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部开发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共9篇)
我国西部开发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 篇1
我国西部开发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
(一)西部地区投入很少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受到资本形成能力不足、投入水平效率低、区域净投资增长过慢的约束。由于受GDP、人均收入、财政收入水平的制约,西部资本自我积累率很低。同时也由于西部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功能不完备(上市公司总数、证券市场发行总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均远低于东部),影响了西部资金融通,妨碍了资本形成。这可以从地区资本形成的三个主要资金来源:财政投资(包括当地政府投资、中央政府直接投资及转移支付投资)、企业投资以及外商投资情况很清楚地看出来。
1.财政投资
(1)地方政府财政投资
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长期落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十分拮据,致使不可能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投资。西部省区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性基本建设投资仅为东部省区的30%左右。
(2)中央政府的直接投资及转移支付投资
国家在非均衡发展战略及向东部倾斜的投资政策影响下,对西部投资很少。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投放在东部地区的,大约为西部地区的3倍左右。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开发浦东的重大决策下,中央政府投资更多地流向长江流域,尤其是浦东。而西部地区的落后状况始终未能得到改善。
2.企业投资
由于西部地区在资金利润率方面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企业在规模、实力、融资能力等方面均落后于东部企业,投资实力也有明显差距,因而造成了西部地区资本供给的不足。表现在东部省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和公司上市筹集资金数量等方面都要大大高于西部地区。
3.外商投资
相对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对外开放步伐一直较为缓慢。一方面因为国家在东部给予外资众多优惠政策,另一方面由于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差,吸引外资能力差,对外资缺乏吸引力,利用外资规模更是无法和东部地区相比。
(二)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
1.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通信设施,如长话业务、电话机拥有量、本地电话用户数量和互联网用户数量等方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就更为明显,构成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交通设施的密度稀、通达深度差,公路网等级低。西部地区铁路、公路和邮电线路的密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无法和东部地区相比。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进程落后,缺乏改善基础设施的条件和能力,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网络骨架尚未形成,呈现一种内部封闭的状态。而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又进一步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2.市场发育水平较低
中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进的过程中,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原有的计划经济调控手段逐步减弱,但仍起作用;另一方面,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不断增强,但尚不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国家对西部投资不足;另一方面,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各种要素开始打破地域、行业和企业界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向着回报率高的东部地区流动,造成西部地区市场发育水平也要落后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在发展乡镇企业和其他民间经济,以及发展“三资”企业等方面,与东部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也是造成西部发展较为缓慢的重要因素。
3.产业升级缓慢
西部地区落后总体上表现为工业化进程缓慢。建设在西部的工业,多是重型和传统机械工业,这些产业与当地经济没有什么内在联系,对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没有多少带动作用。西部地区工业虽有所发展,但实际上效益很低。再加上我国基础产品价格改革的滞后,在价格体系尚未理顺的情况下,西部地区低价供应资源性原材料和能源、矿产品,而高价购进东部地区的加工业产品和生活消费品,形成了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不等价交换。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资源条件与工业基础的不同,东部沿海地区相对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偏于轻型。西部地区原材料与采掘工业所占比重较大,而东部地区加工工业的比重相对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东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
4.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较少、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等方
[1] [2] [3] [4]
★ 我国外汇市场现状
★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其改进
★ 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分析
★ 浅析我国高速铁路的现状与发展
★ 我国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现状及其分析
★ 我国焦化工业的现状简述
★ 我国高速公路服务区现状和发展趋势浅议论文
★ 我国保险业信息化发展现状以及趋势分析
★ 我国沼气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 我国IPTV现状与发展趋势的论文
我国西部开发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 篇2
科技情报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是实现科研档案价值的重要途径,也是科研档案工作发展的动力源,如何开发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加大利用程度,丰富利用手段,是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课题。
科研档案是指在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数据、声像等各种形式载体的文字材料。国家科技计划研究项目形成的科研材料构成了科研档案的主体,仅科技部每年资助的各类研究项目达2万多项,据统计,2009年科技部资助的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达23 404项,其中国家重大专项课题2 500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344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553项;还有,政策引导类计划及专项8 305项。随着国家财政用于研发经费的增加,科技情报机构每年通过科技部科技计划申请获得资助的项目随之增加,这些项目形成的科研档案数量也正呈逐年上升态势,科研档案形成后只有在短期内实现其利用价值,才能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科技情报系统科研档案信息资源,已成为科技情报系统各级科研管理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
1 科技情报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的意义
(1)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是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情报功能作为科技档案的输出功能有着重要的参考和交流作用,科技档案不仅为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且又是进行科学交流的工具。因此,科研档案开发利用有利于科技信息传播,加速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2)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有助于提高社会及经济效益。
人类的科学研究活动是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的,许多科学发明及成果都是在前人的铺垫下取得的,科研档案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诸要素综合的重要“媒介”,可避免重复研究,在更高的起点上制定研发计划,提高效率,有效的科研档案将有助于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是充分发挥其客观凭证作用的重要途径。
科研档案在人与人、单位与单位、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工作中具有参考、查考与借鉴的依据和凭证作用,这是任何其他信息资源所不能替代的。
2 科技文献机构科研档案的特点
(1)综合性。
科技情报机构在日常的业务工作运行中,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因此它不仅从事着本学科的研究活动,而且还从事着跨学科的研究活动。其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如情报学、现代情报技术、图书馆学、科技战略与科技政策研究、信息管理与服务、信息经济学等领域。它承担着国家级、省部级、委托以及机构内部预研及专项等类型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所形成的科研档案包括可行性报告、申请书、任务书、合同书;年度进展报告、执行情况;结题报告、技术鉴定材料、经费决算、鉴定证书;成果申报书、获奖证书等。不同类型的科研文件形成了不同内容的科研档案,使科技情报科研档案具有内容丰富,综合性强的特点。
(2)专业性。
科研档案是情报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总结,它是情报科研活动的原始记录和真实反映,它的内容和性质是由它所反映的科技内容及相关的技术手段决定的,在学科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特定的研究领域。如面向领导的战略性、前瞻性、预测性的信息分析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处理技术等领域。围绕这些领域进行的研究所产生的科研文件又有别于其他档案,因此专业性是科技情报科研档案的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3)成套性。
科技情报系统遵循着一定的流程,具有文献储存加工、传递和服务、报道与分析研究等多种功能。其中的研究分析功能最具成套性特点,一个科技情报研究项目要经历从立项到实施、结题验收、成果申报、应用推广阶段,它们在不同阶段形成的科研文件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构成了该研究项目科技活动的整体,因此成套性是科技情报科研档案具有的普遍性特征。
3 科技情报系统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现状
3.1 科研档案法规体系初步建立
早在1959年,在大连技术档案会议上提出了科技档案的概念,1980年,全国科技档案工作会议讨论和制定的《科学技术档案工作条例》,对科技档案的定义作了新的表述。1987年,国家档案局先后同原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部等部门,联合制发了《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1992年,发布了《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DA/T2-1992)。2000年,国家档案局颁布了《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0)。至此我国科研档案法规体系初步建立。
3.2 科技情报系统科研档案开发研究基础薄弱
科研档案作为科技情报专业中的一部分,理应在科研立项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事实上,科技情报系统对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研究远远不如高等院校。笔者从近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档案开发利用资助项目研究分析得出:从资助力度来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强度大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3年~2010年期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与科技情报文献档案相关项目共计33项,其中涉及档案开发利用方面的项目7项(具体情况见表1),占总项目的21%。国家自然基金10年间资助的档案开发利用方面的项目相对较少,仅有2项,如:由杭州师范大学承担的“基于电子健康档案(HER)的社区健康管理HOPE模式的研究”和中国人民大学承担的“城市建设文件,档案的信息集成与集成服务研究”项目。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的内容侧重从传统的档案开发利用研究到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研究,但未涉及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研究。2010年“国家档案开放目录体系研究”项目获得资助,它的研究必将为科研档案开发利用提供借鉴作用。从项目承担单位来看,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的单位均为高等院校,说明科技情报机构对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研究的关注度不够,研究地位处于劣势。
注:根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图书情报与文献”历年资助项目整理而成。
3.3 科技情报系统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现状令人堪忧
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是科研档案工作的最终目标。我国科技情报管理层、科技情报各机构内部的科研档案处于“稳妥保管”的状态之中,重管轻用现象相当普遍,造成档案利用效率极低。总体来看,我国科技情报系统科研档案尚未形成系统、有效、完整的科研档案开发体系,科研档案开发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
(1)科研档案开发利用工作体系尚未建立。我国于1992年已经颁布了《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档案管理规范》(DA/T2-1992)国家标准、2000年颁布了国家行业标准《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0),对建档、归档提出了规范和要求,但对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没有出台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在《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中,就科研档案开发利用仅从面向对象、信息交流、信息加工方面作了泛泛的阐述,但对国家层面、行业以及科技情报机构如何集中收藏、收藏的范围以及共享交流、密集划分等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
(2)国家科技计划对档案的要求尚不统一。本文选取科技部现有的10个国家级科技计划管理办法对比发现(见表2),在各科技计划中对科研档案的管理、归档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要求不一致。在科研建档方面,《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办法》提出了建档要求,多数计划未作相应的规定。在科研档案管理方面,多数管理办法要求提交年度报告,但也有少数的科技计划管理办法未做出相应的规定。在科研档案开发利用方面,有近一半的管理办法提出建立项目数据库系统,实现资源共享,但这些要求比较笼统,职责不清。由此可见,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中对科研档案的管理及开发利用要求不一致,容易造成科研材料的缺失,不利于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
注:根据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整理而成。
(3)科研档案共享交流平台尚未搭建。科技部虽建立了科技计划申报系统,但尚缺乏过程管理及结题管理系统,科研档案数字网络化系统尚未建立。在科技计划管理层各科技计划形成的科研档案处于分散保管之中,未形成数字化,没有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数据库,科研档案多为内部使用,服务利用制度也不完善。在科技情报机构内部,科研档案开发利用并未成为科研档案管理部门的一项职责,重管轻用现象普遍,科研档案处于搁置、纸质与扫描的电子文档双重保存状态,尚未实现网络化检索。利用途径及检索工具单一,缺乏揭示科研档案深度信息的检索工具。
(4)科研档案工作者素质有待提高。科研档案工作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有些精通文书档案工作,但对科研档案工作不太熟悉,有些虽有丰富的科研档案工作经验,但缺乏科研相关理论知识,缺乏科研档案编辑能力,影响了科研档案成果的揭示。
4 加强科技情报系统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的建议
美国档案馆是世界上最开放的档案馆,开放率达90%;欧美国家的档案开放率达到或超过60%,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在科研档案开发利用方面的先进经验,有助于开阔我们的视野。科研档案开发利用应纳入各级科研管理之中,形成有效的科研档案交流共享机制。为此建议:
4.1 建立科研档案开发利用法规体系
修订国家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明确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的原则,集中收藏以及开发利用范围。应制定与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相配套的科研档案开发利用标准,明确档案交流共享范围,密集划分,授权使用,服务对象。修订现有的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统一对科研档案归档、提交、开发利用的要求,保持系统性。科技情报各机构应根据国家科研档案开发利用条例,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科研档案交流利用制度。形成国家、行业及机构三级科研档案交流利用体系。
4.2 建立完善的科研档案信息检索系统
科研档案中蕴藏着丰富的科技信息,能广泛满足人们的需求,科研档案检索系统的建立,使科研档案参与交流。科技部应建立完善的科技计划管理系统,建立一站式科研档案信息数据库,实现科研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及时向公众提供检索和存取服务。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保密权限,从而形成共享服务模式,使科研档案在一定范围内充分交流,增加国家科研投资价值,促进科技进步。各科技情报机构应建立科研档案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一整套包括开放的档案目录、指南、索引在内的检索工具,满足领导、科研人员需求。
4.3 深度揭示科研档案信息
科研档案管理部门应把工作的重点从收藏转移到开发利用上来,把发掘科研档案中蕴藏的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资源作为科研档案工作的职责,提高科研档案编研工作水平,为利用者提供系统的科研档案资料。各科技情报机构应根据自身特点编辑出版各种科研档案史料、科研成果简介以及系统及行业内某一方面的基本情况,提供比较全面、详细的检索信息,提高科研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
4.4 提高科研档案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科研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科研档案开发利用服务的质量。科研档案管理人员应自觉提高档案意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注意在工作中学习和提高,积极参加档案培训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了解和熟悉科研档案信息的内容和成分,这是科研档案工作人员的基本功,也是做好科研档案信息揭示的重要条件,此外还应具备分析和预测社会对科研档案信息的需求,把握科研档案利用需求的发展规律。
摘要:阐述了科技情报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的意义、特点,就近10年国家自然和社科基金资助的涉及档案开发利用研究项目及国家科技计划管理办法研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科技情报系统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研究基础薄弱、科研档案开发利用现状令人堪忧;针对科技情报科研档案开发利用法规体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及共享交流平台等方面提出了积极的建议。
关键词:科技情报,科研档案,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王传宇.科技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黄奕萍.高校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J].科技档案,2004(1):19-20
[3]马金星.农业科研单位科研档案管理初探[J].科技档案,2006(1):11-12
[4]李东平,朱丽容.档案信息开发利用问题探讨[J].浙江档案,2000(10):32
[5]赖少划.欧美档案馆的特色思考[J].档案时空,2006(2):31-32
[6]洪源清.科技档案信息市场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档案,2004(4):28-29
我国西部开发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土地;资源开发;法制研究;土地征收
一、确立“抑公扬私”的立法理念及法律制度
由于我国土地政策以公有制为基础,因此在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中应将公共利益的理念为基础,借鉴国外土地资源开发模式,建立基于“抑公扬私”的立法理念。在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开发中要坚持两个立法原则:第一,明确界定公共利益内涵以及不完全列举方式明确外延,并以政府征收或审批的方式操作农村土地的公共利益使用;第二,商业性质的用地必须实现公平公正,以市场机制来体现土地资源交易开发的真正价值,对农民的补偿应以市场价值为基础进行动态调整。
二、实施农地用途管制补贴制度
(一)土地用途管制应开放农村建设用地。从我国现行的
《土地管理法》中对农村土地集体用途的严格管制来看,其并未给农民带来更多的权益和收益,而是体现了国有土地与农村集体土地的不公平待遇,甚至有学者认为线性的农村集体土地政策公然违反了无权保护的平等性。我国经济与工业化快速推进的时代,城市国有土地对非公共利益的建设供给不足,如果现行农村土地政策不发生改变,则很容易影响经济与工业的发展,而以线性的农村集体土地政策的话,则又会损害农民利益,这就造成了农村建设用地的两难境地。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好的解决方法是通过立法改变和完善现有土地政策,将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化,改变政府征收模式,而作为宏观调控者的身份进行调控与监管,保障农村建设用地的总体规划、土地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与市场供应。
(二)进行农村土地用途管制补偿。我国《土地管理法》所规定的农村建设用地转用制度目的是为了保护耕地,尽可能的保护农民权利,但社会与经济发展到目前的阶段,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传统的粮食经济已经不足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而过度的农村耕地保护政策则会造成农村集体成员的不公平待遇,使得农村土地不能像城市土地一样获得应用的市场效益,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合理的农村土地用途管制补偿。首先国家应该根据农村土地的市场价值给予农民应用的补偿,并且该补偿应直接下放到农民手中,避免政府截留;其次,政府无论是处于公共利益的需要还是非农建设的需要,都应该以市场价值根据“占补平衡”的原则对农民予以补偿。
三、完善农村土地征收程序立法
(一)建立土地征收信息披露制度。目前农村集体土地的相关法律法规给予政府垄断地位,并且未将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列入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未建立土地征收信息披露制度,这就对于农民而言是十分不公平的,严重损害了土地权所有人及相关权益人的知情权。因此,应建立相关信息披露制度,并进行相应的立法,使得在农村集体土地征收的过程中,土地权利人能够全方位的了解政府信息,确保农村土地征收中的信息对称、公开与透明。
(二)引入强制听证制度。农村土地作为国家粮食安全与升天安全的战略资源,以及农民生存依附的生产资料,一旦被政府征收必然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从宏观社会利益来看微乎其微,但长期的影响积累则是不可逆的。并且在目前的农村土地征收政策中,政府是唯一行使该权利的机构,具有较强的垄断性与强制性。在涉及较大的土地转用开发中,为了体现司法、行政的公正公开,保护农村土地不受非法开发,有必要因素听证制度。因此在农村土地征收中应建立强制听证制度,非经听证而做出的决策,可经过司法审查程度予以撤销。
四、农村土地规划的法制化与民主化
(一)立法与司法审查的双重保障。在目前的我国农村土地管理立法框架下,农村土地权益人在城乡规划及土地利用开发方面没有实质的参与权利,导致政府在进行土地规划时不需要土地权利人的实质性同意,已经规划即自动行使农村土地开发利用的审批权与土地征收权。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权利的滥用、土地利益的流逝等现象,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法律体系,以及司法保护程序对农村土地进行双重保护。
(二)保障公众参与规划编制。农村土地开发利用中保障公众参与,不仅有利于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而且还能保证土地规划的最优化与最合理,此外还能体现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特色。因此,从立法层面,应建立农村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制度,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与话语权,确保农村土地开发利用是在全民参与的基础上合法、科学、最优的进行的。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开放农村土地使用权进入土地市场,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土地供需矛盾的直接手段,因此无论是从法律法规层面,还是从市场经济层面,对农村土地开发利用过程进行全程司法保护,确保土地权利人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双赢局面是当前立法的根本。
参考文献:
我国西部开发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 篇4
关键词:民俗体育文化;现状;对策
随着各种民俗体育活动的日益增加,以及民俗体育与学校教育、旅游商贸的结合,特色鲜明的民俗体育展现巨大魅力,其发展道路越发宽广。但是,民俗体育的功利化倾向和传承渐衰问题日益严重,而且民俗体育尚未受到体育社会科学界和民俗学界的重视。因此,提高民众民俗体育认识,鼓励并引导良性变异,将能够使民俗体育在社会发展中存活并彰显活力。
1 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发展在基础理论、民俗个案、民俗应用和发展对策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就,但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还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下,人们的传统时空观慢慢为现代时空观所代替,不可逆转的改变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族习俗,威胁着民俗体育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传统的民俗体育游戏却难登大雅之堂,再加上民俗体育竞技性偏弱,难以纳入正规的比赛,造成其难以推广,而逐渐处于边缘化的地位。
我国西部开发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 篇5
摘要:
本文叙述了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了我国有关煤炭资源环境保护的政策,从煤矿矿山环境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对策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加大资金与科技投入以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关键词:
煤炭资源,环境保护,对策 1.引言
煤炭资源是我国的第一能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资源长期的开发利用活动引发了与可持续发展不相和谐的诸多环境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社会、经济和区域环境发展。因此,在煤矿开发建设过程中,要充分研究煤炭开采对环境可能引起的破坏方式与程度,提出保护措施,控制其不利因素,维护生态平衡,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对促进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有效保护环境和协调经济之间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约占76%。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能源消费信息显示,我国原煤产量居世界之首。煤炭资源的分布在地理上呈现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的特点,形成了煤炭东耗西供、北煤南运的消费格局。开发布局为三个区带及七个规划区,西北地区煤炭资源最为集中,东部、中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煤炭的开采方式以地下开采为主,煤炭资源的综合回采率仅为30%左右。在为国民经济提供巨大能源保障的同时,煤炭资源的开采加工造成的环境污染也直接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3.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侵占和破坏土地
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中,土地破坏尤为严重,加剧了人口与土地、煤炭与农业的矛盾。一般说来,露天开采对土地的破坏主要表现为采掘场挖损和外排土场积压,地下开采对土地的破坏主要是开采沉陷和矸石山堆积。露天开采必须将煤层上的覆盖层剥离表土,毁坏了地表植被和土壤层。煤炭开采后,采掘场地面挖空、煤层复表土和岩石裸露压占土地,污水坑积。地下开采造成地表塌陷,地表出现裂缝、倾斜、沉陷坑,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水渍化,从而致使农田水利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影响农田耕作、灌溉,导致农作物减产。地下开采和煤炭洗选过程中产生大量以煤矸石为主的废弃物,由于其利用率低,大多露天堆放,全国煤矸石占地5000多公顷。煤矸石含有一定量可燃物,在适宜条件下将氧化、风化、自燃,释放大量 so2、co2、co 等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大气并且威胁着矿区当地人群 的身心健康。在干旱季节,矸石山排放大量烟尘在雨季,排放的矸石淋溶水流入耕地,造成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
3.2矿井废水污染煤矿的废水主要包括矿井水、洗煤水等,有些矿井水含有大量悬浮物,或酸性、放射性元素,未经处理的矿井水排出将对周围浅层地下水、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洗煤水则是煤炭洗选过程中加入化学药剂而排放的洗选废水,渗入地下就会污染地表水和饮用水源。3.3矿井瓦斯排放
瓦斯是煤层开采时释放出的有害气体,甲烷不仅污染大气,而且又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井下瓦斯的处理与矿山安全生产紧密相关,瓦斯处理不当就将诱发煤矿事故,瓦斯爆炸是诱发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造成人身和经济的损失。抽放煤层和围岩瓦斯其目的就是保证矿山安全。我国煤炭工业每年瓦斯排放量在10亿m3以上,约占世界因采煤而放出瓦斯量的1/3~1/4左右,瓦斯利用率仅占瓦斯抽出量的15%~20%左右,远远落后于其它产煤国家,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3.4燃煤与煤炭储运燃煤是形成我国大气煤烟型污染的主要原因,煤炭燃烧致使大量热能耗损,并且产生大量so2、co2和烟尘,这些气体通过化学反应最终转化成酸雨,酸雨严重威胁着资源、生态和公众健康。控制煤烟型大气污染将长期作为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主要任务。煤炭的储存、装卸、运输过程中,由于缺乏防尘降尘和集尘设备,煤尘四处散扬,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加之再经铁路、公路运输,既造成了经济损失又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4.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政策
我国《煤炭法》第十一条对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了原则性规定。第二十一条明确了煤矿建设应当遵循“三同时”制度,煤炭开发与环境治理同步进行。第三十二条规定采矿者负责对开采煤炭所压占土地或者造成地表土地的塌陷、挖损进行复垦,及造成他人损失应予补偿。《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应当防止污染环境。矿山企业应对受到破坏的耕地、草原、林地因地制宜地采取复垦或者其他利用措施。《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第二十四条规定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土地复垦规定》第四条规定了“谁破坏、谁复垦”的土地复垦责任原则。《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二条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的土地破坏,对于没有条件复垦或者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应缴纳专项土地复垦费用进行土地复垦。复垦的土地优先用于农业。5.对策
5.1完善法律法规
对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交叉的资源环境保护,我国尚无专门的矿山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保护问题还处于游离状态,环境污染的治理还不到。因此,矿山环境保护立法迫在眉睫。我国现行有关煤矿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例如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土地管理法》、《煤炭法》、《环境保护法》等对土地复垦方面的规定,大多是原则性的,立法笼统分散,内容不规范,可操作性不强,不能形成协调统一的法律体系。《土地复垦规定》只涉及矿山环境恢复的一部分,缺乏全国范围的矿山环境恢复保证机制(目前有些省自己在试行)。这不利于矿业城市土地的复垦和环境的恢复。治理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缺乏保障,这些已超乎土地复垦技术所能解决的范畴。由此,应明确规定将土地复垦作为破坏土地的单位和个人的法定义务;明确界定各级主管部门与相关企业的责任和职责及土地复垦的资金来源;制定详细统一的复垦标准;鼓励复垦还田、复垦换地、在塌陷区开发经营,形成采煤——塌陷——复垦的良性循环;以听证会、公示、公诉等形式让公众参与监督来保证土地复垦工作的透明度。只有完善土地复垦法律体系,才能为矿区土地复垦和环境保护创造前提。5.2加强监督管理
煤矿开发引起的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尤其是一些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的小型煤矿,环境保护措施几乎是空白。国家应严格加强采矿许可证、煤炭经营许可证的管理。对于新建煤矿办理许可证时,必须提交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对于已建煤矿,需补充环境评估报告和环保方案,其中环境污染严重的,应当责令限期整改和治理。加大煤矿生态环境执法与监察力度,建立煤矿开采环境定期报告和监督检查制度,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及标准,依法整顿、关闭及取缔非法、不达标和污染严重的煤矿。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密切联系,与广大群众的利益紧密相关,鼓励社会监督、群众监督。5.3加大资金投入
多方位筹集资金,建立激励机制。在土地复垦方面,如美国1977年《露天开采治理与复垦法案》中规定:“任何一个企业进行露天矿的开采,都必须得到有关机构颁发的许可证;矿区开采实行复垦抵押金制度,未能完成复垦计划的,其押金将被用于资助第三方进行复垦;采矿企业每采掘一吨煤,要交纳一定数量的废弃老矿区的土地复垦基金,用于复垦实施前者矿区土地的恢复和复垦”。另外美国还建立了帮助中小型矿山进行土地复垦的土地储备金,保证废弃矿复垦的废弃矿复垦基金,土地复垦保证金和复垦基金无疑将督促和保障矿区土地复垦的进行。国家需要建立多元的煤矿环境保护投资机制。对于新建煤矿应由企业单独承担治理费用;对于废弃煤矿和老煤矿,应当加大力度恢复治理,并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充分调动土地管理、农业管理、煤矿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形成由政府牵头、多方配合的新模式,多渠道集资。5.4加大科技投入
加强煤炭资源勘查,提高资源勘查技术和方法,扩大研究范围加快以后备精查储量为重点的煤田勘探工作。提高煤炭开采的综合开发水平,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矿山企业应坚决克服短期效益行为,努力依靠科技进步,改进技术、设备和工艺,并通过转化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采煤工效、资源回收率和企业经济效益;缺煤省区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煤矸石、石煤、泥炭等低热值燃料的开发利用。研制更好的采矿和选矿技术,推进洁净煤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利用生态环境技术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通过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实现煤炭污染物的最低排放。煤矿建设应当严格贯彻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必须充分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把环境保护提升到技术、经济的高度来考虑。从源头上预测,边开采边治理,将煤矿开发利用对环境的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加强煤炭科学研究,在煤炭开采与环境破坏之间找到适度的解决办法。建立广泛的科研技术网络,随时提供可供利用的信息和技术数据。6.结论
我国西部开发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 篇6
1 地方文献在海南省图书馆藏书体系的特殊地位
海南地方文献属于典型的地区研究文献,其地域范围包括海南岛、南海及南海诸岛。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文献资源,在海南省图书馆藏书体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1.1 价值的地域性
海南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长期以来我国人民从事渔业、航海业、农业和官方从事政治、军事、考察、调查海及其岛礁的成果,而且还有主权纷争等档案材料。随着人们对南海地区认识的不断深入,地方文献在本地域的价值进一步增值,从而决定其“独一无二”的权威性。
1.2 搜集的特殊性
海南省内藏有较多的地方史料。海南岛修志始于宋朝,初盛于明,盛行于清。宋代的方志已失传,明代海南方志存于世者,有明正德十六年(15)唐胃纂修的《正德琼台志》和明万历四十六年(16)曾邦泰等编的《儋州志》。清代陆续重修,内容记述海南岛的舆地、经政、海黎、职官、选学、人物、艺文等。至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海南岛各种版本府县志达到80多种。海南岛以其丰富的渔业、磷矿、石油、天然气、旅游等资源而逐渐为世人重视。但地方文献多为非正式出版物,且大部分为民间收藏,这使得其搜集难度较大。海南省政府于拔15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再版中国及海外所存的海南省各市、县的地方县志,底将出版文昌、临高等五个市、县的县志。这对于保护、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有着深远的意义。
1.3 使用的专指性
海南地方文献是开发、建设海南及南海诸岛的起点。海南岛作为全国最大的特区,建省十四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地方文献都有记载,而南海诸岛历来是我国领土,但由于本世纪发现南海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从而引起周边国家的觊觎,并挑起主权争议。本世纪中国学者对南海诸岛的研究有两次高潮,原因主要来自主权归属,第一次是30年代初延至40年代,第二次是70年代中后期。海南地方文献是南海诸岛主权历史的最有力见证。如1992年李鹏总理访问越南前夕,为准备参加解决中越边界争端的会谈,需要关于疆界划分的历史资料。国家外事办的工作人员经过多处查访,最后在海南师院图书馆找到了清代出版的《儋州志》,从中取得了原始依据,使这次谈获得成功。由此可见,海南地方文献在全国图书馆藏书体系有其独特的价值意义。
地方文献由于上述特点,同时地方文献由于跨越时间较长,书本出版日期长,其中还有不少古籍,因此在保存方面可设地方文献珍藏室、陈列室,配备优秀专业人员专司其职。唯有此,方能发扬底蕴,光大基业。地方文献获之不易,保存困难,普遍受到各收藏单位的重视,产生了“重藏轻用”的偏向。只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层次的开发,地方文献才能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其独特的价值,因此地方文献数字化势在必行。
2 海南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及多媒体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网络信息时代。由“数字信息革命“所引发的文献载体变革,使文献信息的存贮、检索和利用进入了新的阶段。沿袭数十年的图书馆传统工作模式很难适应和满足信息社会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只有利用计算机在资料的储存、整理、检索、数据统计以及索引编制等方面的优越性,加快地方文献数字化进程,才能使更多、更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总而言之,地方文献资源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
2.1 开发、利用工作模式的转变
地方文献的特殊性决定了地方文献数据在各个图书馆内部的信息网络中是唯一的,每个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数据对于因特网也是唯一的。这种“双重唯一”的价值,可在“以特色参与共享”的信息网络中得到最大的发挥。海南省教育厅205月召开全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会议,要求海南省各高校图书馆必须根据本馆地方文献特点建设特色数据库,这标志着海南地方文献开发、工作模式转向数字化网络化建设的开始。
(1) 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整理发生变化
1995年海南师院图书馆开展自动化建设,采用ILAS集成系统对本馆地方文献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建立了题录式的专题数据库。系统能成批显示检索结果,提高了查全率和查准率,在10月海南省教育厅的评估验收会上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然而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环境使地方文献整理工作变得更细、更深、更专、更重时效。题录数据库已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建设地方文献全文检索数据库,与Internet实现连结是海南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首要任务。为此,海南师院图书馆购买北大方正的Apabi资源管理系统,采用方正Desi数据库创建软件对海南地方文献进行数字化建设,包括本馆所珍藏的地方资料,网上相关的海南地方资料。
(2) 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方式发生变化。
经过整理获取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将采用超媒体方式和数据库方式相结合存储。超媒体方式使地方文献资源信息互相链接,可使地方珍贵的图片、字画等不外借的信息资源在网络上使读者一饱眼福。海南师院图书馆注重地方文献中的乡土文化,将省内各地名胜古迹包括乡镇庙宇也作为文献资料进行拍摄、撰文并纳入数据库。数据库拟于完成,发布在校园网上实现与Internet连接,旅居海外的华侨可通过Internet登录海南师院图书馆查看自己家乡的变化,以解乡愁。
2.2 突出地方文献的特色,开展网上服务
建立各具特色的馆藏体系,是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倡议的首要项目和具体工作内容。在目前的网络环境下,据有关资料综合分析,全国有90%的图书馆在自己的网站上推出地方文献信息,且绝大部分站点都是将地方文献作为重点内容推出。而海南地方文献中的家谱、族谱资料无疑是珍品中的珍品。
“宗族观念是我国二千多年来遗留的传统,统一派序,人最赋予思想感情,有立正派,兄弟间即能辨别尊卑,区昭穆,而定名也。”(《冯氏正派序碑》)此语道出世界华人的普遍心声。海南博鳌被定为亚洲论坛的永久性会址后,许多华侨纷纷回琼“寻根问祖”,海南师院图书馆的领导充分重视这一现象,特开辟“家谱、人物”收藏专柜,发动本馆同仁不辞劳苦遍踏琼岛走访乡贤,或多方开展馆际协作,目前收集省内七大姓氏的族谱及凤凰卫视资讯台总编辑、首席评论员阮次山先生的家谱,从而使海南师院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料的保存及利用独具特色。一国一邦珍其正史,一家一族宝彼私乘,家谱、族谱现已形成专门的谱牒学,被研究者广泛重视。由此可见,家谱、族谱是一笔不可估量的亟待开发的地方信息资源。
家谱这种地方文献是重要史料,其利用的社会效益较好同时关联千家万户,能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新加坡寻根网公司,利用Internet将家谱资料辐射世界,公众访问率非常之高,一天网上点击率高达几十万次。海南师院图书馆受海南省教育厅委托,目前着手建立“海南历史文献数字资源库”的建设,此全文检索数据库以宣传琼籍华侨、服务琼籍华侨为宗旨,运用Internet信息分布海南岛的各大家谱及族谱,从而使世界琼籍华人今后无论是在本土还是在外域,只要用“鼠标一点,家族发展史就会出现在荧屏前。
3 建设有特色的海南地方文献藏书体系的重要性
信息网络化给各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高求。因为在网络环境下,地域的限制已不复存在,传播的方式及途径也十分方便、快捷,人们更愿意访问那些信息量大、能满足其需要、服务方便的图书馆。因此面对这一变革,各图书馆必须自成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因此建设持续发展的`、有特色的藏书体系在各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尤为重要。
3.1 不断创新,保持“特色”优势
所谓“特色”,即格外突出的风格特点,只能在比较中存在。一般说,上述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各个方面都可能成为特色。但事物是在不断地发展的,今天的特色,也许到明天就不成为特色。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里,要使“特色”得以保持,就必须不断创新。海南师院图书馆在1992年建立海南文献专藏库,确立海南地方文献为本馆的特色馆藏。经过十年的建设,本馆海南地方文献的内容不断延伸和拓展,成为海南省各大图书馆的一大亮点。2002年10月底我馆专职工作人员赴广州中山图书馆考察、学习,并承担上海图书馆负责的《中国家谱总目》中海南家谱部分的编目工作,在编目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海南省各大家族编撰族谱、家谱的信息,因此我馆又将目光投向家谱、族谱这些亟待开发的地方信息资源。相信若干年后,家谱、族谱资料的收集、开发、利用工作将成为海南师院图书馆的另一大优势。
3.2 特色化建设与持续发展
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在于公共服务。如何能使地方文献资源特色化建设健康、向上地持续发展,关系到其特色化建设的效益上,只有获得社会效益,只有得到社会认可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地方文献自身的特色化建设才能持续发展。这种特色化建设须是有目的地选准切入点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利用,从而达到双向双倍的公共服务效益。海南师院图书馆在民间家谱的收集、整理、修复、保存家谱工作中,常与海南省政协、各市(县)地方志办公室联系,扩大宣传,重点突出我馆进行目录著录、编撰、发行、上网的计划,以及其作用和意义。如:省政协捐赠书,民间两大姓氏梁氏、邢氏与我馆联系希望能将族谱上网传播等使我馆地方文献特色资源化获得了社会各界支持,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因此地方文献特色化建设要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不仅可以保持本馆特色馆藏,并且可利用自身活力在前进道路上不断拓宽发展空间。
4 结 语
总之,海南地方文献的保存、利用工作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未来的千秋伟业。面对信息网络环境,各图书馆需适应时代的发展,坚持走特色化建设的道路,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建自己的特色馆藏数据库和特色网站,将特色数据库纳入网上,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网络时代传播知识信息的职能,创造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在竞争激烈的网络环境下,有序发展,充满生机。
我国西部开发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 篇7
一、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一) 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土地发生荒漠化或沙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土壤中存储水分的因素遭到破坏, 由此引起土壤中水分和营养元素含量不足, 进而导致土壤荒漠化或沙化。近年来, 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 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虽然得到一定遏制, 但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土地荒漠化在不同区域呈现出不同发展趋势。如在东部生态较好区域, 土地沙化发展较缓慢, 但在云南、广西等地区因石灰岩严重水土流失引起的“石漠化”现象, 在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等边疆地区因风蚀、水资源匮乏、土地盐渍化、草场退化、植被遭到破坏等因素引起的土壤荒漠化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目前, 我国各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0%左右。
(二) 土壤污染和破坏现象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量中小微企业蓬勃兴起, 这些企业大部分科技含量较低、处于产业链下游, 生产中产生的大量“三废”未经检测和允许排入一些河道、农田, 对土壤元素的构成造成严重破坏, 特别是在一些水源不足的地区, 当地农民直接利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造成农田重金属含量超标, 对土壤质量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量的堆积如山的城市生活垃圾, 在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时, 也对空气和水源产生了不利影响, 甚至带来严重的污染。此外, 农业中各种化学肥料和农药的大量使用, 直接或间接地污染土壤, 影响到土壤肥力和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进而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三) 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水土流失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环境的最大问题, 而人为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如乱砍乱伐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陡坡垦荒致使水土保持能力下降;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的植被承载力和再生性严重下降, 等等。水土流失造成生态环境的持续严重恶化, 进而会加剧一些区域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力。例如, 1998年我国南方发生的长江流域特大洪涝灾害,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该区域的森林草原植被、自然生态环境等长期以来遭到严重破坏, 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一旦遭遇强降雨天气, 会由此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从而加剧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造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 人类从事的经济活动的影响
在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 人们所从事的各类活动中最主要的还是经济活动, 这也是导致土地生态环境问题的最主要因素。比如在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由于人们过度放牧、乱垦滥伐等人为破坏, 倒是土地荒漠化、沙化, 由此引起土地的生产能力大大降低, 进而影响到区域内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纵观我国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 由于长期以来受单纯消耗资源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我国追求经济高速增长的方式是以对资源的掠夺式开采为代价的, 由此导致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出现, 其中以土地的生态恶化最为严重, 并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
(二) 土地二元所有制结构的影响
目前, 我国的土地资源实行国家和集体所有的二元所有制结构,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互分离的现状, 必然会导致所有者与使用者二者之间的矛盾, 从而影响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进而影响到土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这就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 对相关利益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中的权利和义务进行明确, 为土地资源的颗粒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坚强的法制支撑。
(三) 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不同的价值观念产生不同的行为。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 归根结底也与人们的意图和行为有关。长期以来, 在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 人们总是从功利主义和眼前利益出发, 忽视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得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 对自然资源采取了一种掠夺式的过度消费方式, 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资源的生态问题, 发挥好土地资源的最大生态价值。
三、加大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一) 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健全完善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制度规定, 是杜绝土地开发利用违法破坏行为的治本之举。要结合我国土资资源开发利用的新形势, 除在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法》、《水土保持法》、《土地复垦规定》、《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基本法律之外, 还要加快制定完善《矿产资源法》、《环境保护法》、《土地资源破坏与污染防治法》等专项法规, 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保的和谐发展提供法律保护。
(二) 坚定不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国策, 加大对土地开发利用的科学规划, 妥善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眼前利益与长远规划二者之间的关系, 以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为依据, 做到依法管理、合理开发与科学保护三者相协调, 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三) 建立清晰的土地生态产权制度
我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 很大成程度上与我国地土地资源生态产权不清晰有关, 导致少部分人为满足自身短期利益, 无视大自然的生态运动规律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 对自然资源巧取豪夺、肆意破坏、任意践踏, 造成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的出现。为保证土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利用, 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包括生态产权界定、配套、流转、保护的现代土地产权制度,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加强对生态资源的调控, 约束和规范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同时积极倡导消费者地适度消费, 增强生态环保理念, 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目的。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生态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步阐释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土地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保护
参考文献
[1]王强.浅论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J].现代农业, 2009 (03) .
[2]张晓东.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13) .
[3]鄢冬梅.我国土地资源保护法律研究[J].学理论.2009 (12) .
我国西部地区物流资源及开发利用 篇8
关键词:物流 西部物流资源 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由于我国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客观上产生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它们分别是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其中西部地带是指西南和西北的山区、高原地区,包括新疆、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和西藏10个省区。
西部地区资源极为丰富。人类物质生产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在这里几乎都有,不仅种类齐全,而且储量丰厚。西部矿产资源品种较全,储藏量大。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十分丰富。面积辽阔,占我国版图约一半以上。西部地区还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我国西部地区虽然资源丰富,但西部地区经济却一直很落后,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物流的基础设施发展缓慢,无法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因此,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效实施,必将依靠西部物流资源的建设和投入使用。
二、我国西部的物流资源现状及问题
经过50多年的建设,西部地区在交通基础设施和物流节点设施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要真正实现西部大开发,现有的物流资源是不能满足要求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交通设施总量严重不足,密度过低。西部地区交通设施密度过低,特别是与我国东部、中部地区相比,差距尤为明显。西部地区综合交通每万平方千米的线路长度为1107km,而全国为1997km,西部地区仅仅为全国水平的55%。而我国东、中部地区分别为5408km与3455km,西部地区的路网密度仅为东、中部地区的20.2%与32.0%。
交通需求缺口过大。西部地区仍有20%的行政村与4%的乡镇,因缺乏交通设施,不通公路,严重阻碍了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
交通设施总体质量过低,技术标准过高。西部地区的物流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进出西南地区几条铁路的年货运能力仅5000万t,还不及东部地区一条繁忙铁路干线的能力,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广西防城、钦州、北海三个港口的年货物吞吐能力仅1400万t,不及广东省湛江港一个港口的能力。大部分机场地面配套设施与客货运输服务设施十分简陋,无法适应航空客货运输的需要。
交通设施病害严重,抗灾能力薄弱。西部地区自然地理条件恶劣,交通的建设、营运与养护难度极大。规模小,技术标准低,加上年久失修,导致西部地区交通病害十分严重。
交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大、中、小型比例结构不合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中的大中型骨干工程数量较少。西部地区综合交通设施的综合运输通道与大型枢纽建设滞后,特别是通往我国东、中部地区综合运输通道与出境干线运输通道数量过少,能力不足。
交通技术结构不够完善。西部地区综合交通网络中,高技术含量的交通设施数量过少。西部地区高速公路只有4518km,高等级公路仅为5.1万km,数量明显偏少;西部地区铁路的电气化率较高,但复线率仅为15.4%,比全国铁路复线率36.1%低21个百分点。
交通区域结构不尽合理。西部地区是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贫困落后地区与国防地带交通过于薄弱,西部地区的贫困地区多为生态环境恶劣、交通闭塞地区与少数民族聚居地,交通的区域布局存在问题较大。
西部物流节点整体水平低,规模小。西部地区的干线公路路边有大大小小的许多装卸点,各铁路局及分局管辖内的铁路货站也很多,铁路专用线联接的工厂货站、货场、仓库众多,但绝大部分规模过小,技术水平低,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水平也很差,处于散、乱、低的局面。
物流节点布局缺乏整体规划。西部地区各物流领域各自规划自己的发展,规划中的一些公路枢纽对城市货物的集散要超过铁路圈,使这些物流系统的规划缺乏沟通、协调,没有的系统化、一体化,不能适应经济发展。
三、西部物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在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西部物流具有十分大的发展潜力,做好物流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西部经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西部物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坚持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改造为主要途径来建设物流设施。西部的物流资源存量较大,且基本形成了有效的体系,仅以铁路为例,资料表明,西部铁路枢纽除了有干线组成的铁路枢纽外,还有支线、特等站,一等站,二等站,三等站,四等站,五等站,货运办理站。主要货运设备;独立货厂、货物罩棚、货物仓库、货物站台、货场硬面面积、装卸设备,此外,物资、商业、外贸、公路以及各个区县都有大量的可以利用的资源,这是西部地区发展建设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基础。
突出物流方式优势,合理构成及优势互补。在物流基地的建设中,应坚持铁路、公路(包括市区交通)航空、水运等多种物流方式相结合。在重点处理好铁路和公路运输方式有效结合的同时,对于其他物流方式的协调、整合,也应突出这种优势互补的特点。
坚持标准化、规范化,按照规模化、网络化发展物流业。在物流基地的布局、功能及相关技术方面,应按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进行合理的规划、配置。同时,注重现有物流体系的整合,扩大各物流实体的规模,合理布局物流节点,实现物流业的规模化、网络化发展。
坚持物流系统化建设。在构建物流体系时,需要体现出设施和功能在规模、层次和分布上的合理性。在重要的货物交通枢纽地及重要的生产基地,建立大型的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包括大型配送中心);在商品贸易繁荣地区或市内的货物中转基地建立适当规模的中小型物流中心(以配送、代理为主要功能),从事接货、配货、送货以及少量的储存、运输等活动。
坚持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基地的实施过程中,既要打破部门、行业、地区界限,又要注意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尽量照顾现有各方面的既得利益不受影响,并能随着经济效益提高有所增加,同时做到少投资,见效快,形成规模效益,提高社会总体效益、效率以及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人民生活。
物流系统建设必须着眼于可持续的长期发展。西部物流系统的建设,必须考虑在21世纪仍处于快速发展这一现实状况,为城市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要特别防止出现仅从现实的需要出发,将物流设施过多地规划在城区和近城区的地区,防止出现将来大迁移的局面。
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
参考文献:
我国西部开发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 篇9
魂丽的民族文献是祖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几千年漫长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在自己独特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富于神秘色彩的民风、民俗中,以自身独特文化类型和语言文学、人文景观创造和形成了极其富有研究开发价值的民族文献,这些丰富的民族文献资源是发展经济、促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条件,因此探讨民族文献的形成特点与开发利用,不仅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现实的经济开发意义。
一、民族文献形成与特点
民放文献总的来说: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历史、地理、人文、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丰富民族特点的文献资源的总汇。它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历史源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兼容博采的资源宝库。从民族文献形成的特点分析:民族文献不同程度受着地理环境,民族融合,自然环境以及一个民族在相对的文化单元中所反应出的民族传统,民族心理,民族意识等方面的制约。一般认为民族文献是由文献内容、作者、语言三项构成,凡文献内容有关民族的;凡文献作者是少数民族的;凡是运用民族语言文字写的皆为民族文献,这样理解是不全面的,民族文献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外,还必须从民族文献形成特点上,也就是文献的内涵方面同民族发展、现状紧密的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
民族文献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从地理关系来看,我国大体可以分为黄土高原文化、蒙古高原的半农半牧文化、东南沿海的海洋文化、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高原的半农半牧文化,而我国众多的少数民族则居住在多种文化之间处于封闭的内陆地带、边缘的高原地带。这些地带又属于多种文化交汇叠合,高原文化和封闭的边缘文化,因而民族文献形成中具有多种文化交汇,五光十色,奇异多变的多样属于封闭性、复杂性的特点,如:云南省西部的滇西横断山脉中,每座山峰之上,每个所谓的“坝子”之中,分布着几个乃至十几个不同的民族,每个民族部保存着不同类型的文化。真所谓“隔山不同语,隔河不同言”,文化差异十分明显。由于山峦阻隔,地形复杂,交通不便,这就使多数少数民族处于一个个相对的社会文化单元之中,这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对民族文献的形成是一项重要的条件,也可以说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封闭性以及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单元是民族文献本身的特点所在。
民族融合与民族文献形成的关系:在我国民族发展史上可以发现,任何一个民族从来不是单一的,纯而又纯的,各个民族无论其民族形成的时间迟与早,历史的长与短,几乎毫无例外地都要融入其它民族成份,因为其它民族融入对于本身民族文化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一种民族文化形成中如果既能保存自身的文化又能融入来自各种民族和吸收周边民族文化的成份,犹如生物界的杂交优势一样,往往能够意想不到的焕发出灿烂的光彩,我们知道文化的影响对于各个方面都有一定渗透力,它能够反映到生活诸多方面,对社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这种民族文化的融合一方面加快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民族文献的形成中的自我封闭状况上有所突破。
民族文献的形成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神奇美妙,尤其是民族文献资源几乎都与这些诱人的自然,人文景观有着密切联系,许多神奇的传说、民间故事、历史、宗教都与此有关,许多历史名胜古迹、建筑都在自然景观中,有的还将历史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如: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所记载的内容几乎包括该民族自然、人文、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它将天文、建筑、植物、风土人情,农业生产、山水有机结合将历史与自然融为一体,通过象形图案记述民族社会发展过程,并成为研究该民族发展史的珍贵文献资料。
通过以上对民族文献形成中与地理环境,民族融合,自然景观的关系上,可以看出民族文献形成具有以下特点:
1、各个民族生活环境由于受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的差异,民族文献中所反映的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形态显得多样复杂,如:西南少数民族多数生活在山区,形成多个民族交叉,立体分布状况,北方民族多数大面积分布,民族相对比较集中,由于其生活环境处于独立的分散的环境,导致了民族的文化差异,这种差异性又形成了民族文献中各民族的独树一帜的文化特点,这种特色通过文字载体保存下来后通常具有古老,淳朴,复杂多样的特点,这种特点也可称的上是民族文献基本形成特点。
2、由于少数民族文化奇异多样,搜集,整理的民族文献资料,可以称之为是“活的社会发展史”,我国少数民族居住区域,多数生活在星罗棋布,分散的群山峻岭之中,由于山峦阻隔,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造成少数民族文化的闭塞性和封闭性,同时也使其民族文献保存了大量原始的,传统的文化遗产,这种文献遗产可以称之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活标本”。
3、民族文献中保存了大量的民族社会文化、意识文化、语言、风格、宗教等方面的资料,这些文献资料本身具有的特点是其它文献不能替代的,斯大林曾说过“每一民族不论其大小,都有它自身的本质特点,都有只属于该民族而为其他民族所没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便是每个民族对世界文化共同宝库的文献”。(《斯大林文选》下册507页)。由此可看出,民族文献能够突出的反映一个民族的社会文化、民族心态、层次、民族历史、语言等各个方面所具有的特点,这些特色又给人以神秘的感觉,成为人们研究开发的热点,也为研究开发提供了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珍贵资料。
二、民族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民族文献经过搜集、整理尚未开发利用之前,犹于一块块尚未出土的美玉不被世人知晓,一旦开发利用起来,它就可以促进人们进行交流,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供人们作广泛的研究利用,目前党中央提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号召,各级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如何把握好机会、把民族文献开发与利用与经济建设,现代化建设有机地溶为一体,让民族文献资源发挥其具有特色的功能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服务于文化建设,这样才更能体现出民族文献资源的真正价值所在。
民族文献开发利用关键是要从现实出发,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发挥出民族文献本身的优势,从文献中所记载的各个方面挖掘能够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潜力,在服务中寻找自己优势,开发利用时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利用民族文献本身的优势,注重整体性的开发。自改革开发放以来,各地区、各行业越来越迫切地感觉到,对民族文献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因此各民族地区兴起、茶文化、酒文化、烟文化、服饰文化、村落文化、集市文化等各种开发课题,并且通过市场经济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的事不胜列举,从诸多的事例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开发项目都离不开民族文献。民族文献中所记载的.文化传统资料之厚,文化典籍之多、民风民俗之丰,历史文物之众是其它文献所不能比拟的,开发利用时必须注意开发的重要性,要从宏观着眼充分发挥民族文献的优势。
2、民族文献开发利用必须密切配合经济建设,使文献资源与经济建设有机配合,互相促进。民族文献开发利用是推动地方经济建设和物资交流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各民族地区通过民族文献中记载的民风、风俗、节会、艺术、民间工艺品等资料,根据本地区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经济贸易。如有的民族地区通过节会举办“文化夜市、物资交流,民族节等活动”,促进经贸发展,通过民俗,民风开发促进游业开发,通过民间美术、民族工艺品开发,丰富了市场经济,提高了民族地区知名度,充分展示和弘扬民族文化,使民族文献在经济建设中大增光彩。
3、民族文献开发利用要根据各地需求进行专题性开发。民族文献中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开发利用时应根据开发的项目进行系统性有目的挖掘。如:需要对某一民族地区节会项目开发的,就必须对民族文献中有关节会源流,发展状况、特点及其开发的价值、必要等方面进行系统提供。从节会类型上分析:民族节会可分为:具有历史文化特点的“长城仿古节”、“北京国子监节”、“丝绸之路节”。具有名人故乡文风的“李白文化节”、“女儿节”,具有民俗文化的“火把节”、“恐龙节”。具有庙会特点的“丰都鬼城庙会”、“三月街民族节”等民族节会。上述各类型民族节会表明,民族文献开发利用为各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也促进了各地民族文献的发掘和整理,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民族文献开发利用充分体现出民族地区图书馆在经济建设主故场的作用,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中,发挥民族地区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优势,配合市场经济编制二次、三次文献,所谓优势,也就是要从大量民族文献资料中系统地编制出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民俗人文自然、民族工艺、美食等方面有开发价值的二次、三次文献为各民族地区发展第三产业服务,如利用民俗民风资料,编制有关民族节会文献促进经济发展,利用传统活动、利用民族服饰有关资料促进开发民族企业,利用民族古迹文献、自然地理资料开发旅游业等等。
三、民族文献开发利用的启示
民族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根本,也就是如何充分发挥民族文献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也就是民族地区图书馆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问题,通过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体现出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引起社会的关注,能提高社会的知名度,从开发利用中我们从下列方面得到几点启示:
1、从民族文献开发为经济建设所起的作用方面,对民族文献有了新的认识。目前许多民族地区图书馆普遍存在着“重藏轻用”思想,往往把民族文献搜集,整理与开发利用分割开来,当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民族文化需要开发利用时,才清醒地认识到民族文献资源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也才真正体现出其价值,才发现各个民族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积淀着丰富多彩的有现实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民族文献资源,需要我们图书馆人去开发利用使之转化为生产力。
2、民族文献资源对经济发展和文化战略的关系至关重要。近年来有一句很时髦的提法:“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直接决定和影响着文化搭台,如何进行完善的、深层次、高品位的系统开发民族文献资源,它赋予我们图书馆人一个新的使命,在经济建设中对祖国文化宝库中的遗产必须加以系统的、全面的开发利用,必须处理好藏与用的关系,为经济建设提供可靠的详实的资料,为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民族文献资源开发利用促使民族文化在不断地继续发展。民族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促进新的民族文化与传统的民族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并在不断地更新发展,又产生了新的文化、新的民族文化作为综合性文化与文化的连续性,文化的继承性是辩证统一的,它的产生和发展又促进着民族地区图书馆对这些民族文献进行全面。完善的搜集、整理、开发利用工作的连续。
总之,一切民族文献是民族文化的源头和活水,每一个图书馆工作者应当充分发现其潜力,并在开发利用中做到不断挖掘,不断搜集,既不要断其源流,也必须不断吸收其营养,建立民族地区具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文献藏书体系,这将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我国西部开发利用外资问题的思考】推荐阅读:
我国西部地区07-08
我国西部发展分析08-12
浅谈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09-27
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11-19
西部地区改善投资环境与吸引外资问题探讨08-10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问题的思考10-27
(开题报告)我国农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以A市为例09-26
关于我国能源的战略思考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