污者往往是选择了交纳排污费,这说明目前排污收费还是比较低,且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等现象。如图4所示,在排污收费不断增大的压力下,污染物排放量总会有出现负增长的时点,若要依靠加大排污收费来控制污染(即t2点),此时已有更多的污染物被排放出来,所以在t1点之前就应考虑治理污染,而不是等到t2点再去治理,这样势必增加了污染治理成本。所以,在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应加强全程绿色监管,可适时开征海洋生态税,及早控制各种污染源。

(五)科学核算海洋绿色价值。科学核算海洋绿色价值就是要改变以往单靠会计利润等评价海洋经济价值的做法,逐步增加和完善生态环保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实行海洋价值的绿色gdp核算。这里所谓的海洋绿色gdp核算,就是指扣除生态资源消耗和环境降级成本后海洋经济所创造出的价值总量,其核算公式为:海洋绿色gdp=海洋gdp总量-(生态资源消耗费+环境降级成本)。实行海洋绿色gdp核算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海洋经济发展与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体现了我国海洋经济真实价值增量与发展水平。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 篇6

内容提要:本文在探讨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基础上,对我国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形成较大压力,节能减排任重道远;我国在城市化率、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碳汇林业以及制度创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空间;应通过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国家和地区节能减排目标。

关键词:中国;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潜力

一、导言

国家和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在积聚人才、资本、物质、信息资源,不断扩张生产规模,创造物质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因大量碳排放而导致的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就是明显的例证。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UK Government,)首次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好的就业机会。随后,低碳经济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创新研究方法,对“低碳经济”的内涵、指标、实现路径和战略措施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对实践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区域经济的视角,在研究探讨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基础上,对我国和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和潜力进行比较分析,希望有助于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化,并在实践发展中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国家和地区节能减排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低碳经济关联性因素

所谓“关联性因素”是指与发展低碳经济关联度较高的因素,包括:经济、技术、社会人文和制度环境等。

1.经济增长。人类在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最大资源之一是能源资源,而在当今经济技术条件下,化石能源又是生产中采用比重高,且碳排放量较高的能源。因此,经济增长越快,所需能源和碳排放量就越多,经济增长与低碳经济呈负相关关系。

2.城市化率。人既是生产力的创造者也是资源的消费者,人口的增长对低碳经济形成负面影响,而城市人口的增加将消耗更多的能源。有资料显示,我国城市化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城市人口约增加1300万。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对能源的消费是农村的3.5倍。因此,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增加对能源的需求和碳排放量,城市化与低碳经济呈负相关关系。

3.产业结构。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工业生产所需能源资源较高,第一和第三产业生产所需能源相对较少。在工业化进程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步减少,因此第三产业越发达,比重越高,即产业结构越高级化,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就相对较少,二长与能源需求和碳排放量呈正比,对低碳经济形成负面影响。美国和日本GDP总量超过中国,但中国为5.87亿美元,日本为5.47亿美元,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GDP增长速度看,我国达到9.1%,远远高于上述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迅速扩张,对能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据最新数据,我国20能源消费量306647万吨标准煤,比的150406吨标准煤增长了1倍多,能源需求的快速增加带来较高的碳排放量。因此,对于我国来说,节能减排的任务十分艰巨。从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分析,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仅达到43.4%,处于工业化发展中后期。因此,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存在较大潜力。从城市化率指标来看,我国远低于发达国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加快集聚,将增加对能源的消费,对低碳经济发展形成较大压力。我国和各级地方政府应采取积极对策,使城市化进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协调。

2.能源结构与能源经济效率比较。

(1)能源消费结构比较

(2)能源经济效率比较能源经济效率也称能源强度,是指产出单位经济量(或实物量、服务量)所消耗的能源量,能源强度越低,能源经济效率越高。能源经济效率指标通常用宏观经济领域的单位GDP能耗和微观经济领域的`单位产品能耗来衡量。

从单位GDP能耗指标看,年中国为1.077吨标准煤,比降低3.61%,但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据世界银行数据,目前,中国单位GDP能耗约是美国的4倍、日本的7倍、韩国的2倍、印度的1.8倍。但由于各国单位GDP能耗统计方法不同,进而导致统计结果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一些学者建议采用单位产品能耗更具可比性和真实性。中国单位产品能耗国际比较,见表3。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问题。实践表明,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量的情况下,能源结构的调整可以减少大量的碳排放。从表2看出,我国非煤能源比重较低,仅达到29.7%,远低于发达国家。在化石能源消费中我国煤炭消费占70.3%,石油和天然气比重占22%。可再生能源中核能、水电和风能仅占7.7%。因此,应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降低碳排放量。鉴于我国短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不能彻底改变,还应特别注重能源技术创新,应用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减排技术,逐步减少传统工业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从表3能源利用效率微观数据比较看出,我国主要耗能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节能降耗还存在很大空间。应通过加大科技研发支出,构建起低碳经济技术体系,提高能源利用体系整体效率。

3.碳汇林业发展比较。

碳汇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研究表明,林业生长每一平方米,平均吸收1.87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发达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碳排放,积极发展碳汇林业。目前,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7%,韩国64%,瑞典54%,加拿大44%,美国33%,德国30%,法国27%,印度23%。2009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0.3%。我国国土辽阔,森林资源少,森林覆盖率低,地区差异很大。全国绝大部分森林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北、西南等边远山区和台湾山地及东南丘陵,而广大的西北地区森林资源贫乏。城市的森林覆盖率也有很大差异,2009年,北京为31.72%,天津为8.24%,上海为9.41%,重庆为34.84%。从以上数据比较看出,我国碳汇林业还存在很大发展潜力。因此,要加快植树造林,使碳汇林业在降低碳排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

4.低碳经济制度建设比较。

发达国家通过专门立法或强化已有法律法规和标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20,英国率先颁布《气候变化法》,要求政府每5年公布一次碳预算,组建专门的气候变化委员会,评估减排行动和碳预算执行情况。美国国会也在积极推动气候变化立法。美国众议院2009年6月通过《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参议院也在推进温室气体减排的相关立法。澳大利亚也在积极推动低碳经济立法,《碳排放交易法案》虽然两次遭到参议院否决,但政府仍在继续努力促成立法,以保障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同时,强化和配有法规和标准。德国《节约能源法》规定,新建建筑能耗必须满足节能标准才允许开工。欧盟和日本制定汽车排放标准,规定到新车二氧化碳平均排放分别降至95克/公里和115克/公里。

为支持低碳经济发展还采取了积极的政策措施。英国为开发可再生能源,给投资成本高的海上风电项目提供30%~50%的投资补助;许多国家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行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如葡萄牙、比利时、爱尔兰对个人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免征个人所得税;部分欧盟国家还增设了碳税或气候变化税。同时,政府还通过与企业签订自愿协议,对完成节能减排目标的企业,给予减免税或其他激励。

我国已经制定了一些与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法规政策,但与低碳经济直接相关的法规政策还很不系统和完善。应制定《能源法》、《低碳经济法》、修订《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等,并出台与之相配套的各项专项法律和法规标准。同时应建立完整科学的政策体系。并对以往颁布的不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进行清理和调整。同时,应积极进行制度创新,形成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应加快我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起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和体系;加强可再生能源市场机制建设、促进排污权有偿取得和交易制度改革;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等。

四、结语

发展低碳经济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各国政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能源经济

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出于人们物质生存需要和发展实际要求,人类必须进行物质生产,而科学技术是人类唯一的物质生产工具和手段。人类利用“工具”将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工自然。科学—技术—工程—产业不仅代表了人类从科学认识的“知”到技术实践的“行”的转化过程,而且科技向生产力转化实现了人类及人类社会需求。

人类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界的中介置身于人类与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与变换中。如果以人类生产活动建立在薪柴—化石能源—新能源的基础上来作为划分标准, 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可以相应地分为“原生态”低碳经济、高碳经济与现代意义上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 “原生态”低碳经济—高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这一过程, 其实质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从“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经由量变到质变之辩证过程。现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是绿色可持续经济;是生态文明的体现;是人类社会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新能源革命。

1 物质转化与能量守恒的探讨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进步,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外化和物化, 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成为科学技术研究建制化和社会化的产物。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体现了人的体外进化过程。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产业实践,是人们对经济高速度增长的物质欲望的实现。随着科技进化过程加快, 科技转化得作用会越来越突出。在科技作用下实现各种物质“转化”中,同样遵循着物质能量守恒这一自然基本规律,即物质间的转换必须伴随着能量的消耗和转化。在利用能源和能源转化上人类依然无法实现能源完全利用或高效利用。也就是说,转化“工具”不论怎样先进,并不会提供能量。它所起的只能是转化作用。科技的实际功能是把不适用于人类状态的物质能量转化为可适用于人类物质能量。并且技术系统本身的运转或多或少还需要消耗一些能量。只是新的、先进的技术比旧的、落后的技术转化能量的效率比较高一些而已。技术的更新不能改变热力学第一定律。任何能源的利用,也不可能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能源的利用过程都必须服从两条自然规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从物质不灭的角度看,自然界能源总量并没有短缺,而是现有可利用的能量形式被使用、转化为其它能量形式(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存在。

2 低碳经济条件下能源与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人类工业化进程中,全球化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石能源占整个能源消费比例达到85%左右,大量化石能源的利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造成了“温室效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上升到全球问题。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转变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共识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方式仍是高碳经济方式。将资源性经济模式转为低碳经济,无疑在转化过程中增加了成本。此外,中国又向国际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面对双重压力,使得中国必须靠科技加速转化的作用走低碳经济道路,必须走出低端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高碳经济产业,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因素发展中端、高端低碳经济产业。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并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只有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发展低碳经济目标。

3 低碳经济条件下能源与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议

能源是众多科学技术成果自身和转化的原动力,是新技术革命的前期和条件,而且能源技术本身就是高技术。不同时期的技术进步和方向是由能源的战略层面确定的。从基础上研究占领低碳产业的技术制高点,是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

3.1 调整能源结构,促进清洁能源研发。

发展自主创新技术,重点突破兆瓦级风力发电的控制技术和风能入网技术,制氢、储氢与燃料电池,相变贮能、先进核能发电与供暖,生物质资源燃料化,生物质、波浪能发电和太阳能综合利用等一批关键技术,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尽快实现其规模化利用。重点建设大容量风力发电产业化基地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基地。

3.2 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计划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小火电机组,淘汰落后炼铁、水泥、炼钢产能、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造纸企业和一批污染严重的化工、印染企业,关闭各类小煤矿。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CO2年平均减排0.3-0.5亿吨。强化冶金、建材、化工等产业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水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技术、工业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快环保装备国产化进程,形成现代化、标准化、国产化的环保产业体系。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CO2年平均减排0.8-1.0亿吨。

3.3 建立“双高”标准。

一是对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新增投资提高准入门槛,设立较高的能效要求准入条件;二是对能源密集型产品制定和实施更高的强制性能效标准。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出台新开工项目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相继制定发布了高耗能行业市场准入标准,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采取调整出口退税、关税等措施,抑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排放、资源型)产品出口。控制高耗能行业增速趋势。

3.4 调结构、重点发展科技型产业。

既要调整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也要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抑制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无约束发展,还要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

3.5 加大节能知识宣传,提高社会节能认识。

全员提高节能认识,在生活的全过程培养节能习惯;从“点滴”节能做起,在水、电、煤、气、油和节能性消费品等多方面自觉节约生活用能源;积极使用节能产品,使节能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3.6 健全节能法律法规,提高节能监管力度。

完善地方性节能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为全省节能依法行政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完善地区工业能源消耗跟踪监测的运行机制,并将能耗降低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强化节能监管体系。建立节能监察队伍,依法对重点用能单位实行用能定额管理和监测;采取适度的激励机制。

3.7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发挥农业碳汇作用。

积极开展生物质能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刘细良.低碳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N].光明日报, 2009-4-21.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低碳经济的思考 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2.2;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1-0008-02

一、低碳经济的兴起及意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过去几十年里,世界经济得到了长远发展,但同时出现了很多负面效应,特别是全球气候开始变暖。为了缓和气候变暖,世界需要寻求一种可持续的新兴经济发展方式。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制定的《京都议定书》,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我国有关部门指出,2007年中国化石燃料消费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之一,同时我国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清洁水源和清洁空气现已成为中国的稀缺资源。因此,发展低碳经济,追求绿色GDP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道路。

二、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障碍。在此情况下,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促进国内金融机构更好地开展碳金融业务,具有重要意义。

1.美国低碳经济

早在2006年9月,美国就公布了新的气候变化技术计划战略规划:通过捕获、减少以及储存的方式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美国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计划,主要有:通过“煤研究计划”(CRI)支持能源部国家能源技术实验室(NETL)进行清洁煤技术研发,“清洁煤发电计划”(CCPI)主要支持企业与政府建立伙伴计划,共同建设示范型清洁煤发电厂。

奥巴马上台后,通过了《低碳经济法案》,计划加大对国内发展低碳经济的补贴和投资,建立碳排放与交易市场,在建筑行业强制要求建设更加节能的房屋,积极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

2.日本低碳经济

日本资源严重短缺,开发新能源是其多年来一直采取的政策。2008年6月,日本政府提出日本新的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即著名的“福田蓝图”,这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正式标志,包含了低碳发展的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日本的具体措施有:(1)将扶植光伏产业列入新经济刺激计划,通过利用核电与太阳能发展清洁能源;(2)改革产业结构,资助基础设施以鼓励节能技术与低碳能源技术创新的私人投资;(3)选择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建设“环境模范城市”,推动向低碳社会的转型。

3.欧盟碳经济

欧洲是目前低碳研究最先进和新能源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为应对气候变化,欧盟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欧盟已提出减排目标,并制定了部分法案,各国也都在酝酿立法。

欧盟各国还积极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建立和发展,一是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科研投入,二是加快立法工作,三是实行鼓励措施,英国的鼓励政策有政府补贴、税收减免、碳额度补贴和绿色能源交易。

三、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启示

中国作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并正向工业化过渡时期,应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和实现绿色GDP的增长。可以预计,中国将是未来数年低碳经济的主要市场。

1.加强规划和立法为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我国应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使用率。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另外,我国应加强立法,鼓励发展低耗能产业和绿色经济,对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进行取缔或限制。

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我国需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发展高能效低碳排放的产业。一是提高“高碳”产业准入门槛,避免留下长久不利影响;二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三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高新技术改造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降低GDP的碳强度。

3.加大宣传教育,提高认识

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是继工业革命和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的第三次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变革。利用各种媒介,宣传普及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知识,让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全社会的低碳意识,形成低碳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

4.加强新能源开发和新技术创新

我们应加大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新能源开发和新技术创新。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依靠技术进步不断降低利用成本,切实解决新能源发电上网难题;加快研发先进技术和设备,推进第四代核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多途径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其在能源中的比例,使之成为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重要补充,成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为我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

参考文献:

[1]邓莹.低碳经济的兴起与我国环境金融的构建[J].经济问题,2010(9).

[2]秦军.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对比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2).

[3]楚国良.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0(12).

[4]农卫东,郭岚,张祥建.碳金融时代中国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J].金融研究,2011(3).

上一篇:新课改给家长的一封信下一篇:课文《我的祖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