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研究

2024-06-04

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研究(精选12篇)

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研究 篇1

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等教育趋向大众化, 尤其是近年高校连续扩招, 使得更多的人可以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但是高校连续扩招, 一方面使得更多适龄青年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另一方面却导致了教育资源的紧张, 于是, 民办大学应运而生。

我国民办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经过了独立院校阶段后, 国家逐步放开对民办院校的限制, 已经给予民办院校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利, 民办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生力军, 从量上看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 每个省市都有相当数量的民办院校存在, 但是, 不容忽视的是, 从民办院校的教学质量上看, 却不尽如人意。

影响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原因有很多, 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源质量问题

民办院校由于起步较晚, 学生和家长往往不了解, 招生现阶段基本是到各地深入高中直接招生, 招生对象主要是一些由于高考成绩较差的学生, 这些学生选择民办高校大多是无奈的选择。但是我们很清楚可以看到民办高校学生与公办院校学生智力相差无几, 但是他们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却与公办高校学生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自制力差, 盲目学习, 甚至存在不少混文凭的现象。

二、师资队伍问题

对于民办高校的教师, 国家允许外聘, 为了节约成本, 许多民办院校过多外聘兼职教师, 这类教师的特点是:教学责任心相对较差, 缺乏课后与学生的交流, 更夸张的是有些学校聘用在读的研究生, 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没有任何教学经验, 而且教学目的非常功利, 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长此以往, 这些院校教学质量只会越来越差。

再次, 民办高校的教师年龄结构呈哑铃式, 年轻教师和年老教师居多, 中年教师偏少。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 而年老教师大多知识陈旧, 年老体弱, 很难适应民办高校的办学需要。再加上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大, 没有稳定的教师队伍, 教学质量如何保证?更谈不上优秀学科建设。

三、教育经费问题

民办高校由于没有国家财力做后盾, 国家对民办院校的资助主要是一些政策上的优惠, 很少给予直接的财政支持, 导致其教育经费普遍紧张, 大多民办高校走的是“以学养学”道路, 缺乏长期稳定充足的资金投入。

这些问题的存在是致命的, 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 民办高校在我国将始终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局面, 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 我们借鉴民办私立院校比较普遍的美国和日本对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无论学生是出于何种目的进入民办院校, 学校都不能放任不管, 都应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努力学习。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 要给予表彰, 采取发放奖学金等形式给予鼓励;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 但是具有某项文体特长的学生, 要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使其崭露头角, 给予他们自信;对于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同学, 可以采取预先警告的方式引起本人的警醒, 如考试不达标不予发放毕业证等形式, 外力督促学生学习。

二、稳定师资队伍

稳定的师资队伍, 一方面利于学校优秀专业学科建设;另一方面, 教师会潜心教学, 科研, 利于打响学校知名度, 增强招生优势。

民办高校往往实行聘任制, 学校应与其签订合同, 明确双方责任义务以及相关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民办高校之所以出现中年教师断档, 主要是民办高校教师利益保障不完善, 由于就业形势的压力, 很多大学生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了民办高校, 一旦出现新的就业机会, 他们马上会“另攀高枝”。因此, 要想有稳定的师资队伍, 首要就是维护教师的合法利益。

其次要加强管理, 对教师进行绩效考评, 既要有定性分析, 也有定量分析。如每学期末对教师进行绩效考评, 评选出现金单位及个人, 给予表彰;对于不积极的教师, 也要给予适当的处罚。但是, 管理的同时, 要注意到管理过于严苛, 教师易于找不到归属感, 主人翁意识淡薄, 反而对学校产生抵触心理, 最终不利于学校管理。

三、教育经费筹措

我国民办高校的教育经费来源比较单一, 几乎完全依靠收取学杂费, 民办院校要想长足发展, 必须尽力拓宽筹资渠道。

1. 私人投资。

民办高校校园内的任何设施环境, 一草一木, 都需要投资者个人投资, 投资之后基本没有收益, 纯粹是消耗品, 甚至还需要养护费。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鉴武汉某高校, 该高校的做法如下:学校公开招标兴建游泳池, 泳池由投资者建设, 使用年限双方协定。对于泳池的经营管理, 教学时段完全归学校管理, 非教学时段由投资者支配。这样的举措即节约了投资, 扩建了学校硬件设施, 同时为学校带来学杂费外的稳定收益

2. 政府投资。

对于政府投资单纯靠等是不科学的, 民办高校领导要积极鼓励学校教师参与国家、省市的课题写作, 鼓励院系竞争省市的名牌院校及优秀品牌专业, 扩大学校知名度, 从而吸引政府投资。

摘要:自学校诞生时起, 教育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如今, 高等教育大众化深入发展, 民办高校在国家的政策范围内相继成立, 但是其教育质量始终难有质变, 本文拟从生源质量、师资队伍和教育经费等影响民办教育的三个最主要的方面探究, 以期提升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关于民办教育的若干问题[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1, 7.

[2]京师科技学院.教学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尝试[J].北京成人教育, 1999, 9.

[3]刘青云.民办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 2004, 5.

[4]刘尧.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评论[J].民办教育研究, 2004, 3.

[5]吴海军.我国民办高校全面质量管理初探[J].民办教育研究, 2005, 5.

[6]徐磊.民办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之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 2005, 1.

[7]张瑞, 张莉娟.民办高校教师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5, 4.

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研究 篇2

【摘要】教育发展,应以教师为本,学校可持续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根本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而师资队伍建设的前提条件是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但是,目前我国民办院校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既有国家宏观层面的原因,也有学校内部管理层面的原因。做好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发展的对策研究,对民办高校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民办高校 ;师资队伍;稳定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新事物,民办高校是中国高校之中的新成员。从世界范围看,私立高等教育不是稀罕事情,西方世界在这方面己经走出了成功的路子。像美国、日本等国家,排名前十位大学中不乏有私立大学,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和早稻田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相比之下,中国的民办高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这些竞争主要来自公办高校连年扩招、外资教育机构纷纷抢占中国教育市场、民办高校相互之间的竞争等等。[1]

民办高校教师是民办高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学质量,促进民办高校发展的根本任务,而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建设高素质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关键。民办高校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更离不开健全高效的内部管理体制建设。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包含人才管理体制、办学管理体制、招生管理体制、财务管理体制和师资管理体制等诸多方。在师资管理制度中主要包括教师聘用机制、培训机制、继续教育机制和激励机制等等。

一、稳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民办高等学校的根基

打造一支稳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民办高等学校师资队伍,能够民办高校吸引更多生源,进而获得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而民办高等学校的成长和发展,满足了广大青年学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失衡的矛盾。所以,稳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对民办高校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

(一)有利于提升民办高校教学质量

教师是办学的灵魂,而稳定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能减少教学不稳定因素,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保持常规教学的考核,落实专业建设工作,开展课程架构和内容改革,从而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育,高尚情操的陶冶,学习成绩的提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

队伍能够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教书育人方面的骨干作用,有利于提高民办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提升学科发展水平

学科建设和发展水平是民办高校在新形势下有无发展潜力和后劲的标志。确立以教师为主体,重要的是通过教师管理中的外部导向。激发教师奋发工作的内在动力。没有一流的教师,就不会有一流的学科、专业。通过对教师的支持与激励,发挥出教师潜力,激发出工作热情调动了积极性,工作效率就会大幅提高,从而提高了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效率,缓解了教育供给远小于教育需求的矛盾。坚持以教师为主体,以激励为主导,是民办高校实现学科建设发展,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条件。

(三)是激发教师创造力、创新能力的有效办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民办高校一定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适者生存,弱者被淘汰是自然规律。降低培养单位合格人才的教育成本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能够实现培养成本的减少。[2]

(四)有利于增强民办高等学校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外高等教育机构进入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不同的国家、类型、层次的高校同台竞技,民办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发展,就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而教学质量的提升,品牌优势的获得,有利于增强民办高等学校的市场竞争力,教师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

二、目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办教育事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办学校的教师面临迥异于公办学校的运行机制、人际关系以及教育对象,在不断的碰撞磨合中,必然会产生种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导致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在校的专职教师流动性大,教师流失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民办学校的教师大部分是招聘来的。之所以来到民办学校各自都有不同的原因,有的是因为工作问题,有的是因为生活问题,也有的是因为社会问题。刚毕业的学生把民办院校作为跳板或实习基地,许多教师也没有在民办院校长期工作的打算;另一方面,民办院校教师在福利待遇、社会地位、个人机会等方面都无法与公办高校相比,导致民办院校在短时间内建立一支力量强大的专职教师队伍很难实现。民办院校教师的待遇不能真正得到落实,使得民办院校很难吸引优秀人才加盟,许多教师到民办院校工作只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正是这些现实因素的存在,造成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进而影响到了民办院校的稳定发展。

三、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发展的对策研究

民办高等学校由于是特殊的投资体制,其教师队伍大多靠聘用起步.以外聘为主。建没一支稳定、结构合理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民办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是新形势下政府民办高校亟需解决的一项艰巨任务。我们认为政府、学校、教师都须承担起各自的责任,共同为此做出努力。

(一)制定和完善民办高等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政策,提高民办高等学校教师的政治和社会地位

我国的《教师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等都明确规定民办高等学校教师和公办高等学校教师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但由于民办高等教育运行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民办高等学校教师待遇、任职资格、职称评定、教龄计算、“五险一金”以及在科研等领域存在许多问题,与公办高等学校教师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和完善与民办高等学校教师有关的社会保障政策,并且切实落实有关法律、政策关于民办高等学校教师地位、待遇的规定,尽量使他们与办高等学校教师享有同等地位,消除民办高等学校教师的后顾之忧,从而才能让教师在民办高等学校尽心、尽职任教。此外,政府积极改善民办高等学校的外部环境,营造有利于艮,等学校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使教师认识到不管公办还是民办,都能实现自我价值,展示自我才华。

(二)民办高校要加强自身内涵建设,发展特色专业,提升其社会影响力

诚信作为学校的无形资产和潜在资源,不仅对公办高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刚刚起步的民办高校更是如此。由于国家政策和社会观念等诸方面的,民办高校一直以来地位比较低下,不被人们所认可甚至信服,所以对诚信的建设不仅可以取信于学生、家长还有教师,而且还是立校之本、竞争之本。对于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诚信是其重要的法宝。

民办高校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发展特色专业,建立独具特色鲜明专业,打出自身的优质品牌,提高社会的认可度和知名度。

云南科技信息职业学院是云南省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所民办高校,迄今已有十几年发展历史。“珠宝加工”是科信学院设置的重点专业,学校为了培养职业珠宝加工、鉴赏人才,专门设置的珠宝打磨、加工实验室,学生自己动手切割宝石,制作珠宝。[3]

(三)强化民办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把好聘人、用人关

1、建立严格的教师选聘机制。

招聘工作是学校用人的第一关,民办学校要根据《教师法》和岗位需要制定聘用标准,并严格把关。在招聘工作中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注意对应聘人员进行全面考察。高标准,规范化的招聘工作,从源头上保证了招聘教师的质量;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受聘教师和学校在依法履行各自职责的同时,其权益也得到法律的保护;保持一定比例的人员流动。定比例的人员流动,对于民办学校来说是正常的,也是民办学校队伍建设的优势,它使民办学校教师队伍不会像公办学校一样“一潭死水”避免了庸者请不走,能者进不来的弊端。

2、建立长效的教师培养机制

(1)建立培训制度。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法律赋予教师的权利。民办学校支持教师参加培训是给教师的最大福利,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根据规定教师是否按要求完成培训,不仅关系到相关教师申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问题,还要关系到相关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定和工作聘任等问题。

(2)设置专项经费。民办学校应为教师培训设立专项经费,对外出参加培训、访问的教师不仅承担所有的费用,还应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

(三)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

1、教师激励的形式对教师的激励,可采用物质激励、精神奖励和事业激励等形式。其中物质激励,如设立绩效考核奖;精神奖励,学校应通过各种评优评先活动授予优秀教师各种荣誉称号和事业激励等形式;事业激励,学校支持教师事业发展,帮助教师确立事业发展目标,支持教师业务进修,资助优秀教师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发表教学论文,资助教师出版专著为教师提供各种发展机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教师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以此激励教师事业的发展。

2、教师激励的方式一般民办高校高校的教师激励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短期激励,两外一种是长期激励。而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又有各自具体的细节。

(1)短期激励短期激励既包括物质激励也包括满足教师的精神激励。短期激励能实现短期内激励教师工作勤奋,带来更多的产出。具体包括对外具有竞争性的物质激励、对内建立绩效激励工资制和科研激励。

(2)长期激励长期激励机制的建立更多的是为了吸引、稳定和激励人才特别是关键和重要岗位的教师,保持人力资源的持续竞争优势。具体包括股权激励和终身教授制。

民办高校在学习美国终身教授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部分高校实施“终身教授职务”制度的情况,可制定严格并切合本校实际的标准,引用终身教授制。民办高校教师一旦获得终身职位,自身的经济地位有所保障,自身价值得到了认同。因此,他们会以取得终身职位为目

标,并为此严谨治学,兢兢业业。我们将看到一些未取得终身聘用资格的教师,努力工作,接受每学期进行的考核;已取得终身职位的教师还在不断进取,争取多出成果。

(四)民办学校要为教师创造自我提升和事业发展的平台,让教师获得成长与成功。除了提高待遇,民办高校还必须为教师的自我发展和事业成功负责,要对教师的终身发展负责,为教师进修学习和素质提升提供服务和方便,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事业成功创造条件,提供平台。不仅要让教师在学校里愉快地工作和生活,还要让他们与学生、学校一道获得发展,更要使他们在教育岗位上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事业追求,体验人生、事业成功的喜悦。

为教师打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为教师建立明确的工作、价值、利益导向机制,帮助教师走向成功、帮助教师感受成功。其次,积极帮助教师解决职称评定问题和教师资格问题,对教师职称和资格的关心就是对教师切身利益的关心。并应积极融资,建立各种资助基金、启动费、单项奖励基金等,对教师的科研工作加以扶持资助。

(五)民办学校要坚持依法办学,尊重和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民办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努力改变聘任教师的“打工心态”和“过客意识”,要努力强化教师“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要做到这点有许多工作要做,但重要的一点是学校要做到依法办学,落实民主管理,充分尊重和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使教师在校感受到“主人般”的尊重,获得学校主人的尊严。说起来,依法办学,民主管理,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是民办学校办学的基础,但却往往被民办学校所忽视。

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或工会组织,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每次教代会收到教工代表各种提案。教代会要听取并审议校长的工作报告,要对学校重要规章、规划进行审议和表决,学校领导要对教工代表的提案进行答复和落实。学校的这些做法,将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参与权及决策权,能有效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使教师真正体会到当家做主的感觉,从而自然而然地就强化了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强化了教师与学校的感情,同时也保障了学校的科学发展。

(六)民办学校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为教师创造轻松、健康、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良好的学校文化,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观念,对教师的行为起到积极的约束和引导作用,强化教师的爱校意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使教师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学校文化品牌的培植和打造,通过诸如校报校刊、读书月、升旗仪式、校庆表彰、专家讲坛、教师讲坛、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等典礼仪式的规范,在学校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学术氛围、积极的进取精神、健康的生活情趣和良好的與论环境。定期组织教职工参加春游,婚庆聚会、新年联欢等健康的业余文体活动,强健教师的体魄,放松教师的身心,增进教师之间的感情和团结。

(七)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浅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篇3

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已突破完全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现代的高等教育模式正向着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人们提供更多、更方便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方向发展。因此,民办高等教育在新的形势下迅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别、多渠道、多形式的民办高等教育体系。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现已形成了数量多、规模大、速度快、类型多、生源广、市场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其办学模式按教育产品的系统性和稳定性,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即民办高等学历教育、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高等教育。其中民办高等学历教育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是由学生所在学校颁发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本、专科)。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校是指试点的学校组织学生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和参加自学,学生学习的课程30%由学校自己组织考试,其他70%的课程由有关省市自考办组织命题和考试。参加这类试点的学校,如果学生通过了学校组织的考试和自考办组织的考试,就可以获得自考大专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民办高等自学考试社会助学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它是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全日制教学,然后让学生参加国家自学考试,在通过所规定的自考科目后,由各省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与主考院校颁发本科、专科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学历。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的原因

民办高等教育之所以发展很快,有以下几个原因:(1)从对民办高校来说,生源市场很有潜力。民办高校招生从总体上说仍有较大的空间。随着国家教育战略的实施,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这也给民办高校将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各级政府重视和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在政府强化指导和加强管理的前提下,加大了扶持的力度。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对民办高等学校进行评估管理,对评估不合格或招不到学生的机构实行关、停、并、转等措施。由于教育部门细致的评估和调整工作,既规范了办学,又照顾到办学者的利益,实现了对民办高等学校平稳的动态管理;(3)民办高校把握市场定位,实行全方位的经营策略。各民办高等学校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突破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资源,积极向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化;(4)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5)各地种类齐全的专业教师,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民办高校当前在我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模式来看,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1)以租赁办学场所为起点,以兼职人员为主体,逐年积累,滚动发展的模式;(2)以盘活社会闲置资产为特征的发展模式;(3)以自有资金加银行贷款、硬件先行的发展模式;(4)以企业集团投资建校为特征的发展模式。从学历层次看,包括研究生、自考本科、专科、学历文凭考试、高职等多种层次。民办高校的发展,对拉动内需、刺激地方经济、盘活教育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由于民办高校目前的地位和发展目标,结合民办高校发展的类型,我国民办高校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民办教育生存、发展的基础。民办教育发展到今天,只有高起点、高投入,才能吸引学生,也才会有大的发展。我国最早兴办的一批民办学校,有几所到今天依然存在?有多少形成了较大规模?我国二十世纪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一批民办学校,如:广州英豪学校、华美外语实验学校等都是巨额投入的学校。但我国的大多数民办学校主要还是靠自筹资金发展,毕竟资金有限,因此许多民办学校经常存在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资金的缺乏,导致大多数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的规模都比较小,资金少,无固定经费投入;很多学校面临着校舍、经费和生源短缺的困扰:多数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没有自有的办学场地和校舍,全靠租用场地办学;有的学校在校人数不足100人;有的学校占地面积甚至没有其他知名院校一个操场大。尽管如此,民办学校在申请货款、得到国家资金扶持方面,远远不如公办机构。那些规模较小,依靠以学养学的民办高校处境极其困难,即使没有倒闭,也是在苦苦支撑。办学经费不足严重制约了民办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水平。

(二)办学质量不高。由于高等教育连续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致使进入民办高校的学生素质进一步下降。我们可以想象,公办高校扩招之前,如公办高校的分数线定在420分以上,那民办高校招了很多420分以下,不到420分的,扩招以后,公办高校可能是390分甚至370分了,那么民办学校只能招370分以下的学生,学生总体素质和学习能力确实有所下降;再加上民办高校招生在高考录取的最后批次,学生的入学成绩普遍低于同等层次的公办普通高校,加之生源的区域性差异致使民办高校生源基础呈现参差不齐的现象,造成民办高校生源的“先天不足”,这就给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一定的困难。而生源质量决定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决定社会认可程度,社会认可程度又决定生源数量,民办高校在生源问题上正陷入这样一个怪圈,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局面。教育的竞争也是生源的竞争,生源的竞争就是教育质量的竞争,民办教育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提高教学质量是唯一的出路。只有教学质量提高了,民办高校才能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知名度,才能吸引来更多的学生,步人民办高校的校园。

(三)教师队伍不稳定。我国民办学校的师资主要是以兼职教师为主的。兼职教师具有稳定性差、工作责任心不强等问题,直接影响民办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民办教育的师资建设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优秀的、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但是,组织和建设一支满意的师资队伍确是民办高校的难题之一。据原国家教委2001年对百所民办高校的调查统计,在103所被调查的学校中,没有专职教师的学校占12.6%,专职教师数不超过40人的学校占57.3%,在所调查学校中兼职教师超过40人的学校占73.8%,超过200人的学校占12.6%。从现状来看,民办高校的学科带头人和主要任课教师都是公办高校退休的老教授、公办学校停薪留职的教师、待业求职的大学生等,专职教师很少。一方面要看到这一措施的效益性,同时也要关注它的不稳定性:或年逾花甲,不可久留;或一有机会,另谋高就;或组织召回,身不由己;或事不顺心,不辞而别。由于民办高校教师的不稳定性,许多学校感到无法长期聘请高水平教师

及新专业由于缺少教师而无法开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发展,阻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骨干教师,形成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已成为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一道必须逾越的门槛。

所以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就此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1、外部原因是指教育观念、政策法规、行政管理还没能充分适应民办教育的发展,没能真正落实“十六字方针”。

(1)教育观念上的偏见。尽管党和政府大力提倡和支持发展民办教育事业,但在现实的教育观念上对民办学校是存在偏见的,严重的还有歧视倾向。在人们看来,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相比,不是“正规军”,是对公立学校的一种补充,受这种偏见的影响,加上民办高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远不如公办高校。因而,学生首先选择的是公办普通高校,除非万不得己,才进入民办高校,因此,学校的生源质量难以保证,规模难以持续地扩大。

(2)行政管理不到位。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地区以及县级教育行政机构中,没有独立的民办。

2、内部原因

(1)学校领导办学思想不够端正。当前一部分民办高校领导人的办学思想不够端正,急功近利,过于追求经济效益,不以教学为中心,忽视教育质量,只想一味地扩大学校的规模,认为招生招得越多越好,学校规模办得越大越好,结果办学条件、教学设施、师资力量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超能力招生还会造成民办高校之间的无序竞争,其结果也不利于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的实力竞争,使本来就存在的差距拉得更大。更有甚者,个别民办高校为了多招学生,在宣传中夸大其词,弄虚作假,诱骗考生和家长,造成不良影响,有损民办高校的形象。

(2)管理体制不完善。部分学校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存在严重的“家族化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在民办学校发展初期能够有效地使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权力机制简便灵活易于操作。但是在民办学校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不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缺乏监督,权力失去制衡,不利于调动管理人员及广大教师的积极性,阻碍着民办学校进一步发展。

(3)管理制度不健全。一所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生存发展的学校,如果不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管理制度,从长远来说是不可能的。在很多民办高校中,董事会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不完善,随意性很大,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还有很大距离。

(4)经费渠道不畅。我国的民办高校95%以上资金源自学生的学费。经费渠道单一。这里的原因大致有三:①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公益性行为是不可能从银行取得贷款;②《促进法》出台之前民办学校的产权不明,没有规定对出资人的回报,人们投资教育的积极性不高;③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民办高校竞争异常激烈,相当一部分学校经济效益很差,社会效益不高,造成了民间资本对举办民办高校能否获利持怀疑态度。

三、结语

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研究 篇4

一、民办幼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办学不够规范

当前虽然幼儿教育无论从数量和质量上看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但是在发展上却层次不齐, 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大, 而且在一些乡镇, 部分民办幼儿园办学不够规范, 不仅是在程序合理化上存在一些问题, 而且在师资力量、办学场地、安全措施、校车安排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这些因素不仅给孩子的安全和健康成长带来了隐患, 更重要的是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意外, 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特别是近年来, 校车事故频发, 幼儿阶段的学生自身不具备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导致给孩子个人和家庭带来了伤痛。

而且这些民办的幼儿园在办学理念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办学方式缺乏创新。忽略学生的养成教育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的硬件设施不达标, 孩子的餐饮配比不合理等等, 这些细节的因素都会给学生的教育大打折扣。

( 二) 办学模式陈旧

不可否认, 当前有很多幼儿园都采用了先进的国际教学模式, 与国际接轨, 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学理念上都是可圈可点的, 但是也有部分幼儿园只考虑经济利益, 依然采取陈旧的教学模式, 对学生的教育存在一些禁锢, 只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 而忽视了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 包括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等, 这些方面的缺失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天性是一种抹杀, 因此必须对当前幼儿阶段的办学理念进行现实的考量。

( 三) 师资水平良莠不齐

虽然当前幼儿教育发展迅速, 但是不可否认发展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从师资方面来讲, 部分幼儿园的教师经过专业化培训, 具备相关的认证资格, 但是也有部分幼儿园的教师存在很大的不专业性, 这些不专业体现在管理模式, 对待学生的方式、自身的行为举止等等, 因为学生这个阶段自身的行为习惯没有完全养成, 会对周围人的行为进行模仿, 因此教师的行为示范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 不断曝出幼儿园教师虐待孩子的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直接伤害学生的身体, 更是打击了学生的内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 必须对自身提出更多的要求。

二、解决措施

幼儿阶段的教育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的幼儿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问题, 我们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况对问题进行妥善处理, 保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从各个层次对幼儿教育进行改革。

( 一) 规范办学程序

无论是公办教育还是民办教育, 首先要从程序上对办学进行规范, 包括办学理念、办学规模、教学设备、安全设施、校车安全等等。必须从各个环节上进行严格把控, 确保程序正当, 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真正能够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基础上推进孩子成长。

( 二) 创新办学理念

素质教育的倡导必须从孩子抓起, 从幼儿阶段做起, 各个民办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不要求统一, 但至少应该是科学的、开放的, 能够把更多展示的机会留给孩子, 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 也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尽可能多的丰富课堂形式, 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养成, 通过各种活动载体教会学生学会分享、学会关爱、学会孝敬父母, 真正的达到培养的目的。

( 三) 建设教师队伍

幼儿阶段的孩子必须有正确的引导和示范, 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在行为习惯上给孩子正确的示范, 在生活方面, 给孩子提供帮助和关爱, 能够宽容孩子的过错, 用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调整, 更重要的是必须对孩子付出爱, 付出真心, 给孩子提供健康的环境。

三、小结

针对当前幼儿阶段的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包括办学程序不规范、办学理念陈旧、师资力量良莠不齐的情况, 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 更好的规范办学程序, 创新办学理念, 建设师资队伍, 真正的在幼儿阶段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爱的教育,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制度保障, 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 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保驾护航, 从而更好的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否认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人民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 当前幼儿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不同层次的幼儿教育资源也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着, 特别多的民办幼儿园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我们要不断开发幼儿阶段孩子的智力和创新意识, 就必须针对当前幼儿教育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修正, 真正达到给孩子提供温馨健康的成长环境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民办幼儿教育,问题研究,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王雯.我国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2002.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分析 篇5

自9月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相继于4月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近十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在校本规模及教学质量上快速发展。年12月下旬,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委)对所辖、所属民办高校依法办学情况进行了年度检查和整理,统计我国现有独立学院309所,民办普通高校386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900余所。民办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本文依据江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人文与社科学术文献总库》(cssci)收录的209月至2011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的发表数量、发表时间、文献来源、作者单位、中心关键词等进行分析,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现状进行一定层面的评估与分析。

一、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数量来源分析

这里选取年9月《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颁布后近10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与文献来源为考察对象。

表1呈现2003年9月至2011年cssci收录的民办高等教育论文数量及主要文献来源。从近十年间发表的论文数量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09年达到峰值的1473篇后,2010年及2011年略有下降。其中通过对民办高等教育论文的不同文献来源统计,期刊类论文发表6616篇,在总共检索的9835篇文章中期刊类文章是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题,占论文发表总量的67.27%。博士论文发表29篇,硕士论文发表582篇。作为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理论研究的高层次代表,博士和硕士论文的发表数量仅占检索总量的6.21%。除去期刊、博士、硕士论文外,报纸、会议、年鉴占发表总量的26.52%。从数量来看,如图1所示,近10年间各类文献数量一直都在波动之中,数量增减幅度不均。以上数据可以说明如下问题: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高层次、全方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成果偏少。理论研究是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成熟,何以揭示民办高等教育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更不用提为民办高等教育实践进步提供可行的、系统的指导。

二、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作者单位分析

这里选取2003年9月至2011年间发表民办高等教育类论文数量超过50篇的作者单位为分析对象。

表2通过对2003年9月至2011年cssci收录的民办高等教育论文研究的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分析,阐述近十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数量超过50篇的25个高等院校的概况。根据学校属性划分,2003年9月至2011年民办高等院校共发表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研究文献1508篇,占检索总量2409篇的62.60%。其中浙江树人大学发表232篇民办高等教育相关文章,位列25所院校榜首。2003年9月至2011年,公办高等院校共发表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类文章901篇,占检索总量的37.40%,其中厦门大学研究发表169篇相关文献。公办院校中发表的类似文献数量主要集聚在50~80篇之间。以上数据主要说明在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这个领域内,主要的研究群体出自民办高校本身。毋庸讳言,自身在民办高校工作的研究人员是获得民办高校发展现状与动态的先行者,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状况有清楚的认识。但是一线的教育实践者可能受其工作性质的影响而没有时间和精力研究理论,更多的是对工作经验的归纳与感触,而无法驾驭理论,不能将宝贵的实践经验上升为抽象概括的指导理论。另一方面,公办院校拥有强大的理论研究基础与能力,但却缺乏相应的实践意识,更多的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思考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其研究缺少针对性与可操作性。这种现象的延伸只会导致理论研究者看似堂皇的理论被实践者所不齿,而实践者将长期处于理论的基层而阻碍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质的飞跃。

三、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文中心关键词分析

图1反映了2003年9月至2011年间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方向。在总共检索的中心关键词中,对策、管理、投资、体制、公益性、发展、模式等词是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由于民办高等教育自身的独特性,其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并非一支强壮的支流。民办高等教育在不断直接地引用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并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这对民办高等教育而言,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又有其弊端。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可以在其他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可以不断借鉴并引用其他学科的成果来充实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这对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图1所示,民办高等教育理论所研究与探讨的问题集中在经济领域、社会问题等方面,过多地依附于其他学科反而使其自身作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独特现象被掩盖。近几年,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甚至正在逐渐蜕化为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

到目前为止,整个民办高等教育理论体系对其他学科的借鉴作用越来

越大。这表现在民办高等教育理论自身与其他学科理论的联系日益密切,也表现在日益增多的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逐渐渗透到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队伍中来。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合理与必要的。问题在于,多学科的视野和多学科的研究人员是否把理论研究的着眼点汇总在民办高等教育身上。换句话说,可以给民办高等教育划分不同的学科研究领域,但是研究者是否有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整合认识?是否有总体上的深层次把握?

结合图1分析,多数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并非真正的理论研究者,只是基于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单一的问题和观点,缺少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积累,更不能完全具备将相关知识整合的能力。这样一来,所产生的结果是使民办高等教育理论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就如一个依附品,经验性的概括比较多,而缺乏自立于学术领域的理论根基,让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成果显得稚嫩。

我国民办教育很难与国际接轨 篇6

国外私立教育是由个人或企业基于对公益事业的信仰,把自己的钱物捐助给了意向性学校,捐助者并没有个人的权益追利倾向。他(们)帮了国家,国家也没有让他(们)白帮忙。国家或政府鼓励企业或个人出资办学,并都会在此后按社会契约依一定时间一次性或逐年从企业或个人所得税中减扣全部出资额。由此可以看到,外国捐助的办学经费还是公有的,只不过这个钱由有一定教育理念或信仰情结的企业或个人先垫支罢了。所以,国外私立学校的举办者没有提出回报或产权要求,但有些大出资者要求有一定的治权,如参与董事会、挑选校长等。而反观我国大陆的民办学校,国家并没有对出资者有任何出资额的退补或应税额反扣。也就是说,我国民办学校的举办是个人和企业的真金白银的投入所产生的。他(们)也是帮了国家的忙,全社会都不应忘了这一点。

国际成功私立教育的另一共同经验是,私立学校教师与公立学校教师一样,工资福利都是由政府提供,且往往可以高于公办的。我国的港澳台地区也是这样。但是大陆的民办学校教师的收入待遇高或低,则全依赖于对学生收费的高低。而且,国际上发达国家对于每个家庭的子女除了提供足够平衡的学校学位之外,无论你选择何种私立学校或部分需交费的公办高校,家庭收入都可以先扣除子女的学费后才计扣年个人所得税。我国民办学校学生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北欧私立学校可以把校产质(抵)押贷款以求进一步发展,而政府仅仅对学校校产前后两次评估值的差值收取增值税。这样的政策同样我国也没有。

所以,从国内外的私立学校的办学经费实质和经常性教师工薪待遇性质等可以看到,国外的私立学校实质上还是“公”的,是真正公益性的;而大陆的民办学校实质上才是“私”的,是私有经费支撑着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与国际接轨。

三十年前我国民办学历学校重新“崛起”。2003年施行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直面我国“初级阶段”现实,经过多年的酝酿,集中各方智慧,其中最大的制度创新集中在:一非常明确是以“促进”为最基本的目的,并史无前例地把“促进”两字作为法的命题。二在正文提出了“出资”而不是“投资”,学校的“结余”而不是“利润”;民校是在有结余的前提下,才可以拿“合理回报”,举办者拿回报不是“利润分配”,而是国家规定的合法地对举办了原属政府责任的公益事业的出资者的“奖励”。这“促进”“出资”“合理回报”“结余”“奖励”12个字是一次思想大解放,是一次国家顶层制度设计的大变革创新。此法“放水养鱼”实施十多年,成绩斐然,全国民办学校已积累的学校固定资产达4000亿元,每一年4000万名民办学校学生为政府节省出的财政性教育经费达2000亿元。

从这个角度来看,民办学校其实也是另一种意义上“国有”学校,是国家的巨大公益性财富。今天我们没有必要过于强调不切实际的“与国际接轨”,而应让民办教育发展“多元化”选择,以鼓励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举办教育善举之中,才是促进民办教育大提升、大发展的中国特色之路。相信,这也是我国教育政策制定的一个不可忽略的最基本立足点。

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研究 篇7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演变历程,启示

一、我国民办 (私立) 高等学校的发展演变历程

1. 古代私学的历史线索。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因官学的衰败而兴起了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古代私学, 孔子、孟子及其弟子所兴办的私学就是其代表, 且孔子被认为是民间办学的创始人。在百家争鸣的历史氛围中,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以及名、阴阳、农、杂等多种私家学派为宣扬学术思想, 争取学术地位, 大力兴办私学, 形成民间活跃的办学气氛。然而到了秦代, 秦始皇“焚书坑儒”, 首禁私学, 企图以烧书、坑儒、严禁私学来加强其统治。秦始皇在教育方面的倒行逆施破坏了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起来的科学文化, 同时也阻碍了私学的发展, 但私学却禁而不止。

到了汉代, 由于新王朝百废待兴, 急需人才, 而官学未兴。此时在秦王朝时被压制的私学得以大量恢复, 实质上承担起了培养人才、建设国家的任务。当时出现的“经馆”, 又被称为“精舍”, 是一些学者聚集讲学的地方, 其程度相当于大学。在这里, 经师大儒们从事私人讲学蔚然成风。汉代私学是中国古代私学教育发展历程中趋于正规化的阶段, 其自身的很多特点, 奠定了后世私学发展的基本格局。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由统一走向分裂。由于战乱, 统治阶级无暇顾及教育, 官学式微, 教育几乎被私学所取代。但由于诸统治者认识上的差异, 私学的发展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 但相对官学而言, 还算是兴盛。正因为如此,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动荡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为隋唐时的教育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隋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官、私学均较发达。由于统治阶级对私学所采取的积极政策, 儒家学者开办的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私学也很普遍, 私立高等教育成为隋唐时期教育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唐末五代时期出现了“书院”, 一种私人创办为主、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私学发展到书院, 达到制度化阶段, 成为私学的高级形态。到了宋朝, 由于统治阶级“兴文教”之政策, 书院大兴, 在当时几乎取代了官学而成为主要教育机关。如当时的岳麓书院, 即今天湖南大学的前身。元朝统治者对书院因势利导, 鼓励加支持的政策, 使其数目从宋朝的173所增加到227所。但由于元朝政府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 官学倾向明显, 致使书院最终沦为科举的附庸。

明初的几个皇帝重官学而轻私学, 书院未受到重视, 期间发展历尽曲折, 并终于虽遭禁毁而“终不能止”。清初90年间, 统治者先是对书院采取抑制政策, 后又改为严格控制监督下的积极发展, 书院数量达到2000多所。光绪二十七年 (公元1901年) 八月, 清政府采纳张之洞等人的建议, 下诏将书院改为学堂, 至此, 在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史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书院在历时近千年之后, 终于在清政府的新政中匿迹了。

2. 近代意义的私立高等学校历史脉络。

近代意义上的私立高等教育开始于清末, 从清末废除科举取士算起, 贯穿于民国年间, 直到新中国建立后对教会学校主权回收和对私立学校的社会主义改造为止。鸦片战争后,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外国侵略的深入, 教会学校作为文化侵略的工具开始在中国出现。与此同时, 面对落后的现实, 国人也主动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 寻求富国强民的途径, 西式学校作为新学成为国人学习的对象。私立教育在内容、规模、形式等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据创办者的不同, 这个时期的民办高等教育可以分为两类:外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学校, 国人自创的私立学校。

(1) 教会大学

清末民初, 由于西方国家侵略的深入, 教会开始在中国办学。维新运动以后, 教会大学出现, 如武昌文华大学、广州岭南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北京协和大学等。据《中国宗教年鉴》统计, 1917年英、美等西方列强的教会在华创立的高等学校共计34所, 学生9492人。这时期的教会大学不受中国管辖, 直接听命于其直辖的宗教团体, 教学以传播宗教和培养宗教人士为目的, 校长大多为传教士。1925年北洋政府颁布了“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认可办法”和“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 教会大学正式被纳入我国私立教育体系, 逐步向中国化和世俗化转变。在内部管理体制上, 由于和宗教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教会大学通常在中国的本部设立一个管理委员会 (或董事会) , 在西方设立一个董事会———隶属于传教士所属的教会。《外国人捐资设立学校认可办法》要求教会学校的校长必须为中国人, 学校必须设立董事会, 在董事会中中国人应占董事名额的半数以上。由于学校的经费绝大部分来源于教会, 因此西方董事会实际上掌握着学校的绝大部分的权力。教会大学的主旨是实行文化侵略, 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的高等教育的发展, 成为中国看世界的窗口。

(2) 国人自办的私立高等学校

近代, 面对社会的剧变, 一批进步人士力图通过新式教育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 达到救国图强的目的。国人开始自办私立高校, 但私立大学只有1897年的南洋公学、1905年的中国公学、1906年的复旦公学和1910年设立的法政学堂。这个时期的私立高校规模很小, 经费困难, 设备简陋, 教师缺乏。

民国时期私立高校的发展以抗日战争为“分水岭”, 分为两个时期。民国初期, 私立高校得到了快速的增长, 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公立高校, 以法政专科教育为主。国民党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持鼓励态度, 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这期间涌现出了一批知名的私立大学, 如南开、复旦、厦门等大学。日本侵略给中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浩劫, 特别是私立高等学校, 由于当时政府无暇顾及, 以及自身经费的缺乏, 大多无力迁移到后方, 故而被毁严重, 数量锐减。抗战后, 许多私立高校包括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因资金匮乏无法维持, 被政府乘机收并为国有。大多数的私立高校在质量与资金上已经无法恢复到抗战前的水平。

建国初, 国家对私立高等学校采取回收和改造政策。1956年, 所有的私立学校被改为公立学校。直到1979年第一所非公立性质的高校出现为止, 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销声匿迹20余年。

3. 新时期民办高等学校的兴起。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使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 教育体制的改革也在逐步推进。短短30余年的时间, 按王炳照先生的划分,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大略经过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初始阶段 (1978—1992年) 。鉴于历史的教训, 人们重新认识到“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及“科教兴国”的迫切性和重要意义。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进行转移, 科技革命及信息革命冲击着人们的观念, 国人深深地认识到, 只有发展科技和教育, 才能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只有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大力培养各层次的人才, 才能振兴国家。大力发展党的教育事业, 不仅要大力发展公办教育, 而且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 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第二阶段: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高峰阶段 (1992—1997年) 。邓小平南方讲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 使人们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深化了改革。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大大推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也在其中。根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的统计, 仅1995—1997年间, 高等教育机构数就达1273所。

第三阶段:进入依法治教、依法管理和依法办学的阶段 (1997年至今)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规相继出台。

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因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恢复和发展绝不是孤立的、偶然的, 它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背景下, 多种因素促成的结果。其中理论的支撑、政策的导向和历史的必然是最主要的因素。

1. 理论的支撑。

邓小平同志的教育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宝库。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个重要时期, 都对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 从理论上解决了教育领域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其中“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思想, 为我国办学体制的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政策的导向。

制定政策, 以此来推动民办教育的发展是党和国家发展民办教育的一贯做法。

3. 历史的必然。

民办教育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从孔子办私学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两千多年里, 官学与私学一直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左”的思想干扰, 民办教育中断了20余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的思想, 民办高等教育得以恢复和发展也就成为必然。

三、几点启示

纵观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演变历程:从春秋战国到解放初期, 蓬勃发展;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开始从有到无, 20世纪50年代初的“院系调整”后被中断20余年;又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再从无到有, 其间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在这个历程中,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尽管目前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在我国高等教育的舞台上, 民办大学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与公办大学仍有很大距离。因此, 如何解决民办高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使民办高等教育得以健康发展是我国近期教育政策制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一方面, 我们或许可以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特点中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1. 坚持办学的社会公益性是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前提。

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 不论是古代私学还是近代私立高校及现代民办高校, 其设办的初衷主要是为了救国利民、弥补政府办高等教育的不足和出于社会公益之心。但是,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组织结构的复杂、资产的持续膨胀, 民办高校作为非盈利组织的志愿性不断降低, 公益性受到削弱, 办学中公益性与盈利的矛盾特殊性就更加突出。因此, 尽快化解这一矛盾, 保持办学的公益性, 理应成为当前民办高校持续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多元化的办学体制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等教育投入很大, 民办高等教育也是如此, 需要较多的资金。所以, 民办高校应该广开财路, 多渠道筹措资金, 或主动寻求政府资助, 或广纳社会捐资, 或外引内联, 走股份制、集团经营之路等。

3. 政府的鼓励和引导是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其一, 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其二, 建立健全民办高等教育的法规体系;其三, 对民办高校给予资助。

4. 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是民办高等学校的立身和发展之本。

目前, 在重点大学一味追求大而全、进“211”, 一般学校忙于向重点学校看齐、举棋不定时, 民办高校应认真研究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 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 办出自己的特色, 创出自己的名牌, 这才是民办高校在公立高校林立的夹缝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王炳照.中国私学·私立学校·民办教育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

[3]杜安国.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研究[J].探求, 2005, (4) .

[4]顾美玲.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回顾与前景探析[J].教育研究, 1997, (8) .

[5]蔡保田, 张鹏.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与现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1, (6) .

[6]马雪艳, 李静.从古代私学发展看中国现今民办高等教育[J].青海社会科学, 2008, (9) .

[7]张剑波.近代中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历史考察[J].船山学刊, 2005, (2) .

试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篇8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实施,是教育法上一个里程碑,标志我国民办教育进入规范化和法治化的新阶段。就民办高等教育领域而言,《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实施带来全局性的影响,打破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原有秩序。这一变化重新分配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格局,暗示了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一、独立学院即将成为民办高校合法一员

随着教育政策和教育立法的完善,独立学院的法律地位和性质得到进一步明确。教育部在2003年4月23日印发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管理的若干意见》第四条规定:“试办独立学院一律采用民办机制。”“试办独立学院建设、发展所需经费及其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筹措解决。”《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六条也明确指出:“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不得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不得影响公办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并应当经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条件批准。”说明独立学院办学的资金来源于民办机制,而非国家财政性经费,规定独立学院属于民办学校。同时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的第二条:“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适用本法。”可以明确独立学校属于民办学校范畴,并接受该法的约束。由此判断,从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及教育法来看,独立学院属于民办教育范畴,就高等教育来说,也是属于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我国现阶段的独立学院体制较杂,在官方教育统计中,独立学院仍然处于公办与民办的边缘,未作为民办教育。随着《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深入实施,独立学院逐渐转设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成为民办高校成员的日子为期不远。

二、传统格局发生裂变,竞争日趋激烈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允许“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并享有举办者权益,正式承认公办学校举办参与民办高校的合法地位,说明民办高校的办学主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民办高校(有的也称纯民办高校,是指纯民间的投资办学或捐资办学的民办高校)不再一统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目前,独立学院的异军突起,与传统民办高校并存,改变了传统的格局。根据教育部2007年数据统计,全国独立学院总数为318所,而同期独立设置的具有颁发本专科文凭资格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只有214所,其中本科院校只有25所。从这个意义上讲,独立学院在数量上略超过传统意义上的民办高校,呈二分天下之势。随着独立学院的崛起,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又增加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传统意义上的民办高校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甚至感到危机重重。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在《实施条例》中获得合法性,从而彻底改变了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的竞争格局,使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民办学校处于制度性不公平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就高等教育而言,独立学院的膨胀式产生,违反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准则,在事实上对(传统意义上的)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抑制、挤压和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民办高等教育的国民待遇权利。但不管忧虑也好,不满也好,目前暂时无法改变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选择,惟有尊重民办高等教育二分天下的事实与现状,并用竞争的眼光重新定位学校发展的战略。另外,独立学院也不能盲目乐观,虽占有母校无形资产的品牌优势,但缺乏市场运作经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也是个未知数。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在招生、就业办学环境等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的魔咒更加凸显,谁能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竞争市场中笑看风云,值得期待。生存还是毁灭,这是民办高校必须审视的沉重的问题。

三、民办高等教育回归的质量发展道路

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越来越重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教学管理和监控,不断规范高校的办学行为,在民办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例如,2004年6月,教育部教发(2004) 24号文件《关于取消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的通知》,决定取消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这一政策深刻影响民办高等教育的布局,直接迫使从事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考点的400所民办机构或学校纷纷解散或转型,宣布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退出历史舞台。从管理的层面上讲,取消文凭考试考点学校,减少民办高校的学校数量,集中发展独立学院和具有独立颁发学历资格的民办高校,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更加规范和明确民办高校的办学类型,有利于民办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教育质量都决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尤其在今后,民办高校面临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的双重竞争,质量不得不提高到更为显赫的地位。因此,以质量获声誉,以质量占优势,以质量赢竞争,以质量求生存,这才是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由此不难判断,未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从数量发展的道路回归到发展质量为主的道路,这是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必然。

四、公共教育政策继续成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点

二十多年来,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壮大, 主要得益于民政教育政策的开放、开明、鼓励和扶植。同样,教育政策也将成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风险因素。从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及2004年实施条例的出台到独立学院的崛起,再到2004年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考点的民办高校的退出,见证了教育政策对民办高校发展的兴衰成败。“政策”因素已经再一次上升为影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许多具体的政策性限制,成为发展民办教育的“瓶颈”。从今以后,民办高等教育将是独立学院和传统意义上民办高校共存的局面,办学主体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公共教育政策面临更多的利益主体的价值考虑。如何制定符合民办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政策,比如民办学校投资者的产权最终归属,办学投资的退出机制,民办高校的招生政策,民办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层次的升级,等等,这不仅寄托着国人关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希望,而且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北京大学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认为:“国际竞争的核心不是资金和人才的竞———资金和人才都是可以流动的,也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制度的竞争。从中国的长远来看,应该学习的是制度改造。对于这一课题,更需要学习的是政府。”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突出表现为如何规范政府在市场环境中的功能和教育责任,决定教育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我们期待,政府能审时度势,不断与时俱进,以战略的眼光、科学的作风、公平的态度制定出合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教育政策,激励和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五、建设现代学校将是民办高校改革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内部存在诸多不足,如内部管理不规范,体制不理顺,创新不足;学校缺乏特色,高校间同质化严重;盲目攀比、模仿公办学校;宣传中违规作假,自律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在社会中的声誉较低,等等。由于学校缺乏特色,缺乏品牌,学校同质化的倾向可以说是司空见惯,大量的学校都是文科类型的学校,工科的民办学校很少,同质化的倾向最终导致民办学校的边缘化,经历这十多年发展以后,真正成为名校的高等学校确实是不多。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民办高校如果过多纠缠于宏观政策的缺陷,而回避学校内部的问题,忽视学校的改革,坚持错误的办学行为,那么必然在市场竞争遭到淘汰。建设现代学校是各级各类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认为,现代学校的特征可以用16个字来表述:依法办学,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社会监督。鉴于目前民办高校存在上述种种的问题,这四个特征点明了民办高校的改革方向。因此,民办高校需要以现代学校的为改革目标,以务实的态度重新定位,依法办学,进一步规范和严格管理,自我约束,强化自律,自主发展,提高社会认可的程度,否则就没有出路。也就是说,建立现代学校,将是民办高校改革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必须认清目前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加强改革,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切实推动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主编.2005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1-9.

[2]黄藤, 王冠.关于民办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及发展问题的宏观思考[J].民办教育研究, 2005, (1) :10-11.

[3]杨东平.教育改革:公共政策的回归.www.blogchi-na.com/new/display/110059.html.

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研究 篇9

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自清末现代大学制度在我国诞生以来,就产生了私立大学。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共有私立高等学校69所。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所有私立大学都被转为了公办院校。此后近30年间,我国没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应运而生。30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蓬勃发展,规模由小到大,实力由弱渐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呈快速发展态势,成就令人瞩目[1]。首先,规模急剧扩张,有力推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见表1)。自2003年至2009年,我国民办高校招生数从37.62万增加到140.15万,增长2.73倍;累计招生684.65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数的14.01%。毕业生数从5.27万增加到93.29万,增长16.70倍;累计毕业生309.18万人;占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的8.27%。民办高校数从175所增加到658所,增长2.78倍;专任教师数从5.03万人增加到22.20万人,增长3.41倍。据估算,民办高等教育对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贡献为3.5%-4.5%。其次,广泛吸纳社会资本,缓解了政府财政投入不足的矛盾。民办高等教育机构2008年共筹集到经费436.25亿元,占当年全国高等教育总经费的10.04%。初步估算,1998-2008年,民办高等教育总共筹集经费达2000亿元以上。第三,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民办高校专业设置灵活,在人才培养上偏重于专业技能,入学门槛相对较低,为很多高考成绩不太理想的高中毕业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期望值适中,适应能力较强。仅最近3年,全国已有数百万名民办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并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第四,为社会提供了一部分就业岗位。目前,全国各类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从业人员(包括教职工、后勤保障人员等)达数十万人,在有的地区,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已经成为当地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由上述分析可见,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的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创建初期作为公办高等教育的补充,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缓解政府高等教育财政压力等方面作用显著、不可或缺。《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因此,全面客观分析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确立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推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

注:(1)数据源自相关年份《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民办高校“招生数”是指民办普通高校、民办成人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普通、成人本专科招生数之和。民办高校招生数“所占比例”是指民办高校普通、成人本专科生数占学历教育中普通、成人本专科生总数的比例,其余类同。(2)自2008年起,独立学院开始计入民办高校学校数。

二、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经验及启示

私立大学在西方源远流长。由于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教育整体发展水平等存在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通过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共性的经验和特点是:(1)重视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从学校设置、法人地位、制度规范、财务会计、质量保证等方面保障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2)对私立大学进行分类管理,采取设立基金会、外部审计、内部政务财务公开等多样化的政策法规手段监管私立大学,保障私立高等教育的公益性。(3)给予非营利性私立大学与公立大学同等的政策待遇,不仅保障其办学自主权,还通过税费减免、学生资助、科研基金等直接和间接的多种方式,对私立大学在政策和财政上进行实质性扶持。(4)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私立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为其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如美国私立大学的显著特征是通过董事会制度实行自治管理,政府并不具有直接管理私立大学的权力。(5)无论是欧美的早期发达国家,还是韩国、新加坡等后发国家,在各自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都高度重视发挥私立大学的作用,将其作为大众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以满足迅速扩大的高等教育需求(见表2)。(6)重视建立和完善私立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机制和特色发展机制,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扶持、监督评估等手段,引导私立大学将办学目标集中到提高质量和特色发展上来。

数据来源:(1)UNESCO数据库.http://stats.uis.unesco.org。(2)OECD教育统计数据库.http://www.oecd.org/education/database。(3)联合国数据库.http://data.un.org/Default.aspx。(4)Nation Master数据库.http://www.nationmaster.com/cat/Education-education。

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和借鉴:(1)明晰民办高等教育在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力扶持和严格规范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2)健全政策法规体系,改革制约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推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3)实施分类管理,切实保证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是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4)理顺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优化决策机制,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办学行为,是民办高校实现使命的制度保障;(5)注重内涵发展,加强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民办高等教育质量,逐步形成办学特色,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和民办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

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以及分类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供给不足的矛盾明显缓解,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明显增加,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促进公平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紧迫任务,这对民办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导致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凸显[1]。主要体现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与办学主体的营利性之间存在明显冲突,部分民办高校存在潜在的办学风险;政府与民办高校的关系尚未理顺,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未切实落实;教师队伍建设严重滞后,制约着民办高校办学质量的提升;生源减少导致民办高校生存压力骤增,急需从追求规模效应转为注重内涵发展。此外,作为一种独特的办学形态,“独立学院”的规范管理也面临着治理结构、办学用地、资产过户等突出问题[2]。

上述诸多问题中,最关键的是公益性和营利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公益性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是民办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论举办者是否取得合理回报,民办高等教育都是公共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具有公益属性。民办高等教育的公益性体现在诸多方面,如弥补公共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促进高等教育服务质量的改善、保护民办高校的师生权益等。从现实情况看,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资本构成和配置上主要有4种形式:一是捐资办学,捐资人不要求回报,不参与学校管理;二是出资办学,出资人不要求取得合理回报,以某种方式(如担任理事长或校长等)参与学校管理;三是出资办学,出资人要求取得合理回报,并参与学校管理;四是经营性高等教育培训机构。从理论上讲,前两种属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后两种属于营利性民办高校。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公益性的程度及其实现形式是有区别的。一般可以认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益性要高于营利性民办高校。从实际情况看,尽管《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但由于缺乏具体保障措施,导致公益性常常受到损害。这突出地表现为,部分民办高校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往往将营利作为首要目标,导致盲目扩充生源、不合理地压缩办学成本,甚至违规办学等现象发生。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民办高校实行分类管理,并加强对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高校的监管,确保其公益性的实现[3]。

对私立高校实行分类管理,是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的重要经验,《教育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相关标准,将我国民办高校区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种类型。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应登记为事业单位法人,营利性民办高校应登记为企业法人;作为过渡,目前可以将取得合理回报的民办高校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分类管理的配套制度,如财产权制度、税收制度、会计制度等,对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采取不同的政策,严格实行分类管理,保证民办高校公益性的实现。总之,民办高等教育的分类管理是实现高等教育公益性、推进民办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政策支持与财政扶持

民办高等教育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制度活力的充分体现;民办高校(尤其是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主要区别在于高等教育服务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不同,本质上而言,都是社会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无论是从国际经验还是从现实选择来看,民办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已牢固确立,政府有关部门应站在构建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体系的高度,大力支持和进一步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发展。要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在监督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依法保障民办高校享有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同时,要允许和鼓励地方政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和完善民办高等教育的各项政策。

当前,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尽快清理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歧视性政策,确保民办高校学生、教师享受与公办高校学生、教师同等的权利。在学生权益保障方面,政府的学生资助和相关奖励应平等覆盖所有民办高校学生;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学生享受的所有待遇,如医疗保障、购票优惠等,民办高校学生都应同等享受。在教师权益保障方面,首先,要完善民办高校教师的社会保险制度,解除他们工作中和退休后的后顾之忧;其次,教师职称评定应对民办高校教师和公办高校教师一视同仁,政府组织的各类奖励和表彰、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项目申请等要向民办高校开放;再次,民办高校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和考核评价,要与公办高校一起纳入统一规划。

作为公共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有义务对民办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提供必要的财政扶持[4]。公共财政扶持私立高等教育发展也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做法。《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健全公共财政对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充分履行职能,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直接资助和间接资助等多种方式,如设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启动高水平民办高校建设项目、分类制定税收和用地优惠政策等,加大对民办高等教育和民办高校,尤其是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支持力度。

五、我国民办高等学校改革与建设的重点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精力受到干扰,投入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经费投入不足。不少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急需改善,教学设施急需补充和更新,基础设施建设亦需加强。二是精力投入不足。部分民办高校的举办者、管理者和教师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师职业发展、学生事务管理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上来,在更新教育观念、明晰发展定位、遵循教育规律办学、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和大胆探索。三是政府有关部门重视程度不足。在民办高校的校长和管理人员培训、骨干教师培养培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加强教学建设等方面,与公办高校相比缺乏系统规划和有效措施。这些问题如不引起充分重视,将进一步拉大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在办学水平上的差距,影响民办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社会声誉和长远发展。

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和优势,是高等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政府对高等教育实施宏观管理和调控的目标所在。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外部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完善办学标准和有关质量标准,强化对民办高校的质量认证、审核和评估;要加强对民办高校的宏观指导,引导民办高校更新教育观念,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自身实际确立学校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避免盲目攀比、同质化发展;要通过财政扶持、监督评价等多种方式,引导和督促民办高校将主要精力放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上,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形成办学特色;要通过制定规划、启动项目等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民办高校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学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逐步提高民办高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今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重点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明晰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合国情认真借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成功做法,对我国民办高校实行分类管理;清理针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歧视性政策,对民办高校进行实质性的政策支持与财政扶持;理顺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充分尊重其办学自主权;引导民办高校科学定位,将精力和财力放到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之中。笔者坚信,只要政府重视,学校努力,措施到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一定会得到更加长足的发展,我国民办高校一定会为国家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钟秉林,赵应生,等.抓住历史机遇化解深层矛盾促进健康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一)[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

[2]樊哲,钟秉林,等.独立学院发展的现状研究与对策建议——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二)[J].中国高等教育,2011(3/4).

[3]赵应生,钟秉林,等.积极稳妥地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三)[J].中国高等教育,2011(10).

我国民办高校产权问题研究 篇10

一、民办高校产权的含义

(一) 产权的概念

我国经济学上界定的产权为财产权利, 它是由财产所有权和由财产所有权派生的财产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 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其他财产权利构成的一组权利。在产权中, 所有权是基础, 收益权是核心, 占有、使用、处理财产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收益并占有这些收益。当代西方新制度经济学著名学者阿尔钦 (A.A.Aichian) 给出的定义是“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 (1) 。当代学者菲吕博腾和佩杰威齐特别强调指出:“产权不是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而是指由于物的存在及关于它们的使用所引起的人们之间相互认可的行为关系, 它是一系列用来确定每个人相对于稀缺资源使用时的社会关系。” (2)

(二) 民办高校产权的内涵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对产权的定义, 可以将我国民办高校的产权理解为:由民办高校的财产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以及与产权有关的其他权利所构成的一组权利束。其基本内容包括产权主体对财产的权利或职能, 以及产权给产权主体带来的效用或好处, 即权能和利益两个部分 (3) 。

(三) 民办高校产权的特征

第一, 民办高校的产权具有多样性。不仅包括实物财产还包括无形资产。第二, 民办高校产权结构的复杂性, “公权”与“私权”兼备。民办高校具有事业法人与类似企业法人的双重身份。第三, 民办高校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民办高校的产权能激励并约束着投资者和办学者, 他们通过经营方式、经营机制的转变过程可以得到较为充分的反映。民办高校有多少种经营方式, 就有多少种产权结构模式。第四, 民办高校的产权主体具有多样性。例如, 学校的财产所有权归法人, 校长和教师拥有对学校的管理权, 学生、教师拥有学校财产的使用权 (4) 。

二、民办高校产权存在的问题

从民办高校产权的主要特征可以了解到民办高校举办者、办学者、受教育者拥有的权利不同, 其行为方式也不同, 从而对学校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而在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中, 对民办高校的产权的相关规定却是含糊的, 一般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民办高校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 与外部产权主体, 如民办学校的投资者、办学者及政府管理者之间的产权关系。另外一个问题是民办高校内部的权力结构问题, 即民办高校具体营运、学校进行校本管理的内部框架。这两个方面即关系到民办高校拥有哪些产权, 民办高校拥有哪些独立的、边界清晰的权利, 民办高校的各种权利如何分配, 拥有权力的主体如何运用这些权力, 及权力的拥有者如何相互合作来保证学校的运行效率。具体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民办高校投资者不能取得合理回报

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是依靠个人及营利性团体投资举办, 但是, 任何投资中的资本增值或寻利倾向都是客观存在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承认, 在保证学校公益性的前提下, 民办学校出资人可以取得合理回报, 这意味着教育公益性与资本寻利性可以取得有效平衡。但是, 《教育法》规定“教育不以营利为目的”。因此, 民办高校大部分依法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选择“不要求合理回报”。民办高校投资者投资办学既要承担资产风险, 又不能享有财产的收益权, 造成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这样, 既影响了投资者的办学积极性, 也容易造成出资者为了自己的财产利益, 通过隐性的方式, 在暗地里不同程度地变相营利。

(二) 民办高校法人财产权不能独立运行

民办高校具有法人财产权, 即具有对其所拥有的财产进行实际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 并排除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 核心是民办高校具体实施的对实物财产的实际支配权。《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5条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 享有法人财产权。”这只考虑了办学期间学校的法人财产权, 而忽视了投资者私人所有权。所以投资者投入的资产被规定为不能回收、抵押、租赁和转让, 而投资者本应享有的收益权不仅得不到保护甚至是避而不谈。这不仅严重地挫伤了教育投资者的积极性, 堵塞了民办高校融资的渠道, 而且使得部分投资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便牢牢抓住学校的实际控制权和管理权, 直接干预学校的运作及校产支配, 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法人财产权的独立行使。

(三) 民办高校收益权的最终归属不明确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9条规定:“民办学校终止并进行财产清算时, 在清偿了所有费用及债务后剩余财产, 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第51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 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里完全回避了举办者投入校产和办学期间积累并增值部分校产的收益, 以及民办学校终止时清偿债务后剩余财产的分配问题。从中可以发现对民办高校收益权的法律界定不明, 相应的制度缺失, 并且可操作性差。这些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保障和相应激励约束机制的生效, 也容易造成办学的不稳定性, 影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四) 民办高校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清晰

民办高校中除少数学校是捐资办学外, 大部分高校都是采用投资、集资方式办学。按照“谁投资, 谁受益”的原则, 出资者应该拥有初始所有权, 以便监控其资金投向和效率效益。但对投资者的合理回报部分缺少法律的保障, 部分投资者为逃避风险及取得收益, 就出现了初始所有权与使用权不能真正分离, 出现了董事长就是校长, 校长扮演多种角色的现象, 使其权力高度集中, 而职责又不能充分履行, 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前景。

三、民办高校产权存在问题的原因

民办高校的产权既然存在着投资者不能取得合理回报, 法人财产权不能独立运行, 收益权的最终归属不明确, 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清晰等这些基本的问题, 并且已经为教育者所关注和认同, 不管是投资者、举办者还是办学者都必须努力找到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进行深入的分析, 才能明确更行之有效的对策。

(一) 缺乏相关法律规范

现行专门规范民办教育的法律规范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及《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只体现了国家与学校之间、私人所有者和学校之间的权责关系, 也只考虑了办学期间学校的法人财产权。对民办高校产权法律关系主体即投资人、办学者的产权主体地位, 以及所有权、交易权、收益权等权利与义务的内容规定不明晰。而《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对“合理回报”及“清偿后的资产处理”等重要问题, 仍然缺乏明确的规定。

(二) 存在观念上的误区

民办高校能否营利, 其产权主体能否取得一定的回报, 多年来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虽然《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可以取得合理回报, 但《教育法》规定, “教育不以营利为目的”。这就造成很多人在观念上的误区, 认为取得回报就是破坏了教育的公益性。从立法的主要精神上可以看出, 立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不把积累的资金全部分配给个人或挪作他用。但对于民办教育来说不“赢利”就没有资金的持续投入及资金的积累, 民办高校就难以继续下去。更何况, 产权的经济实现方式就是收益权, 无利益的产权是不存在的, 产权的激励作用也明显地表现在产权主体可以运用产权来谋求利益。实际上, 教育的公益性与民办高校的投资回报是不矛盾的。

(三) 存在高额交易成本

民办高校之所以很难实现良性发展的产权结构,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 确定排他性费用及内外部控制的成本, 决定了产权是否能被确定下来。它高额的排他性费用, 内外部控制费用, 政府的强加限制等等, 都是投资者、办学者要面临的最大的问题。目前, 我国度量学校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产权, 都会消耗高额的成本, 由此影响到产权的界定 (5) 。

(四) 权责意识的不清晰

民办高校的发展道路存在诸多艰难, 既存在外部的原因, 也存在内部的问题。在其运行的过程中, 投资者、举办者、办学者对自己所拥有的权利, 以及在权利的基础上所应负担的责任并没有清楚、明晰的认识。这既影响了产权的主体对其本应该拥有的权利的维护, 也模糊了相关的条例, 给人们造成很多权利的假象, 使产权的各方主体只注重自己既得的利益, 而在民办高校出现问题的时候, 因为权利界限的模糊不清, 使权利的各方相互逃脱和推卸责任, 这是影响民办高校健康稳定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

四、明晰民办高校产权的对策

(一) 建立适合民办高校的产权制度及运行机制

一方面是明确民办高校外部的各办学主体之间所形成的产权关系、产权结构及产权安排, 即民办高校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组织, 对其财产所有权的初始界定、划分和维护, 将解决的是民办高校的财产归属权, 明确其财产到底归谁所有, 被谁支配等问题。各办学主体究竟拥有哪些权利和资源, 对其权利的运用有哪些界定, 这些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制度合法性前提。另一方面是解决民办高校内部各项产权的具体分解和重组, 即民办高校的内部组织管理机构与治理机制的关系、民办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民办高校的产业运行机制等问题。民办高校内部各产权权能的具体分解与实施能否匹配并且合理, 最终将决定民办高校资源配置的效率。

(二) 明确界定民办高校财产的初始所有权

我国民办高校总体上来讲主要有三种筹资形式:捐资办学、投资办学和混合集资办学。针对我国目前民间资本尚不雄厚, 更缺乏各种公益性的社会基金, 政府也无力给民办高校很大的资金支持的现状, 在大力提倡社会力量捐资举办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同时, 也应该允许个人或企业投资举办营利性的民办高校。对营利性的民办高校的财产归属权的初始界定应坚持收益与风险、权利与责任相匹配, 以效率与约束为基本原则。而且在政策法规上对财产的初始界定可以是多元化的。比如:举办者投入民办高校的财产最终归举办者所有;国家直接、间接投入所形成的校产归国家所有, 在学校存续期间高校法人享有使用权;受赠资产在学校存续期间归学校所有, 并依法行使管理和使用权;校产增值部分归学校所有等等 (6) 。

(三) 明确界定民办高校剩余财产的分配方式

《民办教育促进法》第51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 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取得合理回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而《教育法》已规定任何教育都不允许以营利为目的办学。所以, 无论是否选择“合理回报”, 出资人的收益权在现有法律规范下, 实际上都是得不到保障的。实际上, 民办高校的出资人所关心的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出资人对其投入的资产所形成的校产, 投资者能否拥有所有权;二是出资人对办学增值的校产部分享有什么权利。所以在明确界定民办高校财产权的法律关系后, 还要对投资人、举办者、经办人产权的各项权、责、利进行明确规定。要明晰他们对财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 最主要的是明确规范与运行民办高校剩余财产的分配方式。

(四) 确立民办高校资产监管的主体及其责任

不论民办高校是捐资办学还是投资办学, 它的教育资金都是有序流动的并且不断地涌入新的资产, 民办高校的投资者就具有风险和困难。而教育事业需要稳定的发展才能培养更优秀的人才。应规定投资者为办学投入的资金只能在学校存续期间划拨使用, 其产权依然归属投资者所有, 学校以其办学收益回报投资者作为补偿。政府对民办高校资产流向要进行有效的监管。其核心不是学校的经费如何使用, 而是学校的产权是否明晰, 收支是否清楚, 以防学校不正当营利, 以保持学校稳定及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通过各项法规将民办高校内部监督与政府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民办高校的经营管理水平, 使民办高校成为一个充满经济活力和效率的现代新型组织。

民办高校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历史地位也不可忽视。而民办高校的产权是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关键。明晰民办高校的产权将有助于明确教育的归属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有助于产权主体之间权责利的有机统一, 使民办高校各产权主体因拥有“全权”和负有“全责”, 从而在办学和管理活动中表现出高度的自主经营的积极性, 为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摘要:我国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另一方面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我国民办高校的产权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 发现我国民办高校产权存在其财产权不独立、收益权归属不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不明晰等一系列问题。因此, 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明晰民办高校产权的对策, 使其权责分明, 从而更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产权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培根.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2]靳希斌.教育资本规范与运作[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3.

[3][德]埃瑞克.G.菲吕博顿, 鲁道夫.瑞切特;孙经纬译.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4]高金玲.教育产权制度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框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5]冯艳飞.中国高等教育产业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6]赵旭明.民办高校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 2006.

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研究 篇11

生源回流。实体经济受冲击造成外来工子弟学校生源回流家乡,总学生数减少估计会高达20%左右,珠三角、长三角某些外来人口大量聚集地区受到的影响会更大。

生源下流。还留在原地的外来工家庭,或当地人原选择高端民办学校的,受实际收入减少影响,可能会使学生转读下端相对低收费的学校或转回公办学校就读。

生源外流。国际货币比值下调及就业市场严峻,促使更多的已有支付能力的人选择出洋留学,国内的国际学校生源受影响。

生源环流。如,由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水平的提升改变,珠三角地区将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环珠三角地区的学生会到珠三角地区读书,而因为经济消费能力的提升,原在珠三角地区的学生则可能会选择到珠三角以外的更好的地区读书。

当然,国际金融海啸也可能对教育产生一些正面的影响。

一是受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国家将对软经济领域加大投入力度,大大提高公办教育的实力,同时国家也会放宽民办教育的发展政策,加快民办教育发展。

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时期,2009年1月5日,温家宝总理专门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表署名文章,明确表示“要加快民办教育发展,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另外,温总理在谈到解决义务教育问题的思路和措施时说:“我非常赞同教育资金的多样化来源,在全社会崇文重教要利用全社会的资源,这项工作我们也可以列入规划。我们说企业家身上要流淌着道德的血液,他的收益回报社会最好是投资教育。”可以看到,解决义务教育问题要加快发展民办教育,积极鼓励民间资金举办教育,那么非义务教育的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更可以充分利用全社会的资源,可以有多样化教育资金的来源。这也是加快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步伐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因此,在金融海啸中受到一定挤压而呈不很明朗的民办教育发展态势,将有大的改观。

二是受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民办教育的区域格局也将发生改变。如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珠江三角洲要达到“综合实力居全国经济区前列,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建设成为带动环珠江三角洲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龙头,成为带动全国发展更为强大的引擎”的目标,广东的民办教育也一定会随着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东西北转移,形成新的区域格局,即中低端民办学校将更多地出现在珠三角边沿或其它地区,而珠三角地区的民办教育也将随产业提升后产业工人的素质层面的改变而不断提升或精品化,与环珠江三角洲区域形成差异梯级布局。

三是金融海啸给中、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着力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对迟缓就业时间、错开就业高峰,还是扩大对学生、教师的职位安置,或是维护社会安定,都是一项非常有效的重大举措。

总之,无论是面向哪一个教育消费层面的学校,都面临着迫使学校教育市场重新洗牌的考验。如何生存发展,如何更加强化特色化、个性化或精品化经营,是教育投资举办者、管理经营者不可忽视的问题。由此,民办教育良好的发展层级、类别布局和区域格局也将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形成。

危机让我们更加清醒,民办教育为国家和整个社会贡献巨大。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起民办教育预警与救援机制,从而保证更多的民办学校面对经济危机时生存下来,并进而为今后的经济复苏创造条件。

就目前来说,一是政府应实际有效地减免民办学校的有关规费,从而使民办学校能轻装上阵,从容面对危机。二是政府应对民办学校分类扶持。如,1. 对核定生源规模减少20%以内的学校,政府应该支持其转型,引导学校创特色品牌及提高质量。2. 对核定生源规模减少40%以内的学校,政府可以直接给与经费的补贴。3. 对核定生源规模减少50%以上的学校,可以由政府牵头,做好办学人的工作,把该所学校生源合并到附近其它学校合作经营。4.对学生数量本来就少或无证办学且办学信誉很差的,可以考虑撤除,政府给予一定的救济性补助。

面对国际金融海啸的到来,民办学校应有危机意识,要学会“抱团过冬”,积极想法自救,寻求支持。各级政府应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扶持措施,帮助民办学校度过金融海啸带来的寒冬,为新一轮民办教育办学热潮的到来做好准备。

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研究 篇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这里, 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置于改革开放新的目标的高度, 说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在国家各项事业管理中将得到凸显和加强, 并将预示着党和国家管理模式和方法的转型和变化。这一论述, 为我国新的形势下改革开放明晰了新的目标, 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治理”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 既包含管理、统治, 也有修整、处理的意思。据考证, 英文中的“治理” (Governance) 概念, 来源于古典拉丁文和古希腊语中的“掌舵”一词, 原意是指控制、引导和操纵的行动或方式。20世纪90年代, 西方兴起了一股“治理”热, 学者赋予“治理”以新的含义, 使之与“统治”的概念区分开来, 凸显出“因势利导、多元参与、多方共赢”的特有内涵,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方治理理论。尽管迄今为止“治理”的具体定义尚无统一的确切的阐述, 但是“政府并不完全垄断一切合法的权力, 政府之外, 社会上还有一些其他机构和单位负责维持秩序, 参加经济和社会调节”[1]已经形成共识。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詹姆斯·N·罗西瑙认为:治理是通行于规制空隙之间的那些制度安排, 或许更重要的是当两个或更多规制出现重叠、冲突时, 或者在相互竞争的利益之间需要调解时才发挥作用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2]。他比较了当代“治理”与“统治”两个概念的区别, 认为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目标支持的活动, 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 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英国学者格里·斯托克指出:“治理的本质在于, 它所偏重的统治机制并不依靠政府的权威和制裁。‘治理的概念是, 它所要创造的结构和秩序不能从外部强加;它之发挥作用, 是要依靠多种进行统治的以及互相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3]不难看出, 理解“治理”有两个核心思想值得关注:第一, 治理是多权力主体的, 相对于统治概念的单一君权而言, 治理体系下各方权力更为平等, 既包括政府也包括社会组织和人民多方利益博弈、协调;第二, 治理需要构建起一个符合各方利益、大部分人认同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制度安排, 并在制度安排下协调各方行为。

当下“治理”理论越来越广泛地被用于公共管理领域。除了一般意义上人们所说的治理污染、治理河道等具体事务外, 在政治学领域, “治理”一词通常指国家治理, 即政府如何运用国家权力 (治权) 来管理国家和人民。在商业领域, 又延伸到公司治理, 指一套程序、惯例及制度, 影响着如何带领、管理及控制公司。此外, 近年来在社会学和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全球治理”一词。1992年成立的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发表的《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中对治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治理是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 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这既包括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 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治理与过去的国家管理相比, 强调了政府之外社会、人民的主体地位, 强调了制度建设与“顶层设计”的重要性, 是治国理念的巨大飞跃。从“管理”到“治理”, 一字之变, 体现的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体现了国家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 就是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 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制度和体制机制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实现党和国家事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效能。

在此背景下,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也要努力以教育治理方式创新引领教育发展方式创新。现实情况要求高等教育管理向高等教育治理转变, 强调政府管理由微观走向宏观、由直接走向间接、由管理向服务转变。

长期以来, 高等教育始终是在政府的直接掌控之下, 我们总是在强调如何“加强管理”“规范管理”。在这种单向的、一元的、带有严格强制性的管理体制下, 大学成为政府的附属单位, 被称作“学府”;大学领导成为有较高行政级别的“官员”;政府按照对下属单位的要求来领导和管理大学, 按照管理“官员”的方式来管理大学的干部。

但是, 时过境迁, 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 无论是规模还是内涵, 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构成对传统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巨大挑战, 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改革。首先, 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进入大众化阶段, 与社会建立了最广泛的联系, 也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领域。其次, 高等教育多样化不断发展。我国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快速提升, 形成求学目的多元、求学类型多样、教育消费诉求开始发生分化的新格局, 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个性”需求日益增长, 并高度关注高等教育改革的走向和趋势, 渴望参与高等教育改革。三是高等教育的投资方式和举办主体结构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原来“国立”部属院校为主向“省立”地方院校为主转变, 由原来的清一色的公办高校向“公办高校为主体, 公办、民办高校共同发展”的格局转变。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广泛而深入地参与到高等教育发展中来。民办高校三分天下有其一,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较大比重。初步形成多样化的高等教育投入方式和举办类型。学校多种渠道筹集办学资金, 实施大学生缴费上学, 受教育者兼有高等教育消费者的身份, 更加关注教育收益率, 维权意识、民主诉求意识增强。高等教育不同的投资目的和价值观正在挑战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第四, 高等教育国际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高等教育机构进入我国, 高等教育市场竞争从国内走向国外。全球化高等教育需要“与国际接轨”的、共同的治理法则。第五, 改革的深化和竞争加剧, 大学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更多的“个性化”和“特色”,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办学自主权。最后, 在整个社会倡导“治理”理念、实施“治理”模式的背景下, 我国高等教育转变管理模式, 注重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 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意义深远而重大。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由于独特的发展条件和环境, 相对于传统的公办高等教育,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组织复杂化、结构多样化、水平差异化、权益多样化和民主诉求多元化等问题更加凸现, 加剧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实施治理的急迫需求。由于公共财政政策滞后, 我国民办高校主要由社会出资。当下民办高等教育相关的管理法规严重短缺, 已经颁发的法律法规得不到全面系统地贯彻落实。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习惯于公办高校单一的、单向的、带有严格强制性的“管理”和“规范”, 忽视广大高等教育消费者的选择权, 漠视广大投资者和举办者的办学自主权, 无视民办高校艰难的生存环境。举办者、办学者和高等教育消费者等相关利益主体在民办高等教育管理中鲜有发言权。“生不逢时”和“营养不足”造成我国民办高校质量难以提升、特色难以凸显、核心竞争力难以增强。在满足不断增强的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中, 民办高校举步维艰。事实说明, 民办高校的发展环境仍然是制约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因素。

“管理”和“治理”, 内容有同有别。根据笔者的研究和工作体会, 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 主要应该把握以下5个环节:

第一, 加快民办高校国家制度的顶层设计。民办高校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 即国家层面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政策与基本制度, 这是民办高校治理的基本依据和政治基础。笔者认为,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民办 (私立) 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 不仅仅在于政府给了多少钱, 给了多少人, 而取决于是否有一整套完整、系统的既能体现本国国情、又能适合于民办 (私立) 高校体制和机制优势发挥的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同时, 民办高校国家制度的建设必须基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历史背景和发展阶段,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文化传统和国家意志, 必须与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方向和目标相一致[4]。从欧美等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看, 私立大学往往都具有先发优势。欧洲中世纪大学可以说毫无例外都是私立的, 并且在大学产生以后的几百年间私立大学独霸天下。在国家主义和资本主义工业兴起后, 才慢慢有了公立的或者国立的大学出现。美国当下许多优秀的私立大学建校都早于建国, 经过漫长的进程已经确立自身的地位。分析可以看出, 欧美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是“民退公进”的, 而我国民办高校是在公办高校高度发达、一支独秀的基础上起步发展的, 是在法律和政策的夹缝中生存和成长的, 高等教育的资源几乎为国家所掌握,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公退民进”的进程。另外, 国外私立大学以捐资办学为主, 后起的私立大学举办者往往规制为非营利社团法人, 如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即使发展营利性私立大学也是在国家具有充分的管控之下。而我国民办高校主体是在国家政策一片空白的状态下“摸着石头过河”探索起步的, 捐资不足, 大量为投资性办学, 并且不具有原有的制度管控。这种明显不同的发展模式, 凸显出国家层面顶层设计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顶层设计”这一概念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目前的“现实语境”中, 至少应解决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解决好民办高校的“合法性”;二是要明确民办高校发展的价值;三是要明确民办高校发展的性质 (营利与非营利) ;四是解决好民办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空间[5]。

第二, 切实尊重民办高校各利益主体的相关权利。相对公办高校, 由于投入渠道和主体的不同使得民办高校更加呈现“相关利益体”的性质。面对当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我们不能仅仅解释为管理能力不足, 而更应认识到治理能力不足和不够现代化的问题。政府主管部门、学校投资者和办学者、学生及家长、教师和员工, 各利益相关者共同作用于民办高校, 各方既有相应的义务和相应的工作机制, 也有相应的责任和权利。各方应该明确义务, 各尽其责, 齐心协力服务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如前所述, 解决好民办高校相关利益者的和谐关系, 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办学积极性, 相互理解, 相互尊重, 相互鼓励, 是当前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工作。笔者认为, “治理”与“管理”的区别关键在于“多方”与“单向”。实施“治理”的关键就是要形成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机制和制度。它既包括政府机制和正式的机制, 同时也包含非正式、非政府的机制。从现实来看, 这一机制的建设和形成任重道远。在政府集中掌握教育资源的管理体制下, 政府管理部门尤其要换位思考, 敢于突破, 在遵循国家基本制度的基础上, 尊重投资者的管理权, 尊重办学者的自主权, 尊重教育消费者的选择权, 调动和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当然, 举办者和办学者也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 规范办学, 自觉承担办学的社会责任。

第三, 落实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在政府仍然集中掌握高等教育资源的背景下, 政策始终是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导向和驱动力。制定好政策本身就是民办高校“治理”的重要内容。当前制定政策的一个基本着力点就是要从根本上继续消除歧视政策的影响, 破除制约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解决民办高校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指出, 要“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 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制定完善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对具备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的民办学校, 按规定程序予以审批。建立完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险制度”。这些问题既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 同时又是治理背景下制定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政策中的重点问题, 需要切实解决。但是,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对此问题仍然缺乏系统解决的方案和对策。在当下民办高校发展中, 对于产权制度、营利与非营利学校的分类管理、发展空间、财政资助和办学自主权等方面问题久悬未决, 治理中应该理顺关系, 明确方向、重点突破, 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

第四, 切实解决好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办学自主权是高校治理的重要内容。民办高校由于投资体制和依托市场的办学体制, 决定了办学中需要更多的自主权。这些自主权都基于国家的政策赋予, 也是民办高校发挥体制机制优势的载体。因此, 在民办高等教育治理中, 应该下大力气解决好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近几年来, 在专家学者和广大民办高校办学者的呼吁下, 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问题取得了一定进展, 解决了部分民办高校发展中的问题。但是从总体而言, 还没有根本性的好转和改变, 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当前民办高校办学自主权仍然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专业设置自主权。近几年来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些规定, 下放了高校的专业设置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仍然实行公办、民办高校一个标准, 忽视公办、民办高校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机制差别, 实施限额申报、审批式备案 (即带有否决权的备案) 的办法, 以各种理由控制民办高校专业发展, 使得民办高校专业和学科发展难以真正面对市场。二是招生自主权。近几年来由于生源下降, 造成招生计划萎缩, 民办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更加显得急迫和重要。相关部门在招生人数、招生层次、招生区域以及招生方式上仍然坚持“一盘棋”的工作方式, 甚至仍在扩大公办高校办学资源, 导致部分民办高校招生困难, 甚至有些民办高校陷入困境。这里并不是要求保护落后和质量低劣的民办高校, 但是政府大量投入和依靠社会筹资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平衡, 这一差别应该看到并重视。三是收费自主权。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个人投资高等教育和按成本收费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对于民办高校收费, 也得到许多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但从研究中得到的信息中看出, 这一方面还很不够, 并不稳定。第四, 机构设置自主权。相对前面三个问题而言, 这一自主权长期被忽视。机构精简, 人员精干, 节省人员成本, 是世界各国私立大学的基本做法。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也规定, “民办学校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方案由校长提出, 报理事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批准”, 但是根据笔者的调查和研究分析, 近几年来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机构有较大的增设, 这一方面是为了适应规模增加加强管理的需要, 另一方面, 很多机构的设立主要是上级管理部门的硬性要求。这种不尊重法律规定、不尊重民办高校现实的强制要求, 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民办高校发挥机制体制优势的努力, 不利于民办高校的自主发展, 也必须得到有效解决。

第五, 建设健全民办高校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治理是民办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内容和方面。与民办高校整个治理一样, 政府对于民办高校内部治理也应承担相应的职责。尤其是在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相关规定的制定、执行和监督等方面, 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目前,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对于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的规定甚少, 相当一部分散落于一些文件中, 不系统、不全面、不完善、执行力差, 并且缺乏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民办高等教育的治理, 很重要的就是要重视内部治理, 否则就会出现“学店乱象”。我国民办高校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 内部管理也是制约民办高校提高水平的薄弱环节, 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董事会、校长和党委会、职代会职责不清, 教师队伍待遇不高、稳定性差, 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有所作为, 统筹规范。如果这一环节疏忽或不引起重视, 要实现我国民办高校的有效治理, 提高整个民办高等教育的水平, 是难以做到的。

参考文献

[1][瑞士]彼埃尔·德·塞纳克伦斯.治理与国际调节机制的危机[J].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 1999 (01) .

[2][美]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9.

[3][英]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J].国际社会科学 (中文版) , 1999 (02) .

[4]徐绪卿.我国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2:319.

上一篇:行政补偿的程序论文下一篇:非瓣膜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