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促进法通过等(精选4篇)
民办教育促进法通过等 篇1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一个人有了好的身体素质, 才能做很多事情, 可见良好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从小就要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 既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教学, 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训练。虽然随着相关方面的重视, 体育教学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 对体育教学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就是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不管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将体育教学的目的定位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实际上通过体育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身体对于一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有了健康、强健的身体才能为一个人的人生发展提供可能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竞争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及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 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 必须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学生在体育课堂上, 一方面能够进行实际的体育训练, 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另一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能够有效掌握相关体育技能, 使学生的体育训练变得更专业化、科学化。体育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人生发展, 还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发展, 因此, 要对体育教学引起高度重视。
二、体育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已经为社会公众所认识, 但是通过体育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没有为人们广泛认识。现代社会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很多学生娇生惯养, 就像温室里的花朵, 自主能力比较差, 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 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今社会, 学生必须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 还要有强大的内心世界, 只有这样才能战胜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曲折。
通过体育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体育训练学生的体魄变得更加健壮, 心灵得到了磨炼。学生生活条件比较好, 很少有进行身心磨炼的机会, 体育课堂就为学生的身心磨炼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如何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强化体育教师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
通过体育教学能够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教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会使学生的学习向不同的方向倾斜。如果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能的训练, 那么学生的体育技巧就会下降, 如果教师过度注重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训练, 则会影响学生体能的提高, 鉴于此, 如果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仅仅注重对学生进行身体训练, 就很难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只有强化教师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 才能真正将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
新时期的体育教师要学会不断自我充电, 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已经难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因此, 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体育教学理念。教师不仅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 还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实践, 从实践中总结出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 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2.学生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
当今社会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 很多学生都认为只有抓紧分分秒秒不断学习, 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 认为体育课就是进行身心放松。实际上在体育课堂上教师用一定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身心放松很有必要, 但是在学生身心放松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意志训练, 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
要有效提高学生意志力, 就要艰苦训练学生, 比如为了训练学生的耐力, 教师让学生进行长时间跑步等。当学生遇到这些比较激烈的体育训练项目时, 很多会觉得苦、累, 有的学生甚至会出现不配合教师训练的情况。要想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就要强化学生的意识, 使学生能够有效配合教师的训练活动, 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3.采用有效的训练方法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非一件易事, 因此, 教师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在文化学科的课堂上会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也会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例如:激烈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但是很多学生都会出现坚持不到最后的情况, 教师要采用激励教学法, 用各种各样的方法鼓励学生, 让学生明白坚持就是胜利。
一些人认为体育教学就是教师领着学生打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实际上, 体育教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每一个体育项目都有技巧性, 因此,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不仅要耗费体力, 还要耗费脑力。想要准确地掌握体育技巧并非一件易事, 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掌握有效的体育教学技巧有利于体育知识的顺利传播,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的教学技巧不仅能够让学生领会到体育技巧的精髓, 还能够使学生领会到很多人生道理, 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时代的呼唤, 也是学生人生发展的需要。体育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 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其他素质的提高。在实际教学中, 通过体育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还没有引起广泛重视, 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 都注重提高身体素质。要想通过体育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就要转变教学观念, 学生就要转变学习理念。本文就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展开了论述, 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活动有所启发。
摘要:不管是处于哪一阶段的学生, 体育都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体育教育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通过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展开论述。
关键词:体育教育,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方法
民办教育促进法通过等 篇2
关键词: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学风建设;策略研究
学风是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一个重要的考查指标。对学生而言,它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方法、习惯以及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良好的学风能够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因此,学风建设不仅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常规工作和基础工作。
一、当前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当前高校学风整体不错,多数学生思想积极、学习勤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进入大学后,由于没有了升学压力,学生容易丧失奋斗目标,平时的学习也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顺利拿到大学毕业证而已。同时,社会上“读书工具论”“读书无用论”等思想也使学生逃课、厌学现象在大学校园中司空见惯。
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效率偏低。一些学生缺乏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平时上课不认真,主动学习能力较差,平时不做作业或抄袭他人的作业,到考试时就只有靠作弊来应付。
不能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与高中相比,大学的学习方式也由以教师教学为主导变为以学生自学为主导,学生课余时间较多,学校对学生的课余时间也没有统一安排,部分学生深陷网络不能自拔。
原因分析:从学生方面来讲,学生自律意识差,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从高校方面来讲,学校对学生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投入不足,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仅停留在开设一门课程、举办就业讲座等,缺少系统化、全程化的教育体系,导致学生没有真正树立大学生涯规划意识,缺少奋斗目标。
因此,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学生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目标,推动高校学风建设,既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有益补充,也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二、大学生涯规划和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内涵
大学生涯规划起源于职业生涯规划,它主要针对大学这一特殊阶段,是大学生根据自身主客观条件和职业理想,科学规划大学生活,逐步实现个人在大学阶段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发展目标,为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奠定基础的过程。
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通过系统的课程讲授和个性化的专业辅导,引导学生树立大学生涯规划意识,掌握大学生涯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树立并逐步实现自身大学生涯规划目标的过程。
三、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实践性和开放性很强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科学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大学生涯规划教育通过科学的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在全面分析自我和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目标,解决的是学生最关心的“大学如何度过”的问题,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促进高校学风建设。
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从大学新生入校就开始,抓住学生对未来发展不确定的关键时机,引导学生科学剖析自身主客观条件,合理设计自身大学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激发学生自我规划和主动学习意识,不断明确学习目的和职业方向,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学习观,为良好学风的形成创造主观条件。
学风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更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体现。教师通过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大学阶段发展目标,并根据每年的发展目标制订每学期或每月的阶段目标和学习计划。每个阶段的目标相互衔接,逐步递进,学生必须按照学习计划逐步完成,才能进入下一个更高目标的实现阶段,直至达到发展总目标。在这种逐步接近总目标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都会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自我价值和学习的快乐,会自觉抵制诱惑,加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为以后良好学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涯规划的实施和跟踪不仅对大学生活起着全程监控作用,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指导大学生活的行动纲领,同时,它也是开放性的、动态的,既会随社会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也会依个人实施的效果进行及时调整。这保证了大学生涯规划教育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也能督促学生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学习成效的提高,这为学风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
四、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学风建设的着力点
1.学会时间管理
切实做好大学生涯规划最主要的是时间管理。大学阶段,从时间上来说,只是个人发展历史中很短的一个时期,但就其重要性来说,它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和关键时期,大学生可支配的时间有限,能否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是决定大学生涯规划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决定学风建设好坏的关键。
2.学会适时调整目标
将大学生涯总目标细化为各阶段目标,并将各阶段目标细化到现实生活中,有利于学生明确个人努力方向,充分发挥自觉性、主动性。学生个体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社会形势的变迁自主确定、修正自己的目标与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才能保证持久的动力,从而促进高校学风的建设。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事拖拉是造成学生学业成绩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很有必要引起高校的关注。大量的时间用来逛街、上网,最后关头才匆忙做作业、写实验报告;每天早上赖在被窝里睡懒觉,到期末才发现晨跑次数还差很多……不少大学生有做事拖拉的坏习惯。在生涯规划教育中进行跟踪检查、阶段性总结及表彰和班级同学互查互评等活动,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剖析自身的负面情绪和不良习惯,尝试解决问题,加强自我认知、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从而为良好学风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4.及早树立大学生涯规划意识
高中阶段,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安排下生活和学习,奋斗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考上理想的大学,很少有自己的生涯规划,也很少考虑考上大学要做什么。进入大学,学校和家庭的约束逐渐减少,再加上学生的补偿心理、意志力不强、缺少奋斗目标等因素,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在睡觉、网络游戏、网上聊天上消磨时光。如果在新生刚入校时就开始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尽快树立大学生涯规划意识,通过表彰先进和树立典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学生活,学会正确的学习生活方式,及早制定奋斗目标,那么学生在今后的大学生活中就能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
五、构建系统化、全程化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促进高校学风建设良好发展
1.建立一支责任心强、专兼结合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工作队伍,多渠道开展大学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不能只靠一场讲座或一门课程来进行,高校不仅要高度重视生涯规划教育的课程设置,还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涯规划课程任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企业高管和校友等多方力量,逐渐丰富和完善大学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内容,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大学生涯规划课程任课教师通过系统传授生涯规划知识,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掌握科学的进行生涯规划的方法。辅导员通过班会、日常谈话、实践活动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大学和认知自我,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学习观。专业课教师不仅通过讲授专业课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而且通过前沿知识讲座、专业实习帮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合理制定专业学习目标。另外,邀请企业高管分析社会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要求,邀请事业成功的校友畅谈自己的人生经历,既能丰富大学教育的内容,也可为学生了解社会需求、科学规划大学生活提供最直观的认识。
2.分年级、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实现教育科学化、全程化
大学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大学,对大学充满了向往却又很迷茫。此阶段应重点进行新生适应性教育和专业教育,解决“大学是什么”的问题。利用学生课余时间,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由校、院领导和辅导员分别对大学新生进行大学适应性教育,同时邀请优秀的高年级学生代表担任新生“班长”,及时有效开展朋辈教育,分班级开展学习经验交流会,促进学生对大学生活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另外,及时有效的专业教育既能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和专业前景,也增加了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学习兴趣,为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大学二年级,学生已经基本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模式,对自身和社会环境也有了初步认识,此阶段的重点是指导和帮助学生逐步明晰大学的奋斗目标,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解决“在大学想做什么”和“在大学能做什么”的问题。一方面,通过专业指导讲座、辅导员个性化辅导和对优秀自我发展规划报告进行交流点评等活动帮助学生对大学生活进行合理规划;另一方面,学生要强化素质拓展和工具性知识的学习,为大学生涯规划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大学三年级,学生已经开始实施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对自己的专业和社会需求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此阶段的重点是督促学生实施、调整、改进自己的大学生涯规划,解决“如何实现目标”的问题。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专业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另一方面发掘学生的优势与潜能,引导学生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如考研还是就业等。
大学四年级,学生已经基本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经过前三年的积累和总结,也具有了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素质,此阶段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检查总结大学生涯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得与失,理性评价自己,并根据社会实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整就业心理。
学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有着较大的影响。高校学风建设关键在于学生学习风气的养成,而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自觉性,从学生内在因素上解决高校学风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实施大学生涯规划教育可对高校学风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晓英.以生涯规划为着力点构建学风建设的新机制[J].教育与职业,2011,(2).
[2]曹勇,李德全.以大学生涯规划实施为平台加强学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肖克奇,陈琳婷,吴远枝.大学生涯规划目标的制定及其实施[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4]李瑶,崔永根,刘爽.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推动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
民办教育促进法通过等 篇3
职校学生叛逆性比较强, 追求个性, 虽具有简单朴素的人生价值观, 有一定与人交际的能力, 但是还不成熟、不稳定, 遇事容易冲动, 对学校的管理普遍存在抵触心理。恰恰这些学生三年或者五年后即面临社会的洗礼, 班主任对他们的管理不能照搬照抄普通高级中学的班主任管理模式, 更应注重学生的职业特点, 把他们看成半个社会人,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始终贯穿礼仪教育。对职校生进行礼仪教育, 让他们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 不仅满足职校生走向社会的需要, 更好地促进他们社会化, 而且还可以培养职校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班级管理中的礼仪教育。
一、班主任注重自身礼仪修养, 身正为范
虽然大多数的职校生正处于16~19岁的叛逆期, 品行习惯差, 但他们依旧会萌发对学校生活的美好构想, 对自己朝夕相处的班主任充满着期待。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在校监管人, 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人物, 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我们常说, 有什么样的班主任, 就有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的礼仪素养对学生起着不容忽视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1.班主任要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 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校
不管有什么问题, 班主任始终要有专业的岗位意识, 始终维护自己学校的利益, 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班主任自己做到这些, 你才可以让学生信服你的教育, 才有资格管理这些特立独行的学生, 才能要求学生爱班爱校、爱社会, 从而让学生遵守各项纪律, 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展开。
2.班主任需特别注重自己的着装和修饰
特别是在校园里, 要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 穿着大方得体, 干净整齐。在学生面前, 教师尽可能避免在座、立、行等方面做一些不得体的动作。通过自身的礼仪展示,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着装习惯和行为礼仪, 不穿奇装异服, 不做与自身不符的行为。
二、班主任需善待潜能生, 加强他们的礼仪教育, 做好他们的潜能开发
职校求学的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厌学严重, 加之礼仪观念淡薄, 纪律表现差, 行为失范多, 从而得不到教师及家长的关爱和肯定, 心理素质脆弱, 我们也称之为“潜能生”。如果不做好这些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 那会导致班主任威信下降, 其他表现优异的学生积极性遭到打击, 班级管理工作就会陷入瘫痪。这就需要班主任耐心地教育他们, 真诚地引导他们, 细心地呵护他们。
职校班主任不同于普通高级中学的班主任, 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不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应把学生教育成人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我们应让学生感受到学不好是能力有高低, 只要自己态度好, 行为习惯符合要求, 那自己依旧是老师们最为欣赏的学生, 原来自己也是某一方面的人才。这与以往学生对班主任的看法有鲜明的不同, 才能使潜能生一开始就能接受班主任, 产生喜悦、乐观向上的信心, 愿意与班主任沟通, 从而支持班级的管理工作, 成为班主任的好帮手。
既然班主任能真心对待潜能生, 那这些学生也会发自内心地改变自己。班主任应及时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明确、具体、详细地对他们提出要求, 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归纳起来,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家庭生活中, 表现为尊老爱幼、善待父母;在人际交往中, 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在对外交往中, 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 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 同情弱者、扶贫济困, 爱护环境。比如, 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礼仪: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您好”, 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 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 等等。潜能生的进步需要班主任反复认同, 也需要他们自己反复体验和自我接受, 才能逐步稳固下来。如果这些学生还是犯了错, 班主任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那所有的说教就会前功尽弃, 甚至可能会使他们感觉上当受骗而变本加厉, 班主任再回头教育就更难了。班主任应以一颗崇尚善良的心正确地对待潜能生的某些反复, 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 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 做好潜能生的转化工作, 从而使班级集体的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促进班级管理工作良性运转。
三、班主任应重视班级活动课, 精心组织各项主旨活动,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班主任由于教育教学工作较繁忙、琐碎, 被很多事务性工作缠身, 忽略了主题班会课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弱化了班会课的灵活性和时代性, 失去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平台。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 学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接受信息多, 思想活跃。传统的说教式的班级活动课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思想品德教育, 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为了他们能在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能立足社会, 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要切实把握时代脉搏, 在班级活动中还原职业场景, 模拟工作过程, 采用参与式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各种社交礼仪, 培养他们作为未来职业人赖以生存所必需的关键能力, 切实地把实现高素质职校生的目标落到实处。
班主任在班队活动课中组织各项主旨活动, 如, 公共场所礼仪、见面礼仪、接待礼仪、出行礼仪、就餐礼仪、沟通礼仪、电话礼仪、面试礼仪、敬酒文化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各种感官去感受事物, 从中获得知识, 开阔视野, 增强思考能力, 学到某些技能, 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同时, 通过班级集体活动还能够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而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班集体。
职校生在学校期间通过礼仪教育, 就会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参加工作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职校学生“社会化”的领路人, 班主任应更新理念, 因势利导, 与时俱进, 优化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将礼仪贯穿到整个班级管理的全过程, 提高班级管理的成效, 激发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快乐而健康地成长, 使他们的思想更灵活, 举止更得体, 成为新时期高素质的职校生。
参考文献
[1]许湘岳, 蒋璟萍, 费秋萍.礼仪训练教程[M].人民出版社, 2012.
[2]零汉群.加强礼仪教育促进学生成才[J].中国教育与教学, 2007.7.
民办教育促进法通过等 篇4
(一) 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性
班集体是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 完成育人目标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也非常重视集体教育的作用, 他指出:“教育了集体, 团结了集体, 加强了集体, 以后集体自身就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会使成员的心灵受到教育和熏陶, 言行产生同化和约束, 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
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逐渐推进的今天, 班集体建设在呼唤新的思维, 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对班集体建设的研究一直在持续。
(二) 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如今, 许多教师整天忙于备课、批改作业, 处理各式各样的班级小事, 同时面临职称评改等压力。学生则全力应付各科作业, 机械地上、下课。理想中心与心的交流即情感教育极少见到踪影。殊不知, 情感教育是众多集体建设途径中一种极有价值的方式。
“情感教育” (Sentimental Education) 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 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即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
教育活动是情感活动, 情感活动是推动施教者和受教者双边活动的强大动力。情感教育是融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手段。许多班主任的班级工作经验表明, 班级开展的教育内容能否被学生接受,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融洽程度。师生之间如果搭起情感的桥梁, 经常保持愉快活泼、和谐融洽的气氛, 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团结合作, 教育的内容就能在情感的传送带上顺利通行。
二、班级情感教育的内容
情感教育的内涵广泛, 着重关注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爱, 即悦纳自己, 关心他人, 营造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 创设一个健康和谐的班集体。我试着从以下方面去努力。
(一) 深深师生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教师, 教育工作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唤醒每一颗善良的童心, 使每一位学生都接受阳光照射, 雨露滋润, 茁壮成长。
我特别关心孩子的冷暖, 冬天为他们准备一个坐垫, 夏天给他们抹点清凉油。我还注意观察他们的喜怒哀乐, 想办法让他们获得自信, 体会成功。
我发现, 一旦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爱, 就会喜欢你, 自觉地跟你前行或按你指引的方向前行, 师生可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二) 亲亲同伴情
同伴间的友谊给予孩子们温暖、帮助, 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会消除孩子们的孤独感。班级是一个小型社会, 同伴间的交往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交流思想, 表露自我, 进行合作, 锻炼自信, 为他们提供获得基本社会技能的机会。
在班级中, 我鼓励孩子们多帮助别人, 常常赞扬善良、乐于助人的孩子, 给他们颁发“爱心天使”奖章, 让同学间变得亲密无间。
事实表明, 同伴友谊是一种充满深情的友好关系, 它为孩子提供情感的支持。
三、情感教育的具体实施
在小学阶段, 情感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接纳”态度, 体验作为好孩子的快乐;培养他们初步的道德感, 包括道德荣誉感、羞耻感、义务感、责任感等等, 对集体生活有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良好的情感教育可以让孩子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从而极大地促进班集体建设。
(一) “爱心天使”呵护情感的嫩苗
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认为:一个没有受过鼓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 而当他受过鼓励后, 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鼓励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手段, 若被教师有效地应用, 就会在教育中发挥较大作用。因为学生有了老师的鼓励, 就会产生高度的责任感、自信心, 活动、学习中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周五的午间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光, 因为我们会举行一周一评的“爱心天使”活动。每人每天有一枚“爱心章”, 每天要去找一位让你感动的同学, 在放学前把“爱心章”送给他, 并在背后写上他做了什么让你感动的事。一周中得章最多的人可以收到一枚印有“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的“爱心天使”徽章。
“爱心天使”作为一种鼓励方式, 既搭建了一个爱心的大舞台, 给原本善解人意的孩子们一个展示的机会, 同时, 也给其他同学创造了一个爱心展示的平台, 激励他们多给予别人, 常获得快乐。
(二) “榜样”用心浇灌情感的大树
榜样是一种力量, 彰显进步;榜样是一面旗帜, 鼓舞斗志;榜样是一座灯塔, 指引方向。在班级中发挥榜样的先锋模范作用, 对其他孩子无疑是极好的鞭策!学生是教师严格的批评家, 他们每天观察着你的一言一行, 班主任应该是他们的道德典范, 以自己的行为向学生证明你讲的道理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这就是“为人师表”。
1. 师爱无痕, 润物无声
冰心老人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 是老师教育的源泉, 有爱便有了一切。”作为老师, 我们应该关心每一位学生。
前年冬天特别寒冷, 一天, 我坐在讲台边的凳子上批改作业, 觉得寒从脚生, 整个人瑟瑟发抖。心里嘀咕着:办公室没开空调, 也不怎么冷啊!站起来走几步后发现了原因:凳子上没放坐垫, 屁股“着凉”了!再看看孩子们的凳子, 全都硬硬的、冰凉冰凉……正好过几天就是元旦, 周末我去超市买了56个厚厚的毛绒坐垫, 给孩子们当新年礼物。去年冬天, 很多父母想给孩子换个新的坐垫, 孩子们都不让:“这是老师送给我们的礼物!”看来, 小小的坐垫, 温暖的不只是孩子们的身体啊!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 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 首先应该爱学生。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 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 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 做学生的贴心人时, 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正因为有了师爱, 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 学生才能乐于接受教育, 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天使先行, 助人为乐
人们通常愿意听取年龄相仿、知识背景、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朋友的意见和建议, 小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更是如此, 他们不但喜欢和同龄人游戏, 也喜欢模仿同伴的行为, 这是青少年时期的“同伴效应”。教师如果在班集体中经常表扬行为优异的同学, 树立正面的班级人物形象, 对其他学生无疑是极大的激励和帮助。
(1) “你最乐于助人”———青青的幸福瞬间
青青是个做事拖拉的女孩, 可是她非常热心。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服务同学, 她提高了写作业的效率, 还把抽屉书包整理得井井有条。谁有个头痛发烧的, 她最着急上火了!每次都像个大姐姐似的叮嘱同学:“感冒了要多喝开水哦!”一到雨雪天, 她就惦记着同学们有没有带伞, 忙个不停。无论谁有身体不适, 都爱咨询青青, 她成了我们班的“生活专家”!
当她连续两次获得班级“爱心天使”荣誉称号时, 她的脸上都是笑容!同学们对她竖起大拇指:“你最乐于助人, 我们喜欢你!”
(2) “你最默默无闻”———甜甜的忙碌身影
甜甜是一个内向、不爱说话的女孩。一开始还真没发现她有什么优点, 直到有一天, 检查卫生的值周老师对我说:“你们班的窗台最干净, 每天都锃亮锃亮的。”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女孩认真擦窗台的身影, 她就是甜甜。作为窗台的美容师, 她尽职尽责, 每天早、中、晚检查3遍窗台, 先用纸巾或报纸擦掉灰尘, 再用湿毛巾仔细擦一遍。
虽然甜甜不言不语, 但孩子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在期末的同学互评活动中, 一位同学这样写道:“甜甜是我们班的窗台美容师, 她做事默默无闻, 很认真, 我要向她学习。”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如果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尊重, 自我价值得到了肯定, 那么他们的潜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 即使是一个各方面并不优秀的孩子, 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所以, 教师要尊重学生, 要善于在教育学生时发现、肯定学生的优点、成绩。另外, 这些情感受到尊重与肯定的学生也会在集体中起到模范作用, 努力发挥光和热。
四、情感教育的后续研究
虽然情感教育对学生情感的丰富和班集体的建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我们在实施情感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与班级制度的有效结合。爱, 不能无原则, 更不能纵容。正如“国有国法, 班有班规”, 班级公约是班集体建设的有力保障, 情感教育也要与纪律约束相结合。从这学期开始, 我们班努力寻求“情感教育”和“班规制约”的平衡点, 争取创造一个既温馨又有序的班级环境。
摘要:班集体是能产生巨大教育力量的教育主体, 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媒介。“情感教育”是促进班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 是德育的升华, 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论述如何尝试运用“主题班会的引领、爱心制度的保障、榜样示范的作用”等情感教育方法, 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塑造和谐向上的班集体形象, 创建充满活力的班集体。
【民办教育促进法通过等】推荐阅读: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建议10-11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民办教育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92号范文08-27
以培养“意见领袖”为抓手促进民办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范文07-10
民办教育09-06
民办教育10-13
民办职业教育07-18
民办义务教育05-26
民办教育体制管理06-12
民办高等教育发展07-02
民办学前教育审批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