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货运发展新契机

2024-06-26

航空货运发展新契机(共12篇)

航空货运发展新契机 篇1

对钢铁行业而言,“互联网+”的概念在当前最直观地表现为钢铁电商的蓬勃发展,这是行业进入转型发展新常态后酝酿已久的一次爆发

传统钢贸商转型做电商是新常态下行业创新发展的一种方式。目前在钢铁电商平台采购钢材的客户明显增多,因为从钢铁电商现货交易平台拿货十分方便,而且价格贴近市场,现需现买价格“倒挂”的风险小了许多。

3月3日,全国“两会”正式开幕。钢铁、煤炭、有色、水泥等周期性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和成果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之一。而近期国内钢铁市场持续回暖上涨,呈现小阳春态势,也让钢铁行业调结构去产能等话题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

参加“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沙钢集团旗下淮钢特钢副董事长何达平说,面对产能过剩,钢铁企业必须大力降本提效、优化产品结构。全国人大代表、中天钢铁董事长董才平则透露,中天通过与找钢网等钢铁电商平台合作提高了中天的钢材交易效率和销售额,通过电商平台累计交易已超过百万吨。

董才平表示,2015年中天开始大举进军海外市场,新开拓了欧洲、中美洲及中国台湾市场,出口国家和地区达到33个。2016年,中天的计划目标是出口钢材200万吨、出口金额达6~7亿美元。董才平认为,中天取得的业绩与钢铁电商平台的合作是分不开的。早在2013年,中天就开始积极对接找钢网等钢铁互联网电商平台。与电商平台合作至今,中天钢铁的产品交易量、客户数均在不断上升。“我相信,未来钢铁电商一定能够像京东网一样,打通钢企与上游供应商、下游用户之间的层层壁垒,实现产业链效率最优化,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和缩短交易周期,助力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钢铁供给侧改革正当时

本刊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资委最近联合召开了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提出,抓紧制定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实施方案,研究提出产能退出总规模、分企业退出规模及时间表,并抓紧研究制定专项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会议指出,要准确把握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要求,紧紧围绕推动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研究、部署和推动工作。要坚持市场倒逼企业主体,地方组织、中央支持,突出重点、依法依规的原则,全面禁止新增钢铁产能,通过依法依规退出、引导主动退出等方式切实退出钢铁过剩产能,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

密集的政策出台,表明了国家坚定去产能的决心。预示着未来钢铁行业兼并与重组速度加快、不符合要求的钢企淘汰出局速度将加快,产业有望得到集成化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博长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冷水江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代富在今年“两会”期间表示,供给侧改革对钢铁行业是利好,企业只有扎扎实实搞好内部管理、降低成本、占领市场,才能生存发展。2015年我国钢铁行业产量为11亿吨,市场消耗量为8亿吨,剩余产量3亿吨,而多数钢铁企业释放的产能仅为七八成。冷钢作为湖南一家中小钢铁企业,2015年产量为2 8 0 万吨,但其销售量达到了790万吨。陈代富说,冷钢虽然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少,但企业能够在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找到自身的生存之道,是源于企业自身的自信。

全联中小企业冶金商会副会长、找钢网创始人兼C E O王东表示,随着供给侧改革与经济新常态成为当下社会各界关注的热词,业界将中国钢铁业“产能过剩”实现提质增效的突破和寻求新发展的势态的目光聚焦在“互联网+”上。王东觉得,“互联网+ ”的着力点是引导钢铁业产业改革的新思维、新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推动生产力水平的整体改善,对改善行业有效供给、创造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打通供需通道具有重要作用。

当钢铁供求大致平衡,技术决定的产品生产和流通周期加速,必然会成为供求拉锯点,谁能在其中引领先锋把握住市场痛点,谁就能率先摆脱同质化竞争创造新的蓝海。钢铁业遭遇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互联网+经济”时代,“互联网+经济”的低交易成本和注重消费体验,必须以产品品牌影响力为基础,途径是电商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这表明,钢铁业去产能、去库存必须从需求侧转变到供给侧,而供给侧的改革核心是“互联网+”。

王东说,以“互联网+ ”为价值核心的钢铁业供给侧改革已成发展新常态,2016年两者之间的融合还将不断加速。只有通过这种系统性、根本性的结构变革,钢铁业才能完成动力引擎的切换。

业内专家认为,最近几年国内钢铁电商平台发展迅速,并开始由内而外地推动整个产业的供给侧改革,这是由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品质化升级倒逼的主动的改革,也是中国钢铁业高水平崛起在方向与路径上必须下大气力的关键点。

“互联网+”助力钢铁变革

互联网的魅力在于对传统产业的颠覆与创新,未来钢铁电商的发展以及“互联网+钢铁”的前景将远超过我们所看到和能够想象到的。

对于钢铁电商而言,市场空间正在不断扩大。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钢铁电子商务网站平台总注册用户数约60.9万户,钢铁电商注册用户达到6.3万户,交易用户达16.4万户,2015年成交规模达到1亿吨,成交金额达到2547万元。我国重点统计范围钢铁企业2015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数量是4.25亿吨,其中1.5亿吨是由钢厂直接销售给终端用户,剩下渠道通过服务商达到最终用户,钢铁平台的交易量已经占到钢厂销售量中非直供用量的38.1%。

在“互联网+”战略背景下,钢铁电商已成为传统钢企营销方式转变的重要方向,并正成为我国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新业态。钢铁企业、钢贸企业和第三方信息技术企业纷纷加入到构建钢铁电商平台的潮流中。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搭建平台、钢贸企业搭建平台以及第三方平台总数已超过2 0 0 家,在全国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企业中占27.6%。

众多钢贸商转变经营理念和销售模式,积极拥抱电商,将现货与电子交易、期货交易结合起来,进行套期保值,从而锁定利润,规避价格波动的风险。各路资本的不断涌入促使钢铁电商发展模式日趋完善,钢铁电商发展速度仍在加快。一方面,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激励下,钢铁产业链各方对钢铁电子商务领域施以前所未有的关注度,并积极拥抱电商平台;另一方面,随着更多传统线下业务的上线运行,越来越多的用户日益习惯线上交易而逐渐脱离的线下交易,使得线上交易有效用户数量出现爆发增长。

上海一度曾是我国钢铁的主要集散地,全国钢铁约有1/3在上海集散。近日,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巡视员顾嘉禾表示,2015年上海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6452亿元,同比增长21 .4 %;上海钢铁B2B交易额达4470亿元。数据还显示,在16452亿元的电子商务交易额中,B2B交易额12312亿元,同比增长15.7%,钢铁电商交易额占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2 7 % ,占B2B交易额的36%。

时下,钢贸商只要行情把握得准,一般不会亏损,而且还有盈利。此外,还有一些钢贸企业主动与电商牵手,在网上开直营店,或由网站代为运营,以扩大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通过钢铁电商平台的大数据,钢贸商还可以挖掘终端客户的真实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随着钢铁电商对资源整合的不断深入、流量增加、信息数据系统成型,钢铁电商必然要求全产业链,特别是产品生产端的互联网化,并真正实现消费驱动生产。钢铁企业将根据通过电商平台反馈的市场和用户需求信息,安排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最终实现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生产。

钢铁企业的未来不再是单纯地销售生产的产品,而是通过下游的消费驱动组织生产,这正是“互联网+”趋势在提升整个钢铁行业效率外对整个钢铁行业做出的深刻变革。

行情看好转型压力大

在钢铁行业的变革中,去年有不少国有、民营钢铁企业依靠降本提效、优化产品结构,借力电商平台及出口取得了盈利逆市增长的成绩。

中钢协近日出炉的2015年全国大中型钢企业绩排名显示,中信泰富特钢集团以21.42亿元的利润排名首位,同比增长1 0 % ;其中,子公司兴澄特钢净利润达13亿元,同比增长27.6 %,占全集团利润的六成左右。全国最大的民营钢企沙钢集团则以19亿的利润位居钢企盈利排行榜第二名。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全国钢铁业行情将止跌回升。上海钢联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表示,“如果说,2 0 1 4 年钢铁行情是‘看不到底’, 2015年是‘有底部无高点’,今年的钢铁行情将是从单边下跌走向微型反转。”最近,由上海钢联、江苏省钢铁服务业协会举办的钢铁行情分析会吸引了近50家钢企及贸易商代表参会。不少人认为,虽钢铁行业备受“寒冬”煎熬,但后市乐观。

上海钢联钢材事业部有关人员表示,经过大规模走访调查发现,2015年2月江苏省的21家主导钢厂均启动不同程度减产、检修,至今年2月,江苏省的21家建筑钢材厂计划产量整体达产率达62.43%,同比升7.75%。截至2月19日,江苏省的8个主流市场建筑钢材库存达40.85万吨,较去年高位削减37.6%。2016年钢企面临诸多利好因素,如产能利用率、钢企达产率、成交量均有回升迹象,钢厂库存压力不大等,后市值得期待。

2 0 1 6 年是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钢铁行业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攻坚之年,对钢铁行业来说可谓危与机并存。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涌现出的钢铁电商,也会面临市场考验进入竞争洗牌阶段。

钢铁企业面临亏损严重、产能严重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环保政策日趋严格等一系列问题,倒逼钢铁行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因此,钢铁行业要转换思维跟上时代步伐,紧紧抓住“互联网+” 这个转型升级的契机,采用新的技术、新的模式对传统钢铁行业进行改造。

钢铁企业的未来不再是单纯地销售生产的产品,而是通过下游的消费驱动组织生产,这正是“互联网+”给钢铁行业带来的深刻变革。

航空货运发展新契机 篇2

——理性应对重庆“两江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

四川泸州经济开发区在“立足四川,依托重庆,融入成渝,拓展滇黔”的泸州经济定位策略下;借重庆“两江新区”规划和加快发展的背景中,在深刻学习和理解消化“两江新区”基本情况后,提出要接受重庆“两江新区”区域经济的有利辐射,理性应对“两江新区”带来的经济发展新契机。

一、“两江新区”成立的国内外经济背景及意义

世界金融危机重重,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严峻,欧洲债务巨大,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欧美经济出现第二次下滑;从国家战略上讲,面临内陆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日益增大,受到世界经济危机负面影响的波及;这就需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又快又好的发展民生经济和内需经济,从而拉动国内的经济发展。重庆“两江新区”的开发和开放,是将沿海发达地区的开发开放经验推进到内陆腹心地带西部的开发开放;这标志着新一轮西部大开放的来临,它将深刻改变西部内陆城市的经济发展面貌,并对缩小东西区域经济的差距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两江新区”对泸州经济开发区的辐射作用

(一)“两江新区”辐射作用的有利因素

中央赋予重庆“两江新区”的定位优势体现为城乡统筹先行区;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金融和创新中心;内陆对外开放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这就要求“两江新区”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积极探索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在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两江新区”作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探路,创新内陆开放、统筹城乡机制体制,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和科学发展示范窗口;将引领西部内陆各城市大开发的纵深推进,将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发动机”而活跃于西部省区之间的大流通和大融通,显而易见,这对四川泸州经济开发区的有利影响自是不言而喻的。

(二)“两江新区”辐射泸州经济开发区的阻碍因素

对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的“两江新区”比较而言,作为省级开发区的泸州经济开发区在核心竞争力,资金、人才、土地资源、征地拆迁、管理体制等问题上都存在无法比拟的差距。具体体现为本区企业欠缺自主知识产权科研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经济总量偏小,主导产业集群尚未完全形成,相关产业链条还有待延伸,拳头产品和知名品牌较少,核心竞争能力弱。开发区负债率较高,融资渠道单一,自身造血机制不完善,资金运转困难,筹资渠道拓展受到限制。开发区及企业对吸纳人才、留住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全面配置人才的管理经验和保障机制相对缺乏。泸州经济开发区土地总量不足、结构不平衡和开发效率低下等多种矛盾并存,区内地域狭小,地势陡峭,土地利用水平较

低,土地规划利用有待进一步合理安排,最为迫切的是土地供需矛盾成为开发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发区无审批权限,行政管理体制不畅、政策优惠不明显;直接导致企业从购买土地到开工投产入驻所需办理各种手续的审批时间过长,办事效率低,严重制约着开发区的跨越式发展。

三、本区规划落实的措施办法

(一)切实搞好规划,科学谋划未来

切实做好开发区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将开发区规划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既与全区产业发展规划相协调,又体现开发区的特点,适应开发区产业定位的要求。按照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和适当超前的原则科学制定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园区建设控制性详规。委托专业规划设计单位编制规划,对开发区功能进行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并严格依据规划实施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

(二)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聚集

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要求,依托我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条件,充分发挥长江水运和港口物流优势,重点发展化工、食品、机械、现代物流业。鼓励新引进的工业、物流项目,按照开发区产业规划对口入驻开发区。

安宁食品加工业和仓储物流园主要发展酒业、乳业、饲料等食品工业和无公害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依托铁路与公路运输,发展铁路货物运输服务、城市消费品物流配送和制造企业的原材料配送及产成品加工,打造安宁物流中心。

鱼塘机械、医药、电子综合工业园主要发展机械产业,辅助

发展配变电成套设备、电子产品、生物医药化工等科技含量较高的优势产业。配套发展商贸、仓储物流等第三产业。

罗汉化工、临港物流工业园 主要发展以纤维素衍生物、有机硅、石化深加工为主的化学工业,打造临港产业加工区。依托泸州国际集装箱码头,发展仓储、中转运输、拣装箱、包装、电子商务,打造高坝集装箱物流中心。

(三)狠抓项目工作,夯实发展基础

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密切关注中央、省、市投资动向,做好准备和衔接工作,力争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继续获得国家和省上支持。搞好项目协调服务,着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抓好项目储备,围绕食品、化工、机械等优势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积极策划、筛选和储备一批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区经济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骨干项目,重点依托北方公司、中海沥青等大型企业,发展上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

(四)加大引资力度,增强发展后劲

充分发挥开发区的平台和载体作用,采取外引与内联并举,引进与落实并重的方式,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占有率高、财政贡献大、就业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入驻园区。充分发挥我区毗邻重庆和地处川南黔北的地缘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贸合作交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引进企业落户开发区,将开发区打造成面向成渝、黔北的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基地。积极参加各种参展招商活动,了解投资信息,指导招商规划编制和确定招商重点。继续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跟踪和服务,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开发区管委会、区发改局、区经商局、区招商局在今年内编制完成《四川泸

州经济开发区招商指南》,确定开发区招商引资重点产业目录,重点推进优势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招商,到2020年,新引进全球500强企业2家、全国100强企业10家到开发区落户。

(五)搭建融资平台,强化资金保障

创新投融资理念。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原则,搭建政府投融资平台,整合运作各类资源,最大限度放大财政资金利用效益。合理确定营运模式,形成良性循环和滚动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融资职能,为开发区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拓宽融资渠道。改变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的现状,实现投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坚持多元化投资的方法,吸引更多民间资金、企业资金、市外资金、省外资金投向开发区建设。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做强做大区国资公司融资平台,充分依托泸州兴泸投资集团为开发区发展提供融资服务。

(六)理顺管理体制,优化服务职能

调整四川泸州经济开发区发展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组长,区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任副组长,相关区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开发区规划的审批和产业布局的审定,制定加快开发区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开发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实行开发区管委会、开发区融资公司、开发区开发建设公司三块牌子,一套班子。开发区管委会作为政府派出机构,负责开发区的统筹发展、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

为入驻企业全程代办一切手续,认真执行开发区配套齐全的各项优惠政策,努力提高服务水平,营造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环境、优惠透明的政策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健康

向上的人文环境,保证开发区快速健康发展。

四、结论

泸州经济开发区能不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尽快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发展是根本动力,不发展,就没有出路!理性应对重庆“两江新区”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充分结合本区发展现状情况下,在稳妥中求积极;探讨更多机制上,政策上,招商方法上的新路子来吸引外资。

招商部提供

引力理论发展的新契机 篇3

牛顿的划时代巨著《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曾记载了牛顿对万有引力的一段评述:迄今为止,我只是用引力解释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及潮汐现象,引力的本质是什么尚未可知,引力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足够了。

在牛顿谢世之后的三个多世纪中,人类从没有停止对引力理论及引力本质的探索。20世纪20年代,爱因斯坦基于物质的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等效性,建立了文广义相对论,使人类对引力理论的发展迈入了一个新高度。但是,广义相对论对引力的描述仍然是“惟象”的,即引力是由于空间的弯曲造成的。但空间的弯曲为什么会形成引力及引力传播的载体仍然未知。后来,爱因斯坦对引力方程进行了近似线性处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引力如同电磁波一样是靠引力波传播的。直至1967年,剑桥大学的女研究生约瑟琳·贝尔与其导师对一颗脉冲双星运动周期的观测才证实了爱因斯坦早年的预言,引力波是存在的,引力的确是靠引力波传播的。引力理论的这一重要进展于199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人们已确认引力波的存在,但是用量子力学的语言来描述引力波与质量的作用仍然是困难的,这即是“引力量子化”的世纪难题。20世纪80年代至今,美国的一批理论物理学工作者提出了诸如宇宙弦等理论,试图将引力量子化,但都是昙花一现。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古老的引力理论似又陷入了僵局。

1997年,印度科学家在日食期间出人意外地发现了“引力异常”现象,即日食时测出的日地引力较正常时偏高约2%~3%不等。这一发现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大天文学家的广泛关注。前不久在非洲发生可观察的日食,中国北京天文台的科技人员组队前往赞比亚首都卢萨卡进行“引力异常”现象的观测,结果显示,引力异常现象的确存在。这说明引力在大尺度下应有附加值,可能引力是若干种相互作用的复合产物。在这一结果下,理论物理学家便已开始着手建立新的引力模型与引力理论。可以这样讲,“引力异常”现象的发现,为人类最终揭开引力之谜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这一新的发现不亚于约瑟琳·贝尔等人的发现,是引力理论探索历程中的又一个新的起点。在这一新起点上,相信随着人类不断的努力,万有引力之谜总有一天会被揭示出来。

生态城市的发展新契机 篇4

生态城市是大势所趋

近年来,中国的空气、水和土壤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保守估计,全国大约有1/3的地区都受到了雾霾的影响,有90%的地下水都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已经达到了1/5。究其原因,都是人祸,这是错误的经济发展模式与城市发展模式导致的恶果。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看到在如火如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以生态城市作为发展方向和目标,从被动接受引导,到主动选择生态城市发展路径。

这种城市发展理念的转变是可喜的,而政治环境的转变成为了首要驱动力。具体体现了“顺势而为,因势而谋”的理念。“势”表现在外部的推力及内部的动力。所谓外部的推力是指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于西方的生态革命和环境保护运动,现在由联合国主导,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

中国政府“顺势而为”积极加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国际公约。2009年,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中国的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个目标定得非常高,按照过去的数据推算,这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年均二氧化碳排放允许增长速度不能超过7.3%,完成目标是非常大的挑战。中国必须进行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

基于此,“十二五”规划纲要中34处提到了节能,9处提到了减排,11处提到了绿色;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17处提到了生态文明,这充分表达了我们政府的政治取向已经发生变化。

十八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后,地方政府积极响应,这从多家单位去年联合开展的“生态文明美丽城市”中国城市访谈录活动中可见一斑。各地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地方政府表现出巨大的诚意与旺盛的精力,将要全面开展城市的生态规划与建设。多位地方市长反复强调“生态立市”的理念,表示“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几乎每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中,都体现了生态发展的理念。

中央各职能部门关注的重点也发生了改变。住建部提出“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主导城市规划向低碳生态方向发展,还设立了“人居环境奖”、“生态园林城市”等评比。环保部提出“生态城市”概念,从环境与生态角度切入,主导生态城市建设。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设立“低碳城市”试点,从节能减排和产业规划角度指导全国低碳省市创建工作。

这些转变反映了各地向“生态文明.美丽城市”迈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部门还需进一步协调好关系,明确分工合作,而不是将低碳生态发展变为争夺行政权力和项目经费的工具。

生态城市的本土路径

在全球范围内,“生态城市”的概念目前还不统一,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但是,生态城市的内涵人们有一种共识,即经济、社会、环境、资源都应该是可持续的。生态城市作为一种城市理想,它应该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

我们探索生态城市的发展路径,应该先设定目标,即目标导向。但光是目标明确还不够,中国有独特的国情,各地有各自的情况,在具体实施中还会遇到各种问题,即问题导向。这就要求我们把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结合起来。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提倡“精明城镇化”的理念。通过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专家们结合中国实际,提出精明城镇化的若干路径,其中包括:保护资源与生态环境;紧凑宜居的规划设计;土地适度混合利用;适合步行的社区、建设有特色有活力的城市和社区;绿色交通;住房保障;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发展决策具有预见性、公平性和成本效益性;绿色建筑;城乡统筹;低碳型规划与发展;城市公共安全;智慧城市;循环经济等。

这些路径多是总体规划层面的,在具体操作层面,要对这些路径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到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城市设计之中。

目前,全国各地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热潮为兄弟城市之间架起了彼此交流学习的桥梁。有些机构在总结城市规划建设的优秀经验,并借城市建设的实践者之言,归纳出具有代表性和可复制性的城市生态建设实施细则。在生态文明起步之时,我们应更注重对本土经验的推广和借鉴。

一些专业机构正致力于将中国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小而美”的实践项目收集起来,从中提炼和总结可行的行动方案,为市长们的实践提供参考。事实上,中国目前急需更多类似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国内与国际组织分享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建立合作交流平台,传播低碳生态理念,探寻适合每一座城市自身的发展路径。

新的政绩观影响巨大

城市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若没有制度上的驱动力,即便拥有完善的理论与规划模型,再好的生态城市蓝图也很容易被束之高阁,成为点缀与摆设。

2013年12月9日,中组部向全国发出《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正式宣布改革中国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政绩考核办法。在这份最新的中组部考核干部办法里提出,政绩考核不再以GDP为核心。这为城市发展从经济到生态的转型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中国的GDP核算是从1985年开始的,当时的特殊国情决定了中国当时的一切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到了今天,中央政府提出将绿色指标、民生指标纳入官员考核体系,减少GDP所占权重,这是顺势而为的正确决定。现在的问题是:中央和地方是否能尽快出台“生态考核”的细则?是否能真正按规定实施?

在中国,曾经有很多好的规定,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很难。如城市规划中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关于绿色GDP我们也提出了好多年,但实施效果还是不容乐观。“唯GDP论”在中国几乎已成为一种决策惯性。

新加坡国立大学邓永恒教授对中国283个城市的书记、市长近10年的政绩升迁进行了统计,他的结论是中国的“绿色官员”升迁很难。在这些官员的任期内,GDP每增加0.3%,他们的升迁概率会增加8%。而长期把钱花在民生环保等领域的官员,其升迁概率是负值。这与西方国家正好相反,西方国家把绿色环保作为很重要的考核指标,即使当有些官员在任的时候GDP出现了负值,只要得到市民拥护,仍然可以得到升迁。

航空货运发展新契机 篇5

武隆县宏能公室 童付勇

总投资1194万元的中梁山煤电公司天宝煤矿深部煤炭资源补充勘查项目,野外钻探施工已于日前顺利收官。该项目由重庆一三六地质队负责实施,系武隆县目前规模最大,获取资源量最多的煤炭勘查项目。

该补勘项目野外施工阶段从2010年4月29日进场开工,到2011年8月初,提前了一个月完工,完成了全部12个设计钻孔的施工作业。工程历时十五个月,勘查起止标高正700米至负200米水平,钻探总进尺9970.98米,获得资源储量900万吨。这一资源储量的获得,可使天宝煤矿矿井的服务年限延长30年左右,为天宝煤矿“5改30万吨”扩能提产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宏能公司旗下的沙子沱矿和天宝矿联合开拓方案的实施步伐。

武隆县宏能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天宝煤矿,其前身是武隆县的地方乡镇小煤矿,2004年10月被当时武隆县唯一的国有煤矿——沙子沱煤矿收购,并于2008年11月通过资源整合,成为重庆中梁山煤电气有限公司的下属煤矿企业。该矿原设计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2004年核定生产能力为5万吨/年,由于投入的严重不足,小煤窑的发展模式,致使该矿在2008年以前从未达到核定的生产能力。

中梁山煤电公司整合天宝矿后,根据矿井的煤炭赋存情况,重新对该矿的发展进行了规划部署,力争在“十二五”末达到30万吨的年生产能力。为此,天宝矿按照中梁山总公司提出的“支护金属化,采煤机械化”的发展要求,开始对矿井的生产部署和采掘工艺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2009年上半年,天宝煤矿在采掘工作面彻底淘汰了木材支护,全面推广应用单体液压金属支柱,同时,在采煤工作面采用风镐落煤方式取代了手镐落煤,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煤职工的劳动强度。同年9月,渝东南地区首套极薄煤层爬底板采煤机在天宝煤矿2101工作面成功投入使用,让多年来“脚搲手抠”的采煤工人的机械化采煤梦想成为了现实。尝到机械化采煤甜头的天宝人,从此在应用新工艺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定自信的步伐:2009年天宝矿的所有区段平巷全部实现了机车运输;2010年所有掘进工作面实现了机械化装矸出碴;2011年天宝矿先后两次派技术人员,到重庆巫山煤电公司和四川广能集团实地考察综合机械化掘进机的应用和操作情况,经过多方论证,现已进入设备选型阶段,在不远的将来,天宝矿的半煤岩巷再也听不到隆隆的炮掘声了。截止今年8月,天宝煤矿已基本形成了两个机械化采面和一个风镐落煤工作面,五个扒碴机装矸掘进头的机械化生产格局,产能规模取得了长足进步。

移动互联成就动漫产业发展新契机 篇6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兴起,“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不仅仅是l+1>2的事情,而是一个真正的质变。当下几乎所有的行业,无论是平台还是产品都在尝试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结合。其中,新媒体与文化消费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给动漫产业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的发展注入了新机。

以海南省动漫产业基地为例,2013年,海南动漫产业基地入驻企业已完成原创动画3600分钟,文化科技企业年营收从不足白万到6000万元,投资金额也从每年的数百万元增长为3亿元。从20lO年起的短短3年多时间里,海南省动漫产业基地呈现了爆发式增长的势头,现已跻身国内一流的动漫基地之列。

移动互联撬动动漫产业

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迅速,据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3)统计,我国动漫产业2012年总产值达759.94亿元,较2011年增长22.23%,动漫产业用户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发展潜力巨大。向今,动漫在移动终端的发展成为了新媒体动漫的主要途径,这也将成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目前苹果应用商店和GooglePlay商店中,类似漫库、布卡漫画等动漫类的App应用超过千款。同时,数据显示,全国动漫爱好人群近2亿,其中54.3%的人对手机动漫感兴趣,有58%的用户愿意每月支付超过5元的使用费。

当前,以手机(移动终端)动漫为内容,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或计算机网络进行传播,以手机及各种移动终端为接收使用终端,并由用户进行自主购买的手机动漫产品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201 4年年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手机作为第一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稳固。

目前,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中国联通动漫运营中心、中国电信动漫运营中心均已建成,动漫产品可以通过这些途径以最快的速度推送至亿万用户手中。

如翔通动漫集团作为中国大陆最早从事手机动漫的企业,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手机动漫公司。“伴随中国网络及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企业也由早期的与日、韩企业合作,到如今成为中国新媒体动漫领域专业的品牌版权与衍生品制作发行商,连续儿年实现销售收入增长。”该集团副总经理常晓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

同时,文化部陆续发布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内容要求》、《手机(移动终端)动漫运营服务要求》、《手机(移动终端)动漫用户服务规范》和《手机动漫文件格式》4个标准体系,将成为移动互联网动漫产业发展的未来指南。

动漫产业模式正被革新

近些年来,移动互联网毫无疑问成为众多企业获取新市场的又一战场,不少商家纷纷把苗头指向这个领域,动漫也不例外。对于传统的动漫产业来说,呈现给大众的是中规中矩的形象,不外乎出书、出电影和电视,其衍生品电不过是文化衫、玩偶等等。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为企业带来了庞大的用户基础及各种各样的商业发展模式,如广告加载或者手机扣费模式,促使了动漫产业呈现爆发式发展。

随着新媒体与动漫业融合的步伐加快,网络动漫与手机动漫发展如火如荼,大大扩展了动漫生产、播出、销售、授权和消费渠道,衍生出了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当前,动漫企业和创作人要主动适应新媒体动漫发展特点,提供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创新产品,形成基于独特内容的资源优势,树立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传统动漫企业来说,则须从内容切入,撬动和激活整个新媒体动漫领域,瞄准新媒体平台优势主动出击,联合各平台力量打丌营销之路,丌拓新的成熟的市场盈利模式。

与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可以让用户利用碎片化时间观赏或阅读动漫作品,因此互联网动漫作品的播出时间和篇幅不会太长,内容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抓住读者的眼球。

在一般商业操作上,用户在移动终端上观看或浏览动漫作品的方式略有不同。其是下载安装客户端,通过客户端在线或者下载动漫作品,这种方式般采用包月等收费方式。其二则是用户直接在应用商店里下载动漫作品,这种一般采取一对一的收费。一般而言,移动互联网上的动漫作品单项收费较低,但是用户基数庞大,所以电会有较大的收入。

事实上,动漫作品要想在移动互联网赢得用户青睐并不简单,近些年来,有部分服务商为了方便直接采用国外的动漫作品供用户观赏。可随着国内动漫市场的不断丌放,不少国外动漫制作公司也丌始布局中国市场,这难免会产生不必要的版权纠纷,因而动漫作品必须以原创为佳。而原创动漫作品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布局,开局就需要较多的资金支持。比如中国电信推出的“爱动漫”业务。

此外,也有不少动漫企业与移动互联网应用丌发商合作,共同打造移动互联网动漫产业。如翔通动漫就通过原创、合作、收购等方式建立了自有动漫品牌体系,挖掘动漫品牌形象内涵,制作了手机动漫衍生品,通过手机动漫发行渠道实现动漫品牌商业化。其旗下的动漫作品在手机阅读排行榜上有着不错的位置,如绿豆蛙、酷巴熊、功夫包了等等。

动漫产业发展有望提速

近年来,动漫产业在海南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当地重点打造的高科技文化产业基地,位于三亚的省动漫产业基地近期颇受外界关注。

“动漫产业基地开业以来,吸引了众多企业入驻,从原来的5家增加到现在的110多家。”动漫产业基地总经理韩云峰介绍,目前我们正在打造第三期项目,2015年将全部建成,预计入驻企业、机构艺术家工作室等达300家以上,提供就业岗位超5000个,实现年产值超过10亿元。同时,该基地也将成为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一流文化科技园区。

韩云峰还表示,近几年,动漫产业基地的文化作品创作呈现欣欣向荣的局而。入驻企业在动漫作品创作方而丌创了海南动画的多个第一:第一部动画电影《鹿回头传奇》,第一部动画连续剧《哈皮岛》,第一部参与制作的动画大片《麦兜当当伴我心》,第一部3D动画系列片《被得牛与蝇一多》等等。

而在福建省,动漫产业也异常火热,数据显示,2013年,福建省动漫游戏总收入达到136.2亿元,同比增长33%。此外,还有浙江、湖南、山西及重庆等省市的动漫产业也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随着4G时代的到来,将为动漫产业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动漫产业发展有望提速。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相对于网络动漫而言,手机动漫在发展模式与经济模式上有着很大不同。而对如此强大的机遇,如何创新发展模式、创作符合手机载体所需要的新形式内容,真正抓住巨大的手机用户的现实市场,将是中国手机动漫、中国动漫决胜未来的非常关键因素。但不可否认,移动互联网动漫产业将成为中国动漫业的下一个发展机会。

会计专业服务将迎发展新契机 篇7

事实上, 2012年的《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将会计、资产评估等列入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商务服务业。明确对服务业发展重点进行了布局, 提出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其中包括资产评估、注会等服务业。积极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矿业权评估等专业服务;培育一批著名商务服务企业和机构。

近年来, 随着我国大批企业“走出去”, 尤其是石化、航空、船舶、建筑等领域的大型央企的海内外业务不断拓展, 催生了会计咨询服务等方面巨大的需求。

航空货运发展新契机 篇8

一、金融危机下的网上支付发展优势明显

我国是一个以现金为主的社会, 作为电子商务的交易手段———网上支付, 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 便以其便捷、高效的特点受到了众多网民的使用, 2008年网上支付交易额达2743亿元, 相比2007年的976亿元增速高达181%, 已经连续四年同比增长超过100%。据艾瑞网预测,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 网上支付交易额将超过5000亿元, 发展势头依然迅猛,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影响是资金链条供应不畅, 消费者信心受挫, 民众需求下降。

许多企业在谋求既能节约成本、提升销售量, 又能快速回笼资金的经营、销售模式以拓展生存空间, 网上支付的优势和价值便在金融危机中凸显。它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资金周转效率, 提供更加先进的支付手段, 其自身安全、便捷、低成本的特点也逐渐受到企业和网民的认同, 使网上银行、B2B、B2C、C2C的交易额不断上升。

(二)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消费者传统支付观念

的改变, 网上支付已经成为传统支付的强有力补充, 逐渐发展成为年轻一代主流的支付方式, 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金融危机蔓延时期, 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有所加大, 消费会相对压缩, 网上支付则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并节省开支和精力。

(三) 从第三方支付看, 网上支付的快速发展,

得益于第三方支付在支付渠道、支付应用领域和服务安全方面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越来越贴近普通用户的生活需求。

(四) 从支付企业的支付产品本身来看, 支付方

式更趋丰富, 支付服务更加周到, 产品创新需求也在日益加大, 支付的行业化和专业化服务迹象已经出现, 未来一些支付服务提供商很可能成为行业性的专业支付平台, 针对不同的行业领域提供不同的专业支付产品。

(五) 信用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国家加大了对网上支付相关法律和政策支持, 对失信行为有所约束, 《征信法》的制定促进了网上支付的发展, 也影响了网上支付行业的发展模式。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网上支付模式开始出现, 例如具备担保功能的第三方支付网关, 通过提升自身的担保功能和技术来解决客户网上支付交易中的诚信问题。

二、阻碍网上支付发展的风险问题

网上支付在我国正处于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还面临着行业监管、支付安全、市场培育、产品创新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和风险, 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 缺乏宏观政策法律层面的风险界定

由于我国相关的法律体系和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一些问题和风险也随之暴露出来。将要颁布的《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虽然对涉及的包括第三方支付服务等在内的多种电子支付服务的准入条件、业务规范等问题作出较为全面的规定, 但是, 由于《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属于行政规章, 在效力层级上低于属于法律的《商业银行法》。而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只有商业银行才被许可从事金融服务中的清算结算业务, 这样就制约了网上支付发展的合法化。

(二) 业务风险和金融风险日益突出

1. 从安全角度来看, 安全与方便不可兼得

尽管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电子支付的安全性, 但是这并不能完全消除客户对于交易安全性的顾虑。

2. 网上支付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资金流的增加, 一些原本并不明显的潜在风险逐渐被放大

具体包括: (1)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于吸收的沉淀资金管理运用不当可能导致的偿付风险和金融风险等; (2) 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网上交易和支付的相对分离特点进行洗钱、赌博和套取资金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 (3) 一些网上支付运营商的服务涉及电子货币的发行, 对现行的金融体系造成冲击的问题。

3. 银行与支付企业的竞争风险日益凸显

在目前第三方支付的产业链上, 既有第三方支付企业之间为争夺商户和用户所展开的竞争, 也有各大银行的网上银行服务不断改进和提高后形成的竞争,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的竞争也日益凸显。虽然多数银行乐于为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提供网关接口, 但是现阶段银行在关于与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的利益分配的问题上仍然有较强的控制权。

三、网上支付发展趋势展望

市场开拓永远都是分层次的, 网上支付的每一次发展, 都体现着商品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在金融危机背景下, 政府职能部门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监管体系;网上支付服务提供商如何运用自有资源开拓市场, 合理整合资源、抵御风险, 更好地为网民服务, 才是网上支付发展的意义所在。客观地讲, 中国网上支付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逐步加强监管力度, 在发展中促规范

应及早建立牌照发放制度、正式出台《支付清算组织管理办法》等指导性政策;消除法律之间隔阂;将网上支付行业列入政策允许并鼓励发展的范围;对内严格控制金融混业经营带来的连锁风险, 尤其防止网上支付不规范行为对现有金融体系的侵蚀。目前这个时期, 也是建立监管体系, 规范市场行为的最佳时机。

(二) 充分利用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 加大网上

支付市场资源整合, 降低行业风险系数, 直接拉动网上支付的应用市场增长

1. 随着网上支付市场的发展, 支付行业市场资源整合的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在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 第三方支付服务提供商的发展受到同业间及银行业的竞争, 因此往往打出低价策略, 毛利很低。不少缺乏资金支撑的支付公司出现了运营上的窘境, 支付公司不同于银行等其他公司, 一旦出现经营不善, 企业破产, 那么商户和消费者的钱将血本无归。所以进行资源整合, 有效防范和化解此类风险, 是保证公众信心, 推动网上支付发展的关键。

2. 建设在线安全的支付平台。

既要在平台运行过程中实施业务监督, 有效控制信息安全风险, 同时又要做好平台建设后的信息安全的风险评估。

3. 建立风险控制机制。

对于大额支付和小额支付应该采取不同的授权机制;运行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也是在线支付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手段。

4. 尽快建立建全全国统一的诚信、认证体系,

提高网民对网上支付优势的认知度, 以及在多个行业深入应用, 使网上支付用户比例呈上升趋势。

(三) 提高产品创新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快发展, 早日步入金融服务E时代

支付服务提供商之间的竞争, 一方面是产品的竞争, 一方面是服务的竞争。应以积极创新、开拓进取的发展方式, 提高已有应用行业的渗透率并继续开发新的应用领域, 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接受并且使用网上支付;同时应抓好服务, 这不仅包括标准化产品的服务、也包括定制化产品的服务, 不仅是指合作之前和合作之时支付企业提供的服务, 也延升至合作之后支付企业所提供的一整套客户服务。

桥接汉渝——水电之都发展新契机 篇9

一、桥接汉渝, 顺势之选

目前, 国家两大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 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重庆市与武汉市则是这两大战略的典型代表, 宜昌市属于这两大战略的交集。因此, 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桥接汉渝, 是顺应国家发展战略的应时之举。

2009年, 湖北省将宜昌列为依托于武汉的湖北省第二中心城市, 在湖北省城镇规划体系中, 以中心城市武汉、襄樊、宜昌为核心协同周边经济联系密切的其他城镇形成三个城镇集群, 激活拉动效应, 从而促进整个区域发展, 最终形成都市连绵区。因此, 加强宜昌市与武汉市的经济联系是迎合湖北省发展战略的正确抉择。

2010年, 重庆市提出打造由重庆、成都、宜昌三市及腹地合纵连横的西南经济带, 即西三角战略。其积极姿态表明了欲与宜昌市合作发展的意图, 因此, 加强与重庆市合作是利用外部有利条件的合理举措。

正在建设中的汉宜高速铁路即将竣工投入使用, 同时由宜昌市通往重庆市的宜万铁路也将于2010年通车。重庆市的建设规划中, 提出将投入75亿元改造长江航运条件, 新建9条航道, 12个子港口。宜昌城市规划新方案中, 宜昌三峡国际机场将由4D级机场扩建至4E级机场。规划在三峡, 结合旅游、救灾等要求建立直升机场。铁路的全线贯通, 加上日臻完善的水运、空运, 为桥接汉渝打下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充分利用内外优势, 桥接汉渝, 迎来发展新契机, 是宜昌崛起的顺势之选。

二、一把“双刃剑”利弊何趋

从地理位置来看, 宜昌的确是连接汉渝的最好纽带, 然而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宜昌市距两城甚远, 以武汉市为中心的“1+8”城市圈没有宜昌市, 而重庆市主导的以重庆市为中心的“西三角”战略也逐渐远离宜昌市而偏向西安市, 这是一个危险信号, 宜昌市会不会被置于一个“两不靠”的境地, 让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安徽省滁州市, 介于合肥市和南京市之间, 地理区位于宜昌市之于汉渝如出一辙, 然而滁州并没有因为这一优势得以快速发展, 既没有得到合肥的“扶持”, 被安徽边缘化, 也没有得到南京的“提携”, 发展面临问题。

河北省廊坊市, 曾经的一个小村落, 随着京山铁路的修建, 京津塘高速贯穿全市, 尤其是现在京津高速的贯通, 廊坊市的发展呈现出惊人的势头。廊坊开发区新建与京津塘高速公路的中心位置, 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环京津经济圈的中心、大北京规划圈的腹地。廊坊市充分利用地处京津之间的区位优势, 将自身经济发展迈上了一个个新台阶,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廊坊市通过连接京津、积极融入城市圈的发展战略是值得宜昌市学习和借鉴的。

面对这样一把双刃剑, 用好了, 将对宜昌市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用不好, 则适得其反, 所以必须重视起来, 朝好的方面发展。

三、姿态积极, 多方努力抓契机

面对桥接汉渝的新发展机遇与夹缝中难求发展的挑战, 宜昌市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 依托两大城市, 链接两大城市圈, 通过加强于两大城市的经济联系与合作, 多方努力, 强化纽带, 促进经济发展。

第一, 政府要成为纽带形成的主导。首先, 应做好总体规划, 制定相关方针政策, 为纽带建立创立良好的城市环境。其次, 完善水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让长江航运、宜万铁路、武宜高速成为纽带的主心骨。在长江三峡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加强与重庆的联系, 互利共赢。与武汉一同完善长江航运与防洪工程建设, 造福子孙万代。再次, 强化政府服务职能, 创造良好的投资平台, 为汉渝及海内外来宜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举办更多招商会、经济技术交流大会, 促进交流, 提升宜昌影响力。最后, 加强与汉渝高层的联系, 牵线搭桥, 互利互惠。

第二, 企业应积极响应政府发展策略, 加强与汉渝联系。宜昌企业应该积极走出去向汉渝发展, 开拓市场, 充分利用武汉市、重庆市广阔的市场, 发展企业, 提升实力。宜昌市的支柱产业———水电业, 应该增强区域合作意识, 利用这个机会加强与上下游相关产业的互动, 优势互补, 资源共享。宜昌市的另一重要产业———旅游业, 应该利用长江的水脉相连, 加强三峡景区集群, 与重庆市、武汉市景区联合发展。

企业在“走出去”的同时要利用本地资源与引进来相结合, 壮大宜昌经济, 目前沃尔玛、万达等知名企业已进入宜昌市, 商业发展迈入新台阶。宜昌市需要更多的、各个产业的优秀企业来促进宜昌市的发展, 企业的引进来, 在依靠政府优惠政策吸引的同时, 企业自身应积极加强与汉渝知名企业的合作, 促使他们走进来。通过合作发展自己。

航空货运发展新契机 篇10

当今, 流通业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相关方面的研究已经日趋成熟, 祝合良 (2013) 在《新型城镇化须加快流通业现代化建设》一文中指出, 新型城镇化离不开流通现代化, 还需要与流通现代化协调发展。他认为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必须把推进城镇化与繁荣服务业结合起来。并大胆预测, 流通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陈阿兴、李希刚 (2007) , 在阐述城市发展过程的基础上从规范和实证两方面具体分析了流通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通过建立模型和格兰杰检验, 得出流通产业对城市化水平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王小平、董哲 (2006) 在中国城市化与流通产业发展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一文中, 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20余年中, 流通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另一方面, 城镇化对我国流通业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晏维龙 (2006) 利用中国城市化率和流通业发展相关数据, 通过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的方法建立了对应误差修正模型, 并从历史演进和逻辑角度分析得出, 城市的经济职能在于其作为集中的交换场所促进了交易频率的提高和流通业的发展。从长期来看城市化水平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促使流通业增长2.436个百分点;王水平 (2013) 在基于城镇化视角的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空间研究一文中指出, 城镇化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也是践行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根本途径和持久动力。作为实现消费的平台和载体, 流通产业与城镇化进程密不可分, 加快推进城镇化将为其发展带来极大的空间和机遇。

二新型城镇化为我国流通业的发展提供新契机

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仅为52.6%, 如果按户籍人口比例统计, 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35%, 我国的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新型城镇化即指坚持以人为本, 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以统筹兼顾为原则, 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 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近十年来, 我国流通产业取得显著发展,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2%, 生产资料销售总额高达45.6万亿元, 年均增长22.7%。近年来, 城镇化不仅带动了投资也推动了消费, 也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 新型城镇化通过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推动流通业的发展

“十二五”规划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 提出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实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战略的根本途径就在于推进城镇化, 主要着力点在于流通产业。在此背景下, 城镇化与流通业发展又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紧密联系。城镇化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也是践行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根本途径和持久动力。流通产业作为实现消费的平台和载体, 加快推进城镇化将为其发展带来极大的空间和机遇。我国流通产业应该认清形势、抓住机遇, 积极促进流通企业战略转型。

(二) 新型城镇化为流通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

新型城镇化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大批进城的农民提供了充分的就业岗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 2012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 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 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261万人, 比上年增长3.9%。其中, 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 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 增长5.4%。流通业进入门槛低, 是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批发零售业类行业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最多。流通领域由于对教育水平要求不高, 必将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渠道。

(三) 新型城镇化加快流通业态演进和生活方式变革

城镇化伴随着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这一结构性变动, 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不断转变, 一些新型业态纷纷涌现。零售业态的变迁是消费者需求变化带动的, 而消费者需求变化与城镇化进程密不可分。统计表明, 我国城镇化率在20%以下, 零售业态相对单一, 以百货店为主;当城镇化率处在20%~30%之间时, 超市、专卖店兴起, 零售业态呈多元化趋势;当城镇化率在30%~40%之间, 电子商务开始兴起, 零售业态更加丰富;目前, 我国城镇化率处在40%~50%之间, 超市、百货店等零售业态竞相发展。可以预见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流通业态将继续演进和创新。

(四) 新型城镇化下流通服务网点不断扩充加密

近年, 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使得大中城市人口集聚扩张, 人口密度迅速加大, 大量人口涌向郊区。一方面, 人口密度的增加必然要求作为生产生活重要支撑的商业网点扩充加密;另一方面, 城市的扩大使郊区逐渐形成新的人口聚集中心, 大批工作岗位外迁, 郊区的交通通讯条件也得以快速改善。郊区聚集中心的形为商业网点不断向外延伸提供机会, 更多的流通服务网点开始到郊外设点布网。同时, 流通服务业向郊区转移也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 给流通产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三新型城镇化下我国流通业如何抓住新契机

(一) 以人为本, 加快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的发展

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核心是以人为本, 关键是提升质量, 与工农、信息化、现代化同步推进。城市是流通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区域, 流通服务业主要由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构成。在新型城镇的大背景下, 更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消费服务。生产服务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链条能有效促进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融合, 消费服务业作为直接面向城镇居民的产业更是带动城镇化在消费层面的拓展。当前, 中国居民消费中商品消费的比重过高, 服务消费增长势头明显, 特别是家庭服务、旅游文化、体育保健等服务需求成为流通服务业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也将创造出针对流通服务业的需求。

(二) 加快流通业改革、合理流通业发展结构

一直以来, 流通业在我国的重视度不够, 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进, 流通领域不仅成为经济活动最活跃的领域, 也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加快流通业改革、合理流通业结构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流通业改革要完善公共服务促进体系, 重点支持中小微流通企业发展;在流通业发展结构上, 合理确定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和商品销售的比例。同时, 应该提高流通业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引进新技术, 鼓励中国流通企业走出去。

(三) 大力发展区域性城市群, 推进就地城镇化

统计数据显示, 最近5年在我国新增城市人口中, 47%由城镇吸收, 36%由特大城市吸纳, 9%由中小城市吸纳。2013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思路做了最终定调, 亦即全国不再新建千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 以省会为中心的区域性城市群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同时推进以县、市为基础的就地城镇化。推进就地城镇化就需要大力扶持中小民营企业发展, 加大财政支持、减轻税费负担、提供融资便利, 鼓励连锁、特许经营。实施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人口、产业、城市功能的疏散, 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努力提高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吸纳能力。

(四) 更新消费观念、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流通产业作为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作为先导产业, 它的发展水平直接体现了城镇化的质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流通业企业数量、交易规模、交易方式日新月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加之消费群体网购行为的成熟, 电子商务在我国取得蓬勃发展, 对生产、生活以及消费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新型城镇化背景下, 流通业需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支持认证支付体系的完善, 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积极推动各类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推广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

(五) 新型城镇下流通业需要完善城市配送体系, 提高流通效率

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全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系统工程。当前, 流通业需要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鼓励采用新的物流技术和信息化手段, 推进供应链创新。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中化的程度加剧,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80%以上农产品需要从粮食主产区远距离调运。长距离、大规模、宽半径的农产品调运对我国流通体系产生很大影响, 基础设施、流通组织、商业模式都会发生一系列剧烈的变化。由此, 流通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在产和销两端发现其蕴含的巨大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晏维龙.中国城市化对流通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 2006 (3)

[2]祝合良.新型城镇化须加快流通业现代化建设[N].中国商报, 2013-6-14

[3]荆林波, 王雪峰.我国流通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 2012 (2)

[4]郭娜, 康学芹.中国流通产业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分析[J].统计与决策, 2011 (17)

[5]王水平.基于城镇化视角的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空间研究[Z].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2012-12-26

航空货运发展新契机 篇11

2000年对于中土双方的经贸关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早在2000年前,土耳其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一个陌生及遥远的国家,双边的贸易额只有几千万美金。2000年之后,可谓是三年一小变,五年一大变。2000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5亿美元,2005年达到75亿美元,2010更是达到了200亿美金。根据昂基先生的介绍,2011年中土之间的经贸额达到了大约240亿美元。早在2010年中国国家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对土耳其进行正式访问时,就与土耳其总理宣布建立和发展中土战略合作关系,并提出五年内实现双边贸易额增加两倍。2015年时达到500亿美元,2020年达到1000亿美元。

在谈到中土之间的经贸关系时,昂基先生对记者说:“关于中土双方经贸方面,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2011中国向土耳其出口达215亿,而从土耳其进口只有25亿。土耳其对中国的贸易还是有相当大的贸易逆差。希望未来在中土之间经贸关系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双方的贸易逆差也能够缩小。”尽管存在一些问题,对于中土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昂基先生显得信心十足。

随着中土之间的经贸关系呈现直线上升的发展趋势,而会展业作为促进经贸合作的重要渠道,两国会展业的交流与合作也变得异常频繁,正在对经贸合作与交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而土耳其会展业的蓬勃发展,更是加速双方会展业的互动。

会展彰显新生命力

近些年来,土耳其成为会展的新兴国家。首先得益于土耳其地处欧亚两大洲的交界处,拥有非常便捷交通,是通往东西方的中转站。土耳其的辐射范围包括欧洲、北非、中东、中亚及俄罗斯,在这个范围内辐射人口大约在15亿。此外,土耳其还是欧洲关税同盟成员之一、北大西洋组织的成员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等各种优势,为土耳其的会展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除了具有的天然优势,土耳其政府也非常重视会展业的发展。土耳其经济部是专门负责会展业发展的政府部门,主要职责是认证、审核和批准展览会,并根据展览会的规模,给展会评定等级。为了鼓励国内企业参加国内及国际展览会,经济部会根据企业参加展览会的级别,给予相应补贴。

土耳其主要有10个国际性会展中心,主要分布在伊斯坦布尔、布尔萨、伊兹密尔等主要地区,总参参展面积是250000平方米,37个展会大厅。各方面的优势条件使得土耳其在发展会展业取得了丰硕成果。2010年土耳其举办展会的数量为369个,其中280个属于区域性展览会,88个是国际性展会,351个专业展览会,18个是综合性展览会。总共吸引了53500家参展商,其中有6000家是海外的,1360万观众观看了这些展览会,35万是国际观众,总展览面积是220万平方米,其中125000是国际参展商的。教育、建筑材料、食品、农业等是主要的展览会主题。

判断一个国家会展业的发展水平,国内展会的数量与规模是一个重要标准,与国际会展业的良性互动也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土耳其不仅吸引世界上的知名企业去土耳其参展,土耳其的知名企业也走出国门参加国际知名展览会。据昂基先生的介绍,2010年,土耳其组织了17个展团参加在中国举办的展览会,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厦门等地区。此外,土耳其的企业还参加了中国近100个展览会,展会的类型主要涉及食品,家具,纺织,皮革,广交会,塑料等。根据昂基先生的介绍,土耳其经济部会事先对中国展会进行分类与评级,然后对参加中国展会的土耳其企业给予相应补偿。

不仅会展业得到了快速发展,MICE产业在土耳其也迅速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2010年土耳其在吸引游客方面,排在世界第六位,有2860万的游客去土耳其旅游,2011年大概有3000万,主要是以欧洲及俄罗斯的游客为主。欧债危机不仅对欧洲各国的经济产生了影响,对去欧洲各国旅游业也产生了影响,作为中转站的土耳其也不例外。

为了转移危机对土耳其旅游产业的影响,土耳其对外政策发生了转变,最主要的旅游客源的中心发生转移,从传统的欧洲市场转向巴尔干半岛、中东及远东等地区,尤其是吸引更多的中国MICE客户去土耳其,从而减少欧债危机对土耳其旅游产业产生的影响。

2012年是土耳其的中国年,2013年是中国的土耳其年,中土双方都想借这个契机把双方的经贸合作推向一个更高层次,双方的MICE产业也能有更好的互动,尤其是到双方旅游的人数。随着双方的会展业交流变的更加顺畅,并且成为推动双方经贸合作的一个强大动力的大背景下,双方的经贸合作在不久的将来势必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航空货运发展新契机 篇12

关键词:金融危机,负效应,县域经济,新契机

1 金融危机对我国县域经济产生的负效应

1.1 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投资和消费三大需求的负面影响

多年的世界贸易结构显示, 世界上最终需求量的很大比例是由美国的国内消费拉动的, 美国是最大的商品输入国, 是带动欧洲、日本以及中国贸易顺差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 (1) 严重打击了美国人的投资和消费信心, 国内需求全面萎缩, 经济衰退趋势明显, 商品进口需求锐减, 直接影响全球贸易增长。中国出口商品约40%销往美国和欧洲市场,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出口必将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 金融危机导致国际金融市场、能源和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全球经济运行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 导致许多企业效益普遍下滑, 影响了企业的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国内、外经济研究机构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都普遍下调, 这无疑对我国企业的投资决策也造成负面影响。 (3) 受国外需求下降以及从紧货币政策影响, 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中小加工企业倒闭增多, 减弱了部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人们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 导致对未来收入的增长预期的不乐观估计, 消费心理和现实经济状况双重因素都促使人们作出缩减消费支出的决策。

1.2 金融危机导致我国中西部地区一部分农民工失业返乡

外部需求萎缩对我国三大需求:出口、投资和消费产生的影响, 导致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外向型中小加工企业倒闭, 使一部分农民工失去工作返乡。我国有很多省 (市) 如河南、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四川、陕西和重庆每年都有大量的劳务输出, 农民工劳务收入为本省GDP的贡献率很大, 有的省高达10%以上 (1000亿元) 。全国不少贫困县域的农民工劳务收入超过其它产业的收入, 成为县域的主要经济来源。金融危机导致农民工失业返乡, 无疑给中西部地区一些县域的经济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1.3 金融危机导致我国沿海地区一部分乡镇外向型中小加工企业倒闭

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乡镇的外向型中小加工企业, 由于其产品处于产业链的末端, 特别一些劳动密集型、浪费资源、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的产品, 如鞋帽、服装、纺织品、玩具等, 本身的利润空间就很小, 不具有抗击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外部需求萎缩的情况下, 产品需入国为了自身的利益, 贸易保护主义或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将抬头, 外向型乡镇企业产品的出口受到的负面影响首当其冲, 企业难逃倒闭的厄运。金融危机导致一部分乡镇中小加工企业倒闭, 无疑给沿海地区一些县域的经济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2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2.1 全国部分省 (区、市)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2.1.1 数据指标与分析方法的确定

我们选取24个省 (区、市) , 在每个省 (区、市) 内随机抽取6个县域 (市、区) 共144个单位为研究对象, 根据《××省 (区、市) 统计局年鉴2008》公布的2007年的数据资料, 依据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力求较全面、真实地反映所确定的各县 (市、区) 的综合经济实力。选取能反映各县 (市、区) 综合经济实力的l0项统计指标, 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 并用变量xi, i=1、2、…、10表示:GDPx1、人均GDPx2、GDP增长率x3、地方财政收入x4、人均地方财政收入x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7、农民人均纯收入x8、非农产业比重x9、城镇化水平x10。这l0项指标分别从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包括经济总量指标、人均指标、结构指标) , 可持续发展指标 (包括速度指标、后劲指标) 和社会发展指标等方面反映县 (市、区) 的综合经济实力。其中指标x1、x4、x6为经济总量指标;x2、x5、x8为人均指标;x3为速度指标;x7为后劲指标;x9是工业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之和, 工业占GDP比重为结构指标,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社会发展指标;x10为城镇化水平, 其值越大反映县域城镇化、社会发展水平越高。

为了克服多项统计指标间信息交叉重叠, 避免指标体系产生变量间的多重共线性, 以及人为确定指标权重系数形成的主观片面性, 运用因子分析法把确定的变量进行分组, 分组依据是表示指标的变量间相关性的大小, 同组变量的相关性较高, 不同组变量的相关性较小, 力图用较少个数的公共因子 (即选取累积主因子旋转载荷方差比大于80%的因子) 的线性组合与特定因子之和来表达原来观测的每个变量。既解释了原始变量间的相关性, 又降低了指标体系的维数。

将特征值大于l的综合指标称为主成分, 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系数, 与各县 (市、区) 的主成分的分值加权求和, 得到各县 (市、区) 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 (简称指数) 。以此作为依据比较、评价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指数值越大,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综合指数是相对于指标体系的, 以下我们可以看到同一个县域在不同的指标体系内 (全国或全省范围内) 取值不同。

2.1.2 数据指标的处理与县域综合发展水平指数的计算

为了使指标体系更好反映县域的实际情况, 避免原始数据的不稳定性, 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假定X= (xij) 的第j列表示第j个县域的10项指标的数据列, 记为xj?j=1, 2, …, 144。

标准化后的数据列为x*j= (x*1j, …, x*ij, …, x*10j) T, 标准化的数据为:

undefined, 其中undefinedi为第i行数据的样本平均值, si为其样本标准差。数据矩阵X= (xij) 经过标准化后变为X*= (x*ij)

由表1可以看到, 第一个因子主要和地区GDP、人均GDP、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地方财政一般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载荷系数>0.7) , 载荷系数分别为0.943, 0.739, 0.870, 0.754, 0.948, 0.798;第二个因子主要和城镇化水平指标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载荷系数分别为0.914;第三个因子主要和GDP增长率有很强的正相关, 载荷系数为0.956。因此, 将第一因子命名为经济总量因子, 第二因子为社会发展因子, 第三因子为经济增量因子。

X11各县域主因子的值计算如下:

undefined

, 其中n=144,

(f1j, f2j, f3j) T为F的第j列, j=1, 2, …, 144, 表示第j个县域主因子的值:

F= (f1, f2, f3) T=BT X*,

f1j=0.211xundefined+0.118x*2j-0.093x*3j+0.190x*4j+0.133x*5j-0.223x*6j-0.170x*7j+0.139x*8j+0.044x*9j-0.109x*10j

f2j=-0.070xundefined+0.053x*2j-0.056x*3j+0.019x*4j+0.120x*5j-0.189x*6j-0.320x*7j+0.161x*8j+0.280x*9j+0.749x*10j

f3j=-0.104xundefined+0.154x*2j+0.943x*3j-0.168x*4j-0.031x*5j-0.227x*6j+0.136x*7j-0.063x*8j+0.142x*9j-0.068x*10j

以各主因子旋转载荷方差比Φ= (50.520%, 13.667%, 10.892%) 为权重系数对县域主成分f1j, f2j, f3j加权求和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λj j=1, 2, …, 144 (附表) 。

Λ= (λ1, …, λj, …, λn) =ΦF, 其中n=144,

第j个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

λj=Φ (f1j, f2j, f3j) T

= (50.520%, 13.667%, 10.892%) (f1j, f2j, f3j) T

=50.520%f1j+13.667%f2j+10.892%f3j, j=1, 2, …, 144

2.1.3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分析

下表显示从每个省 (区、市) 的6个县中再选取发展水平较好和较差的各一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

由县域综合发展水平指数我们可以发现:

①从东、中、西部地区来看县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地区的江苏江阴市、中部地区的山西永和县、西部地区的青海甘德县的指数分别为2.286131、-0.51746、-0.54172, GDP的值分别为1190.56、2.4024、0.9448亿元, 人均GDP的值分别为99541、3746、3374.29元。

②从同一个省来看县域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东部地区的江苏江阴市、丰县指数分别为2.286131、-0.12597, GDP的值分别为1190.56、79.85亿元, 人均GDP的值分别为99541、7085元。

中部地区的山西河津市、永和县指数分别为0.466617、-0.51746, GDP的值分别为191.3726、2.4024亿元, 人均GDP的值分别为49566、3746元。

西部地区的青海格尔木市、甘德县的指数分别为0.798049、-0.54172, GDP的值分别为90.1989、0.9448亿元, 人均GDP的值分别为76439.75、3374.29元。

从全国来看, 东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 而且还有加剧的迹象, 这既是一个关系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的问题, 也是一个关系社会能否和谐健康发展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 我国县域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县域经济发展了, 可以提供一个强大的国内市场, 繁荣的市场、旺盛的内需能够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对我国冲击的坚强后盾。

2.2 以一个省为例 (湖北省) 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差异

湖北是我国中部地区六省之一, 是一个农业大省, 经济发展居于我国中等水平。据有关资料, 湖北省2008年GDP达到10000亿元, 进入全国13个省 (区、市) GDP过10000亿元的行列, 在中部地区处于靠前位置, 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此, 我们也建立指标体系, 根据《湖北省统计局年鉴2008》公布的2007年的数据资料, 计算76个县域单位经济发展水平综合指数, 根据综合指数的大小将湖北县域划分成4种类型。

2.2.1 纵向看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各个县域经济都有较大发展

改革开放30年来湖北县域和全国其它县域一样经济也得到很大的发展, 绝大部分贫困县域摆托了贫困, 实现了温饱, 还有一些县域开始走向小康。

2.2.2 横向相比县域经济的发展差距较大

(1) 省内发展较快县域与发展水平较低的县域差距较大

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 大体上是以省会武汉市和宜昌、襄樊等地级市为核心, 晕圈式从小圈、中圈再到大圈向外渐进推动由高到低分布, 经济区位优势差异明显;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集中性和沿水陆交通干线指向性。

分布在鄂西南、鄂西北、鄂东南山区的县域, 包括恩施州 (除恩施市) 、十堰市 (除丹江口市) 全部的县域, 宜昌市、黄冈市、咸宁市、襄樊市的部分山区县域和鄂东南、鄂东北部分的山区的县域, 经济发展水平处在全省的平均水平以下, 工业增加值较低, 都小于10.05%, 城镇化水平不高, 为全省的落后地区。这25个县域的人口占全省76个县域的32.89%, 而GDP却只占12.69%, 人均GDP仅仅是全部76个县域平均GDP的23.35%。下表列出的是综合指数排列在前列和后面各两个县域的10项统计指标。

(2) 与省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县域的差距更大

仙桃市在湖北省的指标系统内综合指数为0.91, 划入第一种类型, 10项指标的值也位居湖北省的前列, 曾入选第1~4届全国百强县。近几年东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很快, 与其差距加大。仙桃市与江苏省江阴市相比, 各项指标差距很大。在全国部分县的系统内, 仙桃市、江阴市综合指数分为0.1124、 2.2689, 江阴市位居前列, 划入第一种类型, 仙桃市位置靠后, 只能划入第三种类型。

从一个省来看, 县域经济的发展也不平衡, 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空间。

3 金融危机使县域经济面对严峻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

3.1 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调控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民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这些举措有别于欧美和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 它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其依据之一, 因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全国还有许多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央政府基于这一基本现实作出的决策, 有利于调整经济增长的结构, 既使县域经济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提供稳定发展经济的有力支撑和启动国内需求的强大市场, 又给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一个难得的新契机。

3.2 农民工返乡为中西部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动力和机遇

起源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工潮具有中国的特色, 他们为东部沿海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0年后, 新一代的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相比, 他们进城务工要求改变贫困走向富裕的目标更明确、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的能力更强、了解市场信息和抗御市场风险的意识更清晰。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他们失去工作返乡回到农村, 只要政策引导得当、创业项目和贷款有保障, 重新创业或就业都有利于县域特色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地方政府应认真搞好产业配套工作、做好与沿海地区的产业对接, 为他们重新创业或就业创造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决定2009年拨出10亿元专项资金为返乡农民工再创业提供贷款。

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供给已进入结构性短缺阶段。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对17个省20个地级市2750个村庄的劳动力进行调查, 74%的被调查对象认为, 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 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都是老人。这一次农民工返乡, 只要鼓励从事农业生产的政策的当, 让返乡的农民工能返乡回家务农, 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结构的调整, 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生力军。

我国在总体上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阶段, 农村迫切需要建立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体制。但目前, 城乡基本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差距还是相当大, 发展现代农业核心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严重不足。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把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加强公共服务的配套水平放在重要位置, 这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 有利于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建设。

中西部地区县域要充分用好中央十项措施带来的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搞好农业基本设施建设, 充分利用返乡农民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实现农业产业化。中西部地区县域自身的经济得到了发展, 也为应对金融危机提供稳定的“根据地”、“战略大后方”。中西部地区的广阔的市场, 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为有效启动国内需求, 提供强大的支撑。

3.3 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为外向型中小企业带来发展的机遇

2007年下半年, 针对物价上涨过快、投资信贷高增等现象, 货币政策由“稳健”转为“从紧”, 我国企业尤其中小型外向企业面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银行贷款利率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困扰。出口产品提价的力度赶不上成本上涨的幅度, 产品在国外市场上失去了价格优势。为了应对金融危机, 2008年中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央行连续三次降低利率, 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出口退税率等。这些调控政策的出台, 使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向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 调整产业结构、产品升级换代、积极参与产品产业链上游的国际竞争。当欧美市场萎缩时, 积极开拓俄罗斯、拉美和非洲市场, 变产品市场的单一化为市场的多元化, 能够将金融危机产生的负效应转化为发展经济的新机遇。

东莞市政府设立了10亿元人民币的专项资金, 鼓励和资助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同时斥资10亿元, 设立融资支持专项资金, 缓解重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鼓励和帮助外商投资企业创立品牌, 发展内销等。广东省致力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设置资金500亿元实现产业和劳动力的“双转移”, 即把珠江三角洲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向当地二、三产业和珠江三角洲发达地区转移。全省还设立了28个产业转移工业园, 吸引和接收从珠江三角洲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2008年人民币对欧元、澳元分别升值20%、30%, 这对杭州萧山传统的纺织企业的冲击非常大。杭州政府一方面鼓励企业做强做大, 加大对龙头企业支持的力度;另一方面既积极解决企业周转资金的困难, 又鼓励企业去境外开辟新兴市场, 并给予费用补助。

到2008年11月, 温州产值规模过500万元以上企业的国外订单减少20.7%, 国内订单减少12.5%。政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以信贷手段刺激经济增长, 对创新型、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下浮5%至10%。市政府提出“拓市场保增长”, 把开拓市场作为突破口, 充分发挥温州产品优势、营销网络优势、温州人能吃苦敢拼搏优势, 抢占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搞活本地市场。

4 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应对金融危机, 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我们经历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由于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我国经济成功实现了“软着陆”。仅隔十年,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又席卷而来,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 世界性、区域性的经济危机、金融风暴还会不断冲击我国的经济, 如何构筑一个防御体系应对干扰, 使我国经济能够健康平稳的发展是一个值得经济理论界重视的课题。人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 都会发现我们在应对几次危机的挑战时, 总是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适时提出启动国内巨大市场, 提高内部需求, 保证经济平稳增长, 有效地应对危机的冲击。由此可见, 发展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

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的发展都遵循经济的发展规律, 经过上升、平稳发展期。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使经济的发展处于一个较长的平稳发展时期。研究金融危机对县域经济产生的负效应, 寻找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契机是非常必要的。

过去30年, 我国经济增长依靠外需, 尤其是美欧等市场的需求, 这一经济增长模式取得了很大成功, 外贸增速高于GDP增速。但是金融危机的冲击, 也显现了这种增长模式的脆弱性和不可控性。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在不断加深, 出口企业不仅要面对订单锐减的现实, 随着部分国家和地区信用恶化, 企业还将遭遇履约风险和支付风险的负面影响。

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严重经济金融危机警示我们:

为了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增长, 提升自己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的地位, 需要降低对美欧市场的依赖, 同时也需要逐步转换我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地位, 不仅仅是商品制造者和出口商, 也应积极发挥商品吸纳中心的作用。

依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需要调整, 应积极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过多地强化出口激励措施, 固然可救一时之急, 但对中国推进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却是不利的, 不可为了短期目标而留下长期后患。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其中重要的一点是经济增长要更多地依赖内需拉动, 其途径有“分子对策”和“分母对策”两种。前者是让出口减少, 后者是让内需增长快于外需增长, 而选择分母对策效果更好。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是我国多年努力的目标, 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进展也不如人意。金融危机为我国经济转型创造了良机, 在贸易伙伴经济景气之际, 推动经济增长转型多半会沦为徒劳, 只有在外部危机的压力下,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8年12月8日至10日[N].人民日报

[2].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统计年鉴2008[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8

[3].××省统计局.××省统计年鉴2008[M].××省人民出版社, 2008

[4].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N].人民日报

[5].雷家骕.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J].国有资产管理, 2008, (11)

[6].吴喜之.统计学[M].第2版.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9

上一篇: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下一篇:区域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