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民办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2024-10-08

我区民办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

我区民办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1

我区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民办教育的发展,为了深入贯彻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促进我区民办教育健康发展,针对我区民办教育近几年在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两年前我们曾与区教委一起联合对我区民办教育办学情况进行过一次比较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了一个内容比较详实的调查报告,提出了若干可操作性的参考建议,引起了市、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视。今年,我们根据市人大常委会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再次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对我区民办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区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这次调查工作,调查结束后,区人大主任会议还专题听取了区教育局关于民办教育情况的汇报。下面我将此次对我区民办教育调查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民办教育的基本情况

我区民办教育从1986年起到现在已经有16年,走过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全面的道路。现已从原来单一的培训类学校发展到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培训到学历教育,从普通教育到特殊教育,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的门类和层次齐全的民办教育格局,广泛吸纳了各方资源,弥补了政府办学的不足,满足了社会各种层次对教育的不同需求,为社会培养了各类人才。我区民办教育,特别是普通基础教育,在全市、全省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原国家教委和省、市有关领导都曾到我区民办学校进行过考察,我区光华学校已进入省民办学校的先进行列。

我区现有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开办的各级各类民办教育机构58所。其中学龄前教育机构5所,寄宿制中小学6所,简易中小学14所,职业中等学校3所,培训类学校27所,高教助学类学校3所。全区民办学校共有在校学生150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各级各类学校占地面积达1000亩,校舍面积近26万平方米,其中办学者自建校舍15万平方米。各级各类学校资产约2。6亿元,其中国有资产93。5万元,创办者投入600万元,办学积累近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我区目前还有未被批准擅自开设的简易中小学34所,在校学生8000人左右。

二、我区贯彻《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条例》工作情况

我区民办教育发展较快,一方面得益于国家教育改革政策,一方面是靠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我区贯彻《条例》工作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我区对民办学校实施了分类指导、分级管理。寄宿制学校由区教育局直接管理,区教育局除加强对此类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外,还批准在这些学校成立了党、团支部和工会组织,并把其工作纳入区教育局的整体工作。区教育局按照属地管理的基本原则,将简易中小学划归乡镇政府管理。培训类学校由于开办的不定期性和生源的不稳定性等原因,区教育局对其采取严把出口关的管理,即严格审查其学籍、学时、学业,最后办理结业证书。对简易学校的管理,各乡镇在抓好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础上,考虑绝大部分简易小学都是廉价租用校舍,有的是民房,有的是年久失修的空余房屋,有的虽是自建新房,但建筑质量不高。简易小学(含未被批准的)的校舍安全存在较大隐患,今年,全区组织专班对简易中小学校舍进行了安全检查,对已批准的简易学校发放了校舍质量状况调查表,并请有关部门对其校舍进行了安全鉴定,建立了民办学校校舍档案。通过检查,对校舍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要求限期整改,否则强行停止其办学行为。区教育局决定今后申办学校必须有校舍安全鉴定书。凡校舍有安全隐患的一律不予批准办学。

2、适应民办学校发展要求的管理机制日渐完善。在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方面,我区加强了依法行政工作,依据《条例》的要求,成立了社会力量办学审理评估小组,负责对学历学校的办学资格、办学条件的评审。

为协调公办与民办学校的共同发展,我区坚持做到“五个一样”即教师职称评定与公办学校一样,三好学生评定与公办学校一样,评选名师与公办学校一样,工会、团队评比与公办学校一样,对教研和教科方面的指导及服务与公办学校一样。考虑到简易学校招收流动人口子女,其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等与公办学校以及寄宿制学校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我区从今年起已对简易学校实行了学籍单列和单独评估的管理模式。上述管理套路的形成为民办学校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3、加大教育行政执法力度,规范有证,取缔无证。近几年简易学校无证办学现象十分突出,引起区人大高度重视,区十一届人大二次会上,“依法取缔无证简易学校”被列为大会议案,要求在加强审批、规范有证简易学校的同时,坚决依法取缔无证办学。该议案在近两年的办理中,取缔了一部分无证简易学校,收到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执法难度大,执法力量和手段不强,致使许多无证简易学校虽多次执法仍难以取缔。今年,我区加大了教育行政执法的力度,8月份,由区政府统一协调领导,组织教育局、民政局、房产局、公安局、城管局、安委会等12个委办局,在有关乡镇配合下,对无证简易学校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联合执法,依法取缔无证简易学校19所,进一步规范了我区教育行政管理工作。

三、民办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简易学校有待进一步规范。由于我区城乡结合部较多,流动人口多,简易学校多,通过前一阶段对布局合理、具备一定办学条件的简易学校依法办证工作,以及对不具备办学资格的无证简易学校的依法取缔工作,虽然现在有证简易学校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无证办学现象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有证简易学校在安全保障、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升学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和隐患,须进一步规范有关方面的管理工作。无证简易学校仍然存在打而不死的现象,由于这些无证简易学校办学点分散,平时难以监控,往往是执法人员来了就不办,走了接着办,执法成果难以巩固,同时,还存在取缔的学校的学生难以消化的问题,目前我区无证简易学校在校生超过6000人,安置这部分学生难度很大。

2、寄宿学校面临危机。继武汉大西洋学校、新世纪学校倒闭后,我区的帅英学校、香梅学校、华奥学校也相继倒闭,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造成社会的一些不安定因素。我区除光华学校外,其它寄宿制学校也不景气。高龙学校生源日趋下降(每学期以5-10%下降),已收不抵支,办学艰难。有的寄宿学校从开办之日就没红火过,退学、退费的纠纷经常发生,“官司”连绵不断。由于民办寄宿制学校多数生源不足,目前已出现教育设施闲置现象。

3、民办学校管理水平低下。我区大部分民办学校实行的是家族似的管理方式,学校的关键部门都是主办者的亲属控制,管理不规范,水平低下。尤其在学校财务管理上隐患多。我区民办教育总资产已达2.6亿元,其中在创办者投入的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借贷或集资来的,在我区实施管理过程中,已出现多起因创办者为还款等原因随意抽走资金,致使学校无法保证正常开支和教师工资的现象。此外,民办学校内部资金在分配、使用制度上还不够完善。目前民办学校内部的劳保福利、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等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教职工后顾之忧没有解决,一定程度地影响到教师队伍的稳定;民办学校各类人员工资福利占经常办学费用的比例不确定,教育积累是否用于分配难以监督。有的学校还反映,学校董事长在资金管理上权利、义务不明确,钱交给了董事长,学生交给了校长,学校正常运行资金没有保障。

4、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加大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人力、财力方面的困难。随着民办教育的迅猛发展,民办教育机构越来越多,我区包括无证简易学校在内已统计的有82个,在我区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目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员不能增加,管理不能收费的情况下,无疑增加了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强民办教育管理上的困难。如对民办教育办学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因无经费保证而难以正常开展。特别是在年度审核时,组织考核年审班子对58所学校逐校审核所需经费,常常从教育部门其它经费中挤占。

为了推动民办教育不断发展与完善,针对我区民办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相应制度、法规。要抓紧制定符合武汉市情的可操作性强的社会力量办学地方性法规。进一步规范社会力量财产、财务管理体制,细化民办学校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工资福利制度、医疗保险及社会养老等制度,通过制度的完善,保证社会力量办学教师队伍的稳定,防止教育资源的流失。

2、按照国家关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的政策,政府要加大投入,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

3、市教育行政要制定有关文件,扶持民办学校的发展,为民办教育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近几年,普高招线下生,职业学校开设综合高中班,开办改制学校等政策的出台,不同程度的影响了民办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4、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简易学校办学行为。目前,教育行政执法工作的重点是规范简易学校工作。规范简易学校,一要大力宣传“规范有证,取缔无证”的政策;二要在全市形成一个统一的政策,建议市政府尽快出台统一的处理意见;三要加强教育行政执法的力度和手段,坚决取缔那些办学布点不合理或不具备办学条件的办学点。

我区民办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2008年5~10月在我院诊断为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的初、复治结核患者67例, 剔除痰培养阴性2例, 非典型分枝杆菌1例, 标本污染1例, 实际纳入调查63例, 男45例, 女18例, 年龄17~85岁, 本地人口59例, 流动人口4例。初治37例, 复治26例。菌型鉴定:牛型13例, 人型50例。分为初治组37例, 复治组26例, 2组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及查阅患者相关医疗记录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详细病史、既往用药情况等, 结合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分析本地区结核菌耐药情况并分析耐药性产生的可能影响因素;痰涂片检查采用萋尔-尼尔逊抗酸染色法, 并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室间质量保证手册》执行;所有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的肺结核患者, 均留取2份阳性级别最高的痰标本采用罗氏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 阳性菌株送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进行药敏试验和菌种鉴定。药物敏感性测定采取比例法, 检测药物包括异烟肼 (H) 、利福平 (R) 、链霉素 (S) 、乙胺丁醇 (E) 。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耐药率

初治组耐药率为40.5%, 复治组为53.8%,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耐药情况

本调查发现耐药29例, 总耐药率为46.0%。初治组以单耐药为主10例 (34.5%) , 耐多药5例 (17.2%) ;复治组单耐药3例 (10.3%) , 耐多药11例 (37.9%) 。初治组耐多药率低于复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讨论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发病率高的国家之一, 2000年全国第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总耐药率为27.8%, 初治耐药率为18.6%, 获得性耐药率为46.5%, 耐多药率为10.7%[1], 本研究显示我区结核病总耐药率为46.0%, 初治组耐药率为40.5%, 复治组耐药率为53.8%, 耐多药率为25.4%, 均高于全国调查结果, 显示我区结核病耐药形势较为严峻, 遏制耐药结核病流行刻不容缓。突出表现为2个显著特点: (1) 初治耐药率明显高于全国调查结果, 且以单耐药为主, 分析原因, 可能有以下几点:①结核患者由于不合理用药, 结核菌产生耐药性, 传染给健康人群造成原发性耐药病例的增多;②人口流动性增加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者的增多, 更加剧了耐药结核菌传播可能性;③对耐药结核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的治疗缺乏更有效、更安全的药物, 客观造成了耐药结核病的流行;④部分医疗机构出于经济利益考虑, 延误结核病诊断, 并滥用抗生素, 本调查问卷中发现80.0%的结核患者确诊前在非结防机构使用过抗生素, 本次调查发现初治患者中对链霉素的单耐药病例较多, 估计跟滥用抗生素有关;⑤由于直接面视下督导治疗 (DOTS) 策略的实行, 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的结核患者得到有效控制, 导致耐药结核菌感染数量相对增加。 (2) 获得性耐药率居高不下, 复治耐药患者仍以耐多药为主, 且复治患者耐多药发生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 获得性耐药的发生主要还是和不合理治疗有关。耐药是影响复治肺结核疗效的重要因素, 在标准化指导下的适当个体化治疗, 可提高治愈率, 减少复发, 也是防止或尽可能减少耐药结核病的有效措施[2]。有条件的地区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对耐药结核采取住院管理的措施。

注:与复治组比较, *P<0.05

总之, 在能有效预防结核疫苗问世之前, 控制传染源仍是当前控制结核病最大要素, 而发现并治愈结核病患者尤其是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是关键, DOTS策略是治愈结核病患者的最有效保障, 也是减少耐药的前提。

摘要:目的 调查南通市通州地区结核病耐药情况并进一步分析耐药产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的63例肺结核患者分为初治组37例, 复治组26例, 将其痰标本进行分离培养, 阳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和菌种鉴定。观察2组耐药情况。结果 2组耐药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复治组耐药率为37.9%高于初治组的17.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加强耐药结核病控制尤为重要。

关键词:结核病,耐药,调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0年全国第4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02:44.

我区民办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3

区人大财工委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安排和主任会议要求,财工委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就我区今年招商引资情况,分别到区发改委、区商务局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召开座谈会,了解了部分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完成情况

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我区扩大开放、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克服困难,努力工作,扎实推进“深化外向型招商引资年”活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截至10月底,全区协议引进资金共3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9.6亿元,占我区全年目标任务19.95亿元的98.2%。其中,省外资金8.19亿元,省内市外资金11.33亿元,政策性资金814.2万元。通过招商引资共新建、扩建项目84个,计划总投资45.2亿元。其中,投资5000万以上项目共计27个,含亿元以上项目18个。

二、我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形式

一是狠抓园区招商。在高标准建设民营科技园区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加大了对园区企业的规范力度,对圈大占小、1

土地利用低、亩均投资少(低于100万)、效益差的企业实行“腾笼换鸟”,鼓励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企业入驻园区发展。目前,已有多个项目实施了“腾笼换鸟”,安排新企业入驻,盘活了土地资源,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提高了园区项目入驻门槛,注重引资的质量和效果,重点引进“高、大、新、外”项目,引进符合产业政策,污染小、贡献能力强的项目,努力打造生态型、节约型、效益型园区。

二是积极通过会展招商。充分利用商务部门组织的省内外大型经贸会议提供的高水平招商平台,组织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各类大型经贸会议,大力宣传我区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营造对外开放的浓厚氛围,努力组织好全区的招商引资活动。今年以来,已组织相关部门和企业相继参加了“第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河南-广州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第十六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10多个大型投资贸易洽谈会,共签约项目17个,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签约合同金额29.27亿元。

三是加强服务业招商。从近年的发展和实际来看,服务业既是推动我区经济增长,特别是财政收入的支撑所在,也是我区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和潜力所在。今年我区在注重工业项目招商的同时,加大了服务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并重点与丹尼利商贸、江苏苏宁电器、大商集团等企业进行

了洽谈。目前,三鼎丹尼斯国际商务中心项目已完成投资2100万元,项目进展顺利;苏宁电器、大商集团也初步达成了合作协议。

四是积极“走出去”招商。在总结、分析去年对外招商工作的基础上,今年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尤其是福建地区。充分发挥我区驻广州、上海、厦门办事处招商平台作用,深入上海、广州、株洲、惠州、厦门、福州等地,与当地企业及法人代表进行广泛接触,介绍我区的优惠政策和区位优势,推介投资项目,积极“走出去”招商引资。目前,已通过驻外办事处与香港盛世名点、如家快捷酒店、红星美凯隆家具城、肯德基等多个项目和企业达成投资合作协议。

三、我区招商引资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国际金融动荡和国内经济趋缓影响初显。近期,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国际金融动荡加剧,更为严重的是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已经显现出来,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的企业发展遇到了一定困难,甚至部分企业倒闭或者破产,导致这些地区一些原本与我区洽谈好的项目由于缺乏资金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不得不暂时搁浅甚至停滞。

二是思想有所放松。由于招商引资工作不再有硬指标进行考核约束,少数干部在招商引资方面思想有所放松,缺乏

主动出击意识,畏难情绪有所增加,走出去招商、请进来投资的力度不够。突出表现在我区今年引进的省外资金和项目规模不是很大,数量不是很多。

三是资金、土地制约进一步加剧。由于国家土地政策进一步趋紧,用地手续日益规范,土地管理日趋严格,导致我区项目建设用地紧张,致使部分招来的项目不能及时入驻园区。同时,国家为了抑制经济偏热和物价上涨,2007年出台了一系列货币紧缩政策,效果已经逐步显现,对企业、个人贷款产生较大影响,新上工业项目的资金来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国家明确要求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防止投资反弹,土地、环保等一些政策性的闸门收得更紧,这些都将对我区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带来一定影响。如:许昌裕丰纺织有限公司10万锭特种天然纤维精梳生产线、胖东来物流园、天宏钢构重钢生产线、宏伟高档卫生纸二期等项目均因上述因素影响,进展受挫。

四是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由于我区行政职能不全,并且与市直许多部门(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关的部门)在职能上存在交叉,对上级部门的一些检查无法拒之门外,导致我区对企业承诺的“封闭式”管理难以兑现,一些行政审批手续不能顺利办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商的积极性,客观上增大了我们管理的难度,削弱了我们开展招商引资的优势。另外,由于市招商局设在市发改委,为了与上级

部门对接,我区也将招商局设在区发改委,但招商引资的具体工作基本由商务局牵头负责,从而造成职能错位。

四、对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组建专业队伍招商。建议由区发改委或商务局牵头,整合招商引资资源,建立一支懂政策、善谈判、会管理的高素质专业招商队伍,常年开展专门招商活动,打造招商引资的排头兵。同时,要建立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对招商引资专业队伍严格考核,实行重奖和末位淘汰。

二是提升招商引资平台。要借助市委、市政府把台商工业园放在民营科技园区以及省政府把民营科技园区列为全省十个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地之一的大好契机,强化园区管委会的服务、管理职能,按照“抓签约、抓开工、抓投产、抓效益”的思路,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顺利入驻、顺利建设,尽快投产见效。同时,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园区“腾笼换鸟”力度,提高土地使用效益,节省土地资源。

三是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区现有的产业基础,突出纺织、造纸、档发、电子电气、机械加工、汽贸物流等六大支柱产业,细化招商引资项目库,千方百计地满足构建产业链的需要,寻找和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确定目标企业,打造产业集群,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同时,还要进一步辐射和带动周边群众搞好基础配套生产加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的生命力和群众基础。

我区民办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4

近年来,我区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旅游局的大力指导下,坚持以邓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

旅游兴区的发展战略和

高位求进,跨越发展的主基调,牢牢把握

创A

工作主线,抢抓发展机遇,切实加快旅游产业综合开发,不断推进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延伸旅游产业发展链条,旅游产业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连续几年来,全区游客接待量、旅游经济收入年均增幅保持25%以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旅游资源基本情况

朝天处在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上,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旅游资源种类多,既有历史人文景观,又有自然山水景观,这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独具特色:

一是人文景观独具特色。

具有以

中国天然交通博物馆

明月峡为代表的三国、蜀道历史文化景观,资源品味高,其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在国内具有代表性,具有高知名度,以麻柳刺绣、曾家民居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景观,以红军遗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景观也独具特色。二是自然景观瑰丽雄奇。全区现有可开发的自然景观多达60处,奇山、奇峡、奇水、奇石、奇洞数不胜数,其中曾家旅游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溶洞、落水洞、漏斗、天坑等星罗棋布,大小溶洞数千个,人称

溶洞王国,夏季凉爽宜人的气候,适宜发展避暑休闲度假旅游。水磨沟景区集森林、峡谷、草原、瀑布等各类景观于一体,风光秀丽,景色宜人,有

小九寨

之称,适宜发展野外探险旅游。龙门阁景区后山怪石嶙峋,风景迤逦,景色迷人,龙门三洞,洞内景色奇特,适宜观光、休闲度假及探险旅游。

我区民办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5

为了解我区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区政协提案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区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形式对XX年我区的提案办理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八届二次会议以来,区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四区互动、奋力比拼、富民强区、健康XX”的战略目标,积极运用提案,坦诚建言,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认真履行了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共提出提案112件,经审查立案93件。在立案的提案中,有关经济发展包括生态经济方面的28件,有关社会发展包括改善民生方面的41件,其他方面的24件。这些提案,大部分视角独特,思路新颖,提案质量总体上呈上升起势,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围绕大局、关注民生。委员们既关注“十二五“期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也关心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相当多的委员和党派及工作联络组在会前做了充分调研,问题把握得较准,提出的建议操作性较强,凝聚着委员的智慧和辛劳,承载着老 百姓的愿望和要求。二是涉及面广、针对性较强。提案涉及到我区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既有事关全区战略性、前瞻性、宏观性的问题,也有针对性、可行性、参考性较强的对策,对区委、区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工作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大会闭幕后,提案委员会对所立提案进行规范化的整理,会同区委办、区政府办按照归口办理的原则分别交由37家单位办理。通过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所有提案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完毕,办复率达100℅。经统计,提案所涉及问题得到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43件,占立案总数的46.2℅;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47件,占立案总的50.6℅;因条件、政策限制,目前难以解决,已作解释说明或留作工作参考的3件,占立案总数的3.2℅。从已收到的委员反馈意见来看,政协各参加单位以及广大政协委员对提案办理工作总体上是满意的。

二、主要做法

在今年的提案办理过程中,区委、区政府及各承办单位认真倾听委员和人民群众的呼声,着力在“解决问题、狠抓落实、兑现承诺、促进发展“上下功夫,努力让委员满意,让人民群众受益,办理工作主要呈现了五个特点:

领导重视,办理工作更有力。今年的办理工作得到区委、区政府、区政协领导高度重视。一是交办会之前,区政府主要领导专门过问办理情况,批示区政府各部门要认真做好委 员提案的办理工作,各位副区长结合各自分工,对提案作出了督办意见。二是专门召开交办会。3月13日,我区召开提案交办工作会议,区政府、区政协主要领导亲自参加了交办会,并对办理工作进行总部署,提出严要求。三是交办会后,各承办部门全部落实了“一把手”负责制,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办理工作,有力地促进了提案的落实。

完善制度,办理工作更规范。区政府办作为提案办理工作的组织牵头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规范操作。一是建立健全了一支由常务副区长分管、政府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区政府督查室专项督查,各承办部门专人承办的工作网络。二是及时对委员提案进行收集和分类归档,并根据领导分工提请区政府领导审批。三是加强与区政协提案委的沟通,共同研究、确定各提案的承办单位,并通过下发交办单的形式将委员提案分至各承办单位。四是对情况复杂、涉及单位较多的提案,明确了主办单位和协办单位,由主办单位牵头负责答复,各承办单位配合,提供相关资料。五是明确了“快”、“实”、“好”的办理要求,“快”,即:各承办单位要抓紧时间、集中精力,在规定的时限办复;“实”,即:各承办单位要对委员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加强调研,从实际出发,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好”,即:各承办单位要对能解决的问题抓紧解决,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耐心做好解释,力求让委员满意。

加强督办,办理工作更有效。今年,区政府在认真总结以往办理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思路,从提高现场见面率、委员满意率上寻找突破口,从提高委员办理质量上做文章,具体来说,主要做到了“二个不放松”。一是狠抓督查不放松。为确保委员所提提案落实到位,区政府督查室专门负责今年委员提案的督办工作,对办理进展交办或办理效果不佳的承办单位,先后下发了督查通知8次,开展专项督查10余次,有力地促进了提案办理工作快速推进。二是狠抓效果不放松。突出办理重点,注重“共同协商”。政府各部门多次采取与委员通电话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沟通。如委员提出的《关于要求消除“洪崖丹井”供水管网安全隐患的建议》,区政府办多次与承办单位及委员本人进行沟通,并组织双方赴现场商议解决方案,从而最终促成了此事圆满解决。

兑现承诺,办理工作更长效。对历年来委员多次提出的,以往答复承诺列入规划解决的建议,区有关部门从抓办理成果转化入手,确保了办理工作更加长效。如委员曾多次提出的《关于解决我区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公积金问题的建议》,区政府XX年第7次常务会专题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公积金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最终解决方案,使这一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创造条件,办理工作更顺畅。在提案的办理中,政协提 案委员会积极组织委员和提案者开展督办、检查、现场办案、座谈等活动,贯彻落实政协全委会、常委会议精神,通过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制定计划、会商研讨工作、督办检查办理情况、现场办案协调解决问题、跨提案的跟踪督办落实等形式,较好地发挥了提案工作的作用。在政协主席会议的领导下,提案委员会注重加强自身建设,树立服务意识,使提案工作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一是对主席会议确定的重点提案,采取政协副主席负责牵头,提案委员会具体操作的办法,深入承办单位督办指导,对办理重点提案情况适时进行督促检查,与承办单位共同协商研究解决问题,做好重点服务工作,使重点提案得到很好的落实。二是定期向常委会议汇报提案办理工作进展情况,有效地促进了各承办单位的办理工作。三是注重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对个别办理难度较大、一时难以落实的提案,采取多方沟通衔接的方式,保持与委员特别是承办单位之间的联系,随时掌握和了解提案办理情况,及时做好解释和协调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政协提案委员会努力改变以往承办单位与委员沟通思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承办单位邀请提案者开展现场办案活动,再次征求委员对办理结果的意见,委员和承办单位对这种方法表示肯定和欢迎。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个别承办单位对政协委员提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办理 工作不够认真,办理不及时,存在就事论事或重答复轻落实的现象。

部分提案质量不高,所提出的问题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影响了提案的办理质量。

对提案工作的宣传和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还有待于改进和加强。

四、几点建议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指出: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具有全局性重要意义的工作。提高提案办理质量是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责任。各级党委、政府应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从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政协提案办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认真落实中办、国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两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提案办理工作中,强化五项措施:一是实行区委领导批办。二是强化政协领导督办。三是强化重点提案办理,带动一般性提案的办理。四是强化热点难点提案的办理。五是强化“三率”标准。要加大对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办理提案所需的经费,政府有必要在每年财政预算经费预留资金上,留有部分办理政协提案预留金,用作办理一些热点、难点提案。这样,承办单位在办理政协提案时,也可减少因没有经费或经费不足,造成政协提案难以办理或实施的问题。

规范办理程序,抓好提案落实“回头看”。进一步制定提案办理的相关制度,规范提案办理中的交办、督办工作,重点抓好提案落实“回头看”,即由政协提案委会同区委、区政府督查室,对提案承办单位承诺解决的问题是否已解决、落实;未解决的是何原因,将采取哪些措施;需要协调解决的,是否已提请领导帮助协调解等情况,进行全面复查。通过完善提案跟踪督办机制,切实抓好提案的落实,同时,建议区委、区政府把提案办理落实情况列入各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与奖惩挂钩,明确奖惩规定,切实解决政协提案“说了白说”、“提了白提”及“重答复、轻落实”等现象。建议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对重点提案的最终落实情况进行经常性跟踪督查,对能够落实的尽快予以解决,对尚不具备客观实施条件的,应说明情况,及时向委员解释。

加大宣传,公开督办。利用现有的宣传媒体,采取定期公布承办单位提案办理进度以及提案的落实情况,并将提案者对提案办理情况的监督及时进行公布。这种做法,避免了提案工作只有政协提案委做的单打现象。通过从区领导到群众的广泛监督,使承办单位加大办理力度,想方设法,切实解决问题。通过这项措施,调动承办单位办理提案的积极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我区民办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6

石龙区政协主席陈风云

为了解当前金融危机波及我国实体经济背景下我区工业经济的运行情况,积极探讨应对危机的对策措施,为区委、区政府指导全区经济工作提供参考,区政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由我带领区政协经济委,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现场座谈,研讨咨询等形式,在8月份对全区工业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目前,全区共有各类企业182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家。区属规模以上企业51家,与煤相关企业占80%以上。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我区经济由于受全国应对危机放缓经济增长和全省粘煤矿焦产整顿的双重影响,煤炭、焦炭等主要产品市场需求减弱,价格下滑,产量减少。2008年第三、四季度,全区工业经济大幅回荡。2009年1—3月份,2009年4月份以来,随着小煤矿逐步复产,原煤生产趋于正常,全区各企业开始复工或加大生产,工业企业经济平稳回升。今年1—6月份,二、调查问卷反映的问题

这次问卷调查了规模以上企业49家,其中煤矿企业19

家,洗煤企业13家,焦化企业6家,煤矸石烧结砖企业4家,水泥企业2家,纺织、碳素、玻璃制品、炼钢添加剂、电力等企业5家。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1、金融危机对我区工业企业的采购原材料、产品销售市场、产品销售价格、经济效益等影响较大。大部分企业今年上半年的生产成本比上年同期上升,原材料及能源的购进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50%的企业盈利比上年同期亏损。

2、企业发展的硬环境(供电、供水、道路、土地供应、环境、通讯等)中,35%的企业供水一般,10%的企业供水紧张(主要是焦炭、洗煤等企业),其它情况较好。

3、企业的科技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普遍低。全区只有20%的企业与大专院校研院所合作,研发资金在100万元以下。

三、当前工业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煤矿企业:

1、原煤销售市场不活跃;

2、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3、受资源研发制约大。

焦化企业:

1、原煤供应紧张;

2、行业内部竞争大,产品销售价格低;

3、融资难,项目建设资金不足;

4、技术工人流动性大,管理水平不高;

5、企业发展受原料、能源价格上涨影响大。

洗煤企业:

1、融资难,行业内部竞争大;2企业发展受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影响大。

煤矸石建村企业:

1、同行业竞争激烈,经营困难;

2、管理水平不高,融资难;

3、企业发展受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影响大。

水泥企业:

1、同行业竞争大,产品滞销;

2、市场开发难,银行贷款难;

3、企业发展受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影响大。

电力企业:

1、市场开拓能力不够;

2、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纺织、炼钢添加剂、玻璃、碳素等企业:

1、行业内部竞争大,融资难;

2、企业发展受原材料、能源价格上涨影响大。

四、建议

针对问卷反映的问题和当前工业企业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一)建立战略联盟,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因此,建议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引导全区企业建立战略联盟,联盟企业可以结合弱势业务,发展各自比较优势,以其稀缺性和特有性重组业务,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二)加大招商引资,做强企业集聚区

建议区政府有关部门要抓住金融危机促进沿海企业向内陆转移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资源政策等优势招商,引导陶瓷,免烧砖等建材产业进入工业区。

产业采聚区,同时在焦化园区的基础上,依托中鸿、残联、巨鸿三个90万吨捣固焦项目,大力培育煤气制甲醇、发电等

煤化工后续产业,带动新型建材、玻璃加工、化工、碳素等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壮大产业集聚区规模,提升产业集聚区实力。

(三)搞好企业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针对全区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以一问题,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建议区政府在做好企业报务年活动的同时尽快开展企业信用担保工作促使商业银行和重点企业积极衔接着力缓解资金瓶欲制度抓好财政支持和信贷融资协调努力缓解企业资金企业紧张状况支持中型企业融资

(四)开拓市场企业发展基础

目前我区工业企业多煤碳开采加工和行业为主投资基本上停留在低水平重复的层面上受原开发和供应影响大对此建议区政府根据企业煤碳资源现状科学规划管理煤碳资源开采工作积极鼓励引导优势企业到区外开发新的资源并加了与区外业务联系扩大原煤供应量保障我区企业发展需求同时随着企业经济的回暖市场需求量的增大指导企业积极开拓

我区家庭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篇7

文章标题:我区家庭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区把家庭教育作为妇女儿童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尤其是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文件出台后,区妇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以家庭教育为抓手,以“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为主题,以家长学校为主阵地,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标,着眼于“创新形式、规范机制、深化内容、提升水平”的工作方针,面向家庭,开展一系列家教活动,家教水平大幅提高。截止目前,全区有区级家庭教育研究会1个,建立各类家长学校129个,其中幼儿园、小学、中学家长学校办学率达100。创建省级示范家长学校2所,市级示范家长学校7所,合格家长学校48所。0-18岁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的受教育率城区达98以上,农村达85。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在建设和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完善长效机制,建立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

我区不断探索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新方法、新途径,逐步形成了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健全领导机制。我区于1998年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会,并在区妇儿工委的指导下开展工作。2004年又成立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以妇联、教育、宣传、卫生、司法等部门为成员的家庭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同时,各镇(办事处、经济开发区)也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小组9个,咨询服务点16个。2004年11月,召开了全区家庭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新阶段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工作的任务和措施。完善工作制度。先后制定下发了《**区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区“家庭育人”工程实施计划》、《**区小公民道德建设实施计划》、《**区家长学校行为规程》、《**区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区合格家长学校达标条件》等文件。同时区家教协会建立了例会、考核、评估和表彰四项制度,对“家庭教育十五计划”实施情况及时考核、评估和表彰。区政府分管区长、区妇联主席与各镇(办事处、经济开发区)分管领导和相关单位签订了家庭教育目标管理责任状,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政府统筹、部门负责的系统工程来把握和运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壮大教育队伍。积极依托有关部门力量,建立了由妇幼医生、优秀教师、离退休干部和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组成的理论研究、教育宣讲、教育督导和教育志愿者四支队伍,在全区开展巡回宣讲、理论研讨、爱心援助、论文征集等活动。

二、创新活动载体,营造未成年人成才的外部环境

牢固树立品牌意识,积极打造家庭教育活动品牌。一是围绕和谐家庭目标,打造家庭文化建设品牌。坚持一年一主题、一年一亮点的原则,开展各类家庭文化主题活动。先后开展了“家家新,家家美,家家乐”家庭文化建设活动,举办了家庭才艺大赛、手工制作展评、书画大赛、趣味运动会,开展了“家家有藏书,人人读好书”的读书进家庭活动和“千家万户治家格言、座右铭”签字仪式,建立了一批巾帼读书站和亲子读书屋,开展亲子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家”字这个中心,突出“教育”这个主题,做好“和谐”这篇文章,在全社会形成了互帮互学,争当“五好文明家庭”的良好氛围。

二是结合“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打造儿童成长教育品牌。先后与区教育局、计生局、团区委等部门联合举办了以“塑造未来,关注成长”为主题的“阳光情”暑期特别行动、少儿艺术节、独生子女才艺大赛、“小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示范基地争创等活动。2004年7月20日,围绕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如何对孩子进行“养”和“育”的问题,举办了“我们共同走过”--**区首届“尧舜杯”家教电视对话活动,特邀徐州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李梅老师作现场点评。专题片在区电视台连续播出后,引起较大反响。

三、发挥家长学校主阵地作用,创建未成年人成长的家庭平台

家长学校是开展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家教能力和家教水平,树立正确育人观、人才观的主要阵地。我们把办好“家长学校”纳入家庭教育的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并切实加强管理,家长学校工作呈现出“五有”(有组织、有计划、有落实、有督查、有总结)、“三性”(现实性、系列性、创造性)的特色。

一是整合社会资源,建好校。区文教体局承担起组织和指导家庭教育工作责任,兴办本系统各类家长学校,健全沟通机制。区民政局把指导社区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倡导社区共建意识和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先后在广场社区、民乐苑社区等社区开办0-3岁和3-6岁幼儿园,同时开办幼儿家长学校4所。区卫生、计生、司法等部门根据各自实际,创造性举办本系统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其中区计生局结合工作实际,开办了11所新婚夫妇和孕妇学校,及时向新婚夫妇传授“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区文化部门积极规范文化市场管理,清除各种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垃圾文化。全社会形成了尊重少年儿童、关心家庭教育、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二是创新办学理念,办好学。随着家长学校的不断成长,拓宽教学领域,创新办学方式是新形式下办好家长学校的有效途径。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请进来”

即引进外地及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邀请区内外知名专家和成功家长到各校开设讲座,进行经验交流;“走出去”即走出校门创办家长学校。首先选择**中学作为试点,协调老矿、夏桥两个街道办事处,分别在夏桥园东社区、校东社区和老矿徐耐宿舍等社区开办了社区家长学校,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区推开,把家长学校工作的着眼点从为“升学”服务转变到既“成人”,又“成材”上来。在教学中,坚持“四尽”原则,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即尽可能围绕向广大学生家长提供系统的心理健康与教育的理论知识;尽可能介绍一些国内外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科学方法与进展信息;尽可能系统反映学校对学生心理发展研究的一些成果;尽可能服务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发展与家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是实施双向交流,上好课。为鼓励广大家长积极参与家长学校活动,坚持到社区召开居民、家长教育调研会,让家长们放开思想谈意见,真心实意提建议,同时,也深入了解学生家长的思想态度、家庭育人的环境、经济生活等状况。每次上课前提前下发邀请书,确保各家长有足够时间妥善安排好工作、生活等,按时参加校内活动;在课堂上,巧妙安排家长代表发言,增强研讨氛围;学年结束,表彰一批优秀学员,树典型,促提高,真正实现了“推倒院墙办教育”、齐心协力育英才的目标。

四、拓展教育领域,推进特殊家庭子女思想道德建设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大量过剩,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管理出现了一个空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家庭教育领域积极向这部分人群重点拓展。于2005年2月25日在汴塘茸山小学召开了建立“留守儿童”指导服务站现场推动会,下发了活动的具体通知、工作职责、管理制度和各项具体措施。目前,全区各镇全部建立了“留守儿童”指导站,“留守儿童”达到一定人数的村全部建立了服务站。新华日报、扬子晚报、省电视台和市、区新闻媒体等分别以不同形式和方法介绍了我区这一做法,并积极向社会广泛宣传呼吁,切实呵护“留守儿童”的成长成才。

(一)以建立指导服务站为依托,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我们在各镇设立了“留守儿童”指导站,具体指导各村“留守儿童”服务站建设,由服务站对“留守儿童”实行全过程管理,全方位服务,全天候跟踪。建立了联系制度、活动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四大制度。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详细记载留守儿童家庭成员情况,在校在家的相关表现,进行长期跟踪调查,了解他们的生活近况、心理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补救。

(二)以构建四大爱心网络为抓手,健全“留守儿童”思想教育体系。积极构建“家庭监护网络、村组管护网络、学校爱护网络、同学互助网络”四大爱心网络,引领“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在发挥家长管理教育的同时,在学校,安排党员教师、中层干部和班主任与“留守儿童”结对,切实担负起育人者、服务者、管理者的角色。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心理比较脆弱,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难以进行自我疏导,容易形成心理问题,特别建立校园心理咨询网络,通过教师、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同学之间也结成互助对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给予帮助。针对部分代理家长年老体弱的实际,村里还组织老党员、老干部主动送教上门或者通过家长广播学校传播科学育人知识,交流家教经验,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开展了“真情100”巾帼志愿者新春送温暖活动,为100名“留守儿童”送去节日礼物和文艺节目,使孩子们在节日里享受欢乐的童趣。

(三)以建立“留守儿童”第二家长监护队伍为重点,健全家长监护体系。首先开办“家长学校”,沟通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联系。每年春节前后,既是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探亲较为集中的时间,也是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转移的时间。在农民外出务工前,各家长学校集中给外出务工家长上课,普及、强化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发挥家庭对少年儿童独特的教育功能。建立“两地书、亲子情”联系制度,让外出打工的家长与孩子进行经常性交流,互相问候、互通信息,增近彼此间的亲情,为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架设一条空中桥梁。其次,建立“代理家长”制,增强留守孩子的归属感。发动村组干部、教师、党团员担当“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由其对孩子进行日常教育。三是建立“留守儿童”寄宿制教学教育,实行全过程管理。有条件的地方从小学开始建立寄宿制,让留守孩子住校,并给他们配上生活老师,使留守在家的子女安心学习,外出务工的父母放心工作。

我区民办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8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计划生育工作以深入实施“强基提质”工程为载体,以“常态化”管理为主线,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成效,2011年区政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十一五”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示范县(市、区),是台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2010—2012年区政府连续三年被台州市政府评为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先进奖。各项计划生育主要指标执行良好,2012年,全区共出生6287人,计划生育率94.72%,出生性别比108.28,人口自然增长率3.57%,完成了市里下达的任务,在市对区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位居全市第一。

1、领导重视,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我区充分认识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成立了全区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每年年初,都要召开全区人口计生工作会议,与全区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出台了《关于加强“两非”案件政策处理的意见》(黄区委办〔2012〕23号),对涉及“两非”行为的单位予以“一票否决”。区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主动履行职责,积极参与计生工作,区法院在人力物力方面给予计生工作大力倾斜,每月都组织10余名执法人员开展计生联合执法,区财政投入人口计生事业经费的增长幅度高出同级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区公安、卫生、食药监等部门组成打击“两非”专案组,重拳出击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全区上下初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制度健全,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去年以来,我区全力实施计生工作“常态化”管理,变原先的“季考评制度”为“月督查制度”,对全区19个乡镇(街道)分别进行了2次月督查,有效督促乡镇(街道)狠抓经常性工作落实,夯实基层基础。全面落实“三捆绑”制度,把全区所有村居划分为示范、合格、整治三类,并落实“政治、经济(资源)、责任”三捆绑制度,将计生工作实绩作为村两委主要负责人综合性先进评选资格和报酬发放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指导村居修订完善计划生育村规民约,有效引导村民自觉依法生育。深化计生队伍“岗位大练兵”活动,通过培训、竞赛、讲座等形式提高计生队伍业务知识和服务水平,促进计生队伍素质整体提升。

3、破解难点,违法生育得到有效控制。以社会抚养费征收为突破口,严控违法生育。把社会抚养费征收立案率作为月督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区2012社会抚养费征收立案率达97.34%,征收率91%,符合率70.76%,分别同比增7.71%、5.04%、7.37%。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通过收集医院出生记录、卫生防疫记录等违法生育证据,实现“零口供”立案,2012年全区申请法院的违法生育案件社会抚养费征收同比增248.74%;冻结划拨违法生育对象户银行存款同比增913.17%;司法拘留37人,同比增29人,有效震慑了违法生育对象,对控制违法生育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4、突出重点,性别比治理深入推进。2012年,扎实开展了“出生人口性别比重点治理年”活动,出台了黄岩区《关于加强“两非”案件政策处理的意见》,成立了打击“两非”专案组,脱产办案,成功捣毁4个“两非”窝点。查处“两非”案件58起,取消再生育指标2人,刑拘3人,判实刑2人,“两非”行政罚款17.89万元,出生性别比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我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值稳居全市第一。落实再生育责任包干、再生育审批、孕情跟踪服务和定点凭证引产等制度,落实全过程管理,开展“台州市生孕信息交换平台”试点工作,以信息化推进管理科学化。

5、创新机制,优质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乡镇(街道)服务站基本完成标准化建设,全区共建成3个中心站,1个一级站,9个二级站,使服务站面貌焕然一新,服务环境和条件大为改善。在全省率先出台《黄岩区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实施办法(试行)》(黄政发〔2012〕40号),从发放一次性抚慰金、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救助、开展“再生育全程关怀行动”、发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养老金”等四个层面对关爱“失独”家庭这一全新领域进行了有效的实践和探索。“三优”(优孕、优生、优育)工作成功起步,建成区首家省级“三优”指导中心和新前、院桥两个“三优”指导中心,开展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工作,出生缺陷发生率同比下降3.42‰。“关爱女孩、阳光助学”活动全面深化,计生政策性保险扩面增项,计生奖扶金标准提高,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女孩、女孤儿发放一次性助学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显著加强,澄江街道建成全区首个省级规范化流动人口计生服务中心,对外出流动人口开展“双向”服务,设立外出协作点,为台州籍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三查”服务。

二、存在问题

我区的人口计生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困难仍然存在,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违法生育态势不容乐观。由于历史和经济社会发展等综合因素影响,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的生育政策要求的矛盾仍然存在,人口惯性增长势头强劲,违法生育现象有抬头趋势,控制违法生育任务仍然艰巨,2012年,全区计划外出生332人,同比增加6人,增幅1.84%,计划外生育村居215个,占总村居数的37.79%,同比持平。近几年来,有关专家、学者在互联网上关于“放开二胎政策”的讨论持续不断,而专家、学者的观点仅仅是政策探讨层面,并非国家现行计生政策的调整,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却是政策被误读,影响了人们对现行计划生育政策的正确认识,基层工作难度增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有所反弹,2012年全区出生人口性别比108.28,居全市第一,但今年一季度有所反弹,治理工作不容松懈。

2、依法行政缺乏相应有效措施。随着依法行政的不断推进,一方面上级对人口计生工作刚性的考核评价体系一以贯之甚至趋紧,而另一方面人口计生工作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却相对弱化甚至缺失,目前正处于老办法越来越不能用,新办法还没想全、还没想透、还没想深的局面,做好人口计生工作难度很大。

3、综合治理工作尚未真正形成。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单靠人口计生部门难以实现,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机制虽已建立,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职能部门只考虑部门利益,对计划生育工作不够重视,存在该管不管、管而不严、甚至不管的现象,难以形成联合执法的良好工作局面。基层基础仍有待提升,乡镇(街道)违法生育对象出现在“三查”遗留名单之外的现象不在少数;随访服务欠到位,随访记录不够规范;部分村计生服务员职责不清、情况不明。

三、几点建议

人口计生工作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强化领导素质,抓好工作落实的同时,重点应在转观念、强管理、优服务上下功夫,推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

1、加强宣传,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要积极协调各类宣传媒体,创新发展宣传方式,依托“文化三下乡”等平台普及人口计生政策,广泛深入开展国策、国情与人口形势宣传教育,进一步澄清一些干部群众对现行计生政策的模糊认识,推动全社会和各级各部门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点做好“三个不变”政策宣传,即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不变,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不变,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不变,保持人口与计生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要想从根本上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关心群众的利益诉求,通过一系列经济社会政策和利益导向机制,把人口计生工作与提高群众福利结合起来,实行计划生育家庭享受到各种相关奖励优惠政策,帮助计划生育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要兑现落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优待政策,加大对独生子女死亡残疾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继续开展关爱女儿户家庭活动,提高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3、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行政。一是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严格执行国家人口计生委七条禁令和八项纪律,坚守法律底线,坚决杜绝因违法行政而引发的计划生育重大案件。二是认真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专项执法治理工作,充分利用法律赋予的手段、方式,依法足额征收社会抚养费,同时要开展联合执法,切实解决一批“老大难”案件。三是保持查处“两非”案件的高压态势,力争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对涉及“两非”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从重从严处理,绝不姑息。

4、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要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区域协作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深化和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具体措施。要建立“一盘棋”的工作格局,计生部门要加强与各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分析研究,共同探讨计生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相关部门也要拿出具体的、切合实际的、相互协作配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外出流动人口管理,强化信息采集和“联动协同”机制,形成综合治理人口问题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我区民办教育情况的调查报告 篇9

调 研 报 告

近年来,区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不断加大投入,优化配臵教育资源、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全区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升,特别是小学教育成为我区义务教育对外的“名片”和展示“窗口”,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新局面。但也应看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区教育发展水平与群众日益提高的优质教育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为进一步推动教育发展,区政协围绕区委“品质提升,均衡发展”教育目标,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我区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均衡短板”现象及分析 我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45所,其中公办小学38所、民办小学3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中3所,在校学生31087人。全区幼儿园6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6所(7所独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46所,在校幼儿10200人。教职员工1686人。近年来,我区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经济社会越发展,城市化水平越高,教育均衡化发展就越难推进,特别是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师资差距和投入差距上的持续拉大,成为制约我区教育全面均衡发展的最大短板。

(一)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

我区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办学差距现象仍然十分明显,这种差距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均校舍面积、生均运动场地、生均图书藏量、生均教学设备仪器等数量方面的差距。二是教育理念、教师水平、教育质量、教学手段、体育器材及运动场地等质的差异。主要矛盾表现为:农村学校生均建筑面积和校舍面积够用,但现代化教学手段匮乏,教师不配套,教学质量水平不高,而城区学校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师资配套,教学质量较好,但学生生均建筑面积和校舍面积严重不足。我区41所区属中小学中有11所达不到省定办学十项标准,其中位于中心城区的10所直属小学(5所大直属,5所小直属)半数以上没有标准操场(100米直道,200米环道),更未达到生均占地1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5.2平方米的省定标准,甚至部分学校因历史原因被其他单位征占地块(如:育才小学南侧4.63亩教育用地协调存在困难;市总工会办公楼全部占用中兴路小学教育用地,至今无法收回),根本无法保证省、市有关文件规定的办学要求。

(二)校际教育资源不均衡

城区内校际教育资源存在的不均衡现象,是导致“大班额”、“入学难”问题的症结所在。主要原因是学校建设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近年来,中心城区新建的30多个住宅小区无一预留教育用地,无一建设标准学校,城区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一是城区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导致优质学校超负荷运转,大班额(46-55人)、超大班额(56-65人)、特大班额(66人以上)现象十分突出,经统计,我区平均班 2 容量超过规定班容量(小学每班45人)的学校有13所,其中热点学校班容量均在70人左右,安全隐患十分严重。二是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严重不足导致薄弱学校发展速度缓慢,基础建设和配套设施滞后,无法满足片区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优质师资配置不均衡

目前,我区优质师资分布不均,流向不合理,教师队伍建设和结构性缺编现象较为突出,城乡教师之间工作量大小苦乐不均。原因是城乡校际之间差别巨大,校长、教师正常的流动机制难以建立,现行的教师人事管理体制固化保守。数据显示:我区现有中小学教师1541人,小学师生比1:17.23(省定1:19),初中师生比1:5.79(省定1:13.5),师资配备总体达标,但从实际情况看,农村学生少,生均占有教师数量比例偏高,而城区热点学校学生数量巨大,实际占有教师比例较低。由于编制限制,音体美、信息、科学等专业教师补充率低,导致学生素质教育水平较低。此外,学校女教师占比大,二胎政策的放开成为压倒学校正常教学的最后一根“稻草”。

二、破解我区教育全面均衡发展“短板”的对策 教育发展失衡是最大“短板”,表现在学校,根子在政府。实现我区教育全面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校际、师资差距,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工程,建议如下:

(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

一是严格落实上级关于教育建设方面相关文件规定,积极采取措施,调整我区财政支出结构,努力增加教育经费预算,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及时、足额、到位。二是进一步优化我区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财力要着力向教育倾斜,优先保障教育支出。三是把支持我区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公共投资的重点,在规划建设项目时,优先考虑教育发展需求,不断改善教育发展条件。四是按照缺口情况,及时拨付专项资金用于购臵省均衡验收时要求的计算机、图书、仪器设备,改造、提升学校运动场地,早日达到生均占地和生均建筑面积的省定标准。

(二)加快推进学校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学校建设,缓解入学难题,今年的5个学校建设项目要抓紧推进,突出重点,协调市相关部门,尽快解决育红北校区和达活泉小学没有土地证问题。二是严格落实我区制定的《学校建设三年攻坚方案》,需要政府及早按规划预留土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教育用地,同时,要将配建学校做为我区土地开发的前提条件,即新开发小区必须预留教育用地,必须规划建设学校。三是协调市政府尽快出台《邢台市市区住宅区配套幼儿园中小学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货币配建为实物配建的补充方式,明确属地政府配合市直牵头开展对已建幼儿园的清理工作,清理后幼儿园无偿交付属地政府教育部门管理使用,明确配建学校幼儿园土地使用权,学校幼儿园用地为划拨性质的可直接移交,为出让性质的直接从土地出让金中返还。四是尽快解决 4 部分遗留问题,如陶行知中学收回扩建行知小学、区教育局占用金华小学教学楼、收回市总工会占用中兴路小学土地、郭守敬小学与幸福源小学共用一院等问题。切实缓解中心城区学校“入学难”。

(三)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依据《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有关规定,将义务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财政教育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一是对学校建设进行合理布局,全区一盘棋,统筹规划新建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新建、扩建和改建小学、幼儿园,引导学生回流,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统筹调配师资,利用闲臵教育资源,对我区闲臵校舍或不足100人的学校,由城区学校实行“一拖一”的管理模式,统一招生,统筹安排教师和学生,以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臵和共享。三是灵活教师流动机制,将农村富余教师调配到中心城区热点学校任教,缓解直属小学师生比压力,以师资均衡带动教育均衡。

(四)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突出重点,加强校长、班主任、教师三支队伍建设,实施名校长、名师培训工程。二是理顺关系,用足用活政策,加大教学机制创新力度,推动教育体制改革进程,以机制体制建设推动教育全局建设。三是继续做好教师招录工作,进一步充实、改善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队伍结构的年轻化、专业化、均衡化。四是引进先进教育理念,突出个性化办学,树立品牌导向,充分彰显学校办学理念、文化特 5 色。五是强化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探索集团化办学模式

集团化办学模式主要是依托名校办分校,通过改造、兼并与整合方式,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我区要立足“教育发展一盘棋,城乡发展一体化”教育发展理念,采取有力举措,完善督学责任区共同体,建立集团化办学模式示范点,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之间办学差距。如,原泉北实验小学2014年被育红小学兼并(育红小学北校区),2015年实现新生入学375人,为往年招生的4倍,随着优质师资的配臵和先进教学理念的引进,教学质量迅速提高。育红小学探索集团化办学的成功实践,既缓解了育红小学本部大班额问题,又有效解决了我区西北部适龄儿童“择校”、“入学”难题,更为全区推广集团化办学模式积累了经验,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六)加强党建工作

上一篇:团员表态:新学期新要求下一篇:电的自述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