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医学的发展现状

2024-06-26

精神医学的发展现状(精选9篇)

精神医学的发展现状 篇1

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是新世纪新阶段指导我们各项事业的理论指南,它不仅对于经济建设, 对于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培养和塑造优秀的医学人才,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医学教育存在着“重专业、重技能,轻人文教育”的弊端。为此,如何将人文精神与医学教育紧密结合,探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针对人文教育时弊的一种新的教育观念。本文就科学发展观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关系、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进行了初步探讨。

1 科学发展观与医学人文精神

1.1 医学人文精神的思想渊源

我国传统医学和历朝历代的名医大家都非常重视医学中的人文关怀,唐代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因此,医生这个行业是“非仁爱之人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之人不可任也,非孝廉纯良不可信也”。医学不仅是一门高深的专业科学,更是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学科。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把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位的观念,是指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利益和幸福、人的发展完善和自由为主旨的观念和信念。“人的价值”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医学人文精神的道德规范和原则是从人的价值这一核心理念中引申出来的。

1.2 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取得的重要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1]。

1.3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学科最大的特殊性就在于, 它既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 也不是完全的社会科学。它同时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种性质, 是两大科学门类相结合的科学。医学中的人文精神应蕴含在其学科素养之中,并且这种人文精神作为实践主体的精神支柱、动力源泉和科学素质、科学精神的导向系统,在其向医学的深度和广度探究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确立和弘扬人文精神,不仅要着眼于人文教育,更要以人的发展为引领[2],无论在社会还是个人的意义上,人文精神之“人文”,不仅仅是与人相关或“人化”之义,而是科学发展观意义上的“人本”或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理论内涵丰富,实践指导意义强,特别是对于医学领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更具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医学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健康” [1],是科学发展观天然的的最佳践行范本。因此,科学发展观落实在培养医学人文精神上,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促进其全面发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2 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1 医学的目的决定医学生必须具备人文精神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明确提到“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是医学毕业生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医学科学精神是以求真、求实、推崇理性、怀疑批判为特点,而医学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求善、求美和关注情感体验为特点,前者是医务人员应具有的物质基础,后者是支撑医务人员的精神支柱,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相渗透的关系。在医学实践活动中,只有当医学科学素质与医学人文素质相互促进、和谐发展,达到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融通与共建,才能真正实现医学的目的。对于在校的医学生来说,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与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应该并重[3]。一名优秀的医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应有对他人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

2.2 医学模式的转化呼唤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的当代模式,正在发生着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向人文医学模式的历史性转换,医学模式以人为本体,从文化的视角,用认知的转变,消解科技与人文的二元对立[4]。近年来,虽然医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居民的服务满意度却在下降,患者和从医人员之间的矛盾日益敏感。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医生缺乏人文精神,忽视人文关怀,却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建立 ,它把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作为一个三维坐标系 ,在重视生物因素的前提下 ,把人的健康问题置于他的社会关系中去理解,从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注重对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医学人文精神便应运而生。新型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未来的医生,不仅应具备精湛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与较强的人文精神或人文关怀意识。

2.3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是医学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和指导思想。人文精神直接影响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方式,而提升医疗服务行业人员的人文精神决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必须从教育入手,从学生时代便开始抓起,“明日医生,今日做起”。现代医学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有机统一的综合性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现代医学不仅关注人的自然属性,而且关注人的意识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医学人文精神,实现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

3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途径

3.1 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调整课程设置观念,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共同提高的人才观,明确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质量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5]。课程体系的构建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使人文教育贯穿医学生教育的全过程,而又各有侧重。通过文、史、哲、心理学等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使医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通过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使医学生能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通过社会医学、医院管理、人口学、运筹学等由多学科融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3.2 加强医学人文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

思想意识决定行为,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务必使教育者明确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同时也是赋予人性、结合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强医学人文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以教师为本”,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人文素养。为了提高医学人文学科教师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加大培养力度,举办培训班和国内外进修等多种形式来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素质。同时,积极充实教师队伍,通过人才引进、师资重组和硕士的建立等,逐步培养、聚集一批医学人文学科优秀学术人才。

3.3 充分发挥优秀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影响元素,它潜移默化并十分牢固地丰富着学生的感性认知,发挥着令人难以估量的巨大影响力。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它的意义在于把人放在第一位,主张把人作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重视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重视开发思维,启迪智慧,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完整的人格。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于校园文化之中。首先,要将广大学生置于工作的核心,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活动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广大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 其次,应推崇学术自由,致力于构建良好的学术氛围。高校的学术氛围由学术-人-环境构成,它秉承学术自由的大学理念,自由的学术氛围是孕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创新思维的土壤;第三,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育人、校园科技文化活动的育人、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作用,培育医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尽责”的优秀品质和立志成才、服务社会的崇高追求;此外还应加强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使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中,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得到提升,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1]。

3.4 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能力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医学后备人才转化为医学人才的关键阶段[5]。在临床实践活动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对人类健康现实的责任感、使命感及对医学科学的奉献精神和执著追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谐行医”观念。在此阶段,人文教育主要的实施者是各教学实习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教育方式主要侧重于言传身教、现身说法。在医学教育中将学生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与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塑造相提并重,培养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要求的,具有现代医学精神的合格的医学人才。

总之,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载体拓展抓手,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相渗透和融合,才能不断提高医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医学是最能够体现人本思想的自然科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现代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文章就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医学人文精神培养途径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医学人文精神,探索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

[2]周金声.人文素质:从博于学问到志于成人[M].河南教育(高教版),2008.

[3]朱俊伟.最新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理念实践与展望[M].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2007.

[4]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6.

[5]赵洪波,毛熙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现代医学精神的终极价值取向——现代医学模式视域下医学生医学精神教育初探[Z].中国护士网

精神医学的发展现状 篇2

【摘要】医学研究,不仅要具备科学精神,还应该不忘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所在,是进行医学研究的必要前提。没有人文精神,医学就失去了灵魂。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文精神在医学研究的进程中确有偏离;所以,推动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字】人文精神医学研究偏离与回归

医学,是伴随人类出现的科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会谨记最初的医学生誓词:“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所以说,为人谋福祉是医学的初衷,以人为本是一切医学活动的落脚点。医学,不应该是冰冷的仪器检查,而是温暖的人文关怀。作为医学生的我们,应该及早培养医学人文精神,传承医学治病救人的崇高职能。

其实,我们有时候也会很迷惑,为什么现在社会上医患关系如此紧张,到底因为什么原因让医患矛盾日益尖锐呢?至今印象深刻的2011年,多起医疗纠纷、医生被打被杀案在全国陆续发生,某些医院的医生为求安全甚至头戴钢盔工作。一时间,风起云涌,医患矛盾一触即发。很奇怪,受害医生都是在治病救人,为什么最后确成了病人的刀下亡魂呢?不置可否,社会舆论往往会把攻击的矛头指向医生和医院,即便尖锐的医患关系不全是医生造成的,我们也应该适时反思:现代医学对病人缺少了人文关怀,重塑医学人文精神是必然趋势。

一、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精神的核心

医学,不仅要求医生具备专业的学科知识和精湛的诊疗技术,同时还要求医生对病人切身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这正是医学独特的地方所在,因为医学服务的对象是人,这就使得医学不同于其他的自然科学,而具有人文色彩。医学在本质上是“求真、崇善、尚美、达圣”的事业,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科学精神是医学的躯干。我相信,即便再过分的强调都不足以表明健康和生命对人的重要性,这也从一个角度表明了医学对人类社会的不可或缺。医学的发展和文明水平,体现了社会对生命价值的探索与重视。

我们都期待着出现更先进的诊疗技术和更有效的药物,祛除疾病,获得健康,延长生命。医生们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到医学研究中,设计实验,反复探究,正是这种坚韧的科学精神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日新月异。难道说,高度文明的医学诊疗水平就能够完全满足病人的需要么,答案并不这么简单。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医学更该关注人的社会属性,因为这才是人和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最大区别。医生在探索科学的同时,病人不能只是科研活动中的各项统计数据。一直被忽视的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同等重要,同样是评价医学文明的重要量度。

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强烈地表现出医学对人文精神的渴求,这是种种医疗问题和社会发展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必然要求。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精神的核心价值,也是对医生的基本要求——关爱生命、尊重患者权利、营造病人康复的心理社会环境等,强调医学向人本化、人性化、人文化回归,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让病人感受到来自医生对自己的切身关注。

二、承认医学人文精神的偏离

谈到医学发展与医学精神,我们欣喜于对生命科学进阶式的探索和快速发展的探查检测手段,同时我们不能否认冰冷的仪器拉开了医生和病人的距离。现代医学可以根据生化反应、病理切片,在分子水平上诊断疾病,CT、MRI、超声波让医生找到病变的器官,显微镜让医生看到病变的细胞,生化检查单更是让医生可以根据数据诊断疾病。越是使用先进的仪器,医生越可以看到病人体内更微小的病理改变,而忽略了病人的整体性,过分的关注疾病,就缺失了对病人本身的关心。医学本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体,但是过分的强调自然科学的客观理性,反而造成了人文精神与医学精神的偏离。

很显然,先进的检查仪器正在取代传统的问询诊疗,甚至到医院看病时医生会先让病人去做这样那样的检查之后才开始问诊。我听过一个很荒唐的故事,一个患感冒的病人去看病,医生问也不问先给他开了一张CT检查单。本来只是辅助检查的手段,没想到却成了医学诊断和治疗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医生只对摆在面前的一张张化验单和检查报告作理性分析,省略了正常的“望、闻、问、切”的沟通和交流,也很少去探询患者的心理需求。可是,医生的工作不是对检查数据的信息处理和汇总,病人也不是工厂里量化生产的模具。这种医学人文精神的偏离,究竟把谁变成了机器,医生还是病人。或许,正是医学高新技术的冷峻和客观剥夺了病人本该享受到的人文关怀。

更严重的,有些医学研究完全丧失了人文精神,违背人道主义,为求科学发现进而不择手段,那就是进行亵渎人权的人体试验。最震惊的是,在美国发生的一起研究青霉素的临床试验。根据美国生物伦理问题研究总统委员会的报告,为了测试青霉素能否治愈和预防性病,美国研究人员竟然在1946年至1948年故意让1300多名危地马拉囚犯、精神病患者和性工作者染上淋病、梅毒和软性下疳等性病,其中只有大约700人得到某种治疗。截至1953年底,共有83名实验对象死亡。即使,人体实验是现代医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必经环节,人体实验也经常为一些急功近利的人乃至机构和国家所滥用,以致酿成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悲剧性事件。

三、推动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 医学人文精神是相对于医学科学精神而言的, 医学人文精神的偏离表现在医生淡化了对人社会责任的认识和对病人的情感体验(同理心)。在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偏离的根本原因之后,推动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就尤为紧迫。

医学人文精神的复位,关键是医务工作者要强化以人为本的医学观念。医生要关注病人的整体性而不是疾病,提供给病人人性化的诊疗。医生应该明确不仅治愈疾病是责任,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也是医生的责任,而病人有获得人性化医疗服务的权利。医生不能把病人当成毫无感情的实验对象和信息载体,多与病人交谈多倾听,关注病人的心理活动,切忌医疗技术主义。医生要处理好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 才能向着最有利于人类发展进步的方向前进;同时科学精神内蕴于人文精神之中,会使人文精神更富于准确性、理性化,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促进社会的发展。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医学院应该加大医学生接受人文课程的力度,将人文教育渗透于医学教育之中, 培养有仁爱之心、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医学生。医学生也应该以医学生誓言为警戒,端正心态,不必局限于繁重的医学专业技术知识和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中,认真学习人文课程,体会好医生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并以此为学习榜样,塑造医学人文精神。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只是人文精神的一个方面,而社会普遍人文精神的淡化也是不能否认的事实,所以全面人文精神的复位必然推动医学人文精神的回归。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修养,完善更人性化的医疗政策和医疗保障体制。我相信,只有全社会共同的努力才能推动医学人文精神的全面回归,创造医患关系和谐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精神医学的发展现状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前后一月时间, 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在上海市所隶属的20家精神卫生机构中工作在病区、门诊、社区防治等第一线工作的精神科医师共500名进行同一时点内的横断面调查。所有接受调查者充分了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后自愿参加调查并能独立完成调查问卷。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采用自制《上海市精神科医师继续教育问卷》调查, 共分3部分, 即一般状况、继续医学教育认知、继续医学教育需求。①一般状况共7个条目, 包括工作单位、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文化程度、职称、所在科室;②继续医学教育认知共17个条目, 包括现行政策了解程度、个人参加继续教育状况、满意度等;③继续医学教育需求共6个条目, 包括授课方式、教学方法、培训时间、急需解决的问题、个人看法等。

1.2.2 调查方法。

研究前期调查组共访谈3名三级精神卫生机构的临床精神科专家及1名三级精神卫生机构医教科相关负责人, 征求对《精神科医师调查问卷》内容的看法, 完成条目调整及修订。根据专家意见, 修改和确定正式调查问卷。调查现场发放问卷, 调查对象知情、自愿参加, 能独立完成问卷填写, 当场完成漏、错项等质控后回收问卷。发放调查问卷共计500份, 回收问卷496份, 有效问卷453份, 回收率为90.6%。

1.2.3 数据分析。

所有问卷资料通过整理汇总、统一编码, 输入Epidata 3.1建立的数据库,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相关数据进行百分比及卡方检验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情况

本研究覆盖上海市、区两级精神卫生中心, 其中市级精神卫生中心1家, 中心城区的区级精神卫生中心10家, 远近郊的区县精神卫生中心9家, 共完成453名精神科医师调查。其中男性206名 (45.47%) , 3 1岁~4 0岁年龄者占4 3.9 3%, 本科学历者占74.17%, 中级职称者占49.23%, 普通精神科者占74.39%, 工作年限20年以上者占29.14%, 见表1。

2.2 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认知和需求

结果显示, 被调查者中对现行政策“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了解”占53.6%、85.21%。近3年参加过继续医学教育, 主要形式为“院内培训”、“学术会议”、“专题讲习班”, 不参加继续教育的主要原因为“工作太忙”、“对口培训项目少”、“形式僵化”;满意度较高的主要集中在“教师态度” (64.5%) 、“培训目的的明确性” (61.4%) 、“授课内容” (59.6%) 3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次为“培训时间与正常临床工作相冲突” (55.63%) 、“教学形式不够灵活多样” (54.30%) , 详见表2。

注:*P<0.05**P<0.01

2.3 继续医学教育政策了解程度的单因素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 高等级医院、工作年限长、职称高的医师倾向于更了解医学继续教育政策 (P<0.01) , 见表3。

3 讨论

国内外研究显示, 继续医学教育 (CME) 是在医学院校基本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 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终生性医学教育制度[2,3,4,5,6]。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的标志是1996年颁布实施的《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对整体提升临床医师的知识、技能以及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7]。

近年来, 随着社会对精神医学的认识加深, 精神科医师在承担一般的诊疗服务之外, 其医疗行为还牵涉到多种政策实施[8,9], 继续医学教育具有更为广泛的现实意义。本研究结果提示上海市精神科医师对于继续医学教育具有较高的重视程度, 基本能了解熟悉相关政策, 大多数医师能积极参与各类专科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及学习, 整体满意程度较高。与此同时, 调查中也发现高等级医院、工作年限长、职称高的医师倾向于更了解医学继续教育政策, 更加重视继续医学教育, 这与国内张娅妮[10]等人研究结果相似。究其原因, 认为一方面继续医学教育的效益往往具有间接性, 需要脱产、半脱产, 重视程度往往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初级职称人员, 不牵涉到个人晋升、评聘, 个人动力不足, 且未形成良好的环境支持, 往往处于被动学习和盲目学习状况;另一方面, 由于国情所限, 精神科领域长期存在专科资源不足, 精神科医师往往要承担较多的临床任务。而学科整体发展普遍不快, 一定程度上影响对继续医学教育重视程度。

此外, 研究提示, 近3年内仍有超过10%的精神科医师未参加专业继续教育, 原因主要集中在“临床、科研太忙”、“对口专业项目少”、“形式僵化”。回顾相关研究, 庄冬云研究同样提示, 与其他工作发生冲突时, 医务人员总是把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放在次要位置。研究认为, 部分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内容的适用性、针对性不强, 形式僵化, 不能满足高职称者的需求, 从而导致参与率较低, 与国内其他地方相关研究结果相似[11]。

当下, 笔者认为可从3方面入手对现行的精神科医师继续教育进行推动和改善。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与机构的支持力度, 增加对初级职称医务人员的强制性规定。在现行政策中, 中级以上职称者每年有完成一定继续教育培训并获取学分的强制性规定, 而对初级职称无相关要求, 不利于对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视和政策的了解。我们建议, 参照中级职称相关规定, 出台新的补充意见, 加入对精神科初级职称医务人员的强制性要求, 但可适当降低培训次数、获取学分的要求, 形成初级-中级差异化的继续教育阶梯型的体系, 并完善考评机制。二是精神科继续医学教育应有针对性。建议围绕发展现状, 采用专家论证、定量评估、效果评价等多种形式, 针对不同职称、医院等级、培训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菜单, 丰富现有项目形式, 精心设计课程, 开发针对临床能力提升的实践课程, 拓展培训覆盖面, 健全科学化、系统化评估体系及机制, 满足不同人群的现实需求。三是完善继续医学教育的项目评价。将继续教育列入专科医院的综合考评内容, 持续加大各种投入, 引入国际先进的诊疗技术, 实施市场化运作, 举办团体治疗、人际治疗、精神分析等专科培训项目, 打造继续医学项目品牌。

总体而言, 上海市精神科医师对继续医学教育较为重视, 大多能积极参与, 处于基本满意状态, 但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有待完善。建议加强政策引导与机构的支持力度, 完善管理和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薛迪.国外继续医学教育情况介绍[J].继续医学教育, 1993, 7 (l) :39-42.

[2]闰冬.继续医学教育工作[M].华艺出版社, 2000, 1:11-281.

[3]刘富钊.继续教育基础[M].四川大学出版社, 1989:18-81.

[4]管华.中外继续医学教育比较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 200519 (4) :l2-13.

[5]杨美玲, 赵伟明, 贺凤莲, 等.浅析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现状与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 2005, 23 (13) :27-29.

[6]梅人朗.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化的国际趋势[J].继续医学教育, 1991, 5 (4) :188-190.

[7]张爱莉, 庞肖梦, 沈昭在, 等.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现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 2000, 14 (3) :3-7.

[8]殷大奎.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2000, 12 (1) :1-3.

[9]何燕玲, 朱紫青, 张明园.中国精神卫生机构防治和科教工作的现状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 2002, 14 (增刊) :17-18.

[10]张娅妮.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 2005 (2) :17-19.

《精神医学杂志》 篇4

《精神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精神医学专业学术性期刊,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G953-2007),是国内有重要影响力专业期刊之一。以“服务至上,质量第一。”为宗旨,着重报道精神医学、精神卫生学和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科研信息。适应于精神卫生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工作者、护理和其他相关专业工作者阅读。

精神医学杂志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系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证书编号G953-2007)【发表职称论文加QQ1422682932】

常年征稿: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出书、专著、译著、合著。

知网,万方收录期刊 精神医学杂志栏目设置

设论著、论文、学术交流、短著与病例报告、综述、学术论坛等栏目。精神医学杂志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文稿要求:内容新颖、论点明确、力求文字精炼、准确、通顺,文题简明扼要,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书写规范,文责自负。

2、文章结构:题目、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文章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作者详细通讯地址、电话、邮箱。

论医学教育中人文医学精神的培育 篇5

1 更新观念是先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等重要

胡锦涛书记指出, 我国高校办得怎样,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得怎样, 首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是不是合格, 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不是合格[1], 评价合格的标准有多种多样, 评价的视角也各有不同,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就是看大学生是否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科学精神指的就是一种近代自然科学兴起以来, 以强调自然科学的经验研究和定量研究为基础、以追求研究的精确化、认为自然科学研究方法普遍适用为特征的精神, 具有一定的唯科学主义色彩,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广义科学精神是指创造、勇于探索、尊重事实、既尊重经验、又尊重规律, 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反映客观事实为宗旨的精神。我们从广义的科学精神中可以提炼出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求真, 二是创新, 三是客观。其中求真就是追求真理、发现真理的精神, 创新就是打破陈规、开拓创新精神, 客观就是求取真知, 防止武断, 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 科学精神应当包括这样一种富有人文情愫的理智精神: “即对人的价值的至高信仰, 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 使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更合乎人类自身发展的利益”[2] 医学教育就是要追求和培育这种“真”英精神, 并具有这种科学精神的医学生。可见, 这里讲的是广义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也是医学教育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不可缺的教育理念。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对生命意义和人的价值的关心, 对民主、自由等的追求, 包括人的价值理性, 道德情操, 理想人格和精神世界。我们从人文精神中也可以提炼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关心人、关爱人, 二是人的权利与生命的平等观, 三是包容与和谐。可见人文精神的主体是人, 以人为本, 关心人, 体贴人, 尊重人, 爱护人, 承认人的价值, 尊重人的个人利益, 人文科学主要研究人的精神世界, 正确引导人发展人性, 完善人格, 塑造人生, 追求“真”、“善”、“美”。这正是当代医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医学教育的宗旨是救助人的生命, 维系人的健康, 正如医学生誓言中所说“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 助健康之完美, 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3] 。可见医学教育的本质是一门实实在在的“人”学, 它直接关注的是人的身体在疾病痛苦中挣扎的、需要社会和他人关怀、救护和帮助的人。人文精神包涵对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追求与关怀, 以及人对生命和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崇为主题的人文思想, 这些具体化为语言、思维、情感、道义、良知、仪态、意志、文化技能等多方面的综合人文素养, 富含着深厚的理性认识, 体现着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以及自然的深切关怀与厚爱。

医学中的人文内涵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21世纪的医学, 从“疾病医学”到“健康医学”, 从重治疗到重预防, 从群体治疗到个体治疗, 从生物治疗到身心综合化治疗, 从医生主导作用到健康人、病人的自我保健作用, 从医院走向社区, 从临床护理到整体护理, 等等, 这些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 时代呼唤医护工作者, 必须从“只治病, 不懂人”向“既治病, 又懂人”的模式转变, 真正的现代医学迫切需要既有更高的人文精神, 又有善良的人文素养, 这是医学中的人文内涵的真谛所在。这种人文精神, 不是天生的, 而是后天培育出来的。

人文医学是指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同医学紧密结合的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群, 具体包括医学伦理学, 护理伦理学, 医学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 医学哲学, 医学美学, 医学人类学, 医学社会学, 卫生法学, 卫生经济学, 医学逻辑学等交叉性学科, 这预示着人文医学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群是现代医学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据中国医师协会调查, 现今医疗纠纷中90%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当或不够而造成的[4], 由此可见, 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提高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刻不容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互依赖, 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相得益彰, 二者尤如飞机两翼, 车之两轮, 同等重要, 正确理解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既要看到二者的相互联系, 又要看到二者的相互区别, 防止将二者对立起来或是人为割裂开来。在医学教育的实践中, 出现抓医学专业知识一手硬, 抓人文精神培育一手软的现象, 必需高度重视, 认真加以解决,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既可以给人类带来福音, 也可以埋下祸患的种子, 这一点在医学领域尤为突出。人文精神的培育, 能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价值理性和正确的发展方向, 然而在科技愈发展, 人们愈加感到有些困惑和迷惘, 在医学领域内, 医学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当今时代, 人类已经掌握了克隆技术, 已经能够解读人类基因密码的医学该向何处发展?等等问题, 都需要用人文科学的知识来回答。[5] 因此, 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培育, 更新观念是先导, 树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等重要的思想非常重要。

2 人文精神是灵魂——正确处理好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在现代医学教育中, 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不能只注重医学专业教育, 而忽视人文精神教育;当然, 也不能只强调人文教育而忽视医学专业知识学习, 二者不可偏离。医学专业教育是教会学生服务患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学会行医看病, 做一个医术精湛的人;人文教育是教会学生服务社会, 服务人民的思想, 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有益于人民的人。然而, 在现实医学教育教学中, 功利性的价值观理念依然存在, 急功近利, 短期行为, 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目前,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中, 还未完全摆脱应试教育, 基础医学教育课程设置繁多, 由于受课时的限制, 使教师更为关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 大多数学生也只满足专业知识的获取, 无暇拓展专业以外的兴趣, 即使选修了人文素质课, 也是应付学分, 很少听课, 据调查, 我校相当多的人文素质课程, 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 到课率最低的20%, 更有意思的是医学伦理学课程, 是医学生必修课, 安排在第10学期上课, 到课率不到40%。随着医学科研的快速发展, 新的医学进展不断被注入课程教育中, 教材越编越厚, 知识点越来越多, 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医学院校的不断扩招, 学生实验操作资源的相对匮乏等都影响了我们当前的医学教育教学质量。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 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现代医学教育也应该是社会本位及个人本位的有机结合, 正确处理好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因此, 不管是学校领导, 还是教师, 还是教学管理人员, 都要充分认识到医学教育教学的目的, 树立以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素质、思维创新能力、探求问题、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教学观。强调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双主体”的有机统一,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医学实践热情, 达到教学相长, 取长补短, 师生互动;强调学生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 既注重医学生的整体发展, 又要注重学有余力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发展, 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强调拓展学生校内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为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宽松的和谐的环境和条件。

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争论已久的热门话题。实际上,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 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日趋彰显, 高等学校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未来和全面发展, 关注人的精神成长和精神境界的提高。现代的教育理念强调科学人文主义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认为:科学人文主义是人道主义的, 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 因为它的人道主义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实现。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则是以科学精神为基础, 而以人文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这里人文精神是灵魂, 是方向, 而科学精神是骨架, 是栋梁。有灵魂没骨架难以支撑, 有骨架没有灵魂就会迷失方向或没有持久的内在动力,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医学学科最大的特殊性在于既有自然科学属性, 又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属性, 是两大科学门类相结合的最典型的两种属性的科学。对于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 在长期的医学教育教学积累中已经表述得十分清楚, 十分明白, 而对于医学的社会科学属性的认识则明显滞后, 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导致在医学教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被严重忽视, 说到底就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医学既然同时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和人文科学性质, 那么, 在强调医学的自然科学性质的同时, 发现、发掘、阐释医学自身具有的人文科学性质, 至关重要[6]。

医学的人文社会科学性质就是医学“以人为本”的性质, 加强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是医学“以人为本”性质的具体贯彻与落实。在医学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不但要教给学生毕业后从事医学相关专业知识工作的本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和方法, 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科学素质的涵养, 促使其成为富有人性化的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另外,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强调在教育教学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性”, 塑造学生崭新的精神世界, 使其肉体和灵魂、理想和行动、道义和责任都得到升华。

人既是自然存在物, 又是社会存在物, 人具有双种属性, 人不只是社会的适应物, 而且具有能动的精神活动, 能够主动地自觉地改变环境以适应自身生存。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强调人的心理及生活环境对疾病的影响, 也就是说对人的全部生命活动, 疾病, 亚健康, 健康与长寿都受到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及社会心理的多因素的影响。因而, 培养医科学生对患者实行人文关怀也是人文主义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怎样去关心人、体贴人、爱护人、理解人, 如何做到想为病人所想, 急为病人之所急, 需为病人之所需, 这对于切实改善当前医患矛盾紧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在实验室做人体解剖, 教师既要教给学生解剖的方法与技巧, 更要教会学生能从心底爱护并尊重解剖用的遗体, 严肃认真, 不能马虎, 从而延伸到临床实习和毕业后在临床上关怀病人, 尊重病人, 理解病人, 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由此可见, 人文社会科学也是认识人的健康, 亚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工具, 是医学生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说, 医学生如果没有人文精神, 就等于没有灵魂, 因此, 正确处理好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3 素质教育是关键——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当前的医学生素质普遍存在高分低能, 死背书本, 知识面窄, 理论功底不扎实, 动手能力差, 心理素质低, 协作精神不强, 人文关怀欠缺等问题。这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成为当代医学教育十分重要的内容。

素质教育的内涵, 有的专家和学者归纳为九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潜能的教育, 二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教育模式, 三是现代教育, 四是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 五是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 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特殊要求的体现, 七是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八是使人的素质综合发展的教育, 九是使人的适应性与创造性相统一的教育。简要归纳素质教育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其核心内容和主要任务就是要以人为本, 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努力使学生既“成人”又“成才”, 德才兼备, 又红又专,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集于一身的人。就现在的医学生而言, 素质教育的内容有医德传统教育, 医德修养教育, 医学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和身心健康素质教育等方面。就目前而言, 无论是办学单位还是学生个人, 对医学素质的培养比较重视, 而对其他几个方面也应同样重视而不能忽视。因为, 医德是医生的职业道德, 是医学生毕业后从事医护工作的根本道德准绳, 而学校医学教育阶段既是医学生医德萌芽的培养期, 也是医德医风建设的关键期。在这一关键时期, 要把医德修养作为医学生素质教育的首要内容, 以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 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关怀为主要内容, 通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医德教育, 强化医学生医德规范的认知, 确立正确的医德观念,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感, 职业态度, 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 尊重以人为本, 患者至上, 不断践履并逐渐养成高尚的医德品质。

素质教育具有动态性的特点。社会生产力状况的不同特征决定了素质教育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反映。这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继承历史上社会群体对培养对象的基本要求;二是透过历史看到未来社会对受教育者的伦理价值取向的基本要求。在21世纪教育中, 我们更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传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对受教育者的熏陶与融合, 如何将优良的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二是将自己融入世界民族文化的大潮中, 汲取各民族的优秀传统, 博纳百家文化精华和感悟异域文明的精髓;三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升华, 与时俱进, 勇于开拓, 不断创新。

医学教育和医学实践, 都是为了人, 为了人的健康, 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而存在和发展的学科, 医学不仅要关注具备自然属性的“生物人”, 更要关照具备社会属性的“社会人”, 全面理解人、同情人、尊重人、关爱人已成为医学发展的根本要求。医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在医学生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 如文学、法学、历史、哲学、艺术、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护理伦理学等方面的学习和教育, 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道德素养。努力培养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生命、关怀平民、救死护伤的医学人文态度,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学生, 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医学生能否胜任以后的医疗工作的根本前提,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医学生以后从容面对死亡、面临传染病等危险时根本保障, 也是合格医务人员的坚强支柱和本钱, 因此, 在大学医学教育教学中, 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生存理念, 培养良好的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和复杂环境的应对工作的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必须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端正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运用现代技术和手段, 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总之, 要进一步改善我国医学人文现状就必需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科学教育, 培养当代医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 医学院校要有针对性增加人文知识专题讲座, 人文知识沙龙活动, 使医学生思想不断得到升华, 同时, 医学院校要加强人文科学研究, 增设人文科学研究课题, 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互渗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唤醒医学生的人文追求和人文关怀[7], 这是历史的责任和伦理价值的要求与人文精神的追求。

摘要: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内涵是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医学精神是医学的精神支柱, 是医学教育的灵魂。从现代医学模式发展趋势来看, 必须重视人文精神教育, 现在医患关系矛盾趋紧, 就在于人文精神缺失, 因此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刻不容缓。如何加强这方面工作, 认为:更新观念是先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同等重要;人文精神是灵魂——正确处理好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是关键——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关键词:医学教育,人文精神,培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2]朱贻庭.主编.伦理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3]孙慕义.主编.医学伦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殷大奎.人文医学精神与医生职业责任[J],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2:5.

[5]王忠彦, 安娜.人文医学精神的回归与重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4:145.

[6]张金钟.关于医学的人文科学性质[J].医学与哲学, 2003;24; (12) :20~24.

精神医学的发展现状 篇6

1 医学人文精神的内容及重要性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 医学在重视生物因素的前提下, 把人的健康问题置于社会关系中去理解, 从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 注重对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 注重对人类的关怀, 医学人文精神也就应运而生。医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即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卫生实践中的应用与体现, 是人类挚爱生命、在医学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 是反映人类对生命根本态度的精神, 也是对人的理解和关心, 尊重人、保护个人权益和以人为中心的医学道德观和价值观[1]。

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其决定了在最具人性化、最能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医学领域,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科学的旗帜, 起到引领、导向作用[2]。医学的服务对象是人, 医学的宗旨是治病救人, 是增进人类的健康。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 但凡建功立业、有所成就的医学家, 无不思想圣洁、德高望重, 具备优良的医学人文修养, 因此,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一名好医生, 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质。对医学生而言, 进行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需要, 是职业道德的需要, 也是现代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 为此, 医学教育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层次都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在重要位置, 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如何看待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何追寻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2 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

当前, 医学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过程中, 存在“失落”和“缺失”2个现象。“失落”体现为在中国近代空前的思想文化运动中, “尊生”、“贵仁”等宝贵的医学人文传统被当作封建没落文化的一部分受到鄙视、反对和遗弃[3], “孩子”和“洗澡水”被一并泼了出去, 导致中国现代医学面临既无西方人文传统引进, 又无本国人文传统支撑的“失落”局面, 造成医学人文精神的先天营养不足。“缺失”表现为受专业意识和就业压力的影响, 学生忙于学习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 热衷于学习计算机和英语课程, 而将人文课程的学习抛在脑后, 出现了重专业技术知识, 轻人道温情的现象, 造成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后天营养不良。“先天营养不足”与“后天营养不良”的结果, 直接导致了医学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的如下现状。

2.1 对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缺乏重视

面对教育市场“高校扩招”和就业市场“学历高消费”的现状, 中等卫生职业学校失去了往日的“光环”和“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身份”, 在教育市场和就业市场惨烈的竞争环境中, 为了生存、发展和壮大, 学校领导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改善学校硬件建设, 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以期不断提高就业率从而扩大招生, 忽视了医学人文课程的建设, 忽视了对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招生量、就业率直接决定学校的经济效益, 教学人员也普遍认为医学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是突出专业技能性、实践性、应用性, 医学人文课程无关紧要, 可开可不开, 要么列入选修课, 要么被专业课挤掉。医学中职学生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加之自身有限的认知水平, 更加乐得将精力集中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岗位技能的训练上, 为将来得到“饭碗儿”而努力, 错误的认为医学人文课程是不实用的东西, 不必花费精力。医学中职学校里这种自上而下、自教师至学生对医学人文课程的忽视、漠视, 最终导致了医学中职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

2.2 教师医学人文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在医学中职学校中从领导到一般教师乃至学生, 对医学人文精神的认识存在误区, 导致一方面担任医学人文课程的教师不被重视, 出现了医学人文课程谁都可教, 谁都能教的现象, 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医学人文课程专任教师缺乏学习研究本专业的动力, 缺乏外出学习、交流、培训的机会, 对医学人文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趋势了解掌握不够, 知识更新和业务能力的提高有待加强, “荒废”了专业。其他专业课教师更是将医学人文知识的学习束之高阁, 最终的结果是教师医学人文知识水平的整体下滑, 以其昏昏, 如何使人昭昭?教师整体队伍医学人文知识的贫乏, 使得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成为了“镜中花, 水中月”。

2.3 中职医学人文课程, 单一呆板

作为培养医学中职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主要渠道———医学人文课程, 存在缺乏系统、特色不足、形式单调、质量不高的问题。首先, 缺乏系统性, 医学人文知识的讲授只是停留在一门课程或者一本教材的某个章节, 只是学生在校的某个学期进行讲授, 既没有构建起循序渐进的、有梯度的学科理论体系, 也没有做到贯穿教育全过程, 与西方人文教育完善的学科体系和贯穿专业教育全过程的教育方式尚有差距[4];其次, 特色不足, 在医学人文课程教材选取上, 要么根据政府要求选用针对所有中等职业学校的统编教材, 要么将本科、高职院校的教材做一定删减, 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和实用性, 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不能满足医学中职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认知、理解和掌握水平, 缺乏有创新、有特色的校本教材;再次, 形式单调, 体现在医学人文课程的讲授中, 课程大多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 教师讲, 学生听, 教师滔滔不绝, 学生死记硬背, 与《规划纲要》中“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的目标相去甚远, 缺乏将医学人文知识内化为医学人文精神的实践过程, 学生感觉课程单调乏味, 无法将书本的理论转化为自觉的意识和行动;最后, 质量不高, 医学人文课程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不健全,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无法真实反应。靠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得来的分数, 无法反应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也不能真实体现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真正的认知和领悟水平, 更无从知晓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情况, 不能保证教育培养的质量。

3 医学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3.1 强化培养医学人文精神的意识

《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这不仅是一般教育尤其是医学教育的根本所在, 在校期间, 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不仅会对学生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 医学中职学校中无论是领导还是教师, 一定要首先统一认识, 明确教育的根本是“育人”, 医学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爱人”, 舍本逐末、只顾眼前利益, 忽视培养医学中职学生医学人文精神, 所造成的必将是一种长期而深远的重大危害。

3.2 提高教师队伍医学人文修养

教师的思想境界、学识人品、人文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可从以下3方面加强教师的人文修养:一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在中国古代, 医学被称为“仁术”, 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 人文主义思想在中国已有两三千年历史, 影响了中国医学史的发展, 并孕育了无数的名医。教师应当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中的精华, 深切地体会传统医学的人文底蕴, 并使之融入自身的言教之中。二是加强自身学习, 认真汲取人文知识。可以从人文专业期刊中了解目前的发展动态, 获得先进的人文理念和实践操作方法, 最终为医学教学服务。三是进行人文教育大讨论。可邀请知名的人文科学专家到学校来做讲座, 组织专业课教师与人文学科教师座谈, 共同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提高教师的人文教学理论水平。此外, 还可根据实际情况, 引进和培养一些具有医学和人文科学双学位的高层次人才, 为实施高质量的医学人文教育提供人力保障。

3.3 改革中职医学人文课程

3.3.1 构建课程体系, 突出全程教育

按照医学人文课程性质, 结合中职学生认知水平和专业岗位情况, 构建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模块, 如道德素质类的生命伦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学等, 基础理论类的卫生管理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等, 实用技能类的医学实用写作、医学文献检索、医患沟通与调适等。在教学计划中按照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 使医学人文课程占有科学合理的课时比例, 贯穿于学生在校的全过程, 确保人文课程教学的落实。同时,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 医学人文课程也应占有一定比例, 提高医学人文课程的影响力, 使医学人文课程的内在质量得到提高和发展。

3.3.2 丰富课程内容, 开发特色教材

在课程内容构建上, 突出适用性和实用性, 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 根据学生自身实际和职业能力结构的需要, 开发多样化、系列化、立体化的适用教材。将中国古代优良的医学人文传统, 如“医乃仁术”、“济世救人, 仁爱为怀”、“无恒德者不可作医”等医学中的人本思想和西方优良的人文教育成果整理到课程内容中。在教材内容上, 要体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先进性和基础性的统一、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统一、综合性和针对性的统一、教材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统一, 使教材特色明显、实用性强;在教材的编写结构上, 要根据职业岗位群, 采用模块化形式;在教材形式上, 除传统的纸质教材外, 还要重视开发电子教材、视频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以满足不同层次、类型学生学习的需要。

3.3.3 转变教学方式, 突出实践教育

首先, 教学方式要灵活多变,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开展讨论式学习、建立人文取向师生对话模式、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听报告会等多种方式,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知识;其次, 要实现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医学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实现全方位的人文教育模式。此外, 实践是培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方式,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人文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体会和实践理论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开展与医学相关的实践活动, 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其中, 例如服务于各种福利院、参与临终关怀、参加扶贫义诊、参加社区卫生保健和健康知识下乡等活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真正领会人文知识的含义, 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提高其审美情趣, 使其产生丰富的人文情感, 促进其人文知识向人文精神的升华、转化。

3.3.4 完善监控体系, 保证教育质量

首先, 要全面考核教师, 建立医学人文课程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的一系列指标体系, 例如备课、讲课、课外指导、实践、考试考核等都应该有相应的量化指标, 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质量监控, 保证教学质量。其次, 要注重对学生的多角度评价, 可以综合应用讨论、发言、实践、写作等多种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也可以通过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及专业实习、实践评价等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 保证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培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中职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 我们应在充分重视的基础上, 认真审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以便不断改进工作, 不断丰富和完善医学人文课程体系、模式, 不断丰富医学中职学生的医学人文知识, 培养其医学人文精神, 真正落实《规划纲要》“育人为本”的精神, 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中职类医药卫生人才。

参考文献

[1]何渊, 周琴生, 张晓, 等.浅谈医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 2007, 28 (5) :47~49.

[2]金家贵, 夏保京, 孙云, 等.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 20 (2) :101~102.

[3]张乃正.综合类职业院校医学人文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论理学, 2007, 20 (4) :116~118.

浅议医学生的精神气质 篇7

一、医学生的外在气质

一个人的气质是指一个人内在涵养或修养的外在体现。走入国内任何一所医学院校, 看不出与其他学科院校的区别。更看不出医学生与其他学生的区别。我们认为, 作为精英教育的医学教育, 其学生就应当具备区别于其他学生的外在风貌。人的精神气质是有高贵与卑贱之分的。高贵是一种美德, 它和高傲是截然不同的。高贵不是盛气凌人, 更不是轻视和鄙视别人。高贵精神气质的内涵及其丰富, 它是指纯粹, 真诚, 强大, 负责的高贵人格, 而高贵精神气质的外在体现就是人的自尊, 自爱, 自信和自强。

1、服装

目前, 在绝大多数医学院校, 对学生的服装没有特别的要求。除了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个别时间穿着护士服外, 其他学生的专业着装没有统一要求。多数学校仍然像中学那样, 把运动服作为统一的校服。在特定的场合, 这样的装束可能显得统一整齐。但是, 在诸如课堂、集会和对外交流中, 就显得随意而不庄重。尽管可能有经济上和方便上的考虑, 但是作为精英教育的场所, 学生外在的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在正式场合下。

实际上, 在一些特殊的专业院校, 一直实行统一着装。比如军事院校、警校, 实行统一着装、统一作息, 很好地体现了军事院校的特质和培养目标。再如一些诸如航空、服务等职业专科院校也都实行统一着装管理。

日本是最早实行校服制的国家之一。1879年, 日本的一些学校开始实行校服制, 以海军军服的造型与色彩作为学生服的主调, 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实行校服制后, 校园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出现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攀比现象基本消失, 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平等。这一点, 对我们具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2、礼仪

古人常说:“不学礼无以立。”在现代社会, 讲文明、讲礼貌是每一位公民必须具备的社会公德。作为服务于公众的医学工作者, 礼仪是必不可少的技能。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 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对于学校而言, 良好的礼仪风尚也是其出色教育水平的体现。

礼仪吸收了我国优秀传统道德的精华, 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和巨大的道德教化意义。如古人常言“人而无礼, 焉以为德”、“德成于中, 礼形于外”, 被赋予道德内容的礼仪训练是德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

重塑大学礼仪有利于弘扬大学精神, 培养大学生崇尚礼仪之风, 从而带动整个社会。自古以来, 中国就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然而, 如今提起“礼仪”二字, 国人就该羞愧不已。道德沦丧了, 礼仪自然也就缺失。因此, 重塑大学礼是一种基本教育、一种师道, 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在校园里, 具体的礼仪包括课堂礼仪、日常交往礼仪和对外交流礼仪。一定程度上规定和实施校园礼仪, 本质上就是将个人的内在修养付与实践, 在实践中表现出来。

3、仪式

仪式的意义在于它的象征性, 而象征的意义就是文化的建构。仪式首先代表着一种传统。仪式的这种传统性其实就是它的历史性。仪式也代表了一种文化。仪式更代表了一种神圣。仪式是基本的文化要素, 也是文化保存和传承的基本载体。因此, 学校文化的建设和创新需要从学校文化仪式入手, 丰富学校文化仪式的种类和类型, 确定学校文化仪式所象征的文化意义, 使负载重要文化意义的仪式在校园顺利开展, 都将为当代学校文化的建设发挥巨大作用。

对于一个充满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类的关怀的医学院校, 仪式更加承载着他的重任。

1、医学生宣誓仪式

医学生入校宣誓仪式, 是医学院校独特的入学仪式, 体现了医学的人文精神, 深切感悟“健康所系, 生命相托”的

························I人NTE文LLIG论ENCE坛

真谛, 培养了医学生的职业神圣感和职业光荣感。通过入校宣誓仪式首先培养的就是他们对生命的重视、对病人的关爱。热爱生命是医学生职业素养、医学道德品行的核心, 关爱生命和维护生命是医学生人文执业技能不可或缺的精神。

2、解剖课开课致敬仪式

解剖课是医学院校特有的一门课。他涉及遗体的使用和处理。遗体捐献者们是崇高的,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 冲破中国几千年来传统丧葬观念, 把遗体托付给这些年轻的医学生。希望他们能够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早日成才。

遗体捐献是我国医学院校解剖教学所用尸体的重要来源, 医学院校对解剖实习有着严格的要求。解剖尸体前要默哀致敬, 操作中要注意爱护尸体, 不能随意切割, 各种组织和骨骼标本也要妥善处理。这些行为一方面是我们对捐献者高尚奉献精神的崇敬之情的体现;另一方面, 也是医德教育的一部分。

通过教育学生尊重死者、珍惜尸体, 使他们懂得生命的价值、奉献的崇高。这一点向来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学生尊重尸体是培养医学生医德素养的重要内容。医学生从尊重尸体开始, 形成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以后走上工作岗位, 才能发自内心地关爱和尊重病人。从某种程度上讲, 这种教育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专业技术的传授。

3、护士授帽仪式

每逢5月12日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 医院、医学院校等都会举行庄严的护士授帽仪式, 并庆祝“节日”的到来。护士授帽仪式是护生成为护士的重要时刻。在护理学创始人南丁格尔像前, 伴随着“平安夜”的庄严乐曲, 护生直跪在护理前辈面前, 前辈为护生戴上圣洁的燕尾帽, 护生接过前辈手中的蜡烛, 站在南丁格尔像前宣读誓言。神圣而庄严的授帽仪式结束, 护生正式成为一名“白衣天使”。

4、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演讲是大学毕业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是大学给学生上的最后一堂课, 寄托了学校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生的教育理想。毕业典礼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庆祝活动, 它承载着学校文化中众多的理念与情绪, 发挥着仪式庆典活动所普遍具有的功效。因而, 毕业典礼的展现过程, 不仅是对毕业生学业成就的确认、肯定, 对其所获得新身份、新职责、新义务的赋予与确认, 同时, 也是向学生展演、传授某种价值理念, 并使其认同之的过程。

毕业典礼虽然是个简单的仪式, 就像大学里存在教授和学生一样简单。而这个典礼、教授、学生恰恰就是大学精神的符号表达, 和校徽、校歌、校标、校旗、校服一样, 共同构成了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文化符号, 是一所大学的精神表征, 也是一所大学地位的代表和形象的展示。这些符号对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医学生的内在精神气质

医学生是各类医学人才的强大后备军, 医学生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关系到整个社会医学人才的质量。实践证明, 要培养一名真正对社会, 对国家有用的、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医学人才, 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医德觉悟、医德修养是医学生成才的关键。医学生的内在精神气质是他们履行医生职责重要基础。

1、执着创新

创新能力是指在各种智力因素和多种能力的基础上, 利用书籍的信息, 创造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理论、新思维、新工艺、新产品的能力。大学生应以主人翁的责任感, 发挥主观能动性, 培养自己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扩大知识面, 做学识渊博的人。创新要以一定的智能结构为基础, 因此成有开托创新精神的人, 就必须要学好基础知识, 开阔眼界。 (2) 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亨物要有好奇心能提出问题, 说明在思考问题。好奇心是包含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根究底的探索精神, 谁想在茫茫学海获取成功, 就必须有强烈的好奇心。 (3) 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追求创新的欲望如果没有强烈的追求创新欲望, 那么无论怎样谦虚和好学, 最终都是模仿或抄袭, 只能在前人划定的圈子里周旋。要创新, 我们就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勇敢面对困难, 要有克服困难的决心, 不要怕失败。 (4) 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做到永不自满。

2、善于合作

一个缺乏合作精神的人, 不仅事业上难有建树, 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合作的关键是要有容人之心。正确评价自己, 清醒看到自己的不足与短处, 才能产生与人合作、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 看不见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 就很难与人精诚合作。在合作过程中, 相互之间难免会有意见相左、磕磕碰碰的时候, 也难免有差错、有失误, 能不能相互宽容谅解, 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合作氛围, 往往直接影响事业的成败。合作就要互相补台, 尤其当合作伙伴的失误给共同的事业造成困难或损失的时候, 应该给予充分理解与热情鼓励, 开诚布公地指出失误, 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 心平气和地探讨对策, 以帮助合作伙伴尽快走出失误的阴影, 振奋精神。

3、内心丰富

对医学生来说, 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和水不言败、乐观豁达、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具备这样的心型品质, 才能克服大学生中存在的意志软弱、固执己见、优柔寡断、惰性、缺乏恒心等不良的心理现象。才能使他有责任感, 能善待他人。培养和具备文学艺术素质, 则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出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启迪人的思维, 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医学以人为服务对象, 担负着保护人类健康和救死扶伤的使命。当医生面对一个身心交瘁的病人.往往一个深切的关怀, 亲切的声音、体贴的话语, 无形中就会拉近医生与病人的距离。使病人感到温暖。作为未来医学人才的医学生更应当从人文学科那里汲取营养、在文化乳汁的哺育下才能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慧、曹万鹏:《论医德教育与医学生成才》, 中国医学伦理学, 1999年03期。

[2]赵玮、史立波等:《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培养》,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02期。

[3]刘琳琳、杜天骄:《医学生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年04期。

隐性课程与医学职业精神的培养 篇8

关键词:隐性课程,医师职业精神,医学生

在许多医生包括医学生的眼里,十分看重对一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或者一种手术的技术水平。而患者心目中的理想医生是什么?一项全国十座城市4,000名住院患者问卷调查研究表明,患者最看重的,是医师的职业责任感——忠诚于患者的利益,在患者对医院和医师期望的诸多因素中,医师的职业责任感排在首位[1]。一个现代医生的标准,不但要有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及精湛的业务技术,还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即具有良好的医师职业精神(medical professionalism)。现行的医学教育过分偏重诊疗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心理研究表明,人的品格的形成不可能被老师像倒牛奶一样倒进学生的脑子里,品格的形成更多的是无意识的、内隐习惯的形成过程[2]。

1 隐性课程及特征

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是指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隐性课程中的“课程”并非实指,而是指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Hafferty认为,在医学院校里所学的大多数知识来源于隐性课程,他定义这种隐性课程为“在组织机构层面和文化层面发挥作用的一系列影响力”[3]。

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不同,它不是直接而公开地传递理论知识或操作技能,没有固定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授课时间和地点,而是以一种间接、隐蔽的、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的。隐性课程蕴涵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如校园环境、课堂学习气氛、教师人格、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师资组织、学生组织、法规制度、评鉴制度、书籍网络、社会实践等[4]。它常常以一种渗透的方式传递道德、知识、理念、情感、价值观等。与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更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隐性课程虽然没有列入教学计划,并且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但其一旦“内化”和“升华”,对学生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往往是异常巨大而持久的,甚至可能会影响其一生。当然,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5]。

2 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及我国医师职业精神的教育研究现状

2.1 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

任何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精神。具有职业精神的人,一旦选定某种职业,就会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医师职业精神是医生在职业活动中应具备的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它是医师群体对大众的承诺,是医学这个专业、行业向社会的承诺。医学科学精神强调尊重临床的客观事实和医学规律,依据循证医学的方法,遵循操作规范和程序等指导临床进行有效的防治疾病和防止差错事故。医学人文精神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关爱和尊重病人,并把病人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2002年由美国内科委员会、美国医师学院和欧洲内科医学联盟共同发起和倡议《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其中提出的 3 项基本原则和10条职业责任则构成了现代医学职业精神的主要内容[6]。其基本原则是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患者自主和社会公平。中国医师协会于2005年正式签署该宣言,加入推行《医师宣言》的活动,于2011年6月颁布《中国医师宣言》。宣言承诺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终生学习;强调守护健康、促进和谐,是中国医师担负的神圣使命。

2.2 我国医师职业精神的教育研究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通过医学人文教育来加强医师职业精神且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美国毕业后教育评价委员会(the Accreditation Council for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ACGME)早在1995年就在其住院医师培训项目中的六项“核心竞争力”中写入了将职业精神作为重要内容。但是在我国,职业精神对大多数医师来说仍然是一个新的概念,对医师的职业精神的要求远远落后于各学科本身的发展。在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依然存在着重视临床技能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2008年10月,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其作为一个全国性质的研究机构,目的在于研讨和提出有中国特色的职业精神的理念和行为要求,促进医学职业精神的形成和发扬。

3 医师职业精神培养中重视隐性课程的意义

医师职业精神的培育贯穿于医学生——住院医生——中级和高级医生的成长过程,其中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医疗卫生体制、高等教育制度、医院管理、医师自身素质、患者、媒体等因素[7],需要建立学校、医疗单位、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于一体的持续有效的教育体系。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对医学生进行早期职业精神教育有利于医学生自我人生境界的定位。

医学教育中医师职业精神培养涉及医学人文素养及职业素质教育范畴,与学校正规课程设置中的生物医学教程不同。生物医学教程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长期沿用着被动的教与学的模式。而有意或无意地,以不明确的、内隐的方式,一些道德标准或价值观念通过隐性课程的方式影响着未来的医生们,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接触都是正面的影响。这些每日接触的隐性课程所带来的影响甚至可以推翻讲课、研讨会等医学院校中开设的正规课程所教授的观念。在医学生从医学院校的学习到医院实习阶段再到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的过程中,他们的基础医学教师、临床实习带教以及上级医生的观点、人格品质,甚至医患关系、患者的评价、社会媒体的关注都对自己以后的从业理念产生影响,有时甚至可以影响某些医生的一生[5,9]。这些影响往往不是正规的显性教学课程所能覆盖得到的。

4 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培养中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的医学专业教学仍然沿袭着医学基础知识学习、临床知识理论学习和临床知识见习实习的阶段序贯学习模式。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临床前期的学校教育和临床期的医院教育。在不同的阶段隐性课程有着不同的影响方式。

4.1 临床前期(学校教育)

入学教育。在没有医疗相关知识背景,没有接触临床时,医学生们对于入校后专业及职业取向的选择还存在迷茫,并没有感性的认识,需要进行引导,进行入学教育。在入学典礼上,进行医学生宣誓,郑重宣读《医学生誓言》,让医学生感受职业的神圣感。通过新老同学、师生的互动切身感受、初步了解自己的专业。利用本院校的专业名人影视资料等信息感染新生,让他们热爱学校,热爱专业。

校园教育。长期以来,医学院校教学沿用着相同的教学模式,注重生物科学和临床技能培训,而把人文主义教育放在次要位置。一直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来代替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而对于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处理好的许多关系及价值观方面的困惑却严重缺乏针对性。

医学职业精神是一种专业的态度、价值观、行为和关系的集合,不是学校正规课程内的独立课程,而往往是隐性课程的范畴,作为一个新的概念,难以像显性课程那样容易教授。传统式的灌输式的或说服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把这些观念深入至医学生的内心,而且容易导致学生的逆反情绪。有学者对广州医学院230名学生进行调查,有42.7%的学生认为学校里开设的医学伦理课、思品课效果不明显,对自己的思想影响不大[2]。因此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减少“灌输”,增加“渗透”。对即将进入临床的高年级学生建立非模式化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如小组讨论、故事分享、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视听教学等。Klemenc-Ketis等对医学院校四年级学生采用电影进行职业精神教育,让学生们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思考,认识到医患沟通交流对于疾病治疗的重要性;医患之间需要换位思考;医生处理病人时应该忘记自己个人的愿望和目标;姑息性治疗同其它疾病治疗同样重要等。非常有价值的是,通过观看影片,学生思考自己对于生活和死亡的态度,帮助他们改变错误的价值观[8]。

4.2 临床期(医院教育)

临床期的医学生们往往已经是教学医院的重要力量之一。医学生们即将独立走向社会,成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在理论知识还没有完全转变为实际工作能力,理想与现实医疗环境碰撞之际,此时的职业精神培养对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此时的观念可能影响医学生一生的职业生涯。

医学生们由大学里的理论教师教导转为临床医师带教。与在大学校园内学习正规显性课程不同,医学生们更多地暴露在隐性课程之中,此阶段的实习环境、带教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患者和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评价都会给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在Murakami等对日本教学医院5年级医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学生们肯定了带教老师的模范作用,老师的良心和热情激励着他们,甚至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和发展,但也提出了来自老师的消极影响比正面作用更强烈[9]。

当今社会,医患冲突不断升级,医疗纠纷不断增加。在临床实践中,会有一些重医术、轻医德甚至违反医疗常规,侵犯患者利益的行为,包括给患者实施不必要的药物治疗及操作以获取经济利益,不尊重患者隐私、言语贬低患者,不注重院内感染的防护给患者造成继发性损伤等。在潜移默化下,要使学生提高鉴别能力,充分认识自我——医学职业——社会及其相互关系,正确处理一些生物科学之外的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不仅获得精湛的业务能力,更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努力做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现代医生。

参考文献

[1]孔祥金,杜政治,赵明杰,等.医学专业精神的核心:医师职业责任感———全国10城市4000名住院患者问卷调查研究报告之二[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3):10-15.

[2]黄祖辉,杨劲松.构建医德教育隐性课程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6(3):84-88.

[3]Hafferty FW.Beyond curriculum reform:confronting medicine’s hidden curriculum[J].Acad Med,1998,73(4):403-407.

[4]张良,张琪,赵先柱,等.开发和优化隐性课程对医学素质教育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2):65-96,101.

[5]Mahood SC.Medical education:Beware the hidden curriculum[J].Can Fam Physician,2011,57(9):983-985.

[6]万学红,吕小岩,郑尚维.医师职业精神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4):376-378.

[7]马晓丹,刘志飞,闻德亮.影响我国医师职业精神的因素[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2):193-194.

[8]Klemenc-Ketis Z,Kersnik J.Using movies to teach profession-alism to medical students[J].BMC Medical Education,2011,11(1):60.

把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医学教育 篇9

1 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现状

各医学院校虽开设了比例不等的人文社科类课程, 但总体来说, 各医学院校大都“重专业、轻人文”, 没有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1.1 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足

主要体现在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投入太少, 课时比例小, 且大多为选修课。学生感觉专业课课业负担重, 而选择一些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修得学分, 整个课程结束后, 学生收获甚少。医学院校未能从战略的高度认识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合理安排人文课程体系。

1.2 人文课程师资力量薄弱, 教育教学方法单一, 重形式, 轻实效

医学院校的教学重点始终是专业课, 都较为重视和强调专业教师的重要性, 而忽视对人文学科师资的扶持和培养, 故人文学科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另一方面, 人文社科专业的教师对医学知识的掌握太少, 使他们授课时无法结合使学生感兴趣的医学, 故教师们的教学效果较差。

2 医学人文精神对医学院校的重要性

医学生将来面对的是“患者”, 医学生将来在工作时的工作作风, 医德水平, 与工作对象——患者的良好沟通与和谐相处, 都离不开人文素养。

2.1 医学与人文并重

医学的本源在于解决患者的身心痛苦, 医学知识、技能的提高只能解决医生能否做到治疗某种疾病的问题, 而不能解决医生为了减除患者的身心痛苦需要做什么的问题。医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培养必须与人文紧密结合, 医学的发展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 真正造福社会, 造福人类。

2.2 人文素养是高尚医德的基础

深厚的人文底蕴能够促使医生形成对患者强烈的同情心、责任感和自愿承担社会赋予的使命, 同情心、责任感又是促使医生对医学技术进行刻苦学习、钻研的原动力, 这是医生高尚医德的基础。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的终极目标应是培养既有雄厚的专业理论知识、高超的医疗专业技能, 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医德医风的全科医学生。

2.3 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需要人文精神

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将近代机械主义还原论的生物医学上升到系统化、整体化和回归人文关怀的现代医学, 意味着对健康与疾病认识哲学思维方式的改变[1]。因此, 医学教育必须包含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和人文素质, 即具备关注人类价值与精神的能力, 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教育[2]。医学里讲人文实际是倡导生命的个体价值, 以患者为中心, 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 对生命敬畏才会平等对待生命, 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处处以患者为中心, 从而实现健康公平, 达到医患之间的关系和谐。

3 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

医学院校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人文素质的缺陷导致他们成为医生后缺乏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与患者沟通不畅, 病历书写字迹潦草, 语句不通。对医学生加强人文素养培育, 就是学生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同时, 在社会责任、人格修养、文化自觉等精神层面上实现相应提高, 这些提高对他们将来从事医护工作时的影响是深远的。

3.1 更新观念, 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实现医学生的可持续、全面发展为目标, 树立医学与人文并重, 知识能力素质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人才观, 明确人文素养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战略的高度完善学校的文化设施, 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将人文素质与医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紧密结合起来。

3.2 加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

深入贯彻全员育人, 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 加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修养, 提高人文课程教师的医学专业知识。教师不仅仅是授课者, 更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 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了, 学生的能力才能相应地提高。现阶段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课教师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故在授课时, 不能很好地将人文知识融入到所授医学专业课程中, 而人文专业教师对医学知识的掌握不够, 故在人文课程的讲授时不能将人文精神与医学很好地结合, 故加强医学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提高人文课程教师的医学知识迫在眉睫。医学院校可挑选一些能够提高教师相应知识的课程, 鼓励医学专业教师与人文课程教师相互听课, 既交流了授课技巧, 又增长了相应的知识, 从而达到医学与人文的和谐交融, 形成全员育人, 全方位育人的大环境。

3.3 合理设置人文课程, 加大人文课程比重

据调查, 国内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学时占总学时约8%, 西方发达国家, 美、德达20%~25%, 英、日为10%~15%[3]。我国医学院校招收的学生均是高中时期文理分科中的理科生, 人文素质先天不足, 在大学时期更需要加强对人文课程的学习[4]。现在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学时比例偏少, 不能满足医学生人文素养提高的需要, 因此, 各院校要在保证医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前提下, 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 多开设人文学科课程, 加大人文课程的比重, 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3.4 结合医学专业课程各阶段的特点, 将医学专业课与人文精神融合

医学专业课的学习可分为基础理论学习、专业理论学习及临床实践。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的学习在课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 既可通过人文课程提高人文修养, 又可通过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的医学人文知识提高人文修养。在专业课教学中贯穿人文素质的精神是使文化素质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一环[5]。在专业课程中蕴含有许多潜在而十分宝贵的人文精神内容, 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启发, 让学生领悟到他们不是在简单地学习专业知识, 更是在学习如何领悟生命, 与生命对话。教师心灵的流露, 感情的交流, 让学生在以后成为医生后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如何处理各种关系等问题有所思, 有所悟, 从而树立自己的人生准则和价值观。后期的临床见习和实习是医学生正式接触患者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 对带教老师 (医生) 而言, 在平时的工作中要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加强对见、实习学生的人文精神渗透, 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诊疗疾患, 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对待患者, 如何将中华民族的“仁心仁术”、“大医至善”的医德医风发扬光大。同时, 见、实习学生要积极参加服务社会的各项实践活动, 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农村医疗卫生状况调查和义诊等活动, 在活动中提升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 在实践中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 将课堂上所学和人文教育活动“内化为”人文精神[6]。

参考文献

[1]秦泗河.医生、医术与人文[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7.

[2]杨宝峰, 孙福川, 朱慧全.再议医学人文教育[J].医学与哲学, 2005, 26 (4) :32-34.

[3]张国芳, 茅晓延, 胡斯隆, 等.22所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社科课程设置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9, (2) :1-3.

[4]黄云剑, 王军平, 张静波, 等.人文素质教育在诊断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6) :101.

[5]金家贵, 夏保京, 孙云, 等.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7, 20 (3) :101-102.

上一篇:水通道蛋白8下一篇: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