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拓荒牛

2024-09-20

民办教育拓荒牛(精选12篇)

民办教育拓荒牛 篇1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老、少、边、穷地区典型代表,自然条件恶劣,教育落后,但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深受大众喜爱、扎根山区教育28载、担任校长已有12年之久的中共优秀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教书育人标兵、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校长、桑植县贺龙中学现任校长朱声文,就是生长在这里的农家白族子弟,他一路走来,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敢做桑植教育拓荒者的凯歌。

一、艰辛童年促其攻艰克难立志成才

从白族农家子弟到大学天之骄子,朱声文的学生时代写满了求学的艰辛。1966年9月10日,朱声文生于湖南省桑植县刘家坪白族乡谷家坪村一户白族农民家庭。全家6口人,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母亲做农活时不小心触电被击伤,从此右手留下残疾。他在贫困和饥饿中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也因此早早体会到了“农家的孩子早当家”的滋味。七八岁时,每天除了上学,还要做饭、砍柴、放牛、扯猪草,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走出大山。当时,要想走出大山,农家孩子唯一的希望和出路就是读书。春秋季节,没有钱买鞋,就打着赤脚上学。即使是冬天,也只有一双薄薄的胶板鞋,没有袜子,一到冬天,手脚就长冻疮,他只得自己制作番茄水、猪蹄灰等草药,借此减轻疼痛,熬过寒冷冬天。可生活再苦,也挡不住一颗滚烫的求学心。1982年他初中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桑植县第一中学,学费要17元。为了挣学费,16岁的他走100多里山路,来到湖北铁炉坪一个建筑工地帮工人们做饭,一个暑假下来,挣了40块钱,解决了一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高中三年,腌菜、酸萝卜汤泡饭,深深刻在他的记忆里。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村里的那天,全家人像过节似的,可学费要200元,又难住了一家人。出嫁的姐姐卖花生卖粮食,父母到村里村外找亲戚朋友借,好不容易凑齐了学费。大学三年,他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把所有精力放在学习上,期期都拿奖学金。

二、孝心与党性促其扎根山区教育事业不动摇

1988年6月,朱声文以优秀毕业生身份被分配到湖南省煤炭厅涟邵矿务局桥矿子弟学校任教。期间,一直任教高三毕业班,所教生物成绩每年高考都为学校争得了荣誉。在涟邵,他与城市姑娘李白茹相亲相爱,结为夫妻,并有了孩子,过上了和谐美满的生活。可他在繁忙的教学之余,常常望着遥远的老家出神。在老家,他病弱的母亲因过度劳累,又舍不得出钱医治,早已是多病缠身。1992年,母亲因支气管扩张,经常吐血,为了工作与孝敬两全,他不得不把母亲接到娄底市诊治,病情稍有好转,母亲便因心疼钱,死活不肯继续住院,要回家,并叮嘱道“儿呵,家乡穷,就是吃了没知识的亏,你要回来为家乡出点力。你离家这么远,我死的时候见不到你,眼睛闭不紧呀。”一席话说得他泪水涟涟。孝心与党性促使他做出人生的第二个抉择:回到家乡,恪尽孝道,为家乡教育事业出力,从此扎根山区教育事业不动摇,一晃27载已过。

三、视质量如生命痴心教改出佳绩

回到桑植,朱声文被安排到离家较近但办学条件艰苦的一所典型的农村薄弱学校———芙蓉桥乡中学任教。当时,学校实验室、实验仪器、实验药品缺乏。如果仅凭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化学课会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不愿学,教学效果差。为了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深谙此道的他提出“趣味化学”的理念,自己动手制作教具,自己掏钱购置实验药品,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化学知识,感受化学带来的乐趣。班上有一个叫陈XX的男生,学习基础不好,到初三时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失去了信心和兴趣,但对化学课,就像中了魔法一样,达到痴迷的程度。初三毕业考试,他获得了96分,被老师和同学亲切地称为“化学怪才”。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农村学校和学生实际,朱声文探索出了“一不三有”课堂教学模式:不满堂灌,每堂课做到有目标任务、有自学、有检测。为了这“一不三有”,他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备课上,常常为了备好一堂课,精心设计检测题、制作教具,熬到夜深人静。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从1994年8月起,他在芙蓉桥中学任教的化学在全县毕业会考中连续10年名列全县前列。尤其是2004年初中毕业会考,他所教化学学科获全县个人第一名。2004年下学期,他任教的生物在全县教学质量检测中获第一名。

四、担当重任为桑植教育发展谋新篇

2005年2月,朱声文被桑植县教育局聘任为人潮溪中心学校校长,从此挑起了重担,从业务骨干到学校负责人,实现了人生的第三次超越。

校长身先士卒,“人校”变品牌。人潮溪中心学校是一所移民学校,地处深山峡谷间,当时移民办只给了140万元恢复性补偿,仅建了教学楼和职工宿舍及厕所,不仅无学生宿舍、食堂、浴室、围墙、校门,就连图书室、实验室等教学配套设施都没有。他来到人潮溪乡,看到学校如此困难,内心酸楚不已。此时的他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身为农家子弟,儿时的苦难磨砺了他的心志,艰苦的环境让他爆发出一种生命的力量。2006年4月,他争取县里投资1.8万元,自筹资金2.5万元,建起了一个点对点的智能广播系统。安装广播系统时,需要两根水泥电杆,而乡政府操场上恰好多了两根。为了节省开支,他争取到乡政府领导的同意,亲自带着几个人去挖、去抬。教师们看到了,都来自觉帮忙。见此情景,施工师傅激动地说:“我到过好多学校,但没看到像朱校长这样霸得蛮的,像你们学校老师那样齐心的。”学校没有校门和围墙,他不放心学生的安全,坚持亲自值班巡逻。细节表现关爱,教师看到有这样一位体贴入微的校长,十分感动,都把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05年全县初三毕业会考,人潮溪中心学校获全县第一名;2006年,人潮溪中心学校参加全县初中毕业会考,获得全县农村中学第一名。88名学生毕业,有42人上了县一中录取分数线。在会考的十个科目中,有八科居全县第一名,两科居全县第二名。当年,人潮溪中心学校被县教育局评为目标管理一档单位。2007年全县初三毕业会考,人潮溪中心学校获全县第一名,全校67名初三学生毕业,47人上县一中录取分数线。他在人潮溪中心学校担任校长两年多时间,为该校争取资金100多万元,自筹资金5万多元,建成桑植县农村学校第一间多媒体教室,600平方米的标准化学生食堂,1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80平方米的标准化浴室。办学条件改善了,教学质量提升了,学生素质增强了,县城一些家长把孩子转到人潮溪学校读书,外地转到该校读书的学生达100多人,经常有周边区县及本县同行慕名前来取经,人潮溪乡中心学校成为桑植及周边地区小有名气的“品牌学校”。

校长扛大旗,“官中”换新天。2007年8月,朱声文被调任官地坪镇中学校长。当时的官地坪镇中学在全县31所中学中教学质量一直排在后面,学习风气不好,人心涣散。安排朱声文到这样一所学校去,领导的意图不言自明,那就是要朱声文去当救火队长。上任后,针对管理粗放、教师人心涣散的现象,朱声文亲自拟定了8个管理制度,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刚来学校,调不出住房,他就睡在办公室。每天从学生起床、出操到吃饭、上课,他都全程跟踪督查。为抓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他积极组织开展学习标兵、优秀团员、优秀班干部、文明之星评选活动,定期举办田径运动会、篮球赛、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搭建活动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名校之名不在名楼,而在名师,他积极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努力带好一支政治思想强、专业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学校规定每周星期日下午五点钟开业务会,每周业务学习1个小时以上,定期组织教师观看魏书生讲座光盘,举办计算机、普通话培训班,狠抓教师基本功。一天又一天,他用自己的言行感染了每一位教师。老师们说,只要校长扛大旗,我们就有信心把学校办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好学校。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一年时间,2008年官地坪镇中学从多年的全县后进一下跃居到独立初中第4名,123名学生毕业会考,有45人考取县一中,2人考取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成绩公布,全镇轰动,不少群众放起了鞭炮庆贺。又过一年,2009年6月全县初三毕业会考,官地坪中学获独立初中第一名。

2009年8月,朱声文调任桑植县澧源镇中学校长。众所周知,当时的澧源镇中学在县城三所初级中学中处于最弱之势,教学质量低下,周边环境复杂,校风校纪甚差,家长不愿将子女送到该校学习,周而复始导致生源严重不足。他的到来,最初无论老师还是家长都不相信澧源镇中学会有大的变化。实践证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澧源镇中学在他的治理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校风校纪得到了根本的好转,教育教学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2013年荣获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授予的“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荣誉称号,湖南省科技教育先进单位,初三毕业会成绩考获得全县第一名;2015年初三毕业会考成绩再获全县独立初中第一名;多次获得绩效考核一档单位。

突破瓶颈,誓让贺龙中学育人航母乘风破浪,扬帆远航。2016年2月,朱声文调任桑植县贺龙中学校长。桑植县贺龙中学是依贺龙元帅的嘱托于1958年创办的一所农村示范性完全中学。近几年,校园环境、校风校纪、教学质量有所改善和提高,但距规范化、示范性名优学校要求依然还有一定的差距,仍处于持续发展的瓶颈期。朱声文调任贺龙中学校长后,第一时间走进了课堂、食堂、宿舍、浴室、运动场地等,深入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场所。他广开言论自由之门,在行政会上、全校教师例会上,都首先让广大干部职工畅谈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他洗耳恭听,然后他再谈想法和安排。他与广大教职员工交朋友,无话不谈,谈大家的切身利益,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创新方略,谈学校管理现状,谈学校未来愿景。他指导职能部门修订完善规章制度,依法管理。他视质量如生命,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犹如一名医术高明的医生,多法并用,让病情暴露无遗,控于指掌之间,以对症下药,起药到病除之效。他更像勤劳务实、技术高超、极具创新的工匠,正在用心地修补贺龙中学这艘育人航母上的每一个漏洞,加固每一颗螺钉,只为让贺龙中学这艘育人航母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民办教育拓荒牛 篇2

如果没有拓荒牛的精神,我们中国何谈崛起?哪会有中国上空的第一朵蘑菇云?哪会有第一颗“东方红”卫星升入太空?哪会有如今的神五、神六?倘若不具备敢冒的拓荒牛精神,这些辉煌事迹何从谈起?

如果没有拓荒牛的精神,人类也就没有这么的创新发明,有的只是千篇 一律的石锤、石斧这类石头制的工具,人类也将会滞留在石器时代,哪会有如今高端武器设备?那人类就发展不起来起来,依靠那些石制工具,想建设出如今一栋栋的摩天高楼,那将会是一件浩大的工程,那么想建设出如今我们这样的城市,不就是天方夜谭了吗?不具备敢试的拓荒牛精神,人类哪有现在的辉煌?

如果没有拓荒牛的精神,前一次的数据搜查也不会那么成功。那是一个数学课上发生的事,由于要下到操场,去测试一下操场的宽,我们一小组带着铁尺就下去了,可刚一开始就遇到了问题:铁尺的长度有限,虽然带了粉笔可以做个标记,但粉笔比较粗,这样慢慢积累下来,我们搜集到的数据也将不会准确,这该怎么办?正当我们被这个问题困扰时,我们看看手中的的油性黑笔,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黑笔够细,量的自然准确些,再让一个同学站在起量线上,看准直线,这样一来无论怎样,我们数据的准确性都会八九不离十。果不其然,最后大家得出的`结论和我们也相差不过0.5厘米。这正是敢为天下先的拓荒牛精神起到了作用。

李蒸:西北高等师范教育的拓荒者 篇3

李蒸(1895〜1975年),字云亭,河北唐山人,我国著名教育家。192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32〜1937年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1937〜1944年为西北联合大学四位常委之一、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等。李蒸一生矢志师范教育事业,是我国著名的师范教育家。他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于抗日战争期间,在陕甘后方缔造经营了国立西北师范学院。他被称为西北高等师范教育的拓荒者,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西北师大的守卫者与建设者

1930年2月17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委任李煜瀛为北平师范大学校长,李蒸为代理校长。李煜瀛始终没有到校。李蒸在该校同学会代表催请下,于1930年2月26日,到校就任。之后,他离开北平师大,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从事社会教育工作。1932年7月19日,他再次出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任职期间,他顶住各方压力,与全校同仁一起对学校进行大力整顿。经过数年努力,终使北师大成为堪与国内一流大学齐名、在教育界占有人所公认的一席之地的高等师范教育最高学府。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京城各大学陷入困境。在许多人对师大是否尚能存在产生疑虑时,李蒸斩钉截铁地说:“我可以告诉诸君,如若万一无办法时,在北平不能办大学,在别处仍可以办。到那时,组织规模或者不能与现在一样,而生命则无论如何是不会断的。”李蒸始终为保全北师大的生存而奋争。9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命北平师大、北平大学、天津北洋工学院迁往西安组成西安临时大学。后为避难,临时大学又迁往陕南汉中、城固一带。1938年4月,临时大学更名为“西北联合大学”,原北平师范大学改为西北联合大学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8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将西北联大分解。西北联大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更名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李蒸任院长。

1940年4月,国民政府鉴于城固地处偏僻,高校太多,而甘肃高校太少,迫切需要培养中学师资以发展教育,因此下令西北师院再迁甘肃兰州。1944年,西北师院完成了迁校工作。20世纪40年代的大西北,地瘠民贫,交通不便,文化教育极其落后。甘肃省当时只有一个甘肃学院,青海、宁夏、新疆尚无大专院校。西北师院的西迁,使甘肃拥有了第一所国立大学,对于西北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在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的八年,李蒸带领师生西奔西安、南迁汉中、北上兰州。这所学校就像一只飞鸟,忽北忽南,忽西忽东,常在风中摇曳,为栖息而犯难。虽因战争威胁,学校颠沛流离,但李蒸始终站在第一线领导学校工作。战时物价飞涨,生活异常艰辛,师生们“戴的是‘怒发冲冠’的帽子,穿的是‘脚踏实地’的鞋子和‘空前绝后’的袜子”。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李蒸指挥了有名的师生翻越秦岭的徒步南迁,绘出了“文军长征”的伟大画卷;并在兰州十里店这块处女地上拓荒,为甘肃人民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大学城”,结束了甘肃无大学的历史。李蒸带领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师生,凝练爱国激情,期盼民族复兴,陶冶情操意志,创造师范文化。西北师院初迁到兰州的时候,环境恶劣,资金短缺,李蒸带领全体师生白手起家,同甘共苦。艰苦的生活磨炼了师生的意志,形成了“刻苦耐劳,诚朴笃实,埋头苦干,不尚宣传”的良好校风。民国教育部曾派员视察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考察结论为:“该院校风纯良,学生颇知勤学,师生情感融厚。……研究工作成绩颇著,均堪嘉许。”

李蒸办学处处体现“人本”“校本”教育思想,创造和谐与亲和,以在战争状态下提高学校的凝聚力。他说:“同仁相处都是互相敬重,尤其对待教授要格外有礼貌,保持吾国尊师重道的风气。做校长者接事之后第一要事,就是取得原有教职员的合作。……相处之道必须是‘亲爱精诚’‘互助合作’,然后方能协调融洽,以增进教学效率。”他就是秉持着这样的教育理念兢兢业业办学,赢得了广大师生和西北人民的尊敬。

以教育振兴西北

西北师院迁到兰州后,李蒸认真分析了当时西北的社会文化情况:“关于教育与研究事业之促进,我们认为在西北地区是基本建设中之基本。过去西北的教育太不发达,研究工作更未提倡,这是因为西北交通不便,生活比较困苦,不但外界人才不肯多来,而本地人才亦多外流,同时政府亦因利趁便发展东南及沿江沿海一带,所以西北不幸而落后。”而“本院为西北地区师范教育最高学府,其使命不仅限于课室教学及狭义的师资培植……实有参加整个西北文化建设之任务” 。因此,他提出西北师院参与西北文化建设的具体任务:第一,对西北教育事业的促进,可分为质与量两方面。质的方面首先须注意师资训练,量的扩充首先是加速增设学校,扩充国民教育,其次为大量办理民众学校及应用社会教育方式,以求成人教育之补习。第二,以西北文化、考古、史地及家田、水利、矿产、畜牧等项目为重点研究对象,从速探讨,以开发研究与教育工作相辅而行。第三,重视西北文物之发扬与古物之保管,整理与创作富有民族精神的西北民间文学及艺术作品,以影响风气,改进人生。

在他的大力倡导下,西北师院的师生深刻地认识到,开发西北的工作,最重要的还是“人才之培植与延揽,而由教育建设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之途径”。后来,李蒸又在《西北日报》上发表一篇关于西北师院历史使命的文章,进一步重申西北师院在西北社会中担负的重任:恢复民族固有道德;提高西北文化水平;推進西北公共教育;供给人民精神食粮,发扬民族精神。与此同时,他划定师院附近的孔家崖国民学校及十里店国民学校为推广社教之中心。此实验区办理补习教育,利用夜晚举办男女培训班;提倡新生活,宣传引导民众过整洁、简单、朴素的生活,发扬“四维八德”精神;成立宣传队,把夜晚收听到的广播新闻,择要写成简报,张贴在街市中心,并向群众讲解,以激励民众爱国情操;参加国民月会,给群众讲解时事与地方政令;配合节日庆祝活动,宣传其意义,高涨民心士气;破除迷信。这些活动在附近的民众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些老人至今还常常念着李蒸的名字。

在李蒸“以教育振兴西北”的感召下,西北师院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聘请了一批著名教授来兰州任教,研究和保护文物,参与西北的革命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945年11月,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授予李蒸在北平师大、西北师院连续服务15年以上的“乙字第一号奖状”。

培养人才为根本之图

李蒸认为,西北开发涉及方方面面,举凡有教育、学术、科学技术、新闻出版等等,但归根结底“最重要者为人才之培植与延揽”。他在《略谈西北文化建设》的文章中深刻地指出:“由教育建设途径以培养人才自为根本之图。”在西北实际开发过程中,无论是文化建设与开发,还是天然富源的开发,均与人才密切相关。但是,人才成长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短时期内难望有大量的成就”。然而,西北开发,时不我待。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如何解决呢?李蒸认为,可以通过两方面的途径解决,一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开足西北各省各学校的马力,多培养人才,使他们投身到西北开发的伟大运动中去,为西北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是引进人才。由于培养人才需要较长的周期,而西北开发在即,所以西北各省应当“设法招致各地人才来西北工作,实为当务之急”。他主张构巢引凤,重视人才,招致人才,稳住人才,发挥人才在西北建设与开发过程中的作用,让他们在西北开发的伟大运动中建功立业。李蒸指出:“西北各省当局及地方人士当早注意及此,惟招致人才来西北工作,不但应优厚其待遇,且应布置适当生活环境,使来西北者留住西北,在精神物质两方面均能安心工作,满意生活。否则,全国各地均在竞争人才之吸引,西北环境比较困苦,人才容易外流。”

李蒸曾多次强调,西北师范学院肩负着西北开发的历史使命,在抗战期间招生应尽可能向西北各省倾斜,以保证为西北各省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在新生的报告会上和毕业生的派遣上,他都反复强调要师范生扎根西北,为西北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就是西北师范学院“应负之责任”,也是全体师范生应负的责任。他在1943年的西北师范学院毕业纪念册序中强调说:“诸君毕业之后,当以西北为服务领域,下定决心,争先恐后,同在西北工作”,“切不可仍蹈故常,竞赴通都大邑,求交通之便利,图个人之安逸,而置国家民族大计于不顾”。陆润林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李蒸和北平师范大学师生“历经千辛万苦,在西安、陕南、兰州一带,克服一系列困难,解决师生员工和学生的住宿、生活、基本教学物质条件,让学校继续维持上课。从而,为抗日救亡运动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输送了大批进步的知识分子。同时,把我国平津一带第一流专家、教授西迁到西北地区,把我国文化教育优良传统和长期积累的高等学校的办学经验搬到古老的西北地区,大大缩短了西北地区教育和沿海地区教育的差距,使西北地区的高等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他对李蒸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作为一位现代著名教育家,西北师大、北师大的建设者与守卫者,西北开发的先行者,李蒸对教育的贡献、对西部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卓著的。1946年12月17日,西北师范学院举行校庆44周年大会,兰州市政府在大会上宣布,将十里店的一段公路命名为“李蒸路”,以纪念他对西北地区师范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

民办教育拓荒牛 篇4

经业界朋友介绍, 当初靠几个弟兄用大铁锹挖砂石赚了一大把钱, 后来瞄准商机转行干了土方工程, 成了远近闻名“大佬”的老板J, 踏着月色迈进了快乐茶吧的大门。

【话题】成长期企业一般创业元老问题的焦点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创办人陷阱”现象/解决创业打天下的“铁哥们”拖后腿难题要过好“情理法”三关/坚持调整心态为上, 靠“四步法”维稳。

企业老板J:那还是十几年前, 眼睁睁地看着人家都经商赚钱, 咱也不能干等着受穷, 人家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 咱们就张着嘴“喝西北风”。当时我就想, 大老爷们有胳膊有腿的, 经商没有本钱, 咱总还有一把力气呢!率领几个弟兄先是搞了个沙石场, 美其名曰“建材公司”, 其实连个执照都没有。现在想来都有些可笑, 当时还不是怕人家看不起吗!后来, 通过给筑路工地送料, 又接着搞起一个工程队。不管是春夏秋冬, 酷暑严寒, 起五更爬半夜, 挣了几个辛苦钱。可有一年很倒霉, 祸不单行, 连续摊上几个工伤事故, 赚的几个钱刚刚够医疗费的。眼看着一个个新的工程项目, 没有钱就干不上了。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 跟我干的哥儿们没有一个是“缩头乌龟”, “人心齐, 泰山移”。

怎么办哪?我把大家找到家里商量这件事, 最后几个哥们异口同声说:“老大, 你就说咋办吧!我们听你的, 有苦同享, 有祸同当。”这样就从各家里凑钱, 向亲友们借钱, 总算度过了这一关。紧接着赶上房地产开发热, 公司的日子好起来。几个赚大钱的机会都被我们给抓住了, 如今成为这座城市数一数二的房地产公司:光是工程专用车就是几百台, 每年的利润近亿元。公司大了, 部门多了, “鸟枪换炮”了, 用京剧《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的话说, 几个铁哥们都“弄了个旅长、‘马掌’干干了”。可是, 随着事业的发展, 泥瓦匠出身的弟兄们, 文化低、素质差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房地产业已经不仅仅是象刚开始的时候, 弄一块地, 盖上房子, 再卖出去就赚钱, 不那么简单了。多少烂尾楼戳在哪里, 进退两难, 多少高档住宅楼空空如野, 卖不出去。原来创业的这些铁哥们, 不仅干不了采用新经营模式的项目, 而且有的时候还会影响别人, 尽挡道起反劲!

吧主:“长江后浪催前浪, 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事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规律, 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你今天遇到的问题, 其实带有相当的普遍性, 不是只有你一户企业存在, 只是反映的程度不同。所有企业在完成创业后要继续发展, 都会遇到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上的“一道坎”, 事出必然, 不足为奇。如果解决的好的话, 会大大地推进企业的进一步大发展, 登上一个新台阶;搞得不好, 企业前进就会遇到来自内部的阻力和人为障碍, 导致企业“翻车”。尊敬的大老板, 到了考验企业家管理智慧和驾驭能力的时候了!

企业老板J:是呀!看到了左邻右舍的企业,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出现的种种情况。有的顺里成章, 麻烦事情较少, 有的闹腾的满城风雨, 还留下了不少“后遗症”。所以, 我常常地想, 怎么在管理人的问题上, 比搞业务还要难上千百倍!这个问题也就一拖再拖地搁置下来了。按说, 兄弟们一起奋斗了这么多年, 虽说都有了相当可观的一块股本, 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但我又有一个大顾虑, 怕耽误事, 企业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搞不好一两年就被同行业淘汰呀!你说, 现在的竞争该有多激烈。

吧主:作为成功企业的大老板敢于正视这个问题, 实属难能可贵, 说明你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宏伟远景, 并且关注到了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事实上, 企业内部环境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 并不次于业务经营的本身, 而且能够直接影响日常经营管理的运行, 危及企业健康的肌体。

有一个值得警醒的典型案例, 你也许会有所耳闻。广东爱多电器原本是一个成长迅速的企业, 名震珠三角及港澳地区。如同美国人形容的那种“跳羚型企业”, 连年业绩飙升, “一蹦三个高”。企业正处于鼎盛时期的时候, 由于种种原因, 创业元老大股东们摊牌股份问题, 该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志标, 不得已让出了企业董事长的位子。企业内部局面顿时复杂化, 接连发生了一连串不小的“地震”, 如日中天的企业开始由分裂走向下坡路, 最后竟然滑到了破产的地步。一个好端端的企业, 就这样走到了市场的尽头, 给历史留下了一幕“本是创业者、同为掘墓人”的悲剧。

无数企业发展的经历表明, 成长期企业面临创业元老问题时, 一般来讲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者为利, 反映在股本利益分配上;二者为权, 出现在管理职权分配上;三者为能, 表现在创业元老能力素质上。有的铁哥们不再“铁”了, “翅膀”硬了, 另立门户, 分道扬镳, 好合好散;有的创业元老反目成仇, 冲突升级, 诱发诉讼案件;有的心安理得地退到二线, 或者告老还乡, 成了企业单纯的持股者。不知道你的企业现在面临的属于哪一种情况?

企业老板J:主要表现为创业元老素质不适应, 拖后腿不跟趟, 障碍了企业的发展。尽管没有潜在激化矛盾的因素, 不至于剑拔弩张火药味浓, 我感到也是个相当棘手的事情, 感情上过不去, 下不了手哇!

吧主:尽管企业情况各自不同,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那就是创业元老们出过力, 流过汗, 功不可没。正是因为这一点, 你才感到有些为难的, 怕别人骂你“六亲不认”, 是不是?近年来, 美国管理学者经过对很多成功创办者进行研究, 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叫做“创办人陷阱”。意思是说在企业创办的初期, 创办人群体的决心、毅力、屡败屡战的执着精神, 是比资金、技术还要重要的优势资源, 也是迈出成功第一步的重要条件。可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创办人群体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与创业初期的情形大不相同了, 激情弱化了, 闯劲没有了。长久下去, 创办人群体难免不自觉地跌入“创办人陷阱”, 自己亲手把历经千辛万苦创办的企业, 从“摇篮”走向成功, 再从成功送入“坟墓”。

企业老板J:好一个可怕的“创办人陷阱”!事实上, 真的就是这么回事呀!

吧主:然而, 一个小企业从小到大了, 事业发展了, 市场环境变化了, 员工队伍结构多元了, 创业元老的身份地位也转变了。有的创业元老由初期普普通通一个干活的, 成为了一方“诸侯”, 管的人多了, 管的事情也多了, 势力范围扩大了, 人也神气起来了。有的创业元老本来水平不高, 讲资格, 耍蛮横, 吃老本, 不思进取, 心里头总有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 以为自己在企业有股份, 企业就象是自己家的一样, 想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有的创业元老自我感觉功高盖主, 排位子, 要名分, 脑子里总希望来一个“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自己能做上前几把“交椅”。有的自恃是企业初期创业的功臣, 什么二次创业不创业的, 反正家大业大有我一份, 无论在理念上、素质上、行为习惯上, 不知不觉地跟不上企业前进的步伐。心有余力不足不说, 还会使企业元老变成制造杂音的“怨佬”, 整日里怨天尤人, 抱怨这抱怨哪, 影响企业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

企业老板J:最近, 我创业初期的兄弟们总是给我吹风说:“大哥对得起我们, 我们也知道咱肚子里的墨水不多, 但也不能创业时把咱们当作拓荒的牛使唤, 拉犁开地。现在五谷丰登了, 拉完犁就‘杀牛’呀!”曾经有几次我都暗下决心要解决元老拖后腿的问题, 但一直为感情所困, 拿不出太好的办法来, 一拖再拖!

吧主:依我看, 解决创业元老拖后腿的问题, 既不能操之过急, 又不能久拖不决。从一些成功企业的做法看, 比较稳妥的是在保证合理利益的前提下, 来个“软着陆”!

企业老板J:怎么个“软着陆”法?我这次来就是请你帮助拿个主意, 当然是越具体越好。

吧主:企业既然已经出现创业元老们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问题, 那现在就要抓紧广泛引进人才。其作用有两点, 一是注入新鲜血液, 实现新老交替, 防止发生突发事件造成人才断档;二是发挥“鲶鱼效应”的作用, 自然而然地促进新老更迭。

“鲶鱼效应”源于一个故事, 说是北欧挪威人到远海捕捞沙丁鱼, 最担心的是到岸上后, 因为沙丁鱼死了影响销售价格。渔民们经过观察发现一个小秘密, 有个老渔翁出售的沙丁鱼总是活蹦乱跳的, 所以, 销售价格比别人都高一些。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老渔翁在打鱼的时候, 总是在船舱中放上几条生存能力极强的大鲶鱼。鲶鱼有着爱游动的习性, 一刻不停地游来游去。沙丁鱼看到新来了几个家伙, 无所顾忌不停地游, 也就心存介意地跟着游动起来。难怪老渔翁打上来的沙丁鱼, 不管距离岸边码头有多远, 总是活的。通过引进人才调整人力资源结构,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创业元老焕发工作活力, 不至于跌入“创办人陷阱”里头爬不上来。同时, 新员工用新的理念影响老员工, 加快素质的提升, 这就是群体的“鲶鱼效应”。

企业老板J:这一招我早就用过了, 于事业, 于个人都是有利的, 不伤感情, 比较温和, 容易被接受。可是, 最近一段时间, 情况越来越糟糕, 有的开发新业务的MBA遭到排挤, 有的学建筑的硕士研究生不满元老的工作方式, 挥手而别。这还不说, 个别的创业元老竟然流露出了“既生瑜, 何生亮”的情绪, “倚老卖老”。对于不太象话的那个人, 我将其调整了工作岗位, 他竟然反目成仇, 到处散布我的坏话。最近拉出去几个人, 干起了建筑公司, 说是要与我对着干。

吧主: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开篇写道:“天下之事,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问题出在哪里?根本在于企业创业的初期, 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退出机制, 变“有言在先”为有制度在先, 确立一个明确的不搞终身制的“游戏规则”。不管是“皇亲国戚”, 还是名门望族, 一律按制度规矩办事, 事情就不会搞到这般复杂的地步。当年企业刚创业时, 就像桃园三结义一样, 刘备、关羽、张飞立下了山盟海誓, 共同“匡复汉室”, 而后就过关斩将, 出生入死打天下, 至于将来怎样没有考虑那么多了。乡土文化观念成为维系创业者团队的精神纽带, 企业一旦出现新的变革, 落后的观念也就成了最大的羁绊, 真是割不断, 理还乱。

目前, 创业成功的民营企业不解决好这个问题, 就会重走原来国有企业冗员过多、官满为患、背上个“大包袱”的老路, 甚至面临把企业拖垮的危险。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较多, 多数企业都能够平稳过渡, 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曰退。现岗退休, 让出位子, 保留股份, 享受分红, 让创业元老分享创业成果, 不至于感到失落。

二曰挂。设立过渡性职务, 明确职责权限, 力所能及, 让创业元老门逐步退下来, 不至于丢面子。

三曰分。划出一块附属业务, 产权明晰, 责权利明确, 单独进行公司运作, 让创业元老独闯一块天地, 不至于对着干。

四曰养。对于身体状况差和有特殊情况的创业元老, 采取适当给予定额定期补贴方式养起来, 不至于伤感情。

总之, 更新观念, 调整心态, 建立规则, 妥善安排, 是民营企业在解决创业元老退出问题的基本原则, 也是每个民营企业成长道路上必过的一大关!

企业老板J:虽然这项变革有一定难度, 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其实关键还是下不了手!尤其是象我们这样发家的民营企业, “打断骨头连着筋”哪!

吧主:正如你刚才所言, 企业老板在处理这个问题上, 要过好几关:第一人情关, 在情、理、法的三者关系上, 东方文化往往容易重情理而轻规则, 这是与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地方。按照规则办事, 不仅创业元老不容易理解, 就是老板本人也怕担个骂名。第二制度关, 企业是一个效率优先的经济组织, 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必须及早建立严密而系统的管理制度, 强调制度至上。第三竞争关, 优胜劣汰, 是市场环境下企业员工的普遍认同的规则, 元老员工也不例外, 只有这样才能凭借市场机制推动人士更迭, “唯有源头活水来”。总之, 摆在企业老板面前的市场价值天平上, 事业与人情难以两全, 八面玲珑只是暂时的, 肯定会埋下长久的祸根。

前几天有一位好久没有见面的企业老板, 光顾茶吧, 问其原由方知, 原来是带着几位创业时期的元老出国旅游了, 欧洲和东南亚玩了一大圈。当问他哪里来的这么高的兴致, 他说为了稳妥解决创业元老的去留问题。这位大老板花费了好一阵子脑筋, 一个一个地与创业元老促膝畅谈, 讲清利害关系, 而后又借带他们出国旅游的机会, 灌输市场新理念, 从企业股东立场上看待企业发展与个人利益得失, 支持企业变革, 顺利搬掉了几年来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用他的话说, 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功。正是这一重大的企业变革得以顺利进行, 为大刀阔斧地推进管理创新铺平了道路。这户企业重金引进高级管理人才, 推行全新管理模式, 在前期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 别的企业纷纷叫苦不迭, 该公司利润比同行们高出一大截, 为业界翘首!

企业老板J:令人苦恼的不是别的, 正是创业期元老们的观念、能力不适应企业变革, 成了推进变革的“阻力军”。去年, 我聘请咨询机构要推行新的管理模式, 就是因为考虑这几位创业的哥们, 该计划迟迟没有启动实施。唉!终于到了不解决不行的时候了, 再拖下去, 就把企业拖黄摊了!

吧主:要达成一个目标必须选好时机, 水到渠成。一般来说, 当企业面临较大困难的时候, 当某项工作出现纰漏造成损失的时候, 当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时候, 当重新调整股本结构的时候, 当借助外力推进变革的时候, 实施这项解决创业期元老去留的重大变革措施, 可能会比较容易一些。

企业老板J:好的, 听你一讲, 我更加坚定了变革的信心。“长痛不如短痛”。必要时, 如果你能抽出时间到我们企业讲一课, 给大家开开脑筋就好了。到那个时候, 我就来个“不换脑筋就换人”。

吧主:好哇!你现在用的就是借助外力这一招嘛!记得前些年, 有一句流传着很广的话, “老大难, 老大难, 老大一抓就不难”。

【尾声】话唠的差不多了, 老板J此刻似乎已经成竹在胸。他站起身来在即将离开快乐茶吧的那一瞬间, 忽然间看到墙上挂着吧主用流畅行体书写的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条幅, 随口大声的朗诵起来“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作为拓荒者散文 篇5

1

作为筑路者,我是喜欢荒原野岭的自然风光的。我们的路修向前方,前方将尽皆土色。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北方的土多是亮黄,南方则红壤居多。

我时常看到项目部四面的刀旗,上面赫然写着“中国中铁一局”的字样,像古代行军打仗一样,安营扎寨,在这荒原之中现出一种生机和拓荒者的盛气凌人。

这里面住着的人不是将军,亦没有士兵,而是拓荒者。

可以这样说,这些人的到来,是一种文明对于原始的教化,是盎然生机来临的好兆头。我庆幸自己是住在这里面的一员。

每天的清晨,伴着清脆的铃声,我们有计划地出发。去构建一个梦。

我们顺着旁边的漫天荒草开始整理出文明的脉络,用智慧和神奇的力量浇铸着人类对于速度的超越。

因为我们是筑路者,是苦行僧,所以我们像“西绪弗斯滚上山石”一样执着。所不同的是,我们的梦是甜美的。是的,我们将为后来人开辟一条黄金大道。这是正真意义上的黄金大道,因为它寄托着国家意志,人民福祉。

这就是铁路建设者。

有一类人的温度很大,足以照亮和温暖整个社会。中铁筑路人即是如此。

有时候,甚至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的贡献有多大。但他们起码知道,修一条路,拿一份钱,利千万家。

曾经感动于一位已经退休了的铁路职工的话,他说:“我现在一天看不到铁路,心里就不塌实,都快生出病来了。”

“看不到路,心里就不塌实”,这是一种什么状态。

就如久经沙场的老将军沐浴和平时光一样失落。

就如叱咤风云的老干部聆听时政要闻一样激扬。

就如妙手回春的老医生看到病痛伤患一样关切。

就如德隆望尊的老先生教育调皮孩童一样满足。

对了,这就是职业人生最美的瞬间。

看着路,就看到了自己的真实。

作为铁路建设者,我无怨无悔。

2

不少人曾经问我,为什么学铁路,为什么选择中铁一局。

除去枯燥乏味和荒凉寂寞,除去金钱索取和物质积累,寻根刨底,我一时间还真的不知道是什么左右着我的选择。

如果说是选择,那么只好承担;如果说是命运,那么听从安排。但如果说万事万物都要讲机缘,那么我宁愿相信这是我的铁路情怀。

早在学生时代,就知道国父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这应该是我和铁路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中山先生的书写得用心良苦,我看得热血沸腾。我知道,政治家通常是激情澎湃的。却常常感怀于这位“临时大总统”的人格魅力和家国情怀。令我至今感念的一幕犹在眼前:

“(孙中山)带了一幅约6英尺见方的庞大地图,把它摊在地板上……他不因地图上的种种阻隔而气馁,只是握着画笔,在地图上尽可能地用铁路线填满各个省区和属地……他竟然天真地认为,画了这些线路,国际资本家就会提供足够的资本,在5至内把这项如此浩大的工程全部建成!”

我们很难想象,伟人在遭受挫折时的忧心与隐痛。那份蓝图,也成为谋求中国实业现代化的第一份蓝图。这种尝试的勇气和前瞻性的设想,正是中国铁路建设发展的方向。

我的铁路情怀,发轫于此。国父的爱国情怀,亦如今日中国铁路建设之壮阔,遍地开花,随心而动。作为筑路者,我感到自己生逢其时,才尽所用,赶上了一个好时代,作为中铁一局的一员,我更是找到了学生时代对于铁路情怀的依托,那就是继续国父的梦,修筑中国自己的铁路。

百年铁路梦,曾经国父情。参加工作以来,虽备尝辛苦,但总的来说,依然感怀于筑路人的`可敬和可爱。常常瞩目身边这样一个群体,他们以水木年华笑对荒原,以迎来送往面对烈日,以汗水疲惫构建通途,以智慧知识奉献国家。

我的中国中铁情,首先来自于对于中国铁路的敬畏。谁说年少不爱国,且看中铁筑路人。

3

我24岁,数十年学生生涯已告结束,心里依然波澜不惊,感觉不出自己的社会角色。经历一年的实习见习,原来对于铁路的神秘感荡然无存,唯一学会一件事,那就是对于自身职业的重新审视。

这是一种注定孤独的事情。常常和黑夜有关,和疲惫有关。也正因为如此,更容易让人理解人情可贵。相互协作的几个人,往往在冷月的夜里证明着自己的生命价值。

记得某个晚上,在片刻的休憩时间里,年轻的测量小组长经常用鬼来搞恶作剧。调皮的组员会适时作出一些凄楚可怖的惨叫。不过大家对于这样的玩笑都已厌倦,早已经没有了渲染力。

在疲倦中坐等黎明,在忙碌中守候晨光,是极其煎熬的事情。

这样的劳作方式带来的并不尽是物质上的满足。我们更要说明的是人的精神。因为我们知道,当列车呼啸而过时,无数的人将感怀于这恢弘的工程,会在心里惦念曾经的筑路人。

我曾经对自己的工作作出这样的评价:

当列车呼啸而过时

我们的极致的劳累便等于极致的恢弘;

我们奢侈的青春便升值为极致的辉煌;

我们从事的事业便成为人生历程中的骄傲;

我们漫漫的远行便能推进整个国家的繁荣;

我们牺牲的时间便撑起生命的尊严。

我想,在中铁一局工作,我们不应抱怨什么,起码我们还是给别人带来了便利,人生价值不等于人前辉煌,更多的是默默地奉献。这不是吃亏,也不是无奈,是中铁人的骄傲。

我不是一个喜欢唱赞歌的人,但我知道,我应该为什么自豪。

我还是那句话:选择中铁一局,当无大错,必有洪福。

我将一如既往,继续这汗水的咸,骄阳的热。作为中铁筑路人,我骄傲!作为拓荒者,我甘之若饴;我更加感怀于那些不眠的夜晚,苦中作乐时的自得。

4

读过一首诗,《铁路工人之歌》。不曾有溢美之词,却优美流畅,久久萦绕心怀。我知道,这就是所谓繁华落尽,尽得真意,这就是所谓流畅的诗,痛苦的写。

这些文字带着一种铅华尽去,愈见智慧的光亮,带着一种崇高和敬畏,带着一种职业操守,像童话诗一样扣人心弦,令人感动。作为筑路者,作为拓荒者,我们从这里看到了人性的善,职业的美。

当荒原变作黄金道,当汗水凝成万里路,当铁路工人修完一条路的时候,我才恍然:

我从来没有为它们唱一首歌,

赞扬它们铁一样的生活,

铁一样的命运;

我怎么会想起歌唱,

和我一样匍匐在地上的铁路呢?

我愿意歌唱:

那些比它低、比它柔软的野草,

愿意歌唱那摇曳的野花,

那些粗重生活里叫不出名字的爱,

或者忧伤,

也愿意歌唱火车一头扎进去的远方

………

是的,我们来的微弱,走的匆忙,甚至来不及感受一手构筑起来的速度的王国。因为我们是拓荒者,不能够流连忘返于繁华,不能够感受绵长的亲情和爱情。我们在中国的地图上添上一条黑白线,又一条,那是我们在描绘心中的梦。不论山脉平原,江河盆地,亦或世界屋脊,我们都会让“中国中铁”的旗子顶风而起。

作为拓荒者,作为中铁一局的一员,我们不会轻易摒弃曾经的铁道兵精神。我们有一首流行歌,叫《咱们工人有力量》;我们有一本书,叫《坐着火车去拉萨》;我们有一个引以为豪的同志,叫窦铁成;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叫中国中铁人。

请记住,我们是和铁有关的,所以我们坚强。就像诗里面说的:

这匍匐的铁轨、铁轨下面的混凝土轨枕,

这些毫不起眼的螺丝、垫板和扣件,

把我也变成了铁路上的一个部件,

在车轮的碾压下,

“拓荒牛”新松机器人 篇6

随后,这位新松机器人有限公司总裁,不知不觉就用了3个小时为我们激昂地畅谈机器人的发展前景。

“机器人作为一场革命其实已经开始了,只是现在趋势愈发明显,现在谈机器人革命正逢其时。”他对《中外管理》说。

迫然之选

数字说明一切。2011年,世界机器人产业增长50%左右,作为中国最大的机器人生产企业,新松的增长超过了这一数字,达60%以上!而中国制造业,正成为机器人消费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诸如德国KUKA机器人、日本川崎机器人等世界500强的机器人制造公司,近年来也将市场重点转到了中国,连ABB公司都把自己的全球总部干脆搬到了中国!

“机器人产业的日益强大,给制造业带来的绝对是一场革命,其意义可媲美‘工业革命’。”曲道奎肯定地说。在与机器人产业摸爬滚打20余年的时间里,他深刻地理解这种变化:机器人已经不是人们简单理解的一种产品或技术工具,实际上它的影响要深远得多,机器人改变的生产方式,不是单一的效率提高,而是带来制造业在模式、理念、技术多个层面的深层次变革。

其实,对中国制造业来说,这种变革可谓“被动的”或者说是“亦步亦趋”的。

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1959年出自美国实验室,1980年由日本企业开始批量生产。与之比邻的中国,也是在那之后不久开始使用机器人的。现在汽车业是中国制造业使用机器人最多的行业,而在1980年代末,最早使用的却是工程机械行业。当时正值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该行业大发展。

“那时候焊接工人的工作环境太恶劣了,工作在又烫又热的大火炉里,更重要的是因为部件巨大,无法保证焊接质量。”曲道奎介绍说。看到国外同行开始使用机器人,中国企业也开始尝试。“不是自发的,是因为被产业竞争逼迫的。”

而中国机器人制造行业也由此发轫,且是研究先行。当时,经历文革不久的中国,起初还未感知到一场机器人产业兴起的波澜。在“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院士的多方奔走之下,国家终于把机器人列入“863计划”(1986年3月制定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当时在沈阳自动化所学习的曲道奎,成为蒋新松(新松机器人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开辟的机器人专业首批研究生。

“那时候制造行业,把当时的工业机器人称作‘机械臂、机械手’,相当于人的胳膊一样,只是根据生产工艺不同,把它装上搬运或者焊接的功能,制作非常简单。”曲道奎回忆说。

从1980年代到本世纪初,国际机器人巨头在国内增长迅速。

不过,当时这种“机械手臂”也属于稀罕物,价格不菲,且因为生产商普遍为国外企业,“水土不服”。而国内的企业管理与技术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其配套系统要求,导致大量维修问题,维修成本还畸高。“一般从外方维修人员上飞机起,维修费用就开始计时,签订的维修保养合同也让中国人摸不着头绪。”

于是,往往是机器人出故障了,一旁的工人干瞪眼,导致生产说停就停,只能苦等外方的维修人员来。1990年代的中国制造业,机器人产品处于绝对的“卖方市场”。

“当时中国连一台自己的机器人都没有。没有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何谈机器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曲道奎说。行业逻辑既然如此,已意识到这一点的政府高层开始动作,1994年在德国萨尔大学从事机器人研究的曲道奎,被提前召唤回国,成为新组建的机器人研究开发部部长,着手建立机器人国家工程中心。

给机器人“治病”

“现在机器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单台的机器人完全可以形成一个群体,通过数据的上传下达、远程监控相互协调,几乎可与员工团队相媲美!”曲道奎认为,在未来,很可能形成新的制造模式,包括网络、物联、机器人、智能制造,这肯定是一种趋势。

就在他说话间,新松的工作间里,机器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28个机器人排成一条生产线,他们不是独立的28个“人”,而是依靠互相间贯通的网络形成一体化。这个机器人需要哪些程序,干到哪儿了,是不是坏了,那个机器人也知道。让人不由惊叹机器人的魅力。

“2000年新松正式成立公司的时候,正赶上中国正式加入WTO,大家纷纷喊‘狼来了’。而在机器人制造领域已是遍地狼群。”曲道奎回忆说。这使得脱胎于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的新松,从一开始就需要突破国外品牌的“包围圈”。

如何让制造行业“老大哥们”接受一家国产机器人生产企业?新松走了两条路。一是帮助当时的金杯客车设计了以移动机器人为代表的柔性生产线,之后这一系统被广泛应用,从而创出了自己的名气。

其二,就是为广大制造业企业使用的国外机器人当“大夫”。新松的创业团队,一懂机器人的各种型号和种类,二懂中国制造企业的需求和工作原理。这可为那些深为机器人维修保养头疼的企业,解决了大问题。“新松是啃硬骨头,通过给企业的机器人‘看病’出名的,偶尔还为企业做‘专家会诊’,一时间新松成了机器人和中国企业之间的桥梁。”曲道奎回忆说。

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国内制造业企业开始加强了对机器人的认识。机器人堪称“二次产品”——刚出厂时被称作“裸体机器人”,因为只要没有人给它设定程序和配备周边系统,它就一动不动。换言之,后续的设置,以及使用才是关键。到今天,几乎所有使用机器人的企业,无一不从一开始就和机器人制造企业一起参与设计与规划,并做出生产线乃至管理流程的相关匹配调整。

机器人的未来

随着制造业对机器人需求的增加,新松的机器人生产已经走上系列化轨道,比如洁净(真空)机器人、智能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不仅如此,根据制造业产业化要求,新松逐步建成了以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成套装备、激光成套设备、能源装备等九大产业群组。

“机器人越来越发挥出它的两个功能,即替代功能和补充功能。”曲道奎说,“机器人的自动化集成系统,是未来制造业的需求方向。”在他看来,机器人应用的深入非但不会带来管理难题,而且,以机器人为主导的企业生产结构,将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培训、职业规划的人力资源内容也将被简化。同时,社会分工也将更加细化。

“企业也未必要懂机器人,而是由专业的成套设备商来负责。”曲道奎说。而对机器人替代掉一部分的工人,他认为恰恰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就是人要做人的工作,机器做机器的工作,而现在相当于人在做机器的工作。”

伴随着机器人革命,机器人产业的春天破晓在即——在“十二五规划”中,高端制造业即机器人+智能制造,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迎接黄金发展的十年。虽然对这种政策支持,曲道奎又欢喜又惧怕——怕到时候一哄而上,高端装备制造成为下一个家电业、下一个光伏电产业。但他对这个行业的增长显然信心满满,新松总部研发创新团队已达900多人,整装以待。

技术的发展永远超越人的想象。现在,国外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尝试研究全智能的机器人,国内受技术水平限制,距离大面积实现真正的无人工厂可能还相当遥远,但机器能做的工作也越来越多了。比如现在,新松机器人正在开发最新的一款机器人,不但能运输物料,而且可以同时进行作业,边走边干,同时拥有视觉识别功能,可以自主绕过障碍,找到出口。有一定的自我规划能力和思维能力。即便在全球来看,这也属于最新潮流之一。

安徽农民拓荒中关村兴衰录 篇7

60岁的李道生说, 邻居们都到北京的中关村做电脑生意了, 他和老伴儿平时要替别人照看好几个空院落。

就是这个至今仍然靠一条坑洼土路通向村外的山庄, 却走出了数百人, 在世界闻名的高科技园区——中关村, 做着电脑中央处理器 (CPU) 的生意, 其中的一些人还成了身家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富翁。

该村的付书记说, 他们村在中关村的人大约能够占到全村人口的1/4, 在400人以上。

李道生家里有两个儿子, 小儿子李均红原来在村里开小四轮拖拉机, 大儿子李均平在村子里烧砖窑, 两个人都是初中毕业。他们先后于2001年和2002年到了中关村, 在这之前, 他们根本不知道电脑是什么东西。

李父说, 原来两个人在村里除了种地, 再通过跑运输、烧砖窑, 每年也能收入2万多块钱。2001年春节, 他家一位在中关村的亲戚建议两个儿子也到北京做电脑生意。最初动心的是小儿子李均红。过完年, 他揣着从家拿的3000块钱跟着亲戚走了。“当时, 家里确实拿不出钱, 也就能凑出那些。”李父笑着说。

李均红最初给一家公司卖电脑, 一个月800块钱的工资, 干了将近半年, 就租起了柜台独自经营。第一年, 他就净赚了1万多块钱。

2002年, 大儿子李均平也拿着家里所有的积蓄, 跟着弟弟去了北京租柜台。

从种地的农民, 到经营电脑CPU的生意人, 李家的两个儿子“转型”之快, 在何岗村已经不是神话, 在他们之前, 已经有许多人通过这种亲戚、邻里朋友的帮带走出了山村。

“不懂电脑没关系的, 他们学习得很快, 城里的老板喜欢用我们乡下的年轻人, 城里人太狡猾了, 不听话。”李道生的老伴儿并不觉得自己的孩子会因为缺少相关专业知识而影响在城里的生存。

付书记说, 村里人去中关村的目的很明确, 就是去卖电脑配件, 也没有别的杂念, 所以学习起来就很快, 有的人一个晚上就能弄明白各种产品的基本知识。

如今, 李均平已经在北京的清河镇以按揭形式买了价值60多万元的房子, 并且有了自己的小轿车。李均红也在安徽省六安市区买了房子, 并开上了轿车。

冯井镇的韩副镇长说:“从冯井出去的第一代打工者, 主要是弹被套。他们以兄弟姐妹或者夫妻搭档的形式, 开着手扶拖拉机, 利用农闲时节到全国各地弹被套, 除了西藏、青海、新疆等边远地区不去, 其他地方几乎都到。挣回钱, 就在村子里盖房子。到了第二代打工者, 很多人在外边打工挣钱, 即使在村子里盖了房子, 也很少回来住。现在, 发展到第三代, 很多人在中关村等地方挣的钱多了, 更不回来住了, 都在城里买房子, 把老婆、孩子全接出去了。”

冯井人出外弹被套已经有10多年的传统。付书记觉得, 他们中的许多人能够到中关村做电脑生意, 也主要依赖弹被套的原始积累。否则, 大多人仅靠家中常被水淹的田亩是难以有什么积蓄的。

何岗村人的外出, 繁荣了中关村的电脑市场, 却冷落了自己的家乡。

村委会冷清的大院里, 三面墙壁上刷满了关于计划生育的标语。“村里的工作很难做, 没人, 怎么做工作啊?什么事情也不好落实。”在付书记之前, 何岗村曾在原任村书记范刚岭之后, 一度出现“书记荒”, 一年多的时间内, 镇里委任了两任村书记, 都因为计划生育工作没做好而被免职。

通往村外的土公路, 镇里几经决策想要铺设水泥, 但这项工程也被一再搁浅。“政府拨付的资金不够, 村里的人又大多不在家, 也不愿意出钱修路, 就一直没有修成。”2007年12月17日, 身在中关村的老支书范刚岭说。

说他是老支书, 是因为他在何岗村做村支部书记的工龄达31年, 而他的实际年龄只有53岁。他现在是冯井镇政府正式委派在北京的职业支部书记。他的任务是负责在中关村的冯井人的党员组织工作、计划生育等事务。

他到中关村的初衷本来是为了帮助儿子照顾生意上的事情。冯井镇政府根据实际情况, 不仅没有接受他辞去职业村支书的辞呈, 还专门委任他管理在中关村的冯井人。

记者见到他时, 他正在科贸电子商城的3楼替儿子看管卖电脑CPU的柜台。

“现在的生意不好做, 市场饱和, 竞争很厉害, 关键是电子产品的价格很不稳定, 今天上的货, 明天可能就掉价, 不挣钱。要是价格稳定还可以, 上点货, 存着, 慢慢卖, 可以赚些钱。”范刚岭开门见山的谈话, 使他看起来更像一个职业的生意人。

谈话的间隙, 老范一会儿打电话联系上货, 一会儿又和柜台前的顾客讨价还价。他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在中关村, 女婿的亲戚, 以及女婿亲戚的亲戚等有连带关系的人也被拉到了中关村。

和范家柜台紧挨着的两家柜台的小老板也是何岗村人。其中, 一位叫周东的年轻小伙子, 用手指着周围的柜台说:“那些都是老范的亲戚, 这里半层楼的人, 我们都熟悉, 大部分是冯井人。”

范家也在安徽省六安市买了90平方米的房子, 范刚岭说在那边买房也不一定去住, 一方面是希望房子升值, 另一方面, 也考虑以后孙子上学在那边比较方便。

范刚岭觉得, 大部分冯井人还是要回老家的。真正成为大老板的主要还是早期出来的人。

1989年, 冯井镇团山村的栗洋成为冯井人独闯中关村的第一人。据冯井镇的韩副镇长说, 栗洋原来在村里也就是个本分的农民, 因为家中困难, 才被迫远赴北京谋生。初到北京, 他在工地上当泥瓦匠, 生活没有着落, 几经辗转, 才到了中关村一家电脑公司打工。1991年, 他开始租柜台自己经营电脑。

“他在村里什么也不是, 就是个放牛的, ”范刚岭笑着说:“现在他可牛得很, 也不用像我们一样每天站柜台, 人家手底下雇着几个人, 还有大学生, 平时一般也不到公司上班。”

紧随栗洋之后的郭玉喜、李新江、刘保生、付兵、付振平等人, 成为冯井人在中关村创业的第一批打工者, 也成为中关村创业者中的第一批人。

如今, 在后来的冯井老乡眼中, 他们成了大多数人追随的榜样。“应该采访我们的老大, 像栗洋、付兵、付振平这些人, 他们才是真正的成功者, 我们没什么值得讲的, 做得也不好。”李均红对自己现在已经拥有的并不感到满足。

20世纪90年代初, 不成熟的中关村市场造就了冯井早期一批成熟的生意人, 他们从产品规格、进货渠道、客户资源等方面都完成了很好的原始积累。到如今, 中关村经过近20年的发展, 市场变得成熟, 激烈的竞争使得后来的冯井农民有些难以适从。

“现在的新市场开得太多了, 客户被分散得很厉害, 每周也就到周五以后的3天还有些生意, 平时顾客很少, 主要靠一些老客户。中关村已经不好做, 我都打算到别的城市, 现在一些二线城市应该还可以, 虽然客户资源少些, 但起码竞争没这里厉害。”柜台老板周东表达了自己目前的忧虑, 而他已经在中关村独立经营了近两年。

2007年年初, 在亲戚的帮助下, 从深圳一家工厂辞职到中关村租柜台的一位冯井业主, 生意更显惨淡。“现在都后悔了, 还不如在深圳的工厂里打工, 我的手里没有老客户, 新客户资源又很有限, 除去每个月2000块钱的柜台租金, 到现在, 我已经赔进去了1万多块了。”

《啊,拓荒者!》中的神话原型 篇8

1913年发表的《啊,拓荒者!》是薇拉·凯瑟最具特色的一部代表作。《啊,拓荒者!》是首次充分体现凯瑟自己风格的作品,是她奠定中西部乡土小说文体的成名作。小说中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柏格桑是作者浓墨重笔着力进行刻画的主要形象。小说的主线是亚历山德拉含辛茹苦地为发展家业、不负父望的20年奋斗经历:她幼时随家人从欧洲迁居内布拉斯加州,从十二岁开始当父亲的帮手;父亲去世后,她在贫穷到极点的境况下,“继承家业”,熬过“三年大旱”,时常在“颗粒无收”的荒年挣扎度日,还得扶养三个弟弟长大成人;经过她的经营,家业有所起色时,两个大弟弟同她争夺家产,不同意她嫁人;她好不容易把心爱的小弟弟埃米尔送出去求学,不料埃米尔死于情杀……在这一连串的天灾人祸打击下,她并没有气馁。她对生活有着坚定的信心,对土地怀有“如痴如醉”的感情。亚历山德拉的理想与追求都体现出“美国梦”的精髓。在拓荒者身上,薇拉·凯瑟找到了昔日英雄的特质和为建立一种既保留过去的价值又满足现在需要的文化的奉献精神。凯瑟凭借巧妙地运用古典神话,成功地塑造了拓荒者的形象,从而在他们漫长的生存斗争中找到某种伟大、永恒的东西。在其作品中,我们不由得想起与其中相关人物相连的一些神话原型。

一、亚历山德拉———农业女神德墨忒尔(Demeter)

亚历山德拉,是古马其顿国王、希腊城邦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名字的阴性形式,它唤起的不仅仅是联想的整体,而且是作者某些固有的情感价值。亚历山德拉,正如她名字的含义那样,是一个坚强的女人,是她的家庭和土地的保卫者。单就她的外貌,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者在作品中首次见到亚历山德拉时,她就是“一个高高的、健壮的女孩子,走起路来步子既快又坚定”,她的衣饰充满着粗犷的气氛:“穿着一件男人的长外套(看起来一点不难受,倒是很舒服的样子,好像本来就属于她的;她穿在身上像个青年军人),戴着一顶圆的长毛绒帽子,用一条厚厚的头巾扎紧”。无论在说服弟弟们坚守分水岭与自然灾害斗争,和引导他们变草原为良田的艰苦创业过程中,还是在保持一定距离的婚恋中处理男女情爱时,亚历山德拉都扮演了一个无性的角色。当然,从文本中的形象来看,她是一位女性,像大地女神一样的女人。她那一头钢盔般闪亮的微红黄发,散发着远古女神般的美;她那两条粗辫子,变成了女族长制权威和丰饶的象征。她与大地和丰饶融为一体时,又变成大地母亲,以大地女神的能力,她播种小麦,轮种三叶苜蓿,复苏了土地。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庄稼长得根深叶茂,年年丰收。从外貌和行动上看,亚历山德拉更像是古典文学中所描绘的那个德墨忒尔(Demeter)。盘结在她头上的那两条粗辫子就像是德墨忒尔头上带的玉蜀黍穗须的花环,从她帽子下边露出的几络卷发酷似穗须的颜色。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她)倚着铁叉,遮阳帽放在地上,站在那里陷入深思之中。晒得干裂的菜地发出了干枯的菜秧气味,满地是南瓜、香木橼和老黄瓜种,紧挨大黄的那头,生长着轻柔的龙须菜,上面结着红酱果。她带着那种特有严肃和安详的神情,静静地站在那里。她那厚厚的略显红色的盘发,在阳光下显得越发火红。”这一场景的神圣慈爱和宁静氛围,增强了亚历山德拉作为大地母亲的形象,这种与大地保持的不变关系,也把她置于远古时代大地女神们的行列之中。亚历山德拉是那位代表农民耕种过的肥沃土地的德墨忒尔,是庶民百姓盼望五谷丰收的象征。经过十六个春秋的艰苦奋斗,昔日的萋萋荒原景象看不到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片片麦田作纵横交织的方格格田。亚历山德拉的胜利,不是来自作为一个征服者对土地的支配,而是来自作为一个守护神对它的热爱。像敢于向死亡诸神挑战的德墨忒尔那样,亚历山德拉在弟弟死后,无所畏惧地面对未来,不向死亡屈服投降。对两个年轻人的死,她反思了自身的过错,从而使自己慢慢地从亲人丧失和不能重获乐园的痛苦中解脱出来,接受了一个生死并存的世界。作为大地母亲的角色,亚历山德拉复苏了死亡和再生的古老神话;作为史诗英雄的角色,她走近冥府之门,又以更加清晰地认知自我和自己命运的姿态,出现在生死重生的轮回之中。

二、玛丽———春之女神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

在这部作品中,玛丽和埃米尔的爱情故事是令人震撼的。玛丽的容貌和个性使人把她与春之女神珀耳塞福涅(Persephone)联系在一起。她感情深挚,待人亲切,她那双棕黄色的眼睛是葵花蜜色,反射出明亮的光点,“在她那双被称作像老虎眼的科罗拉多矿物的眼睛里,蕴藏着动物的活力”。玛丽至少有两次与猫联系在一起:一次是她在招待农民时,一次是作为少妇在观赏沐浴在台阶上的她那只大黄猫时。黄色是与玛丽联系在一起的主色调,是她多情气质的表征。她总是为大自然的美景激动万分,陶醉在野玫瑰和给人们带来无限生机的夏雨之中。她这种对野玫瑰的反应,正如珀耳塞福涅发现可爱的水仙花时的喜悦。玛丽与珀耳塞福涅联系一起最明显的是她帽子上的饰物罂粟花。她那张脸更像是一朵红罂粟,圆圆的、褐色的脸蛋,丰润的双唇和面颊。玛丽与亚历山德拉的关系,犹如珀耳塞福涅同德墨忒尔一样,她充当了珀耳塞福涅的角色。亚历山德拉把她当作坦诚交谈的朋友,她为小玛丽的真诚、对生活的热忱和如女儿般的殷勤而骄傲。在果园里,玛丽坐在她身旁,就像珀耳塞福涅坐在美发的德墨忒尔身旁那样,亚历山德拉母亲般地倾听着这个年轻姑娘的话语,静静地沉浸在玛丽孩子般的热切渴望之中。

三、玛丽与埃米尔的爱情悲剧

18岁那年,玛丽从修女学校逃出来,与富兰克·夏白塔结了婚。他是个粗暴的年轻人,他对一切都妒忌,他妒忌他的农场,妒忌他的马,妒忌他那美丽的妻子。富兰克充当了冥王的角色,玛丽同他结婚就是遭遇死亡;富兰克对妻子的占有,只不过重演了奥林帕斯诸神对女性世界的威严统治。在《白桑树》这一章里,薇拉·凯瑟把两个古典神话(普赛克(Psyche)与丘比特(Cupid)的爱情,德墨忒尔丧失女儿)巧妙地编织在一起。玛丽独自躺在白桑树下的草地上,梦想着她的情人到来,一个像普赛克的梦想实现了———在寻找幸福中,玛丽迎来了死亡。就在她与埃米尔幽会的欢乐时刻,怒气冲冲的富兰克提枪而至,向他们一连放了三枪。埃米尔应声倒下,仰面死去。但对玛丽而言,死亡却不是那么容易。一颗子弹穿过了她的右肺,另一颗打断了颈动脉。她挣扎着向绿篱爬去,她拖着身子爬到埃米尔的尸体旁,她抬起头把它放在自己情人的胸上,又把他的手紧紧握在她自己的手中,直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才溘然而去。她脸上呈现一种难以描绘的满足表情,证实了古代神话的寓意:灵魂对神圣爱情的追求,只有在永恒的结合中才能满足。据说,普赛克代表人类灵魂,它是由激情和不幸加以净化,尔后,准备着享受纯真的幸福。玛丽正是这样,小说对这对年轻人的最后描述,提到了这一神话:从富兰克家的三叶苜蓿地里飞过来的两只白蝴蝶,在玛丽和埃米尔尸体的上方交织的树阴里飞来飞去;它们一会儿轻轻落下,一会儿翩翩飞去,一会儿靠拢,一会儿分开;在靠近篱笆高高的草丛中,最后的几朵野玫瑰,露出它们粉红的心胸,走向死亡。古代希腊人认为,人的灵魂生有翅膀,形状像蝴蝶的那样。在他们的艺术中,普赛克变成了蝴蝶女郎,她的灵魂同丘比特一起飞向奥林帕斯山。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我国梁祝故事中那两只蝴蝶翩翩飞舞在大洋彼岸内布拉斯加草原的上空。最终亚历山德拉感受到的是德墨忒尔将女儿丢给冥王的痛苦。

在创作这部小说的过程中,凯瑟转向罗马诗人维吉尔(Publius Vergilius Mtaro)的史诗传统,作者凭借神话原型在一个真正的边疆场景中去探索人类品格的诸多方面,凭借和巧妙地运用了古典神话,成功地塑造了拓荒者的形象。她对古典神话的运用,已变成建构她的艺术,体现凯瑟对逝去的岁月和一去不回的传统价值的深深眷恋之情,表达她对人类经验的理解,建立她的价值观和界定人生英勇伟绩的一种模式。

参考文献

[1]E.K.布朗 (E.K.Brown) .薇拉·凯瑟评传[M]. (Willa Cather:A Critical Biography) 纽约, 1953.

[2]苏蓉.拓荒时代的英雄赞歌[J].哈尔滨师专学报, 2000, (21) .

[3]薇拉·凯瑟著.资中筠译.啊, 拓荒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4]宋运田.薇拉·凯瑟《啊, 拓荒者!》中的女性形象与古典神话[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5, (24) .

[5]周铭.从男性个人主义到女性环境主义的嬗变[J].外国文学, 2006, (3) .

民办教育拓荒牛 篇9

一、威拉·凯瑟及其思想

威拉·凯瑟出生一个女性占主导的家庭, 他的父亲是一个没有成就的人, 而她的母亲却是家里的顶梁柱, 因而从小威拉·凯瑟在家庭里就见识了女性的坚强与强势, 这对她以后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由于家里父亲与母亲地位的不同, 威拉·凯瑟从小就有很强烈的女性意识, 她认为女性就应像母亲与外祖母那样独立与强大, 女性可以而且应该与男性平起平坐, 小小的威拉·凯瑟内心深处早就根植了女性意识。

在维多利亚时代, 女性的地位不如男性, 基本上处于传统的封建统治时期, 男性是那个时代的主宰, 女性从小到大, 不过是从父权统治走向夫权统治, 女性的命运一生都掌握在男性的手中, 而作为自己, 女性从来不是自己的主人, 对于女性在社会中地位, 威拉·凯瑟很是不满。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 她们可以接受教育, 但是女性的教育不同于男性, 是以女性的礼仪规范为主的教育机制, 威拉·凯瑟认为这种教育是一种对女性变向的统治, 这并没有真正给女性以受教育的权利。

威拉·凯瑟因为社会以及传统文化对女性的不平等待遇, 她曾一度拒绝自己女性的身份, 而且不穿女孩子穿的衣服与服饰, 她剪掉辫子, 留起了男孩子才会留的短发, 并且将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男性的名字;这些还不止, 她经常与男孩子一起玩耍, 去赛马、打猎、划船等, 十几岁的威拉·凯瑟对于女性意识的强调, 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是不可接受的, 身边的同伴们都无法理解她, 但她并不在意, 她在意的只是男女两性究竟何时才会真正的平等。

威拉·凯瑟是极具反抗精神的女性, 当她在上学期间, 她不肯接受父权制度下的女性职业, 她认为, 这样的女性虽然工作了, 但是她的灵魂与思想仍旧是属于男性的, 她不能忍受男权社会对女性职业的歧视, 他立场要当一名只有男性才能当的外科医生, 以此来反抗社会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威拉·凯瑟在上大学期间, 她经常在戏剧中反串男性角色, 她甚至追求自己的女室友, 她并不是一个同性恋, 威拉·凯瑟只是想要拥有与男性一样的社会权利。威拉·凯瑟这一系列行为, 都是她对男权社会制度下女性的不平等待遇的反抗, 她要求男女平等, 因而, 在她的文学作品中, 这种思想也有所体现。

从威拉·凯瑟的文学创作中, 我们就会发现, 她的文学作品中根本没有男女两性的描写, 在她的眼中, 男女两性是从根本上限制女性社会地位的根源, 因而她终身没有结婚, 也没有谈过恋爱, 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 她在文学创作时, 是在极力的压抑着主人公的性欲望, 而是通过梦境与幻想等来表达他们的性意识。

二、西部拓荒中的女性形象

前文己经有过叙述, 《啊, 拓荒者》与《我的安东尼娅》是威拉·凯瑟女性拓荒文学的代表作品, 它们都以女性为小说的主人公, 对她们来到美国西部进行拓荒的经历进行论述。作者通过对女性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 塑造了独立与坚强的新女性形象, 展现了女性的生态智慧, 并成功树立了亚历山大德拉这一伟大女性形象。我们不难看出, 威拉·凯瑟在她的文学作品中, 对女性的内心与社会都有深入的描写, 这是威拉·凯瑟作为女性作家, 对女性自身的关怀与关注。

《啊, 拓荒者》讲述了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在美国西部拓荒生活的故事, 美国西部地区那时处于美国经济与土地开发的忽略地带, 亚历山德拉跟着自己的父母及家人, 自小就来到了这片荒芜的土地, 这里气候恶劣, 而且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 那里的生活是极其困苦的。而亚历山德拉从小就与父母一志支撑着家庭的重担, 而后不久, 她的父亲过世了, 面对这样一个突然没有了中心的家庭, 小小的亚历山德拉只能坚强的扛起家庭的重任, 她显示出了坚强的意志与聪慧的头脑。虽然美国西部地区是十分艰苦的, 但是亚历山大德拉并没有退缩, 终于在她的努力下, 家里的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她的几个弟弟却让她非常失望, 他们从未想过来心疼这位姐姐, 而整天想的都是如何分割财产, 并没有丝毫靠自己怒力的意思;另一位弟弟则软弱无能, 因为感情上的不顺利而走上了不归之路。这对于亚历山大德拉来说, 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自己辛辛苦苦这些年来对弟弟以及家里的照顾, 并没有让他们长大成人, 而是把他们培养成了无所事事、软弱无能的人。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文章的结构, 有一部分原因, 也是因为她想要突出女性甚至要比男性更有毅力与决心。

在《啊, 拓荒者》这部小说中, 威拉·凯瑟应用精美的语言, 把美国西部地区的自然风光描写十分舒畅与自然;同时, 她也把拓荒过程中拓荒者生活的艰辛与困苦表现了出来, 这是对女性形象的独特写照。威拉·凯瑟将小说的主人公亚历山大德拉塑造成一位具有男性特征的女性形象, 她像一个男人一样, 支撑着家庭, 当生活与命运遇到挫折时, 她从没有退缩, 而坚强的顶了上去;同时威拉·凯瑟还赋予了亚历山大德拉聪明的头脑、坚强的意志, 这是作者对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关注与阐释。

威拉·凯瑟将西部拓荒与女性的思想意识结合起来, 创造出女性具有顽强的毅力、反传统的新女性形象, 这是对女性坚强的性格与不屈的耐力的赞扬。当然, 作者之所以这样创作, 也与她自身的家庭环境有关, 母亲及外祖母坚强、独立的个性, 对于威拉·凯瑟来说, 无疑起了榜样的作用, 她才会在她的文学创作与生活中, 都有着拓荒主人公的野性与魅力。

三、威拉·凯瑟对女性的关注

亚历山大德拉是威拉·凯瑟树立的女性形象, 她是一个有着男性气质的土地征服者, 作者将她与美国西部地区的自然风光结合了起来, 从而揭示了女性与大自然的美好画卷。在亚历山大德拉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下, 男性是生活的主宰, 而女性只处于社会生活的边缘位置。威拉·凯瑟对这种社会文化十分不满, 因而, 她在她的文学作品中, 女性形象往往都是具有着勇敢与坚强的成功女性形象。

在来美国西部地区之前, 亚历山大德拉曾去农场考察, 她暗自下决心要扎根于这片土地, 虽然眼前的土地是荒凉贫瘠的, 但是亚历山大德拉坚信, 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 就一定可以让自己过上幸福的生活。与之相对应的是, 卡尔被奥斯汀赶走之后, 亚历山大德拉内心里十分的悲伤, 这时这份荒凉的土地, 在她看来却是十分温暖的, 她女性意识开始觉醒了, 这时荒凉的草原给了她莫大的关心, 她觉得自己与那片褐色的土地己经融入到了一起, 她内心的失望与孤寂便不复存在了。

亚历山大德拉虽然是一位女性形象, 然而, 她的思想却并不狭隘。在辽阔的西部荒原, 她开始去思考人生存与存在的意义, 她认识到,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有总会死去, 但是美国西部辽阔的土地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它不会因为人的生与死而改变, 对于它来说,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过客, 她认为来到了西部的荒原, 她的人生价值实现了。亚历山大德拉在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中, 她意识到自己女性的事实, 她形如回归自己女性的身份, 年逾四十岁的她, 重拾了自己的爱情, 在自己与卡尔多年的感情分分合合之后, 他们终于抵抗了世俗的眼光, 而顽强的走到了一起。

综上所述, 威拉·凯瑟在《啊, 拓荒者》这部作品中, 通过对美国西部地区拓荒这一背景, 描写了新时期新时代的女性——亚历山大德拉, 她是一位坚强而又具有男性气质的女性拓荒者形象, 整部作品虽然是在讲西部拓荒的故事, 但是亚历山大德拉在其中的女性形象是十分突出的, 她的女性气质是与拓荒同样难得的。威拉·凯瑟之所以在文学创作中关注女性的社会意识, 这是与威拉·凯瑟的生活经历与思想分不开的, 她在作品中的亚历山大德拉, 就仿佛是现实生活中的自己, 那个时代新女性形象与西部地区拓荒运动的完美结合, 是威拉·凯瑟对女性群体关注的最为切合的主题。因而, 我们理解威拉·凯瑟, 不应单单从文学作品来分析, 而是要与她的生活经历, 及其家庭背景来进行分析,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真正的对威拉·凯瑟的女性意识有一个深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苏蓉.拓荒时代的英雄赞歌[J].哈尔滨师专学报, 2000 (05) :21-22.

[2]威拉·凯瑟.啊, 拓荒者[M].外国文学出版社, 1983:54-55.

[3]葛红.浅析亚历山大德拉的女性形象[J].琼州学院学报, 2010 (09) :127-128.

从《拓荒者》探讨库珀的生态思想 篇10

小说《拓荒者》将背景设置在1793年美国的早期的纽约郊区,讲述主人公“皮袜子”纳蒂 • 班波与印第安人简单生活同拓荒者们资产阶级文明社会之间的冲突。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小说中蕴含的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库珀的生态意识。正如克雷格所说,《拓荒者》 就像所有其他的《皮袜子故事集》一样,是生态批评的重要文本[1]。 克雷格同时指出生态批评是在二十一世纪研究库珀作品的最好方法之一。

2. 小说中体现的生态思想

在很大程度上,《拓荒者》可以被视为环境意识的小说。 事实上,自然环境并不只是小说的背景,相反,它作为小说的一个要素。“河,树林,隐藏的矿泉,不只是一个背景—— 他们成为故事中的人物,充满故意或神秘的个性,有时朋友有时敌人。”[2]。鸟类、鹿、松鼠、树木和其他自然元素都有自身的利益,应该得到满足和尊重。具体地说,库珀认为非人类世界同样有权利享受福利,这对于整个生态圈都是健康的。

随着美国的发展,土地迅速扩张,西部疆土给美国带来了大量的丰富资源,给白人拓荒者带来了财富。他们来到西部地区,将自身的文明带给原始的西部,但同时也破坏了西部美好的自然风光。拓荒者们所奉行的正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认为人类才是世界的中心,自然只是人类征服改造的对象。

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通过比利和理查德体现出来。他们作为拓荒者,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和征服自然。小说中随处可见他们征服自然的行为。比利认为这个国家被树木覆盖就无法得到改善,他将树木视为眼中钉。他也表达他对荒原的仇恨和憎恶,他视荒原为一个危险的敌人,必须攻击和征服。 他试图清除森林和破坏荒原。理查德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是通过他的信念体现的,他认为人类要征服自然环境,应该根据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来驯服和改造荒野。他经常抱怨,森林是阻碍文明进步的方式。自然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和利益而创造的。

和比利和理查德这些拓荒者相对的是以皮袜子为代表的保护自然的人。他们认为自然具有内在价值。皮袜子珍视自然,肯定自然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他对拓荒者屠杀鸽子感到非常不满和愤怒。他拒绝参加涉猎鸟类的比赛。他认为没有一个理由就鲁莽地杀死一只动物是轻率的。这彰显了他对自然的道德评价。

皮袜子的自然观还体现在他对渔网捕鱼的反感。他捕鱼的时候坐在独木舟里使用矛作为钓鱼的工具。他选择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口味来捕捉鱼。拓荒者们用大网捕鱼,只吃很少就任凭它们在地上腐烂。皮袜子的捕鱼方法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他的道德观。

3. 库珀的生态思想

通过对拓荒者们和皮袜子等人对自然的不同态度的描写,读者不难发现库珀的生态思想 :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赞同自然内在价值。他指责欧洲殖民者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他认为屠宰鸽子、过度捕捞等破坏自然的行为是愚蠢和鲁莽的。库珀也表明殖民者关于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对人类自然环境和地球的基本生命保障系统的破坏性退化的主要原因。库珀还批评只看到自然工具性的功利观点,因其对人类自然环境的内在价值的漠视。同时,作者表达了对皮袜子的道德的认可。他赞扬皮袜子尊重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尊重狩猎。

库珀认为,过分的浪费自然资源会导致自然的报复,人口过剩就是主要因素。正如历史学家艾伦 • 泰勒在他的《威廉库珀镇》中阐述的一样,奥齐戈的人口从1790年的2700人增加到1800年的21343人。因为库珀从小生活在奥齐戈, 他见证了人口在短短十年间增加了约八倍的变化。从小说的开始,他就讲述在1783年到1823年间,纽约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一百五十万。虽然库珀具有讽刺意味的建议,这一不断增长的人口可能不会在不久的未来结束拓荒者们的奢侈挥霍,他认为“邪恶的日子必会到来,那时他们得到的满足不了他们想要的”[3]。库珀认为人口过剩将导致严重的和众多的环境问题如贫困,战争和饥荒人口过剩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饥荒。拓荒者们对资源的浪费,破坏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导致了生态系统的不平衡。

4.结语

《拓荒者》体现了库珀的生态思想。人类有责任保护自然环境,不只顾自身的利益而破坏自然。同时,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库珀批评欧洲殖民者对自然的破坏,屠宰动物及其破坏环境的不道德行为。同时,他赞扬“皮袜子”尊重自然的态度。从中不难发现库珀的生态意识和他身为美国文学的环保先锋。

摘要:《拓荒者》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冲突的关系。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探讨小说中蕴含的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库珀的生态意识。

拓荒的颜色 篇11

而以下的这些片子,却粉碎了我应有的想像。

罗布泊,在拓荒者的手中,拥有这样的颜色。

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淖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位于新疆若羌县境东北部,海拔768米,面积2400~3006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亘古至今,多少人为解开罗布泊之谜付出了心血甚至生命。1980年6月17日,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科学考察中遇难。这个“恶鬼热风,遇则皆死,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的不毛之地,在许多有关考察罗布泊专著和报道中留下了一个恐惧之名─“死亡之海”。

出师不利

2006年4月25日,在新疆罗布泊腹地,总投资约四十亿元人民币的钾盐生产基地正式开工建设。这个年产120万吨钾肥的生产项目预计2009年建成投产,届时罗布泊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硫酸钾肥生产基地。罗布泊对于我们每位从事职业摄影的人来说,都是一块心驰神往之地。我接受筹建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图片拍摄任务,圆了十几年能去罗布泊腹地进行拍摄的梦想。

我们驾驶着“长城赛弗”越野车,装备着精良的专业摄影器材,急匆匆从哈密向罗布泊方向驶去。举目远眺,空寂的荒漠戈壁上有一条蜿蜒沙石路向纵深延伸,我们的汽车也拖着车轮翻起的尘土以时速40公里速度行驶在旷野的南湖戈壁中。

经过两个多小时行程,也就是一百多公里,向导还在给我们介绍前面山间盆地中的那片小土屋是新疆地矿局近年发现的土屋─延东超大型铜矿。当大家沉浸在这些拓荒画卷的壮观之中时,跑长途最不愿看到的坏车状况还是发生了。天色已晚,车还未走出哈密市,驾车的年轻师傅接了一个手机电话,并立即将车停在路边,回头对我们说:今晚有十级大风,不能去了。

在哈密市修整一天后,钾盐公司得知我们的汽车排除了故障,又给我们派了一位向导,而且用卫星电话通知矿

区,不论多晚,一定要等候接应我们,确保安全。

拓荒者的生活

十几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要走一段通往罗布泊钾盐基地最难走的路─盐壳路。盐壳路非常坚硬,汽车只能在这种路段上摇摇晃晃地缓慢行驶,我们饱尝着剧烈颠簸的煎熬。时速每小时只有九公里。在这三十多公里的盐壳路上行驶了足足三个多小时,终于在凌晨一点左右到达设在罗布泊腹地的钾盐公司指挥部驻地。汽车灯光下,都是用盐壳搭建的“地窝子”(半边在地面以上,半边在地面以下的住房)等候我们多时的矿区刘传福经理,给我们安排享用矿区特有的大馒头、莲花白炒肉。用餐中,我了解到刘经理是从青海钾盐矿来到这里,是一位非常敬业的矿区创史人,我们还从大师傅嘴中得知刘经理是他们这里的“刘铁人”。

我们夜宿在一间盐壳搭建的“地窝子”里,因为一天行程的疲劳,我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没睡多久,我一翻身只觉得小腿火辣辣的疼,一摸小腿疼痛处,手上黏糊糊的,我赶紧掏出头灯,发现小腿留着鲜血,这才知道,是翻身时小腿碰在墙壁上盐壳坚硬的晶体被擦破的。看来,在这睡觉还得留点儿心。第二天,我将床铺拉离盐壳墙壁一米多,以防万一。

早晨七点多,金色的阳光铺洒在矿区指挥部的大地,五星红旗被罗布泊的风吹得哗啦哗啦作响,我提着相机捕捉着一幕幕动人的画面。钾盐的开发打破了自楼兰古国沉睡几千年后的寂静,我作为一名拍摄了二十年矿区图片的摄影人为此而感到自豪。

在刘经理的引领下,我们驾车在方圆几十公里的盐田里徘徊观察,刘经理给我们介绍着矿区概况及发展远景,而且还为我们叙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碧绿的盐田卤水里经常吸引过路的飞禽,误入盐田栖息,但由于卤水是高浓度含盐液体,鸟类一旦蘸上这种液体,上岸后被高温天气迅速蒸发便会在羽毛上结晶出许多晶体,造成鸟类负重增加无法飞行,甚至很多惨死在盐田边。矿区的工人不知救了多少只这样的鸟,发现无法走动的鸟,赶紧抱回宿舍用淡水洗净后放飞。其中有些被救过的鸟不愿离去,从此相伴一起生活。

刘经理指向盐田里结晶出一朵朵形态各异的盐华晶体说:“工人们在自己的宿舍都摆放着我们这里独有的盐华晶体工艺品,以此来装点枯燥的生活环境。”

罗布泊西下的阳光进入拍摄的“黄金”时刻,我们用各种画幅的相机不失时机地捕捉着所需的画面。太阳落入地平线,我也开始整理器材装车,当我们正准备发动汽车启程时,忽见南边方向盐田里冉冉升起一个红色巨大的火球,把眼前盐田映照得通红,难道罗布泊晚上还能升起太阳?我正纳闷,站在身边的刘经理对我说:“这是罗布泊月亮升起的一大特有景观。”我有生第一次看到月亮如此之大,而且是红色的。刘经理指向大地对大家说:“你们看,在中国陆地上能看到地球是圆的,只有在这里。”我按着刘经理指的方向,果不然,远处的地平线是带有弧度的。“广阔无垠”一词用在这里是最恰当不过了。

后记:就像小学语文课本中描绘的那样纯朴: “在那一望无垠,绿草茵茵的平原上,那里蓝天白云,椰林树影,水清沙动……”那里,是工人的国度,是拓荒者的天堂。这些无名的拓荒者,他们会在空闲的时候吹着口哨跳舞。而当他们发现你正在注视着他们时,他们甚至会快乐地向你致以微笑和问候,这是他们的物语。

民办教育拓荒牛 篇12

一、男性与女性角色在生态意识上的差异

生态女性主义就是将生态学与女性主义结合在一起。这一思想流派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 在90年代得到重要发展。关于生态女性主义有这样两种提法:女性主义的生态学 (the ecology of feminism) 和生态学的女性主义 (the feminism of ecology) 。生态女性主义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 主张改变人统治自然的思想, 并认为这一思想来自人统治人的思想。它批评男权的文化价值观, 赞美女性本质, 反对那些能够导致剥削、统治、攻击性的价值观。

在这部小说中, 薇拉·凯瑟真实地刻画出她的故乡内布拉斯加高原的苍凉、空旷和蛮荒, 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在这本书里, 我才总算写出了草原的面貌……”那一望无际的荒原是背景, 那些坚韧顽强的拓荒者们才是灵魂, 人和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 失去土地的人注定要成为无根的城市漂泊者, 绝无幸福可言, 只有那些坚守在土地上并勇敢地征服了土地的人才是真正的拓荒者。

《啊, 拓荒者!》中的女性亚历山德拉·柏格森是最出色的拓荒者, 她以过人的胆识、毫不逊于男人的勤劳和勇敢为整个家族和后代开拓了新生活。小说中男性人物与女性人物对土地的理解不尽相同, 随着情节的不断推移, 这一点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亚历山德拉的父亲约翰·柏格森辛苦耕耘了11年却依然没有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什么印迹。弥留之际, 他悲叹:“它上面挂着灾星, 那神灵是和人作对的。”对这“野性未驯”的荒原, 他既愤愤不平, 又无可奈何。两个儿子奥斯卡和罗是因循守旧的传统势力的代表。他们虽然勤劳却不愿动脑筋, 一切按习惯行事, 从不愿与邻居做不一样的事。在感情上他们是木讷迟钝的, 对于土地与其他生灵全无感情, 麻木不仁。与此相对的是亚历山德拉和麦丽与大自然之间的更为默契亲密的关系。“思索大自然的行动总能给亚历山大以力量, 每当她想到支配着这行动的规律时, 她个人就有一种安全感”。艰苦的自然环境赋予了亚历山德拉健壮的体魄和坚定的意志。作者在叙述时省去了中间十几年艰苦的创业经历, 当我们再次见到亚历山大时她已是一个拥有自己美丽农庄的成功富足的中年妇女, 依然坚定自信, 而又更加睿智聪明。

亚历山德拉的一生始终与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她的父亲在这片野性未驯的土地上耕耘了11年, 却在46岁上含恨而去, 他把对土地的信仰寄托在亚历山德拉身上。亚历山德拉始终恪守着父亲的遗训, 留住这块土地, 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她也没有动摇过。

二、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对自然与女性发展的阻碍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父权制思想是掠夺自然与压迫妇女的共同根源。在《啊, 拓荒者!》中, 奥斯卡和罗是这种男权思想的集中代表。

成长于父权意志为中心的家庭, 男权理念的长期内化, 使亚历山德拉能够被认可为父权意志的继承者;父亲临终前对她委以重托在一定程度上象征了她这一身份地位的确立;亚历山德拉的易装癖及她与母亲的疏远关系体现出她明显的男性化倾向;她认为麦丽与西格娜在婚姻问题上应绝对服从丈夫的意愿, 从而反映出她扭曲的婚姻观;由于女性话语及女性性别意识的缺失, 她不能察觉卡尔对自己的爱慕;另外, 她并不真正热爱土地, 而视其为满足人类意愿的工具来加以征服和利用:她与艾弗交往并向其学习饲养家畜的经验仅仅是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她管理农场也只是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并获取财富。因而, 这一时期, 亚历山德拉已经完全成为父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代表。

亚历山德拉最初以男性化的形象出现, 摆脱家务束缚, 并试图像男性拓荒者那样征服土地。后来她对土地和自身身份的认识都发生了转变。在一次精神顿悟中, 亚力山德拉意识到自己的女性身体和土地之间的联系, 不仅学会了与自然和谐相处, 同时还接受了自己的女性身份。她将自然作为自己的精神庇护, 并通过追求爱情自由来反抗男权的压迫。凯瑟通过象征手法, 将女性与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然而, 玛丽的悲剧死亡也暗示了在父权社会中女性寻求自我身份的困难。

三、亚历山德拉在认知自然、认知女性身份的精神求索中体现出来的双重性征

亚历山德拉在精神上经历了男性自我与女性自我的性格冲突。一方面, 她强烈反抗代表男权压迫的两兄弟对自己财产和感情问题的干涉;她在生活中逐渐焕发出女性应有的气质;她和麦丽交往中进一步认知了女性身份, 并开始了与卡尔的恋情;她与艾弗的友谊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她生态意识的产生。但另一方面, 她无法摆脱男权理念的束缚:她从不与麦丽探讨感情问题, 因为她歧视麦丽并认为她们与自己不属于同一类人;她把麦丽和弗兰克的婚姻危机归咎于麦丽, 对麦丽毫不怜悯, 却同情弗兰克———一个嫉妒、残忍而又大男子主义的丈夫。显然, 这也是根植于她内心深处的男权意识在作祟。在一定意义上, 弗兰克就是亚历山德拉男权化了的自我。甚至在果园事件弗兰克杀死麦丽和艾米之后, 她仍去监狱探望弗兰克, 正是因为她坚信他们属于同一类人———此时亚历山德拉依然固守男权理念。但也只有在目睹弗兰克因杀妻而入狱的惨痛下场之后, 亚历山德拉才产生顿悟并彻底放弃男权理念。小说作者通过对亚历山德拉的人际交往的描写, 反映出其探求女性身份及转变自然观的心路历程。

四、女性原则在建立理想和谐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所谓“女性原则”, 包括“可持续性、包容性、能动的创造性、多样性、整体性、生命的神圣性及无性别歧视等”。生态女性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妇女与自然及弱势群体从从属、被动的地位解救出来, 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多样化的和谐关系。

从自然中得到的感悟与启示在亚历山德拉生命的不同阶段都给了她信心与力量。当她从河边农场考察回来时, 她已暗下决心要扎根于这片土地, 此刻的她“觉得这土地太美了, 富饶、茁壮、光辉灿烂”, “自从这块土地从地质纪元前的洪水中涌现出来以来, 也许是第一次有一张人脸带着爱和渴望面向着它”, 而“‘分界线’之神———那弥漫其中的伟大、自由的神灵———大约也从来没有这样向人的意志低头过”。这是她首次与这片桀骜不驯的土地互相首肯, 达成了一种默契。之后, 当卡尔被自私的奥斯卡和罗兄弟俩赶走后, 土地的力量与温情给孤独寂寞的亚历山德拉以希望。少女时代, 当她懒洋洋地躺着休息时, “有时会有一种幻觉, 好像有一个十分强壮的人把她身体托起, 轻轻地抬走”, 这个人“像阳光一样金黄, 浑土地在身都散发着熟透的玉米地的香气”。幻觉中的男性形象是大地的化身, 代表着土地给予亚历山德拉的希望, “待她年事日长, 这个幻觉更多的是在她感到疲劳, 而不是感到生气勃勃的时候出现的”, 象征着土地已成了她生命的力量之源, 给她以抚慰和安宁。土地在亚历山德拉的整个生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亚历山德拉也与大地融为一体。亚历山德拉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拓荒创业, 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也拥有了经济上的独立, 并进而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 成为一个勇于自己做决定的自主的女人。

亚历山德拉既有男性的坚强不屈, 又有女性所特有的气质, 正是这些优良品质使得她有了征服荒地的勇气, 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薇拉·凯瑟在《啊, 拓荒者!》中体现出女主人公在拓荒过程中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与行为, 体现出她在亲情、友情、爱情上的收获, 最终实现了“社会自我”与“生态自我”的完美结合。

摘要: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的代表作《啊, 拓荒者!》从独特的视角出发, 塑造了女主人公亚历山德拉这个不同于传统拓荒者的新女性形象, 表现了女性同样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文章拟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啊, 拓荒者!》, 分析小说中所反映的男性与女性生态意识上的差异, 从而探讨女拓荒者对女性自我身份的寻求和对自然的认识。

关键词:《啊, 拓荒者!》,生态女性主义,拓荒者

参考文献

[1]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2.

[2]罗婷.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西方与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3]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4]金莉.生态女权主义[J].外国文学, 2004, 05.

上一篇:教育传播学下一篇:减负背景下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