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建议

2024-10-11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建议(精选8篇)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建议 篇1

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建议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继续探索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政策和条件支持,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涉及到管理体制、课程教材、经费投入、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政策导向的转变。

1.继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端正农村教育的服务方向,提高“为农服务”的自觉性

农村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当为谁服务?这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农村教育就不能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弱化了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功能,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我国新世纪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教育应牢固确立为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一方面要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另一方面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大批的农村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2.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以县为主”主要是指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而不是投入体制,因此必须进一步明确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责任。教育属于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农村基础教育更是一种社会公益事业。各级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将农村基础教育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畴并优先予以保证。目前,我国正处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转型的时期,优先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加大中央、省市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不仅有利于稳定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而且有利于基础教育在更大范围和更大区域内均衡发展。

3.积极探索农村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

课程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从一定意义上说,要转变农村教育城市化的取向,关键在于加强农村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农村教育的课程开发与教

材建设问题既是困扰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难点,也是农村基础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结合的难点。2003年9月2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农村教育课程的开发要适应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从实际出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尤其要关注农村并结合现代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把现代农业技术、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内容纳入到农村课程体系中来,发挥农村学校课程传播农业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的作用。种植、养殖、园林花卉、农产品加工、温室栽培、机电维修、市场营销、美容理发、烹饪、驾驶、建筑、家政、农业环保、美术摄影、农业经营管理等,都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农村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建设要遵循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同时结合农村教育的多样性、适应性和实用性,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加快培养和造就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的新型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4.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不断优化农村教育结构,逐步建立具有农村地方特色的教育体系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开发农村人

力资源的有效途径。针对我国农业人口素质普遍偏低的状况,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的教育与培训,把教育教学同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尽快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政府应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投入,继续改善农村职业学校的办学条件,重点扶持农业类专业的建设。要不断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积极推广实用生产技术的培训和非农业就业必需技能的培养,通过多种形式为农民在农业生产和非农业转移两个方面创造有利条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本身也要逐步提升办学水平、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农村职业教育既要为当地社会生产生活服务,又要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职业分流的需要。总之,要努力促进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相融合,逐步实现农村教育的一体化。

5.坚持把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摆在突出位置,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师的待遇,在广大农村,教师已经成为一个受欢迎且具有吸引力的职业。但与此同时,教师队伍素质和整体水平不高已成为当前突出的问题。必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具体而言,要做到:继续提高教师的工作待遇和

社会地位;依法严格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建立教师职业准入机制;切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教师的培训工作;继续鼓励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工作;继续做好东、西部地区和城乡之间的教师对口支援工作。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与解决好“三农”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在新形势下,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努力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使之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建议 篇2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医学院校,发展

民办高等医学院校主要办学形式包括两种:一种是由企业、个人或社会团体投资独立组建,如民办山东万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刚升格为山东万杰医学院)[1],其专业设置除少量三年制专科层次临床医学外,主要是高职高专层次应用技术类教育,如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口腔工艺、护理学等;一种是由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与企业、个人或社会团体合作成立的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后发展为独立学院,以本科层次的教育为主,如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主要设置全科医学、护理学(英语班)、医学影像等专业。

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因其办学自主权大,机制灵活,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上能体现办学特色。在办学初期,其专业设置紧扣人才市场需求,同时主动避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的优势专业,开设特色专业和专业方向,积极开展培养模式的改革和探索。在专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方面,强化实践环节,着力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毕业生以实用性人才为主。因而民办高等医学院校能焕发出蓬勃发展的生机。

但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在发展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有些问题是民办高校发展所共有的,有些则是因为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而为民办高等医学院校所特有的。如不认真分析、解决好这些问题,将影响民办高等医学院校的健康发展。

一、关于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医学教育主要培养医药类专门人才,国际上通常视医学教育为精英教育,对生源的优秀性和教育成本投入有着很高的要求[2]。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医学教育国际化、推行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已列入工作日程[3]。一方面国家对医药类人才的要求和医疗执业准入制度越来越严格[4],另一方面将试行医学教育认证制度,医学专业的设置规范和举办审查也越来越严格[5]。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民办高等医学教育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专业特色不明显,原有优势弱化。

办学初期,民办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设置紧扣人才市场需求,同时主动避开与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优势同类专业竞争,开设特色专业和专业方向,经过努力,逐渐形成其办学特色。但是近年来,卫生行业主管部门强化了行业准入制度,规范了医药卫生类专业设置,民办高等医学院校与医药相关的专业和专业方向受到冲击,以错位发展而见长的优势和特色趋于淡化。

2.社会影响力不够高,优质生源受到限制。

目前,考生及其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视民办高校为高考升学的补充途径。而民办高等医学教育在我国举办时间不长,其办学实力、学术水平、教育质量尚难与公办院校匹敌,更是学业成绩未能达到要求的考生满足专业志向的替代选择。国家《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颁布与实施,也对民办高等医学院校的生源产生明显影响。《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以法规的形式对独立学院进行了规范,在保障办学自主权的同时,也将民办独立学院与其母体院校进行了明确切割。如第三十八条规定:独立学院对学习期满且成绩合格的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并以独立学院名称具印。独立学院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请取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对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独立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这在某种程度上,对民办高等医学院校的社会公信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限制了故意混淆公办民办的投机行为。作为独立学院的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办学时间短,事业才刚刚起步,毕业生尚未形成规模和明显的社会影响力,社会认可度普遍不够高,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不够强。

3.教学建设刚刚起步,教学资源尚难满足优质教育的需要。

民办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科建设缺乏积累,师资队伍建设缺乏优质学科平台的支撑,骨干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所占比例较高,教师队伍无论学术水平或教学水平均不如公办医学院校;缺乏有保障的充足的经费来源,不仅难以吸引和稳定高水平的教师,实验室建设的规模和层次也不如公办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与其办学规模相比明显不足,相当多的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因建设成本较大而未建成自己的附属医院,影响临床教学质量。至于其中的独立学院,也大多面临两难境地:如借助母体公办医学院校的师资、教学资源和临床基地,则势必在办学和专业设置上与母体雷同,难以形成自身特色和优势;如与母体公办医学院校错位发展,则需要大量投资来进行师资队伍、实验室和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高办学成本难以承受。

4.教育教学和管理方式方法与母体院校趋同,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

民办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大多套用现有公办医学院校体系,没有突破传统模式[6];由于兼职教师所占比例较高,在教学安排上多采用与公办高等医学院校相同或相近的教学进度、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以照顾兼职教师、减轻其工作负担;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大班教学多。但这些教育教学方法和管理模式对民办医学院校的实际生源来说是非常不相适应的。因为民办高等医学院校所吸纳的生源特点完全不同于普通公办高等医学院校,如果采用同样的教学手段和培养方法,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未必能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使民办高等医学院校面临巨大风险。另一方面,教育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力度也较难到位。例如民办高等医学院校的师资中有不少来自不同的学校和医院,虽然制订了相应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但在实施中,不及对本校老师管理得顺畅到位。

5.政府的政策性支持不到位,未能形成有利于民办医学院校发展的政策环境。

如缺乏对民办医学院校集资筹款(包括学费收取标准)、吸引优质生源、扩大自主办学权、建设临床教学基地的扶持政策。目前的民办高等医学院校的学费收取标准的制订未充分考虑到医学专业的高办学成本因素,征税也缺少鼓励投资民办高等教育的减免政策。在鼓励有志和优质生源上也缺乏配套措施。另一方面,对办学过程中的专业规范和专业认证方面缺乏事前的全面指导和严格审查,使部分不够格的民办医学院校进入教育市场,不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环境。

总体上来说,目前民办高校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而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存在的问题则更为突出和重大,已经制约了民办高等医学院校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如果处理不好,甚至会影响其生存。

二、促进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政府对民办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应给予支持和指导

1. 强化、细化、落实支持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政策。

虽然国家颁布了《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对民办高等医学院校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这远远不够。不仅鼓励向民办高等教育投资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是缺位的,政府相关部门现行的对于民办高等医学院校的学生收费、教师招募、招生生源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也没有充分考虑医学教育的实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与公办医学院校的公平竞争,也制约了整个高等医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于民办医学院校发展来说,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创造有利于募集发展所必须的资金的政策环境,二是开辟民办医学院校吸引优质生源的可能途径。没有充分的资金投入就不可能有合格的医学教育,没有优质的生源就不可能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

2. 通过医学专业认证引导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健康发展。

国家政府部门要在减少对民办高等医学院校行政性干预,积极推动其自主办学的同时,大力推进医学专业认证工作。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它将促进我国医学教育与国际医学教育的逐步接轨,可引导民办高等医学院校按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发展,亦可为公办、民办医学院校的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环境。

(二)民办高等医学院校要强化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

1. 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

民办高等医学院校要发展,必须以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为先导。领导班子、管理干部和广大教师应从国家的政策出发,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卫生和教育主管部门、兄弟民办高校进行互动交流,更新观念。同时调动社会资源参与教育管理,搭建由相关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学生家长等组成的平台,把脉学校的发展思路和特色,坚持与现有公办高等医学院校错位发展,包括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错位,合理设置专业和规模。随着国家规范医药卫生类专业设置,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应据此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调整专业布局,从积极发展应用型、实用性专业起步,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专业。

2. 建立多渠道的、高效的办学经费募集体系。

民办高等医学院校不享受国家的财政支持,医学教育办学成本又高,这就要求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建立多渠道的、高效的经费募集体系。在鼓励民间资本投资高等教育,有利于民办医学院校筹集办学和发展资金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尚不到位的今天,民办医学院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是要积极开展宣传说服工作,推动政府和人大尽快立法、立规、发布政策。另一方面,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可以借鉴国外的民办高等医学院校的经验,在国家现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设立校董、奖助学金、纪念性命名、专项科研基金及发展基金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

3. 探索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管理制度。

民办高等医学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材施教是民办高等医学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由于医学生大多将要从事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工作,国家对医药类的毕业生都有执业资格考试要求。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是衡量民办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民办高等医学院校的生源特点不同于普通高等医学院校,这就要求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在紧扣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的前提下,从自身生源特点出发,创新培养模式,强化教学的过程管理,因材施教。如采用小班化教学,分阶段考核,使学习的负担在过程中逐步分解;同时,在临床理论课的教学中积极引用讨论式教学、PBL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建立临床诊疗思维;在教学管理中推行考核形式多样化、宽严相济,非主干课程可采用开卷考试、提交论文等形式,专业主干课程必须坚持标准,以确保基本要求达标,并在此基础上试行“宽进严出”;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势,着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凸现实用性特色。民办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要参考用人单位的评价。抓好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民办高等医学院校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举措,也是民办高等医学院校争取进一步发展机遇的重要环节。

4. 下大力气强化教学资源建设。

培育合格的医学专业人才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资源。民办医学院校要赢得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舍得投资,建好自己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实验教学平台和临床教学基地等硬件资源,还要建设好自己的管理体系、制度体系、教风学风等校园文化软件资源。现阶段应着重抓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支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关键,要从实际出发,合理设置教师岗位,确立激励机制,对专职教师采取政策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方针,让他们成为学校的“主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骨干;对兼职教师采用科学的业绩考核办法,通过责、权、利的统一,奖惩结合,调动其投身民办高校教学改革、教学建设的积极性。临床实践基地建设对民办高等医学院校来说至关重要,要千方百计突破这一制约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瓶颈”。一方面,在校内建设模拟医院、实训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另一方面,合理利用和积极整合地方医疗卫生资源,通过有效管理,建立一批临床教学水平较高、相对稳定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

5. 推行有效的优质生源鼓励政策。

生源是影响民办高等医学院校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要通过重构奖学金体系、学费减免体系、推荐优秀学生出国交流、深造及就业等优惠政策,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民办高等医学院校。

6. 建设高效率的现代大学制度。

民办高等医学院校较之于公办高等医学院校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相对充分地行使自主办学权,率先建立充满活力的现代大学制度。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民办高等医学院校要摆脱束缚办学的旧框框,以提高效率、活力、适应力为主线,积极探索董事会决策制度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及教授治学制度,利益攸关方参与办学制度等,力争办出特色,形成优良社会影响力,促进自身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翠兰.企业集团办学经营模式特征分析——民办山东万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案例分析[J].民办教育研究,2007,(4).

[2]郭永松.关于“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的辨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

[3]唐文.WTO与中国高等医学教育[J].医学与社会,2002, (12).

[4]高惠霞,杨君.美国医师执照考试制度对我国医师准入制度的启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8).

[5]辛兵,王维民.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增刊).

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建议 篇3

首先,坚持“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具体体现,教育系统首先要重视公平正义”的基本思想。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我们要发展教育、创新教育,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培养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让孩子入学就感觉到来自老师的、班级的、学校的公平,至少不应该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各学校都要树立“安全第一,质量上乘”的办学意识,不要让教学质量成为择校的主要原因,因此,不办“校中校” ,不设“尖子班” ,不厚此薄彼,让所有学生都有发展,有不同方面的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有特长的人才,真正提高学生素质,以将来适应多彩的社会生活。

其次,充分认识均衡发展与协调发展、内涵发展、规范发展、可持续发展、特色发展之间的关系。有的校长说“均衡发展就是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就不是特色发展 ” ,这是错误的,均衡不是等同,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也不是平均主义,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优先发展等并不矛盾,均衡发展也是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方面。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行业角度和专业高度去认识均衡发展的深刻内涵,以引领未来的架势做好时代先锋,当好领航舵手,引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第三是竭力缩小城镇与农村的差距,大力扶持薄弱学校,力求均衡发展。随着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义务教育各年级学生潮涌县城,由于人力财力的原因,那些少数家庭困难的学生留了下来,就读于偏僻乡村的薄弱学校。今年就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县城小学锅炉暖气供热,连楼道都暖烘烘的,而农村小学的教室里生煤炉都有困难,因为县城每所小学至少2000学生,农村有好多全校不足20名学生的小学,分3个复式班教学,每班只有几个学生,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是按学生数划拨的,20个学生规模的小学只有8000元的经费(2000个学生规模的小学义保经费是800000元),这学校师生冬季取暖至少要生6个火炉子,单购买燃煤一项至少就得4800元,其它各种费用就只剩下3200元了,要维持一所学校一年的运转就非常困难,这样以来,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乡村学校的学生怎么也享受不到优质教育资源,學校欠了学生的优质资源享受账,使得农村学生也成了同龄队伍中的落后者,谈均衡发展特难。因此,我们只有在经费保障上灵活倾向薄弱学校,资源配置上大力扶持薄弱学校,才能缩小城镇与农村的差距,才能促进薄弱学校向均衡发展靠近。

第四,群体之间的受教育机会要均衡,义务教育是人人的教育。政府要设置特殊教育的学校,关注残疾孩子,切实保障盲、聋、哑等残疾孩子的受教育权利。目前,我们有相当县区没有特教学校,相对发达市区只有一所初中以下的特教学校,残疾孩子只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这无形中挫伤了这些残疾孩子的自尊心,这些残疾孩子总感觉到别的孩子在用异样的目光看他,心中总有说不尽的委屈和自卑,长期以来,不但不能造就一个残疾人才,反而会损毁一个残疾人。相反,如果有了特教学校,盲、聋、哑等残疾孩子都能入学就读,且都有残疾的同类孩子在一起,不会互相讥笑,孩子们都不会心生自卑感,反倒会相互激励,共同上进,学一技之长,补自身之短,最终拼搏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第五,硬件、软件一起抓,促进区域内学校与学校之间要均衡。办好区域内的每一所学校,特别要扶持薄弱学校。比如对一些硬件落后但生源较好的学校可以拆除重建,对一些软件落后的学校,可以采用教师流动、对口支援、优质学校带动的办法予以扶持,也可以采用教师培训、校内校际间赛课等形式促进教师提高,还可以采用完善配套政策(如财政保障、人事改革等)的办法促进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教育均衡,也可以集体备课,集优质资源以供区域内各学校共享,缩小学校间教学实力差距,并随全国教育信息化的步伐,把优质资源远程共享,让大山再也挡不住优质教育的阳光。

第六,不得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政府一调整布局、规模办学,孩子全都跑到城里去了,县城学校大班额超负荷运转,农村学校校产闲置,资源浪费。说实话,大班额课堂教学中孩子受教师关注的机率相对较小,学习成绩提高不快,且生均占有面积不达标,教学楼承载超负荷,安全压力大,城区建设不配套,交通拥挤,安全系数不高,学校寄宿条件跟不上,学生住房紧缺,餐饮困难,家长租房陪读,教育成本加大,家庭经济负担过重,相当的家庭经济因教育而陷入困境。同时,农村学校教育中也出现了另一个极端现象,农村学校学生数锐减,生存希望不大,一些教师的施教过程从“原来体罚”走向“现在不管”,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滑坡,颇需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的教育责任意识。为了下一代,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要想方设法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教育方针,敬业乐教,无私奉献。

第七,挖掘自身潜力,发掘乡土潜能,争取有识之士、爱心人士、成功人士的大力支持,号召老师学生家长发扬苦教、苦学、苦供的“三苦”精神,走出一条办好教育的自强之路,,不延误孩子的发展。

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建议 篇4

(2006年5月11日)

根据市政协统一部署,__县政协组织__籍的市政协委员,对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具体分析。

一、影响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

1、农业生活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据调查,近年来化肥、农药、农膜、种子等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与前年相比:

化肥上涨30,农药上涨25.3,农膜上涨30,种子上涨11.1。就我县而言,由于农业投入品涨价,使农业生产的亩均成本提高近40元,而去年农业税减免、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等加在一起,农民每亩地得到的政策性增收只有34元,农民种粮所得到的政策性好处基本被生产资料涨价所抵消,加之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不增反降。

2、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从农业产业化方面看,__只有肉鸡、精制米两大主导产业形成了完整的龙型产业链,其它产业链条均较短;全省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5家,而__只有仁泰肉禽集团公司1家,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不明显,多数基地虽然具备一定规模,但往往是大而不强,小而不精,影响了市场价格和经济效益。从品种和贡献率看,一般品种多,专业品种少,名优品种更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全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35,导致农产品附加值低、对农民增收贡献率低。从农业外部拉动看,招商引资乏力,市场流通机制性矛盾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体制性矛盾比较突出,特色产业、优势产业难以做大做强,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3、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近两年来,__通过实施“阳光工程”,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化步伐。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全县有农业人口30万人,农村劳动力13.8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4.7万人,由于土地和产品产量有限,农民完全靠土地增加收入十分困难。

二、三产业欠发达也使农村劳动力就业受到限制,加之城市下岗职工增多,农民进城打工的机会相对变少,使大多数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业的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造成农民增收难。

4、农业和农村的投资不足。资料显示,近三年我市用于农业基建投资均为150万元,仅占基建统筹资金的3,比法定要求低27个百分点;科技三项费用用于农业的投入占总额的29左右,低于法定要求6个百分点。从我县看,近年来县、乡两级的财政困难,用于农业的投入很少。农田基础设施水平较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业技术推广手段落后,农业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导致农业生产水平降低,农业现代化进程减慢。

综上分析,从根本上解决我市农民增收困难的问题必须要有新思路、新举措,从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几点建议

1、把推进政府转型作为根本。政府在农民增收过程中虽然起到不定期的推动作用,可是政府要明白自己不能为农户承担利益风险,因此政府不要对农民指手画脚,干预农民的生产经营,而是要把精力放在为农民服务上,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一要做好政策服务。政策是导向,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动力之源。政府就是要集中精力制定具有预见性、贴近农村实际、有效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减少垄断对农民利益的剥夺与侵害,以政策促增收。二要做好资金服务。没有投入就没有发展。政府要从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农民是促和谐的主体的高度出发,尽可能地增加农业投入,特别是增加农田基本设施、品种改良、农业新技术、农业品牌的投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三要做好信息服务。政府要通过多种渠道为农民提供市场、技术、劳务、销售等“一条龙”信息服务,不断扩大信息覆盖面,让农民用最低的成本获取最丰富的信息,为农民选择致富项目提供参考意见,引导农民闯市场,在牢牢把握市场主动权中增加收入。

2、把加速结构调整作为重点。要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结构调整放到县域经济发展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的总格局中统筹安排。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就是按照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强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特色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积极扶持县域骨干企业,培育县乡支柱产业,引导农村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集群效应。同时,按照“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三分之

一、发展产业吸纳三分之

一、扩大劳务输出实现域外就业三分之一”的目标,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向周边地区、南方发达地区和国外市场转移,发展农村劳务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3、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关键。政府有关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按照培养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的新要求,强化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在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上下功夫,使农民真正拥有增收的本事。一是

在教育培训内容上与时俱进。不论是技术还是品种,都要跟上时代节拍,不能几年甚至十几年一个本子、一套路子,与实际严重脱节,与发展背道而驰。二是在教育培训方式上灵活多样。要坚持电化教育、现场观摩、外出考察、相互交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综合运用,寓教于乐,让知识和本领装满农民的脑袋,让财富和实惠装满农民的口袋。三是在教育培训理念上不断创新

。要构建农业实用技术人才“金字塔”,塔的底部是广大农民,塔的中部是农村乡土人才和技术骨干,塔的顶部是专业技术人才和专家学者。政府在强化农民培训中,要引导农民树立科技是致富之源的理念,使农民的优秀分子变成能人,能人变成红人,红人变成领路人,最大限度地推进科技、项目进家庭,切实发挥科技在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

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篇5

2012-02-02 04:00来源:张占斌 程书华我国中小微型企业目前已经突破1000万户,占企业总数的99%。中小微型企业对稳定就业、扩大内需、改善分配关系、增加中等收入阶层比重都有实际意义。金融危机以来,在出口难、融资难、市场难、用工难等压力下,有一批中小微型企业倒下了,但也有一大批中小微型企业主动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积极进行产业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在困境中前行。2011年12月,国家行政学院举办了“厅局级领导干部提高金融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专题研讨班”、“湖北省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班”,许多学员表示,中小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需要自身的提升,但也需要突破体制障碍,在政策上得到支持。现结合学员研讨中提出的建议与我们的调研情况,对有关问题进行归纳与梳理。

一、中小微型企业自身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一)要素依赖。长期以来我国生产要素价格低廉,中小微型企业习惯以低价战略赢得利润。但近年来原材料、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劳动者工资也水涨船高,而产品销售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不能大幅提高,导致企业利润很难维持,经营陷入困境。

(二)创新不足。中小微型企业本钱小、实力弱,往往不肯在研发创新上投入过多资金,急功近利的倾向较重,仅仅做贴牌或低层次生产,处于生产链的低端,不能摆脱“中国生产”的影子。

(三)管理粗放。从发展历程看,中小微型企业往往带有小作坊式的个体经营的烙印,在形式上具备了一个企业的架构,但在经营决策中容易出现家长式的一言堂、随意性的情况;内部管理粗放,财务制度和用人制度混乱。

(四)缺乏诚信。一些中小微型企业缺乏诚信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和日常经营方面,而且在贷款、纳税时体现得更为明显。一些中小微型企业有多套账目和报表,有些是请专门的所谓“高手”编造的,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相背离。虚假报表不仅严重影响银行、税务部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也严重影响社会对它的评价。

(五)缺乏人才。由于中小微型企业不能解决人才的落户、职务晋升、子女入学、未来发展等问题,高级人才不愿意仅仅为了一点高工资来工作,即使来了也很难留住,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小微企业不仅严重缺乏高级人才,而且缺乏素质好的一般管理人员。

二、中小微型企业自身健康发展需要苦练内功

(一)“内力”提升。一是突出经营主业。面对复杂的形势,中小微型企业应该稳住心态,做自己最擅长的产品,突出主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从追求产品数量到追求产品质量和品牌,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二是完善企业制度。中小微型企业应该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离,明确角

色分工,各司其职,共谋发展,坚决摒弃“一言堂”的家长式管理方式。三是主动转型升级。在战略选择上要与战略新兴产业靠拢;在资源利用上坚持循环、节约;在生产上坚持低排放、高效益;在产品上坚持绿色、无污染。

(二)人才建设。一是培养人才。在采用人才激励等措施引进人才的同时,对本企业现有的管理人员、工人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工人的操作技能,使企业管理上水平、产品上档次。二是储备人才。在高校中发掘品德优秀的在校生建立自己的人才库,作为企业的后备人才,每年向其提供一定的费用,助其完成学业,待学生学成后为企业服务。

(三)创新发展。中小微型企业应该坚持内涵发展,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一是联合创新。同行业中小微型企业之间可以联合起来搞创新,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共同分享创新成果,实现企业实力的提升,提高在行业内的整体地位。二是产学研结合。与高校、科研院所结成战略联盟,共同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四)融资拓展。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发生资金周转困难时首先想到银行,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中小企业不能只盯着银行,要拓展融资渠道。一是间接融资。事先要了解银行的放贷政策及放贷倾向,有的放矢主动接触大型商业银行或地方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为放贷机构介绍自己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况,并提供合格的财务报表,争取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二是直接融资。到证券市场、股权交易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进行融资,或引进战略投资者,不能因为怕露富、怕分权、怕分钱而不去上市或不肯引进投资者。

三、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重点问题

(一)加强管理职能建设。现在很多省、市成立了中小企业局,对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央层面应该把中小微型企业的管理职能从工信部分离出来,成立中小微型企业局(署),归国务院直接领导,专门负责中小微型企业的管理工作,研究规划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制定利于其发展的政策。

(二)营造公平竞争环境。2009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5月国务院又下发了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但中央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一方面是因为各种部门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干扰,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喜欢 “垒大户”,多为大企业提供优惠政策,“马太效应”制约了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各地政府要努力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使中小微型企业不再遭受“外部人”待遇。

(三)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在推动大型股份制银行开展针对中小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以及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同时,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应考虑多批准成立一些地方小额贷款公司,推动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的设立,以提高小金融机构覆盖率,解决中小微型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形成大银行对大企业、小银行对小企业的机制,避免“大棒打蚊子”。这些小的金

融机构服务对象就是中小微型企业和“三农”,可以利用熟人社会弥补大银行与中小微型企业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为银行和中小微型企业牵线搭桥;引进风投、创投或股权私募基金等,建立股权交易中心,为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铺平道路;对有上市资格的企业进行上市指导和政策支持。

四、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建议

(一)税收政策。一是完善增值税政策。增值税纳税人的划分标准降低后,很多中小微型企业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具有了增值税开票权,能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但由于中小微型企业一般纳税人在很多采购行为中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导致增值税进项税额实际抵扣额小于应该抵扣额;中小微型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3%的征收率也较高。建议降低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对中小微型企业一般纳税人取得的运输业和服务业发票参照以前运输业发票的抵扣做法提高其抵扣比例。二是改进所得税政策。尽管中央出台了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征税的政策,但中小微型企业在申请纳税优惠时非常困难,甚至申请不下来。很多地方税务机关对中小微型企业的所得税征收方式仍以定率或定额为主,使中小微型企业实际税负很重。因此应该继续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税率;提高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比例,放宽政策。如,为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加大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比例,对科技型中小微型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三是营业税政策。中央决定2012年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的不合理问题,但实际情况是服务型中小微型企业很多时候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使得进项税额抵扣困难,可能会导致中小微型企业的负担增加。因此建议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全面推广要慎重,或者有更加完善的衔接办法。

(二)金融政策。一是信贷规模。央行应该扩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结构性”信贷规模,通过扩大贷款规模和中小微型企业贷款在银行贷款总额中的比例,并适度提高对中小微型企业的不良贷款率容忍度来提高对中小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二是操作政策。金融管理部门应该抓紧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时知识产权抵押的政策,要研究扩大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担保的担保物范围;研究政府创建的专业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的担保政策和倾斜政策;规范担保公司的经营行为,降低担保公司的盈利水平;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不能成为纯盈利的企业,不能成为中小微型企业寻求担保的“鸡肋”。

(三)用工政策。一是待遇政策。解决农民工关心的户口、保险、子女入学、就业、住房等问题,使农民工和城里人、正式工享有同样的待遇。有些农民工担心就业的稳定性不愿意迁移户口,可以考虑在保留农村土地的情况下解决这些问题。二是培训政策。将中小企业职工的培训问题列入政府的工作日程,在政府承担主要资金、企业和个人少出一点的情况下,建立三方出资的培训基金,让职工素质得到提升。

(四)土地政策。一是倾斜政策。各级政府在控制土地指标的情况下,对于项目大、影响广的科技创新型中小微型企业在用地上应该给予倾斜,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适当增加用地指标,并且解决企业的土地使用权问题,方便企业办理土地证、房产证,以利于中小微型企业盘活资金,有效融资。二是土地有限度流转。企业经营所占用的土地,实际已经缴纳

促进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篇6

2001-09-26

内容提要:本文从八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加快西部政府职能转变;探索结构调整新途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把资源优势与适度资金和适用技术紧密结合;大力培育企业创新能力;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以及用好国家关于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

关键词:西部 结构调整 建议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和新的挑战。根据改革开放新形势和西部大开发的总体要求,努力提升西部产业结构的水平,加速西部潜在比较优势向现实竞争优势的转化,是促进西部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内容。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快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

1.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大胆放手让区域内外的各类企业包括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参与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政府不要代替企业和市场去争投资、选项目和分配资源,而应当集中精力改善西部投资经商的软硬环境,创造使西部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制度条件和市场条件。特别要加紧培育资本市场和经营者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增强西部地区对稀缺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同时要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标准、技术质量规范和市场运行规则,形成开放有序、法治严明的市场竞争环境。西部各级政府在地方性基础设施项目上应当发挥主导作用,但也可以吸引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参与建设,并尽量引入竞争机制。

2.增强政府管理经济的统一性、规范性和透明度。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西部各级政府要尽快清理和废除不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地方法规和内部文件,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按照国家法律、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尽快修订、补充和完善地方法规体系;今后政府应当主要依据统一、透明的法律法规管理经济,而不是靠内部文件,更不是靠长官意志。

应当指出,WTO规则并不过分地排斥政府的作用,而是要求政府将干预的重点转到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上来。WTO的规则框架仍然允许一国采取支持经济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政策,主要是对所有的产业和企业都起作用的一般性政策,而不是偏好或歧视任何特定的产业或生产者。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部门选择性的产业政策弊大于利,而一般性的产业政策更有利于提高效率和竞争力。(1)最常用的是竞争政策。这是对任何企业都没有偏好的中性政策,由一整套保证公平竞争的法律构成,以防范和纠正任何阻碍竞争的行为,促使各类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对外开放越是扩大,竞争政策的作用越是重要。(2)促进出口的一般性政策,主要包括政府在人力资本的形成、技术创新和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合资协议和规模扩张等方面的扶持政策,以及稳定的汇率政策等等。这些政策对增强一国的出口竞争力都起着重要作用。(3)进口保护方面的特定产业政策,包括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对“夕阳”产业或衰退产业的保护;另一种是对幼稚产业或处于扩张初期的产业的保护。但是WTO对其成员国采取的此类特定产业政策正在加强约束,例如要求其提高透明度和不超过一定限度等等。

就政府职能分工而言,制定产业政策是中央政府的职责,地方政府主要是据此制定地区

发展规划。在指导西部大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西部地方政府,都需要关注和适应国际通行规则的发展趋势,使政府职能转变步伐跟上时代的潮流。

3.坚决打破阻碍要素流动的地方壁垒,搞好对市场秩序的监督管理。对区内外、国内外各类企业(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国内非公有企业),应当实行一视同仁的“国民待遇”,取消在市场准入、税收等方面的歧视性政策,保证各类企业能够平等进入西部市场,平等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政府要增强依法监管市场的能力,加大对市场秩序的监管力度。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完善各项监管制度,包括对行政执法本身的监督和责任追究等等,以保证政府正确行使维护市场经济新秩序的职责。政府一定要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监管的自觉性,排除随意性和不规范的人为管制,以避免在市场监管中产生新的“规制过度”或“造租-寻租”的恶性循环。此外,要建立健全对各种经济主体的信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法制观念和诚实守信意识的宣传教育,使各经济主体树立守法和诚信的良好习惯。

4.正确行使地方政府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引导和服务职能。西部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全国统一的产业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区域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和规划。这种战略和规划,在制定程序上一定要遵循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求;在内容上应当突出预测性、指导性和政策性,尽量减少具体的指标;在政策手段上主要依靠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政策应当对各类经济主体具有普适性,而不应带有歧视性,不应针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政策。除正确行使规划职能外,西部地方政府还应运用好信息搜集、处理和发布手段,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和引导。一些由专业经济管理部门转化成的行业协会,要尽快改变原有的政府运作方式和习惯,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好为企业服务的职能。

二、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新途径

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再走投资靠政府、项目靠审批、导向靠行政以及自我循环、自成体系的老路,而必须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调整机制和手段。可以考虑以下措施:

1.争取建立不同类型的产业投资基金。这种基金是本世纪中叶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投资工具,既具有与证券投资基金相同的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和分散风险等优点,又具有集中在实业项目和未上市公司的特点,通常与实业项目的优选紧密结合。政府既可以通过产业政策指导基金设立和项目选择,也可以把一部分政府投资作为股份纳入这种基金,由后者进行独立的市场化运作,以避免政府直接进行项目投资所带来的一些弊端。因而,这种投资基金比较适合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机制和手段。西部地区可以优先考虑在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选择一些项目,根据项目规模的大小和投资领域的宽窄,设立公司型的综合投资基金,或契约型的专业投资基金,以促进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2.重视培育存量资产调整的机制。西部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不仅需要通过新增投资加速增量资产调整,而且需要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和优势企业扩张,来加大存量资产调整的力度。西部应当鼓励区外优势企业兼并本地企业,促使本地企业融入区外优势企业的麾下。同时,西部应当培育更多的本地优势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并努力提高现有优势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素质,使之在西部产业优化升级中发挥好带动作用。目前西部在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有200多家,其中业绩较好的上市公司主要分布在高科技、电力、酒类、农业和建材等行业。但是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公司股本特别是流通股规模偏小,公司业绩呈

现下降趋势,资本扩张能力较弱。西部应当重视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直接融资的便利条件,加强技术改造,扩张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以上市公司为核心,组建企业集团,改善企业组织结构,以促进本地优势企业发展壮大,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

3.积极探索引进外商投资的新形式。西部地区要努力创造条件,吸引外资特别是跨国公司到西部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应跨国投资发展趋势,运用好国家有关政策,采用企业兼并、收购、风险投资、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多种形式,利用国外中长期投资。争取在西部进行外商投资特许权项目试点,以及利用项目运营权或收益权对外引资的试点。

4.加强区际联系,争取东中西部联合开发。在西部开发中,要大力提倡加强区际联系,东中西部各地都要主动打破地方封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壁垒,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保证产品、服务、特别是生产要素流动的畅通无阻,建立各地区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促进整个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西部各级政府要鼓励各地区进一步发展现有的协作关系。一些重大的、特别是跨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需要加强区域合作,走联合开发之路。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创造必要的硬件条件

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具有明显的超前性要求,西部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与此形成强烈的反差。交通通信是西部基础设施最薄弱的环节。今后西部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一是配合“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大型工程,加快建设和改造几条重要的东西大通道;二是努力建立和完善西部地区各经济中心的交通通信主干网络,加快西部地区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此提高西部地区各地间的通达深度,加快各地区产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分工协作与协调发展。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水利工程建设至关重要。西北地区有水才谈得上发展,才能有效地治理和恢复生态环境。要加紧有关水利工程建设,从根本上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的威胁。

西部人力资源的落后是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地区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从长远来看,是科技和教育水平的竞争。要加快发展西部地区的科技和教育,首先要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提高科技人员和教师的待遇,加大对有贡献的科技人员的奖励力度,完善科技人员的分配制度,形成有效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同时要相应提高科技和教育行业的从业门槛和标准。其次,抓好基础教育,努力提高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大力降低青壮年文盲率。第三,国家要适当提高大专院校西部学生比例,提倡东部各级各类学校举办各种形式的“西部班”,加快西部人才的培养。通过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四、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在资源的有效利用上,要坚持做到开发和保护并重,搞好采前、采中和采后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工作。对可再生资源,必须做到利用速率不超过其再生速率这一自然的限制,以保护可再生资源的永续性。对不可再生资源,则要尽量充分地综合利用,并建立有效的回收利用体系。对主要矿产资源,必须实行高起点、高标准和上规模的集中开发,严禁遍地开花。对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要严格禁止资源的开采。

2.在生态保护上,要以改变农牧业生产方式、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和石漠化为重点,切实做好以下工作:加速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恢复草原畜牧业。加大防沙治沙、保护草原和治理水土流失的力度,为恢复当地的农牧业生产创造条件。建立经济林和国有保护林严格分开管理的制度,切实保护好现存不多的天然林。加强西部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建设,适当扩大保护范围和面积。要规范旅游资源开发的行为,努力发挥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减少其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3.在污染治理上,要认真执行《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并根据西部的具体情况制订详细的实施细则。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适当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认真实行主体工程与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三同时”的方针,不留例外和死角。加大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将其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加强生态环境管理,提高环保监管的力度和水平。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努力减少“三废”的产生量;加大污染末端治理的力度,尽量减少“三废”的排放量;设计和选择好“三废”排放方式,努力把环境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

五、把资源优势与适度的资金、适用的技术有效结合起来

在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产业和产品的选择要适应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较低、资金严重制约的现实条件,将资源优势、适用技术和适度资金有效结合起来。在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或产品时,要注意选择那些资金需求相对较少、技术适用性比较强、投资见效比较快的轻工业产品或行业,如一些优势农副产品的加工及深加工等。这有利于加快资金的原始积累,克服工业化初级阶段资金紧张的矛盾;也有利于为其他资源开发及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实践证明,目前西部发展比较成功的产业或企业,如绿色食品、中成药、饲料等等,都具有这样一种特点。

六、大力培养企业创新能力,造就一批引领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带头企业

企业是地区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保持和增强地区竞争优势,要靠大力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能力。要鼓励实力雄厚的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合研究开发。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实现稳定一代、投产一代、储备一代和研制一代的产品开发链。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吸引和留住(也可借用)优秀科研人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加快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把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科研-生产-销售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型结构,转变为突出科研和营销两头的“哑铃”型结构。

培养和增强西部地区企业的创新能力,一个重要途径是走“研学产”相结合的道路(而不是“产学研”相结合的一般模式)。西部地区企业实力普遍较弱,难以建立自己独立的研发机构。因此,要善于利用西部现有的高校和科研单位,鼓励西部企业与当地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以后者为研发基地,更多地借助后者的力量促进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科技进步。这样比较符合西部企业的现实,也有利于西部现有科技力量充分发挥作用。

七、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从西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资金严重短缺的现实条件出发,在西部大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西部地区不宜再走优先发展大企业的老路,而应当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培育更多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它们在扩大就业、拓展市场、增加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地区竞争优势和产业成长的生力军。

首先,西部地区要继续贯彻“抓大放小”的方针,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步伐。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支持体系,帮助各类中小企业解决信贷融资、技术开发、信息咨询、人才培训、出口服务等方面的困难。同时,要积极推进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打破“大而全”的企业组织结构,为中小企业让出一部分发展空间,并与之结成专业化分工协作关系。

其次,积极鼓励非国有中小企业发展,并帮助它们尽快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西部各级政府应当抓紧清理和废除不利于这些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歧视政策,把国家规定的有关扶持政策尽快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推进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据它们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形式改造其产权制度和管理结构,克服产权不清和家族化管理等弊端。对私营企业,还应当督促它们依法经营,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再次,西部地区要抓住我国“入世”后扩大服务领域开放的机遇,努力吸引区域外的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商贸、金融、通信、法律等方面的专业服务,不断改善其发展环境。西部中小企业也要努力走出封闭半封闭状态,同区域外的优势企业加强联合,尽快融入开放条件下新的分工协作格局。

八、用好国家对西部开发的优惠政策,搞好西部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其中《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比较全面地提出了4类16项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增加资金投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对内开放,以及吸引人才发展科技教育等。这些政策具有较高的含金量,为西部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西部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用好、用活这些政策。例如,要围绕国家对西部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善于发现市场机遇,不失时机地积极发展有市场需求前景的产业,改善原有比较单一的或不适应市场变化的经济结构,增强本地区在区域分工格局中的协作配套能力,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要用好国家对地方特色产业、产品的优惠政策,加快特色经济发展的步伐。认真执行国家对外来投资的各种优惠政策,努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吸引外界资金和人才,促进本地的资源比较优势向产业竞争优势转化。还要积极引导资源流入现有优势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加速西部存量资本的调整。

促进奶牛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篇7

1 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生鲜乳销售价格极不稳定

乳企牢牢控制着生鲜乳收购量和价格, 极大挫伤了养殖场 (户) 的生产积极性。特别是今年下半年, 奶价呈跳水式下滑, 乳企还对奶站采取限量收购, 达不到交售量会给予制裁, 超出限量部分一律拒收, 并且要求奶站督促养殖场 (户) 不断升级养殖模式, 否则将解除合作关系, 导致部分奶站不得不关闭。

1.2 无法取得养殖、经营后续资金投入

奶牛养殖投入巨大, 购牛、场区建设、饲料和投入品及人工费用相对较高, 养殖场 (户) 普遍缺少资金, 银信部门没有开办专项贷款支持。加之洮北区经济实力和财政状况较差, 投入发展奶业的支持资金也极为有限, 从而严重制约了奶业的进一步发展。

1.3 规模化养殖生产水平还需提高

建设的奶牛养殖园和养殖场标准较低, 而且相对不规范, 且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 造成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弊端。

1.4 奶牛业发展缺乏大项目的支撑

奶牛产业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长效发展项目, 需要各级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依靠地方财力和经济实力以及其他渠道建设的一些项目产业非常有限, 而且都不具备拉动整个畜牧业产业的“升级”和大幅度提高的水平。

2 促进奶业健康发展建议措施

2.1 进一步加大对奶牛产业的政策性扶持, 促进产业的不断提升和奶源基地建设的稳定发展

洮北区发展奶牛产业的资金缺口非常大, 无论是奶牛养殖户、养殖企业, 还是原料鲜奶贮运、加工等生产环节的资金都很紧张, 很难得到金融部门适合奶牛养殖生产的贷款支持, 特别是没有能够发挥带动用于奶牛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撑作用。因此, 建议充实和完善畜牧业贷款的组织机制, 建立畜牧业专项贷款基金, 支持当地如奶牛产业等具有特色的优势畜牧产业, 并且应该考虑到奶牛产业的特殊性, 从贷款额度到贷款期限等都应考虑到他的实用性, 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制约畜牧业特别是奶牛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2.2 大力推进奶牛养殖小区建设, 突出发展精品畜牧业

洮北区近十年来的奶牛产业发展经验充分说明, 奶牛养殖生产由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已逐步转向现代化养殖牧场化生产, 由分散饲喂到集中饲养、由粗放经营到科学管理, 效益畜牧业已步入到正常发展的轨道。仅从洮北区奶站的经营情况中就有所体现, 如全区现有40余处奶站, 过去完全都是单纯榨奶不养牛, 而现在围绕奶站已建起 (或正在建设的) 奶牛养殖小区, 养殖户由过去一家一户分散饲养转到养殖小区内集中饲养, 这既方便于奶牛生产的经营管理, 也有利于针对奶牛饲养管理的现实调整生产方式方法, 从而提高奶牛产奶质量, 增加奶农养殖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符合畜牧产业化发展的总体趋势和要求。因此, 大力推进奶牛养殖小区建设是今后奶牛养殖生产的重点方向。在发展奶牛养殖小区建设的同时, 要积极推进奶牛良种化、饲养管理规范化、饲喂技术科学化以及生产投入安全化的发展进程, 进一步夯实和平稳推进奶源基地建设, 形成稳固的优质奶源市场, 使整个奶牛产业建设具有雄厚的基础条件。

2.3 强化奶牛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工作, 保证奶牛养殖生产的稳定发展

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篇8

一、中小微型企业自身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一)要素依赖。长期以来我国生产要素价格低廉,中小微型企业习惯以低价战略赢得利润。但近年来原材料、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劳动者工资也水涨船高,而产品销售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不能大幅提高,导致企业利润很难维持,经营陷入困境。

(二)创新不足。中小微型企业本钱小、实力弱,往往不肯在研发创新上投入过多资金,急功近利的倾向较重,仅仅做贴牌或低层次生产,处于生产链的低端,不能摆脱“中国生产”的影子。

(三)管理粗放。从发展历程看,中小微型企业往往带有小作坊式的个体经营的烙印,在形式上具备了一个企业的架构,但在经营决策中容易出现家长式的一言堂、随意性的情况;内部管理粗放,财务制度和用人制度混乱。

(四)缺乏诚信。一些中小微型企业缺乏诚信不仅体现在产品质量和日常经营方面,而且在贷款、纳税时体现得更为明显。一些中小微型企业有多套账目和报表,有些是请专门的所谓“高手”编造的,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相背离。虚假报表不仅严重影响银行、税务部门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也严重影响社会对它的评价。

(五)缺乏人才。由于中小微型企业不能解决人才的落户、职务晋升、子女入学、未来发展等问题,高级人才不愿意仅仅为了一点高工资来工作,即使来了也很难留住,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小微企业不仅严重缺乏高级人才,而且缺乏素质好的一般管理人员。

二、中小微型企业自身健康发展需要苦练内功

(一)“内力”提升。一是突出经营主业。面对复杂的形势,中小微型企业应该稳住心态,做自己最擅长的产品,突出主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从追求产品数量到追求产品质量和品牌,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二是完善企业制度。中小微型企业应该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分离,明确角色分工,各司其职,共谋发展,坚决摒弃“一言堂”的家长式管理方式。三是主动转型升级。在战略选择上要与战略新兴产业靠拢;在资源利用上坚持循环、节约;在生产上坚持低排放、高效益;在产品上坚持绿色、无污染。

(二)人才建设。一是培养人才。在采用人才激励等措施引进人才的同时,对本企业现有的管理人员、工人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工人的操作技能,使企业管理上水平、产品上档次。二是储备人才。在高校中发掘品德优秀的在校生建立自己的人才库,作为企业的后备人才,每年向其提供一定的费用,助其完成学业,待学生学成后为企业服务。

(三)创新发展。中小微型企业应该坚持内涵发展,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一是联合创新。同行业中小微型企业之间可以联合起来搞创新,在节省成本的同时共同分享创新成果,实现企业实力的提升,提高在行业内的整体地位。二是产学研结合。与高校、科研院所结成战略联盟,共同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

(四)融资拓展。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发生资金周转困难时首先想到银行,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中小企业不能只盯着银行,要拓展融资渠道。一是间接融资。事先要了解银行的放贷政策及放贷倾向,有的放矢主动接触大型商业银行或地方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为放贷机构介绍自己真实的生产经营情况,并提供合格的财务报表,争取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二是直接融资。到证券市场、股权交易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进行融资,或引进战略投资者,不能因为怕露富、怕分权、怕分钱而不去上市或不肯引进投资者。

三、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重点问题

(一)加强管理职能建设。现在很多省、市成立了中小企业局,对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央层面应该把中小微型企业的管理职能从工信部分离出来,成立中小微型企业局(署),归国务院直接领导,专门负责中小微型企业的管理工作,研究规划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制定利于其发展的政策。

(二)营造公平竞争环境。2009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0年5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但中央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一方面是因为各种部门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干扰,另一方面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喜欢“垒大户”,多为大企业提供优惠政策,“马太效应”制约了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各地政府要努力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使中小微型企业不再遭受“外部人”待遇。

(三)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在推动大型股份制银行开展针对中小微型企业的金融服务以及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同时,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应考虑多批准成立一些地方小额贷款公司,推动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的设立,以提高小金融机构覆盖率,解决中小微型企业的贷款难问题。形成大银行对大企业、小银行对小企业的机制,避免“大棒打蚊子”。这些小的金融机构服务对象就是中小微型企业和“三农”,可以利用熟人社会弥补大银行与中小微型企业信用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地方政府金融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为银行和中小微型企业牵线搭桥;引进风投、创投或股权私募基金等,建立股权交易中心,为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铺平道路;对有上市资格的企业进行上市指导和政策支持。

四、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建议

(一)税收政策。一是完善增值税政策。增值税纳税人的划分标准降低后,很多中小微型企业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具有了增值税开票权,能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但由于中小微型企业一般纳税人在很多采购行为中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导致增值税进项税额实际抵扣额小于应该抵扣额;中小微型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3%的征收率也较高。建议降低增值税税率和征收率;对中小微型企业一般纳税人取得的运输业和服务业发票参照以前运输业发票的抵扣做法提高其抵扣比例。二是改进所得税政策。尽管中央出台了对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半征税的政策,但中小微型企业在申请纳税优惠时非常困难,甚至申请不下来。很多地方税务机关对中小微型企业的所得税征收方式仍以定率或定额为主,使中小微型企业实际税负很重。因此应该继续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税率;提高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的比例,放宽政策。如,为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加强职工教育培训,加大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比例,对科技型中小微型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三是营业税政策。中央决定2012年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可以避免重复征税的不合理问题,但实际情况是服务型中小微型企业很多时候无法取得增值税发票,使得进项税额抵扣困难,可能会导致中小微型企业的负担增加。因此建议对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全面推广要慎重,或者有更加完善的衔接办法。

(二)金融政策。一是信贷规模。央行应该扩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结构性”信贷规模,通过扩大贷款规模和中小微型企业贷款在银行贷款总额中的比例,并适度提高对中小微型企业的不良贷款率容忍度来提高对中小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二是操作政策。金融管理部门应该抓紧研究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时知识产权抵押的政策,要研究扩大中小微型企业融资担保的担保物范围;研究政府创建的专业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的担保政策和倾斜政策;规范担保公司的经营行为,降低担保公司的盈利水平;政府背景的担保公司不能成为纯盈利的企业,不能成为中小微型企业寻求担保的“鸡肋”。

(三)用工政策。一是待遇政策。解决农民工关心的户口、保险、子女入学、就业、住房等问题,使农民工和城里人、正式工享有同样的待遇。有些农民工担心就业的稳定性不愿意迁移户口,可以考虑在保留农村土地的情况下解决这些问题。二是培训政策。将中小企业职工的培训问题列入政府的工作日程,在政府承担主要资金、企业和个人少出一点的情况下,建立三方出资的培训基金,让职工素质得到提升。

(四)土地政策。一是倾斜政策。各级政府在控制土地指标的情况下,对于项目大、影响广的科技创新型中小微型企业在用地上应该给予倾斜,通过土地置换等方式,适当增加用地指标,并且解决企业的土地使用权问题,方便企业办理土地证、房产证,以利于中小微型企业盘活资金,有效融资。二是土地有限度流转。企业经营所占用的土地,实际已经缴纳了土地出让金、补偿款,只是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不能抵押、买卖使用权。允许这部分土地使用权有限度流转,可以增加企业担保物范围,为企业盘活这部分资金。

(中国经济时报)

上一篇:微笑,我的财富下一篇:学生宿舍卫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